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现代教育的看法

现代教育的看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31 14:48:5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现代教育的看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现代教育的看法

篇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239-01

1、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存在困难的原因

1.1 按现行的国际标准,线性代数是通过公理化来表述的,它是第二代数学模型,这就带来了教学上的困难。从数学本身角度出发,在线性代数之前的数学课程,主要以实用为导向,同时兼具有具体的数学模型供我们理解,而线性代数是在表达方式和抽象性上的一次飞越,这个使一直习惯用具体模型举例并且来教学的教师感到表述困难,学生也多数觉得晦涩难懂。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对于线性代数的举例的确存在障碍,使我们在教学时多数以学习线性代数的相关规则为主要,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

1.2 课程缺乏明确的主线。因为它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组合各个专题展开课程内容。例如,从行列式展开,从线性方程组解法展开,从线性变换的矩阵表示展开,以及从公理化的线性空间展开。当然,每一种展开方式多需要建立自身的逻辑体系,尽管这些体系互不相同,但都要实现课程的最终目标。却都没有注重如何突出体现课程教学形态的课程主线,以至于许多学生学完这门课程后还不清楚课程的核心内容和思想方法。

2、线性代数课程教学

首先,作为教师应理解学生们对于通过纯粹的数学证明,并不能使他们明白和理解。自从1930年代法国布尔巴基学派兴起以来,数学的公理化、系统性描述已经获得巨大的成功,这使得我们接受的数学教育在严谨性上大大提高。然而数学公理化的一个备受争议的副作用,就是一般数学教育中直觉性的丧失。数学家们似乎认为直觉性与抽象性是矛盾的,因此毫不犹豫地牺牲掉前者。然而我们不认为直觉性与抽象性一定相互矛盾,特别是在数学教育中和数学教材中,帮助学生建立直觉,有助于它们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进而理解数学的本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使学生们了解到线性代数首先是一种工具,和众多的数学课程一样,只是应用的方面暂时没有接触,而作为一项工具,我们的目标是学会如何运用这个工具,至于这个工具的工作原理和以及工具本身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并不是重点,同样,这不代表我们不需要去思考。对于这样工具,它一定会有它的操作说明,那么线性代数它也会有它自己的规则,这些规则本身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学习的。这个观点是我们需要向学生传达清楚的,或许这和中国传统的“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有所不同,但由于线性代数课程的特殊性就要求我们在教授时需要使学生转变以往的观念,使学生适应线性代数思维模式。我一直相信建立数学思维的逻辑是战胜一切数学问题的法宝。有多少学生能懂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使学生的思维模式尽可能贴近这种抽象并且缺乏直觉性的数学逻辑。学生能听懂到第几步,那么他就会使自己更加适应线性代数的学习,以上这些是我们需要学生能明确的。

2.1 在线性代数课程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内容是矩阵,相信任何学生在学习线性代数时,都会有一个问题:矩阵除了计算以外有什么用?矩阵的乘法规则究竟为什么这样规定?为什么这样一种怪异的乘法规则却能够在实践中发挥如此巨大的功效?很多看上去似乎是完全不相关的问题,最后竟然都归结到矩阵的乘法。在高等数学中,我们的线性规划一般是平面坐标系内的,虽然条件数可能多,但理解起来不难,那么我们可以让线性规划用矩阵来做,用比较简单的2×3矩阵举例,通过矩阵的变化求出最优解,可能很多学生认为这种过程很复杂,但是由于问题的动态性,矩阵是可以提高效率的。用矩阵知识破译密码, 预测动物繁殖,人口迁移模型, 计算交通流量, 求解投入产出问题, 用向量的定义和计算及多步决策理论可以解决怎样安全过河问题等等.那么我们可以启发学生,矩阵从一定角度上,简化了我们解决问题的程序,而矩阵的好处,将来会在实际运用当真正突显。

2.2 线性代数一条主线是矩阵的理论,另一条主线是向量空间及其上的线性变换的概念和理论,这两方面之间有一个联系的桥梁,就是“基”。可以这样理解:“空间”是容纳运动的一个对象集合,而变换则规定了对应空间的运动。下面我们来看看线性空间。线性空间的定义任何一本书上都有,但是既然我们承认线性空间是个空间,那么有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必须首先得到解决,那就是:(1).空间是一个对象集合,线性空间也是空间,所以也是一个对象集合。那么线性空间是什么样的对象的集合?或者说,线性空间中的对象有什么共同点吗?(2).线性空间中的运动如何表述的?也就是,线性变换是如何表示的?我们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线性空间中的任何一个对象,通过选取基和坐标的办法,都可以表达为向量的形式。通常的向量空间我就不说了,举个的例子:L1是最高次项不大于n次的多项式的全体构成一个线性空间,也就是说,这个线性空间中的每一个对象是一个多项式。如果我们以X0、X1、…、Xn,为基,那么任何一个这样的多项式都可以表达为一组n+1维向量,其中的每一个分量其实就是多项式中项的系数。值得说明的是,基的选取有多种办法,只要所选取的那一组基线性无关就可以。使某个对象发生线性空间中的运动,被称为线性变换。也就是说,你从线性空间中的一个点运动到任意的另外一个点,都可以通过一个线性变化来完成在线性空间中,当你选定一组基之后,不仅可以用一个向量来描述空间中的任何一个对象,而且可以用矩阵来描述该空间中的任何一个运动(变换)。对应运动的方法,就是用代表那个运动的矩阵,乘以代表那个对象的向量。简而言之,在线性空间中选定基之后,向量刻画对象,矩阵刻画对象的运动,用矩阵与向量的乘法施加运动。矩阵的本质是运动的描述。矩阵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什么矩阵的乘法法则是这么规定的,并且看似奇怪,却包含道理等等。因此更倾向把矩阵看做是一种变换,这样就可以比较容易的理解。变换有很多种,各种各样的变化、发展都可以看做是变换,而线性代数的运算法则中都是不同形式的变换,同样可以在教学中对学生解释:矩阵本身是我们为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来尝试不同方案的基础,我们在这个基础上拼凑出无数中可能,在这种可能下,我们利用前人的经验求出答案,来达到我们解决一个问题的目的。那么一个实际问题要抽象成一个数学问题,我们可以把最后留在纸上的,供我们无数次试验的东西叫做矩阵。而用我们数学最直观的语言数字来表达,就是矩阵最后体现出来的形式。

篇2

一、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所谓受教育的权利,是指公民有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以及接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其中,教育的形式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成人教育、自学等。教育内部的等级包括学龄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等。理解公民的受教育权问题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受教育权概念的特点问题。受教育权的概念有以下特点:(1)受教育权概念具有很大的包容性。教育是涉及人类心灵的活动,以求得人的心性发展为目标。而达到人的心性发展目标的渠道十分广阔复杂,也即教育的方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只要是能获得人的心性发展的手段和途径,都可以称之为教育。但是,如果将任何一种手段和途径的运用都称之为公民的受教育权,都需要进行宪法和法律的保护,则会存在很多问题。我们虽然可以主要地将教育以及受教育权的问题界定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科普教育、职业教育乃至国防教育、民办教育等已有法律规定的领域,但必须承认,受教育权是个相当有包容性的概念。(2)受教育权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受教育权的这一性质是由人的社会性所决定的,也是由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必须受教育,才能获得身心的发展,成为社会中合格的一员,实现个人的其他自由和权利。(3)受教育权是实现其他人权的基础。受教育权是公民文化权利的重要内容。但是,这一权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民其他权利实现的程度。公民在政治方面的言论、出版、选举等自由和权利的实现程度,需要取决于其受教育的程度。公民在经济方面的一系列权利也受到其受教育的程度的制约。即使公民劳动的权利能否得到充分实现,也大几是由受教育的程度所决定的。所以说,要充分保障和实现人权,关键因素之一是要充分保障和实现公民的受教育权。(4)受教育权具有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我国受教育权的一个重要优势是,教育的方向非常明确,即必须为国家和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法第5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6条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第8条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当然,我国受教育权的保护中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2.受教育权与平等原则的关系问题。受教育权与平等原则的关系主要是指平等原则在受教育权中的实现,即公民的受教育权应当受法律的平等保护。所谓法律的平等保护,是没有差别的保护,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具体到受教育权来说,是指一切公民不分种族、性别、身份、财产、宗教、阶级、党派,受教育的机会应当一律平等,不得以各种外加条件,剥夺公民的受教育权。受教育权的平等,是指受教育机会的平等。

受教育权的平等,又有两个限制:一个是年龄的限制。比如,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对象只能是适龄儿童。考试制度是在教育方面实现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基本标准。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宪法平等原则在教育方面的法律中得到进一步具体化。当前,我国教育环境中主要有以下影响公民受教育权平等实现的因素如地区差别待遇、财产方面的差别对待、学校的条件和性质、现行的考试制度等不能完全实现教育机会的平等。

二、公民受教育的义务

将受教育既规定为公民的一项权利,又规定为公民的一项义务,是权利和义务的结合。理解公民受教育的义务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篇3

物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初中物理教学改革,就是要想方设法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营造民主宽松的心理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当前还有很多老师对课本教材不够重视。课本是全省很多专家学者潜心编著的教材,而且历经这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相信课本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扮演着主角的地位,我们一定不能放松对教材的研究和探索。以下是我在教育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一、课本插图给我的启示

在学生阅读课本时,我们很容易发现,课本上那些形象、直观、具有现代气息的插图让学生很投入。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让学生知道这些图片背后隐藏的知识,让他们了解图片的含义,拓展一些有趣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印象更深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兴奋点。

二、课本“生活,物理,社会”给我的启示

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对课本中的“生活、物理、社会”看得很认真,我们也可以将这些知识和考点以及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拓展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面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当然,我们可以将“生活、物理、社会”中的内容稍加渲染和夸张,联系一些生活热点以及一些有趣的事件,让学生在关心时事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引起学生的普遍重视和兴趣。

三、课本实验给我的启示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概念、规律、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的基础上。实验教学可以采用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二力平衡”实验,用塑料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吸管做“大气压实验”等等,这些器材学生很熟悉,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篇4

1孔子学院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形象需要通过文化传播方式得以实现。中国目前的文化传播仍然处于“文化逆差”的状态,如何加快文化交流,有效传播中国的声音和形象成为当务之急。我国政府借鉴英、法、德、西等国家语言推广的经验,从2004年开始在海外支持设立了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公共机构——“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ConfuciusInsittute)lip孔子学堂。它和我们平时所说的大学是不一样的,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是在国外设立的一个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公共机构,由外方申办中方批准,是推广汉语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的机构。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孔子学院的宗旨和使命是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

自2004年l1月21日世界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到2009年,已在81个国家建立了256所孔子学院和58所孔子课堂。孔子学院的发展相当迅速,这一点从孔子学院的数量上足以证明。孔子学院受到各国当地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正在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园地、中外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和加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但随着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在教育部、国家汉办就“孔子学院发展情况”答问中,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女士说:根据原来既定的且标,2010年应该是达到500所。许琳女士还说目前师资问题是孔子学院发展的一大瓶颈。

我们可以预见:到2010年孔子学院的数量达到500所,对汉语教师的需求将会更大,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培养出这么多对外汉语教师将会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同时还有办学场地不足以及学生分散也会制约孔子学院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来应对这些问题。随着计算机、信鼠技术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一些特点和优势更加凸显出来,如交互性、自主性、全球性等。可见远程教育将在孔子学院以后的发展中大有用武之地。

2现代远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是以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信等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将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和传统的教育相比较,现代远程教育由于以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信等信息技术作为手段使其打破了传统教育体制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破了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育方式,有利于个性化学习,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如果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对正在高速发展中的孔子学院将会有很大帮助。现代远程教育和传统的面授教育有很多不同,由于其借助的教学媒体的特点也使其有很多自身的特点,如开放性、交互性、自主性等特点。

1)开放性,即不同于传统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在时间上、空间上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如在一个教室中),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学生和教师而是相对分离的。我们知道孔子学院的学习者在空间上来说是不可能处于同一个教室的,因为他们分布在世界各地;在时间上来说他们具有不同的职业,时间上取得统一也是有难度的,可见如果完全采取传统的授课方式是不现实的,对这样的学生来说,实行常规的面对面的班级授课制有很大难度。远程教育的开放性打破了学生物理的(如场所)、社会的(职业、地位)障碍,使“有教无类”和“按需学习”成为可能,学习者可以自由地选择时间、选择地点。可见这一特点对在孔子学院报名的学习者(包括在校的学生、商人等)在时间,空间上的学习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2)交互性。面对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我们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主要问题。我们的宗旨是办一所就要办好一所,质量是孔子学院的生命线,所以我们要大力提高孔子学院的办学质量。面对匮乏的师资,欠完善的教材,以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学习者,教师和学习者之间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将会对教学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势必会影响孔子学院的继续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交互性的特点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现代电子技术的支持下,现代远程教育有了突破性进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远程教育集成了许多新的技术,如卫星、交互视频、语音复答机、计算机网络、电子邮件和WWW技术等,实现了师生间实时或非实时地以文本、图形、图像、音频或视频等形式进行交互式教学活动,如通过BBS、网络聊天、E—mail以及电话等进行网络交互。交互即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或“交流”,它是信息传播与信息接受者的双向交流。现代远程教育的交互性,缩短了远程教育与“面对面”教育的差距,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师生间如果缺乏交流、缺乏信息反馈,必然导致其教学质量低、效果差。

篇5

一、科学发展观与远程教育资源建设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它提出将国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实现教育公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发展目标。[1]现代远程教育通过最大程度的教育信息服务来满足最广泛的受教育的需求与权益。以人为本的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即是要着眼于通过良好的设计,调动和依靠学习者内在的积极性,使资源服务于学习者个体能力的发展,使其能够适应激烈社会竞争的、主动的创造者。

远程教育资源建设首先在宏观上要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均衡发展。其次,要建立并形成中国特色的远程教育资源体系,以特色、精品资源带动远程教育资源质量的整体提升。再次,通过对远程教育系统中的"人"与"物"的关系的科学理解和把握,运用系统原理,将冲突和矛盾转换为改进的契机、动力与积极的改革结果,实现远程教育资源规模、质量、效益、管理、理论、实践等内部因素之间的和谐发展[2]。

二、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的现实问题

1.缺少有效的甄选与考核机制

远程教育管理工作由远程教育归口单位承担,而课程主讲教师则由教学院系选派的。由于管理体制所限,远程教育学院对主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都无法进行必要的甄选和考核。对承担了课题研发任务的主讲教师,亦没有成熟的途径对其资源内容选取、媒体素材制作等方面的能力进行前期考核和评估。学习资源研发完成后,虽然会由专家组根据评价指标对其进行验收,但验收结果难以计入教师工作绩效考评,无法产生实质性的奖惩。

另一方面,尽管在资源研发过程中,技术部门通常会通过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来对资源组织形式、素材类型等进行规范,但研发人员并非学科专家,在向教师提出此类要求和建议时难以做到科学全面,也容易与教师产生分歧和矛盾。缺少科学的教师甄选、评估机制及其带来的奖惩结果,无法真正激发教师开展资源研发的热情,无法真正控制学习资源的质量。

2.教师的资源内容设计相关培训不足

对于青年教师而言,缺乏教学经验使其无法真正理解"自主学习"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含义,导致知识点划分不合理、缺少过程性的讲解,必要的练习不足、电子书式的网络课程等问题。部分教师即使能够较好地组织课程内容,也无法确认能否以及应当从何处获得适宜的教学素材和信息。

然而,目前远程教育教师的培训仍仅停留在简单的培训会或平台操作手册等说明性材料,且培训内容多关注技术操作而非资源设计。因此,这样的培训难以触及资源设计的根本,仅能使教师懂得"如何制作"而不懂"为什么要做"以及"何时做"的本质问题,培训难以收获应有的效果。

三、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策略

尽管远程教育教师在研发远程教育资源时存在着不足,但只要能够让其充分了解远程教育的特点与规律,他们均能够设计出好的远程学习资源来。基于此思路,笔者提出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的TEA策略。

1)T(Training)策略

T策略即实施远程主讲教师的资源设计与制作专项培训。笔者曾就高校教师远程教学胜任力模型进行相关研究,利用11项通用胜任力及3项岗位序列胜任力来描述远程主讲教师的能力构成[2]。其中,与教育资源内容设计紧密相关的胜任力包括:课程设计、媒体表达与信息素养,如表1 所示。由于胜任力来自岗位需求分析,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假想的成分,并且胜任力的描述是围绕可观察、可测量、可预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展开的。因此,依据上述3项胜任力规定的行为水平,可以迅速地确定相应的培训内容,并保证该内容与实践需要的高度契合。

远程主讲教师资源设计专项培训应至少包含如下主要模块:第一,远程教育教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学规律;第二,远程教学设计的基本知识,如成人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内容组织、学习资源选择与应用、在线学习活动的组织、学习结果评价等;第三,多媒体素材与网络课程制作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如网络视听心理基本知识,常见文本、图形、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软件工具的应用等;第四,面向Internet与移动网络的信息素养,如网络教学素材检索、获取、加工工具的应用,网络教学素材及信息评价的基本方法等;第五,所在远程教育学院的资源建设流程、要求与经验;第六,国内外特别是类似学科的优秀设计案例。培训内容的设定须因循资源建设的需求变化,并以其能够胜任资源建设任务为目标进行动态调整。

2)E(Evaluation)策略

E策略即建立科学高效的远程教育教师资源研发考核机制。在政策层面上,应与院系教学监管部门的密切联系,合作建立网络教学质量管理小组,改革远程教育教师评估考核制度,将教师资源研发成果作为科研成果纳入晋升、选拔程序,将教师组织网络资源和开展素材制作的情况纳入教学绩效考核的指标之中。只有如此,才能将资源研发与教师个人的成就价值和经济收益联系起来,使其有动力、有目标的持续投入研究热情。

与此同时,必须解决好评估体系的科学性问题。首先,建立具有权威与公信力的评估指标体系。目前,针对网络资源与移动资源的评估,国内外已有丰富的资料可供参考,并有多项国际标准出台,如国外的ADL-SCORM标准,IEEE P1484标准,国内的CELTSC标准、《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网络教育)》以及正在由工信部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制定的《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等。远程教育学院应在已有的普适性评估指标的基础上,将多种媒体建设者、评判者及使用者,特别是教师与学习者纳入指标修订者群体,建立起基于多视角的、符合自身的资源建设需求并具有兼容性、拓展性的资源评估指标体系。

3)A(Application)策略

A策略则是指通过完善资源的应用方式来实现资源的动态扩展和完善。远程教育资源的设计与研发皆是为其应用服务的。必须通过合理的教学组织、学习评价机制和生动的在线学习活动的开展,不仅促使学习者高效的利用已有的学习资源,更要带动教师和学习者参与到资源的建设中。例如,利用课程Wiki或博客,要求学习者参与课程资源的提供,并将其作为学习成果考核的重要指标。又如,要求教师将学习者在协作学习中产生的各种过程性数据、案例和学习成果作为新的资源拓展到课程内容之中。再如,通过定期收集学习者应用资源的意见,向教师提出课程资源的更新、维护要求等。简言之,就是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泉源,以资源应用作为渠道,为课程资源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资源研发质量的提高依赖教师的投入,教师研发的热情则依靠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通过健全机制、改善培训和沟通渠道,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将会迈上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篇6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与教学媒体设备的不断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已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动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就在广大教师积极探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却陷入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一些误区。

一、认为信息技术就是教育技术

目前教师中一种典型的、有失偏颇的看法是,把教育技术和传统的信息技术等同起来;认为信息技术就是教育技术;认为掌握了信息技术能力就是掌握了教育技术能力。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很有代表性的看法。今天我们要想真正的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中,首先必须走出这个误区。

事实上,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二者虽有较密切的联系,但却属于不同的学科,并有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信息技术属于技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信息,研究范畴是对信息的获取、存储、分析、呈现、变换、传输与评价;教育技术则属于教育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研究范畴则是对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

所以说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只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方面,而不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部内容。把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当作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部,是一种纯技术观点,在实际应用中,忽视了与教育理论方法的联系,必将导致事倍功半的结果,严重影响了现代教育技术效能的发挥。

二、信息技术手段用的过多、过滥

多媒体课件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应用最直接的体现最常见的形式。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教师开发出合理的教学课件,可以形象、直观、生动地讲授教学内容;学生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作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学习。

在实际教学中,但凡遇到公开课、示范课,都可以看到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但有时不少课件做得华丽有余而实用不足,特别是没有体现出该课件对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甚至有时能明显感觉到是“为课件而课件”。有的教师在上公开课之前还特意向别人请教如何能够在课程中更多地运用现代媒体和教学课件。在他们看来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已然成为了一个包袱,他们被如何能尽量多的运用媒体所困扰。

媒体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并不是现代媒体就是最优媒体、就是万能媒体,但在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存在着一种最适合的媒体,所以媒体的运用首先要遵循适合的原则,充分的发挥信息技术手段之长。我们提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但在运用时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真正发挥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而不是让技术来主宰教学。

三、课件的开发与使用教师是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不管是说“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还是说“主体间性”,实质上都告诉我们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两者是缺一不可的关系,但现在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重教师而轻学生的现象。 转贴于

首先多媒体课件的开发目前基本上是由教师来承担,而课件的作用对象一一学生是很少参与到其中的。在课件的开发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根据自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对教学环节的设计、对课程整体的规划来进行的,这就很难把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在内。其次,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者也是教师本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不自觉地按照课件的内容来进行,这就容易使教学过程陷入一种被约定的模式中。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出现学生的反应与教师的预设不相符的情况时,不能很好地解决课堂实际问题,长此以往就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四、教学内容过于复杂、繁多

由于可以运用各种媒体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大量的教学内容和信息就可以通过一节课表现出来,这是以前的传统教学所无法实现的。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部分教师走向了另一个误区,即在上课时经常运用各种手段给学生展示大量的信息,使图片、动画、视频、影音、投影各种媒体的信息交织在一起。这些信息对学生的分析、理解、接受能力形成了挑战,甚至有些成绩不错的学生对课程内容也不能全部接受,更何况基础不好的学生了。太过繁复的导入给学生领会教师意图造成困难,达不到理想效果。

五、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

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一般可分为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但在实际中,因为各种多媒体设备和设施是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认识已深入人心,所以不少人对硬件设备、设施资源比其承载的教学课件、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人才等软件资源更为认同。

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装备建设工作中,因为这类硬件资源以种种比较明显的方式存在,经费投入结果看得见、摸得着;而软件资源中的教育软件业尚处于研究、探索、起步阶段,总体水平不高,数量不能满足需要;软件资源中的现代教育技术人才培养与使用之间没有建立激励机制,在职教师系统培训需要较大投入和必备条件。在当前社会和各层次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不太充裕的情况下,客观上造成了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上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的局面。

篇7

一、要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一提到现代课堂教学,我们自然会想到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和各种电教手段。作为美术教师,应全面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以适应信息时代教育改革的需要。运用多样化的电教手段,确实能提高教学效率,这对推动教育现代化、实施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21世纪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传统的授受式美术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日益明显,现代教育技术确实给美术欣赏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这种融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信息于一体的教学技术,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有许多教学的重点、难点迎刃而解,但它却不是万能的,多媒体教学要讲究实效,一切从实际出发。无论它多么先进,评判它的作用应该只有一条,那就是它在实现教学目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有人认为,不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不会是成功的教学,甚至在优质课竞赛中,对是否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而一票否决,这是错误的。如果把教学难点比作战场上的敌人的话,现代“教育技术”便是师生手中的枪。试想,如果我们能用拳头将敌人消灭的话,那为啥非得使用枪炮呢?教学手段千变万化,我们不能以此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一个标准。相反,那种因循守旧、在教学中不屑于利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做法也是错误的。

现代教育技术只有适时、适当、适量、实效地使用,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把本来可以写上黑板的板书、本可以直接使用的资料图片偏偏要编进电脑和认为有了多媒体就可以去掉黑板(白板)、丢掉粉笔(彩笔)的观点都是不值得提倡的。

二、注重作品内容和形式的欣赏

美术作品的欣赏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既向学生传授了审美知识,又给学生做出了审美示范,所以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应具体到内容和形式上。

美术在很大程度上说,就是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仅凭教师口头传授,而没有学生的亲自参与和体验,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的。所以只有教师自身苦下工夫,提高自身专业、文化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做到“能意会,可言传”,语言准确而言简意赅,风趣幽默而具有感染力。如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一课中讲到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教师在讲解这幅作品的时候,先从画面的形式切入:画面中只有一位老者,独坐船头在垂钓,周围是一大片空白。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周围大面积的空白表示什么意思?这幅画描绘的内容是什么?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在学生回答这些问题之后,教师可再进一步引出唐代著名诗人柳宗元的《江雪》这首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并阐明诗的意境与画中内容相吻合。但要避免像上语文课那样在欣赏评述中完全以“文学性解释”代替美术作品欣赏。如果作品中所涉及的人物、故事情节、诗词介绍不能和作品的美术语言、形式、风格结合起来,那也不是真正的美术欣赏。另外还应避免把美术欣赏课上成美术史论课而陷入史论的之中,而应欣赏到点子上(即强调作品本身的欣赏),并把握好作品内容和形式两个要素。

三、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看法,注意沟通

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看法。常言道:“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学生自己的观赏、分析和讨论,学生对美术作品必然见智见仁,会产生各种看法或评价。由于学生的经验、认识能力所限,这些看法也许是十分幼稚的、肤浅的或不全面的,但只要他们是认真的,是真实的感受,教师就应给予尊重和认可。教师可以作一些提示或补充,但绝对不要轻易地将专家或教师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因为,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本无统一的标准,不像做数、理、化试题,只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一定程度上讲,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学生自己会慢慢懂得作品真正的内涵。

篇8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区分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重要依据。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意识,发掘已有知识和建构新知识并不断增长专业能力和提高专业水平的过程。众所周知,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我有幸参加这次的中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让我更加体会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一、农村教师当前存在的问题

这次参加的中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时,其中要完成的作业,如,主题单元规划、设计研究性学习方案等,很多教师都是云里雾里的,让我看到了农村教师专业成长上的薄弱。

农村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肩上和心上都压着沉重的负担。一般一个星期都至少有12节课,由于缺编经常要跨学科、跨年段。农村留守儿童比较多,经常还得去家访。工作量大,地位低,工资低。我们还发现农村教师的收入还不如农民。由于地处农村,各种信息闭塞,农村教师学习机会较少,很多教师认为,只要把课上好,就是尽到了教师的责任了。许多教师教育观念陈旧、创新意识欠缺、研究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

二、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几点看法

我结合自己这几年在农村的亲身经历,谈谈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看法。

1.适当地提高教师的待遇。现在物价的上涨趋势可谓是如“雨后的春笋”,而工资就如“正常人的体温”一样,所以,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继续实行财政的力度。虽然教师法颁布已有17年,教师的地位可以说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教师的职业期待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教师的工资水平、工作环境、社会地位远远低于其他职业,因此,应该从物质和精神方面提高教师的职业地位。

篇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现代教育呈现出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由于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要求就必须对教育方式以及教育方法的改革,将信息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方法引入教育教学中去,必然能够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使教育的科学化推进科学化的教育。将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如何以现代化教学方法带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的发展,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完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的现代教育设施

要以现代化教学方法带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的发展,首先要完善各类现代教育设施,要使教师和学生有一个用于专业教学相关信息存贮、处理和传递的信息环境。在完善现代教育设施方面,要加强多媒体课室、CAI教室、网络教室、校园网、教育城域网、各级资源中心等的硬件建设。要以现代化教学方法带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的发展,一方面要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的现代化教育设施上加大投入,完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的现代教育设施,另一方面也需要全体专业师生加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的现代化教育设施的应用,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的现代化教育设施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实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模式多样化

要以现代化教学方法带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促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模式多样化。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模式中,主要有基于计算机媒体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基于卫星通信技术的远距离教学形式、基于Internet及其他网络技术的网络教学形式、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教学形式。基于计算机媒体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形式,主要采用的技术手段有幻灯片、投影仪、录像、CAI课件、软件开发实验室等,例如,在教授电力系统结构时,利用多媒体教学形式,将电力系统的结构、系统运行、系统变化以及理论模型等通过图象影片、动画、影片等形式展现出来,可以使学生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电力系统结构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基于Internet及其他网络技术的网络教学形式,主要是用互联网、局域网等网络技术,使师生实现资源共享以及相互互动,从而提高知识获取速度能力的整体提升。如,在教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时,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对模拟电子技术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然后通过专题讨论、个别辅导等方式,使学生加强对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的深入了解,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达到快速、优质、高效的目的。基于卫星通信技术的远距离教学形式,能实现远程教育,使师生、生生之间随时随地地开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教学形式,可以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的积极性。

三、加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要以现代化教学方法带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的发展,关键在于要有一批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现代化教学方法的教师队伍。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师,一方面要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的传统观念,使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向现代化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另一方面要提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师对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应用水平。教师可以通过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相关企业进行实地参观考察,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时下流行技术手段,了解行业发展动向,以便及时对教育教学进行调整,同时教师要积极参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现代化教学的科学研讨会以及相关教学技术的培训,提高职业素养,推动现代化教学方法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发展的带动作用。

以现代化教学方法带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的发展,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作为一线教师,要主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方法,推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道荣.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03):47-49.

篇10

将理论融化到实践过程中

作为一座在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方面有多年经验积累的老校,我们深知: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内涵不是简单的技术应用,而是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含教师教育、学生发展等多方面),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校本研修必然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的一个新领域,需要我们去实践。

同时,经过新课改三年的洗礼,我们已经学会不再把理论奉若神明,让理论凌驾于实践之上,为理论扭曲实践。而是把理论“请进来”――融会到校本研修实践过程之中,从理论中“走出去”――将理论与传统教研方式中的“四课”结合,形成本地特色的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的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实践智慧。

以“开放”与“融合”的观念活用理论,找到教师发展理论与现代教育理论的契合点,用于指导实践,使理论贯穿于行动中,成为行动的灵魂。

用技术支持学习与研究

在我们的实践中,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无时不在,但它与实践自然融合,没有生搬硬套的、“为技术而技术”的现象。其最鲜明的特色是以现代教育技术支持教师的“学”和“研”,支持关于教育实践智慧生成这样的复杂学习,支持教师高级思维水平的发展,支持高阶能力的形成。我们用如上所示框架图来表示教师教育中“用技术学”的新模式。

篇11

转变传统教育思想,确立现代教育观念,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保证。随着计算机网络向宽带、高速、广域、多媒体方向迅速发展,教育信息化作为一种全新、高效的现代化教育手段正在得到广泛的运用,它使教育的时空界限不断拓宽,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几年来,县城一些学校充分运用教育信息化平台,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以现代教育设备建设为基础,以管理和应用为抓手,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要切实加强农村现代教育技术专用教室、设备的管理

1.完善计算机、语音室、多媒体投影教室、远程教育、实验室等专用教室和设备的管理使用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做到专人负责和专项使用,注重制度落实、规范管理。

2.增强爱护设备的意识。做好每学期的账物盘点工作,确保设备不流失;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保持专用教室环境整洁、设备一尘不染;做好“四防”工作,确保各专用教室、设备的正常使用,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要真正加强农村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

目前,大多数农村学校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力度还不够,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手段的能力还很低。学校应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纳入校本培训,并作为主要部分,由分管校长亲自抓。学校应将信息技术培训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有培训方案和安排,有制度的保证,分批分阶段分目标培训,加大培训力度,让广大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尽快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