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的作用

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的作用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2-24 08:13:5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的作用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的作用

篇1

中图分类号:F810.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5-0019-02

引言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按照法定的标准和程序无偿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税收的本质体现在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中,即国家征税反映社会再生产中财政和各微观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税收是国家运用课税权所进行的强制课征,它关系到所有个人、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活动。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大,税收的作用范围也得以扩展,税收政策已经成为调节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经济政策工具。但不断变化的通货膨胀会对相对固定的税收政策产生扭曲的影响,从而使得以税收作为调节工具的经济政策的效果产生影响。

一、税收对消费的影响

(一)无通货膨胀情况下对消费的影响

在以生命周期模型为基础的储蓄研究中,税收对当期消费和储蓄的影响有着截然相反效应。对储蓄征收利息税,会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使得当期的消费的机会成本降低,这往往会增加当期的消费,减少当期储蓄,这是替代效应。

这里假设当期储蓄为W,利率为r,利息税率为t。在不征利息税的情况下,当期储蓄实现的下期收入为:w[1+ r(1-t)]。

而w[1+ r(1-t)]以无风险利率贴现到当期为:w[1+ r(1-t)]/(1 + r)=w [1 - rt/(1 + r)]< w。

另一方面,征收利息税将使得未来的储蓄目标无法达到,为了达到预期的财富目标,在预期未来收入不发生变化时必须减少当期消费,增加当期的储蓄。如下期储蓄目标财富为w(1+r),则当期的储蓄应为:W0= w [1 + rt/(1 + r - rt)]> w。

基于以上的分析,由于利息税的征收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上对消费产生影响,其最终的结果要看那方面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如果替代效应占主要地位,则会对消费起到刺激作用,反之,则会对当期消费起到抑制作用。

利息税的征收对消费的具体影响将取决于个人或微观经济个体的实际分析,特别在社会保障体系并不完善的情况下,如果储蓄者有其特定的目的,如为自己设立养老基金、医疗基金、教育基金等,在征收利息税的情况下,如果消费者对当期消费的机会成本的降低不予关注,为在期末达到预定的数额,储蓄者则需增加每期储蓄的金额,从而减少对当期消费的需求。

(二)通货膨胀情况下税收对消费的影响

通货膨胀通常被区分为预期通货膨胀和非预期通货膨胀,一般认为,非通货膨胀对效率的影响更大,因为在预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人们可以根据预期通货膨胀安排和调整各自的经济行为,而在非预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人们无法按价格水平的变化最合理的安排调整自己的行为。

对微观经济主体征收一定的税赋,会减少其收入或降低其投资收益率,这将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消费起到一定的抑制效应。通货膨胀情况下,这种抑制的影响将会更加的明显。如档次爬升的现象,假定在一定的时间内,个人所得和价格水平即通货膨胀率以同一比率增长,那么以实际购买力衡量的实际收入没有变化,但是,不变的税制是以个人的名义收入为基础征税的。随着名义收入的增加,纳税人容易被推进入边际税率更高的纳税档次,因此,尽管实际收入没有变化,但被征税的比例却上升了,即使纳税人并没有被推入更高的纳税档次,按照最高档税率被征收的税额也增加了,因此通货膨胀将会导致实际税负的增加。

设当期收入为w(当w′≥ w+1时,按更高的税率t′征税),通货膨胀率和个人所得都以r增长,税率为t,则有:

当期实际收入为w,当没有税率爬升时的税后实际收入为:w(1-t);当有税率爬升时:下期的名义收入: w(1+r);税后名义收入: w(1+r)-[(w+1)t+(wr-1) t′];税后实际税后收入:w-[(w+1)t+(wr-1) t′]/(1+r),因为t, t′较小,可认为t - t′近似为0,则化简后税后实际收入为:w[1-(t + rt′)/(1+r)]< w(1-t),{ t′>t,t + rt′> t + rt }。

从上面的推导可以看出,税率档次爬升使得纳税人的实际收入降低,从而使得消费需求降低。

由于免税额和标准扣除额是按名义值制定的,通货膨胀就会产生另一种效应,价格水平的上升,意味着免税额和扣除额的实际价值在减少,结果通货膨胀又使得有效税率上升了。

在没有免税额和扣除额的简单比例的所得税制下,通货膨胀也会扭曲税收负担,在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同比率增长时,工人的收入增加多少,税额也就增加多少,一般的通货膨胀不会影响到工薪阶层收入的实际税负。

二、税收对投资的影响

(一)无通货膨胀情况下对投资的影响

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主要在于对资本税的征收。由于投资者关心不是投资的毛收益,而是税后的收益净额,税收过高过重都会降低个人和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意愿。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任何投资活动都是有风险的,投资的收益就是这种风险一种补偿。但是,政府要对投资活动的收益征收利得税,这通常会被认为是对具有风险投资活动的抑制。但多马―马斯格雷夫的研究发现,税收将政府变成一个被动的合伙人,政府也要承担部分风险,从某种程度上起到了鼓励市场参与者从事冒险活动的作用。

政府对投资活动进行征税,税收不仅影响各种资产的收益,也会影响其风险程度。对投资者的资产投资组合所带来的收益和承担的风险可能直接产生影响的是财产税,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包括证券投资中的印花税,总体来说,对投资所得,财产和投资行为进行征税,会使投资者的整体收益减少,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投资的风险。

(二)通货膨胀下税收对投资的影响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税收对投资的抑制影响更加明显,因为通货膨涨率上升,名义利率也必然上升,表面上看,收益不变,但税收是针对名义收益,而不是实际收入,考虑到税收的效应,使得实际的投资收益减少。加上通货膨胀使得成本上升,使得投资更加受到抑制。

下面用代数方式来描述这一过程:

设定名义收益率为r, 税率为t ,预期通货膨胀率为e,则进行投资的收益率μ为:μ =(1-t)r - e。

可以认为当税后实际收益率μ>0时,该项目是有投资价值的,否则,将不具备投资价值,即当t

证券市场上对股票投资征收的印花税也是对投资征税的一种。在印花税为双向征税,且税率为t时,而通货膨胀率为e时,预期的收益率为μ,投资者投资A的资本金,只有在下面式子成立时,投资行为才成为可能:[(1-t)2A(1+μ)-A]/A-e> 0。

有下面的条件:μ >(e+2t-t2)/(1-t2) 则需e>2t-t2 成立时,μ才是收入大于零的。

在没有通货膨胀时,即e=0 时,μ>(2t-t2 )/ (1-t)2时,投资才有价值可言,当通货膨胀e大于零时,收益率还需再大于一个附加项e/(1-t)2 ,而这个附加项和通货膨胀率和税率相关,通货膨胀率和税率都增高时,μ值增加的更多。从而使得预期投资收益的门限值增高,抑制证券市场的投资行为。

当证券市场繁荣时,政府通常倾向于多征收印花税,当证券市场低迷时,政府通常会降低印花税,甚至取消。这在中国政府最近关于印花税的一系列政策行为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从理论上来说,任何投资活动都是有风险的,而且具有不确定性。虽然有时会把货币看做是无风险资产,但如果考虑到价格水平的不确定性,货币也存在风险,政府对投资者的投资活动进行征税,税收不仅影响各种资产的收益,而且也会影响其风险程度。例如,储蓄对储蓄收入征收利息税,其结果就是使得未来的消费价格上涨了,从消费影响储蓄,储蓄影响投资的角度来看,对投资产生的效应是降低了投资需求。

当站在债权人的角度看,通货膨胀对其的影响是负面的。但从另一个方向来看,通货膨胀情况下,债务人所付的实际利率,就是名义利率减去预期通货膨胀率,但如果债务人符合某些免税的标准,则可以从应税所得中扣除名义利息支付额,这样,债务人就可以从应税所得中减去没有使实际所得减少的付款,从而减轻了债务的税负。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通货膨胀将会自动提高税负,会对低收入家庭的应纳税额产生巨大影响,相反,高收入家庭则不受影响,使得税收对收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变得毫无意义。

通常情况下,通货膨胀使得税负增加的不良影响可以通过减税措施来达到,如提高免税额和扣除额等,但由于相对不断变化的通货膨胀,减税措施只是短时间或瞬间抵消了通货膨胀,过一段时间就需要更进一步调整税收标准。

在诸多的研究和实践中,实行税收指数化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手段,所谓税收指数化,也就是对个人免税额,标准扣除额,每一纳税档次的最低应税所得和最高应税所得额,劳动所得税收抵免,扣除额和免税额逐步减少的起始点等等,每年进行调整,以消除通货膨胀影响。

中国现在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大量的投资使得通货膨胀几乎成为经济常态,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状况,通货膨胀的时期远远长于通货紧缩的时期,这种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会延续。因此,税收指数化是一种调节税收标准的有效手段,可以及时有效地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使得低收入家庭不受通货膨胀引起的税负自动增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Harvey S. Rosen.财政学[M].赵志耘,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篇2

市场调控机制,其作用基点是各个微观经济主体经济利益的独立性、差异性;调控信号是包括工资、利率、产权价格、生产资料价格与产品价格等在内的一系列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信号;调控方式是各微观经济主体在获利目标的驱动下,根据变动着的价格信号所提供的市场供求信息,对自身经济活动作出调整,进而引起经济资源在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之间流动,使经济资源的宏观配置趋于均衡。简言之,市场调控机制作用的本质在于各微观经济主体活动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与相互协调所表现出的整体的合目的性。从这种意义上说,市场调控机制,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一种内在的、自动的自我调控机制。由于价格信号所提供的供求信息往往是即时信息、短期信息,便决定了市场机制对经济生活的调控结果具有即时均衡、短期均衡的性质。

政府调控机制,其作用基点是各个微观经济主体经济利益的共同性、一致性;调控信号是政府、各级经济管理部门特别是计划部门发出的各项行政指令与法律部门的各种法律条文;调控方式是各个微观经济主体出于对国民经济整体利益的认可与维护,按照政府部门的指令、指向及法律所规定的范围,对自身的经济活动进行调整,进而引起各种经济资源在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之间流动,使经济资源的宏观配置趋于均衡。在政府调控机制下,政府是作为一个凌驾于一切微观经济活动之上的国民经济总体利益的代表者实施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组织、协调与控制,因而政府调控机制不是经济活动的一种内在的自动的自我调控机制,而是一种外在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非自我调控机制。经济资源宏观配置趋于均衡,在政府调控机制下,使经济资源宏观配置趋于均衡,则必然离不开事先设定的调控目标。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政府调控是一种事先的自觉调控。由于政府调控目标是事先设定的,这一目标不过是作为调控主体的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可能性空间及其长期变动趋势的预测与自觉意识的外化,故政府调控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长期调控,而非即时调控、短期调控。

市场调控机制本质上是各市场微观经济主体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关系,经济资源宏观配置均衡是这种机制运作的必然结果,因此,市场调控机制是市场经济与生俱来的,其存在的必然性是毋庸置疑的。至于政府调控机制,虽然伴随着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与市场调控机制的完善,政府对经济生活的调控作用曾一度减弱,并退居为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但不能由此得出市场调控机制可完全替代政府调控机制的结论。历史的辩证法是:伴随着商品经济更高阶段的发展,市场调控机制的缺陷、局限性正在充分地暴露出来,而政府调控机制得以发挥作用所必需的条件与手段却日趋成熟。人类的经济生活正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各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的补充,从而实现二者有机的辩证的融合。二者的相互补充性,也就是二者的非相互替代性。从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二者作用的最终结果看,二者都是实现经济资源宏观优化配置的方式、手段,故表明二者又存在一定的相互替代性。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的不可替代性,才决定现代经济的调控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也正是因为两种调控机制具有可替代性,才存在一个经济调控机制的选择与配置问题。因此,对市场调控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的选择,不可能是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的选择,而只能是二者不同组合的选择。

二、对经济调控机制进行选择与配置的标准

对经济调控机制的选择,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依据的标准不同,选择的结果也必然存在差异。我国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推崇政府调控机制,贬低市场调控机制,其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对经济调控机制的评价与选择,依据的不是经济标准,而是政治标准或伦理标准,认为市场调控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两极分化与贫富差距,有悖于广大劳动阶层的利益,故必须摒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人们逐渐认识到,对经济调控机制的选择,必须符合经济的本性及其发展要求,依据政治标准或伦理标准对经济调控机制进行选择的做法是不足取的。由此人们开始从对经济发展利弊得失分析的角度去寻找选择经济调控机制的依据。这种做法显然是正确的。但由于这种利弊得失的分析尚停留在定性分析层次,未能深入到定量分析层次,故仍难为经济调控机制的选择提供科学明晰的依据。

笔者认为对经济调控机制进行科学选择与合理配置的依据,只能从经济调控活动相关的成本与收益量的对比分析中去寻找。人们要对各种经济活动进行调控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资源宏观配置的均衡,以获得尽可能高的宏观经济效率。由经济调控活动所带来的宏观经济效率的提高,可视为是经济调控活动的产出或收益。进行任何经济调控活动,都要有一定的投入,这种投入是为获得经济调控收益而支付的经济调控成本。经济调控收益扣除经济调控成本后的余额,即为经济调控净收益。对经济调控机制进行科学选择与合理配置的实质,就在于找到一种经济调控机制组合,通过其运行,使所获得的经济调控净收益最大。

为了进行经济调控成本与收益分析,有必要引进市场调控成本与政府调控成本、市场调控收益与政府调控收益、等调控成本线与等调控收益线三对范畴。

市场调控成本,即采用市场调控机制对经济活动进行调控所付出的代价。由于市场调控机制的本质在于各微观经济主体的相互作用,经济资源宏观配置的均衡不过是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市场调控成本必然包括各微观经济主体间的交易成本(比如纯粹流通费用、信息费用与契约费用等)和市场调控损失(比如由信息的不完备性、短期性与调控时滞的存在所造成的经济波动性损失,由市场的过度竞争所导致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浪费等)。

政府调控成本,即采用政府调控机制对经济活动进行调控所付出的代价。政府调控活动是一种通过行政指令而实施的调控活动。就某一调控活动的全过程而言,政府调控成本包括指令的拟定与费用;指令的传递与接收费用;对指令执行的监督、协调控制与激励费用;指令执行反馈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费用四大部分。政府调控成本还应包括政府调控损失,比如由于政府官员的主观原因或决策信息的不完备而错误指令所造成的损失;由于指令在传递过程中的失真或不能正确地被理解所造成的损失;由于指令的强制性而对指令执行者创造性、主动性的抑制所造成的经济效率的损失等等。市场调控收益,即采用市场调控机制对实现经济调控总体目标所作的贡献。

政府调控收益,即采用政府调控机制对实现经济调控总体目标所作的贡献。

市场调控成本与政府调控成本之和为经济调控总成本。在经济调控总成本既定的前提下,市场调控成本与政府调控成本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就一般情况而言,由于市场调控成本、政府调控成本分别与市场调控力度、政府调控力度正相关,故市场调控成本与政府调控成本的此消彼长,便意味着市场调控力度与政府调控力度的此消彼长。假设总调控成本为E,市场调控力度为X,为维持单位市场调控力度的成本支出为a,政府调控力度为Y,为维持单位政府调控力度的成本支出为b,则Z=aX+bY。等调控成本线就是Z=aX+bY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投影,亦即经济调控总成本既定前提下的市场调控力度与政府调控力度不同组合的轨迹。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可以有无数条互相平行的等调控成本线,等调控成本线越远离原点,总调控成本额越高;反之,等调控成本线越接近原点,总调控成本额越低。

市场调控收益与政府调控收益之和为经济调控总收益,即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综合运行对经济调控总目标实现所作的贡献。等调控收益线,就是在总调控收益既定的前提下,市场调控力度与政府调控力度的不同组合点的轨迹。经验事实表明,市场调控收益(或政府调控收益)与市场调控力度(或政府调控力度)呈非线性相关变动。具体说来,随着市场调控力度增强(在经济总调控力度既定的情况下意味着政府调控力度减弱),其边际市场调控收益递减(边际政府调控收益递增);反之亦然。故此,等调控收益线是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且凸向原点的曲线。这条曲线的斜率-family:"TimesNewRoman"">ΔY-family:"TimesNewRoman"">ΔXΔY表示政府调控力度增量,-family:"TimesNewRoman"">ΔX表示市场调控力度增量)是处处不相等的。它表明对应于不同的市场调控力度与政府调控力度组合,市场调控力度与政府调控力度具有不同的相互替代率。随着市场调控力度(或政府调控力度)的增强,单位市场调控力度可替代的政府调控力度(或单位政府调控力度可替代的市场调控力度)越来越小(越来越大);反之亦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同样可以有无数条互不相交的等调控收益线。等调控收益线越远离原点,总调控收益越高;反之,等调控收益线越接近原点,总调控收益越低。

对经济调控机制进行经济分析的目的,在于确定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的最佳组合。所谓最佳组合,或者是可使获得等量调控收益所支出的总调控成本最小,或者是可使支付等量调控成本所获得的总调控收益最大。根据等调控成本线与等调控收益线的关系,可找到这一最佳组合点。经济调控目标一经确定,所要获得的调控收益值及等调控收益线也就随之确定。这条等调控收益线必然与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无数条等调控成本线中的一条相切,其切点就是使既定经济调控目标得以实现的市场调控力度与政府调控力度的最佳组合点(见图3)。

在图3中,R为等调控收益线,它与等调控成本线C1、C2分别相切与相交。E2与E1点由于位于同一条等调控收益线上,故其代表的市场调控力度与政府调控力度的两种组合均能实现所设定的调控目标,但E2组合所需支出的总调控成本无疑高于E1组合所需支出的总调控成本。E3与E1点由于位于同一等调控成本线上,故其代表的市场调控力度与政府调控力度的两种组合所需支出的总调控成本是相等的,但E3组合所获得的调控收益却低于E1组合所获得的调控收益。唯有等调控收益线R与等调控成本线C1的切点E1所代表的市场调控力度与政府调控力度组合,才是以最低的调控总成本实现预定的调控目标的最佳点。设市场的边际调控成本与边际调控收益分别为MCm与MRm,政府的边际调控成本与边际调控收益分别为MCG与MRG,维持单位市场调控力度所需支出的成本为ACm,维持单位政府调控力度所需支出的成本为ACG,总调控成本为C,则最佳组合点E1满足下列条件:ACmX+ACGY=CMRmMCm=MRGMCG线性也就是说,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的最佳组合点是在总调控成本既定的前提下,增加支出一单位货币所获得市场调控收益与政府调控收益相等的点。

在对经济调控机制进行经济分析时,应该注意由于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或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同类型经济活动因其自身的性质与所依存的环境条件的不同,对同一力度的市场调控或政府调控,往往会作出不同的反应。换言之,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或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同类型经济活动的等调控成本线与等调控收益线是各不相同的,进而两种调控机制调控力度的最佳组合点也是各不相同的。有鉴于此,在对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作用的利弊得失进行评价与对其组合作出选择时,切忌一概而论,而必须针对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或同类型经济活动的不同发展阶段作出具体分析。

三、几点结论

1相对现代经济活动而言,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是两种既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又不可完全相互替代的经济调控机制,因此,对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的选择,就不是一种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的互斥选择,而只能是对二者调控力度最佳组合点的确定。

篇3

一、“阈值效应”概念与函数表达式

经济学中,常用到“经济阈值”和“阈值效应”的概念。“经济阈值”是指相关的经济要素之间能够产生影响或变化的最小变化量或最小变化幅度。[1]用函数方法表述:设经济要素y为经济要素x的函数,如果

阈值效应函数的一般表达式为:

设两个经济要素的函数关系为y=f(x),使函数值发生变化的x值为函数y=f(x)的临界点,定义从一个临界点到相邻下一个临界点的距离为函数,n=0,1,2,……。

(1)当阈值()为常量时

设阈值,因函数y在x没有达到新的临界点之间,其值保持不变,所以y=f(x)应修正为:

(2)阈值为变量时,设函数阈值由实际问题确定,阈值依次为,,……,那么,函数y=f(x)应修正为:当时,

二、资金需求的利率弹性存在着阈值效应

人们在分析利率的变化对资金供求关系的影响时,常用资金供求的利率弹性系数(ε)作为衡量标准。[2]

我们知道,利息作为资金借贷的价格,其变化直接决定着资金供求量的变化,利率作为计算利息的标准,其变化既决定着利息的高低,也决定了资金供求量的变化。由于利率及货币供给主要由国家(央行)直接控制,是企业资金需求的外生变量。因此我们主要讨论利率变化对资金需求的影响。即资金需求的利率弹性。

在一般情况下,资金需求随着利率的升降而出现减增。但有时我们也会看到,在利率变化幅度不足够大时,资金需求并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资金需求的利率弹性的阈值效应,即利率的变化幅度并没有达到足以影响资金需求变化的幅度,因此,资金需求仍保持不变。

资金需求之所以存在着利率弹性阈值,主要原因有:(1)资金需求量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换言之,资金需求量q是利率i、价格p、国民收入r、利润水平e等诸多变量的函数,即,利率的微小变化被其他因素的变化作用所抵消,使需求量的变化难以成为显性;(2)即使将其他因素视为常数,只考虑利率对资金需求量的影响,利率作用于资金需求的变化,需要一定的时间或周期,即资金供求市场也存在着所谓瞬期均衡,短期均衡,长期均衡[3],从一种平衡过渡到另一种平衡需要一个过程;(3)利率的变化幅度太小不足以克服原来资金需求的惯性,也会形成利率弹性阈值。实际经济活动中大量的经验也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仅仅依靠利率的微小变动调节资金供求关系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资金需求的利率弹性与阈值效应数学模型

首先分析在没有阈值效应条件下,资金需求的利率弹性。为分析问题方便:

(1)设资金需求量(q)与利率(i)之间呈线性关系:q=a-bi;……(1)

(2)运用微观经济学中分析弹性的一般方法,其资金需求的弹性

需要指出的是:微观经济学中,需求弹性分析方法的约定对自变量、因变量并没有作明确规定,不太符合数学中函数的定义和我们对阈值效应的定义,但并不影响我们分析方法、过程及结果的正确性。

其次,分析存在着阈值效应的条件下的资金需求的利率弹性。仍设q=a-bi,使q值发生变化的i值为q=a-bi的临界点。从一个临界点到下一个相邻临界点的距离为q的阈值,并设为一常数,则q=a-bi修正为:

与无阈值效应时相同。但当

四、资金需求的利率弹性阈值运用实例

设资金需求量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根据上表拟合的资金需求量q的数学模型为:

不考虑阈值效应时:q=10-i,

此例分析表明:

(1)考虑阈值效应时计算需求量和需求弹性较之不考虑阈值效应计算结果更精确,更准确,更符合实际状态。

(2)利率阈值内[0,),利率弹性小于无阈值效应时的利率弹性。

五、阈值效应原理在资金需求的利率弹性分析中的意义和作用

(1)利率弹性阈值的确定应该是资金需求是与利率之间数量分析的基础和起点,即如果我们不能确定利率弹性阈值,我们就很难确定利率与资金需求的数量关系。

(2)利率的阈值弹性是确定利率需求量分析的计量单位的基础和依据。如果选择的利率或资金需求量的计量单位太小或太大,都难以掌握二者之间的规律。

(3)运用利率弹性的阈值效应原理有利于我们制定正确的利率货币政策,实现调整资金供求关系的预期。如政府期货通过提高贷款利率、紧缩银根,抑制经济过热或降低贷款利率,放松银根,刺激疲软的经济时,利率上升或下降的幅度和方式是政府决策的难点。通过利率弹性阈值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利率调整的力度和频率,达到调整经济的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建新等.论经济学中的阈值及阈值效应[M].2007人文学术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10:62.

篇4

在利率市场化国家,是以长期国债收益率为基准,其他各种金融资产的利率均在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加一定基点数,形成一个合理的市场化利率结构体系。但我国还没有长期国债收益率曲线,几次十年期国债招标结果均是按年付息,年利率是在当时一年期存款利率上加55(或60)个基点,这样做就把国债收益率钉在一年期存款利率上了。这也意味着,存款利率是由央行决定的,同时也就决定了长期国债收益率。在这种情况下,没有长期市场利率风险,只有利率政策风险,没有一个由市场机制形成的合理的长期利率预期,这样是形不成真正的市场利率结构的。这种情况是中国国债利率长期不合理造成的,应该改革。要有独立的长期国债利率,以便形成真正的市场化利率基准,进而形成金融市场同业拆借利率、商业银行票据贴现率与银行信贷资金借贷利率等。

二、改革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体制,疏通利率政策传导机制

在现行体制下,大部分国有企业仍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贷款基本决定企业资金来源。一方面,银行贷款对利率变动反应不灵敏或者说现行体制下名义贷款利率变动对国有企业贷款额变动影响较弱;另一方面,国有银行的主要贷款对象依旧集中在国有企业上,这严重影响了利率政策的调控效果。

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利率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要大于对大企业,因为大企业可直接通过股票、债券或政府支持等多方面获得资金,而小企业更依赖于银行贷款,贷款需求的利率弹性相对于大企业要高一些。可见,我国既要发展直接融资,扩大大企业融资渠道,尽可能让大企业通过国内外资本市场融资;同时,又要改革银行贷款结构,加大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比重。

国内外经验证明,政府扶持和小企业信贷担保公司,既能扩大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比重,改变国有银行资金运用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也能够硬化小企业信贷约束。可见,只要按照市场化要求运作,国有银行完全有办法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调整信贷结构。

三、增强资金供求对利率的影响,扩大浮动利率的浮动范围,改变长期以来优惠利率种类多、档次繁、统得死的局面

我国利率体系中,固定利率比重大,商业银行运用再调节权限小,资金供求对利率的影响力有限,不利于利率杠杆灵活地调节经济结构。因此,应增强资金供求对利率的影响,只规定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比例和贷款利率下限比例,各档次细则利率由商业银行根据当地经济状况自行制定。

篇5

一、相关研究综述

根据我国央行定义,货币政策工具库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再贷款或贴现以及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等。从学术角度,它大体可以分为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价格工具集中体现在利率或汇率水平的调整上。数量工具则较为丰富,如公开市场业务、准备金率调整等,它聚焦于货币供应量的调整。本文所言数量型调控,主要是指建立在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基础之上的货币政策框架,而价格型调控则指建立在以利率为中介目标基础之上的货币政策框架。

我国数量调控型货币政策始于1993年,此后央行都会定时M2的余额,然而事实表明,在M2和贷款量上,央行的调控目标和实际结果一直存在较大的偏差。如果做一个历史总结,不难发现在1994-2007这14年间,作为央行中介目标的M2仅在1996年与央行的调控目标大致相符。正因为此,早在2005年,央行行长周小川就曾表示,中国货币政策应该更多地加强对价格型工具的运用,降低对数量型工具的依赖,诸多学者在对中介目标的“可测性、相关性、可控性”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也提出了相应的看法。

李燕等人(2000)认为,由于货币总量控制有效性的基本条件不能得到满足,央行对基础货币控制能力有限,货币乘数也不稳定,因此有必要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调整:即从货币总量控制向利率调节转变。

周诚君(2002)认为,在内生货币分析框架中,货币供给是内生的,利率则是外生变量。由此,一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应该是利率而不是货币供应量。对我国而言,货币供给具有较强的内生性,而利率则具有几乎完全的外生性。因此,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转向利率调控为主的间接型货币调控模式。以正因为此,我国目前利率改革的方向不能是追求单纯的利率市场化,而应是一个多元的间接利率调控体系。

张强等人(2003)通过考察货币运行效果,发现货币供应量对经济的影响有减弱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不力。随着金融开放度的加深,货币供给越来越依赖于经济的发展,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在反映经济动态的敏感性方面更具有优势,中央银行应根据经济金融发展程度渐进地调整中介目标。过渡期内中央银行考察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时,逐步将中介目标由数量型过渡到以利率为主的价格型指标,同时将汇率、金融资产价格作为辅助指标纳入中介目标体系。

封思贤(2006)通过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IRF)、方差分解分析等经济计量方法,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正不断降低,实际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实施效果好于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难以控制、货币乘数不稳定、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完善等因素是产生上述实证结论的重要原因。

彭兴韵(2008)对现行的以货币供应和信贷总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的困境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改革这一被西方国家摈弃了的货币政策体系、建立以利率为中心的货币政策框架,是中国货币调控机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李扬(2008)认为货币供应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日趋疏远,货币当局控制货币供应的能力日趋下降,是一种全球性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在现代金融体制下,在金融创新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货币供应已经具有高度内生性。也就是说,举凡企业、居民、国外都事实上参与了货币供应的创造过程,货币当局一家已经做不到“管住信贷闸门”。这一事实反映在当局的货币调控实绩中,就是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不断降低。

二、价格型货币调控的优势及国外运用情况

在新古典综合派的混合经济理论中,市场的微观经济活动既是总体活动的一部分,又是宏观控制的基础和对象。市场的微观经济活动是人们经济行为的集合,在人们的经济决策和经济活动中,由于利率是衡量收益的一般尺度,其作用力大、影响面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人们进行经济决策和采取经济行为的重要依据。通过经典的IS-LM模型可以看出,利率对于货币需求、投资和储蓄,进而对国民收入都有决定性影响,对商品市场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中央银行调节利率就能对经济起调节作用。再从中介目标“三性”的角度分析,利率的优势也很明显:

1、可测性强。中央银行在任何时候都能观察到市场利率的水平及结构,并进行分析;

2、可控性强。中央银行可通过再贴现业务和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调节市场利率水平。在某些利率尚未完全放开的国家,中央银行甚至可以直接制定作为其他利率基础的基准利率;

3、相关性强。在经济萧条或通货紧缩时,利率处于较低水平,在经济复苏、高涨或通货膨胀时,利率处于较高水平。此外,作为金融市场核心价格的利率与经济的各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它既可以影响居民的储蓄意向,又可以影响居民的消费选择;既可以作用于实际产业的投资,又可以影响金融部门的资金流动方向、规模和频率;既可以调节一国国内的资源配置,又可以调度全球范围的资本流动。因此,利率的作用范围远大于货币供应量,已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经济变量,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路径可用图1表示:

正因为利率的重要作用,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中央银行都转向了以利率为主导的货币政策框架。如美国在1994年开始转向了以联邦基金利率作为操作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在这一货币政策框架下,为了提高(降低)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值,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在每次宣布调整联邦基金利率目标的同时,会相应调整联储对金融机构的再贴现利率,从而影响金融机构从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借入准备金和联邦基金市场上的资金供给,同时,联储还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使实际的联邦基金利率与联储的目标值基本一致。当前,欧洲中央银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也将利率放在中心位置。欧洲中央银行(2004)指出,连接货币政策决策和物价水平的路径始于欧洲中央银行的利率变化。欧洲中央银行的利率操作主要有边际贷款利率、存款便利利率和主要再融资最低投标利率。其中,边际贷款利率是欧洲中央银行对欧元区信贷机构提供货款时收取的利率;存款便利利率是欧洲中央银行支付给欧元区信贷机构存入到欧洲央行的存款的利率;主要再融资最低投标利率则是欧洲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利率。

三、完善Shibor形成机制,发挥利率调控作用

由理论和实践可知,作为中介目标的利率必须是市场化的利率,如美联储和欧洲央行都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调整基准利率,形成合理的市场预期,进而传导并影响微观经济行为,使其调控更加精准、有效。而在我国要充分发挥利率调控作用尚存在一些障碍,利率未能完全市场化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革,利率体系中不少种类的利率已经放开,但关键的几种利率仍然由央行决定,还没有形成以基准利率为核心的市场利率体系。央行不仅直接控制三种基准利率(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储备金存款利率,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利率以及再贴现利率),而且还一直控制着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及票据贴现利率。由于利率管制,一方面,银行不能在存、贷款利率方面有足够的自,如不能针对不同的存款对象与贷款客户采取灵活的方式,这势必加大银行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央行一直有比较“优厚”的存款准备金利率,导致银行宁愿持有大量超额准备金,也不愿发放贷款,从而又降低了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此外,由于市场缺乏公认、合理的收益率曲线,各金融机构在为产品定价时使用不同的利率期限结构、资金成本的定价方式,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利率衍生产品的发展。因此,加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是完善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的需要,也是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货币政策调控的需要。在此背景下,央行于2007年大力推动了Shibor利率体系的建设,以此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基准利率体系。

1、Shibor简介

为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培育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指导货币市场产品定价 ,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借鉴Libor、Euibor、Hibor(香港)、Sibor(新加坡)和Tibor(东京)的模版,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自2007年1月4日起开始运行。为此央行制定了专门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路线:近期目标包括建立以Shibor为基准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并以此为基础推进其他方面的利率改革;远期目标为,在培养基准利率的同时,探索建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的利率调控框架,逐步将Shibor利率确定为像联邦基金利率一样的价格调控目标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的价格调控。

具体而言,Shibor是由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组成报价团自主报出的人民币同业拆出利率计算确定的算术平均利率,目前品种包括隔夜、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年,它是单利、无担保、批发性利率,也是境内人民币风险溢价最小的市场利率。因此,对其他市场产品定价具有基准参考作用,有利于市场发现不同主体的信用风险价值。如今,Shibor已在浮息金融债、企业债、金融衍生产品、票据贴现业务及银行风险管理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2、Shibor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Shibor自2007年起对外正式公布以来,其作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作用便逐渐得到充分的发挥,各Shibor报价行在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都以Shibor为基础进行报价,使同业拆借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趋于相对平稳,较能真实地反映市场资金的供需成本,尤其是短端的利率价格,为奠定Shibor在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地位,为以Shibor作为其它产品的定价标准打下了基础。但从运作两年的情况来看,其在拆借规模、品种结构及定价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定价机制不够完善,Shibor对风险溢价反应的灵敏性有待进一步提高,Shibor利率尤其是中长端利率不尽合理等。原因主要在于:一是由于当前Shibor为报价利率,而非拥有成交义务的实际交易利率,使得成交价与报价存在较大价差且不稳定,这在14天以上的拆借利率中表现尤为突出,显然这种情况下的公允度不仅值得商榷,同时市场也会认为交易对手存在明显的信用问题;二是由于整体市场流动性过剩的宏观金融环境使各家商业银行资金拆借同向,信用拆借的功能主要停留在短期头寸调剂上,虽然2008年中长期的成交量较2007年有所增加,但市场80%的成交量仍限于隔夜品种,因此Shibor中长端利率的代表性还需市场验证。

3、完善Shibor形成机制的建议

(1)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引导Shibor合理定价

国际经验表明,一些在国际影响较大的基准利率,无不对应着该国相对较高的货币政策透明度,货币当局对政策意图的正确传递和引导,是市场机构能够对不同期限利率进行合理定价的基本前提。在我国,由于市场曾一度错误认为央行可能还会加息,致使去年年初至6月份的Shibor3M利率长期处于偏高的水平。鉴于此,汇丰银行大胆建议央行参考美联储通过设置目标利率来调控联邦基金利率的做法:如定期进行利率会议,选择在每个月经济数据公布结束后的某一天,确定与Shibor报价行间的隔夜拆借利率目标水平,在公开市场上每日操作一次与Shibor报价行的隔夜资金拆借业务,当流动性过剩时回笼资金,而在不足时注入资金,从而把银行间市场的隔夜拆借利率稳定在既定的目标水平附近。这样可使央行货币政策更具透明性,有利于市场对Shibor中长端利率(3个月至1年)形成合理统一的预期,也可促进市场成员参与对3个月以上的拆借交易。

(2)进一步提高Shibor报价质量,完善定价结构

一方面,应进一步健全报价行的筛选机制,把交易活跃、对市场有影响力的机构吸收到报价团中,完善报价系统建设和定价结构,及时发现报价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问题。如当前Shibor3M定价中的问题就极为明显:截至2008年11月,银行间市场共发行了13只Shibor浮息债,其中以挂钩Shibor3M居多,而且发行方多数为政策性银行,占总发行额的95.09%。再反观当前16家Shibor报价行成员,清一色均为商业银行,而上述这些浮息债的投资主体恰恰正是这些报价行。这种情况,不能不让人对Shibor报价的公正性产生怀疑。

另一方面,应加强同业拆借市场成交利率与Shibor的连动管理,逐步实现报价行点击成交制度,使报价行承担对市场成员按报价成交的义务,发挥报价行在市场拆借中双边做市和发现价格的作用。

(3)大力发展以Shibor为定价基准的多种金融产品,加强Shibor基准利率地位

目前国内对从事衍生产品业务的监管较为严格,很多市场参与主体由于不具备衍生产品业务资格而无法参与Shibor创新产品的开发和交易。因此,放宽Shibor衍生产品的市场准入限制将极大地扩充市场参与者的范围,提高市场流动性并加快Shibor产品市场的发展。此外,还应进一步发挥Shibor的基准利率作用,为此一方面要完善现有金融产品与Shibor的关系,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推动以Shibor为基准的浮息债券、利率互换、利率期权、利率期货等金融产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兴韵.加强利率机制在货币调控中的作用 [J].经济学动态,2008,(2)

[2]张明,盛军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6)

[3]夏新斌.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J].财经科学,2007,(7)

篇6

由于资源和资金分配的不均衡,在任何时刻都存在着资金的盈余方和资金的短缺方,资金的盈余方有很强的投资需求,资金的短缺方有很强的筹资需求,金融市场多样化的金融工具以及其灵活多样的交易形式,高效的运作机制满足了不同的投资者和筹资者的需求,金融市场强大的吸引力使众多的闲散资金闻风而来,经过金融市场的运作以后,投资者的资金转化成了筹资者的资本,小规模的闲散资金转变成了大规模的生产资金,金融市场的聚敛功能使资金在时间和空间上重新进行分配,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节约了交易成本。

(二)配置功能

中国有句俗话说的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里的水可以看成是资金,资金的逐利性使资金总是寻找价值洼地,以便获得高额利润。所以说资金总是“流向”那些最有发展潜力,最能为投资者带来最大利益的产业和行业。以货币资金为交易对象的金融市场在利率机制的引导下,在交易者的互相竞争中很好的放大了资金的这一特点,金融市场的配置功能使有限的资金在利益的驱使下被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大家都知道美国的硅谷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科技聚集区的代名词,很多年轻有为的创业者们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身影,但是如果没有美国的风险投资者们对于这些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仅仅靠着创业者的一腔热血与热情,是缔造不了硅谷神话的,正是由于风险投资者们大胆的对于未来的投资才换回了一个又一个创业奇迹。中国百度的创始人李彦宏就是在风险投资的帮助下才得以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2005年8月百度已经成功在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上市。

(三)调节功能

调节功能。首先,金融市场具有直接调节作用。在金融市场大量的交易中,投资者为了确保获得高额的回报,在进行交易之前,一定会利用一切信息对投资对象进行客观的分析,从而做出投资决策,只有符合市场需要、效益高的投资对象,才能获得投资者的青睐。而且,投资对象在获得资本后,只有保持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发展势头,才能继续生存并进一步扩张。否则,它的证券价格就会下跌,继续在金融市场上筹资就会面临困难,发展就会受到后续资本供应的抑制。一个成熟的金融市场总是能够通过证券价格的上升与下跌准确反映出企业的盈亏状况,进一步引导投资者的资金流向效益好、有增长潜力的微观经济部门,因此,金融市场通过其特有的引导资本形成及合理配置资源的机制首先对微观经济主体产生影响,进而形成一种对宏观经济的自发调节机制。例如,2011年,中国的双汇集团因为“瘦肉精”事件一度成为关注的焦点,其违背社会道德的做法,也在金融市场上得到了体现,其股票价格连续两天跌停,使双汇集团的形象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也逼迫双汇集团不得不立即采取行动进行挽救。其次,金融市场的存在及发展,为各国政府实施对本国宏观经济的间接调控提供了条件。当一国经济出现过热或者过冷的现象时,中央银行就要通过实施货币政策来对本国经济的发展进行影响,主要依靠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和利率等政策工具进行宏观经济调控。这些政策都必须要借助于金融市场才能发挥效果,只有通过金融市场的传导才能对各微观利益主体产生影响。此外,财政政策的实施也越来越离不开金融市场,政府通过国债的发行及运用等方式对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加以引导和调节,并提供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手段,也对宏观经济活动产生着巨大影响。

篇7

一、国家宏观调控的内涵

国家宏观调控是国家政府运用计划、法规、政策、道德等手段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为了促进市场发育、规范市场运行,对社会经济总体的调节与控制,是中央政府的经济职能。宏观调控运用调节手段和调节机制,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为微观经济运行提供良性的宏观环境,及时纠正错误。

二、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及现实意义

经济杠杆是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价值形式和价值工具。

(一)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包含经济政策;价格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扶贫政策。价格、财政、税收、信贷(利率)、汇率、等杠杆进行的调控都属于经济手段,还有经济计划、产品购销、产业政策、开发式扶贫政策等。

作用: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别是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重要作用。

(二)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指政府依靠法制力量,制定和运用经济法,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通法律手段可以有效地保护公有财产、个人财产,维护各种所有制经济、各个经济组织和社会成员个人的合法权益;调整各种经济组织之间横向和纵向的关系,以保证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

法律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具有经济普遍的约束力和严格的强制性,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明确的规定性。

(三)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不能放弃必要的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的调节功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当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失调或社会经济某一领域失控时,运用行政手段调节能更迅速地扭转失控,更快地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行政手段是短期的非常规的手段,对中国的宏观调控体系具有一定的内生性特征,不可滥用,必须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加以运用。

(四)道德手段

道德规范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等来维系的人们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

运用道德手段干预和调节经济行为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关键是通过教育、舆论、文艺等多种手段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并形成多数人形成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原则,来影响人们的道德选择,调节着人们的利益关系和心理平衡,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

三、国家宏观调控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容易过热,动力来自过度追求GDP的增长速度及其手段的投资依赖即所谓“投资饥饿症”,导致通货膨胀,结构劣化。主要对策是压缩投资,带来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主体,社会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和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以及国家具体的职能决定了国家对经济运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一)经济运行存在矛盾

市场经济带来的经济周期波动对社会资源和生产力都构成影响,增幅偏高,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体制不完善等问题仍较明显。不真正解决结构、体制问题,经济发展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就随时可能出现,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倾向,不能为使国民经济真正转到持续快速协调健康的轨道。中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国家。单单靠市场的自发调控是不行的,市场调控有许多弱点和缺陷。

(二)宏观调控存在突出问题

宏观调控当前仍然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主要是物价上涨压力较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以及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

在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和改革措施,呈现出增长较快、质量效益提高、结构协调性增强、群众实惠增多的良好发展态势,对于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当前的宏观调控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四、国家宏观调控的措施及现实意义

针对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抑制过度投资、稳定市场价格、减少流动性过剩、降低顺差增幅;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价格政策、土地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的协调配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宏观调控是国家从宏观经济角度,运用各种调控手段,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总量和结构进行调节和引导。历史经验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宏观调控都是政府重要的职能。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

参考文献:

篇8

高等代数在经济学中的应用较为常见,如微分、积分、函数、数列等,这些数学方法被应用到经济学的研究中,始于法国经济学家古诺。自古诺之后,大量的经济学家开始纷纷采用数学方法来研究经济学问题,使经济学的研究更加的理性,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使人们对经济学的规律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本文分析了经济学应用高等代数的具体表现,研究了经济学应用高等代数的策略。

一、经济学中应用高等代数的策略

经济学中应用高等代数,其策略主要是应用高等代数的基本概念、性质、模型、数学思想等,具体则可以分为两类,即直接应用与间接应用两类,分析如下:第一,经济学中直接应用高等代数。高等代数在经济学中的直接应用,往往是着眼于直接计算相应的结果,如微分计算边际成本问题、最优化问题、弹性分析问题,积分计算总函数、函数计算需求函数、供给函数、总成本函数、销售收入函数、总利润函数等,这些经济概念,主要是集中在经济管理中,都是利用高等代数的概念、性质、模型等,从而解决经济管理中的一些常见问题[1]。经济学中直接应用高等代数,这种应用较为普遍,同时也可以看出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现象时对高等代数的依赖,同时,利用高等代数解决经济学中这些问题,也更为的科学、理性,也能够为经济管理提供最正确的决策支持。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高等代数应用在经济学中,使得经济学的研究更加准确,特别是对企业生产来说,更是能够找到理论依据,不至于盲目生产,造成经济损失。如企业对需求函数、供给函数、总成本函数、销售收入函数、总利润函数等使用,举例来说,设某厂准备了生产经费1000元,其可变资本为4元,销售单价为8元,则该商品的总成本、单位成本、销售收入、利润函数是什么[2]。根据题意可得:C(x)=4x+1000C(x)=(1000/x)+4R(x)=8xL(x)=R(x)-C(x)=4x-1000又如积分用来解决企业经济管理中的总函数,即计算总函数在一定范围内的该变量,举例来说,某厂生产产品的边际成本为C=100+2X,固定成本为=1000元,每一个产品的标价为500元,求该厂产品全部销售时,生产量何时利润最大,并求出最大利润[3]。计算结果为:C(x)=(100+2t)dt+C(0)=100x+x2+100因此,总收益函数为R(x)=500x总利润为L(x)=R(x)-C(x)=400x-x2-1000,即L=400-2x当L=0时,x=200所以,该厂在生产量为200时,利润最大,最大为L(200)=400*200-2002-1000=39000元由以上可以看出,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一些函数的直接应用,不仅能够使企业管理者更好的认识到自身生产活动的利与弊,同时还能对日常管理起到指导的作用。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经济学中直接应用高等代数,主要是在微观经济学领域,这是因为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对象是市场中的个体,包括个人、家庭、企业等,而这些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关注的焦点则是保证自身的利益,合理利用手中的资本,因此,这就使得经济学应用高等代数关注的是结果,只是简单的利用高等代数获得个人行动、企业管理行为相应的支持,在找到合理结果后,就意味着应用的结束,所以,对于经济学直接应用高等代数,关注的点重在结果,可以说,微观经济学领域对高等代数的直接应用较多。第二,经济学中间接应用高等代数。高等代数在经济学中的间接应用,一方面是在经济学中渗透高等代数的思想,如凯恩斯的国民生产计算模型、庭伯根提出的蜘蛛网模型等,都是高等代数思想在经济学中的渗透,这种渗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经济学中较难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把经济学中较为复杂的研究简单化。这种在经济学中间接应用高等代数具有比较典型的特点,即经济学以高等代数为基础,已经从单一的定性分析逐渐转向为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这一转变,既是对高等代数的更深入应用,同时也超出了高等代数直接应用的范围,因而使得经济学中高等代数的应用也更为广泛,同时也使得经济学可以更加深入的扩展到日常生活中,从而使经济学与日常生产、生活的联系更加的紧密[4]。另一方面,是利用高等代数认识经济活动。这里的经济活动,指的是较为宏观的、复杂的现象,也可以说是宏观经济学领域的经济活动现象,这些经济活动现象包括国民收入、消费、投资、货币、事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开放经济等,这些经济活动现象比较复杂,不是使用简单的语言就可以概述清楚的,因而在经济学中未应用高等代数之前,国家和政府只能够对此进行合理性的安排,不能通过理性、客观的方式来认识、掌握、制定科学的政策、活动来进行经济活动。在经济学应用高等代数之后,这种情况得到了有效的解决,虽然是利用高等代数来阐释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些经济活动现象,但是也对人们认识、掌握、制定科学的行为、政策带来了指导,如对货币的认识,国家和政府可以利用货币来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如货币政策,即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这种中央银行通过一系列的货币控制措施,就可以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而阐释这个货币政策则可以通过模型来进行,举例来说,MV=Py,这个式子是交易方程,M代表货币供应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P代表价格水平,y代表实际收入水平,因而当国家政府控制M时,就可以影响到价格水平和实际收入水平,从而实现货币政策能得到真正的实行[5]。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经济学间接应用高等代数,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宏观经济学领域的经济活动现象。

二、经济学应用高等代数的意义

经济学应用高等代数具有重大的意义,主要表现为增强了经济学的适用性、科学性、客观性、规律性等,具体分析如下:第一,经济学应用高等代数,增强了经济学的适用性。经济学在古诺之前,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对经济现象的描述,注重经济现象的分析与归纳,而且往往是对宏观大方向经济现象的研究,并没有对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因此造成了经济学属于形而上的一门学科。而在古诺之后,以高等代数为基础的经济学研究,开始关注经济学中较为常见的现象,研究的问题也不再是描述问题,而是透过问题研究问题的实质,从而为经济学的发展打开了一条新的出路,同时也增强了经济学的适用性。这方面主要体现在经济学家把高等代数应用在微观经济学领域,通过对经济活动中市场主体的研究,能够使人们更加清楚市场主体如何保证自身的经济利益,如何安排生产活动取得最大的效益等,这不仅有利于市场主体对自身的认识,同时也为更好的管理生产活动奠定了基础。第二,经济学应用高等代数,增强了经济学的科学性。经济学学科从实质上来说,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但是,在经济学发展的早期,经济学的科学性并不强,因此,经济学家们在研究经济现象时,也只能停留在研究结论上,并不能对实际生产、生活给予正确的指导。因此,当高等代数成为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工具之后,经济学家们研究出来的结论,建立的经济学模型对实际生活、生产具有了深入的认识,也能够指导人们进行生产,在总结一些经济现象时,人们也能通过经济学分析,寻找到其背后的理论依据,从而使得经济学学科真正的迈入了科学之门。这方面主要体现在经济学家利用高等代数模型来解释复杂的宏观经济现象,如上文提到的货币政策的解释,这不仅有利于经济学家认识货币政策的作用,还能够帮助国家政府认识到如何制定科学的货币政策,从而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货币政策奠定基础。第三,经济学应用高等代数,增强了经济学的客观性。经济学的研究,是以研究经济现象为着手点,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解读,特别是在经济学应用高等代数之后,经济学的研究也从经济学家的主观臆断变成了数据分析,不但增强了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性,也增强了经济学研究的客观性,使得经济学研究的结论更有信服力,也开启了经济学研究的定量分析。这主要是因为高等代数本身的客观性,以往经济学家对经济现象的描述,往往只是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来进行定性分析,这不仅掺杂了经济学家个人对经济现象的评价,同时也对经济现象的阐释不够深入具体,难免会让人们对经济现象、经济规律的了解、认识误入歧途,从而影响对经济现象的判断。第四,经济学应用高等代数,增强了经济学的规律性。经济学的研究,通过一代又一代经济学家的努力,经济学研究也越来越有规律性,无论是对经济现象的研究,还是对经济活动的阐释,经济学研究在应用高等代数之后,能够阐释的更为合理,对规律的掌握也越来越准确,从而建立起来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学模型,把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简单化,进而大大加强了人们对经济学的认识,对经济现象的认识,能够指导人们清楚的判断生产的利和弊,达到优化生产的目的。这主要是因为高等代数本身具有极强的规律性,通过利用高等代数研究经济现象,就能透过经济现象认识到其背后隐含的经济规律,在通过经济学家的阐释,从而使经济学的规律性更加明显。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学家应用高等代数的策略有两种,一种是经济学直接应用高等代数的概念、性质、定理等,直接为经济学研究提供相应的计算公式。另一种则是经济学间接应用高等代数的理念,从而建立起适合解释经济现象的经济学模型。经济学家应用高等代数,意义较为重大,主要表现经济学研究的适用性、科学性、客观性、规律性更加明显,研究结论也更加的具有合理性,从而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指导,也使得经济学的研究迈入了科学之门。

参考文献:

[1]黄祖达,向绪言.以就业为导向的金融数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4,7(6):83-83.

[2]张建林,温建,雷丽娟,等.以案例式学习看最小二乘原理在大学数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4,10(13):87-88.

[3]刘心,李敏.《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课程一体化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优化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5,2(3):135-137.

篇9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9-0038-03

中国房地产市场历经探索、起步、快速发展和调整等几个阶段,至今已步入相对稳定发展阶段,房地产市场取得的成绩斐然。然而,中国房地产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房地产价格渡动大、房地产交易秩序较为混乱、近期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成效显著。但是,要实现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运行。除了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外。政府的微观管制即房地产市场管制亦是不可或缺的。本文拟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管制产生的原因及管制目标做初步探讨。

一、中国房地产市场管制产生的原因

(一)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缺陷

房地产市场管制指的是,政府基于公共利益或其他目的。依据现有的房地产法律法规对房地产市场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动进行的行政管理和限制。中国房地产市场管制产生的原因在于房地产市场存在缺陷,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 市场不能规范房地产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房地产市场的微观经济主体包括:房地产开发商、房地产中介机构、个人等。微观主体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形成和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他们在房地产开发、交易、中介服务、物业管理等各环节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在房地产开发中存在房地产开发商忽视工程质量、过度开发、违规拆迁、未取得开发资质或超越资质等级开发等问题;在房地产交易中房地产开发商未合法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而违规销售、虚假销售信息、进行合同欺诈,国内外投机者通过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房地产的方式牟取暴利,扰乱房地产市场正常的运行秩序;少数房地产中介机构缺乏诚信;物业服务企业运作不规范,等等。微观经济主体的上述失范行为难以通过市场本身加以克服,因为市场可以为房地产企业从事开发经营和中介服务活动提供场所,却不能保证所有房地产企业循规经营,也无法保证每一项房地产交易的公平性,因此必须通过政府管制规范微观主体的行为。

2 市场不能实现房地产资源的最优配置。资源的最优配置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才能实现,而房地产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一是房地产市场存在垄断。首先,土地供给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其供给是稀缺的,土地总量有限必然带来土地供给的垄断。另外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土地属全民所有,全国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因而土地所有权也具有垄断性。其次,房地产商品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差异性。房地产本身是不可移动的,从而不同区域、同一区域内不同地段的房地产不完全同质,难以相互替代。土地供给的垄断性和房地产商品的异质性决定了房地产市场竞争具有不完全性和不充分性。二是房地产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房地产一级市场上开发商掌握的国有土地出让信息不充分;房地产二级市场上卖方比买方对房地产商品的总量、质量、性能、成本等信息更为了解;房地产三级市场上中介机构比房地产转让者和购买者掌握的中介服务信息多。三是房地产市场存在外部效应。例如,建筑施工时会产生环境污染和噪音,某建筑物太高妨碍了附近建筑的采光、通风、通信等等。以上问题的存在决定了由市场配置房地产资源会出现低效率或者无效率,从而造成房地产资源的浪费。

3 市场不能抑制房地产价格的过度波动。遵循商品供求规律,市场能自动生成房地产价格,但市场无法解决由房地产开发成本上升、房地产交易秩序较混乱等诸多复杂因素导致的房价不断攀升问题,也不能解决因存量房积压、市场需求冷淡等因素导致的房价快速下降问题。2007年以前。我国房价上涨幅度大,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由1991年的786元/平方米提高到2007年的3864元/平方米,增长了4.9倍;其中住宅的平均销售价格从756元/平方米上升到3645元/平方米,增长4.8倍。2008年以来,全国楼市又出现低迷,2008年1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首次出现同比下降(降低0.4%),其中深圳新建住房销售价格同比大幅下降18.1%。而市场既不能抑制房价的迅速上升,也不能控制房价的急剧下跌,影响了房地产市场的稳定。

4 市场不能有效保证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市场经济具有利己性,这决定了房地产市场中经济主体的目标是实现自身收益最大化而非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最大化,而经济主体收益最大化往往是以损害或牺牲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为代价的。以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为例,我国城市土地使用权可以通过拍卖、招标或双方协议的方式有偿出让。一般来说,采取拍卖、招标方式由于公开竞争能以较高、较合理的价格成交,而采取协议方式由于可能存在寻租现象,价格偏低,使得少数人能够利用手中的特权中饱私囊,侵害公共利益。又如,一些房地产开发项目以行政划拨方式无偿或低价获得土地使用权,虽然减少了房地产开发商的成本却损害了国家利益。另外,我国部分城市仍存在“隐形地产市场”,其中土地利用性质被擅自改变,土地交易收益被某些单位和个人非法占有。这些都会导致国有土地资源的大量流失。

5 市场不能维护房地产产权。市场只能为房地产产权交易提供场所,却不能维护房地产产权。在房地产的转让、抵押和租赁过程中会发生产权转移,这就需要对房地产产权进行界定和保护,明确交易双方的责权利关系。避免出现房地产产权纠纷。由于市场不能清晰地界定房地产产权,也就没有能力维护房地产所有者的产权。

6 市场不能充分供应准公共物品――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准公共物品是具有一定程度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由于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具有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即消费者能以较低的价格获得,所以它们属于准公共物品。若由市场来供应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由于这类房产价格偏低、收益率低,其供应量势必会减少,则市场无法满足低收入阶层对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的需求。

7 市场不能解决房地产总供求结构失衡问题。市场会引导微观经济主体投资于利润率高的领域,而对其无利可图的领域则不投资,这会导致宏观经济结构失衡,而市场本身却不能调节这种宏观经济失衡。由于房地产开发商热衷于开发利润丰厚的高档商品房,而不愿意建造面向广大中低收入阶层的普通商品房,造成了高档商

品房供过于求、空置率高,而中低价房供不应求的商品结构矛盾,供给结构严重地背离需求结构。尽管市场上高价位商品房的市场需求量有限而中低价位商品房的市场需求量很大,但房地产商出于追求高盈利率的目的并不会增加中低价位商品房的供给,从而市场不能自动调整商品供给结构;同时由于住房是生活必需品,消费者也不会因为房价上升而减少消费量从而调整商品需求结构。因此,市场无法调节不合理的房地产商品结构。

(二)市场缺陷与政府干预

市场缺陷的存在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由于房地产市场缺陷内生于市场经济的性质,因而无法依靠市场自身力量完全解决房地产市场缺陷问题;第三种力量(如房地产行业协会)在弥补市场缺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它不具备强制性、权威性,作用力有限,只能作为政府力量的一种补充;而政府具有消除市场缺陷所需要的权威和多种有效的调控手段,因此房地产市场缺陷必须主要依靠政府干预予以解决。

通常,政府干预房地产市场的方式有两种,即宏观调控和微观管制。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是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职能,旨在解决房地产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总投资与总消费波动等宏观层面上的问题以及低收入者的住房保障问题,保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房地产市场管制是政府的微观经济管理职能,旨在消除房地产市场资源配置低效率等微观层面上的问题,为市场运行及企业行为建立规则,确保房地产市场的有序竞争。

由于房地产市场上微观层面的缺陷较多,所以政府干预房地产市场的很大一部分应该在微观管制方面,即由政府直接对房地产市场上的经济主体和经济活动进行限制以弥补市场缺陷。因此,房地产市场缺陷的存在是房地产市场管制产生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

二、中国房地产市场管制的目标

政府管制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目标在于限制和规范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弥补市场缺陷和不足,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点:

(一)为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建立规则,实现房地产市场健康运行

针对微观经济主体种种失范行为。政府可以设立规则予以限制,并进而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市场环境。当前,我国政府已出台的房地产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1995年1月1日起施行,2007年8月30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6年颁布,2004年8月28日第二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以及《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1998年7月20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物业管理条例》(2003年9月1日起施行,2007年8月26日修订)、《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2000年3月29日起施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2006年修订)、《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1994年11月15日颁布。2004年7月20日第二次修正)、《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1997年6月1日起施行)、《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办法》(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等。这些法规条例对经济主体在房地产开发、交易、中介服务、物业管理中的进入条件、权利义务、法律责任等均作出明确规定。政府可以此为依据,为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建立规则,即严格限制经济主体的从业资格、为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质量设立科学合理的标准、严厉惩处房地产市场中的各种侵权行为和非法交易,等等。

(二)优化配置房地产资源

通过政府管制解决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不合理的垄断、信息不对称、负外部效应等问题,抑制市场的消极作用,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优越性创造条件,提高房地产资源的配置效率。

首先,应区别对待房地产市场存在的垄断。政府要加强对房地产一级市场的垄断,根据社会有效需求合理配置、节约使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房地产二级、三级市场垄断是基于产品异质、地域差异、信息不对称、企业实施垄断策略等因素而形成的一种非自然垄断,对此,政府应采取禁止、限制、价格管制、鼓励竞争的措施反垄断。其次,政府应加强房地产市场信息的披露。通过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强制房地产开发商和房地产中介机构向消费者提供更多、更真实的企业信息、质量信息、价格信息、房源信息等,对房地产开发商和中介机构利用信息优势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予以严惩。再次,解决房地产市场负外部效应问题。政府通常会设置污染排放标准,一旦某房地产项目产生的污染超过标准即可对该项目施以相应的经济惩罚;对某建筑物严重妨碍附近建筑的使用,可依法要求该建筑物的所有者(或使用者)给予适当的经济赔偿。

(三)保持房地产价格平稳

对于房地产价格波动幅度过大的问题,政府可以直接进行管制,限制房价持续上升或迅速下降,保持房地产价格平稳。例如,为有效干预房价,2007年南京市出台了一项政策,“所有在售楼盘中未销售部分不得高于5月14日前该楼盘实际成交的最高价格”,此举目的在于控制房价的最高上涨幅度,该政策收到了预期效果。同样,为消除房价下降过快给整个经济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可通过价格管制尽量降低房价向下波动的幅度。

(四)保证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

政府应采取措施避免国有土地资源的流失和滥用,确保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是要继续坚持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维护国家的土地所有权,保证国家获得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收益。二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控制土地用途和土地出让总量。国家管制土地使用方向、土地用途转用和土地利用效率;国家限制土地年度出让规模,实际用地超过本年度计划的扣减下一年度的土地使用指标。三是主要采取招标、拍卖的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2002年起土地拍卖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应以此为基础逐步降低协议出让土地的比重,出让方式以拍卖、招标、竞标为主,提高土地出让价格的透明度,防止国家土地收益流失。四是要清理隐形地产市场,取缔土地非法交易。

(五)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消费者在房地产市场处于弱势地位,需要政府管制市场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利益。例如,政府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规范经济主体行为,相应的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活动就会得到控制,消费者能获得质优价廉的房地产商品和服务。又如,房地产权属关系复杂,房地产产权权能包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售卖权、租赁权、抵押权、典当权、留置权、赠与权、继承权等,政府依据法律规章清晰界定房地产产权,有利于产权转移的顺利完成,实现对消费者房地产产权的保护。

参考文献:

篇10

能力方面: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解辨别能力、观察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觉悟方面:通过教学,增强学生依法从事金融活动的意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观念。

教学重点

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巨大作用。

教学难点

银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以及支票、汇票等概念。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为主,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创造学生活动的条件,激发兴趣。

教具准备

多媒体、板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了解了银行的产生过程,又进一步明确了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这些内容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银行的业务,那么银行到底有哪些业务,它在国民经济中有什么样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谈这个问题。

讲授新课

三、银行的业务和作用(板书)

师:在整洁的银行营业大厅中,排列着许多窗口且有经办业务的标记。根据你的经验,请你列举银行经办哪些业务。

生:有的在为顾客办理存款,有的人在窗口用存单提取现金。有的人在用整钱换零钱,特别是在过年前。

生:还有的窗口有“工资”的标记,可见银行有工资的业务。

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到银行办理的事情越来越多,银行可谓“日理万机”。要适应现代经济生活必须了解银行的业务。

1、银行的基本业务(板书)

师:大家刚才谈的业务是在中国人民银行办理,还是在政策性银行办理呢?

生:工商银行等。

师:对,刚才谈的这些业务要在商业银行办理,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的就是商业银行。我们今天讲银行的业务和作用,就是指商业银行的业务和作用。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办理结算是银行的三大基本业务。(板书)

(1)吸收存款(板书)

这项业务是其他基本业务的基础,无此项业务,其他业务则无从谈起。因此,吸收存款是银行的首要业务。

师:银行吸收存款来源于何处?

生:个人存款(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

师:银行吸收存款还有一个重要的来源,那就是企、事业单位的存款。我国实行现金管理制度,各企业、事业单位都在银行开立账户,将闲置待用的资金存入银行。

师:对银行更有意义的并非吸收存款,而是发放贷款。

(2)发放贷款(板书)

师:请大家回顾一下,前面讲商业银行时,谈到银行利润,那什么是银行利润呢?

生: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的差额费用就是银行利润。可见发放贷款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是银行的一个重要业务。

师:贷款又源于个人存款和单位存款。

师:尽管此存彼取,川流不息,但是银行总会掌握相对稳定的存款余额,这主要来自期限比较长,且比较稳定的定期存款。也即这部分资金来自“民间”。还有一部分资金来自“国家”。由于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商业银行资金不足时,可以向中央银行借入存款准备金。

生:贷款由两部分组成。

师:银行为什么要发放贷款?

生:(1)发放贷款是银行的主要业务。(2)可支持工农业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扶持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师:贷款有哪些种类?

生:按使用期限的长短,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按贷款用途可分为工商业贷款、农业贷款和消费贷款。

师:能否就消费贷款举例说明?

生:住房贷款、助学贷款等。

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贷款的范围越来越大,且卑躬屈节到消费领域,甚至购买家用电器也可以贷款。消费贷款有利于提高生活水平。消费贷款一般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偿还。

银行还有一项基本业务——

(3)办理结算(板书)

所谓结算,就是把一定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往来核算清楚。

结算形式:现金结算和非现金结算(只在银行转帐)。凡使用现金来实现货币收付行为的,叫做现金结算。凡收付双方通过各自的银行账户用转账办法来完成的货币收付行为,叫做转账结算。

想一想:(多媒体显示)

“大量使用现金有哪些麻烦?”

(学生进行讨论)

生:携带不方便,带钱多了深身不自在。

生:容易丢失。

生:比如一个企业买了另一个企业500万元的机器,用现金付款,清点这500万元挺费事的,还得看其中有假币。

师:大家谈得都很具体。看来,大量使用现金的确麻烦不少。总归起来,一是不便利,容易丢失;二是结算不方便。也正因为如此,我国规定,各企业、事业单位的资金超过规定作用的现金限额,都要通过银行转账。即把付款单位账户上的资金数目,记入收款单位的账户,以减少大量使用现金的麻烦。

那么银行如何进行结算业务呢?

在经济往来的结算中常使用的信用工具是转账支票、汇票和信用卡。(多媒体显示)

(1)支票的含义及分类(板书)

支票是这样一种票据,它由出票人签发,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在我国,支票主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2)汇票的含义及分类(板书)

汇票是这样一种票据,它由出票人签发,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和持票人。汇票主要用于外埠结算。主要分为电汇和信汇两种。

(3)信用卡的含义及使用(板书)

含义:银行发给资金信用情况良好的公司及有稳定收入的个人,以便利其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信用凭证。

业务,集存款、取款、贷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

问:请同学们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说说信用卡有哪些种类?

生:有“长城卡”、“牡丹卡”、“太平洋卡”、“龙卡”等。

师:同学们完成连线题,说明哪个银行发行哪种信用卡。(多媒体显示)

师:请大家速读P47小字部分内容,:使用信用卡有什么好处?

生:它集存款、取款、贷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肯定方便。

师:谁能谈得更具体些呢?

生:对“持有者”来说,方便、安全,外出购物、旅行不必“腰缠万贯”。

生:对“收款者”来说,可以节省大量的收付、清点、保管押运现金的工作。

生:对“银行”而言,还可以从使用信用卡的双方收取一定手续费,当持卡者透支时银行还可以收取较高利息。

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白信用卡的好处是很多的,将来你使用它时就会有更深的体会。

日新月异的高科技,特别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半导体产业和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引起了货币发行史上的重大变革。货币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等阶段后,通过信用卡的过渡,又迎来了电子货币的时代。电子货币是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储存和处理的存款,包括信用卡,自动柜员机、电子转账终端等组成的银行交易工具和业务。

以上内容谈的是银行的三项基本业务。那么银行通过这些业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呢?

2、我国银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板书)

(1)银行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是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板书)

师:银行是怎样筹集和分配资金的?请回顾银行的基本业务,结合业务来说明此问题。

生:银行通过吸收存款这项基本业务,把社会上分散的、闲散的资金聚集起来。

师:好,这样就有使“零钱”变“整钱”,把“小钱”变“大钱”,积少成多,就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了大量资金。

那么,银行把筹集起来的钱放在保险柜里是否就万事大吉了呢?

生:银行把筹集起来的钱贷出去,发放贷款是银行的第二大业务。

师:对,也只有发放贷款,才能真正使筹集起来的钱起作用,这样,对银行,对贷款者均有利。贷款者有资金可利用,就能够进行生产、经营、获得利润,银行又能获得利息。即银行通过发放贷款把“死钱”变成了“活钱”。

同时,银行通过资金活动,成为联接国民经济的纽带和对宏观与微观经济活动进行调节的工具。

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结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它们之间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通过商品和货币形式来实现。银行作为全国的信贷、结算、现金出纳和外汇收支的中心,集中了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大部分货币收付,通过办理信贷和结算业务,银行就像一根纽带,把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环节联系起来,把工业、农业与其他产业部门联系起来。人们常把银行的业务活动及所起的纽带作用,比喻为人体的血液循环,如果没有银行的活动的加入,社会生产就会陷入停顿。

银行通过资金活动,利用信贷、利率、汇率等经济杠杆,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进行调节。例如,银行实行差别利率政策(贷与不贷,贷多贷少,利率升降等经济手段“,促进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的调整;银行为企业提供外汇资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既加快了企业的技术改造,又起到了调整国内外资金或经济关系的作用。

(2)银行能够掌握和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为企业和国家作出经济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板书)

银行是观测企业经营和国家经济状况的“气象站”和“寒暑表”。

银行通过存款和贷款数量大小的变化,信贷资金周转的快慢,现金的投放和回笼的多少,转账结算的数量和方向变动的趋势等信息,可以把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综合反映出来,从而为领导者的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3)银行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板书)

①通过监督管理(政策监督、法纪监督),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②通过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优化产业结构。

议一议:(多媒体显示)

1994年,我国物价上涨幅度超过20%。国家为什么先后两次提高存款和贷款的利率?

利息是让渡货币使用权的一种补偿,它使存款人在参加储蓄,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的同时,个人也能获取一定的利息收入,这有利于调动广大群众参加储蓄的积极性。物价上涨,利息上升,必然会影响储蓄的数量,因而要影响到国家建设资金的积累。

篇11

利率在是重要的经济杠杆它对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经济运行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一,调节社会资本供给量。社会资本的供给主要来自储蓄,通过利率可以调节一过的多民储蓄水平,调节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程度。其二,调节投资规模和结构。利率降低,贷款成本降低使整个神会的投资规模扩大;利率提高则使整个社会投资规模相应缩小。其三,调节社会总供求。总需求与市场价格、利率之间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机制。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进入市场从事经济活动,市场机制通过价格水平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各企业和消费者的投资和储蓄活动,有利于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显而易见,利率在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中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但是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并不是并不是只要有利率存在,杠杆的功能必然能很好的发挥出来。那么使利率杠杆作用能够发挥的主要前提条件是什么呢?

1. 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是利率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利率不是由政府行政决定,而是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上资金供不应求利率就上扬;资金供应充裕,利率就下降。由市场因素决定利率能够真实灵敏的反映社会资金的供求状况,通过利率机制促使资金合理流动,缓和资金供求矛盾,发挥资金筹集,调剂功能。

2. 利率体系中,各种利率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当一种利率发生变动时,另外的利率也会上升或下降,从而引起整个利率体系的变动,这就是利率联动机制。各种利率尤以基准利率变化引起的变动最为明显。例如美国联邦储蓄银行近年来多次针对美国经济形势,调高或调低基准利率――再贴现率和联邦基金拆借利率,由于美国具有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因而基准利率的升降立即引起商业银行利率、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动,从而起到紧缩银根或放松银根的作用。可见,利率对经济的灵活调节离不开利率的联动机制。

3. 过高或过低的利率水平都不利于利率杠杆作用的发挥。利率过高会抑制投资、阻碍经济的发展;利率过低不利于发挥利率对经济的杠杆作用,因此在市场化利率决定机制形成过程中,应逐步确定适当的利率水平,一方面能真实反应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另一方面使资金借贷双方都有利可图,促进利率对社会总需求、物价、收入等因素作用的发挥,推动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4. 利率水平的变动可以影响社会总供求的总体水平,而不能调整经济结构、产品结构发展比例等。合理的利率结构包括期限结构、风险结构和行业结构等,通过利率结构的变动引起一系列的资产调整,引起投资结构、投资趋势的改变,使经济环境产生相应的结构性变化,更加充分地发挥出利率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利率的作用及作用条件明确后,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速度的必要性就更加紧迫。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再次将利率市场化提上日程。

从国际一般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通过将利率提高到市场均衡状态附近来保持经济金融运行的稳定;二是完善利率浮动制,扩大利率浮动范围,下放到利率浮动权;三是实行基准利率引导下的市场利率体系。在这最后一阶段,利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的一个有效步骤是增加可交易金融产品的品种和数量,使得全社会金融资产多样化,然后先使这类非存、贷款品种利率自由化,通过其与银行存、贷款的竞争而最终放开银行贷款利率,并进而放开银行存款利率。

那么到底该以什么样的步骤来进行我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利率市场化?

首先要明确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目标。我国市场利率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正确处理好 利率市场化改革与金融市场稳定和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本、外币利率政策的协调关系,逐步淡化利率政策承担的财政职能。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

对于利率市场化,我认为可以遵循以下顺序。第一步,先放开同业拆借利率,即货币市场利率,这是利率市场化的关键一步,而且震动较小。货币市场利率放开之后,很快就会形成一个短期的市场基准利率。这既有利于我国统一货币市场的形成,也为货币政策的改革提供了基础。实际上,同业拆借利率(货币市场利率)由金融交易机构之间的交易行为形成,最终反映市场上资金供求状况,硬性规定一个利率上限是违背市场原则的,也根本管不住。

第二步,在货币市场利率放开之后,可根据货币市场基准利率较频繁的调整银行对工商企业的贷款利率,使贷款利率略高于货币市场利率。这时,贷款利率还是受管制的,是由中央银行统一调整,但它已接近于市场均衡利率。对工商企业而言,资金的机会成本已接近市场话,使企业开始承受市场资金成本的压力,从而增加企业经营行为对利率的敏感性。这时,存款利率还是统一管制的。

第三步,在货币市场利率放开后,可立即着手国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即用招标或拍卖方式发行国债。国债投资者可依据货币市场利率决定国债的发行利率。这样,国债二级市场价格与货币市场利率就衔接了,国债市场规模就会进一步扩大,机构投资者会增多,交易会进一步活跃。

第四步,中国人民银行依据货币市场利率主要调整央行贷款利率,使央行贷款利率成为货币市场的主导信号,同时取消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储备的存款利率,让商业银行更加积极地参加货币市场交易,充分利用货币市场调节头寸余缺,并有机会参与国债市场,以持有国债形式调节超额储备。在这一步,央行再贷款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国债二级市场价格已形成一个银行间的市场利率体系,为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提供了很好的市场环境。

第五步,允许商业银行根据客户的不同信誉在一定幅度内浮动贷款利率(如30%)而且,此时官方只规定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其他期限贷款利率由商业银行按照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自己套算。在走这一步时必须强调一点,即货币当局在决定1年期贷款利率水平时只能依据货币市场利率,而不能依据其他经济变量,或几个主管部门协商决策。

第六步,在允许贷款利率可浮动后,就可考虑存款利率的浮动幅度,或只规定存款利率上限。因为多种变相市场利率的金融工具已经在争夺存款了,不适当放开存款利率,商业银行受到的压力太大。为防止恶性竞争,可以规定存款利率上限,但要经常调整。

第七步,利率市场化改革走到这一步,全面放开存、贷款利率已经是水到渠成。此时,以央行再贷款利率为主导的市场利率体系已基本建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