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思想道德素质培养

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31 16:34:4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思想道德素质培养

篇1

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是高校在新时期重要的政治任务,作为占据高校规模半壁江山的高职学院,于此尤显任重道远,因为,当代高职学生的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状况不容乐观(这是素质教育之根本)。因此,加强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成为我们潜心研究并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当前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及其特点

(一)高职学生政治思想稳定、健康,政治鉴别力较强,政治取向务实积极,但政治选择的功利化倾向突出,政治心态幼稚 :政治思想稳定健康,是因为他们耳闻目睹了改革开放的成就,亲身感受着祖国的发展和进步,对中国改革和发展充满信心;政治鉴别力较强,是指他们对政治问题的分析更趋冷静和理性化,不再容易被某种思潮或某种势力所左右而采取过激的行动;政治取向更加务实、积极,是他们已认识到个人的成长不能脱离现实的政治环境,主张在现实的政治环境下寻求个人的全面发展。

但也必须看到,高职学生在政治思想和政治观念上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困惑和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表现在: 部分同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的、片面的、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层面上,对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感到困惑不解。一方面形势大好,一方面问题不少,对这种矛盾的现象他们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因此透过表面的冷静,高职学生的内心潜藏着浮躁和不安。

(二)高职学生积极进取,敢于竞争,人生价值积极向上,但在价值主体、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上表现出自我化、实效化、短期化的特点 :高职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还是不成熟的,绝大多数高职学生还不能用理想的价值目标来指导实践,当他们人生价值的目标和现实利益发生矛盾时,一般倾向于现实利益的考虑,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上的实惠性和功利性倾向比较明显。

(三)一些家庭经济较差的学生,知道艰苦朴素,只在学习上和技能特长上攀比竞争,这是积极健康的行为:但相当一部分学生生活追求新潮,贪图享乐。在生活方面,推崇及时行乐,吃讲排场、穿讲高档、玩讲多样、相互攀比、超前消费。甚至一些来自边老山区的学生出现不惜“借钱过好日子”,而对提倡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粮嗤之以“小农意识”;在学习方面,贪图安逸,缺乏积极进取向上精神,声称“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的所谓“治学原则”;在爱护保护他人成果方面,表现出道义上的缺失,随意破坏、剽窃事情时有发生。

二.影响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的基本环境因素分析

(一)国内外形势的影响,刺激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十七大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增强了青年学生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认同感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增强了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2、高等教育改革、校园环境状况对高职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新的冲击和影响:“招生、择业”等分配制度的改革,一方面促使学生更加注重勤奋学习,注重能力锻炼,完善知识结构,努力成才;另一方面,学生家庭高额的教育投资强化了他们的效益观念,学生及其家长开始注重教育回报,对高校办学条件,教学、服务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收费制还使学生对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有所淡化。同时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招生范围迅速扩大,而教育经费的投入则显得严重不足,学校的办学资源出现严重短缺和全面紧张,再加上为创收而招收的各类成教学生在校内居住对学校校风的冲击,校园周边“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导致了一些学生行为失范。3、家庭教育欠缺和过分溺爱,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十分明显:一些家长宁愿自己吃苦受累,节衣缩食,也要让自己的孩子舒舒服服、体体面面上学,对他们有求必应,很少甚至不去过问他们的花费去向,这无疑变相地鼓励了孩子的高消费,滋生了他们摆阔气、讲排场的恶习。

三.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培养的途径

(一)以加强“两课”建设为突破口,坚持理论武装 :当前“两课”建设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二是拓宽、丰富“两课”内容,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正面回答和帮助学生认识大学期间学习、生活中将可能碰到的一系列问题。2、转变德育观念,发展咨询教育: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以教育者的身份对学生实施教育行为,学生则是以受教育者的身份被动地接受教育,而咨询把学生和老师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老师是以专家学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体现平等,体现服务。3、在高职学生中坚持进行“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三个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大学阶段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基本上都形成于这一时期。因此,必须坚持对高职学生进行树立“为人民服务”观念的教育,;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增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4、加强实践教育环节,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社会和善待生活:社会实践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帮助学生走近社会、走近工农、了解国情,引导他们正确全面认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实践教育中,要突出劳动教育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现在的高职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是从校园到校园,他们大多数缺乏体力劳动的锻炼,缺乏艰苦生活的锤炼,缺乏逆境、挫折的考验,这是他们的“先天不足”,这势必对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产生直接影响。

篇2

每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都应该具备丰富的知识和人文底蕴,对于缺乏经验和情感薄弱的中学生来说,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大多依赖于教师进行传递。因此,语文教师对教材中人文精神挖掘的程度以及教师个人的人文素养对初中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若教师有着极高的人文素养则能为学生营造宽松的人文环境,将人文感悟和情感内化为个人的人格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教师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能促进课堂的有效进行,知识得以高效的传递。

教师可从三个方面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第一,人格修养,语文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人格才能创设浓郁的文化氛围,受到学生的喜爱,感召学生。人格修养也为教师其他素养的提高提供了肥沃土壤。教师可通过大量阅读相关书籍来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并在讲解教材的过程中,应用相关书籍的案例给学生进行课文的讲解,既生动形象地传递了思想感情又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第二,教学修养,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处于叛逆成长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免不了会受到学生的影响,进而产生情绪化的行为,如大声呵斥学生等,这样的行为会破坏师生之间的感情。所以教师应进行课堂教学方面的经验交流,相互查缺补漏,减少课堂情绪化事件的发生。第三,语言修养,语言是知识的直接传播方式,若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够做到准确性、生动性、逻辑性以及感染性,就能提高语言使用的科学性,学生易于接受和模仿,对学生往后的成长道路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

二、在语文教材中挖掘思想道德元素

语文教学是建立在语文教材之上的,语文教材的编排本身就富含了大量的思想道德元素。教材中的文章基本都充满了人文精神,能够唤起初中学生内心的情感。通过对教材中人文精神的挖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起学生对自己生活、人生的思考。所以,教师在上课时要根据相关的文章,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由于每个初中生的生活背景、个人品格及经历都有所不同,因此,对课本中富有思想道德元素的文章的体会也会不同。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具有思想道德元素的文章去熏陶学生、感化学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例如在学习《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时,教师除了教会学生认识新的字词以及学会用口头描述事物外,还可挖掘课文中的思想道德元素并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它维护着地球的平衡。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森林面临着消失,动物濒临灭绝。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给学生强烈的带入感来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进而培养其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可让部分学生扮演动物和植物,另一部分学生则扮演挖掘开采的人类,进行情境的演练,让学生能够有最真实的感受,从而激发起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三、在写作中运用古文与名言警句

篇3

截至2016年底,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数量达到26958433人。大学生作为我国的重要人才储备,对于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家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培养教育问题。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全面提升自己,帮助他们在毕业之后更好地融入到社会。茶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已经被很多高校应用到教育工作当中,本文首先对我国茶文化的教育现状进行分析。

1.我国茶文化教育现状

茶文化中蕴含着很多优秀的精神品质,例如无私贡献,坚韧等。学习茶文化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拓展视野,还能帮助学习者建立良好的品质。目前,茶文化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许多高校也积极开设文化相关专业、茶道的系统课程。除此之外,茶文化还被用于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目前很多高校将茶道思想用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我国的茶文化教育方法缺乏创新,高校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茶文化知识时,多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茶文化知识具有丰富的内涵,以单一的灌输教育形式进行授课,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难以领会茶文化的精髓,因此,茶文化教育的方法需要进行创新;其次,高校的茶文化学科教学内容较为落后,茶文化学科的知识以茶文化历史或者茶艺方法为主,未能与时俱进。同时,茶文化学科的授课老师以理论讲述为主,导致茶文化教学课堂较为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低;茶文化未能充分发挥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茶道素质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未能形成规模,茶道思想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应用有待进一步探索。

2.茶文化在当代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003年开始,大学毕业生规模增长迅猛,然而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岗位要求不匹配使得其在面临就业时遭遇尴尬。此时劳动力市场中大学生就业难与技工荒现象并存,社会上出现了“大学生热衷回炉”、“一纸文凭不如一门手艺”、“新读书无用论”等现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主要是因为很多大学生的能力与素质达不到企业的标准。茶道思想对于我国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

茶对于我国居民而言,不仅是一种重要的饮品,同时还是传统优秀文化的载体。我国是茶道的起源国,茶道融合了我国古代人们的智慧,茶道文化与思想流传到很多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影响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获取大量的信息。目前,西方文化对我国大学生的影响很大,部分大学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而忽视了我国传统优秀文化。茶文化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没有受到大学生的重视。茶道思想也没有得到广泛的宣传。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融入茶道思想,能够帮助大学生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2.2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

我国古代的居民将品茗当作一种享受,品茗的过程也是自我反思提高的过程。茶是一种大众饮品,以茶为载体的茶文化也是一种大众文化。茶文化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例如饮茶礼仪,自身修养相关的文化等。我国的茶道精神包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茶道精神能够帮助学习者修身养性、开阔心怀,茶道思想的这些作用对于帮助我国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大学生需要保持坚韧、乐于奉献的品质,而这也是茶道思想推崇的品质。伴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普遍提升,少部分人已经丢失了奉献的精神。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应当保持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

2.3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茶文化包含的内容众多,涉及到多门学科,例如文化、宗教、哲学等。我国早期的茶文化作品《茶经》,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力。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茶文化也流传到其他国家。目前,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各个国家的茶文化具有自身的特色。茶文化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入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转变,复合型人才在社会中更具有竞争力。学习茶道知识能够帮助大学生丰富知识结构,学习茶道知识还能引起大学生对实践的重视,《茶经》也是由作者陆羽跋山涉水,实地考察撰写而成。

2.4开拓眼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茶文化推崇勤俭奉献的精神,还包含茶德的思想。茶德强调对心灵的洗涤。目前,大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中不乏低俗、违法的信息,可能会诱导大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例如,目前的一些网红、主播,为了吸纳人气,不惜做出一些低俗的举动。学习茶道文化,能够帮助大学生在浮躁的社会风气下,保持宁静的心,建立正确的价值观。2.5树立良好的校风高校是大学生学习成长的场所,也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的过渡场所。为了帮助大学生顺利融入社会,高校应当树立良好的校风,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茶道中包含了很多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这些精神品质也是我国很多大学生所缺乏的。将茶道中推崇的内容引入到高校校风建设中,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校风,例如茶道推崇的宁静致远、坚忍不拔。同时,学校可以组织茶道学习讲座和其他茶文化活动,这样能够促进高校学生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减少校园暴力事件。

3.高校茶道思想与素质教育融合的措施

3.1完善高校茶文化教学模式

目前,高校开展茶道教育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为了提升高校茶道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高校可以从三方面着手:首先,茶道教学要由浅至深。茶道所涉及的内容很广,茶道内容对于初学者而言,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初学者很难深刻了解茶道思想。因此,在高校的茶道教学工作中,必须结合茶道蕴含的哲学思想,合理安排教学课程,避免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采取填鸭式灌输的教学方法;其次,茶道教学要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目前的茶道课程以茶文化历史为主,局限于理论层面,实践课程比较少。高校可以增设茶文化相关的实践课程,让学生参与到采茶、制茶过程中,提升学生学习茶文化知识的动力;最后,高校教师在开展茶文化课程时,要创新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课本,可以适当引入与茶有关的名人轶事等来活跃课堂气氛。

3.2运用茶道思想提升大学生素质的措施

要想充分发挥茶道思想在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第一,增加茶文化选修课程。高校通过增设茶文化选修课程,能够让高校学生具有更多的选择,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茶文化知识学习机会。增设的茶文化选修课程内容可以多元化,不用局限于茶史、茶艺方面,还可以与茶经济、茶文化有关。在开展茶道课程教学时,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例如多媒体教学、教师茶艺表演等,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茶道课程的兴趣;其次,高校可以从多个渠道对茶道的重要性进行宣传。高校可以在学校图书馆建立茶文化交流区,定期举办茶道讲座,组织与茶道相关的竞赛等。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学习茶道文学,并通过相互间的交流,加深对茶道思想的感悟,并将茶道思想中的品质作为自身努力的目标;最后,茶道课程可以多个专业结合,例如《茶经》可以作为文学专业学习茶道的材料。经济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茶经济知识,来加深对茶文化的理解。外语专业通过开办茶名翻译课程能够让外语专业的学生对茶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将茶文化与各个专业的课程融合,能够帮助大学生更为深入的了解茶文化,进而领悟茶文化中的思想。

参考文献

[1]赵宇昕.以“茶”为载体,探索农业院校大学生素质培养[J].科教文化,2015(7):44-45.

篇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066-02

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想要在求职与择业中获得更多的机会,需要迅速适应学校环境向职业领域的转变。这种转变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他们是否具备社会所认可的职业素养。实践证明,谁在职业素养上占据高位,谁就在就业上占优势,谁也就能够拥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大学生职业素养缺失不仅影响高等院校的就业率,也影响到大学生个人的前途,更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因此,高校应重视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1]其中,职业技能又称为显性职业素养,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而其他几项则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又称为隐性职业素养。在衡量一个人的时候,企业通常比较重视隐性的职业素养,而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2]这些素养从意识层面包括秩序意识、合作意识和尊重意识,从能力方面包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因此,大学教育在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方法与途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与主阵地,它在培养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将职业素质的培养融入到教学当中,以基本理论为基础,通过情景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职业道德、职业法律、职业行动等方面的培养。

1.通过“理想信念篇”进行职业理想信念的培养。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借想象而确立的奋斗目标,即个人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它是人们实现个人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手段,并受社会理想的制约。新生刚入校,面对的是大学生活的不适应以及对所学专业的迷茫。开学初,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对2013级新生基本情况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专业的填报,38.2%的学生是亲朋好友帮助选择,对于选择学医的目的,40%的学生认为好找工作,对于所学专业的了解,60%的学生不太清楚。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新生对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并不了解,缺乏职业意识,更不可能产生职业情感。因此,我们可以在绪论课进行入学适应教育,对大学生活以及学校概况进行介绍,并设计实践课环节,邀请资深的专业老师讲座,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让学生一进入大学就开始培养职业意识。紧接着在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中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并为着理想不断奋斗,鼓励学生从进校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理想与职业之间搭建桥梁,让理想通过职场奋斗而梦想成真。

2.通过“人生价值篇”进行职业价值观的培养。职业价值观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职业价值观决定了人们的职业期望,影响着人们对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的选择,决定着人们就业后的工作态度和劳动绩效水平,从而决定了人们的职业发展情况。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在第三章人生价值篇中,如果单纯地谈人生观,孤立地谈人生价值,则会使整个教学内容显得空洞,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教师将学生今后要从事的职业与实现人生价值联系在一起,教育学生科学地对待人生环境,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处理与他人的竞争与合作,尤其在工作岗位中培养与同事的团队合作精神,让职业成为个人发挥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载体,教学则会显得充实而有意义。

3.通过“道德修养篇”进行职业道德与作风的培养。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职业作风是指从业者在其职业实践和职业生活中所表现的一贯态度,是职业道德在从业者职业行为中的习惯性表现。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具有社会道德的一般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自身的特殊作用。因此,在第四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与第七章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的教学中除了要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容传授给学生,更要在此基础上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有机结合在一起,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整体提升个人道德修养。

4.通过“法律篇”进行职业法律意识及维权观的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应主要从法律的知识、观点和思想三个方面加以培养,从而使大学生具备法律知识,形成对法律的信仰和公平、正义观念的养成。在第五章与第六章的法律专题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法律精神和法治观念,再结合第七章第二节职业生活中的有关法律部分将职业法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在教学中引入真实生动的法律案例,比如,对“医闹”事件、“护士虐婴”事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使大学生加深对法律的深刻理解,培养高尚的职业操守。

5.通过“实践活动”进行职业行为的培养。职业行为习惯与职业意识密不可分,树立职业意识和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是统一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实践课,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职业角色,规范职业行为。例如,笔者在实践课上让学生自编自演有关“医德”主题的小品,由学生扮演医生与护士的角色,要求学生必须使用符合医护身份的语言、动作,目的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医护岗位的行为规范。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要求学生立足专业特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利用所学知识为人民服务。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深化

利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上,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深化:

1.教师应具有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教学意识。按照教育学的一般要求,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但教师的主导作用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程度,因此,教师应具有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教学意识。教师应对职业素养的内涵有深刻的把握和理解,要了解授课学生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包括职业道德、就业条件、行业前景以及国家的方针政策等,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效渗透职业素养的教育。目前,有些教师对学生所学专业一无所知,无法立足学生就业,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无法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教学缺乏实效性。

2.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深入。在教学中,应把党的方针政策融入到教学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应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融入到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行业的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备好课,拓展教学内容。比如,在谈职业理想的时候,我们可以将“个人梦”融入到“中国梦”,引导学生通过实现职业理想而最终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比如,十报告在推进社会保障及人民健康方面,提出“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我们在授课中就将党的十报告中关于医改的方针政策融入到教学中去,使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我们还分专业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法律条文的解读。比如,我们为护理专业的学生解读了《护士条例》,为药学专业的学生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这样,同学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行业法规,为以后更好地从事工作培养法律意识。

3.将实践课与学生专业见习相结合。专业见习是大学教学计划的一个有机部分,是大学学习阶段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专业实习的前奏。通过教学实践中的摸索与探讨,专业教师的协助与指导,学生逐步获得实践工作的能力。可见,专业见习能使学生近距离感受职业的魅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可以利用专业课实践教学环节来开展思政课教学,寻找二者的结合点。同时,这两者的结合还有一个优势:既可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教学资源,将专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素质养成有机地融合,另一方面又可以减轻思政课教师寻找实践教学场所的压力。

篇5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0(b)-0143-01

我国一直是一个礼仪之邦,在长期的文化教育中一直重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这也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真正实践的内容。在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也逐渐将思想道德教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教育相结合,重视在其他学科教育中不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初中历史教育作为我国初中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让学生客观了解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在多年来的初中历史教育中,涉及到我国很多传统的优秀思想道德内容,也涉及到我国诸多的有着高尚道德情操的历史人物,因此,在初中历史教育中可以充分发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当代学生的启发作用,将思想道德教育与我国初中历史教育相结合,以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方式的创新,也有利于提高我国当代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初中历史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结合进行论述。

1、营造良好气氛,提高学生对于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视

学生对于思想道德素养的态度是关系到初中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因素,也是直接影响学生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重提高学生对于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视程度,只有当学生对于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视程度比较高的时候,才能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气氛,利用这样一个良好的氛围来提高学生对于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视。例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涉及到一些历史人物的时候,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一些历史人物的高尚道德情操,让学生对于这些历史人物有更加深入地了解,也对他们的高尚道德情操有更加深刻地体会。比如,在讲到汉文帝的“文景之治”时,我们可以引入汉文帝至孝的故事。“汉文帝刘恒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大孝子,在其二十四岁的那一年,他的母亲得了一种病,因为不能服食药物,所以这病好得非常慢。汉文帝看着自己日渐消瘦的母亲,常常泪如雨下,并且日夜守候在母亲的身边,直到母亲病愈为止,在这个过程中他自己也消瘦了不少。”在这个故事讲完以后,我们可以问同学们:“你们有谁对自己的父母做过类似的事情?”从而引发学生们深思,以提高他们对“孝道”的认识。通过这样长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上更加深刻感受到我国长期以来优秀的思想道德传统,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提高对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视,进而在自身的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完善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2、初中历史教师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好榜样

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实际行为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十分大的,也是在教学过程中最有说服力的,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想将历史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那么就需要从自身做起,在学生面前树立好榜样,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接受教师的教育。历史教师作为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增强自身的说服力才能使学生们对历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更加的感兴趣,这就要求我们的历史教师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高度。提高历史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主要措施有:首先,教师应该定期接受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学校内部组织的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工作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教育工作综合能力。其次,历史教师应该不断地通过自我学习的方式,感悟历史人物的博大情怀和高尚情操,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最后,历史教师应该定期对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道德行为进行客观的评价,使自己处于一个不断反省、不断进步的状态,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

3、在初中历史教育中强化道德素质的培养

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中很多历史人物和他们的经典事件都是宣扬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素材,也是在初中历史教学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除了可以利用历史人物的经典事件来营造教学气氛之外,还可以利用这些事件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培养。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的时候,可以将历史人物的一些名言名句与学生分享,让学生更加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所需要承担和面对的现实,让学生体会到历史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所表现出的担当,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结合现在的社会情况,结合自身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客观看待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中的不足,认真努力完善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用历史人物的卓越表现和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来鞭策自己,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4、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培养

篇6

1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随着运动员在人民心中影响力的不断提高,其自身的社会公众形象要求他们不仅要担负参加比赛、为国争光的任务,更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随着运动队走院校化道路,各省先后成立了体育职业学院,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面临新形势的挑战和考验,需要与时俱进,如何更好的构建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体系,真正的使运动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得到提高,成为思想坚定、技术过硬的优秀群体,为开创我国体育事业新局面做出更大的贡献,是关系到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大的战略任务。

2当下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现状

2.1.1教练员对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在一个运动队内,教练员是整支队伍的灵魂人物,他们与运动员朝夕相处,陪着运动员南征北战,见证着运动员的成长,对运动员的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技能的训练和提高等方面都肩负着责无旁贷的责任。然而,多数教练员存在着观念误区,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对运动员进行专项的训练,未能对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更多的是将其作为一个工作形式,走走过场,而将运动员比赛成绩作为衡量自身教育工作质量的唯一指标。

2.1.2运动员重视竞技成绩而忽视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在运动员身上也同样适用。每一名运动员都有一个“冠军梦”,在这种冠军梦的指引下,他们能够不畏训练的艰辛,顶住伤病的折磨,展现超出常人的毅力最终获得成功。然而也正是在这“冠军梦”的金牌意识下,一些运动员急功近利,只看重训练,忽视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甚至个别运动员在功利心作用下走上了违法的道路,最终误入歧途。可见,在运动员中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已成为运动员队伍建设的首要出发点。

2.1.3家庭和社会对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支持不够

伴随着竞技体育在国际社会中逐渐成为彰显综合国力的一项有效指标,运动员队伍年轻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而家庭正是他们素质养成的重要的发源地点,而在我国,竞技体育成绩是衡量一个运动员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大多数家庭将竞技比赛成绩作为其子女进行成长成才的唯一指标,而忽视了其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教育。从社会层面来看,运动员作为公众人物,关注度和影响力要高于普通人,甚至会因为竞技比赛的成绩而为产品代言、为商家宣传,功利性趋向不言而喻。而普通民众对运动员的关注则更多的是其竞技状态和比赛成绩,而忽视其思想道德素质,这就更增加了运动员对于运动成绩的渴求度,很多运动员虽然比赛成绩突出,但其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极其低下,很难使其成为一个正面的公众人物,甚至可能对普通民众带来负面影响。

2.2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教育模式僵化

运动员的大部分时间用于日常训练,缺席文化课的情况屡见不鲜,而就高校而言,为了让运动员出成绩为学校争光,很多领导和老师对运动员缺席文化课的情况是默许的,这形成了运动员普遍文化基础薄弱和思想道德素质不佳的现状。有的学校尽管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课程,但多流于形式,真正落到实处的少之又少,有的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但是教育模式僵化,以批评教育为主,缺乏教学方面的引导,不能从根本上起到提升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

2.2.2教学方法单一

行之有效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灵活的教学模式和丰富的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而在现实的运动员教育培养过程中,一些运动队领导有提高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的意识,但是在教学方法上往往形式单一,多以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为主,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有的运动队甚至将日常训练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完全割裂开来,最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如人意。

2.2.3教练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在我国,运动队的教练员绝大多数是退役的专项运动员,这就使得教练员思想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教练员自身思想素质不高,无法给运动员以表率作用,其不良言行甚至会成为运动员学习和效仿的对象。2011年的“范斌门”事件中,当事人范斌曾直言:“我是在骂声中扛过来的”。足见教练员对运动员的影响以及运动员队伍中思想道德素质的传承性。此外,一些教练员对运动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方式非常粗暴,动辄以命令和惩罚的方式开展,不但不能起到教育作用,甚至有可能使运动员和教练员之间的矛盾激化,不利于运动队内部的稳定。

3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新型德育体系

3.1完善管理制度,形成党政领导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

运动员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健全而完善的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这就需要相关领导明确自身职责,建立和健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使德育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同时,相关党政领导还应有效深入到德育工作中,通过会议、讲座、文件等宣传手段呼吁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使教练员、运动员以及相关教师能真正的在学习和工作中加以重视,使德育工作不在流于形式。

3.2努力实现体育和德育在运动员教育中的双向结合

运动员的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不能单以专项训练为主。而作为教练员而言,本职工作也不单单是对运动员进行训练,应努力实现体育和德育在运动员教育中的双向结合。将德育工作渗透于体育训练中,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吸收和掌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运动员队伍自身的管理和建设。教练员应首先从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入手,明确自身的使命与担当,充当高素质的先锋和表率。其次,努力寻找体育和德育的有效契合点,寓德育于训练,如:从努力训练为国争光的角度加强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从运动员协作训练中融入团队合作和集体主义精神,从运动员失败的案例中解释心态的重要性,帮助运动员摆脱功利主义的影响等等。

3.3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德育专职教师队伍

教练员对运动员的影响很大,但是单凭教练员对运动员在训练中的德育渗透是无法完全提升运动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这就需要每一支运动队都需要配备一支高素质的德育专职教师队伍,形成教练员与德育教师的合力,保证德育工作能够有序的开展。可以从德育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工作资历等方面进行合力配比,并经过专项训练,使这支教师队伍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既能有所创新,又能凸显实效。

3.4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搭建德育教学平台,拓展教学领域

网络是当代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信息获取来源和交流平台,以其特有的开放性、时效性、交互性、快捷性成为大众传媒的主流,而运动员的德育工作也可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搭建德育教学平台,进而拓展教学领域,使德育工作不仅局限于教室和学校,甚至可以遍布于网络空间。可通过建立专题网站、建立QQ群、创立微信公号等方式及时更新德育教学内容,以及与德育相关的时下国际国内热点新闻,让运动员们可以在课余时间有选择性的阅读,并逐渐培养运动员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作者:张旭 单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参考文献:

篇7

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等方面拥有的基本品质。

实际上中国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从小学就已经开始了,但遍看各种公共场所、大街小巷,人们素质低下、文明欠佳之举屡见不鲜。例如,乱闯红灯、不遵守交通规则;买票、付款、上车等不排队;年轻人公交车上不让座;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等。说明我们素质教育的成效并不尽如意。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如果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健全,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而且直接关系中华民族的整体国民素质,甚至会对他人、对社会带来危害。总书记曾强调,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文不打算对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作全面深入的分析,这里主要想针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的道德素质修养方面进行一下探讨。

一、当前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表现

尽管我国的教育体制已逐渐由以应试教育为主导过渡到以素质教育为主导,但长期以来,高等学校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力度比较大,而对于做人做事、行为规范方面的基本道德品质,学校教育引导的力度还不够。

在大学里,仍然能够看到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上课迟到、早退,还不懂得向老师赔礼道歉;课堂上大声说话,接听电话;卫生间乱涂污言秽语,用后不知道冲水;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打架斗殴;校园里搂搂抱抱等等……这些本不该发生在受着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身上的东西,却在校园里时有发生。诸如此类的不良行为,已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形象。因而,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将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当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对大学生重点进行道德修养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过去我们的教育方针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现在讲以德树人、德育为先。在2009年8月31日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曾任教育司司长的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在答记者问时曾说过:“德育是基础,无德再怎么样也不可能把你的知识、能力奉献给国家,为国家和人民造福。所以强调了德智体美德育为先。”

1.加强大学生的行为规范礼仪教育

讲文明、讲礼貌是体现精神文明程度的最具体表现。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学校的校风校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联系当前大学生的行为表现,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专门的行为礼仪教育。

“礼仪”,是为了维系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所需要共同遵循的符合“礼”的行为规范、准则和仪式的总和。它是个人道德修养的一种反映,是一种素质的体现,也是人类进步的一种标志。任何的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礼仪,让大学生学习和掌握各种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他们就能优雅地展现自我形象和自身的才华魅力,轻松地开启各种社会活动的大门,顺利地铺就走入社会之路,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所以,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不仅是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的主要途径,而且对于大学生个体来说,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

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循礼貌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礼仪形式,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养成文明行为的良好习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有序, 从而推进整个社会乃至整个民族精神文明程度。

2.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和考验。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大多在观念上都能够认同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产,讲究公共卫生,尊重他人,处理好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等公德意识的重要意义。

然而在上述公德意识行为的体现上,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水平却表现得偏低。在大学校园里,我们经常看到许多不文明现象的存在。除前面所述的迟到早退、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外,还常有以追求金钱、享受为目的的恋爱,个别女大学生为了个人的私利、私欲,无视公德、道德,打着爱情的旗号,甘愿当“小三”,成为破坏他人婚姻、家庭的祸首,而且并不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丝毫的羞耻、愧疚和不安。如此道德意识的缺失,最终会导致社会道德的沦丧以及社会秩序的失调。而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他们的观念、道德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文明乃至整个民族的发展和振兴。鉴于此,加强大学生的公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就成为当前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刻不容缓的任务。首先要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认识。社会公德要求的文明范畴是最基础的文明行为,如果一个受着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连这些基础的文明行为都做不到的话,那将是教育的悲哀。其次是注重大学生自己的养成教育。公德教育不仅仅只是唤醒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更重要地是对大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并加强管理,在行动上坚决反对有损大学生形象的丑恶行为,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遵守社会公德和校规校纪,自觉抵制庸俗,低俗的不正之风,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大学生的道德面貌,直接关系到能否赢得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

3.加强教师自身道德素质涵养

“德”字要求不光对学生,也对教师。教师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对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要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提高教师的思想品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素质是前提。教师应在不断补充适应时展需要的新知识、新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其师德、能力、个性情感等方面素质的提高,以增强其教书育人的有效性。千百年来的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首先给学生树立起一个德才兼备的做人样板,才能对学生产生行为上和心理上崇高的影响力,教师榜样作用越完善、越崇高、学生效仿的可能性就越大,感染力就越大。

三、对大学生首要进行道德素质教育的迫切性和意义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道德是做人根本”,“是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大学阶段是人生观的发展、确立的阶段,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应抓住这个关键时期进行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调整品德结构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从而树立大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观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而且直接关系中华民族的整体国民素质,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文明乃至整个民族的发展和振兴。对大学生首要进行道德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只有培养出品行端正、道德高尚、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能担当起来历史赋予的使命,推动社会的发展,否则,他们不仅不能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而且可能成为害群之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思想道德素质决定了一个人人生的坐标和航向,决定了一个人未来的前途和命运。大学生走向社会,用人单位无不重视大学生的德性和品行。因此对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无论是对国家、社会、集体和个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8

“树型”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体系课题研究开发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能满足职业能力建设要求的道德教育,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个性能力。

“树型”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体系遵循品德结构知、情、意、行等四个方面的教育规律,引入了以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企业文化为主题的道德认识(知),以心理健康调适、为人处事道理为主题的道德情感(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道德意志(意),以职业行为素养为主题的道德行为(行)等六方面内容,理实结合、实训内化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经研究发现,这六个方面的体系内容的结构关系犹如一棵树的六个组成部分,它们相互联系支撑、相互促进生长。因此,把这六个部分的集合组成称之为“树型”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犹如树根,引导学生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吸收并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帮助他们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实现真、善、美的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好比树干,传送养分的同时还支撑着整棵树的成长,旨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现代企业文化”就像树枝,既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从中汲取养分,又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不同的枝干也还代表着不同的企业,从企业共性文化的角度丰富着德育教育内容,并通过融合校园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使学生尽早认识、接受、内化现代企业文化,增强企业认同感。

“为人处事道理”是树叶,以显性教育的方式,归纳总结出做人做事的准则,既帮助学生解决人际交往中遇到的矛盾和困惑,又激励学生“做好人,做成事”。

“心理健康调适”就像树茎,是树叶里隐而不露的部分,属于学生的内在需要,要在教育和培养学生个体良好心理素质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并能适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为“叶”输送养分,同时又接受“叶”的光合作用所形成的营养。

“职业行为素养”好比树果,这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成果,更是用人单位衡量学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效果的标准、认可的关键目标。

“树型”体系实践探索

2009年,调整后的扬州技师学院领导班子把研究职技类院校构建什么样的德育模式、采取什么样的德育方式提上了议事日程。2010年7月初,学院成立了“树型”思想德育课题研究攻关小组,并成立了由院长牵头的六个子课题组。目前,“树型”体系已形成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实训内化的近100万字的校本学材、教材成果。

在研究的基础上,学院大力实施课改试点,尝试将山东“杜郎口”教学法引用到“树型”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课堂中。以信任学生、发动学生、培养能力为教学宗旨,以发掘潜能、自主学习、提高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侧重对学生口语表达、思维拓展、潜能发挥等方面的培养,通过群体参与和个体参与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沟通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篇9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c)-0076-01

1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1 全面素质教育实施的需要

我国早就开始推行全面素质教育,教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就是要对学生的思想以及素质进行教育。因为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非常的明确,就是要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全面的进行发展,然而,要全面的发展素质教育,就要在各个学科教育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那么英语学科自然少不了。所以说,在英语教学中,同样要肩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担。

1.2 英语新课标的要求

现如今,我国对教育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核心进行了改革,出现一大批的新课改教材以及新课改的政策。在英语教学的新课改要求中,要求英语这门知识要能够面向所有的学生,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在英语教学的基础教学阶段,英语分为很多课程的目标,但是它总体是以五个综合性的表现来对这个目标进行基础的描述的,这五个级别分别是学生的语言方面技能、学生语言方面的知识、学生的整个情感上的态度以及学习上的策略,剩下的就是学生个人的文化意识。

英语课程的基础教育阶段有非常多的任务,这些任务分别是: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被非常好的激发出来;使学生能够树立一种自信心;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并且形成一个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使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的基础知识以及听、说、读、写等英语技能,形成一定的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老师还要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在,并且根据差异让孩子们明白“入乡随俗的道理”,拓展孩子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他们形成一个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以及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如何做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2.1 在英语这门学科中去挖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所谓语言就是一个外壳,是一个工具。但是即便它只是一个人们用来交流的工具,它同样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在意义。在英语教育当中,所能涉及得到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知识不会像语文或者是政治学科里那样将道理和思想道德知识解释的清清楚楚,但是如果老师能够细心去观察、去体会,就不难发现其实在英语学科当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道德素质知识。就比如说,在才开始接班时,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教育,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英语不仅仅只是为了考试能拿高分,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必须要学好英语,因为我们今后要跟国外的朋友接触、交流,我们要依靠外语去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以及经验,以此来建设和发展我们自己国家的现代化。当然,在具体的教学中,也有很多思想道德素质的知识,比如说在我们的授课中,会涉及到问候语的教授,在此就能对孩子们的文明用语进行教育;在讲“My Family”这一课时,也可以告诉学生要如何尊敬我们的父母,告诉大家父母非常辛苦,要学生能够去体谅父母;除此之外,在讲到“My country and Speaking-English countries”这一课时,可以对学生的进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告诉他们要努力学习,将来做一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接班人;还有在讲到动物时,也可以运用“I like…”句型告诉大家要爱护动物,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等等。其实还有很多有关思想道德素质的知识在其中,而这些知识正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一种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2.2 老师要起到思想道德的示范作用

教师一直都是孩子们心中的神,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大学,老师总是能够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所以老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引导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学习。记得曾将有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教师的个人人格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全部。”因此,老师要能够以身作则,发挥出人格作用。在进入课堂后,就要使自己的行为举止文雅端庄,言语要和善谦虚,要做到不嘲笑不放弃差生,不包容不偏袒优生;除此之外,老师与学生之间要互相信任、互相理解,要是课堂能够变得活跃,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也为老师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在课堂的授课时,多用“Please”,在需要别人进行帮助时,要经常说“Excuse me”,学生在帮助了自己时,要会说“Thank you”,当在课堂上出现失误时,要说“Sorry”,如果老师能够做到这些看似非常普通的事情,那么学生一定能能够效仿老师做到更好。这就是老师做示范,来领孩子学习思想道德知识。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英语教学当中,存在非常丰富的思想教育知识,只要我们能从实际出发,挖掘英语学科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并且找到它与英语教育的结合点,就能够将思想教育通过英语学科展现出来。其实还有很多的方法能够带领学生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对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学习,只要我们坚持这个育人的理念,坚持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进行提高,我相信学生一定能够全面的发展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适应我国的各种发展需求,成为真正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10

1.1 分析影响中职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因素

首先是来自家庭的因素。一些独生子女,全家人以他为中心,自私霸道,从来不会体谅别人、关心别人、尊重别人。将这些不良习惯带到集体生活中难免会产生矛盾,发生争吵等事件。其次,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观念在逐渐转变,在这些变化中,有些是积极的、进步的,而有些则是消极的和颓废的。正是这些消极颓废的东西,给社会道德带来严重冲击,由此引起的道德失衡使部分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扭曲,因此,追逐名利、及时享乐、现实主义、不求进取、诚信危机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都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2]。

1.2 培养诚信意识,加强法制观念,提高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班主任应该经常组织本班学生开展有关诚信的主题班会,可以让全班学生参与,尤其是那些没有诚信意识的学生,让他们参与其中,慢慢地将这些观念渗透到他们的思想中;校方应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经常组织学生收听法律讲座,使在懵懂的青春期的学生知道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从而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思想道德素质,为培养职业素质做准备。

2 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是职业素质的基础,中职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较弱,表现在对科学文化课没兴趣,厌学,不重视。针对这些情况,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疏导他们的厌学情绪,引导他们对知识有强烈的渴望,帮助他们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3 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是职业素质构成中的重点,中职生今后要通过职业活动获得稳定的收入,立足于社会,专业技能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实际上,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大多要通过专业技能的运用展现出来。然而要提高专业素质需要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两方面着手。

专业知识是为专业技能打基础的,只有专业知识扎实,才能将其运用到工作中,让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发挥最大的科技优势。然而专业课学习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零起点,只有从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可以学好。首先是在校期间,学习所学专业的理论课、实验课、实训课。这段时间其实是很关键的时候,因为让学生把这些从来没听过、没见过的东西,从开始不懂到能懂到能接受到最后能运用,是个漫长的过程,所以需要教师把书本上那些难懂的抽象公式、概念、定律,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下工夫。

当学生能在实验课运用所传授给他们的理论后,就到了学好专业课的第二阶段,学生将会在高年级的时候走进实习的加工厂、医院、公司等,他们将首次“就业”,这是融会贯通之前所学的内容的好机会,他们将会在这段时间内获得首次就业的“敲门砖”。 实习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学生在实习基地完成这个过渡,在全真的实习环境下进行岗位实践,不仅能培养学生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技术能力及管理能力,而且能使学生经过职业规范化训练,完成关键能力的培养,以达到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目的。妥善处理实习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不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而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3]。

4 身体心理素质

学校应该安排体育课、各种比赛,督促学生进行身体锻炼。健全的心理主要表现为能力齐备,情感健康,意志坚强。有些学生由于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娇生惯养,心理承受能力差;有些学生家庭情况特殊,从小父母离异,导致其冷漠孤僻,等等。教师应该及时掌握班级学生的情况,要鼓励、关心他们,使他们能健康成长。

总之,中职院校是向社会输送高素质劳动者的基地,有责任、有义务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这就需要中职院校的教师用自己的耐心、爱心、真心去对待学生,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让学生能得到更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1]蒋乃平.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0.

[2]余伟彬.论当前中职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及教育对策[J].

篇11

一、初中英语教育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要求

现阶段,教育不再仅仅是向学生简单地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提出了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能取得较好的发展,这就要求在学生的各个学科中都要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英语作为初中英语学习的重点学科,当然更应该积极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 英语新课标的要求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让学生掌握英语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技能,而且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初中英语教育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策略

1. 挖掘英语教材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具有工具性、文学性、思想性和教育性等主要特征,通过英语教学,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同时通过英语教育,学生还可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做人准则。虽然在英语教育当中,涉及到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知识远远没有语文学科和政治学科那么多和明显,但如果英语教师用心去观察、去感受、去体会,就会发现,其实在英语学科中也有很多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如七年级刚进校时,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让学生明白英语不单单是一门语言学科或者工具学科,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也不能仅仅是为了拿到较高的分数,还要掌握较多的英语运用技能,做到学以致用,这样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熟练地运用英语和外国朋友、外国专家进行有效的交流,了解外国的风俗人情、外国的文化以及外国先进的经验或技术,积极借鉴和吸收,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将具体的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重点提出来,比如在学习问候语时,可以对学生进行文明用语的具体教授。在学习My Country and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时,英语教师要通过对中西方国家的分析和对比,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事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学习“My Family”时,教师可针对性地开展尊老爱幼的教育,让学生明白尊老爱幼是一个人素质高低的评判标准之一,让学生从自己身边做起,在家要尊重和孝敬自己的父母,要能体会父母养家的辛苦,特别是一些父母在外面打工的学生,要能够真正地体谅父母的难处和不易。要学会关爱自己身边的弱势群体,如在乘坐公交车时,要积极给老、弱、病、残、孕人士让座。在讲到动物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动物在我们的生存环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让学生用简单的句子表述自己喜欢哪种动物,为什么喜欢。其实,英语教材中还有很多思想道德方面的知识,英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注意挖掘,然后将其恰当地融入到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