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3 14:47:5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外出打工成为一种潮流,留守儿童数量与日巨增,据调查,我校144余名学生中,留守儿童就有44名,占学生总数的30.6%。因此,“儿童留守现象”已成为当今农村的一大社会问题,给家长和教师以及孩子的自身成长带来诸多困难。
首先,家庭是孩子快乐成长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影响其一生的启蒙者,父母的关心、呵护以及一言一行将对孩子造成极大的影响,孩子也把父母当作自己的依靠,自己的堡垒,孩子只有与自己的父母温馨地生活在一起,才会有真正的幸福童年,也只有父母孩子生活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有研究表明,孩子长期与父母别离,有孤独感,会形成孤僻、散漫等性格。从而形成一种不良的心里成长状态,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其次,留守儿童通常和自己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即家长)生活在一起,家长有的过于娇惯,有的听之任之,有的监管不力,使得孩子不管在家还是在学校都自由散漫,目中无人,不该做的他们放肆地去做,该做的却不能按时完成。这对孩子的责任心和紧迫感的培养造成难度和影响。
一、建立留守儿童学生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学校要与当地派出所、村委会经常联系,进行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情况,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的基本内容要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要安排专人负责留守儿童学生档案的管理,定期、不定期地对学生变动情况进行调查,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内容。学生不在本校就读后要及时将其档案资料进行移交。学校要通过留守儿童学生档案及联系卡,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学习生活动态,并且经常与监护人通电话或进行家访,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学校还应要求教师经常指导留守儿童给在外打工的父母写信、通电话,使学生能经常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密切师生关系。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陶冶学生情操,密切师生关系,丰富精神生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外活动是培养青少年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它能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价值,从而树立自尊和自信心。同时,通过课外活动,还能使师生之间更能相互沟通,理解,合作,有益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校应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并引导留守儿童积极参加自己喜爱的活动,让留守儿童在跳绳、篮球、书法、绘画、唱歌、舞蹈、写作、朗诵等活动中学会与人相处,锻炼能力,树立自信,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远离孤僻,感受关爱。课外活动中,教师要主动参与到孩子们的活动中,和孩子分享活动的快乐,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密切师生关系,让留守儿童感受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忘却远离父母的孤单,形成活泼开朗向上的性格。
三、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与家长联系。
学校应采取家访,向家长传喜报,电话、短信联系经常化,召开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这些方式不仅切实地加强了家校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也能赢得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支持与信任,得到家长的充分肯定与赞赏,为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还应建立留守儿童、学校、家长(监护人)、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以保证留守儿童的身心安全。
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后备军,但由于他们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和生活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很容易产生一些情绪上和行为上的不良问题。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我觉得作为一名兼职的音乐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利用音乐教育资源来引导留守儿童。
一、音乐课上,留给留守儿童展示自我的空间
责任心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必备条件。我们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理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内心的深处。”在我们的音乐课上,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简单的语言,都会给予留守儿童情感上的关怀。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和交流,很多活泼的儿童慢慢地会变得孤独、寂寞、敏感、焦虑、抑郁、烦恼、脆弱等。他们经常有想法有烦心事而没法找到诉说的对象,长期把这些事积压在心里。上课也无法认真听讲,慢慢的成绩下降了,教师的表扬声也逐渐从他们耳边飘然而去,自信心没有了怎么办?而我们音乐教师不急于他们能有所成就,我们要的是在这节课上,他们能得到享受,他们能把自己感受到美的东西表现出来。
二、开展音乐兴趣小组
音乐的七彩音符包括了人世间的千万种情感。冼星海对此有过非常精彩的描述:“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通过课外音乐兴趣小组的学习,从而给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增添了风采,也提高了他们参加各种有益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把他们更多的时间用来做有意义的事,减少他们去寻找新鲜刺激的事物。留守儿童分辨能力和自控能力差,空余时间多了他们会寻找新鲜刺激的事去做。例如,模仿大人抽烟喝酒,和同学打架等,染上这些不良习气后,无心上学,学习成绩下降,慢慢地就会出现厌学情绪。在我们偏远农村学校,学校几乎都没有配备心理咨询室,音乐教师应该利用音乐教育资源,开展课外音乐兴趣小组,制订相应的措施,用音乐来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同时,还应以丰富多彩有益身心的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良好的教育辅导留守
儿童。
三、让学生用音乐来表达心声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自己的身边,学习上生活上遇到问题没法找到一个可靠的倾诉对象;在外受到委屈没有温暖的胸膛可以依靠。慢慢的,儿童变得内向了,有什么事都藏在心里,形成了不合群、孤僻等性格。所以我们应该试图引导儿童把内心的喜怒哀乐用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在音乐课上,留给儿童唱歌、诗歌朗诵、听听音乐的活动时间,教师提出相关的要求,让他们在课上找伙伴陪自己表演。通过这些形式不但让儿童学会手拉手,还培养了儿童的创新精神。
有人说,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之一。一个喜欢音乐的人,他的人生必定会流光溢彩。然而音乐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必然也占有重要的位置。音乐教育能够完善留守儿童自我品格的形成,是塑造他们美好的心灵、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应通过培养留守儿童的音乐素质来影响他们其他方面的能力,充分发挥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关注音乐喜欢音乐。通过音乐,让他们的心理变得更加的美丽、开阔!
留守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祖国的花朵,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力量,但是父母离家,缺少看管,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学生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单一人员监护或长期外人监护,甚至无人监护,使留守学生很少得到父母的关爱,不能像其他的孩子那样快乐的成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内向、有着强烈的自卑感、孤独感,不依赖甚至怨恨父母,这些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这些心理问题会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行为,作为一名基层的专职音乐教师我认为,在农村这片妙趣横生的土地上,我们这些音乐老师们需要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应该扎实地开展好音乐教学,从而提升孩子们的音乐素养(让这里的孩子们也插上音乐的翅膀去流人里翱翔).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利用教育资源的优势引导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
一、音乐课堂上,能给孩子们充足的展示自我的机会
责任心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备的要求和能力,我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都为了学生,切实的关注学生的成长。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理发展出来的,才能真正的触动内心。”在我们的音乐课上,一个小小的动作,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浅浅的鼓励都会给与学生情感上的关怀。留守儿童由于平时缺少父母的关怀和交流,很多儿童渐渐的变得孤僻、内向,不愿与人交流,进而产生焦虑并且深深的自卑。那么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的互动,使他们能在音乐中放开自己、释放自己,把自己长期积压的情感通过课堂的律动和歌声表达出来,
进而理解自己父母的难处,化压力为动力,奋发富强。如在上一年级的《春来了》一课时,我收集了春的资料,(图片,音乐等)让学生一进课堂就沉浸在春天的美丽景色中,欣赏春天的美景图片,聆听春天里的各种声音,然后我带领小朋友一起去大自然中寻找春天,让小朋友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通过自己的想象,创编成儿歌,边唱变跳,无论好与不好,我都会在他(她)的音乐书旁画一朵花表示奖赏,小家伙们的兴致可高了。回到家还可以表演给自己的爷爷奶奶看,从而给他们幼小的心灵带去一点温暖。
二、开展有特色的音乐兴趣小组
人类的千万种情感都可以通过乐符表达出来,冼星海对此有过精彩的描述,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作为课堂的延伸,课外的音乐兴趣小组可以使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丰富起来,通过载歌载舞的形式是学生紧张压抑的情绪得到释放,把对父母的思恋也融入到要表现的作品中,从而激发他们对于生活的积极性。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这个年龄段该做的事。由于留守儿童缺乏来自家庭的教育,他们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控能力相对弱小,容易受社会上不良少年的影响,抽烟喝酒打架滋事等不良习气,从而无心上学,成绩下降。而作为我们情感教育为主的音乐教育正好弥补这一缺口,通过学校特色课程的开设,专门为留守儿童建造一个留守儿童音乐教室,活动项目包括合唱训练,基本形体训练、乐器的学习等,每节课都要注意一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教师方面上课时注意歌声美、琴声美、语言美等;让学生从教师身上体会美得想象力;另一方面通过聆听音乐,学习舞蹈来表演音乐,创造音乐;使学生能在小组活动中培养挖掘自身的许多潜力;如,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等。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诠释音乐释放自己,从而能从根本上保护留守儿童的自尊心。
三、让学生在大型活动中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音乐教育是一种情感的教育,留守儿童缺少了父母的关爱,那么我们在音乐教学和演出的活动中要对音乐表达出来的积极的情感音乐引以重视,加以放大,不仅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表达的方式,还能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每年市县教育局学校都会举行大型的活动,教师在活动主题出来之后会尽力的向留守儿童倾斜,使他们能把等待、思念亲人的思绪转移到活动中,老师确定了大体的主框架之后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学生一起学习揣摩,体会,感悟音乐,进而进行创编,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释放,学生的精力和时间用在了正确的地方也避免了学生的不良行为的发生。
中图分类号:B844.1,R749.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11-0819-05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11.014
Effects of Group Psychological Service on 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Left behindin Rural Areas
LAN Yan-Ling1@,YOU Hui-Xiang2,CAIJing-Zhi2, LI Yan1,TANG Xiu-Juan3,
ZHOU-Yun4,QIN Yie-Ning1,ZHANG Yan-Yan1
1Nanning No.省略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group psychological service on mental health of the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rural areas.Methods:Totally 222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rural areas were selected randomly and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intervention group accepted 8 times of group psychological service.The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of Depression scale for Children(CES-DC),Rutter Children'sBehaviorquestionnaire forcompletion by teacher,Piers-Harris Children `s Self-conceptScale(PHCSS)were used in both group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at baseline,the end of the 7th intervention,and 6 months after the end of the intervention.Results:After intervention,the intervention group got lower scores than control group in EPQ-N [(8.2±5.8)vs.(10.2±6.1),P
【Key words】 grouppsychologicalservice;children left behindinrural areas;mentality;comparativeobservation
农村留守儿童即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留在农村,而且需要其他亲人和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1]。已有研究显示他们的心理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人格发展偏差、孤独、抑郁等方面[2-3],但有关其心理干预的报道少见。刘中华报道采用绘画艺术治疗能促进留守儿童社交功能的好转,提高其自尊和自我概念,促进其人格的构建[4]。团体心理干预由于充分重视和利用人类的乐群性本质及其经济有效的特点[5],越来越多应用于青少年儿童心理卫生领域,如广泛性发育障碍、青少年幻听、适应障碍、行为问题[6-9]等,而应用于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未见报道。本文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7年10月,在广西马山县城北小学和合作初中开展问卷调查,选取小学一年级至初三,每个年级方便抽取2个班学生参加,共发出家庭情况调查表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79份(98.2%)。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务工超过半年以上定为留守儿童,共270人。按机械随机抽样的原则,以班级为单位,单数班级为干预组,双数班级为对照组,结果干预组141人,对照组129人。研究期间儿童的家庭状况改变、父母回乡或转学者、资料不完整者剔出研究。干预组出组7人,余134人。对照组出组41人(多为资料不完整),余88人。干预组中男69人,女65人,初中生32人,小学生102人;对照组男50人,女38人,初中生34人,小学生54人。两组在年龄、性别、家庭情况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干预组按自然班划分小组,每个小组15~20人,由2位课题组成员领导,共进行8次团体心理辅导,每周1次,每次2 h。两组学生分别在干预前、第7次干预结束(第1次复查)及干预结束后半年(第2次复查)进行心理测验,3次测验的测验时间均为1.5 h~2 h,在心理辅导室进行,由班主任组织,课题组成员参与。低年级学生由班主任念题,课题组成员负责解答。3次测验时间、地点、组织人员一致,并与各班班主任进行开放性访谈。心理辅导小组成员由三甲医院心理咨询科医生及国家心理咨询师组成,均接受过团体心理干预的相关培训。对照组接受心理卫生知识讲座1次。
1.3工具
1.3.1 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10]
根据量表手册计算出内外向(E)、精神质(P)、神经质(N)、掩饰(L)量表分。内外向(E)分数越高提示个性越外向,通常标准分61.5表示典型外向,38.5表示典型内向。精神质(P)标准分61.5表示典型精神质。神经质(N)标准分61.5表示典型神经质。
1.3.2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iers-Harris Children `s Self-conceptScale ,PHCSS)[11]
共80题目,分为6个分量表:行为、智力与学校、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粗分低于46分为自我意识水平偏低,总分或某一分量表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意识越强或在某方面的自我意识越强。
1.3.3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儿童版(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of Depression scale for Children,CES-DC)[12]
共20题目,主要评价当前抑郁症状,分数越高提示抑郁出现频度越高,CES-DC≥20分表示肯定有抑郁症状[13]。
1.3.4 Rutter儿童行为问卷教师问卷(Rutter Children'sBehaviorquestionnaire forcompletion by teacher)[14]
共26题目,分为N行为(神经症行为)和A行为(违纪行为)两大类。问卷由儿童所在班级班主任根据儿童半年的情况填写,总分超过9分被认为有行为问题。班主任需担任3个月以上。
1.4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团体目标:提高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从团体吸取温暖和力量,促进人格构建。
团体方案:①开始阶段(第1~2单元):建立团体,制定团体协议与规则。学习认识情绪、表达情感。②工作阶段(第3~6单元):接纳自己、接纳他人。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处理与父母的情感联结。③巩固与终结阶段(第7~8单元):学习的技能与方法,处理分离情绪(表1)。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2.0 统计软件包进行独立样本和自身对照t检验 、非参数u检验。
2 结 果
2.1 3个时段2组间及干预组干预前后各量表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心理测验结果无显著差异。第1次复查干预组艾森克个性问卷神经质得分低于对照组,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焦虑得分高于对照组。第2次复查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智力与学校、幸福与满足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流调中心抑郁问卷得分低于对照组(表2)。
干预组治疗前后自身配对比较显示: CES-DS第1次复查得分高于干预前(t=1.99 ,P0.05),第2次复查得分低于干预前(t=2.80,P0.01)。干预前后EPQ各分量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留守初中生、小学生复查结果比较
第1次复查,初中生干预组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的焦虑分、流调中心抑郁问卷分、Rutter儿童行为问卷N、A行为分均高于对照组;小学生干预组艾森克个性问卷神经质得分高于对照组,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行为分低于对照组。第2次复查初中生干预组流调中心抑郁问卷分低于对照组,儿童行为量表N行为分高于对照组;小学生干预组艾森克个性问卷精神质得分低于对照组,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中的智力与学校、幸福与满足分量表分均高于对照组。Rutter儿童行为问卷总分及N行为分低于对照组(表3)。
2.3访谈结果
团体辅导后,85%班主任认为留守儿童较前好管理,情绪较前开朗,小学教师反应较强烈。例如有一位四年级学生以前常与老师对立,违反纪律,经心理辅导后行为明显改变。课题组就此与班主任展开讨论,一致认为提高其自信自尊水平是改善其行为的有效方法。
3 讨 论
国外报道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抑郁症是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适用于经济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15],本文显示对于缓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亦有良好效果,辅导后留守组儿童的抑郁水平明显下降,抑郁症状得到缓解。对于抑郁的个体来说,团体是一个具有支持功能的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启迪儿童从同伴交往中吸取温暖,摆脱消极情绪。但在第7个单元儿童得知活动很快就要结束时,对课题组成员表现出强烈的依恋,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这时复查抑郁量表分数较高,经处理分离和以后的保持联系,半年后复查情况好转,提示对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如何把握干预结束的时机,处理好分离情绪,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研究过程中,本组儿童的生活环境无大的变动,心理干预后其神经质分曾出现下降,提示心理辅导对留守儿童的个性重塑可能有一定作用,半年后神经质分有升高趋势,显示了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艰巨性。儿童的人格特征是在长期的社会化中形成的,正常家庭环境的缺失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不良个性的重要原因,团体心理辅导在某种程度上使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对于修复其过于敏感焦虑的个性特征应有一定功效。显然,相对于长期的亲子分离来说,两个月的干预时间是不足的,究竟需要多长的时间?其远期效果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以往资料报道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初中学生的自我概念[16]有良好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初中、或小学留守儿童,总体上提高自我意识的效果不甚明显,在焦虑水平,智力和学校生活、幸福与满足感方面则有所改善,尤其小学生较突出,可能与和父母分开的时间不如初中生长、年龄较小自卑心理相对易矫正有关。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多由隔辈的直系亲属照看,或托付在亲戚家里,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形成的自卑心理较一般儿童更难纠正。在本研究中,小学生干预后神经症有所改善,中学生的改变不尽如人意,提示接受心理干预的年龄越小越好,也反映了青春期少年的反叛特征对心理干预效果的影响。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是时间较短,未能对留守儿童的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干预方案,今后应进一步开展目标性不同的心理辅导,在农村学校及监护人中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需要,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发展研究部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15-18.
[2]高亚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卫生状况及人格发展特征[J].中国公共卫生, 2008,24(8):917-919.
[3]赵红,罗建国,李作为,等.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及自我意识状况的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6):633-634.
[4]刘中华 .宁波“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绘画艺术治疗[J].宁波大学学报,2008,21(1):135-140.
[5]刘勇.团体心理辅导与训练[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8-9.
[6]Tvminski RF,Moore PJ.The impact of group psychotherapy on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with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J].Int J Group Psychother,2008,58(3):363-379.
[7]Newton E,Larkin M,Melhuish R,et al.More than just a place to talk:young people's experiences of group psychological therapy as an early intervention for auditory hallucinations[J].Psychol Psychother,2007,80(Pt 1):127-149.
[8]Kim S,Kverno K,Lee EM,et al.Development of a music group psychotherapy intervention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adjustment difficulties in Korean adolescent girls[J].J Child Adolesc Psychiatr,2006,19(3):103-111.
[9]王秀珍,郑直,陈国锋,等.10-11岁儿童行为问题集体心理干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2007,6(6):538-540.
[10]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1992:4-44.
[11]苏林雁.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06-307.
[12]刘平.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00-202.
[13]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 湖南科技出版社.1998:27-31.
[14]王玉凤 .Rutter儿童行为问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56-59.
1.以身为范,教育孩子诚实守信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我们家长和孩子监护人要以身为范教育孩子,这样才具有说服力,让孩子在一种良好品德氛围中健康成长。
诚实守信,应是教育孩子的主要内容,诚实不足归根到底是我们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做得不好。如果我们能真正做到言传身教,让整个社会充满和谐关爱的氛围。我相信,孩子们在这样一个充满爱心、孝心、诚心、诚信的和谐社会中,一定能健康茁壮成长。
2.用爱激励孩子
“留守儿童”多数在农村,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一般都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姨妈等照料。在他们的心理上,对孩子的“爱”理解不够全面,认为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一切顺着孩子,一切护着孩子,这就是爱。其实这是种不健康、不负责的爱,是一种溺爱。
真正的爱就是一种积极负责任的爱,不但要让孩子吃好、穿好,而且要教育孩子如何做人,了解孩子的思想动向,教育孩子明辨是非,有错必改。像父母一样经常与之谈心,使孩子心情愉快,学习目的明确、自强不息,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这才是一种真爱。
3.指导孩子慎重交友
古人云:“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这是古人警示交友的名言。孩子明辨是非能力差,加之这种特殊的监管环境,留守儿童容易感染一系列的不良社会陋习。所以,我们要引导他们慎重交友,以防孩子与有恶习和品德败坏的人交朋友,被引诱变坏。
4.引导“留守儿童”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留守儿童”因特殊的环境,很大程度上,缺乏父爱、母爱,心理不完善、感情脆弱,再加上青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在爱好和兴趣方面各有所为。因此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养健康的爱好和兴趣尤为重要。同时这也是监护人和“留守儿童”进行思想沟通和培养感情的有利机会,并弥补“留守儿童”空虚心理,起到了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远大志向的效果。
5.注重教育方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对孩子教育时应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对性格不同、脾气不同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教育孩子要多做换位思考、多想想,决不能简单行事,动不动就一顿暴打、臭骂,不让孩子论理。这种粗野、蛮横的方式,让孩子口服心不服,起不到教育的任何效果,甚至形成逆反心理让孩子心里演变为仇恨、冷漠的情绪与你作对。这样,长此以往,影响了孩子与监护人之间的相互沟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甚至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再有就是对孩子监护不力,一种监护器式的方式,孩子犯了错误,怕伤孩子感情,轻描淡写说两句完事,长此以往怂恿孩子的坏毛病,最后无法管教,误入歧途。这两种形式都是教育方法的不全面,教育孩子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堵又疏,才能水到渠成。
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我们应教育孩子正视现实,理解父母背井离乡、亲情分离的无奈,放下心理包袱,不自卑、不气馁,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农村留守儿童”是与改革开放同时孕育而生的特殊群体,至今仍然只能处于基础教育均衡的“孤岛”之中,这其中既有政策规定、经济条件等可见因素的束缚,也有“农村留守儿童”因为种种现实状况所引致的心理问题从而对其所受教育的效果产生的不良影响。
一、留守儿童的界定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目前国内学者主要依据生理年龄或受教育程度界定,本文倾向于采用依据受教育程度的不同来界定“留守儿童”的范围。即“农村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而需要留守在户籍所在地,由他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
儿童的心理成熟程度往往受其社会年龄(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大于实际生理年龄的影响。其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往往随着学龄的增长而产生不同的特征。我国各地之间经济文化水平呈现较大差异,从而使得不同地域相同年龄层别的儿童之间往往存在着显著的认知及生活经验上的差别,给单纯用生理年龄来识别儿童的心理状况带来困难。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包括进城务工,参军在内)中国农村始终存在着真实年龄情况统计上的困难,这也使得单纯以生理年龄界定“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精准度。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
(一)家庭核心教育力量缺失下的性格缺陷
心理学研究表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尽管儿童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在不断减少,同伴关系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不断加强,但对绝大多数儿童来说,仍然会以一种强烈而积极的方式依恋着他们的家庭,父母依旧是青少年获得忠告和情感知识的主要来源。
弗洛伊德也认为,个体在儿童期就从父母那里学习到了大众公认的道德价值观念和主流社会认可的行为模式,这种道德将来会内化为他们全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而留守儿童所处家庭环境中的父母亲情的缺失,无疑会给儿童成长过程中健康健全人格的构造带来不利的影响。
在对乐山市五通桥镇进行的实地访谈中,许多长期与父母缺乏亲密接触的留守儿童往往对周边其它事物表现出冷漠、胆怯、疑心重、易消沉等特征。诸多的案例都表明,留守儿童长期的个体孤独化会导致其自身与周围环境处于绝缘状态,最终进一步影响儿童适应社会,步入社会的进程。而在儿童群体中,个体性格上的特殊又往往会被大家视为“异类”而不容易被接纳,甚至出现刻意讥笑、排斥的情形,从而使留守儿童的性格发展步入恶性循环。
(二)隔代教育下的失察
对于隔代教育的利与弊,学术界早已争论甚多。但无论所持观点如何,大家一致同意的一点就是长期的单纯隔代教育,对儿童成长有着极大的危害。有调查显示,中国60%以上的失足少年与隔代老人育孙不当有关。尽管我们不能说在这其中存在着祖辈的主观故意性,但客观上祖辈教育行为的失当与教育能力的局限确实是造成这一现实的不可回避的因素。
在对乐山市五通桥镇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中发现,几乎100%的留守儿童是由自己的祖辈代为照看。在对留守儿童物质生活的照料中,老一辈人几乎可以说是倾其所有、尽其所能,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孙辈的各种物质需求。然而我们同样注意到的是,在精神层面上,祖辈们所能给予的往往少之又少。这其中既有老年人精力不济,无法对孙辈的需求一一顾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由于生活经历、价值观念、文化教育水平之间巨大的差异,祖辈与孙辈之间存在着沟通上天然的障碍,以致祖辈对留守儿童在家庭外行为的冷漠、失察、放任,从而使其在缺乏正确指引的情形下受到社会上众多不可预知因素的影响。
(三)社会影响下观念的异化
随着现有社会意识形态的愈发多元化,即便是思虑最为缜密的家长也很难在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种完全纯洁的环境。更何况留守儿童的家庭监管力度范围均极为有限,其本身又存在着向外界事物寻求情感寄放的内在驱动。因此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中,家庭的缺位,学校的弱势,往往映衬着农村留守儿童身上浓重的社会化的痕迹。农村留守儿童会比同龄人更多的考虑金钱的作用,更早地步入网吧、小酒馆、录像厅等社会场所,同时也会伴随着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的侵染。
(四)环境转换带来的反差
在研究层面通常将“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划分为两个特点不同的群体,试图有针对性的解决各自存在的问题。然而,在现实中,两个群体的界限往往极为模糊。流动儿童可能是由留守儿童转化而来,相当比例的留守儿童则拥有着过去作为流动儿童的经历或者今后成为流动儿童的可能。正是这种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往往使部分农村留守儿童难以建立深厚的与同龄人的友情纽带,难以融入同龄人藉以获得有效互动的群体之中,最终深化了其自身孤独感和对外界的防卫意识,形成孤僻难以亲近的性格。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对其受教育状况的影响
(一)课业辅导中的无助感
农村留守儿童在父母远离家乡,现有监护人普遍缺乏课业辅导能力的情况下。一旦脱离了课堂,即便遇到问题,也往往难以找到相应的求助对象。儿童一旦在学习上遭遇了过多的挫折却无从得到有效的帮助,厌学情绪就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从而陷入更多困难与更加厌学的恶性循环。
(二)自律性的缺乏
由于现有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生活领域外行为的关注与教导通常较少,对其学习状况既无较为全面准确的了解,又缺乏必要的督促与审查。而这时的留守儿童,正处在他律阶段,自律能力还很弱,很难仅凭自己的毅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容易在内心中忽视了学习的重要性,形成学习上的懒惰,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
(三)适应不同学习环境的困境
既然“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同一个体在不同阶段的体现。那我们就无法忽视两者对彼此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有学者认为,流动人口因为居住地的不确定给地方教育规划带来困难,频繁的流动给学生的学习甚至学校的教育都会带来不利影响。从留守儿童的视角来看,倘使过去曾有过随父母到大城市求学的经历,无疑会在农村现有的教学条件中感受到巨大的反差。所以,对环境适应能力有限的儿童来说,往往难以适应城市与农村间巨大的环境差异。以致于对新环境中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对于那些马上要随父母到城市中就读的留守儿童来说,则往往怀有恐慌心理,害怕自身不同的特质会在新环境中遭到歧视。于是终日为此而担忧,直接影响到了现阶段的学习状况。
(四)经济压力下的抉择
随着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减免农村义务教育费用的政策,接受义务教育给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带来的直接经济压力日趋减弱。因为学校显性收费而被迫放弃学业的农村留守儿童大幅减少,义务教育“公共物品”的特性得以充分发挥。但在隐性成本的压力下,农村留守儿童依然难以心无旁骛的读书,而不得不在学业的继续与否上做着艰难的抉择,以致影响其现阶段所接受教育的效果。
所谓农村家庭教育的隐性成本,主要包括两方面:机会成本和相关家庭成员的成本负担。当许多当地的同龄人都放弃了学业而选择到城市打工时,当他们已经可以用自己的双手现实性的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甚至于带来不菲的收益时,农村留守儿童不可能不对自己目前的状况做出评估,不可能不重新思考接受教育的意义、效用比、甚至于必要性。即便留守儿童拥有继续接受教育的意愿,可能的来自于家庭的长辈的无形的压力也会影响其在目前学习中的心态,从而出现精力不集中、焦躁、烦闷的心态,最终影响其正常的学业。至于相关家庭成员的成本负担,则是指随着近年来精英教育(包括大学教育在内)费用的日趋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可能不得不为正在就读高等教育的兄长或可能在将来接受高等教育的弟妹而考虑自己继续学业的现实性。可以预想,对自己目前行为产生怀疑的人是永远无法投入全部精力到自己目前所做的事中的。
四、由心理视角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状况的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学校与农村留守儿童现有监护人的沟通
鉴于目前大多数家庭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能力有限,学校有必要向监护人传授有关留守儿童身心发育方面的知识,以改变监护人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从而为留守儿童的成长营造一个健康科学的家庭环境。此外,学校与家庭的沟通还有利于双方及时发现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预先对其可能具有的不良倾向做出判断,从而为在家庭学校两个层面共同矫治其缺点打下基础。
(二)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更多的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世界
学校在留守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学校的职能不应只局限于校园之内,而应主动承担起为留守儿童迈入社会把关,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提供指引义务。学校还应定期的以一定形式收集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下所表现出的行为特征,从而为学校有针对性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进一步发展寄宿制学校,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寄宿比率
既然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教育力量相对强势的一方,那就应当积极利用这种相对的优势。寄宿制生活便于学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道德及行为监控,防范监控缺失所引致的道德缺憾或行为失当。长期的同龄人间的集体生活也有利于留守儿童克服自身往往具有的孤独、冷漠、恐惧感,使其在集体中逐渐淡化自己原本被特殊铭记的身份。
(四)充分利用社会力量
目前,一波又一波的志愿者、支教等活动正如火如荼的展开,这就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这些志愿者、支教人员们往往具有较高的知识理论水平,能够自觉的在教育过程中采用较为先进科学的方式,起到了较为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他们给长期处在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带去了一股新鲜的气象,使他们能通过正当渠道了解外面精彩的世界,而这对农村留守儿童获取正确的社会认知,理智面对社会新鲜事物大有裨益。
(五)抵制不良风气侵扰,加强对儿童所能接触到的社会事物的管制
从整个社会的视角来看,个体的独善其身效果作用往往有限。当社会上的诸多不良因素仍在充分运转时,单纯的学校家庭内的教育便往往是无效的。所以,政府应当充分站在“百年树人”的高度之上,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成熟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网吧、录像厅、歌舞厅等营利性场所的管制,加大对向未成年人兜售香烟、酒类及及其它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物品的商铺的处罚力度。严令禁止非法使用童工的行为。使得社会不会蜕变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短板。
五、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并结合了中国社会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呈现出诸多特点。尽管可以预期的是,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逐渐消亡,农村留守儿童最终会演化为历史名词,但我们不可忘记的是,一个社会想要持续稳定的发展,就不能让任何一代人的教育有所缺失。否则,最终支付的成本会令一个国家不堪重负。而如何在目前已经呈现出的许多问题中尽快寻得解决之法,则是今后的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迟希新.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6(2).
2、朱智贤,林崇德.儿童心理学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3、李洪增.祖辈主要教养人的特点与隔代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06(11).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的加快,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农村大部分地区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由于农村人口流动的日趋频繁,留守儿童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一个数目庞大的群体。[1]由此而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留守儿童”一词最早出现在1994年,一是指因父母出国工作或求学而留在国内的儿童;[2]二是指本文关注的,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简称进城务工或外出打工,而将子女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
根据全国妇联统计调查,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占全部农村儿童的28.29%。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3]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对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帮助和监督大大减少,甚至完全减除了,使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过问的状况。而农村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留守儿童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
(一)师资力量薄弱,班级过大,留守儿童在学校很难得到学习以外的关怀[4-7]
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大多数中小学校对于寄宿学生都没有配备专门的生活老师,住校生的管理基本上是由班主任老师负责。班主任老师负担极重。而大班教学,也使所谓的互动式新教学方式落空。班级人数过多,老师根本不可能做到因人施教;对于留守儿童特别的心理、感情需求更无法顾及,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留守儿童的有效教育和管理。
(二)农村学校某些教育措施和机制失当,影响了对农村儿童的教育
目前农村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存在偏差,以致“教好几个差生,不如带好一个优生”。无论是对教师的考核还是对学生的评价,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理念上。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放松对成绩较差学生的教育、管理,从而也在一定意义上加剧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对“困难”学生的管理,也缺乏有效的教育措施。原来对这些学生可以让其“留级”,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农村家长关心子女的学习;而强调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一些地方取消“留级制”以后,学生无论成绩好坏都可以升级,一些家长也便不再关心子女的学习,认为把子女交给学校就是老师的责任。
(三)学校办学条件差,留守儿童分散寄养多于在校寄宿,管护形成“空档”
许多外出打工的家长之所以不愿意将子女寄宿在学校,是因为他们嫌学校的寄宿条件太差。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农村学生寄住在学校附近的亲戚家中。在这些学生中,绝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住校的不足一半。寄住家的亲戚一般不会像对自己的子女那样管束、教导留守儿童。他们认为管得太严,小孩子不理解;而这些孩子自己也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另一方面,学校认为这些孩子在校外不便于管理。由此,在学校和亲戚之间形成一种对留守儿童的日常监护失控,他们很容易沾染社会上的不良习气,例如,乱花钱、泡网吧、赌博等等。
(四)留守儿童并不都能公平地接受教育
公平地接受国民教育,是每一个儿童的法定权利。所谓“有教无类”,也就是这个意思。而教育公平本身就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正如人们常说的,消除贫富悬殊,最重要的手段不是税收调节,而是教育公平,因为公平地接受教育可以使所有的人都有可能获得受教育的机会,从而提高全民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水平,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所以体现社会公平,最主要的就是教育公平。本来,绝大多数农民工之所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让孩子能有条件上好学,读好书,日后有出息。但大部分人的希望最后都事与愿违,结果是“挣了票子误了孩子”,因为这些父母一年到头忙于打工,没有时间和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所以,父母进城务工对孩子的学习确实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个方面,不能简单地将之归咎于其中的任何一方,必须进行系统的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具体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父母亲情的长久疏离和家庭监护的严重缺失
心理学家通过对儿童认识过程的研究表明,家庭是儿童接受耳濡目染最直接、最多、最深的环境,无论道德知识、道德情绪及自我控制和意志力的培养,都是从家庭开始的。父母平时对儿童的教诲、奖励及惩罚的控制方式、管教方法与态度、行为示范等对于儿童的抗拒诱惑的能力以及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均能产生积极的决定性影响。[3]而留守儿童远离父母,亲子关系相对疏离,使孩子无法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在情感上得不到关心,这就很容易使他们偏离主流的道德价值观,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少年儿童没有自我保护能力,非常稚嫩,如果完全失去家庭教养这个环节,没有父母的教育与监护,很容易成为被侵害的对象,也容易被社会不良风气污染和侵蚀。
(二)代管家长存在种种问题[8-10]
外出打工的父母一般将子女交给其父母、兄弟姐妹、亲戚、邻居等代为照料。这些人就成了留守儿童们的临时监护人即代管家长。据调查,代管家长管教孩子的方法一般采取的是溺爱或打骂等极端方式。代管家长有的无力管教,有的想管不敢管,有的没有想到去管。[4]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与父母亲的关系决定儿童是否能对世界产生信任感。如果父母亲对孩子却乏应有的关注,孩子大都不能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5]由于日常生活中极其渴望得到父母的生存关怀,遇到难题时,一般不愿意从代管家长那里找答案,或者说从代管家长那里难以找到需要的感情支撑。
(三)学校教育的疏忽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不足,使得学校教育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尤显重要。然而现实状况却令人失望,一方面,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对升学率的重视远远胜于对学生的关系与帮助;另一方面,目前校园里还广泛地存在着老师、学生对留守儿童的冷血反应,甚至歧视现象。更令人痛心疾首的是,目前拜金主义思想已经逐步侵蚀了校园这片神圣的土地。
(四)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留守儿童的法制观念本来就淡薄,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更可以说是雪上加霜。它犹如游走在孩子身后的一只黑手,有的仅只一次,就可将他们推向道德的悬崖。这些缺乏关爱,缺少家庭管教的留守孩子更易受这些不良环境的影响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是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社会系统工程。所以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难题,不应只是学校和农民工自身的事情,而应该有学校、家庭、社会及政府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通力合作,相互配合,共同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一)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学校寄宿教育与生活条件
第一,国家应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提供财政支持。
第二,加强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包括生活教师的选用、培训以及管理方式的改革和相关制度的落实等。
第三,学校应在政府的支持下大力改善学生的寄宿条件或开办专门的留守儿童宿舍,给留守儿童提供比较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第四,重视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并设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保持与留守儿童家庭的联系。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让留守儿童感受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帮助教育作用是他人无法取代的。作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应充分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认识到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孩子带在身边,给他们一个完整的家,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以及父母的关爱,从而拥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三)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11]
第一,政府应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制定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方案,并逐步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政府的各部门,如公安、文化、新闻、出版等应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与学校共同承担起留守儿童的教育和保护责任。
第三,加强农村乡镇文化建设,让留守儿童远离不良风气的影响,让留守儿童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和熏陶。
第四,积极组织志愿者参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以多种形式为留守儿童提供教育和生活支持。
(四)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别
所谓改革户籍制度,并不是说完全取消户籍制度,而是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制度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逐步实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有序流动,这才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路径。为此,应鼓励城市中小学降低入学门槛,接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这一方面可以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的比重,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农村的孩子能够从小接受较为优质的教育,融入城市文明。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同其他孩子一样,也是国家的未来。对这一缺少关爱,存在问题较多的庞大特殊群体,如果现在不采取措施保证他们公平接受教育,会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农村留守儿童能否公平接受教育,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这一难题的破解,是一个系统工程。但只要学校、家庭倾情参与,政府、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问题就不难解决。
[参考文献]
[1]陈潭.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2]一张. 留守儿童[J]. 眺望. 1994(45):37.
[3]吴霓等.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课题组.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课题简报[R] . 2004.
[4]叶敬忠,莫瑞. 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5]王东宇,王丽芳. 影响中学留守孩子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J]. 心理科学. 2005(2).
[6]范先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7).
[7]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陆继霞. 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的影响[J]. 农村经济. 2006(7).
[8]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1).
[9]胡枫,李善同. 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基于5城市农民工调查的实证分析[J]. 管理世界. 2009(2).
留守儿童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物。特别是近几年留守儿童的数量逐年增长,而他们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对他们的教育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我们要深入研究。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城市打工,而孩子自己留在农村生活,他们或者是与父亲、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长辈亲人、朋友一起生活而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群体。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黄金时期,正因为留守,所以他们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上无法享受到父母的引导与帮助,成长的过程中情感上缺少了父母的呵护,使其在思想认识、价值观和心理发展上极易产生偏离和异常。[1]
在就学情况上,据统计当前在农村辍学的所有学生中留守儿童占73%,其中76%为女生,这些留守儿童辍学后大多随父母进城打工。
在学习情况上,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有一定差距。在“学习成绩”问题中,大多数留守儿童感到有困难,在“学习遇到困难谁帮助”问题上,留守儿童主要依靠老师同学,非留守儿童还可以依靠父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年龄稍大的孩子还要帮家里做家务,所以学习时间相对得不到保证,对学习成绩造成一定影响。
在监护问题上,由于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和管理制度等条件的限制,学校只是负责留守孩子在上课时间进行监管,课余时间监管只能由其临时监护人负责,而多数留守儿童的监管人都是(外)祖父母,他们多数文化水平很低且年事已高,只能在吃饱穿暖等生活上给予关怀,而对学习辅导上基本是空白,致使留守儿童缺少正常的监护。
二、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因素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由其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引起的,而是由社会、家庭、学校环境以及留守儿童自身等因素共同导致的。
(一)社会环境因素
由于历史原因,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在我国长期存在着,正是这种户籍制度的存在,使农民尽管离开了农村到城市打工,但户口依旧是农村的,各种的福利待遇不能与城市居民建立平等,尤其是与这种二元结构及户籍制度相对应的义务教育制度也存在着严重的城乡不平等现象。[2]进城打工的农民要想其子女在打工城市上学,需要缴纳昂贵的赞助费和借读费,尽管在有些城市设有农民工子弟学校,但他们的升学问题由于不同地区中高考制度的限制也难以解决。其次,地方基层政府方面未给予留守儿童足够重视以及政策措施不力。农民外出打工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所以当地基层政府支持农民外出打工,而对留守儿童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育问题上几乎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对贫困的留守儿童家庭缺乏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再次,社会广大农民外出打工成风,读书不重要观念盛行。孩子从小在这种环境中成长,错误的认为读书不重要。许多留守儿童的父母也认为,如今的大学生毕业不包分配,昂贵的教育投入,毕业还没有稳定的工作,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外出打工挣钱。可见外出打工成风的环境以及读书不重要观念对孩子学习的影响是不可小视的。
(二)家庭环境因素
第一,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教育方式与监管不当。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般都是单亲、亲戚、祖父母,我国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也决定了单亲监护人一般都是母亲,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作为主要劳动力的父亲不在家,所以家里所有的农活都由母亲一人承担,根本没有太多时间顾及孩子,再加上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的学习也帮不上忙,还有监护人是(外)祖父母,对孩子都存在溺爱倾向,在充分满足物质需求同时缺少在精神道德层面的引导和管束,这及其容易使孩子滋生不良习惯。同时,祖辈监护人与留守儿童的代沟较深,很难进行情感和语言上的沟通。
第二,农村父母文化水平低,家庭教育相对欠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许多父母认为自身的文化水平低从而将孩子的教育问题完全交给了学校,孩子放学后的作业问题对部分父母来说都是有困难的,所以无形中给孩子的学习造成影响。
第三,农村家庭经济负担过重。由于农村传宗接代封建思想的影响,农村家庭子女普遍偏多,家庭经济负担重,为此,大部分农民外出打工挣钱,但孩子与父母长期分离直接导致了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及学习情况受到影响。
(三)学校环境因素
一方面是农村教育系统对留守儿童重视程度不够。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上存在缺陷,性格多孤僻,学习成绩不佳,而学校为了升学率,成绩较好的学生成为他们主要培养对象,对于成绩欠佳的农村留守儿童则放弃教育管理,从而导致孩子们的逆反心理甚至逃学、辍学。另一方面则是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较弱,办学条件较差。由于学校师资力量的薄弱,教师缺乏因材施教的能力,在学习方法上缺少研究,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积极性,失学、辍学现象严重。[3]此外,农村学校图书馆、体育馆等不齐全,学生放学后自由散漫活动,多去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由此会产生诸多留守儿童问题。
(四)农村留守儿童自身因素
儿童阶段是人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留守儿童正处于这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可塑性很强,加之留守儿童尚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观,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极其容易受外界干扰和侵害,被坏人引入歧途,从而造成学习上散漫,在学校里出现打架斗殴、迟到早退、违纪等一系列问题。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首先,社会环境方面,面对户籍制度的限制以及农村外出打工成风等这些社会环境因素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政府应从和谐社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加大农村教育资本的投入力度,优化政策环境,建立适时的社会化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兴建务工子女学校、加大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使务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
其次,家庭环境方面,父母的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所以父母外出打工时尽量将孩子带在自己的身边,或父母其中一人留在家里,以保证家庭教育的完整性。如果是(外)祖父母监管,一定要对留守儿童严格要求,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父母也应加强与监护人的沟通以及时掌握孩子的一切状况。
最后,要优化学校环境,学校教育环境是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基层政府要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的环境,如网吧、游戏厅等的规范管理,为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成长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要努力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学校不仅要完成校内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同时应该有意识的关注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积极与留守儿童监护人沟通以更好的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马瑞娟,王秀丽.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对策[J].警官文苑,2010(3)
[2]谷龙飞.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状况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
中图分类号:G610?摇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136-02
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与教育是国家关注的重点与热点问题,其中留守幼儿的教育问题更是不容忽视。1972年美国心理学家Ayres博士根据对脑功能的研究及对实验研究的结果系统地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该理论涉及脑的功能发展、学习以及学习障碍的矫正三个方面。[1]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及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被我国学者重视,“感觉统合失调”一词也被更多的人所熟知,“感统失调”是指儿童的神经系统对于由外界输入的感觉刺激信号不能有效地识别与整合,从而影响有机体的整体运作,形成障碍而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如果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出现障碍,在某种程度上会削弱其对自身的控制能力,会影响到认知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现有研究显示,感统失调的对象多见于城市儿童,并多发生在五六岁至十一二岁的儿童身上。在农村留守儿童中的此方面研究较少。感觉统合失调会严重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表现出人际关系敏感或儿童学习能力和性格上的障碍。本论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研究,以便为感觉统合能力失调儿童进行早期干预及改善幼儿的问题行为,促进农村留守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及提高幼儿的社会化水平提供实证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在黑龙江省抽取不同办园体制及没入园的137名农村留守幼儿及他们的监护人作为研究对象,剔除无效问卷,实际回收问卷135份。有效问卷中,男生70人,女生65人;4岁26人,5岁37人,6岁72人。
2.研究工具。Ayres设计了一系列临床评定测验对感觉统合进行研究。量表为他评量表,由主要抚养人填写。在1985年,我国台湾学者郑信雄在国外量表的基础上,编制了适合中国的文化背景的感觉统合能力核查表。本研究采用该核查表,此表在大陆有较高的接受性。量表包括本体感不佳、大肌肉及平衡、触觉过分防御、学习能力发展不足或协调不良四个维度。本研究对象不涉及大年龄特殊问题,故将此部分略去。量表采用1~5级评分,得分低者表示感觉统合能力发展差。本研究中,4个维度的克伦巴赫α系数分别为0.576、0.83、0.796、0.852。[2]
二、结果
1.农村留守幼儿感觉统合能力的性别差异。在大肌肉及平衡、本体感不佳、学习能力不足方面,女孩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0.223±0.958、0.195±0.709、0.179±0.872,男孩的平均数的标准差分别是-0.129±0.804、-0.180±1.097、-0.65±0.930。通过数据分析看出,不同性别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差异显著,女孩感在大肌肉及平衡、本体感不佳或协调不良、学习能力不足三个方面得分高于男孩,统计数据分别为(P=0.002)、(P=0.003)和(P=0.034)。在触觉过分防御方面不存在性别差异,统计数据为(P=0.169)。
2.农村留守幼儿感觉统合能力的年龄差异。由统计发现,4岁组幼儿大肌肉及平衡方面的平均数和标准差是-0.268±1.029,5岁组和6岁组的大肌肉及平衡方面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0.176±0.835、0.030±0.991。三个年龄组比较(F=3.428),农村留守幼儿在大肌肉及平衡能力方面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4岁组幼儿的大肌肉及平衡能力显著低于5岁和6岁组幼儿统计数据为(P=0.034)。而其他几方面的能力则无显著差异。触觉过分防御、本体感不佳、学习能力不足的比较值分别是(P=0.092)、(P=0.902)、(P=0.134)都未达到显著水平。
3.农村留守幼儿感觉统合能力的入园与否差异。以感觉统合能力的四个因子为因变量,入园与否为自变量,采用方差分析考察农村留守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入园与否在感觉统合能力上无显著差异。
三、讨论
如果幼儿患了感觉运动统合失调,一般3岁左右就会有所表现。经常细心观察孩子,是及时发现问题的关键。对感觉运动统合失调的矫正,最有效的时机是小学三年级以前,而且年龄越小越有效。但抚养者和教育者不要随意给幼儿贴“感觉统合失调”的标签,应由专业机构和人员做出科学的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本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幼儿感觉统合能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从感觉统合能力各个因子的分值上看出,在各个方面男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要低于女孩子。这与国内学者陈红香、董微、彭中华等人在对4~6岁幼儿感觉统合能力的调查中也发现男孩的感觉统合失调率高于女孩[3]、深圳幼儿感觉统合能力的研究中显示女孩的感觉统合能力优于男孩[4]的各项研究基本一致。女孩感觉统合能力优于男孩的原因可能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儿童出生的那一刻起,教育者与抚养者对不同性别的孩子便有着不同的期待的抚养方式,要求男唯女喻,女孩子应该乖巧、温柔如水,男孩子应该活泼好动、生龙活虎。所以男孩子的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更容易被贴上感觉统合失调的标签。其次,男女的生理特点不同也可能是导致研究结果出现性别差异的原因。农村留守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发展存在年龄差异,4岁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发展最差,5岁与6岁组失调率逐渐减少。此数据显示农村留守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发展与已有的以城市幼儿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例如,郭贞美等研究显示,幼儿年龄越小感觉统合失调率越高[5]。出现年龄差异的原因应该是年龄小的幼儿大脑神经抑制功能还不完善,大脑皮层还在不断的生长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行为上的这样那样的问题,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神经抑制功能不断地完善和成熟,为感觉统合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生理基础,从而使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得到发展,进而改善其行为。是否接受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在感觉统合能力的各个因子影响表现上均无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证明是否接受幼儿园的教育、教育方式等对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并无太大影响。这一结果告诉我们,幼儿感觉统合能力的影响因素是多元的,其中抚养者、抚养与教育环境等多因素共同推动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要配合其他因素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而目前国内外关于农村留守幼儿入园教育的研究很少,尚缺少可参考的经验,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幼儿阶段是人的一生当中各方面迅速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蒙台梭利很早便提出幼儿感觉教育的重要性,并发明了一系列的玩教具促进和辅助幼儿感觉能力的发展。皮亚杰认为:幼儿0~6岁期间的学习主要以感觉学习为主。因为幼儿的身心,包括感官都还处于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阶段,这一时期的有效教育与干预会相应地减少孩子成长过程出现的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可通过提供必要的感觉统合训练和指导帮助幼儿为以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今后学习能力的提高,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由于农村留守幼儿的抚养者的抚养态度与观念及农村留守幼儿的成长环境与城市幼儿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农村留守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发展上也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在大肌肉及发展和触觉过分防御方面更少出现感觉统合失调。这一点可能是由于城市幼儿的活动空间较小,家庭和幼儿园教育更多关注其认知方面的教育,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
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及社会化是在环境与教育共同影响下,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幼儿阶段的发展主要是在家庭和学前教育机构中进行的。农村留守幼儿由于其家庭环境与教育的缺失,更需要学前教育机构采取有力措施,为那些在学前教育机构就读的农村留守幼儿做好补偿教育。及时地发现感觉统合能力方面存在问题的幼儿,在教育机构中幼儿教育工作者要给予农村留守幼儿更多关爱,多观察与记录幼儿的表现与发展状况,并及时与监护人或抚养人沟通通报情况,加强幼儿的个别教育,让儿童在爱的环境中快乐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Ayres A J.Sensory integration and learning disorders[M].los Angels:Western psychological Services,1972.
[2]杨飞龙,马世超,陈红梅.退缩气质幼儿的问题行为与感觉统合能力的相关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9,(10).
[3]陈红香.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和气质特点的关系[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0).
[4]董微,彭中华.深圳市罗湖区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0,(23).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Summary of Rural Children Left behind
LI Shengxi, LEI Yuming
(Politics and Culture Research Center, School of Marxism,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0)
Abstract Rural children left behind has caused a high degree of social and government attention, and related to the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 fair and education resource.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situation of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rural areas, educational status, psychological status, social and guardianship five types of existing research literature to collate, attempts to clarify the situation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Key words children left behind; monitor type; review
2004年5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召开了“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研讨会,标志着留守儿童问题开始进入政府的议事程序,成为留守儿童问题的报道、研究和改善“升温”的重要助力(谭深,2011)。可以看出,农村留守儿童相关问题的大规模正式研究始于2004年,如今学术界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的文章已经非常多了。并且留守儿童面临的困境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与重视。搜理文献发现学术界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主要有五个方面: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研究,教育状况研究,心理状况研究,社会融入研究,监护类型研究。
1 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研究
现有研究中,段成荣等对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归纳总结:(1)目前留守儿童规模庞大,成为一个需要给予高度重视的弱势群体;(2)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农村集中了高达87%的留守儿童;(3)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地分布在四川、广东、江西、安徽、湖南、海南等省;(4)半数以上的留守儿童没办法与父母生活和学习在一起;(5)留守儿童小学阶段的在校率最高,但是进入初中阶段之后其在校率逐渐降低(段成荣、周福林,2005)。
截至2010年底,中国共有5800万留守儿童(全国妇联,2011)。段成荣、杨舸利用2005人口普查数据得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为:(1)规模多达5861万人,增长十分迅速;(2)性别比偏高,年龄结构金字塔呈瓦罐型;(3)农村留守儿童集中于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和江西等省;(4)重庆、四川、安徽和江西等省份的每10个农村儿童中就有4个是留守儿童(段成荣、杨舸,2008)。
2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研究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1)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弱化。李根寿、廖运生(2005)指出,留守儿童的监护缺乏应有的家庭氛围,隔代监护人如爷爷、奶奶等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多限于吃饭穿衣等。并且,蒋平、阳德华(2008)认为家庭教育的弱化对农村留守儿童青春期性教育有重要的影响,影响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2)家庭教育的不合理和错位。某些隔代监护人对儿童视留守儿童为掌上明珠,对其不合理要求也尽可能满足,从而导致很多留守儿童的不健康人格及心理的产生,并最终影响到留守儿童的方方面面(范方、桑标,2005)。
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学者关于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存在不同的结论,一种观点认为留守儿童较之非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更差,如胡枫、李善同(2009)实证调查得出父母外出务工会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否留守对学习成绩不造成影响,父母是否外出或者是否留守对学习兴趣及学习成绩不造成消极影响(谭深,2011)。
3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
留守儿童整体的心理状况: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朱丹,2009)。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很多留守儿童出现了自卑心理、逆反心理、人际交往障碍、性格与行为偏差等问题(熊磊、石庆新,2008)。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其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健康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密切相关(赵洁、林艳艳,2008)。
不同特征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刘宗发(2012)认为留守儿童留守时间长短、父母一方还是多方外出打工、父母外出打工地远近等都会对留守儿童心理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年级、性别等不同特征的留守儿童受到影响也不尽相同。
4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研究
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与社会化:留守儿童行为失范现象危害中国新农村建设,影响和谐安定社会环境的构建(宋风波、王沛,2012)。留守儿童与同伴交往存在一定的障碍,表现为不愿意与人交流、沉浸于自己的小世界、易与他人发生冲突,并且碰到问题与困难时,不愿意向他人求助(孙晓军(下转第223页)(上接第196页)等,2010)。留守儿童与家庭的联系紧密程度差于非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及孤独感显著强于非留守儿童(张介平,2012)。
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刘霞、武岳等(2007)发现,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不同的是,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更多来自老师和同伴,而非留守儿童更多地从家庭得到足够的社会支持,留守儿童从学校获得家庭缺失的社会支持,如此来缓解内心的孤寂。
5 留守儿童监护类型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是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新课题。李庆丰(2002)将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分为隔代、上代和自我监护3种。而段成荣、周福林(2005)认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构成结构包括儿童单独留守、儿童与父亲留守、儿童与母亲留守、儿童与母亲和其他亲属留守、儿童与父亲和其他亲属留守、儿童与其他亲属留守等6种类型。叶敬忠(2005)在研究中发现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主要有隔代监护、单亲监护、上代监护、同辈监护四种情况,其中以单亲监护和隔代监护居多。李孝川(2012)总结了留守监护的四种类型:隔代监管型,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家里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健在的均采用祖辈抚养的隔代监管方式;委托代管型,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把留守儿童交给亲戚朋友或老师监护,这种监护模式不会对留守儿童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单亲监管型,这一类型的监护是父亲一方或母亲一方实施的,儿童主要是与其中的一方生活在一起,大部分情况是与母亲生活;自我监管型,因不具备上述的监护可能,或因没有找到合适的监护人,一些年龄比较大一点的儿童,就只能自己照顾自己。
农村留守儿童研究文献不断增加,研究视角呈多样化,以差异和实证的研究为主。从结论来看,研究中消极结论多,学术界的研究与社会各界的关注过度,极大夸张了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程度(万明钢、毛瑞,2010)。从研究主体、研究视角、研究内容三方面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相关研究正在走向多学科、多方法、多视角的细分研究,但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目的乃至研究主体方面尚存在一定的非合理性因素,研究结果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未来研究应适当加强研究者的方法论意识、研究目的的实践性、研究内容的综合系统性、研究主体的协同性以及研究的实用性等(张务农,2012)。
参考文献
[1] 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8(3):15-25.
[2] 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005(4):855-858.
[3] 胡枫,李善同.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基于5城市农民工调查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9(2):67-74.
[4] 谭深.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2011(1):138-150.
[5] 熊磊,石庆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J].教育探索,2008(6):132-133.
[6] 朱丹.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安全感的特点及弹性发展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2):8-13.
[7] 刘宗发,冉汇真.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教育评论,2012(3):63-65.
[8] 孙晓军,周宗奎等.农村留守儿童的同伴关系和孤独感研究[J].心理科学,2010(2):337-340.
[9] 宋风波,王沛.留守儿童行为失范与社会干预体制的构建[J].河北学刊,2012(5):115-118.
[10] 马多秀,朱小蔓.留守儿童心灵关怀研究:学校教育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2 (7):21-24.
[11] 邹宇量.黔北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和抚育现状定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2 (7):837-840.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6.014
留守儿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迁徙过程中衍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在向城市或发达地区流动过程中,由于环境和现行制度的限制,不得不让自己的孩子留守在农村,托给老人、亲戚或其他人来照顾和教养,这就形成了农村留守儿童群体[1-2]。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儿童留守现象相当普遍,最新数据报告,该群体已达5800万人①。农村留守儿童因长期亲子分离的特殊状况,其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已十分丰富,但结果却有着很大的矛盾和分歧。不少研究主张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低,总体状况比非留守儿童差;但也有相当多的研究发现,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没有差异,其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乐观。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已有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文献进行调研分析,探讨这两种观点产生的过程及原因,客观而全面地分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建议。
1 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的评析
1.1 农村留守儿童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结果及评析
农村留守儿童因长期的亲子分离而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似乎是当今社会的主流声音,不少研究者基于自己的问卷调查也持这种主张。他们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低、心理问题突出[3-5],行为问题发生率高[6-7],有一定程度的情绪问题,如社交焦虑、状态焦虑、抑郁和孤独感等[1-2,8-11]。
1.1.1 对留守与非留守群体间差异性比较结果的分析
以心理健康综合性评定量表为工具的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的一些指标上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魏军锋、郑洪冰通过SCL-90的测查认为,父母双方均外出的初中生人际关系敏感且焦虑程度显著高于单亲外出和父母在家的学生[11]。但将该结果与全国中学生SCL-90常模[12]比较发现,即便是得分最高的留守中学生在9个因子上的成绩均显著低于国内中学生常模。因此,从现有结果不能得出父母外出打工会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结论。郑显亮、张杰同样用SCL-90对皖北农村展开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躯体化和恐怖两方面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4]。但与常模比较后发现,两群体在敌对、恐怖因子上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说明皖北地区儿童的问题不是源于父母外出儿童留守,而可能是其他原因。黄艳苹等人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 Health Test,MHT)对江西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及非留守儿童[3];但是留守儿童的得分仍远低于该问卷的临界标准65分,说明该留守群体心理健康水平属于正常范围。
一些关于行为问题和情绪障碍的调查也主张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不及非留守儿童。徐为民等人的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为41.3%,非留守儿童为36.6%,二者差异显著[6],但这两个比率均远高于全国常模12.97%[13],同样说明问题行为不仅仅发生在留守儿童群体。范方等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127名小学生的研究发现,留守组被试(67人)行为问题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4]。由于取样困难,该研究只收集到教师问卷信息而没有家长(或代养人)问卷的信息,因此还需要增大样本量并增加父母/抚养人对儿童行为问题的评估以进一步验证结果。在情绪问题的评鉴方面,刘正奎等运用儿童抑郁问卷(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CDI)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对重庆、贵州两地667名农村中小学生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抑郁水平及状态焦虑水平上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特质焦虑上没有显著差异[2]。将此结果与常模[15]比较发现,无论是留守还是非留守儿童其焦虑水平都显著高于常模。这一结果同样不支持这些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由于留守带来的假设。袭开国针对留守儿童焦虑的研究也得到同样的结论[9],不同的是他的研究中留守儿童的状态和特质焦虑都显著高于常模,而非留守儿童则与常模没有差异。该结果证实了留守儿童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但解释为什么他们具有较高的特质焦虑尚须谨慎,因为这毕竟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张顺等人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对安徽省491名三至六年级学生的调查发现,留守组社交焦虑的发生率(17.1%)显著高于非留守组(11.7%)[10]。根据孔德怡报告的城乡9~12岁普通学龄儿童社交焦虑问题的13.74%的检出率[16],这些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比率与普通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46,P>0.05)。上述对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检出率的差异性比较大多主张,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高于非留守儿童,但通过与常模或正常儿童比较发现,得此结论尚需要更为恰当的统计和比较。
1.1.2 对留守群体内部检出率的有关结果的分析
有研究按照某一临界标准考查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评定指标上的检出率。这些研究大都以留守儿童在某些症状指标上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来证明他们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陈旭等人采用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手册(Prediction Test of Problem Children,PPCT)测得30.64%的留守儿童有问题行为倾向,该研究采用的检出标准为分量表得分C≥6分[17]。但根据量表手册规定,各分量表得分≥8分者才被视为有问题行为[18]。这样,该研究的结果可能就是检出标准过于严格所至。李宝峰的研究显示,中部农村留守儿童在SCL-90中的检出率为31%[5]。但是这个比率并不能说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紧迫性和严峻性,因为采用同一量表针对正常家庭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发生率也较高,分别为31.71%[19]、37.4%[20],甚至77.9%[21]。王良锋等人运用儿童孤独量表(Children's Loneliness Scale,CLS)对安徽省489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检出86人(17.6%)有孤独感[8]。但该研究没有选取对照组或参照常模进行比较,不知道这17.6%究竟处于什么程度。张悦秋等人以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s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的测查发现,4~6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为18.7%,高于全国4~16岁儿童常模(10.78%~15.16%)[7],但也没有报告非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情况。总之,以上研究都是只针对留守群体内部展开的,所得到的检出率究竟是高是低尚无法确定。
总结上述主张,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其中大部分都忽视了与常模或普通儿童的比较。尽管有些研究进行了留守与非留守群体间比较,但根据原文报告的数据进一步检验后得到3种结果:第一,留守儿童的得分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参文[3]、[11]);第二,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得分均高于常模(如参文[1-2]、[4]、[6]);第三,留守儿童的得分高于常模,非留守儿童得分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参文[9]),这个结果才可能意味着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的某些方面确实不及非留守儿童。另外有些对留守群体内部的研究(如参文[5]、[8]、[17])由于没有参照对比,无法衡量高低,因此根据目前已有的留守群体内部心理问题的检出率来推论他们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尚需要更有说服力的依据。
1.2 农村留守儿童没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结果及评析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另一种观点主张,以往集中于留守儿童弱势因素的研究取向存在盲点和误区。这些研究者同样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非留守儿童没有显著差异,其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影响不大[22-25],家庭环境的差异并没有导致适应结果的显著不同[26]。
1.2.1 对留守与非留守群体间差异性比较结果的分析
研究者采用心理健康综合评定工具对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并无差异。如同样以MHT为工具,何资桥等人发现,两个群体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和总均分无显著差异,且总均分远低于问卷临界标准65分[22];郭少榕等人的结果与此类似[27]。刘璐等人用《学生心理健康诊断量表》的调查发现,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分不存在显著差异 [24]。胡心怡等人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研究也表明,留守与非留守在焦虑、抑郁、偏执、适应不良、情绪失衡、心理失衡及自尊等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23],“留守”似乎并不直接作用于这些儿童的心理健康。尽管有些研究没有报告心理健康指标的成绩,但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无差异现象至少说明,留守状态与心理问题之间可能没有明确的联系。
研究者在留守儿童情绪问题的研究上也发现他们与非留守儿童没有差异。周宗奎等人对湖北农村留守儿童的调研发现,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孤独和社交焦虑上均未有显著差异[28];汪红烨对四川留守儿童研究的结果与之一致[29]。刘霞等人关于留守儿童孤独体验的研究也同样发现,二者得分均在正常范围内[26]。曹绍平等人对双亲外出打工、单亲外出打工和父母都在家3类儿童的社交焦虑的研究也没有发现差异表现[30]。
1.2.2 对留守群体内部检出率的有关结果的分析
针对留守儿童内部心理问题的检出率状况,岳慧兰等采用MHT对383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发现(检出标准为总分≥65分或各分量表≥8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为0.5%~10%,8个分量表的平均分在正常范围[25],总分比一般偏低。
总之,上述关于农村留守儿童不存在心理问题的研究几乎都是通过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各指标上无差异的结果,来说明“留守”并不是造成儿童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影响农村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除了留守状况这一环境因素外,亲子关系状况、寄养家庭的教养方式、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当地留守现象的普遍程度以及儿童的个性特征等都可能发生作用。
2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2.1 关于“留守儿童”概念界定的标准
尽管都称之为留守儿童,但不同研究者对“留守”的界定不同,有的以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子女为留守儿童[22],有的则以父/母一方外出打工来界定留守儿童[3]。这样,根据两个截然相反的任意一个研究结果都不能明确推断留守状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而且由于被试变量含义的不同,两个研究的结果也无法进行比较。对被试变量合理、统一的界定是保证研究可靠的基础,根据文章开篇提到的定义,农村留守儿童应该是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的农村儿童,因为“老人、亲戚或其他人”不应该包括父/母;但是,也有研究主张,家庭教育是一个系统整体,父母双方在家庭中具有不同的功能,缺一不可,据此将“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的儿童视为留守儿童[31],这一界定有一点不能自圆其说,因为不能以家庭特殊结构或状况对儿童产生影响来界定儿童是否为“留守”。因此,为了增进不同研究之间的比较,未来的研究对于如何界定留守儿童还需进一步探讨。
2.2 关于被试取样的广泛性与代表性
目前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某一个地区进行的问卷调查研究,这就涉及取样的代表性问题,而取样的代表性直接影响到结果的可靠性。这可能是使用同样的测量工具却得到相反结果的原因之一。单一地区的取样不能充分证明这些儿童的心理问题是由留守带来的还是由地区差异造成的。鉴于我国农村较为普遍的儿童留守现象与其心理健康乃至社会稳定之间的重要联系,未来的研究应考虑多地区取样以增大“留守儿童”取样的代表性,开展跨地区乃至全国性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专项研究,以便准确把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为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指导,为国家相应政策的制定提供准确详实的依据。
2.3 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选定与界定
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确定的问题有两方面需要明确,一是什么程度可称之为有心理健康问题,另一是用什么标准来衡量确定。尽管大多数研究采用的都是标准化的测量工具,但对健康与否的筛选有些研究较为随意[17]。另外,有些研究通过留守与非留守的差异性比较来判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如果分数高于非留守儿童,即为有(某方面的)心理问题。但如前所述,这里涉及与常模和普通儿童比较的问题。因此,若要确定留守儿童是否有心理健康问题,一方面要依照标准化测评工具本身规定的标准进行筛查和检出,更重要的是要与常模或与其他普通儿童群体进行比较。
2.4 客观看待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除了亲子分离的不利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还受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出生和遗传、家庭和教养、学校和社会等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原因同样适用于留守儿童。一般来讲,父母外出打工目的是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当留守儿童感受到因父母外出务工而家境改善时,就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和满足。同样,当儿童留守在当地成为相对普遍的现象、留守儿童感觉不到自己与他人有什么特别的时候,他们对自己留守在家的境况可能就不会过于敏感。因此,本着从多种影响因素全方位考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原则,研究者必须客观看待留守状态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既要切实反映其造成的消极结果,又要看到其中积极的一面,全面真实地反映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本来面貌。
2.5 关注留守儿童群体内部分化和纵向追踪研究的必要性
当前,部分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负面描述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夸大了不良环境的消极作用,忽视了个体发展的积极性和留守内部的差异性。同样环境下,有些留守儿童发展不良,而有些却发展良好。我们知道,是否受逆境的不良影响同个体的认知与人格有关,明事理、乐观、坚强坚韧等特点能够使个体把逆境当作机会和动力,奋发向上,这就是心理发展的“弹性”或“韧性”现象[32]。以往研究也表明,这些积极的情感可能会成为一种保护因素或发展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平衡、战胜环境的消极影响[33]。然而,目前关于留守儿童的个体因素,例如智力、性格特征、认知风格、韧性、主观感受等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留守儿童并不是一个不分化的群体,他们中间有适应不良的个体,也有适应良好的个体。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内部差异的研究,可以探查该群体分化的原因,进而辨别和区分其中的保护性因素和破坏性因素,为心理干预和辅导提供策略和方法。
此外,目前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多为横断设计,即探查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的农村留守儿童各种心理问题及其表现。但这些问题是暂时的,还是一直持续的?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留守时间的延长,已有的心理问题会加剧还是会减轻?这是横断研究不能回答的,唯有纵向追踪才能揭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动态变化。因此,今后应考虑开展纵向跟踪调查,探明农村留守儿童在留守的不同时期心理健康状况的动态发展,为不同留守时期的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辅导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高文斌,王婷,刘正奎,等.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3):239.
[2]刘正奎,高文斌,王婷,等.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177-179.
[3]黄艳苹,李玲.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0):669-671.
[4]郑显亮,张杰.皖北留守孩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2):121-122.
[5]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5):82-83.
[6]徐为民,唐久来,,等.安徽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1):852-853.
[7]张悦秋,闫冬梅.连云港市农村4~6岁留守儿童心理行为调查[J].中国校医,2008,22(1):8-10.
[8]王良锋,张顺,孙业桓,等.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况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7):639-640.
[9]袭开国.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现状及其个体差异[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466-467.
[10]张顺,王良锋,孙业桓,等.小学“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现状流行病学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3):441-443.
[11]魏军锋,郑洪冰.亲子分离对农村留守初中生心身症状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2):83-85.
[12]刘恒,张建新.我国中学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结果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2):88-90.
[13]忻仁娥,唐慧勤,张志雄.全国22个省市26个单位24013名城市在校少年儿童行为问题调查――独生子女精神卫生问题的调查防治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中国标准化[J].上海精神医学,1992,4(1):47-55.
[14]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005,28(4):855-858.
[15]郑晓华,舒良,张艾琳.状态-特质焦虑问题在长春的测试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2):60-62.
[16]孔德怡.邹城市9~12岁儿童社交焦虑心理调查[J].中国校医,2002,16(3):266.
[17]陈旭,谢玉兰.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调查及家庭影响因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36(6):29-33.
[18]周路平,欧倩芝.岳麓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问题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6):593-594.
[19]侯振成,贾海涛,郭汲源.1397名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现况调查[J].中国民康医学,2006,18(9):788-789.
[20]杨建军,张毓洪,戴秀英,等.1137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7,29(1):41-43.
[21]张敏,王振勇.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26-228.
[22]何资桥,曹中平,刘永刚.湖南农村“留守孩”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6):421-423.
[23]胡心怡,刘霞,申继亮,等.生活压力事件、应对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5):502-503.
[24]刘璐,屈程,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内外控倾向关系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1):1017-1019.
[25]岳慧兰,傅小悌,张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6,(10):4-6.
[26]刘霞,胡心怡,申继亮.不同来源社会支持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2008,(1):18-22.
[27]郭少榕.农村留守女童:一个被忽视的弱势群体[J].福州大学学报,2006,(3):94-100,2006,18(9):788-789.
[28]周宗奎,孙晓军,刘亚,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9.
[29]汪红烨.农村中心小学校五六年级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对照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6(4):99-103.
[30]曹绍平,陈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4):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