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

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31 16:34:3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

篇1

建筑企业在过去十几年经历了快速的发展时期,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家行业政策的压力日增,行业利润空间也不断收到压缩。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成本控制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建筑企业成本控制成为企业经济效益的保障,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建筑企业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建筑企业成本是指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主要包括施工材料采购成本、人工费用、管理费用、机器设备使用费用以及其他突况导致的损失费用等。建筑企业成本控制是指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在确保工程质量与工期如期完成的情况下,对项目各个环节的成本费用进行核算、监督和调节,通过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与控制体系将工程项目的各项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其主要内容包括施工采购成本;人工成本、机器设备使用费用、材料消耗成本的控制,同时也包括工程收尾工作的管理。成本控制的顺利实现有赖于完善科学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因此构建科学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对提高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企业成本控制具有的主要特点为:一是以项目为导向。由于工程项目的独特性,而项目的施工是围绕设计图纸进行的,造成了建筑企业生产的非标准性。项目的非标准化导致了成本控制衡量的困难,由于工程项目比较分散,建设周期也长短不一,造成了建筑企业成本控制是以单一项目为导向的,是通过对单一项目成本的计算、分析以及考核,进而评价企业成本控制能力。二是具有双重成本管理效应。由于建筑企业的成本控制是以项目为导向的,一个建筑企业往往针对不同的项目成立不同的项目部门,各部门针对不同的项目在保证工程如期保质完成的情况下,以实现成本的最低为控制目标。然而对于建筑企业整体层面的成本而言,项目的成本控制是企业成本控制的基础,而整个企业的成本控制才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三是成本管理的分散性,由于各个项目分散于全国各地由不同项目部门进行管理,不利于企业整体层面的管理。

二、建筑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营改增税制改革造成的企业增值税凭证缺失,税费成本上升。自2012年1月1日起,我国对建筑企业的征税方式由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这一征税方式的改变对建筑企业而言并非减少了其税收负担,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由于传统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签订合同时,都约定材料由甲方提供,造成施工材料增值税发票的缺失,二是由于施工过程中的边角料如沙、石、灰等由当地农民提供,无法开具增税水进项发票,三是由于人工成本无法开具发票。以上都造成了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减少,增加了企业税负。

(二)缺乏合理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一方面,由于企业没有建立权利职责管理制度,虽然企业已建立了成本控制体系,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使得成本控制难以发挥作用。由于企业内部控制力度不够,事前缺乏成本策划、预算的编制、标准的制定以及规章制度的设立,事中控制不严格,事后缺乏考核评价以及奖惩制度。

(三)材料采购成本偏高。由于部分建筑企业管理人员片面将生产放在第一位,忽视了对材料采购价格的控制,使得施工企业材料采购过程中漏洞百出。其次,对材料采购也缺乏科学合理的预测,对材料需求把握不到位,造成材料的积压或者不足,从而增加采购成本。再次,由于建筑单位在于建设单位谈判中处于弱势,导致材料采购由甲方单位提供,因而增加了建筑单位的税收负担。

(四)库存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限额领料制度,存在材料积压的现象。由于库存管理意识的淡薄,造成建筑企业库存材料积压,形成企业资金的无效占用,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其次,在施工过程中缺乏限额领料制度,造成施工过程中材料的过度浪费,增加企业成本。

(五)合同管理意识淡薄,索赔意识不强。在施工完成阶段,工程验收往往决定企业资金的回收速度。 合同的签订、变更关系到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界定,同时也是维护双方利益的法律保障,加强合同管理对于建筑企业而言至关重要。然而大部分建筑企业只注重合同的签订、项目成本、完工时间等,而忽略了对违约条款的规定,当工程项目出现问题时,导致项目拖延时间,同时也恶化了与建筑单位的关系。

三、建筑企业加强成本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的对策

(一)加强增值税发票管理工作

篇2

首先,认为管理会计(包括成本会计)不受会计准则的影响,不完全符合我国的国情;其次,西方对成本的会计约束也日渐增强,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如日本制定有“成本会计准则”(在我国同样有要求制定成本会计准则的观点),成本会计的独立及其内容的专一性可视为一种趋势;第三,成本会计反映与监督的主要内容,是部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费用的支出以及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形成,即成本会计的对象是会计对象要素中的“费用”要素,财务会计的对象则是其他五个要素(“费用”只是作为计量利润的必要条件而列入的)。

因此,西方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两大分支,在我国应分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三大分支。成本会计应致力于“费用”要素的反映与监督,以完全成本核算、变动成本核算及标准成本核算作为其主要内容。

二、成本控制的目标

成本控制目标是指成本控制工作应达到的目的和要求。成本控制目标具有历史性、时代性,是一定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产物,反映特定环境对成本控制的要求。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社会制度下,成本控制的目标也是不同的。这是由特定环境下成本会计的对象、内容、性质及其职能作用所决定的,尤其是成本会计职能的制约。因此,成本控制目标应与其职能相适应, 在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在职能范围内制定科学、可行、先进的目标,体现其功能作用。

1.成本控制的基本目标

成本控制的基本目标是指成本控制的长期性、根本性、终极性目标,公认的观点是经济效益。成本控制正是从费用成本的计量、记录、计算及监督等方面着手,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并以经济效益为最高目标。成本控制的产生、发展,正是基于对费用成本的反映与监督,基于对经济效益的关注和追求,与经济效益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2.成本控制的具体目标

成本控制的具体目标是指成本控制实践中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怎样提供会计信息。

(1)成本控制信息服务的对象

众所周知,财务会计是一种对外报告会计,其服务对象主要是部门所有者、债权人及国家政府有关部门。成本会计是一种对内报告会计,这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所决定的。成本费用是人员素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机器设备的先进程度、部门地理位置及交通通讯状况等诸多因素的集中反映,所有这些都是部门内部的事,有的属于部门合法的秘密,部门没有义务也不可能对外报告。因此成本控制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部门内部的有关人员,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政管理部门;二是生产管理部门;三是基层生产单位;四是内部员工;五是其他有关会计分支。

(2)成本控制信息服务的内容

成本控制信息的服务对象不同,所需求的会计信息也不同。服务对象的层次越高,所需求的成本会计信息越具综合性、全面性,反之亦然。其次,在内部管理过程中,有关管理部门可能随时要求成本会计提供特定的成本控制信息,其内容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客观地讲,成本控制所提供的日常成本信息,从不同角度进行组合、分类后,可以形成全然不同的成本信息,以满足不同目的需要。对此可从成本费用分类和成本会计报表中得到答案。

(3)成本控制信息服务的方式

一是通过凭证、账簿、报表,提供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期间费用及其细节的账内成本会计信息,这些信息一般是定期、定向提供的。二是通过账外的统计、计算提供,如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加工成本、边际成本等。这些信息一般是不定期、不定向提供的。三是通过专题报告形式向特定对象提供有关成本信息。四是通过口头汇报方式向有关方面提供成本信息,如年终决算后对职代会的成本费用报告,回答有关政府机构、部门所有者的成本费用咨询等。总之,由成本会计的对内服务特性所决定,它的服务方式也显得灵活多样,具有提供方法、内容、对象及时间等方面的可变性。

成本会计目标是成本会计理论的最高层次,对成本会计假设、成本会计原则等具有方向性、根本性的影响。

三、推广成本控制的对策

1.加强成本控制理论的研究

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成本控制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理论研究者必须冲破传统成本控制理论的束缚,解放思想,勇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应本着创新精神、务实态度和严谨作风,深入调查研究,同实际工作者密切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广泛开展案例分析,从理论高度提炼成功经验,同时,理论研究应针对成本控制实际问题致力于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此基础上,讲究实效,建立成本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成本理论研究对成本会计实践的指导作用。

2.成本控制工作应更新观念

成本控制工作应更新观念,树立成本效益(Cost Benefit)、成本回避(Cost Avoidance)思想,充分发挥成本控制的职能作用。长期以来,我们在评价工作绩效时,往往把成本升降作为唯一标准。这在理论上是说不通的,因为成本只表现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各种劳动耗费,至于这种耗费效益如何,却不是产品成本指标本身所能反映出来的。所以,成本工作绩效考核应通过投入与产出关系进行评价:一是产出的投入越少越好;二是投入的产出越多越好;三是投入增长慢于产出增长为好;四是投入减少快于产出减少为好;五是投入下降产出上升为好。所以,为未来增效而正视树立成本效益思想,有利于部门竞争战略的制定。

3.推进成本会计电算化

为了推动会计电算化深入发展,必须加快会计电算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将会计信息系统有机地融入整个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电算化的应用,为成本控制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4.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方法

篇3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0053-01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房地产市场便开始升温,到现已经可以用“疯狂”二字对其形容。虽然房地产市场的疯狂形势使得很多房地产企业都可盈利,但随着近年来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增加,房地产市场的疯狂程度有所缓解,房地产企业也不得不重新正视市场竞争的压力,做好成本控制工作,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避免被市场淘汰。房地产建设施工方面的项目成本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对象,如果无法做好这方面的成本控制工作,致使“三超”等现象出现,就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房地产建设施工方面的项目成本控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其周期长、涉及的内容众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复杂、要求高,这些因素都大大的增加了该阶段项目成本控制的难度。鉴于此,房地产企业若要加强对建设施工方面的项目成本控制,就必须要明确该阶段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控制目标,并建立起完善的控制体系。

一、房地产建设施工阶段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

对于房地产建设施工阶段项目成本控制来说,其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即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机械使用成本、管理成本。

(一)材料成本控制

对于材料成本控制而言,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控制工作:其一,材料用量的控制。在保证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确保材料的用量合理,对材料进行计量管理,有效的控制材料的消耗;其二,控制材料的价格。材料价格主要由购买价、运输费、运输损耗等组成,采购材料的价格受市场规律的影响巨大,其主要负责部门是材料采购部。采购部门在采购材料之前要对材料的市场价格进行调研,通过市场调查、询价、经济合同等手段,来控制材料价格。

(二)人工成本控制

人工成本是房地产建设施工阶段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之一,人工成本与企业的用工数量、用工时间、施工要求有极大关系。用工数量越多、建设周期越长、施工要求越高,人工成本也就越高。对于人工成本,房地产企业控制的关键在于对用工数量的控制。

(三)机械使用成本控制

机械设备是现代建筑业必定会用到的,常用的建筑机械有以下几种:挖掘机械、铲土运输机械、压实机械、起重机械、桩工机械、混凝土机械、钢筋预应力机械、装修机械以及高空作业机械等。这些机械的租赁或购买,使用和保养等都会耗费极多的费用,比如零部件费用、能源消耗费用、租赁费用等。机械使用成本控制的关键是要控制好机械使用的台办数量以及台板价格。

(四)管理成本控制

施工现场的管理费用也是房地产建设施工阶段项目成本控制的目标之一,而且这项费用开支的弹性较大,在核算与控制方面都很难把握。管理费用主要包括各项办公费、会议费、差旅费、资料费、技术开发和转让费、业务招待费、咨询费、水电费、试验费、运输费、保险费、诉讼费、排污费、绿化费等。虽然各部分费用消耗与材料费、人工费相比相对较少,但将这些费用加在一起也是一项非常大的开支。因此,房地产建设施工阶段项目成本控制工作也必须要加强对管理费用的控制。

二、房地产建设施工阶段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

(一)对影响成本控制的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

在房地产建设施工阶段,影响成本控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规章制度是否健全以及管理组织对制度的落实情况如何,对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影响巨大;(2)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是否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施工合同等进行施工,施工监督工作是否落实到位也会影响到施工阶段的项目成本控制;(3)设计变更工作是否控制到位,对施工成本的控制影响极大;(4)是否准确的对各种影响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也会影响到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5)工程质量的控制、施工进度的控制是否合理,将决定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效果。这些方面都是影响房地产建设施工阶段项目成本控制的因素,在项目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必须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方能找到最佳的控制手段。

(二)加强对材料成本的控制

首先,合理控制材料用量。其控制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定额控制、指标控制和计量控制。定额控制是指对有消耗定额的材料以定额发放的方式进行管理;指标控制是指对没有消耗定额的材料实行按指标控制的方法进行管理;计量控制是指在材料进场时对材料数量进行准确的计量,核实材料是否发生损耗或是短缺。其次,合理控制材料价格。采购部门在采购材料的过程中必须要按照“货比三家”的原则,走访各个材料供应商,调查其信誉度,然后根据市场信息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供应商进行合作,确保材料价格与市场平均价格持衡。同时,企业还要加强对采购人员的管理,确保采购部门不会出现“采购腐败”现象,保证企业利益。

(三)加强对人工成本的控制

用工所支付的工资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福利待遇也属于人工成本的范畴。企业能否合理的确定用工数量,这直接决定着人工成本的控制效果。企业应该根据房地产建设工程的具体情况,通过对施工图纸、施工合同等材料的仔细研究,在充分考虑施工进度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用工数量,裁撤冗余人员,减少对临时工的使用,这样才能保证对人工成本的有效控制。

(四)加强对机械使用成本、管理成本的控制

(1)对于机械使用成本的控制而言,主要措施有:合理安排建设施工,加强对机械设备租赁计划的管理,确保不会出现因安排不合理导致的设备闲置;同时,还要加强对机械设备的调度管理,避免窝工现象的出现,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另外,要加强对设备的保养管理,确保不会因为机械故障而导致设备停置。

(2)对于管理成本的控制而言,其主要措施有:根据现场施工管理费在项目施工计划总体成本的比重,确定施工项目经理部施工管理费总额;制定项目施工管理开支标准和范围,落实各部门条线和岗位的控制责任;制定并严格执行施工项目经理部的施工费使用的审批、报销程序等。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房地产建设施工阶段项目成本控制涉及的内容复杂,必须要采取最有效的方式才能保证成本控制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郭瑞铎.建筑工程造价与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9).

[2] 杨可宁.建筑工程造价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4).

篇4

因此, 在外部经济形势相同的情况下, 中小企业如何在市场经济中争得一席之地是非常重要。所以,中小企业应引进先 进的成本控制理念、采用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完善成本控制体系。

在中小企业创业发展历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目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多数中 小企业经营者无暇或者无意识顾及企业的成本控制建设。而在企业管理中,成 本控制是现代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从理论和实践 上探索中小企 业成本控制的建设方案, 可以帮助中小企业降低产品成本,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目标; 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探索中小企业成本控制方案对 于实现整个社会效率的提高具有实际意义。

本文首先从成本控制的意义入手, 描述了当前中小企业对成本控制中存在的 问题及表现, 并简要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并针对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从而帮助中小企业在成本控制问题上做的更好, 促进中小企业更加健康快速的发 展。

2、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成本控制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英国学者肯尼斯.西蒙兹提出,后来,美国 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在《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两本书中提出了 运用价值链(纵向价值链、横向价值链、内部价值链)进行成本控制分析的一般 方法。

美国管理会计学者杰克桑克和戈文德瑞亚等人在迈克尔.波特研究成果的 基础上,通过对成本信息所起的作用进行研究,将成本控制定义为"在战略管理 的一个或多个阶段对成本信息的管理性运用。"

1995年, 欧洲的克兰菲尔德工商管理学院提出了一种控制模式,该模式认为 成本控制工具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行业态势分析;成本动因分析;评估组织面 临的挑战,确定自身的目标。1998年,英国教授罗宾.库珀提出了以作业成本制 度为核心的成本控制模式, 这种模式的实质是在传统的成本管理体系中全面引入 作业成本法。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社会团体,追求的是经营利润最大化,开展各 项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进行成本控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 手段。

对于经营较为困难的中小企业来说,成本控制更是企业获得利润乃至关乎 生存的关键因素。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指出:成本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 生的各种耗费中的概念表明了生产成本的产生方式。而根据会计恒等式“利润= 收入—支出”, 及生产型企业生产成本占支出比重大的特点,可以推出生产成本 对企业的巨大影响。作为生产型企业,主要收入来源就是产品销售收入,而目前 企业大多处在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取得高销售收入实在不易, 要取得经营利润, 降低成本更为合理。因此,着重研究企业成本控制问题、方法的研究,才能使企 业达到利润的最大化。

3、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绝不只是简单的削减成本,而是个系统工程。单纯地削减 采购成本同样会给公司带来很多的风险,如质量风险、及时供货风险、技术风险 等。

因此, 采购成本管理必须综合考虑公司的战略及长期可持续核心竞争力的发 展。

本文将着重研究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相关理论综述 (一)国外对采购成本的研究分析 (二)国内对采购成本的研究分析 二、我国中小企业采购成本控制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中小企业企业采购成本发展历程 (二)我国中小企业采购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中小企业采购成本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购批量小,缺乏规模优势 (二)采购制度不规范 (三)采购方式落后 (四)市场起伏剧烈,价格波动大 (五)采购经验不足 (六)企业的采购规划设定的不科学,没有满足企业的需求 四、加强我国中小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的对策研究 (一)实行规模化采购从而降低单次采购成本 (二)合理运用电子商务,降低采购成本 (三)谨慎采购,减少资金占用 (四)构建严格规范的采购制度 (五)开展第三方采购 (六)实施战略成本管理进行采购成本控制五、结束语

4、主要参考文献

(1)吴悠.零售企业如何控制采购成本. 企业管理出版社 .2019.3

(2) (英)泰勒(David Taylor).生产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精益方法.2019.3

(3)张静;魏国辰;刘沈艳.中小企业采购成本控制问题研究.2019.04.10

(4)芮建斌.IT 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的研究.2019.02.01

5、完成措施及进度安排

2019 年 11 月 15 日—2019 年 12 月 08 日收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19 年 12 月 09 日—2019 年 04 月 27 日撰写论文初稿。

篇5

针对国有钢铁企业班组成本控制的建议

(一)加强对班组成本控制的认识班组成本控制是钢铁企业成本控制的基础内容和主要环节,没有班组成本控制,其他的成本控制工作都不能发挥充分的作用。钢铁企业的管理层应该把班组成本控制作为企业总体成本控制的核心内容,认真地进行计划、实施和监督。生产部门要大力宣传班组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提高一线的生产人员的认识,制定相关规则,使其掌握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和实施细则。组织先进生产小组座谈,总结经验,之后推广到整个企业。企业全员成本控制是现代企业把班组成本控制建设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使班组成本控制成为一线职工的自觉意识。

篇6

2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目标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最终目标是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而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具体目标主要是最大限度将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在经济合理范围内,既不影响项目施工质量又不增加工程造价,不仅要实现施工单位项目投资总额总成本目标,而且要实现项目部的成本控制目标,因而,要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预见性、全面性,及时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和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目标预测工作,实行项目施工全过程成本控制方法,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方位成本控制。

3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3.1实行项目施工全过程成本控制管理模式,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由于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贯穿于项目施工全过程的,因而施工单位在控制项目成本时应该实行全过程成本控制管理模式和全面控制管理理念,要加强项目施工之前、施工中和施工完成之后的全方位成本控制管理防范,采取事前成本控制措施、事中成本控制措施和事后成本控制措施,首先,施工单位应该做好事前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对于项目投标的报价、设计成本、勘察成本以及施工成本要做好成本预测、和成本控制目标计划,科学合理制定经济合理和可行的成本控制目标和计划,其次,做好事中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在项目实施中施工单位应该严格控制材料价格成本、人工成本和组织管理成本,要减少变更项目现象,有效节约项目成本,同时施工单位要确立项目经理责任制,鼓动全员参与项目成本控制活动中,从而可以确保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计划有序进行。4.2完善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措施,避免风险和成本增加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因而完善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措施,加强风险预防措施,综合采取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等多方面措施来实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全面型、及时性和预见性,首先,加强施工单位的财务管理,督促财务人员认真审核项目施工全过程中每一笔费用支出,尽可能减少非必要的经济管理费用支出,同时可以加强项目施工资金管理,合理运用项目资金,提高项目资金的利用率,另外,要尽可能减少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项目设计方案变更,以此减少项目变更、返工等原因增加的费用。

3.3做好施工项目概预算编制工作,提高概预算编制人员的职业能力,降低工程造价

首先,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加大对工程概预算编制人员编制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岗位培训,同时增强概预算编制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提高工程概预算人员编制工作态度,增强概预算人员的责任感,从而促使概预算人员提高编制工作质量,避免出现超概预算不良现象,另外,为了提高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水平,可以通过将概预算编制人员的工作效率、业绩与综合素质来作为绩效考核指标,将绩效考核制度与概预算编制人员的薪资水平、培训晋升机会等方面挂钩,这样就可以很好地促使项目概预算编制人员主动提高自己的编制效率改善编制工作中的不足,从而确保施工项目概预算编制质量,有效控制项目的施工成本,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篇7

中图分类号:F04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变化,企业管理中的产品质量、科技进步、产品柔性、成本控制等工作越来越同设备的自动化和科技化程度挂钩,而设备管理工作中的成本控制也逐渐的成为当前企业整体经营管理发展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组成部分。本文就企业工程设备的相关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就如何加强工程设备管理和成本控制工作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更好的提高工程设备的管理水平,降低企业成本,实现企业的高效、经济、长远发展。

一、工程设备概述

1、 工程设备的概念

工程设备,即engineering facility,主要指的是某一工程或项目在筹划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应用到的各类设备。例如:企业技术改造当中的设备;扩建或新建项目当中的设备;企业因商用或自用而购买的设备等等。

2、 工程设备的费用组成

通常情况下,工程设备的使用费用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

1)第一类费用:即不变费用,主要包括企业中经常性的维修费用以及工程的安装费、折旧费和拆卸费等。

2)第二类费用:即可变费用,主要包括设备机上的动力燃料费用和人工工资等。

3)租赁费用:主要包括设备管理费、大修理费以及第三类费用(例如牌照费、养路费、车船使用费等)等。

3、 工程租赁设备的特点

工程租赁设备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

1)设备的数量较多,专业技术性较强;

2)管理层次多,关系较为复杂,且管理人员多;

3)设备的使用单位较多,常常出现设备维护不到位的问题。

4、 工程设备管理对成本控制的影响

在企业项目的整体成本中,工程设备占据了直接费用中的很大比例,对企业整个成本管理工作的影响和作用较大。主要体现为:

1)工程设备是确保工程项目整体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某些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是通过财务人员进行具体展开的,因此,往往存在一些人为因素造成的管理不足问题。而这时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影响着项目设施购置和使用的成本高低,进而影响整个项目工程 的成本费用情况。

2)工程设备的实际成本对项目整体成本入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在有些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吃设备”的现象,导致企业的资金利用率偏低,进而造成实际成本费用的增加。

二、加强工程设备管理和成本控制的措施

由于工程设备成本控制对整个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它的管理和控制。具有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

1、 加强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

工程设备管理决策阶段的主要内容就是正确的选择地点、时间和方式来进行设备的购置。这一阶段的成本控制是整个设备成本控制工作的关键阶段,也是全过程中最为有效的管理阶段。决策阶段设备购置的基本原则为:生产适用、技术先进、操作方便、经济合理。具体考虑因素包括有:可靠性、生产性、易维修性、可维修性、经济性、环保性、节能性等等。

2、 加强制造、运输阶段的成本控制

1)加强制造阶段的成本控制。在这一阶段成本控制的主要措施就是科学、合理、切实的签订相关合同,并加强合同资料的科学、有效管理。要明确设备制造合同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有:明确合同双方的业务和权利、详细违约索赔条款、规范设备包装、规定设备质量验收的时间和方法、明确交货的地点、时间、方式以及设备催交情况等等。

2)加强运输阶段的成本控制。在这一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措施是科学、合理的选择储存的方式,主要内容包括有:设备储存的时间、运输的路径、运输的方式等等,此外,还要综合考虑到储运的价格、应急措施以及保险理赔等等。

3、 加强安装调试阶段的成本控制

对工程设备在安装调试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其主要的依据是相关的设计图纸、合同文件以及工程设备的技术说明等等。在实际控制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根据当前国家颁布和实行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行业规范、技术标准等内容,通过采取科学、有效、合理、切实的措施来达到控制工程设备管理成本的目的。

4、 加强运行使用阶段的成本控制

工程设备在运行使用阶段的成本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日常管理成本和维修养护成本。具体体现为:

1)加强控制设备的日常管理成本。对工程设备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使用管理费用以及一般性的维护管理费用。因此,在日常管理中,工作人员必须科学的制度和控制工程设备的运行使用情况,并及时对相关运行设备进行日常的养护和处理,从而将工程设备的性能状态始终维持在正常许可范围内,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和降低工程设备使用费用成本的目的。

2)加强控制设备维修养护成本。具体措施包括:

①加大对工程设备日常的巡检工作。工作人员要加大对设备日常的巡检次数和频率,并对每次的检查结果进行详细、全面的记录,从而更好的帮助技术人员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或问题。一旦发现故障产生,要及时的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故障(隐患)的处理和消除。

②建立健全工程设备维护管理制度。要建立和完善对工程设备维修养护工作的制度管理体系,将工程设备维护工作的内容和标准制度化、规范化、统一化,从而更好的提高设备维护的水平和质量。同时,还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管理制度,通过采用正确的考核评估办法,将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同设备维护的效果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有效的降低设备维护的成本,达到控制工程设备管理成本的目的。

结语:

目前,在现代企业的成本战略管理中,设备管理成本控制已经成为其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它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也将会越来越重要。由此可见,企业要想更好的经营发展,就必须要通过多种方法和渠道不断加强设备管理成本的控制水平,从而促进和推动企业的长远、高效、现代化经营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麒.工程设备全过程采购成本控制[J].现代冶金,2012(04)

[2] 周利文.工程设备管理与成本控制探索[J].装备制造技术,2012(03)

篇8

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主要体现在重视程度不足、认识程度不够、制度有待健全、考核体系不完善等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重视程度不足

重视程度不足是导致我国部分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众所周知会计成本控制可以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决策制定提供丰富的数据信息资源,但是如果企业对这一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则很难发挥出这一工作本身的作用。除此之外,重视程度不足带来的问题还体现在其使得企业的经营利润难以稳定的攀升。另外,如果企业对于财务管理模式的重视程度不够则会导致其无法及时地发现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更不用提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因此,如果企业不对财务管理模式给予足够的重视则会导致企业的经营活动出现许多本来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二)认识程度不够

认识程度不够主要是指部分企业管理层对会计成本和财务管理的认识不够全面,或者是不够准确。通常来说会计成本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所有成本,这一成本的内容通常包括了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所产生原料、员工工资、广告、租金等支出。而如果企业的管理层对其概念没有清晰的认识则会使得企业的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与整合,最终导致了企业的管理工作整体效果不佳。

(三)制度有待健全

制度有待健全主要是指我国部分企业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合理的建立健全会计成本控制体系。除此之外,制度有待健全主要还体现在目前我国诸多企业仍旧存在着对于会计成本和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除此之外,制度有待健全还体现在我国部分企业内部缺乏一套完善的相关制度,这进一步说明了其各项措施也亟待改善,特别是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因此,导致对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的严格监督也就无从谈起,最终导致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低下。

(四)考核体系不完善

考核体系不完善对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众所周知,完善的企业成本控制的考核体系才能够有效地提高会计成本控制绩效,而我国现今仍旧存在着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这一问题的存在会使得其自身的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也就失去了开展的动力和抑制力。除此之外,考核体系不完善还体现在我国部分企业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力度也不够。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对基于会计成本控制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应用就很有必要性了。

二、基于会计成本控制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基于会计成本控制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包括诸多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革新管理方式、优化成本分析、完善预算管理、重视人才培养等内容。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基于会计成本控制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

(一)革新管理方式

革新管理方式是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改良的基础和前提。在革新管理方式的过程中最为首要的工作就是要在企业原有的财务管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创新来对其管理方式进行合理的发展。除此之外,在革新管理方式的过程中,企业的管理层自身也应当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从而能够在结合企业的组织架构以及业务、生产等各企业部门的前提下,更加明确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内容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做好企业的财务管理规划工作。另外,在革新管理方式的过程中,企业内部应当注重实行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化责任制度,从而能够更好地将业务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岗位中,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提高。

(二)优化成本分析

优化成本分析对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改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优化成本分析的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当注重切实做好会计成本的分析工作。除此之外,在优化成本分析的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首先应当注重确保企业的成本核算资料的齐全性,然后再以此为依据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划分出构成企业成本支出的主要内容。另外,在优化成本分析的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当通过综合对比分析和因素分析以及连锁替代等多种分析方法来确保企业成本支出分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成本分析的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当秉持全面综合、重点兼顾、动态分析、全程涵盖等原则,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企业财务成本分析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的提升。

(三)完善预算管理

完善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改良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完善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当深刻地认识到预算是做好会计成本控制工作的极为重要的方面。除此之外,在完善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当注重在成本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成本控制工作的重点,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各种成本支出项目来合理地编制企业的预算计划。另外,在完善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切实理解支出计划才是控制会计成本支出的源头,并且这一工作对保证财务收支的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能够通过对成本支出进行控制来进一步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的平衡性。

(四)重视人才培养

重视人才培养是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改良的重中之重。在重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企业应当注重优先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除此之外,在重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应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现实基础上,通过结合信息化时代的需求,进一步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知识培训,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优先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另外,在重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自身也应当注重加强长期学习,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日益进步。

三、结束语

篇9

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盈利,而在会计学中,利润就是指企业在经营期内的所有收入减去在这期间的所有支出而剩下的收入。企业在经营期间的费用支出并不全部都是成本支出,但是成本支出却是占据了其中很大的比例。就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来看,企业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产品的销售与经营业务的收入,但由于目前企业各项业务的发展都趋于全面,产品的种类多,更新的速度快,市场竞争尤为激励,整个经济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企业在增加经营收入这一项上的目标就不易实现了。因此,诸多的企业把目光投向了企业的经营成本的管理。加强成本的管理,有利于控制整个企业财务的成本支出和预算管理,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便于企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成本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企业的成本控制就是将一个经营周期的成本支出加以管理,减少企业的成本支出,使实际的支出费用少于资金的成本预算,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当前的市场经济背景下,由于国家货币收紧政策的出台,企业的融资困难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难题,企业资金的周转也是相当的困难,所以企业不仅要加强解决融资的难题,而且要强化企业的资金管理,尤其是企业成本的控制。企业成本的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强化企业的成本控制不仅可以让管理者时刻关注到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了解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和资金运转情况,为企业再进行投资和开发业务提供可靠的依据,以为后期的企业发展做出正确的决策。

企业应当加强成本的控制,改善成本管理的模式。企业应当更新成本管理的方式,实现更加严格的组织化管理。在我国传统的企业中,大部分企业都不注重企业成本的管理,他们只是做出一个账目报表对企业的经营成本支出进行记录,便于事后进行财务结算,而且手段落后,只是人工的进行成本计算,耗费的时间长,工作任务重,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因此,现代企业应当加强对成本的管理,对企业行业市场信息进行时刻的监控,了解自身企业的发展运营情况。在企业的一个经营周期开始之前,企业的财务人员必须编制出成本预算方案,企业的成本支出要严格按照预算进行执行,必须保证企业的实际成本支出少于或者等于成本的预算,便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实现企业成本控制的科学化管理。由于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落后,人工地进出成本核算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成本信息收到时间长不利于进行成本控制。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在企业中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运用,不仅使得成本管理更加容易,而且成本核算简便快捷准确,节省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便于企业决策层及时的作出正确的决策。另一方面,企业实现信息化的成本管理,由于计算机网络沟通容易,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对企业外部市场进行观察,学习其他企业优秀的成本管理方法,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调整并完善出自己的一套成本控制方案,促进企业长久健康的发展。

二、成本控制的内容

成本控制就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所有成本耗费发生之前制定的一个成本计划,以便于对所有的支出费用加以控制。在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成本控制是相当重要的,它是将影响成本发生的各个因素加以管理,成本的费用支出要按照企业的成本预算来进行,如果成本支出出现异常,运用成本控制的方式就可以及时地作出应对,对成本支出进行调整,便于成本管理的顺利进行,也加强了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有产品投产前的控制、制造过程中的控制和流通过程中的控制。产品投产前的控制就是在产品生产之前对产品的成本进行分析预测,初步确定产品的成本;制造过程中的控制就是对材料的采购、设备的使用和人员的分配加以管理,这是实现成本控制的关键阶段;流通过程中的控制就是对产品的销售进行定量分析,以最小的成本推动产品的销售来获得利益的最大化。企业要严格完成成本控制的内容,完善企业的成本控制,促进企业的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健康发展相当重要。

三、成本控制的实施要求

成本控制是从产品的投产之前开始的,在此期间财务部门将制定成本计划以便于成本的控制。企业应当完善成本控制的实施要求,便于更好的完成企业的成本控制,促进企业财务的管理,保证企业健康的发展。

(一)提前预算,定额定量

在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中,制造中的成本控制时成本控制的实施阶段,而投产前的成本控制是对产品成本制定计划和预算,也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最关键的因素。因此,企业在实施成本控制的第一个阶段,也就是投产前的成本控制阶段,企业要根据行业市场的环境,结合自身企业的发展优势,充分考虑产品的市场前景,对成本作出一个合理的预算方案和成本支出计划。提前作出预算和定额定量可以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支出进行规范,避免在经营期间的大范围的超支现象的发生和资源的浪费。同时,定额定量也是企业的成本支出的衡量标准,便于企业的管理层对财务进行管理,有利于财务人员的核算工作的完成。

(二)分析、考核成本控制,进行标准化管理工作

在现代企业的成本控制中,高校化和规范化是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要求。企业对成本的控制不是将成本压的越低越好,而是要根据企业外部市场的要求,结合在实际的经营活动中产品的表现情况对产品的成本和价格作出评估,作出一个合理的成本和价格水平,避免因成本控制问题造成了产品的质量不过关或者是成本控制的不合理而引起了资源的浪费。标准化也就是企业生产经营制度化的最高要求,它是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生产或者管理的最佳方式。企业只有进行标准化的管理,才能有效的促进成本控制的工作的实施与完成,引导成本走向正规,发挥出成本控制的作用。

(三)建立健全的成本控制制度,保证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熟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企业如果没有制度的规范那就是一盘散沙,永远经不起风浪,也不可能发展壮大。成本控制也是一样,只有规范成本控制制度,才能保证成本控制的有效执行,发挥出成本控制的作用。因此,企业在实行成本控制之前,企业的管理者应当设立一个小组,以现有的成本控制制度为基础,结合自身企业的发展优势及特点,对成本控制制度进行完善,作出一个完全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的成本控制制度,以保证企业成本控制的正常实施,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和企业的收益。

四、结束语

成本控制对企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利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在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企业要完善成本控制制度,加强成本控制内容的实施,不仅为企业节约了许多的资源,而且成本的有效控制便于进行成本核算,为企业的决策层作出合理的经营计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桂凤.成本控制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J].财经论坛,2010

篇10

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生存或谋求发展壮大,除了技术领先、资本雄厚之外,管理在其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活动中永恒的主题,成本控制的直接结果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现今的市场更多的是买方市场,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有众多企业在竞争,而生产的往往是同质产品,差异不大,这时就要看哪家企业具有成本领先优势,提供的服务是否优质,品牌的美誉度如何,其中成本控制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因素。要是企业的成本比竞争对手具有优势,那么他就可以运用低价竞争手段,扩大市场占有率,进而增加生产量,获得规模效应,占领市场。企业只有不断加强成本控制,才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获利水平。

一、企业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

企业成本是企业为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而发生的价值牺牲。企业成本的组成部分既包括营业成本、期间费用等当期费用,也包括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最终将计入各期费用的经营费用等等。中华会计网

经营费用是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支出。企业当期发生的支出包括费用性支出、非费用性支出。发生于经营过程各方面、各环节的各项费用性支出就是经营费用,这是企业当期发生支出的主要部分。经营费用本质上是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最终应当计入费用要素的各种支出。经营费用通过成本费用等账户的汇集、分配、计算、结转等加工处理而计入各期费用要素。

成本费用即成本性质的费用,也即将要计入某个成本计算对象账户的费用。成本费用有多种。以工业企业为例,有材料采购中的成本费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费用、设备安装中发生的成本费用等。通过对它们分别进行成本费用的核算,确定应该计入材料采购成本、产品生产成本、设备购置成本的数额,从而确定库存材料、产成品、固定资产等资产的成本。可见,经营费用发生后,经过成本费用归集,形成各种资产的成本,将或早或晚被确认为费用要素。经营费用主要通过成本费用核算后而或早或晚被确认为费用要素。

费用要素中的各项费用是企业为了实现本期目标而发生的价值牺牲。会计上的费用要素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计入当期费用要素的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支出等账户汇集的数据。作为与收入相配比的费用要素各个项目,其核算的真实、公允对确定财务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控制效果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企业控制整个成本的角度看,营业外支出是不用计划其发生但是要控制其发生的企业成本的组成部分。

二、成本控制原则

1、节约原则。节约意味着用较少人力、物力和财力,得到较多的产出。节约是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核心,也是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一项基本原则。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企业只注重于严格成本开支范围和有关规章制度,只强调事后的分析和检查,效果往往不明显。要更好地贯彻节约原则,不但要加强成本的反馈控制和事后检查分析,更要着眼于成本的事前控制,优化施工方案,深入研究项目的设计文件和具体施工条件,拟定有关预防成本失控的技术、组织和经济措施,消灭成本控制工作的先天性不足,做到防患于未然。

2、全面性原则。项目成本控制的全面性原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项目全员成本控制。要降低成本,就必须加强与项目相关的每个部门和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另一方面是指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在工程项目确定之后,成本控制工作应从施工准备开始,经施工过程至竣工移交后的保修期结束,因此,成本控制工作要伴随项目施工的每一个阶段,并考虑到项目整个寿命周期的总成本,从而达到最有效、最全面的成本控制。

3、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要使成本控制真正有效,必须严格按照经济责任制的要求,贯彻责、权、利相等的原则,要在项目中确定各成本中心,从而形成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责任系统。需要强调的是,责、权需要对等。如果没有相应的权力,就不可能在规定的范围内决定某项费用能否开支、如何开支和开支多少,当然也就谈不上对成本控制负责。此外,应定期对各成本中心的业绩进行考评,并同员工工资紧密挂钩,做到奖惩分明,从而充分调动每个成本中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目标管理原则。目标管理是一种贯彻执行计划的方法,它把计划的任务、目标等逐一分解,提出具体要求,并分别落实到执行计划的有关部门和个人。目标管理的内容包括:目标的设定和分解,检查目标执行结果,修正目标和评定目标。成本控制作为目标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工作的开展要遵循目标管理的原理。它必须以目标成本(标准成本)为根据,将其作为对项目各种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和指导的准绳,力求以最小的成本支出,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三、做好成本控制的措施

成本控制的起点,或者说成本控制过程的平台就是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成本控制不从基础工作做起,成本控制的效果和成功可能性将受到大大影响。总的来说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主要有以下一些:

1、建立分级控制和归口控制的责任制度。为了调动全体职工对成本控制的积极性,企业必须明确各级组织(厂部、车间、班组等)和各归口职能管理部门(如财会、生产、技术、销售、物资、设备等)成本控制方面的权限与责任,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的责任制度。因此,企业要将成本计划所规定的各项经济指标,按其性质和内容进行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到各个车间、班组和各个职能科室,实行分级归口控制。各个归口职能部门,既要完成其他部门分配下达本部门的各项费用指标,也要负责完成企业下达的归口指标,并进一步把归口管理的指标分解下达到有关执行单位和部门。从而形成一个上下左右、纵横交错、人人负责的成本控制体系。

根据权、责、利三者结合的原则,在建立成本控制责任制的同时,必须赋予责任单位和部门以一定的经济权限和利益,使其有搞好本单位责任成本的相对的自。这些自一般的有压缩流动资金定额的权限,以减少利息支出;上交多余固定资产的权限,以减少固定资产占用费和折旧费的支出;上交多余劳动力的权限,以减少工资支出;本单位奖金分配的权限,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篇11

(二)医院成本控制。医院的成本不仅包括各类医疗器械和药品采购、医护人员的工资支付,还包括医院基础设置建设等方面。医院成本的控制影响着医院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同时也影响医院的发展水平,以及是否具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服务的能力。医院的成本控制不应该只是一项事后监督的工作,为了让医院的财务管理更加透明,让资金使用情况更细致,应该在每一个有经济活动的环节都有成本控制和管理。

二、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目前基本状况

(一)从根本的理财管理观念上来说,大部分医院对于财务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都是不够的,这也是为什么目前为止很多医院出现财务混乱或者经营状况不良的原因之一。医院与普通盈利组织或公司不同之处在于:普通公司的一切活动目的是为了盈利,而医院最重要的责任是救死扶伤为大众服务,盈利只是在正常的医护活动之外管理得当的少数收益。

过去公立医院的主要款项来源于政府的拨款,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上到医院领导下到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以及普通医护人员,对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都没有形成完整观念,重视程度不够。比如,医院的医护人员为了追求先进医疗技术而忽视医疗设备的性价比及实用性,甚至大量采购大批不实用的医疗器械,这是财务预算把关不严,也是医护人员没有财务预算和成本控制的观念后果。

(二)关于财务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制度不完善,落实程度不够。在医院越来越走向市场化模式的情况下,医院的财务管理也就更加重要,虽然收益不是第一要义,但是财务状况直接影响这个医院能否长期发展以及发展状况是否良好。成本核算有利于对成本的控制,能够极大地减低不必要的开支,同时实现理想的成效,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转。有效的财务预算不仅需要专业的财务人员,而且是要求对医院的常规事物及性质非常熟悉,这样的财务人员比较少。而且有效的财务预算计划的制定以及成本控制的实施需要每一个环节的配合,这是一项全局性工作。首先是制度的完善,其次是关于制度的落实和管理要严格把关,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三)医院财务管理机构功能的丧失与监督管理的失职。医院与普通盈利组织的性质不同以及从前的管理模式老旧等原因,大部分医院的财务管理机构与医院行政管理相互融合,相互分化。这样的后果是医院的财务管理部门只发挥最基本的财务记录支出等功能,而财务预算和成本控制等重要功能往往被忽略。

三、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几点建议

(一)改变观念,从上至下树立财务管理观念,特别是要加强财务预算与成本控制方面。医院所有工作人员都应该形成成本控制意识,这样才能够有效实现成本控制的目的,在完成医护职责之余使医院运转状况改善,增加医护人员收入,改善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的配置。首先是要通过引进财务人员或进行医院专门财务培训等方式提高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操作水平,同时要注意财务部门与行政部分的区分,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不分边界;其次是加强对医护人员有关成本控制培训工作,树立成本控制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