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初中物理公式及解析

初中物理公式及解析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2-17 11:27:5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初中物理公式及解析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初中物理公式及解析

篇1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2-0133-02

某公路走向是由北向南,路线经过地势是重丘区,地形表现出中间高和两头低,地面起伏较大,由粘土、风化泥岩和砂岩产生较陡山峰或者谷地,山坡植被有较好发育,山前、山间与谷地有很多水塘,一小部分是旱地或者水田。种植较多的是树木与水稻。由于地势低洼和排水不良、山间冲沟多,水粉浸泡着土体,使土质表现出软可塑状,局部产生沼泽地,土质表现出流软塑状,厚度通常是0.5m~1m。不能当成持力层,一定要清楚软土,采取措施处理后才能当成持力层。

1软土地基的危害和其原因

这条公路第九标段设计包括涵洞与通道构造物有87道,基础形式结合不同土质情况,盖板涵洞中通道包括整体式与分离式基础,它采用C15片式结构;圆管涵基底有30cm砂砾层,管底厚度是30cm。对于圆管涵与盖板涵洞、通道根据4m~6m设置沉降缝。

软土地基,一般情况下是地基承载力不符合其上面构造物所需承载力,或虽在施工中可以达到要求,但是后期使用中因为地基本身原因或者水原因,引起地基失稳,造成构造物过度沉降或者差异性沉降从而破坏建筑物地基。软土地基有淤泥、亚粘土或亚砂土构成地基。在施工中,松散沙土、杂填土和湿陷性黄土生成特殊地基,虽然不是软土范畴,但处理不合理也会对构造物产生严重后果。软土地基力学特征大多表现为:1)软土大多由粘粒和粉粒组成,一般是絮状结构,含有有机质。其天然含水量高于液限,有的达到200% 。孔隙比大,在1到2范围内变化,个别的超过5.0;2)软土有较高压缩性,压缩系数一般在0.5~2.0间变化,个别的达到4.2,并且其压缩性跟着液限增高也会增高;3)软土强度较低,内摩擦角和加荷速度、排水条件有紧密联系。其粘聚力不大。标贯值N一般较低,通常不超过5。

公路建设投资大,技术标准较高,对路基变形和稳定性有较高要求,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主动脉。而国内大部分地区在重丘区,山涧冲沟多,由此造成软弱地基多,如不做好处理,将造成路基在这些地段发生较大沉落,造成路面结构被破坏;桥台和路基沉降不一致而发生桥头错台,路中心沉降较大造成涵管弯曲与路基横坡变小等,严重的是彻底破坏。所以,以高标准和高质量为出发点,合理的处理软土地基,是公路建设中不可缺少环节。

2软基处理时施工种类和方式

主要分析现场实际情况,像软土分布与厚度、路堤高度、位置和工程可能的工期等,不同地段选择相应的加固措施。结合各路段沉降设计原则,主要采取这几个软基处理办法:1)砂垫层和堆载预压法结合法,这种方法大多用于软土厚度小的路段,适合用在软土中含有砂层或者软土是固结系数大的亚粘土和亚砂土,固结排水较好,若不及时处理,由计算可知工后沉降会超过30cm,而处理沉降量低于30cm的普通路段。

2)塑料排水板、砂垫层和堆载预压结合法,这种方法大多用于稳定性达到规范要求,但选择前一种方法处理沉降不符合要求的普通软基路段。排水板间距是1.2m~1.6m,砂垫层厚度是0.4m。部分路段选择真空堆载预压法,利用大气对土体内外部产生压力差来加快土体固结;3)粉喷桩和堆载预压结合法,这种方法大多用于路段桥头和明通道两端、暗构造物等。软基深度不超过13m时,选择粉喷桩法;4)CFG桩、毛渣垫层和堆载预压结合法,这种方法大多用于路段桥头和明通道两端、暗构造物等部位处理。软基深度超过13m时,选择CFG桩法,桩间距是1.5m~2.0m。垫层厚度是0.3m,毛渣中石子量应该超过70%,最大粒径不能超过15cm;5)真空预压法,这种方法大多用于软基深度超过13m路段;6)土工织物法。这种方法用在为高路基基础实施整体性加强。土工布要有当量孔隙小和渗透性好、质地软、可与土较好结合性。

3差异性沉降对构造物产生影响

软土地基中涵洞等其它构造物,有的选择支撑桩基础,有的选择天然基础,允许发生一些沉降。选择支撑桩时,涵洞构造没有什么问题,而选择天然基础时,必须让涵洞能适应一定的差异性沉降。所以,常采用有构造缝的涵洞与和波纹管相似的柔性涵洞。一般来说,上述两种基础构造都存在一些问题:1)不管是支撑桩基础或者天然基础,修筑完涵洞再填筑路堤情况下,在侧向位移大时,翼墙与涵身都会被损坏,使接缝产生大开口;2)选择支撑桩基础情况下,涵洞和路堤间发生沉降较大时,会引起路面不平整。选择天然基础而允许有一定沉降时,这种危险性会大大减小;3)选择支撑桩基础情况下,作用在涵身和桩负摩擦力变大,有时会引起涵身或者桩被破坏。

4软基处理在某公路构造物工程中应用

因为本路段设计都选择高路堤方案,横穿路堤的构造物众多,如果施工不当容易发生泄水不畅、断裂、积水、路面开裂和频繁跳车等问题,以后修复也较为困难。地基上路堤和构造物连接在一起时,会产生这几个问题:1)因为构造物后面路堤的荷载和土压力一起作用,构造物会和地基同时变形;2)构造物和路堤连接路段会产生差异性沉降。

在软基上的构造物,由于长期持续的沉降,或形成比预计大的差异性沉降而被损害。为避免这种损害,必须在施工中实施必要动态观测,其目的是校对制定方案时所预测现象是否发生,处理措施会不会像预测的发挥作用。1)稳定性观测,稳定性要用观测地表边桩水平位移于地表隆起可知。普通路段顺着纵向每隔100m~200m设一观测断面;桥头路段设2到3个这种断面;桥头坡脚和沿河等一些特殊路段要看情况增设观测点。观测边桩制作和埋设,基点桩和校准基点桩设置及测量仪器、方法都要满足路堤施工的要求;2)沉降观测,施工时对地表沉降的观测法是在原路面设置沉降板实施高程观测。沉降板设置,观测桩、基点桩设置和测量仪器、方法都要满足路堤施工的要求。

综合分析几种处理施工的作用效果与经济性,结合本工程情况,主要考虑粉喷桩施工法对各个软基路段构造物地基作出处理。1)桩长根据进入持力层来控制,在施工中,桩底标高往往和持力层有差异,容易发生以设计标高来控制桩长。如果在桩尖下还有几米软土,则施工完会有较大沉降量,因为排水不畅,预压较长时间也很难达到稳定。所以粉喷桩施工桩长要根据进入持力层来控制。可由钻机到达最深时下钻速度与电流表读数判断有没有进入持力层,这俩参数在试桩时确定,通常下钻速度是0.5m每转,电流值超过125%额定电流值;2)粉体的计量控制。粉喷桩好坏和水泥掺入量及喷粉均匀程度有密切关系。所以,怎样计量粉体在控制时是关键。目前比较常用的为电子称重法和钻机深度结合在一起计量装置,它能反映深度、每延米喷粉量和总灰量等。同时要确保喷粉均匀,关键是控制好对钻头提升速度。水泥喷入是人工控制,必须避免发生为满足喷粉量要求而结合记录器来凑数,造成喷粉不均匀。另一方面,从喷灰到出灰一定时间,钻机到桩底后,必须停留一定时间才能提钻。停留时间根据管道长度等选定。喷灰时,管道中水泥输送速度是1米每秒,管道长度是40m时,钻到桩底就可以喷粉提钻,则桩底少灰长度接近1m,反而破坏了桩底软土,增大了沉降量。3)复搅控制,水泥与土均匀程度是涉及到桩体强度的重要因素,很多施工实践已经证明复搅和不复搅使质量相差很大。钻头喷出粉体一般是脉冲状,若不搅拌好,粉体会呈现层状,形成“夹生”这种桩水泥掺入量增加很多也无强度。复搅作用是利用充分搅拌让粉体和土、水获得较为完全接触与作用,促使产生桩体。为保证搅拌均匀性,施工中要掌握好对钻机的提升速度和旋转速度等,并尽可能选择全桩复搅来保证质量。在桩长较长和土体含水量较高及粘性较大时,应该选择“二喷二搅”的工艺,防止发生“沉桩”现象。

5结论

公路工程中软基处理是隐蔽工程,如果施工质量达不到要求,一旦受到路堤等其它构造物覆盖,便形成隐患而且难以检查和补救。在本公路工程软基处理时,选择喷粉桩施工法是根据地质条件来选用的,有针对性的实施质量控制,有力的确保软基处理路段施工质量与效果。结合交竣工情况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有效降低工后沉降。

参考文献

[1]吴旺,陈丽娟,孙卫江.道路软基处理的方法[J].投资与合作,2013(5):295.

篇2

1、房屋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常见管理问题

在房屋建筑的结构施工过程中会面临到各种各样的复杂环境,以及人工、材料和机械的合理安排布置等,一旦某个工序没有处理好,就会给结构工程的施工带来一定的问题。

1.1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结构施工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较为复杂,涉及到的材料、人员以及机械较多的工程。结构工程的完成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在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结构工程的日益复杂化以及施工环境的复杂化,导致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质量问题,有一些甚至直接影响到了后期的使用和居住。如一些建筑由于结构施工过程中变形缝的处理不到位,或是沉降措施没有做好,导致后期墙体出现开裂的现象。有一些房屋建筑屋顶、卫生间出现了漏水的现象,有一些房屋甚至出现了不均匀的沉降以及塌陷问题,这些质量问题都严重地影响到了建筑的正常使用以及用户的居住安全。

1.2房屋建筑结构工程施工的安全问题

房屋建筑的结构工程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只有结构形式合理,施工过程中的结构施工正确,安排恰当才能真正保证房屋建筑的整体结构安全。当前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在建筑的材料以及机械的安排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结构材料的质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建筑结构的安全问题。尤其是当前一些建筑施工单位对于现场人员的技术交底培训与安全教育并不到位,导致很多操作员工在进行结构施工时,操作不当、安全意识薄弱,不采用安全防护措施或是对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进行及时的排除,这样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结构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威胁到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乃至后期居住者的安全等。

2、房屋建筑结构施工中常施工问题分析

2.1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常见施工问题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当前我国的建筑中使用的比例是最为广泛的,但是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必须要注意到钢筋和混凝土的材料的选择以及施工过程中的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注问题。当前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很多时候混凝土的配比与强度都无法满足设计的要求,施工过程中很多操作人员并不按照配比称量,随意按体积比上料,其骨料配比不准确,从而浪费材料又无法满足强度。对商品砼管控不力。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并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施工缝的留置,对于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养护,也往往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进行养护、保温以及拆模,从而导致后期混凝土的实际回弹强度无法达到设计要求,甚至出现开裂的现象。

2.2房屋建筑结构中的普适性施工问题

房屋结构的施工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普适性的问题包括了放线、钢筋的布置以及截面尺寸的设置等问题。放线对于结构施工而言有着重要的影响,它是结构施工的最基本施工工序,很多时候施工放线都没有复核,导致结构施工中的构件受力不满足设计要求,会带来因轴线累积偏差而产生的附加弯矩或扭矩等,影响结构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另一方面对于钢筋的布置,往往只注重了钢筋的型号以及数量,对于钢筋的布置均匀性缺乏考虑。然而只有结构构件主筋间距均匀、对称,才能保证其结构的受力能够均匀,从而满足设计的承载力要求。

3、房屋建筑结构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处理

3.1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问题处理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主要会受到混凝土的浇注以及钢筋的选配、绑扎等各方面的影响。因此要解决施工中的问题,首先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在混凝土的选用时必须严格控制水灰比,所选用的砂石骨料,一定要经过计算和试配,得到精确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配合比。外购的商品混凝土运送到现场时,必须保证不离析和易性好,现场不允许加水。同时,对于钢筋的绑扎也必须注意,在混凝土的浇注之前对钢筋工程进行验收。保证钢筋的型号以及数量满足设计的要求。在进行混凝土结构的浇筑前,要注意对现场垃圾的清理,制定合理的混凝土浇注方案。

3.2房屋建筑结构施工管理问题的处理

结构工程的管理包括了质量、安全以及成本等各个方面的管理,涉及到了人员材料和机械等各个方面。房屋建筑结构施工的好坏,在很大长度上取决于施工管理的好坏。在施工之前必须与设计单位做好设计交底,这样才能保证施工过程中明确结设计的要求,对材料的配比以及结构的施工进行更好地分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施工的流程以及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在材料的购置、领用以及选配上,要求专门的人进行负责。

4、结语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使整个房屋建筑物朝着大型的方向不断发展,并且整个结构也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情况。而从开始的砖混结构之中,一直到后来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直到现在的钢体结构,使得整个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朝着复杂的方向发展,不仅高度越来越高,而且建筑物的跨度也越来越大,这就给整个建筑物的具体施工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而现阶段我国的房屋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着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因此,要想解决在整个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必须要对这些问题有所了解,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整个建筑施工队伍的质量和成本控制、工期的规范等。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整个房屋结构施工的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篇3

一、教学难点探究及应对的重要性

1、教学难点探究及应对有助于减少学生的错误认识

在现有初中物理授课实践中,相当一部分教师采取一成不变的课前引导内容。此种授课内容的选取为学生造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式,对许多重点、难点内容产生了错误认识。开展教学难点探究及应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学生的错误认识,促进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有效发挥自发性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2、教学难点探究及应对是教学实践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企事业单位在选用人才的过程中更倾向于选用具有上进心和求知欲的人才。中学阶段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为了使学生达到问题的深入探究层面,更加深刻的了解和理解重点、难点内容的核心,理应积极开展教学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的探究。

3、教学难点探究及应对是其他课程学习的推动

物理课堂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这种能力对于其他课程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助力和推动效果,因此,在中学物理的授课环节开展教学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的探究对于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具有显著的推动效果。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内容分析

1、难点1——摩擦力[1]

初中学生对于摩擦力的理解大都局限在“摩擦力同接触面压力以及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进行课程导入时,选择“鞋底花纹”事例。鞋底花纹的目的是增强摩擦,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却很少涉及。鞋底花纹减少了鞋底同地面间的接触面积,但粗糙程度保持不变,这同学生的认识形成了冲击。事实上,鞋底花纹主要在于雨天防滑,即花纹间隙能够将鞋底同地面间的雨水除掉,确保二者间形成有效解除,确保充分的摩擦力。因此,教师在开展摩擦力教学时,应加以重点解释,减少学生的错误认识。

2、难点2——滑轮

对于滑轮内容而言,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无障碍的掌握定滑轮的相关知识,然而对于动滑轮以及滑轮组的相关知识却存在阻力。在动滑轮一课,依照教师的带领演示,学生能够清楚的捕捉到“动滑轮的重量由两条绳子承担”这一信息,从而能够得出下述结论:在将一切外在因素忽略不计的情况下,(1)通过动滑轮工作能够减少一半的力量施加,也就是说G=F/2;(2)施力作用点的位移为物移的二倍,也就是说S=2h。在教师的带领和引导下,上述实践能够较为顺利的完成,但是,对于空间感较为欠缺的学生而言,很容易将动滑轮的实验结论同定滑轮的结论相互混淆。因此,教师在开展滑轮教学时,应加以重点解释,避免错误的发生。

3、难点3——电功率

学生对于电功率的定义及其计算存在一定的难度。一方面,电功率的定义相对抽象,具有一定的理解困难;另一方面,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相对繁琐,学生很容易产生错乱。除此之外,对于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定义缺乏清晰的认识。因此,教师在开展电功率教学时,应加以重点对比、区分、强化,使学生。

三、初中物理教学难点应对法方法探究

1、在物理教学中应倡导问题式教学,点燃学生的科学探究动机

在问题式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谨慎对待所提问题的构思,首先,问题要有价值、有深度;其次,问题要从受教育者的内心特征和兴趣点切入;再次,问题应具备足够的障碍。例如,在“摩擦力”一节,教师应准备两双材质相同的鞋底,但区别在于一个有花纹、一个无花纹,并向学生提问:为什么鞋底要设计成有花纹的样式,此种设计既减少了接触面,又保持了摩擦系数的不变,是如何增大摩擦的?通过提问以及学生的深入思考,教师可以将摩擦力教学中的难点加以更好的阐释。

2、充分运用物理实验强化难点问题的解析

物理实验具有明显的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新颖性和刺激性等特征,在实验过程中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为了引导学生向知识的更深一层去发掘和研究,避免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浮于知识的表层,强化知识的清晰记忆,可以利用物理实验来实现。例如,在“滑轮”一节,由于定滑轮的理解相对容易,因此,教师在开展授课实践时,应有相应的侧重点。对于动滑轮,应由学生亲自动手开展实验,并由教师予以全局把控。通过动手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验结论:在将一切外在因素忽略不计的情况下,(1)通过动滑轮工作能够减少一半的力量施加,也就是说G=F/2;(2)施力作用点的位移为物移的二倍,也就是说S=2h。所以,为了尽可能的避免知识的混淆,教师应施加预防性措施。

3、开展针对性教学,巩固难点应对[2]

对于电功率类计算公式繁琐、概念混淆的知识内容,应开展针对性教学。安排单独一个课时进行电功率的定义介绍以及计算公式的推到,并且将教学的重点置于实践方面,使学生了解计算公式的种类和具体形式。此后,再安排一个课时进行知识的巩固与深化,在对前次课程授课内容达到巩固的基础上,引入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定义,并利用现实案例增强学生的理解。针对电功率计算的内容,应开展典型例题解析。首先,对电器铭牌类试题加以针对性训练,即熟练额定电压、额定功率、额定电流以及电阻的计算。其次,对电气额定电压不等于实际电压类试题的针对性训练,使学生对二者形成清晰认识。再次,融合电功率内容和串并联内容,对电功率的计算开展针对性训练。

四、结语

中学物理课堂的教学难点应对不仅是对授课实践的推动,也是对学生学习迫切性、自发性、探究性的提升。本文从“在物理教学中应倡导问题式教学,点燃学生的科学探究动机;充分运用物理实验强化难点问题的解析;开展针对性教学,巩固难点应对”三方面提出物理教学难点的应对措施。对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以及实际教学具有显著的引领意义。

篇4

1.1题型特点概述

选择题一般出现试卷的最开始,这种题型具有知识容量大、考核范围广、评价信度高、分值评定客观等特点.选择题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题干和备选项,题干结合考核的内容和目的进行拟定,备选项一般4个,是对应题干而设计的正确或错误的结论,让学生进行筛选.

1.2常见解题思路与方法例析

1.2.1概念分析法

所谓“概念分析法”,是以具体的物理概念为筛选的依据,对题干进行分析,研究题设条件和对应的问题,最终辨明选项中答案的正误.概念分析法一般可以分为四个步骤:(1)审题,即分析题中的条件以及给定问题;(2)回忆已有的物理概念认知,提取与问题相适应的记忆;(3)结合概念再次审视题干的条件和问题;(4)分析判断,并形成结论.

例1

如图1所示,哪一种运用属于费力杠杆

解析

本题的处理需要学生能及时回忆费力杠杆的定义: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再结合这一规律对比选项中的情形,可判断只有B选项满足这一条件.

点评

上述解题方法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经常被使用,它的优点在于以理论回忆为支撑,操作方便.当然熟练运用上述方法,需要学生对各个物理概念以及相关规律能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不能存在丝毫的含糊,否则容易发生误判.

1.2.2直接判断法

所谓“直接判断法”,就是学生通过对题干信息的提取和分析,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将答案推导出来,进而实现对选项的选择.

例2

为了防虫防蛀,长时间放在衣橱的衣物中都要放入一些樟脑丸.这些樟脑丸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小,甚至消失,则该过程中樟脑丸的物态变化属于

A.升华B.汽化C.熔化D.凝华

解析

学生在分析本题时只要抓住固态樟脑丸变成气态,就可以断定这属于升华现象.

点评

该方法的优点是解答快速,效率较高,这建立在学生能充分发掘题中有效信息,并进行合理分析的基础之上.当然,有些题目的结论判断需要结合多种方法综合进行处理.

1.2.3排除法

选择题的选项其实也是解决思路的一种提示,学生处理时,结合问题的要求,将备选项中的错误答案进行排除,也能实现正确答案的筛选,这就是所谓的“排除法”.

例3

下列生活中的操作与安全用电要求相符的是

A.因用电器电路故障而起火时,应立刻直接向起火电器泼水

B.为使用方便,将三线插头改装为两线插头

C.用湿抹布去擦正在正常工作的电灯泡

D.一般家庭电路中,开关应该串联接入电灯与火线之间

解析

本题处理必须要逐项判断并排除:向通电电器泼水容易发生触电,因此A项错误;三线改成两线,则无法将电器外壳的感应电接地导走,容易发生触电,故B项错误;湿抹布擦正在工作的电灯也容易发生触电,所以C也错误.正确答案为D.

点评

排除法是最切合选择题特点的解题方法,其使用相当广泛,尤其是题干不够完整,必须将备选项的内容代入后才能呈现出完整的题意,否则无法实现解答的问题,一般需要用此种方法处理.

2填空题

2.1题型特点概述

填空题是结合相关情境的陈述,给出几个空格,让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进行填写.填空的内容可以是对问题条件的补充,也可能是对结论的一种推测.填空题有这样的特点:题目短小精悍,所考核的内容相对较为分散,形式也比较灵活,既可以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识记情况,也可以考查学生运用规律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当然也可以是一些计算性质的问题.填空题的卷面解答只呈现答案,没有思维过程,因此判分时也只能依据结果进行,“见错全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试题的区分度,因此现在很多强调复杂推理和分析的问题很少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大多数填空题考核较为简单的规律和现象的识记,难度不大.

2.2常见解题思路与方法例析

2.2.1记忆填入法

“记忆填入法”主要针对填空题直接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了解情况,而这些问题的处理只需学生将已有的记忆进行提取,就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例4

冰心曾在《湛江十日》一文中提到了“南三听涛”这一奇景.浩瀚无垠的南海,天水相接之处,涛声喧哗,巨浪滚滚.涛声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

CD#3

而形成的,它又是通过

CD#3

而传到人的耳朵.

解析

本题直接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原理的认知.因为声音的产生源于声源物体的振动,而其又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直到人耳,因此本题应该填“振动”和“空气”.

点评

上述解法优点在于节约时间,答题迅速.当然,这一方法的使用前提在于学生平时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积累.

2.2.2计算求解法

这一解题方法需要学生结合物理公式的运用,进行相关数据的代入并计算出结果.此类方法适用于计算类型的填空题.

例5

大明推着小车匀速前进,在60 s的时间内前进30 m,则推行速度为CD#3m/s.如果大明对小车的水平推力为20 N,则该过程中大明对小车做功为CD#3J,功率为CD#3W.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做功和功率计算式的直接运用,学生只需选对相应的公式,并进行正确的运算就能得分:v=SX(stSX)=0.5 m/s;W=Fs=600 J;P=SX(WtSX)=10 W.

点评

这类问题是对公式最基本的检查方式,学生不仅需要能够熟练地记住公式,也要能理解公式中每个字

母的物理含义,以及公式的适用条件等等.

2.2.3顺推法

有一类填空题会提供一定的物理情境,让学生从条件出发,结合相应的物理规律和原理,通过逻辑思维,最终推演出对应的结论.这种解题方法称为“顺推法”或是“据因探果法”.

例6

某兴趣小组在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发现:当他们将烛焰安置在距离透镜40 cm的位置时,发现有一个清晰等大的像出现在光屏上.据此可推断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D#3

cm,如果将烛焰向远离透镜的位置再移动10 cm,那么光屏上将形成倒立、

CD#3

的实像.

解析

结合初始情境,40 cm的物距形成了清晰等大的实像,则可判断此刻的物距恰好为焦距的两倍,即焦距为20 cm.第二次物距调整到50 cm,则大于两倍焦距,因此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点评

此类问题是对学生基本规律理解能力的考查.如果一种方法无法顺利解决时,则可多种方法并用,常用的有顺推和逆推同时进行,即“两头堵”,通过正反验证来解决问题.

2.2.4特殊值法

初中物理某些问题会让学生对比物理量的增减变化,这类问题通常可以运用求解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来处理,但是这样做对数学的要求较高.所以更常用的方法是,将最大值、中间值、最小值或是某个特殊值代入情境,进行思考,进而将特殊结果推广到一般规律.这种“特殊值法”在选择题中也经常被使用.

例7

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之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移至B端的过程中,电流表读数将

CD#3

,电压表读数将

CD#3

(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解析

本题选用特殊值法来处理:滑片置于A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为零,回路中的电阻只有R,因此这时的电流较大,而电压表读数为零;再将滑片向B端移动,则接入电阻不断增大,则有回路总电阻增大,电流表读数减小,滑动变阻器分压增加,即电压表读数增大.

篇5

首先,了解解析几何的产生和本质很有必要。解析几何是17世纪数学发展的重大成果之一,是当时法国数学家笛卡儿创立的,大大促进了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恩格斯当时给予了高度评价,本质是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体现了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使形象生动的几何图形与精确描叙述的代数语言有机结合,使形与数可以相互转化。

其次,了解解析几何研究的主要问题,解析几何研究的主要问题是:(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曲线的方程。这就要掌握求曲线方程的基本方法。如:直译法,相关点法(代入法),定义法(待定系数法),交轨法等基本方法。(2)通过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如通过研究椭圆的方程就可以知道椭圆的长轴和短轴,离心率等基本知识。通过研究函数的解析式就可以画出其图像,继而研究其性质如单调性和奇偶性,定义域,值域也属于这一范畴。

第三,注重圆锥曲线(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定义和初中平面几何知识的运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有两面性,一是作为定义可以用来判断动点的轨迹是否是某一类曲线的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性质来用,只要点在曲线上,它就具有这一性质。比如,已知一点在椭圆上,那么这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一定为常数2a。另外,熟练掌握初中平面几何知识有时对于我们了解解析几何问题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在求直线截圆所得的弦长时,就是用初中的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来解决的。近年的高考题都有所体现,如2015四川高考理科压轴题第20题第(2)问,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Q点一定在y轴上,这样就会减少运算量,2015全国新课标Ⅱ理科第20题第(2)问也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

第四,在教学中适时用多媒体辅助。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多媒体教学更能体现现代教学理念。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俗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求知欲。通过这种渠道获得的知识,学生才会印象深刻,记忆才会牢固。圆锥曲线的很多性质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更显得生动。如借助信息技术,通过改变椭圆的长轴长,短轴长或焦距等,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椭圆的几何特征及其基本性质(变化中保持不变的特征)。此外,多媒体教学工具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通过演示实验,发现问题、形成猜想、获得结论的环境,通过在多媒体的动态演示,观察动点轨迹形成的过程,发现问题,得出结论。教材在这方面给我们作了很好的范例,在引入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时,先给我们示范了一个简单易行的演示实验。这些演示实验如果能让学生亲手做一遍,效果会更好。

第五,熟记一些常见的基本结论,掌握一些基本方法。熟记圆锥曲线中的一些基本结论有利于帮助我们提高解题的速度。常见的基本结论有椭圆与双曲线的焦半径公式(如2015全国新课标Ⅰ理科第5题)、半通径公式(如2015重庆文科第9题),焦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抛物线的焦点弦长公式,抛物线的通径公式。等轴双曲线的离心率和渐近线公式。另外,掌握一些基本方法也很有必要,例如:中点弦问题常用点差法(如2015全国新课标Ⅱ第20题第1问)。直线与圆锥曲线往往要联立方程组再结合韦达定理进行处理。

第六,注意把前后知识进行衔接,正确把握教学要求,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解析几何的内容不仅包括圆锥曲线部分,还包括必修2的直线和圆,选修4的极坐标和参数方程。教学时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近年的高考解答题中有的是以圆为载体来考察解析几何知识的。圆其实也是圆锥曲线的一种。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要正确地掌握。其中直线和圆及椭圆要求掌握,双曲线,抛物线只需了解就可以了。圆锥曲线的统一的极坐标方程也应掌握,在涉及焦半径的题目时,用极径ρ的表达式会更简单。我们在教学时应把各部分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的能力。

第七,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吃苦精神,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是新数学课程标准对基本能力认识的一个发展,是课程目标对数学能力的基本要求。高考对考生的运算能力的考查主要是通过解析几何题目来体现的。解析几何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也是因为其运算量比较大。解析几何的解答题常常与向量、三角、平面几何等知识明交暗织,有时还要考察求最值的方法。对学生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当我们遇到此类题目时,只要思路正确,方法恰当,就要勇往直前地走下去,即使得不出最终结果,也要尽量多得步骤分。无论我们未来从事怎样的活动,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都是我们应具备的重要素质。相对于数学课程的其他章节的学习,解析几何的学习更有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

篇6

初中物理的学习中的公式和基本概念非常多而且重要,各种公式加上变形转换,更是多达上百个。我们很多初中生对物理望而生畏,主要就是对公式概念的理解不透彻,试想如果完全靠死记硬背,就算能做几道题目,但对包罗万象的物理现象是没办法一一解决的,因此在物理的学习中要掌握有效的方法是很重要的,这里我们对初中学生学好物理的方法进行总结,希望有助于我们教师的教学,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学生公式概念理解困难的原因

学生感觉公式概念难记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去体会理解其物理意义和含义。一是没有找到学习物理的正确方法。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它不是抽象的数学不能单纯的靠题海战术,每一个公式概念的背后都有无数科学家和物理学研究者的汗水,公式规律是各种生活现象的物理总结,特别是物理公式是对物理现象、规律研究的量化结果,用它们来定义物理概念,反映物理规律,确定物理量的度量方法等等。物理科学家们往往经常长时间的实验才得出这个普遍存在的规律,因此物理的每一个定义都是非常严谨的。【例题1】:用50N的推力,推着一个80N的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前进了10m,推力做的功为,重力做的功为。解析:本题要理解好机械功的概念,公式W=Fs很简单,但必须理解是什么力做功,s代表距离,是什么距离,如果不好好理解,看上去懂了,但在学习中会遇到很多陷阱。比如本题中推力做的功应该是推力50N乘以推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10m,做功为500J;而重力虽然是80N,但因为是水平方向上运动,s可以理解为0,所以重力没有做功,或者做功为0。对公式不能一味的死记硬背,缺少对每个物理量进行理解与分析是无法学好物理的。二是知识面窄,缺乏生活常识和一定的科学素养。物理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一门科学,并且初中物理注重的是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一般没有复杂的计算,因此在平常的生活中不认真体会观察,只是死读书,是没办法学好物理的。并且很多公式概念联系生活很容易理解,如果单纯的看成是数学公式或背诵的内容则记起来困难,用起来也难。【例题2】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我们在门和门框间塞入硬纸片后,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了。请用物理知识解释以上现象。解析:本题应用到了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的相关知识。如果单从题目本身很多同学根本摸不着头脑,但只要老师一点拨马上就想到了摩擦力,主要原因就是知道摩擦力的理论,但平常缺少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物理的思考。可以说物理公式概念掌握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物理学科教学的成败。初中物理不难,难在学生要把数学和物理区分开,难在要多观察生活,打开知识面,这也是学生感到难的真正原因。

2提高学生理解公式概念能力的方法

首先,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多与生活联系起来,物理课堂要有鲜明的物理特点,对待公式概念不是一味的做题讲解,教学中要注意揭示公式所包含的物理意义,物理不是简单的数学,要讲清推导公式、变形公式和基本公式的联系和区别。在公式变形的教学中要注意数学变换赋予的物理内容。比如初中物理学习的第一个公式———速度公式:v=s/t,这个公式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在七年级和小学的数学课中曾经用它来解题。但对于这个公式的物理意义,我们主要是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作为运动学的重要公式,要理解速度的含义,也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反之,如果像数学课那样,仅仅把它作为计算速度的公式,那么,物理教学的任务没有完成,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会认为,这个公式在小学里就学过了,没什么新花样。其次,要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初中物理新课标明确指出在物理教学中要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平常要多通过一些多媒体如视频,音频和生活物品等展现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明白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同时我们要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多感受多动手操作,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懂得学习物理要能够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最终目的是要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比如在平常的教学中我就很注重利用身边的一些物品进行组织教学,随手拿一个饮料瓶,我们利用它为道具做很多实验举很多的物理事例:瓶盖条纹,增加摩擦力;圆弧形瓶身,水透镜;装水后研究液体压强的相关知识等等,还有比如教室的门,扫把,风扇等利用起来都是很好的素材,对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概念很有帮助,同时这样打开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窗口,有利于他们多用物理的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3精讲精练,提高公式概念的应用能力

篇7

电路综合题既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同时又往往是中考的压轴题,因而备受师生的重视。长久以来,不少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电学综合题解题的指导思想被定格在强调“见多识广”“熟能生巧”,让学生在大量的强化训练中“悟出”规律,于是“题海战术”应运而生。题海战术有一定效果,但是学生苦不堪言,收到的却是事倍功半的结果。

一、对电学基本规律和特点进行总结

1.欧姆定律

对电路学基本的学习经验告诉我们:由于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因此电压越高,电流越大;而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即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2.焦耳定律

当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导体就要发热,这种现象称为电流的热效应。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经过多年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实验,终于在1841年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电流流过某段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

3.电功定律

某段电路上的电功,跟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以及通电的时间成正比。物理学中用电路两端的电压U,电路中的电流I,通过的时间t,三者的乘积来计算电功,公式为W=UIt。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总电阻等于各导体的电阻之和。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导体的电阻倒数之和。

二、电学解题思路

1.用“组合法”解题

“组合法”即根据题目已知的物理量和待求量,进行观察看看能组合成哪些公式,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再进行求解(通常把题目中的恒量看成已知条件)。

例1:育才中学物理实验室内有两只白炽灯泡L1和L2,分别标有“220V 40W”和“220V 100W”,如果这两只灯泡串联接入220V的电路中,哪个亮些?

解析:(1)已知额定状态可求出隐含条件两只灯泡的电阻R1、R2;

(2)L1与L2串联,电流I作为隐含已知条件;

(3)题目要求判断哪一个灯泡更亮些,即求两只灯泡的实际功率P实。

观察:1.题目中涉及到的物理量有电功率P实、电阻R和电流I;

2.观察P、I、R则组合成公式:P=I2R

R2<R1、L1与L2串联

根据公式P=I2R可知P1>P2

L1更亮些

我们由此也可得到一个小规律:两个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串联,额定功率小的灯泡更亮。

3.用“表达法”解题

“表达法”也可叫做“表示已知条件”法,实质上就是“综合法”。“表示已知条件”法即是把已知条件中的物理量用公式表示出来,再找待求物理量与已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逐步跟所求量联系起来,思路是从已知量入手逐步探究到未知量(列方程)并进行观察、求解。

例2:ab和bc是两根电热丝,若把ab端接入电压恒定的电路中,其功率为60瓦,若把ac端接入同一电路中,其功率为15瓦,则把bc端接入电路时其功率为多少?

解析:此题涉及两根电阻丝ab和bc及它们的已知电功率,但其中电源电压及ab和bc电阻值是多少,题目并未告知,要直接求出bc端的电功率很困难,但由题目可知Pab、Pac分别为60W和15W。

根据题意用表达法表示出已知条件:

题目中已知量有:P、U(隐含条件)

选用P=■表示出电功率(组合法)

Pab=■=60W Pac=■=15W又因为Rac=Rab+Rbc就可以找到待求物理量中的一个条件Rbc与已知物理量之间的联系了。

由此得出Rab:Rac=1:4,即Rbc=3Rab,

再用“倒数法”得出Pac=■=■=20W

4.用“电源电压不变法”解题

“电源电压不变法”一般用于以下三种情况:在同一电路(或几个电源电压相等的不同电路)中开关的闭合、断开等条件发生变化时,引起的电路的连接方式发生变化,但电源电压不变;在同一电路(或几个电源电压相等的不同电路)中,电路中连入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时;在同一电路(或几个电源电压相等的不同电路)中,变阻器的阻值发生变化,引起电路中的电流的大小发生变化时(电源电压不变)。

例2同样也可以用此方法解答:

解析:根据题意中三段电阻丝分别三次接入同一电路中,所以电源电压不变,根据前面分析选用P=■表示出电功率,即有:

1.Rab接入电路时U2= Pab*Rab=60Rab

2.Rac接入电路时U2= Pac*Rac=15(Rab+Rbc)

3.Rbc接入电路时U2= Pbc*Rbc

由此,上面三个式子可以组成方程组求解即可

联立解方程组可得Pbc=20W

以上三种方法,学生容易接受、易懂,且克服了学生做题无法入手、做题难的畏惧心理,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参考文献】

篇8

1.利用物质的颜色解题

初中化学涉及到的固体物质以白色居多,溶液和气体以无色居多,但有的也具有特殊颜色,如硫是淡黄色,而硫酸铜的水溶液是蓝色,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氯气是黄绿色等。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直接利用这些特殊颜色来解决问题。

例1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并生成无色盐溶液的是( )。

A.氧化铜与稀硫酸 B.铜与稀硫酸

C.氢氧化钡与稀硫酸 D.碳酸钠溶液与盐酸

解析:此题既考查了酸、碱、盐及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也考查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属多知识点考题。A虽然能反应,但反应后的溶液为蓝色;B不能发生反应(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C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盐沉淀;D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能得到无色盐溶液。答案为D。

2.利用物质的状态解题

物质在自然界中不外乎以固、液、气三种状态存在。我们在制取或提纯物质时应考虑它们的状态,根据其状态来判断能否达到目的。

例2要除去收集在一密闭容器里的空气中的氧气,得到较为纯净的氮气,可用燃烧的方法除去氧气。可从下列物质中选取( )。

A.硫B.二氧化碳C.磷D.木炭

解析:题目要求最终得到纯净的氮气,那么我们在解题时一是要考虑所选物质是否能与氧气、氮气反应;二是要考虑生成物中有无新的气体产生。硫能与氧气反应,但生成新的气体物质二氧化硫,不能达到目的;二氧化碳不能与氧气反应,所以不能得到较纯的氮气;磷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能达到目的;木炭能与氧气反应,但会生成新的气体二氧化碳,不能达到目的。综上所述,答案应为C。

3.利用物质的密度解题

根据新课标要求,初中阶段了解一些气体物质的密度即可。但在中考中往往会涉及到未学过的气体物质,这就要求同学们能举一反三,正确地加以应用。

例3在标准状态下(0℃,1.01×105帕),某气体的密度是1.98g/L(空气的密度为1.29g/L),该气体易溶于水,在实验室要收集此气体时应选用( )。

A.排水集气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 D.以上方法均可以

解析:收集气体的方法通常有3种:一是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通常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的收集;二是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通常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的收集;三是排水集气法,适用于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的收集。此题给出的气体在同一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易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答案为B。

4.利用物质的气味解题

在初中阶段所学的气体物质中,大多数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如:O2、N2、H2、CO2、CO、CH4和空气等,但也涉及了一些具有特殊气味的气体,如NH3、HCl、SO2等就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掌握了气体的气味特征,解某些题时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4有4瓶无色气体:空气、CO2、O2、NH3 。请用最简单的方法将它们鉴别出来。

解析:这4种无色气体中,只有NH3具有刺激性气味,所以,首先可以将NH3鉴别出来;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到剩下3个集气瓶中,若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说明该瓶气体为空气,使木条熄灭的为CO2,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O2 。

5.利用物质的溶解性解题

这里所说的“物质的溶解性”不仅指酸、碱、盐的溶解性,还包括一些常见的气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般按溶解能力的大小可将物质分为“易溶”、“可溶”、“微溶”和“难溶”等。氧化物溶于水后一般都生成了其他物质;温度、压强等因素对不同物质的溶解性有着不同的影响。

例5实验室有4瓶失去了标签的白色固体,它们是:NaCl、Mg(OH)2、Na2CO3、CaCO3。下面试剂组中能鉴别出它们的是( )。

A.硝酸银溶液、盐酸B.水、 氯化钡溶液C.水、稀盐酸D.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

解析:在这4种物质中,NaCl和Na2CO3都易溶于水,Mg(OH)2和CaCO3都难溶于水;Na2CO3和CaCO3能溶于盐酸,产生气体CO2;NaCl和Mg(OH)2加入盐酸后无气体产生。所以,正确答案为C。

篇9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074-01

在浮力一章,对于物体沉与浮的理解及其应用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关于沉与浮关系的界定与实际联系的应用问题也一直是历年中考的常见题型。但笔者发现,教师对沉浮相关知识的讲解更习惯分情况探讨沉浮的条件,罗列对应公式,再利用大量练习题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样教学容易导致学生混淆情况复杂的沉浮关系,从而对物理学习产生倦怠感。其实沉与浮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复杂,教师只需引导学生明确概念的界定,把握沉浮的实质,科学探究应用过程,化繁为简,就能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沉浮的条件和应用。

一、探究实质,厘清沉浮的相关概念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初中生要掌握的“沉与浮”,因此,引导学生厘清沉与浮的相关概念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为了迎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在讲解类似沉与浮相对性较强的概念时,教师可采用“排除法”让学生准确地理解目标概念,排除相关概念的干扰。

在《沉与浮》一节中所涉及的几个概念(即上浮、悬浮、下沉、漂浮、沉、浮),它们在实验中的表象相似又相对,极易对学生的认知产生干扰和迷惑。教师可采用排除法依次对概念进行梳理:对于上浮和浮,教材所给出的定义是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很明显,这里的上浮指的是一个运动的状态,而我们理解的浮则是一个物体漂浮于水面的静止状态,可见浮不等同于上浮。同理,下沉与沉也是如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研究的是物体仅受到重力和浮力的影响,以及物体由静止发生上浮和下沉的条件,而悬浮和漂浮是在力的平衡状态下,物体在水(空气)中的特殊情况,不属于上浮和下沉的过程。这样,学生明确了沉浮的条件是物体运动的条件,有效地排除了相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干扰,为接下来条件的判断在思路上获得了清晰的认知。

二、挖掘实质,掌握沉浮的对应条件

通过厘清沉浮的相关概念,我们对沉与浮一节的下一个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沉浮的条件是什么?谈及对条件的学习,我们会联系到分情况讨论。因此,教要引导学生探究物体发生沉浮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这时,教师可以积极地采用联想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挖掘内容实质,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内化。

通过对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我们知道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决定了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沉与浮。所以可以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推导。物体在水中悬浮时,浮力与物体重力相等,即F浮=G物,因为F浮=ρ液gV排和G物=m物g,可以得出m物g=ρ液gV排的关系,又因为m物g=ρ物V物g,所以可以得到ρ液gV排=ρ物gV物的等式关系;对于物体悬浮的特殊情况,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即V排=V物,所以可以得出物体在悬浮时,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ρ液=ρ物的特殊关系;当物体由悬浮开始上浮时,此时物体的浮力大于重力,则ρ液>ρ物;而当物体由悬浮开始下沉时,此时物体的浮力小于重力,则ρ液

通过联想教学,帮助学生利用数学关系,掌握了物体发生沉浮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

三、运用实质,破解沉浮的实际应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利用浮力原理进行实际的应用,如飞艇、潜艇等,它们也反映出通过控制物体的重量或密度实现飞艇或潜艇的升降。但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实际模型抽象为物理模型,通过受力分析,运用物体沉浮的实质来解决物理问题。

篇10

比较法是物理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思维方法.其实质就是在找到两种有一定联系的物理现象、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分析,辨析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以把握其本质属性.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比较的过程就是确定事物(现象)之间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当你想寻找两件事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就需要用到比较法.可以进行比较的事物和物理量很多,对不同或有联系的两个对象进行比较,我们主要从中寻找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从而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由于比较法很适合于初中生学习物理知识,所以初中物理教材对很多知识点的介绍都采用这一方法.如,比较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比较声音的传播与光的传播的异同,比较热机与电动机的优缺点,比较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异同,比较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异同点,比较光的三原色与颜料的三原色等等.电压表和电流表在使用上有什么不同也采用了比较法.

比较法一般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异中求同的比较,即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而找出其相同点.第二种是同中求异的比较,即指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而找出其相异点.第三种是同异综合比较,即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的相同点、相异点.

运用比较法解决物理问题应该注意:有些现象中条件的改变,只使这一现象发生量的变化,如欧姆定律中电压、电阻的变化,只是使电流发生数值的变化;而有些现象中因为一个条件的改变,将发生质的改变,如交、直流发电机模型,就因为某些结构的不同,导致外电路得到的电流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差异.

二、比较法可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由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隐蔽在非本质特征之中,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易使同学们混淆,影响着同学们对所学概念深刻的理解.突出比较法,可使同学们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对概念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例1重力与压力比较

解析重力和压力,是同学们容易混淆的概念,一些同学常将压力和重力间的某些特殊情况下的关系一般化,往往认为“压力的大小总等于重力的大小”,甚至认为“压力就是重力”.我们可以设置一些能暴露和纠正这一错误的比较性例题对压力和重力进行比较,将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除此以外,还可以采用列表(如下表)的方式将压力和重力进行比较.

例2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否跟物质种类有关系?

解析物理实验是掌握物理概念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对物理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加以比较就能很好地掌握物理概念.为了研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物质种类的关系,可将不同物质(如水和煤油)的吸热现象和结果进行比较;由于比较必须在同一标准下才能进行,需要对实验的条件进行控制,使物质的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收的热量也相等,这样,排除了质量和温度升高等方面的干扰,突出了吸热和物质种类的关系,通过物质在同等条件下吸热情况的比较就很容易掌握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跟物质种类有关的结论.

例3决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有哪些?

解析决定感应电流的方向因素同样可以通过物理实验来掌握.实验按下述步骤进行演示:(1)电路闭合,当导体在磁场中不运动或平行于磁感线运动时,灵敏电流计指针不偏转,表明导体中不产生电流.(2)电路闭合,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表明导体中产生了电流.(3)在前步实验的基础上,分别使磁感线方向相同而改变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再使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相同而改变磁感线方向,观察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有何不同.(4)电路断开,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观察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在实验过程中,比较(1)、(2)两步的不同,就可以建立电磁感应这一现象的感性认识,比较(2)、(4)两步的不同,可以使这一感性认识深化,即明确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比较步骤(3)实验的不同条件和不同现象,就可以理解并掌握决定感应电流方向的两个因素是磁感线方向(即磁场方向)和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

三、比较法在解各类物理题中的运用

例4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区别很多,比如它们的原理不同,请你再举出一条,填入后面的空格内:.

解析回忆学过的有关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内容并进行比较,会得到它们的结构不同、用途不同和能量转换的不同.

例5阅读短文,回答短文后的问题.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一些同学做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

猜想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有关猜想是否正确,某同学选用了一块底面与各个侧面粗糙程度均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步骤1:把长方体木块平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1甲);

步骤2:在长方体木块上放上砝码(如图1乙),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砝码与木块一起沿直线匀速运动,比较“步骤2”与“步骤1”中弹簧测力计读数的大小;

步骤3:在水平长木板上铺上一层棉布,把木块平放在棉布上(不加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如图1丙),比较“步骤3”与“步骤1”中弹簧测力计读数的大小.

(1)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就等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什么?

答:.

(2)“步骤2”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检验上述猜想(A、B、C)中哪一个的正确与否?答().

(3)为了检验“猜想C”是否正确,可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步骤,写出你所设计的这一实验步骤.

答:(步骤4).

(4)在“步骤2”中,若木块上方砝码的重为0.5N,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时,则砝码与木块间摩擦力的大小().

A.大于0.5N

B.大于零而小于0.5N

C.等于0.5N

D.等于零

(5)考虑到影响摩擦力的因素较多,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摩擦力的大小与另外一个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想想看,初中物理在研究哪些问题时用到过这种方法?(参照例1,另举两例)

例1.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例2..

例3..

解析这是一道探究性实验题,可以考查同学们观察、思维、分析能力,了解同学们能否巩固和深化所学物理知识;同时也是研究方法问题,在运用控制变量法的同时,也集中体现了比较法的研究功能.

答案(1)由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就等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2)“步骤2”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检验猜想B的正确与否;

(3)步骤4:我们可以把长方体木块侧放或竖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比较“步骤4”与“步骤1”中弹簧测力计读数的大小;

(4)D.

(5)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研究动能(或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例6如图2所示为汽油机工作时各冲程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做功冲程的是().

解析通过比较活塞的上、下运动情况以及两阀门的开闭情况来区分四个冲程的不同点:若有一气阀打开,则该冲程为吸气冲程或排气冲程,对于这两个冲程的进一步区分,要观察活塞的运动方向,若活塞向上运动则为排气冲程;若活塞向下运动则为吸气冲程.若两个气阀均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则为压缩冲程,活塞向下运动则为做功冲程.据以上分析可知,D表示做功冲程.

例7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当轮船从大海驶向长江时,轮船受到的浮力及在大海与长江中轮船排开的体积V1和V2的关系是().

A.浮力增大,V1=V2

B.浮力减小,V1=V2

C.浮力不变,V1>V2

D.浮力不变,V1<V2

解析轮船在大海和长江中都是漂浮着航行,竖直方向所受的浮力和重力平衡,大小应相等.同一艘轮船所受重力是一定的,因此两种情况下所受浮力相等.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相等时,轮船在密度大的海水中排开的体积应该小一些.而在密度小的长江中排开的体积要多一些,故本题答案应为D.

例8水平桌面上放有长方体木块和铁块各一个.现想探究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请你只利用一个量程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

(1)写出实验的步骤.

(2)说明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以及根据该现象能得出的相应结论.

解析欲想探究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只要保证压力一定时,比较一下看谁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较大.首先将铁块放在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然后将木块放在铁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铁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这样前后两种情况下木块和铁块(把木块和铁块看成一个整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就保证相同了.最后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的大小,根据F1和F2的大小判断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

答案(1)将铁块放在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将木块放在铁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铁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2)若F1>F2,则木块下表面粗糙;若F1<F2,则铁块下表面粗糙;若F1=F2,则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一样粗糙.

例9小玲、小红和小丽在操场上玩荡秋千,如图4甲所示,小丽把小玲、小红分别轻轻推了一下,细心的小丽发现,她俩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几乎一样,那么,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三人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下猜想:

①猜想1: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人的质量有关;

②猜想2: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

③猜想3: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摆动时离开中心线的最大距离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她们来到实验室,找来刻度尺、秒表、细线、小球,依照物理学习中的科学方法,按图4乙进行实验,得到下表中的数据.

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验证猜想1,应选用序号为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2)为验证猜想2,应选用序号为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3)为验证猜想3,应选用序号为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4)实验结论: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有关,与无关.

解析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对采集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和处理;并注意区分主要因素、次要因素和无关因素;并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即可归纳出科学规律.

答案(1)2与4;(2)1与3;(3)4与5;(4)从O点到小球中心的距离,小球质量和小球摆动距中心线的最大距离.

例10为了比较两种不同液体密度的大小,现有器材如下:①托盘天平(已调节平衡,不含砝码)、②弹簧测力计、③刻度尺、④两个相同的烧杯、⑤拴着细线的物块A(密度大于两种液体的密度)、⑥正方体物块B(密度小于两种液体的密度).请写出两种比较液体密度大小的方法以及所需器材的组合(填序号).

方法一:两种液体及.

方法二:两种液体及.

解析(代替参考答案):两种液体及②⑤,将物块A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液体中.物块A受重力GA、拉力F示和浮力F浮.有F浮=GA-F示,而F浮=ρ液gVA,则ρ液=GA

-F示/gVA.由此可知,弹簧测力示数F示越大,ρ液越小.关于方法二请同学们自己去完成和总结.

例11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质量相等的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如图5所示,设液体对两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1)p甲p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如果两支试管中一个试管装的是水,另外一个试管装的是煤油,那么甲试管装的是,乙试管装的是.

解析计算液体的压强应从公式p

篇11

所谓“元”题,我是这样定义的,“能够直接套用原公式或变形公式一步就能解决的计算题”。通俗的理解就是没有思维绕弯,正向思维一步抵达的计算题。这里的“元”通“元电荷”的“元”。

例1 (2011年泰安27)一重为630 N的人漂浮在死海的水面上,则该人受到海水的浮力是多少牛?他浸入海水中的体积是多是立方米?(死海海水的密度ρ海水=1。05×103 kg/m3,g=10 N/kg)

【教学策略】

1。让学生熟记原始公式及基本的变形公式(熟知推导过程),切记不要死记硬背。

2。明确各物理量的国际主单位,清楚各单位之间的换算进率问题。

3。多做一些结论开放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时机】新授课阶段。

【教学要求】从审题到解题过程书写,从严要求,人人过关,一步到位不再重复。让学生在脑子里形成小模块,以便后面的模块化解题。

2 拆组“合”题

所谓“合”题,就是由两个或多个元题复合而成的。其基本形式之一为一个元题的所求充当了另一个元题的已知,如此交合在一起,呈“递进”关系;基本形式之二为多个元题成“并列”关系。

2。1 同版块内“合”题

例2 (2011年泰安28)如图1所示电路中定值电阻R1=10 Ω,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当滑片P在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3 A。滑片在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 V。求(1)电源电压;(2)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

【教学策略】

1。仔细审题,拆开题目。学生在开始的时候并不能自主的拆题,教师要引导试着拆几个,而后再放手。拆题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看到所谓的综合题不过就是由几个元题组合而成的,打消恐惧心理。像本题拆成为:

①如图所示电路中定值电阻R1=10 Ω,闭合开关,当滑片P在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3 A。求电源电压。

②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 V,电路中定值电阻R1=10 Ω。闭合开关,滑片在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 V。求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

2。引导学生摆出已知及所求物理量的符号,唤醒公式的记忆,理出解题的思路。

3。引导学生找出物理解题所需的桥梁。像本题的桥梁就是解决电源电压。

【教学时机】单元复习或学期复习阶段。

2。2 不同版块内“合”题

例3 (2011年兰州 32)去冬今春以来,由于干旱少雨,我国多个地区发生了森林火灾,防火形势十分严重。近期在某地发生的山火中,部队及时出动直升机进行扑救,有效地抑制了火情的蔓延。直升机灭火主要靠外挂吊桶,直升机吊桶一次装满水后,飞到火头上空,把水洒下去,可直接将火头熄灭。

(1)若飞机将1。5吨水竖直提升50 m,水平飞行2 km,飞机对谁做了多少功?

(2)用水灭火的过程中,水要吸收大量的热量。若1。5吨水,温度从20 ℃升高到100 ℃,能吸收多少热量?

【教学策略】

1。在熟读题目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分开版块解答各自的元题。第(1)小题就是力学版块;第(2)小题热学版块。

2。明确题目的干扰量,判断是否存在命题陷阱。像本题“水平飞行2 km”,因为不存在做功,所以就是干扰量,或者说就是命题者制造的陷阱。

【教学时机】年后第一轮系统复习阶段。

2。3 学科交叉“合”题

例4 (2011年无锡33)如图2甲所示是小华同学设计的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量的装置,其中R0为定值电阻,R为压敏电阻,其阻值随所受压力变化的图像如图2乙所示。油量表由量程为0~3 V的电压表改装而成。已知油箱重80 N,压敏电阻R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800 N。电源电压保持6 V不变。(g取10 N/kg)

(1)若压敏电阻与油箱的接触面积是4×10-4 m2,则压敏电阻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多大?

(2)若油箱内油的密度为0。8×103 kg/m3,则此油箱最多可装多少立方米的油?

(3)若压敏电阻受到最大压力时,电压表的示数达到最大值,则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多大?

(4)为了判断此油量表的刻度是否均匀,需了解R0两端电压U0与油量V的关系,请推导此关系式。

【教学策略】本题就是数学和物理“联姻”的题目。既有图像解读,又有解析式的推导。

1。结合物理情景分析图像,解读图像中关键点的物理意义,挖掘图像中隐含的条件。这样逐个点分析之后,问题的已知条件就多了起来,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得挖掘。像本题一定要解读出(0 N,240 Ω)、(800 N,80 Ω)的物理意义。

2。解题两头凑的原则。摆题目已知及所求物理量,从图像分析中寻找所要的物理量。

3。图表法、图像法、解析式法表示两量关系交互进行转换。

【教学时机】年后的第二轮专题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