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7 16:14:2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研究生社会性发展研究现状
笔者在中国知网上用“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为关键词进行主题搜索,得到相关文献98篇,研究的热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互联网、闭体依恋、体育参与、政治参与、社会实践、父母依恋等因素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意义和途径研究;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滞缓的探索研究;从管理和实践角度提出相关改进策略的研究。而用“研究生社会性发展”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却没有得到任何研究文献。
林燕(2011)曾对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做过综述性研究,她认为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内容包括理解并遵守社会规范、习用社会技能、形成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具备社会认知能力和增强社会判断和有效参与社会的能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所涉及的相关内容,可以从人格、情绪情感、社会关系、婚恋观念与行为几个方面进行说明。相关研究表明,我国有40%?60%的大学生人格发展处于延缓状态。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来自学校和社会两大方面,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因素的影响:教学管理制度、教师和同辈群体、互联网、电脑、电视、报刊杂志。
(二)研究生社会性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关数据显示,大学生普遍认为,消极影响最大的是与社会有关的迟滞表现。其中占据首位的是空虚慵懒,其次是缺乏学习动机,接下来依次是动手能力差、承受挫折能力差、缺乏个人发展目标等。
研究生在思维上已经超越了逻辑思维阶段,开始从辩证的角度看待问题,但是否所有的研究生的辩证思维都发展成熟了呢,这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在笔者生活的周围有很多研究生,与他们进行交谈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人仍然缺乏辩证的思维,对事物的看法仍然非黑即白甚至极端。研究生虽然都比较关注社会问题,但是对国家大事世界大事都不太在乎,看法也比较幼稚。在人际关系方面,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间的印象也不尽如人意。宿舍之间的紧张矛盾关系、与导师的交流沟通问题等等,都或隐或显地存在着。在社会责任方面,研究生很多时候表现出厌倦和不屑,可以从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对待他人相对冷漠等方面可见一斑。在行为方面,很多研究生都表现出独立性、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差的一面,没有洗衣机就没办法换衣服,宿舍里脏乱差到无以复加的地步,遇到小事情绪便无法自我控制的现象屡见不解。
(三)研究生社会性发展研究的意义
社会性发展是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重要课程,但是目前国内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缺少系统的实践的研究,对于研究生的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通过新闻摘要、网络搜索、生活环境以及与研究生的访谈中得到研究生社会性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并不仅仅是某些研究生生活周边的特殊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当前研究生社会性发展的共有状态。
研究生社会性的发展首先源自于研究生自身的发展需要。作为高等教育的顶端群体,研究生无论读书的目的是功利性抑或学术性,都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研究生首先要成为一个完整的社会的个体,成为一个高度社会化的人,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和社会性培养,有利于研究生的健康成才及高等教育发展。
研究生的社会性发展还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生走出学校进人社会将面临比同龄人更加严峻的竞争,他们用青春换取知识,这时需要用知识来贡献和服务社会,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研究生群体不断显现的欠缺独立办事能力,缺乏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忍受挫折和独立办事能力差等问题不仅体现着研究生的社会化程度较低,而且这样的人才在为社会服务、在与人交流、在于他人合作过程中,将导致更严重的问题,因此,研究生的社会性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强烈需要。
二、影响研究生社会性发展的因素
(一)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对人的社会性发展起着决定性影响。社会环境是人类特有的生活环境,是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各种社会活动,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
社会环境中的教育和大众传媒是影响人的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是有目的性的活动,对受教育者形成世界观、人生观有极大影响;而大众传媒中各种政治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信息充斥我们的生活,十分具体地参与日常生活,影响个体的发展。另外,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设定了规范和标准,社会环境通过无声的命令,让人们在周边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得到社会性发展。
新的信息传媒方式互联网出现以后,以极快的速度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很快覆盖全球。网络的本质是信息的高速传达与共享,而现在148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在内把互联网的网络新闻替代成了电视报纸新闻;将网络聊天代替了真实的人际交流;将在各种论坛等地方的发帖子代替了自我的表达。郑毅(2011)对研究生进行访谈后得到如下结论:所有被访谈研究生都表示上网是每天必做的事,最常在宿舍或者实验室上网,包括玩游戏、聊天、浏览网页、搜索文献等。
研究的数据显示:研究生周均上网时间达到37个小时。研究生上网的动机大致有娱乐消遣动机、人际交往动机、情绪宣泄动机、知识学习动机、自我实现动机和逃避现实动机,而前4种动机的频率最为突出。
研究生本身可以自由把控的时间比较多,加上生活经济压力相对较小,对于电脑、手机等移动网络设备的使用频率较大,自身如果把握不好尺度,那么互联网对研究生社会性发展的不利影响将扩大,影响到个人的社会责任感的建立,影响个人表达、人际交往等社会技能,影响面对挫折、竞争、失败时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经济环境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才是社会变迁的根本动力。随着生产力的变化发展,整个社会的政治、价值观、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都会随之发生改变。近3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在教育上,研究生的心理与行为发展的特征、价值观念等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从经济环境出发来考虑对研究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能够把握研究生社会性发展的根源,有利于更好地认识研究生社会性发展的本质,促进他们更好地成才。
有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达到富裕和小康水平,消费结构由满足温饱需求的生存资料消费转向更高层次的享受资料、发展资料的消费。距《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在教育文化方面的消费支出占总支出份额由1981年的8.43%增长到2009年的12.01%,该项目也是所有项目中增幅最大的一项,说明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民对生活的需求在发生变化,对教育的追求越来越高,越来越重视教育,高等教育成为教育消费支出的主要方面。以上种种数据都表明,当今研究生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变化,在如此的大环境中,研究生面临着哪些影响,研究生的生活状况又是如何,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对研究研究生的社会性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研究生的消费状况也产生了显着的影响。有关学者对武汉地区的研究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研究生的消费来源大部分是父母提供,而源于打丁挣钱和勤丁俭学只占了所有消费的14%,这说明,研究生的自力更生能力亟待加强,主观上经济独立的意识还没有形成。研究生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尽量考虑在经济上独立,而不是依靠父母。
徐秀平(2009)调查显示:研究生的月平均花费最高可达2500元,最低是200元。大部分研究生的月平均最低消费在300元?500元之间,最高月均消费在500元?1000元之间。虽然整个调查结果呈现正态分布状态,但仍然存在消费水平过高,奢侈浪费的现象。那么,研究生的消费结构又是如何呢?研究生消费的最大支出项伙食费和服装支出占总体消费水平的50%;而消费中用于学习和科研的费用仅为3.1%。这一方面说明,研究生比较注重物质消费和人际消费,而对学习研究上的重视不够。追求高配置电脑、高档手机、名牌服装、便携式娱乐设备,成为研究生消费的主流,而经济独立性不够,消费不够成熟,不能自食其力等问题使得研究生的消费成为比较特殊也备受争议的问题。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在社会面临转型的大背景下,研究生的社会性发展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如此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在物质欲望横流、多元价值冲突、社会充满浮躁、高等教育发展还在摸索之中的当今社会,研究生的社会性发展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如下因素影响研究生社会性发展。
(三)学习环境
这里的学习环境泛指研究生所在学校的大环境,研究生生活学习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学校的社会规范、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对研究生产生熏陶,无形中促进了研究生的社会性发展。因此研究生的学习环境对研究生本身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
1.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能够使学生接受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减少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盲目性和自发性。研究生无论在学习自觉性方面还是纪律自控性方面,都已经比本科学生有更高一层次的水平,但是很多方面还不尽如人意。比如说研究生自身的权力和义务、研究生应有的责任感、研究生该有的人际交往的深度与广度、研究生的自我意识等等,在这些方面,更需要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在制定之前充分考虑研究生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2.导师
大学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是受人尊崇、社会期望很高的职业。导师作为研究生学习阶段的主要指导者,与研究生的关系亦师亦友,不仅为研究生树立了专业学术方面的榜样,还能够在言行举止中将抽象的道德、伦理、素质等具体化,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研究生,进而提高研究生的社会性品质。
3.同辈群体
这里的同辈群体并不局限于同一年龄阶段的群体,而特指同处研究生阶段的这一群体。研究生同辈群体对研究生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学生之间互通消息,交流思想,相互理解和尊重,从而在各方面相互影响。加上研究生之间有共同的经历、话语体系、生活方式和智力发展水平等,使得研究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来选择自己的群体角色,获得发展满足,增强自己在研究生同辈群体中的角色定位。
(四)个人自主发展意识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研究生首先要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有着清晰、明确的理解和自觉的态度,而不是无意识或潜意识。当研究生意识到自身的社会角色,意识到自己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那就说明自我意识发展成熟。其中最重要的是自我意识的能动性,能根据自我意识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这正是研究生必备的心理素质。
社会环境、学校环境是外在影响作用,自我发展意识是研究生社会性发展的内在因素。没有积极向上的自我发展意识,即使学校氛围再好,即使导师如何有魅力去感染,即使同辈群体如何施加积极影响,也难以抵消自身没有发展意识或者拒绝社会性发展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三、研究生社会性发展不足的改善路径
(一)学校方面
1.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了促进研究生社会性的发展,学校有必要也有义务为研究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闭体氛围,如提高导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创设更多属于研究生群体的自由活跃的社闭生活,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倡导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以便纠正并帮助研究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价值观、人生观,帮助研究生真正地认识和了解自己,有利于闭体成员在互动中获得成长。
2.为研究生提供心理发展补救。由于研究生人学前身心发展的基础各有不同,有的本科毕业后丁作过又重回学校,有的直接从本科考上研究生,而在人学后又生活在不同系别宿舍等微观环境中,发展性心理教育对研究生的心理发展补救是非常必要的。如遇到问题,需要引导其解除困惑,降低焦虑。
3.更加注重导师的“引导”作用。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是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导师的个人品德、科研能力、指导方法和为人处事都直接对研究生产生影响,导师在促进研究生社会性发展中占居至关重要的位置。导师应该多与研究生交流沟通,除了要求学生帮忙一起完成课题之外,在生活中情感上也应该适当给予帮扶指导,了解自己所带学生的心理发展,清楚学生能力的优长劣短,不仅对研究生的社会性发展大有裨益,也能促进学术的进步,融洽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
4.加强研究生宿舍的管理与规范。宿舍是大学生社会交往最直接最频繁的地方,宿舍成员习惯的养成、道德的形成、人际关系的处理都会受到宿舍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但有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生宿舍的人际关系紧张程度比本科生要严重得多,且男生宿舍关系不如女生宿舍关系。有的研究生时常压抑、敏感、自我防卫意识很强,不与宿舍室友交流沟通,生活习惯差,甚至个人卫生物品摆放等自理能力都极差。这些都需要学校加强宿舍生活的指导、管理和规范。
(二)个人方面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7-0046-02
一、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的发展模式和路径的弊端已暴露无疑,地方性不平衡成为推进发展的关键性制约因素。表现最突出的就是贫困山区发展严重滞后,发展动力不足,发展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掘,和发达地区之间形成强大的经济落差。随着科学发展观念的深入,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追求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当代中国发展也开始了根本上的转型,从快速发展经济、增强经济实力,逐渐转移到注重平衡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党和国家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直指落后地区发展,对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等等战略的提出,正是这种发展理念的具体落实。
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其发展必然要求组成系统的各部分彼此间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如果各个部分差距太大,形成掣肘之势,那么发展的合力就会大大减弱,速度就会大大降低。贫困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滞后性已经成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短板,一个难题。由于贫困山区地域广、涉及的省份多、人口数量大,使得其发展有着很大艰巨性和复杂性。如何促进贫困山区的发展成为全世界各个国家研究发展的重要课题。国内外许多较为成功实践经验表明,贫困山区的建设,必须纳入到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轨道上来。一个社会要取得健康快速、卓有成效的发展,必须要克服困难,在资金、政策和制度上偏向于贫困山区,使贫困山区的发展和发达地区的展形成和谐互补的态势,才能进而保证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和谐发展、共同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世界各国在思考自我发展时的一种基本准则。这不仅体现在经济一体化的世界共同发展的世界格局上,也体现在国内不同区域、不同阶层的共同发展上。我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贫困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这道“难题”,也充分看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在十七大中明确指出要“促进贫困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针。国家通过对贫困山区实行财政补贴、对口支援和政策优惠等措施,努力改变贫困山区人民的生活环境和自发展能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更是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发展贫困山区的经济社会使之和国家经济社会整体水平保持一致的紧迫性的认识。
二、制约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分析
贫困山区占据着我国贫困县中绝大多数地方。据统计,我国已划定的14大贫困地区所属的225个县中,山区县就有209个,占92.9%。整个贫困县土地面积64.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6.7%,而人口8600万,占总人口的8.5%。大多数分布在老革命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①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国家平均水平。总收入低,而农业产值就占全部收入的70%以上,农产品商品率不足30%,很大程度上还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状态。②人均收入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影响和制约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既有地理环境、交通运输等客观因素,也有生产落后分散、制度政策、文化卫生等社会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基础设施。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承受着来自自然环境各种各样因素的制约,时至今日,这个天然的天人关系仍然存在,在地理条件复杂、地势险要的山区这种制约性表现得更加突出。山区山多路陡,可耕种土地不多,且分散、坡度较大。有些地方气候多变,很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各种工程建设困难,投入大,收益相对低。具体表现为交通不畅、信息不通,教育落后,医疗卫生设备差、技术落后。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和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经济生活严重不对称:道路不成体系、路面狭窄、运输能力低下;通讯发展不平衡,分散的格局使得通讯安装成本高、管理难、使用率低;医疗卫生设备简单落后,人民身体健康得不到好的保障等等。落后的基础设施已成为贫困山区发展缓慢、经济贫困的最重要原因。
(二)落后的社会生产,保守的思想文化观念。由于地形的原因,贫困山区多以传统式的农业生产为主,土地少且分散,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的推行,使农业生产大都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不成规模,不成体系。同时,生产工具落后,先进的机械化生产工具运用基本为零。所产物品多为自己消费,产品的商品转化率极低,收入和投入相差不大,可支配收入少,积累慢。同时,落后的生产伴随着落后的文化。大部分人均受教育程度才5-7年,加之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封建传统意识浓,农耕文化底子厚。农民生活范围极为狭窄,与外界进行交流的信息少。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发展不大,常常习惯于周而复始的传统生产方式,满足于现有经验,对新事物接受能力不强,创造性极差,市场观念淡薄,生产理念不能跟进时展的步伐。即使一些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的人也容易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这些落后的思想文化观念成为严重制约山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观因素。
(三)山区相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相关政策不完善。农村建设由于资金、规划、人力支持等因素,在组织建设、运行机制和服务功能上不够完善,发展相对落后,与新时期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需求相差甚远。虽然政府在不同时期出台了一些对农村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但很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在很多方面需进一步加强。
此外,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受经济基础薄弱、教育文化落后、卫生健康、生产意识等因素的制约。现阶段贫困山区正处于转型变化的重要时期。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为山区发展转型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小规模、分散性、低效率的传统发展模式必然会被高效益、高科技和新理念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所代替。因此,以农业为主的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要把农业转型放到首要地位,以科学技术、商品市场为发展推动力,促进贫困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重要指导方针。在这个基本方针指导下,准确的把握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主要矛盾、关节点,搞好山区建设,加快贫困山区脱贫致富。
三、对加快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统一发展过程。我们必须遵循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共同发展的规律,确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同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社会组织结构和精神文化变革。利用科学合理、与实际情况相符的发展理论,坚定发展的信心,加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实现城乡间的协调健康发展。
(一)打破山区隔离、闭塞的自然经济,加大交通、能源、通讯、教育和卫生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山区和城镇各个方面的联系。交通不畅、信息不通、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极大程度上制约着山区的发展。因此,想方设法打破贫困山区的闭合状态,促进山区和城镇在物品、信息和文化的交流、共享,是改变山区经济社会落后状况的重要举措。只有在不断的流通中,才能让山区群众不断了解新的信息、新的发展态势,跟紧社会发展的步伐,而不是满足于原始、简单的自然生活,不思进取、甘于贫困。为此,要大力筹措资金,把国家资助、当地财政和农村集资有机的结合起来,修路铺桥,大力增加城乡各种物品的对流,强化农村和城镇的联系。同时,在信息化的今天,更要利用当前各种通讯系统的迅猛发展,创造各种条件,把电话、宽带、无线网络等通讯手段带进山区,加强山区和城镇的信息交流,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出良好的基础和环境。
(二)冷静思考,准确分析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劣态势,抓住机遇,搞好农村经济发展转型。传统落后的经济形态是山区贫困的根源。要实现山区的脱贫致富,首先必须把当地的经济发展起来,牢固树立“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山区的自然资源丰富,动植物品种繁多,蕴藏着不少的商机,有些农产品本身就有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要找准市场,推动农业生产优质化、规模化,把零散的、落后的农业生产进行统一规划、进行有组织的生产,完成传统农业向高效益、信息化的新型农业的转型,同时,努力筹措资金,开办相关农产品初级加工和深度加工企业,逐步促进农业向工业化方向转向。把农业生产纳入社会市场经济体系中,逐渐形成农村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
(三)深刻理解科学技术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科技兴农、科学致富。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然而在偏远农村,科学技术的运用基本上处于荒芜状态。传统的生产方式占据着主要地位,和时代的迅速发展相差甚远。科学技术的推广,不但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更能够在不断地运用中积极对传统农民的改造,使农民立足现代社会,以市场为导向,做到懂科技、懂技术、懂市场。把生产和效率相联系,把生产和市场相联系,不但在生产中得到经济上的好处,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经济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改变传统落后、保守的观念,紧跟时展的步伐。
(四)加强教育投资力度,改变山区的落后文化,提高山区人民素质。要改变贫困落后的山区面貌,必须首先要改造作为山区建设的主体――农民,不但要改变他们在从事生产中的技术,更要着力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和传统思想。由于知识结构低下,许多农民对好的科学技术不能有效的掌握,对现代化的生产工具不会使用,使得相关科技推广十分困难。在生产中能将行之有效的技术运用于生产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加强对贫困山区教育投入,是促进山区经济社会短期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基本方略。从短期看,将落后的、传统的劳动者改造成为有知识、懂技术、懂市场的新时代的生产者;从长远看,提高山区人民素质,改变山区精神面貌,促进城乡和谐共进。因此,发展山区教育,既要抓好基础教育,又要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教育,为山区发展转变奠定好人力资源的基础。
(五)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要有一个积极团结、肯干实事的当地政府部门。山区农村人口分散,农民自组织能力不强,相关机构作用不大,政府部门必须承担起山村建设发展相关的任务。县市级行政机构和乡村干部必须转变陈旧观念,改变不良作风,对山区实际情况多多实地考察、多做调研,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已有的一些发展经验和成果,制定出合乎本地实际发展的科学方针、政策,真正关心人民群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既做一个英明的决策者,又做一个热心的服务者。让人民群众能够切身感受到发展带来的好处,生活得滋润、幸福。
诚然,贫困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任务。尤其是在当前传统发展形式向现代化发展形式转型阶段,其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是可以预见的。只要我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念,紧紧依托科学技术的强大力量,积极探索,寻求发展的可行之道,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自力更生和外力支持相结合,把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联系起来,促进山区人民转变观念,努力奋斗,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促进社会整体进步为目标,改变山区贫困落后的面貌,指日可待。
注释:
① 《中国经济年鉴――2008年卷》.
②《我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中国农村观察,2006.08.
参考文献:
一、探讨传统经济价值取向给现代经济发展带来影响的意义
经济价值发展取向与社会经济进步形式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具有极强的时代特色,我国传统经济价值取向是我国人民经济智慧的具体表现,是构建系统相对完整的经济价值理念,其中涉及的许多经济发展思路内涵,对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但是从我国传统经济价值取向基本内涵的角度分析,传统的经济价值取向观念维护了我国封建地主阶级的经济利益,与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相悖,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提高传统经济价值取向的适用性,就应该明确现代经济发展的重点内容,对传统的经济价值取向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当下社会经济实践发展的要求,吸取其中宝贵的思想价值观念,实现传统经济价值取向观与现代经济价值取向观的完美融合,达到中华特色经济价值取向的有效利用,以及传承我国经济文化伦理的目标,继而发扬中华经济智慧文化精神,提高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品质,保证传统经济价值取向给现代经济发展带来有利的影响。
二、传统经济价值取向与现代经济价值取向的区别简述
(一)传统经济价值取向
传统经济价值取向不受自然经济的约束,受当时社会发展状态与政治文化的影响,我国传统经济价值取向充分肯定了劳动人们的价值,主张劳动价值是维持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实际应用实践过程中,以调节社会劳动关系,合理配置社会劳动力为基本,注重社会实践价值,以提高当下社会经济,改善现有经济发展问题为重点内容,包含了经济价值取向思想和调节人际关系两个方面的内容。传统的经济价值取向建立在封建社会制度之上,中心内容偏向于维护权力者的利益,所以形成了一种固有的劳动经济价值关系体系,从伦理制度的角度进行分析,缺少一定的公正性,不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公平公正的要求。
(二)现代经济价值取向
现代经济价值取向聚集了,我国传统经济价值取向观和西方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将广大劳动者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以提高社会整体性效益为主要的目标。现代经济价值取向具有极强的现代化特征,围绕传统经济道德观念,以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为依托,不定期进行相关策略内容的调整。除此之外现代经济价值取向非常重视伦理观念,尊重个人社会地位,推崇独立个体的社会经济发展主导权,从自然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两方面入手,规范了独立个体的经济价值实现行为,制定了合理的个体价值欲望标准,从最基本的层面入手,改变了传统经济价值取向的固有体系,构建了自然经济与社会经济共同发展的和谐关系,在满足人们个人利益愿望的同时,突出了社会效益化属性,实现了个人利益融入社会经济总体发展的战略性标。
三、传统经济价值取向给现代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
(一)促进了我国现代化社会经济的发展
当下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快,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多元化,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个人利益价值,满足个人经济发展的欲望,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人们容易受到利益价值的诱惑和唆使,进而做出违反道德原则的事。而传统经济价值取向核心思想的合理利用,为当下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了科学的规范准则,监督了个人经济活动行为,调节了社会经济发展与道德伦理之间的关系,维持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健康。除此之外以经济与道德之间关联为主要突破口,强调了道德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加快了传统经济价值取向的转型速度,并且与现代化文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焕发了我国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从真正意义上促进了我国现代化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维持了我国经济交易市场的秩序
我国传统的经济价值取向观念主张互利交换原则,从最基本的层面入手,阐述了社会经济建立在物质交换上的实质性内涵,从根本上提高了传统经济价值取向的应用有效性。同时采用分层的技术手法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现代经济交易个体之间的关系,总结了利益价值不能依靠独立个体实现的规律,进而培养了现代人们礼尚往来的交易意识。在这种既定规则要求下,人们会自觉履行商业交易的原则性义务,在进行商业活动的过程中,保证交易项目的公正性,确保双方能够在同等条件下实现双赢的利益目标,进而维持双方的依存关系,保证社会商业交易活动的顺利进行。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经济价值取向,对我国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制约条件,尽管社会经济交易发展形势复杂多变,我国经济市场仍旧能够维持固有的发展秩序,继而为我国社会经济机制的正常运行奠定了基础。
(三)保证自然系统领域的完整
我国传统经济价值取向重社会义务,受儒家文化的冶炼熏陶,秉承着天人合一的主要思想,重社会自然义务,并在最大限度上对自然领域表现出了尊重,以农耕为例,我国传统经济价值取向,提倡在农耕范围满足人们需求的基础上,停止农耕范围的继续扩大,进而保证自然领域的完整,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互利互生的目标。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目的是盈利,在没有任何规范要求的情况下,过分生产容易造成社会经济动力的萎缩,造成社会经济发展停滞现象的发生。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吸取我国传统经济价值取向的重要思想内容,规范市场经济发展行为,与此同时引导独立的经济个体树立正确的生产发展观念,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效益,保证社会经济发展市场处于良性的运作关系。
(四)形成了全新的社会经济交易风气
我国传统的经济价值取具有强烈的实践精神,推崇道德礼义文化,并将道德礼义文化作为把握经济市场发展,以及调节经济市场各环节关系的外在作用力。传统经济价值取向以诚信为核心内容,诚信不是针对某一个人或者某一类人提出的,而是以所有人为对象,从道德信誉的角度出发,对社会经济交易提出了标准的行为信条。纵观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状态,要想在现代社会经济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就应该肯定诚信交易的重要性,明确谋求个人利益的荣辱观念,继而树立良好的信誉形象。诚信原则的有效应用,为独立个体进行商业交易安全公正提供了保证,诚信作为商业交易的评价标准,从多个角度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在状态,形成了全新的社会经济交易风气。除此之外诚信并不是形式上的东西,诚信作为个人或者企业谋求利益的前提标准,具有极强的社会性和功利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形式的变化,逐渐变成了人们建立契约的依据。
(五)构建了新型的消费方式
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以商品经济为主要的经济发展形式,充分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形式转型的特点,同时在社会经济发展形式过渡的过程中,人们改变了传统的消费理念,与盲目提高消费量相比,更加注重消费形式的多样性。针对这样的情况,经济市场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提升需求供应的市场化水平,进而踏入了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构建了新型的消费方式。当下人们的消费方式主要以节俭为主,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等级式的消费观念,主要以满足自身需求为目标,有效的避免了过度消费现象的发生,保持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良性平衡,不仅提升了消费的高度,也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人文推动力。但是节俭消费具有一定的相异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可持续消费目标的实现,容易造成过剩危机现象。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传播密切相关。生产力是一个系统,由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三因素组成。一方面,社会传播能促进劳动者素质提高、促进劳动工具生产效率提高,并且可推动生产力因素有效结合成现实的生产力,进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传播能加快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速度,为劳动者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从而为生产力发展提供间接推动力。所以说,社会传播是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力,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一、社会传播对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社会传播对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力,指社会传播直接促进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这种直接推动力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社会传播直接促进生产力因素水平的提高;其二是,社会传播促进生产力因素有效结合成现实生产力。
1.社会传播直接促进生产力因素水平的提高
生产力系统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是主体性因素,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是客体性因素。社会传播,可以对生产力因素的水平会产生直接推动作用。
劳动者要发挥劳动功能,首先必须具有劳动能力,即劳动力。劳动力包括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其中,劳动者智力提高,离不开普遍的人类传播活动――知识传播与教育传播。劳动者个体获取知识、提高智力,离不开知识与教育传播,社会劳动者整体知识水平与智力提高,更离不开教育传播。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文明成果,劳动者要继承这些文明成果,提升劳动者自身水平,必须通过知识传播与教育传播。在人类社会近现代,随着媒介技术不断发展,人类知识与教育传播活动模式、形式、规模、效果都得到极大程度改善与提高。借助现代媒介,借助更为多样的传播活动,人类社会整体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在不断提高,并且提高速度越来越快。从社会发展史来看,劳动力变化的一般趋势是,劳动力的体力因素重要性逐渐下降,而智力因紊重要性逐渐上升。劳动者智力因素提高的直接影响,即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前苏联著名经济学家、科学院院士斯特鲁米林,1924年发表了《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一文。在该文中,斯特鲁米林认为“脑力劳动与教育程度有关系…教育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关系,学历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世界首富盖茨不同:如果地球的生命只剩下三天,他的‘诺亚方舟’不会带走数以百亿美元计的财产,但他却一定要带走他的精英团队。因为他明白,有了这些精英头脑中的智慧,他将很快重塑他的财富帝国。”
社会传播活动对生产力因素水平的影响,还体现在影响劳动工具。马克思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他精辟地论述了劳动工具在社会发展变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劳动工具泛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是物化的科学技术。劳动工具的改进,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物化为劳动工具。包括科学技术的引进与吸收、攻关与开发过程,而这些过程都离不开社会传播活动,即必须通过科技传播才能完成。可以说。要把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工具,没有有效的科技传播是不可能实现的。科技传播对劳动工具影响主要体现在_二方面:一是科技传播是科技转化为劳动工具必经之路。二是有效科技传播可以提高科技转化为劳动工具的速度,特别是在近现代,随着现代媒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一项科技成果转化为劳动工具的周期大大缩短,速度大大提高。三是有效科技传播可以扩大科技转化为劳动工具的空间范围。因此,科技传播对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工具会产生积极影响,进而影响到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
知识创新、科技进步,是推动生产力进步、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但是,知识创新、科技进步,必须内化到生产力因索。才能发挥其效用。知识、科技常常以信息形态存在,在其内化到生产力因素过程中,离不开社会传播一知识传播、教育传播、科技传播等。社会传播,是知识、科技内化到生产力因素的必要条件,同时主要从时间、空问两个维度影响知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社会传播,虽然对社会生产力、社会经济发展,不具有直接动力的决定性作用,但对其直接动力因素的作用发挥,却有重要影响。
2.社会传播促进生产力因素有效结合成现实生产力
生产力系统由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三因素构成。但现实生产力还必须依赖于三因素有效结合。社会传播活动对生产力水平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影响生产力构成因素质量与水平,还体现在促进生产力因素积极有效结合、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三因素,细化后可包括经营管理者、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厂房、设备、资本、能源、原材料等多种类型实体形态。它们最初并没有效结合在一起成为现实生产力,而以独立的形态分别存在不同空间。生产力因素,只有有效结合后才能成为现实生产力。生产力因素结合包括四种方式:(1)质态结合,指生产力各因素结合成现实生产力时,在物质属性上互相适应。(2)量态结合,指生产力各因素结合成现实生产力时。客观要求的数量配比。(3)时间结合,指生产力各因素进入或退出现实生产力系统时,客观上要求的先后顺序,以及它们在现实生产力中运行所持续的时间长短。(4)空间结合,指生产力各因素结合成现实生产力时,在空间上的分布和联系状态。现实生产力的形成,必须是生产力因素的四种结合方式的综合应用、有机结合。
企业在组织生产力因素有效结合。转换成现实生产力一进行企业生产时,依赖于企业经营者的科学决策与合理有效运作,而这又必须建立在全面获取生产力因素相关信息基础之上。获取生产力因素相关信息,必须依赖于媒介,依赖于各种社会传播活动。这些社会传播活动纷繁复杂、形式多样,内容主要包括各类经济信息、广告信息(供求信息)、政治信息,等等。
20世纪下半页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推进,世界经济运行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国内外政治信息、经济信息、广告信息的重要性开始凸显。因为这不仅关系到生产力因素有效结合成现实生产力,进行社会生产,而且关系到产品分配、交换、消费,直接影响社会再生产能否顺利进行。同时我们看到,国际社会传播活动积极活跃、不断增加。包括政治传播、文化传播、经济传播等。这些国际社会传播活动,都直接或间接促进世界经济运行,因为这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生产力因素,也有利于促进产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促进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
所以社会传播,可以促进生产力各因素积极有效地结合
成现实生产力,促进产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二、社会传播对经济发展的间接推动力
社会传播,不仅直接推动生产力发展,而且对生产力可产生间接推动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社会传播会加快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速度,另一是社会传播会为劳动者提供精神动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产生反作用。适时、积极调整生产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国家政府在做生产关系调整、改进时。必须依据真实有效的社会信息,才能科学决策。因此,获取真实有效的社会信息,对国家政府做出科学决策、调整生产关系,具有积极影响。并且,获取真实有效信息的速度,也会直接影响国家政府调整生产关系的速度。现代传媒技术的特点是,覆盖范围广泛、传播速度快捷。因此,社会传播活动,特别是借助现代传媒技术的社会传播活动,有助于统治阶级、国家政府及时地、快捷地、广泛地收集种类社会信息(如新闻传播、危机传播等),为其科学决策、调整生产关系提供依据。所以,社会传播有助于及时调整生产关系,进而有助于推动生产力发展、社会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人类社会发展,不仅需要物质动力、需要不断地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而且需要精神动力。在某些特定环境下,相对物质动力而言,精神动力会显得更为重要。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虽然人类社会多次遭受大规模战争重创、自然灾害浩劫,有时部分区域社会经济几近崩溃。但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精神信仰。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持人类社会重振旗鼓、恢复生产、发展经济、重建家园。社会传播。则是这种精神动力的放大器。通过社会传播活动,可以让更多人精神受到鼓舞、形成强大社会凝聚力,更大程度地推动生产力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三、结语
人类社会由若干个体集合而成,在人类社会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社会传播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离不开社会传播。
社会传播,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积极推动作用。这主要体现在,社会传播不仅可以促进生产力因素水平提高,而且可以促进生产力因素有效结合成现实生产力,进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自20世纪末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推进社会信息化,其目的在于为促进社会信息传播创造条件,进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为什么整个信息工业在过去的30年里成为明星产业,那是因为信息能帮助企业提高其生产力”。另外,社会传播还可对经济发展提供间接推动力。社会传播,不仅可以加快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速度,而且为劳动者提供精神动力,这都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永应,生产力经济学纲要[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2]顺青等,技术经济学[M],武汉:武汉理工走学出出版社,2003年版.
[3]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赖茂生等,信息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扬克磊,技术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人力资源与转变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理,构建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需要将人作为资源实施的主体,发挥人的主管能动性,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开发是以人为本的资源开发方式,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手段,但是人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而言,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相互作用,人力资源的再生产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将物质资料再生产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能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做好人才和劳动市场一方面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随着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都将发生巨大变化,社会劳动力必然会在各地区、各生产部门、各企业之间流动。要做到劳动力的合理流动,除国家宏观指导之外,还要有劳动力市场来提供劳动力的供求信息,并使劳动力供需双方直接见面,缔结劳动契约。另一方面有利于劳动力与生产资料按有效的比例实行结合。如果仅有生产资料由市场调节,而劳动力不由市场调节,就难以实现二者的一定技术构成比例,结果不是生产资料浪费,就是劳动力浪费。第三,可促使劳动力素质得到提高。通过劳动力市场,让劳动者了解劳动力的供求状况,可推动劳动者不断学习知识和技艺,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市场对劳动力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根据科学发展观来看,社会经济的发展既依赖于人的发展,又需要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人力资源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资源基础,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之一。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够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从而满足人类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需求,体现了人的发展的需求,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相适应。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强调人的主管能动性,将人的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与唯物史观相适应,我国的发展历程是以群众为基础的社会生产方式。将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够促进我国社会转型,将以农业工业发展为主的发展方式进行升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3 人力资源开发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
3.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之一
对于经济发展而言,人力资源开发能够解放生产力,提升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能够对人的要素进行有效利用,合理配置资源利用效率。当前正处于知识经济的时代,人力资本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将人力资源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最大限度的开发资源,形成人力资源的开发动力,能够提升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日意递增,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提升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需要采用以下的方式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利用:①培养员工的自我开发意识,增强员工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为了提升人力资源开发力度,需要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从而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②培养管理者对人力资源开发动力,并且形成习惯,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可持续开发利用,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化建设与发展。
3.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因
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转变经济发展理念与模式,将自然、社会、人类发展等因素纳入到经济发展之中,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升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开发能够提升人员素质,通过教育、培训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能够聚集人才、提升劳动者素质,从而发挥人才资源的能动性,对于社会经济转变带来效益。人力资源开发能够对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动力,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效益。
3.3 合理收入分配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国居民收入的主要问题是收入差距过大。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来反映个人收入差距,合理区间为0.3-0.4。0.4-0.5表示收入差距过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基尼系数已达到0.5,达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收入差距的不合理对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首先,收入差距过大影响社会的稳定,产生“仇富”心理,从而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经济的发展。其次,收入差距过大影响需求结构,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决定其消费水平,财富过度集中,会造成大部分低收入的居民消费水平低下,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使得国内需求对于经济增长点贡献率下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这进一步制约了经济的增长。
3.4 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证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为了提升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对于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需要转变人力资源开发方式,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从而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与社会经发展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全球化人才与综合性人才能够提升企业的资源效益,从而优化经济结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当前产业结构不合理,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提升产业结构转型,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因此需要优化人才结构,加快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结构,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从而为社会经济的转变提供保证。
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人力资源的影响
4.1 对人员素质的影响
经济转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经济转变能够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推动从业升级,促进社会经济科学合理的发展。经济转变对于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将人力资源开发理念与社会经济转变结合,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加和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强调人自身发展的持续性,人是社会经济的主体,人类的消费水平、生活方式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提升社会经济的价值,需要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等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向进行转变,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变过程对于人员流动、结构调整与人员转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提升人力开发力度。
4.2 对人力资源开发力度的影响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于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具有重要的影响,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转变需要科技进步与产业机构的转变,因此需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提升人才素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将经济发展目标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采用多种方式提升人力资源,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进行最低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通过教育与培训进行生产性资源的开发,能够使企业员工等人力进行培训与管理,能够提升职员对企业的生产相关知识的认识;加强农民对农业工业化的认识,能够提升农民对工业化的认识。结合生产性资源的开发,通过引导与社会再分配消费性资源,将人作为人力资源的开发主体,通过生产与消费的均衡发展,从而推动消费性资源的开发,促进经济发展需求结构的转变。做好文化教育与政策规范,推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而言,人的全面发展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自觉性与能动性,因此采用文化教育与政策规范全面发展人力资源,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对于人力资源开发而言,三个层次的研究开发是人力资源与社会经济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不断深化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能够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创造性,保障人力资源的个体和集体素质和能力的开发的实施力度。
4.3 充分就业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
充分就业,是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凯恩斯于1936年提出充分就业时认为,如果“非自愿失业”已消除,失业仅限于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就是实现了充分就业。如果以数值来衡量,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当失业率为4%~6%时,社会经济就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充分就业是经济增长的目的和基础,其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因素,对经济增长具有支撑作用,存在着主动性影响。这可以从生产、消费等方面进行分析:
从生产角度来看,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是由就业主体――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决定的。劳动力能够提供劳动,从而能够创造价值,从而成为社会财富的源泉和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
从消费角度来看,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是由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决定的。充分就业可以增加劳动者的收入,提高社会购买力,刺激消费需求,加快商品流通速度;而消费可以创造出新的生产需要,促进投资增加,为生产提供动力和目的,从而拉动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结构和内涵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在转变过程中势必会造成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同时对于我们这样劳动力大国来说,集约型经济的形成,高科技手段的大范围使用,会使就业矛盾凸现。这就要求在经济转变过程中,要注重充分就业的政策的制定,同时充分就业政策的制定,应以政府为主导。
4.4 对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当今时代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和经济时代,与此同时就更加凸显出民商法的社会地位。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的需要,国家立足于现实对民商法进行了相应的完善工作,一些诸如《物权法》、《合同法》等民商法开始逐渐颁布、出台并得以实施,为我国法制的健全贡献了必要的力量。但是,因为时代是不断进步发展的,经济也是在不断前进的,所以在此背景下,需要不断的对民商法的现状加以调整,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是尤为重要的。
一、新时期背景下民商法价值体系的相关性研究
(一)民商法价值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民商法价值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民商法所表现出来的基础价值就是安全与效益。从传统的民商法角度来分析,安全问题一直从属于一种派生地位,举例来说:传统的交易中,其交易安全的定义是信息、交付方式和信用安全三个方面的内容。而在当前的交易中,从整个交易安全的角度来分析,信息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是很大,第三方获取到的交易信息对交易是否能够安全进行所构成的威胁也并不明显。而且在传统的交易过程中,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基本上不会出现交易安全等问题[1]。而在信息时代不断的向前递进的现在,信息的发展为民商法的主体自由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信息时代,互联网为主要的信息传递方式,这种信息交流突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线,行事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要求通过互联网和任何地域的任何人进行信息交易,从事任何民商活动。所以,此背景下的市场早已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其具有开放性,这也使得人们可以随意从中获取想要的任何信息,同时也能够将自己的任何信息给任何人。
(二)民商法价值体系的重构是新时期的必然要求
在新时期,民商法的价值体系涉及到更加广泛的内容,其要包含平等、自由、公平、安全等多方面的利益。但是从整体来看,自由依然在价值体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对于其他价值体现来说,这是一项基础。分析平等原则,平等在新时期的要求也和传统民商法中的含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其不仅具备目标性价值,同时也具有工具性的价值。公平一直是民商法中最为本质性的价值追求。而安全,虽然说在新时期其依然是一项基础,也是一项工具性价值,但是信息时代具有其自身的实际特点,所以安全也成为了新时期民商法所要不断发展和追求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效益在民商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定位,其主要是民商法的基础价值之一。仔细分析,安全和效益相互之间存在着必然的矛盾,因此在新时期民商法的确立过程中,如何定位和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地位平衡,是成为其立法的重要目标。
二、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基本原则的变化与发展
(一)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坚持平等中立的原则
在新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坚持平等中立的原则,其主要指的是在信息发展的时代,对于交易过程中的不同方的民事个体,民商法参与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相关条件。其中涉及到一些技术性因素,而交易过程中交易平台需要保持中立的态度,杜绝出现偏袒任何一方的情况出现。这种特点主要是因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导致的,其属于一种技术性和全球性的特点。
(二)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坚持安全性原则
信息时代的安全定义相对于从前,其具有更加广泛和更加深刻的含义,因此安全原则也具有更新的内涵。其主要指所有的民事和商业活动应该将安全列在首位,将其作为一项基础前提,因此其所对应的立法也应该对具体的安全要求有所反应和体现。举例来说,对于电子商务安全的保障来说,其对于电子商务法而言,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实施目标,而且也是电子商务法制定的一项重要原则和根本依据。在当前时代,信息发展的重要表现便是快捷化和方便性,这种高效快捷需要在安全的基础上进行,特别是当今时代,网络虽然发展很快,但是网络具有虚拟性和隐匿性,这也导致一定的安全问题凸显出来[2]。在这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安全问题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变化:因为网络欠缺必要的物理环境,这也使得相关的存储额和相关信息容易出现泄漏或丢失的可能性;因为认为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因为黑客的袭击和非法拦截等情况产生,其会对相关的存储和传播信息作出修改,进而使得网络安全问题严重。这样也使得相关的商业信息危险性增加。所以,针对于这种情况,其立法也需要通过临界于网络物理安全设置的数字认证和签名的支付方式来实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民商法的变化通过安全原则也能够体现出其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而作出的改变。
(三)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坚持效益性原则
长期以来,立法中一直有一个难题,那就是“公平、公正、效益”的问题。长期以来法律都是公正和公平的代名词,而且法律也是为了维持公正而产生的。但是法律同时也是位于经济基础之上的建筑层。所以在进行立法之时,需要理解这两个层面的基本内涵,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全面的对法律所坚持的基本原则予以定义。在法律制定的不同时期,其所体现出来的基本原则也是存在差异的,仔细分析,其主要是因为法律需要对不同时期的统治阶层的利益诉求进行表达。比如说在当前的信息时代,民商法效益的基本原则主要是民商事的相关立法和相关活动需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并且不断促进效益目标的建设,其主要表现出了当前时代的自由化,同时也凸显出民商法在当前时代的集体效益和集体价值。
三、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基本范畴和基本制度的变化与发展
(一)社会经济发展拓宽传统民商事权利体系的范围
成熟且完全的民商事法律体系需要对现如今的民商事主要活动的内容和法律事实所具备的基本条件进行体现。从这方面来分析,这是一种存在着局限性和狭隘性的成熟与完善,其主要体现了一种阶段性。在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之下,传统的民商事在权力体系的范围等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首先是信息库取得了专用特权,也就是说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而信息时代的重要特点便是其为所有的民商事活动提供一个更加便利的加以空间,而且信息的提供也为民商事活动的成功提供了必然的助力效果[3]。基于此,在民商事立法的时候,需要对于这种不具备独创性的但是却对信息库的开发和投资做出过共享的个人或集体予以必要的民商事权利,以此来保护其劳动成果,同时也提升了其积极性。第二个是域名的专用特权。虽然目前民商法对于域名的转筒全并没有准确而完整的定义,但是应该对此做出相关的保障。所谓的域名就是人们通过此而将计算机连接到网络上的一个虚拟的地址。因此,通过域名能够对计算机所访问过的网络信息得以了解,而且也方便了计算机对于自己的相关信息资源的访问。域名在这个时候是一个商业价值的使用功能的结合体,当双方在交易中发挥了关键域名的使用特权之时,那么其也能够得到该项域名的专用特权。
(二)社会经济发展对民商法的调整对象具有拓展作用
从当前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最典型的发展表现就是网络经济的发展。网络经济主要是一种依附于网络的交易,但是互联网具有开放性,这也能够使得互联网的信息来源的渠道更加的丰富和开放。而且开放的特性为信息的交流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易空间。到目前为止,互联网的发展已经相当的完善,而且互联网几乎已经普及并且覆盖了整个社会的所有领域之内[4]。所以在信息的传递方面,这体现出了更加完全的改善和变革,而且信息自身的固有价值也发生了变化,其主要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且具有更加明确的现实意义的主体。信息不仅具有明确的财产性利益,同时也具有高效的经济效益,同时信息也能够体现出人格方面的隐私利益。在网络中,信息不仅代表民商事活动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同时也要求民商事对不同的主体之间的信息予以重视,故而这需要在立法当中加以体现。并且更好的将民商事不同主体之间所确立起来的信息联系体现出来。
(三)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民商法实现全球化统一
民商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其主要是所有的民商事活动以及相关的权利和义务调整的总称,因此对其立法需要将民商事活动之间的相关联系当做主要对象。如果国家经济和单个经济市场独立存在时,那么与市场相对应的法律体系也是相应独立存在的。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网络的发展将全世界练成了一个整体,所以全球不同的国家的所有民事活动也都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全球经济活动的统一,也加速了经济的全球化。从全球互联网一体化的趋势和逐步融合的特征方面来说,全民网络民事活动也同时具备了更加广泛的特征和相容性,同时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普遍性。在这个前提下,在全球范围之内的法律理念和价值观念下,其相关的执行标准也在逐步统一,这样民商法的发展也将区域统一。
四、结语
本研究中笔者主要就新时期背景下民商法价值体系的相关性进行简要的探究,同时分析了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基本原则的变化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基本范畴和基本制度的变化与发展。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民商事法律的自身完善必然会不断跟进,这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同时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者:李杨杨 单位:福州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陆航.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研究[J].商业文化,2015,21(15):412-413.
民商法是与社会大众关系最为密切的法律,人们的一切活动都与民商法息息相关。在当今社会条件下,社会经济的格局不断调整变化,世界各国贸易往来越加频繁。中国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也有所加强,因此,民商法的调节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为了适应经济关系的复杂化,民商法也在经济发展中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并在调整中得到了完善和发展。
1 民商法的内容
民商法包括民法和商法,民法是基本法,商法是特别法,两者之间互相依存,互为补充,缺一不可。民法和商法之间的关系,主要存在两种体例:一种是民法和商法合二为一,另一种是民法与商法区分来看。虽然我国的民商法属于何种法律体例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采取的应该是民法与商法统一的体例。
民法与商法统一起来,是指民法中包含商法,民法对商法起指导作用,商法的内容是民法的一部分,民法是母法,商法是民法的子法。有些国家就沿用的民商合一的法律体质,如:瑞士、意大利等。民法与商法区分开来是指,民法与商法各自独立,有专门的民法部门和民法体系,同时也有专门的商法部门和商法体系,二者并存,并且商法典通常是在民法典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 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的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民商法对市场起到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其社会地位越来越高。民商法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对民商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民商法价值的影响和对其价值体系形成的影响。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民商法价值的影响
后,中国社会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经济开始复苏,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商业的发展程度越来越受到国家关注。随着商业和自由贸易的发达程度的提高,民商法对市场的调节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民商法在对市场经济进行有效调节,控制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带来的不利因素,维护市场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保障社会经济财产的安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民商法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也正因为如此,其地位也越来越高,已经是服务于人民和社会大众的重要法律。
另一方面, 21世纪已经处于网络时代并且将长期处于网络时代。互联网的发达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许多传统方式解决不了的问题,而且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淘宝,将购物从传统的门市搬到了网络平台,在这样的平台上可以购买任何自己需要的物品,而且在减少购物时间的同时还增加了多样化的选择性。随之而来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电子商务的兴起,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下,人们对于民商法的依赖程度也有所提高。例如:第三方支付平台,涉及到资金交易,在传统的面对面交易中,信息并不会对交易的安全性造成太大的影响。然而,网络交易中获取的个人信息较多,信息量越大安全隐患越大,信息的安全性就成为了一个重大问题。因此,在网络发达的当今社会,民商法更应该被充分执行,以保护个人的隐私安全。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变化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对民商法做出相应的调整,能够促使民商法在执行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有效性。
(二)社会经济发展对民商法价值体系形成的影响
构建民商法价值体系就是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其调节市场的能力不断做出调整,以更好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民商法价值体系包含自由、平等、公平、公正等内容,其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为市场服务,维持社会的稳定和谐。自由是民商法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社会各种经济活动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从而使人们的经济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创业是经济活动的一种类型,民商法的自由性得到保障才能够促进经济活动的有效进行。平等、公平、公正等内容是任何法律都必须遵从的基本原则,民商法也不例外。民商法价值体系在构建过程中,首先得保证其平等性,然后才能体现出其公平、公正性,监督人们的经济活动,使社会活动有序的进行,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3 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基本原则的变化,二是基本范围的变化:
(一)社会发展中民商法基本原则的变化
民商法基本原则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平等、安全和效益。首先,平等原则的变化:仍然以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例,民商法严格执行电子商务法规,这是针对交易媒介体现出的平等性;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购流行起来,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民商法必须保持其平等性,否则会导致某些电子商务平台做出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依靠技术的进步,后台系统的维护,数据资料的归纳整理等都离不开技术,民商法在技术上也必须遵循平等原则,不应该对不同的电子商务平台区别对待。其次,网络时代,安全问题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由于网络的发达,个人信息很容易遭到泄露,保护信息安全是对民商法的一项重大挑战。民商法需要严格执行其安全原则,以确保社会大众的信息安全,同时数据安全也是不可忽视的。最后,民商法的效益原则是指社会的发展需要民商法来起促进作用,民商法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的做出调整,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二)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基本范围的变化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民商法的范围也随之作出了相应的调整。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资料库的专用权利,由于社会关系的复杂化,信息量也逐渐变得宽泛起来,对信息的整理成了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需要民商法的支持。二是,域名的独一性,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网络平台越来越多,启用域名并且设置域名的独一性才能够对各网站进行区分。在民商法的内容中,域名已经纳入知识产权的保护范畴。最后是版权的变化,音像制品,电影电视,网络等都有其专属版权。民商法对网络版权进行保护,在维护原创者基本利益的同时,还能够净化网络环境,使人们能够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下学习和工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民商法为了适应其需要,不断的做出调整。民商法为了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在基本原则和基本范围上都有所变化和发展。民商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做出的调整是十分有意义的,在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民商法还需要不断的做出改变,提高其执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保障人们的基本利益,维持市场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梓睿.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J].法制博览,2015,10:118+1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村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受交通条件、自然资源和其他因素的限制,全市村级社会经济发展地区差异较大。为全面了解全市村级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比较行政村之间的发展差异,监测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更好地为市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我们开展了全市村级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在取得调查资料后,参照省有关乡镇社会经济测评办法,通过资源环境与基础设施、经济规模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与生产效益、社会发展水平四个方面18项指标,对全市1087个行政村(排除部分水产村)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作了测评排序,并对测评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和重点在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为此我们重点对全市欠发达村(确定为后100位的行政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快欠发达村经济发展,努力提高农民收入,全面推进全市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建议。
一、欠发达村基本情况
1、 地域分布。我市百个欠发达行政村从地域分布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各县区的西部地区,且分布较为不均衡,安吉县、长兴县欠发达村要占总村数的81%。具体分布为安吉县49个,长兴县32个,德清县4个、吴兴区13个、南浔区2个。
欠发达村在县区乡镇的分布
县名及个数
乡镇名称
个数
安吉县
49个
递铺镇
7
孝丰镇
2
梅溪镇
14
缫舍乡
4
鄣吴镇
1
高禹镇
7
昆铜乡
3
永和乡
5
报福镇
1
杭垓镇
3
上墅乡
1
良朋镇
1
长兴县
32个
泗安镇
15
虹星桥镇
6
二界岭乡
3
吴山乡
4
水口乡
1
林城镇
3
德清县
4个
武康镇
2
南路乡
2
吴兴区
13个
埭溪镇
1
妙西乡
10
杨介埠镇
2
南浔区2个
和孚镇
1
菱湖镇
1
2、人口与劳动力现状。百个欠发达村占全市总村数的8.9%,现有农村户数4.72万户,农村人口为16.55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8.5%。统计资料反映,目前我市欠发达村的人口规模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劳动力负担同全市比较相对较轻。去年百个欠发达村实有劳动力达10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8.8%,劳动力的负担系数为1.66,低于全市平均0.07个百分点,村均人口规模为1655人,低于全市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
3、地理条件。从行政村所处地理位置来看,全市欠发达村大多地处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的丘陵、山区。百个欠发达村中地处山区有39个、地处丘陵的有33个、28个村地处平原。大部分村与县城的通车距离较远,超过40公里的村有11个, 20-40公里的村有71个,10公里以内的村仅有6 个,偏远的地理位置,难于从县域经济的集聚和辐射中得到实惠。
附欠发达村与县城通车距离
二、欠发达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差距
1、 农村经济综合实力明显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002年,百个欠发达村农村经济总收入7.79亿元,占全市的1.6%,平均每个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778.6万元,仅为全市村平均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7.3%,与百个发达村相比差距更为明显,前百强村创造的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45.67亿元,占全市的29.8%,是欠发达村的18.7倍。
2、 农民收入水平偏低,生活较为贫困。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百个欠发达村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92元,为全市平均水平5052元的65.2%,只为前百强村6232元的52.8%。在百个欠发达村中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的有19 个,低于3500元的有81个。另据抽样调查,2002年全市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3226元,因此,欠发达村当前的农民收入主要用于一般水平的生活消费,制约了发展再生产的投入和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附全市村级农民人均纯收入分类图
转贴于 3、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发展后劲不足。
“村强民富”,富裕的村集体为农民在改善基础设施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提供更多的物质保障。2002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村有179个,占全部村的16.5%,百个欠发达村中有61个。 2002年,集体经济总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村,最多的是安吉县有75个,占41.9%;其次是长兴县有70个,占39.1%;吴兴区23个,占12.8%;德清县7个,占3.9%;南浔区4个,占2.3%,集体经济薄弱村依然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地区。百个欠发达村由于村级集体经济力量较为薄弱,影响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经济的恶性循环。
4、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
据测算,全市全部村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平均值为39.57%,指数在全市平均值以上的村270个,占全市村个数的24.8%;从行政村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总指数看,我市行政村之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表现在:行政村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列第1位的长兴县夹浦镇父子岭村指数已达61.84%,最后1位行政村指数仅为21.96%。从前100位和后100位看, 前100个发达村综合发展指数平均为46.20%,后100个欠发达村综合发展指数平均仅为27.73%,相差18.47个百分点。
全市行政村综合指数得分分布表 指数分组
行政村个数
占行政村总数(%)
50分以上
15
1.4
45-50分
34
3.1
40-45分
192
17.7
35-40分
435
40.0
30-35分
296
27.2
25-30分
104
9.6
20-25分
11
1.0
快速折旧法的产生、发展以及折旧率的确定,与经济增长方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随着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逐步居于主体地位,固定资产的快速折旧法必然成为普遍遵循的会计原则。而且,快速折旧法的具体计算方法也随着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得到相应的发展。快速折旧法同时也是政府对社会经济及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一种有效手段。政府可以通过快速折旧法对经济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一方面,政府通过在一些行业实行快速折旧法,在税率稳定的情况下,所得税递延交纳,相当于向企业提供了一笔无息贷款;另一方面,快速折旧法可以引导企业加快固定资产的更新速度,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快速折旧法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则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的一种方式。它相对于直线法和使用效率法等匀速折旧法来讲,较好地反映了二战以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快速折旧法最早出现在美国,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为了鼓励军火工业发展,规定接受军事采购合同的垄断企业,其厂房和设备的折旧年限可以由原来的20年以上缩短为5年。美国政府还在所得税法中规定了政府承认按照快速折旧法计算的应税所得额。目前,发达国家在许多产业中普遍采用了快速折旧法,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大体上在3-5年。
对于快速折旧法,从目前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认识来看,基本上是持肯定意见的。他们大都认为,这种折旧方法之所以为世界各国所普通接受和应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快速折旧法的折旧计提符合成本和收入相配比的会计原则。因为固定资产一般早期生产能力要比后期大,早期营业收入也比后期要多,依据配比原则,在固定资产前期具有最大经济效益时应多提折旧;其二,由于新使用的固定资产修理费较少,在使用多年后,修理费用会逐渐增多,采用快速折旧法,就可以使每年的折旧费用与修理费用的总和比直线法更为平稳;其三,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固定资产的更新加快,企业固定资产的经济年限越来越短,快速折旧法可以减少旧技术淘汰时发生的损失;其四,对于企业而言,采用快速折旧法还可以使其获得推迟缴纳所得税的好处。从财务角度讲,早期计提较多的折旧费,加大成本,便可相应减少所得税的缴纳。虽然在固定资产全部使用年限中的折旧和纳税总额是相同的,但固定资产的快速折旧,实质上推迟了纳税,相当于政府给企业的一项无息贷款,对企业来说是有利的。这些意见客观地反映了在经济实践中快速折旧法的作用。如果把快速折旧法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加以考察,它实际还具有以下两个特征:第一,快速折旧法的产生、发展以及折旧率的确定,与经济增长方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第二,快速折旧法是政府对社会经济及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有效手段。
一、快速折旧法与经济增长方式
固定资产的折旧源于固定资产的价值转移方式以及损耗的程度。固定资产可以在有效期内连续使用,其价值随着损耗程度逐次转移到产品中去,成为产品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并随着产品的销售而收回。固定资产的损耗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物质损耗,也称自然损耗,它是指固定资产由于使用或由于自然力的作用而发生的损耗;一种是价值损耗,也称精神损耗,它是指由于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固定资产价值上的损耗。技术进步可以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革新型技术进步,它使得生产原有固定资产的工艺得到改进,或提高了生产效率,或使其使用效能提高,从而使原有的固定资产发生了贬值;一种是创新型技术进步,它可以创造出效能更高的新型固定资产来替代原有的固定资产,从而使原有的固定资产发生了贬值。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快速折旧法主要针对的是固定资产的精神损耗。因为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如果我们不考虑精神损耗而沿用匀速折旧法的话,就会出现账面成本低于实际成本、账面利润高于实际利润的情况,直接影响到固定资产的更新以致产业结构的调整。但是,固定资产折旧率的变化并不是个别企业行为的结果,技术进步所导致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只能使个别企业的产品价值低于社会平均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利润,并不会影响到固定资产的折旧率。只有整个社会或某个行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固定资产的社会平均价值降低的时候,才有必要对固定资产的折旧率进行调整。而且,这种调整的幅度是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为依据的。
社会经济的增长方式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它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数量的增长来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一种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它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效能的提高来实现社会经济的增长。从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来看,二战以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其社会经济的增长方式均实现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库兹涅茨对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研究表明,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知识存量的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结构方面的变化。他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迅速增加了的技术知识和社会知识存量就成为现代经济高比率的增长和结构迅速变化的源泉。从一般意义上讲,技术与劳动分工一直是生产发展的动力,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却在经济增长中居于主导地位。只有到了经济高度发达,科技飞跃发展的当今社会,技术进步和劳动分工才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的基础,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固定资产的精神损耗随着技术进步周期的缩短而不断加大,尤其是在一些新兴工业部门,如IT产业、生物工程领域等,这种趋势就更为明显。因此,快速折旧法的产生、确定以及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增长方式有着紧密联系。也就是说,随着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逐步居于主体地位,固定资产的快速折旧法必然成为发达国家普遍遵循的会计原则。而且,快速折旧法的具体计算方法也随着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相应发展,先后出现了定率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限积数法等多种形式。定率递减法又称余额递减法,它是将每期固定资产的期初账面净值(原值减累计折旧)乘以一个固定的比率,计算该期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年限积数法又称为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这些不同的方法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不同时期和不同行业的特定要求。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进程来看,快速折旧法的实行适应了高新技术条件下经济发展的要求,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就我国的情况而言,在计划经济时期我们一直沿用的是直线法和使用效率法等匀速折旧法,直到1993年历史性的会计改革后,才开始规定可以对高科技机器设备折旧时采用快速折旧法。目前,我国企业财务制度规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技术进步快的电子生产企业、船舶工业企业、生产“母机”的机械企业、飞机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业、化工生产企业和医药生产企业以及其他经财政部批准的特殊行业的企业,均可选用相应的快速折旧方法。但是,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影响到普遍实行快速折旧方法因素,概括起来讲有如下一些方面:其一,经济增长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经济发展的速度及经济总量均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我们虽然在某些领域的发展中有技术进步的因素,从总体上看主要依靠的是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走的仍旧是粗放型发展的道路。因此,固定资产的折旧还是以物质损耗为主。其二,经济周期问题。快速折旧与经济周期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讲,经济周期直接影响到快速折旧率。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体制的转换时期,一些非经济因素对产业的发展还有着重要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尚在建设阶段。因此,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经济波动并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经济周期,快速折旧率的确定就失去了客观依据。其三,我国市场机制中居于主体地位的主要是低成本价格竞争,而快速折旧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上这些因素中最基本的是经济增长方式问题。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上讲,快速折旧法既是集约型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我们应该着力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快速折旧法成为普遍的会计准则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快速折旧法与税收
快速折旧法不仅是一种与经济增长方式有着紧密联系的会计准则,也是政府对社会经济及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一种有效手段。快速折旧法的出现,就是二战时期美国政府为了鼓励军火工业发展而采取的一种政策。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以使固定资产的成本在使用期限中加快得到补偿。从固定资产全部使用期间来看,折旧总额不变,因此,对企业的净收益总额并无影响。但从各个具体年份来看,由于采用加速的折旧法,使应计折旧额在固定资产使用前期摊提较多而后期摊提较少,必然使企业净利前期相对较少而后期较多。
笔者以某企业为例,了解一下在快速折旧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某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为200000元,预计残值为18000元,使用年限为5年。该企业适用33%的所得税率,资金成本率为10%。该企业未扣除折旧利润分别为:第一年,100000元;第二年,120000元;第三年,128000元;第四年98000元;第五年90000元,合计:536000元。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快速折旧法中的一种方法,它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年折旧率。会计制度规定,在计算最后两年折旧额时,应将原采用的双倍余额递减法改为用当年年初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减去估计残值,将其余额在使用的年限中平均摊销。
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1/5
×100%=40%。则:
第一年:折旧额为:200000×40%
=80000(元);利润额为:10000-80000
=20000(元);应纳所得税为:20000×33%=6600(元);
第二年:折旧额为:(200000-80000)×40%=48000(元);利润额为:120000
-48000=72000(元);应纳所得税为:72000×33%=23760(元);
第三年:折旧额为:(200000-80000
-48000)×40%=28800(元);利润额为:128000-28800=99200(元);应纳所得税为:99200×33%=32736(元)
第四年后使用直线法计算折旧额:第四、第五年的折旧额=(200000-80000-48000
-28800-18000)/2=12600(元),第四年利润额为:98000-12600=85400(元);应纳所得税为:85400×33%=28182(元);
第五年利润额为:90000-12600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9-0062-02
现阶段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交通运输能够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也是经济运行质量、效率提升的重要保障,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为缩短世界距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在一切改良中,以交通运输改良最为有效”的著名论述。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也证明对于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交通运输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作为20世纪30年代诞生的专为汽车运输提供服务的道路交通设施,公路工程的优势集中于速度快、通行能力强、运输成本低与行车舒适度高等。为更深入地分析公路交通经济内容,需重视公路经济适应性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才能推动公路工程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公路经济适应性的概况
20世纪50年代我国运输理论体系由苏联移植而来,近年来,我国在对国外运输领域研究成果积极吸纳的同时,也需从理论与实践探讨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情况。韩彪于1994年对各国交通发展、经济发展历史关系研究后,指出交通在对经济需求满足后,经济将拉着交通走“交替推拉关系”理论,特别是《运输经济学导论》(1995年)将该阶段研究推向了高峰,书中对城市化发展与工业化过程内交通运输的作用进行全面、详细的阐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系统愈加完善,但仍是制约着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分析公路交通运输对经济影响就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解决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中交通运输问题,才能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的整体投资效率,才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将公路交通运输作业充分发挥出来。
公共基础性、公益性与经营性为交通运输行业的主要特点。在公路经济适应性研究中贾元华对公路经济适应性的分析与研究。认为公路经济适应性是指在规划设计、建设投资、经营管理与开发等方面现代化交通设施一高速公路选取的策略、管理体制与运作方式,并进行相关方案、措施制定,以此与国家、地区等经济关系相协调,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存在制约作用。笔者认为,交通运输系统经济适应性是经济和交通系统的一种自组织、自适应现象,实际展现在不同发展阶段交通和社会经济系统出现“协调效应”。而“经济适应性”是指交通运输系统和经济系统间具有互相协调、互相作用的联系,进而调整交通运输系统本身结构适应性。
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属性、先进交通方式,公路经济适应性是指规划、投资、建设、运营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公路和经济系统发展需求等相互作用分析,应做好适应性调整工作。作为一定经济发展阶段的产物,公路交通遵循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而诞生,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求公路交通发展必须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为更好分析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可从下图分析。经济系统与公路系统之间存在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作用,能够进行良性发展机制的建立。同时,两者还存在相互制约与阻碍作用。
二、公路经济适应性分析
现代交通运输系统可紧紧联系构成区域经济活动的各类要素,是经济布局形成的根本要素,交通方式的每一次改变、更新都会对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扩展与区域产业格局变化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国家与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为实现交通经济一体化必须重视运输网络的合理构建。20世纪50年代,“公路产业带”在国内外出现,其为现代化交通方式对产业空间布局结构改变的重要形式,进而对经济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并促进现代交通建设和区域经济增长。为更好地分析与研究公路经济适应性,需重视其布局、交通供给等多方面的内容。
(一)公路布局和经济布局的复合度
作为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轴线,公路交通在宏观层面分析,其建设对地区经济布局规划起到重要影响作用;于微观层面而言,企业区位选择与公路建设息息相关。除此之外,作为区域、城市连接的快速客货运通道,公路交通可紧密连接国家、地区间的城镇布局、人口分布、资源分布等,并按照“效率”和“公平”等原则,在现有布局前提下,公路交通利用规划建设,可对系统化、网络化程度进行最大限度提升,并对地域分布相对均衡加以重视,不仅要实现经济发展、交通通畅,更要对经济发展水平不足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加以改善,实现该地区经济发展。
公路建设需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更要按照国家各个时期发展战略导向作用,对各个区域间的地理区位条件加以充分考虑,在开发区域资源与城市化进程推进等方面应重视公路交通的带动作用,确保公路交通布局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关联性,以此适应地区整体性规划,并达到协调国家、区域空间发展目标,提升公路交通和社会经济布局间的复合度。
(二)交通供给和需求流动的匹配性
以交通供给和需求均衡方向研究,公路网发展布局和主要线路走向应与社会经济发展总战略、目标相符,并满足生产要素和产品流通的发展布局状况。同时应和交通流量流向要求具备统一性,进而将路网运输最佳水平发挥出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对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实施高度重视,如将公路经济适应性理念引入交通供给中,实现其与需求流动间的匹配性,可有效交通运输事业经济发展水平。
(三)公路布局建设时序的合理性
作为一个长期建设过程,公路网的完善常常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建设资金、资源条件等。公路网布局需对社会经济发展与公路建设需求进行全面考虑,通过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研究,需按照区域建设具体情况,合理布局公路运输网。由此可见,公路建设布局适应性应与国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实际情况相结合,需具备相应的时效性。
(四)空间布局上公路交通和交通综合体系的协调性
作为交通综合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公路建设布局需与综合运输布局、区域地区交通运输方式等相结合,以此选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实现各个交通网布局的合理性,如铁路网、航运网等,在和交通综合枢纽连接时,才能将各类运输方式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除此之外,也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分层次布局公路交通网,也就是局部满足整体需求,以公路布局为前提,合理规划我国公路运输网,优化整体路网。
三、基于经济适应性的公路布局评价方法
公路建设网布局规划是指在交通需求与建设资金的制约下,对规划节点与规划线路实际走向的合理连接、布置,是整个公路网规划的主要内容。目前公路网布局评价应从三点分析。
一是路网的整体规模与涉及范围,其选取评价指标主要为路网密度、目标长度等;二是路网的布局特点,其选取的评价指标主要为连通度、可达性、迂回率等;三是路网等级结构,其主要是对公路系统自身等级结构状况的反映。
由现阶段公路交通实际情况研究来讲,公路网布局评价对网络本身完善度较为重视,则并不重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的协调适应度,如区域城镇体系发展、生产力布局等。为缓解交通压力,实现公路网合理规划,需对公路系统自身发展问题进行有效处理,更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一体化。
基于经济适应性的公路布局评价方法研究,公路网络可表示为拓扑结构图,如相关城市、县市或公路,并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据等进行充分考虑。有两点集合V与点、点间连线的集合E构成的集合对称(V,E)为图,其表示为G(V,E)。节点为V内元素,边为E内元素。如图内随意一边(i,j)都赋予相应数(i,j)w,则被叫做边的权数。
在规划公路网时,路网联通度、可达性等为网络布局、性能评价指标。路网连通度公式如下:其中,规划区域内公路总里程由L表示;
规划区域面积由A表示;
规划区域内应连通的节点数由n表示;
相邻两节点的平均直线距离由H表示;
非直线系数由ξ表示。
同时,公路网特点可通过网络拓扑结构相关内容描述,公式如下:
β=d/v其中,节点连接率由β表示;
交通图内点和点间的连接线数目由d表示;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数理统计学的快速发展,数理统计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理统计能够有效地预测和把握工农业生产中的经济状况,及时了解和应用经济变化的规律。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可以通过运用数理统计知识与方法有效分析经济问题,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从而作出正确的经济管理决策,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济风险,使经济效益最大化,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数理统计概述
数理统计是数学学科中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随机现象中的统计学规律,利用相关的统计学规律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受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理念的影响,数理统计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如今,在社会经济领域通过分析抽样数据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方法,数理统计学的知识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数理统计学以其独特的思想方法和特殊的研究课题,逐步拓宽了数理统计的应用领域,并与其他经济研究学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是数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在社会经济中的工农业、科学技术、军事等领域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与推广,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利用数理统计学相关的知识和方法时,我们要认识到很多社会现象并不存在确定的规律,要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出发点运用数理统计的知识进行观察和研究,在认真分析相关数据和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例如在产品销售领域中,我们可以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一些商品的销售情况进行分析,进而预测这个商品行业的整体销售情况及未来发展前景,或者根据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推测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为制定出合理的经济发展计划提供依据。除此之外,数理统计在应用范围还有很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成为解决经济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此外,利用数理统计对社会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还具有科学、便捷、实用等特点,能够为社会经济领域的研究和预测提供数据支持。
二、数理统计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应用
数理统计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差不多所有的社会经济领域都与数理统计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联系,只要在一个领域内需要和各种数据信息打交道,在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方面,都可以利用数理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具体说来,数理统计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工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在工业生产领域中,可以通过收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及时预知工业生产过程中一些潜在的问题,从而及时进行纠正,保证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此外,在工业产品的抽样检验等问题也需要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
第二,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数理统计可以有效解决农业生产领域中耕种条件、选种、选择肥料等方面的问题,为促进农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持。很多重要的数理统计方法和措施都是根据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出来的。例如,著名的数理统计学家费歇尔就曾在农业试验站工作时,通过进行田间试验,得出一些有重要意义的数理统计设计与分析方法,推动了数理统计学科的发展。
第三,在医学与生物学领域中的应用。在医学与生物学领域中,数理统计学知识已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数理统计学可以通过一些有变异的数据中发现重要的统计学规律,对研究人体的变异情况有很大的帮助,也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对一种治疗方法和药物的效果作出评价。
第四,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如上文所述,数理统计可以通过研究一种商品的销售情况,预计整个行业的销售情况,甚至可以对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分析和预测。
第五,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现阶段,数理统计的方法已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企业的加工、生产、销售等各环节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说来,数理统计可以通过研究企业管理中的相关数据,在产品开发、市场分析、质量管理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数据支持,帮助企业及时了解产品的动向以及市场的发展趋势,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结语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很多领域都需要通过分析相关的变量因素,掌握经济发展的规律,从而为经济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因此,数据统计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够有力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和数理统计学知识的不断完善,数理统计的知识与方法也在不断地充实与完善,借助现代化的数据处理工具,数理统计必将在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2013Y097)
(作者:丽江师专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金融数学、金融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