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6 14:45:4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经济安全的内涵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8)05-0073-07
一、中国保险产业安全的背景分析
(一)中国保险产业安全的国际背景
从全球范围看,世界保险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保费收入、保险密度(人均保费)、保险深度(保费收入/GDP)均呈上升态势(详见表1)。从保费收入看,1999年全球保费收入仅为2.324万亿美元,2004年快速增长到3.244万亿美元,实现了年均7.91%的增长速度,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势头,远高于同期全球GDP的增长速度。从保险密度看,世界保险业保险密度从1999年的387.3美元到2004年的502美元,出现快速增长的局面。从保险深度看,1990年,世界保险业的保险深度为7.52%,2004年达到了7.99%。另外,从其年均增长率来看,2001-2004年间增长速度明显快于1999-2001年间的增长速度。
从世界各大洲保险业的发展态势看,世界保险业大格局一定时期内不会改变,北美洲与非洲分居世界保险业的两极,亚洲的保险业发展在世界保险业发展中一直处于中间地位,其保费收入稳居世界第三,保险密度与保险深度均位居世界第四(详见表2)。尽管亚洲的世界排名并不特别靠后,但其保费总收入占世界保费总收入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分别为:26.7%、24.7%和22.7%);同期,亚洲保险密度绝对值呈上升趋势,但增长速度远慢于世界平均水平,1999、2001和2004年亚洲保险密度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4.9%、41.5%和38.6%,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呈拉大趋势;保险深度均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差距有拉大趋势。
从表2、表3数据对比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世界保险市场的区域性寡头垄断特征明显,即世界保险业仍然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亚洲日韩等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市场占有率远高于发展中国家。表3中这些国家的人口仅为全世界的13.4%,但在2004年已经控制了全球86.2%以上的保险业务。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经济大国之一,在世界保险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很低。中国在2004年的人口是全球人口的1/5强,但其保费收入只有世界保费收入总量的1.6%(以不同标准的购买力平价计,分别占世界7%和4%)居世界第11位(以不同标准的购买力平价计,分别居世界第四名和第七名),人均水平(保险密度)位居世界第72位(如以购买力平价计,世界排名会有所提前,详见表3),在全球保险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微乎其微,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从表2、表3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整个亚洲的保险业发展水平已经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中国的保险业发展水平又远低于亚洲的平均水平(中国保险密度仅是亚洲平均水平的1/4弱)。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差距更大,与位居第一的瑞士相差141倍,而瑞士的人均GDP仅是我国的32倍;与同在亚洲的日本保险业也没有可比性,中国人口(2004年)是日本的10倍,保费总收入不足其11%,其保险密度近100倍于中国的保险密度。
无论人民币按何种口径折算,数据对比都表明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落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与中国经济、人口的发展存在相当差距。
(二)中国保险产业安全的国内背景分析
像任何其它有关中国的研究一样,对中国保险业安全的研究也不能脱离对中国大国经济、转型经济、开放经济背景的研究。我们认为,对这些背景的研究是研究中国保险业安全的宏观基础。(1)大国经济背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观察,中国都是当今世界当之无愧的大国之一。2005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人口已经超过13亿,比世界人口第二大国印度多2亿多人。仅这多出来的部分就相当于欧洲各国的人口总和。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指中国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由第6位晋升到第4位,2003-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10.4%,大大超过世界经济平均增长4.9%的水平。2006年,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的180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居第11位。从理论上讲,保险业发展水平与人口数量和一国财富问题呈正比关系,因为人口、财富越多,保险标的应该越多,保险业发展的空间应该越大。但就目前中国保险业发展的现实来看,保险业发展水平与我国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相当大。(2)转型经济背景。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我国正在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向以市场配置机制为基础、以其他资源配置机制为补充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相对于其它国家而言,我国的转型经济发展面临更多的风险,而风险的存在是保险业发展的基础,此外,伴随经济转型进行的住房、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改革也需要保险业逐步成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3)开放经济背景。加入WTO后,我国对外开放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开放经济对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面性:一方面,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扩大,中国经济将会出现持续稳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自我保障的意识将不断增强,这些都将为保险业的发展创造前所未有的空间;另一方面,跨国保险公司强有力的竞争将威胁我国民族保险业的生存和发展。
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国人对经济安全的关注程度在不断提高,产业安全做为经济安全的重要组织部分,自然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保险业做为中国产业发展的“潜力股”,其安全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一方面,在中国的大国经济、转轨经济和发展中经济的大背景下,保险业的社会保障功能、资金融通功能和社会管理功能在减少经济、社会发展中不稳定、不安全因素方面的重要性日益体现,中国保险产业的发展已经跟不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问题已经逐渐浮出水面。另一方面,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出于初级阶段,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又使其不仅要面对国内竞争,还要面对来自世界级跨国公司的竞争。
二、中国保险产业安全的内涵界定
(一)产业安全的内涵界定
1.国外产业安全的内涵界定。国外对产业安全的界定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波特为代表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他们认为产业安全是指当一个产业面临国外生产率更高的竞争对手时产业发展所受到的威胁;二是以布雷(burnell)为代表有关产业安全的研究,他们着重强调外资对一国产业安全的影响,他们认为一国产业安全主要是来自于跨国公司的威胁。
2.中国产业安全的内涵界定。中国对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很快。从中国期刊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的情况如下:以“篇名”为检索项,“产业安全”为检索词,实行“模糊”匹配,以1980-2007年为时间段进行检索,共得到记录586条。检索项与检索词不变,用不同
的时间段进行检索,仅2000-2007年就检索到记录534条。国人对产业安全内涵的界定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控制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较多。他们主要强调一国国内资本对本国产业的控制能力。第二种是竞争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强调产业竞争力才是产业安全的核心内容。
(二)中国保险产业安全的内涵界定
截止目前,没有看到国内有关保险产业安全的专门研究,对中国保险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文献也很少,这一点可从我们的检索结果得以证明。从中国期刊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的情况如下:以“篇名”为检索项,“保险业”为检索词,实行“模糊”匹配,1980-2007年期间共得到记录3298条,2000-2007年期间的记录为2274条。这说明2000年以来中国对保险业重视程度的快速提升。但是,对保险业竞争力的检索,1980-2007年期间仅得到记录30条,2000-2007年期间的记录为29条,对保险产业安全的检索记录为零。这说明对保险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还没有真正开始。
要研究中国保险产业安全问题,首先要界定中国保险产业安全的内涵。中国保险业是中国金融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概念的界定可以参照产业安全的内涵来界定,因而笔者认为,中国保险业安全可以界定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在保证有效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匹配的前提下,中国国内资本对其保险业拥有适当控制力的动态过程。对中国保险产业安全概念的理解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把握。
1.中国保险业安全问题研究不能脱离国际经济一体化逐步深化的大背景。我国已经是WTO成员国,中国保险业安全问题研究不能脱离WTO框架限制。
2.中国保险业安全需要满足如下两个条件:(1)保险业的有效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相匹配。与一般物质产品的供给需求关系不太一样,由于保险产品是非生活必需品,其需求弹性很大,同时,保险业作为金融服务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具有服务业的一般性,即需求的诱致性,所以,目前市场上表现的需求未必就是其有效需求。考虑到保险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作用,考虑到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考虑到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程度较低的事实,笔者认为,中国保险业的有效需求水平至少不应该低于发达国家同期水平,即人均GDP与我国目前相当时的水平。保险业的有效需求不足也就是实际上的有效供给不足,即其有效供给不能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果没有达到这种有效需求(供给)水平,则说明我国保险业处于不安全水平,差距越大,不安全程度越高。(2)中国保险业安全是个动态过程。
3.中国保险业安全的本质主要体现在其供求平衡上,实际上是强调一个实际供给量与潜在的或需求水平的平衡问题。如果不能达到这种水平,即使国内资本对保险业的控制力达到100%,中国的保险业也处于不安全状态。中国保险业安全的形态是本国资本在保险领域的控制力和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达到一定水平,低于这一水平,即使达到了有效需求水平,中国保险业也是存在安全问题的。中国保险业安全的核心是在保险业供求平衡的基础上保障本国资本在本国保险业中的控制力。
三、中国保险业安全的监测内容与手段
1.监测内容:监测是针对短期安全问题,主要涉及中国保险业的年度安全监测,具体包括监测预警和监测评估,其中监测预警是对中国保险业安全进行事前的预测性监测(是一种提前量的研究,即对未来一年内中国保险业安全所处状态进行的预先判断);监测评估是事后的评估性监测,即直接对当年中国保险业安全状况进行评估。2.监测手段:分析影响保险业安全的主要因素一确定保险业安全监测的指标体系、安全底线及其安全区间进行数据的收集、汇总年初对监测指标进行预测对照确定的安全标准预警预警中国保险业年度安全程度年末将监测指标观测值与确定的安全标准进行对比对中国保险业当前的安全程度进行评价。
四、中国保险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一)中国保险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1.立足于中国保险业安全本身的内涵与特点。一方面,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全球经济影响力正日益扩大,保险需求潜力巨大;另一方面,我们已经是WTO成员国,即不能违反WTO保险条款的各种要求,又要充分利用各种框架内的促进我国保险业的安全成长。中国的国情、中国保险业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是把握中国保险业安全形势和建立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及提出应对措施的关键,也是将其区别于其它国家的保险业的重要依据。
2.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构建中国保险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注意各方面之间的系统平衡和各指标自身内部的系统结构,尽力做到评价指标体系在逻辑与评价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和系统性。同时,根据保险业本身的具体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将评价指标体系分解为不同层次,以便对其影响因素作更具体的描述。
3.代表性、独立性原则。中国保险产业安全主要研究保险产业的供求平衡问题和国内资本对整个保险产业的控制力两大方面,研究中会涉及到其它很多方面各个环节,涉及到的指标较多,同时,反映某一个典型特征的指标也可能有很多个,所以在选择指标时尽可能选择有代表性的关键指标。同时,指标之间要具有相对独立性,避免指标之间的过度的相互重叠和重复评价。
4.可操作性原则。我们着重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在指标的选取上,我们的基本出发点是指标要能准确、连续、及时地反映出中国保险业运行状况,而且根据现有的统计体系,该指标所需要的数据能够及时、完整地获得的。二是在指标的选取、指标体系的构建及保险业安全度的计算处理过程中,我们的目标是既要能全面有效,又要能抓住主要矛盾,避免繁杂,简化过程,尽量使复杂的过程简单化,易于操作。
(二)中国保险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就笔者目前看到的材料来看,还没有人提出专门的有关保险业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前面对中国保险业安全内涵的界定和指标设置原则,我们设立多层次指标体系如下:一级指标即总体指标:中国保险业安全度(A);二级指标即结构指标:中国保险业供给与发展的匹配度(B1)和中国保险业的产业控制力(B2);三级指标即分析指标,共设7个指标,分属第二层次各结构指标,形成多层次指标体系,指标具体内容见表4。
C11保费总额:反映保险业发展的规模,其额度越高,说明保险的有效供给水平越高,保险业的安全度越高。C12保险密度:反映一国保险业以人口作为对比标准的平均水平,即人均保费收入水平,等于保费收入与总人口数之比,其值越大,表明平均水平越高,保险业的安全程度越高。C13保险深度:反映一国保险业以GDP作为对比标准的平均水平,即单位GDP的保费收入水平,等于保费收入与GDP之比,其值越大,表明平均水平越高,保险业的安全程度越高。C21中国保险业外资依存度:该指标反映中国保险业的生存对外国资本的依赖程度,可以用当年年末国内保险业国外资本存量与产业总资本存量之比来衡量。外资依存度越高,风险越大,保险业安全度越低。C22中国保险业外资市场控制率:反
映外资控制的中国保险企业对该国内市场控制的程度,可以用外资控制企业市场份额与国内保险业总的市场份额之比来衡量。外资市场控制率越高,中国保险业发展安全受影响的程度越大。C23中国保险业外资品牌控制率:反映中国保险业国内市场受外资品牌控制的程度,可以用外资品牌市场份额与国内产业总的市场份额之比来衡量。外资品牌拥有率越高,中国保险业发展安全受影响的程度就越大。C24中国保险业外资利用集中度:反映中国保险业利用外资的国别集中程度,可用该国投资总额占保险业总投资额的比率来衡量。集中度越高,国内保险业受外资母国政府影响的可能性就越大,其发展安全受影响的程度也就越大。
五、中国保险业安全的安全区间与警度区间
(一)中国保险业安全程度、警度的划分
兼顾安全度与警度的并用,可将中国保险业安全的安全度划分为七种类型,由高到低分别是极高度安全、高度安全、中度安全、轻度不安全、中度不安全、重度不安全与危机。在中度安全以上,说明中国保险业安全处于无警区间;在中度安全以下,即在低度不安全、中度不安全、重度不安全和危机区间内,中国保险业安全将处于有警区间,我们将相应的警度区间划分为五类,分别为无警区间、轻警区间、中警区间、重警区间和巨警区间,对应的警度分别为无警警度、轻警警度、中警警度、重警警度和巨警警度。
安全度和警度区间的划分采用百分制,并设定不同的符号与之对应。具体解释如下:
极高度安全:综合评价得分达到90-100分;高度安全:综合评价得分达到80-89分;中度安全:综合评价得分达到70-79分;轻度不安全:综合评价得分达到60-69分;中度不安全:综合评价得分达到40-59分;重度不安全:综合评价得分达到30-39分;危机:29分以下。
与安全度相应,对警度的具体解释如下:
无警警度:对应于安全水平以上的区间。即得分在70分以上;轻警警度:对应于轻度不安全的区间,即得分在60-69分之间;中警警度:对应于中度不安全的区间,即得分在40-59分之间;重警警度:对应于重度不安全的区间,即得分在30-39分之间;巨警警度:对应于危机,也就是得分在29分以下。(详见表5)
对如上保险业安全类型、警度类型的具体含义说明如下:
极高度安全:用A符号表示。极度安全指中国保险业的实际供给等于或略小于有效供给且国内资本对保险产业有高度控制力时的安全状态,即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及内资的产业控制力得分均在90-100分之间的状态。高度安全:用A符号表示。高度安全指中国保险业的实际供给接近有效供给且国内资本对保险产业有较强控制力时的安全状态,即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及内资的产业控制力得分均在80-89分之间的状态。中度安全:用A符号表示。中度安全指中国保险业的实际供给小于有效供给到一定程度,但在安全区间且国内资本对保险产业有一定强控制力且在安全区间时的安全状态,即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及内资的产业控制力得分均在70-79分之间的状态。轻度不安全(轻警警度):用B符号表示。轻度不安全指中国保险业的实际供给小于有效且达到一定程度,但还不足引发产业本身或经济社会稳定性或国内资本对保险产业控制力已经低于应有水平达一定程度,但还在控制范围内时的安全状态,即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及内资的产业控制力得分至少有一种在60-69分之间的状态。这两种原因造成的不安全状态可能并存,也可能单独存在。中度不安全(中警警度):以C符号表示。轻度不安全指中国保险业的实际供给小于有效且达到一定程度,且已经引发产业本身或经济社会稳定性问题,但采取一定措施可以解决或国内资本对保险产业控制力已经低于应有水平达一定程度,需要引起关注内时的安全状态,即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及内资的产业控制力得分至少有一种在40-59分之间的状态。这两种原因造成的不安全状态可能并存,也可能单独存在。重度不安全(重警警度):用D符号表示。重度不安全指中国保险业的实际供给小于有效供给,已经引发了严重的产业本身或经济社会稳定性问题或国内资本对保险产业控制力远低于安全水平,威胁到保险业安全时的安全状态,即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及内资的产业控制力得分至少有一种在30-39分之间的状态。这两种原因造成的不安全状态可能并存,也可能单独存在。危机(巨警警度):用E符号表示。危机指中国保险业的实际供给远小于有效供给,已经因此而产生惶恐,或国内资本对保险产业控制力处于极低水平,威胁到保险业安全时的状态,即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及内资的产业控制力得分至少有一种在29分以下的状态。这两种原因造成的不安全状态可能并存,也可能单独存在。
关键词:
产业安全;研究成果;梳理;总结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0000503
1 产业安全的内涵
对于产业安全的定义,学术界尚未达成一个十分统一的观点,但相对集中于三种观点,即产业控制力说,产业竞争力说和产业发展说。
产业控制力说被较多学者认可,尽管阐述各异,但核心都是强调本国对其产业的控制力。王允贵(1997)指出如果一国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经济部门的资金、技术和品牌等支持该国产业的发展,能维持其在国际竞争中的竞争力,那么该国的产业就是安全的。于新东(2000)认为产业安全指一国对某一产业的调整、发展拥有相应的控制权。张立(2002)认为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如果一国资本对该国产业的主体拥有控制权,那么该国产业是安全的。
产业竞争力说主要强调的是一国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该国产业在竞争中能抵御和抗衡国内外不利因素的威胁。夏兴园、王瑛(2001)提出产业安全是指本国产业能抵御和抗衡外来不利因素的冲击,能保持产业部门的均衡协调发展。这种均衡协调发展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衡量:一是国家经济命脉是否被外资所控制,二是国内市场的结构情况,主要是指外国企业占有特定市场份额的大小,用以衡量某国家的该特定行业在该国的发展前景;三是一国是否具有安全性的产业结构,这种安全性的产业结构应当是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处于有利地位的产业结构,可以使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又不必被动依靠外国产业转移而可以不断自我升级并且抵抗外部冲击的一种结构。杨公仆等(2000)认为产业安全是指一国产业具有抵御外部威胁的能力,主要体现为国际竞争力。
产业发展说强调涉及国家安全和战略性的产业在国际比较意义上的发展力。李连成、张玉波(2001)指出控制力只是对产业安全的表象静态描述,未触及实质,发展力才是产业安全的实质特征,而且是动态的描述。他们认为产业安全是一国拥有的对于影响国民安全的重要产业的控制力,强调这些产业在比较意义下的发展力。
除了以上三种代表性的观点外,一些学者还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不少值得借鉴的理解。在强调产业利益方面,赵世洪(1998)指出产业安全可以归结为国民产业权益可得到保障的议题,具体指一国在国际竞争中达到国民产业权益总量和国内份额的最佳组合。这一观点后来被许多学者总结为国民产业安全观或产业权益说。谢莹(2004)认为产业安全是国家的产业利益不受内外部不利因素侵袭的状态。在强调层次性产业安全方面,景玉琴(2004)将产业安全分为宏观和中观两个层次来研究,宏观层次强调制度安排,能够带来合理的市场结构和行为,保持市场的经济活力。中观产业安全指本国国民绝对控制的企业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能持续发展并具有较大的产业影响力。类似的,张望(2006)从宏、中、微观三个层次上进一步阐述产业安全的内涵,宏观层面强调本国制度安排的合理与有效;中观层面强调产业生存环境下各产业的发展运行情况,具体包括产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发展状况;微观层面上注重产业中各企业本身聚合质量的大小,即该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
我国关于产业安全内涵界定的探讨相对来说比较丰富,尽管各方观点不完全一致,但都给了我们很好的参考借鉴作用。
2 影响我国产业安全的主要因素
要建立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先分析影响产业安全的主要因素。
大多数学者倾向于从内因和外因两个角度来分析影响产业安全的因素。李冬梅(2006)指出影响产业安全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内因包括产业竞争力和产业发展环境,外因则包括产业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和对外经济交往,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产业安全。郑宝华、李东等(2008)从产业竞争力形成机制的角度将产业安全的成因分为内生和外生因素。内生因素是产业安全的主导因素,是解决产业安全问题的落脚点和关键,包括生产要素中的高级要素、关联产业、企业行为、政府作用。外生因素包括生产要素中的初级要素、需求条件和外资。白彭(2010)同样地将影响产业安全的因素归纳为外部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外国资本、外国产品和国际贸易壁垒。内部因素分为国内产业的生存环境(包含:产业金融环境、产业生产要素环境、产业市场需求环境和产业政策环境等)和竞争环境两大类。
也有一些学者整体的阐述影响产业安全的主要因素。马建会(2002)认为我国加入WTO之后,影响我国产业安全的因素可总结为八个方面,即:跨国公司发展战略与东道国产业发展的吻合度;产业金融环境;产业生产要素环境;市场需求环境;市场集中度;产业进入壁垒;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产业控制力。何维达等(2007)则将我国入世后影响产业安全的主要因素归结为关税调整的直接影响;配额取消的影响;投资环境和政策的作用;产品市场和技术的影响;市场集中度下降的影响;规模不经济的影响;错误的国内产业政策制度的影响。景玉琴(2005)分析影响我国产业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三点:一是外资在直接投资领域实施的产业控制;二是外国商品的低价倾销行为;三是国内的市场与政府间没有理顺的扭曲关系,具体包括资源配置扭曲、价格扭曲和政府功能的扭曲。孙瑞华、刘广生(2006)认为国际直接投资、市场竞争环境、贸易环境、金融环境因素、产业政策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影响产业安全的主要因素。
尽管各学者研究的角度和持有的观点不同,但总体相对集中从内因和外因这两个角度来分析。同时由于入世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重大转折点,所以许多学者倾向于研究入世后我国产业安全受影响的因素。在这些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学者们相继建立了一些产业安全评价体系。
3 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黄建军(2001)制定的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由五大部分组成:一是产业生存环境,包括产业金融环境,产业生产要素环境和产业市场需求环境。二是产业国际竞争力,包括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三是产业控制力,由内部控制(包括政府对该产业国内生产能力的控制;政府对某一产业中重要企业的控制;政府对基础产业的控制)和外部控制(包括外部市场控制率、外资品牌拥有率、外资股权控制率等)两部分构成。四是产业外资利用度。五是产业对外依存度。何维达、何昌(2002)则运用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产业控制力三大模块对我国三大产业进行安全评估,每个模块下面又设立了二级指标。在制定相应的量化指标后,分别选取适用的二级指标对我国三大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这三大模块进行测量和评价,并将最终各项指标的评价结果分别给予相应的评价值和权重,再通过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得出我国产业的安全度,具体分为很安全、安全、基本安全、不安全、很不安全。到了2004年,何维达和何昌的这种三模块指标体系被扩充,在其基础上增加了产业国内环境评价体系,该指标包括资本效率、劳动力素质等指标,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四力模型”。
此后学者们在以上评价体系和方法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孙瑞华,刘广生(2006),构建了三级指标体系,在4个一级指标的基础上,加上了一组二级指标(共19个),并进一步丰富了三级指标(共33个),使得评价过程更为具体、量化。具体结构见表1。李冬梅(2007)建立了类似的三级指标体系,将产业安全分为安全、基本安全、不安全、危机,并分别给四种状态规定不同的分数范围和具体映射方法,以及如何确定各指标权重等,较全面的给出了评价方式。白彭(2010)保持了“四力模型”的四个一级指标不变,但相应地改善了二级指标,比如在产业国内环境评价指标中加入了政府规制环境因素。
景玉琴(2006)的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则由产业国内环境、产业竞争力、产业控制力三大类组成,取消了对产业对外依存度的评价,她认为产业对外依存度并不能反映产业安全状况。杨国亮(2010)也认同并指出新时期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一国对外依存度的高低反映了该国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在一定情况下,该指标是产业安全优良度的体现,而不是相反。
邵念荣、付春光(2011)在充分考虑了经济开发的前提条件下,建立出自己的“四力模型”,即产业安全指标体系由产业协调力、产业控制力、产业竞争力、产业发展力构成,并在这4个一级指标下设了39个二级指标,使之更加适用于新的经济形势。
从以上学者的研究总结看来,随时代的变化和经验的积累,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不断被改善。其中分级指标测度的方法、产业控制力和产业竞争力这两个一级指标一直被延用,而对于产业对外依存度,则存在一些争议。
4 提升产业安全的对策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提升产业安全所提的建议也千差万别。
汪素芹(2005)从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发展带来诸如贸易条件恶化、贸易摩擦增加等隐患的角度出发,提出通过优化贸易结构,改善贸易条件,如推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严格履行WTO的各项规范以减少贸易摩擦等方法提升产业安全。孙瑞华(2006)基于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角度,提出的建议有: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质量与附加值;积极借鉴、运用WTO贸易规则,充分发挥各协会组织的协调作用。李瑞红、韦海鸣(2008)从贸易结构失衡的角度,提出实行市场结构多元化战略;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实施外贸平衡发展战略,鼓励出口的同时也要重视进口的作用这三点对策。蒋婵(2009)基于全球生产网络形成的背景,提出积极切入全球生产网络,提升国内产业链的位置;加强外资相关立法,规范外资并购行为;加强金融监管,防止我国金融业受冲击等对策。白彭(2010)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从引进外资的角度提出出台《反垄断法》、《幼稚产业保护条例》;优化引资政策,将外资引向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建议。傅真晶、韦开蕾(2011)从农业产业安全的立场出发,提出完善政府服务职能,向农民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市场服务信息;加大农业科研和农村教育投入等对策。
由于各个学者研究的角度和时期不同,因而提出的对策建议也不尽相同,但大多数都提到了完善相关立法工作、提升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借鉴运用WTO贸易规则。这三点建议很值得我国提升产业安全时加以借鉴。
5 总结
国内对产业安全的关注度高,但对于内涵的界定、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具体体系的建立都还没形成一个统一的规范,而且关于某个地区产业安全方面的研究还相当缺乏。总的来说,我国有关产业安全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现象,比如人民币升值、跨国并购、低碳经济和通货膨胀等,都对产业安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而我们不仅要沿袭借鉴已有的成果,还要联系现实中的新变化进行新的研究和探索,使研究更具有时间价值和借鉴意义。认识到产业安全的重要性,正确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安全状况,对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后续将进一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冬梅.产业安全的多层次综合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6):9395.
[2]张望.产业安全的内涵[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19(2):102106.
[3]景玉琴.产业安全概念探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4,(3):2931.
[4]李红.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当代经济,2009:4041.
[5]孙瑞华,刘广生.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5):138140.
[6]景玉琴.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学家,2006,(2):7076.
[7]邵念荣,付春光.产业安全指标评价体系创新研究[J].商业时代,2011,(1):102104.
[8]何维达,何昌.当前中国三大产业安全的初步估算[J].中国工业经济,2002,(2):2531.
[9]朱钟棣,孙瑞华.入世后评价产业安全的指标体系[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6,(5):110.
[10]汪素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产业安全问题[J].国际经贸探索,2005,21(4):9.
[11]于新东.产业保护和产业安全的理论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1999,(11):3337.
[12]傅真晶,韦开蕾.关于农业产业安全的文献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11):3538.
[13]夏兴园,王瑛.国际投资自由化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1,(2):3741.
[14]何维达,潘玉璋,李冬梅.产业安全理论评价与展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4):9297.
[15]李陈华.产业安全研究:理论、经验与政策[J].财经论丛,2012,(5):1419.
[16]景玉琴.开放、保护与产业安全[J].财经问题研究,2005,(5):3237.
[17]白彭.中国产业安全的实证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2(8):1516.
引言
2014年4月15日,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强调,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并明确指出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其中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保质保量、及时持续、稳定可靠、经济合理地获取所需的自然资源及资源性产品的状态或能力。(姚予龙,2002;汪云甲,2003;沈镭,2004;胡小平,2005;谷树忠,200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2014)提出了“资源安全”的概念内涵、分类标准、基本特征、资源观念、影响因素、保障措施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对“资源安全”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陈毓川,2002;吴文盛,2002;张大超2003;孙永波,2005;邓光君,2006;马伟东,2008;代涛2009;乐毅,2009;冯进程,2010;田慧敏,2010;李铭,2010;贺庆平,2011;刘道信,2011;王宇,2013;张佳东,2013;姚建2014)的单一领域,只有(王礼茂,2002)对“资源安全”进行评估,将指标体系分为资源、政治、经济、运输、军事五个方面。纵观所有研究发现,“资源安全”和“矿产资源安全”评价的实证研究都是在国家层面上进行的,而立足国内、立足现有自身发展也是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这正是本文研究的切入点。
本文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思考资源安全问题,以国内区域发展为资源承载依托,梳理我国区域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构建评价体系,对提高国内区域资源安全决策的科学性,合理高效使用国内资源,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状况的持续改善具有现实意义。
一、“资源安全”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一)本文界定的“资源安全”概念
本文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4)对“资源安全”的解读为研究的指导思想,结合国内区域资源安全的研究范围,提出本文资源安全的定义,指的是国家区域内保质保量、及时持续、稳定可靠、经济合理地获取所需的矿产资源的状态或能力。研究对象是区域资源安全大系统下的矿产资源安全子系统、经济资源安全子系统、社会资源安全子系统、生态环境资源安全子系统、技术资源安全子系统,其中矿产资源安全是研究的出发点。
(二)资源安全状态的基本要素
资源安全状态包括数量、质量、结构、均衡、经济五个方面的基本要素:(1)数量。包括总量的充裕和人均量的充裕,后者较之前者更具意义。(2)质量。资源质量越高,开发成本越低,利用效率越高,则资源的安全程度越高。(3)结构。包括资源结构多样性和资源供给渠道的多样性。资源结构多样性指一国或一个地区自身具有多样性结构的资源赋存;资源供给渠道的多样性是提高资源供给稳定性的重要手段。(4)均衡。包括地区均衡与人群均衡。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增加了资源供给的时间和成本,是导致资源安全问题的原因之一;人群阶层的存在,导致获取资源的经济能力(支付能力)上的差异,也是影响资源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5)经济。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从市场上以较小经济代价获取所需资源的能力或状态。
(三)本文“资源安全”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目的
本文“资源安全”的研究视角是资源系统观。资源系统观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建立资源系统自身的动态平衡;二是使资源内各子系统之间功能耦合,建立良性互馈机制。因此,本文强调各子系统间协调发展、互相促进是区域内资源安全的必要条件和根本保障,建立系统和系统内的协调发展来增强抗衡风险的能力。
“资源安全”的研究目的是人与资源的和谐统一。指出,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人为本的宗旨要考虑两个层次,既要突出人均资源数量、质量的安全,又要关注资源在各群体、各代人之间的公平分配,特别强调保障最低收入阶层、社会弱势人群和后代人的资源权益。因此,本文在指标体系构建中强调人均资源的使用和分配,以及引入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四)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
资源安全的矿产资源安全、经济资源安全、社会资源安全、生态环境资源安全、技术资源安全子系统,也可以称为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各子系统的共同联动和相互作用构成了处于动态变化中的资源安全系统,每一个子系统应该达到各自的安全状态,同时通过各系统间的功能耦合,实现资源安全大系统的安全状态。
1.矿产资源安全子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矿产资源安全是资源安全评价的出发点,其他子系统的安全性是围绕矿产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而建立的,是矿产资源安全的支撑和保障体系。本文根据资源安全状态的基本要素,将矿产资源安全子系统分为资源禀赋、资源开发、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三个主题层。矿产资源禀赋决定了矿产资源的供给量,矿产资源开发体现资源供给量的未来潜在价值,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减少资源开采和资源使用中的浪费。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资源开发和资源节约利用的战略;资源开发水平、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程度可以提高矿产资源的供给量;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又促进了资源开发水平。
2.经济资源安全子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经济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以生态破坏和资源过度使用为代价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结构和地区的不均衡,会阻碍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根据资源丰裕地区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资源诅咒”传导机制,本文认为避免对资源的过度依赖造成的负面影响,经济发展要考虑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明晰矿业产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来产业间关联程度、协调程度的提高,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条件;明晰矿业产权有利于矿业经济的稳定发展,避免短期效应。经济资源安全子系统包括规模与效益、经济结构、矿业市场、生产与消费四个主题层,主题层指标两两协调发展促进经济资源安全子系统。
3.社会资源安全子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社会资源安全子系统分为社会进步和政策支持两个主题层,政策支持带来社会进步,社会进步又促进了体制、机制的完善。其中,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是社会资源安全系统的决定因素,也是贯穿整个资源安全系统始终的关键因素,渗透到资源安全系统的方方面面,包括资源地区的规划、鼓励循环经济、资源节约与利用、开发非传统矿产资源、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人力资本和技术研发的投入、环保理念的推广等,政策的积极引导和有效实施是资源安全发挥整体协调性的有力保障。
4.生态环境资源安全子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生态环境资源安全子系统分为环境容量、“三废”排放和利用、政策支持三个主题层。环境容量是矿产资源安全的必要条件,“三废”的排放和利用改变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水平也影响“三废”的排放和利用,而相关政策支持是两者联系的纽带,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生态环境资源安全。其中,环境容量考虑了人口、水资源、空气质量、土地资源等关键因素;政策支持包括了环境治理和循环经济的政府资金投入情况和环保理念的推广。
5.技术资源安全子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技术资源安全子系统分为教育程度、技术水平、创新能力三个主题层,两两互相作用组成了技术资源安全。教育程度既强调人均受教育水平,又强调高层次学历的大学生数量,兼顾了总体和个体水平;技术水平突出了科技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创新能力体现了成果的申报和转化。并且将相关的政策支持能力融入了指标体系,包括教育经费、R&D经费投入比重和技术研发、应用的鼓励政策。
二、区域资源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
(二)指标体系构建的步骤
区域资源安全性指标体系的构建分三个步骤,首先对资源安全的内涵、资源安全状态的要素、资源安全研究视角和研究目的进行理论分析,梳理资源安全性结构中各子系统对安全的因果关系,找出影响资源安全的关键因素;再对相关期刊论文进行频度统计,选取使用频度较高的指标,并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协调性、层次性、统一性、通用性的原则,初步构建资源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在此基础上,向有关专家咨询意见,对指标体系进行相应调整,构建了区域资源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
(二)指标体系构成
区域资源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层次构成,分别为目标层、准则层、主题层、指标层。其中,目标层是区域资源安全;准则层分为5个,分别为矿产资源安全、经济资源安全、社会资源安全、生态环境资源安全、技术资源安全;主题层共17个;指标层则由57个指标构成(见下页表)。
三、区域资源安全体系协调发展度测定
基于资源系统观的研究视角,为了对资源安全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完善资源安全性评价体系,本文根据赫尔曼・哈肯的协同理论和协调度模型的研究框架,将协调发展度的测定引入资源安全的各子系统协调性评价,丰富了资源安全评价体系。
(一)区域协调发展度的内涵
协调发展度是指系统之间或系统要素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和谐一致的程度,协调发展度是不断变化的,本文研究的是区域某一时刻的协调发展度。
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的内容,即区域的协调和在区域协调基础上的发展。顾培亮(1998)提出,区域协调是指系统协调,目的是为了减少系统运行的负效应,同时提高系统的整体输出功能和协同效应。张敦福等(2001)提出,区域发展是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社会的共同进步。因此,本文区域协调发展是对区域协调和区域发展的综合分析,采用区域协调发展度来定量测算。
(二)子系统间协调发展度的测算
子系统间协调发展度的测算分三个步骤,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各子系统发展度,用德尔菲法确定各子系统的权重,从而用线性加权法计算区域综合发展度;然后根据距离协调度模型,确定理想协调状态,计算区域协调度;最后用非线性加权法计算区域协调发展度。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发展度测算。子系统发展度:Ai=wijxij (1)
其中:wij=,λij是根据因子分析法计算的特征值,同时根据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确定主因子数j,xij为第i个子系统的第j个主因子的得分值。
区域发展度: V=αiAi (2)
其中:αi为各子系统的权重,且满足αi=1
2.协调度测算。区域协调度:W=()k (3)
其中:k为调节系数,S=
si为各评价变量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最大可能距离。
3.协调发展度测算。区域协调发展度:D= (4)
协调发展度 D 的取值范围是介于0到1之间的,越接近于1,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作用越好,反之越接近于0,子系统之间越不协调发展。
结论
本文以资源系统观和协同发展理论为依据,基于资源系统观的视角,以我国区域为研究范围,根据因素分析法构建了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可以结合不同区域的具体特点进行调增(减),以更好地满足所在地的资源安全构成。资源安全评价体系引入了区域子系统间的发展协调度测定,丰富了资源安全评价体系的评估框架,为提高资源安全系统和各子系统协调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 Asia Pacific Energy Research Centre(APERC).A Quest for Energy Security in the 21st century:Institute of energy economics,
Japan[EB/OL].http://ieej.or.jp/aperc,2007-08-27.
[2] Auty R M.Natural resources,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the resource curse[J].Ecological Economics,2007,(4):627-634.
[3] 陈毓川.建立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安全供应体系[J].国土资源,2002,(5):5-7.
[4] 谷树忠,姚予龙.国家资源安全及其系统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6):142-148.
[5] 胡小平.矿产资源供应安全评价[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7):6-8.
[6] 沙景华,崔彬,佘延双,等.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
[7] 沈镭,何贤杰,张新安.我国矿产资源安全战略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4,(5):6-12.
[8] 孙永波,汪云甲.矿产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J].中国矿业,2005,(4):36-37.
[9] 汪云甲.论我国矿产资源安全问题[J].科技导报,2003,(2):58-61.
[10] 王礼茂.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与评估指标[J].自然资源学报,2002,(4):401-407.
[11] 姚予龙,谷树忠.资源安全机理及其经济学解释[J].资源科学,2002,(5):46-50.
[12] 王晶,沙景华,周进生,等.霍邱矿业经济区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评价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4,(9):1-5.
[13] 俞D,沙景华,周进生.安徽省矿业经济区可持续发展力实证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4,(4):1-6.
[14] 周进生,潘习平,吴青,等.矿业经济区发展建设情况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中国矿业,2014,(8):67-70.
[15] 吴青,周进生,潘习平,等.矿业经济区发展阶段划分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矿业,2014,(9):50-52.
[16] 孙鹏,雷涯邻.基于因子分析的国际石油合作潜力评价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3):197-201.
[17] 朱晶,付爱华.国内外生态安全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5,(1):278-279.
[18] 赵长城,王洲洋.基于主成分与BP神经网络的中国能源安全预警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1):241-242.
[19] 陈孝俊.美国石油安全战略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2,(3):211-213.
[20] 陈江波,汤杰.我国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的防范与调控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8):62-63.
[21] 乔丽,白中科.矿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金属矿山,2009,(11):113-118.
Study on regional resource security index system of resource system view perspective
WU Qing1,2,SHA Jing-hua2
(1.Research Center of Geosciences Development,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100083,China;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2)04-0026-06
一、引言
一般而言,安全从客观意义上讲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的状态,从主观上讲是因这种客观状态的存在而排除心理上的恐惧。安全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术语,一旦与政治产生关联,便立即成为政府权威部门优先处理的公共事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全涉及国家和民众根本利益,是执政者不可回避的首要责任。
传统的观点把安全等同于以国家为对象的军事安全,或者把安全界定为保卫国家免受外来的颠覆和攻击,其内容是维护国家领土和完整。随着冷战的结束,对于安全的问题领域和范围的认识发生了根本的转变,那就是逐渐突破了国家中心和军事政治领域,并向社会的其他领域推移。如哥本哈根学派在安全主体和安全领域两个维度上扩展了安全研究的外延。纵向上,将安全的主体由国家发展到个人、次国家集团、地区及全球体系。横向上,将安全的议题领域由军事政治安全扩及经济、社会和环境等非传统安全领域[1]。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非传统安全语境中,安全的问题视角开始聚焦到“人的安全”上,这无疑是最具道德说服力的,同时也是极具包容性和综合性的概念。如联合国提出“人的安全”包括经济安全、食物安全、卫生安全、环境安全、个人安全、社会安全以及政治安全[2](p.24)。虽然“人的安全”作为一种安全观念在很多方面也反映出其内在的局限性,如忽视了国家层次的安全认同,客观上只能导致“虚无主义”;还比如把所涵盖的七类问题都提升到安全层面,容易导致“人的安全”概念的泛化,等等。但对“人的安全”的这些批判并不妨碍这一概念被联合国大力倡导,并在现代社会日益涌现的威胁与不确定的情形下得到众多不同政治背景的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的积极回应和更多的接受度。
作为“人的安全”的核心内容,政治安全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随着传统安全观念中军事-政治安全比重的相对下降,政治安全相对于以军事防御为中心的传统国家安全而言,其内涵和外延获得空前的拓展,在国家倡导的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基本内容的“新安全观”的指引下,关于政治安全的研究逐渐脱离狭隘的国家间安全体系的零和博弈思维,从而获得更加宽广的研究路径。
二、政治安全的内涵界定
对政治安全这个核心概念的内涵及其边界进行准确界定是研究相关问题的逻辑起点,这直接关涉政治安全行为体的行动策略和行为边界。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很难把政治安全和社会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等其他领域的安全问题明确区分开来。哥本哈根学派的代表人物巴瑞?布赞就曾说过:“政治领域是最大的一个领域”,“在某种意义上,所有的安全事务都属于政治的范畴”。“政治安全”这个概念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或价值判断因素,一般社会性问题只有经过特定的“安全化”机制运作之后才会成为真正的安全问题,当这些安全问题被政府作为最优先应对的事务后,促进政治安全的行动就成为“超越一切政治规则和政治结构的一种途径,实际上就是一种所有政治之上的特殊政治”[3](pp.3237)。
一般说来,围绕政治安全研究的基本问题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对政治安全主体的认识,即谁是政治安全的主体和它代表谁的利益:国家、政府(某个部门)、族群、市民社会、社区、个体或是一套内在的制度机制?被强调的相关问题是否包括这些行为主体或机制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二是政治安全的议题领域。对威胁来源的认识,即不安全的根源是什么?除了确定存在某种威胁之外,我们也要考察对于威胁的性质是否在多种行为主体之间存在一致性看法,这就涉及价值判断的问题。三是对政治安全范围的认识,即政治安全的核心构成要素有哪些?其相互关系如何?四是对政治安全手段的认识,即如何达成政治安全目标,如何构建政治安全的体系。
近年来,学界对政治安全涉及的以上问题进行了积极探讨,产生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总体上还是偏重于对国家安全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对国家安全外部防范机制的研究成为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学界的热点议题,而对于政治安全的学理研究相对不足,特别是对其核心内涵及体系构建缺乏系统性研究,研究成果显得过于分散。笔者对近12年来(截至2012年4月)两大数据库进行检索的结果显示,以“政治安全”作为题名的学术论文不足200篇,远远低于以“国家安全”为主题的学术论文数(详见表1)。因此对政治安全的内涵、体系构建及其相关问题的系统研究仍然极具理论价值。
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贸易纠纷层出不穷,各国学者都对经济安全的概念进行了研究。fred bergsten、robert o. keohane和joseph s. nye(1975)等学者认为经济安全包含许多特定利益,例如:保持取得国外资源的渠道、保有市场、保护国内社会免于遭受外国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渗透。所以,经济安全不是一个单独的安全概念,而是以达成上述各项目的为目标。vincent cable(1995)则认为经济安全保护四个方面的内容:(1)直接影响国防安全的贸易或投资事件;(2)以经济政策作为侵略工具;(3)军事能力受到经济力强弱的影响程度;(4)全球经济不安所造成的恐慌。不过,他也指出由于各国对于经济事件忍受程度不同,对于经济安全定义的看法也就会有所不同。
随着美苏冷战结束,以及各国间经济依赖程度不断上升趋势的现实,各国学者对经济安全的研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层面。如michael borrus和john zysman(1992)认为经济安全是一种把经济力量转化为权力运用,甚至进而建构新国际政治经济架构和规范的能力。
美国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c.r. neu和charles wolf,jr(1994)以美国作为经济安全的研究对象,其结论认为经济安全是指一项保护或促进美国经济利益的能力——在面对任何可能损害美国经济利益的问题时,都能使美国经济利益免于受损或增进美国经济利益。他们的研究相对较有前瞻性和国际观,他们十分强调国际经济稳定对全球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性。换言之,他们认为美国经济安全除了要强调经济竞争能力以外,也要注意国际经济稳定的问题。进一步的,他们将国家经济安全分为两类:
狭义经济安全:指当一国经济利益受到某些事件的威胁和影响的时候,国家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能力。其内容包括一国影响世界经济环境的能力。如:在制订国际经济规范中扮演重要角色、利用经济手段影响别国政策;拥有足够能应付非经济挑战的资源; 及有确保军备开支的资金。通常用作衡量经济繁荣的指标有:经济增长率、充分就业、低通货膨胀、高投资率、高生产率等,而这些是有利经济安全的。经济安全不只是指发展当前经济,其根本目标在于保障经济持续增长。
广义经济安全:国家除了要保障经济实力在国际上的相对优势,以及加强本国抵抗外部风险以外,还要尽量稳定国际局势,以减少各种变动对本国经济的不利影响。换言之,保障国际经济安全就是保障本国经济安全。所以,广义经济安全的定义为: 除了加强本国经济抗风险能力以外,还要能采取主动措施,影响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以捍卫自身经济利益。
在全球经济、市场发展走向全球化后,美国固然是世界唯一的政治与军事强权,但在经济与企业竞争力上却已无法再独步全球,因此不得不对其经贸政策进行调整、修正。一方面继续强调维持其开放与自由的贸易体系;另一方面也以积极的贸易保护政策响应。美国政府在1980年代开始采取具有攻击性的贸易政策,以对抗外国不公平的竞争,以及不合理的待遇就是为维护其经济利益的综合表现。
从现有资料来看,国外学者对金融安全的概念尚无统一的界定。这表明,对金融安全的概念进行具体和明确界定较为困难。同时也表明,经济安全的内容涉及到与一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众多的要素的安全,金融安全是经济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经济安全中金融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国外学者通常都将金融安全放在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经济安全的系统中来探讨。我国学者对金融安全的研究和探讨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应当说相关的研究仍在起步阶段。我国学者对金融安全的界定主要有两种类型,即从金融的实质角度界定(王元龙,1998)和从国际关系学角度界定(梁勇,1999)。
1.从金融的实质角度界定
从金融的实质角度界定金融安全的观点认为,所谓金融安全,简而言之就是货币资金融通的安全,凡是与货币流通以及信用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都属于金融安全的范畴。一国国际收支和资本流动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对外贸易,还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借用外债等都属于金融安全的范畴,其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经济安全。
对金融安全概念的上述界定,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根据金融的实质对金融安全概念进行界定。金融可以理解为凡是既涉及货币,又涉及信用的所有经济关系和交易行为的集合。把金融安全的概念界定为货币资金融通的安全,并强调凡是与货币流通以及信用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都属于金融安全的范畴,这实际上是根据金融的实质对金融安全概念的界定。
其次,反映了金融安全概念的广泛性。要进行货币资金融通、从事信用活动,就需要有一个健全、完善的金融体系。金融体系是由五个基本的要素所组成:一是金融制度,具体包括货币制度、汇率制度、信用制度、银行制度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制度、利率制度、金融市场的种种制度,以及支付清算制度、金融监管制度和其他;二是金融机构,通常划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两类;三是金融工具,是指信用关系的书面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契约文书等,其包括的范围极为广泛,从传统的商业票据、银行票据,直到期货、期权和种种金融衍生工具的标准合约,金融工具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是金融活动的载体;四是金融市场,是金融工具发行和流转的场所,金融市场主要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及衍生性金融工具市场;五是金融调控机制,是指政府进行政策性调节的机制,金融调控机制的内容包括决策执行机构、金融法规和货币政策。既然金融安全是货币资金融通的安全,凡是与货币流通以及信用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都属于金融安全的范畴,毫无疑问,在金融安全概念中理所当然包括了整个金融体系和金融运行的安全。
再次,将金融安全的概念置于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讨论。金融全球化的影响具有两重性,金融全球化在大大提高国际金融市场效率、有效配置资源、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众多负面影响,突出表现为加大金融风险和引发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为人们重视金融安全问题不断地敲响了警钟,也为人们在金融全球化潮流中维护金融安全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经验教训。正因如此,从金融的实质角度界定金融安全概念时特别强调一国对外金融的安全,认为一国国际收支和资本流动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对外贸易,还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借用外债等都属于金融安全问题的范畴,其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经济安全。需要指出的是,强调对外金融的安全,并不意味着忽略内部金融的安全,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对目前的开放经济体而言,内外部经济往往是交织和融合在一起的。过分强调外部均衡的能力和状态而忽略内部均衡的状态来谈金融安全可能有失偏颇。其实,这种对金融安全概念的界定中本身就已经包含了内外部金融安全,因为货币资金融通既可以是在国内金融市场进行,也可能是在国际金融市场进行。
2.从国际关系学角度界定
从国际关系学角度界定金融安全的观点认为,从概念的源泉看,安全本来是国际关系学的概念,因此需要从国际关系学基本概念出发,结合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给金融安全下定义。抽象地说,金融安全是对“核心金融价值”的维护,包括维护价值的实际能力与对此能力的信心这两个紧密相关的方面。梁勇博士认为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核心金融价值”和该价值所维系的金融安全。
首先,“核心金融价值”是金融本身的“核心价值”,主要表现为金融财富安全、金融制度的维持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正常运行与发展。这意味着金融安全是金融本身(当然包括王元龙所说的货币资金融通)的稳定和金融发展的安全,这也是对金融安全最普遍的理解和最常见的金融安全问题。
其次,“核心金融价值”是受金融因素影响的国家的“核心价值”,表现为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领域的安全受金融因素影响(包括危害和维护两种情况)程度。这意味着金融安全是金融领域对国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领域的安全的维护,即把金融的正常运行和发展看成是对国家安全的支撑。
第三,“核心金融价值”是国际金融运行中本国的“金融价值”,其内容除了避免金融财富外流、外来冲击危及国内金融制度与体系进而危及经济、政治和军事安全外,主要是“金融主权”。这种“金融主权”是控制金融体系的力量,保持对国内金融运行和金融发展的控制。这是前两个层次的自然延伸,既包括金融本身的安全,也包括金融对其他领域安全的影响。之所以在前两个层次之外特别强调对金融体系的外来冲击,这是在金融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外部因素冲击国内金融体系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日益突出,并且金融全球化赋予金融安全以更大的紧迫性。
根据对“核心金融价值”的解释,这种观点认为,国家金融安全是指一国能够抵御内外冲击保持金融制度和金融体系正常运行与发展,即使受到冲击也能保持本国金融及经济不受重大损害,如金融财富没有大量流失、金融制度与金融体系基本保持正常运行与发展的状态,维护这种状态与能力和对这种状态与维护能力的信心与主观感觉,以及这种状态和能力所获得的政治、军事与经济的安全。
郑汉通博士和雷家骕博士对金融安全的概念也作了类似于从国际关系学角度的界定。郑汉通认为,所谓的金融安全,即一国金融利益不受侵犯,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不受破坏和威胁,金融体系能抵御各种金融危机对其的侵害。反之,当一国金融利益受到侵犯,金融体系不能正常运转,面对各种各样的金融危机毫无抵抗能力,就是金融不安全。
雷家骕认为,所谓金融安全,主要是指金融领域能够通过利用各种手段抵御和消除来自内部及外部的各种威胁和侵害,以确保正常的金融功能和金融秩序。
3.对金融安全概念的再认识
从国内外学者对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概念已有的解释来看,要准确界定金融安全的概念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是金融的含义与主要内容。金融是既涉及货币,又涉及信用的所有经济关系和交易行为的集合,金融运行需要有一个健全、完善的金融体系,而金融体系则是由金融制度、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金融调控机制所组成。
二是安全的含义。安全是指在宏观上不存在威胁,在主观上不存在恐惧。安全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行为,如安全措施与安全机构。
三是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经济安全问题的研究始于冷战结束之后,而对金融安全的研究和探讨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金融安全观是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提出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可将金融安全的概念进一步界定为:金融安全是指在金融全球化条件下,一国在其金融发展过程中具备抵御国内外各种威胁、侵袭的能力,确保金融体系、金融主权不受侵害、使金融体系保持正常运行与发展的一种态势。
二、金融安全概念的内涵
为了准确理解金融安全的概念,还需要进一步探讨金融安全与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之间的相关性及重要区别。
一、当前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主要战略
1.跨国公司的概念
跨国公司是一种新兴的企业形式,在1860年开始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到了20世纪后期,跨国公司更是迅速发展,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把跨国公司概括为三方面:
首先,跨国公司的成立需要选择一个国家作为基础,并且对外投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公司。其次,全球的经营战略。最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生产经营、市场和组织运作。
2.跨国公司对中国投资的动因
我国的经济正在飞快的发展。纵观世界市场,由于金融危机和世界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全球经济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的经济却获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我国的竞争优势在于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但是目前劳动力的成本越来越高,中国吸引外资的诱因已经不再是廉价的劳动力了,而是我们国家广阔的市场潜力。
3.跨国公司对我国主要的投资方式
(1)科技为主导的投资。研发机构的设立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主要手段,随着我国加入WTO,科学技术将会变得日益重要。目前,许多跨国公司争先在华设立总部,争夺领土、占据有利市场来适应高科技产业中产品周期短、市场需求量大、消费者需求复杂的特点。
(2)扩大企业规模的合并 。跨国并购是全球化最明显的特点。通过企业合并,企业规模得到扩大,规模效应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资源,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3)加快直接投资。目前跨国公司对中国高新技术的投资增加的非常快。中国加入WTO以来,跨国公司设立的R&D机构在我国的发展随着其他国家在我国的投资的增加而增加,主要服务于本国在中国的投资。中国已经成为许多跨国公司的重要战略地点。
(4)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引进。外商投资会追求资本报酬最大化,因此一定要求最先进的技术,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项目的技术是最好的、最先进的。面向国外的产品会有更高的技术要求。西方国家是跨国公司争夺的主要产地,美国、日本、欧洲就占了整个市场的95%以上,目前中国是许多国家跨国公司认为最有潜力的地区。
二、跨国公司垄断局面对我国经济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
1.经济安全的内涵
这个内涵定义起来是很复杂的,首先是国家安全的经济化。也是本国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和稳定性。最后是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竞争力。国家经济安全指的是一国的经济权益不受到威胁,客观上不存在受到侵害的可能和事实。它是与国家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紧密相关的一个概念。
2.跨国公司垄断局面对中国经济安全的不利影响
(1)跨国公司垄断局面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
随着汇兑自由化、资本管制宽松化、热钱大量涌入中国,中国金融市场面临巨大的威胁。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危机影响到我国,资本流入带来先进的技术使得经济增长加快,引起通货膨胀,经济状况严重恶化。中国现阶段资本市场还很不健全,一定要严格控制热钱涌入,打击投机外商,建立良好的资本市场环境。
(2)跨国公司垄断局面对中国资源安全的影响
社会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需求和欲望是无止境的。中国的资源随着跨国公司的进驻变得更加短缺。跨国公司投资的增加,加剧了我国资源紧缺的局面,我国的资源安全受到的威胁。
(3)跨国公司垄断局面对中国传统产业安全的影响
跨国公司进驻中国确实在技术和资金上有帮助,但是他们也占据了本土大部分市场,不利于我国长期发展。尤其是中国进入WTO以后,民族企业的发展更是越来越难与跨国公司抗争。而跨国公司的目的更是裸想占据中国的主导市场。据调查国内一些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已经被外商控制。一旦外商控制了内资市场,中国的民族产业发展也会受限。
三、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的思路与对策
1.严格限制跨国公司规模
引进外资是为了弥补本国资源不足。因此我们既要欢迎外资,也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引进外资。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
(1)加强宏观调控。我们应该吸取美国的教训,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金融市场建设;提高资本投资率,确保中国的资源合理的配置。拉动内需,深化金融政策。
(2)通过引进外资和提高质量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引进深加工工业和技术密集型项目,从中小资本向大资本转变;改变目前一般加工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占引资主导地位的局面。
2.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加强对外资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管
中国作为WTO一员,必须做到公平的对待外资和内资,给予外国投资者以国民待遇。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杜绝一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利润。加强对跨国公司经营活动的监督。按照中国的国情和国际经济活动的惯例合理规范外商的投资经营活动,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害。
3.建立国家经济安全评价系统,加强对外资的预警和监测
对关键产业的流程进行规范评估很重要,要在竞争和评估中找到不足,改正并且提高自身企业的竞争力。谨防跨国公司对市场垄断。实施由我国建立数据库,并且将信息公开化。中国应成立外资管理机构,管理全国的外资工作,制定国家的利用外资政策、定期对各地审批项目进行检查等,保证外资的利用效益。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7日
一、经济安全问题的提出
在新一轮跨国公司对国内企业的并购浪潮中,外资并购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国家的经济安全,由此提出了经济安全问题。
(一)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热潮不断高涨,引起国内各界的担心和顾虑。频频发生的外资收购中国龙头企业的事件不断刺激国人的神经,也激起了公众对国内“经济安全”的担忧。比如有摩根斯坦利收购中国电池、柯达并购乐凯、凯雷公司收购徐工机械等等。而2005年,中海油失手优尼科、海尔收购美泰克等一系列中国公司海外收购计划受阻,国内舆论也一度颇感挫折与不平。
(二)外资并购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随着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并购活动日趋活跃,一方面给国内经济发展带来急需的资金、技术、市场及先进的管理方法,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了国内企业自身积累不足,而跨国公司并购可以弥补国内资金不足,解决由于投资不旺而引起的增长乏力问题。与此同时,跨国并购也带来了新技术和新的经营模式,活跃了国内市场。但外资并购在给我国带来帮助的同时,也引起了不可忽视的问题和挑战。如跨国公司按照自己的全球战略和产业发展规律,将我国企业的功能锁定在全球分工体系的低端或者成为全球分工链上分割的一环;跨国公司在华的强劲并购,可能削弱和摧毁我国财富创造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外资通过并购增强其利润获取能力,通过利润的汇出,破坏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鉴于我国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可能形成我国的金融危机;跨国公司利用已有或可能的市场优势地位,取得垄断地位,进行限制竞争活动,严重危害我国正常的竞争秩序,扭曲资源的有效配置,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三)安全问题的提出。经济安全追求的是一种相对平衡状态,即在彼此矛盾的目标中取得平衡。一国不能把所有经济问题或对自己不利的东西,统统归属于经济安全范畴,因为不是所有的负面影响都威胁到国家的经济安全。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对企业竞争力和创新力的压制及跨国公司资金投入的产业分布和地区分布与政府的发展战略重点相冲突造成的国内经济安全问题。
二、跨国并购与经济安全
(一)跨国并购:全球竞争的新热点
1、跨国并购的兴起与动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一直是世界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据联合国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2000年跨国并购交易额占世界直接投资交易额的90.01%。跨国并购是企业并购跨越国界的发展。近年来,西方学者对跨国并购动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七个方面,即目标公司价值低估;获取财务协同效应;适应国际环境变迁;获取市场势力;获得规模经济性;传递或获取厂商优势;获取速度经济性。
2、跨国并购的形式与效应。根据外资并购的目的或动因,可分为以下几种:(1)主要为谋取利润和资本增值的并购;(2)以垄断市场为目的,并购东道国著名品牌,以消灭竞争对手,以保持自己在相关产业中的国际龙头地位;(3)以控制东道国战略资源为目的的跨国并购;(4)以进入东道国市场,分享东道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利益为目的;(5)以利用东道国的廉价资源(如人力资源、土地资源)为目的,快速扩大其生产规模,占据国内外市场。
3、跨国并购引发的经济冲突与安全。(1)垄断市场。外资在我国并购常常以行业排头兵企业为目标,并在并购过程中极力谋取企业的控制权,最终实现高额利润回报;而且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包括全面压迫、整体蚕食、分步到位等一系列措施来逐步占据和压制我国的市场;(2)压制创新。主要表现在对我国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压制。一方面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我国只是跨国公司整个生产链条上的一部分,而且这一部分的生产活动并不能接触到高新技术;另一方面很多外资在并购国内企业时,要求原企业放弃研发部分的控制权,从而削弱和磨灭了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3)与发展政策相冲突。跨国公司为了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会选择进入能为公司创造更多盈利的产业和更有利于公司发展的地区,这样跨国公司资金投入的产业分布和地区分布可能与政府的发展战略重点相冲突,从而加剧了国内各地区之间的贫富差异。
(二)经济安全解析
1、安全观的由来与发展。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它是指国家拥有政治上的独立、经济上的自主和文化上的自成一体。从宏观来看,国家安全是一个体系,包含国家政治安全(或国家军事安全)、国家经济安全、国家文化安全。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和国际背景的变异,这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匹配是复杂的,存在着不同强弱程度的组合,国家安全的程度也因此不同。
当前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明显上升,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成为各国间竞争的焦点。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加深了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度,经济竞争的加剧和贸易摩擦不断增加致使利益关系日趋复杂,经济安全风险在加大。在这样背景下,许多国家开始重新思考和权衡经济安全与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的相互关系,最终一个共同的做法就是提升经济安全在国家总体战略中的地位。因此,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2、对经济安全的不同解读。由于各国国情不同、经济实力不一、面临的威胁也各异,所以不同国家对经济安全所持的观点也不尽相同。也就是说,国家经济安全是一个具有国别性特点的概念,对于不同的国家,其经济安全的内涵也有所不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安全的理解就有根本的不同,这是由其在整个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所决定的。一般来讲,发达国家的经济安全属于“进攻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则属于“防守型”。另外,在发展中国家内部,由于经济政治体制、经济运行特点及文化特点等的不同,其国家经济安全也具有不同的特征。具体到影响力与日俱增的中国,其经济发展具有很特殊的时代背景:集大国经济、转轨经济和不发达经济于一体。因此,中国经济安全既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进攻型”,也不同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防守型”或“依附型”,而是立足国情、强调独立自主的“稳健而积极”的国家经济安全。
3、重新认识经济安全问题。为了对经济安全问题的把握更准确,选择的研究视角更恰当,就必须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确定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和特点,这是整个经济安全研究的基础。然而,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不是一个确定的内容,各国在不同发展时期对安全的界定是不同的,不同的国家在同一时期对安全的标准也有差异。对我国来讲,经济安全的内容首先涉及国内产业的协调、均衡发展;其次是其他方面的经济安全隐患。包括:(1)对我国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压制;(2)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冲击可能形成的垄断,尤其是在关键技术领域,一旦发生冲突,就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威胁。
三、外资在我国并购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外资在并购我国企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国内企业定价过低造成的资产流失,使一些国内著名品牌消失;(2)出让了市场但得不到技术,跨国公司对技术及市场的垄断进一步加强,相当一部分产业为外资所垄断,对产业造成控制和压制。另外,中国企业的人才流失及逆向技术扩散严重,我国在技术进步和创新方面产生依附;(3)外资并购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二)问题的成因。(1)在跨国公司并购中,存在由于我国政府激励体制的因素和地方政府对外资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的偏好,导致我国国有资产的流失和跨国公司与垄断行业合谋的可能。另外,地方政府卸包袱、创政绩的心态和产权定价市场不规范,造成我国企业被贱卖的情况。而对自身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定位认识不足,致使自主品牌消失;(2)产业结构落后且不合理,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未建立起来;(3)外资流入的产业领域可能与我国的产业政策相抵触。
(三)重新认识外资并购安全问题。一个国家经济安全的最终目标是保障企业的自主性和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保证我国经济安全的重要力量。因此,外资并购中出现的所谓安全问题,重点不在于外资在资本、技术和国际市场上占据的优势地位,而在于我国企业、政府和市场存在的体制缺陷。国家应适应外资并购行为模式的转变,加快体制改革的步伐,建立规范、健全的政策法规环境和市场交易平台,令企业能够在国内跨国并购市场上与外资实现平等竞争,培育和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
四、跨国并购中的国家经济安全应对策略
(一)企业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战略贸易理论在美国广为流行,并得到政界的共鸣。战略贸易理论的出现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其直接的原因是美国对其经济安全所受威胁的反应。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美国日益感受到日本对其优势地位和国家经济实力的威胁,这促使一些经济学家和国际关系学者研究日本的贸易政策和产业结构,向政府提出对策。“战略贸易理论”在美国的发展是同对日本的深入研究联系在一起的。战略贸易理论强调,天赋的自然资源已不再是竞争的主要要素,知识和技术才是比较优势的根本来源。在人工智能产业上处于优势地位,国家不仅能繁荣富强,而且还可以处于国际政治的领导地位。而美国正是围绕此理论推行相关的政策以保护国内经济的发展,消灭潜在的经济安全隐患。因此,企业自身要加强在保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的作用,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作为成败的关键。
(二)政府方面。许多跨国并购案都受到所谓国家安全审查或基于国家安全理由的社会公众压力,有的跨国并购案因此夭折。因此,我国政府也应该在维护经济安全方面发挥作用。
1、建立健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一些国家没有制定单独的经济安全战略,但并不妨碍它们在本国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等战略中实施经济安全措施,维护经济安全利益。根据一些做得比较好的国家的经验,要有效地保障经济安全,应该将经济安全政策与其他政策有机地结合,将维护经济安全的职责和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并相互协调好。虽然目前我国的各项法规还需要做很多的完善工作,还需要一个相对长的过程,但我们至少应确定努力的方向。
2、建立完善宏观监测、预警和审查机制。将监测评估与预警系统结合起来,建立起我国经济安全的防控体系。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对整个经济运行状况进行监测与评估,分析经济安全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及其源泉,一旦发生警情即启动预警系统和应急机制,实施相应的预案,熨平相应的经济安全危机,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姚战琪.跨国并购与国际资本流动.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各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互联,网络已经深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特别是因特网的发展,引发了社会生产方式的一场革命,使得人类开始进入网络社会。时到今日,网络已经成为一个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无所不用的工具,成为人们必须依赖并生活于其中的“新的环境”、“新的社会”。人类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科技和一切社会活动越来越强烈地依赖信息资源和信息网络系统。然而,信息资源共享与信息安全天生是一对矛盾。信息共享的普遍性与信息遭受攻击的广泛性是一体两面的,特别是以承载和输送信息为天职的信息网络因其固有的无主管性、跨国界性、不设防性和缺少法律约束等特点,它在为人们带来利益、价值和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隐患,暗藏着极大的危险性甚至毁灭性。这就引发了信息社会最敏感、最具挑战性的核心问题———信息安全问题,而且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安全问题的关键和基础,成为信息时代中最基本、最核心、最重大的头号安全问题。
一、信息安全的含义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信息的重要性常常与军事机密联系在一起,信息安全其实就是保守军事秘密。然而,随着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这种情况开始改变。信息的内涵不断丰富,不再局限于军事领域,而出现了数据化、规约化、系统化、社会化和综合化的倾向。20世纪70年代,信息安全由于建立在保护专用机房内的主机及其数据安全的基础上,是面向单机、面向数据的,其实质是对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获性的保护。80年代以后,计算机开始走出专用机房,进入办公室和家庭,开始了微机和局域网时代。这时的信息安全既要依靠技术措施保护,也要依靠管理规则规范。因此,这时的信息安全是面向网络管理、面向规约的。90年代以后,人类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此时,通过网络,每个用户都可以连接、使用和控制世界上每一个上网计算机。因此,网络时代信息安全内容更多,更为强调面向连接、面向用户。信息安全的内容已由保密性、完整性、可获性和规则性等数据安全与规约安全概念,扩展到鉴别、授权、访问控制、抗否认性和可服务性以及基于内容的个人隐私、知识产权等的系统保护。而这些安全问题又要依靠密码、数字签名、身份认证、防火墙、安全审计、灾难恢复、防病毒、防黑客入侵等安全机制加以解决。其中,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是信息安全的特征,密码技术和管理是信息安全的核心,安全标准和系统评估构成信息安全的基础。
从信息网络系统看,现代信息安全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运行系统的安全,包括严格而科学的管理,如对信息网络系统的组织管理、监督检查,规章制度的建立、落实与完善,管理人员的责任心、预见性、警惕性等;法律、政策的保护,如用户是否有合法权利,政策是否允许等;物理控制安全,如机房加锁、线路安全、环境适宜等;硬件运行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如数据文件是否保护等;灾害、故障恢复;死锁的避免和解除;防止电磁信息泄漏等。二是系统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户口令鉴别;用户存取权限控制;数据存取权限,方式控制;审计跟踪;数据加密,等等。整体上讲,现代的信息安全是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信息内容安全、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与公共、国家信息安全的总和,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多目标的复合系统。
随着信息网络系统的迅速发展和全面普及,人与计算机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人类社会与计算机和网络组成了一个巨系统,出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网络社会,人类对信息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强,不仅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依赖于网络,而且个人、企业、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安全(包括金融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等)也建立于计算机中,信息安全的内涵因此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根本变化。概言之,网络社会的信息安全不仅涉及到个人权益、企业生存、金融风险防范、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甚至关系到环境安全、生态安全和人类安全。
二、信息安全的意义和作用
在信息时代和网络社会中,信息安全具有头等重要的地位,它是一切安全的重中之重和先中之先,是社会发展的首要条件,是民族振兴的根本保障,是信息社会健康成长的阳光,是国家生存须臾不可缺少的空气,是21世纪各国努力争夺的制高点。
信息安全是网络时代国家生存和民族振兴的根本保障。首先,信息安全是21世纪经济安全、国家安全和民族振兴的首要条件。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信息时代,网络为王,发展至上。国家安全已不单纯是军事安全,而是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安全和综合国力的强大。不发展就是最大的不安全。这就是说,国家安全与经济安全越来越不可分割,而经济安全却越来越依赖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依靠信息资源的安全。因此,保证信息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可用性就成为头等重要的大事。如果不能保障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就不可能获得信息化的效率和效益,在国际“信息战”威胁和国内外高技术犯罪的干扰破坏下,社会的经济生活就难以健康有序地进行,国家的安全就无法保证,国家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因此,在21世纪,一个国家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不仅是其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其国家安全的前提条件。
其次,信息安全是21世纪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尽管人类刚刚步入信息时代,但是严重的现实告诉我们,发展中国家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巨大的危险,它们普遍遭受来自发达国家的信息霸权的威胁!众所周知,当代世界已经出现了三类国家:一类是信息霸权国家,它们以其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作为手段,极力推行信息霸权主义,大搞电信霸权、软件技术霸权、信息利润霸权和网络霸权等;二是信息主权国家,它们有独立的信息主导权、独立的信息利润及防范信息霸权的手段;三是信息殖民地国家,它们被动地接受别国的信息、受到霸权国家的信息支配和剥削、没有防范信息霸权的能力。正因为如此,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在国家间以及地域上的发展极不平衡,信息强国对于信息弱国已经形成了战略上的“信息优势”,居于信息劣势的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乃至民族文化传统,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挑战和威胁,互联网成为超级大国谋求跨世纪战略优势的新的工具。“信息疆域”不是以传统的地缘、领土、领空、领海来划分,而是以带有政治影响力的信息辐射空间来划分。“信息疆域”的大小、“信息边界”的安全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信息时代的兴衰存亡。很显然,在信息时代,一个缺乏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的国家,是无法开拓自己的“信息疆域”的,也是无法保卫自己的“信息边疆”的,这样的国家既无力构筑自己牢固的“精神防线”,更无力抢占并拥有经济生活和军事领域的“制信息权”,它在信息社会中将是难以生存的。
一、公众参与的内涵及形式
“公众参与”(Public Participation)从社会学角度讲,是指社会群众、社会组织、单位或个人作为主体,在其权利义务范围内有目的的社会行动。我国开展公众参与的历史虽然不长,但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各级相关管理部门对公众参与已越来越重视,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与环境安全有关的各种活动。公众的范围包括普通群众、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除政府的行政行为和企业的环境安全责任行为以外,其他所有环境安全行为均可认为是公众参与行为。公众参与环境安全的形式主要有2种:(1) 加强自身修养,规范自身行为,自觉地将环境安全思想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去;(2) 影响和督促他人加强环境安全的行为和意识。
二、什么是环境安全
1.环境安全的概念和含义:国际上,自然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对环境安全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和定义,见之于法律和政策文件的环境安全,主要有两种。一是 environmental safety;二是environmental security。这两者在英文中既有联系,也有很大的差别。下面着重介绍三种环境安全概念。
第一种安全(safety),主要是对人体健康(或卫生,health)和生产技术活动而言,主要指对人的健康没有危险、危害、损害、麻烦、干扰等有害影响,常见的有生产安全、劳动安全、卫生(健康)安全、安全生产、安全使用、安全技术、安全标准、安全产品、安全设施等,这类安全问题简称为生产技术性的安全问题。第二种安全(security),主要是对人为暴力活动、军事活动、间谍活动、外交活动等社会性、政治性活动以及社会治安与国际和平而言,主要指对国际和平、国家主权、国家治安和社会管理秩序没有危险、危害、损害、麻烦、干扰等有害影响,常见的有社会安全、国家安全、国际安全等,这类安全问题简称为社会政治性的安全问题。第三种安全,即兼顾上述两种安全的综合性安全或广义的安全。广义的环境安全是指人类和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处于一种不受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安全状态,或者说国家和世界处于一种不受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和危害的良好状态。事实上,技术性的安全概念和政治性的安全概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都是基于环境问题的安全,都以环境资源作为介质或都直接指向地球环境和大自然,因而很难将这两者截然分开。例如,根据美国的《环境安全规划》,环境安全(Security)包括污染预防、技术、安全(safety)和职业卫生、自然保育(conservation)、符合法律、净化、爆炸安全(safety)以及害虫管理等8个主要因素。因此,在研究社会政治性的国家环境安全问题时,往往离不开生产技术性的环境安全问题,生产技术性的环境安全是基础,社会政治性的环境安全是前者的进一步发展和综合,后者是前者严重化到一定程度时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后者包括前者。
2.环境安全的内容定义:环境安全最根本的内容是国家对关键资源的支配和控制的方式、手段和途径。是指主权国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着眼于国家环境权益目标,采取各种措施保障环境状况和环境利益不受外部和内部的威胁而保持稳定、均衡和持续发展的一种状态,能够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国民的生存繁衍和富裕起到维持和促进的作用,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冲突或战争,而不产生危害和负面影响。国家环境安全具体表现为环境的各要素保持完整和完备,国家环境主权独立,国家支柱产业竞争力增强,资源、能源供应得到有效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够经受国内外动荡的冲击。国家环境安全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控制的主题是谁;②什么是关键的资源;③控制的范围和程度。按照其包括的内容可分为国家生态安全、国家环境权益安全和国家环保产业安全。其中生态安全是国家环境安全的中心,环境权益安全是国家环境安全的基础环节,而环保产业安全是国家环境安全的经济内容。
一、公众参与的内涵及形式
“公众参与”(Public Participation)从社会学角度讲,是指社会群众、社会组织、单位或个人作为主体,在其权利义务范围内有目的的社会行动。我国开展公众参与的历史虽然不长,但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各级相关管理部门对公众参与已越来越重视,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与环境安全有关的各种活动。公众的范围包括普通群众、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除政府的行政行为和企业的环境安全责任行为以外,其他所有环境安全行为均可认为是公众参与行为。公众参与环境安全的形式主要有2种:(1) 加强自身修养,规范自身行为,自觉地将环境安全思想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去;(2) 影响和督促他人加强环境安全的行为和意识。
二、什么是环境安全
1.环境安全的概念和含义:国际上,自然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对环境安全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和定义,见之于法律和政策文件的环境安全,主要有两种。一是 environmental safety;二是environmental security。这两者在英文中既有联系,也有很大的差别。下面着重介绍三种环境安全概念。
第一种安全(safety),主要是对人体健康(或卫生,health)和生产技术活动而言,主要指对人的健康没有危险、危害、损害、麻烦、干扰等有害影响,常见的有生产安全、劳动安全、卫生(健康)安全、安全生产、安全使用、安全技术、安全标准、安全产品、安全设施等,这类安全问题简称为生产技术性的安全问题。第二种安全(security),主要是对人为暴力活动、军事活动、间谍活动、外交活动等社会性、政治性活动以及社会治安与国际和平而言,主要指对国际和平、国家主权、国家治安和社会管理秩序没有危险、危害、损害、麻烦、干扰等有害影响,常见的有社会安全、国家安全、国际安全等,这类安全问题简称为社会政治性的安全问题。第三种安全,即兼顾上述两种安全的综合性安全或广义的安全。广义的环境安全是指人类和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处于一种不受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安全状态,或者说国家和世界处于一种不受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和危害的良好状态。事实上,技术性的安全概念和政治性的安全概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都是基于环境问题的安全,都以环境资源作为介质或都直接指向地球环境和大自然,因而很难将这两者截然分开。例如,根据美国的《环境安全规划》,环境安全(Security)包括污染预防、技术、安全(safety)和职业卫生、自然保育(conservation)、符合法律、净化、爆炸安全(safety)以及害虫管理等8个主要因素。因此,在研究社会政治性的国家环境安全问题时,往往离不开生产技术性的环境安全问题,生产技术性的环境安全是基础,社会政治性的环境安全是前者的进一步发展和综合,后者是前者严重化到一定程度时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后者包括前者。
2.环境安全的内容定义:环境安全最根本的内容是国家对关键资源的支配和控制的方式、手段和途径。是指主权国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着眼于国家环境权益目标,采取各种措施保障环境状况和环境利益不受外部和内部的威胁而保持稳定、均衡和持续发展的一种状态,能够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国民的生存繁衍和富裕起到维持和促进的作用,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冲突或战争,而不产生危害和负面影响。国家环境安全具体表现为环境的各要素保持完整和完备,国家环境主权独立,国家支柱产业竞争力增强,资源、能源供应得到有效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够经受国内外动荡的冲击。国家环境安全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控制的主题是谁;②什么是关键的资源;③控制的范围和程度。按照其包括的内容可分为国家生态安全、国家环境权益安全和国家环保产业安全。其中生态安全是国家环境安全的中心,环境权益安全是国家环境安全的基础环节,而环保产业安全是国家环境安全的经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