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现代新型农业

现代新型农业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2-26 14:51:5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现代新型农业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现代新型农业

篇1

(二)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展现代农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为培养一批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村经营管理人才,重点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及管理人员、“三支一扶”大学生、农产品经纪人等农业经营管理人员开展培训,除开设农业创业基本技能、农产品营销和质量安全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基础课程外,还根据培训对象和目标要求不同,分别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建设和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农产品经纪人实务和新农村建设村务常识等专业课程,分行业、分区域,实现市、区联动。依托市级涉农院校和科研推广部门等,开发适合专业合作社干部培训的课件,实施一周轮训,不断提高合作社干部生产和管理能力,规范和提升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十一五”以来,对4739名各类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开展为期一周的培训。

篇2

农业现代化需要职业农民去建设,新型农业现代化需要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去实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现代化关键一环,同时怀化的新型农业现代化给怀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以及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对怀化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 怀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有利条件及现状

1.1 怀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有利条件

一是,“一极两带”发展战略的实施,给怀化的农业现代化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就给怀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二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党员干部教育,重视农民素质的提高,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三是,经过多年的实践,怀化已经初步形成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远程教育与传统面授教育并行公办学校与民办教育机构协作的农民和农村后备人才教育、培养体系,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积累丰富的经验。

1.2 怀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现状

2012年中央1号文件正式提出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从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阶段,2013年洪江市作为湖南的10个试点县之一参与试点,2014年麻阳、靖州加入试点行列。2015年后,又有通道等县市区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2015年全市完成培训4450人,2016年培训总任务3700人。总体而言,各县发展不平衡,有些县市区重视,有些不重视,有些政府扶持,有些不扶持。做得比较好的,如通道等县市区在组织机构、培训体系、实训基地、培训课题选择、培训目标、培训质量等方面都是做的比较好的,深得上级部门的认可。

2 怀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存在的问题

根据怀化市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相关政策及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现状等,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2.1 怀化现有职业农民数量不多、素质不高、基础不牢

一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农村“空心化”现象突出,新型职业农民后备人才不足。二是,在家务农的农民,普遍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下,思想观念保守,平时只顾低头种地,不闻外界时事,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低,缺乏参训热情。

2.2 考核监管不到位

一是,过去的绩效考核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有部分职能部门和培训机构为了追求“高效”、“数量”,往往采用蜻蜓点水般浅层次的培训,培训质量没有保障。二是,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管理上有待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必要性的认识不足,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的标准不统一、欠科学。

2.3 农民培训师资队伍难以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需求

一是,农民培训专兼职师资队伍结构严重不合理,农口专业的教师大多年龄老化,且多数人已退休或接近退休,能授课的青年专业人才少之又少,出现青黄不接的严重局面,课件制作水平普遍不高,不能很好的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二是,实训教师严重不足。

2.4 教育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一是,现有涉农教育资源分散在农广校系统、职业教育系统、党校系统、电大系统和社会培训机构等不同教育机构之中,彼此分离,缺少沟通,没有共享,未形成合力。二是,实训基地不足,而且存在重复建设、使用率不高等问题。

2.5 培养模式存在偏差

一是,培养理念上,将职业农民培养等同于技能教育、等同于农民工培训。二是,培养内容上,重技能训练轻技术教育,重技能培养轻技术创新。三是,授课方式落后,目前农民培训仍以面传口授为主,培训手段科学技术含量不高。

3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推进怀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最现实的关系到将来十年、二十年后谁来种田、种好田的问题。如何推进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加快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管理规范。

3.1 优化激励机制

一是,优化激励政策,加大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力度,增加新型职业农民后备人才数量。二是,设立政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奖励与扶持基金,对于经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合格者,提供一定创业扶持资金,对创业取得一定成绩的新型职业农民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三是,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如对于培训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颁发合格C书,新型职业农民在发展产业上给予政策扶持,提供信贷、用地、品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特别是项目和资金扶持,使他们实实在在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充分调动新型职业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

3.2 加强考核管理

一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分层负责,全面推行绩效管理,中央对省、省对县、县对培训机构和培训师资分层进行绩效考核,重点考核培育任务完成、学员满意度、学员库和师资库建设、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等情况。绩效考评结果要作为下年度资金安排的重要因素。鼓励各地探索由第三方进行培养效果评价的模式。二是,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机制,利用问卷调查、学员座谈、实地查验等形式,围绕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教师、培训时间、培训教材、创业孵化、跟踪服务、组织管理等内容进行学员满意度测评。做好培训总结和宣传,按照农业主管部门要求,按时上报总结等相关材料,并配合做好督导检查和验收工作。以避免培训监管机制不到位,短视等现象。三是,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管理。要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以统筹培养和稳定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落实支持扶持政策;要以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为重点,研究制定认定标准和管理办法,明确认定条件、认定标准、认定程序、认定主体、承办机构、相关责任,建立动态管理机制。

3.3 加强师资建设

一是,按照统一建设、分级使用的原则,建立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库。每县要根据需要遴选一批优秀师资纳入师资库,对入库师资要严格把关。各地要分级建立师资库使用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资源配置和考核管理机制,原则上选派入库师资开展教学培训工作,并对入库师资实行考核评价和动态管理,及时清退不合格师资。鼓励优秀师资在全市范围内授课,发挥好入库师资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大力培养、选聘优秀实训教师。借鉴铜仁的经验,拓宽专业教师的来源渠道,职业学校可在不突破核定编制的前提下,招聘高等学校毕业生或企事业单位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并可暂缓教师资格的限制。在参加人事、教育部门组织的公开招聘考试中,考试考核合格的即予以聘用,被聘用者三年内应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对未取得教师资格的不予聘用教师岗位或予以解聘。鼓励企事业和科研单位人才到职业学校兼职任教,对兼职人员在同行业职称评聘中优先评聘,其任教情况作为工作业绩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三是,与普通高校合作,通过委托培养等方式,定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师资。

3.4 整合教育资源

一是,整合职业教育、农民素质教育、电大“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等各类教育资源,推进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相衔接,职业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相沟通,构建多层次、多向度职业农民培养的立交桥。这方面通道县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县财政相当紧张的情况下,仍举全县之力,统筹安排专项资金1.1亿元用于职校新校区建设,将党校、职业技术学校、农广校三校建在一起,实现教学和生活设施公用,师资共享,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二是整合各县市区实训教学资源,建立市、县级公共实训基地,实现实训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解决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实训基地不足、实践教学弱化的问题。目前,怀化市已有三十多个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每个县市至少都有2-3个,但各自独立,没有共享,这样,既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又不能满足更多的专业实训。三是鼓励企业或其他社会力量创办开放性公共实训教学基地,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提供实训教学。

3.5 创新培养模式

一是,更新培养理念,不但要培养农业实用技术,更要注重培养职业农民的技术素养,不仅让职业农民熟练掌握各种技能,还要让职业农民具备对某种技术的举一反三和改进创新的能力,还要注重职业观念、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职业精神的教育和培养。二是,实行“一点两线、全程分段”培训,即以产业发展为立足点,以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为两条主线,分段集中培训、实训实习、参观考察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三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培育工作,探索农民接受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和在线管理考核等方式,提高培养针对性、有效性和规范性。四是,采取“走出去,进来”的模式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让农民能站在现代农业至高点上看世界,思考和制定自身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又好又快地发展高效农业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增产、增效与农民的增收。走出去是把农民送到市外、省外,甚至国外,去学习别人好的农业经营模式、发展理念。“请进来”是把声誉较好、规模较大、发展的潜力较强的涉农企业请进来,把优质的产品、先进模式及超凡智力引入怀化,使怀化的农民在发展自身农业产业的同时与大型的涉农企业的发展进行无缝对接。形成大企业带动下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农业产业的大进步、大发展。继而走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的农业发展道路,从而打破“小农意识”对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限制。五是,推行农民田间学校模式,由先前注重培训数量变注重培训质量。农民田间学校将以农民为中心,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田间为课堂,以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为特点。田间学校将按不同的专业设置培训课时,结合农时生产,以节为单位,1节含有3-4个课时,将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设置为1:2或1:3,围绕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由学员提出,培训中心的老师负责指导或集中培训。培训中心的老师解决不了的,还可以请教上级专家提供技术支持。努力做到课题围绕生产设、教师围绕学员转、理论围绕实践走。

3.6 推行精准培育

篇3

1.2农村基础建设薄弱,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污染环境比较严重。其主要表现在:四川地区大部分地方处在边远山区,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导致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致使农民对新型现代农业技术知识的匮乏,阻碍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步伐;在这些贫困地区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牛耕作业普遍;同时,农村污染较为严重,如许多农户没有用上卫生厕所;农村卫生院设施条件普遍较差。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四川地区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

1.3农民综合素质较低由于历史原因,四川地区的文盲和半文盲基本上集中在农村,这些人接受科技知识和应用技术的能力很差,综合素质发展进程比全国水平落后好几年。近几年四川地区的农民虽然人均纯收入有所提高,但其收入水平比城镇居民相差甚远。由于农民收入水平低,有限财力难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致使经济增长缓慢,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此可见,农民综合素质低导致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是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障碍。

1.4农民受教育程度低,观念落后由于历史原因、近似封闭的生活环境、习俗文化以及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致使一些农民综合素质相对较低,这些保留着封闭生活传统和方式的农民对现代科学农业技术的接受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四川地区由于农村大量身强体壮和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农民外出打工,而留守人员大都是文盲、半文盲以及一些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孩子,这些人知识缺乏,种田不科学。这些低素质的人群成为影响新型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由于受教育程度低的原因,农民思想保守,观念封闭导致这些人排斥新型的、先进的、科学的农业技术推广知识和信息。

1.5政府扶持力度不够,“三农”投入严重不足对于四川地区而言,发展新型现代农业技术的最大障碍是各级党政府的领导同志对现代农业技术的认识不到位。四川地区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成负增长,政府在制定农业发展战略和提供配套设施等方面工作进展速度远远跟不上新农村发展的速度。政府还在补充、修改和完善农业政策和规章制度等方面投入进展缓慢。虽然每年都有少量的资金投入,但相对农村的需求来说,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在偏远的农村则尤为突出。政府在“三农”政策中投入力度的不足间接的制约了四川地区在新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

篇4

一、加快体制创新,为新型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

随着农村社会的快速发展,深层次的矛盾不断凸显,尤其是城市化进程和土地资源市场配置问题更加突出。当前我们正处于新旧体制过渡时期,旧的体制和制度因素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农业生产力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从根本上优化农村改革发展的制度环境,为新型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1)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打破二元结构,必须要创造条件,让农民愿意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并安家落户。从目前来看,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就是必须消除城乡之间在居住、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税收、财政和金融等等方面不公平和二元化的政策和制度,实现政策的统一和制度的公平,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才能为推动“三化”协调发展提供强劲动力。(2)创新土地产权制度,进一步明确农民产权。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及农村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土地问题深层次的矛盾和缺陷重新凸显。土地产权不明晰,土地资本功能弱化,都降低了土地的配置效率和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创新。一是为农地确权颁证赋能,进行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二是实现土地资本化,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的基础上,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建立起“土地变股权、农户当股东、收益靠分红”的土地经营新机制。三是建立土地流转调控制度。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建立多层次的、覆盖城乡的、统一的农村保障制度,为农民解除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发育,实现土地转让的公平性和竞争性,使农村土地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

二、加快技术创新,强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科技支撑

篇5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嬗变及其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嬗变

生态现代化概念一般认为是由德国学者MartinJänicke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次柏林州议会辩论中最早提出(郇庆治和马丁•耶内克,2010)。生态现代化理论发展大致经历了强调在工业生产中以科技创新来应对环境危机(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关注经济和文化因素以及产品消费而转向科技、经济市场、政府三者协调平衡(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关注全球化影响及制度本身(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三个阶段,研究区域从西欧国家逐渐扩展到中欧、东欧、北美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Mol,2000)。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现代化理论仍处在不断发展完善当中,并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扩散,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理论(Jänicke,2008)。生态理性是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根本,生态理性使人们开始将经济的生产和消费过程视为生态过程,而不仅仅是经济过程。生态现代化理论不断地丰富发展,由单纯地关注科技转向政治、经济、文化,逐渐包含科技、经济和市场、政府、环境运动、环境意识形态五个方面内容(Mol,2010):(1)科技不仅仅是应对已经产生的环境问题,而是更多地转向环境改善和预防环境危机,将环境保护纳入技术和组织创新的设计当中,而不再过多依靠传统的修复式技术;(2)经济市场要素和组织在环境改善中的作用日益增长,生产者、消费者、信用机构、保险公司、商业协会等成为生态重构、生态创新、生态改善的重要承担者,带来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变化,并且将环境成本以货币、价格、供需、产品、服务等清晰地表达出来;(3)政府的角色、位置、运作发生改变,政府管治由从自上到下的命令式的方式转向权力分散下放、更加灵活、更加趋向于公众参与的管治方式,非政府以及跨国、全球性组织和机构逐渐发挥影响;(4)环境运动的角色、指导思想发生了转变,环境运动在环境决策中作用得到显著增强,环境运动指导思想也从单纯的反现代主义转向以合法性、负责任、公开透明、广泛参与为原则;(5)环境意识形态从纯粹地反对经济增长和完全忽视环境保护两个极端转向两者的协调统一,并被广泛接受。

(二)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农业发展

工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危机同样蔓延到农业当中,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的挑战,现实困境促使人们开始寻求转变农业发展理念。在发达国家,以现代工业技术为基础的“石油农业”带来严重的环境危机,产生空气和水污染、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食品安全受到威胁、能源消耗巨大等诸多问题(Kimbrell,2002)。值得关注是,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的“绿色革命”,虽然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快速增加,有效降低了全球粮食价格,大大缓解了一些地区的粮食紧张问题,但是“绿色革命”也引发了土壤退化、化学污染、地下水枯竭、土地盐碱化等环境问题,迫使人们转向环境友好型技术,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Evenson,2003)。此外,“绿色革命”带来生物多样性和地方传统知识的破坏,同时引起贫富分化加深和区域农业发展失衡的问题。“绿色革命”并不是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科学成为农业发展的新理念,而在农业生态理念下进行新的绿色革命不仅要注重科技创新,还应与社会调整或变革结合,农业生态视角下政治、经济、文化转向明显(Altieri,2009)。农业发展研究中存在生产主义和后生产主义的二元分立,生态现代化理论则是超越二元论的比较可取的理论分析框架(Evansetal.,2002)。农业生态现代化是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农业发展相结合产生的,日益表现出一种多维、综合的整体性分析框架,逐渐拓展到科技、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空间、政治等多个维度,“弱农业生态现代化”正转向“强农业生态现代化”(HorlingsandMarsden,2011):科技上,从注重经济驱动科技发展、科技解决问题、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转向需求驱动科技创新、科技适应地方性;经济上,从强调企业化经营、效率优先、追求节约成本,转向推动生产经营网络化、综合化、整体化以及立足于农场水平追求高附加值、多功能农业;生态上,从较多采用生态和基因工程的产业生态视角转向较多采用生物型防护的农业生态视角;社会文化上,从提倡运用现代科技、理性的人地关系转向地方自主内生、人地协同、生产服务化;空间上,从偏重全球化、出口导向、外来资源大量使用,转向关注生产嵌入地方社区,注重本地资源利用;政治上,从自上到下式的单一方向的管治,转向内生扶持政策、参与式方法应用、社区发挥影响以及地方和区域灵活管治。

二、生态现代化视域下农业发展思维

生态现代化理论嬗变过程伴随着发展问题、环境问题、公平问题的继生转换,三个问题日益呈现出交叉、复杂的态势,而西方发达国家多年的环境治理表明,环境问题的解决最终有赖于公平问题的解决。农业发展问题涉及农业环境治理问题,而环境治理牵扯到公平问题。生态现代化视域下农业发展思维转向整体统一的系统视角,农业生态现代化关注目标的平衡性、应对的多维性、行动的多元化。

(一)目标层:发展、环境、公平的统一

工业文明时代的科技进步使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促使人类中心主义思潮蔓延,引发了深刻的环境危机。人类不得不反思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增长受制于环境和社会的原因而存在极限问题,技术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环境危机的根源不仅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涉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环境问题是社会公平问题的反映。从社会公平拓展到环境公平,将完善发展人类内部以及人与自然的正义,走向兼顾环境问题和公平问题(O'Connor,1998),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离不开公平问题的解决。生态现代化视域逐渐从单纯关注环境问题转向环境问题的深层次的社会根源。生态现代化视域下农业发展寻求发展、环境、公平的统一。以现代工业技术为基础的“石油农业”引发严重的环境危机,促使农业发展寻求发展与环境的统一,而环境问题不仅仅与“石油农业”生产技术有关,同样有其深层次的社会根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公平问题一定程度转嫁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从而加深环境危机。农业环境治理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发展、环境、公平的有机统一。

(二)应对层:科技、经济、生态、文化、空间、政治等多维治理

发展问题、环境问题、公平问题的日益交叉复杂化,对问题应对提出了空前的挑战。生态现代化视域下环境危机发生不仅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涉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环境治理的视角突破科技局限,拓展到经济、文化、政治等多维视角,环境治理应对从单一向多维转向。西方国家环境治理经历了从单纯关注科技创新逐渐关注到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过程。发达国家由于基本完成农业现代化,农业发展开始面向农业现代化过程产生的环境问题和公平问题,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多地面对粮食安全和农业收入增加问题,并着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但环境问题和公平问题已经显现(Pingali,2007)。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中都涉及环境问题和公平问题,使得农业发展问题复杂化。问题复杂性迫切需要全面、系统的分析与应对。生态现代化理论将环境问题嵌入农业发展本身当中,使农业发展兼顾环境问题,同时指出环境问题有其深层次的社会根源,从而使农业发展本身不是仅仅停留在科技上,而是拓展到经济、文化、政治等多个维度。生态现代化理论为农业发展适应环境问题和公平问题的挑战提供一个可行的框架。

(三)行动层: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协同

生态现代化视域下环境问题的关注从生产领域拓展到消费领域。面对发展中面临的环境问题,消费领域是整个经济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可持续发展中重要的影响因素。环境治理不仅需要生产方式发生转变,更重要的是消费方式的转变,从而通过市场机制有效地推动生产方式的转变。可持续性消费是环境问题应对中的重要策略。消费者本身行为则是可持续消费的关键一环,而个人之间可以通过协作消费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和生产,从而形成新的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生产者与消费者塑造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两者缺一不可。农业有机生产可以提供健康、天然的不含有毒杀虫剂的高质量产品,同时维持土地肥力和生物多样性,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欧美国家得到相当重视并发展壮大(Badgleyetal.,2007)。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成为生产的目的,消费成为生产的调节器,因而消费者塑造的重要性凸显,成为转变生产方式的重要助推器。生态公民是农业可持续消费的重要驱动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促成农业可持续消费的根本力量,可克服一些农业可持续消费面临的重要障碍(Seyfang,2006)。

三、生态现代化视域下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我国农业正处在现代化进程当中,农业现代化进程仍处在较低水平,农业发展面临环境保护的问题,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随着现代化程度加深将会加剧,农业污染已然不容小视(温铁军等,2013),关系到国家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的环境治理经验表明,环境治理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离不开公平问题的解决。农业环境治理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面对日益严重的农业环境问题,生态现代化理论为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提供了重要借鉴与启示。

(一)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应是发展、环境、公平的统一

我国人多地少,人均土地资源相对较少,由此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将会长期存在,而在农业发展中出现的农业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剧人地关系矛盾。当前中国农业仍然以相对落后的小农经济为主,农业经济效益不高,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相对缓慢,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加剧,并引发一系列文化衰落和社会失衡等问题。我国农业现代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拓展到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问题。一些欠发达贫困地区环境破坏事件时有发生,甚至一些地区形成恶性循环,区域发展公平问题成为不可忽视的根源,这些地区的环境问题根本解决有赖于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面临两大选择问题:一是继续走发达国家曾经经历的“先污染再治理”的“石油农业”道路,还是探索一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二是继续走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历的“强发展、弱公平”的农业发展道路,还是走发展与公平相统一的农业发展道路。中国人多地少,生态环境脆弱,城乡、区域差距巨大,难以承受“石油农业”带来的严重的环境压力以及公平问题带来的环境风险转嫁,必须走一条发展、环境、公平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新型农业现代化需要多维协调推进

我国农业现代化本身面临多重挑战,生态现代化视域下我国农业发展同样面临发展问题、环境问题、公平问题。当前我国农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一方面造成农业生产中心地资源环境承载负荷过重,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另一方面,造成一些非中心生产地的小农生产者破产并由此引发土地荒芜浪费,同时造成一些小农生产者迫于竞争而加大对土地和资源过度开发,从而引发环境破坏问题。问题的交织复杂性需要多维综合应对:(1)在科技上,在关注环境修复技术的同时应更加注重预防性技术创新,从农业生产设计阶段就考虑不同区域的环境因素,最大程度提前规避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而环境恢复往往耗费更大,并造成不良的现实后果;(2)在经济上,在追求农业生产效率和压缩成本的同时更加关注生产网络化、本地化以及提升产品的品质,以带动本地经济和满足更加多样化的需求;(3)在生态上,在关注以工业技术为基础的工业生态技术的同时,应当遵循农业生态理念更多地采用生物型技术,并适应不同地方特性;(4)在社会文化上,在关注依靠科技来专业化生产和协调人地关系的同时,更加主动地根据地方需求展开研究,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和劳动力实现人地协同发展;(5)在空间上,在关注农业外向型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更加注重与本地生产和消费的联结,避免出现“飞地式”发展;(6)在政治上,在关注从上而下的集中、单一的管治手段的同时,应更加注重管治地方化和内生化,充分发挥地方的自主性,防止区域发展失衡。

(三)新型农业现代化需从生产端和消费端两端并举

我国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而且包括农业消费方式的转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业生产走向商品化,市场消费需求在农业生产发展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当前我国更多是关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对农业消费方式关注程度并不够,农业消费方式转变迟缓往往拖累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一是虽然我国居民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相当部分居民仍然趋向价格偏好,对质量较低水平的产品耐受较强,往往使一些落后生产方式得以存在,这些现象在经济落后的地区问题比较严重。二是随着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一些消费者对国家保护的动植物或者由其生产的产品产生不合理的消费需求,推动一些不合理的产业发展,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破坏了生态环境。三是由于不合理的消费方式,产生了大量食物浪费,耗费大量的农业生产资源,变相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压力,而食物里程的拉长也同样会产生间接的资源消耗。农业现代化生态转型应生产端和消费端两端并举:(1)从生产端来说,农业有机生产与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相契合,应不断推动农业有机生产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着力提高农业有机生产的效率,通过有机农业生产的不断提升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同时调整和增强农业认证管理机构,加强构建和完善有机认证体系,为农业生产有机化提供良好环境和重要保证;(2)从消费端来说,对于个人而言,应加强环境教育,塑造生态公民,提倡个人节约消费、绿色消费,摒弃过度消费和不当消费行为,而对于整个农业生产网络而言,应充分考虑食物里程因素,构建合理的生产和消费的空间耦合结构,强化农业本地化生产的内生作用,带动本地资源和劳动力的充分利用,减少资源间接浪费。

篇6

1现代农业技术与新型农机具推广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工作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即针对一些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进行大规模推广,这也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国是传农业生产大国,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我国的农业工作者思想还十分传统,在日常生产过程中还仅仅凭借着早年的生产经验,并不特别重视科学技术,并且思想非常守旧。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我国农业生产者文化水平整体来说相对较低,对于一些新型的设备和技术接纳不够积极;2)我国传统的农业经验已经不能在新的农业生产形势下发挥优势。科研院改进和改良的一些设备和技术并没有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充分的利用,所以在实际生产的实际经验方面出现明显不足的态势。同时,很多设备和方法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造成一些有关农业设备和农业技术的研究成了纸上谈兵,一些具有实验性质和概念性质的设备及技术也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2加强现代农业技术与新型农机具推广与应用的主要措施

2.1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

让农业工作者从心理上对这些技术和设备接纳是对农业技术与新型农机具进行推广的首要环节。只有当农民真正接受了这些技术和设备,他们才能将其真正地用于实践[2]。所以根据我国农业工作者的实际情况,要对农业工作者进行系统的农业培训,使他们在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可以做到灵活自如地运用这些新型的设备。从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状况可以看出,很多年轻人远离了家乡到大城市打工,真正从事一线农业生产的人往往都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导致农业群体的劳动力减少,劳动效率降低。此外,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这一代人的文化水平相对有限,对于一些新兴的事务和新型的设备技术接纳能力和学习能力保持在较低的状态。所以政府等有关部门必须大力推广农业技术和农业新型机器设备,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农业培训。具体操作如下:针对不同地区的状况来宣传和开设一些农业知识大讲堂,使农业专家通过示范和操作指导等方法来使农民对设备和技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以便于以后传统观念的转变和工作效率的提高。这是现代化农业发展迈出第一步的坚实基础。另外,各级政府部门还应该出台与农业、农民相关的法律政策,鼓励青年人从事农业生产,并且在对新型农具和新技术的使用方面予以一定的政策倾斜,从根本上提高农业从业者的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2.2加强同研究机构等的交流与合作

除了提高农业工作者的科学素养以外,政府部门应该促进科研院所与农业从业者的合作与交流,促使一些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部门也加入到宣传队伍当中,大幅度提高设备和技术的推广力度。很多农业工作者局限于传统的思想框架,学习新设备和新技术的意愿十分低,且机会不多,所以他们对这些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了解较少。对于上述这种现象,工作人员在进行宣传的时候,可以对这些设备和技术的优势进行重点宣传和介绍,以便于农业工作者认识到这些设备和技术的优越性。设备和技术的研发部门可以进一步加大设备和技术的投入成本,将理论转化为实际,以备促进我国农业的研究和发展[3]。在研究过程当中,要注意设备和技术的平民化和人机工程的友好性,最大限度地保证设计和制造出来的设备是便于农民操作和理解的,以便于推广和获得农业工作者的青睐和认可。另外,高校组织农业专业的学生深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多接触实际生产,在实践过程中将更多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新型技术的操作方法逐步推广到农业生产者中。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验证理论知识,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农业设备和农业技术在农民群体中进一步推广。

2.3加强农技推广队伍的建设

篇7

目前,全民低碳,全社会低碳,低碳生活无处不在,而低碳农业即是低碳生活中的一种。时下,我国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而这一目标就要求我们应该注重发展低碳农业,从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的发展。

1.国内低碳农业发展所隐藏的问题

现阶段,低碳农业的发展已经带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而且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虽然从表面上看农业发展低碳确实有不错的成绩,但实质上,低碳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积极地去解决。具体有以下几点:

1.1能源的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越来越多

我国人口众多,消费的粮食量也很大。生产日常必不可少的粮食是我们长期必须坚持的工作,因为我们没有粮食就难以生存,更不能谈发展经济。但长期生产必然会产生副产品,而且副产品的数量也是庞大的。有数据显示,每年生产农产品所产生的副产品的量是非常大的,例如农作物秸秆,每年都会有大约7亿吨被生产。但是现阶段我国处理农作物秸秆等副产品的技术手段尚未完善,难以对每年数量如此庞大的副产品进行很好的处理。目前,我国对于农产品的副产品的处理方式就是焚烧和排放,但是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容易产生温室气体。由古到今,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一直是农业生产所采用的方式,但是这样的方式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比如在农业生产中大量地使用化肥或者其它农药,使用化肥或者其它农药不仅对人们的健康有害,而且污染了环境。

1.2农业的生产方式较落后

现阶段,国内的水资源处于短缺的状态,而水又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水资源缺乏严重影响到我国农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对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一般情况下只有30%到40%,而新型的喷灌等节水型灌溉方式还没能得到广泛使用。没有充沛的水资源,化肥自然成为发展农业的首选。有数据显示,现阶段全球有30%到60%的农作物产量的增加都依赖于化肥。化肥不仅会增加农作物的成本,而且会使农作物一时间难以吸收过多的养料,进而使大量的化肥流进河中,与原来河流的水融为一体,从而使河水受到严重的污染。

1.3农产品收益降低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大部分就业人员的工资都有所提升。有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城镇非私营单位的工作人员的工资增长了9个百分点,这结果是除去物价对货币的影响而得出的。对于我国城镇私营单位的工作人员来说,他们的工资增长了14个百分点。而按每月工资来算,我国城镇非私营与私营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都超过了2000元。相比之下,农民靠农产品的收入就远远不如前两个工作的工资收入高。而且,现阶段我国的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人均耕地面积也逐渐减少,农民在耕地上耕种的收入远不如打工的收入高,这就会使得大量农民对耕种产生消极的心态。农民耕种土地的积极性慢慢降低,致使多数农民外出打工,在农业上的人力投入降低。

1.4缺少关于合理开发土地的制度

一直以来,生产粮食是我国的首要任务,因为只有解决温饱问题,才能更深入地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所以我国一直重视对耕地的使用,尽量争取耕地的每一点价值,但这也没有使土地得到很好的保护。我们不应该只是一味地过度使用耕地,而是应该建立合理的土地开发使用制度,在使土地得到更好的利用的同时,保护好土地。而这一点,国外一些国家已经做到了而且有很好的成效,例如在美国,美国实行的是土地轮作制度。在土地轮作制度下,美国大约有20000个农场对豆科绿肥和覆盖作物进行轮作,一般情况下,豆科绿肥耕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30个百分点到50个百分点。而且美国很多的农场采用齿形或者是圆盘形的工具来进行耕作,这种耕种方式只是把土稍稍地混合,而与需把土进行大量翻转的壁形犁有较大的差别。

1.5缺少专业性、技术性、高素质的农业人员

众所周知,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人员主要有三种:一是从事对农业进行研究工作的人员;二是对农业生产技术进行研究的人员;三是对农业收成进行收集的人员。根据数据显示,像在美国等技术发展迅速的国家,大约每一万农村人口就会产生40多个从事农业生产的技术工作者,而在我国只有6名相关从业人员。我国缺少专业性、技术性、高素质的农业人员的主要的原因是我国在农业方面的技术研究还不到位,一直未能追上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这样就形成了我国农业技术的创造率一直在发达国家之下,比发达国家低20%,甚至是超过20%。

2.建设低碳农业所能采取的措施

建设低碳农业,就要从改变原有的农业生产模式——粗放型入手,结合现代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进而解决存在于农业生产当中的问题,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保护环境。因此,建设低碳农业所能采取的措施有如下几点:

2.1增加对低碳农业的宣传

政府部门可以使用不同的宣传方式,比如: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宣传,在高校举办相关低碳农业的讲座或者课程等。这些方式都可以很好地让人们认识到低碳农业的内容,明白低碳农业的意义,掌握实现低碳农业的具体手段,从而加强了人们低碳农业的意识和促使更多的人愿意从事低碳农业的工作。

2.2加强对低碳农业的研究和推广

从事低碳农业研究的工作人员可以加强对种子的研究,尤其是对能够抗病虫害的种子的研究。一般情况下,农民对农作物施肥用药是因为农作物低产或有病虫害。若农业研究人员可以研制出可以高产、防病虫害的种子,就可以使得化肥等农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数量逐渐减少,进而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2.3加强对农业科技人员的培养

国家应该根据国内农业的具体情况,制作一个关于农业科技人员培养的策略,努力为以后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一支拥有高素质、技术性、专业性的农业科技精英队伍。虽然我国高等教育设置了农业等相关的专业,为培养农业科技人员做了积极的准备,但是因为农业收入相比其他产业的收入要少一些,条件艰苦些,越来越多的农业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不愿意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工作,农业科技人员后备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加大农业科技人才的投入和培养,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待遇,从而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从业积极性。

2.4制定土地的相关规章制度

针对我国的实际农业和耕地情况,制定关于我国土地开发和农业发展的相关规章制度,运用法律的形式实现低碳农业,进而做到保护土地、保护环境。国家可以在耕地较为成熟的地方实施耕地开发标准,对耕地农药和水资源的使用量进行规定。这样的耕地标准可以很好地节约水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建设新型农业的目标。

总而言之,为发展低碳经济,农业要引进与低碳相关的先进的科技技术,培养技术性、专业性、高素质的农业科技精英,从而实现保护环境、节约水资源、建设现代新型农业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篇8

进入新世纪以来,苏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经营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由家庭经营占主导的多元化农业生产经营新格局。

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起初,一部分专业协会在技术推广的基础上,慢慢向经济合作过渡,除了提供生产技术服务外,还为会员提供生产资料供应、市场信息、产品销售、农产品贮藏及运输等服务,形成了较为稳定、紧密的合作关系,成为苏州首批专业合作社。随着合作领域的拓宽和合作层次的提升,出现了土地股份合作、资金互助合作、生产加工合作、联合社等多种形式,成为组织农户生产、发展农产品加工、对接龙头企业、开展市场营销的有效载体。截至2013年底,全市已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200多家,入社农民超过18万人。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壮大。20世纪90年代初,苏州在全省率先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工商资本和民营资本投向农业产业,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运而生。目前,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71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省级45家,全市龙头企业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带动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骨干作用。

种养大户方兴未艾。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苏州市就萌生了一批以种植和养殖为主,规模明显大于传统农户的专业生产经营大户。十多年来,在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农业产业结构深入调整、农村土体流转不断增加等因素的推动下,种养大户呈现快速发展势头。截至2012年底,苏州有专业大户1.27万户,经营土地面积132万亩,其中,粮油、水产、蔬菜户均种养面积分别为170亩、53亩、73亩。

家庭农场初具规模。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动下,苏州市一些种养大户在不断扩大土地经营规模的基础上,积极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市场化经营方式,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家庭农场已达3084家,经营土地45.05万亩,户均146亩。家庭农场工商登记工作也已开始起步,目前,共登记注册12家,经营面积1586亩,户均132亩。

现代农业园区加快发展。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展的意见》出台后,苏州各级农业园区注重科学规划,通过“三集中”、“三置换”,将一大批优质农田集中连片开发,各级各类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总面积达到130万亩,占耕地种养面积的50%。目前,已建成万亩规模以上现代农业园区26个,千亩以上80个,总面积超过81万亩,其中,国家级、省级园区分别为5个和8个,成为全省国家级和省级农业园区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农业经营组织逐步兴起。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户成为独立的生产经营主体和原有政府服务机构改革的背景下,苏州迅速发展起一批以农资购销户、农产品经纪人为主的经营组织。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类新型经营组织快速发展,为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解决了农户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既降低了农户生产经营成本,又提高了资源要素利用效率。

尽管苏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总体态势良好,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制约着农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发展看,存在运行机制不健全,层次偏低,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苏州农户家庭承包经营面积户均不足2亩,人均不足0.5亩。龙头企业数量虽多,但体量较小,实力不强,除东海粮油外,没有一家企业销售收入超50亿乃至百亿,至今没有一家上市公司,与苏州经济大市的地位不符。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民主管理机制不完善,相当比例的龙头企业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农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生产经营型人才严重缺乏。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环境看,相关配套政策及扶持措施依然滞后。近年来,国家的许多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但也变向刺激农民不愿转出土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集中连片、相对稳定流转土地的难度加大。财政资金扶持有限,信贷政策瓶颈难以突破,资金制约严重。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缺乏为经营主体提供科技、植保、质量、加工、营销等方面的服务。

二、着力构建适应“四个百万亩”的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骨干力量,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当前,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的中心任务,以激发内部创新活力和优化外部发展环境为突破口,着力构建适应“四个百万亩”的多元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苏州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推进现代农业园区体制创新。用工业化理念、园区化方式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培育打造一批建设标准高、形态面貌优、科技支撑强、综合效益好、经营机制活的现代农业园区。将现代农业园区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城乡总体规划相衔接,科学选址,合理布局,强化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施跨镇村、跨区域联合规划布局。建设高标准的核心区,集科技创新、农技服务、加工储藏、展示交易于一体,承载园区开发建设、管理经营功能,扩大辐射范围。创新农业园区用地政策,按照总量控制、集约节约原则,将园区规划面积的一定比例用于配套设施建设。土地置换所产生的效益优先用于园区的投入,让农民共享土地增值收益。鼓励农民出资入股,或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折资参股。探索“区镇合一”行政管理体制,赋予更多的行政和经济管理权限,国家级(部级)、省级、市级现代农业园区设立相应职级的行政管理机构,落实人员编制。

支持发展合作(集体)农场。兴办合作农场是将农业生产者联合起来形成规模较大、商品化、专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形式,是农产品商品化、社会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重要举措。合作农场带有集体经营和合作经营的“双重性”,所经营的土地面积可以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一是“三置换”后农民原有的宅基地和承包地(原宅基地经整理复垦后形成耕地);二是农民自拆自建进入集中居住后,由于耕种不便或缺乏劳动力等原因,自愿将承包经营权流入农场的土地;三是有些农户就业充分,全部劳动力已转移到非农产业,愿意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于农场的土地;四是1998年农村土地两轮承包时,村集体未发包给农户经营而留有的部分机动田;五是在规划开发建设区域内尚未确权、目前仍未被征用的部分集体土地。通过组建合作农场,把集体的土地资源掌控好、经营好、管理好,有利于整合土地资源、统一规划布局、形成连片种植、提高经营效益,同时,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了新的路径。

创新家庭农场发展机制。因势利导推进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确定合理的流转年限,鼓励签订五年以上的较长流转周期合同,促进家庭农场稳定经营。制定扶持家庭农场的专项政策,在农业补贴、项目申报、保险担保、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形成有利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环境。允许家庭农场对其占有的承包地的使用、收益、流转进行抵押、担保,建立灵活高效的融资保障体系,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家庭农场的支持力度,简化信贷手续,加快金融试点与推广步伐。

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不断增强农业龙头企业对生产基地和农民的辐射带动作用。营造有利于“地标性”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注重保护和开发具有苏州特色的优良品种,培育一批农业“苏”企,鼓励通过增资扩股、兼并重组等方式快速提升企业规模和实力,对成功上市的农业龙头企业给予更大的财政奖励。切实将《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和《江苏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落到实处,除享受国家和省在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发展用地、金融信贷、减轻规费、用电用水等方面的具体政策支持外,县(市、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优先申报地方高新企业、创新团队、姑苏人才计划等,并享受相应的经费资助。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企业转型升级、科技投入和品牌发展,对龙头企业的自建基地或具有稳定产销对接的基地,在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中优先安排。加强金融信贷支持,优化“农发通”信贷服务,扩大专项资金,放大信贷规模,实施基准利率,降低准入门槛,简化相关手续,打通企业融资渠道。

构建高效的农业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和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服务体系,从政策、体制、管理、人才等方面加以保障。全面推进农业公共服务建设,重点完善镇、村两级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标准化服务中心。努力打破部门、地域、行政界限,探索建设区域性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由市(区)农业主管部门实行垂直管理。建立健全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一批农业研发中心、农产品展销中心、农业信息中心、农业金融中心等。建立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现代农业园区、农业合作组织开展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搭建农产品产、销、管一体化平台;构建和完善以规模基地、专业市场为基础,贯穿产销两端,覆盖全市,具有较强时效性和前瞻性的产销信息体系;建设农产品产销对接信息平台;筹建综合性农产品物流园。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结合现代农业建设的需求,着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减少兼业农户,促进农民职业化。逐步建立完备的农业教育培训机制,委托农业高等院校、专业技术院校、农业研修教育机构等培养高素质农业专业人才,对农业生产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再教育。创造良好的农业发展环境,吸引农民及农村以外人才从事农业,到农村就业创业。建立职业农民管理体系,探索农业生产经营的准入和农民执业资格证等制度,对符合要求的农民颁发职业证书,优先获得流转土地的种植养殖经营权。探索职业农民在城乡社保、医保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三、促进苏州新型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完善政策,营造良好环境,鼓励改革探索,不断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创新竞争能力。

加强规范管理,不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发展水平。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生产为主体,以特色主导产业为依托,按照“边探索、边发展、边规范、边提高”的原则,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完善内部运行机制,不断提升自身发展水平,使其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真正发挥组织带动农民、发展主导产业、开拓“两个市场”、提高经营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助推农村发展的骨干作用。妥善处理好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的关系,既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又不越俎代庖、包办代替,更不与农民抢耕地、抢资源。在经营上体现订单关系,在利益上体现互惠关系,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成为农业科技创新、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和农产品加工流通的市场主体,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真正成为广大农民的“同盟军”和带动农业现代化的“火车头”。

强化整合提升,不断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市场竞争力。对现有的资本、人才、技术、品牌等要素进行有效整合,组建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具有现代企业发展形式的经营实体。鼓励已具规模的经营主体以扩建基地、兼并重组等方式开展跨区域发展,不断壮大经营规模和整体实力。特别是在全面推进各类合作社加快发展的同时,着力推动合作社跨区域合作和同业联合发展,打造一批有较强发展实力和竞争能力的联合社;指导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贮藏和物流等服务业,支持合作社信息化、品牌化建设,加快提升其生产经营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产学研结合,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全面增强企业创新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质量意识、品牌意识,树立品牌,打造名牌,加快形成一批知名度大、市场叫得响的知名品牌。在现代管理上全面提升,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彻底摆脱小作坊、小农经济等传统管理模式,练内功,重形象,树立“龙头”标杆,全面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后劲。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软实力”。尽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人才政策,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农业服务组织引进农业专业技术、经营管理人才,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紧密协作,不断提高经营管理和运用现代农业实用技术的能力。在农村创办大学生创业园,建立大学生农业创业基金和推出创业贴息贷款,吸引和鼓励大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村官”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创业和就业。各类经营主体应发挥主观能动性,舍得投入,想方设法引进各类适用人才。加强普通职业教育涉农专业设置,加大新型农民培养力度,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别是家庭农场发展提供后备人才资源。

篇9

一、驻马店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驻马店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驻马店市围绕加快粮食核心区建设,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实现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继续保持了驻市粮食生产的优势地位。农业产业化水平全面提升。驻马店市近年来一直倡导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而不断促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经营,由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将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增强。驻马店市农机化工作以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为主线,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农民收入大幅度稳定增长,农村社会服务和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二)驻马店城镇化发展水平。城镇规模进一步扩大。驻马店市加快推动中心城区发展和新区建设,加大县城建设力度,城市框架不断拉大,产业、人口聚集效应进一步显现。驻马店市逐年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城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此外,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我市积极推动产城互动,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有效带动了产业集聚,产城互动力度进一步加大。

二、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驻马店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度有待提高。目前,驻马店市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能有效的配合,农业现代化解放的农村劳动力不能被城镇有效的吸收。农民真正“市民化”难,农民工的选择无非两个,一是重回农村,这是地少人多的农村地区无力承担的,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发展,二是去别的省份寻求工作和身份认同,造成劳动力流向外省的情况严重,新型城镇化需要的劳动力无从获得,城镇化进程受阻。

(二)土地顺畅流转存在一定困难。由于历史和农民小农意识的原因,形成驻马店分散的居住耕种格局,土地流转的制度限制会使农业规模化经营节约的土地不能顺畅的流动起来,新型城镇化需要的建设用地难以从这些土地中获得,没有土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

(三)驻马店产业支撑能力较弱。驻马店市作为传统农区,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尤其是有利于增加财税收入和扩大城镇就业的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城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强,新型城镇化发展后劲不足。

(四)保障措施未能及时跟进。一是城镇化建设资金短缺。目前市场运作的机制不完善,企业参与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社会融资难度较大。资金短缺是影响和制约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最大瓶颈。二是城镇化建设用地保障难度大。目前,城乡之间人地挂钩、土地置换等政策不完善,给城镇建设用地保障带来很大困难。三是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实现城乡居民平等就业的相关制度还没有全面建立。

三、驻马店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依托产业集聚,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通过产业的集聚,特别是二三产业的集聚,可以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引导农村人口向城市有序转移,进一步拓宽农民致富增收渠道。作为传统农区,努力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加快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加快商务中心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强力推动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为我们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奠定坚实基础。

(二)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就业安居。第一,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增强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提高城镇产业层次,繁荣城镇经济活力,不断创造城镇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第二,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管理制度和劳动用工管理制度,打造功能完善、平等竞争、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第三,加强农村劳动人口的教育培训。积极开展定单、定向、定点免费培训,进行不同类型的技能等级培训,实现培训与上岗就业无缝对接。

(三)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第一,推进农地合理流转和规模经营。明晰土地产权,强化土地物权。第二,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第三,集约节约使用城乡存量土地。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大农村土地依法、规范流转,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集约节约使用城乡存量土地。

篇10

一、 引言

当前,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的不同步、不协调。首先,虽然我国是一个世界工业大国,但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深度不够,导致我国工业深陷全球产业链中低端的困境之中。其次,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不足,出现了工业化超前而新型城镇化相对滞后的局面。再次,农业现代化远远落后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导致农业基础薄弱,城乡收入差距甚大,反过来限制和阻碍了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最后,作为最先进生产力的信息化没能充分融入其他“三化”之中,从而发挥其强大的支撑和拉动作用,当然其他“三化”也未能很好的促进信息化的发展。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以及“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党的18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简称“新四化”)同步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为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系统而又科学的指导。毫无疑问,同步推进“新四化”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引擎,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然而,“新四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四化”之间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环环相扣、相互促进的。其复杂性也决定了“四化”同步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盲目行动。要想通过“新四化”推进深度改革,从而有条不紊地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首先必须理清四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准确地把握四者之间的耦合规律。因此,对“四化”之间耦合关系的研究有着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界定

1. 新型工业化。十六大对新型工业化这一概念的描述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和传统的工业化不同,新型工业化重点强调了信息化的带动作用,更加注重人力和科技对工业化的贡献,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生态和环境的保护,协调好其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信息化又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

2. 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人口规模与地域规模不断扩大的一种自然、社会历史过程。与传统城镇化不同,新型城镇化注重城镇质量、内涵的提升,强调城乡统筹、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其核心是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平等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 信息化。《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可见,信息化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此过程突出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以及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通过人机互动合作潜能的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来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重大变革。

4. 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农民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以及农业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是农业优质、高效、绿色生产体系的完善,以及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的协调发展。

5. “新四化”。“新四化”是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与以往的“四化”不同,“新四化”更加注重发展的路径,更加凸显“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新型城镇化的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造福百姓、富裕农民为宗旨,新型工业化突出智能工业、节能环保,农业现代化追求高效农业、强调食品安全,信息化则强调与其他“三化”的融合和渗透。“新四化”的“新”集中体现在“四化”融合集成、相辅相成。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着重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转变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推动工业化反哺农业,新型城镇化带动农村,信息化装备农业现代化,实现“四化”协调同步发展。

三、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耦合关系及其模型

1.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依次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三个阶段,显然信息化的产生要晚于工业化,工业化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催生出了信息化。信息化无疑是工业化高度发达的结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工业化之间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在工业社会的发展中,农业总体上要落后于工业,而农业又是工业化发展的基础,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农业现代化,并兼顾各方,以实现同步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

(1)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

一方面,信息化引领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带动工业化发展。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源于信息化形成的网络外部性,即信息化的外溢效应,这种外溢效应提高了传统工业的生产效率,或者对新兴工业内部的组织与生产带来新的生产率的变化。信息化给工业化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提供了先进的手段。通过信息技术向工业领域的渗透和应用,促使生产装备的智能化以及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提高生产要素的综合利用效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新转变,从而有效加快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

另一方面,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推动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动态过程。工业化的高度发展为信息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新型工业化对信息技术的巨大需求是信息化发展的动力。因此,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平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促进产业升级和实现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条件”,二者深度融合的切入点是“智能工业”,在现代化建设中应积极参与新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创新,把先进的信息技术全方位嵌入工业生产领域,形成柔性、智能、服务型的特色生产方式,这种“智能工业”的实现必将提升我国工业在全球产业链上的层次。

(2)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一方面,工业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工业化进程中第二、第三产业的不断扩张产生了大量的就业需求,必然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种合理有序的转移是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前提。同时,工业化产生的科技成果装备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加科技创新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从而实现对农业的反哺。此外,工业化过程中积累的社会财富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工业化发展促进了农业专业化分工,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有利于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带动高附加值作物和特色作物的开发以及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从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另一方面,农业的现代化的发展又给工业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随着农业现代化不断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从农业部门解放出来,并转向非农业部门,这为工业化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同时,农业现代化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基本的原料供应。工业化发展的任何阶段,都不开农业的原材料支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生产效率的提高,将会有更加丰富的原材料流入工业生产过程,充实了工业化发展的物质基础。

(3)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一方面,信息化是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手段,信息化的实现以及信息化支撑作用的发挥都需要一定的载体,即与之相适应的场所和空间。农业现代化则可以为它提供广阔的平台和足够的空间。因此农业现代化无疑是信息化赖以生存的载体,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也将推动信息化进程。

另一方面,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带动和加速作用,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引擎。随着信息化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逐步渗透,将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宏观决策水平,为农业发展带来新思路、新技术以及和新的管理方式、经营模式。以农业现代化为载体,将信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融入农业现代化之中,产生了“高效农业”,从而提高农业现代化的品质,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2.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新型城镇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其宗旨在于解决“人”的问题,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则更偏重于经济范畴,因此,这里将新型城镇化单列出来,介绍其与另外三者之间的耦合关系。

(1)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

一方面,新型工业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以及充分的产业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以工业的进驻为前提,工业生产经营带来的经济利益是城镇焦聚效应的基本动力。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认为:在工业化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人力与资本等生产要素大量向城市聚集,使得工业化和城镇化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现象。新型工业化导致城镇经济结构调整、非农产业扩张,加快推动城镇产业的集聚和优化,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是新型工业化重要的空间载体,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充分的生产要素支持。城镇集聚效应的发挥、辐射能力的增强以及公共服务功能的完善吸引着人、财、物和信息等要素汇集于此,使其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空间载体。同时,人力和信息等要素的组合可以产生原始创新,有力地支持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城镇需求规模的扩大和层次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推动工业化进程。基于二者之间的上述关系,在实践中应着重推动城镇发展和工业发达之间的良性互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如图2。

(2)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一方面,新型城镇化是信息化赖以生存的场所,是信息化发展的空间载体。城镇化集聚效应带来的优秀人才能够推动信息技术创新,提高信息化水平。而且随着城镇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备,信息化所需的硬件条件也可得到满足。信息技术的先进成果最先在各种要素聚集的城镇中尝试和应用,这种市场需求是信息化发展的源动力,当代城镇生活、管理等方面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大量高层次、专业化的信息需求是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的根源,总之,新型城镇化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平台和巨大的空间,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础。

另一方面,信息化能够带动新型城镇化,加速城镇化发展进程。信息化过程中涌现的一大批高级人才以及先进的信息技术给城镇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能够很好的为新型城镇化服务。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相互融合将优化城镇结构,提高城镇化水平。以网络组合为基础,将信息技术嵌入并应用于城镇生产生活、社会管理等各个领域,这种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融合的模式就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不仅扩大了信息化应用空间范围,而且可以有效提升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之间的关系如图3。

(3)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升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镇产业的发展以及城镇化集聚效应带来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产生了巨大的就业需求,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分配和平等交换,改变生产要素单向流动的发展模式,促进乡镇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从而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撑。而剩余劳动力的转出提高了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这都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进而推动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民的素质也会逐步得到提升,高素质的劳动者将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角,这也客观的带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另外,大量人口进城增加了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更新,从而有效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实现农业现代化不仅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还是保证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与途径。新型城镇化包括人的城镇化和土地的城镇化两个方面,这就客观的产生了对人力资源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需求,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扩大了城镇劳动力的来源,满足了城镇经济发展中对劳动力的需求。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使农业用地更加集中,土地资源相对富裕,为城镇地域规模的不断扩大提供了便利。此外,农民收入的提高增加刺激了消费需求,同时,规模化农业的发展对农机、农药、化肥等产品的需求也大幅增加,这都为城镇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会。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有效解决农业短板的途径之一,二者之间的关系如图4。

3.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耦合关系模型。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相互依托、相互耦合。“新四化”中,新型工业化是主导,信息化是手段,新型城镇化是重点,农业现代化是基础。新型工业化推动新型城镇化、装备并带动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促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提供坚实的基础,并促进二者的发展;信息化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支撑,通过技术外溢带动三者的发展。同时,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信息化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平台,势必促进信息化的发展。四者之间的耦合关系模型如图5。

四、 结语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紧密联系、相互耦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现代化建设体系。在实践中要充分认识并遵循“新四化”之间内在的耦合规律,以系统学思想为指导,科学规划、严格论证,尤其要注意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以及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四者之间的协同作用和集成效应,开创我国未来经济增长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强培.江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探讨.现代管理科学,2004,(2):51.

2. 姜爱林.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研究.财贸研究,2004,(3):2-3.

3. 徐大伟,段姗姗,刘春燕.“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制与互动关系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12,(2):9-10.

篇11

黄泛区农广校拥有雄厚的教学师资力量。其中,专职教师16人,兼职教师22人,所有专兼职教师均是“双师型”教师。在具体的培训工作中以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围绕国家需求、产业需求、农民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层次的农业人才,充实农场的基层干部,壮大农场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提高农场劳动者的素质,加速农场小康建设,同时带动周围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2014年9月23日,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主任、中央农广校常务副校长刘天金,农业部农垦局何子阳巡视员,河南省农业厅王锦屏巡视员,河南省农场管理局张鹏举局长到新型职业农工培育工程试点单位黄泛区农场分校举行揭牌仪式。至此,河南省农广校黄泛区农场分校正式启动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黄泛区农场分校按照“围绕主导产业、田间办班指导、培训专业农工”的培育思路,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工(农民)培养。把“田间学校”办到垦区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中去,把大学生集聚到垦区中去,把农场先进的农业生产理念传播到农村中去,把农村办不了的事拿到垦区去办,把垦区办不了的事拿到农村去办,通过垦地合作、场校合作来培育新型职业农工(农民),就是对发展现代农业、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问题,给予人才支撑、智力支持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围绕主导产业 田间办班指导

黄泛区农场职工的文化科技素质参差不齐,加之16个分场分布在扶沟、西华两县之内,居住分散,造成组织学员集体培训的困难。农广校按照“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工、田间办班指导”的工作思路,结合黄泛区农场产业发展实际,确定了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三种类型的新型职业农民,重点围绕小麦生产经营、水果生产经营、食用菌生产、生猪生产经营、合作社骨干员、小麦种子生产技术、水果生产技术、土壤配方施肥、畜禽防疫员、农机操作员10个主导专业,拓展延伸农广校教育培训职能,优化布局农广校教育培育网络,积极开展培育工作。

黄泛区农场分校充分利用农场系统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积极开展田间办班,在全国种业50强企业黄泛区农场地神公司、黄泛区农场鑫欣牧业公司、黄泛区农场天鹰缸套公司、黄泛区农场绿原化工有限公司,以及16个分场、4个农村、河南省华兴食用菌公司、三门峡卢氏农广校挂牌成立“田间学校(实训基地)”26所。建立起面向新型职业农工和农工子弟以及农场周边农村的教学培训点,努力打造以新型职业农工(农民)中职教育和技术培训为主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培训平台,使农场的“田间学校”成为培育新型职业农工(农民)的示范基地。以“田间学校”学习实训6天、黄泛区农场分校集中学习6天、外出参观学习3~4天的“三段式”为主的教学模式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并充分利用学校远程教育直播间,积极组织农业技术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收听收看中央农广校组织的远程培训。为现代农业发展培育出了一大批农业技术人才和科技意识强的专业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

二、选准培训方式 农民学习得法

在具体的培训教学中,农广校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的教育教学模式,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闲季节安排课程,分类别、分专业开展新型职业农工(农民)教育培训,以“送教下乡”、“田间学校”为主开展教育教学培训,积极开展种植、养殖等行业教育教学培训、技术技能培训。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学员特点采用“案例式、分组讨论式、参与式、互动式”等课堂教学法,老师做到重实践,注重解决农工(农民)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建立班主任终身服务制度,为每名学员提供一对一或多对一的终身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

在坚持传统手把手、面对面培训教学的同时,学校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手段,积极建立微信公众号、QQ与中国移动合作开通学员校讯通等,充分利用中央农广校的卫星设备开展职工远程培训,实现从传统培训到现代化、信息化培训的转变和创新。

农广校建立健全了完善的新型职业农工(农民)教育培训和后续跟踪服务制度,鼓励支持新型职业农工(农民)自愿参加农广校中专学历教育,组织新型职业农工自愿参加职业技能鉴定。

三、培训专业农工 学员学有榜样

黄泛区农场分校在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中,充分发挥专业农工带动作用,从而扩大培训效应。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班效果的好坏,与学员的综合素质和科技意识紧密关联。因此,精选专业农工,成为农民科技培训的重要一环。学校结合田间学校实际,把生产规模较大、创业意识较强的1431名种养大户、回乡创业的青年农工确定为培训对象,重点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全面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农业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知识。2014年学校为自愿参加继续教育的50名学员注册河南省农广校学籍,实行2年的中专学历教育,将对成绩合格者颁发河南省农广校毕业证书,通过对专业农工的培训和对种养大户的认定,更加积极地推进了新型职业农工的培训。

四、转思想改观念 强健人才队伍

通过培训,学员思想观念得到转变。黄泛区农场郭庄村是场属4个农村之一,全村1560余人,拥有3800余亩耕地,以种植黄金梨、桃、葡萄等水果为主,是远近闻名的水果种植村。常年来,果农们走以高产求效益的生产道路,曾经收到过好的效益。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低端水果市场萎缩,果农生产效益出现下滑趋势。因此,怎样发展水果生产,保持好的效益,成了郭庄果农的一大困惑。针对这一现状,黄泛区农场分校邀请场内外果树专家进行专业理论和水果发展趋势等培训,并组织学员到山东、郑州等水果生产先进园区参观学习、开阔眼界。通过学习,果农的思想观念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生产观念由短期效益型向长期效益型转变,走高端水果路线(生产高档水果),逐步向品牌化发展,打造农场优质水果品牌,成了郭庄果农的发展目标。通过理论学习,学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了;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学员学到生产专业知识;农业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了学员的法律意识,礼仪的学习提升了农民的外在形象。通过实训,郭庄学员果树修剪技术有所提高;七分场大豆高产技术得以推广;养殖区养殖户的防疫水平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