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校园应对措施

校园应对措施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2-19 15:22:5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校园应对措施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校园应对措施

篇1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264-02

校园足球的背景下,中小学足球运动的开展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的同时能够让学生在运动中获得沟通能力的增强与性格特征的改善,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积极的心态。作为足球运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关键部分,足球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确保校园足球运动顺利、有序及有效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当下的校园足球教育工作者在准确把握中小学足球师资现状的基础上合理地加强足球师资建设。

一、足球师资的概述

中小学的足球师资指的是负责中小学生进行足球教育、训练、管理、指导以及宣传等各方面工作的人才队伍的统称,足球师资在足球教学环节中占据了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目前我国中小学的足球师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足球教师。足球教师是经过专门的足球教育、训练的体育教师。作为足球教学、训练环节中的主导者,足球教师以在校园中教授学生足球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足球兴趣爱好以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是当下的中小学足球师资当中最为重要的部分,通常要求足球教师具有一定的足球理论知识、掌握足球教学方法、具备较高的足球技战术水平以适应足球教学的要求。

2.足球教练员。足球教练员主要负责在足球训练过程中培养、训练足球运动员,通常都需要具备较高的足球运动理论知识、技术水平以及先进的教学方法,可以全面地设计、引导、培训足球运动员的身体、思想、意志等,以促进足球运动员水平的快速提升。不同于足球教师,足球教练员自身必须具备足球训练、组织计划比赛过程、管理调控等基本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选材能力、科研能力等特殊能力,在解答足球运动员专业问题的同时还需承担起足球运动员心理治疗的职责,对其消极、负面情绪进行疏导。

3.校园足球指导员。校园足球指导员包括经过专业培训而获得校园足球指导员资格证的人员,要求其在具备高足球技战术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较高的管理、沟通能力。设立足球指导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补充中小学足球师资的同时进行校园足球文化的策划、宣传与传播工作。相比较其他足球教师,足球指导员的工作量更大、素质要求更高且对学生的足球知识教育、生活管理、思想引导等方面更为直接。

二、中小学足球师资的现状研究

1.足球师资的学历水平、年龄分布以及职称结构的现状。(1)学历水平是对足球教师专业水平、受教育程度的客观反映。作为对足球教师知识、能力进行衡量的一项关键指标,学历在反映科研水平、教学能力的同时也展现了教师的发展潜能。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足球师资的整体学历较高,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占据了总调查人数的一半以上。然而在走访调查中发现这部分教师大多是来自各个体育学院当中,缺少专业的足球训练,经验较为缺乏;而经验丰富的足球教师则学历较低,科研、教学水平较低。(2)年龄是结构是体现足球教师教学经验、足球师资队伍合理性的重要指标。通常来说年龄与足球教师的教学经验呈正比例关系,年龄较大的足球教师往往对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知识需求、学习能力等有较为充分的掌握,从而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但与此同时年龄因素也容易引发教师、学生间代沟的产生。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中小学足球教学师资较为年轻化,这也是足球教学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年轻教师在教学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融入学生,然而这部分教师同时也存在着经验不足、教学效果不佳等种种问题。(3)职称结构是对中小学足球教师专业水平与能力、教学经验向理论知识转化的能力、指导训练活动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反映,根据调查目前我国的中小学职称结构水平较低,其中初级足球教师占据的比例最大,高级及以上职称的足球教师比例很小。并且年轻足球教师受工作年限的限制,其职称评定面临了很大的困难,使得这部分足球教师取得职称的人数少。

2.足球师资管理与培训的现状。一方面,我国中小学人事制度的改革促使了师资管理理念的改变,然而目前在足球师资管理理念方法还存在着较大的偏差,师资管理人员、教师之间的行政化管理使得两者间的氛围不够和谐,管理中以行政管理为主要目标而对师资学术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难以调动师资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且教师的选拔、考核等制度还有待健全,各个制度的随意性强,不够规范与系统。除此之外,目前我国对于足球师资管理资金的投入小造成了师资待遇普遍偏低,存在着严重的师资流失问题。另一方面,良好的培养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手段。目前我国各个中小学足球教学者由于学校资金有限、对足球教学存在偏见以及自身对培训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使得其后期培训的机会少,同时培训制度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培训标准,种种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我国中小学足球师资的后期培训工作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加强中小学足球师资建设的主要措施

1.扩大师资规模。目前我国很多中小学都存在着足球师资队伍不够完善和教学人员人数不足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可从事足球教学的学生人数少造成了中小学难以招到合适专业足球人才,对此教育部与体育局应当在倡导中小学经济进行足球教学与完善师资队伍的同时适当地对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足球专业以及师范院校体育教育等专业的招生规模做出扩大;另一方面,需给退役足球运动员等社会足球专业人员创造有利的平台,适时地将其纳入到足球教学师资队伍当中,逐步实现足球师资队伍的高水平与高能力。

2.提高师资质量。一方面,要在足球教师的招聘环节做好严格的把关,通过对应聘人员的仔细审查来确保其符合教学要求,对于拥有足球运动员等级证书和足球裁判员等级证书等资质较高的人员可优先聘用,并利用对其教学能力的考核来确保其满足足球师资标准;另一方面,针对现有的足球教师与教练员等应当提升其学历水平、优化其年龄结构,增强对相关职称评定的重视度,对各个足球教师可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培养、管理方式,做好对中小学足球教师技术水平、竞赛经验、教学观念、教学手段等多方面的培养,通过师资继续教育工作的强化来实现师资学历、职称的提高。

3.更新管理理念。各级教育部需对中小学足球教育加强规划、指导,把足球运动的开展纳入学校工作业绩当中并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以此来提升学校管理者对足球教育工作的重视度并主动地进行足球教学的开展。对于管理者来说,必须突破传统的对足球教学的偏见,对校园足球运动的重要作用做出正确的了解,通过合理的管理理念的形成、科学的管理方法的应用、教研等各项制度的健全、工作规划的明确等多方面途径实现足球教学管理监督的有效性。对于足球教师来说,必须做好自我管理,在组织、规范训练时坚持认真的态度,利用与其他教师之间的沟通学习等来不断地强化自身的综合素养,树立起正确的教育、管理理念。

4.强化后期培训。足球师资的培训工作需立足于师资具体实际针对教师个人特点展开培训教育。首先,要改变参与培训的足球师资的态度,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让参培师资认识到培训工作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证书,而是为了对足球师资教学能力等做出提升,从而促使其在积极主动参与培训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适应足球教学的需求;其次,要合理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国家教育部门、体育部门、学校等多方面力量的支持来给更多的足球教育者提供培训机会,在各部门合力配合下促使足球教育者主动进行外出培训、参加高校学习计划等;最后,健全培训的制度,借助完善的制度体系来对培训工作进行规范,给培训工作效果的实现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针对参培人员态度不够认真、资格审查不够严格等问题应当建立相应的足球师资培训管理系统来进行动态监督。

5.提高师资待遇。良好的待遇是吸引更多更优秀的足球教师的重要途径,相比较一些高级中学和高等院校,我国目前的中小学级别处于劣势且分布广泛,大多都分布在一些三线以下城市或乡镇、农村地区,使得其引入师资人才的竞争力不足。对此,应当对师资投入做出进一步的加大并对办学条件进行改善,给中小学足球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并通过工资、福利和职称等待遇的提高来充分调动足球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同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以促使足球师资队伍的不断完善。

四、总结

综上所述,足球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培养方法都会对中小学生的足球运动兴趣、学习效率、质量等带来关键的影响。目前中小学足球师资当中还存在着师资人数缺乏、职称结构偏低、学历水平与教学经验不相匹配、管理培训工作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影响了足球教育的顺利开展。对此相关教育部、学校等应当综合采取扩大师资规模、提高师资质量、更新管理理念、强化后期培训和提高师资待遇等多种措施来加强师资建设,从而促进校园足球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渝文.成都市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开展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篇2

当今社会已进入网络化时代,以媒体形式出现的计算机网络,正日益介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不仅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也对学校教育、学生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开放性、互联性和共享性的特点,致使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受到潜在的威胁,作为校园网络,怎样才能安全呢?

一、校园网络安全概述

校园网络安全就是网络上的软硬件教学资源和办公数据等信息的流畅传输和资源共享,指校园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中的所有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因素而遭到破坏、瘫痪、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简言之:是指为了保护校园网络不受来自学校内外的各种危害而采取的防范措施的总和。

二、校园网络安全分析

1、从硬件方面来看,好多学校在建设校园网络之初,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校校通”工程的标准来建设学校校园网,删掉了必要的校园网络路由器或防火墙、防病毒网关等硬件配置,忽略了校园网络安全入侵检测(IDS),没有在校园虚拟网络内规划子网(VLAN),整个校园网络处于简单连通状态,缺少校园网络的前瞻性建设指导思想,从而使关系网络安全的数据流量访问策略,屏蔽病毒端口攻击无法从硬件方面保证实施。

2、从软件方面来看,系统中的安全漏洞或“后门”使校园网中的计算机受到电脑黑客的威胁,比如我们常用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办公软件Office系统、校园网站平台、资源库平台,几乎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安全漏洞。

3、网络设备的安全管理考虑

学校网络管理者对网络设备的细节管理思想麻痹,对网络设备安全保护意识不够重视。尤其是一些偶尔的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和搭线攻击,防止非法进入计算机控制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各种偷窃、破坏活动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为学校校园网络的正常运行也造成了管理上的很大安全漏洞。

4、校园网用户的管理制度所表现出的问题

由于校园网络用户管理制度建设目前还不够完善,加之用户对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淡薄,操作不规范,对安全设备和资源的利用和投入不足、不及时,都会构成校园网信息安全缺陷。

三、校园网络安全的解决策略

校园网络安全问题的防范核心不是网络设备,网络设备的正确安装调试是网络安全的重要保障,网络中心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是网络安全的有效手段,校园内外网的访问者尤其是内网用户才是网络安全的防范对象。因此,一个有效的校园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应该是以安全策略为核心,以安全意识为重点,以安全技术为支撑,以安全管理为落实。

1、校园网络硬件建设只有配置网络安全产品,病毒防火,防病毒网关,通过防火墙和交换机将学校内部不同的楼群划分为不同的网段,彼此隔离。

2、对于校园网络配备的安全产品,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发产品的所有功能,动态检测技术、安全访问控制、高速包过滤技术、反入侵与抗攻击技术、多级安全管理技术、实时安全审计技术、应用技术、带宽管理及VPN等。尤其要做好数据访问控制策略的实现,流行病毒端口的屏蔽,入侵检测,数据包跟踪报警,处理提示等。

3、将校园网的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划分为不同的安全级别,根据其功能和应用链,确定不同的安全策略。学校的核心教学数据资源,保存在网络核心层的不同服务器上。其中安全策略要做到:访问控制、QOS实施、身份认证、用户安全审计、在线检测、数据加密、提供基于组的用户管理、自动阻断、日志分析,提供与防火墙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的联动功能。

4、根据校园网终端用户需求信息特点,在整个校园网络内部以楼为单位划分子网,在可网管交换机上进行不同子网VLAN的访问控制策略和IP/MAC绑定设置,流量控制P2P,QQ,BT,POPO协议阻断,从根本上解决了网络广播风暴现象的发生,网络总带宽的独占现象发生,阻断了不同子网间可疑代码ARP等病毒的大面积暴发,也从根本上最大程度地解决了网络阻塞,速度延迟,全面感染的可能性。

5、安装企业级网络版杀毒软件到桌面。为每一位校园网用户安装杀毒软件,在学校网络中心专用的服务器上安装杀毒软件的总控程序,由网络中心电教人员负责每天专门的病毒库升级工作,动态检查校园网内所有电脑的安全情况。

6、作为校园网络管理者,要随时掌握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官方最新补丁消息,还要掌握国家计算机反病毒中心的最新病毒预报信息。

7、做好数据备份。成立专职备份中心,建立学校分层次的数据备份机制。把校园网关健数据和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当成网络维护的一项重要常规工作来抓。从应用层面上来讲,提高数据保护意识,备份重要数据是现代社会每一个电脑应用者必须要养成的一个良好习惯。

四、结论语: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普及,校园网络系统规模的日益扩大和网络用户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提高网络性能也成为网络系统应用的主要问题。在IPV6技术走近的今天,校园网的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自然面临的管理问题也多样化,网络的运行状况、资料的应用情况、网络监控粒度和管理力度等问题已经成为我们网络管理人员必须要重新思考的新问题。

篇3

一、前言

对于学生来说,考试是检测学习成绩的主要方式。高考,中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研等各类考试每年都在校园内如火如荼地开展,但考试过程中突发事件频频出现。在2012年各类校园考试中,我印象比较深的突发事件是6月份在几个省内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高考时间错误,如在四川广元中学考点,一个考场在高考第一天就出现了考场时钟比实际时间慢了半个小时或者17分钟的情况。再就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四级听力试题误放成六级听力的试题,千余考生被迫留在考场中4小时……这类校园突发事件频频发生,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必须加强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二、学校危机事件的特征

(一)校园危机事件的突然性和不确定性

突发性,顾名思义就是在一切正常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让人措手不及,或者是只有短时预兆,必须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加以处置和控制,否则将会造成更大危害和损失。如学校暴力事件,如果应急能力不强,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事件发生的时间、形态或后果往往无规则,难以准确预测。如2012年的高考时间错乱和四、六级听力的误放等。

突发性以及与其紧密关联的不确定性让人很难预测危机事件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以什么样的形式发生。

(二)校园危机事件的公共威胁性

校园危机事件的公共威胁性即事件的发生会威胁到部分学生与教师的利益甚至生命安全,具有公共危害性,包括心理和生理两个层面的危害。无论是哪一类校园突发事件,如果不及时准确地进行处置,事件的负面影响就会逐步扩大,当然学校和政府付出的处置成本也会进一步增加。

(三)校园危机事件的多样性与频发性

突发事件的种类多种多样,我们比较熟悉的有财物丢失、人际分歧、学生早恋和未婚先孕、校园暴力、厌学辍学、家庭变故、学生自杀等。

频发性是指发生频率比较高。我国学生数量巨大,校园突发事件防不胜防,学校稍不留神就可能发生。频发性与危机事件的多样性成为校园突发事件的一个典型特征。

(四)校园危机事件的社会影响大

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学生的安全也时刻牵动着万千家长的心。学校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消息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波及范围非常广,就会引起每个父母的恐慌和不安,媒体也会对此高度关注。如果突发事件造成的后果严重,更是给父母造成了终生的创伤,也会引起社会的不满。

(五)校园危机事件的敏感性

校园危机事件的敏感性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含义:一是危机发生地点的敏感性,因为学校一直是学生聚集量最多的地方;二是危机事件发生人员的敏感性,即校园危机事件,特别是涉及学生安危的事件,牵动着每位家长敏感的神经,学生是父母的希望与寄托,一个学生的非正常死亡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往往意味着家庭希望的破灭;三是危机事件引发问题的敏感性,引发校园危机事件,尤其是的一般都是一些十分敏感的问题,如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问题、考试集体舞弊问题等。而学校危机事件发生地点、问题的敏感性与社会的高度关注密切相关。因此,学校一旦发生危机事件,必然会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校园危机事件的敏感性和社会性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就对学校和社会在处置这些危机事件时提出更高的要求,处理时需要格外谨慎。

三、我国学校突发事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性认识不深,缺乏校园危机管理意识

学校内部存在着很多理念上的缺失,首先表现在危机意识淡薄,应对思想松懈。这是因为我们国家整体表现为缺乏危机意识,很少做到居安思危。目前,学校内部各级人员在危机管理过程中主要以亲身经验来面对危机,缺乏系统性的训练。其次,很多人在校园危机管理问题的认识上存在偏差,整体认识不到位。大部分学校人员只重视教学质量,忽视了危机管理,甚至没有把校园危机管理提上日程。由于人本性中侥幸心理的存在和人们一直处于被动管理的状态人们即使能够从本质上认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严重性,也会由于被动接受信息的现状而不能很好地对危机进行准确识别和科学判断,当发生危机时就不能及时采取行动,在最合适的时间采取最为恰当地应对措施,进而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不能把危险降低到最小限度范围内,最后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学校突发事件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从危机管理的分类中可以看出,学校作为一个社会的子系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机。大多数学校在面对校园危机时,总是以自己学校的规定为出发点来进行应对,这样危机事件在处理时就得不到法律的保障,因此会给学校危机事件处理带来一定的困难。长久以来,重行政、轻法制的特点一直存在我国校园危机管理过程中,学校内部的法制建设过程中,规章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一直无法摆脱。然而现存的大部分应急预案都是文本预案,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漏洞很多。总的来说,就是管理水平不高,综合协调机制严重缺乏。

(三)缺乏危机预防环节的实践教育和模拟演习

近几年,随着校园危机事件来频频的发生,各层次学校逐渐重视校园危机意识教育,大多数学校在校园中都开展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磨难教育和安全教育等,越来越多的学生注重生命的价值,学会了保护自己,学会了承受挫折和磨难。但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在重视校园危机意识教育的同时,却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校园危机很少有学校进行实践模拟。这样导致理想与现实严重脱节。学生危机实践教育和学生危机事件模拟演习的缺失使文本预案在真正危机到来之时很难及时有效地转化成实施预案。

(四)危机发生时信息的不对称性

每次当危机事件发生之时,由于人的本能,大部分人都处于极度紧张与恐慌状态,急于通过更多的信息来了解自身所处的境况。这时如果不能保证所获信息的准确性与信息通报的及时性,各种猜测与谣言将蜂拥而至并且迅速散播,最终可能导致更多的危机,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目前校园危机事件过程中的信息沟通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有:第一,在危机发生时官方经常提供许多缺乏科学性的信息;第二,学校与相关部门的沟通缺乏有效性。目前,我国校园危机管理过程中,学校与政府和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常常不及时。学校一般会隐瞒危机发生的事实与引发的后果,选择学校内部自我解决的策略。殊不知,校园危机不单单是学校内部的事情,也不仅仅涉及师生的健康与财务损失,还可能包括社会管理体制的缺漏,更有甚者还可能导致犯罪。

四、学校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

(一)深化校园突发事件的管理理念

管理理论的建构与管理实践的发展在更深层次上取决于管理理念,理念是隐藏在管理中的理论前提与逻辑支点,可以使管理工作更富成效。学校管理者应当从学生危机事件的特点和管理目的入手,总结出最佳的管理理念,并以此为指导,为学生危机事件管理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确保高质高效地进行校园危机事件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校园危机事件的体制机制

在危机预防时组织管理体制机制的完善是前提条件。各级人员都要进一步深化“校园安全无小事”的理念,建立健全校园危机管理机构,采用模式化、规范化的危机管理模式,并系统地运用于校园管理危机过程中,将校园危机管理常态化。

(三)加强危机预防环节中的实践教育和模拟演习

近年来,在我国校园危机管理过程中,加强了对校园危机事件的防范和学生危机意识的教育,而且面对不同的危机事件制定了不同的应急处理预案。但是,仅仅通过意识教育,师生不能很好地亲身体会和感受危机的防范知识和应对危机时的具体处理技巧,如果不能很好地施行训练和检视,应急预案的制定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形同虚设。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全校师生应加强危机事件的实践教育和模拟演习。

(四)完善学生危机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沟通机制

在危机的征兆期、突发期、延续期、痊愈期信息沟通机制的建设不容小视。全面做好校内外的沟通工作是保持信息畅通,完善校园危机管理中的信息沟通机制的必要条件。校内的信息沟通工作主要是与学生的沟通和学校内部危机管理各部门的沟通工作。学校在进行校园危机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好校内的沟通工作,还要处理好与校外的沟通。在与校外进行沟通时,首先,与家长的沟通要处理好。其次,要做好同政府主管部门的沟通。再次,要做好与新闻媒体的沟通。

(五)完善危机处理后的恢复机制

危机发生后,损害的主要是师生的身心健康和学校自身的形象。然而,在我国校园危机发生后,由于危机处理后学校的形象恢复机制和规模性的心理恢复不够完善,所以,要针对这些方面提出应对策略来完善其恢复机制。

1.危机处理后规模性的心理恢复

如果我们身边或听说出现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事件,如喝药自杀、跳楼自杀、被杀等,学校教师不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时有部分学生很容易就会产生错误观念,严重者开始怀疑自身生命的价值与生活的美好。因此,学校在进行日常心理干预的同时,校园危机发生后规模性的心理干预也是不能忽视的。目前,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的主要措施是通过开设专题性讲座,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观念,通过讲座形式向全校师生传达心理关怀,使大规模的学生淡化危机事件对师生心理的不良反应,帮助学生消减危机事件所带来的心理恐慌。还可以班级为单位,利用同学之间的友谊,互帮互助,让同学们心中充满温暖与美好。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心理恢复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彼此共同的交流与疏导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调节会更加有效。

2.危机处理结束后学校形象恢复工作的完善

有形资产的恢复和无形资产的恢复是校园危机处理后学校形象恢复的主要工作。正常情况下,当危机过后,我们会以较快的速度把受损的有形资产恢复,如修补受损的设备、维修损坏的物品等,以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维护校园的稳定,还师生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但完整的恢复工作,还包括无形资产的恢复,如学校名誉、学校的社会信任度等。因此,在危机处理结束后的校园形象恢复工作中,学校应牢牢把握机会,变被动为主动,转化危机,将校园危机及时地转变为学校发展的契机。另外,学校还可以把近期取得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以及学校近期所做的公益活动等通过媒体报道的形式展现给人们,从而重新树立学校的形象和声誉,切实做好校园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学校形象恢复工作。

五、小结

本文结合目前我国校园危机事件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校园危机管理应对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目前危机管理中还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笔者进一步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不断提升我国校园危机管理的水平,确保危机隐患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为学生创设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使我国校园成为“平安校园”。

参考文献:

[1]郑恒毅,王健卉.高校群的成因及处置[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韩亚丽,张瑞红.学校突发事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J].教学与管理,2011(3).

[3]郑乔元.我国高校校园危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作者简介:

篇4

(一)师资力量不足

当前,部分高校已经逐步设立了艺术类教研室,但是有些院校仍然没有艺术教育中心或者艺术教研室,从事艺术类教学的教室分散在不同的部门,从事各不相同的工作,虽然有些院校有一定数量的师资,但是其职称、学历、层次等均无法和艺术类专业的教师相比,教室的流失现象也相对较为严重。

(二)教学内容不合理

我国多数高校艺术教学中,把艺术严格的区分为了西方艺术和民族文化,导致了艺术之间不能相互融合及取经,学生因此缺乏艺术学习的好感,这也是我国艺术教育未能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原因。我国属于多民族国家,具备丰富的艺术资源,所以在高校艺术教学中应重视不同区域之间的艺术文化差异;我们应学习和借鉴西方各国的优秀艺术文化,在传承本国文化的基础上,学习和引入外国文化,促进我国艺术领域的突破创新,但是我们在上述领域所做的工作仍然不够,才导致艺术教育未有实质性的突破。

(三)师生的认识不足

当前,部分高校师生仍未意识到艺术的重要性,不能充分认识艺术在人文素质培养、情感、思想、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的巨大作用,他们认为艺术素质教育和以后的就业和获取毕业文凭没有太大关系,因而在就业压力、专业压力及功力意识的影响下,部分学生不再积极地学习艺术教育。

(四)教育模式僵化

纵观我国高校艺术教育,普遍缺乏活力、灵活性,学生也缺乏较强的实践能力,学生不能很好地形成独特性的思维模式,在以后的艺术教育工作中,仍然会沿用原有的思维模式来教育学生,将会形成持续性的恶性循环。由于所有的艺术形式均来自于社会上生活,艺术家应该善于在生活中寻找艺术创造的灵感,所以,要重视高校艺术教育的“灵活性”;人们对艺术的欣赏档次各不相同,应依据他们的实际欣赏要求,做到大众艺术文化和精英艺术文化相互结合。另外,各高校应依据当地艺术资源的实际情况及艺术文化发展的需求适度的调整艺术教育模式。

二、应对措施

(一)正确认识艺术教育

如今,导致高校艺术教育存在各种问题的主要原因为高校师生没能正确认识到艺术的重要作用,目前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和结构在不断地排挤艺术教育,所以要想更好地改革高校艺术教育,首先,要正确认识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其次,还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教育导向,用素质教育的思想来除掉狭隘的专业教育及应试教育的思想;最后,高校教师应该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推进艺术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和艺术特长,使所有学生均享有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

(二)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应为高校艺术教育挑选优秀的教师,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并能借此为教师队伍补充新型人才,壮大教师队伍、完善教师团队;其次,要使用多媒体等较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减轻任课教师的负担,创新教学模式,增大教学规模,借此促进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及教学范围的扩展;作为高校的艺术教育教师,他们应不断吸取最有效、最新型的先进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技术,以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因而,高校应该为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教师们提供学习、发展和自我提高的良好环境。

(三)课程设置多样化

篇5

中图分类号:X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7-0335-01

消防工作作为我国公安行政执法部门中的重要部门,受到我国传统体制和国情的影响,我国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法律法规,消防工作部门能针对地区特殊情况制定并实施一些相关的政策。但是,这种体制使得部门在管理和监督等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和挑战。因此,只有加强监督体制和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实施并建立一个统一的管理标准,最终才能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以及合理化监督和管理,提高整体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由于体制的变革和创新,对全国地区消防部门也提出很多新的要求,地区部门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应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应归对策。

一、影响消防监督的原因分析

(一)消防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根据我国实施的《消防法》中的规定,消防工作的法律法规要求并规定我国各地消防队伍的主要工作和任务,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任务量非常繁重,给工作人员开展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如消防监督检查,在消防重点区域内和非重点区域内,都需要进行消防检查。而很多消防部门工作人员又严重不足,根本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量的需求,正是由于这种劳动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在实践工作中,消防监督体制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完善,缺乏人员支撑,使得单位发展受到限制,没有新鲜的生命力注入。

(二)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针对不同地区的特殊性,实施并制定一些地区性的法律和法规,但是在统一管理和监督体制方面还不够健全,很对时候缺乏全国统一性的法律法规,对地区管理和监督方面的力度也不够。此外,在员工职责和法律追求方面也不够严格,工作人员职责履行和实施方面的监督不够全面。这些都是消防工作中经常会遇见的一些问题和相关影响原因,制约着我国消防工作整体水平和效率的提高,需要尽快寻找解决方法。

二、消防监督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针对上述中阐述的影响消防监督的原因,只有尽快寻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才能全面提高我国消防工作整体的质量和效率。下面针对上述影响机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一)合理的制定消防监督法律法规

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是健全我国各个地区消防监督体制的重要保障和前提。在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方面,首先应该在遵循目前已经实施的《消防法》的基础之上,不断提出创新建议和方案,进而能检查并发现需要完善的地方。进一步明确我国消防部门的社会职责,制定详细的工作人员责任制度,在实践工作中认真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准确合理的设立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这是解决依法实施消防监督的首要工作。法律法规不仅能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监督人们的行为,同时,还能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的素质水平和质量

首先,应该不断扩充队伍力量,吸引更多的人员参与到消防工作中,解决目前人员和紧张的问题。在人员招聘中,应该与其他部门多联系,尽量从其他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部门中挑选体力和实战经验比较丰富的人员,参与到消防队伍中。其次,加强队伍的培训和锻炼,在消防部门工作,对工作人员提出很高的要求,注重提高消防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部门在工作责任制计划制定过程中,要从队伍实际情况出发,尽量合理安排任务量,避免工作人员压力过大,而无法正确履行自身的职责,也无法达到理想的工作效果。再者,应该完善相关人员福利待遇方面的体制,提高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增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投入力度,进而能在工作中主动投入到学习和自身发展活动中,实现提高整体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战略目标。

此外,还应该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消防工作比较特殊,工作人员一定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在工作中能坚持正确的立场和出发点,坚持一种服务理念。在日常管理和监督过程中,应该帮助消防人员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意识,让消防队员能自觉完成自身的任务,完成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使命。最后,应该建立一种竞争机制,促进消防员相互学习和发展,以提高我国消防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影响消防监督的原因有很多,如消防工作强度、消防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以及消防等方面的影响。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并归纳出一些相关政策和策略,笔者认为,要进一步完善我国消防监督体制,首先应该逐渐建立并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统一的管理标准;其次,应该加强消防队伍建设,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水平,同时,还应该要扩充现有的消防队伍。希望通过笔者分析能更好地帮助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应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减轻工作任务量,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连德桂.影响依法实施消防监督的因素及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13,28:102-103.

篇6

《辞海》把教育实习定义成“:各级师范学校的教育环节之一。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在中等学校、初等学校和幼儿园参加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般在毕业阶段进行,能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是各级师范院校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1]《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教育实习的解释为“:中等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院校高年级的学生到初等或中等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专业训练的一种实践形式。它是师范教育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实现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

1.2教育实习的特点

一般来说,教育实习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目标性:实习教师要尽可能扩充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实用性:融入教学实际,深入了解教学对象的身心特点和学情。系统性:教育实习活动必须系统化,具有合理的组织结构、明晰的计划。评价性:通过教育实习,实习教师能够评价自我职业素质,如:专业知识、身心状况。

2教育实习现存问题

2.1实习方式不合理,成效低下按照惯例,多数师范院校采用终结性办法,把教育实习安排在毕业前最后一学期。也就是说,第八学期。最后一学期的负担过重,包含教育见习、动员大会、说课、备课和试讲等。这种方式安排不合理,导致效率极其低下。

2.2时间太短,太过仓促

依照传统,教育实习时间一般为6到8周。对实习教师而言,时间太短,无法深入此次经历学习。实习过程仅限于常规项目,诸如听课、备课、讲课、作业批改。然而,对其他实用如课堂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涉及甚微。实际上,真正参与实习的时间不超过两个月,这势必对实习成效产生消极影响。

2.3师范课程陈旧,教学基本功薄弱

大多数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课程内容陈旧,与中学真实情境脱节,不适应其发展变化。课程内容以理论而非实用方法和技能为主。这导致实习教师所学书本知识无用武之地,教学基本功薄弱。

2.4实习基地匮乏,利用率低

当今社会,高校不断扩招,高等教育普及,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加给教育实习施加了巨大压力。准毕业生教育实习扎堆、缺乏双赢政策规范,很多高校实习基地匮乏。与此同时,尽管部分高师院校确实拥有一定数量的实习基地,由于缺乏沟通协调,基地利用率极其低下。

2.5评价方式欠科学、不严谨

教育实习结束后,准毕业生剩余在校时间仅约两周。在此期间,导师多忙于上课及各项毕业事宜安排,无暇给予实习教师严谨、科学、客观的成绩与评价。几种常见的笼统评价有:模板化评语、各班均等分配名额等。

3相应处理策略

3.1更新实习观念,改革实习模式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等师范教师和学生都应更新陈旧实习观念,树立“实用、有效、合作、兼容”的新型教育实习观,并在实践中不断调节自身行为。

3.2师范课程结构重组

除传统理论课程“老三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法)[3]外,应对教学技能的培养引起重视,开设与教学设计、课程资源开发、课外活动组织相关科目,举办三字(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大赛、英语口语大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以丰富课程内容。

3.3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师范院校应加强与当地中小学校的联系沟通,可以举行导师与校长教学研讨会。如必要,高校可选拔品学兼优生去偏远乡镇志愿支教。

3.4制定综合、完备的教育实习手册

为明确规范各个实习参与主体的职责义务,根据美国教育实习经验,制定综合、完备的教育实习手册,包括三大部分。

(1)实习简介:核心理念、实习安排注意事项、重要联系方式信息。

(2)主要参与主体:校内导师(高等师范院校内)职责、实习教师与校外导师关系处理的建议、实习教师成绩评定细则。实习教师(师范生):教育实习的意义及预期目标、实习教师的行为准则、需要承担的任务(课堂观察、课堂教学分析与设计、课堂过程控制及课后反思)。校外导师(合作中小学内)职责、日常工作计划、培养促进实习教师的技巧及实习成绩考核细则。

篇7

一、引言

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占全国60%的工业产值,提供了75%的就业机会。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咨种因素的影晌,80%的中小企业都认为融资难是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障碍,直接融资难,间接融资更难。很多问题在外界因素的强烈冲击下凸现出来,在困难的重压下广大中小企业显得举步维艰,不仅面临着市场需求下滑,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诸多因素影响,而且贷款难度也在与日俱增。中小企业贷款难和融资渠道萎缩,已成为可能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焦点问题,探讨和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对于推动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就业、发展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原因

1.中小企业方面。(1)规模较小,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小规模是中小企业目前普遍的形式,这对于日后的生产来说就存在不少弊端。首先是不能享受到大规模生产所带来的低成本,产品的边际成本较高,给企业形成压力。其次是受规模限制,企业的各项机制还不完善,使得财务风险和管理风险较高,许多工作都有企业的所有者一人担当,管理方式表现为简单化和集权化,人员流动频繁,都给企业带来较大的风险。还有是创新能力低,中小企业进入的行业一般门槛较低,竞争激烈,要想站稳脚跟,必须不断地创新产品。而因为其资金较为匮乏,人员素质不高,制约了创新能力的提升。正因为受到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也就增加了贷款的难度。(2)信用度低,诚信意识不强。当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诚信意识淡薄,道德风险严重的现象。不少企业将贷款资金作为自有资金使用,短贷长用现象较为普遍,银行一旦给这些企业发放贷款,贷款本金就很难如约偿还,必须不断续贷,发生在中小企业的不良贷款率明显高于大企业,这也是中小企业得不到银行贷款支持的关键。(3)信息资料缺乏,道德风险相对较高。多数中小企业会计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水平低,有的没有完整的会计账簿,银行获得真实资信状况的难度较大。为了逃避税收或其他方面的原因,一些中小企业对外披露信息非常谨慎,对银行提供的报表也并不真实。金融机构缺少合适的渠道了解中小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4)中小企业固定资产变现能力较弱,负债率高。中小企业在初期市场定位的准确性,业务模式的成熟度及管理规范性都存在不确定性,一般中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抗市场风险能力差,难以得到银行的支持。(5)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抵押担保。伴随着我国金融改革步伐的加快,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了信贷管理。风险控制逐渐向以控制贷款安全性为主的管理方式转变。

为有效降低信贷风险,金融机构往往要求企业用土地、机器、设备、房地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来抵押。贷款审核过程中,能够提供有效担保和抵押,已经成为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前提条件。目前国内银行一般偏好于房地产等不动产的抵押,而中小企业大多受经营规模所限,土地、房屋抵押物不足,一般很难提供合乎银行标准的抵押品,加之中小企信用度低,难以寻找到合适的担保人,就造成了因为缺乏合适的抵押和担保而难以获取贷款的窘境。

2.银行方面。(1)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高,资金回报率低。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盈利能力和资金的安全性已经成为各家商业银行考虑的首要问题。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向中小企业贷款恰恰很难和其经营目标相吻合。给中小企业贷款涉及的经营成本和交易成本较高。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贷款频率平均为大中型企业的4~6 倍,而贷款额仅为大中型企业的4%~6%。对于银行来说,无论给中小企业贷款还是给大中型企业贷款,发放的每笔贷款的程序、经办环节都大致相同,所以相对大中型企业来说,中小企业贷款的经营成本高、资金回报率低,难以补偿成本上升和风险加大的损失。正是从自身效益考虑,商业银行不愿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数额小,笔数多,加大了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同时,大多数中小企业不具备良好的资金计划能力,当商机出现时,才考虑融资的问题。而金融机构发放贷款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调查分析,履行必要的审批手续,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对资金的迫切需求。(2)银行与企业间信息不对称。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现象的存在,重要原因就是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存在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的一方拥有相关的信息而另一方没有这些信息,或一方比另一方拥有的相关信息更多,从而对信息劣者的决策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与规模较大、经营较为成熟的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财务信息不够标准和透明,银行在收集和处理中小企业信息方面存在较大困难,而贷款后对其进行审查和监督所花费的成本也较高,存在规模不经济问题,导致银行谨慎对待中小企业信贷。(3)银行服务对象与市场定位的影响。银行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到大企业、大行业、大集团,市场定位以大中城市为主,而中小企业由于贷款数额小、笔数多、风险高、时间性强,很难获得稳定的贷款环境。银行自身在机构设置、产品设计、信用评级、贷款管理等方面都难以适应中小企业对贷款的特殊需求。(4)信贷体制存在着缺陷。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正处在转型期,为防止出现新的信贷风险, 基层支行的信贷权集中上收,实行“集中管理, 集约经营”。信贷权限的上收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起到了防范风险的作用,但也削弱了基层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同时也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5)内部激励机制的不合理。目前商业银行基本实行贷款的第一责任人和终身追究的信贷制度,信贷员的收入与风险不成比率,激励机制不到位,责任与义务不对称等。同时贷款安全性要求很高,盈利性要求较低。激励的不对称,制约了信贷员向中小企业放贷的积极性,强化了“惜贷情绪”。

三、应对措施

1.健全信用担保体系,解决企业贷款难题。虽我国现在也有一定数量的担保公司,但其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借鉴发达国家信用保证制度,通过设立基金担保,成立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公司等途径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有效解决担保难问题,解除银行的后顾之忧。各金融机构在目前特殊时期,应积极应对金融危机,适当降低中小企业信贷准入门槛,帮助企业度过难关,从而最终实现银企双赢。

2.商业银行要改进中小企业信贷服务,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在全球肆虐的背景下,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应该多为社会尽一份责任,帮助我国经济尽早摆脱金融危机的阴霾。商业银行应转变观念,积极创新和推广适应中小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切实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应摒弃信贷投放“零风险”的管理机制,对法人信誉好、企业产品有市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贷款需求要大胆予以支持;应拓展贷款服务创新品种,积极研发适应中小企业的贷款品种,为中小企业的提供一些新的融资渠道,以满足其不同的贷款需求;应从实际出发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贷部门,对产品有市场、有效益、信誉好的企业,要通过封闭贷款、短期授信等方式给予支持。

3.支持小银行扶持中小企业。小银行起步较晚,资金没有国有大银行雄厚,客户也没有国有大银行稳定。故小银行将中小企业作为其主要客户之一,小银行实现了在微利情况下,通过降低成本能够做到还盈利。这将成为今后中小企业寻求贷款的主要方向。

4.中小企业要提高自身经营素质,增强信用观念。强化信用意识,树立"诚信是最大资本,守信比金钱重要"的理念,真正认识到建立和维护企业信用的重要性。同时企业法人代表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要建立健全产权清晰、责任分明、管理规范、公开透明的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地保护企业的资产完整,减少舞弊行为。要不断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促进中小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建立能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财务制度,增加企业财务透明度,同时积极建立与金融机构的信息互换机制。强化信用观念,提高自觉还贷意识,保持良好的银企关系。

5.完善信贷管理,强化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在日益趋向市场的金融竞争中,商业银行要走出信贷风险防范的误区,消除贷款“零风险”等不切实际的观念,树立在发展中化解风险的意识,决不能用惜贷,惰贷、惧贷的办法消极避险。(1)要改进贷款授权授信制度,疏通中小企业贷款瓶颈。要顺应中小企业特点,适当下放贷款权限,允许基层行在核定的贷款额度内自主审查发放贷款,加快审批速度,提高工作效率。(2)要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使信用评级科学合理地反映中小企业的资信状况和偿债能力。(3)要健全贷款营销的约束和激励机制,采取措施把银行职工的利益同银行业务开展情况,特别是贷款的发放情况结合起来,鼓励信贷人员积极培育和发展中小企业客户,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4)要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发挥银行点多面广、信息灵通的优势,在结算、汇总及财务管理、咨询评估、投资理财等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方面服务。

6.健全社会信用法制保障体系。银行和企业的经营都是商业行为,因此银企双方在经营过程中,既要做到知法、依法、守法,又要操守诚信,互相支持理解,以诚信为基础,建立平等互利、相互信任的银企关系。为此,要在立法上充分体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原则,强化违约责任追究,对少数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要给予严厉的制裁,让赖债、逃债者无利可图,使失信违约行为真正受到法律制裁,使法律真正成为维护信用关系的有力武器,为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创造良好的环境。

7.营造支持中小企业贷款的良好环境。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真正解决贷款难的问题,还必须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营造支持中小企业贷款的良好环境,重点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1)积极指导和督促中小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强化内部控制,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因企制宜地运用各种改制形式,建立起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2)建立健全担保体系,切实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的问题。(3)完善社会服务体系,规范中介机构行为。特别是对为中小企业抵押贷款办理资产登记、评估的部门和中介机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理和监督,进一步规范贷款抵押物的评估登记程序和操作规程,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延长有效时限,降低收费标准,努力为中小企业办理贷款提供一个高效率、低成本的社会中介环境。(4)各级经济主管部门要树立支持银行发展、保护银行权益就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观念,加强与金融部门的联系,建立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协调沟通机制,加强情况沟通,积极向银行推荐可供选贷的重点中小企业,搞好项目资金衔接,定期研究解决银企之间存在的实际问题,推动银行和中小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银行增加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创造条件。(5)要支持金融机构发展,增强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能力。要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积极支持其加快发展步伐,增强资金实力。增强其抗风险能力和综合实力,使其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汪振伟.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探索[J].银企信用.2009(7)

[2]范娜妮.中小企业贷款难和商业银行惜贷问题的研究[J].山西焦煤科技.2009(6)

篇8

通过“创新”来强校已成为学校的一种选择。学校创新是必然也是必须。但一些学校的创新,并非真正的创新,而是“伪创新”。为了使学校创新真正科学正确、健康有效的开展,有必要对“伪创新”的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其根源,认识其危害,寻求解决之道。

一、学校“伪创新”的表现和危害

我们认为许多学校的创新实际上是一种“伪创新”,并非是主观臆断,或是故作新论,而是出于科学的理性的辨析。

1.衡量学校创新的标准

上世纪初,熊彼特从经济学意义上首提“创新”概念,并创建创新理论。创新“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是生产函数的变动,而这种函数是不能被分解为无限小的步骤的”[1]。之后,创新理论不仅运用到经济学领域,还被广泛运用到科学技术、哲学社会科学包括教育学等领域。

伊莱恩・丹敦抽象地概括出了创新的四个特性:创造性,即新创意的发现;战略性,即判断是否一个新的、有用的创意;执行性,即把这个新的、有用的创意付诸实施;利益性,即在执行过程中使创意的价值最大化[2]。这四个特性也即判断创新的标准。无创造性,不能说是“新”;无战略性,创新失去目标方向;不可执行,创新只是纸上谈兵;无收益,创新就失去正当性和价值。正如德鲁克认为,创新的“判断标准不是科学或技术,而是经济或社会环境中的一种变革,一种价值”[3]。

学校创新,就是在构成学校教育的各个要素上产生、推行和开发一些不同于当前和以往的新的观念和做法,促使学校教育质量发生进步性的结果的活动与过程。学校创新的领域包括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学校创新也必须符合创新的四个标准。首先,学校所推行和实施的各种理念和做法必须是新颖的。新颖不是给他人参观展览的表面现象,而是相对于创新主体而言的新鲜之物。一个学校如无现代教育理念,不论其设施设备、使用的现代教育技术如何先进,对师生而言并无实质差异,故而并非创新。其次,学校创新应当自觉地合规律性,尤其是要符合教育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符合自身的战略发展目标,理性而有规划,不是自发、盲目和随意的创新。再次,学校创新应该是可执行的。学校创新只有不脱离其环境,方案涉及的人、财、物和信息的支持为环境或组织所能满足,才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最后,学校创新一定要有收益。需要指出的是,与其他行业和领域不同,学校创新的收益不应体现在创新主体上,而应体现在学校的服务对象,即学生身上。只有有利于全体学生而并非部分或个别学生的发展的学校创新才具有道德上的正当性,否则,即使是这种创新给学校、教师或部分学生带来利益,也将失去其价值和正当性。因为,学校的功能性目标是育人,学生才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2.学校“伪创新”的表现和危害

符合以上四个标准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学校创新,否则就是伪创新。当前学校伪创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1) “新瓶装旧酒”的创新

学校提出或发表的创新口号和行动,非常新颖诱惑人,但只不过用了新鲜的概念和提法来包装,贴上一张自认为创新的标签,实行的还是老一套,或者是别人已经做过的说过的,是文字与形式的游戏。

(2)“屁股决定脑袋”的创新

学校不顾自己实际情况和特点,盲目引进别人新的做法,“全盘他化”,听说杜郎口模式好,就学杜郎口,听说洋思模式好,又照搬洋思。或者学校领导突然有了某种创意,不顾是否科学和可行,强行推行,学校一个校长一种“创新”,或一个校长经常“创新”,师生无所适从。

(3) “华而不实”的创新

学校苦心孤诣在文字上做文章,编新词、开新方,图表、问卷、数据一大堆,最终结果是形成新的规章制度、方案,但规章制度和方案只停留在文字层面,不执行、不落实,或者不能执行不能落实。

(4)“无利可图”或是“利不当得”的创新

创新并没给学校、学生带来发展,或者通过一些新的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成效没有体现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是比如学校大了,教师富了,学校好了,但教育未好。

学校“伪创新”危害极大。“伪创新”不会对教育发展带来任何有效价值,只会带来负价值,有破坏无建设,是“破坏性的创造”。“伪创新”又以创新的面目出现,极具诱惑和迷惑性,其破坏力也就更大更隐蔽。它从轻的方面来说是瞎折腾,劳民伤财,再重些就是遮蔽了当前学校教育中的真正问题,回避了教育教学中的真实矛盾,严重的就是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伤害。人们还会因此对真创新不信任、不支持,甚至抵制和攻击,从而影响、阻碍真正的学校创新。

二、学校“伪创新”的根源

一方面“学校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在教育变革中会进行自我组织”[4],另一方面“教育并非就是教育的事”,诸多教育问题的意蕴在教育之内、更在教育之外,校外的事情“制约并且说明校内的事情”。因此,影响学校创新的因素复杂而多样,造成伪创新的原因也复杂多样。

1.学校创新动机和目的自利性

学校创新的动力源有内、外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是国家、政府的政策,内部因素主要是学校自身竞争需要和实践者的教育理想。无论何种动力引发的创新,其动机和目的都应定位于在促进学校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发展,实现学校的功能性目标。但在现实中,一些学校创新的动机和目的并非指向学生发展,而是追求其他利益。

在政策性学校创新中,一些学校用“伪创新”追求“好处”。一是赢得时尚或博取政治声誉。对此,伯曼指出,学校“为创新而创新”的活动完全出于行政之目的,只为使学校显得紧跟潮流[5]。霍利则认为,学校创新乃一种象征性政治,旨在表明学校确实回应了外部呼声,并采取了行动,创新沦为公共组织“危机公关”的有效手段[6]。二是获得经济利益。政府常以“胡萝卜”(通常是资金或优惠性政策)来诱发学校创新,通过提供一定资源来促进学校创新,又增加学校的创新力。比如目前上自教育部下自地方的一些“创新工程”“创新项目”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学校“创新”实质上是奔“胡萝卜”而去,为了能够获得利益而伪创新。

学校在竞争压力下的创新有两种情况,一是面临生存危机的学校为扭转危机局面而创新,二是无生存危机的学校为自身获得更好的资源,甚至在当地占据垄断地位而创新。从本质上来说竞争性学校创新还是一种自利行为,为了争取资源,学校不会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甚至会以损害学生利益,或者是保证少部分学生利益而损害大多数学生利益的“创新”来为自己的竞争服务。

在教育理想召唤下的学校创新最接近创新动力的本质。熊彼特就认为“企业家精神”是推动创新的灵魂。问题在于教育理想的价值取向和形成动机是多样性的,在内容、边界和层次上也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教育理想可能是人道主义的,也可能是功利主义的[7]。即是说教育理想存在“谁的教育理想”的问题。我们难以保证学校创新者的教育理想就是理想的教育,也不能保证其教育理想就是学生的或公共的教育理想。基于功利性的教育理想的学校创新自然是一种伪创新,即使创新者的教育理想是理想的教育,但如实现理想的手段不合理,损害了学生当下的幸福,这样为追求合理教育理想的创新也是伪创新。

2.学校创新力不足

学校创新力也称学校创新能力,指的是学校发动和实现创新的能力,它是一个多方面、多层级组合的能力体系,主要可以分为创新认知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前者是理解“何为创新”的能力,后者是实践“如何创新”的能力。

学校创新认知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学校不能正确认识创新的本质、内涵、评价标准,以及诸如创新与传统、建设与破坏之间的关系。目前很多学校患上的“创新饥渴症”就是典型的创新认知能力不足的症状。在这些学校中,“创新一定是好的”成为一种集体意识或者是集体无意识,“必须创新”成为学校的思维定势和实践惯性。学校言必称创新,行必要创新,创新无疑是“人人趋之若鹜的花车”,包治学校教育百病的灵丹妙药。创新被理想化、肤浅化、简单化、庸俗化、非理性化。亚伯拉罕森就说,当创新成为一种时尚时,对组织的负面影响也随即产生[8]。

学校创新实践能力是将创新设想转化为行动,并取得成效的基本手段。以裴娣娜教授为首的团队,对中外学校创新理论和实践进行了长期全面的研究,结合我国国情,建构了一个完整的学校创新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认为学校创新实践能力体现在4个特质、9 个单元、24 个要素当中。整个能力体系围绕四个方面展开: 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组成的价值目标系统;课程开发、课堂教学、班级建设组成的育人模式系统;人事制度、组织管理制度组成的制度与管理系统;战略性谋划能力、领导者品格组成的校长领导力[9]。 可见学校创新实践能力要求之广,要求之高,非所有的学校都能具备。

当学校创新之心有余,创新之力不足,只凭勇气和热情去创新时,要么是失败,要么就是伪创新。

3.学校创新中路径依赖严重

路径依赖指的是旧有的制度,会沿着既定的方向不断自我强化,形成惯性,即使更为先进或优良的新的制度出现,也可能由于晚人一步而无法被接纳或采用,或被“闭锁”在当前被动状态,无法“解锁”,“除非有足够的力量克服最初创造的惯性,那么这一被创造的模式将持续下去”[10]。路径依赖说明了过去的绩效对现在和未来的强大影响力。

在学校创新中,传统文化、旧的教育观念、模式和评价标准、学校和教师的惯习、利益等等都有可能是创新中被依赖的路径。以利益博弈为例,创新破旧立新,使现有利益格局发生改变,这既为学校、教师追求新的利益提供了契机,也对某些群体和个人的现有利益造成了挑战,引发利益生态的重新洗牌。在此过程中,所有创新主体和利益主体都会对新、旧给自己带来的利益(非公共利益)或者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当预期的利益小于现在的利益,风险大于目前风险,他就会维持现有状况。也即是出于对未知的恐惧和本体性安全的忧虑,以“伪创新”来应对。而学校自身也存在低成本偏好,当创新须付出高成本时,就可能以不用付出成本或者低成本的“伪创新”应对。如近来创新的招生制度“校长实名推荐招生”,本意是为了革除传统招生制度的弊端,丰富和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创造有利于不同类型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的环境。但是,以考试分数决定学生优秀与否是我国一直以来的评价方法,目前还未有其他令所有人信服(特别是利益主体学生、家长)的优秀学生评价方法。而校长又不想放弃实名推荐的机会,因为它会给学校带来名声等好处。经过博弈,校长最终还是最“方便”地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推荐,结果这项创新又落入了以考定终身的窠臼,创新有名无实。

美国学者唐斯和莫尔指出,在创新过程中存在公正判决点和象征性采纳点,而创新行为正是介于二者之间。公正判决点即是创新者在试行某种方案之后,以经验对其成本和收益作出准确评估。如果超过此点,就不再创新。象征性采纳点,即只是边缘性地采用新的观念,而自身并不涉足任何风险。这种行为常是为在不招致风险的情况下获得创新名声[11]。这也很好地解释了路径依赖对“伪创新”出现的作用。

4.对学校创新的监管机制缺失

学校创新监管机制是学校创新中重要的一环,是理应包含在学校创新之内的。但现实是在学校创新中监管机制的研究和实践明显缺失。

如果是自上而下的政策性创新,很多时候教育行政部门只是要求学校填写各种表格,根据表格来认定学校是否创新,如何创新,创新得如何。这就给了学校以“伪创新”来应对政策获得利益的机会。而至于学校自下而上的“草根”创新,教育行政部门几乎不会过问。学校创新中也可能有监控,监控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来自于上级对学校创新情况的主动检查,二是来自于学校的工作汇报。可这两种形式都可能流于形式:学校总能让领导看到和听到的都是学校希望他们看到和听到的,学校在工作汇报中报喜不报忧,也就出现了对于创新运行情况的虚报、瞒报和假报的各种造假行为。

另外,在现有体制下,学校创新决策几乎是校长一人说了算,即使因“伪创新”带来重大损失,也鲜有人或学校受到问责,这就造成学校创新敢于随意。而对于那些“伪创新”,也无人去研究总结原因,分析它造成的危害,而是一轮接一轮的学校创新方案走马灯似的出台。正应了这样一个结论:“教育改革的历史反映了这种倾向,当改革观点没有被完全实现时,努力就失去了动力和可信度。这种倾向被移到了一个更紧迫的新的兴趣学校发展变革研究点上,而不是评价和反思这些努力面对的障碍。”[12]

三、克服学校“伪创新”的策略

在其他如技术领域的创新,即使失败一千次,但最后成功了,也是成功的创新。但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学校创新应尽量避免“失败是成功之母”之可能,应坚决杜绝“伪创新”。

1.对创新主体进行创新能力培育

这是克服学校“伪创新”的基础。学校创新力的培育既要关注学校组织,也要关注教师个体。

(1)强化学校的组织学习

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了组织学习对创新力形成的重要性。相同组织条件下,组织学习在未来更能提高组织创新能力[13],是组织能维持创新的重要途径。学校本身就是学习型组织,更应通过学习来控制和促进学校的发展,学校成员能整体思考、超越自我、完善心智模式,通过内在知识的积累,为真创新打下牢固的基础。

(2)加强对学校知识的管理

德鲁克认为知识是形成创新能力的根源,创新是知识应用的结果[14]。知识管理被认为是创新的一种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15]。学校知识即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学校和师生发展的经验、智慧,以及学校的精神和文化。学校应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对学校显性和隐性知识进行发现获取、整理整合、加工存储、管理维护、分享应用,以形成学校的内在发展力量,通过知识管理扩充学校的知识积累,增强学校创新能力。

(3)加强对教师创新能力培训

在认知能力上,使教师正确理解学校创新的属性与内涵、标准和价值,正确辨析和把握学校创新中的诸种关系。在创新实践能力上的培育主要围绕能力体系以案例分析、行动研究和实践反思等方法加强科学训练。例如,以某个学校创新成败的案例,帮助教师总结创新的基本思路、基本规律及其与情境的关系等问题,找出具体学校创新实践中那些带有规律性的要素,提高教师形成应对具体情况进行创新的能力,而不是照搬照抄。

学校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后,就能树立正确的创新动机,把学校创新当作既是合目的性的实践活动,更是合规律性的实践活动。

2.突破学校创新中的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并非“命中注定”不可避免,真是如此,创新就将无任何意义。学校创新既要面对和正视路径依赖的事实,又须尽力实现路径超越。

(1)学校创新主体在创新中应进行积极的反思性实践

吉登斯社会结构理论认为社会结构具有二重性,“它既有制约性同时又赋予行动者以主动性”。这说明学校创新主体可以通过自身的能动性,突破依赖,实现路径超越。克服“伪创新”,需要学校创新主体充分认识到社会结构的二重性,重视自我的主体性在社会结构生成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路径依赖的本质是一种规则的自我强化和关联复制的进程。因此,学校创新主体应在创新中开展积极的反思性实践,批判性地分析自身的行为模式,重视未知的行动条件和非预期的行动结果,对自己行为路径积极反思,借助于对行动模式的反思和改变逐渐瓦解支撑路径依赖得以发生的自我强化机制和规则复制机制,探寻新的路径。

(2)建立创新性组织氛围和外源性方案引入机制

路径依赖的形成过程可被当作是决策范围的“收缩”过程。因此,在学校内部创造出能悦纳新观念、新路子的创新性组织氛围非常必要。有了此氛围,学校成员才会积极采纳创新并投身于创新。学校成员虽清楚创新的意义,但由于各种利益博弈而选择惯习,从而导致路径锁定。此时,应建构起外源性方案引入机制。外源性方案如能耦合或优化到学校原有体系的路径结构,即能逐渐解开既定路径范式对学校创新的闭锁。杜郎口中学创新成功的事实就说明了学校建立创新性组织氛围和外源性方案引入机制对于路径改变的作用。该校在外忧内患面前,学校组织内部高度团结,都有着通过创新实现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在此基础上,抓住新课改契机,引入新课改所倡导的理念,创新出“三三六”自主教学模式,改变了学校,也改变了学生。

3.建立健全对学校创新的监管机制

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承担起对学校创新实践进行监管的重要职责,教师、家长、学生、社会力量等多方应积极参与其中。

(1)建立多元参与的学校创新决策体系和问责制度

创新主体应广泛调查和科学论证,谨慎决策,要抵制某些权力主义创新者的“经验决策”和个人操纵。各监督力量应积极介入,集思广益,充分估计、科学预测创新可能带来的种种问题,特别是能否有利于学生的结果。建立问责制,使创新决策者责任透明、具体、明确,并承担因决策不当带来的处罚,形成权责对应的创新后果分配机制。

(2)重视对学校创新成果的研究和评估

即通过创新预期与实际效益之间的比较,对预期目标是否达到,或达到何种程度进行分析和判断。对创新成果的研究评估实质上就是考察创新实践是否符合了创新“利益性”标准,实现了价值最大化。它是科学认识和推进创新的基础,是决定创新活动持续、修正或终结的重要依据。

(3)强化学校创新的补救和终止机制

在创新发动之初,学校就须制订问题解决预案。由于教育的特点,学校“伪创新”可能一时难以被发现,但很多问题在实践过程中还是有苗头的。一旦出现问题就应及时加以解决,不能任其自流,否则会积重难返。在创新过程中,应进行阶段性总结,并根据阶段性总结和实际情况构建出新的补救方案。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教育行政部门在监控中一旦发现学校的创新是种“伪创新”,应及时要求学校终止所谓的创新,学校应摈弃个人或集团私利,以理解、合作的态度积极配合终结工作的开展,以避免“伪创新”带来不良后果。

4.努力实现“教育家校长”治校

以组织为主体的创新通常须有一位带头人,且存在“专业带头人效应”,即创新的带头人应是专业人士,其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举足轻重。创新理论研究表明,带头人的能力素养、心理过程、心智模式都深深影响创新活动。教育家校长懂教育、精管理,专业强、人格优,这样一来就能完全而充分地发挥出学校创新中专业带头人效应。虽然“好校长就是好学校”的论断在理论上备受争议,但不容否认,那些成功进行了创新的学校的经验证实了这一事实。经济学研究表明,企业创新成功离不开“制度企业家”[16],与此类似,学校创新成功的背后往往有一位“教育家校长”。因此,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校长的选任和培养,而校长自己也应不断提高素质,养成“教育家精神”,逐步向“教育家校长”靠近。如此,学校也将远离“伪创新”。

学校创新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指出学校创新中“伪创新”的现象、危害与成因,并非否定成绩,更非反对学校创新。相反,正视伪创新现象,寻求解决之道,恰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学校真正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Joseph・Schumpeter.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Harward University Press,1951.

[2] 伊莱恩・丹敦:创新的种子[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3] 彼得・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实践[A]//孙耀君.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4] Fullan,M.G.The future of educational change:System thinkers in action[J].Journal of Educational Change,2006(7).

[5] Paul Berman and Milbrey McLaughlin.Federal Programs Supporting Educational Change,Vol.VIII:Implementing and Sustaining Innovations.Santa Monica,CA:Rand,1978.

[6] Hawley,W.D.,Horses before Carts:Developing Adoptive Schools and the Limits of Organization [J].Policy Studies Journal,1976(4).

[7] 王东.谁的教育理想推动教育改革―基于一种教育实践哲学的考察[J].当代教育科学,2011(7).

[8] Eric Abrahamson.Managerial Fads and Fashions:The Diffusion and Rejection of Innovations.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1(3).

[9] 裴娣娜.孙鹏.学校教育创新力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8(6).

[10] B.Guy Peters.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Victoria: Wellington House,1999.

[11] DOWNSGW,MOHR LB. Toward a theory of innovation[J].Administration & Society,1979(4)

[12] 唐娜・伊・玛茜,帕特里克・杰・麦奎兰.学校和课堂中的改革与抗拒―基础学校联合体的一项人种志考察[M].白芸,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3]Glynn M A.Innovative genius:A framework for relating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intelligences to innov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6.

篇9

尽管幼儿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各种渠道途径宣传,不能让幼儿教育“小学化”,但在农村的幼儿园,这种形式还普遍存在。当然,让幼儿教育“小学化”留有存在的空间,主要因素还是农村的家长,在家长眼中,衡量孩子聪明程度的尺寸主要取决于他们识字量的多少,算题难度的大小等等;衡量教师能力的好坏则是他们的孩子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懂得幼儿教育的真谛在于开发幼儿的智力。

面对这样的情况,农村的幼儿教师该如何应对呢?我认为从以下途径应对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帮助幼儿园的家长树立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农村幼儿的家长,孩子大多都有爷爷奶奶接送,孩子的父母要么外出打工、要么做买卖;不重视孩子的性格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因此,要帮助家长端正和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使孩子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的思想,树立面向未来从幼儿开始、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观念。

二、使家长了解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掌握幼教规律《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由此可见,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因而,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开端性、根基性、迅速性、整体性的特点,幼儿园教育是以发展基础素质为任务的奠基教育,是启蒙性的教育。幼儿园应结合《幼儿教育发展纲要》和《幼儿教育指导手册》,结合实际情况向家长宣传有关幼儿身心特点和科学保育、教育的知识,让家长了解教养孩子必须遵循的科学规律,形成正确的育儿观念和教育观念。

幼儿园要实现教育目的,就必须以《纲要》中幼儿园的任务:保育与教育相结合作为出发点。保育是教育的先决要件,是物质基础;教育是保育的必然要求,是发展要素。它们相互促进、有机联系,保证了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顺利完成。

幼儿期是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影响的时期,也是易被成人忽视、幼儿自己却全然不知其价值、全然不能把握其进程的时期;幼儿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的生命阶段,又是一个非常脆弱、非常容易被错误定向的时期;幼儿期是一个稚嫩的、需要成人精心照顾和保护的时期;然而又是其自理、自立、迈向独立的需要日益增长的时期。

幼儿园教育应该有它独特的性质和复杂的联系。因此,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方法论,辩证的思维,全新认识幼儿园教育规律。

三、重视规律,辩证思维,把握性质,协调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关系

1.科学把握启蒙性与发展性的关系。发展性又是幼儿园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教育的宗旨是要促进发展,没有发展的教育是凝固的死的教育。启蒙性是发展性的基础,不着眼启蒙的发展是危险的发展,它会毁灭孩子的一生;发展性是启蒙性的目标,没有发展的启蒙是徒劳的启蒙,它会耽误孩子的一生。因此,我们尊重幼儿的权利,尊重知识和幼儿的人格,尊重幼儿兴趣的同时,不能迁就幼儿身心发展的现状,不能停留于幼儿的自发活动和原生兴趣上,而要把幼儿现有的水平、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拓展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给予“一定的挑战性”,也只有这样,“尊重”才能真正体现,发展才有鲜活希望。

篇10

一、贫困生压力分类及来源

1.物质压力

物质压力是贫困生面临的首要压力。造成物质压力的原因主要是贫困生大多来自偏远山区、农村家庭、下岗家庭、发生意外和父母重病甚至亡故的家庭。这些家庭大多经济收入单一,有些家庭子女众多、成员疾病等造成开销巨大。而助学贷款受地方、银行等客观原因的制约,有部分贫困生甚至无法办理助学贷款。除了学费以外,还有住宿费、书本费、生活费,一些考试费、资料费等加起来又是一笔庞大的开支。在这些现实困难面前,贫困生很难心无旁骛地学习。交不了学费,无法参加需要交纳费用的集体活动,缩衣节食,为了打工赚钱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些物质上的压力会成为其他压力的根源,会衍生出很多问题。

2.家庭压力

不少贫困大学生都肩负着改变家庭命运的使命。他们是未来改变家庭经济困境的希望。因此不少贫困生家庭都对他们期望甚高。家里想尽办法供自己读书也让很多贫困生有担负改变家庭经济窘境重任的自觉。但由于贫困生家长受教育程度不高,在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方式欠妥。有些父母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将一切有限的资源都用在孩子身上,只要他们学习成绩好就尽量不让他们劳作,使一些贫困生被父母溺爱成为只知学习不知其他的“书呆子”。有些父母总是在孩子面前念叨家里的困难、父母的不易,要他们在念书这条路上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本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激励贫困生发愤图强,但如果过度也会使学生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3.社交压力

人是社会动物。人在社会中总要和他人打交道。本来青春期的大学生正是和同龄人广阔交游的时候,但对于贫困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来说,他们的人际交往却并不顺利。经济上的困窘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导致很多贫困生或多或少有一定的自卑心理。他们往往由于见识较为有限,在团队中能提供的资源少,致使他们不愿和人多交流。“有些学生生活拮据,觉得自己经济上不如其他同学,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表现得不合群,性格孤僻,久而久之便会出现各种人际交往障碍”。[1]而人际交往障碍,尤其是青春期的人际交往障碍,对人性格的形成和生活的负面影响非常大。“调查表明,高校贫困生是心理障碍高发人群,他们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高于普通学生近20%。”[2]

4.学习压力

提起贫困生很多人会觉得他们学习成绩优异,其实未必。很大一部分贫困生在上大学前所在地方的教育水平是比较落后的。当他们到了更高的平台,碰到更多地区的同学后就会发现,他们在学习上尤其是外语、计算机等比较现代化的学科上并无优势。学习不是光靠努力就可以取得好成绩。对于教育基础差的贫困生来说,他们要付出比其他同学更多的努力才能弥补自己之前的不足。“因而,大多数贫困生无法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在学业方面感到压力很大”。[3]他们会感觉自己跟不上大学的课程,很容易在压力下放弃学习,同时也容易因为失去自己唯一的优势后心灰意冷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

5.就业压力

当高等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后,就业成了摆在政府和高校面前的一道难题。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持续创新高,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在这种大环境下,贫困生因为诸多因素成为就业大军中难上加难的一个群体。现在大学毕业要想找一份好工作,家庭拥有的社会资源,毕业生的交际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能力,都会成为重要的优势。然而这些正是贫困生不具备或不擅长的。可以说“在当今的求职大战中,一部分贫困生在就业竞争力上仍然处于弱势”。[4]沉重的就业压力可能带来严重的心理问题,贫困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自杀的新闻也屡见不鲜。

二、高校为贫困生减压的应对措施

从心理学上看,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人的斗志,但过度的压力会导致很多心理问题。为此,高校应当采取一些措施为贫困生减压,使他们的各种压力保持在适度状态。

1.合理的资助制度

在“绿色通道”、助学金、助学贷款等多项扶持下,现在几乎没有考上大学因经济原因被拒之门外的学生。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现行资助政策有着很多负面作用和道德风险。“社会救助不管是对于被救助者,还是对于机构,都具有一定的负激励作用,教育救助同样如此”。[5]有些贫困生养成不劳而获的“救助依赖”心理,有的地方政府为贫困生出具虚假的贫困证明,有的贫困生为争取资助名额弄虚作假,没有可量化的贫困标准,致使高校在操作过程中进退失据。这些现象的出现都需要我们采取更加合理的资助制度。例如,把资助工作从高校转到地方政府,防止对学生真实的家庭情况的不够了解。同时,助学金拨款由地方政府承担一部分,以免地方政府开出虚假证明骗取国家拨款。助学金采用一定的社区劳动等方式获得,避免学生养成不劳而获的思想。这样既缓解了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又让他们得到自强自立的思想教育。

2.加强和贫困生家长的联系

我们都知道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一个学生的性格、修养、价值观乃至心理问题等都和他成长的家庭环境密不可分。很多高校除了按国家要求做好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工作,对贫困生个体的成长历史、家庭情况根本不了解。这种不了解使得学校在对贫困生进行其他方面的教育时缺乏必要的沟通基础。因此我们要加强和家长的联系,时常和家长沟通贫困生在校、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也要摒弃只是简单给家长寄一张学生成绩单这种沟通方式,应该更多样更全面地和家长沟通,包括纠正一些家长只看成绩等错误的教育方式,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减少贫困生家庭施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当压力。

3.重视贫困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大多数贫困生在外语、计算机方面较弱,在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特长才艺等方面也较为欠缺。高校应加倍重视贫困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可组织专门的贫困生志愿服务团,联系社会、企业、社区等进行志愿服务,既能培养贫困生感恩回报社会的思想,又能增强贫困生组织沟通技能方面的能力。针对很多贫困生性格内向孤僻,不愿与人交流的特点,高校可成立专门的贫困生互助学习小组或社团。在同是贫困生的团体里,让他们消除顾虑,慢慢参与社交,同时可向优秀励志的贫困生榜样学习。学校可专门安排具有外语口语、演讲、社交舞、音乐等方面才能的学生或老师,对他们进行综合能力的教授。

4.单独成立贫困生就业帮扶机构

相对于普通学生,贫困生在就业市场因欠缺资源、缺少用人单位需要的一些可迁移技能本就处于弱势地位。为了真正实现教育的起点、过程、结果公平,为了保障社会阶层上升通道的畅通,促进社会阶层之间的正常流动,高校很有必要成立促进帮助贫困生就业的部门机构。除了针对所有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咨询指导外,还应专门对贫困生进行面试、就业技能培训。在高校可掌控的就业资源范围内,尽量向用人单位推荐贫困生,乃至组织专门的贫困生招聘会。减轻贫困生对就业的迷茫和恐慌。只有做好了贫困生就业工作,使贫困生毕业之后有了一个好去处进而慢慢改善家庭环境,整个社会人力资源才能实现良性循环,才能构建真正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周 茹.加强高校贫困生教育管理的有效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 2011(10):62.

[2]王晓丽.论高校资助视角下的贫困生教育[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125―126.

[3]李新建,金根山.大学生社交自卑感的成因与调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0(04):107.

篇11

一.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常见问题

1.消防设施配备不符合规范要求. 有些建筑由于缺少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事内消火栓等消防设施的经常性维修保养工作导致了部分消防设施长期处于故障或瘫痪状态,不能正常使用。

2.擅自降低消防技术标准,将按规范要求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高层建筑物擅自取消,有的取消了消防水池、消防水泵、屋顶水箱以及联动控制装置的设置,仅靠市政室内消火拴管网,更有甚至靠生活用水管网供水,根本不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导致消防水源、工作压力无保障。

3.有的高层建筑消防水泵、防排烟设施、消防电梯、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电动的防火门、窗、防火卷帘、以及非消防电源的切换等无法实现联动控制。

4.消防电源无法保证消防用电设备需要。个别高层建筑在无自备发电设备的情况下,都仅有一路供电;且消防用电线路的敷设未按要求,应穿管保护的消防用电线路,穿管不到位,造成大量的线路。

5.防排烟系统设计施工随意性大。按照规范要求,一些本应设置机构加压送风防烟设施的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问、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却不设加压送风系统;有些虽然设置了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但防火门未安装或损坏严重,达不到防烟楼梯间压力要求。

6.消防电梯功能不具备。消防电梯的消防电源、消防电源线路敷设、末端自动切换、消防电梯前室设置、消防电梯载质量、消防电梯运行速度、井底排水和电梯门挡水设施以及前室内的室内消火栓、应急照明或正压送风系统等不满足规范。消防电梯缺少上述条件,不能起到保护作用,会危及消防队员生命安全。

7.防火门、防火卷帘材质各异。一些防火门、防火卷帘门的填充材料违规采用可燃材料;一些防火门的木制品只经过了的阻燃浸泡处理,耐火极限达不到规定要求;有的防火门装饰面层未经过阻燃处理,采用普通油漆,降低防火门耐火极限;闭门器回弹力度不够,导致无法正常关闭;复合防火卷帘达不到背火面温升要求采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保护时,未设置独立的喷水保护系统;用作防火分区的防火卷帘无消防电源和联动控制装置,发生火灾断电后只能靠人为手动关闭。

二.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管理整改对策

1总体上加强高层建筑消防管理措施的落实。

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60号令等法律法规,就消防安全责任作了具体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应严格遵守,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消防安全艾务,努力提高全体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增强抗御火灾整体能力。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针对高层建筑内部功能复杂、使用单位人员多、消防设施多、危险性大、火灾后果严重的特点,督促高层建筑产权单位应重点要抓好规章制度的建设落实,消防安全人员值班、培训制度,消防设施的检杏保养制度和应急预案必须落实。同时,高层建筑产权单位还要组织人员加强对那些已投入使用消防设施维修和保养,提高消防设施整体安全系统使用性能。

2.具体的高层民用建筑火灾防控对策

2.1强化报警系统和灭火装置

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前者的探测器有感温、感烟和感光等多种类型;后者主要为自动喷水设备,不宜用水灭火的部位可采用二氧化碳、干粉或卤化烷等自动灭火设备。设有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的建筑应设消防控制中心,对报警、疏散、灭火、排烟及防火门窗、消防电梯、紧急照明等进行控制和指挥。考虑到高层建筑以自防自救为主,室内消防用水量比室外的要大些,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住宅楼为30l/s),即消火栓用水量70l/s(住宅楼为50l/s),是规范规定的建筑物消防用水的上限值。一般情况下,超高层建筑具备两种及两种以上使用功能。因此,其火灾延续时间为3.00h(住宅楼为2.00h),考虑到市政给水状况,由此可确定是否设置室外消防水池及其容量。

室内消火栓的设置范围:(1)高层建筑的主体及裙房内;(2)消防电梯前室或与防烟楼梯间的合用前室内,方便消防队员尽快利用消火栓向火灾发起进攻和开辟通道;(3)避难层内设置用于人员自救保护;(4)屋顶或直升飞机停机坪处,用于检查消火栓压力和防止火灾蔓延至顶层及保护人员的作用;(5)室内消火栓箱内应设消防卷盘,用于非消防专业人员扑救初起火灾。

室内消火栓设置的技术要求:(1)消火栓充实水柱需经水力计算,且不小于13m,以避免浓烟高热对灭火工作的影响,又能保证消防队员正常使用;(2)消火栓间距在高层内不大于30m,在裙房内不大于50m,保证两股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同层内任何部位;(3)采用分区给水系统,有串联供水和并联供水两种方式,当消火栓栓口处的出水压力大于0.5Mpa时,应设减压装置;(4)屋顶水箱。为了保证初起火灾时消防用水量和消防水压的要求,超高层建筑屋顶水箱设置高度应满足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0.15Mpa。不能满足时,应设气压水罐或稳压泵等增压设施。如是并联给水方式,其分区消防水箱的容量应与高位消防水箱的容量相同,发生火灾时,消防水泵供给的消防用水应进入高位水箱,而串联给水方式中是允许的;(5)水泵接合器。在消防车供水压力范围内的各个分区均需分别设置水泵接合器。也就是说,根据现有或将有的消防车供水能力,确定各个分区是否应设水泵接合器;(6)消防管网采取防超压措施。常用的方法是采用流量―扬程曲线平缓的消防水泵,设置安全阀、泄水阀门等,避免超高压造成给水系统的破坏。

2.2 保证建筑主体结构有足够的耐火稳定性 耐火等级和材料选择。

中国按建筑常用结构类型的耐火能力划分为四个耐火等级(高层建筑必须为一或二级)。建筑的耐火能力取决于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在不同耐火等级中对二者分别作了规定。构件的耐火极限主要是指构件从受火的作用起,到被破坏(如失去支承能力等)为止的这段时间(按小时计)。构件的材料依燃烧性能的不同有燃烧体(如木材等)、难燃烧体(如沥青混凝土、刨花板)和非燃烧体(如砖、石、金属等)之分。建筑物应根据其耐火等级来选定构件材料和构造方式。如一级耐火等级的承重墙、柱须为耐火极限3小时的非燃烧体(如用砖或混凝土作成180毫米厚的墙或300×300毫米的柱),梁须为耐火极限2小时的非燃烧体,其钢筋保护层须厚30毫米以上。设计时须保证主体结构的耐火稳定性,以赢得足够的疏散时间,并使建筑物在火灾过后易于修复。隔墙和吊顶等应具有必要的耐火性能,内部装修和家具陈设应力求使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如采用经过防火处理的吊顶材料和地毯、窗帘等,以减少火灾发生和控制火势蔓延。

2.3做好防火分隔与安全通道设计

高层建筑中,因有毒烟气窒息死亡的人员占死亡人数的70%左右,烟气是火灾中的隐形杀手。所以,要充分考虑在建筑内设置防排烟系统的重要性。烟气的水平流动速度为0.3、0.8m/s,垂直方向扩散速度为3.4m/s,当烟气无阻拦时,只需1min左右就可以扩散到几十层高的大楼。烟气的流动速度大大超过了人的疏散速度。楼梯间、电梯井及各种竖向管井是高层建筑火灾垂直方向蔓延的重要途径,易形成“烟囱效应”。而楼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是火灾时人员临时避难、疏散的场所,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是消防队员进入高层建筑灭火的主要通道。为了阻止烟气进入这些部位或排出这些部位的烟气,保证人员安全疏散和扑救。因此,超高层建筑在上述部位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能够达到疏散和扑救通道上无烟的目的,从投资方面又低于机械排烟系统,是可行的。其裙房的楼梯间内可统筹考虑布置。其风压值应为防烟楼梯间50Pa,前室、合用前室、封闭避难层25Pa,既能方便疏散安全门的开启,又能保证安全地带的压力,对烟气起到排斥作用。同时,超高层建筑封闭避难层内设置机械加压送风设施,除满足避难层内一定的正压值,防止烟气入侵,也为躲避在避难层里的人们提供呼吸用的新鲜空气。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