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04 16:54:2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研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特殊教育学校是由各个地区的政府、社会中的一些团体和组织以及一些企事业单位等举办的学校,其主要教育对象是社会中一些残疾儿童或者青少年。特殊教育学校是对这类孩子实施义务教学的学校,通过基础义务教育让这部分孩子可以获得最基本的知识、开发思维模式、树立乐观的心态、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在尽可能保证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使学生获得更多心灵方面的成长,治愈学生心理的自卑,从而让这部分学生可以有自己更加精彩的人生。
二、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特殊教育学校会传授给学生一些基本知识,其中语文教学就是学生认知世界的第一门课程,所以,特殊教育学校中的语文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近些年,国家针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方式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尤其针对语文教学,国家更是号召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实施创新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保证这些残疾学生在接受基本教育的同时,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特殊教育学校中的语文教学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在于语文学科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而对语文教学实行创新改革,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逐渐让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中有更多的收获,保障这些残疾学生的道德品质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增强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现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现状
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情况并不乐观,很多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其教学理念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离,很多教学手段也比较守旧,使得其语文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一)教学方式过于单调化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残疾或缺陷,对于这类学生的语文教学就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但是,很多特殊教育学校并没有重视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师没有重视学生的需求,也没有顾忌每一名学生的知识接受情况。语文教学方式的单一,毫无新意,对本来就带有生理缺陷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激发他们的热情,这不仅不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更加无法让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过于书本化
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应该重视教学内容,因为教学内容是整个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如果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师经常按照书本进行朗读和讲解,而且让学生反复阅读,会使得学生经常面临重复性的知识内容,这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让这些带有残疾的学生越来越失去学习的信心,甚至对他们的心理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有的语文教师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忽略学生的兴趣点,对语文教学内容没有做出合理的更改,致使教学内容缺少吸引力,这不仅造成学生对语文学科兴趣低下,而且使学生的思维也得不到很好的启发,从而甚至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语文能力的提高。
四、创新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
对特殊教育学校实行语文创新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可以全面改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
(一)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来改善课堂氛围
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师应该充分重视教学方式的创新,要结合一些其他特殊教育学校在语文教学方面的优点,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层次制定一些新颖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方式,并将语文知识渗入其中,使学生通过这些新颖的教学方式获得语文知识,逐渐产生主动学习意识,而且这些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的运用可以极大改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有效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二)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兴趣
教师要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将书本中枯燥的知识灵活化,使之带有生动性。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设定为一些故事情节,利用故事来吸引学生的眼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故事中获得语文知识,掌握语文知识;教师也可以增添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如增添游戏、趣味的图片和短片等,利用这些色彩性强、趣味性高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兴趣中获得语文知识。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和学生积极学习心态的培养,还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是对学生各项知识水平的启发性教学,尤其在特殊教育学校中,语文学科更是重中之重。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可以逐渐开始了解社会,认知世界,从而在语文知识的海洋中掌握更多的文字、语句等,这些学生通过学习语文知识可以逐步开始学习其他学科,并获得全方位的知识。对特殊学校的语文教学实行创新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思想水平,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学习心态,还有利于这些残疾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乐观的生活和学习态度,使得学生的心理和身体都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特殊教育学校是国家为残疾的有受教育需要的人开设的学校。而所谓的特殊教育,是指使用一般的或者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達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特殊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特殊儿童的教育的需要,发展特殊儿童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并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对于特殊儿童最基础的教育学科就是语文这一学科,也是一门任务艰巨的学科。小学语文这一学科在特殊教育中是起着非常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这一学科是我们的母语,是祖国语言文字的教学。特殊儿童中大多是聋哑儿童,或者智障儿童等,学习语文这一学科的任务就更显得非常重要,不可忽视。那么,特殊儿童如何有效学习小学语文这一学科呢?首先要明确的是,语文教师不能单单使用普通的教学方式来对特殊儿童传授知识。关于特殊儿童如何有效学习小学语文这一学科,我总结为以下几点建议。
一、语文教师要重视关心每一位特殊儿童
1.孤独感和自卑感。这是几乎每一位特殊儿童都会有的,因为无论是聋哑儿童,还是智障儿童,在他们的心里,都明白自己的缺陷,就会产生一种不能融入人群无法融入社会的孤独感和自卑感,因而会使他们内心特别敏感,情感特别丰富,自尊心特别强。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的调节。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与特殊儿童沟通,要充分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问题要解决,或者是有什么想法或者建议。语文教师不要摆高高在上的教师架子,要试着去他们做朋友,试着走进他们的心里,多关心他们。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他们,去陪伴他们,使他们充分的体会重视感。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语文教师要尊重他们。
2.大多数的特殊儿童都是非常内向的,甚至有些会出现自闭的现象。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多和他们谈心之外,要多带领他们去人多的地方,并鼓励和引导他们去尝试着与人沟通。语文教师还可以带领他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让他们感受一下这个世界的美好,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学会感恩生命。
二、激发特殊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
1.现在社会在进步,科学技术也在日益的发展,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是越广泛。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教具。特殊儿童的思维都是很简单的,太复杂的知识一般都很难理解,对此,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把教学中遇到的难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多媒体转化为一个一个鲜活的、简单的、直观的形象,这样就把许多问题都简单化了,也能在教学中给学生带来新鲜感,使学生很轻松地就学到了知识。如果学习轻松,学生就会愿意去接触,愿意去学。这也是激发特殊儿童学习语文这一学科的兴趣的一个方法之一。
2.大多数的特殊儿童都会因为自身的缺陷而产生自卑的心理,对此,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语文教师可以在授课的过程中多与他们互动,多设置一些问题,让他们上课时多回答问题。无论回答对于错,语文教师都不能去批评,而要多表扬和鼓励他们。慢慢地,他们就会有小小的成就感。并且,这种小小的成就感会让他们变得更加勇敢、更加自信。如果特殊儿童在上语文课的时候总是能够得到表扬和激励,并总是能收获一点自信,那么,久而久之,他们就会爱上语文课的。这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是指针对各类残疾人群对其进行符合其身心特点的体育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就是要探讨如何对残疾人进行体育教学、身体锻炼、运动训练和娱乐康复的一门学科。
人文关怀,是指以人为本,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条件的肯定,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体现出对人所有生命的怜悯和尊敬。
美国著名教育家内尔・诺丁斯就人文关怀进行了深刻解释,他提出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他立足于关爱、关切、关联的关怀教育理论受到了教育界的关注。这种新的教育理念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是一个启迪,身为残疾人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引导者,以人文关怀面对残疾人的体育教学,认识和把握残疾人特殊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训练与竞赛及管理规律,特别是将残疾人体育教学和人文关怀的融合方面,更是值得关注和探讨。在体育教学中将人文关怀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独特性,满足学生关怀和被关怀的需要,培养学生关怀的素养,这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方向。
1.现今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弊端
1.1现今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存在以“体”为主,存在重技能、轻体育精神,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育”分离的现象严重。现今的体育教学大多是把体育知识、技能作为目标,以考试为目的传递给学生,忽视残疾人最缺乏的人文素质的关怀,对于残疾人来讲,这种畸形的体育教学观无异于“饮鸩止渴”。
1.2在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方法上存在大量正常人体育教学痕迹。学生作为一种被动的载体,被动成为程式化教学的工具。缺乏残疾人教学所特有的“缺陷补偿”、“身心和谐发展”功能。
1.3教学评价的无差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体育评价无差异,造成无法对身体残疾类别、身体残疾程度不同的残疾人进行综合有效评价,造成运动成绩假象,残疾人潜在的运动发展潜力遭到掩盖与忽视。
2.特殊教育学校与人文关怀的有效融合
当前残疾人体育教学的人文关怀缺失影响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发展。如果要实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残疾人体育教学理念,就必须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杜绝被动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残疾类型及残疾程度进行分层次教学,分类别考试,进行个体差异评价。
2.1在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潜在身体机能的开发与利用。
教师在残疾人体育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利用体育教学的诸多优势,提高残疾学生的多层和人文素质。
体育教师要在课程目标结构、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方面渗透人文关怀,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制定课程目标时要考虑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在课程结构的设置上要向学生开设多种类型和形式的体育课程,以此满足不同水平、不同层次、不同残疾等级与残疾类别残疾学生的需要。课程内容的设置要重视内容的文化含量,遵循残疾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讲究个性化及多样化,及时抓住时机启发和诱导残疾学生,努力培养残疾学生的积极性及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稳定乐观的情绪。通过体育课要培养残疾学生在生活中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为此,体育教师要努力钻研体育方面的书籍,在教学中力求精神饱满、情感丰富,讲解形象生动,以体育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将人文因素渗透到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过程中,将人文素质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教育成长过程中。
2.2开发适应残疾人生活的体育课程内容。
体育教材的滞后性已成为影响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开发适应残疾人生活的体育课程内容已是当务之急。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关注残疾学生的生活世界。只有关注残疾学生的生活世界,将内容与残疾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学生主体性人格的生成和确立才有了根基和现实基础,残疾学生的学习才具有真正的意义。打破传统体育课程注重学科知识传承的思路,从残疾学生的主体需要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选择和个体差异,确立残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体育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要避免“常人化”、“成人化”模式,开发符合不同年龄阶段残疾学生特点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挥体育教育在身心补偿和康复过程中的人文素质关怀。
2.3建立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要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为主线,针对不同残疾类别、残疾等级学生建立评价标准,促进残疾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残疾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
语文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新课程,具有非常浓厚的人文性特点,可以很好的融入德育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也一样,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学,使得德育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灵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道德品质的影响,既学到了语文知识,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尤为重要。
1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首先,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是有语文课程的特点以及新课标改革决定的。语文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里面涉及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人文性特点[1]。而道德教育、思想教育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这符合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要求。此外,新课标改革下,也要求语文教学不应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人文精神、高尚情怀、道德修养的养成,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逐渐获得情感体验以及道德情操。其次,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具有特殊性,身体上不同类型的缺陷,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2]。学生因为自身的社会身体缺陷备受打击,心理上承受着很大的压力,需要教师的关心。语文教学是义务阶段的基础性教学,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不仅可以让学生收获基本的语文知识,还可以让学生获得对人性的理解和思考,提高其审美情操和道德修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对于心理恐惧,或者心理扭曲的学生是非常有必要的。
2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2.1语文教学内容中引入德育教育:语文教材涉及到的内容形式很广,有诗歌,也有散文,还有小说等等,在各种各样的形式中又有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有大好河山、寓言故事、热爱祖国等等,是各种知识的万花筒,是一本百科全书[3]。在众多的内容当中,许多都蕴含着道德方面的有关内容,是一种现成的德育教学素材。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并主动运用德育教学素材运用到教学当中,融入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比如,语文教师在讲到《到期归还》时,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入手,文章主要讲述的是借了黄培炎的字帖来学习,一个月之后按时归还字帖的故事。这样一个不为人知的小故事发生在身上,深深触动读者的内心。语文教师一定要通过这样一则小故事给学生传达诚实守信,好学做人的思想品德,教导学生无论是谁,诚实守信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够受到他人的欢迎。
2.2借助课外实践进行德育渗透:语文教学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还应当辅之必要的课外实践。学生的道德品质不仅表现在“言”上,还表现在“行”上,语文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一系列的课外实践活动,通过这些课外活动,将德育教学融入其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4]。例如,教师在讲解到《司马光砸缸》的时候,因为该篇文章涉及到的是救人的知识,因此语文教师可以结合该篇文章开展一个助人为乐的主题活动,活动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让全班所有的学生积极去帮助他人,并在下一次课进行的时候主动和大家分享自己助人为乐的事情,每周举行一次班会,对表现比较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通过这样一种课外实践的形式,学生逐渐养成了助人为乐、团结他人的品质。
2.3作文选材中进行德育渗透:作文写作当然不仅仅包括的通常意义上的作文,也包括一些段落写作、句子写作等等。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些机会进行德育教育。作文写作一定要有相关材料,教师在选择作文材料的时候应尽可能的选择一些能够体现出优秀道德品质或者高尚情操的材料。例如“揠苗助长”“负荆请罪”体现出的哲理就非常有代表性,语文教师在选择作文素材时尽量选择此类的素材。预与此同时,对于作文主题的要求上,语文教师也要有所要求。主题是作文的灵魂,贯穿作文的始终,包含着对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充分体现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要想立意准确,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客观世界有很好认识。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一定要引导学生从歌颂好人好事、鞭挞恶丑角度出发,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4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电教设备已经成为了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特殊学校更加如此。对于听力有问题的学生来讲,外界的声音听不大,多媒体的电教设备的出现,可以展示出生动形象的画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电教设备辅助教学。比如,在讲解到《桂林山水的时候》,对于听力有问题的学生来讲,只能靠看文字的描述去体会“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气势。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壮丽美景,可以向学生播放一段有关桂林山水介绍的视频,让学生切身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从而体会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多美。这样一来,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培养了学生道德修养。
3结语
总而言之,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一定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将其视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水平。
作者:李茜 单位: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特殊教育学校
参考文献:
[1]姜艳萍.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小学教学参考,2014,15(07):18-18.
一、特殊学校小学语文教学重要性和问题分析
1.特殊学校小学语文教学重要性分析
特殊教育学校的小学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只有在这一课程上的教学质量水平有了提高,才能促进学生ζ渌课程的学习。由于特殊学生和普通学生有着不同,在学习的难度上比较大,在各个方面都会影响学生知识的学习顺利性。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老师只有和这些特殊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才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在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在对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以及创新模式上就要加强重视,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
2.特殊学校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分析
特殊学校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语文教材方面的系统性以及科学性编排没有注重,没有结合特殊教育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生活环境的考虑不全面,从而在对教材的编纂方面就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对特殊学生的实际语文知识的学习有着很大阻碍。
再者,特殊学生的差异性比较大,学生的学习知识能力有着很大差距。有的特殊学生愿意和人交流,有的却不愿意,在进行任务的完成方面,有的特殊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活动进一步开展就有着很大影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常常会面临着顾此失彼的现状,对语文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就增添了很大阻力。
另外,特殊学校教学中,对语文教学的内容上比较单一化,由于培智学生的各项能力都相对比较有限,学生的模仿能力比较薄弱,在记忆的能力上比较薄弱等,在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中也会比较困难。老师在语文知识的教学中,只能将语文知识教学内容简单化,这样在长久的重复下,就会使得整个语文课堂比较乏味,不能有效激发特殊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特殊学校小学语文教学优化策略实施
为保障特殊学校小学语文教育的水平提高,就要充分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应用。笔者结合实际对特殊学校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在这些方法的应用下,就能有助于特殊学生学习能力提高。
1.注重语文教学氛围的良好营造
对于特殊学生的语文教学,老师就要结合学生自身特征,帮助特殊学生克服自身的自卑等不良心理,培智学生在认识活动方面存在着相应缺陷,对自己的学习上就会存在着一定自卑心理,比较缺少对成功的渴望。老师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方面,就要注重为特殊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在师生关系方面能融洽良好的保持,注重学生的自信心培养,让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感兴趣,这样才能进一步实施语文教学活动。
2.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对特殊学生实施语文教学,不仅要在教学的理念上进行转变和创新,还要注重自身专业知识的深化学习,在教学的方法上能灵活性,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老师在对特殊儿童的语文教学中,在沟通能力上要不断加强,因为特殊学生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一些缺陷,老师要注重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在方法方式上能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了解特殊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进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去,观察学生的学习规律等,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实施教学方法。
3.对教学方法的应用要灵活性
特殊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有着一定难度,老师在教学中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在教学点方面重复再现,增强特殊学生的记忆能力。人都会有遗忘性,而对于特殊教育中有的智障孩子在记忆力方面支离破碎,缺乏连贯性,对事物的认知也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老师在语文知识教学中,就要注重教学点的重复再现,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例如:对特殊学生教习辨认男女厕所的标志,可能需要几个星期的时间。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可在课前几分钟,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训练,让学生在自我介绍以及学校的标志物有充分的认识。通过长期的重复再现,就能有利于学生形成记忆,从而对所学的内容有深刻印象。再比如:教学中对“菜”这一汉字教学的时候,可先让学生学习声母C,然后在学习韵母ai,结合图像以及实物图等,增加学生的认知,这样也能加强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
4.让特殊教育语文教学回到现实当中
教育源自于生活,教育和生活是无法分开的。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出,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所以,特殊教育语文教学要在新理念的引导下让教学活动回到现实中,进而提高特殊群体的语文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及水平。语言文字是用来传递思想的,特别是中国的语言,最注重神韵,如果不存在形象的感受,不存在文字的领会,学生何以真正感受一个作品,又何以书写出好的作品呢?在特殊教育群体里,大多学生存这样那样的缺陷,很多学生只能透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中的一种方式体会外界事物,所以,生活是特殊群体学生学习的基础,是课堂教育的延续,而过去灌输式、讲解式的教学方式根本不利于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学习。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一定要做到以人为本,必须要将语文教学植入到学生的生活里,进一步激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且把教学目的以及要求作为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在生活里学习,在学习里生活。
5.让学生自主创新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目前,世界各地对于特殊教育服务对象的范围,因出于各方面的考量,所以在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一些发达国家提出了“零拒绝”的目标。也就是给予免费的、适合于特殊人群所需要的义务性教育。教育部门要求公立学校,有义务和责任为特殊人群提供教育和相关的服务,不允许以任何理由拒绝特殊人群入学资格。我国当前特殊教育所针对的对象主要是盲、聋、哑、智力不健全,以及有其它身心缺陷的儿童和青少年,同时在各个地区设有盲聋哑学校、低能儿学校或低常儿童班、弱智儿童班等。在我国的《宪法》、《义务教育法》以及《残疾人教育条例》中明确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
1目前特殊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1.1特殊语文中的教材无法与时代同步
人们普遍认为特殊教育所使用的教材,是经过教育部特别设计、适合特殊群体的教育方法和教学设备。但我们从普通教材中可以知道,我们所学的内容,是与实际生活不相符的,教材比较缺乏实用性。而特殊群体教育中的语文课本,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这就导致特殊群体所学习的内容落后于社会发展,也就意味着在未来进入社会后,他们将会从零开始。这对于特殊群体而言,无疑是艰难而残酷的。
1.2特殊语文教育从业者缺乏
当下依旧有很多人对特殊群体存在歧视。因此,很多人不愿意从事与特殊群体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尤其是涉及到语言表达的语文教育。我们不得不承认特殊语文教学所存在的难度。很多时候,从业者不仅需要非常强大抗压能力,同时也需要具备较高的人文主义素养。因为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观察和思考,尤其是对不同情况的学生深入了解,才能找到适合于他本人教育方法。
2让特殊语文教学回归现实生活
2.1开发出与时代相结合的语文课本
特殊教育存在的价值,就在于为独立生活有障碍的人群提供独立生活的技能,不同于普通学校的教学。普通院校学生即便无法从教育中获得,也可以在实践交流中,快速掌握相关的生存技能。而对于特殊群体学生来说,这是非常艰难的。因此,在教材的选择方面,教育部门应该做到及时更新内容,制定出与时展相一致的语文教材,避免教材与实际的脱离,使特殊群体的学生,及早掌握时展所需要的各方面素质要求,减少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尴尬境遇。
2.2激发特殊群体学习语文的兴趣
大部分特殊群体学生在学习中都会处于被动的位置。究其主要原因还是缺乏自信。而培养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要是让特殊群体的学生感受到,语文带给他们的情感体会,以及对事物认知的体会。对于聋哑学生,教师可以将课本中所涉及到的自然景观,或者生活现象带入到课堂中,带他们去浇花,体会一枝花的芬芳,一滴露水大伟大,也间接使他们感受到生活中自己的价值。
3密切联系生活增加生活实践
在探究特殊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关于特殊教育的语文教材,还是与特殊人群实际生活比较接近的。但很多时候由于特殊人群缺少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或者受生理条件的影响,使他们无法具备生活中最基本的观察能力。比如对失明的人员而言,学会观察能力非常艰难的。所以,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善于积累学生所面对的困难,根据实际情况对授课的方式做出调整,尽量不要按照课本刻板地进行教学与工作。保持足够的耐心,指导特殊群体多加观察生活,对生活中的万事万物,做出适当的记录和整理,以此来提高特殊群体认识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变化,加强特殊学生活描述生活的能力。同时也为他们与他人交流提前进行准备和训练。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特殊群体本身出于自身存在缺陷,多多少少会产生自卑的心理,不会与人主动交流。教师可以使用以小见大的方式,比如可以先培养他们与小动物交流的能力。激发他们的表达欲,随后将生活方面的技能予以传授。教会特殊群体了解人的喜、怒、哀、乐、悲的表达方法和解读方法,使他们感受到情绪所带来的情感体验。也可以借助一些情景设定,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与社会交流的方法。
4结论
综上所述,特殊群体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不仅需要国家与政府的扶植与帮助,更需要特殊群体院校,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所需,不断努力开发出适合于特殊学校使用的语文课本和学习方法,教育者应对特殊群体深入理解。同时,在教育方案中,制定合理的学习目的以及学习任务规划,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尽量结合时代思考特殊群体真正需要掌握的社会技能,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在增长知识、获得技能以及完善人格的同时,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社会,成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才。教育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它不仅需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更需要具备与时代脚步相一致的前瞻性。而特殊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关系到特殊人群未来发展的基础性知识。因此对它的认知,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的。
参看文献
[1] 安静.浅谈个别化教育计划[J].亚太教育,2016(03).
要想让学生爱语文,教师先得爱。只有教师热爱语文,对语文教学有浓厚的兴趣,锐意改革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内驱动力,才能更积极、更完善地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作为学习型社会的个人,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时刻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和信息,用全新的理念来教学;作为学校的主要施教者,教师要使教育主体自主发展,要教会学生学习,教师不再是学生的主宰者和决策者,而是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教师的教学应富有创造性的活力,应以学生的认识和发展需要为中心,让学生有自主学习语文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让学生从思想上不再把语文学习仅仅看做是功利性的,一味地为考而学,而是将语文学习作为一种精神生活追求,从而有意识地、自觉地学习语文,这种主动意识和主动精神是培养他们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的动力。
二、让学生变学习的“接受者”为“参与者”
传统教学理论强调教师的主导教学是前提、是基础、是保证,学生则居于从属、被支配的地位,而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人们提出了自主学习、终身发展的要求,所以现代教育应重视学生的“自主”,让学生变“接受者”的身份为“参与者”。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须在教学中引导得法,既放得开,又收得拢,这样才能保障学生真正的自主。“放”就是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课文中的有关知识内容;教师在学生学习时还要注意“收”,及时引导,适当归纳综合,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明确化、系统化、完整化。
三、让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
“活教书可把死书本教活,死书本可把人教活”,确实,教师要把书本教活,要把学生教活,让学生有自己的个性。
创造在本质上来说就是多样性、差异性和非重复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淡化标准答案,淡化考试的指挥棒作用,允许学生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思路来思考和回答问题,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题,作文是一种综合性、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过程,教师在教法上稍加改动,巧妙运用,便可培养学生的个性。习惯上每周的两节作文课,一般都是学生面对一个固定的命题,然后听、想、写,周而复始……这样的作文课诚然锻炼了学生的当堂写作能力,为应试作了一些准备,但一贯坚持下去,必然会打消学生的写作兴趣。
所以应注重学生“个性作文”的训练,我说的“个性作文”是让学生坚持每天写随笔。写什么?记录稍纵即逝的感受,捕捉曾经记忆的拼凑,感悟所见所闻的背后,拆解不吐不快的心扣,显示生活的节奏。题目随意,文体随意,字数也随意,写作要求真没了限制。自由的作文会让学生主动留心生活,仔细观察事物,同时也积累了写作的素材,写作时思维开阔,取材广泛,敢于创新,再加上教师的循循善诱,学生的写作经验自会丰富起来。
四、让学生来评价
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评价方面,教师已不再是学生学习和行为的唯一评价者。在教学中,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应让学生自我评价以及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实际上自我的肯定更能促进个人建立很强的自信。怎样增强学生的自信呢?从最寻常的课堂提问说起,提问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来回答,他们在回答中便可有所体会,并能认识自己的能力,这样的问题回答,让学生兴奋之余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主动探索知识,完善自己,学习水平自然会提高,班杜拉说过:“积极的能力概念是成就动机的基础”。
中图分类号:G7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3-0042-02
1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激发聋生学习兴趣
聋生主要通过视觉获取外界信息、认识周围事物。聋校语文课通常需要阅读大量的文字,由于长时间依靠视觉,聋生极易对文字产生视觉疲劳感,甚至失去耐心和学习兴趣。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是激发聋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手段。多媒体所特有的图文结合、动静相生、信息量大等优势,有利于教师创设生动、逼真的情境,有效地激发聋生的学习欲望,极大地调动聋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在教学《观沧海》时,笔者就制作了一个图文并茂、实用性强、色彩鲜明、重点突出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导入图片和问题,使学生增加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多幅优美的海景画面如大海的汹涌澎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曹操观沧海时的心境和雄心壮志。课件中对诗句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和欣赏,知识全面、讲练结合、图文对照、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诗意。
又如学习《火烧云》这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让聋生欣赏火烧云的图片,引导学生边看这些神奇美妙的图片,边试着说一说或者用白板笔在电子白板上写一写火烧云的特点和形成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学的中心由教师转向聋生,聋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可以引导聋生通过直观、形象的课件和微课等资源对聋生进行重点词句的教学指导,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合理运用多媒体,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能够突破聋校语文教学重难点,促进新知识的内化。
如在聋校高年级教学说明文常见的三种说明顺序时,为了使聋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说明顺序,笔者录制了《说明要言之有序――说明文常见的三种说明顺序》这节微课。本节微课根据聋生认知特点,以《景泰蓝的制作》《故宫博物院》《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课文为例,图文结合,重点讲解说明文常用的三种说明顺序,即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这三种说明顺序对聋生来说都是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通过适当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文字和概念,转化为直观、形象、生动、具体的内容,深入浅出地为聋生讲解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
每位聋生听力补偿情况不同,因此把要讲解的内容以声音、文字和图像结合的形式动态地呈现出来,而且讲到哪里,鼠标就跟随显示到哪里,提醒学生注意,这样有利于各种程度的聋生学习和理解所讲解的知识。在播放微课过程中适时点击暂停,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互动,可以学知识、学方法、做练习,效果很好,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3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拓展学生视野和思维能力
聋生听力障碍引起的语言障碍,影响了聋生对语言信息的理解、储存和运用,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使这种情况明显得到改观。多媒体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聋校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能根据需要充分再现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可以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有助于拓展聋生的视野和思维能力。
如《故宫博物院》这一课大体按照游览参观路线,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邢台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大部分聋生没有去过故宫,即使去过也体会不深,头脑中很难形成具体形象,因此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把多媒体课件和视频短片纳入教学过程,清晰而准确地向学生传递出一组组知识信息,增强了直观、形象感,创设出教师做导游引领学生参观故宫的情境。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平板电脑搜索出有关故宫各个建筑物的外观和内景的图片以及文字信息,传到教室前面的触控一体机上,使聋生既从中获得对故宫的一般性了解,又对祖国的传统建筑艺术产生自豪感。
又如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课时,很多聋生并没有见过蝙蝠。因此,首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聋生看到蝙蝠的身体结构,弄清科学家的试验过程,了解蝙蝠夜里是怎样飞行的;然后出示雷达的图片,介绍这个探测装置,利用课件演示雷达工作的原理,引导聋生理解雷达的工作原理和蝙蝠探路的原理是很相似的。教师还可以利用触控一体机出示从网上搜集到的一些其他动物与人类的发明创造,开阔聋生的视野,从而使聋生对仿生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
4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聋校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聋生能积极主动地把兴趣和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还可以通过适当使用电子白板等多媒体信息技术圈画、标注、写字、交流,实现教师与聋生、聋生与聋生之间的互动,让聋生真正学得有趣、学得轻松而高效。
如在教学《爱莲说》时,可以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然后交给聋生搜集资料的方法,让学生分组利用平板电脑连接网络自主搜集关于《爱莲说》的学习资料,并且从莲的图片、历史、作用、咏莲诗句等方面展示搜集的资料。之后引导聋生交流自己的学习感受,比如围绕“你喜爱莲花吗?为什么”“你喜欢什么花?谈谈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关键问题展开讨论。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爱莲说》进行总结,并且对学习的课题进行延伸,布置作业在课后仿写《爱莲说》,借以提高聋生欠缺的表达能力。
又如在教学《鸟岛》时,虽然很少有学生去参观过鸟岛,但是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鸟岛迷人的风光和热闹的景象,体会文中谴词造句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在这里主要选用动画形式制作的课件,如出示“一群鸟儿飞来了,又一群鸟儿飞来了,就这样,一群一群的鸟儿接连不断地从远方飞来”的画面,引导聋生读第二自然段理解“陆续”这个词。让学生在电子课文上找出鸟多的语句,用白板笔在下面画上横线做标注。通过动手实践,促进学生思考,让他们初步学习作者是怎样描写鸟岛上鸟多的特点的。可以让学生在白板上通过绘画的形式装扮心中的鸟岛,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绘画,然后通过实物展台展示给大家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还能够检验自读效果。在此基础上,聋生学习语文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教师适当、灵活、创造性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它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聋生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提升聋校语文教学的信息化水平,切实使聋校语文教学整体得到优化。
参考文献
一、对知识与能力相互关系认识的历史演变
知识与能力的本质及其关系不一定等于人对知识和能力本质及其关系的认识,但人在现实中处理知识和能力的关系则与人对知识和能力的本质及其关系的认识有密切关系。有人认为,世界哲学史的发展基本遵循从古代重视本体论研究到近代重视认识论研究、现当代重视价值论研究这样的轨迹,但就是十分重视认识论研究的近代哲学也没有把知识与能力关系的问题作为重要问题深入研究,而是以“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语意不详的命题为主流,抑制了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深入认识和实践。现代人不仅认为知识与能力相互制约和促进,而且特别赞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但对知识教学究竟如何促进能力发展,既没有全面深刻认识,也没有落实到位。
关于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就有不同观点。孔子主张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反对学富五车,胸无一策。《论语?为政》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论述明确提出知识与能力的联系和区别。“学而不行,可无忧乎?”“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都是对死记硬背、学用分离的质疑。荀子强调人的先天能力和目的性对认识事物和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他在《荀子?解蔽篇》中提出:“凡以知,人之性;可以知,物之理。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遍也”。王充早于培根1500多年就在《论衡?效力篇》中提出“人有知学,则有力矣”的“知为力”命题。强调知识对能力的重要性,认为人要提高能力必须学习知识。
在古代西方,柏拉图早就说过:“知识是一切能力中最强的能力”。在《理想国》中,他深刻阐述了知识与能力、能力与心灵的关系。认为教育不像有些人所说的,可以把知识装入空无所有的心灵里,仿佛可以把视觉装进盲者的眼里。心灵有善有恶,善的心灵指挥眼睛走向光明、善,恶的心灵支配眼睛朝向黑暗、恶。在坏人中,也有很精明的,他们并不是没有能力,而是坚决用来为恶,因此他们的观察力和辨别力愈敏锐,危害就愈大。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的第一句话就是“求知是人的本性”。这句话提出了一个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本源性问题,即究竟什么是能力,能力是否包括本能、本性。如果说求知本性包括求知欲望、兴趣和能力,那就可以说,人首先有求知欲望、兴趣和能力,然后才有知识,但这并不能说没有知识就没有能力。
近代西方对知识与能力关系的研究是影响现当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培根在其名著《新工具》中提出:“达到人的力量的道路和达到人的知识的道路是紧挨着的,而且几乎是一样的”。“单凭一双赤手和无依无靠的理智,没有什么力量……知识和人类的力量是同义语,因为对原因的无知,对结果便迷惑起来。只有服从自然,才能征服自然,而在深思哲学中与原因符合的东西,在实践科学中便成为规律。”谁把培根的思想概括为“知识就是力量”,并首次创造了这一著名译法很难考证,但这句言辞凿凿的经典名言,在原文语境中只是被悬置在括号内的一句十分不起眼的过渡性语句,而且目前尚未发现在培根以后的近300年的时间内有哪位著名人物引用过这句名言。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都在自己的著作中评述过培根,马克思对培根有高度评价并同样把科学视为“力量”或生产力,但他们都没有提及培根这句名言。其根源就在于近代科学在培根时代刚从古代自然哲学中分离出来不久,还远未达到显示力量的程度,还只是上流社会的业余癖好,毫无实用价值。直至培根死后40年的1666年,法国人才率先开始使用科学(science)这一词。在当时生产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工匠的经验性技艺,而不是学者的理论性科学。“除了比科学历史悠久外,技术不需科学的帮助就能创造精致的结构与器具”,这种状况“只是到了19世纪后半叶”才有所改变。只有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科学才开始成为生产力从而真正显示出其力量。
据维柯考证,知识是关于“本质”或“德性”的问题,而本质和德性这两个词在拉丁文中都有“能力(capability or faculty)”之义。在培根之前康帕内拉就说过:“我们的能力与我们的知识成正比”。如果据此含义就应该把他们的认识概括为“知识就是能力”,而不是“知识就是力量(force orstrength)”。培根和其他人还认为“知识就是权力(power)”。关于知识的三种解释根源于三种不同的角度或立场,“知识就是能力”是一个纯粹的认识论命题,“知识就是力量”是一个广泛的社会学和伦理学论题,而“知识就是权力”则容易使人联想到许多政治学问题。前后两种都有依据,但就是这个毫无根据的“知识就是力量”的“误读”却传之久远,诵遍全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这正好验证了解释学的观点:“在严格的意义上,正确或错误的解释或翻译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满足或不满足我们今天的期望的解释或翻译。”
然而这就又产生了一个更为重要或本源性的问题,究竟什么是知识和能力,经验和技术是否算知识。有人以生活事例说明经验和技能比科学技术更重要。有一个故事说,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与一位目不识丁的船夫一起乘船过河。学者轻蔑地问船夫:“你懂得历史吗?”船夫摇摇头说道:“不懂。”“那你就失去了生命的一半。”学者嘲讽地说道:“那你懂得数学吗?”“不懂。”船夫又摇了摇头,脸涨得通红。学者鄙视地一笑说道:“那你就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就在这时,一阵风浪袭来,船翻了,两个人都掉进了水里。船夫与学者在水中不停挣扎,船夫凭着高超的游泳技能抓住了一块木板,他喘息着问学者:“你会游泳吗?”“不……不会!”学者狼狈地答道。“那你就失去了整个生命!”船夫的话还没说完,学者已经消失在了水面……由此可见,当人身处险境时,日常生活中磨炼出来的实际技能远比书本知识更有用:面对猛兽侵袭,那套人与动物是朋友的理论远比不上逃跑或搏斗更实际;面对汹涌激流,那套科学训练的游泳知识根本派不上用场,只有游泳技能才能保全生命。不懂历史和数学,尽管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但最起码还能保全另一少半生命,而只有空洞理论缺乏实际能力,就会失去一大半甚至全部生命。
这个故事强调生活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是有积极意义的,它不仅说明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以“应试教育”方式形成的“高分低能”素质已经不符合社会要求,而且说明照搬书本知识的做法,在古今中外都不是明智之举,但它也有轻视理论知识、科学技术的明显倾向。生活知识和技能是人生存的前提条件,但人不仅要生存、要活着,还要发展,要活得更好;不仅要吃饭、喝水、游泳、打猎,还要看电视、开汽车、打手机,还要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科学发明、发现、创新甚至应用、推广,不可能在生活中完全形成,不可能没有理论基础。知识和能力内涵都十分丰富,它们的相互促进和制约关系十分复杂,以偏概全不仅不是科学态度,对实践也有不良影响。哲学、数学和现代科技可能对传统游泳、格斗技能、能力的形成用处不大,但绝对不能说它们是无用知识。现代人应用科学技术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但这也不能说传统游泳、格斗知识和技能,烹饪、书写知识和技能等无用。
即便是把所有知识和能力都涵盖在“知识就是力量”的知识和能力中,也很难证明“知识就是力量”命题的科学性。因为它首先否定了人性力量或人的本能、潜能力量的重要价值,也明显轻视人的价值追求、社会制度和环境等对知识教学和能力发展的影响。然后是否认了求知和知识教学方式对求知和知识教学效果的重要价值,混淆了人的求知和知识教学方式的天然性、自在性和自为性、选择性区别,把能力仅看做是知识的自然而然产物,把教育万能与教育无能、知识改变命运与知识残害生命相互对立,又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否定。没有知识,能力必然有限;有了知识,能力未必强大。如果知识方向正确、教学方式有效、社会环境良好和个人努力到位,而且这几个层面和谐统一,知识就是力量,但事实并不尽然。知识方向正确未必能保证教学方式有效,知识方向正确、教学方式有效未必能保证社会环境良好和个人努力到位,几个层面不和谐,知识的力量就会受到很大限制,甚至走向反面。因此,有人不同意“知识就是力量”的命题,提出“和谐就是力量”、“文化就是力量”等命题。认为人的力量和能力是知识、价值、努力等的综合。这不无道理,但还是没有全面深入说明知识与能力、力量的本真关系。
二、知识与能力的本质及其相互制约
和促进的本真关系
要弄清知识与能力的本质关系必须弄清知识和能力的本质。关于什么是知识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认识可以形成不同的观点。心理学、信息论从刺激反应、信息输入输出视角认为,知识是人对事物知道或熟悉程度的认识,知识是信息、信号。哲学不仅把知识看做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且是与人的本质、价值紧密联系的文化,认为知识是人类经验的结晶,知识是信念、信仰。
不同层面的知识对能力和力量形成、发挥有不同作用和价值。知识可以通过规范、引导和开发人的本能、先天欲望和能力形成力量,通过规范、引导和开发人的后天欲望、兴趣和能力产生力量,通过规范、引导和开发人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产生力量,还可以通过规范和引导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产生力量。知识可以通过影响人的主客观性潜能产生力量,不等于知识就是能力和力量,知识只有转化成认识和实践能力才能成为力量,否则只是可能的力量,而非现实的力量。力量的朴素含义是力的分量,有相当分量的力,包括力气、能力、效力、重力等,是主客体或主体对象之间、主体间产生的实际作用或影响及其程度。力量既可能来源于知识,也可能来源于情感、信念,来源于知识的合理结构和知识的有效教学方式,甚至来源于合理的社会制度、机制,来源于本能或先天素质。知识就是力量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中主观性的肯定,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对听天由命的人生态度的否定。每个人都足一个偶然存在,从客观标准看,有人幸运地获得良好身体、智力、社会环境、家庭背景等先天条件,有人则不那么幸运甚至很不幸。从主观感受看,有人把无论幸运还是不幸的存在本身就当作幸运,有人则不仅把客观不幸看做不幸,而且把客观幸运也看做不幸。但无论如何,知识则是后天学习的,是主观努力的结果。强调知识或知识的力量就是强调天道酬勤、苦干实干,强调后天主观努力对改变人生的价值,甚至是同情处境不利人群及其努力,当然有积极的意义。但这种知识观或知识伦理学不鼓励天道酬能、酬聪、酬巧,轻视巧干,很容易鼓励人死读书、读死书,强化应试教育,也有明显消极作用。当代社会认识论、知识论、教学论重新全面深入认识知识与力量、能力的关系,对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能改变命运这个几乎是近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坚信的真理、命题提出质疑,绝非否认知识能产生力量,而是反对、纠正和防止不加思考和分析笼统盲目地相信知识的力量,知识能改变命运导致的轻视能力发展的不良倾向;轻视、忽视知识结构的合理性、知识教学方式的有效性作用,阻滞知识向能力有效转化和知识作用的有效发挥;轻视、忽视信念、制度等多层面和途径增强人的力量。
心理学把能力定义为完成活动的心理特征,含义十分模糊。人的认识和实践力量、人完成活动需要的良好心理特征,既包括能力、技能、技术等,也包括动机、兴趣、态度、意志、价值取向等,是它们的综合作用或影响力,能力是这些力量中的一种力量。有能力没意志不可能有力量,至少力量很难强大;有意志没能力,力量也很难强大。一个人对某些事物不感兴趣,没有坚持性,而没有表现出对这些事物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不等于这个人没有对这些事物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一个人对某些事物很感兴趣,还有坚持性,却没有表现出对这些事物的认识和实践能力,说明这个人没有对这些事物的认识和实践能力。然而一个人对某些事物既很感兴趣,又有坚持性,表现出对这些事物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也不能把兴趣、意志等的主观性与能力、技能的客观性合而为一。能力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客观力量或直接作用,兴趣、爱好、欲求、意志等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主观力量或间接作用。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客观力量的能力,既包括内隐的认识能力和外显的实践能力,也包括本能和学能。本能是先天能力,不学而能的能力。学能是后天能力,是通过学习而获得和发展的能力。人没有纯粹的本能,只有社会的本能或者社会化的本能。因此,人的本能也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客观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与能力相互作用的关系既是自然而然的关系,更是自觉主动的关系。人的先天和后天的能力对知识学习都有重要作用。人的本能、本性或先天能力、欲望是学习知识的基础,知识是人的后天能力发展的基础。人只要学习知识就能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增强能力,但这绝不等于像自然论认为的那样,知识就是能力、就是力量,“我们的能力与我们的知识成正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能力和知识的全面性、准确性、深刻性、新颖性、创新性等特性,不仅受先天本能、能力和欲望的影响,也受人的理想目标追求、求知动力和教育教学方式的影响,甚至受社会和自然条件的影响。人的能力、欲望和教学方式有时统一、有时矛盾。有人可能感知、记忆、思维和创新能力强而欲望弱,但教学方式未必有效;有人可能感知、记忆、思维和创新能力弱而欲望强,但教学方式有效,这两种状况形成的效果可能基本一致,处于中间状态;有人可能感知、记忆、思维和创新能力和欲望都强,也有有效教学方式,学习效果肯定最好;有人可能这几个方面都弱,而且也缺乏有效教学方式,这样的学习效果肯定最差。
稳定的感知、记忆和思维等学习能力和欲望不仅有水平差别,也有类型差别。就认识能力和兴趣优势而言,可能有人是对声音,有人是对图像,有人是对文字、数据有兴趣。有人可能对声音、图像、文字和数据的认识有能力而缺乏兴趣,或有兴趣而能力平平。对声音、图像认识有能力和兴趣,有利于形象思维的发展;对文字和数据认识有能力和兴趣,有利于抽象思维的发展。对声音、图像、文字和数据认识都有能力和兴趣,则有利于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全面发展和相互促进。相反,对声音、图像、文字和数据认识有力,但缺乏兴趣,或者有兴趣而缺乏能力,都不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既对声音、图像又对文字认识有力而且兴趣,更有利于文学能力的发展;既对声音、图像又对数据认识有力而且兴趣,更有利于理学能力的发展。不仅有较强思维等认识能力和兴趣,而且有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兴趣,则更有利于工科、管理等实践能力的发展。
知识的力量,既包括知识转化为思想品德等精神动力和方向的力量,转化为感知、记忆和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力量,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认识和实践的力量,也包括知识转化为认识、学习和教学方式的力量;还包括简单知识与简单知识、简单能力相互转化,复杂知识与复杂知识、复杂能力相互转化,简单知识与复杂知识、复杂能力和复杂知识与简单能力等的相互转化。简单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转化为简单能力的过程和方式是简单的,复杂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转化为复杂能力的过程和方式是复杂的。感知、记忆、思维的知识和能力与应用、发现、创新知识的知识和能力都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不可缺少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认识能力是认识世界形成观念的能力,实践能力是观念支配行动影响世界的能力。不同层面的知识和能力及其形成方式既相互促进和制约,又相对独立,用求知的方式来求能很可能导致“高分低能”,用求能的方式来求知很可能使能力失去坚实的知识基础。知识促进智力发展的方式或者知识向认识能力的转化主要是心理过程,知识促进实践能力的方式或者知识和认识能力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则是心理活动和肢体行动的有机统一。感知与思维,继承、记忆和创新虽然紧密联系,但用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的感知方式形成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的思维知识和能力,用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的思维方式形成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的感知知识和能力;用继承、记忆方式形成创新的知识和能力,用创新方式形成继承、记忆的知识和能力的效果不仅不好,甚至无效。同样以促进知识和能力等智力因素的方式形成良好思想品德,效果不仅不好、无效,甚至适得其反。
知识对能力和德行发展的影响结果无论是否自觉都可能产生正向平衡和不平衡与负向平衡和不平衡四种状态。既有完全一致状态,即“高分高能”、“低分低能”状态,也有不一致的理想状态,或者既掌握了比较丰富知识,又最大限度促进了能力发展的“低分高能”状态,还有不一致的不良状态,或者知识丰富能力低下、整体“高分低能”相对“高分高能”状态。“高分低能”并非指凡高分都低能,既可能是记忆知识的认识能力高而应用和创新知识的认识能力低,也可能是记忆和陈述知识、理论和技术的认识和表达能力高而实践应用和创新知识、理论、技术的能力低,还可能是记忆力也不高,通过刻苦学习获得较高知识分数而应用和创新能力则较低。无论哪种状态其实质都是知识丰富能力低下。解决“高分低能”问题的目的是提高求知和教学方式的自觉性,知识教学促进能力发展的基本目标是正向平衡,即“高分高能”,最高目标是良性非平衡或“低分高能”效果,以较小知识教学投入获得能力发展的最大效果。
三、知识教学方式对促进能力发展的重要意义
“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教学方式不是具体的教学策略、方法或技术,而是对教学结果具有决定性影响,对人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方法和形式。人只要求知,就有求知方式。如果把求知方式看做认识方式,包括学习知识、知识教学、科学研究等的方法、手段,那么,教学方式则既包括求知方式――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和发现知识的方式,也包括求能方式――教师指导学生发展能力的方式。求能必须求知,人无论如何求知都能获得知识并自然而然促进能力发展,但促进程度十分有限;自觉的教学方式是知识教学促进能力发展达到正向平衡和不平衡的有效方式。
求知动力、求知潜能和能力、求知方式都是求知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都直接影响求知效果,既影响知识丰富与否和结构是否合理的量、质效果,也影响知识促进和转化为能力、技能和思想品德等发展的效果。相反,求知效果也影响求知的动力、能力和方式。仅就求知和知识教学的量、质效果促进能力发展的效果而言,假定人的求知动力和求知方式一致和恒定,那么知识量、质效果促进能力发展的效果则由求知知识量、质效果本身决定;假定人的求知方式和量、质效果一致和恒定,那么知识量、质效果促进能力发展的效果则由求知动力决定;假定人的求知动力和求知知识量、质效果一致和恒定,那么知识量、质效果促进能力发展效果则由求知方式决定。事实上,不同社会和个人的求知动力、潜能和方式不仅不可能完全一致和恒定,而且有许多不同层面,科学的认识为知识和能力的相互促进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反,则对知识增进及其促进能力发展造成困难。
中西方先贤早就对学与思、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有精辟见解。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形成的“知识爆炸”使得求知方式对知识增进和能力发展的作用及其对社会和个人产生的影响日益明显,选择科学有效求知方式促进知识增进和能力发展,成为教育学、心理学甚至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笛卡尔认为,人“单有聪明才智是不够的,主要在于正确地运用才智”。莫兰认为,人类不仅需要学习,而且需要学习如何学习。劳丹认为,方法论是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方法论与科学理论之间“矛盾”的消除常常通过修正该理论使之符合方法论规范来达到,但在许多情况下,也通过改变方法论本身得到解决。在教育研究中有实质教育与形式教育的争论,卢梭的“无知识教学”,杜威的“做中学”,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赞科夫的“双高”教学理论,布鲁纳的“发现法”和结构主义教学理论,都是从不同角度探寻知识教学促进能力发展的努力。卢梭认为,一切良好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核心“问题不在于你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死记硬背,不理解意义的教学是毁灭判断力。第斯多惠认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真正的教育不是把主要意义放在科学,而是放在由于掌握了科学而获得能力的发展。“积极的实质教育不是最后目的,只有积极的形式教育才是最后目的。”杜威认为,“把单纯积累知识和教育等同起来乃是荒唐的”。“学校中求知识的真正目的,不在知识本身,而在学得制造知识以应需求的方法。”“学校所能做和需要做的一切,就是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力。”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状态就是思维,而思维的核心要素是思维方式,“没有什么比它的思维方式更重要”。怀特海则更为绝对,认为使知识充满活力而不使其僵化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文化是思想活动,是对美和崇高情感的接受。支离破碎的信息或知识与文化毫不相干。一个人仅仅见多识广,他不过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用而令人讨厌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不仅把“学会认知”同“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看做教育的四大支柱,而且是第一支柱。就连被认为普遍是传统教育思想代表人物的赫尔巴特也认为,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平衡的多方面兴趣”和“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
但究竟以什么教学方式促进知识的有效学习,促进能力的有效发展,不同流派的观点却莫衷一是,虽然不是“指鹿为马”,也基本处于“盲人摸象”的“百家争鸣”状态,似乎给人形成知识本质无“真”可言,知识论和教学认识论的科学发现只是智力竞赛的文字游戏的不良印象。其原因既有认识的局限、科学发现逻辑与教学实践逻辑的区别,也有价值取向的不同。经验主义、行为主义、唯理主义、知识外在论或者客观反映论、知识内在论或者主观生成论等都有非常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认识。建构主义则强调知识的主客观统一性、体验性、情境性甚至个体性。“反对方法”的“怎样都行”也并非不要方法,而是不要固定无效的方法,强调有明确目的的、根据形成知识、能力的性质和完成任务的需要精心选择的有效教学方式。“科学是一种本质上属于无政府主义的事业。理论上的无政府主义比起它的反面,即比起讲究理论上的方法和秩序来,更符合人本主义,也更能鼓励进步。”“没有一个理论会同其领域中的全部事实都相符合,但该受诘难的并非总是理论。事实是由旧的意识形态构成的,所以事实和理论间的冲突可能是进步的征兆。”
存在的可能是合理的,但未必是合理的,即便是合理的,也只是更好的,不是最好的。最好都是暂时的,更好则是永远的。只有更多地看到历史辉煌中的遗憾才能具有创造更加美好未来的动力,否则就会背上沉重的包袱裹足不前、重复历史,甚至倒退历史。推进理论的全面深入发展,把实事求是和实是求事、平面思维和立体思维、常规归纳和演绎思维和全息归纳和演绎等紧密结合。实事求是首先是研究事物发展状况和规律,根据事物发展状况和规律确定实践理想、目的和办法,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实是求事是根据事先对事实的感受发现和分析现存的问题,根据价值追求设定理想性目标,根据远大理想和具体目的寻找实现理想和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的方法。平面思维则是从纵向历史或者是从横向现实寻找普遍性的思维,立体思维是把纵向历史和横向现实结合起来寻求纵横交错的、普遍性的思维。纵向历史的普遍性未必是横向现实的普遍性,反之亦然。常规归纳和演绎思维是哲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是从对不同事物归纳的共性或普遍性演绎到不同事物的共性或普遍性,主要是解决普遍问题,因此还是表层的归纳和演绎。全息归纳和演绎与常规概括思维归纳和演绎有不同特点,是从不同事物归纳的共性或普遍性演绎到不同事物的个性或特殊性,把解决普遍问题与解决特殊问题紧密结合,因此是深层或深入的归纳和演绎。有人说,科学是把复杂的问题弄简单,哲学是把简单的问题弄复杂。但知识和能力的形成及其相互促进的复杂性要比哲学能想象到的复杂性复杂得多。有许多问题现代人并不清楚,需要把实事求是和实是求事相结合,以立体、全息的归纳和演绎开展全面深入研究。包括哲学、脑科学和认知科学在内的心理学、教学认识论对学习和教育的研究有积极进展,但教学实践和实践教育学,特别是教育教学方法论需要比哲学、心理学研究更明白、更实用的理论。“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教学实践和实践教育学需要在哲学、心理学、教学认识论对学习和教育教学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应用性、实用性研究,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教学认识论科学发现的主要旨趣是发现人的教学认识的各种可能性,而教学实践和实践教育学则必须协调科学发现的逻辑与教学实践的逻辑,发现各种教学认识论整合的可能性,特别是相互冲突的教学认识之间的可能联系和在教学实践中整合的最佳效果,据此制定教学行动计划,进行教学实践操作。各种教学认识论相对于整个教育实践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或有效性,但相对于不同层面的教学实践也只有一定的合理性或有效性。整体教学实践需要各种层面教学认识论的科学发现,但不同对象、内容、环节等不同层面的教学实践对不同层面教学认识论的科学发现需要的程度又有很大差别。教学实践和实践教育学必须研究在何种情况下、范围内和程度上人是刺激反应和接受学习的产物,是“发现”、“顿悟”的结果,是自由选择的产物,是客观反映、主观生成和合理建构的存在;在何种情况下、范围内和程度上,人需要系统性、理论性、客观性、超验性知识和需要生活性、情景性、个体性、主观性、体验性知识;在何种情况下、范围内和程度上,求知需要兴趣和需要努力。教学实践如果根据某种目的接受和应用了某种教学认识论的科学发现就等于否定了其他教学认识论科学发现的合理性;如果由于无法说明和证明任何一种理论的正确性,出于无奈以“怎样都行”和“价值中立”态度随便接受和选择应用一种教学认识论的科学发现,实际上还是以某种教学认识论的科学发现代替甚至否定其他教学认识论科学发现的盲目行为。
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需要多种类别和层次的知识和能力及其教学,都要求教育形成人也应具有多元目标、内容和方式。但不同性质和层面的知识教学都存在教育形成人的主流或者核心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问题。知识观变革和知识转型、求知和教学方式变革和转型与教育本质观、教师观、学生观的变革密切联系,既是社会变革的要求和推动的结果,又是教育观和教育变革的根本。提高国民创造性,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不仅应该是教育的永恒目标,而且是现当代社会对教育的强烈要求。现当代教育必须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为核心目标和价值取向,整合各种教学认识论的科学发现及其教学方式,进而建构创新型教学方式。合理建构知识教学方式应该是统一刺激反应、客观反映、主观生成等知识教学方式的知识教学方式,是既重视对世界的客观反映和通过刺激反应对记忆、技能的训练,更强调人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及其对未来世界的合理建构;既重视知识教学,又重视创造能力发展;既重视创造性智力因素,又重视创造性非智力因素的知识教学方式,是反映创新教育本质、解决“高分低能”问题和有利于形成具有创造性人才的知识教学方式。
四、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教学促进教育
教学能力发展的有效教学方式
普遍寓于特殊,是众多特殊的共性。特殊多于普遍,是具有共性事物的个性。任何事物的整体特征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不同的知识促进不同的能力发展有不同的规律和方式。教育学知识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既有知识促进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有自己的不同特点、规律和方式。深入认识教育学知识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能力发展规律,必须把知识促进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学知识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特殊规律紧密结合,不能深入认识知识促进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只停留在知识促进能力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不能深入认识教育学知识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的特殊性,就不可能认识教育学知识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能力发展。把知识促进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学知识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特殊规律紧密结合,不仅有利于认识教育学知识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特殊规律,也有利于认识知识促进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甚至一般哲学阐释的普遍性许多来源于类似本研究的对特殊性探索与发现,虽然始于探索特殊性的目的、终于探索特殊性的结果、展开于探索特殊性的过程。但进一步的研究却发现这种特殊性的认识揭示的则是普遍规律和真理。基于探索特殊性的目的、过程、结果和方法不同于基于普遍性的目的、过程、结果和方法。前者的目的是改造世界,过程是从历史和现实存在的不完满性和问题出发,从求是出发求实、求事,是实是求事,方法是立体思维和全息学的深层归纳和演绎法;后者的目的是解释世界,过程是从历史和现实存在的完满性和合理性出发,从求实、求事出发求是,是实事求是,方法是平面思维和常规概括思维的表层归纳和演绎法。
不同学科、专业等性质的知识促进相应能力的发展既有普遍的方式,也有不同的方式。数学知识有数字知识、运算知识、几何知识等,数学能力有数学感知能力,数学记忆能力,数学分析、归纳、演绎、推理等思维想象能力,数学教学能力,数学应用能力,数学发现、发明创新能力等。数学知识和能力还有概念性知识和能力、命题性知识和能力、程序性知识和能力等。数学的数字知识教学、运算知识教学、几何知识教学和概念性知识教学、命题性知识教学、程序性知识教学,对促进数学感知能力,数学记忆能力,数学分析、归纳、演绎、推理等思维想象能力,数学教学能力,数学应用能力,数学发现、发明创新能力的发展等都有不同作用。数学知识教学促进数学能力发展同样有自然和自觉两个层面,数学教学应该自觉采用有效知识教学方式促进数学能力发展,这也应该是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语文知识有字词知识、文本分析知识、文学欣赏知识、语言和文学写作等,有不同文体知识、丰富的修辞知识,还有标点符号知识等。语文能力也有语言文字感知能力、记忆能力,语言文学分析、欣赏、归纳、演绎、推理等思维想象能力,语言教学能力,语言应用能力,语文发现、发明、创作、创新能力等,语文知识和能力也有概念性知识和能力、命题性知识和能力、程序性知识和能力,还有口头语言知识和能力、书面语言知识和能力、肢体语言知识和能力等。不同层面的语文知识教学对促进不同层面语文能力发展都有不同作用。语文知识教学促进语文能力发展同样有自然和自觉两个层面,语文教学应该自觉采用有效知识教学方式促进语文能力发展,这也应该是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学科都有不同性质和层面的知识,各学科不同性质层面的知识教学对促进不同层面能力发展都有不同作用,都有自然和自觉两个层面,都应该自觉采用有效知识教学方式促进能力发展,这也应该是不同学科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教育学知识教学是教育者人教育受教育者人的知识教学,它不仅有通过教育学知识教学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的问题,也有通过教育学知识教学促进人的多层面能力和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问题。教育学知识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既有知识促进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有自己的特点。教育学知识和能力首先是形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的知识和能力,是指导学习者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良好德行的知识,不是形成物的知识和能力;其次是理论知识和能力与实践知识和能力结合的知识和能力,不是纯理论知识和能力;再次是通过教育教学普遍提高全体公民素质的知识和能力,促进各学科、行业专业人才知识学习、能力发展和德行形成的知识和能力;也是丰富教师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教学知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师德水平和全面素质的知识和能力。教育学知识和能力的不同性质决定了教育学知识教学、能力发展和教育学知识转化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