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01 17:04:0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孩子心理教育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基于此,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尤为重要。而学校的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健康的新观念出发,通过规范的健康教育,使学生了解自己身心发展的过程和变化,认识和理解影响自己身心发展的要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心理,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科学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提高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能力。
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变幻沧海桑田,孩子们在这样的社会背景里生活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人生观,否则将被淘汰。而影响孩子健康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究竟是哪些呢?
从学校教育来看:学生在学校方面的压力很大,在学习上的竞争程度并不比成年人小,每天他们都是学习学习再学习,疲于应付,心理极度紧张。从家庭教育来看:有很多家长望子成龙,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思想教育;有部分家长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很深,所以对孩子教育只重视了物质方面的满足和身体的发展,从根本上忽视了孩子的品德教育;还有的家长教育孩子方法简单粗暴,造成家庭关系紧张,因而诱发了孩子不健康心理;还有就是父母们本身的素质低劣,不重视自身的修养,我们都知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从社会教育来看,多年来,用分数来评判一个学生的好坏似乎成了整个社会社会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能考高分就是好学生,使学生们遨游在题海里,无暇顾及其他,所以经常出现一些高分低能的现象,影响孩子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社会传媒充斥着太多凶杀、、打斗情节,演绎了许多视生活为儿戏的故事,使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禁受不了这样的刺激,对他们形成和发展健康心理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从孩子自身发展的主观因素来看:由于物质和精神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青少年身理和心理发展水品的不平衡性,即身理早熟,而心理发展滞后的。这种不平衡性,更大程度地影响了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为了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就必须要有健康的体魄,必须让孩子明白自己肩负的重任。把党和国家对我们的要求牢记心中,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和品质。因而,只有具备了深刻的道德认识才能明辨是非,识善恶,辨美丑,知荣辱,才能产生强烈的道德情感,并在这样的情感支配下,坚持正确的行为,表现出道德的自觉性和一贯性。基于此,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必须让孩子深刻认识自我教育在人生中形成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重大意义。于是我们通过校会、班会或者师生共同写日记交流的方法,让孩子们具体做到以下几点:在家里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做个好孩子;在学校要尊重老师,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到五讲四美,遵守社会公德,做个好少年。长期坚持,磨练自己的意志,塑造自己高尚的灵魂!
构建与小学生心理结构相适应的课程目标 德、智、体、美、劳五育中都含有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种发展内容。同样,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也都必须体现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的教育内容。为了达到这个要求,近年来,我校在构建课程目标时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现实出发,确立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打破学科的界限,开展了综合主题教育的尝试。主题的确定一是坚持连续性,考虑到小学生的发展水平;二是坚持可接受性,考虑到问题的广度。同时,将每个主题活动的内容与认知、情感、行为的培养结合在统一的过程中;三是在具体实施时,以计划性、整体性、灵活性三者结合的“整个教学法”为指导,以结合主题教育的综合性来促进小学生的整体发展。
选用与小学生心智能力相匹配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教师的教授方式,还是教师的教学组织方式,都要与小学生的心智能力相匹配。教学时,我校要求教师切合小学生各自发展水平的教育要求和内容,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
创设唯美的精神环境
创设符合小学生心理的语言环境 人们常认为,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学语言的生动程度,其实不然,教学效果的好坏与语言有关,但不完全植根于教学语言的生动程度。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却是影响教学效果好坏的最主要的原因。要创设符合小学生心理的语言环境,使得教学语言符合小学生心理。
重视小学生心理机能的协调 小学生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他们从事活动的能力,以及控制自己、协调自己行为的能力都比较差。我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就是要增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让小学生在美的精神环境中予以陶冶。因为小学生最容易在潜移默化当中接受美的精神环境影响。
注重学生心理辅导
扎实上好心理辅导课 这些年,根据学生的心理实际,结合学校的具体工作,精选上课内容,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参与心理教育与训练活动中体验内心感受,调节心理、开发潜能、完善个性。做到专门教育与学科渗透相结合。强调学校教师全员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的全过程。
设立“阳光小屋”信箱 开设了“阳光小屋”咨询活动,通过红领巾广播,介绍心理健康知识。通过“阳光小屋”信箱,由心理辅导员为那些内向、不愿面谈的学生提供帮助,排忧解难、疏导心理。做到集体指导与个别疏导相结合。
利用各种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 通过黑板报、橱窗、学校心理网站等宣传途径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都来关注,一起参与,尽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充分发挥黑板报宣传作用,定期刊出“向日葵”,重点围绕“认识自我”“我能行”“我们都是好朋友”“我做老师小助手”“学习乐趣多”等等内容组织材料,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进行问卷调查,组织团体辅导 每学期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心理问卷调查,以便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情况。每隔一段时间,组织部分学生参加一次团体辅导,有条件时则组织班主任学习,在班中进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更多的真理。
个案分析与工作总结相结合 学生个性的差异性、心理问题的多样性决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个案分析与研究,做到因材施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教师,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家庭教育必须通过增强家长自身的心理素质来帮助孩子拥有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而家庭的物质生活、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成员的关系及精神培养是家庭心理氛围赖以产生的基础。那么如何来创设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氛围呢?
1.父母的榜样作用。首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言谈举止文明得体,工作学习勤奋认真,待人处事热情诚恳,自然会成为孩子的楷模,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其次,在信息不断发展的今天,作为家长也要不断学习,以适应这飞速发展的时代,配合好学校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最后家长也要重视心理的保健发展,因为生活的每一天不可能是风平浪静的,如果做父母的常怀着不平心态面对人生,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不利的,相反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良好的态度面对人生,为孩子做出榜样,能从小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心理和自信心等,而这些心理品质对孩子来说是终生受益的。
2.父母正确的教育方式。家长不同的教育方式,势必对子女的心理成长产生不同的影响。有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心理发展起积极作用,有的则会妨碍孩子的健康成长,给孩子的心理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积极的教育方式是关心爱护孩子,给孩子以适当的限制,它使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等各种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增强生活适应能力。消极的教育方式是对孩子过分严格要求、拒绝或溺爱、放任,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
3.建立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父母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要有一定的交际时间和内容,不要强调各自的原因,而忽视彼此之间由交际产生的心理氛围和心理效应。父母之间经常交往可互通策略,做到相互补充和完善,特别是能在教育孩子方面取得一致的意见,这对增强家庭团结和谐的心理氛围大有好处。随着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的日益紧张、繁杂,许多父母忙于工作,往往早出晚归,父母与孩子交谈机会减少,关系渐渐淡漠,心理上相互隔阂,造成孩子孤僻,不善言辞的不良心理。
二、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一种“校园文化”
学校既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内部原有的一些设施,也可以不断地开发出新的活动场所,如:1.让校园内的墙壁、橱窗、黑板等成为“不说话的心理辅导老师”。2.在校园内形成心理辅导站:心理信箱,心理热线,心语导播(红领巾广播、红领巾小电视台、校园网),心语小屋(心理辅导室、心理测量室)等。
多开设一些快乐园,如“开心园”、“心语小屋”等,让希望获得心理帮助的学生从中感悟愉悦,体验愉悦,释放烦恼,消除烦恼;从中获得欢乐的自助、互助和他助。“心理热线”要不断延伸、畅通,成为“宽带网”,它由师生双方或班主任――学生――家长三方建起连心的纽带,“心理热线”要偏重于保守秘密、尊重隐私、尊重人格。也有利于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一致,有利于形成教育的合力。
三、班级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必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小学班主任,每日每时把握着学生的思想脉搏,经常关注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以班主任为主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地使思想道德、行为习惯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技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一起、从而构建成为一种结合课程教学的渗透,结合班级日常工作和活动,结合全面和个别育人教育的交互,而让班级成为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室。
1.融入班集体建设。班主任要善于引导全体学生,让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来发展学生个性心理。这种共同的奋斗目标,就是在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凝聚,提升优良的道德情操,倡导良好的班级风气和弘扬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因为良好的班集体建设,能美化集体生活,能振奋全体学生,能使集体像熔炉一样,对全班每个学生起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功能。
2.丰富班级活动。有活动,才有生气、才有活力、才有发展。把心理辅导渗透于班级活动,既是班级活动的创新和发展,又使辅导质量得到提高。寓心理健康教育于班级活动之中,学生能在丰富多彩愉悦舒心的实践活动中获得心理践行和发展,而且这是一种比较自然、比较完美的践行和发展。
3.发展班级文化。班级是学生在校内学习生活和相互交往的主要空间,充分利用这个空间,积极营造和发展健康的班级文化,可以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发挥十分重要的陶冶隐性教育功能。班级文化的发展要充分张扬班级中学生的个性、特长,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智慧和力量。
4.构建班级教育合力。班级不是封闭的,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心理、道德和文化素质都是在班内班外、校内校外、有意无意、有形无形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发展的,因此班主任需要充分利用班内外校内外,包括家庭和社会的各种教育力量,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校内外教育资源,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教育”,都来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5.建设良好班风。班风是一个班级稳定的、整体的、特色的集体风气。班风需要靠班级中大多数学生为基础的思想、品德、作风来形成,需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发展来形成。而一经形成,可以对班级中的每一个人产生较为积极、稳固、健康、向上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是内在的、无形的、激活的。建设良好的班风可以为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创设出一种美好的时空,焕发出一种蓬蓬勃勃的力量。
6.多开展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样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主体。要把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一种新颖的丰富的文化,就要充分让学生畅心地生活在这一文化天地之中。所以,要多开展丰富多彩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活动。如,心理教育活动课、心语沙龙、心育小报、心语日记、心语赠言等。
关键词 幼儿教育;心理健康;推进措施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幼儿的身体健康方面已经得到了广大家长的高度重视,但是往往忽略了心理健康的教育,许多家长总是认为孩子还小,等大一些再教育也没有问题。其实这样的理念是错误的,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要从孩子一懂事的时候就开始抓起,幼儿教师应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家园一起努力,抓住教育的有利契机对幼儿进行心理疏导和思想引导,培养孩子们看待事物、与人相处的正确理念,为幼儿的茁壮成长营造良好条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加强幼儿的心理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一、营造亲如家庭的班级氛围,鼓励幼儿学会关心他人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属于独生子女,在家庭里已经习惯了众星捧月般的生活,尤其是习惯了被关心、被呵护。进入幼儿园之后,在与其他小朋友相处的过程中,许多孩子潜意识里面并没有“关心他人”的想法。为了引导幼儿养成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我首先观察了解每位幼儿,找出有爱心的幼儿,表扬他们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行为,捕捉他们在班级活动中关心和帮助他人的视频或照片,在班级进行具体的表扬,播放给每个幼儿看。树立了正确的典型,幼儿们的积极性有效地调动起来,孩子们之间只要谁有了困难,大家都积极地开展帮助。椅子倒了,有人争着去扶起来;孩子哭了,有人去安慰;小女生搬不动物品,有小男生勇敢地站出来帮助等等。老师对幼儿的行为及时给与表扬和肯定,班级里洋溢着一股浓浓的爱意,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悄悄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扎根、发芽,并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
二、在班级里树立学习榜样,引导幼儿化妒忌为动力
妒忌心理是一种负面的心理,在孩子的心里会产生消极情感,甚至转变为负面的行为,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嫉妒心强的幼儿,对于这样的孩子,不能简单地训斥了事,而要讲究教育引导的技巧,通过恰当的载体与方式,将幼儿的妒忌心理转变为瞄准先进对象进行赶超的动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动力,从而逐步消除这样的负面心理,保证幼儿健康地生活与成长。例如班上有一位幼儿妒忌心相对较为强烈,别的孩子手工做得好,他嫉妒;别人画画好也嫉妒,甚至在教室无人的时候悄悄弄坏其他孩子优秀的手工作品。对于这样的问题,我没有大动肝火,而是经常有意识地和这位孩子进行谈心,首先肯定他身上具有的优点,如故事讲得好、爱整洁等等,帮助他梳理自信心,接下来引导他针对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树立赶超的目标,并鼓励他一定可以做得更好。在这样的循循善诱下,积极、阳光的心态逐步取代了孩子的妒忌心理,看待他人的优点时不再嫉妒,而是想方设法提高自己,争取赶上,潜移默化的心理疏导让这位孩子走出了心理阴影,快乐地开展了自己的学习生活。
三、适当受挫,教育幼儿勇于克服困难,培养顽强的意志
顽强的意志要从小抓起,幼儿教育中要适当穿插对幼儿的“磨砺教育”,在甜如蜜罐的生活中增加一点苦咖啡作为点缀,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活动,让孩子们“吃吃苦”、“受受累”,在活动中鼓励孩子们勇于突破自我,完成自己看似完不成的任务,培养幼儿顽强的意志,这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例如在开展整理教室的活动时,我要求幼儿自己整理桌上的物品,自己将小椅子搬上桌子,便于拖地。有的孩子力气小,小椅子比较重,非常吃力,我鼓励孩子们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搬小椅子,对他们说:“你们一定可以的,相信自己一定行”。在这样的鼓励下,孩子们纷纷涨红了小脸,不仅将小椅子搬上桌面,还将教室里的玩具篮子等物品摆放整齐,积极性空前高涨。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环节中,我经常有意识地“遗留”一些工作,鼓励孩子们自己动手完成,让他们享受成功的乐趣,激发他们勇于去尝试。如室外活动时玩具的搬运,就全部交给孩子们自己去完成,既锻炼了体力,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顽强的意志。
四、幼儿园与家庭实施联动,创设氛围培养感恩意识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幼儿的身体健康方面已经得到了广大家长的高度重视,但是往往忽略了心理健康的教育,许多家长总是认为孩子还小,等大一些再教育也没有问题。其实这样的理念是错误的,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要从孩子一懂事的时候就开始抓起,幼儿教师应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家园一起努力,抓住教育的有利契机对幼儿进行心理疏导和思想引导,培养孩子们看待事物、与人相处的正确理念,为幼儿的茁壮成长营造良好条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加强幼儿的心理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一、营造亲如家庭的班级氛围,鼓励幼儿学会关心他人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属于独生子女,在家庭里已经习惯了众星捧月般的生活,尤其是习惯了被关心、被呵护。进入幼儿园之后,在与其他小朋友相处的过程中,许多孩子潜意识里面并没有“关心他人”的想法。为了引导幼儿养成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我首先观察了解每位幼儿,找出有爱心的幼儿,表扬他们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行为,捕捉他们在班级活动中关心和帮助他人的视频或照片,在班级进行具体的表扬,播放给每个幼儿看。树立了正确的典型,幼儿们的积极性有效地调动起来,孩子们之间只要谁有了困难,大家都积极地开展帮助。椅子倒了,有人争着去扶起来;孩子哭了,有人去安慰;小女生搬不动物品,有小男生勇敢地站出来帮助等等。老师对幼儿的行为及时给与表扬和肯定,班级里洋溢着一股浓浓的爱意,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悄悄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扎根、发芽,并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
二、在班级里树立学习榜样,引导幼儿化妒忌为动力
妒忌心理是一种负面的心理,在孩子的心里会产生消极情感,甚至转变为负面的行为,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嫉妒心强的幼儿,对于这样的孩子,不能简单地训斥了事,而要讲究教育引导的技巧,通过恰当的载体与方式,将幼儿的妒忌心理转变为瞄准先进对象进行赶超的动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动力,从而逐步消除这样的负面心理,保证幼儿健康地生活与成长。例如班上有一位幼儿妒忌心相对较为强烈,别的孩子手工做得好,他嫉妒;别人画画好也嫉妒,甚至在教室无人的时候悄悄弄坏其他孩子优秀的手工作品。对于这样的问题,我没有大动肝火,而是经常有意识地和这位孩子进行谈心,首先肯定他身上具有的优点,如故事讲得好、爱整洁等等,帮助他梳理自信心,接下来引导他针对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树立赶超的目标,并鼓励他一定可以做得更好。在这样的循循善诱下,积极、阳光的心态逐步取代了孩子的妒忌心理,看待他人的优点时不再嫉妒,而是想方设法提高自己,争取赶上,潜移默化的心理疏导让这位孩子走出了心理阴影,快乐地开展了自己的学习生活。
三、适当受挫,教育幼儿勇于克服困难,培养顽强的意志
顽强的意志要从小抓起,幼儿教育中要适当穿插对幼儿的“磨砺教育”,在甜如蜜罐的生活中增加一点苦咖啡作为点缀,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活动,让孩子们“吃吃苦”、“受受累”,在活动中鼓励孩子们勇于突破自我,完成自己看似完不成的任务,培养幼儿顽强的意志,这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例如在开展整理教室的活动时,我要求幼儿自己整理桌上的物品,自己将小椅子搬上桌子,便于拖地。有的孩子力气小,小椅子比较重,非常吃力,我鼓励孩子们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搬小椅子,对他们说:“你们一定可以的,相信自己一定行”。在这样的鼓励下,孩子们纷纷涨红了小脸,不仅将小椅子搬上桌面,还将教室里的玩具篮子等物品摆放整齐,积极性空前高涨。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环节中,我经常有意识地“遗留”一些工作,鼓励孩子们自己动手完成,让他们享受成功的乐趣,激发他们勇于去尝试。如室外活动时玩具的搬运,就全部交给孩子们自己去完成,既锻炼了体力,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顽强的意志。
四、幼儿园与家庭实施联动,创设氛围培养感恩意识
城市里行色匆匆的打工者们,没时间仔细照顾家庭孩子的生活,使更多儿童接受着隔代教养。并且隔代教养已成为农村目前不可忽视的一种社会现象,对为数众多的儿童成长、发育乃至更长时间内的人生成长轨迹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有人提出,经济变革与社会发展却不能以牺牲儿童的教育质量为代价。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去年夏天,作为典型农村留守儿童的蓉蓉高高兴兴跟着妈妈回到了自己家,可还不到半年时间,爸爸不得不又把她送回外婆家,从小在外婆家长大的蓉蓉成了父母眼中的陌生孩子。
父母都远在外地打工,从半岁起,蓉蓉就被爸爸、妈妈“丢”给外公、外婆抚养。在老人的眼中,蓉蓉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蓉蓉5岁时,父母总算辛辛苦苦积攒了点钱,建立了稳定的家,他们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孩子接回身边,给她在城市最好的幼儿园报了名。可是父母的努力并没有换回蓉蓉的快乐,没多久,她就闹着不去幼儿园,每天早上,蓉蓉总是又哭又闹,就是不肯出门,妈妈不得不一次又一次请假,在家陪着她。
外婆、外公总说蓉蓉懂事,可她的异常表现却愁坏了年轻的父母,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蓉蓉对妈妈说:“我一点也不喜欢新的小朋友,更不喜欢新的老师。”
在家里和幼儿园的蓉蓉判若两人,家里开朗、活泼的她在新环境中却经常表现出孤僻、倔强,嫉妒心也强。幼儿园的老师认为,这与蓉蓉成长环境中大人的态度有很大关系。因为外公、外婆最疼她,总是表扬、称赞和鼓励,从来没有责备和惩罚,这使蓉蓉无法接受与别人的合作和竞争,任何环境下只关注自己的唯一性,这样的性格对她的长有很多不利影响。而像蓉蓉一样的孩子在隔代教养的家庭中并不少见,他们表现出的状态应该引起年轻家长的更多关注。
二、隔代教养是利,是弊
据了解,农村约有一半多的儿童正在接受隔代教养,对于大多数万分重视孩子成长,又十分缺少育儿精力的现代年轻父母们来说,隔代教养究竟孰利孰弊需仔细衡量。众多儿童心理和教育专家对隔代教养的利与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贵阳市儿童医院儿童心理主任医师关福琴说,大多数人认为,我国传统的隔代教养方式对儿童成长有一些负面影响,需要祖辈和父母在儿童教养中注意和纠正、克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过分的溺爱和放纵,容易使幼儿过于“自我中心”,养成自私、任性的不良性格。
祖辈们格外疼爱孙子,往往陷入无原则的迁就和溺爱之中。同时又由于隔辈人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老人怕照顾不好,儿女们责怪,于是更加事事依着孩子,孩子不合理的欲望也常会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评价得不到良好的发展,以致从小不会自我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自己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情绪波动或攻击行为,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不融入集体。
2.过分的保护,遏制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发展,增强了孩子的依赖性。
不少祖辈往往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情,怕孩子吃亏,就不愿意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起游戏,怕孩子摔倒,就为孩子扫清一切障碍。这种心理不仅是不现实的,而且也是不可能的;相反这样做只会为孩子今后的生活在心理上造成不良的响。
3.仅凭借祖辈的爱,满足不了孩子的情感需要。
从心理发展过程来看,0~5岁这一时期的儿童最需要的是父母的亲情关怀,满足他们对父母正常的情感依恋,对幼儿今后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情感的需要是祖辈们不能满足他们的。祖辈的爱更多是在满足幼儿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而对于更高一层次的需要――情感归属的需要只有父母才能满足,否则孩子不会产生被激励、被尊重的体验,情感没有得到稳定的归属。
4.教育意识的缺乏和教育方法的不当容易使孩子错失形成与他人合作、关心他人、热心帮助他人等品质的良机。
父母在幼儿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总是引导孩子如何与小朋友友好游戏,与同伴发生纠纷时,比较冷静,注意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而祖辈容易从自己孩子的“利益”出发,保证孩子“不吃亏”的教育,很容易使孩子形成骄横、霸道的不良习性。
三、隔代教养要关注心理健康
与父母关系不和、自闭孤独或是任性顽皮,不少把孩子交给祖辈带养的父母们发现,孩子的“坏脾气”让人束手无策。儿童心理专家提出,年轻父母们暂时牺牲了教养子女的时间,却绝不能牺牲孩子的心理健康,隔代教养儿童要关注其心理健康。
儿童心理保健医师关福琴曾说:“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表现出高智商、低情商的倾向,不够全面健康的心理素质使他们难以适应社会快速变革的需要。”更多人认识到,心理健康必须从小抓起。在农村,不少年轻父母将大部门时间和精力投入赚钱挣钱工作中,没有时间照顾年幼的孩子,认为孩子小,只要身体健康、吃饱吃好,交给养育经验丰富的长辈教养也很好。这就使得隔代教养的方式成为家庭教育中的一种较为自然、普遍的现象。
然而,隔代教养这种教育方式,将会对儿童的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发展及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产生深刻的影响。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幼儿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较为常见的主要在行为、情绪、社会适应及习惯等方面的障碍。具体来说,以行为冲动、动作过多、过度忧虑、嫉妒、攻击性、厌食、挑食、偏食、任性等为多。而这些问题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与儿童接受的教养方式、父母和祖辈的教育方法和态度有关。
未来的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和生存竞争的加剧,要求人才除具有良好的智力、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父母应从小培养孩子具有健康的心理,增强其对心理疾病的“免疫力”。关福琴说,祖辈对孩子多表现为过度疼爱,无条件满足孩子的需要,能宽容孩子的天性,孩子精神环境极大宽松,没有压力,极度自由,为他们提供了模仿、探索的机会。但从心理发展方面,孩子对父母的情感依恋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使隔代教养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所以,应加强对父母教育责任的教育和对祖辈家庭教育的分类指导。
儿童的父母要从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角度来承担起为人父母的责任,使孩子快乐、幸福成长。
在当今社会的教育对象中,面临着一个特殊的群体――单亲家庭子女。造成单亲子女的原因主要有父母离异和父母双方有一方亡故。在校生中,这个特殊的群体占有的比例相当大。单亲孩子有不少还是比较优秀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由于家庭的破裂,使他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变,心灵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形成了心理上的残缺。很多单亲家庭学生无法面对现实,无法走出阴影,从而导致各种不良心理的产生,造成心理偏差。
随着近年来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单亲子女不断增多,给未来的教育敲响了警钟――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如何通过教育,帮助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好地面对因家庭变故带来的伤害,调整他们的心态,使其尽快达到平衡,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的发展,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课题。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笔者认为,首先要对单亲家庭孩子心理状况进行认真研究分析。
在家庭结构中,家庭成员的完整与残缺对子女教育有着很大影响。单亲家庭由于其家庭结构的特殊性,在子女教育等诸多问题上也有其特殊性。单亲家庭最大的受害者,当然是失去父爱或母爱的孩子。在一个家庭中,他们是弱小的,除了父母,他们一无所有。所以失去父爱或母爱对他们的打击和心理压力就可想而知。有研究表明,单亲家庭中,许多孩子在家庭变故几年之后,其心理创伤仍难以愈合。在多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发现,单亲家庭学生主要有以下心理特征:
1.内向自卑。父母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骄傲,特别是父亲,在幼小的男孩心中,是百事通,是万能者,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处在一个没有父亲或母亲的家庭里,孩子就自然没有了这份优越感,再加上单亲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以及离异父母对子女的互相推诿,家庭中的长期冷战或争吵都是造成子女自卑心理的重要原因。比如有的孩子觉得父母的吵吵闹闹让同学或邻居看到、听到是很丢人的事,自己脸上很不光彩;自己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如以前,因而产生自卑感。由于自卑而缺乏自信,甚至于有的孩子会常常萎靡不振,自暴自弃。
2.抑郁冷漠。有的孩子对失去父亲或母亲十分痛苦,不能自拔,或是由于生活动荡及父亲或母亲的不负责任,心灵受到极大伤害,于是表现出经常闷闷不乐,容易悲伤,情绪低沉,甚至见到别的孩子在父母面前撒娇,自己心里就非常难受。在学校,他们不敢谈论自己的父母,在这个“小社会”中,长期怕接触,情感、意志、情绪脆弱,于是自我封闭,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甚至产生冷漠、反感、敌对的心理,最严重的导致与集体不合。
3.充满憎恨。有的孩子对父母的离异充满憎恨,他们讨厌父母争吵,憎恨父母不顾自己的成长和感情。憎恨不提供抚养费的父亲或母亲,或站在父母其中的一方,憎恨另一方。这种憎恨久而久之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进而扩展到对学校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甚至对他人、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他们认为既然没有人关心我,我又何必去关心别人呢?所以对同学、对集体的事缺乏热情,对公益事业表现冷淡,还有的故意破坏纪律,损坏公物。
4.暴躁易怒。有些单亲家庭孩子,由于家庭的缺陷,使自己郁闷的心情无处渲泄,于是表现为性情暴躁,遇事易冲动、好斗,所以会出现打架、斗殴等行为。
5.嫉妒敌对。因为家庭的不完整,他们嫉妒同学谈自己的父母,谈自己温暖的家。嫉妒使他们产生了一种羞于启齿而又十分强烈的憎恨心态。他们不相信周围的人,排斥周围的人,没有爱的情感,与周围人缺乏情感交流,常常把他人的善意批评或好言相劝,看成是恶意的举动,他们轻则Z若罔闻,重则寻机报复,经常挑起一些带有恶作剧色彩的事端,有的甚至以对他人的戏弄或殴打为乐。
心理学家分析,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导致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沉,心情浮躁,性格孤僻。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矫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
那么,怎样才能使单亲家庭的孩子形成积极良好的情绪和健康的人格呢?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1.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从入学起,就应当着手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进行深入地了解和跟踪,并详加记载。对他们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上的关照,行为上的矫正,定期与家长联系,及时掌握单亲家庭孩子在家中和社会上的情况。家庭的教育方法如何,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产生很大影响。因此,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就必须先当好孩子、家长的“知音”,单亲家庭的孩子更需要如此。
在教育工作中,力求做到细心地观察、仔细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了解这些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注意掌握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融洽点、疏忽点,以便架起老师、学生与家长三方面之间沟通的桥梁,达到相互了解,相互信赖的目的。
青春期是个体由童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年龄范围大约在十一二岁至十五六岁,经历这个时期的发展,青少年个体的生理发育、心理和社会性的发展日趋成熟。这个期间,青少年的发展是非常复杂、充满矛盾的,身心发展不平衡、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错综矛盾及这些矛盾所带来的心理和行为的特殊变化。因而就出现了“逆反心理”。所谓逆反心理,它的具体表现就是:独立自主的要求是从外部因素深入到内在因素,从行为表现到要求人格的独立。主要表现形式为态度强硬,举止粗暴;漠不关心,冷淡相对;有时也迁怒于其他成人。
一、逆反心理的定义
逆反心理是一种单值、单向、单元、固执偏激的思维习惯,它使人无法客观地、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采取错误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它往往是孤陋寡闻、妄自尊大、偏激头脑简单的产物。表现形式常为强烈的好奇心和企图标新立异,言行与人的主观愿望相反,产生常态性质相反的逆向反应。如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的消极抵抗。
在心理学中,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观念定式与特定的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逆反心理的形成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的结果。其心理机制的过程,首先,是教育的内容及相关的信息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其次,是受教育者接触并理解教育的内容、信息,并将所理解的信息及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知识修养和态度观念加以比较;最后,是经过比较、分析,做出接受或抵制的态度反应。如果受教育者经过比较分析之后,确认与原有的认知相悖就产生抵制,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在心理学中,逆反心理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逆向心理倾向。
二、逆反心理成因分析
影响青春期孩子逆反心理产生的因素,我觉得有几个方面是比较重要的。
1.青春期生理特点带来的影响
大脑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的判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特别是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越出童年期,简单和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由于身体加速成长,在性方面的发育逐渐成熟,由此而引发的性征载发明显和突出随之性别意识、性意识便逐渐强化和建立。由于性的发育而导致的性别意识、性意识又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正是这些意识的形成使他们使产生了“成人感”――自以为已经成熟。
2.青春期心理特点的影响
心理开放性带来的影响。逆反心理是孩子萌发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像初中生刚刚进入青春期,作为未成年人,他们面对紧张的学习压力和难以处理的人际关系,逆反心理往往有比较突出的表现。由于活动领域的逐渐扩大和交际圈的不断拓宽,他们更愿意与同伴在一起。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成为他们重要的心理倾向。希望自己能像成年人一样受到尊重,自尊感明显增强,喜欢自作主张,强烈希望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要以独立人格出现。
心理半成熟现状带来的影响。青少年尽管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了飞跃,但又是不平衡、矛盾的,他们处在性格形成和寻找自我的时期。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造成其认识的不坚定;他们的思维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但他们认知事物和看问题时的偏差较大,会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固执和极端化。与社会的认同不仅是简单地采取适应社会规范的途径,还希望社会承认他们的价值和地位,从而获得社会认同。因此,有意采取与其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以引起别人的注意。这也促成逆反心理的产生。
3.社会支持系统造成的影响
(1)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根本环境,它是人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家庭环境具有特殊意义。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大于其他人的影响,且是潜移默化的,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培养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个性。有的父母对孩子给予心理和物质的关注过多,尤其是对孩子的要求过多,超过了他们所能耐受容忍的程度,对孩子来说往往是一种被强加的、不正常的无形的压力,易引起他们无谓的烦恼,同时也抑制了他们独立性和完整个性的健康发展,易产生逆反心理。有的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方式是居高临下的、粗暴的、命令式的,不给孩子自主的空间。青春期少年进入初中后,以父母为榜样的态度不再继续,代之为看到父母的缺点,从而反抗情绪增加了。
(2)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学校是青少年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学校不良因素的作用也是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又一因素,而且是主要因素。首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在小学儿童心目中,教师还有着权威的地位,但到了初中阶段,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学生不再盲目接受任何一位老师,他们开始对老师品头论足。其次,有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公正处理,这样也会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比如,偏爱某些成绩好、听话的学生,对于“差生”则疾言厉色,教师本身对待不同学生的一言一行时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对于那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学生,更易产生逆反心理。“请你不要忘记,孩子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这种待遇来自一个亲近的人的时候,他的痛苦心情会在心灵里留下一个长久的痕迹。”
(3)同伴关系对孩子的影响。班集体对孩子逆反心理也会有影响,班集体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社会,学生在社会化学习为中心的共同活动中形成各种关系,每个学生在这种关系结构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并由此决定他在集体中的地位和角色。学生在班级中活动与交往的主导动机之一,就是他们力求在同龄人群体中寻找到自己满意的地位。如果这种欲望得不到满足,个性的对立与冲突就不可避免。有些学生向往集体生活,想与同龄人交往,希望在班级中取得一定的地位,但又没有可交流的对象,这时他们会试图使用各种方法、手段吸引同龄人的注意,甚至不惜用反常态的行为来引起大家对他的注意。
三、逆反心理的应对
逆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心理,不利于青春期孩子的成长,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对存在逆反心理的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使之合理转化。
1.正确教育者的观点,充分尊重被教育者
我们教育的目的或目标,都是有利于被教育者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教育和被教育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被教育者需要我们的指导,教育者教育指导的作用又具体在被教育者的有效社会化和不断提高健康发展能力方面实现。逆反心理有明显的缺陷:不分是非、不分善恶,一味地排斥、一味地反对。这样做实际上是头脑简单、幼稚、不够成熟的表现。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他们是长辈,学识和经验比较丰富,而且教育青少年都是从良好的愿望出发,目的是教育、关心和帮助青少年,而不会是故意找茬。也许长辈的态度不太友好,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但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厉耳利于行。”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家长和教师的教育,分清是非,有选择地接受或者排斥。
我们也应看到,逆反心理也有它积极的一面。有时,家长和教师的做法可能是错误的,不切实际的,反抗这一做法则是正确的行为。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一味顺从的人,盲从或盲拒都是不正确的行为表现,事事顺从也不是心理键康的表现,相反意味着另一种不健康,不利于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培养奇主见、有个性、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其中,包括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的独立性指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独立地寻找答案,而不是依赖别人。思维的独立性与思维的批判性密切联系着。思维的批判性指思考问题时不受别人暗示的影响,能严格而客观地评价、检查思维的结果,冷静地分析问题。
在这里,我们要区分盲目反抗和合理的拒绝,前者是一种缺乏思考的机械的行为模式,是幼稚的、盲目的;后者是有分析的理性的选择,体现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因此,我们应该把前者科学转化为后者,这样才是正确科学的态度。
2.加强感情投入,密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
有逆反心理的学生经常受到教师的斥责、惩罚,一般都比较心虚、敏感,对教师怀有戒心敌意, 但他们又需要教师的谅解和信任。为了使他们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必须首先使他们解除顾虑、摆脱消极的态度定势。最根本的方法是调整师生之间的关系。为此,教师应自己带头真正实意地帮助这些学生。
俗话说:“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作为教师,我们应改变过去严厉而单一的批评式的语态,尽量对学生和蔼可亲、态度诚恳、多与学生交流、谈心聊天,让这些“特殊”的学生觉得老师真心实意地对他友好,消除他们的敌意和戒备心理。我们还应降低对“差生”的要求,尽可能多地鼓励、表扬而尽可能少地批评、指责。盖杰和伯令纳曾在他们合著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学生的方法。有时,教师忘记了他们对于学生的表扬是多么重要。”教师还应对自己的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善于发现“难看”的孩子身上的优点,并寻找时机让他发现自己的长处,表现自己,改变他在老师和同学中的形象。无论是心理学理论还是大量的社会现实都在说明,感情是一只无形的手,推动着人们的行为倾向和一些做法。有些事情并非顺理成章,并非符合科学要求,但由于感情的因素,无形地左右着人们的某些行为,这就是情感魅力。对于生理、心理均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在其行为意向和决策中,受感情因素影响很大,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好感与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们都有体会,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很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喜欢某个老师的结果。如果我们教育者在感情上与被教育者多些相容、多些亲近,相信在青少年心理上就不会再有那种厌恶、背离。
3.加强同辈群体的指导
教师应善于采用组织手段,在班内组织起有一定层次的正式关系的网络,为学生日益扩展交往范围、建立多样的生活联系、形成丰富的责任依从关系提供充分的条件,从而使他们逐步深入到人际关系的各个方面去,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充实和美好。针对存在逆反心理的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帮教小组,给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行为习惯等方面予以特别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善意,他们会逐渐消除对立情绪,乐于接受大家,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从中得到教益。教师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教育情境,并发挥其教育效能,以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减少消极的人际关系的影响。班主任可以组织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努力使班级体成为良好的交往环境,使所有的学生特别是存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对交往发生一定的兴趣,并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学习交往,从而对活动感兴趣、对集体感兴趣,逐渐改变原先的态度和看法。
任何群体都会对个体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或者说是一种生存、生长环境对人的压力作用。积极的群体对个体的正常心理产生的则是一种动摇力量。为此,加强对同辈群体的正确指导。及时发现不良风气并做到尽早扭转是防范逆反心理和不良习气滋生,扩大有效手段。
4.积极、鼓励代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
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社会心理学家却认为,在人们的心灵深入,最渴望他人的赞美。赞美是一种鼓励,它在人们心灵深处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播种的是奋进向上的种子;它是一种兴奋剂,让人更加充满活力和精神;赞美还是一种认可,一种肯定,能使人们坚定发展的方向。我认为,多一种鼓励,就少一个背离者;多一句赞美,就有可以把摇摆不定的青少年带入我们期望的行列。相反,批评虽然可以帮助受教育者认识错误,但其心理是不悦的,至于粗暴的批评,更是一种适得其反的做法。为此,对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调适采用少些批评多些鼓励、少些训斥多些赞美,不失为好办法。
认识到孩子们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后,我们一定要针对其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做到教育与学生的心理成长相匹配,出现问题对症下药,采取多种方法转变、控制孩子的不良心理。经过合理地调适与疏导,孩子青春期逆反心理是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与转化的,这对于青少年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是非常有利的。
参考文献:
[1]程利国.儿童发展心理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342.
[2]檀明山.学会平衡学会调适.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210.
[3]郭念锋.发展心理学.民族出版社,2005.230.
绿领巾本身并不惹人憎恶,因为有不少城市都曾推出过绿领巾。一些学校在尚不到入队年龄的孩子中间试行绿领巾,将它作为少先队“预备队”的标志。但这一次,西安某小学的绿领巾一出,便激起舆论的一片哗然。
为何西安某小学的绿领巾这般吸引眼球呢?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该校的绿领巾被老师当成“激励没戴上红领巾的学生”的手段,被学生们解读为“差生”的身份标志。
“你学习不好,戴绿领巾,我才是真正的红领巾……”这是两个孩子在嬉闹,来接佩戴绿领巾孩子的家长显得很尴尬,这也让我们这些旁观者显得尴尬。
虽然事发后学校一再出来澄清:设计绿领巾的初衷是对孩子加强教育培养,并非有意区分好学生和差学生。但是,绿领巾创意仍然很难摆脱“功利”的阴影。
在成绩排名走遍天下的今天的中国教育中,看到绿领巾,就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功利教育。在整个教育阶段,绝大多数孩子都被贴上了尖子生、中等生、差生的标签。在一些学校只有成绩优秀才能评先进,才能评奖。
学习成绩不好、表现差的学生戴上绿领巾,或者按照成绩将孩子分为优生、差生,这就在暗暗地告诉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我是一个坏学生,学习不好,我长大后没出息。为什么孩子会这么想呢?因为绿领巾就是一个标签,它已经为这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下了定义。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这种贴标签的做法的危害显而易见。被戴上绿领巾的同学势必会在心灵深处自我刻上“差生”的烙印,根据孩子多具逆反心理的特点。这些被戴上绿领巾的“差生”很有可能破罐破摔。如果“差生”一旦成群,更容易集体沉沦。这更容易抹杀掉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可怕的阴影,很可能这样的阴影会笼罩他们一辈子。
儿童时期是每个人心理成长和品格塑造的重要阶段,教育孩子使其“成人”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成才”。然而,眼下的现实却恰好相反,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急功近利的态度将“育人”过程挤压得十分扁平,不仅让孩子承受着难以负担的学习压力,更将功利化的价值观念植入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前,教育正处在深化改革、谋划长远的关键时期。在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之下,教育很难独醒,很容易被世俗“劫持”而丧失根本的育人理念。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建立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评价体系是关键。当前,评价已成为教与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它要求全面的评价每个学生的发展状态和水平。在教学工作中,我善于抓住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各方面给予针对性和鼓励性的评价,争取把教育做到每个孩子的心里。现在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面向全体,体现评价的民主性。
“面向全体”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原则。对此,我的理解是:“面向全体”是相对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行为来讲的,指的是让每个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得,给每个学生以均等的发展机会;因而本着这样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但这也应建立在对学生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 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全班分成三个学习小组,让每组中的学生进行评比,在考试成绩的评定与奖励中,这种方式既可以照顾到全体,同时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个体之间的确存在差异,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可以有效地照顾到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使他们在鼓励中进行快乐的学习,可以使全体同学在相互鼓励与竞争中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特长。这种方式同时也充分的体现了学生参与的民主性。
二、体现个体差异的评价
个体差异普遍存在于每个同学之中,因而,在课堂评价中作为教师就应该充分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多给孩子一些鼓励的话语,让孩子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鼓励,让他们在爱中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每节课的上课伊始我都给学生两分钟的时间进行自我展示,他们有的讲述自己和同学之间的故事;有的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有的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甚至在黑板上教大家识字……在进行自我展示后,我便让学生对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有的会说:“某某同学真有礼貌,上讲台后就对大家问好;有的同学会毫不掩饰的大声夸赞某个同学真棒;有时大家还会情不自禁的给同学鼓掌。通过这一教学环节的设立,可以有效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准备自己乐于展示的事物,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在课堂教学开始时,首先给学习困难的学生以识字、认字的机会,并及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你真不错,认识的字可真多啊!”虽然这些学生和优秀的学生比起来,认识的字并不多,但教师的宽容、激励会使他们克服畏难情绪,从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学生对学习的投入,教师的评价也在逐渐升温,在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过程中,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形的评价:“你读的真有感情啊,老师都被你的声音深深的打动了。”然而,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有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可能做的不是很棒,那么作为老师也要及时的给予鼓励,我会和颜悦色的说:“如果你能把声音再放大些,把语速再放慢些,你读的会更好的,你可以再来试试吗?”以此来给学生的阅读升温,使他们更有信心和勇气进行阅读学习。
一国之希望在于人才,人才之根本在于教育,教育之重点在于基础,基础教育之关键在于教师。社会主义核心素养的提出,把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和国家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师――成为了社会进步、国家发展、文明传承中的重要角色。为了完成家长、社会、时代赋予教师的光荣使命,当代教师,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除了应当掌握精湛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当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当代社会的变化节奏在不断加快,与其相关联,其变化形式也将会越来越复杂,使人目不暇接。这些都要求人们具备相当的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要求一个教师能够在理性上把握自己和他人的心理情态以及变化,一定量的心理学知识的储备,对教师而言,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学生在小学阶段,心理变化处于易形成也易改变的阶段,也就是心理变化的不稳定性。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那么,如何把握学生的心理,使其身心同步健康发展,就是我们小学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所要面临的新课题。
案例一:“假如他是我儿子。”
做为老师,我们常说,把每个学生都视如己出。随着自己成人妻,成人母,也随着自己年龄和教龄的不断增长,我开始意识到,“视如己出”这四个字,说起来轻松,做起来难。原因有三:一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出生的家庭背景,不同家庭出来的孩子,老师是无法用自己的爱去诠释的,老师的爱的方式不一定适合每个孩子。二是老师对学生的爱,一定是想让这个孩子好,但家长不一定理解,因为有时家长希望孩子的发展方向和老师希望孩子的发展方向是相背离的。三是每个老师对自己的孩子,都不一定有什么好的教育方法,甚至都没有时间去全身心地关爱。基于以上三个原因,本人认为,对每个学生“视如己出”是不现实的。虽然我们做不到把每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但是,老师应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关爱每个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出现问题时,常常扪心自问一下:“如果他是我儿子,我会……”
小阳,出自单亲家庭,为父母婚姻失败而买单的,不是大人,而是孩子。“单亲家庭出来的孩子一定有问题。”开学没几天,他就和同学打架了,我借机和小阳的妈妈详谈了一次,从谈话中可以听出来,小阳妈妈是一个很强势的女人,工作出色,在单位是领导,而且还是管人的领导。她认为,孩子的毛病都是小事,孩子单纯,可爱,不会主动攻击别人。而且有什么事,应该让孩子自己解决。我让小阳妈妈换位思考对方家长的感受,她表示对我工作和对方家长的理解,诚心道歉了,也答应会管教孩子的。但我看得出来,这是在应付老师呢。
你不管,我管!我开始了对小阳立体式、全方位的教育轰炸,只要他犯错,我就很严厉地批评他!严师出高徒,在我的铁面教育下,小阳进步特别大:上课时不打扰其他同学听课,下课老老实实在自己的座位上呆着。这时的我,对自己的劳动成果特别满意,心想:每天的生气、挨累、费心终于有了成效,家长一定也看到了孩子的进步,很快就会打来电话感谢老师的。正当我沾沾自喜的时候,小阳妈妈真的打来了电话,可内容却让我大吃一惊。
“李老师,想和您谈,前几天,我们一家出去吃饭,在席间,朋友们都表扬小阳是个懂事、文明的孩子时,他大哭起来,说再也不想上学了,老师不喜欢我,我不能和同学玩。”小阳妈妈和我说了很多,没有指责老师的意思,只是向我反映一下孩子在家的表现,和上学后的变化。话语中,小阳的妈妈的心情我非常能理解。挂了电话,我问自己:“如果小阳是我的儿子,我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问完自己,我很快有了答案,因为我也是妈妈!
从那天后,我开始常和小阳妈妈联系,灌输给她我的教育理念、班里其他孩子发展的情况、小阳的不足和进步。在小阳妈妈理解、支持我之后,我开始对小阳温柔起来,另外意外的是,他的进步反而更大、更快了!作为老师,之前的我没有错,但作为妈妈,之前的教育方法我很难接受。现在,我成了小阳的妈妈,我更会教他了,他也很喜欢我了!
案例二:“偷偷地爱她。”
她叫小诺,是我们班最小的学生。其实从年龄上来看,她比其他学生还要大上半岁,可从其他方面看,说她小,所有老师都会连连点头。她是全班个子最小的,胆子最小的,声音最小的,就连饭量都是最小的。小小的她,开学初从来不说话,总是老老实实地坐在那里,比起那些小淘气们,老师们并没有太注意她的行为。然而,适应周刚过,她就渐渐被所有老师发现,几乎在同一时间,所有科任老师向我反应了她的情况。上课坐得很直,眼睛也不离开老师,可提问的时候什么也说不出来;作业上的答案都是正确的,可课堂上做的练习从来没对过;有个小毛病,还没等老师批评教育,她就已经哭得说不出话来。如果你觉得她上午表现得不好,那她下午的表现则让你更加头疼。每天午休后,她不是闷闷不乐,甚至哭着要回家,就是到周公那里(睡觉)呆上一下午。其实,不用其他老师来和我说,早在新生家长见面会上,我就已经注意到她了。现在,和其他的老师意见汇总后,我总结了小诺的主要“症状”――听不懂话、自理能力很成问题。
为了尽快让小诺适应小学生活,最大限度缩短她和其他学生之间的差距,我决定从接近她,让她对我没有畏惧感开始。首先,我要和小诺的家长取得联系。在一次长谈中,我了解到,小诺之所以什么都比别人慢,原因是,她接触外界的时间比别的孩子少,与其说是少,更准确的说法是没有,她在上学前根本没接触过外界。她的家长认为,现在的社会,灯红酒绿,对孩子的诱惑太多,而他们的孩子又是个女孩,长大后会让他们很担心的。所以,为了让小诺“单纯”一些,他们杜绝了一切让她了解外界的机会,这包括不让她看电视,大人不当着她的面聊天等。我又了解到,小诺的妈妈是一名小学老师,同是班主任的她要教两门功课;她的爸爸经常外出学习,工作很忙。他们很想好好照顾孩子,可不久前小诺的奶奶又瘫痪在床,照顾老人的重任又落在了小诺妈妈的身上,所以,她几乎没有时间教育小诺。了解了这些之后,我对家长的埋怨立刻消失了,我非常同情和理解他们,这也更加坚定了我要“改造”小诺的决心。小诺的家长都非常内向,为人老实、单纯,在他们的要求和我的综合考虑下,我对小诺采取了“偷偷”爱的方式,这样可避免家长的敏感和孩子的自卑心理。
可能是因为我是班主任的缘故,无论我对小诺怎么和蔼,她对我总是躲躲闪闪,胆胆怯怯。一次,她感冒了,没有去上体育课,我为能和她单独呆在教室里而窃喜。在半个小时里,我用孩子的语言、动作和她交谈、游戏,她对我终于放下了畏惧,我看到了她从未表现过的开心。正当她抱着我、亲我的时候,下课了,同学们走进了教室,她马上又回到了座位上,不敢看我。她的举动使我明白,要真正和她建立亲密关系,必须要长时间地和她单独在一起,陪她玩。这可怎么办呢,在学校里不可能有和某个学生长时间单独接触的机会。我考虑再三,决定向小诺的家长“借孩子”。正赶上小诺的爸爸又出差了,她妈妈出于对我的充分信任,也觉得我替她带孩子,她可以好好照顾老人,所以答应了我。喜出望外的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下班后把她带回了家。为了让她吃好、住好,我特意让父亲做了她喜欢吃的胡萝卜和肉,还给她洗了澡,陪她看电视,做游戏。因为我不用做其他的事情(如家务),只是带她,所以做完了这些,刚好到了睡觉的时间。哄她睡着后,我开始回想她告诉我的秘密:同桌总欺负她,她不喜欢吃辣的东西,她不会告诉其他同学来过我家等。第二天,她在学校里意外地在我的课堂上发言了,我高兴极了。就这样,一学期下来,她共有三次晚上和我一起学习、活动,我成了她的好朋友,好姐姐,她甚至叫我“妈妈”,她对我无话不说,我也成了她在学校里的依靠。
改变她的性格后,我开始关注她的学习了。数学考试,她总是不及格;语文听写生字,刚刚教过的字她又写错。怎么办?没有别的办法,熟能生巧、勤能补拙,补课!我让小诺的家长每天晚点儿来接她,虽然我不能多教她多少知识,但至少可以辅导她把作业写完,而且也给了小诺的妈妈做饭和先服侍老人的时间。就这样,一学期下来,她的字不会再写到格外了;十以内的加减法,她可以不用数手指了。
几个月的付出,换来了小诺的成长,家长会后,小诺的爸爸哽咽着对我表示感谢。他说,现在的小诺可以在家庭聚会上为大家背古诗了;在楼道里看见邻居,她会主动说:“阿姨好”;她经常在家提到我,和所有人说她喜欢我;她比以前开朗了,有说有笑了,更愿意上学了。这些变化,是他们当父母想不到的,也没敢期望的。听了他的感谢,我觉得有这样好的家长,我做好份内工作,就算再辛苦也是快乐的。
到现在为止,班里的其他同学和家长也没有人知道我和小诺之间的秘密。虽然我现在不教她了,但我对她的爱没有消失,我还在一直默默地关注她,偷偷地爱她。
案例三:“沟通的艺术。”
相信每位教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面对犯了各种各样错误的学生的家长时,往往是带着指责的态度、批评的语气,向家长表述孩子在校的表现。多数的家长也都会先为孩子给老师添的麻烦表示道歉,然后当着老师的面数落孩子一番,接着再让孩子表一表决心,最后对孩子狠狠地说:“你等回家再说!”可对有些学生而言,身上的问题不会在老师和家长的一两次沟通后就得到很好解决,通常是每隔几天,老师就需要找这些问题学生的家长谈话。刚开始,问题学生的家长还能周而复始地套用道歉――数落――表决心――“你等回家再说!”的公式,但被老师告过三五次状后,他们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他们开始认为,如果老师找其谈话,就一定是他们的孩子当天又在学校犯了什么错误,老师又要批评、指责他们,而其孩子所能犯的错误,他们也猜得八九不离十,于是他们开始逃避老师。这样,教师和问题学生的家长之间的距离就产生了,如果教师的年龄比家长小一些,这种距离产生的几率就会很高;如果家长在其生活圈里有一定的地位和身份,这种距离产生的几率就会极高。这种距离一旦产生就很难消除,这样也给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小童,就是一个给老师和家长带来这种问题的问题学生。他是我记住的,我们班第一个学生的名字。新生家长会后,有个家长向我来反映,让我小心小童,因为她的女儿和小童念过同一家幼儿园,而她和她女儿对小童的印象十分不好。开学后的第一天,小童就用行动证明了那位家长对他的评价。开学典礼上,他和站在他前后的同学打了起来;间操时,他看到高年级同学做操的样子后,兴奋地在队伍里跑来跑去;课堂上,老师给同学读课文,他就在座位上唱歌;中午吃饭时,他把自己不喜欢的菜放到别的小朋友的碗里……可以说,他把入学第一天所有学生身上会出现的问题,来了一个大集合。我在默默地忍受中观察了一个礼拜,决定必须和孩子的家长交流一下。
为了家长认识到其孩子问题的严重性,我策略性地暗示他们,如果孩子自由散漫、毫无约束力的状况不及时改变,学校会从大多数学生及其家长的权利考虑,退去小童的学籍,明年再接收他入学。令我没想到的是,孩子的妈妈哭着告诉我,孩子已经7岁了,就是因为去年报名时,学校发现他根本无法控制自己,所以当时没有接收他,要是孩子今年还不能正常入学,等到明年,孩子可就8岁了。我立刻意识到,孩子的问题比我想象得要严重,因为他的表现告诉我,他不但没有在“回读”的一年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反而在这一年里进一步巩固了他的自由散漫、无拘无束。那么,孩子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家长也意识到了,为什么一年多来没有什么改善呢?我带着疑问,找来了孩子的爸爸。果然,孩子爸爸的态度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惑。他认为,小童比别的孩子要聪明、成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他才能做别的孩子不敢做的事情,他始终坚信“淘丫头出巧的,淘小子出好的”真理。所以,每当幼儿园老师找他反映孩子的表现时,他都满不在乎。
当对小童以及两位家长的心态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不能再像幼儿园的老师那样,只是单纯地“告状”,而应在每次指出孩子的问题后,给与家长一定的指导和方法,这样才不枉大学四年的学习,不愧为师大附小的老师。我的初衷还是好的,可前提是要家长听取我的意见才行。两个月后,孩子的问题总是“按下葫芦起了瓢”,孩子经常是爸爸来接,我和孩子爸爸的距离也就产生了。我发现,每天他来接孩子时,都站在离班级队伍特别远的地方,远远地招手把孩子从队伍中接走。
面对家长的这种行为,我又开始了反思。我先是了解了孩子爸爸的工作情况,原来他是大学的老师,还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那么,他对我的逃避甚至反感,我完全可以理解了。虽然孩子的妈妈能够理性地认识孩子的问题,但看起来,在孩子的问题上,其爸爸的态度在家中还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孩子的接送又都是爸爸负责,权衡再三,我把突破口定在了孩子爸爸的身上。
利用大学里学习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我设计了一个“表扬取代批评”的方案,试图缩小我们之间的距离。具体实施办法是,找到孩子身上独特的优点并放大,让孩子的爸爸发现,老师和他一样,也认为小童是难得的可塑之才,这样,家长知道老师和他想的是一样的之后,自然会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甚至会听取老师的某些看法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