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成长期企业财务战略

成长期企业财务战略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2-18 16:07:2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成长期企业财务战略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成长期企业财务战略

篇1

在负债融资这一路径中,企业可以接纳银行信贷、发行特有的债券、更替原有的债券来获取可用的金额。在筹措资金时,要注重如下要点。首先,带有经营特性的现金要与偿付的利息均衡。因为成长时段内企业只能接纳偏少的利润数值。在这样的态势下,增添原有的负债反而增加了原有的经营风险。为此,要管控这样的负债规模,让还本付息架构下的金额低于当期范畴内的净流量。若没能有序去平衡,很易增加原有的财务危险,甚至威胁企业的生存。其次,长短期范畴内的负债也要保持均衡态势。长期及短期这两个范畴内的负债都具有其优点及弊病。短期范畴内的负债带有偏大的弹性,也有着灵活的特性,筹措成本也是偏低的。然而,短期债务潜藏了偏大的筹措危险。长期范畴内的负债耗费掉偏长的归还时段,减轻了还债压力。然而,筹措这样的金额,成本还是偏多的,也要顾及现有的限制条款,这就制约了建构中的企业。因此,可以接纳综合架构下的筹资路径:对临时范畴内的流动金额选取特有的短期负债,对带有永久特性的金额选取特有的长期负债。

(二)吸纳足量投资

成长时段中的新企业有着发展的前景,这样的态势能让企业能寻找出偏多的权益资金。要搜索到这样的金额,就应当顾及现有的各种群体,广泛去吸纳投资。吸纳金额的路径是运用现有的资本市场,接纳公开发行这一交易途径。这样能吸纳民间范畴内的更多金额,或者吸纳特有的投资机构,供应足量的金额保证。

二、运营路径下的决定

(一)可用的投资决定

成长时段中的新企业要不断去拓展现有的市场,在市场中增加原有的份额。为此,企业要把原初的战略要点更替到销售架构上来,投资范畴内的战略也要随之更替。具体而言,在延展原有的售卖市场时,要在特有的营销网络、特有的广告等层级内投入足量金额。提高市场延展的速率,就要注意营销范畴内的多样技巧。要增加原初的固定资产,增加可用的流动金额,以便扩大固有的产出规模。这样一来,企业就占领了特有的售卖市场并建构了抵御屏障。

(二)可用的成本规划

成本范畴内的竞争是现有的竞争主导。企业选取出来的一切战略都体现在成本中。为此,制定出来的成本战略应在企业的财务战略架构下带有核心价值。企业要促进规模经济的建构,明晰压缩成本的技术。这样就能在特有的竞争范畴内,创设稳固的进入屏障。成本管控的决定涵盖了价值链的辨识和解析。企业要明晰产业范畴内的价值链,解析内部架构下的价值链,辨识对手现有的价值链。这样就明晰了特有的成本动因,从而创设这一范畴内的竞争优势。

(三)管控现存的账款

成长时段中的企业要创设完备架构下的账款管控,有效去辨识应收账款并管控这一账款。要通过科学的路径去辨识现有的财务风险。要明晰对方固有的根本状态、经营态势、现有的信用层级,从而辨识对方现有的履行能力。这样能维护好账款应有的安全性,赢得最大范畴内的利润。在制定如上决策时,要接纳可用的现金折扣并缩减原初的收账期,以便促进对方还款。要细分现有的收款职责,明晰职责主体。

三、收入配置的路径

长期范畴内的股利分配是财务战略应有的重要成分。配置股利就是明晰现实范畴内及未来范畴内的股东收益,要依据存留下来的盈利数额、已被偿付的数额来辨识可用的分配路径。依据财务管控的基本原理,股利配置的关联决定要受偏多的因素干扰。企业在制定可用的分配决定时要注意如下层级的要素:盈余现有的稳定特性、企业现有的举债能力、可用的投资时机、资产固有的流动特性、还本付息现有的难度、设定好的合同约束、现有的通货膨胀态势。股东要明晰这种原理:经由分配以后,存留下来的收益将会被缩减。这样一来,发行新股去吸纳金额的潜藏可能就会递增。然而,发行如上的新股还会稀释原初的管控权限。为此,最佳态势下的股利决定是让现有的剩余股利低于惯常范畴内的股利。在偿付路径上,可以采取股票股利的新颖分配路径。先发放特有的股票利润能让股东明晰现有的经营成果,而不用去偿付代价。这样也可以吸纳潜藏的投资者。

篇2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7)01-0153-03

【作者简介】唐丰收,浙江万里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浙江宁波315100)

现有对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的研究,仅局限于规范性很强的理论分析,结论基本上是中小企业发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财务战略。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试图了解成长型中小企业在未来几年总体倾向采取什么样的财务战略及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

调查方法是在宁波市经贸委举办的EMBA研修班上发放问卷。该研修班的学员都是中小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或副总经理。这些企业都是被宁波市经贸委认定的成长型中小企业。调查共发放60份调查问卷(每个企业一份),收回有效问卷54份。在调查对象中,董事长占65%,总经理占20%,财务副总经理占5%,非财务副总经理占10%。

一、样本情况

1.样本行业分布。被调查的54个企业基本上属于工业企业,其中机械类企业26家(占48%),电子类企业16家(占30%),纺织类企业8家(占15%),其他类企业4家(占7%)。

2.样本的成长性分布。调查分别从资产规模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销售利润增长率等三个方面考察被调查企业三年以来的成长性(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80%以上的企业在以上三个方面都处于增长较快或很快的成长区间,说明绝大部分的样本企业三年以来,在规模和效益上,一直都表现出较好的成长性。

二、关于经营战略

财务战略是为企业经营战略服务的,为了分析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财务战略与经营战略的适配性,有必要了解成长型中小企业的经营战略。调查从企业战略意识、企业未来5年经营战略方向、企业未来竞争策略选择等三个方面来了解成长型中小企业经营战略。

1.成长型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意识较强。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54家中小企业中,有45家企业有3年以上比较全面的发展规划,占84%,仍有9家企业还没有制订3年以上的比较全面的发展规划,占16%。发展规划是战略意识具体化,我们认为,对未来有没有制定比较全面的发展规划,反映企业战略意识的强弱。84%的被调查企业都制订了3年以上比较全面的发展规划,说明总体上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战略意识比较强烈。当然,在经营环境变化节奏加快的今天,还有16%的成长型中小企业没有制订长期的发展规划,这一状况不容忽视。

2.专业化经营成为成长型中小企业未来几年的主流经营战略。调查发现,97%以上的企业目前仅从事某一种产品(业务)经营。当问到未来五年内经营产品(业务)的选择时,有19家企业选择“专门在现有产品(业务)内从事经营”,比例为56%;有11家选择“逐渐扩展与目前产品(业务)相关的领域”,比例为32%;有4家企业选择“在几个与目前产品(业务)不相关的领域扩展”,比例为12%。这说明成长型中小企业坚持的总的发展战略主要是专业化发展战略。

3.差异化竞争策略成为多数成长型中小企业的选择。企业竞争的策略主要有“低成本战略”和“差异化战略”。调查发现,对于未来五年企业竞争优势的定位,有75%的企业选择“差异化战略”。其中有28家企业选择“产品创新差异化战略”,占51%,有13家企业选择“产品质量差异化”,占24%;而前两者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提高技术研发能力。有9家企业选择“低成本优势”,占17%,有4家选择“营销差异化”,占8%。调查结果说明由于竞争环境的变化,多数成长型企业的竞争策略取向通过提高技术研发能力的途径,实现产品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近年来,宁波市的中小企业在民工荒、能源紧的资源约束趋紧的背景下,劳动力成本与能源成本不断上升,过分依靠成本优势的竞争策略已面临严峻挑战,因此,提高技术、改善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改变一直以来所依赖的低成本优势,这是成长型中小企业在观念和战略上可喜变化。

三、关于投资方面

投资战略是财务战略的核心。根据企业投资方向的重点不同,可以将投资战略分为内涵投资战略与外延投资战略。前者是围绕内涵扩大再生产,以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提高现有资源利用率和企业盈利能力的投资,包括在人力资源开发、技术改造、开发,企业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的投资。后者是围绕企业外延扩大再生产,以扩大生产规模、生产能力的投资。

1.成长型中小企业越来越重视内涵式投资。为了了解成长型中小企业在未来五年的内涵投资情况,我们设计了问题:“贵公司在未来五年内,主要在以下哪些方面加大投资(限选三项,并按重要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调查结果表明,①技术改造、开发是成长型中小企业内涵投资的重中之重:67%的企业将技术改造、开发列为第一位的投资,30%的企业将其列为第二位的投资,10%的企业将其列为第三位的投资。这与大多数企业将未来的竞争优势定位于通过提高技术能力的途径实施产品差异化的经营策略是一致的。②健全管理制度也是成长型中小企业内涵投资的一个重点:19%的企业将健全管理制度方面的投资列为第一位的投资,16%的企业将其列为第二位的投资,15%的企业将其列为第三位的投资。通常中小企业在成长阶段初期,往往不太重视管理制度建设,随着企业的成长,管理滞后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多数成长型中小企业意识到该问题,在未来打算投入相当比例的资金用于企业内部的制度建设。③对员工培训的投资也是未来几年成长型企业内涵投资的重要部分。说明在产品、技术、服务等被要求不断升级的外在环境的压力下,成长型中小企业意识到员工素质、技能的改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开始重视通过员工培训,促进人力资源开发。总之,大部分企业在未来五年内,主要投资于技术改造、健全管理制度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员工培训,这说明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的内涵式投资成为成长型中小企业的主流。同时,内涵投资的这种偏好顺序也体现了中小企业未来对竞争优势的选择:技术能力和质量差异化。

2.成长型中小企业外延式投资战略的偏好

(1)绝大多数的成长型中小企业选择扩张型的外延式投资战略。我们设计了问题:“贵公司未来五年内是否会加大外延式投资?如果加大投资,贵公司未来的外延式投资主要采

取何种方式?”来了解成长型中小企业外延式投资战略的特点。调查表明,97%以上的企业在未来五年都会加大投资,说明成长型中小企业对未来五年的经济发展形势看好,因此,采取了扩张型外延投资战略。

(2)成长型中小企业外延投资方式的选择体现出其与经营战略的一致性。对于投资方式策略的选择,调查结果表明:排在第一位的是“在企业现有基础上,直接扩大生产规模”,有39家企业,占72%;排在第二位的是“通过并购同行业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有10家,占18%;排在第三位的是“通过参股,投资其他行业”,有6家,占10%。这种结果表明,无论是通过直接扩大规模还是通过并购扩大生产规模,多数中小企业还是坚持“专业化”经营战略。在如何扩大规模上,多数企业选择“在企业现有基础上,直接扩大生产规模”,而不是通过并购途径来扩大规模。原因可能在于,并购的投资策略尽管有利于迅速扩大规模,节约现金流,但会带来相应的整合成本。只有当企业的管理控制能力增强时,通过并购,快速扩大生产规模对成长型企业更有利,风险更小。总之,调查结果表明,成长型中小企业投资战略在整体上与其经营战略是吻合的:大多数中小企业选择与其专业化经营战略相一致的“在企业现有基础上,直接扩大生产规模”或“通过并购同行业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投资策略。

3.成长型中小企业投资战略决策程序日趋民主,有助于提高投资战略的科学性、准确性。投资决策是关乎企业命运的决定性因素。中小企业的产权通常是高度集中在一个人或几个人,这常常导致决策过于集中、独断。因此,决策过程的民主性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调查发现,有60%的企业(33家)在重大对外投资决策时,采取“董事长提议,董事会集体讨论决定,然后下达执行”的方式。当然,还有20%的企业(11家)采取“直接由董事长决定,下达执行的方式”。采取其他方式决策的占20%。在投资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对于重大的投资决策采取个人拍脑袋、独断的决策方式,很难保证决策的科学、准确程度。

四、关于融资方面

1.扩大生产规模成为成长型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需求;技术改造、研发也成为成长型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需求。我们设计问题,“贵公司有融资需求吗?如果有,希望通过融资来解决哪些问题?(限选三项,并按照其重要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调查结果表明,中小企业目前的融资需求主要是用于扩大生产,63%的企业将扩大生产列为首要的融资需求,30%的企业将扩大生产列为第二大融资需求。这是大多数成长型中小企业实行扩张型外延投资战略的必然要求。值得注意的是,30%的企业将技术改造、研发列为第一大融资需求;65%的企业将技术改造、研发列为第二大融资需求。这说明,一方面成长型企业的技术改造、研发动机比较强烈,另一方面成长型中小企业还存在缺乏技术改造、研发资金的现实问题。调查结果也进一步说明,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体现了它们未来的投资战略。比如,不少企业需要资金用于技术改造、研发,这是与上述成长型中小企业内涵投资战略重点选择是一致的。

2.向银行借款是成长型中小企业首选的筹资方式。我们设计问题“贵公司在筹资时,会依次选择哪些筹资方式?”。调查表明,向银行借款是首选的筹资方式;其次是吸收外资。56%的企业将向银行借款列为首要的融资方式;26%的企业将吸收外资作为首要的融资方式。为了进一步了解其原因,我们设计问题“在需要长期资金时,贵公司是否愿意通过让出一定股份的方式获得?”来了解成长型中小企业让渡企业控制权来获得资金的意愿程度。调查表明,表示“愿意”的只有16家,占31%,“无所谓”是8家,占14%,占“不太愿意的”或“很不愿意”的有30家,占55%。这说明,大多数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老板因担心采取权益融资的方式会导致控制权的削弱而采取银行借款的筹资方式。而外资参股,通常对企业控制权不会构成威胁,因此,也受到一些企业的青睐。此外,调查还显示,绝大部分公司(占80%)在未来五年内还没有到股票市场中小企业板融资的计划,反映成长型中小企业对通过发行股票融资的方式不看好。也在表明,我国的股票市场(特别是其中的中小企业板块)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增强其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吸引力。

3.绝大部分的企业有意识地安排长期资本结构,财务风险意识较强。相当一部分的成长型企业在筹资风险上选择低风险偏好。资本结构反映了企业对财务风险的偏好程度。调查表明,绝大部分的公司(有44家,占81%)有意识地使长期负债与公司自由资金的比率保持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说明绝大部分成长型中小企业财务意识较强。没有该意识的有6家,比例是19%。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在经营战略上,成长型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意识较强;专业化经营成为成长型中小企业未来几年的主流经营战略;差异化竞争策略(主要是通过技术差异化)成为多数成长型中小企业的选择。

(2)在投资战略上,成长型中小企业越来越重视内涵式投资;绝大多数的成长型中小企业选择扩张型的投资战略;投资战略决策程序日趋民主。

(3)在融资战略上,向银行借款是成长型中小企业首选的筹资方式;绝大部分的企业有意识地安排长期资本结构,财务风险意识较强。

(4)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财务战略在整体上与其经营战略相吻合,如对外部投资方式选择体现专业化经营的经营战略;内涵投资战略的重点体现了企业对未来竞争优势的选择。

(5)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财务战略体现了与竞争环境的适应性。调查表明,技术改造、研发、健全管理制度、培训员工的内涵投资战略比较正确地反映了现有或未来的经营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筹资战略也体现了投资战略的要求

(6)中小企业在实施财务战略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部分企业的战略意识较弱。部分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的民主化程度尚待提高;部分成长型中小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的信心不足。部分成长型中小企业融资战略实现遇到困难。部分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意识不足。

2.建议

篇3

中图分类号: F32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4.036

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各企业想要谋求生存和发展必须制定合适的战略措施,这一点在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中对那些从事农产品的中小企业同样适用。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从事农产品的中小企业众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市场中脱颖而出,是每个农产品中小企业必须考虑的。而财务作为资金支出和收纳部门,是中小农产品企业经营的核心,关系着企业是否能良好的经营运作。中小农产品企业发展必定要经历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每个时期的财务发展战略不尽相同,本文就此对吉林省中小农产品企业各时期的财务战略发展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和建议,也为后续研究此类问题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1 初创期中小农产品企业财务战略的实施

1.1 财务风险控制战略

吉林省中小农产品企业发展初期,为避免财务经营风险首先应确定合理的企业资本结构,制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并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程序。

确定合理的企业资本结构:中小农产品企业在初创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资金短缺问题,这就需要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类型适度的负债,也就是在资本总额中债务资本所占比例要合理,要合理确定自由资金和债务资金、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之间的比例关系,并随企业生产发展的变化而变化[1]。

确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中小农产品企业要根据公司的经营财务报表、战略目标等运用会计学及金融学的管理理论制定全面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应变,最大程度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

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程序:程序文件是指导财务风险管理的细化文件,需要企业根据自己所从事的农产品特征进行风险评估、量化风险,进而制定风险解决方案,监控改进风险管理全过程。

1.2 融资性战略

中小农产品企业发展初期为解决资金困难,可以采取经营性融资的策略进行应对,要根据企业经营特征、市场定位等综合因素制定合理的融资目标,从而确定融资渠道。

融资目标:中小农产品企业的融资目标必须要与企业的财务战略目标相一致,在保证企业正常运作的同时追求利益最大化,具体可细分为:满足企业正常经营需求、满足后续开拓市场的需求、尽可能降低融资性成本及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等[2]。

融资渠道:中小农产品企业可选择融资渠道的方式有很多,但是在企业初期发展过程中应尽可能采取内源融资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创新基金等方式进行融资,以满足企业发展初期的实际需求。

2 成长期中小农产品企业财务战略的实施

2.1 融资战略

中小农产品企业经过发展初期后获得了一定的财务增长,经加工出售农产品后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但是这部分资金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继续拓展市场的需求,这就要求企业要加大融资力度,设立能满足企业扩张的融资战略。成长期中小农产品企业融资最为根本的目标是保证企业大量投资的需要,这需要企业设定增宽企业融资渠道目标、丰富企业的融资方式目标、控制企业的风险目标[3]。

成长期的中小农产品企业在进行规模较大的融资活动中将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相应的财务风险。因此,企业需要事前制定一系列的风险防范措施和手段对风险进行控制,这同时也是企业财务战略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重点是要做好优化企业结构、提高管理者财务危机的发现能力、建立防范财务风险的相关控制体系等。

2.2 投资战略

中小企业在成长期会有大量的战略性投资,在这个阶段实施的投资是积极型的投资,也是满足企业扩张的需要。投资战略实施过程中关键的两点在于确定投资方向和投资规模,这能有效避免投资过程中不必要的财务风险发生。

投资的方向:有很多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希过于急切通过多元化发展的方式来达到迅速扩张的目的,甚至有很多企业都是盲目过分投资,完全没有考虑企业自身的情况,只注重企业外在的强大,而忽视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最终只会导致企业发展的失败。在此背景下中小企业要通过开发独特的产品、创造更多独特的技术以及重视农产品市场的营销来满足实际性的投资。

投资规模:与初创期一样,成长期的中小企业也存在投资规模的问题。当企业投资规模太小时不能满足农产品市场的需求,无法达到投资收益的目的,会对企业的发展速度产生负面的影响。但如果投资规模过大又会导致企业产品的单位成本增加,使得企业的利润率降低。所以,企业要根据发展中期的实际经营情况、农产品市场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预测,做好这个时期的投资计划。

3 成熟期中小农产品企业财务战略的实施

中小企业进入成熟期之后,企业的销售收入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企业的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大幅度减少,企业留存收益大幅度增加,股东收取回报的时期也随之到来,这个时期在财务战略上的重点就是企业留存收益的分配战略。这个时期要注重偿债需要、投资机会、筹资能力、流动资金等。

参考文献

[1]包天铭.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研究[D].天津商学院,2006.

[2]张忠寿.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6.

篇4

关键词:企业生命周期 激活 财务战略 影响因素 财务特征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企业是有生命周期的。目前,企业界和理论界对企业生命及生命周期的研究趋于成熟,按照不同划分依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已经有二十多种,根植于多学科研究中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根据企业规模将企业生命周期简化分为四个阶段:初创期(初生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分化期)。企业生命周期是指企业从工商注册登记到成长、壮大、衰退直至企业破产清算或解散的整个过程,具体分为初创期(初生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分化期)四个阶段。这一过程所体现的是各阶段企业规模明显不一致,财务活动特征以及对财务战略的谋划不一致的过程。

因此,本文在对上述研究进行归纳提炼的基础上,选择以企业规模为划分依据,将企业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初创期(初生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见图1)(马明珠,2006)。

周期性因素在企业财务战略中存在的必然性

财务战略是指为了谋求企业长远发展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根据企业财务战略目标和战略思想,结合财务战略主体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在条件,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技术,对企业未来各层次财务活动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和策略所作的全局性谋划过程。财务战略体现了具有动态性、长远性和适应性。这种动态性表现在:第一,企业所处经营环境的动态变化;第二,财务战略从战略角度考虑,在保持其战略长远性的基础上,为适应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生命体特征,要求企业自身不断调整财务战略,体现出动态性。

现代企业面临的是一个多元、动态、复杂的财务战略环境,这一财务战略环境包括外部环境(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金融环境、自然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和内在条件(企业生命周期、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核心能力、资源条件、管理水平和财务状况等)。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在条件对财务战略的刺激以及财务战略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企业通过对内在条件的分析,主要是使企业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激活应有的财务战略,形成核心竞争力,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战略资金保障。这种战略资金保障更多的体现在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不同,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运用及分配显然不同,即制定和实施财务战略不同。

因此,周期性因素是影响和决定企业财务战略的重要因素,是企业激活财务战略必然要考虑的内在条件。企业通过不断调整财务战略来保持与生命周期规律相适应,才能有针对性地激活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财务战略。

激活企业财务战略影响因素的财务特征分析

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短期因素与长期因素、定量因素与非定量因素等。在每个生命周期阶段里,有些因素对企业发展影响很大,有些因素对企业发展影响相对较小。当激活不同阶段财务战略选择时,应该挑选对企业发展影响较大的因素,并根据选定的影响因素对企业的影响力分别赋予权重,据此作为分析激活企业财务战略不同阶段财务特征的主线。

笔者认为,进行企业生命周期财务战略选择,首先要确定财务战略影响因素。一般来说,企业的财务战略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项:经营风险、财务风险、融资来源、股利分配、未来成长预期、市盈率和现实收益(凯斯•沃德著,干胜道等译,2003);其次,确定财务战略影响因素在企业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固有特征,激活与之相适应的财务战略。笔者对财务战略影响因素的确定主要从企业的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角度考虑,从而确认企业生命周期中财务战略主要影响因素是: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现金净流量、收益分配、融资来源和可行性投资。

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企业,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造成了企业将面临不同的风险和机遇,也体现了不同的财务特征。本文从选定的财务战略影响因素分析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财务特征。

(一)企业初创期的财务特征分析

在企业初创期,创业者或由于有了一笔资金,或者有了一个市场机会,或者掌握了一项技术,或者只有一种创业的冲动而开始经营(周玉梅,2006)。由于企业刚刚起步,急需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此时,创业者满怀抱负,有活力、有创造性和冒险精神充足,凝聚力强。但此阶段,企业资本实力相对较弱,生产规模小,产品品种少,产品质量不稳定,销售渠道不完善,盈利水平低。企业形象尚未树立,顾客群不稳定,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也不稳定,市场份额不大,外部筹资能力有限。创业者创业初始的行业经验和管理经验正有待积累,企业没有建立完整的信用体系,企业总体价值较低。

在企业初创期,企业投资风险接受程度很低,抗风险能力弱,可行性投资对企业来讲很重要。企业只能用有限的资源选择所能达到的投资规模,通过资源在某一项业务中的高度集中,去营销某一市场份额,获得核心业务,赢得企业起步和生存。当然,对于企业初创期来讲,初始投资较大,现金流出量远远大于现金流入量,现金流量出现负值。经营风险较高,具体包括:新产品或新项目的大量资金投入而对应的现金流入却几乎没有;甚至新产品能否试制成功,能否被潜在的客户接受,市场能否扩大到一定规模以给予该产品充分的发展空间和补偿投入的成本,企业能否获得足够的市场份额立足于该行业等。

初创期,企业尚未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缺乏通畅的融资渠道,资金来源需要靠权益资金,财务风险低。企业只能用高风险经营的特点吸引那些想从事高风险投资并要求获得高报酬的投资者进行权益资本投资。同时,企业尽可能在收益不稳定的情况下,实现税后利润较少作分配,而作留存来充实资本。此阶段的财务战略影响因素特征如表1所示。

(二)企业成长期的财务特征分析

在企业经历艰难的起步发展后,开始进入成长期。成长期的企业为了巩固其生存进一步扩大规模,其已拥有自己的主打产品,并迅速去营销市场,企业及产品也逐渐在目标市场上具有一定知名度,产品的销售量呈现稳步上升态势,销售利润迅速增长,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增加,使得企业有了进一步扩张的实力。在扩张过程中,企业注意重点发展有前途的产品,在稳步成长的基础上,集中资金在拳头产品上进行扩大投资,即一体化投资。这使得现金流入量扣除现金流出量后的净现金流量减少。此时,要满足一体化投资所需大量资金,企业除尽可能留存大量收益外,还积极向外部融资,充分利用债务资金获取财务杠杆效应所带来的财务杠杆收益。

在成长期,虽然企业相对初创期来讲,有了一定的市场,并且经济增长,但仍然需要积聚大量外部资金投资在拳头产品上,这使得财务风险相对于初创期时扩大,经营风险仍然较高。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成长期的企业有高速增长的良好预期,融资渠道变宽,外部融资相对容易,但无论从财务风险还是资金成本角度考虑,资本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是此阶段财务战略所关注的重点。成长期财务战略影响因素的财务特征如表2所示。

(三)企业成熟期的财务特征分析

第一,企业达到一定规模,有了资金积聚;第二,企业资源得到优化,结构合理;第三,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且相对稳定;第四,企业获利能力增强,净现金流量增加,采用积极的股利分配政策,收益分配较高;第五,销售收入缓慢增长,增长速度开始放慢,但缓慢增长的稳定市场将持续不断给企业带来净现金流入。因此,这一时期是企业的“黄金”时期。企业通过相对多元化经营、不断创新变革等,尽最大可能延长企业能够在这一阶段的停留时间,也因此把延长此阶段企业寿命的财务谋划作为财务战略的主要内容。

成熟期的企业相对拥有较充足的净现金流量,企业尽可能采用多角化投资,乃至跨行业投资。一方面,企业可以避免资源过于集中所带来的风险,即降低行业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多角化投资可以为企业适当寻找新的投资市场,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正是这种多角化投资使得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在成熟期来讲本来较低,但又有新的市场投资,致使经营风险、财务风险都有所提升。而且,在成熟期,尽管企业融资渠道通畅,但企业仍不愿意过多地负债,因为负债融资在企业已有充足的净现金流量情况下,只会减少净现金流量。成熟期财务战略影响因素特征如表3所示。

(四)企业衰退期的财务特征分析

尽管企业尽可能延长成熟期的时间,但企业会因为逐渐老化进入衰退阶段。进入衰退阶段后,面临着两种可能:一是死亡,退出市场。由于企业可能出现市场萎缩,原有的核心竞争力完全丧失,企业缺乏创新等,最终资不抵债,导致企业破产清算。二是蜕变,虽然出现市场萎缩,销售利润大幅下降,甚至出现财务危机等,但由于企业及时调整战略,采取有效的战略措施。通过合理的财务战略有效利用资金,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使企业起死回生,获得新一轮的利润增长,进入新的成长曲线,开始另一个新的生命周期过程。

在衰退期,企业形象差,再进行融资就比较困难,甚至原有的债权人随时可能要求提前偿付债务,使得企业由于不能融资产生的低财务风险提升,形成较大的财务风险,企业也因此只能靠留存收益积聚资金。衰退期的企业尽可能收回投资,回笼资金,不能盲目转移投资,尽可能减少现金流出,使净现金流量最大化,也为了稳定债权人,适当进行收益分配。因此,在衰退期,财务战略重点是防止资不抵债和缺少净现金流量。衰退期财务战略影响因素特征概括为如表4所示。

参考文献:

1.魏明海.财务战略―着重周期性因素影响的分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成兵.企业财务战略选择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7(29)

3.胡明凤.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定位研究[J].市场周刊,2007(12)

篇5

一、企业财务战略与生命周期概述

(一)企业财务战略

财务战略是企业职能层战略的组成部分,指运用战略管理的思想,从战略角度上对企业的财务资源进行管理。财务战略既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哈利森和约翰认为:财务职能因其控制着企业经营战略所需要的最重要资源之――资金,因而在组织中具有战略地位,并在其所著的《组织战略管理》书中提出了“财务战略”,且将财务战略定义为:企业为配合其发展与竞争战略的实施而须提供的资本结构与资金的计划,该计划包括一系列的财务决策,如合适的负债杠杆、资金来源、资金计划、资金与费用预算、各利益相关集团的财务利息以及股利政策等。本文提到的财务战略是指从战略的角度上对企业的财务资源进行管理的活动。

(二)企业生命周期

爱迪斯在他的《企业生命周期》(赵睿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1月)一书中,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了研究。他指出,企业的生命周期要经历成长阶段(企业的孕育期、婴儿期与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与老化阶段(稳定期、贵族期、官僚期与死亡期)。他认为,在不同的阶段,企业可能会陷入不同的陷阱。本文假设企业为生产型企业,并借鉴产品生命周期原理将企业的生命周期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二、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下的财务特征

(一)创业期企业的财务特征分析

企业初创期,创业企业家为企业带来最初的资本、技术、亲自参与管理,寻找并开发市场。此时企业典型的财务特征是经营风险高,融资压力大。由于初创期企业尚未构建起完善信用档案,偿债能力弱,而且资产抵押能力有限,缺乏信用和担保支持,因此很难获得信贷支持,这个阶段资金主要来源于创业者和风险投资公司的投入。初创企业的投资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企业创业期要求较多前期投入,而此时企业却面临着现金流的严重缺乏。同时因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为获得扩大的市场份额往往需要提供信用政策,这使得企业在特定的会计期间内净现金流可能为负数;但是,初创企业往往建立在一项或几项新技术的应用或者新的市场细分的基础上,能获得有较大的投资回报率和较强收益能力。

(二)成长期企业的财务特征分析

经过艰难的创业期,企业进入成长期。成长期企业的市场不断扩大,产销量提高,大规模的生产使产品成本下降,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也随盈利能力的提高降低。随着企业规模的增长,企业对资金规模的需求也开始扩大,但是此时企业的融资能力也不断增强,企业不但可以通过债务融资,甚至可以通过上市来进行权益融资。开始创业的成功,使创业者更富于冒险精神,为了扩大规模,企业往往选择较为积极的财务政策。成长期企业的财务特征可以归结为低风险,高报酬,高积累。

(三)成熟期企业的财务特征分析

在成熟期,财务状态较为平稳。企业成熟的生产技术、稳定的产品市场份额、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使得企业现金流转顺畅、盈利水平稳定、资本结构合理,财务状态处于十分稳定的时期。成熟期企业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优,但是这时的企业可能会变得保守。然而由于产品生命周期开始进入衰退期,市场开始萎缩,所以企业存在着潜在的经营风险。此时企业的财务特征是高经营风险、低财务风险、高收益。

(四)衰退期企业的财务特征分析

衰退期企业财务状况逐渐恶化。由于生产产品的工艺技术过时,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供大于求。价格战造成企业的盈利下降,削弱了企业的积累能力;过度依靠商业信用,造成企业应收帐款增加、坏账损失增加。经营业绩下滑,致使股价下跌,发行股票等直接融资困难,银行信贷紧缩,企业筹资能力降低,企业的财务状况开始恶化。此时的企业财务特征是高经营风险,高财务风险,收益能力低。

三、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财务战略选择

(一)初创期企业的财务战略选择

1.筹资战略

通常在初创阶段企业可以选择的融资渠道比较少,应采取主要以自有资本为主,借入资金为辅的战略。由于企业几乎没有稳定的现金流入,很难获得资金,另外资金成本过高,增加了企业的偿债压力,因此向私人股东发行更多的股票或从银行直接贷款这种方法不是很适用。这时企业最好的融资选择来自于风险投资资本家,相对于银行,他们愿意承受更高的风险;相对于股东,他们不会过度干预企业的经营运作。企业也可选择“买壳上市”的方法来融资。企业可以选择并购一个与本企业有业务关联度,而且合并后容易整合“壳公司”,通过壳资源来获得发展的资本。企业通过“买壳上市”,没有前三年业绩的压力,也没有复杂的申报手续,能够节省上市费用,从长期来看对企业以后的发展是有利的。

2.投资战略

采取集中化投资战略,企业为了持续经营必须在初创阶段不断开辟新市场,以此来积累资金。由于市场上同行业或者相关行业已占有一部分市场,因此初创企业必须利用有限资金投资于某个特定市场,增加主要业务的销售量,最大限度发挥企业的能力,站稳这一特定市场,为企业后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3.收益分配战略

企业初创期收益通常很低且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现金流入量通常小于现金流出量。留存收益是很多处在这一阶段企业的主要的资金来源,高积累低分配政策是处在这一阶段企业的典型做法。因此,为了满足企业经营所需要的大量的资金,企业可采用不分配股利的政策,将留存收益积累用于企业未来的经营和发展。

(二)成长期企业的财务战略选择

1.筹资战略

企业由于占领了部分市场,产品销量逐渐上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开始增加,企业的筹资相对变得容易了。筹资渠道的拓宽,使企业既可以考虑银行信贷,也可以考虑上市融资。对于已经进入发展扩张阶段的企业,可以采用吸引“麦则恩投资”的方式来获得融资,这种投资是一种中期风险投资,根据被投资对象的具体经营状况进行灵活的调整,以此来平衡资金供求双方的利益关系。企业在使用风险投资时,一定要注意利用杠杆原理来平抑风险。当然也可以选择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方式,这对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来说是一种具有潜在吸引力的筹资方式。企业可以给投资者发行可转换债券并赋予投资者选择的权利,由他们选择是持有至到期日接受债务还是将债务余额转换为该企业的股票。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高速成长的企业,如果其他类型的企业也采用了这种方法,则会带来很多问题。因为对正处于发展阶段的企业给予长期贷款会产生较高的投资风险,投资者会要求更高的利率。另外,还可采用兼并收购方式,使企业获得协同效应,通过换股的方式进行兼并收购,可使企业在不纳税的情况下实现资产的流动和转移,从而达到扩张的目的,并且提高了企业价值,但是会给企业带来风险。

2.投资战略

成长期应当采取一体化投资战略,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进行横向或纵向扩张,拓展现有的业务的广度和深度,实现企业在行业内快速扩张;品牌体现产品和企业的核心价值的,成长企业应加大品牌的投资建设,构筑品牌的竞争力,为以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加快人力资源的储备和开发,成长企业应将人力资本投资纳人投资战略;继续追加销售投人,开拓市场,为进人成熟期奠定市场基础。

3.收益分配战略

企业有一定的现金流入,但企业必须把这种现金流入再次投入到销售中来扩大市场份额;当企业当面临比较有利的投资机会,可以采取少分配股利的政策,将留存收益投资于对企业有利的项目。企业可在定期分配少量现金股利的同时采用股票股利的分配方式,一方面鼓励企业投资者,另一方面积累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

(三)成熟期企业的财务战略选择

1.筹资战略

企业产品进入回报期,高的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使这一阶段净现金流入不断增加,企业对外部资金需求逐渐下降。企业充裕的资金使得企业偿债能力大大增强,这一阶段企业筹资能力、抗风险能力都很强,企业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筹资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具体表现为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套现为流动资产,如将应收账款作为资产出卖获得资金,这样能改善企业财务指标,增强筹资能力。这种方法相对于股权融资来讲,有不分散股权和控制权的好处,不会对发行企业形成追索权,因而可分散风险。

2.投资战略

可采用多元化投资战略,采取分散风险的原则,避免将全部资产集中在单一行业,可以将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积累下来的资源投入到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行业和产业;当然也可以继续采用兼并收购方式,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占领更多市场并开拓新市场,寻找企业继续成长的路径。

3.收益分配战略

企业现金流量充足,资金积累规模较大,能随时筹集到企业所需的资金,股利支付能力较强,可以采用较高的股利分配政策来满足投资者取得收益的期望,鼓励投资者继续投资本企业。

(四)衰退期企业的财务战略选择

1.筹资战略

企业进入衰退期的根本原因是市场需求的转移。由于利润空间开始缩小,企业可能会考虑缩减当前的经营规模,转让或者变卖设备,缩减某一方面的业务,以此积累力量来寻找新的市场。这一阶段企业的根本任务是防止企业出现财务危机,并争取新的生存发展空间。在这一时期,如果企业存在委托关系时,公司经理为了避免企业的倒闭,尽量延缓衰退的时间,可以在不损害股东利益的同时采取一系列的财务战略。

2.投资战略

在衰退期企业可以考虑实施战略并购重组,通过兼并某些竞争对手来对行业进行重组,直到拥有市场份额的控制权,从而获得一定的财务回报。

3.收益分配战略

企业的现金需求量开始减少,可能会导致现金流入超过现金流出,如果经营中不需要使用这些增多的现金余额,那么为了吸引投资者投资,可以将这些多余的资金用于分派股利,因此一般采用高股利分配政策,以作为投资者在初创阶段和成长阶段低股利的一种补偿。

参考文献

[1]艾迪思.企业生命周期[M].赵睿,何燕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陈佳贵.关于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蜕变的探讨[J].北京:中国工业经济,1995,(11).

[3]张勇.现代企业生命力―现代企业生命周期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

[4]谢国珍.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选择[J].中国农业会计,2006,(6).

[5]马明珠.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财务战略分析[J].化工管理,2006,(6).

[6]程仲鸣,王海兵.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对财务管理目标的探讨[J].商业研究,2003,(23).

篇6

【关键词】

生命周期;财务战略;筹资;投资;收益分配

一、引言

制定与实施适合企业自身的财务战略是企业整体战略的重要部分,有助于企业控制整体风险,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取得可持续发展。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内外环境各有不同,所以不同阶段恰当的财务战略选择十分重要。企业资金活动具体包括筹资、投资及分配三个环节。

二、理论概述

“企业生命周期”的概念最早是1959年由马森・海尔瑞以生物学的角度提出。1989年伊查克・爱迪思作为代表性人物在《企业生命周期》中,明确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的定义。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将生命周期分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

三、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财务战略选择

(一)初创期的财务战略选择

初创期的企业面临着客户拓展困难的现实,营销成本较大。该阶段最大的困难是资金短缺,初始资金投入不足,资本的创造和积累能力差,缺乏流动资金周转,对于资金的使用缺乏计划性,该阶段企业财务管理战略表现为“低负债、低收益、不分配”的特征。

1.筹资战略。初创期的企业利润很少,甚至经常会出现亏损状况,企业的经营现金流捉襟见肘,此时外部筹资的成本很高,因此自有资本、权益融资是企业资金的主要方向。此时,企业必须保持好资本结构,避免因企业初始阶段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而早早夭折。

2.投资战略。鉴于企业初创期的资金有限,企业应当实行集中化投资,同时产品创新研发不能忽视,将募集的资金集中用于产品的用途创新、技术创新、观念创新等创新风险小、资金需要量少的方向,避免跟成熟企业竞争时出现技术人才、管理技能、企业形象的劣势。

3.分配战略。初创期企业现金流不稳定,经营风险高,即使出现盈利,由于外部筹资能力不足和巨大的资金缺口,企业只能通过留存收益方式进行资金积累,此举不仅有利于维持经营,而且一旦提高权益资金的比重,将来再进行筹资时也会更加从容和灵活。此阶段零股利分配或剩余股利分配是企业的上策。

(二)成长期的财务战略选择

在成长期,产品逐渐被市场接受,市场份额开始快速增长,企业体积也不断膨胀,企业的经营风险有所下降。此阶段,筹资是企业成长的重要助推器。此阶段的财务战略有“高负债、高股本扩张、低收益、少现金分红”的特征。

1.筹资战略。成长期的企业现金流增加、稳定,对外部融资的偿还能力已经具备,首先要做的是内部的财务结构优化,保证营运资金的流转,保证再生产过程中资金补偿的充分性,同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筹资的议价能力,企业还应该充分运用权益融资及债务融资两种方式进行筹资。

2.投资战略。在成长期,企业的投资战略应该服从于其整体战略,此阶段企业应该积极培育核心优势,强化品牌,积极推进上下游的战略联盟。同时适度增大营销投入,以巩固现有的市场地位,花大力投资于市场开发,开拓新渠道,继续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另外,此阶段需要大量的人才引进,必须将人力资本投资纳入战略考核之中。

3.分配战略。成长期企业的不断扩张,使得积累的资金远不足以解决企业的资金缺口,因此企业除了将盈余留存投入到生产经营之外,股利分配政策应该立足于满足企业未来成长资金的前提下,不分配或少分配现金股利,可以更多的给予股票股利。

(三)成熟期的财务战略选择

此阶段价格竞争非常惨烈,市场上的企业普遍体积较大,销售额大、相对稳定,资金相对充裕,企业的主营业务已经平稳发展,市场份额比较稳定,顾客忠诚度提高,企业开始走上了集团化经营。故企业财务战略具有“低负债、高收益、中分配”的特征。

1.筹资战略。在成熟期,由于企业的战略重点已转移到提高效率和保持市场份额上,企业应在保持合理资本结构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加大债务融资比例,这样虽然令财务风险加大,但却可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还可以进行合理节税。由于企业有一定的生产剩余和库存,也可以采用积极的销售政策如赊销来提升经营业绩,收回一部分资金,从面使企业营运良性循环等等。

2.投资战略。在成熟期,一方面,企业应该保持现有的投资水平,巩固市场份额,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另一方面,应该注重多元化发展,增加研发支出,为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做好准备。企业也可继续采用兼并收购等资本运作的方式,巩固其规模经济的效益,从面使企业有效地整合内部及外部资源,扩大企业的盈利水平,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以延缓衰退期的到来。

3.分配战略。企业在成熟阶段现金流量充足,筹资能力最强,资金积累规模较大,可以适当将多余的资金用于发放股利。因此,企业应该采取高现金支付率的现金股利政策。

(四)衰退期的财务战略选择

衰退期销量和利润的不可逆转地下降,产品过时,市场份额逐步减少,获利能力下降,经营危机出现,财务状况日益恶化,资产负债率节节攀升。此时财务战略具有“高负债、低收益、少分配”的特点。

1.筹资战略。进入衰退期,由于企业现有业务的萎缩,在环境有利的条件下,集中资金投资于新的领域以谋求新的更大规模的发展。从资金来源上看,企业应该尽量选择债务融资,合理节税的同时保持高收益率。

2.投资战略。衰退时期的企业往往通过业务收缩、资产重组等形式延缓衰退。此时,企业应合理地进行投资,谨慎地进行资本运作,以有效规避风险。

篇7

企业财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时刻面临着市场环境、竞争策略、国家政策等多元动态因素的冲击,尤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如何在企业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准确地发现并分析不同的财务特征,进而支配与之相适应的财务行为,成为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实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密匙。

一、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特征研究现状

企业财务特征是基于企业的不同生命周期而表现出来的,特定的生命周期表现出相应的企业财务特征。通过对国内外现有文献的查阅,有不少学者都对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以及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管理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各自较为成型的观点。

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很少。比较有代表的是马森・海尔瑞(Mason Haire),他首先提出了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待企业的“生命周期”,并认为企业的发展也符合生物学中的成长曲线。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企业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停滞、消亡等现象,并指出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企业在管理上的不足,即一个企业在管理上的局限性可能成为其发展的极限。到70―90年代,学者们对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逐步提出了一些企业成长模型。如邱吉尔和刘易斯(Churchill N.C.&Lewis V.L.,1983)从企业规模和管理因素的维度描述了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提出了五阶段成长模型:创业期、生存期、发展期、起飞期和成熟期。伊查克・爱迪思(Adizes I)在《企业生命周期》一书中把企业成长过程分为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初期、官僚期以及死亡期共十个阶段,认为在企业成长的各个阶段都可以通过灵活性和可控性两个指标来体现。

在对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管理研究中,张晓琳根据企业生命周期过程中所经历的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分别从各阶段的财务特征、投资战略取向、筹资战略取向和收益分配战略等角度进行了分析;杨振则从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理财环境、不良财务行为、财务目标与行为选择进行分析,并认为认清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是企业采取合理财务行为、防范不良行为的重要措施。

通过文献分析,笔者发现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特征研究多集中于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研究中,较少有专门的系统深入的分析。

二、企业生命周期的阶段性特征

通过对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发现,目前学术界比较公认的企业生命周期是指企业由于受到国家经济环境、产业及产品生命周期、企业资源、管理周期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企业的发展表现出周期性的特征,具体为企业的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4个阶段。

1、创业期

创业期的企业拥有专有的技术,产品具有异质性,拥有良好的市场机遇,企业的规模较小,管理灵活且权力高度集中,对市场环境的变化能快速感知和适应。然而,这个阶段的企业组织结构也比较单一,缺乏规范。同时,由于资金有限,企业基础条件较差,市场竞争力较弱,企业融资和盈利能力不强,基本是投入大、产出少,现金流转缓慢,极易出现资金链断裂,面临着非常高的经营风险。

2、成长期

成长期的企业技术不断成熟,并逐步形成独特且被市场认可的产品体系,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在企业内部管理上,限于所有者个人能力,企业管理逐步由集权向分权转化,组织结构不断完善,管理行为日益规范。但由于企业产销增长迅速,而经营者缺乏必需的对现金留存额的准确计算,仍会导致企业出现资金短缺的状况,经营风险仍然较大。

3、成熟期

这一阶段的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流程都趋于成熟和合理,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定,企业的盈利水平较高,现金周转顺畅,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但同时企业的不断扩张、新进企业不断增加导致市场日趋饱和,容易出现企业产能过剩,导致企业效益降低,生产成本上升。稳定的企业发展形态也易使企业内部滋生,缺少积极的进取心和创新精神,而是彼此勾心斗角,内耗严重。

4、衰退期

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上述所描述的各种问题,将使企业逐步走向衰退期:即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逐步下降,企业现金流的短缺危机逐步显现,权益融资困难,企业筹资能力下降;管理阶层的、本位主义滋生,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士气低落。此时,被竞争对手接管、兼并的可能性增大,企业生存受到威胁。

三、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财务特征

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的财务特征也不尽相同,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必需要准确地把握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准确地感知企业的财务特征并支配针对性的财务行为。

1、企业创业期的财务特征

从企业财务活动对企业现金流量产生的影响分析,经营和投资属于资金流出大于流入,风险投资商的资金投入和创业者自身的资金积累是企业主要的现金来源,这一阶段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基本为负值,这也是创业期企业财务状态的显著特征。

企业在创业期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是开创性的,没有任何的经验可循,因此,在这一阶段的经营风险也是最高的。企业的经营风险包括企业计划开发生产的新产品是否能顺利投产,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否被顾客接受,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是否能足够回报企业投入的成本,企业产品未来的发展空间究竟有多大等等。正是由于企业这一阶段的高经营风险,也促使企业的财务风险必须尽可能的较低。通过使用权益资本,最大限度地降低债务资本。同时,由于初创企业的信用额低,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只能依靠高风险投资并期望获得高回报的资本家。因此,在创业期,企业一般采取财务集中战略,通过集中企业优势资源,选取一个特定细分市场和顾客群体,进行重点宣传营销,以不断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为企业迅速步入快速成长期进行原始资本积累。

2、企业成长期的财务特征

企业创业期的任务是实现企业生存和原始资本积累,而成长期的企业则是要扩大市场规模,不断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并在市场中取得领先优势,因此,在这一发展时期的企业一般采取积极的财务策略。通过银行融资、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方式,提高负债比率,而在进行分配时尽量选择少量的现金股利和高额配股、送股的方式,提高收益的留存率,以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满足企业快速成长对现金流的需求。

同时,随着企业的成长壮大,企业的组织结构也由原来的单一结构变成复杂的多层结构。创业初期的财务集权治理模式已不能适应企业快速成长的要求,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企业所有者将经营管理权限不断下放给具有专业经营能力的人员,通过采取分权管理、财务控制,不断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并逐步实现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3、企业成熟期的财务特征

企业进入成熟期后,企业的资源投入已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产品结构趋于合理,市场份额相对稳定,并取得了比较稳固的市场地位,产品开始进入高回报期。并且,随着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的日益成熟与规范,生产效率达到最高值,生产成本处于最低水平,企业利润也随之到达最高水平。此时企业的各方面似乎都令人满意,但是,物极必反,任何产品的发展都有市场萎缩的可能,任何行业也有进行萧条期的可能,因此,在这一阶段,企业为规避潜在的经营风险,保持现有的产品市场地位,一般选择比较稳健的财务策略,对新的投资项目和领域选择比较慎重,不再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并在利益分配中以现金形式为主,并减少了股权支付的比例。

同时,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张和经营管理的进一步分权,跨地域、跨文化、跨行业经营所带来的风险随着增加。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新的难题,并迫切需要企业所有者对管理权限进一步分权和下放,建立新的,以职业经理人员为主体的财务管理体系,通过专业化的运作与管理,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4、企业衰退期的财务特征

由于市场对企业产品需求的衰退和转移,企业经营规模的降低和产品的消亡最终不可避免。在这一时期,企业的产品市场份额不断萎缩,利润不断降低,企业为减少成本和库存,只得不断地压缩产能、降低产品价格和放宽企业商业信用,而这无疑将造成企业应收款项不断增加,企业坏账风险增加,并由此导致企业的股票价格下跌,股票市场的融资难度加大,银行信用贷款紧缩,企业筹资能力下降,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企业财务状况急剧恶化。

此时,企业或通过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寻求“二次创业”,进入新一轮的生命周期循环,或通过收缩业务、资产重组,或被企业接管、兼并。

四、结论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财务特征研究,不仅要思考特定生命周期阶段的财务特征,更要构筑企业完整生命周期阶段的财务特征演变平台,通过对财务特征的准确判断和分析,指导企业实施针对性的财务行为,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 王旭: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6.

篇8

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而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通过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对其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的效果决定的,从某种角度讲,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是把企业所拥有的资源转化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过程。正因为此,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财务战略选择去决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资源配置和使用模式,根据所处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财务战略实施策略,从而培养、提升和巩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延长企业寿命。

一、企业初创期财务战略实施策略

在初创期,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培育过程,由于受企业资源有限的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初创期仍然较低,这反映在企业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获利能力和成长能力方面。因此,企业在初创期实施财务战略,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完善财务制度,包括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控制制度、财务分析制度等,同时为了避免企业在初创期公司财务和家庭财务不分,还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实行科学的管理和决策。第二,要合理筹集资金,包括正确地预测资金需求,尽快熟悉各种筹资渠道,努力降低资金成本等。但是由于企业在初创期经营不稳定,且财务制度不健全,外部融资受到很大限制,使其不得不较多地使用权益资本,依靠投资者的追加投入、或新投资者加入、或企业利润留存等方式增加可供使用的资金;不过企业在初创期也可以通过改变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方向,选择有利的盈利方式吸引风险投资者投资,合理使用风险资本;或者通过投资于政策支持的行业或区域,争取使用政策性资金满足发展初期较大的资金需求,所以在初创期筹资战略主要解决的是资金的可获得性。第三,企业在投资战略方面要通过内部获得发展,有计划有保障的投入研发费用,积极开发新产品,获得专利和专有技术,并努力开辟根据地市场,争取获得竞争优势。从我国企业拥有的资源和能力考虑,企业在初创期最好实施集中战略,主攻某个特定的顾客群、某产品系列的某一细分市场或某一地区市场,重点投资于特定目标,以更高的效率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发挥学习效益,使企业获得稳定的发展;其次企业在该阶段也可以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通过开发新产品,以独特的产品独领,并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不断改进产品工艺,提高产品质量,而且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加大销售投入、开发销售市场、开拓销售渠道、扩大产品影响、树立产品形象,为企业获得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的增加提供保证;最后确定合理的投资规模,适量扩大设备投入,争取取得规模效益。第四,企业在分配管理方面宜采取低收益分配政策和非现金收益分配政策,将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利润和现金流留存,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二、企业成长期财务战略实施策略

在成长期,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提升可以达到相对较高水平。在该阶段企业的年均专利和专有技术获得数都增加较多,新产品开发能力较强,新产品开发速度较快,新产品产销率较高,由此带来了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的大幅度增加,这使得企业的净资产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EVA也都得到了提高,但是由于投资渠道多,资金需求量大,导致企业的净利润增长率偏低。鉴于此,企业财务战略实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企业在成长期不但要加强成本管理,还要建立有效的营运资金管理途径。在成长期,企业最好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管理,促使企业增加高效作业和增值作业,减少低效作业,消除不增值作业,从而减少成本占用,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使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同时也应建立有效的营运资金管理途径,要以科学的方法准确计算企业的存货数量,尽量减少存货资产对资金的占用,并加强信用管理,减少应收款项资金的占用。第二,在成长期,企业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日渐健全,自有资本不断扩充,盈利能力不断提高,企业外部筹资比初创期相对容易,所以企业在资金筹集方面要以资金成本的高低作为筹资战略的决策依据。在外部筹资方式方面,企业除了可以利用银行贷款外,还可以利用商业信用,通过赊购等方式筹集资金,缓解资金压力,扩大资金来源;该阶段如果企业有条件还可以考虑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筹资。第三,在投资战略方面企业最好采取一体化投资战略,即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进行横向扩张,实现规模增长;或是进行纵向扩张,进入目前经营的供应阶段或使用阶段,实现企业价值链的延长。不过伴随着一体化投资战略的实施,企业更应确保足额的研发费用和优秀的研发人员到位,努力开发新产品,提高新产品研发速度和产销率,通过这些努力来增加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增长率、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增长率、每股股东权益增长率、EVA。企业应将人力资本投资纳入投资战略,加强对中高层人员进行培训,并制定相应的人才稳定和人才吸引战略,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上增加投入。第四,在成长期,企业在分配管理方面,由于企业有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盈利能力开始大幅增长,为使投资者分享企业的经营收益,企业须将一部分经营利润分配给投资者,但因企业在成长期资金需求量大,该阶段利润分配往往宜采用送红股或转增的方式,既让投资者分享经营业绩,又不减少企业的现金流量。

三、企业成熟期财务战略实施策略

在成熟期,企业在成长期财务战略的实施的基础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达到了生命周期中的顶峰,这是由于企业在该阶段有充足的研发费用投入和更多优秀的研发人才加盟,企业的开发能力处于最强阶段,开发速度迅速且新产品产销率是生命周期中最高的,依赖这些优势,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增加稳定,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股东权益增长率、EVA也都达到了生命周期中的最大化。因此,在成熟期,企业财务战略实施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在财务战略定位方面,由于在成熟期企业的市场地位较为稳定,市场占有率较高;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抗风险能力较强,各种筹资渠道畅通,所以此时企业应采用维持型的财务战略,通过多元投资或并购等方法,抓住产品和市场上的多种机遇,加快新产品开发速度,积极开发新产品,从而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维持企业规模和盈利水平,长期保持增长态势,巩固与完善企业的巅峰时期,追求企业可持续盈利能力最大化。第二,在资金筹集方面,此阶段的企业获取发展的资源和研发费用投资时,应该采用相对保守的筹资策略,也就是说,尽量使用自有资金,少负债。这是因为成熟期的企业有较高的盈利能力和充裕的现金流入,研发费用所需资金和其他投资所需资金通常以内部资金为主,企业可通过利润留存、招‘活资金存量等方式,通过挖掘内部潜力筹集经营和投资所需资金。不过,企业在成熟期应把资本结构的合理性与稳定性作为筹资战略的决策依据。第三,在投资战略方面,成熟期的企业应确保研发费用投入的持续性,通过研发费用的持续投入,企业能够研发更多的新产品,可以获得更多的专利和专有技术,这样的持续创新能够使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保障着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净资产收益、净资产增长和股东权益、EVA都持续增长并最大化。同时,为了获得防同效应并分散投资风险,成熟期的企业可以考虑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范围内实施多元化投资,这样可使企业挖掘现有资源潜力、节约成本、增加利润、分散风险,还能把企业经验运用到新领域,通过资源共享和经营匹配,进行价值链整合,迅速建立起比单一经营企业更强的竞争优势,提高防同效应,获得更高的利润。第四,分配管理方面,对于企业来说,如果业主自己是投资者和管理者,分配收益和不分配收益都一样;如果企业是由不同投资者投资的,在成熟期企业可以考虑将剩余收益进行分配,这样既可弥补初创期和发展期收益分配的不足又可吸引投资者加大对企业的投资,从而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研发和其他投资。

四、企业衰退期财务战略实施策略

企业处于衰退期时,原有产品的市场逐渐萎缩,市场占有率逐渐降低,在供大于求的压力下,企业往往选择价格下调或更为宽松的信用政策,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财务状况趋于恶化,导致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也下降,造成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和自我可持续增长率、EVA都下降甚至趋于负数。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常会减少甚至取消研发费用投入,使得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和新产品开发速度也下降甚至也为负数。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直接结果是企业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获利能力和成长能力下降甚至为零,从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下降甚至为零。因此,在衰退期,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调整和变革,这需要通过企业财务战略实施来实现。关于衰退期财务战略实施策略,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在衰退期,企业应对未来市场的产业状况进行正确预期,积极主动的投入研发费用,组织研发人员开发新产品,提高开发新产品的速度,同时也要有效整合企业业务流程,或者通过并购等方式寻求防同效应、实施资产重组、优化长期资产组合等提高资产收益率,努力寻找新的财务资源增长点,实现战略上的转移,以实现企业的良性变革。第二,衰退期的企业在资金筹集方面应以资金偿还风险的大小作为筹资战略的决策依据。尽管在衰退期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现金流入开始减少,但数量依然很大,市场的萎缩以及对产品技术改造动力不足造成的现金需求下降,使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基本可以满足企业正常生产所需,甚至可能会出现现金富裕的现象,因此,在衰退期企业除非有大的资本运作需要从外部筹集资金外,其他资金需要可以通过经营活动、盘活现金存量、转让或变卖不需用的生产设备即可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要。第三,在投资战略方面,衰退期的企业应着力做好以往资本投资的收回、业务转型过程中的大量支出的预算和控制、研发费用投入的预算和执行。处于衰退期的企业需要在认真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减少对非核心业务的投资,甚至可以出售或变卖非核心业务,集中一切资源投资到有发展前途的核心业务上,通过创新增强核心业务的竞争力,增强了核心业务的竞争力就增加了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随之而来的是净利润增长、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增长、股东权益增长、EVA增长;如果企业核心业务已是“夕阳”产业,则应积极寻求业务转型,从衰退行业中尽可能多地收回投资,并停止新的投资,以精简机构、盘活资产存量,将由此增加的资金用于寻找新的财务增长点,实现战略转型。第四,衰退期的企业在分配管理方面,需要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对业主负责制的企业,此时无所谓分配或不分配利润,反正企业都是他本人,这时为了从原有产品和业务的衰退期中走出来,要求业主积极主动的选择新的行业,通过投入研发费用开发新产品,获得专利或专有技术,从而形成新的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对于多位投资者的企业,该阶段在分配利润时还需要企业在分配利润的同时还需要预留一定数量的利润用于研发费用投入,为企业寻找新的投资项目和进入新的行业创造条件。

总之,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决定着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也决定着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育和提升,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鸣:成本战略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篇9

财务战略是为谋求企业资金均衡、有效的流动和实现企业战略,为加强企业财务竞争优势,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资金流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的谋划。由此可见,财务战略是战略理论在

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与延伸不仅体现了财务战略的“战略”共性,而且勾画出了财务战略的“财务”个性。

一、财务战略管理与传统财务管理的区别

1.视角与层面不同

财务战略管理运用理性战略思维,着眼于未来,以企业的筹资、投资及收益的分配为工作对象,规划了企业未来较长时期(至少3年,一般为5年以上)财务活动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和策略,是企业日常财务管理活动的行动纲领和指南。传统财务管理多属“事务型”管理,主要依靠经验来实施财务管理工作。

2.逻辑起点差异

财务战略管理以理财环境分析和企业战略为逻辑起点,围绕企业战略目标规划战略性财务活动。传统财务管理主要以历史财务数据为逻辑起点,多采用简单趋势分析法来规划财务计划。

3.职能范围不一样

财务战略管理的职能范围比传统财务管理要宽泛得多,它除了应履行传统财务管理所具有的筹资职能、投资职能、分配职能、监督职能外,还应全面参与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履行分析、检查、评估与修正职能等,

因此,财务战略管理包含着许多对企业整体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内容,是牵涉面甚广的一项重要的职能战略。

二、财务战略的类型

1.扩张型财务战略

它是以实现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为了实施这种财务战略,企业往往需要在将绝大部分乃至全部利润留存的同时,大量地进行外部筹资,更多地利用负债。大量筹措外部资金,是为了弥补内部积累相对于企业扩张需要的不足;更多地利用负债而不是股权筹资,是因为负债筹资既能为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又能防止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稀释。扩张型财务战略一般会表现出“高负债、高收益、少分配”的特征。该战略适用于处于“发展期”的企业。

2.平衡型财务战略

它是以实现企业财务绩效的稳定增长和资产规模的平稳扩张为目的一种财务战略。实施平衡型财务战略的企业,一般将尽可能优化现有资源的配置和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及效益作为首要任务,将利润积累作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扩张的基本资金来源。为了防止过重的利息负担,这类企业对利用负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的扩张往往持十分谨慎的态度。所以,实施稳健型财务战略的企业的一般财务特征是“适度负债、中收益、适度分配”。该战略适用于处于“成熟期”的企业。

3.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

它是以预防出现财务危机和求得生存及新的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实施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一般将尽可能减少现金流出和尽可能增加现金流入作为首要任务,通过采取削减分部和精简机构等措施,盘活存量资产,节约成本支出,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人力,用于企业的主导业务,以增强企业主导业务的市场竞争力。由于这类企业多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曾经遭遇挫折,也很可能曾经实施过扩张的财务战略,因而历史上所形成的负债包袱和当前经营上所面临的困难,就成为迫使其采取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的两个重要原因。”低负债、低收益、高分配”是实施这种财务战略的企业的基本财务特征。该战略适用于处于“衰退期”的企业。

三、我国企业财务战略的现状

1.现阶段我国企业财务战略定位的缺陷与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并逐步形成了全方位竞争局面。加入wto后,我国企业竞争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企业如何准确定位财务战略,是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目前,我国企业对于财务战略定位的认识尚存在偏差,使企业管理层在工作中走入一些误区,影响了财务战略的制定和有效实施。

2.没有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特征制定财务战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生命周期的形态日趋多样化。以往,大多数企业的企业生命周期一般呈现出较长的创业期、缓慢的成长期、漫长的成熟期和正常的衰退期。而在现代,许多企业的生命周期出现了快速创业、快速成长、快速衰退等特点。面对这一变化,我国相当多的企业管理者没有采取应对措施,没有根据企业的生命周期特性来制定财务战略。研究表明,在企业的生命周期中,经营风险曲线与财务风险曲线存在不同步现象,财务风险的发生期间滞后于经营风险的发生期间。因而在制定财务战略时,不应单单把企业的当前情况作为判断的主要依据,还应在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充分考察的基础上,确定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并以此作为对企业制定财务战略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了控制企业的总体风险,一般来讲,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方针应当是不同的。

四、结合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相应的财务战略管理

1.创立期的财务战略管理

处于创立期的企业,由于未来的经营情况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很高。因此,为了控制企业总风险,一般采用低风险的权益资本进行融资,资金来源主要以从事高风险投资而要求高回报的风险投资为主要渠道,比如股份企业可以通过发售股票吸引风险投资者进行融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通过实收资本进行融资。同时,由于此阶段企业的资金需求量比较大,内部积累一般满足不了资金需求,因此,此阶段一般采用低股利政策或者零股利政策(即剩余股利政策);对于一般合伙人,一般采用低工资或者不拿工资的薪金政策。此外,由于此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资本需求,因此,此阶段的财务预算一般以资本预算为起点。

2.成长期的财务战略管理

处于成长期的企业,由于销售规模快速增长,经营风险有所降低,战略也会随之而调整到营销活动上来,导致对资金的需求量仍然很大。但由于此阶段的经营风险已经大大降低,因此,为了满足资金需求,可以进行适当的负债融资,使资产负债率适当提高,以利用财务杠杆效应。资金来源主要以私募、公开募集或者上市为主要融资渠道。同时,由于此阶段企业的评估等级有所建立,为了获取低成本和高弹性的资金,可以采取发行诸如认股权证、可转换债券等证券的方式进行融资。同时,由于此阶段已经开始产生现金流入,可以适当提高股利分配水平(一般采用低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以吸引新的投资者;对于一般合伙人,一般采用底薪加提成的薪金政策。此外,由于此阶段的主要矛盾是销售增长,因此,此阶段的财务预算一般以销售预算为起点进行编制。值得注意是,虽然此阶段的经营风险已经有所降低,但仍然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因此,处于成长期的企业,还是应当以新进入的投资者投入资金为主,少量的负债融资为辅。

3.成熟期的财务战略管理

进行成熟期后,战略会出现重大调整,由成长期的关注市场和市场份额转移到关注盈利能力和获取利润上来。此阶段企业的经营风险很小,也会产生大量的现金流入,同时,企业的再投资机会变得狭窄,资金的需求量降低。因此,为了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并合理节约所得税成本,应当扩大债务融资比例,包括借债回购股份等,以提高资产负债率。同时,由于再投资机会减少,企业很难找到能够满足股东原先所要求的预期报酬率的投资项目,因此,企业应当提高股利支付率并采用固定股利政策,把富余资金分配给股东,以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目标。同时,为了提高员工满意度,留住人才,此阶段一般采用较高的固定工资。此外,由于此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提高盈利能力以获取较高的利润,因此,此阶段的财务预算一般以成本控制为编制起点。

4.衰退期的财务战略管理

处于此阶段的企业,销售业绩开始下滑,高额的固定成本会使得企业很快陷入亏损的局面。但由于此时处于低经营风险阶段,因此,为了合理节约税收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利润,企业应当以短期借款为主要融资渠道,提高资产负债率。同时,虽然此阶段的现金流量已经开始逐渐减少,但由于企业已慢慢地濒临关闭,对资金的需求量大大减少,所以一般采用剩余股利政策,提高股利支付率,将所产生的利润都通过股利的形式分配给股东。对一般合伙人而言,一般采用有弹性的薪金政策。此外,由于此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收回现金,因此,此阶段的财务预算一般以现金流量为起点进行编制。

总之,为了控制企业总风险,在进行财务战略管理时,应当将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进行反向搭配,以确保企业的总风险在控制范围内。

参考文献:

[1]杨激文:企业财务战略执行力浅析[j].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5,(04).

篇10

初创期企业的财务特征与财务战略

(一)初创期企业的财务特征

资产负债率较低。初创期是企业发展的初始阶段,企业的经营风险是最高的。这种高经营风险,一方面只能够吸引那些想从事高风险投资并要求获得高回报的投资者,另一方面要求这一阶段相关的财务风险应尽可能降低。而降低财务风险的最有效途径是使用权益资本,减少债务资本。因此,资产负债率在同行业中一般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现金周期较长。处于初创期的企业,由于刚进入市场,谈判力都相对较弱,因此,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相对较长,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相对较短。由于存货周转天数加上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等于经营周期;经营周期减去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等于现金周期。所以,现金周期相对较长。

利润较少且极不稳定。处于初创期的企业,由于尚未形成核心竞争力,因此,销售收入一般较少且不稳定,毛利率相对较低。另外,由于尚未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各项费用相对较大。所以,利润极不稳定,通常处于亏损状态。销售利润率、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一般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均处于流出大于流入的状态。处于初创期的企业,销售收现情况相对较差,而购货却往往需要付现。此外,由于初始投资较大,因此,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均处于流出大于流入的状态,筹资活动是唯一的现金来源。随着企业经营业务的发展,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绝对值趋向于零,并会逐渐增加。

(二)初创期企业的财务战略

融资方面,应采取内源型融资战略,并充分重视利用风险投资和创新基金等。内源型融资战略的具体措施主要有:减少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努力缩短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周转天数,延长应付账款的周转天数,使现金周期不断缩短;加强内部管理,节约各项费用,不断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通过合理制定和利用折旧计划,以增加积累,减少税收支出;通过降低利润分配率,以提高留存收益;通过租赁,以降低经营风险。

投资方面,应采用集中型投资战略。企业应将人、财、物等有限的资源集中使用在一个特定的市场、产品或者技术上,通过资源在某一领域上的高度集中,加大产品宣传力度,提高市场占有率。目的是通过集中现有资源为企业的成长发展进行原始的积累,并逐步形成核心竞争力,在所专注的领域达到高水平的专业化,从而达到增加销售收入等目的,使企业的毛利率、销售利润率、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水平不断提高。

分配方面,应采用低收益分配战略。处于初创期的企业,经营风险高,收益低且不稳定,融资能力差,同时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一般是负数,需要投资者不断地注入新的资金。因此,在利润分配方面,应采用低收益分配战略,实现的税后利润应尽可能多的留存,以充实资本,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企业应贯彻先发展后分配的思想,采用剩余股利政策或非现金股利政策。

成长期企业的财务特征与财务战略

(一)成长期企业的财务特征

资产负债率较高。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一般以高速发展著称。在该时期,企业通过大量地进行外部筹资和投资,更多地利用负债,发挥财务杠杆作用,从而实现企业的快速扩张。因此,资产负债率在同行业当中通常处于较高的水平。企业的经营风险仍然比较大,而财务风险却不断上升。

现金周期相应缩短。在成长期,企业生产的产品逐步为社会所接受,生产规模逐步扩大,技术日益成熟,质量有所提高,管理不断规范,市场份额逐步增加。无论是与客户谈判,还是与供应商谈判,谈判力都不断提高。因此,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相应缩短,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相应延长,现金周期不断缩短。

利润快速增长。在成长期,企业由于市场份额逐步增加,并开始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而销售收入快速增长,从而导致利润快速增长。毛利率、销售利润率、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均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处于大致平衡状态,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处于流出大于流入状态。在成长期,随着销售收入快速增长,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增加迅速,但现金流出量也很大。而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却由于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一般为负数,且金额较大,从而要求筹资活动有比较大的净现金流入。

(二)成长期企业的财务战略

融资方面,应采取外源型融资战略。在成长期,企业由于快速的扩张,对资金的需求是巨大的。很显然,采用内源型融资战略己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因此,必须采用外源型融资战略。外源型融资包括负债融资和股票融资。在资产报酬率大于负债的资本成本情况下,应优先考虑负债融资。但必须注意的是,过高负债无疑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还应当加强负债管理,降低资金成本和筹资风险。

投资方面,应采用发展型投资战略。在成长期,企业应把投资方向和重点放在如何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创造企业的品牌,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通过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形成规模经济优势。但必须防止盲目扩张,多方位出击新的领域。

分配方面,应采用低收益分配战略。在成长期,企业虽然销售额增长迅速,收益水平也有所增加,但由于规模扩张的需要和投资机会的增多,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出于筹资需要及融资成本和风险的考虑,企业在收益分配的战略选择上,只能维持低收益分配战略,以便把更多的盈余留存下来,满足企业投资的需要。但考虑到企业已度过了初创阶段的艰难,已拥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投资者往往会有股利分配的要求,因此,企业可以在定期支付少量现金股利的基础上,采用股票股利的分配方式。

成熟期企业的财务特征与财务战略

(一)成熟期企业的财务特征

资产负债率适中。企业进入成熟期后,由于产品已被社会广泛接受,从而使得利润相对丰厚,一般有较大的盈余积累,对外界举债并不十分依赖。因此,资产负债率在同行业中一般处于相对适中的水平。经营风险有所回落,财务风险处于相对适中的水平。

现金周期进一步缩短,甚至为负数。中小企业进入成熟期后,由于企业的资信和财务状况都处于非常良好的状态,无论是与客户谈判,还是与供应商谈判,都具有极强的谈判力,因此,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进一步缩短,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进一步延长,现金周期不断缩短,甚至为负数。

利润丰厚,并趋于稳定。企业进入成熟期后,由于产品的市场份额相对较高,因此,销售收入增长率和利润增长率在到达某个水平后逐步降低,利润丰厚,并趋于稳定。毛利率、销售利润率、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在同行业中处于相对适中的水平。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处于流入大于流出状态,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处于大致平衡状态。企业进入成熟期后,销售及收现情况良好,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多为正数而且相对比较稳定。而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却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减少,处于大致平衡状态。由于大量债务到了还本付息期,分红比例也在提高,筹资活动表现为净现金流出。

(二)成熟期企业的财务战略

融资方面,应采用内外并重型融资战略。内源型融资主要应采取留存收益融资方式,外源型融资主要应采取股票融资方式。企业进入成熟期后,销售额和利润虽然在增长,但速度减慢是企业逐渐萎缩的前兆,如果没有非常好的投资项目,在资金的使用上应以留存收益和股票融资为主,以防止因负债融资,企业在经营战略调整过程中出现过重的利息负担。

投资方面,应采用多元化投资战略。在投资方向上不再将企业的老产品作为重点,不再追加固定资产投资,而是通过保持市场占有率、降低产品成本、改善现金流量及寻找新的投资机会等方式来增加企业的盈利,实现更多的积累。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战略以避免资本全部集中在一个行业所可能产生的风险。

分配方面,应采用高收益分配战略。企业进入成熟期后,销售相对稳定,投资的需求也显著减少,财务状况得到了实质性改善,已经积累了数量相当可观的盈余和资金,此时,企业可选择高收益分配战略,采用稳定的现金股利政策。

衰退期企业的财务特征与财务战略

(一)衰退期企业的财务特征

资产负债率较高。企业进入衰退期后,由于盈利能力差造成内部积累少、缺乏权益融资渠道等原因,资产负债率在同行业中一般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此时,经营风险虽然已经下降到了一个很低的水平,但负债在走向衰退的过程中会不断增加,财务风险处于很高的水平。

现金周期相应延长。企业进入衰退期后,虽然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因无力付款而进一步延长,但由于销售大幅度下降,产品积压严重,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变慢,从而使得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相应延长,现金周期也随之延长。

利润开始出现亏损。企业进入衰退期后,由于销售收入出现负增长,而成本费用又居高不下,利润开始出现亏损。毛利率、销售利润率、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在同行业中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甚至为负数。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处于流出大于流入状态,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处于流入大于流出状态。企业进入衰退期后,由于销售大幅度下降,现金周转速度慢,经营活动产生明显的负现金流量。对衰退期企业而言,再投资获利的机会己经很小,经营的目的只是为了企业继续生存或寻找转机,如果选择逐步收回投资,会使投资活动产生正现金流量。同时,负债在走向衰退的过程中会不断增加,筹资活动表现为净现金流入。

(二)衰退期企业的财务战略

融资方面,应采用保守型融资战略。企业应改变成熟期里所采用的内外并重型融资战略为内源型融资战略,尽量避免采用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而应采取包括利润留存积累、股东投资、债转股等内源权益融资方式。通过压缩负债权益比率,保持良好的资本结构,避免财务杠杆风险。

投资方面,应采用退却型投资战略。从现经营领域尽可能多地抽出投资,同时停止一切新的投资,减少产量,精简机构和人员。通过盘活存量资产,节约成本支出等手段,集中一切资源,用于企业的主导业务,来增强企业主导业务的市场竞争力,以延长企业主导业务退出市场的时间。

分配方面,应采用低收益分配战略。随着衰退阶段的到来,企业大都存在盈利不稳定、负债高的特点,许多企业将面临解散、重组或被兼并等问题,企业已基本不具备支付股利的能力。因此,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只能在低收益分配战略下采取剩余股利政策或不支付股利的政策。

参考文献:

篇11

一、财务战略是企业为谋求企业资金均衡有效的流动和实现企业利润效益整体战略,为增强企业财务竞争优势,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对资金流动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资金流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与创造性的谋划,确保其执行的过程。

企业财务战略是在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统筹下,以价值管理为基础,以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为目的,以实现企业财务资源的优化配置为衡量标准,所采取的战略性思维方式,决策方式和管理方式。财务战略的选择必须与宏观经济周期、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增长方式相适应。企业生命周期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在企业经历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不同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其财务特征表现不一样,对财务战略的具体选择也相应地有所侧重。因此,企业只有掌握自身生命周期的规律,针对性的分析企业不同阶段的财务特征,据此做出具体的财务战略选择。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处阶段及其发展趋势决定企业的财务战略选择,而企业财务战略在对其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过程中将充分发挥支持和促进的作用。

二、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财务表现

企业发展各个阶段的主要环境特点、经营战略和经营风险及财务战略和财务风险:

1、企业发展的起步期财务表现:(1)初创期往往资金比较紧张,公司未来存在很高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较高;(2)企业财务风险要适当降低才能够保持公司风险整体水平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以内;(3)企业同时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在企业资本结构中多为经营风险最高的阶段,权益融资是最合适的。资本来源中股利支付率大多为零。

2、成长期中财务表现:(1)企业需要关注成长阶段的企业运营情况及风险,然后才能够据此选择相应的融资战略和股利政策;(2)企业在成长阶段仍然具有较高的经营风险;(3)比较难以向债权人融资,但相对于初创期已有明显好转。资本结构表现为继续使用权益融资。资本来源此时需要识别新的权益投资者来替代原有的风险投资和提供高速增长阶段所需的资金。最具吸引力的资金来源通常是来自公开发行的股票而股利分配政策大多采用低股利政策。

3、企业成熟期的财务表现:(1)企业运营风险最小,企业现金流比较充裕;(2)财务风险可以适当提高,也可更好地利用财务杠杆提升公司价值;(3)企业会考虑适当考虑避税、节税措施,资本结构表现为扩大负债筹资的比例。企业资本来源是企业权益投资人主要是大众投资者。股利分配政策是提高股利支付率或者是用多余现金回购股票。

4、企业衰退期财务表现:(1)企业所占市场萎缩、现金流减少;(2)部分竞争者开始逐渐退出市场。资本结构体现出进一步提高负债的比例,以获得节税的好处。资本来源多为利用债务融资设法借入与公司资产最终变现价值相等的钱。股利分配政策是高股利支付政策。

三、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搭配的表现形式

1、双高搭配

双高搭配方式是高经营风险与高财务风险的搭配形式,企业运营中总体风险会相对较高,实现情况缺点是该种匹配不符合债权人的要求。实现过程中会因找不到债权人而无法实现。

2、高低搭配(两种)

(1)高低搭配是高经营风险与低财务风险的搭配,这种搭配的优点是这种形式可以同时符合股东和债权人期望的现实搭配,在实现上较好实现。

(2)低经营风险与高财务风险的搭配形式,这种高低搭配形式使企业总体风险处于中等程度。这种匹配的优点是一种可以同时符合股东和债权人期望的现实搭配,实现表现上为较好实现。

3、双低搭配

低经营风险与低财务风险的搭配,企业总体风险很低,双低搭配缺点是该种匹配不符合权益投资人的期望,不是一种现实的搭配。是一种不能实现的搭配形式。

四、基于不同角度对企业财务战略的分析

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财务战略选择,正确认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1、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是企业成长的动力,它将长期影响企业的战略选择。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参与竞争的能力及其全面发展的动力,在企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应该根据其特点和实际情况,通过制定明确的财务战略,加强内部员工对核心竞争力在企业中作用的理解,在意识上为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提供充分保障。

2、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在外部环境一定的情况下,建立完善的核心竞争力生命周期风险预警机制,使企业在其核心竞争力发展成熟后能够抓住发展机遇,成功培育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把握核心竞争力蜕变的最佳时期,采用有效的财务战略,实现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因此,首先应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

3、规范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制度,改善财务战略制定环境。为了保障经营目标的实现,企业应该规范财务战略管理制度,改善财务战略制定环境,为财务战略的合理选择和有效实施营造灵活有序的环境。在进行财务战略选择时,企业必须考虑其所处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特性、竞争压力等实际情况。相同企业在不同时期其财务战略选择也不尽相同。企业应该充分把握环境变化,灵活掌握财务战略选择的标准,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选择、制定符合企业长期发展需要的财务战略。

4、合理评价企业财务战略,企业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财务战略评价体系,合理评价已采用财务战略,依据评价结果调整企业财务战略。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企业财务战略评价体系的内容应该包括: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等。

参考文献:

[1]胡延涛.依据核心竞争力进行企业财务战略选择的建议.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