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2 16:13:4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科研人才培训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纵观国内外对比研究的文章,其多引用它国体育院校“体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内“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对比.如徐瑞勋的博士论文《中国体育教师教育的改革审视与创新研究》以及张玉宝《中外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比较研究》等均引用相似图表进行对比(表1).此后,各家纷纷引述,仓促立说,宣扬我国体育教育专业需要向它国“通才型”、“综合型”、“复合型”(以下称“通综复”型)体育人才培养目标大踏步迈进.
1.2对各国体育院系体育专业开展数目缺乏科学统计及权衡分析
在体育人才培养比较研究过程中对各国体育院系体育专业开展的数目缺乏详细调查,导致对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评价及权衡失准.一方面,某些大学只开设体育教育专业作为体育学科的唯一专业,那么该专业目标的制定就有泛化倾向的可能性,或者说在执行专业目标时有意识拓宽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另一方面,在某些大学体育专业细化(多个体育专业)的前提下,专业目标的泛化就很难实现[2].正如王家宏教授在其《21世纪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研究》一书中指出:“美国高等体育院系开设的体育专业数量不断增加,只有体育教师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体育教师.”[1]158说明专业培养目标是单一的,非泛化的.在正常情况下,学科专业的增多必然导致专业培养目标范围的收窄,此处不作细论.在缺乏对全球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数目科学统计的情况下,我们难以根据具有不同专业设置背景的院系进行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量化研究.
2本科体育教育“通综复”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可行性
所谓“通综复”型人才培养目标就是现在极其流行的通才型、综合型、复合型三种人才培养目标的统称[4].为便于研究,把三种人才培养目标名称统合,以提取精华得出共同特点———“本科体育教育培养目标既强调能力的多样性和整体性,更突出思维的创新性”———实有哗众取宠之嫌.教育部在最新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已经把我国本科体育划分为七个专业,即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科学、运动康复、休闲体育.但2003年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教体艺[2003]7号)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调整为: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方案》中的这种包含教学、训练、管理、科研、社会指导于一身的“体育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的各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均有重复之处,本科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严重泛化,表明多样性能力习得的在政策上的不可行性.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厚基础、重创新”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宽口径”的目标似乎不切合实际,因为在逻辑关系上论断,任何单一专业内的“宽口径”均不可能成立.
2.1横跨无界
各高校实施创新性思维的具体办法是不但增大本学科专业交集范围,而且加深跨学科专业结合的程度.《方案》中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从事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方面的技能体现了这种趋势.学科专业间交融及其碰撞创新无可厚非,但培养目标横向跨度明显“无界”,导致培养目标设定的舍本逐末、张冠李戴.
2.2纵深穿底
《方案》中对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明显已经超越其纵向深度界定的范围.“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应该是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范围,现纳入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可见本科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深度已经“穿底”.从多年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情况来看,的确有部分学生可以认真进行资料收集、数据统计、论文撰写,但更多不尽如人意的情况同时存在.由于本科体育教育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毕业论文的撰写刚好安排在找工作期间,他们无暇顾及论文事宜,偶有独立完成也陷于文章跑题、结构混乱、词不达意,最后干脆大篇幅抄袭他人文章甚至请人.本科体育生仅有的科研机会如此流于形式,乍看是为众多原因的巧合,但仔细斟酌乃属培养目标过深导致的恶果.
3“通综复”型人才目标导致体育教育本科学生“水土不服”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课时分配呈现“三少一多”的现象.这种课程安排目的是要扩大学生学习范围和领域,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完成“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创新”的“通综复”型体育教育人才的目标.但是,由于“通综复”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的“宽”导致课程之间关联性程度降低、专业主线弱化,使得大部分学生学习失去重心,加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对“通综复能力”的习得缺乏先天优势.
3.1学生心理状态决定其学习内容的“表浅操作性”
从心理学角度的人本主义层面考虑,本科阶段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强烈求知与占有,对经典事物与理论的淡薄,较强的体能储备以及兴奋性高水平状态的持续,使他们不能安于独坐.加之,大学生活环境隐晦地提供一个让自由主义思潮潜移默化的环境.学生的如斯状态,决定了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集中在其喜好、潮流、肢体操作等表浅层面,而非人文思想经典境界的无限追求[5].有学者调查发现,经济发达地区院校的本科体教专业学生课余时间多数从事兼职、学生会工作、上网游戏、聊天、看电影,而看书复习时间极少[6].另外,10周相仿的实习时间只能锻炼学生本专业实践能力和已有知识的应用能力,根本不足以提高学生在本专业的创新能力,更不用说学科交叉应用以及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
3.2学生生理状态决定增大通识课程比例的不可行性
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肩负技术课、体能课甚至重大比赛等大负荷训练之后,其疲劳感、紧张感、抑郁、愤怒和慌张感显著高于不运动的人群[7].因此,有利于大运动负荷后生理疲劳恢复的趴桌子睡觉、玩手机等“开小差”充斥着整个课堂.由此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不可能接受像非体育学科学生一样大幅度提高文化课比例的任务.面对体育生的这般冷遇,“增大通识课程比例”的举措无不成为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过程中耐人寻味的讽刺.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和文化学科专业学生在体能消耗上的差异与文化选修课程设置比例增大与否之间,专家们仿佛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也未通过严格论证.因为对体育生固有特征考虑的缺失,导致了体育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普适跟从.如此一来,以提高文化选修课比例来达到“通综复”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目的,在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已经失去“人本”理论支撑,《方案》所提出的目标难免沦为制定者的一厢情愿.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了如指掌才能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揠苗助长式地一味追求理想化的学科体系构建、增加文化课程比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都是不符合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倘若现阶段人才培养目标仍沿袭《方案》一意孤行,体育教育专业则不得不面临着被罚“双黄牌”的危机,届时即便未必如毛振明教授所说的那样专业“沉没”[8],但也可能如履薄冰,摇摇欲坠矣.
4体育教育本科专业90后毕业生面对的新形势
4..1就业市场新需求———教学技能需全面广泛
从城镇学校对体育教师吸纳能力的明显减弱和贫困地区体育教师缺乏的现象来看,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出现“高原现象”.若要突破这个瓶颈就必须以就业市场的需求为准则,重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通过对2010、2011、2012全国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统计,社会体育机构接收体育教育专业比例有明显增长.社会体育机构包括各地方体育场馆、健身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俱乐部、体育单项培训中心、体育休闲旅游景点等.这种持续增长趋势表明,社会体育机构的教学培训部门是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今后的主要就业去所.因此,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重中之重是必须要培养学生广泛全面的教学技能,以适应各种体育教学机构的教学需要.
4.2新标准下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新要求———专业理论学习需精深透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新理念的要求,教育部对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文化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育本科生必须改变以往受教育阶段体育课程的思维模式,并对现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有更深刻的理解.学生不但具备扎实的“三基”以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实施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并且要游刃有余地把握不同水平阶段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操作过程及其程度评价.另外,教师的角色也有重大改变.中小学体育教师由原来体育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变为体育课程的组织者、创新者、引导者、研究者、开发者.可见,学生必须对本专业理论掌握更加深刻透彻、应用更加自如流畅,从而满足中小学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新要求.
5解题之刃———人才培养目标“单专化”修正以及“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实现
5.1人才培养目标横向“单专化”修正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必须突出
“单一化”和“专业化”才能使专业向纵深方向发展,才能使专业自身立于不败之地.从全国高校体育学科专业开设的情况来看,除了教育部最新公布的七个专业以外,各高校按照中国社会市场需求及体育全球化发展趋势尝试增设体育新闻、体育管理、体育器材研制、模特等专业[9].如此看来,体育学科专业数量的横向裂变促使每个专业的纵深发展成为必然.面对现代化社会以及世界人才激烈竞争趋向,各体育院系应更理性地把人才培养目标集中于如何培养专业性更强的体育教育人才,以突出体育教育专业的社会价值和地位,避免专业“沉没”.
5.2“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实现
“教师教育一体化”理念认为,当今教师教育不是“一次性教育”的结晶品,职前培养、在职教育是其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科阶段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属于“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职前培养部分,该部分培养任务成功与否是以毕业生能否进入体育教育行业为标准.王家宏教授提出,要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必须促进职前培养与在职进修的一体化[1]然而,现时我国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实行的是“一体两面”的培养模式,即在统一的体育院系中分职前培养和在职进修两个方面,相互隔离、互不沟通.由于在职培训体系自身未能完善导致教师教育一体化程度较低而被看作是无足轻重的例行形式,无形中加大了职前培养的压力并促使培养目标的“社会责任包揽”取向的形成,为职前培养的“通综复”畸形人才培养目标的酝酿提供培基.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有利于专业培养目标清晰化,有利于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根据社会的要求动态地刷新其社会职责,突出专业自身的学科和社会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3-0246-03
0 引言
高等教育对于大学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已从知识型向素质型转化,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国内外许多大学把经管类本科生的教育定位为:为研究生阶段输送优良生源,培养有强烈学术兴趣、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性人才[1]。近年来国家以创业计划、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学术论文以及科技发明等形式组织了一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吸引了大学生的积极参与。
1 经管类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特点
经管类本科生在思维认知、知识构成、实践能力等方面都与理工类的本科生截然不同。在科研训练方面,经管类本科生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1 经管类本科生其所学专业涉及的知识面相对理工类专业较广,内容涵盖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在进行科研训练时可选的题材较为广泛。
1.2 经管类本科生在进行科研训练时常用问卷调查并结合走访调研进行实证性研究,对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实验来进行经济管理科研项目的验证等多种研究方法,不同于理工类本科生科研训练大多可以通过实验操作来获得自己想要的科研结果。
1.3 理工类本科生的科研,其研究的结果往往确定。对于经管类的本科生来说,其科研却是一个探究的过程,科研结果往往不可预知,科研训练更注重在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
2 经管类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现状
为了解经管类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现状,本项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及面谈的方法,调查对象为在校教师及教学管理部门,经管类专业二至四年级学生。问卷回收率较高,回收的所有问卷采用手工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录入和统计。通过调查研究可以看出,现实中的科研训练从选题到立项及相关考核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
2.1 科研训练在本科教学中的定位模糊 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就是要为现代经济发展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管理人才。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大,就业市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参加训练的动机主要是:巩固专业知识(41.96%),自己兴趣所在(52.68%),对就业有帮助(38.39%),对评优、评奖有帮助(17.86%),可以获得物质奖励(7.14%)。因此大部分参加科研训练的同学期望通过训练巩固专业知识,提高能力和素质,以便对升学和就业有较高帮助。
然而目前在不少高校中,对于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定位与管理是由校团委和教务处牵头组织,各学院具体落实,由大学生群体利用课余时间自发组合成团队,依靠教师的指导、帮助开展的一种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因此,本科生科研训练类似于各种科研兴趣小组的活动,并没有与专业学习进行有效地结合,达不到科研训练目标。
2.2 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 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科研和授课压力都很大,无暇顾及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本科科研训练项目教师投入精力较多,效果难以评价,学校又缺乏相关激励措施的建立与实施,因此教师积极性缺乏。调查显示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他们参与学术报告的积极性是比较高的,27.91%的同学已经参加过科研训练,44.40%的学生认为自己有兴趣但没有机会参加科研训练,因此,学生还是普遍具有参与科研的意识和积极性的。如果缺乏有经验的教师的引导与帮助,学生的启蒙思路无法正确、快速构建,难以出成果,学生的成就感就得不到满足,随着活动的开展,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与兴趣会渐渐减弱、消失[2],先前参加科研训练的学生的经验、体会,会对后来的同学造成不良的影响,逐步减弱学生参加训练的积极性。
2.3 学生选题缺乏必要宣传、指导,存在盲目性,课题难度不合理 调查中发现有11.1%的学生表明不是不想参加而是不知道,超过半数的同学认为主要困难是在选题上。参与训练的同学中认为自己在科研活动中最大的困难是相关专业知识、相关科研方法、技术的缺乏,也有同学认为科技创新项目与社会、市场联系不够紧密。
一、在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中开设中国文化体验课程的必要性
(一)中国文化课程在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中的重要性
中国文化以其独特魅力和旺盛生命力,在世界各国掀起中国热,随着中国文化的升温,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喜欢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广西与东盟旅游合作往来是一种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和体验。从以往的在东盟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开展的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课程体系看出,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课程占到了近四分之一的比例,并且从培训质量调查来看,课程的设计及教学受到学员的普遍欢迎,东盟学员对中国文化课程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很多人是第一次来到中国,对中国的文化了解不多,因此,都希望在短期内对中国文化有个直观的了解。
(二)手工体验课程有助于外国学员理解中国文化
在培训过程中,开设代表中国人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相关的手工体验课,可以帮助他们很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如在我校开设的陶艺体验课,学员在观摩陶艺老师的介绍演示之后,自己动手制作陶艺,整个课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员通过这样的体验感受到中国陶艺文化的魅力,并且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到中国陶艺所传递的中国文化元素。在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欣赏的同时也能营造学习氛围,拉近外国学员和中国文化的距离。学员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其他课程难以具备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如何在东盟旅游教育培训中开设更多的承载着中国文化的体验课程,让学员能够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这是中国文化课教学中需要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之一。笔者以为,传递中国文化把剪纸体验课纳入培训体系中,是个不错的选择。
二、在东盟旅游教育培训中开设剪纸体验课程的优势
(一)剪纸体验课可以帮助外国学员很好地领会中国文化
剪纸是广泛流传于中国民间的镂空艺术,通过剪刀在纸张上游走,创造出精美的图形,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从南北朝时期发展至今,剪纸早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中国传统民俗生活中的必要文化元素。
2006年民间剪纸被纳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剪纸体现了丰富的中国民间文化。(1)节庆文化:例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中国人有在春节剪窗花的习俗,窗花的图案可以是“春”字、“福”字,可以是寓意吉祥的花鸟虫鱼;(2)福寿文化:在老人过生日时,送上一幅“寿”字剪纸或松鹤图案的剪纸,则是表示祝福老人健康长寿;(3)婚庆文化: 中国人的婚礼上, 贴“帧保表示双喜临门,婚姻中男女双方共同迎接喜庆的一天,表达婚礼喜庆的气氛和大家对新人的祝福。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剪纸, 它代表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态度,表现纯朴、鲜活的民族创造精神。
在对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包含丰富中国文化的民间剪纸艺术,以她最美的形式,展现她的亲和力。据何红一教授在她的论文《中国民间艺术走进美国当代社会――亲历与思考》中介绍,她在美国期间,曾在十所大学进行过民间剪纸艺术的交流,深深感到美国大学生对中国这门独特的传统民间手工艺的厚爱,在剪“春”字时,她向外国学生介绍了春节是中国最大的、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象征着生命和希望,是一个从造型到内涵都十分美丽的中国文字。通过讲解与创作,他们了解到相关的文化知识。一位教西班牙文化的教授Fred写信向她述说他的感受:“我很欣赏你们通过美丽的剪纸来介绍中国文化的方式,在这难忘的夜晚,我的心真的像花一样开了!”
(二)剪纸简单易学,材料普通易得
剪纸的工具和材料普通易得,通常,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可以进行剪纸这种手工活动了。另外剪纸简单易学,常常在懂得剪纸的人指导下,只需要掌握纸张的折叠,再经过三刀两剪,便可产生栩栩如生的图案了。因此它成为当代文化交流中简捷、灵便、具有亲和力和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的优势也不断地凸现。学习剪纸是一次创作与欣赏的过程,如能使剪纸进入东盟旅游教育培训教学体系,帮助初来乍到中国的外国学员对中国民间艺术文化的认识,让他们解中国的传统风俗习惯、审美观念,有助于传播中国文化,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竞争力。
三、以剪纸为例谈中国文化体验课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来自东盟国家的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学员。
教学目标:通过老师的展示介绍及学员的参与制作剪纸,使学员了解与中剪纸艺术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文化内涵;同时掌握一些简单的剪纸技能,能够制作简单的剪纸带回去留作纪念。
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春节民俗剪纸(通过剪纸介绍春节习俗文化 示范剪纸 剪纸体验)。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播放视频《春节习俗.贴窗花》,引入教学内容,向学员介绍中国的春节剪纸即窗花,并向学员展示有关春节主题的剪纸图片――“福”字,告诉学员,在中国,福字的含义是“福气”,“福运”,“幸福”的意思,春节贴“福”,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γ篮妹魈斓淖T浮!案!弊终着贴表示“福临门”的意思,福字还可以倒着贴,表示“福到了”。“福”字和五只蝙蝠组成的团花剪纸寓意是“五福临门”的意思;牡丹是中国的国花,在中国,蝴蝶因为产卵多,是多子的象征,所以,蝴蝶牡丹组和的剪纸寓意“花开富贵,多子多福”。
(二)示范剪纸
1.介绍剪纸工具和材料:出示剪刀、铅笔(在纸上构图用)、红纸(介绍中国剪纸多以红色为主,因为红色在中国代表喜庆,好运的意思)
2.介绍简单的窗花剪纸有对称剪纸和团花剪纸等等,剪纸有自己的语言符号如:月牙纹,锯齿纹等等。
3.示范剪纸:剪“春”字,向学员介绍这是左右对称剪纸,并告诉大家“春”象征着生命和希望,代表欣欣向荣的意思,是一个从造型到内涵都十分美丽的中国文字。春节是中国最大的、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再让大家了解春字的构成,会写就会剪。示范六折团花剪纸,先示范纸张的折叠,并告诉学员,在中国,“六”表示顺利的意思,所以选择了六折,祝愿大家顺顺利利。然后在折叠好的纸上绘图,由于制作的是新年窗花,所以以“鱼”为主题,“鱼”和“余”谐音,鱼组成的团花寓意“连年有余”,表示人们对富足美满生活的向往。(三)剪纸体验
1.学员按4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拟定一个主题如“花开富贵”,“连年有余”,“吉祥如意”,“春满人间”等等,创作一个或多个剪纸,可以是对称剪纸,可以是团花剪纸。
2.在创作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互相商量,互相借鉴,也可以到其他小组观摩学习。老师给予每一组具体的指导。
3.课程结束前10分钟,每个小组评选出本组最满意的作品,然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选出最佳手艺奖,最佳创意奖,最具内涵奖。
4.老师对获奖作品进行颁奖,并对每一个小组的作品进行恰当的点评。
5.学员们通过实际操作剪纸对中国的春节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师可以请学员谈谈在具体体验中的收获,通过相互交流并再一次总结剪纸向我们传递的春节习俗。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中间枢纽,是保证卫生服务诸多功能在农村基层落实的关键环节。而乡镇卫生院的发展与其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密不可分,合理配置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建立一支稳定且具有较高素质的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不仅是保证乡镇卫生院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的基础,更是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本研究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全科型乡镇卫生院科技综合示范及相应产品开发”中“全科型乡镇卫生院适宜人才培养及培训模式研究”子项目的成果。该项目以天津市宝坻区口东卫生院为载体,研究建立全科型乡镇卫生院。本研究在对该卫生院卫生人员基本情况与教育培训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辖区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全科型乡镇卫生院对适宜人才队伍的要求,开展培训实践并进行培训效果评估。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口东卫生院31名卫生技术人员与隶属于该院的14名乡村医生为培训对象。人员基本情况见表1。
1.2 研究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团体深度访谈、试卷分析等方法收集资料,了解培训对象教育培训现状、需求及现有知识能力水平。
1.3 培训方案设计与实施
1.3.1 培训目标通过系统化设计培训内容与培训实施,全面提升样本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整体知识与技术水平,进而提升该卫生院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达到全科型乡镇卫生院要求。
1.3.2 培训内设计 在项目建设期内,对该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将培训内容整体划分为相互联系的五大模块:全科医学基础理论模块、社区卫生服务基础模块、公共卫生基础模块、临床医疗模块和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模块:根据培训内容的难易程度,进一步划分为全体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的培训和技术骨干参加的培训。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包括公共卫生适宜技术、中医适宜技术和西医适宜技术,其中公共生适宜技术根据内容穿插在社区卫生服务基础和公共卫生基础两个模块中培训(见图1)。
1.3.3 培训实施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于2011年6月~2012年3月完成全部培训任务:采用模块化的培训方式,大模块下包含小模块,每一次培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题。这种培训方式主要考虑到接受培训人员均为在职职工,工学矛盾问题突出,在系统化设计培训内容之后将培训内容划分为相对独立的模块:其优势在于时间安排更为灵活,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个人基础与工作情况灵活安排学习。培训采取面授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为样本卫生院提供了大量参考教材与相关书籍。其中面授名训时间为40 d,总计320学时,根据该院时间安排从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下派相关专家、教师到卫生院授课。
2、结果
培训效果主要评估内容包括:参由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对培训过程的满意度;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参加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学习理念、学习习惯的转变情况;样本卫生院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的建立情况;样本卫生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提升情况。主要采用的评估方法包括:以卫生技术人员为对象的培训效果问卷调查与小组访谈;实施培训前的测验与实施培训后的测验对比。
2.1 问卷调查结果共42人参加效果评价问卷调查与测试,包括31名卫生技术人员和11名乡村医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教学水平、教学内容满意度为95.2%(40/42),教学方法满意度为92.9%(39/42),教材满意度为90.5%(38/42),课程安排、培训管理满意度为97.6%(41/42)。见表2。
从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上来说,78.6%(33/42)能够掌握或基本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理论,88.1%(37/42)掌握或基本掌握公共卫生基础与技术、社区卫生服务基础理论与技术、适宜技术。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公共卫生基础与技术、社区卫生服务基本理论与技术三项培训内容有1~2人完全不能掌握,均为医技人员,见表3。
培训对学员学习理念、学习习惯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85.7%(36/42)对全科医学有了全面的认识,71.4%(30/42)认为自己的知识有所更新,59.5%(25/42)认为专业技术水平有所提高,47.6%(20/42)认为服务观念有所转变,38.1%(16/42)认为学习动机有所增强,33.3%(14/42)认为培训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然而,57.1%(24/42)的学员认为培训不能满足需要,还应该进行更加深入的培训,19.1%(8/42)的学员认为虽然培训不能满足需要,但是为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支持。
培训对工作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76.2%(32/42)为患者(居民)提供健康教育的时间明显增多,61.9%(26/42)能够更好地处理医患关系,50.0%(21/42)诊疗思维方式更加倾向于全科思维,42.9%(18/42)工作中能够应用培训所学的新技术。从回收问卷中所提到的建议和意见中可以发现,多数学员希望今后可以经常开展一些培训,培训对个人业务水平的提高非常有效。
2.2 团体访谈结果 共有8名学员参加小组访谈,包括医生6名,护士2名。访谈主题包括以下几方面:“对哪些课程印象最深刻?”、“哪些适宜技术对工作最有帮助?”、“工作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整体素质及精神面貌是否有了明显改观?”、“是否能够将课堂学习与自学相结合?”。
从培训课程角度来说,学员认为所有老师授课水平都很高,特别是对全科诊疗思维、医患沟通、健康教育等课程印象最深刻,主要是因为教师授课的方式比较灵活,内容比较新鲜。此外学员认为来自于临床一线的教师在授课时能够更多地将临床案例和临床新进展带入课堂,这对学员来说很有吸引力,但惟一遗憾的是学时太少。适宜技术对工作都很有帮助,特别是心电图、糖尿病、急救、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等,大家认为这些知识既常用但自己掌握的又不是太好,通过培训可以为患者和村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接受培训后,卫生技术人员工作方式最明显的变化是对患者做健康宣教的意识和能力显著提高了。一位全科医生谈到:“从前因为知识缺乏,想和患者讲也讲不出来,现在通过培训,这些知识都有所增加,知道该怎么指导患者了。而且我们现在还主动到村子里,给他们上课,做健康教育。通过这种形式,我感觉自己的知识在慢慢积累,对个人很有好处。”此外还有一个最为明显的变化是,在诊疗过程中更倾向于运用全科思维了。一名在村卫生室从事乡村医生工作的人员谈到:“以前来个高血压的患者,我就给他们开点药就完事了,现在我会问他一些和生活方式、个人脾气秉性还有家庭关系等有关的一些事情,有时还会调解家庭矛盾,会给他一些饮食指导、生活方式指导。总之,好像工作范畴不再局限于打针、开药了。”这与问卷调查的结果是一致
访谈对象普遍认为此次培训对工作非常有帮助,个人整体素质都有所提高,但是因为工作太忙,休息时间少,本人自学的时间显得不足,更倾向于教师的面授,尽管授课老师提供了相关自学材料,但是几乎没有人在课后深入、广泛的阅读和学习。自学能力不足是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的共性。另外,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培训有利于专业技术的提高,但是还不够深入,希望今后能够经常开展类似培训,特别是来自临床一线的医生更受他们欢迎,因为可以知道更多的学科新进展和临床用药新进展。对于适宜技术的培训,访谈对象希望能有更多的动手机会,最好可以有机会出去进修。通过本项目培训,在职人员和医院管理人员都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和培训所产生的明显效果,本次培训结束后,医院开始定期组织职工参加更为适用且多样的培训项目。
2.3 试卷测试结果 采用培训前调研使用的同一套试题对学员进行培训后测试,两次测试间隔一年半时间,培训前的测试并未做成绩反馈与分析,具有较高的同测信度。培训前护士平均得分为(61.5±8.0)分,培训后平均得分为(72.0±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5,t=2.404,P0.05);培训前西医师平均分为(57.0±10.0)分,培训后平均得分(57.0±6.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n=15,t=0.000,P>0.05)。因测试题与培训内容并无直接联系,大部分内容需要培训者自学掌握与巩固,因此测试结果反映出,样本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自我学习能力不足,参考书籍与资料利用不充分。
2.4 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培训对象为不同专业岗位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方案设计应为多层次、多类别的。但培训对象的总量较小,每一专业类别多则十几人,少则几人,分层培训很难实施。因此,培训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其内容更适合医生群体,对护理人员和其他卫生技术人员的针对性不足,他们仍须参加个性化的培训。另外,工学矛盾突出,难以保证每次课程全体卫生技术人员均能参加。原计划为提高整体培训效益,希望周边其他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自愿参加培训的设想难以实现,使得整个培训项目的实施成本较高。
3、讨论
有研究提出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应注重个性化,即根据农村卫生人员个人不同的学习需求和个性特点,在培训内容和方法上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充分尊重农村卫生人员在教育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最大程度地激发农村卫生人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项目的培训实践作为个案,在个性化、精细化开展农村卫生人员培训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成绩的同时,以下症结性问题也不容忽视。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智欲望呢?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
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
“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
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应试教学课堂总是教师比比划划,总是在如何把知识线条明晰化上动心思,在学习中学生不能亲自体验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与乐趣,其接受知识的过程间接而单一。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
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
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提供了一个的可操作的平台。
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四、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过程。 共2页,当前第1页1
1 德国援外培训的做法
德国援外培训方式分为常规培训和网络培训,在 2004 年至 2008 年培训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网上培训逐步成为德国援外培训更为主要的方式,网络培训从 2004 年的 23%上升至 2008 年的 77%,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培训已达 80%以上。援外培训具有持续可用的功能,在德国以后的援外培训工作中,网络培训的优势全面凸显。德国政府将援外培训工作委托给相关机构开展,建立了专家数据库、在线论坛及专家支持网络平台,间接管理培训工作,德国政府援外培训以远程网络培训为主,其他培训方式为辅。
2 美国援外培训的做法
美国援外培训机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建立了自己的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参训的个人和机构都可以通过此数据库,在全球任何地方进行网上数据录入,完善参训人员和机构的资料,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参训人员基础档案,方便后期跟踪回访。
二、国内人才培训的做法
1 前期内地援疆工作中的人才培训的做法
在 1997 年至 2009 年内地援疆工作中,为了加大干部和人才培训力度,在援疆综合规划中设立人才培训项目专项资金,资金量占总资金 4%左右,其中 3%由援疆资金安排,1%援疆前方指挥部统筹支持。借力前方指挥部,开展人才培训。
2 中国援外培训的做法
中国为国外培训专业人才后,会组织相关人员对受训人员进行跟踪回访,并且建立了较完善的培训师资库。在“智力援疆工程”中的人才培训工作中,培训课程结束即是一项培训工作的完成,没有进行回访,同时也没有建立人才培训师资库,有时培训师都是临时选派,我国援外培训这两点经验值得新疆借鉴,在新疆也有一定的可行性。
(1)建立信息跟踪反馈机制
中国援外培训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一些职业技术院校,包括农业技术等多方面的人才培训。信息跟踪反馈机制是提高人才培训工作质量必不可少的机制,反馈得到的信息可以做为培训需求分析的依据。大使馆是中国援外培训跟踪反馈工作的主要负责部门,由商务部等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符合条件的承办单位的主要管理人员、专家及学者到受援国进行回访,通过讲座、问卷、面对面单独交流等形式回访,当面听取参训学员对援外培训班的意见和建议。
(2)建立较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
援外培训基地依托支援地政府、科研院所及行业企业,结合培训项目特点建立了包括职业教育、机械工程类等七大行业的师资库、人文景观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实训基地等独具地方特色的实训基地,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培训效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努力改革援外培训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援外评估考核体系、实施授课教师考评制度、建立管理人员随堂听课制度、并建立了在线互动的信息平台。
3 汶川人才培训模式
汶川在丰富人才培训项目方面有着可借鉴的经验。汶川受灾后,汶川结合什邡市灾后重建工作的需求,启动多项人才培训计划,在培训方法上主要采取专家讲座、挂职锻炼、顶岗实习,在培训方式上方式主要采取就地培训、挂职锻炼、输出培训、远程培训。什邡市在开展培训工作前全面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制定人才培训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并负责组织在京开办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专题培训班、高级研修班,举办短期培训班,加强急需紧缺人才培训。
(1)设立党务干部和中青年干部及职工骨干培训项目什邡市每年安排一批中青年干部到北京接受培训,并选派什邡市党务干部到京挂职锻炼。并且根据什邡市提出的需求,北京选派干部到什邡市相关单位挂职锻炼。
(2)设立专业技术人才培训项目
教育管理人员、教师培训项目:按计划启动中小学校长、教学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技能人才培训项目:组织当地受灾民众参加车工、电工、焊工、钳工等工种的初级技能培训,支援地选派专业培训师为受灾民众现场授课。农业人才培训项目:为什邡市启动了新农村建设骨干人员(镇、村干部)的培训、农产品市场建设、农业技术人员进修、管理人员的进修等重点农业人才培训项目。
卫生人才培训项目:针对当地居民健康需要开展医疗人才援助,设立了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培训项目。一是采取多对一、一对一的团队式培训方式,为灾区培训一批卫生管理干部、学科骨干、学科带头人、公共卫生人才。二是定期选派专业人员到什邡市开展业务指导与技术培训。
三、经验借鉴与启示
1 建立健全人才培训制度
发达国家及中国的开展援外培训工作时间较长,制度建设历程也比较长,相关规章相对较完善,其制度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明确相关的主管机构或职能部门,在机构建设方面都有比较明确的政府职能部门,分工明确,职能清楚;二是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发达国家和中国都有援外培训的相关法律法规,并随着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完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038-0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流企业人才培训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国外培训相比较,目前我国物流培训还存在许多不规范现象,因此,加强对物流企业人才培训的研究,是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物流企业人才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国外物流企业人才培训相比较,我国物流企业人才的培训刚刚起步,大多物流企业和培训机构在物流人才培训方面都还处在摸索阶段,物流人才培训的质和量都远远滞后于物流企业的实际需求。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培训重视不够。在调查中发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企业抱怨招不到人才;另一方面是许多大学毕业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个矛盾难以调和。企业缺乏人才,首先想到的是从企业外部要人,很少想到企业自己也能通过培训培养积蓄人才,他们对培训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培训是劳心劳力劳财的事,尤其是一些中小物流企业,对培训的重视程度更低。(2)培训市场不规范。社会上培训机构众多,但针对物流企业人才培训却很少。少有的物流培训也缺乏统一的培训标准,培训不规范。政府主管部门难以发挥在物流行业标准、准入制度、扶持政策、人才培训、考证认证等的主导和监管作用。(3)培训内容不合理。目前,由于培训市场的不规范,使得少有的培训其内容也不尽合理,其主要原因是培训机构本身就缺乏对现代物流行业的深入了解,所以难以做到对物流企业人员知识、技能与管理的培训和指导。这样的培训虽然有,但往往流于形式,内容空洞,与企业需求脱钩,培训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的。(4)培训投入较少。许多调查企业对培训投入甚少,尤其是当企业经济效益不太好时,就以资金不足等为由减少培训或者干脆不培训。在培训是成本还是长效投入这个问题上,许多企业决策者更看重眼前利益,把培训看作是企业的一项额外开支,能减少的就减少,能不投入的就不投入,其结果是企业员工得不到培训的机会,企业失去了长足发展的活力和后劲。(5)培训师资匮乏。师资已经逐渐成为阻碍企业培训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物流企业的培训。由于缺乏有效的师资培养和选拔机制,使得培训队伍中专业教师少,非专业教师充数者居多;另企业过分迷信外部培训机构和外部师资,而忽视企业自身师资的培养,外行师资居多,整体降低了培训的品质,使许多企业的培训没有达到应有的期望值。(6)培训手段单一。在培训方法上,企业培训的手段大多引用传统的培训方式,如课堂培训,“老师讲,学员听”,这种培训模式一方面容易产生枯燥、效果不好的弊病,使员工失去对培训的兴趣;另一方面,这种集中式培训给培训组织带来较大的困难。既增加了培训的成本,又影响了员工的情绪,培训效果差。
2 物流企业人才培训的措施
物流人才的匮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使得物流企业人才培训市场的潜在价值更加突显。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物流企业人才培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提高企业重视程度。物流企业人才资源开发与建设,与培训工作紧密相连。但因为企业培训不象具体经济活动项目那样效果立竿见影,很容易被企业各级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所忽视。因此,要做好物流企业人才培训工作,必须转变“培训无用、培训是负担”的陈旧观念,提高企业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尤其是企业领导者的重视程度。领导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是企业培训工作的关键,也是企业持久发展的动力。(2)加强政府监管。我国物流企业人才培训刚刚起步,还未形成规范统一的市场,政府要加强对培训市场的监管,要通过对企业的培训资格认证,规范培训企业的师资力量、培训场地和收费标准,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加强物流从业人员国家等级考证、行业认证、职业技能鉴定的管理,完善行业认证制度;同时,政府要积极培育物流人才培训市场,要倡导“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管理模式,提高培训档次,提高培训质量。(3)科学定位,着眼需求。物流产业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对物流管理人才而言,不仅要懂得物流技术,还要懂得物流经济;不仅要熟悉各功能要素的管理,还要能把握整体,并熟悉现代管理技术。因此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物流人才的培训,应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科学合理地制定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满足不同岗位和人群需求的高质量的培训。(4)加大培训投入。一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和企业用于企业人才培训的经费还较低。有限的经费投入,影响了物流企业人才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师资的培养、教学设施的改善等,这一切都需要有财力、物质等教学资源的充分保障,所以物流企业要做好人才培训工作,不仅思想上重视,还必须有切实的行动,有足够的培训投入作保障。(5)培训形式多样化。物流企业人才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企业绩效。由于物流企业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工作有着不同的工作特性,培训组织者要在培训方式的多样性、培训安排的灵活性上多动脑筋,改进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充分利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探索学员自学、网络培训、师徒帮带等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从有利于企业组织,职工方便出发,降低培训成本,提高企业培训绩效。(6)加强企校合作。加强企校合作,鼓励支持高校特别是肩负职业教育的高职院校在开展物流专业学历教育的同时,积极参与到物流企业人才的在职培训中,充分发挥高职物流专业教学在师资、设备、技术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使物流企业人才培训中存在的专业对口等难以解决的问题能得到较好的解决,有利于物流企业人才培训质量的提高。
3 结论
总之,物流企业人才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政府、企业、社会、学校等诸多部门。如何使这一复杂的培训工程,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和其他培训机构等部门共同的关注和研究。只有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物流企业人才培训工程才会在实践中得以完善。
以县域经济突破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中心,以人才兴农、科技富农、产业强农为宗旨,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选拔机制、规范管理机制和创业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示范引导、典型引路和辐射带动作用,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市农村实用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和完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健全和规范农村实用人才选拔、评价体系,初步建立科学化、制度化、网络化的农村实用人才管理服务体系,形成有效的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各级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协调机制。到2010年,努力建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创新能力较强、带动作用明显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具体目标是:
1、总量目标:到2010年,全市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由2004年底的4.8万人发展到15万人,平均年增长率达到21%。实现每村拥有农村实用人才89人,每万人农业人口中拥有农村实用人才340人。
2、结构目标:到2010年,实现种植业农村实用人才达到4万人;养殖业农村实用人才达到3.5万人;农产品加工类农村实用人才达到3.5人;销售类农村实用人才达到2万人;其它各类农村实用人才达到2万人,初步形成符合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种、养、加、销各类农村实用人才比例适当,高、中、低三个层次实用人才相互衔接、协调的新格局。
3、素质目标:实现农村实用人才的思想素质、知识层次、科技能力普遍提高,高层次农村实用人才的科研创新、接受和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显著提高。到2010年市、县(市)区、乡(镇)三级农村拔尖人才分别达到200人,2000人,5000人;高中级农民技术职称人员达到2000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达到5000人;有影响的农村经纪人达到10000人。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和完善培养培训体系
1、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整合培训资源,依托县(市)区农村职业教育中心、农业广播学校、农业技术学校、专业技能训练中心,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乡、村要分别设立培训站和培训点,形成以县(市)区培训基地为中心,辐射乡、村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网络。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信息网建设,积极推行网上远程教育,不断扩大培训覆盖面。
2、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实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师资队伍动态管理,形成相对稳定的,以高校教师、科研专家、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组成的各类人员互补、覆盖全市农业各领域的师资队伍,不断满足对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需要。
3、全面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按照职能分工,分级分类组织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大力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培训,每年完成培训全市农村党员干部的三分之一,三年培训一遍;大力开展农村科技骨干培训,充分发挥县(市)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和各级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作用,市、县(市)区、乡(镇)三级每年分别培训农村科技骨干200人次、1000人次、2000人次;大力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千人培训工程,强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每个乡镇结合实际,每年培训1000人次;大力开展农村后备人才职业技能培训,把农村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纳入培训范围,每年培训2000人次,进一步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同时,要依托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工程、蓝色证书培训工程、农村剩余劳动力“千人培训工程”、星火科技培训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职教中心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妇女双学双比培训工程、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等各项工程,大规模培训农民和各类农村实用人才,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的致富本领。
(二)建立和完善政策体系
制定和完善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激励作用。
1、制定有关支持农村实用人才进行科研开发、技术推广等有偿技术服务的相关政策,保护农村实用人才的知识产权和合法经营所得。
2、积极协调土地、金融、工商、税务等部门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创办企业、开展农业科技项目的推广,为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提供服务。
3、落实市级农村拔尖人才和获得高中级农民职称资格的农村实用人才信誉贷款政策,完善相关办法和措施,努力为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4、制定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标准,规范和完善农村实用人才的选拔和表彰奖励办法,实现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与其他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机结合。
5、加强与驻长高校联系,采取委培、代培、进修、函授等形式,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学历教育,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综合素质。
6、加强对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管理,把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范畴,有计划地推选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进入村级班子。
(三)建立和健全管理服务体系
1、建立优秀、拔尖农村实用人才选拔、评选机制,做好农村拔尖人才的选拔工作,市、县(市)区、乡(镇)三级政府每两年组织一次评选活动,促进农村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同时对有突出贡献的农村拔尖人才纳入各级各类专家的评选范围。建立市、县(市)区级农村拔尖人才、高中级农民职称人员和科技致富带头人考核档案,实行分级分类考核和动态管理。
2、加强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建设。建立和完善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库、支农专家库和科技信息库。形成市、县(市)区、乡(镇)三级信息资源共享、分级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管理体系。
3、充分发挥县(市)区人才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的作用,不断完善县(市)区人才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的服务功能,积极为农村实用人才流动搭建平台,促进农村实用人才的合理流动。
4、大力开展农民技术职称评审工作。研究制定农民技术职称评审细则,扩大评定范围,通过开展评定农民技术职称工作,确认农村实用人才的科技水平和实用能力。
5、大力支持各级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设。结合农业产业特点,积极支持和扶植各级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设,到2010年,具规模的各级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达到3000个。同时充分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技术推广、信息交流方面的组织协调作用和传、帮、带作用,促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规模的壮大和素质的提高。
6、大力开展支农活动。建立市、县(市)区、乡(镇)三级政府部门支农协调机制,形成政府、支农专家、农村协会和农民相互协调,运行有效的支农体系,确保支农活动顺利开展。
7、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典型的选树、宣传和推广工作。积极开展各级各类农村实用人才的评选表彰活动,市、县(市)区和乡(镇)都要选树自己的典型,利用媒体大力宣传典型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农村实用人才、关心和爱护农村实用人才、向农村实用人才学习的良好氛围,形成有利于农村人才工作和农村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四、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11-0077-04
从2013年起,江苏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实行“2.5+0.5”人才培养模式,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实行“4.5+0.5”人才培养模式。为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职业学校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规范管理和质量提升的文件精神,倡导文化育人,抓实队伍提升,强化科研先导,推进专业建设,追求内涵发展,努力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一、建设美丽校园,实现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是最高境界的育人模式。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指出:“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鲁昕副部长也多次强调,职业教育“要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为此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确立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优化配置,整合资源;彰显特色,提升品质;丰富内涵,教育激励”的校园文化建设总思路,力争打造文化育人的最高境界。
首先,着力打造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环境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要素,也是重要的育人资源。为挖掘宝贵的育人资源,将军山新校区从2010年开始,就按照“承担服装专业教学、实训、培训、考证和市级以上技能竞赛任务‘五位一体’,集‘园林式校园、集约式管理、居家式生活、多元化办学、人性化教育、一体化教学’于一体,建成服装业、软件业技能人才培养和创新发展的基地”的定位,通过为期4年3期的建设,专业设备、校园环境和文化得以改造升级,并初步形成了“一中、二亭(池)、三(广)场、四园、五楼、六路”为篇章的园林式校园主题景观建设体系,呈现了一个干净的、绿色的、美丽的和文化的校园。校园绿植主题景观和园林主题小品展现了校园的园林式美景,实现了建成“绿色景观区、人文教育区、运动休闲区”的既定目标。
其次,着力彰显校园哲学文化。结合学校办学特质,发挥校风、学风、教风和校训、楼名育人的明示和暗示作用,创意路名和文化校园系列产品;营造“温馨、温暖、温情”“雅致、精致、别致”“和气、和善、和睦”的教师办公环境;添置宣传橱窗、文化标牌,发挥文化设施、名人名言警示牌、荣誉墙等宣传阵地的激励作用。特别是将军山新校区,秉承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美丽精致的校园环境处处彰显着文化的内涵与气息。将军山校区的“一中”,学校整体按汉字“中”字结构设计,既寓指校名中的“中华”之意,又寓意全校师生立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二“亭”,指的是“抱一亭”和“君子亭”,抱一,道家谓专精固守不失其道,我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先生,笔名抱一,命名为“抱一亭”,为表达对黄炎培先生的景仰之情。《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命名为“君子亭”,寓意学子修身养性,以成君子之范……使校园真正成为自然与人文相互交融、教师与学生和谐共处的育人之地、雅善之地、幸福之地。
再次,着力营造校园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职业教育彰显特质的文化形态,也是文化育人的主要内容。学校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将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创新教学环境、实训环境,按照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院长林靖东先生提出的教学工厂的办学理念,根据“理念上超前于企业,设施上同步于企业,标准上接轨于企业,技能上适配于企业,模拟职业环境、真实生产装备,教学实训一体”的思想,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中,并将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校内的学习过程变成生产产品、完成任务的过程,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学校在四大专业均建立了校企双主体的教学工厂,融合双方资源优势和育人环境,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浓厚的企业文化中接受技能训练,提升综合职业能力。通过建设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的绘画设计作品展厅,服装设计专业金牌选手的荣誉长廊、衣字浮雕等方式,充分发挥先进企业文化感染和渗透作用。班级文化在注重常规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凸显专业特色,着力与学习文化、社团文化等相融合,充分彰显学校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导向性、职业性、鲜活性”。[1]
二、致力“双师”培养,打造教学团队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当前,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离不开“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离不开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的打造。叔本华曾说:“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近年来,学校本着“突出重点,分层推进,点面结合,整体提升”的原则,通过实施四个“推进”(师德师能提升、结构调整、“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习型教学团队组建)和五项“计划”(温馨计划、优岗计划、优才计划、引领计划、名师计划)工程,以科研为引领,从“建立长效机制、加强过程管理、注重效果反馈、强化评价标准”等四个方面大力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通过实施“1234”培养模式,努力打造一支敬业精神强、教学能力强、合作意识强、管理能力强和科研能力强的“双师型”队伍。
以课题为引领,提升科研能力。学校以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校企合作的五年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研究”为引领,组建了电子商务、电脑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团队并着力打造。其中服装设计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团队已经被立项为南京市职业学校“双师型”优秀教学团队,各获得20万元的专项建设资金,在建设过程中,被评为明星团队。
以培训为载体,推进持续学习。著名教育家肖川说:“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教师自身的成长是教育力量的源泉。培训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学习型教学团队建设,有针对性系统性地举办专家讲座,拓展理论视野;外出培训考察,提高实践水平;举办高品质的读书讲台,营造教师终身学习、持续学习的氛围,并鼓励学以致用。“十二五”期间,近百名教师参加了国家级、省、市级培训。
以外引为举措,优化队伍结构。学校坚持人才引进和校内培养相结合,以“数量保证、结构合理、质量凸显”为目标,加强梯队式教学团队建设。学校从高校、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中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及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努力形成较为合理的“双师型”专业教师结构,提升专业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以企业为基地,强化实践调研。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是培养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打造专业优秀教学团队的重要举措。学校利用暑期组织专业课教师进行为期两个月的下企业实践活动,要求教师对产业发展、技术进步、企业文化、岗位职责、人才需求变化等进行系统地调研分析,在职业能力分析基础上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明晰课程及教学改革思路,并完成企业实践报告,以此推动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三、加强专业建设,夯实职教根基
专业建设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命脉。学校秉承“内涵发展、规范管理、质量提升、品牌建设”的专业建设理念,不贪大求全,着眼于做精做强,着眼于内涵提升,坚持“学校围着市场转,专业围着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着企业需要转”的要求,大力加强专业建设。
一是不断加强校企合作融通,丰富现有专业的内涵,不断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每年举办一定规模的校企联谊会,与10多家合作企业签订了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与江苏舜天集团、苏宁集团等100多个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30多家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二是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订单”式培养人才,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与南京软件有限公司、香港海运集团、北大青鸟集团、江苏联通等联合办学,建立了12个企业“冠名班”。企业根据岗位提出人才培养的数量、期限、目标、规格(基本素质、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学校按照企业订单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所需开设的课程,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组织教学,形成多方参与、共同建设、多元评价、充满活力的办学机制。
三是建立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适时进行专业转型升级。按照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的原则进行专业动态调整,主动适应区域经济需求。适时对电子商务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进行转型升级,通过人员互派、“订单”培养、专项培训、科研协作、基地共建等形式,对接区域经济。以电子商务专业为基础对接软件相关项目,以江苏省软件培训联盟、苏软人才培训中心为平台,与镭镀电子有限公司、北大青鸟等企业开展合作或培训。通过“引进培训+专业对接+课程嵌入+学生就业”,将网络营销、软件测试的相关课程引进教学。以电脑艺术设计专业为基础,与艺德源动漫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培训课程并嵌入学校教学中。共建实习基地、引企入校、拓展专业方向,设立企业专家工作室,将企业手机游戏项目的培训引入学校教学。
四是进一步适应区域软件经济的结构调整,服务民生,进一步扩大培训基地规模,拓展培训项目,将培训基地做大做强。学校与省软件人才中心合作,注册成立的软件培训实体――雨花台区苏软人才培训中心是江苏省软件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并通过省商务厅、财政厅评审,成为南京市唯一一所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学校已拥有江苏省软件人才培训基地、江苏企业大学培训基地、江苏省软件人才培训联盟人才培训基地、南京市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联盟培训基地、中国软件谷人才培训基地、南大在职软件工程硕士教学点、南大ITP教育中心软件谷分中心等。利用两个校区全年为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诚迈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南大富士通软件有限公司等软件企业“订单”培训数千人。学校软件培训已经形成全日制、常态化的格局,进一步提升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五是开展国际合作,构建升学就业立交桥,做精做强专业建设,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与相关全日制大专院校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为中职专业的学生搭建直升全日制大专通道。学校与台湾吴凤科技大学等6所高校签订合作交流协议,深化五年一贯制大专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服装设计专业与中航集团合作对非洲国家进行专业教师、基地建设、设施设备选购等项目培训;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与韩国又松大学、极东大学等两所国外院校和6所国内院校开展国际、国内多方位合作,实现“就业有门、升学有路、留学有桥”的三个层次办学。
六是注重评估创建,提升专业建设品质。“十二五”以来,学校抓住每次迎评创建的机会,以创促建,优化提升,优越发展,优势推进,大力提升专业建设的品质,助推学校跨越式发展。2010年,四个五年制高职专业顺利通过省教育厅评估,现场评估1个专业优秀,3个专业合格;2个专业顺利通过省示范专业复评验收;2012年,1个专业通过省级品牌专业验收,并有1个专业创建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教育示范基地;2013年,服装设计专业实训基地成为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立项建设单位;2014年,美术设计与制作、美容美体专业成功创建为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
四、致力质量提升,增强竞争实力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教育质量的核心在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职业学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关键在于深化教育教学研究,深入推进各项改革,提高育人能力和水平。
一是抓实教学常规、打造数字化校园、保障有效教学
依据江苏省教学管理规范的要求,学校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教学五个环节,突出“有效备课”和“激情授课”两个重点。坚持“预约听课、相邀听课”相结合。严格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关注教师教学力和学生学习力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学校以“服务、优化、创新”为主题,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落实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为有效教学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2013年,学校成功创建为南京市示范级数字化校园,获专项奖励100万元。
二是立足“五课”教研、聚焦课堂一线、攻坚有效教学
“五课”教研的目的是将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提升到教学研究层次,整体推进教研工作的开展和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彰显职业教育本质特色,其核心关键在于“研究”。学校依托教研组,坚持聚焦课堂、攻坚课堂。通过青年教师“活力课堂”优质课教学大赛,中老年教师“振兴课堂”示范课教学大赛和每学期“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展开及动态生成”青蓝工程诊断课教学研究活动,攻坚有效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通过课堂教学行动研究,推行项目教学、场景教学、案例教学和岗位教学,“教、学、做一体化”,取得良好效果。近4年来,学校4位教师获得省级示范课,5位教师获得研究课,近40位教师获市“两课”评比一二三等奖。
三是注重科研先导,推行课程改革,促进有效教学
学校坚持“课题引领、返璞归真、实践求索、提高质量、追求品位”的科研理念,以反思性教学为举措,实施“科研理念明晰化”“常规工作制度化”“校本教研规范化”“课题研究实践化”“考核奖励常规化”“科研意识习惯化”“精细化”管理模式,以科研为先导,适应4.5+0.5、2.5+0.5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深入行业企业充分调研论证,制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准确、职业面向清晰、课程结构合理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推行灵活柔性的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模式,实现五个对接,真正按企业培养规格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根据陶行知的生利主义之课程观,扎实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校企双主体课程改革,以工作过程或岗位任务设置课程,开发了《素描技法》《动态网页》《《设计色彩》《软文营销》等数十门校本课程,其中《素描技法》《商务软文写作》已成为国家规划教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148-03
学院依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批复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建设期内实行分级管理、统一协调,顶层设计、合理规划;始终坚持校企融合、专家伴随,构建体系、规模培养的建设原则。重在培训体系的构建,采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推行的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构建了一套培训课程体系,实施了一套培训评价方案,整体提升了培训能力,高质量完成了培训任务。
一、“工学一体、学做合一”构建培训体系
培训体系的构建,通过调研明确培训人员的具体职业或岗位需求,确定培训的总体目标。学院各专业组织召开了多场次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对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机械设备维修和食品加工与检验三个重点建设专业对应的各类职业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各职业的代表性工作任务,归纳出各自的工作领域,然后将代表性工作任务总结归纳出典型性工作任务,再转化为教学任务,设计完成培训课程体系,编写课程标准。培训体系的构建充分体现了:企业参与、工学结合、两层分解、梯次转化的特点。
1.课程开发,企业参与。为将学生的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学校吸纳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建设,课程开发充分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方共建”的原则,由学院各专业的带头人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进行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企业技术人员了解行业一线工作特点,专业带头人明确课程开发的原则和设计思路,在此基础上双方合作编制课程标准、编写培训教材、设计学习工作页、完成教学任务。
2.课标编写,两层分解。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先要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确定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中所应涵盖的代表性工作任务有哪些。再将代表性工作任务分解为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具体环节。根据工作实际需要确定每一个工作环节的对象、要求、所需工具、工作组织方式等方面,然后为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目标等提供依据从而编写课标。
3.学习内容,工学一体。“工学一体”就是在教学过程分析和职业工作分析的基础上开发课程。课程开发不能按照传统的开发流程由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和学生的思维水平来安排。而是要以企业技术人员为主,先进行职业工作分析,对代表性工作任务进行总结归类,再提取典型工作任务;然后再进行教学过程的分析与加工,从而设计学习内容。
4.学习过程,梯次转化。梯次转化就是将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分析处理,将之转化为教学内容来组织教学。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校企双方根据培养目标、师资状况、企业需求、设备条件等因素共同协商,选择合适的学习性工作任务,进行转化。学习性工作任务就是为了满足人才培养需要而将职业工作中的真实任务――代表性工作任务转化成用于教学的学习性工作任务,由浅入深地将职业工作中的代表性工作任务依次转化为学习性任务后,按照工作过程设计学习活动并组织教学过程的实施。所以学习性工作任务的设计要符合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规律,让学员在完成若干个完整的情境中反复训练、熟悉不同的工作过程、积累初步的工作经验。
二、“点、线、面结合,德、能、研并举”开发培训课程
在项目建设期间,学院先后与北京玻璃集团、北京元六鸿远电子有限公司、北京北方车辆有限公司、北京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北京星海钢琴集团有限公司、大连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北京市一轻研究院、北京龙徽酿酒有限公司、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义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通过“教师进企业、员工入学校”的形式,举办各类培训班,构建了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创新了一套“点、线、面结合”,“德、能、研并举”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训体系。实现了加强职业素养、提升职业能力的培训目标。
1.“点、线、面”结合的培训体系。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训的过程中,课程体系建设以岗位需求的知识点、技能点为突破口,以生产过程为主线,以全面提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来构建培训体系,全面提升培训能力。
2.“德、能、研”并举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的确定依据企业实际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对于中级工和高级工的培训,主要侧重于职业道德素养和基本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对于技师及高级技师则采取技师研修的形式,除了进行职业道德素养和基本技能提升外重在创新研究能力的培训。
3.企业员工进学校的培训途径。培训采取企业员工进学校,企业提出培训需求,双方共同制订培训方案,确定培训课程,再由企业提供真实的工作项目和任务,在此基础上,按照工作流程,再根据培训人员的数量、知识层次等因素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培训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引领、工学交替的方式进行。理论知识和仿真模拟操作主要由学校专职教师担任,技能提升主要由企业兼职人员担任,双方在整个培训过程中都将职业道德素养和创新研究能力培养贯穿始终。
4.学院教师下企业的培训形式。学院根据企业需求,在参加培训人数较多、时间不好协调的情况下通常由专职教师去企业完成培训任务。这种培训一方面是根据企业要求对参训人员的职业素养、敬业精神、责任意识等方面通过培训进行提升。另一方面是培养员工善于总结工作经验,提升理论水平和修养。鼓励技术技能人才学会总结提炼具有创新性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加工方法、操作技巧等工作成果,形成对其他企业员工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经验性论文。激励员工参与成果研发和论文撰写的积极性,增强技术研发的能力。
三、评价“多元、多样、多级”,保证培训质量
培训质量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培训教师培训能力的提升和高技能人才技能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企业的满意度,保证培训质量,形成了《高技能人才培训评价体系》。学院在总结以往培训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用人标准,建立了“多元、多样、多级”的评价标准。遵循“以评促建,重在建设;以评促改,改利于评;以评促管,优化管理”的指导思想,采取诊断性、过程性与终结性多样化的评价形式和教师评价、学员评价、企业评价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评价过程的实施、评价结果的认定,立足于对高技能人才培训行为产生很好的规范、导向与激励作用,从而促进高技能人才在职业道德、业务水平、自身素质等多方面的提高,促使校企双方深入分析、认真反思和改进以往的评价模式,保证培训质量的提升。
1.评价形式多元化。以食品检验专业为例:培训学员的课程分别采取诊断性考核、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盲样考核四合一方式。诊断性考核是对学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摸底诊断,了解学员的基本情况,以便使教学有的放矢,成绩不计入结业成绩的总分。过程性考核占课程结业成绩的40%,终结性考核占课程结业成绩的40%,盲样考核占课程培训结业成绩的20%。单门课程合格者发给课程培训结业证书,全部课程综合成绩合格者发给专业培训结业证书。培训课程修完合格后,可参加相应部门组织的职业鉴定和综合评审,取得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
2.评价主体多元化。建立完善的培训评价指标体系,形成科学、合理、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和具体指标,由培训学员、培训教师、企业共同参与培训过程的综合评价。通过评价,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的评价效果。
学校每期培训后均向学员发放培训反馈表,及时征求培训意见,了解培训效果。学员的反应层评价为平均93%,企业满意度评价为100%。
3.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内容涉及培训学员出勤情况、培训课堂学员参与的积极性、检验学员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及培训能力提升等多重指标,根据评价主体不同,设置不同的评价指标和具体操作标准,引导学员技术技能的全面提高。
4.四级评估效果显著。以提高培训效果为目标,建立四级培训评估制度。第一是反映层评估,是指培训结束后向每位培训学员统一发放各专业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问卷设计的目的是调查培训内容的设置是否合理,此外还包括对培训教师的评价;第二是学习层评估,是指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检查学员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第三是行为层评估,是指培训结束后在1~3个月之内,对学员进行跟踪,进行追踪性评估,目的是检查参加培训学员是否在工作中有行为的改变或者是否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工作过程中,提高了工作的实效性。第四是结果层评估,是指通过培训后对规模较大,人数较多的企业进行调研,分析培训是否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这种基于校企合作的四级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提高培训的质量,同时,通过这种“多元、多样、多级”的评价方式,有效提高了受训人员的培训积极性和参与度,从而保证了高技能人才基地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四、校企“共建、共享、共赢”,培训能力提升
为确保培训质量让企业和学员满意,学校大力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以打造国内领先的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为目标,坚持“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以基地的共同管理和资源的共享为基础,多方联合政府、行业企业的支持,扩建实训场地,改善实训装备条件,优化整合实训资源,增加实训工位,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完善实验室功能,建成兼教学、培训、鉴定和科研需要为一体的现代化一流的多功能综合实训中心,目前通过项目建设,重点建设专业的实训工位明显增加,同时可以承担从中级工到技师不同级别和机械维修、食品检验、电气自动化等不同专业的职业资格的培训及鉴定工作,培训能力明显提升,达到和完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的标准和任务。
1.培训体系构建,促进队伍成长。高素质的师资培训队伍是提升培训能力的关键,是促进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在培训体系构建过程中,重点建设专业形成了以本专业带头人、校级名师、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专业工作小组,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共同参与指导下,校企双方分工协作,勇于创新,在教学能力、技能水平、项目管理等方面得到明显提升。形成了专任教师为主体,企业专家、能工巧匠为补充的稳定的师资队伍。
2.专业能力提升,服务社会需求。服务社会需求和产业需求是职业教育的目标和宗旨。培训基地的三个重点专业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内涵。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紧缺型、实用型技能人才。特别是食品加工与检验专业选准在首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为社会、企业提供多形式、高质量的技能人才培训服务,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拓宽了专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3.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共享共赢。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学院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构建培训体系,各专业分别成立了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培训方案,明确培训目标,协商培训计划,评估培训质量,反馈培训信息。充分发挥了企业在人才需求、培养目标、知识结构、技能水平等培训内容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指导作用。建立起了工学结合、校企互动、多方参与,实现了校企共享共赢的运行机制。
4.开展模式创新,提高培训质量。近年来,学校以“立足轻都市工业,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就业”为宗旨,立足专业发展,以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提升高技能人才培训能力为目标,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创新培训管理模式、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及时进行培训分析,改进培训方法,使学员满意度达98%以上。
学校通过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在培训体系的构建上遵循职业规律做到了“工学一体、学做合一”、“点、线、面”结合,“德、能、研”并举;采用多元培训评价体系,评估制度有效,培训能力明显提升,为首都高技能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美荣.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研究[C].中国职协2015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下册),2015,(12).
[2]张美荣.探讨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技能人才有效培训模式[C].中国职协2014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中册),2014,(12).
[3]张美荣.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技能人才有效培训模式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2014,(10).
[4]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路建彩,褚建立.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与教育,2009,(2).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院长。作为学院带头人,带领全院教职员工发扬“万众一心求发展”的精神,砥砺奋进,团结融合,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地方高职院校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坚实之路。
好的发展源自好的理念,许可自上任伊始便提出了“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总基调,确定“就业拉动、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路子,带领学院领导班子紧紧围绕创建“低碳、生态、新能源、新信息”示范大学校园,创建“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创建“复合型职业教育集团”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创新型文明大学”为目标,正努力把学院建成新兴战略产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文化旅游产业高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山东基地和“双师”教师活动工作站、国家级清洁生产人才培训基地和产学研孵化基地。
学院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要求,围绕先进制造业、新兴战略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急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建成8大专业集群,33个专业,含盖文、理、工、艺、财经类专业体系,目前在校学生达11000余人;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成才与就业”的办学方针,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与2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办学,并积极吸收企业文化精髓,“工学交替”、“模块式教学”、“企业冠名班”、“订单培养班”等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学院深化校企合作的典型案例,学院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连年提升,就业率连续三年达97%以上;本着“依托专业办产业,发展产业促专业”的产学研工作思路,大力发展校办产业,五个校办企业已初具规模,并产生良好效益,特别是利用学院建筑屋顶,建成2.5MW p全国最大的太阳能屋顶电站,已成为光电专业教学、实训及科研基地;学院高度重视对外交流合作,先后与同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环境科学院、山东大学、台湾远东科技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哈德逊谷社区学院、日本樱花语言学院、德国职业教育联盟等国内外著名高校院所达成合作办学协议;科研工作取得丰硕成果,近几年来在研和完成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100余项。学院已经走上产学研有机结合的良性发展轨道,成为一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高等职业院校。
许可作为教授和博士,始终坚持科学研究工作。先后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美国大都市区化及中国城市化规模选择》等论文30余篇;主持《科技创新引领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的研究》等五项国家级及省级重点课题;出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和《走向世界——对外开放的基本问题》两部专著。其科研成果多次被评为省、市科研成果奖。2011年、2012年分别被聘为济宁市“创业促进会”创业导师和济宁市“圣地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