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教育现代化的定义

教育现代化的定义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26 14:45:4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教育现代化的定义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教育现代化的定义

篇1

一、引言

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将定义的方式分为三种,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规定性定义指作者自己所创制的定义,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描述性定义指对被定义对象的适当描述或对如何使用定义对象的适当说明;纲领性定义是一种有关定义对象应该是什么的界定。在我国,对“教育技术”的定义同时具备“规定性”、“描述性”和“纲领性”,这种形势表明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内对“教育技术”定义仍未有统一的界定,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仍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自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等教育名家将美国20年代产生的的“视听教育”概念引入我国以后,教育技术就如雨后春笋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中国教育技术定义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演变过程,并且时至今日还在根据国际学术动向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不断演变着。

二、教育技术定义演变的过程及原因

(一)定义

1936年,“电化教育”作为一个新兴的名词被首次提出,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概念,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教学中使用到的幻灯、电影、广播等设备都要用到电,另一方面,电化教育的叫法表明现有教育手段已经区别于传统教育而进入了教育的现代化

1、1981年定义

“所谓电化教育,主要是指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去做教学工作,以提高学习效率,用的除视听工具外,还要辅之以相应的电气化的嗅觉、肤觉、味觉等工具,以获得最大效果。”(萧树滋)

2、1983年定义

“指利用现代化的声、光、电设备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萧树滋)

3、1985年定义

“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南国农)

4、1988年定义

“电化教育是根据教育理论,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有目的地传递教育信息,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活动。”(萧树滋)

5、1994年定义

“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AECT)

6、1998年定义

“电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最优化”。(南国农,李运林)

“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李克东)

“教育技术是依据教育理论和科技知识,开发和使用各种媒体及其他学习资源,优化教与学的一种实践和研究”。(章伟民)

7、1999年定义

“教育技术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李克东)

8、2000年定义

“e-Education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研究与人类学习行为有关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活动规律,以促进学习的理论与实践”。(黎加厚)

“教育技术是为教育的实施和提高教育的效果而采用的方法、工具与所要求的教育参与者的技能之和。教育技术的领域包括对教育过程、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和对教育参与者技术素质的培训等。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教育技术可起到支持教与学和优化教与学的作用,其核心目标是促进学习”。(彭绍东)

9、2001年定义

“结合AECT’94新定义,我们可以将教育技术的概念理解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包括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媒体与教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教学过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与开发、远程教学技术、教学评价技术等内容”。(祝智庭)

10、2005年定义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师生译AECT2005教育技术定义)

(二)原因分析

1、 美国教育技术定义的影响

从AECT1994定义引入我国以后,教育技术定义的界定几乎都是采用翻译过来的版本,包括“教学技术”、“教育技术”等概念上的表述。“电化教育”自1998年起就不复存在,在经历了“现代教育技术”、“远程教育”、“e-Education”等模棱两可的概念之后,“教育技术”最终在质疑和争议中站稳脚跟,很大原因就在于美国AECT定义的影响。从媒体论-媒体论、方法论并存-领域论-过程论-理论和实践论,这一过程标志着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日益走向成熟。AECT定义的引进,方便了我国同教育技术发展先进的国家进行交流,也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水平向国际水平的靠拢。

2、科技的发展

从夸美纽斯提出直观教学,教学形式和手段就开始摆脱“口耳相传”的传统教学形式,在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方面下功夫。战争使得幻灯、无声电影用于教学中,也使得培养人才变得不那么吃力;有声电影、录音机等设备在教学中的使用更是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使得教育轻易地实现了全面化、独立化、自主化、国际化,更达到了终身化学习的目标,使得知识激增,文化繁荣。正是科技的不断发展,才使得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占得比重越来越明显,从辅助学习到促进学习,逐渐改变了人们的交流、生活及学习方式。每一次定义的演化就是科技发展水平的映射。

3、 教育改革的呼声

教育技术真正的实现在教学中的应用是二战期间对培养大批的军事化人才的需要,我国电化教育的出现也正是为了实现教育改革,正是其教育方式改革的呼声使得教育技术拥有了生长的乐土。从教育技术的定义不难发现,教育技术人员的目标在不断的发证着变化:从“提高教学效率”到“优化教学效果”,从“促进学习”到“提高绩效”,教育改革的目标越来越明确,主旨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反应当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4、社会需要――后现代主义异军突起

后现代主义强调反思与批判现代性,把批判作为认识的工具。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教学渐渐淡出主旨,技术至上主义一直弥漫在教育技术的领域之中,一些技术至上者一味盲目追求技术的创新应用,不考虑现实问题,给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好的影响,所以,职业道德问题越来越成为教育技术关注的问题,为保护教育技术人员的健康、安全,对实践活动做到公平、公正,并且在行业间对相关著作能给予准确的评价,教育技术定义首次在表述中将道德问题列入其中,不得不说是对社会现实的反应。

三、启示

(一)坚持教育技术本土化

南国农老教授曾经说:“中国的电化教育,从它诞生之日起,就适应着我国的国情,走着自己发展的道路,即以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为核心的发展道路。”的确,自1963年电化教育被确立就一直朝着定义所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目标和教育理念发展,一度受到重视,并取得长远发展,1978年,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首先开设了电化教育专业。“教育技术”刚被引入国内时,反对的呼声高涨,很多教育人士感到无法接受,并称国外引进的东西必定会水土不服,事实证明,这种不服确实存在过。最明显的就是概念的模糊化,很多专业人士分不清“电化教育”、“教学技术”、“教育技术”、“远程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等等的区别,甚至有人将这些名词同一而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学科建设中随意套用,造成极大混乱,反映出来的对教育技术定位不明确恰恰体现了这种“水土不服”的严重性。

“拿来主义”固然重要,但是在吸收、消化的同时也要考虑具体国情,借鉴其名称与定义以及与之相随的研究方法、研究目标、思想体系等精华时也要坚持教育技术本土化,使其在原有的发展基础上逐渐转化,在以国际接轨、追求学科统一化为目标的同时也要注重教育技术的本质,将优化教学效果作为最终目的方能真正的为我所用,发挥出教育技术应有的价值。

(二)做好创新研究工作

教育技术的诞生源自于对教育方式与方法的创新信念,也正是这种创新的源起,使得教育技术将系统论、传播学、电子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纳入其中,目的就是要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育技术不但推动着教育改革的步伐,也使得教育自主化、全民化、终身化的现代教育理念不再只是一句口号。教育技术要不断吸收新的理论成果,更要有创新的实践基础。

美国的密歇根州立大学是教育技术学排名位于前列的高校,曾任教育技术中心主任的赵勇博士提出“教育技术要以创新为出发点,以应用为目的”,“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不但要关注学生,更要关注技术,关注技术的突变性和永恒性”。20世纪五六十年代行为主义盛行,由行为主义提倡的行为管理、程序教学、教学机器在教育领域中的创新领域使“视听教学”的名称为人们认识并认可;80年代微型计算机的使用使得计算机辅助教学创新了人们的思维方式;90年代因特网的诞生标志着教育技术领域的创新时机再次到来,互联网的学习环境,网络化的学习模式将学习的范围大大延伸,也将教育主体创新为机器和网络;如今,信息化与网络化已成现实,远程教育、各种教学资源等等汇聚并应用到教育技术领域,教学工具的不断翻新、教学手段与环境的创新、教学资源的创造等等使得使得教学改革有了实践的基础,也使得人与人的交流、学习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相信只要不断的创新,教育技术的明天会越来越好,人们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明晰。

(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Alan Januszewski与Michael MoleIlda将职业道德的含义分为三种:“对个体成员的尊重,比如对材料使用权的保护,以及尽力保护职业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对公共社会的尊重,比如对教育事务应该真实的舆论,或者对本行业应该提供公正而平等的服务:以及对自身职业的尊重,比如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要准确评价出版的作品和观点等。”总之就是要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己。

篇2

UNESCO在传统的经济视角和社会视角的基础上,提出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三个视角――改革的视角,后者主要强调更加关注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创新性、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幸福生活之间的关系。基于这一理念,他们提出职业教育要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为我们理解什么是“现代职业教育”提供了重要参照。

作为区域一体化组织,欧盟对职业教育现代化目标的表述,以及作为成功建立起职业教育国家制度的代表,澳大利亚对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本定位,也为我们展示了理解“现代职业教育”的新的维度。

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政府主导型的,职业教育决策者的认识对于政策的确立和实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关注他们的思考同样十分重要。

1.UNESCO的定义: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全面转型

基于全球发生的巨大变化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挑战,UNESCO近年来一直倡导各国对本国技能战略进行改革,以实现职业教育的深刻转型。这种转型更加强调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创新性、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幸福生活之间的关系。根据新的理念,有关专家提出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要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全面转型。两种模式的对比见表14。

2.欧盟的定义:更强吸引力,更具创新性,更加适切,更易获得,更高质量,更加灵活,更有利于实现终身学习

作为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欧盟在2006年就正式提出了“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改革思路,2009年出版了“实现职业教育与培训现代化”系列研究报告,2010年在其《2020战略》中进一步提出了“实现职业教育与培训现代化”的目标。在上述文件中,对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和指标都作出了系统表述,见表15、表16。

3.澳大利亚和美国:新目标、新定位

篇3

二、体育教学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

1.明确教学目的

李烈明认为“,教学设计是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教学问题,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在体育教学中能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更高效的教学,首先要清楚体育教学的意义,明确教学目标,并利用合理的现代教育技术与之相适应、融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明确体育课程教学的意义

国外许多国家普遍认为,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培养人们团队协作的精神和公平竞争意识,通过体育运动磨炼人的意志力。我国目前普遍认为,体育课的作用主要就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总而言之,体育课程教学的意义在于通过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同时提高学生身心的综合素质。

3.体育教学特点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

首先,增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方法的理论研究,针对教学目标选择与体育教学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改善教育,优化教学。其次,明确体育教学的核心内容,将教学重心定在室外的基础上融合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体育课程的意义要求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应建立在更好地增强学生体质、锻炼身体的基础上,即对教学设施的优化应体现在灵活性、便携性上,有可随时根据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移动设施,以适应室外教学环境。最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体育课人数众多,学生体育测试作弊、成绩录入繁琐等问题。体育教学是全民教学,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程,其教学质量的考核,学生成绩的考核是学期期末持续时间最长,工作量最大的一门学科。而对于体育学科,由于存在考试在室外进行,监考老师的专业限制等问题,则增加了监考难度,因此,体育考核更加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入。

三、体育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的改革设想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调动其能动性,使其自主积极地参与学习。如太极拳的教学,应先利用生动的理论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太极拳的文化背景,为什么要学习太极拳,从而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把体育教学延伸至终身体育,使学习者能够将体育运动带入社会,融入生活,使学生不再因为应付考核而学习、锻炼。

2.利用互联网及电子通信技术

使用移动终端,随时在室外搭建交流平台。实现两个学校,甚至与国外学校体育教学课堂上的现场互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潜力及能动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增加体育教学整体的教学效果。

3.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视频、虚拟仿真实验室等,与时俱进地融入现代信息技术中来,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温故而知新。例如,太极拳等武术类教学,具有意识、呼吸、动作内外合一等特点,动则快速、有韵律,静则稳如磐石的画面很难通过体育教师的演示表达出来。这就体现了教育技术手段的重要性,媒体教学、视频教学、远程教学等教育技术的出现以及教育技术的发展解决了以上这些难题。另外,武术动作多变化,如果学生在课后忘记动作,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中的网络视频、生动有趣的太极拳教学动画等学习分解动作或动作要点等。

篇4

随着科学技术领域的不断创新,教育技术也日新月异。近年来从广播、电视、电脑,再到移动终端,这些技术每应用在教育中都会对教育教学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引起教育活动的某些变革。但在国内,教育中技术成本投入的增幅并没有导致人才素质出现相应的提高,这样一来不仅浪费了资金,更严重的是在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期间没有给予有效的发展支持,有的不恰当的技术应用甚至阻碍了学生的发展。通过分析众多专家学者对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不难看出大部分专家学者都是具有针对性地对某种技术在某个范围的应用做研究改进,而这种改进的可推广性却值得怀疑。同一种技术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中应用的效果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差异。因此那些针对性极强的应用方案、改进方案的使用范围也就会受到严重制约。

一、教育技术的界定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在1994年的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是目前我国普遍认可的教育技术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从上面的定义中我们会发现,所谓的教育技术跟本文中探讨的教育技术有些差异。但无论怎样,在针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一系列活动中必然会涉及到不同类型的技术。一种是狭义上的技术,一种是广义的技术除掉狭义的部分。

我认为教育技术包括三种类别的技术:作为物质工具的技术;作为活动的技术;作为技能和能力的技术。作为物质工具的技术可以称为狭义理解的技术。作为物质工具的技术在教育技术中看似不存在,实则以另一种形态存在。在传统生活中我们认为物质工具一般指剪刀、锤子等工具,但在电脑中,这些工具都被虚拟化,然而其对数字化文件处理思路和传统工具处理却有着类似之处。如视频编辑软件对视频的剪辑与传统的胶片剪辑有着类似的思维模式。当然作为活动的技术与作为技能和能力的技术在教育技术中就司空见惯了,我们可以称其为广义理解的技术。

二、从后现代到教育技术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对艺术、文学、美学、宗教、法学和教育学等领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近年来,后现代主义及其教育观在我国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现代化进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推进,其很多领域出现的范式越来越多元化,人们对于同一事物的理解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面对这种多样化的人才观,我们必然需要多样化的教学过程和多样化的评价,就必然涉及到多样化的教育技术。然而在现有体制下往往多样化的人才出现在同一个教育活动中,接受应用同一种教育技术的教学过程,适用同一种评价机制等。为了符合人才多样化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以多样化的观点对待学生的学习结果,不应再以单纯的成绩作为人才标准。在这种多样化观点的教学过程中必然涉及到教育技术的多样化目的。既然教育技术的目的多样化,那么教育技术的应用过程也应根据目的的多样化而多样化。比如给绘画艺术的学生和传媒写作的学生上同一门信息技术课时应该有所差异。尽管都是公共课,且教学大纲目标都相同,但是针对两种不同特征的学生应该有不一样的技术应用。所以从这种自上而下的探讨中可以发现,教育技术存在着不确定性、多样性等后现代特征。

三、从教育技术到后现代

现代化的技术观诞生于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大部分技术都有具体的操作步骤和衡量标准。然而由于科学技术地不断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各种硬件终端地不断发展,使得技术的不确定性增强。这些技术涉及到的因素过于复杂,因此很难用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对这些技术做一个既定的应用方案,且保证使用的效果一致。

网络时代的各种技术因为牵涉因素过于复杂,其本身就具备了很多不确定性,如博客在教育中的应用。博客本身作为一个平台而言就已经具备复杂的交互机制,而将博客植入到教育活动中后,其本身具有的相关因素又不得不和教育活动的相关因素交织,这样就必将变得更加复杂。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各种技术几乎都牵扯到了复杂的不可屏蔽的因素,因此这些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也就很难设计出一套完备的使用方案。对于像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这类技术,其具备的不确定性更明显。如一项评价技术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可以是不同群体的文化传统、知识结构、兴趣爱好、性格等。在一般的评价设计中,设计者在设计某项评价时必然会将与评价相关的某些因素设为不变量,这样一来设计本身就陷入了僵化,而在使用者应用这项评价方案时又未考虑自身群体的相关因素,这样实施下来就必然出现水土不服,评价无效等现象。

篇5

二、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测度方法选择

由于现代化的实现过程是由经济、社会、人口、文化、环境、生态等许多错综复杂的子系统组成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动态过程。它具有明显的灰色性质的特点,是一个典型的灰色系统。因此,本文根据现代化系统的灰色特性选择时序变权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研究。

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是对于两个系统或系统中两个因素之间随时间而变化的关联性大小的量度。它定量地描述了系统发展过程中,因素之间相对变化的大小、方向与速度等的相对性。在系统发展过程中,如果两个因素变化的态势基本一致,即同步变化程度较高,则可以认为两者关联度较大,反之,两者关联度就小。变权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一般包括下列计算和步骤。

1.原始数据变换

经济系统中各因素的物理意义和量纲不同,数量级相差悬殊,几何曲线比例也不一致,因此,对原始数据需要消除量纲(或单位),转换为可比较的数据序列。本文采用均值法进行归一化,可定义:其中,Yij表示第i个指标第j时点的数据,Zi是i指标在各个时点的均值,即:。

2.计算关联系数

若记经过数据变换的母序列为{x0(t)},子序列为{xi(t)},i=1,2,…,m, t为不同时点,则在时点t=k时,记,母序列与子序列的关联系数为L0i(k),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k时点两比较序列的绝对差,即

分别为所有比较序列在各个时刻的绝对差中的最小值与最大值,P为分辨系数,其意义是削弱最大绝对差数值太大引起的失真,提高关联系数之间的差异显著性,一般取P=0.1。

3.求关联度

如果考虑各时点的权重时序递增,即越新的信息数据越重要,则权重序列应该是等差递增数列。而权差大小反映的是分析者的重要度偏好。为便于计算,分析者的重要度偏好可以转化为

(1式)

其中,q为最后时点权重和第一时点权重的比值。则相邻时点的等额权差为

相应的权重序列为

因此各时点权重之和为

(2式)

引入式(2)的权重归一化原则有

则有

将式(2式)代入权重序列式(1式)就可以计算出等差递增权序列。

此时,关联度计算公式为

只要保证,那么就可以根据不同问题分析的需要采用相应的赋权方法。

4.排关联序

将m个子序列对同一母序列的关联度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便组成关联序,记为{X}。它直接反映各个子序列对于母序列的“优劣”关系。

5.列出关联矩阵

若有n个母序列,并有m个子序列,则各子序列对各母序列的关联度构成了关联度矩阵

三、教育与现代化的变权灰关联度分析

本文采用的是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01年的现代化和教育指标数据,其中,现代化指标为综合现代化指数、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和的二次现代化指数,教育指标主要有各级各类学校数目、专任教师数目、在校学生数目和教育经费情况。本文选择时序变权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由于计算时涵盖四年的数据,因此在考虑权重时令q=10,求得w(1)=0.0455,w(2)=0.1820,w(3)=0.3185,w(4)=0.4540。利用DPS软件进行计算可得到以现代化指标为母指标,其他指标为子指标的关联度矩阵,如表1所示:

灰色关联矩阵中的关联度是对于现代化各指标与教育各个指标之间随时间而变化的关联性大小的量度。在现代化过程中,如果两个因素变化的态势基本一致,即同步变化程度较高,则可以认为两者关联度较大,反之,两者关联度就小。通过表1中的计算结果表明,从综合现代化指数变动的角度,利用教育对应的四项教育大类指标的均值进行重要程度排序的结果为:专任教师数目(均值=0.47618)>各级各类学校数目(均值=0.40724)>在校学生数目(均值=0.370758)>教育经费情况(均值=0.13687),其中教育指标中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和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的关联程度较高,对应的关联度分别为0.720026和0.631706,而对应的关联度较小的指标是教育经费情况,其对应的关联度排序位于教育指标排序中的后位,这说明在现代化进程中对于专任教师数目的增长趋势与现代化的演进趋势相一致,而教育经费的情况的一致性较差,因此,在现代化发展中要不断的增加教育经费投入,促进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

教育与现代化的灰关联矩阵表

另外,从我国第一次现代化的实现程度指标的变动来看,教育指标大类的一致性顺序与综合现代化指标的排序一致,分别为专任教师数目(均值=0.4489072)>各级各类学校数目(均值=0.401809)>在校学生数目(均值=0.391277)>教育经费情况(均值=0.142204)。从我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的变动来看,教育指标大类的一致性顺序也与综合现代化指标的排序结果一致,分别为专任教师数目(均值=0.477804)>各级各类学校数目(均值=0.435513)>在校学生数目(均值=0.420572)>教育经费情况(均值=0.122793)。通过第一次现代化与第二次现代化指数一致性的比较可以得出,专任教师数目、各级各类学校数目和在校学生数目的关联度均比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的对应关联度数值大,说明这些指标的一致性程度有所改善,然而对比数据显示教育经费的关联度却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因此,制定以教育促进现代化发展的措施时,应加大教育经费的投资力度,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融资方式,促进教育与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篇6

信息与通信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类对学习过程和知识本质的新理解,同时也促进教育者反思隐含在教学方法中的基本概念,同时也改变和扩大了支持课堂学习和远程学习的可能性。随着学习资源量的增加以及获得方式的便捷,运用在教育的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其功能得到了不断的增强。随着其应用领域的扩大与延伸,教育技术概念也在随时代变迁得到丰富与更新。总之,时代创造了思考教育技术含义的新环境。

1AECT教育技术概念演变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从20实际60年代至今,对教育技术的界定做了长期的努力,一共提出了六个教育技术的界定。这六个不同时期对教育技术定义的诠释反映了他们对教育技术发展的认识过程。

1.1 1963年全美教育协会视听教学部(AECT的前身)的定义

AECT1963定义: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对控制学习过程的信息进行设计和使用。

1.2 1970年美国教学技术委员会的定义

AECT1970定义:教育技术可以按两种方式加以定义。在人们较为熟悉的定义中,教育技术是指产生于传播革命的媒体,这些媒体可以与教师、课本和黑板一起为教学目的服务。教育技术是由电视、电影、投影机、计算机等软件和硬件所组成。第二种定义不太为人们所熟悉,其中教育技术的定义超出了任何特定的媒体或设备。它指出教育技术是一种根据以对人类学习和传播进行的研究为基础而确定的目标来设计、实施和评价学与教的总体过程的系统方法。

1.3 AECT1972年的定义

AECT1972年定义:教育技术是这样一个领域,它通过对所有学习资源的系统鉴别、开发、组织和利用以及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管理来促进人的学习。

1.4 AECT1977年的定义

AECT1977年定义:教育技术是分析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一个综合的、有机组成的过程。它涉及人员、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等各个方面,与人类学习的所有方面都有关系。在教育技术中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表现形式是为了促进学习而设计、选择使用的学习资源。学习资源分为信息、人员、材料、设备技巧和环境。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过程称为教育开发职能,它包括研究与理论、设计、制作、评价与选择、供应、使用与推广等项。对其中某项或多项职能进行指导或协调的过程称为教育管理职能,它包括组织管理与人事管理。

1.5 AECT1994年的定义

AECT1994年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1.6 AECT2004年的草拟定义

AECT2004定义与术语委员会主席巴巴拉·西尔斯在“长春 2004—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上提出了AECT2004年教育技术新定义: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 using, 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2004).

从上述1963-2004年美国AECT对教育技术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地扩张,其理论涵义的定义也几经交替,反映了美国教育技术领域的进步,同时深深地影响着我国教育技术涵义的界定。

2 AECT启示下的我国教育技术定义的发展

篇7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7-0073-04

一、理想农村继续教育体系的结构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其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农村教育既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农村发展状况的重要表征[1]。农业产业化的实现,从根上来讲要依赖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的经验表明,提高农民素质必须建立完善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继续教育体系。之所以将其定义为继续教育,而不是简单的称之为教育,是因为农村继续教育体系的对象是从事生产的农民,他们具有一定的农业生产知识和实践经验,并且通过生活实际获取相当数量的知识储备,所以将这种教育体制定义为继续教育更为准确。结合我国国情和国外经验,农村继续教育体系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推广农业科技的继续教育体系

推广农业科技的继续教育,就是在农业生产中以推广科技要素为目的的继续教育,是农村继续教育体系的首要组成部分。通过农业科技的推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农业受自然环境、气候地理等因素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该教育的内容类型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所需的各种实用技术上。

(二)促进农业协作的继续教育体系

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实现农业生产向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的现代农业转化,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工具发展多种经营和实行分工分业的专业化生产[2]。因此,农业发展要求农民、农户、自治组织之间进行协作发展。我国农村实践表明,农民自发协作意识不强,甚至有些抵触,原因在于没有意识到农业协作的优点,缺乏明确具体的指导。

(三)农村治理机制的科学引导体系

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农业制度的现代化。农业制度的现代化创新包括农业生产制度的现代化创新、农村治理机制的现代化创新以及农民保护机制的现代化创新。其中,农村治理机制虽然不是农业自身发展的直接要素,但是却对农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推动作用。其主要内容为理顺农村民主自治关系,通过民主科学的治理机制,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并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为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等农业一体化、专业化生产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3]。从当下中国的实际出发,结合基层自治组织在农村的实际影响力,农村基层自治组织是最为理想的公共产品提供者,可以通过农村治理机制创新,使农村基层自治组织有效承担起服务农业产业化的使命。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自动化发展,农业从业人员将不断减少,而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特别是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将逐步增多[4]。劳动力转移作为劳动力在地理位置和产业部门之间的流动,被视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5]。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分流和安置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农业产业化对农村劳动力的直接吸纳;二是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大城市转移,也就是通常所谓的“农民工”现象。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大城市转移有效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力欠缺的问题,然而在转移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农民工的“不平等”待遇。究其原因,除了城乡二元体制下户籍制度所绑定的相关社会保障福利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民工从事的职业大多属于技术含量低、生产效益低、社会评价低的工种。另外,由于法律意识淡薄,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违法犯罪导致市民对农民工整体的负面评价。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继续教育,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五)“农民大学”为代表的普及型继续教育体系

无论是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产业协作引导,还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局限于一定领域的技能培训。而作为农业产业现代化的主导者,农民需要的能力素质,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培训领域,进一步讲,农业产业化需要农村的全面现代化,更需要人的全面现代化。因此,必须构建一个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继续教育体系,而这一体系的实际载体以“农民大学”为典型代表。所谓“农民大学”,就是定期举办、面向全体农民、就近便利的农民学习机构,该教育培训的定位是普及型教育培训,涵盖领域广泛,内容繁简不一,主要目标是通过参照现代大学的综合培养体制,但取消大学的准入门槛,并降低一定的深度,将现代的人文理念和科学常识普及给广大农民,全方位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

篇8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冯友梅(1983―),女,河北香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信息技术教育、教师教育以及相关教育技术理论研究。E-mail:。

技术观,简单地说,是指人们对技术的理念和认识;具体来说,它关涉人们对技术本体、技术价值、技术方法、技术过程等方面的相对稳定、成熟、合理的认识和理解,并内在地决定着技术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和实践方式。因此,合理的技术观是保证技术实践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然而,一定时期人们所持有的技术观往往会受到所处时代技术水平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制约,使技术观具有了一定的历史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会在技术实践过程中以不同方式体现出来,并最终影响技术实践的效果。人们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也存在这种局限性,这一点从各种不同定义的分析中即可获得佐证。如何树立合理的技术观,使教育技术实践与时代需求合拍,保持较高的实效性,是本文尝试解决的问题。

一、身体技术、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

技术发展史上三种类型的技术

在考察教育技术概念之前,需要先确定考察的视角。在技术发展史上,由于作用对象和作用方式的不同,逐步形成了身体技术、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等三种不同类型的技术,这三种“技术”虽然在定义上有严格区分,在作用对象、评价原则、技术改进复杂性等方面有较大差异,但深究起来,其边界依然模糊,相互之间有重叠。

“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可以从广义技术的定义中推演出这二者。所谓广义技术,一般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本身的全部活动中,所应用的一切手段和方法的总和。简言之,一切有效的手段和方法都是技术。广义技术的定位非常宽泛,为了使用和研究的方便,人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细化,有了狭义的技术界定。所谓狭义技术是指: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依靠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来创造、控制、应用和改进人工自然系统的手段和方法。[1]这里界定的狭义技术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技术,是“技术工作”中的“技术”,是生产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医疗技术,是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技术,也就是“自然技术”,有人也称其为“物的技术”。由此可见,“自然技术”是包含在“广义技术”中的,是关涉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人本身”的技术,其对象是人工自然和人本身,这里的“人本身”更多指向人的生物性躯体。

在广义技术界定中,还有一类技术是“改造社会”的,它的对象是“人类社会”,有人把这类技术称为“社会技术”。具体来说,社会技术一般是指,为了促进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所采用的调整人际关系、组织关系、经济关系以及其他各种社会关系的手段和方法的总和。例如交通管制技术、社会保障技术、物业管理技术、教育文化技术、银行利率调控技术、军事训练技术等。

一般而言,自然技术总是与具体的“物”相关,是关于“物的技术”,技术过程涉及“物”的设计、开发、管理、使用和维护等诸多方面,而社会技术则更多关涉相关政策、制度、策略、方法以及原则的设计和实施,不以具体的“物”为主要标志,但也并非拒斥“物”的使用。在信息社会到来的当下,社会技术的一般过程就需要“物的技术”作为载体和支撑。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物”是为社会技术的“事”服务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技术的目标而存在的。

技术是伴随着人类的起源而同步发展起来的,在系统化的、成熟的自然技术(制造“物”的技术)产生之前,原始人类主要采用“身体技术”来对抗恶劣的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莫斯这样描述身体技术,“身体是一个人最初的也是最天然的工具,或者更确切一些,不用工具这个词,身体是人的最初的和最天然的技术对象,同时也是人的技术手段。”[2]如此看来,身体技术不仅属于原始人类,对现代人而言,也是重要的技术手段。身体技术的形成,跟人的成长经历、所受的教育、所处的文化环境以及个人的身体条件相关。身体技术既有群体性,也有个体性,可以通过某一群体的行为习惯、身体动作,去判断他们属于哪国人、哪种职业的人,甚至某个地区的人;也可以通过一个人的细微动作等去判断他是否是一个熟悉的朋友。这些都是身体技术所具有的特性。

从以上阐释可以看出,因作用对象的不同,可以区分“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而“身体技术”跟这二者其实不在同一层面,本文将三者放在一起讨论是为了更全面地分析“教育技术”定义中所蕴涵的技术观。

二、“教育技术”定义的技术观审视

以下将从“身体技术”、“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的视角来审视“教育技术”的典型定义,并借此了解人们对教育技术的认识过程。

人类原始的教育活动是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凭借身体器官进行的,没有专门的学校,也没有专职教师和特制教育工具。年长者皆为教育者,劳动和生活场所就是教育场所,人的口、耳、手是主要的教育工具,通过口述和耳闻来传递教育信息,有时教育者还伴以动作或实物展示,使受教育者易于理解和模仿。[3]可见,在人类教育活动的早期,就有教育技术的萌芽,并由此形成了一种比较传统的教育技术定位,认为所谓教育技术即是教师的教学技能或技巧。[4]教师充分利用自身这个媒体,就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过程。这种教育技术定位显然属于“身体技术”的范畴。

20世纪初是教育技术事业发展的初期,现代媒体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是这一阶段的重要标志,人们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也因此悄然发生变化。美国从视觉教育、听觉教育到视听教育的概念变迁,我国从电影教育、播音教育到电化教育的定义变换,即是这一认识变化较为直接的反映。这些概念中比较典型的是萧树滋先生早年对电化教育的界定:“所谓电化教育,简单说,就是指利用现代化的声、光、电设备进行教学、教育活动。”这种观点即是纯粹的物质工具论,也就是所谓的“媒体工具说”,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单纯利用媒体就可以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更有甚者,把教育技术的物质工具只局限于先进的媒体。[5]这种理解方式实际上将教育技术定位为自然技术,在其指导下的教育技术实践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教育媒体的研发和使用。

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如果仅仅局限于自然技术,将很难达到预期的实践目标。人们在反思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教育理念、学习理论等在现代媒体使用中的重要作用,这种反思活动促进了人们对教育技术认识的进一步深化:逐步从自然技术过渡到社会技术。当下主流的教育技术定义一般都属于社会技术的范畴。

例如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的最新定义(20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进绩效的研究和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6]

再例如,尹俊华先生在其《教育技术学导论》一书中指出:广义的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它分为有形(物化形态)和无形(智能形态)两大类。物化形态的技术指的是凝固和体现在有形的物体中的科学知识,它包括从黑板、粉笔等传统的教具到电子计算机、卫星通讯等一切可用于教育的器材、设施、设备及相应的软件;智能形态的技术指那些以抽象形式表现出来,以功能形式作用于教育实践的科学知识,如系统方法等。狭义的教育技术指的是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所运用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

这两种界定,均认可物化技术对教育的价值,又同时强调在相关理论指导下使用的重要性。这种认识比自然技术范畴下的教育技术前进了一步。在自然技术的范畴下,往往形成物的先进性即教育技术先进性的观念,在实践中表现为对媒体先进性的盲目追求,而在教育实践中,这种观念屡屡受挫;在社会技术范畴下的教育技术实践则能够从教育需求出发,去寻找恰当的教育媒体,并且强调在相关理论指导下的合理使用,因而往往能够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

以上通过对“教育技术”定义的技术观审视可以看出,人们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从身体技术到自然技术,再到社会技术的不断深化的过程。而将“教育技术”作为社会技术来理解,才能更好地把握教育技术的实质。

三、三种技术观指引下的

“教育技术”的实践取向

作为身体技术的教育技术,是强调教师“教”的技术。注重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及教学技能、技巧的提高。这种技术观与前喻文化的教育理念相契合,符合农业社会及其以前的社会文化背景。这种文化背景下的教育任务是前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的传递,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学生是知识的“容器”,所谓教育技术就是教师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有其个体特征的“技术”,技术水平的提高更多表现为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这就决定了这种技术观指引下的教育技术的实践取向。当下仍然盛行于一线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技能大赛,正是这种实践取向的体现。

作为自然技术的教育技术,是强调作为实体的“物”的技术。电子媒体介入教育领域的初期,由于媒体本身的贵重、复杂和罕有,使得只有少数专业人士才能操作和驾驭。因此,在这种教育活动中,媒体处于相对核心的地位,媒体的管理、使用和维护成为中心工作,这或许是那个时期教育技术强调实体“物”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也造就了作为自然技术的教育技术的观念。这种观念强调和推崇媒体使用,不去反思其合理性,而是先用了再说,并且认为技术水平越高,教学效果就会越好。经济利益的驱使,商家的介入又直接推动了这种观念的传播和发展。在实践领域,表现为从技术到技术,狂热追求技术的先进性。为了“验证”或者“证实”这种先进性所带来的高效的教学效果,往往还遵循这样的逻辑:从技术可能性出发去寻求或者开发可能的教育需求。可以说,在当下从理论上早已经超越了这种观念,且这种观念在文字材料(教材、著作)上也失去了话语权,但在实践领域,它仍然是一些行动者开展工作的常用假设,因此依然盛行。

作为社会技术的教育技术,是一种合理的技术观。这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它能够将教育活动放在人与人之间的双边活动中去考察,虽没有上升到“人与人之间灵流”这样的人文高度,但其还是摒弃了单独“教”或者单独“学”的片面,也将“物”的使用规范到了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或为工具、或为环境,但均不再将其放在核心或绝对的位置去追求,也不再从物出发去寻求合适的教育需求,而是从教育需求出发,去探寻恰当的技术,若不得,则再依据教育的需求去改造或者设计开发合适的技术。这种技术观从侧面回答了长久以来 “姓电还是姓教” 的问题,也解释了“理化技术”或“人文科学”的疑问。这种技术观的实践取向很明显:有效的教育技术实践总是教育需求在先,所有的因为技术的先进性而产生的所谓的教育需求都是虚假的,建立在虚假需求上的实践活动,不仅劳而无功,还会造成人、财、物的巨大浪费。更为重要的是,还会增加人们对高新技术的误解,对其失去应有的兴趣。

四、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概念定义的

范式传统与其实践取向的关系

上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学界多使用“电化教育”这个概念,之后为与国际接轨逐步使用“教育技术”的概念。从学理上分析,这两个概念有差别,但在实践领域和学术组织、刊物以及相关各级各类的行政机构,二者一直混用至今。早期在“电化教育”的界定上有鲜明的“范式”存在,“教育技术”的概念也存在类似的痕迹,通过分析几个典型的定义可见一斑。

考察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几个典型的电化教育概念,可以看出,它们遵循着这样的范式:“……运用或者利用现代化媒体,……以优化教育或者适应时代要求”。这个范式由两部分构成,前半句是条件,后半句是目的,“利用现代化的声、光、电设备”、“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均是电化教育的前提条件;“从而使教育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以实现教育最优化”、“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活动”、“以取得最优化的教育效果”则是电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显然,这个范式背后隐藏着如下逻辑:现代化的媒体设备能够优化教学,使教育活动获得好的教育效果,简言之,即是现代技术能够促进教育的发展。[7]

美国AECT给出的定义,也有类似的范式,例如1972定义是这样描述的:“教育技术是这样一个领域,它通过对所有学习资源的系统化鉴别、开发、组织和利用,以及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管理,来促进人类的学习。”[8]这个定义首先将“教育技术”定位为一个领域,然后展开其定义逻辑,“通过……以及通过……来促进学习”。“通过”是手段,“促进学习”是目的。显然认可通过某些手段是能够促进人类学习的。

有了这样的命题逻辑,再将其放到更广泛的哲学视野中去考察。例如:实用主义坚持这样的观点:

(1)强调知识是控制现实的工具,现实是可以改变的;

(2)强调实际经验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推理是次要的;

(3)信仰和观念是否真实,在于它们是否能带来实际效果;

(4)真理是思想的有成就的活动;

(5)理论只是对行为结果的假定总结,是一种工具,是否有价值取决于是否能使行动成功。

综合分析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其中(1)是实用主义的基本前提:现实是可以改变的;(2)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手段:实际经验是最重要的;(3)(4)(5)则是实用主义价值判断的原则或目的所在:是否有实效。

把前文分析的范式逻辑与实用主义的观点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的定义逻辑显然是实用主义的。这或许与其发端、发展于实用主义盛行的美国有关系。

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饥饿、贫穷、疾病带给人类的困扰被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所逐步消解,电子媒体也给贫弱的教育带来了巨大转机。在此背景下的努力尝试、大胆实践是值得钦佩和推崇的,并且也确实带来了实效。二战时期美国人利用电影短时间内训练了大批合格的士兵,这就是很好的例证。这种时代背景也是教育技术之实用主义倾向的重要原因之一:整个社会都在向科技要效益,为什么教育不可以!

在教育资源日趋丰富的当下,或者换一个说法,在全社会已经基本解决了教育的“温饱问题”之后,教育的发展理应转向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此时,技术理性驱使下对高新技术的盲目追求显然不能满足教育深入发展的需要。教育技术实践,只有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放慢脚步,从教育需求出发,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样才是把教育问题当作人与人之间的问题,而不是当作人与技术的问题来处理。

五、结束语

人们对“教育技术”的理解和认识经历了从身体技术、自然技术再到社会技术的不断深化的过程。在理论研究领域,人们基本能够接受教育技术是一种社会技术的观念;但在实践领域,由于各种原因,将教育技术理解为一种自然技术的行动者却不在少数,这种现象在较长时间内会继续存在。盛行于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实用主义传统,在其发展初期,对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广和促进作用,但在教育事业走向内涵建设和深入发展的当下,其是否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否符合我国的文化传统,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 [法]马塞尔・莫斯.社会学与人类学[M].佘碧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3] 章伟民,曹揆申.教育技术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篇9

这是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人们不愿再以板板正正的姿态面对本就不怎么有趣味的生活,而更愿意以非常规的面目为生活添点乐趣。这或许也算是种对幸福的追求。而这些或市井、或俏皮、或调侃的对幸福的非正常解答,也会让人在这些小小的灵光中受益匪浅。

不过,如果具化人们对幸福的追求,我们听到最多的大概仍是房子、医疗、教育、就业、三农、社会保障等等。于是发现,若将民众的幸福归结为最常规化和官方的词汇,即是“民生”。

对于幸福,不妨也做出一种“民生”版的解读:生下来接受到父母健康的价值观引导,适龄后受到优质的教育,毕业后在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下就业,而后在合理的分配机制中取得事业上的成长,在健康的生存环境中生活,无需担心空气、食品安全,经过若干年打拼后可以轻松拥有自己的住房,并不为子女的教育花过多心思,退休后享受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最后在无需考虑任何生存问题的晚年中安祥终老……

幸福民生的画卷

幸福对民众的意义如此重大,以致于幸福指数已成为评定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新指标。2012年《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显示,全国被调查的人群中仅有47.9%的受访者感觉幸福,12.4%的受访者感到比较不幸福和很不幸福,剩余42.8%的受访者则感到幸福度一般。

这可能不算是个令人满意的答卷。但矛盾总不会彻底消除,就像国家对民众“幸福”追求的满足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从提高个税起征点,降低工薪阶层生活压力,到一再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种地补贴;从实现国民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到政府大力推行行政改革为公民减轻行政负担;从构建社会主义保障体系,到逐年加大国家财政中的民生投入……党和政府早已将大力促进民生建设作为政府举措的重要落脚点。

在党的十报告中,民生问题被大篇幅地阐述,一幅幅幸福民生的美好画卷呈现在民众面前。“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十报告的这一论述,将民生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还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都必须贯穿民生这条主线,都应以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幸福的生活为目标和归宿。

而在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这五个与人民群众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现实问题上,十报告分别给出极为明晰的态度:“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而“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则以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愿景,夯实了幸福民生的基石。从这些美好的画卷,多多少少可以让人窥见未来民生幸福的模样。

我们想要的“幸福”

说“幸福即是民生”,似乎也不是足够恰当的,因为这一有些抽象的感官词汇除了与环境相关,更取决于感受者的心境,就像家缠万贯的企业老板可能未必比晚上出来练摊的小商贩更感到幸福。

篇10

诚然,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促进青少年学生的生长、发育,增进健康,抵御疾病,延长寿命以及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开发潜力、发展个性;培养其乐观、进取、自信自律、开拓创新、不畏艰难、追求卓越的健全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力,为自己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明显突出的,十分重要的。

一、健康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全面、高素质的人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现代化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奋力拼搏的精神和强健的体魄;还应具有充沛的精力,坚强的个性,宽阔的胸襟,适应社会时展变化良好的心理承受力。通过健康教育,可以使青少年掌握用脑卫生、懂得心理卫生,促进他们健康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形成,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的完美打下基础。

篇11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今后发展的趋势,但是它不是一个孤立的命题,它与人的社会存在以及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密切相关的。对人及其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化的认识是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理论前提。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的社会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本质内涵,它决定着社会化的方向和内在运行机制,制约着社会化的效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指导思想应从传统的服务于权力这个基点,转变到以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基点上来。教育途径和方法的立体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方法论内涵。通过这一方法论的媒介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转化为人的素质。

一、人及其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化

对人的社会化的定义目前比较流行的是社会学中的社会化的定义,即指人不断适应社会,获得社会性的过程,这种定义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也就是说,人不是抽象的个人,而是在一定社会交往关系中实践着的具体的人,即具有社会性的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但是,人的社会性并不像人的自然属性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它是通过人后天的生活历程逐步获得的,这种逐步建立社会性的过程就是社会学所定义的人的社会化过程。社会学的这种定义有其合理性,但还不十分完善。因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不仅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的转变需要进行社会化,而且当社会发生变动,从原有的社会性向新的社会性转变同样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并不能全面概括人的社会化的内涵。社会人并不是一个故步自封的概念,它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上随着社会发展变化做出相应的变化与反应。因此,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人的社会性不断与社会的变化相调适的过程。人的社会化的内涵在于不断与现实社会相协调,而并非单纯地成为社会人。

人的社会化过程不是孤立进行的,单独的个人是无法进行社会化的,也就是说。社会化必须依靠他人(现实的他人或潜在的他人)来完成,同时,主体本身也作为他人的他人帮助其他他人完成社会化过程,因此,社会化是一个共同参与的过程,这种共同参与体现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社会实践活动也需要进行社会化,其社会化的必要性在于,社会实践活动并不与社会现实发展保持完全一致,通常在社会实践活动与现实社会之间会存在一定差距,而弥合这个差距的过程就是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化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社会实践活动适应社会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实践活动及其参与主体影响社会,改变与发展社会的过程。因此,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化的内涵可以界定为:社会实践活动及其共同参与主体不断协调与现实社会的差距,并与现实社会趋于一致的过程。总起来说,人极其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化可以界定为:人及其实践活动不断适应社会,同时不断改造与发展社会的过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对权力的高度依附,本应该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思想政治教育,现在异化为对上级行政部门负责,本应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民群众,现在被政府职能部门异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只要能动员群众完成上级布置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就算是合格的行政职能部门了。传统的指导思想的这一悖论,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过程轻结果,重形式轻内容,陷人空谈,流于形式。作为工具的人民群众也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被动位置,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只不过是为干部服务,自己的参与只不过是帮助干部去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因此,人们往往从主动参与渐渐变为被动应付,乃至一部份人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反感。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就必须变革传统的以权力为基点,将基点奠基在人民群众这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上,使内部因素的科学综合和运行服务于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观念。这一基点的变革是由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必须服务于人民,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得服务于人民,当然,它的服务是以它自己的特色,是以塑造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来体现它的价值。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提高人的社会主义政治素质为核心。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采摘,必须充分考虑到市场经济对人的教育影响,这就需要通过内容的多样化、策略化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有利因素,扬弃不利因素,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谓多样化是指在坚持政治教育为核心的同时,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针对新问题进行相关的思想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多样化,首先是采摘的观念形态多样化,它不仅包括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教育,而且还应该进行和现代化政治观念、市场经济观念和文化观念相关的教育,如民主政治观、公平观、竞争观、效益观教育、以及全球意识、环境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改革意识等教育。其次,是采摘范围的多样化,采摘的范围既要包括社会宏观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总体观念教育,又要包括微观的社区文化观念教育;既要包括人的总体素质的提高,又要考虑解决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阶层的实际思想政治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社会化的第二个内涵是它的策略化,策略化是一个立体概念,它是要求在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必须以提高社会效益为基点,即选择的课题和内容能使教育主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时,简化决策过程,降低运行费用,节约决策和运行的成本;它要求在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能否使教育主体与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的前进步伐一致,避免因超前和滞后,带来的改革成本的增加;它要求在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能否使教育主体在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之间利益问题时,能作出正确的选择,以降低执行法律条文和规章制度的成本,有效地防止搭错车现象;它要求在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能否使教育主体在处理自身的经验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悖时,能及时更新,以有助于降低更新意识形态的成本。

三、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正是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只有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内涵,才能完成这一革命性的变革,使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无论从目标、内容、途径和方式方法的选择上,更适合现代化环境和人们行为方式需要。正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内涵有助于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成败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在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革和调整过程中,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碰撞,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碰撞,改革中的风险因素和既得利益的碰撞,这些碰撞都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功能作正确引导,用以凝聚人心、化解矛盾、稳定社会,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功能能否正确发挥,取决它的指导思想是否科学,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正确理解内涵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生命线。正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内涵有助于运用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解决我国当前政治信仰危机、价值危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