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教育综合知识和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知识和教育理论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2-20 15:49:4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教育综合知识和教育理论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教育综合知识和教育理论

篇1

“艺术教师的跨域能力”是针对艺术课程改革进程中艺术教师素质结构相对单一、师资培养相对滞后的现状提出的。这一提法不一定完善和精准,但体现了对新时期综合性艺术教师培养方向的美好期望。本文从基本素质要求和特殊素质要求这两方面来谈具备跨域能力的艺术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要求。

一、基本素质要求

1.道德品质的要求。教师的道德品质是一名人民教师最重要的基础素质,即师德。艺术教育本身是一种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关注艺术与人文,艺术与情感的紧密结合,更要求艺术教师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2.知识的要求。一名普通的教师应该达到教育理论知识、所学专业学科知识、普通文化知识三个方面的知识要求。对于一名艺术教师来说,教育理论知识是基础,艺术学科知识是教学的框架,普通文化知识则是使其艺术教育得到充实和提升的重要因素。

3.基本能力的要求。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基本能力主要是指教育教学的能力,包括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课堂管理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评价与反思的能力、发掘资源的能力等。

二、特殊素质要求

特殊素质要求是针对综合艺术教师这一特指的群体而提出的,由于艺术课程的综合性,对艺术教师的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1.具备多门类的艺术专业知识与技能。多门类的综合艺术学科需要艺术教师掌握多种艺术专业知识与技能,这也是对综合艺术教师跨域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跨域教师除了熟知自己的专业学科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之外,还要基本掌握其他艺术门类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尽可能地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

篇2

一、少数民族舞蹈概述

(一)少数民族舞蹈。古往今来,舞蹈一直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通过舞蹈技能的展现和表演来传递一种情感,传承一种文化。舞蹈源于艺术又高于艺术,它的艺术美不仅仅体现在舞者优美的舞蹈动作以及娴熟的舞蹈技能上,还体现在其传递出来的丰富情感上。我国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国家,由于历史发展和风土人情的差异,少数民族的舞蹈种类也纷繁众多。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发展文化,不同的文化演变出不同的舞蹈类型,在进行相关的舞蹈学习时,除了要不断结合民族文化外,还应该引入国际舞蹈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技巧,发展多元化、全球化的舞蹈形式。只有在体验舞蹈所传递出来的美、精神以及信仰的同时,不断调整舞蹈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技巧,才能为我国的少数民族舞蹈注入新的活力,丰富舞蹈的形式,开拓舞者的视野。至此才能不断地发扬我国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提高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国际关注度和认知度。

(二)提高对少数民族舞蹈的重视度。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的国家,民族舞蹈作为一种文化传承方式,在历史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少数民族舞蹈为作为珍贵的文化财富,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珍惜并发扬广大,只有树立正确的少数民族舞蹈价值观和文化观,才能不断地深化并加强少数民族舞蹈的艺术价值和表现形式。这就需要相关高校、机构或组织在提高重视度的基础之上不断调整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地发展并壮大少数民族舞蹈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

二、综合性大学中少数民族舞蹈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探讨

(一)综合性大学中少数民族舞蹈教育教学方法探究。1.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少数民族舞蹈作为一门独立的舞蹈教学学科,除了进行常规舞蹈教学外,还要突出表现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特色和人文情感,所以在教学时一定要首先让学生充分地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和情感体现。教师要不断加强少数民族的背景文化教育,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来不断提高学生们的文化认识和艺术素养。2.采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所谓的理论联系实践教学方法是指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技能训练,即舞蹈技能和技巧的学习。综合性大学的少数民族舞蹈教学是具有其自身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规律的,对学员进行少数民族舞蹈教学,绝不能单纯地讲解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技巧训练,更不能偏重实践技能训练忽视文化知识基础。只有二者协调统一地进行教学,才能确保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率。3.合理利用单元式教学法。单元教学法是舞蹈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原则、教学任务、教学方法以及组织形式等。针对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教学,也要采用划分单元的形式进行教学,既要区分出不同的舞蹈,又要融合不同的舞蹈,在确保独立性的基础之上进行共性结合,这样才能不断地充实舞蹈的表现形式。

篇3

多元智能理论是针对智能化学习理论提出的,智力是由多种能力共同组成的,当中的个体呈现出独立的状态,并且以多元化的方式存在。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不能满足新课改对教学方式改革和创新的要求。所以把多元化的教学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来,可以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有利于提升学习效果,是小学阶段贯彻素质教育的重要表达形式。

一、多元智能理论对数学教学的理论指导

(1)多元智能理论的组成形式。人的智能存在多元化的状态。每种智能存在的形式需要大脑作为基础,通过生物本能进行铺垫工作,每个人自身都具有多项智能。通过相关人员的研究表明,人的意识里面包括语言文学、数学逻辑、视觉空间和身体运动等方面的智能。多元化智能形式表明,人的天生意识里面就具有这些智能,只不过每个人由于自身条件的不同,对这些智能表现的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并且这些智能在人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

(2)多元智能理论应该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多元智能的表达形式是由多种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的,并且智能之间的组合方式也体现出了个体之间智能的差异。由于学生自身的智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应该结合自身的现状来确立学习方式。而当前的教学模式主要实行学的方式,具有强烈的教师自身性特点,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满足全体学生学习的需求,只有一部分学生的智能能够充分展现出来[2]。

二、多元化智能教学的创新模式在小学教学中的综合实践

(1)应用多元化智能的课堂教学进行教学策略的转变。“综合与实践”是综合性较强的学习领域,考查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技巧来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每位学生智能优势的开发,通过各种途径来发现学生擅长的智能优势,这不仅有利于教师日后的教学,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智能的培养,是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重要表现。例如,在讲述菱形面积的过程中,学生由于推导的视角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公式的推导过程也会出现很大的不同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公式的推导:由于菱形的对角线是相互垂直的,可以将菱形分为两个同样大小的三角形,把其中的一个对角线作为底边,另外一条对角线作为两个三角形的高。所以可以推导出来菱形的面积为对角线乘积的一半,用公式表达为:。

(2)应用多元化智能实施情景化教学。通过多元化教学的运用,可以解决学生在“综合与实践”中遇到的数学难题,是由学习领域的性质决定的,主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在课堂教学形式上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图片和视频,从学生有兴趣的情景开始引入课堂,这些都是“实践与教学”的重要体现。例如,教师在进行数的分解时,教师使用了图片的形式,在多媒体上制作了卡通图片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对数字进行复习,并且融入了数字分解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回答8是由什么组成的,学生给出了以下的答复:1+7=8,2+6=8,3+5=8,4+4=8,所以能够得出8的分解过程。这使新的课程通过旧的教学模式灵活地展现出来,打通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又为课堂的教学模式增添了色彩。

(3)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趣味性教学也是“综合与实践”教学方法的最主要应用,学生是进行学习实践的主角,在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来源于学生感兴趣的程度和追寻的方向,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旦是学生感兴趣的课堂,学生就会展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应该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改进,运用创新的学习模式。

例如,教师在讲角的大小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每个人都准备一个三角板,根据三角板上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来判定角的大小,叉开的越大则表示角越大,叉开的小则表示角度小,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当今社会是一个注重知识的时代,需要培养具有创造力和实践力的全能型人才。所以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师的教学思想,在小学阶段实行“综合与实践”的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智能化发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对教育的改革注入新的教学活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篇4

引言

在许多大学生眼里,英语学习已经成为与专业课同等重要,甚至于对于今后的职业生涯有着更加深远影响的科目。大学英语教育涉及的在校学生人数最多,学习周期最长。[1]近些年来,随着英语教育的硬件设施不断改进,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取得了相当的发展,不过在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根据中国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2]对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我国的大学英语在教学水平、教材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师队伍等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也存在问题,大学英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需要。”这其中,“大学英语教师的现状尤其令人担忧,全国英语师资短缺。据统计,我国讲授大学英语课的教师人数为5.5万人,与所教学生的人数之比为1:130。大学英语教师普遍超负荷工作,学历层次偏低,进修和培训机会偏少。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对大学英语教学资源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大学英语教育需要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英语的不同需求,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综合素质。

一、英语语言的教学能力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多年来存在的一些老问题,如英语教师仍主要采用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教材+黑板+录音机”的模式,以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目的的交际法教学还远离课堂;尤其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非但没有淡化应试教学的色彩,反而有朝着"考研是目标,四、六级是关键,60分是硬道理"的方向发展的趋势。最终导致了英语教学僵化,英语教师成了应试教学的工具。英语语言教学没能达到应用的目的;英语教学所花的多学时与实际效果极不相称。为了培养大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英语语言,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把握英语教学的主动性。

(1)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

大学英语教师首先应转变把通过各种级别的外语考试看作是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把考试通过率视为衡量英语教学的尺子的错误的观念与认识。课堂教授的内容必须从英语语言特点的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英语交流使用能力的培养为中心。教师应从单纯的语言知识传授者变为同时具备实际语言使用能力的指导者和使用效果的监控者。

比如在词汇的掌握方面,教师自身首先必须熟练掌握足够的英语日常词汇和专业词汇,同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运用积极词汇。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生如果要自如地使用英语语言,需要掌握《大学英语词表》中的6800个左右的单词和2600多个词组。其中的3200个左右为积极词汇。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以学生语言能力提高为中心;教学应在字词的基础上由句子水平转变到语段水平,由单纯重视语言运用的精确性转变为既重视精确又重视流利和通顺。教师在英语语言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过程中,一定要着重处理好两对"关系",即基础词汇、积极词汇和语段表达三者之间的关系和教与学的关系,前者要在夯实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英语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综合使用英语语言的水平,后者则强调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师要把握好培养英语语言认知能力和培养英语语言使用能力的互动关系。

另外,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思维,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不应该通过把英文译为汉语来帮助学生理解,而应该多挖掘内心深处对于英语语言的认知。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引导学生通往英语最精深的领域,去消化和吸收欧美语言的精髓,去认知和理解这种文化对我们自身的启迪作用。

学一门外语就应该去读这门语言中的优秀文学作品,同时,英语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多朗读英语美文。众所周知,作家没有激情,写不出优美的文章;教师没有激情,也读不出课文的原汁原味。读,要动脑子、动口、饱含感情,进入“角色”,正确理解文中蕴涵的情和意。读的人能读得荡气回肠,学的人感情思想才能收到碰撞。

(2)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内容

一个现代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是一个富有激情和创新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墨守陈规,一成不变。他总是能够挑战常规,大胆创新,努力探索最佳的教学手段和教学途径,通过对教材的艺术处理,激发起学生心中的智慧与求知欲;相反,一个平庸的大学英语教师,只知按常规办事,教学表面看面面俱到,四平八稳,生怕遗漏掉什么,什么都要讲,但又什么都没有讲透,陷入“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泥塘,效果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现代的英语教学流行“任务型活动”,但实际上,任务是多种多样的,是可以由教师自由创造的。当然,如何活跃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激情,都要靠教师的创新、探索。

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包括英语语言知识,英语使用技能,英语交际能力等。大学英语教师要善于通过英语语言的教学把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培养起来,并最终把学生的英语语言潜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大学英语教师除了进行课堂教学外,必须有能力有机会参与各种英语课程的设计。英语教学是一项综合工程,覆盖了大学各阶段的学习。大学英语教师如果没有课程设计的经验,就不容易掌握构筑完整英语知识结构的各个环节,不利于有重点,分步骤地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另外,一线教师有直接接触不同层次,不同背景学生的便利,他们必须能够总结归纳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不断通过课程建设改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做到能听,会改和善实施。

不过,课程教学的创新也不能一味的迎合学生,任何课堂教学的创新都是建立在授课教师能够驾驭课堂节奏和达到教学目的的基础上的。如果过分的迎合学生以至于在上课的过程中不能做到收放自如,反而会起到不好的效果。同时应该注意的就是,生动的语言应该幽默有度,如果灌输的成分太多太频,反而有失偏颇,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而这样一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勤恳度和求知欲望下降,对英语教学来说这是非常不希望发生的事情。

二、英语文化的传播能力

篇5

[作者简介]杨晓冬(1959- ),男,江苏南京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处,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江苏 南京 21116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8-0157-02

一、综合布线课程及其特点

综合布线系统是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它是计算机及通信网络的物理基础和信息传递通道。综合布线系统将建筑物内部的语音交换、智能数据处理设备及其他广义数据通信设施相互连接起来,再通过通讯设备同建筑物外部数据网络或线路相连。综合布线系统能够传输模拟与数字的语音、数据、图形、图像等信息;能传输电视会议与安全监视系统信息;能传输建筑物安全报警与空调控制系统信息。对于现代建筑物来说,采用标准的通信布线材料及通信设备,以模块化的组合方式组成的综合布线系统恰似智能建筑体内的神经系统,起着协调与控制智能建筑物内各子系统的运转,保持与外部系统的联系,并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做出及时准确细致的响应。没有了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化建筑只能是一个普通的建筑框架,综合布线系统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现代化智能建筑的品质与等级。

综合布线课程包含的主要内容是:综合布线系统的工业标准、网络传输介质和连接设备、网络总体规划设计、综合布线的工程设计、综合布线的施工技术、综合布线的检测技术、综合布线的验收与鉴定等。由此可见,综合布线课程实践性非常强,技术与技能培训是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核心。高职学院的综合布线课程,更是把实践技能放在首位,培养的是生产第一线所需的高技能专业人才。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高职教育中的体现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教育应用的飞速发展,将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经让位于将学生看成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倡导在一定的情景下,以学生为学习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同化、顺应和平衡知识图式。而教师则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定位于能力型和就业型的高职教育,在课程设计上应充分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具体工作项目或典型工作任务,引导学生“做中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新性,做到理论融于实践、动脑融于动手、做人融于做事,实现所学与所用零距离,自主地构建专业知识与平衡专业图式体系。教师在“做中教”,充分体现高职教育在理论上够用,技能上高人一等的特性。

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综合布线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综合布线的课程特点,结合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布线课程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出“三段式”综合布线实践教学法。第一阶段:认知实习,通过参观各类综合布线工程,形成综合布线基本图式。第二阶段:模拟实习,同化综合布线基本图式,细化综合布线框架。在学院的“综合布线模拟实训室”,利用模拟软件进行仿真设计与电脑布线,利用基于VRML技术建立的三维虚拟实验系统,让学生在与真实环境相似的虚拟情景下感受与体验。第三阶段:生产实习,一是在学校的综合布线实训室实习,二是跟随网络工程公司的综合布线施工队施工实习。以此顺应综合布线图式变化,最终平衡形成完整的综合布线技能体系。

1.学院的综合布线实训室实训。综合布线实训室建有各种材质各种形状的建筑物和框架,以及各种综合布线设备与线缆,完全按照“工作中需要什么,实训室就有什么”的要求进行配备。学生在实训室要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如线缆测试仪、光纤熔接机、光时域反射分析仪等;各种信息模块及插件的连接。如RJ45水晶头的连接、光纤的连接、配线架和机柜的连接等;各种线材的选择,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各种综合布线模块的布线区域,如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干线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等;各种线槽和管道的安装,如金属槽、PVC塑料槽、桥架等;各种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管理和文档管理,如工程安全管理、工程质量管理、网络结构文档等;综合布线工程的验收与鉴定,如环境检查、器材检查、缆线的敷设与保护方式的检查及验收文件的准备。通过实训室实训,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布线技能,还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培养了学生协同工作能力。

2.综合布线工程现场施工跟班实训。经过模拟实训和实际技能实训,学生已经掌握了综合布线工程各项工序的基本技能,能够承担基本的布线任务和解决综合布线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但是,现代建筑各具特色,万紫千红,百花争艳,从建筑风格,到建筑材料、框架结构都是千变万化,每个业主的要求也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在实际的布线工程中锤炼自己,接受各种考验与锻炼。在综合布线工程现场,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分组不固定,完成一项工作以后重新组合。要求每位学生轮流承担不同的分组角色,如组长、施工员、技术员、检验员、材料员、档案管理员等,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技能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服从能力。分组以后,每个小组分到相应的工程施工班组,学生根据该班组的当天工作任务先拟定完成该任务的技术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所需工具、设备和布线材料等。然后与工程公司施工队的相关施工计划进行比对,找出差别所在,进行分析研究。在现场教师的指导下各组修改自己的方案,并试图指出工程施工队施工方案的优缺点。经过这样反复求证式训练,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将快速提高,很快就可以参与工程队的工程设计与开工的准备工作了,并融入工程队成为其中一分子。施工方案确定以后,在班组的企业实训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实际施工中注意检验理论设计优劣,找出设计的偏差所在,提高设计水平。实际施工中会遇到许多突发事件,这正是跟班实训的目的之一,它可以锻炼学生的预测能力和应变能力,养成学生沉着冷静的工作态度,丰富学生的工作经验;实际施工不仅使学生的技能逐步形成,也使学生体能得到增强,为学生完成高难度的攻坚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布线课程结束以后,学生熟悉并掌握了综合布线工程的各项技术要求、工作程序、施工要领和检验验收标准,成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经验的高技能的综合布线人才。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时,上岗就能顶岗,成为生产第一线的高技能骨干人才。

四、综合布线实训课程的保障机制

实践性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必须要建立与实践教学相匹配的保障补偿机制,以保证实训教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圆满完成,并保证学生获得最新最先进的技术与技能。

1.高水准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是实训教学得以开展的前提。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是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深厚的专业实践经验,同时又具备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的高职教育工作者。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有两个来源,一是高职学院专任教师,他们的特点是理论性比较强,大部分具备了硕士博士学位,但是实践性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学院可以通过访问学者的方式,派他们去企业锻炼,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以获得较高的职业资格证书为锻炼培训要求,使他们成为又红又专的高职教育专家。二是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生产实践经验,缺乏的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学院可以和企业合作,对满足一定条件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教学培训,发放校外实训指导教师资格证书,聘请他们为学生校外实训指导教师。具有充足且高品质的实训指导教师队伍,是开展实训教学的坚实基础。

2.实训场地是实训教学得以进行的物质基础,综合布线生产性实训基地主要在网络工程公司,实训场地随公司布线工程施工地点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情况下,施工场地混乱且狭小,人多了难以施展,也容易出现安全隐患。所以,对布线公司来说,接受学生实训,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负担,弊大于利。要想企业积极接纳学生实训,只有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谋发展”的原则,与企业资源互动,深度合作,弱化弊端,强化互利。学院最大的资本是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学院和企业可以建立定向培训机制,企业参与人才培训,对学院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具有优先选择权。当然,合作办学的企业必须具备一级资质,掌握一流的综合布线技术水平,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并热心教育事业,它们既是学校实训基地的合作伙伴,也是学院发展的重要参谋,而学院则成为企业发展的智囊,企业发展的新鲜血液的提供者。

五、综合布线实训课程的评价标准

综合布线的教学方法是“典型任务推动型”,学生完成了各任务模块,也就完成了整个课程的学习。学生是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是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指导的方式展开。所以,对学生的课程成绩,不能沿用以往,只是一张试卷,几句问答就可以得出的,而是从课程的开始到结束,对每一模块的意义构建、技能水平状况做出综合评价,既要考核布线工程的设计能力,还要考核实际施工能力、施工质量、应变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综合各项能力,得出各模块考评成绩,平均各模块成绩,最终得出该学生综合布线课程的总成绩。各项能力的评价分成个人自评、小组互评、施工指导教师评价和任课教师评价四个部分,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学生个人自评和施工指导教师的评价占有较大的分值,各占30%,学习小组互评和任课教师评价各占20%。

各项能力的考核内容:施工能力是学生能够进行实地考察,并与客户进行需求分析,拿出工程技术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施工质量是布线工程的生命,它必须符合客户要求并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应变能力是我们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意外情况,这时如何应对?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高低也就一目了然了; 团结协作能力是在布线工程中,几乎所有作业都需要一个团队共同去完成,离开了团队,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因此,在学生实训中,教师要有意地培养学生的协同工作能力,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和相互包容能力,建立起融洽的同学同事关系;组织领导能力是每个团队都需要管理,管理出效益。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及创新等手段,综合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少的资源消耗实现团队目标。高职毕业生只有具备了组织领导能力,才能够有效放大自己的潜能,承担各种复杂而艰巨的工作任务,充分体现高技能人才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篇6

(一)健康的界定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概念的认识也不断发展完善。截至1990年WHO提出了现今的健康观念,即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完善的四维健康观。同时,新的健康又有躯体、情绪、心灵、理智、职业、环境和社会七个维度层面,告知人们用发展和动态的眼光看待健康。四维健康观既是整体的健康观,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最后还要力求达到以上各个方面的静态平衡。

(二)健康教育的界定

健康教育是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以促进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系列活动及其过程。健康教育通过向大众传播健康信息,对目标人群进行健康观、价值观的认知教育以及保健技能的培训,针对特定行为进行干预,通过这些系列工作可以有效地帮助工作对象掌握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价值观,改变不健康行为和采纳健康行为,避免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主动追求健康,提高健康水平。

(三)“五位一体”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

由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受到内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加之自身能力薄弱,如若再受到家庭中不和谐或不健全的状况、社会的不良风气、学校教育的缺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极易产生高危行为。所以基于动机理论,以个人为主体,建立学校、政府、家庭和社会“五位一体”的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值得探索。

(四)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对大学生高危行为的影响

国外的健康教育模式一直推崇的是综合性的教育模式。全面的性教育(CSE)也被罗列其中,同时强调教育要包括禁欲,禁欲可作为很好的疾病预防策略。综合性的教育模式提供了医学上关于避孕药和的准确信息,推广禁欲与有保护的性行为;综合项目包括禁欲的详细信息,并且致力于防治艾滋病、性病等,通过教育项目使大学生自我克制主动避免婚前性行为以及婚外性行为,减少高危行为的发生,预防艾滋病,使学生成为健康、自信、快乐的人。

二、理论依据

现代病的根源往往是人们的无知且缺乏正确的信息来源、贪欲却不自制、精神滑坡,导致道德上的缺陷,从而导致不健康的行为(即高危行为)的产生。建构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基于特定路径与理论依据,从全新的视角和源头出发,对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建构分析。

(一)引用建构主义

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传统的教育模式只是教师、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简单联系,现代的教育逐渐引入了媒体、非营利组织等多部门,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旨在通过多方协作、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更好地完成教育。

(二)动机理论视野下的模式构想

动机是指“发起并保持目标指向的行为的过程”。认知动机理论认为动机的两个来源是对于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的考虑、预测和自我树立目标作为行为评价的标准;保护动机理论(PMT)认为健康相关行为来自于个体对结果的预期和感知价值,涉及个体所认知危险的严重性、对威胁的易感性、保护行为在抵御威胁方面的有效性和个体采取保护行为的能力四个因素;人本主义动机理论强调个人的自由、选择、自我约束、为个人成长而努力等因素,注重内部的动机;行为主义的强化动机理论为健康教育提供了抑制、引导的强化策略。从动机理论的发展来看,学界正在寻找将人是机器的比喻和人是神的比喻相结合的普通动机理论,即日益强调动机的多元性。因此,大学生健康教育既要注重身体健康,又要注重心理健康;既要注重普遍原则,又要关注个体性;既要注重外在诱因、环境的影响,又要注重内在原因;既要注重理性认知,又要注重情感诉求。

三、构成框架

(一)随机通达教学设计

指学习者可以通过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学校教育可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体,采用多途径、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模式,运用“讲授+活动+咨询”参与性互动模式,采用课堂讲授、阅读、讨论、案例教学、观摩、角色扮演、咨询服务等教学方式,以现代传媒技术为传播载体来有效提升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认识水平。此外,学校教育要不光停留在知识层面,也要注重艾滋病反歧视教育,关爱艾滋病患教育。

(二)抛锚式教学设计

也称情境式教学设计,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求解。健康教育过程中要综合多种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情景体验,移情作用、少年妈妈现身说法、男生体验孕妇装等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健康教育,意识到高危行为的危害,懂得自身对于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继而主动学习健康知识,培育健康的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远离高危行为以求健康。

(三)中西结合,五位一体,协同教育

借鉴国外健康教育中的成功案例,比如美国开展综合性学校健康教育(CSHE)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密西根课程模式,英国中学的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课程(PUSH)教育卓有成效,挪威建立全国目标,墨西哥教育部和卫生部密切配合,加拿大成立国家指导委员会,澳大利亚在全国开展新的健康教育计划,日本颁布学校保健法。加强学校、政府、家庭和社会主体之间的多维互动,协同教育,由点到面创造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支持系统。其中,政府注重要大力支持,加大宣传,起好带头作用,挣脱传统文化的束缚,为学校和社区提供性教育资源,并且各个单位主体要试图建立相关机制,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对大学生开展综合性性教育。

四、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的特色

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在借鉴国外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同时,注重主体的能动性,客体的协同性,内容的多样性,及时更新并不断完善,关注危险的性行为的共通性,关注高危行为的触发点,使当代大学生建立全面的健康教育观念,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通过有效干预降低高危行为的发生率,预防艾滋病,从而获得社会的、自身心理的、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多方收益。提倡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即强调实施主体的综合性,教育内容的综合性,阶段和方法的综合性。

(一)综合性的实施主体

健康教育需要建构实施主体和受众的畅通桥梁,多渠道、广范围、有深度的教育。“五位一体的”综合性模式在发挥自身动机的基础上,可以调动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力量协同教育。其中,大学生是主体,具有不可替代的内因作用,一切的健康行为活动都应以其为根本导向。健康教育要注意调动其内在动机,运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KABP),充分发挥知、信、行的基础、动力、目标作用。就实施主体来说,首先,学校是实施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健康教育需要提升大学高层教育主管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度和重视度,提升师资水平以整合教师队伍,完善教材,创新教育方法,健全教育设施。其次,政府是健康教育的主导,政府健康教育立足于宏观调控,调动教育部、卫生部、学界、新闻媒介等多方力量,树立全国目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引导教育新方向。再次,家庭是健康教育的港湾,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向孩子及时灌输相关教育知识,尤其是离异或者单亲家庭更要积极引导孩子。最后,社会是健康教育的保障,发挥非政府组织的非凡作用,开展社区教育、社会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以上四方要多多配合,可以建立联动模式,统筹协调,分期监控教育成果。

(二)综合性的教育内容

当前我国青少年性成熟年龄明显提高,未婚同居及未婚妊娠现象较普遍。大多数学生缺乏避孕意识、避孕措施使用率低,或对避孕知识一知半解、避孕方法不当。健康教育需要按需而教,寓教于乐。教育内容要涉及生理教育、心理教育、社会适应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方面,避免部分内容的缺失,改变当今教育中“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状。对于大学生,尤其需要注意性健康教育,综合性的性教育应该囊括性心理、性生理和性道德多方面,培养其自律和理性选择的能力,为其成为独立文明的公众打好基础。基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在素质教育中发展全面的健康教育,向大学生灌输科学的性知识、青春期知识、安全知识、艾滋病知识、伦理知识等。

(三)综合性的阶段和方法

篇7

 

专业教员是指在教育中教授某一具体军事专业学科的教员。教员的素质和水平,决定着教学质量。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员队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推进军队院校教育转型,首先应是促进专业教员素质的转型,而认真研究新形势下专业教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又是转型的基础和前提。 

一、教育观念具有明显的时代性 

教育观念是专业教员对某种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确认和坚信,它常作为一种无意或先验的假设,潜移默化地支配着专业教员的行为,对于专业教员提高施教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提高专业教员施教能力,必须先转变专业教员的教育观念。要使专业教员进一步从军队人才建设的全局上认清军队院校实施任职教育的背景、意义和要求,理解任职教育的内涵、本质和属性,更加充分地认识和把握任职教育专业口径相对较窄,课程内容相对集中,教育培训指向性、针对性和适应性相对较强,培训时间更短、起点更高、难度更大等特点,逐步形成贴近作战任务、贴近武器装备发展、贴近任职岗位、贴近培训对象。并以此为基础和指导,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施教能力提高。因此,任职教育院校要求专业教员在坚持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开放教育等观念的同时,应确立适应任职教育需要的新观念: 

(一)树立能力本位教育观 

围绕提高打赢能力,既重视向学员传授新知识、新技术、新装备和新战法,又重视培养其实践能力和解决岗位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视培养其高科技素质、信息素质、创新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树立问题中心课程观 

善于创造性地围绕军队信息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难点问题,打破学科界限,重组内容体系,突出问题性、研究性、案例式课程教学,努力创新战法训法。 

(三)树立启发引导教学观 

以学员素质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员的学历、经历、经验等教育资源优势,引导激发学员参与教学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坚持启发内容的结构性,启发主题的问题性,启境的互动性,启发形式的多样性,让学员理解学习过程,通过学会达到会学、会用、会创造。 

(四)树立实战标准质量观 

衡量任职教育质量的最终标准,不是结业考试成绩,而是能否经得起实战考验。因此,必须着眼实战需求,服务作战部队,贴近岗位实际,提高培训质量。 

二、军事专业素质 

军事专业素质是军队人员所应具备的本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军队任职教育院校专业教员的军事专业素质应括本专业的文化知识和实践能为。主要体现在军事基础理论要扎实、军事专业理论要精通和军事实践能力要增强三个方面。 

1、军事基础理论要扎实 

能够对现实军事问题进行正确论证、说明和总结,对未来军事趋势进行准确把握和科学预测等。教员要了解军事历史知识,掌握通用战争理论;要通晓备军兵种作战理论,包括敌我双方备军兵种体制编制、作战运用原则、主要作战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要熟悉战略、战役、战术三个层次指挥决策、协调控制的相关知识;要了解武器装备和指挥系统知识,包括敌我双方主战获器装备性能,信息化武器装备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 

2、军事专业理论要精通 

教员要精通自己所教专业的学科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对本专业的知识掌握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熟知本专业学科发展的历史演变、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等,以及本专业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学术动态,把握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学科前沿动态。 

3、军事实践能力要增强 

真知来自于实践,教员应把掌握的专业知识应用到战备、训练、管理和科研王作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充实、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同时教员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将部队的作战、训练、管理贯穿于其中,这样才能更加贴近实战,更加贴近部队需要,这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三、知识结构具有极强的复合性 

任职教育是建立在高等(中等)学历教育基础上的,学员具备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和研究能力。专业教员要在任职教育中成功地开展教学,必须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专业教员的理论知识不仅仅包括专业基础知识,还包括专业核心知识、专业相关知识以及专业前沿知识。任职教育不是“知识传授型”教育,而是“能力培养型”教育,教育的过程就是使各种基础的、专业的、技能的知识转化为学员个体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性,要求任职教育专业教员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上融合 

高等学历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获得从事高等学科、专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为专业工作打基础,而任职教育是各级各类军官根据岗位任职需要,在高等教育的基础上,获得相应军事任职岗位上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其教育目的直指岗位。专业教员除了要有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知识,熟悉部队训练、作战等情况,以达到理论与实践上的融合。 

(二)课程设置的综合性,要求专业教员在多学科与多专业知识上交汇 

任职教育课程设置体现出高度综合性,打破学科壁垒,淡学科界限,使课程目标由知识本位向学员发展本位转变。以增强学员的任职能力为核心,以提高教育的综合水平为途径,实现军事教育的综合集成,进一步实现由单一专业型教育为主向指挥、管理型综合教育模式转变。同时,专业教员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具有单一学科,单一专业的教员已经不能满足任职教育的需要,教员不仅是某一学科的骨干,某一专业的尖子,而且更要通晓其它学科和专业,在学科和专业上形成知识交汇。 

参考文献 

篇8

专业教员是指在教育中教授某一具体军事专业学科的教员。教员的素质和水平,决定着教学质量。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员队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推进军队院校教育转型,首先应是促进专业教员素质的转型,而认真研究新形势下专业教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又是转型的基础和前提。

一、教育观念具有明显的时代性

教育观念是专业教员对某种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确认和坚信,它常作为一种无意或先验的假设,潜移默化地支配着专业教员的行为,对于专业教员提高施教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提高专业教员施教能力,必须先转变专业教员的教育观念。要使专业教员进一步从军队人才建设的全局上认清军队院校实施任职教育的背景、意义和要求,理解任职教育的内涵、本质和属性,更加充分地认识和把握任职教育专业口径相对较窄,课程内容相对集中,教育培训指向性、针对性和适应性相对较强,培训时间更短、起点更高、难度更大等特点,逐步形成贴近作战任务、贴近武器装备发展、贴近任职岗位、贴近培训对象。并以此为基础和指导,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施教能力提高。因此,任职教育院校要求专业教员在坚持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开放教育等观念的同时,应确立适应任职教育需要的新观念:

(一)树立能力本位教育观

围绕提高打赢能力,既重视向学员传授新知识、新技术、新装备和新战法,又重视培养其实践能力和解决岗位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视培养其高科技素质、信息素质、创新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树立问题中心课程观

善于创造性地围绕军队信息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难点问题,打破学科界限,重组内容体系,突出问题性、研究性、案例式课程教学,努力创新战法训法。

(三)树立启发引导教学观

以学员素质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员的学历、经历、经验等教育资源优势,引导激发学员参与教学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坚持启发内容的结构性,启发主题的问题性,启境的互动性,启发形式的多样性,让学员理解学习过程,通过学会达到会学、会用、会创造。

(四)树立实战标准质量观

衡量任职教育质量的最终标准,不是结业考试成绩,而是能否经得起实战考验。因此,必须着眼实战需求,服务作战部队,贴近岗位实际,提高培训质量。

二、军事专业素质

军事专业素质是军队人员所应具备的本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军队任职教育院校专业教员的军事专业素质应括本专业的文化知识和实践能为。主要体现在军事基础理论要扎实、军事专业理论要精通和军事实践能力要增强三个方面。

1、军事基础理论要扎实

能够对现实军事问题进行正确论证、说明和总结,对未来军事趋势进行准确把握和科学预测等。教员要了解军事历史知识,掌握通用战争理论;要通晓备军兵种作战理论,包括敌我双方备军兵种体制编制、作战运用原则、主要作战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要熟悉战略、战役、战术三个层次指挥决策、协调控制的相关知识;要了解武器装备和指挥系统知识,包括敌我双方主战获器装备性能,信息化武器装备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

2、军事专业理论要精通

教员要精通自己所教专业的学科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对本专业的知识掌握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熟知本专业学科发展的历史演变、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等,以及本专业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学术动态,把握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学科前沿动态。

3、军事实践能力要增强

真知来自于实践,教员应把掌握的专业知识应用到战备、训练、管理和科研王作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充实、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同时教员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将部队的作战、训练、管理贯穿于其中,这样才能更加贴近实战,更加贴近部队需要,这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三、知识结构具有极强的复合性

任职教育是建立在高等(中等)学历教育基础上的,学员具备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和研究能力。专业教员要在任职教育中成功地开展教学,必须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专业教员的理论知识不仅仅包括专业基础知识,还包括专业核心知识、专业相关知识以及专业前沿知识。任职教育不是“知识传授型”教育,而是“能力培养型”教育,教育的过程就是使各种基础的、专业的、技能的知识转化为学员个体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性,要求任职教育专业教员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上融合

高等学历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获得从事高等学科、专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为专业工作打基础,而任职教育是各级各类军官根据岗位任职需要,在高等教育的基础上,获得相应军事任职岗位上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其教育目的直指岗位。专业教员除了要有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知识,熟悉部队训练、作战等情况,以达到理论与实践上的融合。

(二)课程设置的综合性,要求专业教员在多学科与多专业知识上交汇

任职教育课程设置体现出高度综合性,打破学科壁垒,淡学科界限,使课程目标由知识本位向学员发展本位转变。以增强学员的任职能力为核心,以提高教育的综合水平为途径,实现军事教育的综合集成,进一步实现由单一专业型教育为主向指挥、管理型综合教育模式转变。同时,专业教员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具有单一学科,单一专业的教员已经不能满足任职教育的需要,教员不仅是某一学科的骨干,某一专业的尖子,而且更要通晓其它学科和专业,在学科和专业上形成知识交汇。

参考文献

篇9

1.加大通识教育课程的比例

根据师范类学生培养特点,特别是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特点,可以适当增加公共必修课的比重。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重视通识教育课程,认为广博的通识教育知识是未来教师从事教学的必要条件。根据唐松林的研究,国外的通识课程在整个课程设置中所占的比例为美国40%、日本37.7%、德国33.3%。借鉴国外经验及国内的教学实践,根据我国师范教育培养的特点,应当大力研究通识课程结构,设置更适合专业发展需要的通识课程。设置的公共课程所占总课时的比例至少应达到30%。普通教育课程的设置要在原有政治、英语、计算机和体育课程的基础上,调整课时比例,增加课程内容。注重加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教学内容,增强基础文化科学知识的课程内容,强调文理渗透,强化综合素质教育。

2.增加通识教育课程的门类

为了培养精于素质教育的复合型小学教师,必须增开素质类课程,构建以德育类课程、工具类课程和素质类课程三位一体的通识教育课程新模式。一是改革德育类课程的教学,实行“理论讲授+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减少政治课的学习时数,加强社会实践,通过指导师范生参与社会实践,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来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二是通过强化工具类课程来加强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增开一些新的工具类课程,如外语、计算机、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等。三是增开素质类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开设的课程可以包括中国近现代史、人文科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外国文学、中国文化、实用写作、科技发展史等内容。还可以开设一些美学艺术类的课程,如美学概论、艺术思潮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使学生整体素质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二、整合学科专业课程,增强综合性

学科专业课程是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和基础,教师所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世界各国小学教师培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小学教师必须从事多门课程的教学,每一位教师不仅能胜任一个班级的几门主要学科的教学,还应具有指导多种课外活动的能力。再加上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综合性,现代小学教育强调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新型教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专业课程改革也要与学科的发展趋势相适应,体现综合性,注重课程内容的整合。我们应按照少而精、博而通、深入前沿的原则和思路,重新选择和确定学科专业课的基本内容,对学科专业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应注意学科知识内容的综合,形成综合化的知识结构,培养教师洞察、剖析、选择、整合和迁移的能力。如大学语文、大学数学等课程,避免了学科知识划分过细、每一部分都力图自成体系的弊端,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对本学科知识进行模块式重组,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小学教师的学科知识强调博而通,应简化课程内容,主干课程要少而精,更新课程中的陈旧知识以及实用性和基础性不强的知识,反映该学科的前沿内容,使课程内容体现出时代的强音和可持续发展的特质。为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宽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走上工作岗位后,在任教学科上有广泛的适应性,同时在某一学科领域有较深厚的功底,学有专长,每个方向的学生在扎实掌握本方向的学科专业知识外,还应掌握2~3门的相关学科的内容,本学科内部以及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形成内在联系,建构新的知识体系,适应跨学科教学的需要,为他们将来成为小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

三、拓宽教育专业课程,增强实用性

教育类课程是师范院校区别于其他院校,师范专业区别于非师范专业的重要标志,是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教师职业专门化程度的重要保证,体现了教师教育的特色。

1.增加教育专业课程的比例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认知方面的偏差,教育类课程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而开设门类少,且学时数在总学时中所占比例一般只有15%左右,从国外教育类专业课程比例来看,德国是25%、英国是25%、法国是20%,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实际情况差距甚远。因此,应提高教育专业课程在总课时中的比例,大约占到总课时的20%~25%左右。作为教育类课程,既要为学生的发展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从而开设教育概论、中外教育史、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等课程,又要注意结合未来小学教师的工作来设置课程,开设儿童心理学、小学语文(数学或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现代教育技术、小学生心理辅导、德育理论与班主任工作及小学班队工作原理与实践等课程,增加教育理论教学及技能训练的力度。

2.增强教育类课程的适切性和实用性

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最好不断线,每学年、每学期都有此类课程,使学生在系统连贯的学习中形成丰厚的教育理论素养,为学生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扎实的教育科研能力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尤其要注意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摒弃一些陈旧的内容,介绍教育改革的动态和发展新趋势,反映当代新颖的教育理念,加强与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一般教育理论的泛泛传授,激活知识在践履层面的活力,加强教育理论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的整合,如关注学生教育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和提升等。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增强工作后的适应力与创造力。

四、强化教育实践课程,增强连贯性

教育实践课程是具有综合实践性的重要课程,主要包括教育见习和实习,是教师职前教育的必要环节,对于学生理解小学教育,熟悉小学生,巩固专业思想,学习与掌握教育规律、培养教育教学和初步的教育研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必要的环节。

1.延长教育实践的时间

小学教师的经验知识只有通过教育实践才能获得。国外教师教育都很重视教育实践这一环节。在集中实践方面,美国大约为一个学期;德国非常强调教学实践,并且规定两年见习时间;法国将教育实习系统化制度化,安排了熟悉性实习、陪同实践实习、责任实习。英国更是把实践看成重中之重,与地区小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有累计32周的教育实习。相比之下,我国小学教师课程方案的教育实践环节比较薄弱,教育实践课时偏少,而且形式单调(一般只安排6~8周的教育实习),开设时间晚(一般安排在第七、八学期),短暂的实践不能使师范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特性形成深入的认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课程改革的意见》也明确提出师范生到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因此,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是切实可行的,笔者认为教育实习的时间达到英国的一半———16周左右是可行的。

2.采用连贯性实习的方法

实践中可采取连贯性实习的方法。连贯性实习是一个贯穿于高师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教育实践活动。其内容安排随着年级的递增而渐趋复杂,且低高年级的实习内容能连续和继承,最终熟悉、掌握教师职业的全过程。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课要从学生一入校就开始,直到毕业,应贯穿于整个学程,分散到每个学年,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在不同时段开展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教育理论知识的同时,深入小学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以增加教育理念学习的针对性,又可以使认识与实践的结合走向深化。从学生入学起,每个学期应安排一周见习(分散与集中相结合),重点在于体验和见习,使学生在大量接触专业课程期间就能对将要从事的教育活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第七学期安排10周教育实习,使学生对小学教育工作及其改革发展有一个整体的、持续的了解,使他们毕业后能顺利任职。通过连续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等方式,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的交替进行促进二者的融合,加深学生对教育实践的感悟和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教育实践性知识,为他们成为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的当代研究型、反思型、专家型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他们一毕业上岗就能成为一名骨干教师,缩短其专业成长的周期。

篇10

课程是大学培养人才的主要载体,是教育目标实现的手段。课程设置是根据特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组织和编排课程的系统化过程,它受一定的教育目标与教育价值观的决定和制约[1]。课程设置是由某种预定的课程内容和知识进程所构成教学集合。当代高等工程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集综合的知识背景、整体性的思维方式、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于一身的工程师。这一目标决定了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必须与社会工程实际需求相契合,以保证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正如布鲁贝克所说:“由于高等教育越来越被指望能运用高深学问去解决社会问题,因此,决定课程结构的应该是应用型学科而不是传统学科。”因此,不能忽略的是在课程设置时应围绕一定的培养目标,按照一定的设置原则进行。但是,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无视大工程观的实践特点,忽视综合性与实践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课程安排缺乏创意、课程内容缺乏综合性。在以往的工程专业教育中割裂了知识的整体性,这就使得高等工程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也打上了过分专业化的烙印。不注意学科、专业之间的联系沟通,造成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长期以来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狭窄于技术”和“技术上狭窄”的困境,而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方向不仅要求将各种有关技术学科进行整合,而且这种整合必须在政治、经济、人文、环境、法律等“大工程教育”系统中进行。通过更加综合化的课程来实现工程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反观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课程建设,尽管改革已经进行了20余年,但至今仍未解决课程体系中存在的根本问题。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界受前苏联教育模式及课程价值观的影响,习惯于按照人类的学科体系从系统性和科学性出发组织课程及内容,而较少从人的认识过程的实际需求和任务出发进行考虑。这就造成原有的课程体系基本没有改变,依然维持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顺序的三阶段模式。从方法论上讲,工程教育的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践课程教学如何进行,理论课与实践课、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设置顺序如何安排,都是工程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实际的问题。茅以升先生的“习而学”教学模式,是一种有异于人们惯常思维的课程设计思想,即主张:为了遵从工程教学的特性,实践教学可以放在理论教学的前面,专业课程也可以在基础课程前面设置。它的精髓在于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其本质特征是强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化。先习后学,再习再学,实习与理论相结合。传统的课程设置相对独立,综合性课程非常少,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一般都在各门课程的内部进行,学科壁垒依旧牢不可破。所谓系列课程和课程群建设还只是把相关的课程机械地组合在一起,并未真正地建立起课程间的联系,更谈不上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形成新的课程。要解决这一问题,现代工程教育的课程设置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打破学科壁垒,把被学科割裂开来的工程再还原为一个整体,为学生提供综合的知识背景,以利于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

(2)重理论、轻工程。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工程教育相比,我国高校普遍缺乏与工业界的紧密联系,而且这个“先天不足”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善。高等工程教育过于重视课堂教学,以灌输理论知识为主,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正确性与严密性而忽视工程技能的培训,造成“工程化”不足,严重影响了教学实验、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仅仅被认为是理论学习的附属品,实行“弹性”学时,教学时间经常被削减、挤占和挪用。这种重“学”轻“术”的现象导致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差,而且更严重的后果是使学生越来越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和提出不同见解的能力,与创新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2]。

(3)教学评价的指针失衡。当前,国家对高校水平的评价,不是依据学校的层次和定位,而是用硬性统一的标准,这对高校的课程建设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很多教师不重视自身授课质量的精雕细琢,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出科研成果上。

二、面向工程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目标

世界各国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趋势是课程的多样化、综合化、实用化、现代化、个性化等。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既要体现高等工程教育的一般需求,又要反映不同专业的特殊需求,既要体现统一性,又要反映出多样性,既要体现社会的需求、学科体系,又要反映学生的特点(个人的价值取向)。确立培养目标就明确了课程的内容与结构,决定了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必须与社会工程实际需求相契合,以保证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高等工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高等工程教育目的的体现,具体落实在专业培养目标之中,是人才定向、课程调整的重要杠杆。在以专业来培养人才的模式下,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专业培养计划和方案中。对任何专业来讲,培养目标是随着不同时期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要求有与之对应的课程结构,且该课程结构应能全面体现培养方案所要求实现的培养目标和宗旨,并能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课程体系。针对当前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新的设置方案须注意课程体系的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要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知识获取与应用知识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能力培养体系,以及一个有利于养成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的素质教育平台。

三、面向工程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里仅基于面向全面工程教育对课程体系的改革做初步探索。

(1)课程内容需以全面工程教育理念设置。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必须明确高等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工程本身是关于科学知识及技术的开发应用,是满足社会需求的一种创造性的实践,工程教育就意味着实践教育。世界上众多高等工程教育者提出“回归工程实践”,强调“实践才是工程专业的根本”,这就要求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更加重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高等工程教育不应该过分强调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避免在理论课方面求全求深,而应重视工程实践课程,加强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融合,改变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局面。促成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促进,要将“阶梯型”课程结构改变为“渗透型”课程结构。所谓“渗透型”课程结构,就是指理论课程教学中渗透进实践内容,将实践环节融入到理论课程中去。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传授中紧密联系实际工作案例,安排定向的专业实践活动,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真正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强调实践就是要让学生尽可能地获得从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经验,多参与实践活动,保证实践课程的质量。

篇11

1 以能力为体,以素质和知识为两翼的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意义

以能力为体,以素质和知识为两翼的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构建有其基本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依据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的特性和目标上。一体两翼的教学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采用的是有利于强化技能训练的课程模块化方式,课程模块化方式就是将学生就业所需的各类技能通过某种合理的标准划分为若干板块,这些模块有机地组合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教学内容,包括学生的本专业技能和相关专业的技能,所以,这种模块化的方式其实是通过多专业渗透的途径,强化了学生的本专业技能,又可以适度拓展学生的技能体系,对促进学生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以能力为体,以素质和知识为两翼的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确立的的基本要求

2.1 以就业为导向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这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说的就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根本属性的明确其实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前提。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创新必须坚持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在就业导向下,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当坚持实践教学的度和量,适当淡化理论内容的教学,在理论知识够用的前提下,加大技能训练的权重。技能训练既包括学生的专业技能,这是基础,不可动摇,同时适当地鼓励学生掌握与将来岗位相关的其他专业的部分技能,丰富学生的技能体系,增强就业适应性,提升就业竞争力。

2.2 以能力为体

以能力为体即以“能力本位”为基本价值取向,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着重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以能力为体改变了传统教学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更加适合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和学生的生存与发展需要。

《意见》中所指的应用性专门人才强调的就是能力,这种能力广义上指综合职业能力,狭义上则可认为指的是专业技能。无论广义还是狭义,能力为体与强调知识水平尤其是理论知识水平的其他类别教育相比,就是彰显职业教育特色的一项基本的要求。离开能力谈职业教育其实就是否认职业教育。

2.3 以素质和知识为两翼

教学内容体系以能力为体,以素质和知识为两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切实践行工作过程、任务驱动以及能力为本的理念,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适切性,更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以能力为体,以知识和素质为两翼强调了能力本位,在能力本位的基础上,强调了素质和知识的同等重要性。强调素质,尤其是综合素质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要求具备一定的素质。因此,强调能力本位,并未忽视综合素质的提升和知识的传授。

2.4 通过多专业渗透的途径

本科及以上层次学校采用的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相比,通过多专业渗透的方式培养具备高附加值技能的专业人才是高职院校较为适切的做法。这种做法不需要复合型人才培养所要求的不同的完整的专业背景,不需要特别关注文理相通,既可以是同一学科领域中不同专业的相互渗透,也可以是不同学科的不同专业间的相互渗透,也无需像复合型人才培养那样有很高的要求,途径和方式灵活,人才培养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通俗地说,就是容易实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2.5 课程决策分权化

课程决策分权化,是指赋予,更确切地说是归还职业教育的各利益相关者在人才培养上的话语权,通过利益相关者话语权的充分行使,共同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在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上,职业院校不能闭门造车,必须邀请用人单位和准用人单位的技术人员和管理层一起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大力提倡邀请相关教育与科研机构介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单位要尽可能多地包含职业教育的各利益相关者。对于参与课程决策的相关主体的意见和建议,高职院校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要舍得在课程决策方面分权,将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通过教学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的重组或调整充分反映出来,这既是对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需求的重视,更是对职业教育本身负责的做法。通过分权化,充分尊重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这样制定出来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真正适应市场的需求,满足社会对人才的真实性需求,是顺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做法,而非强迫社会接受我们一厢情愿、自以为是地培养出来的学生。

2.6 适度弱化理论教学

适度弱化理论教学并非放弃理论教学,而是指理论教学要少而精,以够用和实用为量和度的界限,无需强调理论知识的绝对完整性。不是闭门造车,通过教研组或教学团队想当然的选择去确定理论教学内容,而是要严格依据学生日后的所需岗位能力科学设定理论教学的知识点,专业岗位在知识层面需要什么就安排什么,以突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具有直接效用为理论知识安排的直接追求。适度弱化理论教学还必须坚持理论教学是为实践技能教学服务的原则,所以适度弱化理论教学其实更能体现对理论知识教育的重视,体现了能力本位观下,对理论知识的一种理性态度。

2.7 课程目标综合化、具体化

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目标就要综合化,也要具体化。综合化意指目标的确立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即以就业为导向,要有明确的宗旨,即为就业服务,要要一定的前瞻性,综合体现时代对职业教育人才的要求。具体化则是说,总目标和子目标都要有清晰的内容要求和明确的针对性。教学内容的设置和课程体系的确立都要依据总目标和子目标,辐射或发散开来,但绝不可脱离目标。

3 科学构建以能力为体,以素质和知识为两翼的多专业渗透的教学内容体系

职业教育所具有的职业性、技能型、实践性和应用性等特征,直接决定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就业为目标,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在教学内容体系与岗位能力需求有机结合的基础上,科学、精当地选择与培养职业能力不可缺少的专业知识内容,结合实践教学,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高附加值技能的适应岗位要求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3.1 实现教学方法体系和内容体系的转变

3.1.1 教学方法体系的转变

职业教育应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全真模拟训练以及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采用的课赛合一或者赛场教学等方法。职业教育重视和关注学生的直观感受和体验,学生就是通过这些直观感受和体验习得职业技能的,这是职业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体系当为开放的体系,究其实质乃是一种无定法的教学方法,并不强调教学方法的理论定位,重视的是方法所能带来的教学效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确定教学方法体系的依据的是将技术成果如何应用于实践,如何使学生能迅速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的各项能力、知识和素质需求。通过对学生进行能力、知识和素质的教学,将能力习得和知识传授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适度够用的知识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

3.1.2 教学内容体系的调整

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市场需求,根据学生就业需要有的放矢的选择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科学地处理好毕业就业和将来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之间适度与适用的关系。

应当依据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依据就业岗位的复杂性,适度地安排职业技能的教学,在强化学生的本专业技能同时还应当灵活地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本专业需要,鼓励学生学习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其他专业的基本技能,形成部分高附加值技能。

3.2 构建多专业渗透的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