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工业工程的概念及特征

工业工程的概念及特征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2-01 15:36:1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工业工程的概念及特征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工业工程的概念及特征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225-03

Presentation教学是指课堂上由学生个人或小组向全班汇报并讨论某一话题或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1]。它是西方课堂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引入国内后,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课程教学中。实践证明,这种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自助式”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2]。

工业工程基础”是我国高校工业工程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国内许多高校采用“满堂灌式”的传统授课方式,学生被动式学习效果差。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潜能,实现师生角色互动,达到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目的,亟需改革当前教学方式。因此,本文将Presentation教学法应用于“工业工程基础”课堂教学中,结合课程特点及教学实践,探讨了一种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双向互动式教学方法。

一、课程特征、教学目标及授课对象分析

“工业工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重点掌握方法研究、作业测定、现场管理优化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学会综合应用该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课程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要求学生具备机械制造和企业生产管理两个方面的背景知识。其授课对象为工业工程专业二年级本科生,每学年授课总人数为50―70人,其教学特征表现为:

1.经过一年的基础课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和PPT制作能力。

2.学生缺乏机械制造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对企业生产过程及其运作管理缺乏直观上的了解。

3.由于本课程是所授专业的第一门专业课,学生缺乏针对专业课程的不同问题进行讨论的经验。

二、Presentation教学内容及具体实施步骤

(一)教学内容

根据“工业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及教学内容特点,选择课程教学内容中的9个知识模块作为Presentation教学主题,即流程程序分析、管理事务分析、人-机作业分析、双手作业分析、动作分析、秒表时间研究、工作抽样、模特排时和现场管理优化。

(二)实施程序

“工业工程基础”理论课共32学时,为了给学生Presentation做好理论铺垫,事先由老师讲授基本概念及理论,然后安排6学时进行Presentation教学。具体操作程序包括:

1.任务分配。老师先向学生说明教学目的、意义和具体要求,培训资料收集方法及课件制作技巧。然后给各小组布置任务,指导各小组学生列出提纲、要点,引导学生带着目标问题,借助个人知识、经验,通过阅读参考书、网络资源等来寻找需要的信息。

2.学生课后准备。该阶段时间至少为2周,要求各小组推选出1名组长,负责统筹安排,协调任务分工,确保小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角色。小组通过讨论对主题进行细化与挖掘,并初步确立课件的风格和总体框架。小组成员根据任务分工分头寻找相关资料,集体对资料进行汇总、筛选,或对具体问题进行调研、分析、解决,加工成多媒体演示课件并撰写讲稿,自行安排时间进行排练,通过不断练习,修正语言和演示技巧,最终达到脱稿Presentation的要求。

3.课堂陈述。由老师从小组中随机抽一位成员负责课堂陈述,要求每个小组汇报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陈述时要求尽量同其他组同学进行交互。

4.讨论评价。一个小组汇报完后,教师引导学生客观、积极、正确地进行评价和“问―答”讨论。

5.结束。要求各小组将课件、书面报告或讲稿发送至老师邮箱,以便进一步审阅和综合评分。

三、Presentation教学过程控制与考核

(一)教学过程控制

在Presentation准备阶段,教师起着指导、顾问的作用,主要通过“大学网络教学平台+微信或QQ聊天工具”或现场指导方式及时了解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给予及时的帮助。在课堂Presentation和讨论阶段,为了活跃课堂互动气氛,一方面以学生提出或/和回答问题次数给予加分奖励;另一方面,建立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性提问的机制,即当存在零次发言的学生或需要对演示小组成员进行差异化考核时,教师可以向这些学生提问,回答正确者得分,错误者扣除相应分值,即通过正负激励促使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另外,为了衡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促使学生积极提高准备内容的质量,须分别建立评价演示小组准备内容质量和课堂“问-答”质量水平的评价标准[3]。

(二)教学考核办法

本课程成绩构成包括平时成绩(30%)、Presentation教学成绩(35%)和闭卷考试成绩(35%),各项成绩构成及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

1.课堂发言及讨论成绩评定。教师讲授理论时,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活跃课堂气氛,主要以课堂发言次数为评分依据,具体评分标准如表1所示。

另外,为了控制Presentation教学时的课堂讨论效果,课堂讨论成绩除了和参与讨论次数有关外,还根据所提出或回答问题的质量水平进行评分(累计得分不得超过15分),即课堂讨论得分为:∑3ki,其中,ki为第i(i≤5)次提出或回答问题的质量水平系数,如表2所示。

其中,课堂讨论所提出或回答问题的质量评价标准为[4]:①科学性(2分);②准确性(2分);③学术性(2分);④表述清晰性(2分);⑤其他(2分)。教师在考核性提问中,一个问题满分为3分,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酌情给分,得0分者即从课堂讨论成绩中扣除3分,课堂讨论成绩占末考成绩总计15分,扣完为止。

2.课后作业及书面报告成绩评定。课后作业及书面报告评分或成绩等级评定,如表3所示。

3.课堂汇报成绩评定。课堂汇报成绩考核评分标准为[4]:①陈述的逻辑性、清晰性(2分);②Presentation与陈述的匹配度(时间、色彩、字体大小)(2分);③语言、音量控制(2分);④动作协调性(1分);⑤讨论时的态度、语言(2分);⑥回答问题的即时性(2分);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2分);⑧回答问题的针对性(2分)。

四、Presentation教学法应用效果分析

Presentation教学活动结束后,查阅、分析教学记录发现,班上所有学生参与了讨论发言,一次课(2学时)平均发言率为80.9%,发言次数最多者为4次。为了深入了解Presentation教学效果,设计问卷对2014级工业工程专业49名本科生进行了调查,学生普遍认为:(1)由于需要准备Presentation教学主题,故在前期的理论教学中,听课更有目的性,上课睡觉次数明显减少,听课效率得到提高;(2)通过汇报Presentation主题或参与讨论,使自己成了真正的课堂参与者和贡献者,学习主动性、听课积极性和兴趣明显增强;(3)在Presentation教学中,收获了更多的课内外知识,并学会了将其转化为现实应用,锻炼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对Presentation主题的准备、课堂陈述和讨论,深入理解、巩固了所学知识,并增加了课外知识,减少了闭卷考试复习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Presentation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团队合作能力。

五、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Presentation教学法在“工业工程基础”课程本科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实践证明,Presentation教学法是提高“工业工程基础”本科课堂教学效能的有效方法。当然,该教学方法如何融合网络化、信息化教学手段,实现混合式教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仍是值得继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陶欣欣.浅析Presentation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导刊,2012,(23):10-11.

[2]谈晓焱,王春娟,李广华.荷兰海事大学Presentation教学方法对我国高职教学的启示[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4,(3):21-23.

[3]李玉林,李成松.基于VSM模型的Presentation教学过程诊断与改进[J].教育教学论坛,2015,(26):116-117.

[4]黄萍.Presentation教学法在高校文科教学中的探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6(4):367-369.

Research on Presentation Teaching Method i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Foundation

LI Yu-lin,SONG Hai-cao

篇2

精益生产最初是在丰田汽车生产方式发展而来,是由来自世界各地专家耗费近五年的时间,在丰田JIT模式实践应用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系统理论,是目前最高效最科学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管理方式的使用已经在世界各国掀起一股热潮,而在我国只是处于初始阶段,并没有结合中国实践总结出属于自己的一套理论。文中通过对精益生产在我国发展的研究,为我国精益生产的应用提高微小的指导作用,呼吁更多企业使用这种方法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

1 精益生产的概念及特征

精益生产的指的是一种是适用于任何行业的一种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其定义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本文探讨的主要是其广义方面的内容。精益生产将市场、信息技术、生产流程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有效提高了对市场需求的把握能力,是一种十分高效的生产方式。该模式的核心是准时化,即对每一个生产环节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得额外的增值价值,达不到要求的生产环节将被剔除。所谓精,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消费者最急需的高质量产品。所谓益,就是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能产生价值。精益生产的实质是管理流程。精简人员,实行扁平化管理;严格质量关,构建质量管理体系;减少无用生产环节和工作,实现零浪费;最终实现准时化生产方式的目标。

精益生产的特征就是剔除一切不必要的生产工序,追求精工精细的生产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建立监督反馈体系,及时发现并消除其中存在的一切非增值要素。精简是最关键的一个要素,精简生产、人力资源管理、产品设计等一切环节中的不必要因素,目的是能生产出质量最优的产品、有效减少库存、能有效对客户的需求做出灵活的反应。

2 精益生产在应用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精益生产在我国应用最成功的案例是长春一汽,一汽集团曾在几十年前派专人对日本学习精益生产方式,并在各大分厂实践摸索并取得了惊人的成效。国内也有其他行业的企业引进了精益生产的模式,但大部分并没有取得傲人的成绩,笔者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企业对精益生产缺乏深刻的认识及理论研究匮乏

首先是对JIT系统认识上存在严重的不足。虽然目前我国一些企业已经采用精益生产的方式,也引进了JIT系统,但是企业并没有将JIT系统与企业的整个生产运营系统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得该系统孤立存在,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次,国内多数企业没有从长远的角度去认识精益生产的基础条件,没有建立一个持续改进的制度。JIT系统的有效运行需要企业进行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建设,只要先完善这些方面才能有效发挥JIT的作用。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我国缺乏对精益生产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导致国内企业老板不能准确的了解其精髓所在。另一方面,是因为一些企业家急功近利,在实施精益生产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小的问题或者没有出现预期的结果就开始打退堂鼓。可想而知,一个企业的骨干都不支持精益生产的方式,那这种方式则根本不可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总之,企业主不能准确理解精益生产“持续改进”的这种精髓,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精益生产效果的发挥。

另外,精益生产理论研究不完善。精益生产引进我国已经有几年的时间,各级政府也在努力向企业宣传该理论。随着我国进入WTO之后面临竞争的的加剧,国内企业对精益生产的需求也更加强烈。大量专家学者也开始投入到该领域的研究,但大多数还是在国外六西格玛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没有结合我国企业发展的实际进行研究。即使国内学者在精益生产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由于缺乏资金支持使得研究无法进行继续,更不要说在实际中推广其精益生产的研究成果。

(二)实施精益生产的企业制度和工业工程落后

在实施精益生产的企业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阻碍着其功能的发挥。首先,从质量管理方面来说。实施精益生产方式的企业虽然引进了看板管理,但没有消除原来的质量管理部门。质量监督部门的单独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浪费,这样不仅会使得工人在生产中责任意识降低,降低生产合格率从而给质量监督部门带来负担,而且也会造成运营成本的极大浪费。实际上在精益生产方式中,质量管理与设计、生产、包装等环节是融为一体的,而不是流于形式。另外,我国企业实行的精益生产都是在工业工程不完善的情况下进行的,没有完善的工业工程技术作为精益生产的支撑,使得我国精益生产的实施效果无法突破现有的瓶颈。其主要原因就是工业工程刚引入我国时间不长,我国并没有成熟的经验技术可以借鉴。总之,管理和技术问题都是精益生产应用存在的不可忽视的问题。

3 改善精益生产发展应用的发展途径

(一)强有力的领导及企业决策者的推动

在20世纪末,美国军事部门曾经向国防部提出在军用制造上使用精益生产方式的问题。其后在国防部和LAL的共同带领下,精益生产顺利的被实施并在军工制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在我国则没有强有力的领导支持精益生产的推行,因此我建议在重大的生产管理方式变革中政府应该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比如可以加大对精益生产理论的研究经费的投入,并率先在国有企业对研究结果进行反复实践,然后再在全国进行普及。另外,企业的决策者应该不断培养自己的精益生产思维,对精益生产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切勿急功近利。企业决策者需要的做的就是坚持推进精益生产,并在该过程中持续改进不但进步。

(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及工业工程建设

完善企业管理制度需要从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组织机构等多方面进行。具体来说人才方面应建立从管理层到一线工作人员系统的晋升和培训体系,财务方面应该与企业的每一个生产环节直接挂钩,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组织结构方面,应该将质量管理部门和生产中的各个环节结合起来,让每一个员工都是自己的质检员,实现每个部门员工的相互监督。另外,工业工程建设方面,要多向美国、日本等企业学习,引进其先进的工业工程技术。此外,我国企业还应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精益生产的技术,并不断对这些技术进行完善,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

4 总结

总之,精益生产是一种符合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企业管理方式,并在世界范围内被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我国虽然在精益生产应用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加上我国政府强有力的推行和企业自身的持续推进,一定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红.如何进行生产作业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王国治.准时化生产方式.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12一54.

[3]刘承元.TPM活动一挑战企业生产效率极限的武器.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

[4]施礼明、汪新明.现代生产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26一48`

[5]姜文龙,现代物流技术与总体规划(J〕汽车制造业,2008(2)期:18一19.

[6]陈启图,实时系统帮助实现高效精益库房管理「J〕现代制造,2007(35):54一55.

[7]布鲁斯.A.汉德生乔格.L.拉科.精益企业「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8](美)詹姆斯.P.沃麦克等,改变世界的机器,商务印书馆,1999.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b)-0193-0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正在逐步提升。《农业工程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农业工程相关专业学生从宏观角度理解工业工程专业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熟悉了解农业工程生产中的农业机械化、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环境等方面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是《农业工程与可持续发展》至今尚无直接的教材,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对该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

该文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探讨《农业工程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绪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以及农业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以“农业及其发展历程”引入课程内容

在教学中,为使课程更好地展开,首先将“农业及其发展历程”内容引入绪论课,以便使学生更清晰的了解农业的发展及其意义,更容易理解《农业工程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后续的主题内容。

“什么是农业?农业是怎么来的?”笔者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对农业的定义进行了解释。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它是指人们利用生物的生长机理,采取人工培养和养殖的办法,以取得产品的物质生产活动。从狭义上讲,农业泛指种植业[2],它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从广义上讲,除种植业外,还包括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这五业合在一起通常称为“大农业”。目前农业早已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部门,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属于第一产业[3]。

关于中国农业起源,可以借助古籍中许多美丽动听的传说故事进行讲解,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众所周知,我们经常把农业的起源归功于伟大的神农、后稷和黄帝或其他帝王、名臣等等[4]。在农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把农业生产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1)原始农业――基本特征是完全依靠人力和简陋的木、石工具,模仿动植物自然生产过程进行自给自足的生产。

(2)传统农业――当人类进入封建社会后,开始学会制造铁犁和使用耕畜,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开始打破原始社会那种封闭式的生产方式,逐渐进入较为开放的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3)现代农业――是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不仅提高土地生产率,并打破了农业生产季节性和地域性的限制,同时现代农业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2介绍农业工程的内涵

通过“农业及其发展历程”的教学,对“农业”进一步延伸,向学生讲解农业工程的内涵。农业工程是改善农业生产手段、生态环境和农村生活设施的各种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工程理论的总称[5],是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服务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及其原理。自1910年内燃拖拉机问世,标志了现代农业工程的开始。

另外从当前农业工程学科构成角度给学生一个全面的介绍。目前农业工程已经发展成为多学科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其科学技术研究的范围很广,总体归结为以下7个方面:农业机械化、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土地利用工程、农村建筑和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农副产品加工工程、农村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工程。农业工程在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产出率等方面都有重大作用。

3引入“农业可持续发展”

该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农业可持续发展”,而“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是从何时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

自工业革命以来,许多国家相继走上了以工业化为主的发展道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是,却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环境破环、资源过度消耗和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乐赝�胁和阻碍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于是,人类不得不深刻反思沿袭已久的生存方式和思想观念,进而试图去寻找一条既能保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又能维护生态良性循环的全新的发展道路。

在农业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工业化农业的发展模式在世界各地得到推广。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开始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方式,利用化肥、农业提高作物产量,工业化模式的农业带来了严重的问题。以大化肥、大农药、大量消耗地下水为代价的,农业环境污染严重,长期下去存在严重的隐患[6]。“农业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我们要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农副产品的需求构成威胁的农业发展模式,即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要解决未来可能将要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必须要回到循环性生态农业上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中国未来农业只能走“用地养地”、“精耕细作”配合一定现代化设备和生态技术的生态农业。

4从熵的角度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从熵的角度对农业工程的发展进行了剖析,以便使学生更加清晰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1868年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在物理学中发现和揭示了熵世界观的概念[7-8]。它告诉人们,物质和能量虽然是守恒的,但在表现形态上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转换,即从可利用到不可利用,从有效到无效,从有序到无序”。为了创造工业文明,人类无节制的开采和消耗各类自然资源,这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9]。

笔者探讨分析后得出结论,农业的实质就是通过绿色植物吸收与转化太阳能形成负熵。生物体的负熵机制如图1所示,以负熵为起点,并以这种负熵在流动过程中不断耗散的方式展开农业生产过程。

在教学中,笔者又尝试按照数学极限的思想,并提出一个极限公式(公式1),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讲解。该极限公式可将其表示为如下的形式:以时间t为自变量,自然界的熵表示为时间t的函数,则

(1)

式中,C为相对常数,即人类生存的星球在某一时期能够忍受的熵。熵是最后不能再被转化做功的无效能量的总和。这种情况在封闭系统中表现明显,当熵达到最大值时,则表示一切有效能量均消耗殆尽。当有效能量和无效能量相等时(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规定),则意味着系统进入了全面崩溃,或称“热寂”阶段[10]。只有当我们承认自己世界的有限性,有意识地尊重地球资源的极限,我们才能真正领会到地球的宝贵,从而做出对人类继续生存有重大意义的调整。

通过此部分内容的讲解可以有力的告诉学生,我们必须把熵定律作为价值判断的基础,只有发展低耗、节约,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符合减熵原理和生态规律的农业,才能保持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5探讨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该课程的最终目的就是正确引导学生理解和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农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环境问题,尤其是工业化的农业,在带来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破坏了生态的可持续性。但是,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农业发展,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基于资源环境约束下,寻求一条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11]。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农业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总结出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以下要素。

正确认识学习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核心内容。以牺牲环境换取的经济效益的农业生产,只会让环境背上沉重的包袱的问题,而不会带来长久的效益,因此发展可持续农业已成为必然趋势。

篇4

关键词: 六西格玛;过程能力;控制技术

Key words: six sigma;process capability;control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1-0032-03

0 引言

在应对激烈全球化竞争的过程中,为了使企业自身立于不败之地,并在竞争中不断发展与完善,最为核心的问题是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与服务质量。在此基础之上,需要尽可能地避免因产品质量提高而导致的成本大幅度增加问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引入六西格玛管理理论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前六西格玛管理理论已经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成功的应用,成为了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具,这标志着其不再单单作为统计学上的一个概念而存在,更多的具体了过程改进工具的属性。企业通过对六西格玛管理理论的应用,能够使整个制造过程中的缺陷得到消解,降低产品缺陷,提高企业竞争实力,促进组织经营的完善。由此可见,六西格玛过程能力与控制对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即针对该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1 六西格玛主要概念分析

六西格玛是质量管理工程领域中一个比较新颖的概念,为企业组织经营管理的改革及完善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其所代表的是质量水平,要求将缺陷率控制在百万分之3~4以内。除此以外,六西格玛还具有方法论的属性,能够为解决问题以及对流程的改善提供科学建议。并且,六西格玛下的过程能力与控制也反应了与企业文化相对应的价值观念。

从质量水平的角度上来说,六西格玛“6σ”中的“σ”所代表的是统计学处理中的标准差概念。标准差即反应数据以及过程离散型程度的概念。从企业应用上来说,标准差能够反应产品(或者是过程特性)上下波动程度。六西格玛概念下的质量水平需要综合对过程输出标准差、均值、规格规范上下限、以及规格目标值等概念有一个全面的考量。以制造企业为例,在产品制造过程当中,假定过程输出实际中心与规格中心发生偏差,大小为1.5σ,此状态下的单层、总缺陷率均为3.4PPM。换言之,本文所阐述的六西格玛质量水平是指在纳入1.5σ飘移影响后的质量水平(为3.4DPMO)。在1.5σ飘移状态下,缺陷率与σ水平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

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依据经验数据,σ水平为2时,对应的合格率为0.691(单位:%);σ水平为3时,对应的合格率为0.9332(单位:%);σ水平为4时,对应的合格率为0.99379(单位:%);σ水平为5时,对应的合格率为0.999767(单位:%);σ水平为6时,对应的合格率为0.9999966(单位:%)。

从方法论的角度上来说,六西格玛是一套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是一套基于业务改善以及流程改善的方法论概念,从本质上来说属于管理系统。相较于其他意义上的管理系统而言,六西格玛管理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强调管理的结果。已有研究人员在将六西格玛理论概念引入企业管理系统中时,均特别强调了结果与管理者对六西格玛参与程度之间的关系。因此不难发现,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论最大特点是在统计学原理的基础之上,将实际的问题转换为统计学问题,然后应用统计学的技术方法来解决问题,最终将其转换为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案。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见图2)。

2 六西格玛DMAIC模式流程分析

在将六西格玛理论应用于实际时,DMAIC流程是最为常见的模式之一。其中,D代表的是定义阶段,即Define,M代表的是测量阶段,即Measure,A代表的是分析阶段,即Analyze,I代表的是改进阶段,即Improve,C代表的是控制阶段,即Control。六西格玛技术通过DMAIC各阶段分析,如图3所示分析流程,测试系统分析、多变量研究、Y与Xs之间的关联分析,找出关键Xs,再使用DOE技术,并找到真正的Y=f(x),最终将Xs进行SPC控制,待流程稳定后进行流程能力分析评估。

各个阶段的定义以及具体内容分析如下:

从定义阶段上来说,本阶段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对项目的选择,对项目的定义,以及项目计划实施这三个方面。首先,项目的选择是最关键性的内容,做出正确的选择能够使项目更具意义,能够赢得客户的关注,从而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其次,在项目定义中,项目选择的来源以VOC为主,也包括VOB,通过导出CTQ的方式,按照优先度等级进行排列,并通过与企业经营战略关系定义的方式定义出被选择的项目。定义环节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包括对项目问题背景、目标、团队构成、日程计划等。最后,在项目计划实施中,需要通过整理规范报告的方式,使管理方正式批准项目并实施。

从测量阶段上来说,本阶段的工作目标是导出Y,同时选择对应的测量方法。对过程当前的水平进行定义,挖掘会对过程水平产生影响的原因变量。在导出Y的过程中,可利用的辅助工具包括Pareto以及QFD两类,在定义当前水平时,则可以应用的工具有Cpk、Ppk等几类。测量系统能力的分析则通过MSA方法实现,也可以在C&E矩阵、箱线图的辅助下得到更加准确的测量结果。

从分析阶段上来说,本阶段的工作目标是明确并掌握整个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状态情况,挖掘对过程状态有最显著影响的少数原因变量,并利用假设检验、相关性关系、C&E矩阵、箱线图、回顾行分析等手段,找出最佳的条件,并形成改善措施。

从改善阶段上来说,本阶段的工作目标是制定能够应用于项目实际中的改善方法,在方法实施后还需要对改善效果进行验证。在本阶段中,可选用的辅助工具包括全因子实验、2k因子实验、以及DOE等。

从控制阶段上来说,本阶段的工作目标是将改善环节中所取得的成功进行标准化以及规范化处理,制定相应的措施,使改善成果能够得以维持。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对质量体系进行构建、完善,对过程能力的优化发挥积极作用。本阶段中,常用的辅助工具则以控制计划工具以及SPC工具为主。

3 六西格玛过程能力实施方法分析

北京紫光电子公司从事行业为电子行业,为了稳固其在本行业中的重要地位,需要不断通过创新的方式改进过程能力。自2009年开始,该公司在内部引入BRAVO改善项目,该项目中涉及到了对六西格玛理论的应用。鉴于以往同类公司在应用六西格玛管理理论中所出现的问题,该公司在应用期间构建了一套自公司领导至基层员工的绩效与收益相互挂钩的考评体系,以促进六西格玛理论的推广。但在过程能力控制中,当不合格品率处于亚百分比水平时,常用的p图可能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实质上,在过程性能高于3σ水平的情况下,即便所使用的样本规模较大,过程监控中也难以发现不合格的项目。并且,针对当前极具现代化特征的制造过程而言,制造生产线上锁生产的产品均以自动方式完成监测工作,受此因素的影响,抽样与分组大小概念的控制是难以实现的。换句话来说,针对高σ过程的监督控制,传统意义上的属性控制图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有待通过应用六西格玛过程能力概念及其控制技术的方式加以改善。

在处理高σ水平情况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将属性数据替代为变量数据,这种直接性的方法虽然费效比较低,但可行性较差。作为处理属性数据的一种可行性方法,有关文献中建议在不合格项目发现钱,引入合格项目的累积计数图对整个合格项书节目进行监督控制,即将监测控制的重点自不合格项目转变为合格项目。通过这种方式,将累积数绘制在控制图当中,将虚发警告所对应的风险水平标记为σ,据此,合格项累积计数图中所所对应的上控制限、下控制限、以及中心线分别表示如下:

以上合格项累积计数图中所所对应的上控制限、下控制限、以及中心线按照几何分布件下标准概率所计算得出的。必须注意的一点是,由于几何分布具有非常强的偏态特征,因此在确定控制限时不能够直接应用3σ的原理,对于不同的过程,需要根据技术要求以及调整成本来确定相应的σ取值。

图4所示即为六西格玛过程能力支持下的合格项累积计数图。如图所示,在根据该计数图进行决策时,最便捷的操作方法为:在控制图所显示的失控信号低于计数图中下控制限时则表明该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反之,在控制图所显示的失控信号高于计数图中上控制限时则表明该过程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在进行六西格玛过程能力改进前,该企业产品合格率为92.00%,经过六西格玛过程能力改进后,产品合格率为98.00%,产品合格率明显提高。

4 结束语

本研究中围绕六西格玛过程能力以及控制技术方面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分析了六西格玛的主要概念,并对推行六西格玛过程能力项目中的主要阶段进行了阐述与研究,认为:六西格玛管理作为质量管理最后阶段,其是质量管理活动重要环节,在质量管理活动中有重要作用,给企业管理带来了方便,同时也为客户带来了更多优质服务。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精益技术和六西格玛技术结合在一起已经成为新的发展目标。而这一发展这种技术的结合在一定定程度上仍受限制。为了使精益技术和六西格玛技术更好的结合在一起,更好的对六西格玛控制技术更好的发挥其作用,还需要对六西格玛技术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何桢,韩亚娟,张敏,等.企业管理创新、整合与精益六西格玛实施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9(2):82-85,107.

[2]王灵玲,毛剑敏,陈宇晓,等.基于六西格玛的电子企业产品切换过程管理与改进[J].工业工程,2011,14(5):121-124.

篇5

关键词:

供应链信任;构建机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

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8-0059-02

1 前言

自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贸易理论,人们就知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要充分获利,就应致力于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更重要的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变的越来越复杂化,已不是一个企业可以单独完成的。企业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获利,就必须进行合作,取长补短。因此,供应链管理理论应运而生。最早提出供应链概念的是美国麻省理工的Jay Forrester(1961),他被称之为“供应链设计之父”。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科技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增加以及客户需求日益多样化的等大背景下,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制造业普遍采用的一种管理模式。而在供应链的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信任。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供应链信任的研究主要集中理论研究上,为供应链信任研究的深入奠定了宝贵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者们对供应链信任的研究逐步深入,不仅与企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更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相结合。供应链信任的研究已更上一层楼。

2 供应链信任的概念及分类

2.1 供应链信任的概念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Arrow(1972)就指出,每笔商业交易都包含有信任的成份。也就是说,企业间信任关系的发生伴随着商业交易进行。商业交易的成功,不仅需要事实,更需要信任。Arrow(1974)进一步指出,信任是经济交易的剂,也是非常有效的规则机制,任何交易实现都必须充分信任对方。因为供应链信任不仅能降低供应链成本,减少不良行为,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反映能力,降低正式合约程度也有利于争端解决。

Johnson & Cullen(1996)认为信任就是相信合作伙伴愿意而且能够完成他们的义务和做出承诺,同时合作伙伴对联盟和其他伙伴的行为都出于好的意愿。Riddles,Axtell,Bennett & Clegg(2002)将供应链信任定义为在文易关系中,在面临风和相互依靠的条件下信任是一种信心,交易双方自愿地承担责任并且没有任何一方会利用对的弱点。王虎,程晖(2006)供应链合作企业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时所表现出的彼此信赖、诚实、可靠、开放、公平合作以及遵守己达成的合同或协议的条款。这几个概念都侧重于供应链信任的一种道德要求,不仅要做出承诺,更要遵守承诺,带有责任意识。同时也表明了,供应链信任具有感情的依托,是稀缺的,也是难以获得和守护的。

2.2 供应链信任的分类

对于供应链间企业的信任,根据企业间信任产生原因的不同,各国学者对组织间信任进行了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第一,从信任的性质方面划分,将信任分为三个等级:契约信任、能力信任和意愿信任,契约型信任是一种依赖于契约的信任。契约越细致,越能形成交易当事人的信任。能力型信任指一方具有按照对方要求和预期完成某一行为的能力。意愿型信任是指交易一方出于意愿而对他人授予信任。

第二,从信任的产生是否理性方面划分,信任分为两类认知型信任(cognition-based trust)和情感型信任(affect-based trust)。认知型信任依赖于对他人的充分了解和值得依赖证据的掌握。已有的了解和良好的理由都表明他人将来的行为是可以预测的,构成了认知型信任的基础。能力、责任感、可靠性、值得信赖都是信任的源泉。情感型信任则建立在人们之间的感情纽带之中,这种纽带表现了对对方福利的一种关心。

第三,从信任产生的动机方面划分,信任将被分为:非自利型信任(non-self-interested-trust)和动机型信任(intentional-trust)。非自利型信任指一个企业愿意同另一个企业合作,并相信后者不会滥用前者的信任,它建立在伦理道德、友谊、同情、亲情的基础上。动机型信任指一个企业会出于某种自利的动机同另一个企业合作,后者的自利动机也不会导致其寻找机会做有损于前者的事情。

第四,从信任的程度进行分类,联盟企业间的信任分为三个层次:计算型信任(calculus-based trust)、了解型信任(knowledge-based-trust)和认同型信任(identification trust)。计算型信任指交易者都是理性的,交易者也相信他人会充分考虑被信任和不被信任的收益和成本。了解型信任依赖于交易双方共同的思考方式,这为一方理解另一方的思考方式和预测另一方的行动提供了基础。认同型信任指交易双方有共同的价值观,包括道德责任等方面的共同认识。

以上对信任的分析都证明了信任是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但是这些层次性只在主观意识中体现,和上述信任概念类似,并不能说明信任行为的层次性。

3 供应链建立的信任机制

(1)Zucker(1986)提出互相信任的产生机制有过程型、特征型和规范型三种形式。过程信任来源于合作中的持续影响:行为的连续性决定了过去的行为对现在及将来行为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长期持续可靠的互相关系会进一步强化为互相间的信任和依赖。特征信任来源于合作伙伴的特征属性:供应链往往是由不同背景特征的企业所构成。各方的社会背景和公司文化越接近,他们的思维和行动方式一致性越高,信任越强。规范型信任通过中间协调机制或经济担保获得:供应链企业确信其它成员会信守诺言,那么他也会必然地,同时必要地表现出很强的信任度。

(2)Doney,Carmon,Mullen(1998)通过实证研究归纳出5个途径:计算途径、预测途径、动机途径、能力途径、转移途径。

(3)许淑君、马士华(2000)从委托一角度指出建立供应链间企业信任的方法有两种:委托人确定可信任的对象,即选择合作伙伴;人所建立起来的信任形象,赢得委托人的信任,并建立合作关系。委托人确定委托对象可以从一下角度考虑委托人是否值得信任:声誉、规模、愿意顾客化及共享机密信息。

(4)Chee・Y・w(2004)总结:Boersma等人提出了一个包括前期历史、谈判、承诺、执行四阶段的信任建立过程模型。

(5)范林根(2006)在供应链中,合作伙伴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他们进行信息共享具有重复性,因此供应链中的企业间的信任是通过博弈中典型的重复博弈形成。而在重复博弈中,博弈中参与者过去行动是可以观测得到的,这样他们就可以建立合作的信誉和进行报复威胁,之所以进行合作是因为合作关系能给双方带来长远利益。

4 供应链信任构建中采用技术

如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和更多样化的方式。供应链也在与信息技术的接轨中不断的提升自己为企业服务和创造价值的能力。同时,供应链信任的构建中也不断的采用新技术,不仅能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也为供应链信任提供了更为有效的保障和约束机制。在供应链信任的构建中最常使用的技术是:P2P、RFID、B2B等。

4.1 供应链信任与P2P

Peer-to-Peer(P2P)网络是一种分布式网络,从对等节点的交互中彼此给予和获取,即网络中的每个节点的地位是对等的,每个节点既为其他节点服务,同时也在享用其他节点所提供的服务。

随着P2P技术优势的显现,Kamvar S D,Schlosser M T等(2003)提出了,经典的基于信誉的信任模型Eigen-trust,通过节点的全局信任值来获取推荐信任度,但是在全局范围内进行迭代缺乏可行性。于真、郑雪峰、王少(2009)根据Peer-to-Peer网络中节点的异构性、自治性等特点,会使得节点兴趣和评价标准的不同会造成对服务节点的不公平评价,影响P2P网络的服务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兴差异的P2P信任模型,用于量化和评估推荐的可信程度,根据节点间的兴趣相似性来确定对推荐的采纳程度。

总的来说,P2P技术为提高企业供应链间的信任提供了一个更有效的技术平台,但缺乏对欺骗行为的进行处理,也缺少惩罚机制。

但对于供应链信任的研究和P2P的研究并不止于此,王磊、黄梦醒(2013)提出基于兴趣群组的混合式P2P供应链形成的信任模型,将通过企业中一些兴趣的相似性,以此来加强企业节点之间的合作关系,更好的实现节点间的交易。而此文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引入黑名单及信誉衰减激励机制,避免恶意企业节点对其他企业节点的交易造成阻碍。

4.2 供应链信任与RFID

自从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公司年和美国国防部强制其供应商使用RFID技术以来,这种自动识别技术迅速引起全球产业界和科技界的广泛关注,被称为自互联网又一革命性技术。

RFID被认为有可能在未来取代条形码并引发供应链革命的技术。要实现RFID技术的巨大收益,关键是通过其实现供应链协同管理和时事管理,而这必须建立在供应链成员间高度信任的基础上,这使得基于RFID技术的供应链信任构建成为其应用的一个关键问题。

供应链中存在着常见的信任风险,但可以从社会信任、组织机构信任及电子数据传输信任这三个方面构建基于RFID技术的供应链信任体系。这样不仅提高了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更重要的是使得整个供应链上的各个合作伙伴间的信任大幅提高。

5 结语

学者对供应链信任的研究基本上涉及了供应链的方方面面。总的来说对供应链信任概念和分类的研究起步早,现在基本上形成体系,比较完整。而对于供应链信任的形成机制、涉及的技术、及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比较零散,许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但大都有待进一步精细化。

同时,对供应链信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供应链中涉及的企业,如生产商、供应商,如何建立信任,以提高企业效益。但不可忽视的是消费者才是供应链的最终环节。只有消费者满意,供应链上的企业才能最终获益。而现今的消费者需求又是多样化和瞬息万变的。供应链企业如何建立消费者信任,即顾客对产品或企业的忠实度,是供应链信任研究面临的又一挑战。

对于供应链信任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在此主要提出两个方面。首先,信任是供应链的情感依托,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情感,那么供应链信任的建立和维系可以从组织行为学方面展开研究,什么样的品格、行为、企业文化、企业制度、社会环境等,能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信任,从而为企业间的合作提供情感纽带。其次,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网络平台为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不仅可以提高企业间合作效率,还可以节省交易成本。因此,供应链信任的研究,可以与信息技术接轨,在供应链的构建中,使用何种技术可以有效避免信息不对称、信任风险,使企业间的合作有序进行,规避信任危机。

参考文献

[1]王虎,程晖.中国管理信息化基于信任机理的信息共享式供应链系统模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9).

[2]许淑君,马士华.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机制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0,(6).

[3]范林根.供应链信任机制的作用原理和实现模型[J].上海企业,2003,(6).

[4]王玲.基于博弈论的供应链信任产生机理与治理机制[J].软件学,2010,(2).

篇6

基于生态环保与和谐发展的观点与理念,并且考虑到和谐矿区具有多维性的特点,构建以矿区的经济发展、生活质量、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绿色生产以及社会进步等6个指标为基础的和谐矿区评价体系,选取20家我国主要的生产矿区,以2010—2014年数据为例,在该评价体系形成的基础上,使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和谐矿区评价,结果显示所选矿区在和谐矿区建设方面总体呈现持续发展的态势,但还存在矿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及居民生活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和谐矿区;评价体系;AHP;对策建议

近年来,我国经济呈现出飞速发展的繁荣景象,在这种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收获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然而,经济增长在给人们带来丰厚物质回报的同时也引发了譬如环境危机、生态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在这种大自然的警告之下,人们开始总结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生态、环保以及和谐的经济发展方式。矿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参与实体,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我国矿区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严重的生态破坏及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关于绿色、和谐、环保的矿区形态及发展方式,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然而这些研究成果或是集中于对环保、和谐矿区形态或发展方式进行理念性介绍,或是仅仅提出一种和谐发展方式的评价体系及指标构建,缺乏对矿区发展的实证性研究,并不能有效解决矿区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问题,不利于和谐矿区的构建与发展。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和谐矿区评价体系,采用AHP分析法对所选取的矿区进行研究,希望该项研究为和谐矿区的建立和发展提供思路[1]。

1文献综述

现阶段,国外专家学者对于和谐矿区构架与发展的相关实证研究还不多,他们主要通过理念阐述与体系、指标选取等角度进行理论说明,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①矿区能源开采、加工以及运输过程中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②矿区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各种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问题;③矿区清洁生产的相关理论以及实际应用技术的研究;④矿区和谐、绿色生产发展的评价体系构建。这些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而没有深入到具体的矿区生产过程中,缺乏实践性[2]。相比较于国外学者热衷于对矿区发展的理论性研究,我国国内学者对矿区和谐发展的相关研究则更全面、具体。左铁铺分析了当前我国煤矿区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强调了煤炭矿区循环发展的重要性意义,并为发展循环煤矿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对策。孙磊也对煤矿循环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煤矿企业的循环发展是构建和谐矿区的必由之路。任一鑫提出了构建和谐矿区的基本原则和层次,依据矿区不同发展的阶段,将其划分为小、中、大等3种循环层次,为矿区不同的发展阶段提供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及问题解决措施[1]。何天祥等以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为基础,提出从生态文明状态、压力、整治和支撑4个方面构建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进行评价[2-4]。乔丽、成金华等分别研究了矿区的生态文明评价问题[4-6]。然而,这些学者虽然对矿区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但是并未深入到具体的代表性矿区企业进行实际研究,缺乏具体矿区研究的客观性与严谨性,很难对实际矿区和谐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现象进行说明和解决,因此不具有代表性。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和谐矿区构建理论的基础上,以20家我国主要的矿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以生态环境为主的指标评价体系,采用AHP分析法对上述矿区进行实证分析,该实证分析具有很强的客观代表性,克服了以往学者纯理论研究而缺乏实际数据分析的缺陷,能够为和谐矿区的构建提供有效的实际支持与保障。

2模型构建

2.1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分析由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可知,目标层是矿区和谐,一级指标层有6个,具体包括经济发展、生活质量、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绿色生产、社会进步,二级指标共包括20个,以下将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1]。层次分析法的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矿区对象选择及数据来源。选取淮南、徐州等我国20家矿产产量最大的矿区为研究对象,这些矿区的年产量以及年产值占到我国每年矿产产值及产量的七成比重以上,是所在省份乃至所在区域的核心矿区,以这些矿区为对象进行分析对研究我国和谐矿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具有代表性意义。分析所用的20个主要矿区数据均来源于2010—2014年的这些矿区城市的统计年鉴和矿业发展统计公报,极大保证了所引用数据的真实可靠性。(2)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根据之前建立的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以研究方案中涉及各主要因素的关联度为依据,对这些因素进行分层。(3)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层次结构模型中各个层次权重的前提是建立相关的判断矩阵,它是由同层次间各个因素关于上一层某一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两两比较。设二级指标B1,B2,…,Bm为其上一层次指标A的子层次,用两两比较法得到判断矩阵。(4)计算权重。层次分析法计算的关键是计算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采用以和法解特征向量,设A为m×m判断矩阵,ω为列向量,λ为一个数,其计算步骤如下。(5)一致性检验。由于专家打分构造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有时候可能出现重要性判断上的矛盾,故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一致性的指标为。当一致性比率CR=CI/RI≤0.1时,则认为评判过程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这时计算出的权重值是合理的,其中,RI为定值,其取值参考Saaty给出的数据[7]。按照以上步骤,邀请了5名该领域专家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的相对重要性打分,并进行相关的计算分析,最终得到的各指标权重结果汇总如表3所示。

2.2和谐矿区的评价分析由于评价指标的量纲不同,会对评价结果带来影响,故首先要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消除量纲不同的影响。利用无量纲化处理后得到的各二级指标数据,以及前文得出的一级指标和目标层和谐矿区指数的计算公式,能够得到2010—2014年20大主要矿区的和谐指数及6个一级指标数据的均值结果,其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5结果看出,2010—2014年,我国矿区在和谐矿区建设方面,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以及绿色生产等呈现增长态势,其中,经济发展的增量最大,其他指标则增量较少,而生态环境、生活质量则呈现递减态势。由于生态环境、生活质量对和谐矿区指数的权重较大,故导致该期间内的和谐矿区指数总体增长水平不高,因此,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生活质量的改善,不断提高矿区的总体和谐水平[9]。对以上结果进行平均汇总,得到的20大主要矿区2010—2014年期间的和谐指数及6个一级指标平均值如表6所示。综合各类文献中关于综合指数的最终评判原则,本文设计出一个评价和谐矿区水平即和谐矿区指数的分级标准[9],如表8所示。由表6~8的数值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20大矿区的和谐矿区指数平均值为8.30,说明20大矿区在2010—2014年的平均和谐指数处于高水平,从各一级指标的具体得分看,经济发展的得分最高,为8.84,生活质量得分最低,为7.58,说明20大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生活水平较低。(2)20大矿区在2010年的和谐矿区指数得分为8.16,到2011年时,有所提高,为8.32,2012年与2013年时基本保持不变,到2014年时又有所增长,达到8.41,总体来看,2010—2014年间,20大矿区的和谐程度呈现增长态势。

3政策建议

针对我国矿区在生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如下构建和谐矿区的改进建议:(1)提高矿区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推行绿色循环经济的矿区发展模式[1,10]。现阶段,我国许多矿区在进行生产和矿产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仍然采用粗放式发展模式,并未遵循开源节流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造成资源的不必要浪费。例如,在开采矿石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矿井的水利用率仍然较低,水资源浪费较为严重以及生产过程中废气排放超标,造成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在和谐矿区的构建过程中,必须推行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提高各项资源的重复利用率,推行清洁环保的生产方式,增加环保生产设备的使用,降低污染,进行植树造林活动,扩大绿色植被覆盖面积,真正做到生产的绿色、生态和可持续[11]。(2)加大科研投入,加快绿色新能源的研发和使用。在我国矿区的实际矿石开采过程中,伴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单位GDP所需要的各种能源消耗都会大幅度增加,这样在矿区生产过程中就无法达到节能的目标了[12]。本文所选样本矿区在2011年后大多都进入了煤炭开采中的下组煤开发过程中,而在下组煤开发过程中所需要的单位能耗是相当大的,这种高能耗在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矿井的开采难度,因此,加大科研投入,研发新兴能源,改变原有能源使用结构,是降低单位能耗,推动矿区生产的一个有效措施[13]。(3)提高矿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构建和谐矿区的重要一点就是重视矿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只有矿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保障,才能真正实现“地、矿、人”的和谐发展。然而本文经过分析发现,我国矿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仍然不高,存在矿区人口密度较大、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住房面积较小及人均水资源量紧缺等问题[14]。因此,要构建和谐矿区,就要采取措施扩大矿区居民的耕地与住房面积,保持合理的人口密度,减少矿区水资源开采浪费和污染,开源节流,保证居民日常用水,只有做到这些,矿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和谐矿区才有希望早日建成[15]。

4小结

在总结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和谐矿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矿区的概念及其特点,明确了其内涵的主要要义,构建了和谐矿区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矿区在构建和谐矿区中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和打分,为我国矿区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持与保障。当然,本文构建的指标评价体系和分析方法对和谐矿区评价的有效性仍需进一步地实践及检验,文章相关指标选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还有待更加详细的论证。

参考文献:

[1]杨继贤,张雁秋.煤炭行业环境友好型矿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J].中国矿业,2013,(10):61-67.

[2]张万红,陈振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和谐矿区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7,(11):848-852.

[3]张欢,成金华.湖北省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3,(9):44-53.

[4]成金华,陈军,易杏花.矿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1-10.

[5]乔丽.矿区生态文明评价及预警模型研究[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1,(4):34-40.

[6]李新春,孙艳,陶学禹.应用神经网络评价矿区可持续发展[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1,30(4):392-395.

[7]李名升,佟连军.中国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5):105-111.

[8]赵沁娜,尚丽,范利军.基于熵权TOPSIS法的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评价[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6-33.

[9]汤万金,高林,李祥仪.矿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12):114-119.

[10]孙晓东,焦钥,胡劲松,等.基于组合权重的灰色关联理想解法及其应用[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1):62-66.

[11]焦振芳.试论构建和谐矿区的内涵、原则和方法[J].煤炭企业管理,2005,(12):61-62.

[12]陈焕珍,边丽达,葛宝娜.矿区可持续发展评价[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5,26(5):36-39.

篇7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6-0003-02

长期以来,多数高校辅导员管理制度基本停留在刚性管理阶段,其结果是制约了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而相对于刚性管理的柔性管理,则是依赖于被管理者的心理过程,通过人性解放、权利平等、民主管理来激发被管理者内心深处的主动性、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使组织规范内化为被管理者的自觉认识,将组织目标转变为被管理者的自觉行为。笔者认为:为了适应新时期复杂多变的学生工作,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应改变原有的刚性管理方式,运用创新管理理念打造新型的管理模式。柔性管理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与辅导员工作特性和心理特性相契合,能够更好地促进辅导员管理目标的实现。

柔性管理的实施,需要以柔性管理理念构建组织结构;并且在柔性管理理念的指导下,以柔性的运行保障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为基本支撑,获得良好的管理运作效果。如图所示:

一、基于柔性管理理念构建矩阵式组织结构

原有的刚性管理模式的组织是一种金字塔状结构的层级管理,领导者的指令通过一级一级的管理层最终传达到操作层,操作层的信息通过一层一层的筛选,最后到达塔顶,层次多,传递渠道长,反应迟缓;各个管理层和操作层被动地接受和完成任务,积极性不高,同层级及各层级之间,相互隔离,相对独立,沟通和协调困难;领导者的直接指挥造成管理幅度过宽,大量介入院系和职能部门的日常管理活动,分散了最高决策层的力量。如下图:

而柔性管理在组织特征上呈现网络性。基于柔性管理理念设置的矩阵式组织结构,在原有的直线职能制结构基础上,再建立一套横向的组织系统,两者结合而形成一个矩阵。这种结构打破了传统金字塔式管理模式,通过授予矩阵组织领导以权力,简化了决策程序,提高了决策的民主化,增加了决策效率;组织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能够较容易地以项目为导向扩充新的建制;加强了部门之间、部门与院系之间的协作,把垂直联系和水平联系较好地结合起来,既相互独立,又是一种融合共生的关系,利于资源的协调和共享。

借鉴矩阵制组织的建构理念和结构特点,考虑高校辅导员管理现状,具体结构设想可用以下示意图表示:

上图中,“学生处各职能部门―辅导员”是按职能划分的横向领导关系,“院系―辅导员”则为纵向行政领导关系,二者统一于矩阵的节点――辅导员上,共同构建成矩阵式组织结构。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以横向为主,纵向为辅。

(一)学生处领导的角色定位是关键

柔性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文化对领导者提出了高要求,其必须要实现从科层制管理观念向协同工作管理观念的转变。在矩阵式组织结构中,学生处领导的主要职责是维持和协调其下属各职能部门与院系之间的平衡关系,把权力和责任适当下放,积极鼓励各职能部门领导与院系分管学生工作领导直接接触协同工作。

(二)强化职能部门功能是保障

要最大可能发挥矩阵制的优势,学生处应强化其下属各职能部门的功能。一是要保证各职能部门人员的专业性,安排各院系或其他行政部门专人负责;二是要细化各职能部门工作内容,明确职能边界;三是要在各职能部门内部设立若干动态团队,团队成员主要由辅导员构成。

(三)辅导员在矩阵组织中的特殊性

在矩阵式组织中,辅导员位于矩阵的横向、纵向的节点上。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地位的关键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辅导员有一个基本岗位即年级辅导,确保与院系间的行政隶属关系;第二,辅导员进入矩阵组织后,处于学生处领导和院系的双重领导下,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处的领导应该起主要作用,院系分管学生工作领导只起辅助作用;第三,要按院系分隔的界限,形成辅导员队伍人力资源的开放流动,为各职能部门的动态团队提供人力资源。辅导员可按照自身专业特长选择职能部门,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学生工作相关领域的研究。

二、基于柔性管理理念实践管理机制创新

笔者认为,高校辅导员柔性管理机制的构建,应从运行保障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等方面着手。

(一)运行保障机制

如何使管理运行过程顺畅、有序,整体功能优化,是运行保障机制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鼓励辅导员参与管理。高校辅导员长期工作在学生工作第一线,熟知学生思想动态、学习状况、生活需求等,对于学生工作最有发言权。积极鼓励辅导员参与管理,有利于增强其主人翁意识,激发工作积极性;其次,为辅导员创造自主宽松的工作环境。考虑到辅导员工作特点,高校应改变坐班制等硬性规定,实施灵活多变的弹性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再次,为辅导员搭建科研平台。要使辅导员成为学生工作领域的专家,高校应出台相关政策,加大辅导员科研专项资金投入,积极为辅导员搭建科研平台,逐步实现辅导员从“事务型”向“研究型”的转化。

(二)激励机制

动力发动要根据激励客体的需要设置诱导因素,诱导因素就是用于调动客体积极性的各种奖酬资源。对诱导因素的提取,一般根据需要理论,建立在对客体个人需要进行调查、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然后根据组织所拥有的奖酬资源情况设计各种奖酬形式,包括各种精神奖酬和物质奖酬。目前,高校辅导员物质需求基本满足,其亟待满足的是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故,激励机制的设计应以情感激励、荣誉激励、晋升激励、进修激励、成就激励为主,以物质激励为辅。另外,高校在激励机制的设计中还应考虑辅导员处于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不同需求,实施更具灵活性、多样性、个性化的工作激励。柔性的激励机制更能激发辅导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其更有工作规范意识。

(三)约束机制

1.责任约束。制订高校辅导员岗位说明书,通过岗位说明书说明高校对辅导员工作的要求和期望,阐明辅导员岗位应履行的具体职责,让辅导员从职业生涯伊始就能对岗位职责的业绩标准、完成职责应具备的素质能力要求有所了解,从而结合自身情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辅导员逐步迈向专业化、职业化的过程中,高校应根据辅导员不同职业生涯期的个人职业发展需求,帮助辅导员明确每一阶段具体的职业发展目标和内容,使辅导员能够看到自己在工作中的成长机会和发展前途。

2.利益约束。辅导员管理工作的难点之一就在于工作绩效的有效评估。目前高校辅导员考核评估体系主要由学生民主评议、院系评议、学生处评议构成。这种评估体系缺乏专业性,能力测试、工作满意度测试结果与实际相偏离,难以反映出辅导员的实际工作情况。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可以岗位职责和目标要求为依据,同时符合SMART原则,即具体性、衡量性、可达性、现实性、时限性。指标既要考虑辅导员工作特点,也要考虑评价的可操作性,对辅导员的工作执行情况、工作实际成效、同期工作比较、工作量、工作创新等进行科学、全面、公正的评价。

[ 参 考 文 献 ]

[1] 程勉中.现代大学管理机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4-85.

[2] 李学栋,何海燕,李习彬.管理机制的概念及设计理论研究[J].工业工程,1999,(4):24-26.

篇8

1.教育价值取向

 

教育价值,是指教育活动的属性、特点、功能、效果与教育活动主体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它表明教育活动对教育活动主体需要的适合或满足。所谓教育价值选择,是指教育活动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活动的属性、特点、功能、效果所做出的价值取向,它表明教育活动主体的价值态度[1]。

 

教育价值观念是隐在教育目的中的价值判断,体现为教育目的取向。教育目的取向虽可算是“应然的”教育目的,仍有别于成文或不成文的“正式”的教育目的,即规范的教育目的,或“教育目的规范”。这是由于某种教育目的取向即使指向当然状态(即符合人们的价值追求),它未必能够实现,故须经过可能性论证,作出恰当的选择;某种“应然的”教育目的,即使在理论上存在实现的可能性,只有具备充分的条件才具有可行性。故又须基于对各种主观与客观条件的分析,作出可行性论证,只采纳有可行性的教育目的取向,并从实际情况与需要出发,作出具体的规定,从而形成“教育目的规范”[2]。根据陈桂生先生的论述,在面临环境危机的时代处境中,我们在倡导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结合的“应然”教育目的取向时,要根据客观条件,采用可行的“规范”实现之。

 

价值问题不同于事实问题。事实问题只要遵循客观尺度,服从于真理一元化原则即可;但是价值问题在客观尺度上又引入了主观尺度,因而是一元性与多元性的统一[3]。基于价值所具有的多元性,不同的主体从不同的需要出发,对同一价值客体就会有不同价值反应和不同的价值判断。这也是历史上何以出现各种不同教育目的取向的原因。

 

教育中包含着诸多矛盾和冲突,因而教育活动是一个蕴含着种种矛盾和冲突的整体。由此,教育主体也面对着一系列的教育价值选择。作为教育活动,不仅要遵循教育的规律,而且要追求某种需要的教育的价值。在遵循规律的同时,教育活动还要满足教育活动主体的需要和要求。

 

2.教育价值取向的时代性

 

所谓时代性是指教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发展,它具体体现着一定的时代特征[4]。历史证明,教育理论的发展与时代有内在的、直接的、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关联,反映在教育价值取向上就要求其具有时代性。这种取向并不是对时代的被动适应,而是要求教育发挥它固有的时代“寒暑表”的功能,这不仅是教育理论在教育中的反映,同时也是教育价值取向能够实现的保证。合理的教育的时代性价值取向,一定要充分体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也就是在客观尺度与主观尺度上取得的统一。教育必须关注时代对人的要求,并反映和落实这种要求。在技术已经危害和破坏着人与环境、自然与社会结构之间平衡状态的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不管教育价值的时代性取向以哪种形式表征,它都是客观存在的。从某一种教育理论意义的生成而言,它既是一定的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与该时代所需要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合理性和适切性。同时,也必然会带来一定的历史局限性[5]。教育的时代性价值取向就像三维空间中的时间一样,将这一存在物连同它的空间一起向无限推进,这样,整个教育价值取向才会栩栩如生,并且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环境危机的时代背景

 

由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导致地区性、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环境功能的衰退或破坏,从而严重影响和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类的环境意识薄弱,没有深刻认识到人与环境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世界人口增长过快,特别是经济落后国家,因人口压力过度地向环境索取资源,给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和破坏;生产过程中没有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向环境排放大量废弃物质;人类利用科学技术,经常不适当地扩大干预自然的规模和强度,导致局部和全球性的气候异常、森林植被锐减、水土流失、淡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及环境质量下降等。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所著《寂静的春天》第一次告诫了世人,DDT等化学药品及农药对自然环境所带来的潜在的危险性。梅萨罗维克和威斯特尔在给罗马俱乐部的第二个报告《人类处于转折点》中写道:造成现代的许多危机的根源是出于人类最善良的愿望所采取的行动和结果。例如,为减轻人类的劳动而利用自然界的非人力能源本来是一项不容争辩的目标,然而却导致了目前的能源危机;为了加强群众——不论是国家、社区或家庭——的力量而多子多孙本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它却导致了人口危机;为减轻人类痛苦,延长人类寿命而征服疾病,无疑是一个高尚的目标,然而它却导致了人口的大量增长;大规模的建设活动,如修建公路、水坝和运河,发展农业、砍伐森林、打猎和畜牧、开矿和工业工程等等,直接导致了对生态的破坏[6]。换言之,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造自然环境——是人类“驯服”自然界的方式,但是却导致了环境危机。

 

地球经历了若干亿年的漫长]化,才形成今天这种适于人类居住的环境。在]化过程中,顺应它的物种被保留了下来。大自然]化中的无数事实证明了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规律。然而,我们人类总是固执地把自己看成与其它物种本质上有别而且高于其它物种的理性存在。正是这种妄自尊大和自命不凡,使我们忘记了自己依然是这生物圈共同体中的一员,天真地以为只要“通过我们的各种机器,我们至少已经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中摆脱出来了”[7]。

 

马克思曾经说过,文明如果是自然地发展,而不是自觉地发展,那么留给我们人类自己的只能是荒漠。处于危害中的环境再一次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生物圈供养着人们,并支持着他们所做的一切;任何不适应生物圈的事物都是对生物圈完美稳定的领域的威胁。

 

三、科学人文主义的教育价值取向

 

我们处在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技术的发展已经使人们能够解决许多问题,但是也引起了环境的恶化,我们面临这种生态紊乱扩展的后果——危及人类的统一和它的前途,也正在危及人类特有的统一性。在这种形势所产生的危险中,不仅有冲突与其它灾难的危险,而且还有非人化的根本危险,这种危险既影响着有特权地位的人们,也影响着受压迫的人们。因为对人类本性所造成的伤害,也会伤害所有的人们。由此我们提倡人文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取向。从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社会全面进步最基本的因素以及现代社会日益科学化的趋势来看,未来教育必须以科学教育为基础。同时,未来教育又必须以人文教育为社会价值取向,科学只有与人文相结合,并接受人文主义的社会价值导向,才能使科学真正有益地服务于人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能够而且必须融合,这也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所谓科学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即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以人文精神为方向的教育价值观。它是科学主义教育价值观与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学会生存》中指出: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8]。科学人文主义“是人道主义的,因为它的目的主要是关心人和他人的福利;它又是科学的,因为它的人道主义内容还要通过科学对人与世界的知识领域继续不断地作出新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充实”。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价值取向以培养科学精神为基础。怀特海说过:没有纯粹的技术教育,也没有纯粹的人文教育,二者缺一不可[9]。《学会生存》中指出:科学的人文主义所指的人是指“一个具体的人,一个在历史背景中的人,一个生活在一定时代的人”。他要依靠客观知识,而这种客观知识本质上必定会导致行动,并且主要为人类本身而服务。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价值取向的使命是发展人性。倡导人类对自己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心,包括对人的价值的至高信仰,对人类处境的无限关切,对开放、民主、自由等准则的不懈追求,并凝结为人的价值理性、道德情操、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10]。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只交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一个和谐的人格。最重要的是人要藉着教育得到对事物及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觉,人必须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善有亲切的感觉,对于人类的各种动机、各种期望、各种痛苦有了解,才能和别的个人和社会有适合的关系。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价值取向同样要求培养完善的人。在智力方面,完善的人除了应该掌握知识以外,还要发展观察、试验和对经验与知识进行分类的能力;表达自己意见和听取别人意见的能力;怀疑的能力;不断阅读的能力;把科学精神和诗情意境结合以探索世界的能力。在感情方面,要注意培养人际关系的感情品质,与人合作;培养对美的兴趣和能力,在美感活动中涵养人格。此外,要拥有健康的身体,通过训练和练习来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