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提高粮食产量的建议

提高粮食产量的建议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2-22 14:45:3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提高粮食产量的建议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提高粮食产量的建议

篇1

1.概述房建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1.1 房建工程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

首先从事房建工程施工的人员大都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这些人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安全意识淡薄,对房建施工的专业知识也知之甚少,更别提具备相关的专业证书和上岗资格证了,他们从事房建工程施工仅仅是为了糊口,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同时也是造成安全事故频繁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是施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具体表现为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基本的管理知识,不能有效的掌控全局等,这些无疑都对房建工程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严重的抑制作用。

1.2 施工管理创新意识和创新力度低下

很多施工单位观念过于保守,不敢尝试新事物,害怕冒险,片面认为引进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都是浪费,结果使施工团队一直停留在传统陈旧的管理模式上, 在质量检测手段和方法上不能与时俱进,仍然运用传统的方式来进行,而这些方法早已被先进的、专业的施工企业所摒弃,由于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举措,致使施工管理的水平不高,管理能力低下。

1.3 采用事后控制的落后管理模式

事后控制管理模式的弊病是众所周知的,应用这种模式很容易导致工程质量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和解决, 从而埋下质量安全隐患,以致在后期频发各种房建工程事故, 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赶工程进度,明知这种情况还继续采用此种管理模式,可谓害人害己。

1.4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保障企业顺利施工,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进而确保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但是当前很多企业似乎对这方面工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存在体制制度不健全,项目责任管理不明确等现象,最典型的就是在一个施工团队中一人身兼数职,试想一下,这样又怎么能真正提高房建施工质量管理呢。

2.采取提高房建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有效举措

2.1 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和管理

施工企业要切实重视对施工现场工程质量的监控,这是提高工程整体质量的有效举措之一,具体建议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展开,首先施工单位要积极构建质量保证体系, 不断健全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将质量管理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这样可有效提高相关负责人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施工之前,就要先做好质量技术交底工作,将质量技术交底和作业指导书发到施工班组, 使施工团队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要正确划分各级技术管理人员的权限, 使各级人员都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切实做到责任到人;其次要做好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所谓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主要指事前、事中、事后质量控制,事前质量控制主要是指在施工之前,对整个项目施工现场进行整体的规划和把握,事中质量控制主要是指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对工程质量进行做好监控和把握, 事后质量控制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工程项目完成之后,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对工程成品进行验收, 做好质量评定工作;最后要严格控制好工程施工程序,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建议可请专人来负责这项工作,这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之处,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勇于尝试和采用新工艺、新技术,通过技术的革新和进步,实现施工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2.2 要做好对工程进度的把握和管理

做好对工程进度的把握和管理,确保按时完成建设项目,避免拖沓现象的出现,为此可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要合理编制好施工进度计划,计划编制完成之后,要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和实施,及时调配人力、物力及资金等,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与此同时,做好动态跟踪,及时检查和发现各种可能影响工程进度的问题和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善,把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其次利用好施工时间,合理配置好施工资源,施工资源和时间的配置也是工程部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切不可轻视这方面工作,一是要做好施工机械的均衡和限制,因为可能布置的机械数量或者可能获得的台班数量,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直接决定着主要工程量可能达到的最大施工强度;二是在人力资源安排上,要努力实现时间上的均衡,力争达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从而取得最佳的工作效率。

2.3 努力优化工程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工程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因此施工单位要严格科学的控制好施工成本,首先要做好成本预算,合理规划好资金的支出, 施工单位先要深入仔细的研究招标文件所列的各项条款,并在此基础上,对投标工程成本作出科学的预测和计算,分析在正常情况下,完成工程所需要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然后,制定正确的投标报价策略,最后要做的工作就是做好标书的书写,这样可为今后可能发生的索赔等提供保障和依据;其次要控制好工程成本,还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管,坚决杜绝偷工减料及浪费现象的发生,在施工材料的采购上,要选择那些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工作清正廉洁的采购员开展这项工作,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降低采购成本,对工程材料的消耗量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对施工机械要注意保护和保养,努力增加机械的使用寿命,对机械进行出租时,也要做到合理安排,使之利用达到充分化和高效化。

2.4 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安全问题是每个施工单位在施工中的重中之重,不断提问安全意识和技能,不仅是保障施工人员生命权力的需要,也是减少施工成本的需要。首先要积极构建安全生产制度和体系,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安全规章制度进行操作,相关负责人也要切实履行好自身工作职责,定期对各项目工程进行安全工作检查,对于发现的违规操作现象,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绝不姑息纵容,这样可起到有效的警示作用;其次施工企业要加强对安全知识及安全重要性的宣传教育,使安全施工的理念深入每一位施工人员的心中,此外项目组还可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小组,设置专职安全员,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技术交底,这样可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产生;最后相关负责人要做好安全生产检查,明确奖惩制度,在施工过程之中,除了要进行正常的安全检查之外,项目组还要不定期的进行抽查,一旦发现问题,要将问题落实到个人,做到整改责任人,并彻查出现问题的根源,这样可有效减少或消除安全隐患,此外施工单位要实施明确的奖惩制度,对安全工作模范及个人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使之继续发扬这种良好的行为。

3.结语

综合以上,房建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和安全,关系到房建行业能否得到健康长远的发展,为此施工单位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加强对实践的摸索和总结,同时注意学习和借鉴其它施工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方法,相信经过这样长期的努力,一定可以提高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0-0039-02

20万吨高压聚乙烯装置采用德国Basell公司的专利技术,设计能力为每年生产20万吨聚乙烯树脂,年操作时间为8000小时,共引进16个牌号。装置采用德国Basell公司的LUPO TECHTR管式法反应器技术,以乙烯为主要原料,醋酸乙烯(VA)为共聚单体,以过氧化物为引发剂,丙烯和丙醛为分子量调节剂,该技术采用乙烯单点进料,过氧化物由四点注入脉冲式反应器,反应转化率可以达到35%。装置反应压力达到300MPa,反应温度最高可以达到320℃,产品密度范围在0.920-0.927g/cm3。它可以生产中密度的产品,以及含量在10%以下的EVA共聚物。

高压低密度聚乙烯产品正品每吨售价近万元,而不合格品只能按照正品的20%-30%的价格出售,因此不合格品的产生对装置来说损失巨大,因此装置技术人员一直积极寻找到产生不合格品的原因并加以改进,以便提升装置整体产品质量合格率,提升装置产品的整体竞争力。

1 装置的生产工艺

来自界区的原料乙烯进入一次压缩机,一次压缩机将其升压到26.0MPa,低压循环气、新鲜乙烯以及调整剂混合进入二次压缩机,然后被压缩到260MPa后进入反应器,反应的引发剂过氧化物分为四点注入,引发聚合反应,根据不同的牌号和不同的注入点,过氧化物的配方也是不同的,反应器内反应所产生的热量被夹套内的热水换热走,副产蒸汽。聚合物经过脉冲阀进入高压分离器,在这里进行气体和聚合物的分离,从高压分离器顶部出来的气体进入高循系统,进行冷却、脱蜡,然后返回二次机入口。

高压分离器底部的聚合物进入到低压分离器,在低分内进一步分离,乙烯经过低压循环系统返回排放气压缩机,进行循环再利用。从低压分离器出来的熔融聚合物进入挤压机,经过造粒,被颗粒水输送到干燥器,振动筛,然后经过风机输送到脱气仓、储存仓,最后包装出厂。流程工艺简图如图1所示:

2 不合格品出现的原因

一般产生不合格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2.1 产品密度低于控制指标

2.2 产品中夹带粉尘

2.3 产品指数不均

2.4 产品中含有色粒

2.5 产品指数偏高

2.6 产品中含水

2.7 产品颗粒有尾巴

产品的各项指标一旦有一项不合格,产品即按照不合格品出厂,产品价格也大打折扣。

3 出现不合格品的原因分析

装置技术人员通过多年对产品质量工作的总结,从中吸取的大量的宝贵经验,对装置出现不合格品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寻找不合格品出现的根源,对出现不合格品现象的原因总结如下:

3.1 产品密度低于控制指标

由于产品的密度受反应压力影响,反应压力越低,产品的密度也越低,而装置在正常生产中,脉冲阀无异常波动的情况下,反应压力不存在异常波动的情况,反应压力有大幅度波动的情况就是在装置开停车的过程中,在装置开车的过程中装置缓慢升压,期间产生的聚乙烯颗粒受反应压力低的影响,导致产品密度随之偏低。

3.2 产品中夹带粉尘

3.2.1装置开车造粒效果不好,切粒机切刀有磨损,产生垫刀料及拉丝料,在产品输送过程中转变成粉尘进入成品仓。

3.2.2装置长时间停车,脱气仓长时间不进料,料仓内部存在的颗粒粉尘聚集在料仓内壁,再次开车以后,料仓进料后将内部附着的粉尘带下,随产品输送管线进入产品包装线。

3.2.3装置长时间停车,成品仓长时间不进料,料仓内部存在的颗粒粉尘聚集在料仓内壁,再次开车以后,产品从脱气仓进入成品仓以后,将内壁附着的粉尘带下,随产品输送线进入产品包装线。

3.2.4装置长时间停车,包装线长时间不进料,内部存在的颗粒粉尘聚集在料仓内壁,再次开车以后,料仓进料后将内部附着的粉尘带下,直接进入产品包装袋中。

3.3 产品指数不均

装置正常生产的时候,调整剂丙醛是均匀地注入压缩机,进而参加反应的,因此在调整剂注入泵不出现问题的情况下,是不存在指数不均的情况的,因此产品指数不均的现象多数发生在装置开车的过程中,装置开车过程中需要根据生产需要随时调整丙醛的注入量,因此在开车过程中极容易出现产品指数不均的现象。

3.4 产品中含有色粒

色粒的产生一般是由于产品被氧化变质产生的,因此可能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3.4.1高压分离罐液位控制过高,导致产品部分氧化,产生氧化料导致出现色粒

3.4.2装置长时间停车,低压分离器内储存的产品由于储存时间过长,导致部分颗粒被氧化,导致产生氧化料出现色粒。

3.5 产品指数偏高

装置开车过程中需要注入过量的调整期,以防止挤压开车时产品指数过低,不易出料,因此开车刚生产的产品指数会偏高,但指数高的产品量很少,但是如果不进行掺混操作,则会导致这部分料指数偏高。

3.6 产品颗粒含水

①颗粒输送风机换热器内漏,导致颗粒输送过程中带水。

②因雨季天气潮湿,部分料仓由于长时间不进料,导致料仓内部潮湿,进料后,料仓内水汽凝结,导致产品中含水

3.7 颗粒有尾巴

3.7.1挤压机模板平整度不够,切粒机在切割的过程中导致拖尾粒的产生。

3.7.2切粒机切刀磨损,产生拖尾粒。

3.7.3干燥器提升板与筛网间隙过小,导致颗粒在干燥器内脱水过程中与筛网和提升板摩擦,产生拖尾粒。

3.7.4切刀和模板没有做好找正工作,导致切刀模板不垂直,切刀和模板之间的间隙不均。

4 减少和杜绝不合格品采取的措施

4.1 产品密度低于控制指标

装置在开车过程中,及时提升反应器压力,减少升压的时间,设置合理的升压梯度曲线,严格按照提压要求进行反应器升压,从而减少低密度产品的产生。

4.2 产品中夹带粉尘

4.2.1开车之前对挤压机筒体进行充分拉料,将挤压机筒体及模板填满,保证造粒质量。

4.2.2脱气仓、成品仓、包装线长时间不进料的话,再次进料前需要对料仓进行通风操作,将料仓内聚集的粉尘带走,防止产生粉尘料。

4.3 产品指数不均

由于指数不均的料多数产生在装置开车过程中,且量比较少,因此及时对生产初期的产品进行掺混操作,将指数不均匀分布的产品掺混均匀,是杜绝此类情况发生的有效措施。

4.4 产品中有色粒

①严格控制高压分离器液位,防止液位过高导致产品氧化变质。

②如果装置长时间停车,如非生产需要,将低分罐内的液位拉空,防止产品长时间储存变质,产生色料。

4.5 产品指数高

严格控制开车过程中,调整剂的加入量,并且及时对料头进行掺混,将料头的少部分高指数的产品进行掺混混合,保证产品质量。

4.6 颗粒含水

4.6.1及时对输送风机换热器进行排水,如遇到雨季,可将换热器排水导淋微开,并加大排水频次,保证颗粒输送管线的洁净、通畅。

4.6.2如遇到雨季,对长时间不进料的料仓需要进行通风处理,将料仓内可能聚集的水蒸气及时排出,保证料仓干燥、不含水,从而防止含水料的产生。

4.7 颗粒有尾巴

4.7.1更换挤压机模板,防止产品切割不均匀产生拖尾粒

4.7.2更换切刀,并在开车前磨刀,保证产品不出现拉丝料的现象

4.7.3利用检修时间对干燥器进行检查,调整筛网与提升板之间的间隙,防止出现拉丝料。

4.7.4由于对挤压机模板进行找正的工作非常细致,要求最小偏差要低于0.03mm,最好低于0.015mm,因此需要用专用的工具和高技术水平的维修人员来进行维护。

5 结论

可以说高压聚乙烯产品质量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涉及工艺、设备、维修甚至是天气的影响都很大,需要各个专业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好,也是极其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工作,以上列举了一些典型的质量问题,具体问题还要根据出现问题的严重程度来分析,例如颗粒尾巴的大小,长短,是否有细丝料,垫刀料等等,产生原因大部分时间也是多方面的不能单一考虑,因此论述只为避免和处理问题提供重要的方向,便于高压聚乙烯技术人员可以逐步完善和提高高压聚乙烯装置的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 谷凤来.HDPE产品优级品率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J].全国聚乙烯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全国聚烯烃树脂行业组织秘书处.2012:8-13.

[2] 顾文斌.优化伸长管理,创长周期运行[J].全国聚乙烯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全国聚烯烃树脂行业组织秘书处.2012:134-137.

[3] 崔鹏元 于现建 曹晶磊.造粒机组参数调整对高密度聚乙烯膜料产品性能影响[J].全国聚乙烯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全国聚烯烃树脂行业组织秘书处.2012:217-221.

篇3

一、引言

我国土地资源稀缺,人口多而粮食需求量大,因此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直接影响着人民生活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粮食产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和农业科技的发展水平,而且受到政策、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对预测和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模型设定及变量选取

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众多,根据经验和相关文献,本文选取了农用化肥施用量,粮食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作为研究粮食的产量的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

CL=b0+b1HF+B2BZ+B3DL+B4GG+B5SZ+B6CZ+U

在方程中,

CL代表粮食产量(万吨)

HF代表农用化肥施用量(万吨)

BZ代表粮食播种面积(公顷)

DL代表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

GG代表有效灌溉面积(千公顷)

SZ代表受灾面积(千公顷)

CZ代表成灾面积(千公顷)

U代表随机扰动项

变量的描述:

农用化肥施用量指本年内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化肥数量,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化肥施用量要求按折纯量计算数量。折纯量是指把氮肥、磷肥、钾肥分别按含氮、含五氧化二磷、含氧化钾的百分之百成分进行折算后的数量。复合肥按其所含主要成分折算。公式为:

折纯量=实物量×某种化肥有效成分含量的百分比

农作物播种面积指实际播种或移植有农作物的面积。凡是实际种植有农作物的面积,不论种植在耕地上还是种植在非耕地上,均包括在农作物播种面积中。

农业机械总动力指主要用于农、林、牧、渔业的各种动力机械的动力总和。

有效灌溉面积指具有一定的水源,地块比较平整,灌溉工程或设备已经配套,在一般年景下,当年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耕地面积。

农作物受灾面积指年内因遭受旱灾、水灾、风雹灾、霜冻、病虫害及其他自然灾害,使农作物较正常年景产量减产一成以上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受灾面积不得重复计算,在同一块土地上如先后遭受几种或几次灾害,只按其受害最大最重的一次计算受灾面积。

成灾面积指在遭受上述自然灾害的受灾面积中,农作物实际收获量较常年产量减少3成以上的播种面积。

三、数据的收集

在进行实证分析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数据,应是能够度量各变量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的指标。在粮食产量和相关变量上,本文采用的是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

四、实证分析及模型的检验和修正

利用Eviews软件,通过OLS方法,得到模型。经济意义检验:

DL,CZ不符合经济意义的检验,因为粮食产量是随着农业机械总动力的投入的增加而提高的,是随着受灾面积的增加而降低的。可估算出来的结果正相反,不符合经济意义,应该去掉。

(1)统计推断检验:从统计结果分析,模型的拟合优度非常好(R2=0.9942),F统计量的值在给定显著性水平X=0.05的情况下也很显著(F=143.8619),但DL、CG和CZ三个变量的t统计值均不显著,说明DL、CG和CZ这三个变量对CL的影响不显著,或者可能由于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影响使其t值不显著,需要在后面的检验中加以证明。

(2)模型的修正:通过模型可以发现,DL、CG和CZ三个变量没通过t检验,而且DL、CZ两个变量的符号也与经济意义不符,说明模型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为了更全面地判断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本文对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进行分析通过对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分析可以发现,HF和DL,HF和GG,DL和GG,CZ和SZ之间都存在着很高的相关系数,说明他们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所以可以判断该模型存在着多重共线性,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正。1)修正后的模型表明,多投1万吨化肥,粮食增产5.003万吨,粮食播种面积每增加1公顷,粮食产量增加0.455万吨;而受灾面积每增加1千公顷,粮食减产0.1万吨。2)化肥施用量是影响粮食产量的显著性因素。但从经济意义上来说,施肥过度反而会导致谷物死亡,粮食减产。3)从模型中可以看出,随机扰动项的数值很大,说明模型中未包含的其它随机变量,比如说政府政策,农业劳动力等都会对粮食产量产生很大影响。

五、结论及建议

中国的粮食生产问题,不仅是中国经济界的重要研究课题,而且也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学家的重视。纵观我国粮食的产量变化,可以看到我国粮食产量主要受制于化肥施用量,播种面积和受灾面积,针对这些因素,本文提出了如下的建议:

(1)化肥使用量虽然对粮食增产有着积极作用,但过度使用化肥,必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土地肥力,抑制粮食的生产。所以在合理控制化肥量的同时,也要加大对化肥质的提高。

(2)从上述粮食产量的多元线性模型来看,播种面积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参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增加播种面积就可以增加产量。从整体上看,我国耕地面积在2000~2011年间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应该在合理的基础上有规划地扩大播种面积,而不能像历史上的围湖造田,开山造田等,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此外应尽量做好防汛防旱预防各种人为的和自然灾害,以保证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从一方面说,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也有着重大影响。气候灾害虽然是一个不可控的因素,但可以通过采取积极的灾害应对机制,提升气候灾害的应急处理效果,尽可能降低粮食成灾面积,将灾害的影响度降到最低,避免短期粮食低产、粮食供给不足的现象发生。

(4)在模型之外,还有很多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例如,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通过给予一定的农业补贴,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政府可以加大科技投入,改进粮食品种,提高粮食单产,从而更多地提高粮食产量。

(作者单位为山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作者简介:许恺(1993―),女,江苏南通人,大学,研究方向:金融。]

参考文献

[1] 李妍.中国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及地区差异分析――基于1990-2006年各省的面板数据[J].经济研究导刊,2009(13).

[2] 王祖力,肖海峰.化肥施用对粮食产量增长的作用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 (08).

篇4

一、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

从1949年至今,我国的粮食产量出现了多次波动,这给全国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增加了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民以食为天,粮食产量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

(一)影响变量的选取

本文选取粮食产量(万吨),粮食播种面积(千公顷),第一产业人口数(万人),农业总动力(万千瓦),有效灌溉面积(千公顷),化肥施用量(万吨),农业灾害成灾面积(千公顷)这七个指标变量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其中使用的研究数据均来源于《2012中国统计年鉴》。

(二)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农业产量模型

本文借助C―D生产函数模型采用粮食总产量,选取1990―2011年我国粮食产量以及影响因素的变化数量。建立的双对数模型如下:

[LN(Y)=β0+β1LN(X1)+β2LN(X2)+β3LN(X3)]

[+β4LN(X4)+β5LN(X5)+β6LN(X6)+εt]

将选取的样本数据带入模型,运用进行EVIEWS7.0进行OLS估计,模型估计结果是对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有,因此总体回归方程是显著的,即粮食产量,粮食播种面积,第一产业人口数,农业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灾害成灾面积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1、拟合情况检验

回归结果显示,各变量对粮食产量的解释程度为0.980781,调整后的R值为0.973093。

2、系数的显著性检

从回归图中可以看到[LN(X1)]、[LN(X5)]、[LN(X6)]的T值均能通过了检验。但[LN(X1)]、[LN(X5)]、[LN(X6)]的系数符号出现了异常,可以推测因为存在着多重共线性,使得T检验的结果失效。

3、多重共线性检验

通过OLS方法计算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各变量之间共线性现象严重,因此可利用逐步回归法消除多重共线性。

4、逐步回归法

应用OLS方法求出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基本回归方程。根据我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现实情况,得出是最重要的解释变量,故将其分别作为初始回归方程的解释变量,然后通过逐步回归进行修正,得到最优结果:

[LN(Yt)=-6.735324+1.332737LN(X1t)+0.334756LN(X5t)-0.071491LN(X6t)] (-6.031422) (15.34324) (22.24232) (-5.836402)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5、异方差检验

根据White检验,得:[nR2=22*0.160373=13.42821],[χ2(8)=15.51],

由此可以判定在5%显著性水平下不存在异方差。

(三)模型分析

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检验和修正的最终结果如下:

[LN(Yt)=0.832658LN(X1t)+0.253406LN(X5t)-0.096872LN(X6t)+0.627864AR(1)]从模型中可以看出:

(1)按照常理,粮食的产量总是随着劳动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和劳动人数的增加而提高的,所以X[2],X[3],X[4]不符合经济意义上的检验,应在最新模型中剔除这三个变量。

(2)新模型表明,化肥施用量每扩大一单位,粮食产量提高0.253单位,粮食播种面积每增加一单位,粮食产量提高0.833单位,成灾面积每增加一单位,粮食产量下降0.097单位。

(3)可见播种面积是影响粮食产量的显著因素。从经济意义上那个说,播种面积越大,粮食产量越高。

二、结论及建议

由分析结果可以看到粮食的产量主要受制于农药化肥施用量、成灾面积和播种面积。在中国的社会现实下,播种面积逐年减少,这将会导致粮食产量在一定时期内无法突破增产瓶颈,因此需出台相应政策,避免城市的扩张造成耕地的损失。另外,化肥农药既可以增加粮食产量,同时也会对人体及自然环境造成一定伤害,对其使用不合理则会造成耕地肥力的下降,甚至会产生食品安全问题。据此提出以下政策性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优化财政支农结构。政府要不断加大对农业投入的力度,尤其要强化对农业大县的支持力度,重点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的投入,以更好地发挥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

第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是影响粮食产量的最主要因素,我国由于受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和非农业建设占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耕地资源逐年减少,因此必须稳定耕地面积,优化结构与布局、加快开发后备资源、运用高科技提高粮食单产量,切实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第三,强化农民培训力度,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要借鉴城镇职业人员培训的模式,为广大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提供岗位培训、培训资源及师资力量支持,以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发展。完善县、乡、村三级教育培训网络,鼓励培训机构进村入户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加快培养农村专业型、特色型人才,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从而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

第四,充分利用工业技术成果。要积极支持农业科研单位、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介组织等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积极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科技进村服务站等机构的发展。同时应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将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与地方政府政绩挂钩,提高资金建设有效性、建立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以提高耕地基础能力和抗灾能力。

参考文献:

篇5

1、不断提高粮食价格,增强农户种粮积极性。去年秋季以来,玉米价格不断上涨,种植户非常高兴,积极性很高,但小麦价格仍然感觉偏低。

2、种粮补贴没有体现出对种植大户的支持。土地流转进行规模经营是大势所趋,但每年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是按土地确权面积、按农户发放,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户没有种地,却每年拿补贴,而进行规模经营的种植大户则拿不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造成种植大户成本居高不下,经营利润持续偏低,积极性收到影响。建议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按照当年种粮面积对种粮者进行补贴。

3、加大对种粮大户的扶持力度,提高他们的种粮积极性。种粮大户多数存在缺少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希望地方政府整合有关项目资金,重点支持种粮大户,提高种粮大户的收益,从而提高种植大户的种粮积极性。

篇6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非农占地的增多,人均耕地逐年减少,近几年来,国家在加强土地宏观调控,严格国土资源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土地资源需求日益旺盛、管理日益严格、形势日益严峻,因此要确保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加强耕地保护尤其是加强基本农田保护越发艰难。

1 耕地利用经历2个重要阶段

1.1 自然开发与原始粗放耕作

伊春市从成立之初耕作方式以牛、马、木犁为主,拖拉机为辅,多数品种以农家品种为主,肥料投入以农家肥为主导,20世纪60、70年代以后才少量投入化肥,且是以低含量的磷肥(过石)为主,配合少量尿素。土壤耕作层及理化性状在30a的时间里并没有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作物单产低、土壤自然生产相对较高,而且作物布局自然合理、轮作倒茬的耕作制度维持了土壤的自然土壤肥力。这一阶段伊春市耕地土壤利用与养护,可概括为“用地养地平衡,投入产出平衡”的自然生态有机农业向无机农业的过渡阶段。

1.2 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结合

耕作方式从牛马犁过度至以中小型拖拉机为主,作物品种从农家品种更新为杂交种和优质高产品种,肥料投入以农家肥为主过度到以化肥为主导,并且化肥用量连年大幅度增加,农家肥用量大幅度减少,粮食产量也连年大幅度提高。据统计,伊春市从2003~2009年肥料与粮食产量的变化规律。土地二轮承包后农家肥用量逐渐下降,化肥用量高峰出现在2000年,达8592t,但粮食产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指标,随着化肥用量和粮食产量的逐年增加。2001~2005年,5a化肥投入一直维持在8000t左右,粮食总产也维持36~40万t上下,地力下降造成的粮食增产幅度下降。

2 耕地施肥经历的6个重要时期

2.1 农家肥开始使用时期

建国前,全市农村很少施用农家肥,不重视农家肥建设。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广大农民逐渐开始施肥,注意农家肥建设。随着农民互助合作组织的发展,公社建立积肥队伍常年积肥,施肥面积能占播种面积的15%~20%。

2.2 化肥开始使用时期

1957~1981年,初期施用硫铵硝铵和过磷酸钙。

2.3 化肥用量攀升时期

1981~1988年,肥料种类仍以有机肥为主,尿素、二铵为主的化肥施用量迅速增加。

2.4 农化结合过渡时期

1989~1999年,农家肥和化肥结合施用的方法普遍推广,化肥的种类已由单一的尿素、二铵向多元复合肥和多品种肥料过渡。

2.5 平衡施肥推广时期

1996~2009平衡施肥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全市的施肥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施肥方法也更加科学合理。

2.6 配方施肥推进时期

2009年至今,随着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在伊春市的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得到了大面积应用,依据经验型与数据型相结合的配方,进行多元素种类、科学搭配的施肥方式已经普遍,测土配方专用肥料达到合理施用水平。

3 耕地保养走过了5个重要路程

3.1开发早期

早期农田多为新开垦土地,土质肥沃,主要靠自然肥力发展农业生产,均不施肥。多年耕种后,地力减弱,施少量农家肥即能保持农作物连续增产,1960年以前,公顷施农肥量不超过7500kg。

3.2 20世纪70~80年代

开垦20~30a的农田土壤有机质略有下降,全市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在30g/kg以上。为提高粮食产量,全市各公社改进积肥制度,确定施肥指标,大力开展积肥造肥活动,增加农肥施用量,此时期公顷施肥达到了10t以上。

3.3 20世纪80~90年代初

因种植面积扩大,农家肥不足,有机肥施肥量明显下降,全市施农肥量公顷均3000kg左右。到土地二轮承包开始伊春市的农肥投入量降到最低谷,化肥的投入量在逐年增加,从而达到了提高粮食单产与总产目的。

3.4 2001~2005年

5a间伊春市的粮食始终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让伊春市政府感受到了地力下降和土壤养分不均衡而使粮食生产难以提高的危机,为此全市开始培肥地力与测土配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3.5 2006年至今

每年肥料投入量在加大,作物均衡施肥也在逐步走向科学化,粮食产量开始逐年攀升,使伊春市的粮食产量再次步入一个新的台阶。

4 耕地保护的对策及建议

4.1 改善土壤耕地质量

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引导农民氮磷钾肥合理搭配,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达到肥料养分平衡,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作物正常生长。减轻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耕地性质得到改善,耕地质量得到提高。

4.2 合理制定耕地利用规划

制订耕地利用规划要综合考虑作物布局、地力水平及土壤类型,不侵占高产田,多征用中低产田。高产田是经过长期的耕作改良和地力培育,土壤水、肥、气、热诸多因素较好,应纳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域实行重点保护。

4.3 确保粮食播种面积

必须确保一定的耕地面积,才能保证粮食安全。政府应采取补贴政策,以确保耕地数量,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合理调整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比例,保持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推广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产。

4.4 发展区域经济种植

因地制宜调整种植业结构布局,科学合理利用好耕地。首先要推广粮食作物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其次是搞好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的合理布局。保护土壤耕作层,集中连片发展经济作物,从而合理保护好耕地生态环境。

篇7

模型设定

本文将主要考察农业保险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包括波动性和均值两个方面。本文将利用假设检验方法考察农业保险对总产量波动性方面的影响,利用线性回归方法考察农业保险对总产量均值的影响。

变量选取

在本文的模型中将包括农业保险、气候因素和播种面积三个自变量,下面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农业保险:在我们的线性模型中,对农业保险的处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虚拟变量,没有农业保险用0表示,有农业保险用1表示;一种是使用取值连续的变量,用农业保险费来表示农业保险,农业保险费的多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农业保险的保障程度和覆盖范围。第一种方式的优点是简单、直观、处理方便。在微观领域适合于对农户的研究,比如说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户取值为1,不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户取值为0。在宏观上看,我们也可以用0来表示政府开办政策性农业保险之前的状态,用1来表示政府开办政策性农业保险之后的状态。这种处理方式很粗糙,不能反映农业保险保障程度和农民参保率等方面的信息。但是,由于可获得的数据不多,本文仍将采用第一种方式进行最基本的实证检验。第二种处理方式部分弥补了第一种方式的不足,但是却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尤其是在数据量不大的情况下,第二种方式的优势并不明显。

气候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气候是影响粮食产量的最主要因素。而且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越是落后的地区,气象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越大。绝大部分的农业保险产品都是为了应对不利气象条件而开发的,天气指数保险更是将某一地区的气象条件直接作为承保的对象。考察某个地区的粮食产量受气候影响的程度,非常复杂。降雨量、气温、日照时长、风速等都会影响粮食的产量。当这些变量的取值在某一范围之内时,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是线性关系,而当其突破这个范围时,则会产生自然灾害。而且这些指标的其他属性也会影响到粮食的产量。就拿降雨量来说,少则干旱,多则洪涝,即使各年的降雨量相同,但是降雨量在不同月份、植物不同生长期的分布也会造成产量的显著差异。再比如风速,在植物开花时,太小,则可能影响授粉;而在株高叶茂时,太大,又会吹倒株苗。但是有一个指标可以综合衡量气候因素的影响――赔款支出。气候的影响将会在赔款支出中集中得到体现。

种植面积:在生产函数中通常假定种植面积是固定的。这种假定在短期来看是十分合理的,但是在长期来看却未必如此。一方面,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经历了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城市的扩张侵占了大量的优质农田;在城市化的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也十分迅速,各种等级的公路建设和铁路建设需要占用很多农田。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地的用途是多方面的,既可以用来生产粮食,也可以用来种植各种经济作物,甚至在效益不好时撂荒。所以,用以生产粮食的土地在长周期中应该具有一定的供给弹性。如果能够得到比较准确的统计数字,应该将种植面积作为一个变量包含在实证模型中。

数据来源

本文实证部分用到的保费数据和赔付数据来源于苏州市国发安农管理有限公司,其他数据来源于《苏州市统计年鉴》。

实证分析

下面我们利用假设检验考察农业保险对粮食产量方差和均值的影响。

选中SPSS中“One-Way 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中的“Homogeneity of variance test”选项,引入农业保险前后的粮食产量数据进行方差齐性分析,输出结果如下:

双尾显著性概率为0.316。

因此不拒绝方差齐次的假设。

下面建立秋收粮食种植面积、水稻保险保费收入、水稻赔款支出对秋收粮食产量的回归方程。这里之所以如此选择变量,是因为受到可获得的数据限制。但是从苏州市2010年粮食总产量数据考察,水稻产量占秋收粮食产量的95%以上,而水稻保险是百分之百强制投保险种,这种用水稻保费收入代替所有秋收粮食品种保费收入的做法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为了将气候因素包括进我们的模型中,本文利用赔款支付来表示气候变化的影响,农业保险开办之前,赔款支出统一表示为0。利用上面的变量建立的回归方程如下:

其中是秋收粮食总产量,单位为万吨;是秋收粮食种植面积,单位为千公顷;表示水稻保险保费收入,单位为百万元人民币;表示水稻保险赔款支出,单位为百万元人民币。其相关参数为: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

是0.966,调整的是0.94,方程拟合效果良好。

的t值为6.811,对应的双截尾概率为0.002,十分显著。的系数值为0.251,其t值为1.1614,对应的显著性概率为0.182,不显著。的系数值为-0.186,其t值为-1.123,对应的显著性概率为0.324,不显著。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经过实证分析,发现农业保险开展前后,苏州市粮食总产量的波动性并无显著性差异。粮食总产量的可以由播种面积来解释,农业保险对总产量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

这个结果蕴含的政策建议是,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保险来提高粮食产量的做法收效甚微。虽然农业保险可以稳定农民的收入,但是并不能促进农民增加对粮食的产出。政府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应该出台可以使农民增加播种面积的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1]冯登艳,农业保险是公共物品吗,金融与保险,2009(4)

篇8

一、内蒙古粮食生产效益分析

(一)内蒙古粮食生产分布情况

1.分地区分布,五盟市产量超八成。内蒙古的粮食主要产自东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赤峰)四个盟市和西部的巴彦淖尔市,它们的粮食产量居全区前5名,这些地区2012年合计粮食产量占全区总产量的87.39%,其中呼伦贝尔市占22.37%,兴安盟占13.47%,通辽市占24.05%,赤峰市占19.78%,巴彦淖尔市占7.73%,其他盟市合计占 12.61% 。

2.主要作物分布,四大主要作物产量占九成,玉米超七成。2012年内蒙古的四大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小麦、马铃薯、大豆合计产量占全区总产量的90.15%,玉米占70.57%,小麦占7.45%,马铃薯占7.31%,大豆占4.82%。玉米种植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巴彦淖尔市,占玉米总产量的82.2%;小麦种植分布在呼伦贝尔市、巴彦淖尔市和兴安盟,占小麦总产量的76.16%;马铃薯种植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市、乌兰察布市和赤峰市,占马铃薯总产量的82.34%;大豆主要产自呼伦贝尔市,占大豆总产量的86.44%。

(二)内蒙古主要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能平稳增长

1.全区粮食总产量连增,单产连增,单产增速减缓。内蒙古近年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从2009年的396.3亿斤增加到2012年的505.7亿斤,增加109.4亿斤,平均每年增加36.4亿斤,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产量的逐年增长。2009年内蒙古所有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为每亩487.1斤,2012年内蒙古所有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为每亩603.2斤,年均每亩增加38.7斤,年均增速7.38%,增速有减缓趋势。

表1 2009-2012年粮食数据

图3 内蒙古近年粮食单产增速趋势图

2.粮食主产区四大粮食作物单产三增一降。内蒙古粮食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除小麦外,其余呈逐年增长态势。玉米单位面种产量由2009年的每亩947斤增加到2012年的1163斤,平均每年每亩增长72斤,年均增长7%。大豆单位面种产量由2009年的每亩181斤增加到2012年的259斤,平均每年每亩增长26斤,年均增长12.6 %。马铃薯单位面种产量由2009年的每亩2182斤增加到2012年的2365斤,平均每年每亩增长70斤,年均增长 3%。小麦单位面种产量有增有减,4年都保持在500斤以上。

图4 主产区四大作物亩产走势图

3.分地区看。玉米是内蒙古粮食产量的支柱,占总产量70%以上。呼伦贝尔市单位面积产量由2009年的293斤增加到2012年的783斤,平均每年增长163斤,年均增长38%,是增长幅度最快的。其次是兴安盟,单位面积产量由2009年的每亩602斤增加到2012年的861斤,平均每年每亩增长86斤,年均增长13%;赤峰市的单位面积产量由2009年的每亩1224斤增加到2012年的1386斤,平均每年每亩增长54斤,年均增长4%;通辽单位面积产量由2009年的每亩1300斤增加到2012年的1400斤,平均每年每亩增长33斤,年均增长2%以上;巴彦淖尔市单位面积产量由2009年的每亩1315斤增加到2012年的1383斤,平均每年每亩增长23斤,年均增长近2%,巴彦淖尔、通辽和赤峰3市的平均亩产都在1400斤左右。

小麦。三个主产区中的两个呼伦贝尔市和巴彦淖尔市产能都有下降,呼伦贝尔市单位面积产量由2009年的每亩687斤下降到2012年的480斤,平均每年每亩下降69斤,年均下降近12%,巴彦淖尔市单位面积产量由2009年的每亩758斤增加到2012年的717斤,平均每年每亩下降13斤,年均下降2%,主要原因是种植小麦的比较效益在下降,优质土地首选种植玉米;兴安盟单位面积产量由2009年的每亩350斤增加到2012年的452斤,平均每年每亩增长34斤,年均增长9%,单产低,效益也低。

大豆。主要产自呼伦贝尔市,占全区总产量的86.44%,由2009年的每亩102斤猛增到2012年的285斤,平均每年每亩增长61斤,年均增长40%,原因是价格近年上涨快,适宜在当地种植。

马铃薯。内蒙古的特色粮食作物,全区各地区都有种植,但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乌兰察布和赤峰三市,乌兰察布的马铃薯近年发展很快,以旱作为主,品种优,但亩产相对低,由2009年的每亩707斤增加到2012年的1237斤,平均每年每亩增长176斤,年均增长20%,呼伦贝尔和赤峰两市单位面积产量相对比较高也稳定,是乌兰察布市的2-3倍,但种植面积相对小很多。

(三) 单位面积主要粮食作物产值情况

1.受近年来粮食价格持续上升和产量不断增加的影响,内蒙古单位面积粮食产值也连续增长。

玉米单位面积产出由2009年的每亩809元增加到2012年的1147元,平均每年每亩增长113元,年均增长12%。

小麦单位面积产出由2009年的每亩687元增加到2012年的738元,平均每年每亩增长20元,年均增长3 %。

大豆小麦单位面积产出由2009年的每亩326元增加到2012年的507元,平均每年每亩增长60元,年均增长近16 %。

马铃薯单位面积产出由2009年的每亩1211元增加到2012年的1485元,平均每年每亩增长91元,年均增长7%。

2.分地区分品种的每亩平均产出水平。

玉米,平均亩产出在1000元以上的有3个市,他们是巴彦淖尔、通辽和赤峰。呼伦贝尔市单位面积面种产出由2009年的每亩249元增加到2012年的855元,平均每年每亩增长202元,年均增长51%,是增长幅度最快的,比全区平均增速高出38个百分点。其次是兴安盟,单位面积产出由2009年的每亩481元增加到2012年的775元,平均每年每亩增长98元,年均增长17%,高出全区平均增速4个百分点。巴彦淖尔市单位面积产出由2009年的每亩1049元增加到2012年的1571元,平均每年每亩增长173元,年均增长近14%,高出全区平均增速1个百分点。赤峰市的单位面积产出由2009年的每亩1224元增加到2012年的1344元,平均每年每亩增长40元,年均增长3%,低于全区平均增速;通辽单位面积产出由2009年的每亩1040元增加到2012年的1190元,平均每年每亩增长50元,年均增长4%以上,低于全区平均增速。

小麦三个主产区中一减两增。呼伦贝尔市产出有所减少,呼伦贝尔市单位面积产出由2009年的每亩625元减少到2012年的518元,平均每年每亩减少35元,年均减少近6%;巴彦淖尔市单位面积产出由2009年的每亩811元增长到2012年的982元,平均每年每亩增长56元,年均增长6%,高于平均增速3个百分点;兴安盟单位面积产出由2009年的每亩350元增长到2012年的450元,平均每年每亩增长33元,年均增长9%,高出平均水平的6个百分点。

占大豆总产量86.44%的呼伦贝尔市单位面积产出由2009年的每亩192元猛增到2012年的628元,平均每年每亩增长145元,年均增长48%。

马铃薯是乌兰察布的主打产品,近年发展迅速,由2009年的每亩275元增加到2012年的860元,平均每年每亩增长194元,年均增长46%,呼伦贝尔和赤峰两市单位面积产出比较稳定,赤峰略有降低,亩产出都在2000元以上,高于平均水平。

(四)单位面积主要粮食作物的投入情况

1.主产区单位面积主要粮食作物投入。由于种植业各项生产要素价格的普遍上涨,导致种植业单位成本增加。

玉米单位面积投入由2009年的每亩326元增加到2012年的468元,平均每年增长47元,年均增长12.8%,2009-2012年平均每亩投入388元。

小麦单位面积投入由2009年的每亩338元增加到2012年的436元,平均每年增长33元,年均增长9%,2009-2012年平均每亩投入389元。

大豆单位面积投入由2009年的每亩202元增加到2012年的302元,平均每年增长33元,年均增长14%,2009-2012年平均每亩投入251元。

马铃薯单位面积投入由2009年的每亩516元增加到2012年的570元,平均每年增长57元,年均增长10%,2009-2012年平均每亩投入570元。

图6 四大作物单位投入趋势图

2.单位面积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品种投入构成。

表2 2009-2012年主要作物投入构成(%)

分品种看,玉米投入中最大的前两项是用工和化肥,分别占28%和22%;小麦投入最大的是化肥和收获,分别占24%和18%;大豆投入最大的是收获和用工,分别占26%和16%;马铃薯投入最大的是种子和收获,分别占34%和24%。这些都是和不同作物的耕作方式和条件有关。

分项目看,种子投入中马铃薯的比重最大,大概有占1/3;化肥中小麦和玉米最高,在1/4到1/5之间;农药项目投入中,四4个品种差距不大,在2%-4%;地膜只有玉米使用,其他三种作物一般不会需要;耕种项目也是小麦和玉米相对大,分别占10%和13%,是大豆和马铃薯的2倍;灌溉中玉米、小麦、大豆3种作物相当,分别占9%、10%、9%;收获中最大的是大豆,占26%,最小的是玉米占6%;用工是玉米和马铃薯占最大,几乎是小麦和大豆的2倍。

(五)单位面积主要粮食作物收益情况

种植业生产效益及变化发展趋势是引导农民种粮倾向的根本因素,除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外,一般情况下是什么效益好,农民就种什么,什么发展前景好就多种什么。

图7 四大作物收益趋势图

分品种看,玉米2009-2012年的平均收益为每亩625元,小麦为每亩307元,大豆为每亩264元,马铃薯为每亩854元。

玉米2009-2012年的每年每亩平均增65元,小麦每年每亩平均减少16元,大豆2009-2012年的每年每亩平均增42元,马铃薯每年每亩平均增136元。

玉米2009-2012年的每年每亩平均增长12%,小麦每年每亩平均减少5%,大豆每年每亩平均增长18%,马铃薯每年每亩平均增22%。

总的来讲,四大作物中收益最高的是马铃薯和玉米,马铃薯受近年价格波动起伏的影响,收益呈下降趋势,种植面积也呈下降趋势;玉米收益受市场价格和需求影响,平稳增长,种植面积同步增长,是四大品种中最好的;小麦和大豆收益低,小麦收益有下降趋势,大豆在地水平上缓慢增长,小麦种植面积略有增加,大豆受国际市场价格和种植条件影响,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

表3 四大主要作物播种面积

(六)收益最大化是作物种植选择的主要条件

2009-2012年,内蒙古粮食主产区四大粮食作物平均投入成本与产出效益比显示,玉米最大,达到1:1.61,同时玉米也适宜内蒙古地区种植,成农民首选,种植面积达283万公顷。其次是马铃薯,投入成本与产出效益比为1:1.5,但由于受自然环境及其他因素影响,播种面积不算很大,小麦和大豆的效益低,播种面积逐渐变小。

表4 2009-2012年主产区四大作物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比

二、影响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一)农资价格持续走高,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快速增加,无形中压缩了种粮农民的利润空间

表5 农产品生产价格和农资价格对比

2011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上涨6.3%,而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才比上年上涨6.8%,相差0.5个百分点,2012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上涨4.9%,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才比上年上涨5.3%,相差0.4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农产品价格增长相对缓慢,种粮农民的利润空间很小。

(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仍然薄弱,农业保险发展相对滞后,抗灾救灾抗风险能力不足,影响农民生产效益

农业生产基本属于自然经济,受自然条件尤其是气候的影响比较严重,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每年都有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但相对于农业的发展仍显不足。农田水利设施陈旧老化,有效灌溉面积增长缓慢,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很多地区还是“靠天吃饭”。

2012年受旱灾、洪涝灾、风雹灾、冷冻灾共计2060.7千公顷,比2011年增加了2%。2007年开始,内蒙古实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政策相对滞后,缺少一套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撑,农民风险意识淡薄,认识不足,尚未形成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粮食生产损失巨大,影响农民生产效益。

(三)生产方式落后,规模效益不足

内蒙古农业生产目前大部分还是传统的以家庭为主的小农生产模式,每户几块地,分散经营,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业规模效益尚未形成。2012年农用机械总动力比上年增长3.4%,节水灌溉机械增长1.5%,旱涝保收面积仅增0.3%。足见发展之缓慢,影响农民生产效益。

(四)种粮等补贴政策力度不够,难以发挥理想的促进作用

2012年内蒙古粮食直补5.7827亿元,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8384.1万亩,亩均补贴不足7元,难以从根本上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难以发挥理想的促进作用。

三、提升粮食生产效益对策建议

粮食生产关系国家安全,农民利益,社会稳定。国家应从长远出发,制定相应政策,从根本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产增收。

(一)从宏观政策制定上鼓励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保护农民切身利益

1.完善种粮补贴方式,建立长效补贴机制。对粮食生产进行补贴,有利于农民种粮收益的提高,从而有利于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高。十提出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缩小城乡差别,增加农民收入,采取有效方式,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

2.提高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格,增加农民种粮比较效益。近年来粮食生产价格虽然稳步升高,但还不足以在更大程度上激励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所以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势在必行。

(二)优化种植结构,不断提高粮食产能,增加农民种粮生产效益

首先要优化粮食作物布局,根据具体种植条件,增加优良产品及高效益作物种植。其次还要积极发展内蒙古小杂粮种植,生产优质特色高增加值的小杂量,拓展农民种粮收入来源。内蒙古丘陵旱地较多,发展小杂粮和耐旱作物潜力较大。国家应从政策上加以扶持。

(三)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保险力度,提高抗灾和抵御风险能力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村基础水利设施建设对于粮食生产来说至关重要。搞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靠天吃饭”的现象,提高旱涝保收耕地面积,增强农民抵御气候灾害的能力,将极大地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对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建议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农民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加大农业保险工作力度,加强农业保险立法,大力宣传,提高农民农业保险意识。

(四)加大农业科技攻关和推广力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粮食生产效率

篇9

中图分类号:F326.11;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8-2146-06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08.059

Abstract: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agricultural provinces in southwest China, the output value of grain production in Guizhou province have occupy an important status in national economy. Based on the relative data of 1993―2012 food production in Guizhou, using the least-squares regression method, an initial regression model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grain production of Guizhou was established, then using the stepwise regression method to adjust the accuracy and test the correlation and heteroscedasticity of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the best fitting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obtained. Through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found that, the area sown to grain and amounts of fertilizer application were th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grain production of Guizhou, and which argued that in the extreme background that the area sown to grain was limited, and the amounts of fertilizer began to make the marginal product decline, the capital input and agricultural technical progress were new ways for increasing grain production in Guizhou. Therefore, Guizhou should ensure the stable and increased grain production of the province through measures such as effectively protecting the arable land, making food crops planting area stable, improving fertilization structure, increasing inputs of agricultural capital and technique.

Key words: Guizhou province; grain production; influence factors; the regression model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定富强的重要基础和重要保障,粮食问题关系着国计民生,是中国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之一[1]。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世界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及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粮食生产与安全问题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分析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探究粮食生产投入要素对粮食产出的影响,寻找制约粮食生产的瓶颈因素,对于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国内围绕粮食产量影响因素问题,赵慧江[2]在1990―2005年统计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普通回归分析方法通过建立以5种可量化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以粮食产量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中国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关于中国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参考意见。肖海峰[3]通过建立粮食总产量和影响因素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中国1978―2002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段分析,从而研究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高倩倩等[4]运用统计学的知识采用Eviews 6.0统计软件建立了粮食产量评估模型,对建国以来山东省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提高粮食单产是粮食增产的最有效途径的结论。廖婧琳等[5]则更加关注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了水旱、冰雹、病虫害和低温冷冻等农业灾害对贵州省粮食产量的影响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本研究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贵州省1993―2012年粮食生产的相关数据为依托,构建了一个统计特征合理的分析模型,来对影响贵州省粮食产量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贵州省制定合理的农业政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 贵州省粮食生产函数的构建

1.1 粮食生产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现实中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有很多,对这些因素进行量化是分析研究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比较复杂和困难的工作。本研究从数据可获取性、指标量化的可行性等指标选取原则出发,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并结合贵州省农业系统的实际状况,选取粮食总产量(Y)作为要预测的目标数据,选取粮食播种面积(X1)、农业机械总动力(X2)、农业从业人员(X3)、化肥施用量(X4)、家庭农业支出(X5)、政府财政支农支出(X6)和成灾面积(X7)7个对贵州省粮食产量有较大影响的因子来构建农业系统粮食生产的指标体系。所需数据均来源于1993―2012年的《贵州统计年鉴》和《贵州年鉴》,模型采用线性生产函数:

Y=θ0+θ1X1+θ2X2+θ3X3+θ4X4+θ5X5+θ6X6+θ7X7+?着

式中,θi(i=1,2,…7)为各指标系数,?着为随机误差项,表示受这些指标影响以外的其他随机扰动。

1.2 基于OLS的模型估计

运用OLS法对贵州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回归方程进行估计,假设取显著性水平为α=0.05,那么估计结果为:

Y=-9 253 308.42+5.37X1-0.79X2-0.65X3+4.13X4+0.88X5+0.92X6-4.74X7

t统计量为:{-2.32} {7.84} {4.95} {-3.41} {0.73} {2.56} {0.66} {1.21}

R2=0.978 2, F=35.16, D.W=1.98

由于R2值接近1,F0.05(6.20)=2.60,F检验值35.16>F0.05(6.20),因此可以认为贵州省粮食产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但是,X4和X6未通过t检验,X2的系数符号表示的经济意义也不合理,这说明这种线性关系很有可能不是单重的,而是比较复杂且难以处理的多重线性关系。为了验证以上推断,下面对各指标之间相关关系进行检验(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农业机械总动力(X2)和农业从业人员(X3)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相关系数接近0.96,证明了以上的推断。为了排除指标间多重共线性给解决问题带来的干扰和困难,有必要设法对上述回归方程进行调整。

1.3 用逐步回归法对模型进行调整

用粮食总产量(Y)分别对指标X1、X2、X3、X4、X5、X6、X7作一元线性回归(表2)。

由表2可以看出,贵州省粮食生产受粮食播种面积影响最大,与实际调研结果相符,故选Y=F(X1)的表达式作为以下研究的基本回归模型。之后把其他指标依次引入到基本回归模型中,通过逐步回归,进一步寻找一个单线性且各指标系数经济意义均合理的回归方程。

逐步回归步骤如下[6]:

①把X2引入模型,用Y对X1、X2做回归分析,得Y=F(X1,X2);

②再把X3引入模型,用Y对X1、X2、X3做回归分析,得Y=F(X1,X2,X3);

③去掉X3,引入X4,用Y对X1、X2、X4做回归分析,得Y=F(X1,X2,X4);

④引入X5,然后再用Y对X1、X2、X4、X5做回归分析,得Y=F(X1,X2,X4,X5);

⑤之后再引入X6,用Y对X1、X2、X4、X5、X6做回归分析,得Y=F(X1,X2,X4,X5,X6);

⑥最后引入X7,再用Y对X1、X2、X4、X5、X6、X7做回归分析,得到最终的回归方程Y=F(X1,X2,X4,X5,X6,X7)。

由表3可以看出,引入X2后,拟合优度有所提高,X2的参数符号经济意义合理,且变量均通过了t检验;引入X3后,R2值从0.898 7提升到0.925 5,说明拟合优度得到进一步提高,但X3的参数符号经济意义不合理,且未能通过t检验;去掉X3引入X4后,拟合优度再次提高,且X4参数符号经济意义合理,各变量也都通过了t检验;之后依次引入X5、X6、X7,拟合优度继续提升,从0.954 0提高到0.988 2,这3个指标的参数符号的经济意义也都合理,但X5、X6未通过t检验,而X7顺利通过了t检验。据此得到的较为合理的回归模型应该为:

Y=-5 247 300.15+5.44X1+0.82X2+4.12X4-5.16X7

1.4 序列相关性检验和异方差性检验

对回归方程Y=-5 247 300.15+5.44X1+0.82X2+4.12X4-5.16X7 进行序列相关性检验:

t统计量为:{-11.95} {6.43} {8.45} {3.57} {6.22}

R2=0.988 2, F=223.17, D.W=1.79

D.W检验表明,n=20,k=5时,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有dk=1.52,因为D.W=1.79>dk,证明该回归模型各变量间不存在一阶自相关性。

之后采用怀特检验法[7](White test)对该模型进行异方差性检验,模型估计结果见表4。

由表4可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有nR2= 11.07>χ20.05(4)=9.49,因此存在着异方差性。为了克服这种异方差性带来的问题,运用WLS对以上回归模型参数进行进一步调整:

Y=-7 136 218.23+5.25X1+0.76X2+4.37X4-5.08X7

t统计量为:{-29.83} {15.23} {7.56} {25.17} {45.09}

R2=0.997 8, F=1 230.55, D.W=1.46

D.W检验表明,n=20,k=5时,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有dk=1.52,因为D.W=1.46

Y= -7 136 218.23+5.25X1+0.76X2+4.37X4-5.08X7

图1是根据拟合方程计算的贵州省1993―2012年粮食产量拟合值与实际值二者对照图。

2 结果分析与预测

2.1 结果分析

结果表明,在上述选取的7个指标中,粮食播种面积X1、农业机械总动力X2、化肥施用量X4和成灾面积X7等是影响贵州省粮食生产最关键的因素。其中,粮食种植面积X1的回归参数为5.25,表示在影响粮食产量的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粮食播种面积每增加1万hm2,粮食总产量就会增加5.25万t;农业机械总动力X2的回归参数为0.76,表示农业机械总动力每提升1%,就会引起粮食总产量增加0.76倍;化肥施用量X4的回归参数为4.37,表示化肥施用量每增加1万t,就会使粮食总产量增加4.37万t;而成灾面积X7的回归参数为-5.08,说明成灾面积与粮食产量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成灾面积每减少1万hm2,就会促使粮食产量增加5.08万t。由图1贵州省粮食总产实际值与模型拟合值的对比曲线图可以看出拟合值与实际值具有高度的拟合优度,最大拟合误差仅5.5%。

1)在该回归模型中,农业从业人员(X3)即农业劳动力被排除在了模型之外,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目前贵州省农村中存在着大量的未转移或者待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导致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低,甚至为零[8]。另一方面,由于劳动与土地、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之间存在着替代效应,因此在目前贵州省粮食耕种面积有限、农业资金匮乏的条件下,农民必会继续投入劳动,直至劳动的边际收益为零。此外,根据Leontief生产函数Q=Min(L/M,K/N),粮食产量Q取决于L/M和K/N两个比值中较小的那一个,即使其中的一个比例数值较大,也不会提高产量,其中,L和K分别表示粮食生产中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M和N分别表示固定的劳动和资本的生产技术系数,它们分别表示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固定的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因此,在当前贵州省农村中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就应该由资本投入量K决定,而K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农业机械、化肥等农业生产要素,这也解释了模型中不包含家庭农业支出(X5)和政府财政支农支出(X6)的原因。

2)由贵州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最终拟合回归方程可以看出,粮食播种面积是贵州省粮食产量最大的一个影响因素,粮食播种面积每增加1万hm2,会带来的粮食增量高达5.25万t,就可以多养活人口3.40万人[9],可见保证粮食播种面积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贵州省是全国人均耕地占有最少的省份之一,其可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资源不多,耕地面积少、质量差,开发利用比例大,后备耕地严重不足,这极大地制约了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大和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1993年贵州省共有水、旱耕地436.22万hm2,总人口为3 155.23万人,人均耕地占有量为0.138 hm2;到2012年,全省共有耕地469.85万hm2,人口3 474.65万人,人均占有量降低到0.135 hm2,虽然20年间人均占有量仅减少0.003 hm2,却反映了贵州省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趋势的进一步恶化。耕地是不可再生或者说很难再生的稀缺资源,而粮食又是耕地密集型产品,在人类尚未开发出不使用耕地就可以进行大规模粮食生产的技术之前,必须加强耕地保护,确保一定的耕种面积。

3)模型显示,成灾面积(X7)是对贵州省粮食产量影响排名第2的因素,二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因受农业自然灾害的影响,贵州省粮食产量多年来波动较大。贵州省常发性农业自然灾害有冰雹、春旱、暴雨、倒春寒和作物病虫害等,其中寒灾和旱灾是对该省粮食生产影响最大的两种自然灾害。1993年,贵州省农业自然灾害成灾面积为56.36万hm2,约占当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15%,之后的7年里,贵州省粮食成灾面积逐年减少,到2000年,成灾面积仅为20.54万hm2,减少量为35.82万hm2,降幅达63.56%,是8年里的最小值[10]。1999年以后,贵州省又经历了两个自然灾害多发期(分别为2000―2002年和2006―2008年)和两个自然灾害少发期(分别为2003―2005年和2009―2012年),在两个自然灾害多发期内和两个自然灾害少发期内,贵州省粮食作物年均成灾面积分别为56.10万hm2和21.34万hm2,粮食产量年均增长7.6%和15.8%,可见自然灾害成灾面积对贵州省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是很大的。

4)化肥施用量(X4)对贵州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在所有因素中排名第3。贵州省粮食播种面积从1993年的286.22万hm2增加到2012年的305.43万hm2,增幅仅为6.7%,而化肥施用量却从36.40万t增加到98.2万t,增幅高达169.78%,可见这20年里化肥施用量对贵州省粮食产量的促进作用还是相当大的,这也验证了学术界关于“20世纪最后十年和21世纪前十年中国西部地区粮食产量增量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化学肥料的大规模施用”的结论[11]。贵州省农业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的关联度较高,对粮食产量影响也比较大,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对粮食稳产和增产都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然而另一方面,由于受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影响,化肥投入在贵州省粮食生产方面的促进作用也必将逐步下降,因此一味地靠增加化肥施用量来增加粮食产量的做法并不可行,关键是要提高化肥的使用效率。

5)农业机械总动力(X2)是对贵州省粮食产量影响较大的又一因素。贵州省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素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之说,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喀斯特地貌比较明显,造成贵州山地比较多,土地比较小,并且高低不平,以至于大型农业机械在此不能使用,这也制约着贵州农业现代化的发展[12]。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贵州省特殊的农业地理条件,逐步推出了小型轻便的农机具,这使得贵州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1993―2012年,贵州省农业机械总动力从12.28万台提升到56.69万台,其中30马力以下的中小型机械增加25.6万台,占到全部增加量的57.64%。尤其是2008年以后,贵州省的农业机械总动力呈现出直线型增长趋势,农业机械总动力的提升对促进贵州省粮食产量的增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2 产量预测

根据以上得到的模型Y=-7 136 218.23+ 5.25X1+0.76X2+4.37X4-5.08X7可以预测2013年和2014年贵州省的粮食产量,根据2013年贵州省农委的有关数据和《贵州省农业经济数据统计》(2013)等相关资料,可知该年的模型解释变量分别为:

X1=311.84 hm2,X2=59.85万台,X4=97.4万t,X7=36.92万hm2

把以上数据都带入模型,得到Y=1 207.11万t。查阅资料可知,2013年贵州省实际的粮食总产量为1 030.38万t,二者误差较小,可见该回归模型还是相当精确的,它完全可以用来表征贵州省的粮食生产情况。

通过对贵州省2013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实例计算,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下面用该模型预测2014年贵州省的粮食产量。由于粮食播种面积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大的变动,这里姑且认为粮食播种面积相较2013年没有出现变化,即仍为X1=311.84 hm2;由于自2008年以来贵州省的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长呈现线型趋势,年均增幅为5.57%,本研究仍以这一增速来大体估算2014年贵州省的农业机械总动力情况,估算结果为X2=63.19万台;在估算2014年贵州省的农业化肥施用量时,本研究取1993―2012年这20年间化肥施用量的年均增速来作为2014年相比2013年的化肥施用量增幅,由此计算得X4=107.52万t;由于2008年以后一直到2013年贵州省农业自然灾害相比以往少发,2014年也没有出现特别严重的自然灾害,因此可以认为2014年仍处于这个自然灾害少发的局部时间段内。基于此,用2008―2013年5年间的年均受灾面积作为2014年农业成灾面积的估算值相对来说比较科学,这样得到X7=33.85万hm2。把以上各解释变量都带入模型,得到2014年贵州省粮食产量的预测值:

Y=-7 136 218.23+5.25×311.84+0.76×63.19+ 4.37×107.52-5.08×33.85=1 269.47(万t)

3 政策建议

3.1 加强耕地保护,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2012年贵州省政府1号文件要求要保证全省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423.3万hm2、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 150万t左右,为此必须进一步挖掘耕地潜力。近5年来,贵州省粮食播种面积一直保持在441万hm2至499万hm2之间,平均为475.8万hm2,总体粮食播种面积还算比较稳定[13]。粮食播种面积会受到诸如粮价、气候环境、耕地数量与质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只有确保粮食价格稳定增加农民种粮收入,加强预测预警以减小气候环境对播种的影响,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减少非农建设对耕地的占用,提高耕地使用效率,才能维持可耕地红线,粮食种植面积才会有所保障。

3.2 加快农业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减少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要加快完善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系统,最大限度地攻克突发性农业自然灾害在预报方面的难关。可以考虑将地理信息系统中的遥感遥测技术引入到自然灾害监测中,提高预报精度。要加快贵州省防汛抗旱领导办公室的职能建设,对灾后农业减灾工作开展专业指导、对口援助,最大限度地降低粮食产量损失。另一方面,还要深化贵州省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农业自然灾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有的放矢、全面规划、综合防治,才能有效减少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3.3 改革现有耕地制度,进一步挖掘粮食生产潜力

目前贵州省耕地的使用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①省政府和各下级地方政府在耕地保护上目标不一致。省政府更注重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全省的粮食生产与安全,地方政府更注重短期经济效益而不太关注对耕地的保护和永续利用。②贵州全省耕地规模化经营水平很低,不利于提高粮食生产效率[14]。针对这两个问题,必须果断改革现有耕地制度,可考虑通过耕地有效保护和地方政府政绩挂钩来规范其非理性的供地行为;要提高土地规模经营程度,通过立法立规为其提供法律保障,以进一步挖掘粮食生产潜力,提高粮食产出效益。

3.4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粮食单产

在可用耕地面积有限、粮食播种面积也不可能有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贵州省粮食总产量的增加必须依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2006―2012年6年间,贵州省粮食单产平均值为268 kg,而同期全国粮食单产平均值为312 kg,是贵州省的1.16倍,由此可以看出,贵州省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依旧很低,农业生产效率不高。要想提高粮食单产,就必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粮食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具体可以考虑选育适合贵州省的优良粮食作物生长品种,提高生物技术应用能力,扩大应用范围,研制绿色新型肥料,改善施肥结构,提高肥料使用效率等。

参考文献:

[1] 谢 杰.中国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 9(12):45-47.

[2] 赵慧江.影响我国西南山区粮食产量的因素分析[J].山地学报,2007,11(25):113-116.

[3] 肖海峰.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基于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16(45):21-26.

[4] 高倩倩,邢秀峰,姚传进.山东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06,25(2):30-37.

[5] 廖婧琳,苏 月,冯泽蔚.农业自然灾害对贵州省粮食产量的影响[J].山地学报,2008,33(17):121-126.

[6] 董梅生.基于逐步回归模型的中国农业投入与产出的关系[J].技术经济,2009,28(1):37-41.

[7] 王焕春.我国农业投入对农业产出影响的实证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8] 左 亭,周志伟.农业安全视域下的粮食安全再认识[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5):1-2.

[9] 王天生,王 瑶.贵州省粮食生产发展60年回顾与展望[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9):1-9.

[10] 何雯娜.贵州省主要农业自然灾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8,26(21):67-69.

[11] 李 亮,但文红.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粮食安全保障的时空变化与预测[J].山地学报,2012,42(1):218-223.

篇10

1、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就是要守住管好天下粮仓,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

2、“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3、“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中央对确保粮食产能的新思路,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新途径。这意味着我们将不再一味追求粮食产量的连续递增,而是通过增加粮食产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与可持续增长。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1

河南省是全国的农业大省,是粮食生产的主要核心区.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河南省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其中,夏粮突破350亿kg,居全国第一,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粮食补贴政策的支持下,粮农的种粮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1].然而,粮食连年增产最终形成产量、库存、进口“三多并存”的局面,粮食总量的增加与实际的需求并不匹配[2],供需结构矛盾凸显,说明当前的粮食增产方式不尽合理,这也是国家提出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粮食增产诸多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发现,各类要素最终直接作用于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3].往往人们会将粮食单产的提升简单归功于技术进步,而在实际的粮食生产系统中,生产者易受农作物价格和市场需求导向的影响,采取高产作物对低产作物的种植替代,即结构调整,其结果也会使得粮食加权单产提升.为进一步明确各因素对粮食增产的作用,本文参考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基于种植结构调整的视角,测算粮食供给侧各因素对河南省及各区域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找出推动河南省粮食连年增产的主要贡献因素.分析结构调整因素对粮食供需平衡的影响,根据测算结果,对河南省未来粮食生产发展提出建议和措施,以期能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格局,为今后河南省粮食增产的路径选择提供决策参考.

1基于种植结构调整的各因素对粮食增产贡献率的测度

对于粮食增产影响因素贡献率的研究,从研究方法上,主要有统计学分析、灰关联分析和生产函数法三类.陶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新疆地区粮食增产因素的贡献率,得出不同阶段各要素对粮食增产的作用各异[4];韩大鹏采用灰关联法对辽宁省粮食生产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将各因素作用强度由大到小进行排序[5];李靖等采用固定面板效应模型分析全国的粮食增产状况,得出粮食播种面积的增加对促进区域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最大[6];其他多是采用生产函数法进行测算[7-15].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分析发现,影响粮食生产的各种因素最终将直接作用于粮食单产和播种面积的变化[16-18].种植面积的增加是粮食增产的有力保证,而粮食单产水平(各类作物的综合加权单产)的提高不仅取决于技术进步,高产作物对低产作物的有效种植替代(即种植结构调整)也是从总体上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从而促进粮食增产的方式.以下将基于种植结构调整的视角,分析粮食增产各因素的贡献.1.1河南省粮食增产因素贡献率测算结果分析实际的粮食生产系统中,粮食产量的变化往往反映的是农业生产系统中粮食种植结构已经发生调整之后的结果.历年的粮食作物内部种植结构均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为准确测算结构调整因素对粮食增产的贡献,必须假设粮食种植结构无调整作为前提,具体测算方法参考朱晶(2013,2015)[19-20]的做法,测算播种面积、单产以及结构调整对河南省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所有分析指标均由《河南省统计年鉴》[21]原始数据测算得到。由表1可知,2004—2014年间,河南省粮食总量增长率35.5%,播种面积、粮食单产以及结构调整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分别为38.93%、53.68%和7.39%.分析各因素对粮食增产贡献率的变化可知,播种面积的贡献率皆为正值,且多数年份的贡献率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作物单产对粮食总量增产的贡献率最大,但其年际间的波动性较大,由于受天气等自然条件的影响,2009和2014年的作物单产水平分别下降0.43%和0.23%,因而对粮食总量增产的贡献率分别为-114.80%和-40.16%,故这两年粮食增产主要得益于播种面积(198.25%)和结构调整(123.63%)的正向贡献.造成粮食单产下降的作物不同年份间存在差异,2009年是由于玉米和薯类各自单位面积产量的下降,2014年则是源于玉米、大豆、薯类三种作物单产的下降.结构调整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最小(7.39%),且年际间的波动性更大,其中有四年结构调整贡献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不可否认,作物之间的种植替代,也是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1.2河南省分区域粮食增产因素贡献率的测算分析河南省粮食作物内部种植结构的调整,不同地区所反映出来的高产作物对低产作物的种植替代,在替代方式和替代程度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因此,将河南划分为豫南、豫中、豫北三个区域,首先分析各区域各类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变化(表2),然后再分别测算各区域粮食生产结构调整的贡献率,确定各区域的主要贡献因素(见表3).从全省平均水平来看(表2),2004—2014年间,河南省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呈现的变化趋势为:相对高产的玉米和稻谷对相对低产的大豆和红薯作物的替代,小麦播种面积占比略有下降.具体而言,豫南地区表现为高产的玉米、小麦和稻谷对大豆和红薯作物的种植替代,三类作物的种植比例在2004—2014年间分别提高了6.39%、1.35%和0.35%,玉米和小麦的种植面积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豫南是河南省稻谷的主产地区,稻谷的种植面积相对稳定,大豆、红薯的种植比例分别减少2.42%和2.55%,红薯种植比例减幅高于全省平均.豫北、豫中地区结构调整表现为高产玉米对大豆和红薯作物的替代,虽然大豆的种植比例在减少,但减幅低于全省平均,中部地区红薯的种植比例减幅为2.43%,高于全省平均.稻谷所占比重稳中有小幅下降,而小麦种植比例分别下降2.64%和2.61%,减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粮食的增产效果.从分区域的全省平均水平来看(表3),各区域粮食增产主要依靠播种面积的增加和作物单产的提高,结构调整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较低,豫南、豫北地区的结构调整贡献率分别仅为8.31%和8.08%;豫中地区对粮食增产的最大贡献因素为播种面积,贡献率达33.45%,其次是作物单产(26.79%),分别带动粮食增长16.93%和13.56%.结构调整贡献率达18.38%,为三区域结构调整贡献率之首,促进粮食产量增长20.13%,该区域高产玉米对其他低产作物的替代作用最强.综合全省情况来看,粮食总量增长贡献因素最大的是作物单产水平(53.68%),其次是播种面积(38.93%),最后是结构调整(7.39%).粮食总量的增加主要还是依托稳定的播种面积和单产水平的提升来保证.单纯以粮食增产为导向的结构调整,虽然对粮食增产有促进作用,但其贡献率总体来看还相对较低,2004—2014年这一阶段的全省粮食增量为1512.30万t,而结构调整所带来的粮食增加量仅为182.75万t.

2结构调整对粮食供需结构平衡的影响

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例的变化即是对种植结构调整的直观反映[23].从播种面积的变化值可知(如表4),河南省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主要表现为高产的玉米和稻谷对相对低产的大豆和红薯作物的种植替代.总体来看,河南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呈现13.82%的增幅,其中,玉米播种面积的增幅最大,达到35.70%,故其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稻谷,播种面积增长率达到27.75%.与产量变化趋势相一致,大豆和薯类的播种面积与基期相比呈现大幅度的下降趋势,其中大豆的播种面积减少34.99%,薯类播种面积减少20.55%.由于大豆等作物的生产成本较高,尤其是人工成本占据生产成本的比例很大,而国外市场的粮价相对较低,价格倒挂现象使得农民不得不减少对低产低收益的大豆作物的种植,而一味地增加高产高收益的玉米等作物的种植,从而形成了连增的粮食总量与实际作物品种需求短缺的局面,作物品种进口量的变化更能说明这一问题(如表5).根据相关数据测算,河南省粮食产量除了满足居民基本需求之外,平均每年多出余粮1483.07万t.近些年来,由于玉米价格上涨,玉米种植面积急剧增加,库存量严重过剩,但从进口量(表5)来看,平均每年还要进口粮食112.28万t,分析2008—2014年间河南省的粮食进口结构,大米和玉米存在正常的少量进口,满足特定用途所需;小麦和面粉的进口量为0.76万t,说明对特定作物品种的生产有所欠缺,河南省的食品加工业较为发达,相关资料显示,市场上对小麦制成的强筋和弱筋面粉需求量较大,而粮食生产系统产出的更多是中筋面粉,这也是今后粮食供给侧结构调整的方向;进口量最大的是大豆,2008—2014年均进口量达111.13万t,平均进口量占据全省粮食进口数量的98.98%,然而全省年均大豆产量仅有79.25万t,综合表4和表5发现,低产大豆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减少,产量必然急剧下降,而每年的进口量则持续增加,产需缺口也将会越拉越大,这是单纯以粮食增产为导向的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必然结果,对粮食市场的供需平衡会造成更大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