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物质文明的内涵

物质文明的内涵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31 14:48:5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物质文明的内涵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物质文明的内涵

篇1

党的十六大报告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道,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明确提了出来。这是十六大报告的一个重要思想,不仅丰富了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内涵,也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正确认识和把握“三个文明”的本质关系,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形态的有机统一体,人类文明也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构成的统一体。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伟大成果。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主观世界也得到了改造;不但创造出日益增多的物质财富,也不断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推动政治生活的进步,促进科学、艺术和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推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进步即物质文明;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政治生活的进步即政治文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精神生活的进步即精神文明。一方面,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三个文明”从来是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互相促进的,这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历史继承性,有其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因此,不能简单地把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看作是物质文明的派生物或附属品,而应探求和遵循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自身的发展规律,自觉推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归根到底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伟大实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在政治方面,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实现这一目标,不仅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各项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我们必须坚持全面的发展观,“三个文明”一起抓。物质文明处于基础和中心的地位。“三个文明”一起抓,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归根到底要受到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制约。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物质文明上不去,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就有失去基础的危险。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包括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思想文化等内容。政治文明的发展受一定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不仅是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杠杆,而且决定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仅是满足和提高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客观要求,而且构成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经济、政治建设的同时,能否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协调、和谐与稳定,而且关系到能否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关系到经济、政治发展能否获得持续的后劲和扩张力。正如十六大报告指出的,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篇2

党的十六大报告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道,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明确提了出来。这是十六大报告的一个重要思想,不仅丰富了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内涵,也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正确认识和把握“三个文明”的本质关系,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形态的有机统一体,人类文明也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构成的统一体。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伟大成果。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主观世界也得到了改造;不但创造出日益增多的物质财富,也不断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推动政治生活的进步,促进科学、艺术和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推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进步即物质文明;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政治生活的进步即政治文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精神生活的进步即精神文明。一方面,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三个文明”从来是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互相促进的,这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历史继承性,有其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因此,不能简单地把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看作是物质文明的派生物或附属品,而应探求和遵循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自身的发展规律,自觉推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归根到底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伟大实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在政治方面,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实现这一目标,不仅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各项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版权所有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我们必须坚持全面的发展观,“三个文明”一起抓。物质文明处于基础和中心的地位。“三个文明”一起抓,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归根到底要受到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制约。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物质文明上不去,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就有失去基础的危险。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包括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思想文化等内容。政治文明的发展受一定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不仅是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杠杆,而且决定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仅是满足和提高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客观要求,而且构成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经济、政治建设的同时,能否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协调、和谐与稳定,而且关系到能否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关系到经济、政治发展能否获得持续的后劲和扩张力。正如十六大报告指出的,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伦理;环境法

   Abstrac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more and more closely related with human being, indicating its great significance to human being's life. Ethics and law are the most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human's happiness and two major polar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refore, environment ethics and environment law play crucial roles in curren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romotion, and thus deserve great attention. 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nvironment ethics; environment law; guarantee

虚幻的神话与严酷的现实已为人类敲响了生态文明的警钟。如果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幸福的重要前提,那么道德与法律就是这一文明体系的重要保障。鉴于环境伦理与环境法在维护当代生态文明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给予其特别的重视,尤其是注意两者结合对促进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已敲响于虚实之间的生态文明警钟

人类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世纪的交替。在千年交汇之际,形形的末世论曾盛传于世。作为西方基督教神学文化的重要内容,末世论固然有其积极的意义——它“构成近代进步论世界观念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丰厚的学术思想渊源”[1],但留下更多的还是消极的影响——当今世界的丛生就是最好的证明。纵观现代社会中的各种末世理论,其大多源自法国中世纪作家诺查•丹玛斯的预言,或者说是日本人五岛勉对其预言的所谓破译。诺查•丹玛斯预言千年交汇之际便是世界末日来临之时,人类将会无可避免地遭遇灭顶之灾。他在其著作中所描述世界末日的种种惨状,在人类心里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霾,人类也曾因此长期背负上沉重的精神枷锁。然而预言终究没有实现,跨越了千年之际和世纪之交的人类,不仅安然无恙而且愈加发展。在过去的一百年里,财富的迅速增长和科技的高度发达使得人类变得强大无比,但我们切不可因此而得意忘形、妄自尊大——人类自身的空前强大将有可能招致整个人类的覆灭!这并非是危言耸听,两次大战的惨状和核弹爆发的恐怖在人们心中造成的余悸便是证明。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今世界,人类之间的战争正在逐渐减少,然而于此之外的另一场战争,即如大卫•梭罗所说的“人对自然发动的战争”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除了大规模或者世界性的核大战以外,人类之间的战争最多只可能摧毁某个国家或民族,而“人对自然发动的战争”恶化到一定程度将有可能招致整个人类的毁灭。到那时,末世论所描述的情景就不再是预言,而是活生生的残酷现实。末世的惨状也许并不会真的降临整个人类,但局部范围内文明的屡屡衰败却时时刻刻在为我们敲响警钟。复活节岛文明由盛转衰的史实便是最好的警示。[2]复活节岛上曾有过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矗立在海岸线上用于祭祀的600余座6米多高几十吨重的石雕像便是复活节岛文明曾经兴盛的标志。而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却是岛上极端落后和野蛮的社会现实。人们对此感到颇为惊异和困惑: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曾极度繁荣的社会为何会衰败到如此地步?而考古学的发现揭示了谜底:该岛处在一个几乎与世隔绝、资源非常有限的环境里,当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超过了区域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时(即岛民们为建造石雕像将岛上所有的树木砍伐殆尽,而森林消失又对岛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严重影响),该岛的文明便不可逆转地走向了衰败。

篇4

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伴相生的,在我国的物质文明进入到于上个世纪相比已经彰显长足发展,我国大众已经分享到物质文明的红利,生活水平日渐提升的当下,物质文明加速了精神文明的发展速度,精神文明也反作用于物质文明更高水平的实现。在精神文明蓬勃高涨的态势下,艺术的繁荣和发展有了更广袤的园地和更丰润的土壤,各种艺术形式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钢琴作为一种西方的艺术形式,在我国经过百年的发展后也显示出勃勃生机,钢琴教育已经逐渐由贵族艺术向平民化发展。然而,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钢琴教育也受其影响出现了急功近利的问题,在教育上存在过分重视技术,忽视人文教育,浅薄钢琴艺术的造诣,速成于钢琴艺术的问题。

其实,钢琴教育属于艺术教育,人文教育是人性品位的教育,二者间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相互区别中尽显其独特的价值,在相互联系中可以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作为钢琴艺术的传授者――钢琴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钢琴艺术的修研和传授中,还应加强自己的人文修养,并同时对学生施以人文素养的熏陶,将钢琴教育和人文教育联系起来,以人文教育促进钢琴教育则会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 充分认识钢琴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关系

(一)人文内涵是钢琴艺术的生命力

钢琴艺术作为艺术的一种,其本质是通过音乐符号来展现情感和社会生活。钢琴所表现的流水、虫鸣、波涛等等现象是社会生活中或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现象,只是通过声音来表达和展现,如同画家用线条和色彩来描绘社会生活和自然景观一样。除此之外,钢琴通过音乐的变化和组合能够表现人的情感,欢快、悲伤、忧愁、喜悦的情感通过音乐进行表达和展现。而这些内容,构成的人文内涵赋予了钢琴艺术的生命,使钢琴所表现的音乐更加具有艺术价值。

(二)钢琴艺术的魅力通过人文情感来体现

钢琴演奏者通过钢琴演奏来表现音乐作品的内在的人文情感,观众通过对于音乐的欣赏来体会音乐中蕴含的人文情感。音乐是演奏者和观众沟通的媒介,而情人文情感才是演奏者和观众沟通的重要内容要素。在钢琴教育中,只有通过提升演奏者的人文情感的鉴赏力,才能使演奏者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情感,才能更好的通过钢琴来展现内心的情感,和观众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和互动,通过人文情感的表达实现与观众共鸣。

(三)钢琴艺术民族化过程是钢琴人文民族化的过程

钢琴艺术的民族化关乎到钢琴在中国的未来的发展。民族化是艺术形式发展的必经阶段。钢琴的民族化就是在创作上要融合中国元素,最终创作出优秀的中国民族化的音乐作品,而钢琴民族化的实现只有通过融入中国本民族的文化和钢琴创作的融合。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是在钢琴教育过程中,提高钢琴演奏者和创作者的人文素养和审美倾向才能为真正实现钢琴民族化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不可否认,现代我国的钢琴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联系不足。首先,在教学上,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具有极强的功利性,很多学习者学习钢琴并不是为了学习“艺术而艺术”,而是为了“生活而艺术”,很多学习者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过级、比赛、获奖…,通过钢琴的技能获得金钱和各种利益,在这种学习目的驱使下,造成了只追求技术的学习,过分的追求技术的华丽和娴熟,忽略了钢琴的人文内涵。其次,钢琴的认识上,只注重钢琴的音乐本身,忽视了钢琴音乐的人文本质。无论是钢琴的演奏还是创作缺失了人文内涵也就失去了音乐的灵魂,没有人文内涵的音乐,也就失去了其艺术价值。

二、在钢琴艺术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的两点策略

一要把钢琴艺术的演奏技能教育同做人的人文教育结合起来。"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发展中的动态概念,从古代到当代,人文精神的历史内涵不断丰富扩大,依次包含了以人为本、个人的自由与尊严、人的精神文化品格和价值观、道德感等层面.与之相应,人文教育的内容就包含了主体性教育、民主和个性教育、人格教育以及传统文化教育和价值观、人生观及道德观教育.人文精神从本质上包括道德精神、哲学精神和宇宙精神.人文教育的实质就是这三个层面的精神教育.将钢琴艺术教育育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所要遵循的思想是不能就钢琴教育施以钢琴教育,要通过人文教育让学生的人性具有高品位,一人性的高品位来感受钢琴音乐的真谛,来驾驭钢琴艺术所要表露的情感.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在教育傅聪时,要求傅聪第一要成为一个人,第二成为艺术家,第三成为音乐家,第四才是钢琴家。傅雷把人文知识的学习和人道主义精神的培养看作是成就艺术家的最关键要素,把做人的教育看得比钢琴本身的教育要重要的多。傅雷的这些钢琴教育思想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二要把钢琴的技术知识教育同艺术教育结合起来。艺术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艺术教育主要是审美教育,即培养艺术审美能力、表达能力,提高艺术修养,启发艺术灵感,提升艺术境界的教育。钢琴教育不单纯是技能教育,更应该是审美教育。技能教育只能把人培养成为“匠人”,而不是艺术家。

第三,要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和修养。钢琴教育不仅仅是技术或知识的教育,更重要的是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教育。无论是钢琴作品的创作者还是演奏者,人文知识的背景是十分重要的。让学生了解建筑艺术、绘画艺术、诗词歌赋、文学等基本知识,以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杨林岚,黄亚萍.钢琴教育的人文内涵――从素质教育看钢琴学习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1,22:253.

[2]李毅.试探人文素养、乐感与演奏技巧对钢琴演奏的影响[J].艺术科技,2013,01:67.

篇5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104-01

在逐渐融入所谓的后现代工业文明进程中的中国当代社会背景的笼罩下,向以美学载体核心组件标榜的艺术设计也迅速呈现出多元化创造、个性式展现、群体性诉求的态势导向,可谓异彩纷呈、蔚为大观。而艺术设计由于其物质基体自身的相对完整、系统架构的相对单一以及人文内涵的相对纯粹,逐渐成为这场文化浪潮中鲜受磨蚀、岿然不移而卓尔不群、绝世独立的一枝和谐平顺的独特奇葩。艺术设计的和谐本质在于不饰雕琢、浑然自成,而在其宏富丰腴的形式官能触感下所蕴含的深层次的艺术文化的价值内涵,尚需进一步挖掘、磨洗、雕琢,才能使得其和谐本质得以熠熠生辉。

1 艺术设计和谐本质的基本原理与价值位阶

1.1 设计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共存

艺术设计是指基于既存的物质文明系统的整体或局部空间,合理灵活地通过一系列灵活多元、丰富多姿的同类艺术构思的集中勾勒、不同品类艺术手法的交错堆置、同种艺术手法的统一划分、不同艺术创作风格的有机交融调配,从而营造由可视化、可触性的物质工艺品群落的色调、形状、姿态所共同组建的与物质文明景观相互交互的空间系统的一种美学理念,其包含艺术设计构思与艺术品类创制两个层面。而在实际具体的艺术设计的配置规划之中,被划入艺术设计群落配置构筑之内的大部分既有的物质载体并不作为单一的设计空间使用,而是被纳入艺术设计群落系统内的色调区域、形状环节、姿态系统等具体化的空间之内,从而与既存的物质群落一起被作为点缀艺术设计所倡导的“自然协调,和谐共处”的核心价值,这也是艺术设计和谐本质的基本理念。

1.2 整体设计与具体构筑的协同统一

首先是地域性。以我国的园林系统的艺术设计为例,譬如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多湿润降水就使得绿色植物的生长繁衍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从而也衍生了品类众多的植物品种,而通过藤类、竹类、灌木类等植物品种进行多样繁复的移植、添加、修饰的“粉墙乌瓦”式的艺术设计构建,也是南方地区园林系统艺术设计的典型手法,这种就地取材的艺术设计也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园林体系艺术设计与既存物质环境的和谐融洽。

其次则是过渡性。艺术设计的配置规划作为在社会物质空间范围内的堆砌构建,就使得其没有必然存在的围护结构割裂其与既有的物质系统生态环境的分割对立。而当人们徜徉处于“没有栅栏”的艺术化设计的亭台楼阁、池沼林野之中,既能产生一种安全舒适感,又可以感受到放松释放的全新感触。而通过类似野生植物的浮雕设计在屏风、天花板等艺术修饰对象之上的整体艺术化构思之中的协调适配,既可以营造自然的野趣,又调节了区域小环境的生态性,这也是契合艺术设计和谐本质的具体体现。

最后就是交融性。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在艺术设计的空间范围之中增加现代化艺术思维与制作品类以叠加艺术工艺群落的时代之美的设计思想也恰逢其时、顺应潮流。譬如在东部沿海城市地区的艺术园地、高级博物园之中,大量引入外国地区的薰衣草、鸢尾花、睡莲等具备国家标志的绿色植物进行后现代建筑物的衬托,并通过一系列既有环境的地形修整、溪流河道引导、花木栽植点缀,从而构筑形成冲击官能感受、陶冶情操思维、释放心灵遐想的一系列艺术品的锦绣集合,不仅使得置身其中的游客充分感受异域风情的奇异新鲜,而且也增添了艺术设计的斑斓绚丽之色调。

2 艺术设计和谐本质的社会化效用意义

艺术设计和谐本质在于其作为物质文明美学形式的整体宏观性,而整体宏观性也是人文艺术社会化创设构建的基础原则,在一系列艺术品类实体的规划设计之中,既存的自然社会环境则需要被看作是整个设计体现的地基基石,我们不仅要从既有的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要素方面进行剖析,而且也要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市场消费能力等社会层面进行切实探究,从而在充分采用“适当保留、适度改造、适合本地、适应环境”的人性化开发改造途径方式的推进之下,有效促使既有的和谐稳定的内核基体得到良性延续,同时也可以充分散发现代文明的鲜活气息。

而伴随着艺术设计整体理念与具体途径的深度提升,接受艺术熏陶的社会群体的道德情操、文学修养以及人文素质也得以补充延伸,它不仅让社会群体增强了自身的艺术鉴赏素养、人文艺术感知能力,而且也使得其获取涉及艺术设计的文化知识,并能积极引导社会群体通过对各种现实性、综合性问题的现象事件进行积极探索,主动获取在精神层面的和谐平顺、共存多元的认知理念,并内化为自身的笃定信念与修养取向。在这个艺术文化遨游汲取的过程之中,社会群体也丰富了对自然、社会以及自我的整体化的艺术性认识,并渐次转化为学习工作、处世思考、回报社会的更高层面的精神力量,从而使得艺术设计的和谐本质得以最为淋漓切实的释放延伸。

3 结语

在当代艺术文化渐入维谷的阶段背景之下,社会群体的精神土壤需要更为多元、纯粹的艺术内涵的给养灌溉,而艺术设计这一载体的和谐价值则协调交互地契合了当前社会群体精神内核的匮乏空洞,也为艺术文化的理念更新、模式优化、途径拓展提供了有利契机。进一步挖掘、开发艺术设计的潜在价值,侧重进行艺术设计的和谐内涵的充分释放,从而有效凸显其助推人文文化发展与社会精神文化导向的良性调节的独特效用。

参考文献

篇6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的观念。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各方面,促进全面发展。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以人为本,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就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3、制度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心。从根本上说,树立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是体制、制度问题。科学发展观同时也是科学的改革观。因此问题不仅在于我们“要”以人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必须着眼于“怎样”实现这一要求。这就要靠体制改革,制度创新。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在诸多方面的不完善,因此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按“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来深化改革,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4、“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中国的经济的发展,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并让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上一个新的台阶,这五个统筹的实质,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坚持发展,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稳定是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2、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的关系。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大力促进物质文明发展,也大力促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并努力使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协调。

篇7

所谓的城市规划,就是通过预测城市的发展,管理各项资源以适应其发展的具体方法或过程,是为了能够将城市的发展达到一定的目标而统筹安排其布局与结构的一项工作。换言之,城市规划是否合理,对城市的建设与城市未来的发展情况都有着很直接的影响与作用。城市发展的基石就是城市规划,而城市建设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所以,如果城市的建设缺少了城市规划的指导,就没有了理论依据。城市就会处于混乱的状态,就无从谈起城市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城市建设的含义概述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与象征,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因此,城市的建设方向充分体现了人们生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种建设方向主要有物质方向与精神方向。另外,城市也标志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建设,主要为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

(一)物质文明建设概述

所谓的城市物质文明建设,指的就是人们能够看到的、具体存在的物质建设,主要有:人们住房建设、生产工厂的建设、配套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等。这些方面共同组成了城市的物质文明建设,同时,也为人们在城市中生存、生产与生活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与条件。

(二)精神文明建设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除去城市的物质文明建设以外,人们对于精神文明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不但要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必需的基础条件,同时,还应该引导人们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正是通过精神文明的建设,使得整个社会的体系与秩序更加有序和稳定,有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而随着人们的物质条件不断提高,为了将自己的生活质量与社会地位有效地提升,就会创造性地改善物质文明建设,使得物质文明的建设更好地顺应人们的生活习惯与感受习惯,进而促使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出现了。对于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而言,包含了众多方面,例如:无形的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社会道德发展、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城市文化发展等等。也正是以上因素共同构成了现代城市建设的内涵。所以,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与作用[1]。

二、在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的重要作用

(一)对城市的布局合理进行规划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多,使得城市对于生产生活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多,随之越来越多的建筑出现了。由于这些新增加的空间及建筑都是城市在发展中的延续,所以,在建设的时候,需要城市规划对其统一安排,使得满足各项生产生活功能及用途的空间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实现与保障,最终更好地为城市经济与文化发展服务。城市作为保障人们基础生活的的基本建设设施,需要城市规划部门统一规划和设计建设布局,进而促使城市的功能得以使用与维护。

(二)有效提高城市有限空间的利用率

随着不断扩大的城市建设规模,使得城市的承受力与环境压力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所以,要想有效地解决城市拥挤问题,其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要将城市的空间利用率大大提高。正是通过城市规划的方式,合理立体地设计与规划地上及地下空间,进而充分挖掘城市空间的利用潜力,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将城市的人口容量大大提高。目前,在我国的城市空间利用上仍旧存在着很多的矛盾与问题。比如说交通拥堵问题,这是各城市在发展中普遍遇到的难题。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车辆的暴增速度远远大于交通设施的建设,致使城市的道路变得越来越拥挤,一旦出现了出行高峰期,就会出现交通瘫痪的现象,这对人们的日常出行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然而在原有城市基础上扩建道路路面显然不实际。所以,城市规划部门要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建设,这样不但能将城市交通的拥挤状况有效地缓解,同时还能将城市的空间利用率大大提高,为人们的出行与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

(三)有效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要想有效地提高城市人民的生活质量,并且很大程度上促进城市发展,其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城市经济的发展。正是通过城市规划的方式,能够对宏观经济的走向加以合理地调节,进而将政府以及管理部门的职能充分发挥出来。对企业的发展方向有效、合理地控制,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将当地的传统资源优势更好地发挥,最终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对城市进行合理地规划,还能统一分配与调控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避免出现了一些非正常手段而引起的低价波动情况。最终有效的维护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促进城市的不断繁荣与发展[2]。

(四)促进城市文化的建设

对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来说,城市文化的建设是其重要的体现,同时,城市文化的建设也是整体提高城市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城市建筑的风格与文化内涵,作为城市精神与文化素养的重要标志,正是通过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方式,使其更好地融入到了整个城市建筑之中,将城市的文化氛围大大提高的同时,还能引导城市居民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于抢救与保护城市文化内涵的建筑而言,城市规划有着很大的作用,不但能将人们对于历史文化的了解与吸收大大提高,同时还能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信心与认识很大程度上地提升。所以,城市规划对于城市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于协调作用。

(五)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随着不断提高的城市生活水平与精神文明建设,促使城市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与进步,同时,城市的建设规模也正在不断地扩大。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也将一些问题显露了出来。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城市建设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使得城市的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与影响。而造成城市生态破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有:将绿地过度开发、大量浪费资源、能源供需之间出现了尖锐的矛盾以及人们生活垃圾的不断增多等等。城市最初的生态系统由于外力的入侵,生态平衡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恶化问题。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城市规划不但要保留足够的城市生态空间,也要对生产企业的产业结构合理进行配置,并且及时取缔一些高污染和高耗能的生产企业,促进绿色企业和低能耗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园区,已经将其设置在城市的郊区,并且在选址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尽可能地减少破坏环境,影响环境。所以,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将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六)指引建筑、市政工程的设计

城市规划,可以有效控制城市建筑的立面效果及城市天际线,保证建筑形态与环境相协调,能有效防止各种重复建设。除此之外,城市规划还能保障轨道、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及密度,合理确定各类市政基础设施位置等。所以,城市规划为建筑、市政工程的设计指引了正确的方向[3]。

三、结束语

总之,城市规划能够更加积极地指导、调控以及决定城市建设的方向与规模,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实际的城市建设过程中,要逐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使得城市规划的管理与管控效果更加理想,最终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文明”一词究竟出现于何时,恐怕已无法确切考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伴随着近代商品经济和启蒙思想的发展,近几百年来,这个词被赋予了越来越丰富的内涵。许多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明的相关问题都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并各自对文明作出了界定,形成了众说纷纭的文明定义。我们要真正科学地理解“文明”,除了参考各家说法之外,更要从文明观入手,探究文明的本质与特征。

一、文明的本质

近代以来,关于文明的代表性的解释大致有以下几种。

1.把文明理解为一种进步。

例如:法国著名哲学家孔德认为文明既是指人类理性的发展,又是因此而来的人们对自然的影响的发展,也就是说文明是人类理性的发展和征服自然能力的进步。同属法国的著名政治学家、历史学家基佐也认为文明是人活动和社会活动的进步与发展。在他看来,只有物质的发展和精神的进步算不得文明,还必须有社会的发展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而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则更注重文明的精神进步含义。他指出,文明的涵义从狭义来说是人身体的安乐,从广义来说就不仅在于此,还包括要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归根结蒂,文明可以说是人智德的进步”。①美国历史学家杜兰说文明是一种进步的社会秩序。在《世界文明史》一书中他解释道:“文明是增进文化创造的社会秩序,它包括了四大因素:经济的供应、政治的组织、伦理的传统以及智识与艺术的追求。”②

2.把文明理解为文化的同义词或近义词。

美国学者巴格比曾经说过,文明就是“那些大规模的、复杂的、都市化的(通常是有文字的)文化,这些文化的发展进程包含了历史学家所描述事件的大部分”,而“文化就是社会成员的内在和外在的行为准则。”③伯恩斯和拉尔夫也认为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文明即是一种先进文化。当然,较早提出这种观点的当属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他坚持文明是文化的僵死阶段和没落阶段,“每一文化,皆有其自身的文明”。“文明是文化的必然命运”,“文明是一种发展了的人性所能达到的最外在的和最人为的状态。它们是一种结论,是继生成之物而来的已成之物,是生命完结后的死亡……”④总之,文明是文化失去创造力和活力之后僵死和没落阶段的状态。而近些年来声名鹊起的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也持类似观点,认为:“文明和文化都涉及一个民族全面的生活方式,文明是放大了的文化。”“文明是一个最广泛的文化实体。乡村、宗教、种族群体、民族、宗教群体都在文化异性的不同层次上具有独特的文化。”⑤日本学者岸根卓郎认为文明是语言、文字传播知识的过程,也似乎带有此种含义。

3.把文明视为一种复杂的综合体。

持这种论断的学者中最著名的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他认为文明是社会的整体。从其著作中可以看出他所说的文明就是在特定的时空中的某一群人类和由他们组成的社会整体,或者说是若干个同类民族国家构成的社会整体。另外,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文明只不过是指人类在防卫自然和人际关系调整中积累下来的结果、制度等的总和。而在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的著作中文明则囊括了社会的一切事务。他指出:“‘文明’一词听上去很自命不凡,对美国人来说尤其如此。但没有其他词能像它一样可以包罗万象,囊括技术、家庭、生活、宗教、文化、政治、生意、等级、领导、价值、性道德和认识论等完全不同的事务。”⑥

除上述三类观点外,学术界对于文明还有一些其他看法,例如日本学者伊东俊太郎说,他反对那种认为精神文化与物质文明是不连接的,甚至是对立的观点,主张将文化与文明,即精神文化与物质文明结合起来,使人们在物质富足的同时,精神也能够丰富起来。

以上种种文明定义,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文明的基本内涵和特征,为我们科学界定文明定义提供了重要参考。但由于论者各自所处的国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不同,因此对文明的理解也不同,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要获得对文明的科学认识,需要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

哲学给予文明以科学的解释,确立起科学的文明观。恩格斯曾经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⑦也就是说文明首先是实践的事情,是人类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成果;同时,文明也是社会的品质,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这句话虽然简单,却深刻地揭示了文明的本质,既突出了文明的实践属性,又突出了它的社会属性,为我们科学理解文明提供了理论指导。

综合上述内容,根据各种不同的关于文明的解释,特别是恩格斯关于文明的说法,我认为,所谓文明,简单地说就是:社会总体进步状态。它是人类社会实践尤其是劳动实践的产物,是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等构成的有机整体。它可以是一定民族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发展、一定的地域或具有共同信仰的群体的发展。

二、文明的特征

综上所述,文明应该具备如下特征。

1.实践性:文明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

实践是人类改造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活动。没有实践,就不会有人类的文明。同时,文明不只是活动的成果,还是活动过程,是人类具体行为方式的进一步表现。人类的行为方式多种多样,但每一种行为方式都或多或少地透视出文明的程度。按照过程论的观点,文明就是人的实践,文明具有实践性。

2.社会性:文明具有社会品质。

文明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它是社会文明。除原始社会外,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特殊的文明形态或发展水平。因此,文明是人类活动的产物,脱离了人类社会,就无所谓文明。

3.进步性:文明是社会进步的状态。

尽管一些文明批判论者将文明时代的种种不文明现象归之为文明发展所造成的结果,但文明本身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似乎是谁也否定不了的。

4.整体性:文明是社会整体的进步。

在唯物史观看来,人类的生产首先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改造自然所产生的物质文明是文明整体的基础。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也得到发展,其成果是精神文明。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也得到不断的改善。可见,文明本身就是它的各构成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5.过程性:文明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文明是一种进步状态,而且是一种不断发展的状态。我们之所以说文明是一种进步状态,是因为人类改变世界的实践是不会停止的,它一旦停止,人类及其社会也就不会存在。实践是人和人的社会的存在形式。社会就是在人类的各种性质、形式的实践中实现着不停的运动、发展,因而推动着文明的进步。历史表明,任何文明形态都只有暂时的性质,任何民族、国家、地区的文明也是只有暂时的性质。日裔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他的《历史的终结》中鼓吹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将是人类文明的顶峰,只能被看作一个历史的笑话。

6.开放性:文明具有开放性。

任何一种文明其本身又是一件“东拼西凑”的杂交体。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正是不同文明之间不断地相互学习和借鉴,才实现了文明的进步。

注释:

①福泽渝吉.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1959:32.

②威尔・ 杜兰.世界文明史( 第一卷)(上).东方出版社,1999:3.

③菲利普・巴格比.文化:历史的投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25,100.

④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第一卷).上海三联书店,2006:30.

⑤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24,25,26.

⑥阿尔文・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三次浪潮的政治.三联书店,1999:14.

⑦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666.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

[2][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中信出版社,2006.

[3][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第一、二卷).上海三联书店,2006.

[4][德]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1959.

[6][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东方出版社,1999.

[7][美]菲利普・巴格比.文化:历史的投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8][美]阿尔文・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三次浪潮的政治.三联书店,1999.

篇9

中图分类号:TU-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3-0045-02

1 导言

进入21世界,“文明”一直处于当今国际学术对话的前沿,在不同的历史语境和背景之下其意识形态的内涵迥异。从静态的角度看,文明是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进步成果:从动态的角度看,文明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发展的过程。指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等手段来改造客观世界:借助宗教,艺术等形式来调节自身情感;通过法律,规范等制度来协调群体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基本需要,实现全面发展所达到的程度。而人类文明就是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构成的有机整体。文明的代代相传,是借助于不同的载体:文字,绘画,雕塑还有建筑等等。

2 从文明角度来看待建筑 建筑,是人类运用一定工具、技术、工艺和自然界的物质材料,经过生产劳动所创造的一种物质产品。建筑既包括人的建筑活动,又包括建筑活动的成果,即建筑的物质产品。建筑是构成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综合产物。建筑是文明最直观实在的载体,是承载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符号,它不仅记录下了当时的建筑水平,经济水平,发展状态和社会的思想、道德观念,更记录下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场景等。任何建筑都体现了一定的文明内涵,以其巨大的包容性、民族性、时代性、物质性、精神性,汇成为人类文明的里程碑。

3 文明各种形态的产物在建筑上的体现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建筑是文明的载体,是加载人类文明发展的史书。如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帕提农神庙,西欧中世纪的教堂,以及我国的万里长城、故宫和遍布各地的寺塔庙观等。任何一幢建筑都不能不受到社会形态、经济状况和文化背景的影响,而这些社会、经济、哲学和人类价值对建筑的影响又是综合的。无论哪种型制的建筑,都是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制度文明的产物的综合表现,是建筑与文明同构的历史见证。

3.1 物质文明的产物(自然资源,新技术、新材料等)在建筑上的体现

3.1.1 自然资源在建筑型制上的体现

建筑型制是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由于各地的自然气候千差万别,自然资源、地貌特征各不相同,因此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而作出的尝试也是多种多样,这是世界各地建筑千差万别、形态各异的主要原因。

中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导致了建筑面貌的多姿多彩。由于木材取材方便、较强的抗震性能、施工速度快、便于修缮搬迁等,木构架承重的建筑在中国一直是使用数量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但是,以木结构体系为主体结构的中国古代建筑,单体栋建筑体量不宜做得过于高大,因此一般由若干栋单体建筑组成庭院式建筑组群。而西方古代建筑则多以石料砌筑。从古希腊、古罗马神庙以及广场等世俗类建筑一直到文艺复兴、17世纪古典主义建筑、18世纪的宫殿及宗教建筑,其主要材料都是石材。以石为材的欧洲建筑比较重视建筑单体的突出,外观造型的塑造,质地坚硬、沉稳。 3.1.2 新技术、新材料在建筑上的体现 在古希腊早期,梁柱式建筑即以石材代替了木材。继承古希腊早期梁柱式结构体系和柱式,古罗马人发明了拱券技术和穹顶技术,并且学会使用混凝土:建筑空间变得更加宏大,柔和的曲线对比挺拔的直线,使坚固雄浑的建筑显现出多变的意境。产生于欧洲中世纪后期的哥特式建筑,以遍布欧洲各地的大教堂为主要形式,以交叉肋拱、高扶壁、飞扶壁、尖拱等结构。这是由于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应用所引起的。

著名的现代建筑大师柯布西耶认为: “建筑是人们生活的机器”。在工业革命后。大家认为建筑实际上也是一种工业产品,工业化时代的需要和相应的美学观念要求以富有创新精神的、新颖的建筑形式来反映,来响应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如法国巴黎的“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图1)是一座由钢管和玻璃构成的,突出强调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密切关系。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人类的文明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及各种新型建筑的不断涌现,如北京奥运体育馆(图2)、国家大剧院等(图3),充分体现了现代文明的成果和独特魄力。

3.2 精神文明的产物(思想意识、审美艺术等)在建筑上的体现

从文明角度来研究建筑,就不能停留在它的外在形式、风格和流派的层面,而应该深入到决定它们的深层力量即精神的层次中去。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建筑中所寓含的思想意识、艺术审美和宗教思想等等。 3.2.1 思想意识在建筑上的体现 中国宫殿建筑,气势宏大,富丽堂皇,鲜明地体现了儒家传统所理想的人间秩序,威严而压抑;而民间建筑实用简朴,纯情剔透,显现“重尊卑人伦,讲道义气节”的儒家思想。古代建筑重山林风水、园林师法于自然,讲求人与自然相互生存的关系,讲求建筑与环境的有机结合.讲求自然与人文美的和谐,体现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西方建筑思想的基础是对几何与数之和谐的追求。从古希腊建筑开始,建筑美学观念就受到自然科学和相应理性思维的影响,认为:“数是万物的本质”。从维特鲁威开始的建筑师及理论家,都奉几何与数的和谐为美之规则,该规则体现在建筑实体设计上:柱式,比例:体现在建筑外部空间设计上:严谨的几何构图,在西方古典建筑中,我们很少能找到不被几何形状与数控制的外部空间。

3.2.2 艺术审美在建筑上的体现

中国建筑在造型方面具有绘画的特点,着眼于富于意境的画面,不是很注重单座建筑的体量、造型和透视效果,往往致力于以一座座单体为单元的、在平面上和空间上延伸的群体效果。中国的木结构建筑。有着一整套完整的建筑型制。与整体建筑有一定比例关系的建筑细部,独具特色的斗拱,青琉璃瓦,各种型制彩画的色彩搭配(图4),玲珑剔透的砖雕、木雕和石雕,以及轻巧的门窗木作装饰,形成了古典木构建筑的整体美感。

西方建筑在造型方面具有雕刻性的特征,重视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之间的比例、均衡、韵律等形式美原则。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起源于模仿,艺术是模仿的产物,希腊建筑的不同柱式就是模仿不同性别的人体美。西方人较重视形式逻辑.讲求逼真,注重体现几何分析性.

在建筑的艺术构思与总体布局上强调对称、具象以及模拟几何图案美等。

3.2.3 地域性和民族性在建筑上的体现

任何一种建筑形式都离不开当地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都要与社会风俗人情、文化底蕴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民族的个性的东西来,激发民族情感。以中国和日本古建筑为例,众所周知,两国古典建筑同属木构建筑体系,中日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早在中国的唐朝时期,是日本对中国文化最大量、最全面的吸收时期,因此两国的古代建筑和建筑群有着共同的特点,但这种木结构建筑经过不同地域的两个民族的匠师们数千年的推敲和演变,通过对木建筑型制、构造、材料特性、色彩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设计推敲和设计,形成了两个各具特色的木建筑体系,用不同的建筑语言分别体现了两个民族独特的性格、喜好、审美等文化特性。 3.2.4 宗教思想在建筑上的体现 在古代中国主要流行从印度传人的佛教,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等。我国佛教寺庙建筑的不断发展过程,就是印度佛教不断中国化的过程。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的历史背景、和民情风俗不同。佛教寺庙建筑的类型也不尽相同。我国的佛教寺庙可以分为三大类型:汉传佛教寺庙、藏传佛教寺庙、南传上座部佛教寺庙。佛塔在中国建筑艺术史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类型多样,形式丰富,至今尚保存完好的有:河南登封的嵩山寺塔、陕西西安大雁塔、浙江杭州六台塔、北京妙应寺白塔等。

古代西方的神学意识非常强烈,在西方基督教发展初期,教会得到了发展。需要有能够容纳大量会众的集会、布道与礼拜的建筑空间,公众集会性具有较大空间的巴西利卡式建筑形式很自然顺应了这种需求。其后,教堂的室内不断的演变,自罗马风到哥特式,逐步形成了完善的内部空间体系。纵深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内部空间的艺术处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宗教的影响是深厚和决定性的。

3.3 制度文明的产物(政治等级、家庭等级等)在建筑上的体现

3.3.1 政治等级在建筑上的体现

由于传统中国是一个制度、等级分明的社会。因等级制度的森严,统治者的建造行为被限制之后,各级的建筑规模也都被限制下来。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皇帝遗留下的皇宫,故宫的庭院式建筑布局集中体现了封建礼制、国家政治制度管理思想。故宫庭院建筑组群是按照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有规律地排列着,所有主要的建筑都排列在中轴线上,其他建筑按中心对称的原则分布在中轴线两边。把宫域的主体(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置于核心部位,这种层层“居中为尊”的“择中”布局,象征着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体现着等级规范要求。其中太和殿建筑(图5)用了最高的建筑等级,采用了三重须弥座合基,面阔11开间。进深5间,重檐庑殿顶,从建筑形制到建筑规模,在古代建筑中首屈一指。

3.3.2 家庭等级在建筑上的体现

中国庭院式建筑布局,往往是将主要建筑布置于中轴线上,左右布置次要建筑或围以高墙,中轴突出的对称格局,提供了建筑空间的主从构成、内外构成,这些空间构成都被赋予上封建礼制、等级尊卑的意义。

篇10

现代社会,大众媒介的高速发展,音乐信息的快速传递,使得音乐对时空的占有量猛增,这无疑更增强了音乐的社会化属性。而音乐事业的快速发展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中国经济年增长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奇迹,但是,这种高速发展的经济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其惨重的:社会已变得越来越不和谐,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各种不平等现象突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变的非常迫切。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体地说,就是一种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秩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音乐艺术对促进和提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作用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主要范畴就是“和”。其内涵有两个层次,其中之一便是“和谐”,即异物相杂,矛盾各方面既有主次之分,又相辅相成,相反相济,对立统一。其二是“平和”,无过无不及,即所谓“济其不及,以泄其过”,使各种因素处于“和乐如一”的平和状态。

一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不断普及的同时,人们来自于心灵之间的沟通却变得越发困难,很大程度上给人们的精神层面带来一定的压力和困扰,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生存压抑感”和“孤独感”。音乐的另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可以超越任何客观条件限制而达成一致的审美共识,无论是民族,时代,还是阶级的差别,人们在欣赏同一首乐曲时都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交流。在生活中人们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关注,对爱所倾注的热情及对事物的理解都可以在音乐中得到交流与沟通,音乐欣赏的过程实际上是欣赏者与演奏者进行情感交流和沟通的过程。如合唱、合奏以及社区的文艺演出等等音乐艺术表现形式,给人们带来的第一感受就是一种其乐融融的群体和谐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利于每个个体间的交流与沟通,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都市生活压力下给人们带来的那种隔阂感和压力。

二是促进物质文明建设。音乐艺术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而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音乐艺术能够给社会生产带来更大的物质驱动力上,比如说在生产车间里面,管理者可以给流水线上的劳动工人们播放轻缓柔和的音乐,有利于帮助工人们保持一个良好愉悦的心境,自然而然就能够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

三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音乐艺术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有效的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音乐能够让人们在紧张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得以放松,迅速地进入到心境恬淡的舒适状态。音乐拥有独特的审美功能,他最大的作用是能有效释放人们在物质生活中的压力,将人们从异化状态中彻底解放出来,真实还原出生命的本质特征。2音乐艺术的教育功能促进人的和谐作用

一是音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音乐是一门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听觉艺术,通过系统的音乐组织形式最终形成深度内涵的高级艺术表现方式。在音乐世界里,其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多层次、多元化和多形式的塑造风格,这也造就了其独特的教育功能。音乐与教育一直以来都是相互依存、影响的有机整体,音乐是当今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从小的方面说利于个人身心健康的培养,从大的方面说它对于一个民族性情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在人类进化发展过程中,音乐用自身独特的表现形式记录了人们的喜怒哀乐、兴衰荣败,是人生无穷奥秘最形象生动的诠释方式。

二是音乐具有丰富的创造力。音乐另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其内在丰富的形象思维,在欣赏和学习的过程中能帮助人们形成丰富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洞察力。产生音乐思维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探析和进一步创新的过程。音乐教育中的许多作品凝结了艺术创作者的智慧和结晶,音乐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利于人们想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养成,激发他们最纯真的热情和灵感。黑格尔曾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人类在利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最首要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要拥有丰富的想象力。3音乐艺术可以加强国际间的理解与交流

篇11

1.楚文化的概念

楚文化作为我国春秋时期文化的重要代表,起源于古老的华夏文明,也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延续。楚文化吸收借鉴了华夏文明和南蛮文明的优秀成果,在春秋战国时期发挥着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作用。通过不断的发展和借鉴,楚文化自身的风格更加突出,文化艺术成就显著。楚文化的文化性质源于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劳动创造。楚文化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长期发展已经十分成熟并独具风格。楚文化作为一整套文化系统,包括历史、文学、经济、科技、文艺、人文等重要方面。楚文化的发展和成熟是古代中国人民发挥丰富的想象创造的结果,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古代中国人民审美意识的发展。因此楚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符号之一。

2.楚文化的内涵

楚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内涵十分丰富。最杰出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楚文化是一种神秘想象力的象征。

楚文化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代表,其中包含着中国人民最原始的崇拜。楚文化的神秘性正体现在古老的图腾艺术中,古代中国人民发挥想象力,将耕种和祖先的崇拜结合起来,创造了属于各个氏族的图腾文化。主要有凤凰、公鸡等图腾符号。通过图腾艺术传达人们祈福、祭祀等最原始的意识。楚文化丰富的想象空间还体现在人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春秋时期我国的青铜器冶炼达到了顶峰,人们将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在纸质、青铜、陶器和漆器上,从而成就楚文化中绘画、青铜器、陶器和漆器的繁荣。

2.2科学技术的进步。

楚文化时期不仅人文艺术繁荣,相应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表现在数学和天文知识的新探索和新发现上,也表现在建筑和农业的发展上。春秋时期的建筑集中反映在都城的建设上,楚文化建筑地址的选择和建筑的布局设计已经逐渐成熟,楚文化的建筑都城已经集群化发展,不仅有了护城墙,也开始建造护城河,兼顾建筑美观、居住舒适和国家防御的功能。举世闻名的章华台就建筑在这个时期。楚文化时期的农业发展十分迅速。楚文化我国的南方和北方相互学习和借鉴,楚国融合了南北农业文明的优势,开始修筑水利工程来解决农田旱涝的问题,孙叔敖修筑的期思陂就是我国第一个水利工程。

2.3文化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文化艺术不仅是楚人智慧集中体现,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审美意识的进步。青铜器是春秋时期出现,并在战国时期走向成熟,因此青铜器是楚文化艺术的集中代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冶炼和青铜铸造技术已经逐渐成熟。楚国人民能够博采众长,结合焊接和铸造技术冶炼青铜器。同时还将自身的审美情趣和传统的装饰纹样结合起来,通过圆雕、浮雕和透雕的技法让我国的青铜器走向成熟。除此之外的制陶业、漆器、丝织刺绣、文学、音乐、绘画也彰显了楚文化的特色。

(二)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艺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1.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艺术的应用现状

富含楚文化艺术精髓内质的湖北高校校园文化系统是中国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应用楚文化的代表。但是总体来说我国的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的应用现状还不容乐观。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指校园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行为文明和制度文明的共同和谐发展。其中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都是静态的,而精神文明和行为文明却是动态变化的,因此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动静结合,在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碰撞的基础上,促进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的融合。但是楚文化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理想,实际上楚文化在我国的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应用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楚文化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范围不广

我国的高等院校的数量在逐年壮大,每个学校也有每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但是我国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地域性比较强,北方学校十分注重儒家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应用,南方特别是湖北的部分高等院校会结合地域文化适当的吸收和借鉴楚文化。因此总体而言楚文化在我国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范围还很小,甚至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对楚文化并不熟悉。

1.2楚文化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楚文化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用是为了起到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但是实际应用中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为数不多的楚文化应用高等院校中,楚文化有的单单作为符号,被摆放在学校当中,学生缺乏对相关校园景观的了解,楚文化在校园中的文化认同度并不高。因此楚文化的传承作用完全不能得到发挥,另一方面学生也没有从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中受到教育。以武汉大学为例,武汉大学的建筑应用了楚文化的建筑风格,学生只知校园美,却不懂得将这种楚文化的美传承。

2.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艺术的发展

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艺术的应用现状不容乐观,但是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艺术的发展前景很广阔。

2.1楚文化和高等院校的精神文明的融合。

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精神文明主要是指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传统、人文环境、校训等潜移默化的软件。这些都可以和楚文化结合。利用楚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古代楚国人民勤劳智慧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来教育影响高等院校的学生,让他们形成勤劳、创造、智慧的观念,将楚文化融合到高等院校的学校文化中,形成高等院校独具特色的文化软实力。

2.2楚文化和高等院校的物质文明的融合。

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物质文明是指学校中的建筑、雕塑、教学设备、科研设备和基础设施。楚文化可以充分的和高等院校的物质文明融合,楚文化中的青铜器和漆器等手工艺作品可以作为学校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增加学校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底蕴,利用楚文化中的绘画、文字、音乐符号来装饰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利用楚文化中的建筑成就来设计学校的教学楼,让楼宇更加具有文化气息,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硬件条件。

二、国内外高校在导入民族地方艺术特色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综述

(一)国内外高校导入地方文化艺术特色的应用现状目前国内外高校在导入地方文化特色方面各有千秋,本文选取国内高校和国外高校的典型代表进行研究。

1.中国高校在导入地方文化艺术特色方面的应用差距很大

有的高校能够将民族地方艺术特色完美的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做到相互融合。以江苏省的苏州大学为例,苏州大学校园不仅自然景观优美,民族文化气息浓厚,学生置身校园自然而然的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但是部分中国高校在校园的建设方面过分的追求现代化,而忽视了民族文化和地方文艺的教育渲染作用,整个学校的文化建设缺乏根基。不仅让民族地方文化艺术渐渐被学子淡忘,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岌岌可危。

2.我国的高等院校在导入民族地方文化艺术应用方面存在着地方上的差别。

以山东高等院校为例,山东是孔孟之乡,因此山东文化中一直具有浓厚的儒家氛围,山东的高等院校在导入民族地方文化艺术应用方面多重视儒家思想的再现,在山东高等院校的校园中孔子雕像在校园中很常见,孔夫子在时时刻刻教育学子勤奋努力。但是在我国的南方地区,高等院校的校园中多注重地方文化的发扬,还是以苏州为例,苏州校园中处处流露出古代吴国的文化气息,东吴文化盛行,学子在漫步校园的时候也仿佛回到古代和圣人对话。

3.国外高等院校在导入民族地方文化艺术应用上要略胜一筹。

国外的高等院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不仅吸收了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也将地域文化融合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中,经过长久的发展和融合,已经实现了民族地方文化和学校文化的和谐相处,形成了独具特色和富含魅力的校园文化。以哈佛大学为例,哈佛大学的校园文化中不仅有美国的传统建筑等硬实力,也有美国传统文化等软实力,因此哈佛大学的校风一部分的贡献来自于美国的民族地方文化艺术的应用。

(二)湖北省高等院校建设楚文化艺术内涵的校园文化的迫切性及必要性

湖北省作为楚文化的发源地,理所当然的应该承担起传播楚文化和发扬楚文化的责任,高校作为地区文化集中地,更加应该将民族文化和校园文化有机的融合。湖北省高等院校建设楚文化艺术内涵校园文化十分的迫切和必要。

1.湖北省高等院校校园建设中存在很大程度的文化失根现象

校园文化缺乏民族文化的渲染,而民族文化在重塑校园文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民族文化也容易引起学子的共鸣。因此解决湖北省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失根现象,需要借鉴楚文化的优势,将楚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应用于校园,渲染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将楚文化的理念传播给学子,引起学子的共鸣。

2.楚文化的传承本身遭遇危机

楚文化发源于湖北省,但是人们目前对楚文化的认同感并不高,只是简单的知道楚国的青铜器和漆器等文物,对楚文化的内质并不清楚,湖北省的高等院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主阵地,有义务将楚文化艺术内涵和学校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做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既让楚文化得以发扬,有让校园文化得以鲜活。

3.湖北省高校建设楚文化艺术内涵的校园文化是创新发展的需要

湖北省高校的学校建设需要创新,楚文化要想在时代的潮流中继续发展,同样需要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因此湖北省高校建设楚文化艺术内涵的校园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