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保护自然重要性

保护自然重要性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2-26 14:51:5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保护自然重要性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保护自然重要性

篇1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10(2015)10-002-07

一、前言

以前,我们只会从大自然中不断地索取,并不断地破坏大自然,现在,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因为我们自己的无知而变得恶化。所以,保护自然的任务迫在眉睫。林地作为大自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我们人类而言非常的重要,对它的保护就是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保护。这项工作对于我们来说既是基本,又是重点。所以,做好这一份工作机会使得大自然不断的优化,也会使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好。下面,我们将谈谈对加强林地保护利用工作的方法,以及对加强林地保护利用工作的深入思考。

二、林地

2.1介绍林地

林地指的是用于林木生长的土地。从大的方面来讲,林地主要划分为八个类别,分别是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还有辅助生产林地。林地是森林、林木、灌木丛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载体,对于我们的生态、经济、国防、科学实验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2林地的重要性

森林可以说是地球的肺脏,他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出我们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氧气,并且它还具有调节空气和水的循环、影响气候变化等重要的功能。在经济方面,森林可以为我们人类提供木材,为我们提供制造东西方面的木材还有供我们用于薪火方面的木材。在国防方面,森林具有掩护国防基地、国防设备等的作用。在生态方面,森林可以作为防护林为我们遮挡风沙,并且可以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在科学方面,具有提供教学和科学实验实验场所的作用。所以,森林对于我们而言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作为森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土地,林地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2.3长白山林地

长白山林区是我国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林区,它在拉动我国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等多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长白山林区目前的森林覆盖率是70.56%,是我国重要的林区之一,在木材的生产、还有林特产品的生产方面都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保护长白山林地不受破坏对于我们而言非常的重要,这既是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保护,也是对我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保障。

三、加强林地的保护与利用

3.1问题

3.1.1林地的流失

林地流失在林地保护利用工作中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在林地流失问题中,一方面是因为法律的不健全而造成的,一些人钻法律的空子非法占用林地进行建造从而造成了林地流失。另一方面是林地保护方面监管力度不够大造成的,在监管力度不大的情况下,一些人会在森林中乱砍滥伐,从而导致植被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进而使林地流失。

3.1.2政策制度不健全

在林地的保护利用方面,国家的政策体系还是不够健全,导致很多地区不区分各地区林区的资源丰富度、生态区位等因素对其使用同一套政策标准。这种情况在林地保护利用工作方面徒增了很多困难,从而减小了林地保护利用工作的工作力度,致使一些林地得不到该有的保护和充分的利用。

3.1.3林地征用审核环节的问题

在现阶段的状况下,一直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林地征用上,一些建设单位在林地征用审核确定前就已经拿到了建设项目。意思就是在林地征用审核还未通过之前,他们就已经完成了建设的选址等的任务。对于一些比较小且不太重要的项目来讲还可以通过双方后期的商讨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对于一些国家重点项目来说,林地征用审核部门也就无计可施了。所以,这一问题对林地的保护利用工作是非常不利的。

3.2重要性

在重要性方面,我们可以从长白山林地来谈。加强对长白山林地的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将得到前所未有的保证。加强了对长白林地的保护可以从根本上使长白山森林得到保护,从而保证其森林中物种的多样性,包括植物的多样性还有动物的多样性。再者,森林得到了保护那么生态环境也就有了保障,这也是长白山地区环境优美、空气优良的原因所在。充分利用长白山林地,经济方面也将得到发展。在长白山林区中建造经济林地,这将会为我们的社会带去很多的木材,也将是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有就是长白山林区中的旅游观光林地,长白山林区中自然环境优美,开发旅游观光林区将吸引很多的中外游客,这将是拉动当地经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所以,以小看大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加强林地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要性了。

3.3如何做

3.3.1健全法律加大处罚力度

建立有效的法律机制,从根本上保护林地的流失问题。健全法律,不让不法分子有迹可循。在对人民群众方面,加大对乱砍滥伐的处罚力度,让人民群众迫于压力而不敢对森林进行砍伐。这是在保护林地问题上最直接也是最明显的一个方法。

3.3.2加大宣传力度

于政府,于林业部门而言,都应该加大对保护林地的宣传力度。做好宣传工作,告知人民群众保护林地的重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从意识方面改变大众,让一些意志薄弱的人认识到林地于我们而言的重要性。

3.3.3加强林地管理人力资源队伍建设

林业主管部门要将林地管理队伍的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在林地管理队伍中强化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组织培训活动,提高其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增强其服务意识与管理意识。这是从另一方面对林地保护。

3.3.4加强地方配套投资

任何工作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在林地保护工作上也不例外。投资的增加会对林业工作的建设带去便捷。所以,林业部门应该加强在拉去外界投资方面的工作力度。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林地是林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更是控制森林资源消耗、提高其生态防护效益、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措施,因此各级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要客观、真实地分析当前林地保护利用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既保证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又可以保证林地在占、补方面的动态平衡,实现林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五、参考文献

篇2

一、提高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生正处于单纯天真的年龄,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但对自己可能面临的突发事件的威胁却没有太多的防范意识。他们可能因为社会治安不良或者自然灾害等突发事故让自己陷入危险之中。如果学校没有实施相应的安全教育,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将会带来难以预想的损失。所以,小学教育中,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创建安全校园十分重要。

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措施

1.实施常识教育

小学生对社会上和大自然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的认识较少,导致他们的安全意识不足。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开展安全常识教育,让学生了解社会和自然环境中常见的突发事件,教会他们面临突发事件时应该怎样保护自己。教师可以向小学生宣传他们可能面临的社会治安问题导致的陌生人诈骗、勒索等情况以及各类自然灾害所导致的危险,教育他们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要在糖果和谎言的欺骗下单独去陌生的地方,遇到危险要及时向教师和家长反映并寻求帮助。

2.安排实践活动

教师对小学生实施安全教育之后,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那么就要安排多种具有实践意义的防范危险的活动,考查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真实情况下表现出来的自我保护能力。

3.实行师生配合

篇3

刘瑞敏

(河北省围场县塞罕坝机械林场 河北省承德市 068450)

 

摘要:天然林资源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的难再生性,资源一旦被破坏,在短时间内是很难恢复的,即使恢复需要花费的经济代价和时间代价也是巨大的。本文则主要对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的意义和相关措施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资源;天然林;保护措施

    为了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以及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 1998 年开始在全国全面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1]。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对天然林资源的保护,保护包括对天然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合理的使用天然林资源,让它在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之间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笔者根据自身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天然林资源的保护进行阐述:

一、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对天然林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首先就是对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天然林的数量、质量以及分布方面。对天然林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可以对水土流失的现象进行很好的控制,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我国天然林资源分布的地带大部分都在大江大河源头和重要山脉核心地带等重点地区,所以,对天然林进行有效的保护,对于保护这些地带的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等有着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荒漠化、温室效应等现象都和天然林资源的丰富与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2有利于促进天然林的可持续经营和林区的经济发展

    我国一直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天然林资源的保护上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天然林的保护上实现可持续经营,对于现在我们社会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得以解决。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减少对天然林的开采量,从而给天然林资源以休养生息的时间和机会[2]。

二、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的相关措施

2.1 法律措施

    想要真正实现我国天然林资源的保护,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通过对法律法规的健全,实现对天然林资源保护的法律途径,从而在现实意义上实现保护天然林资源的目标,促进天然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的自然环境日益恶化,各种资源的短缺等现象,都对我们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地威胁,要想真正达到维护生态的效果,依法治林是保护天然林资源的根本道路,也是必须要实行的道路,应该把保护天然林资源的相关法律法规归纳到我国现在已有的相关法律体系当中,让人们意识到浪费和破坏天然林资源的严重后果,从而实现保护天然林资源的目的。从国家层面来看,应尽快出台《天然林保护条例》,明确保护方针,确定保护原则,根据林木权属,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责,切实落实保护措施和主体。从地方层面来看,应切实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以林业保护为抓手,更好地实现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3]。

2.2 让全民参与到保护天然林的行列当中

    在我国,因为自然资源灾害造成的破坏事例已经有很多了,比如1998年的长江等地区的洪水,这就是由于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制利用,乱砍乱伐,造成了大面积严重的水土流失,形成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而且,随着我们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等,都在警告着我们保护自然的重要性的紧迫性。但是,真正实现天然林资源的保护不是政府的任务,也不是某个个人或公司的任务,而是全民的任务,只有让全民达成共识,都参与到保护自然资源的行列当中,才能真正的实现天然林资源的保护。首先,就是政府部门对于天然林资源保护的相关内容要进行大力的宣传,包括天然林资源的作用以及天然林资源遭到破坏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加大宣传让公众知道目前我国天然林资源的真实现状和我们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让公众意识到,只靠天然林资源保护的相关工作人员是不可能完成这么巨大的任务的,让公众意识到全民参与的重要性。其次,就是从事该保护工作的工作人员要扩大保护天然林资源带头人的队伍,主要是对于保护天然林资源志愿者队伍的扩充。最后,就是上文提到的,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3 要建立和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十二五”规划纲要对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专节论述,重点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过程当中,重要的是要实现主体之间的一种平等的补偿。随着补偿机制的不断深入,可以进而建立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同时还可以寻求一些更合适的其他的补偿机制。建立合适的、完善的补偿机制,能够更大程度上调动对保护天然林资源有热情的经营者,能够更加的提高他们造林、育林的积极性,通过建立良好的生态补偿机制,能够减少天然林资源的破坏量[4]。

总结:

总而言之,现在我国的环境问题是非常严峻的,我们一定要充分的认识到这个问题,从而展开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天然林资源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关系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一定要采取包括法律措施、全民参与、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等措施,实现对我国天然林资源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姚茹峰,李坤.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2).

篇4

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的环保意识非常的薄弱,工厂所获效益往往是通过牺牲环境为前提,直到近代人们才更多的注意环保问题,也提出了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的思想。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它们不属于一个行列,却是密不可分的两个主体,经济发展往往是依赖于自然所带来的资源,而且许多传统工业对生态环境破坏特别大。如果想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是必然。只有实现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才能让人类社会进一步前进,人们赖以生存生活的环境才能更安全。

一、区域生态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一)生态资源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往往都离不开自然资源,也称为“劳动对象”。人类利用的资源可分为直接资源产物和间接自然资源产物,直接资源是树木、矿产、土地、石油等;间接资源包括钢铁、棉纱等。对于人类有需求的资源,必定出现人类的生产活动,无论是自然的直接资源或是间接资源在人们生活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资源,人类的经济发展绝对离不开自然资源。

(二)生态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每个地域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地域的经济基础,我国就存在许多的生态条件,也导致了我国各个地区经济的分化问题,各个地域的生态资源状况决定了当地投资的侧重点以及发展点,生态资源很大程度上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方向、水平。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果生态环境被破坏,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会成为空谈。

二、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我国对区域生态的宏观调控以及各地政府生态制度。我国应该加强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宏观调控,出台更多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把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成果投入到保护生态环境中去,社会应该不断完善、健全经济管理制度,加强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大降低对生态的危害。各个地方政府应该制定一个符合当地需求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要把经济发展建立在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加强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对于一些资源要进行有效的再利用,做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经济保护宏观上需要国家与政府相互帮助才能有效完成,而且二者要相互监督,达到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区域政府应该用经济调控手段以及先进科技保护生态环境。现如今的生态问题,最主要的罪魁祸首就是各个企业,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破坏了区域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更是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对环境的破坏应该间接成为各个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是这些问题却是由社会来背负。所以,政府应该针对一些高污染企业,进行对企业成本调控,让生态成为企业的内部成本。对于一些破坏生态平衡的企业,政府应该通过政策提高企业赋税,作为生态环境补偿。

(三)建立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要想保证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好的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当地政府应该实现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不仅是需要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同时也需要与区域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使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在生态环境承受之内,生态环境能够有效净化。而且生态环境协调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企业不应该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自身的长远发展。

(四)加强区域保护生态环境微观化,提高对企业的监督力度。想要从根本上缓解区域生态问题,政府应该将区域环境保护微观化,对各个企业进行严格管理及监控。把环境破坏列入法律的范畴之中,对于环境问题要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把法律政策落实到各个企业之中,让企业每个生产环节都要考虑到环境保护的问题,加强企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于每个企业的生产侧重点不同,使得企业对生态环境的需求不同,当地政府应该结合当地情况,制定一个符合当地发展的生态保护政策与标准,对于生态资源的撷取要适度,鼓励当地人民对企业的监督,让企业的生产过程更加透明化。

(五)提高区域人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对区域生态的破坏不仅是企业这一部分,社会公众也有推卸不了的责任,人们在享受着科技带来的成果的同时,环境保护意识却没有丝毫提高。各个区域政府应该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公众应该做到环境保护从我做起,在享受自然给我们带来美好生活的同时,做到对自然的保护,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

三、结语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态自然所提供的资源,人类社会发展不应建立在破坏生态环境之上,要真正地做到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国家及政府应该加大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法律力度,利用人类最新的科技成果投入到自然保护中去,实现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篇5

关键词: 《灰色夜枭》、生态批评、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 I2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4-0225-02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力度也不断增强,生态环境的平衡逐渐被打破,地球上的生物正受到生存环境的威胁。生态批评的崛起充分的证实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全人类进步的标志。生态批评在文学领域发挥了极其大的影响力并表现了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灰色夜枭》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来,根据原有的事件,并加以延伸,生动地演绎了主人公阿齐在原始森林过着犹如原始人的生活,以及表现他与动物伙伴间特殊的沟通方式。灰枭阿齐生于英国的黑斯廷斯,他童年郁郁寡欢,他向往印第安人的与自然融合为一,梦想当一名印第安人。1906年,在他18岁的时候,他离开英国前往加拿大的北方丛林过起了真正的印第安生活,伐木造房,打猎糊口,其他日用品靠出卖毛皮来换取。在印第安人部落中的生活,他当了一名设陷阱捕兽的猎人。本文试从生态宏观视角来剖析《灰色夜枭》中所展现生态思想、“人类中心主义”制约下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关系,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探求该电影给我们的生态启示。

一、《灰色夜枭》中展现的生态思想

人类文明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二十世纪,物质文明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却满足不了人类自身贪婪的欲望。无限度的利用大自然创造各种利益,不顾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循环---物种的濒临灭绝、资源的过度开采、全球气候变暖、空气及水等资源的污染等。人类物质和科技的进步与生态文明生态环境的不同步不和谐的现象已骤然出现,将给人类带来了生态灾难的威胁。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批评方法是时代的产物。生态批评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作为一种文学批评形式,生态批评深刻影响着全世界的文学界并广泛出现在各国。而广为接受的是美国生态批评的主要倡导人彻丽尔・格罗特费尔蒂对它的定义:“生态批评是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批评。”[1]生态批评是人类思想文化领域里的一种自我环境保护意识的体现,是一种文化意识的价值体现。具有责任和意识的批评家充分地认识到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从主观和宏观的角度去关注拯救地球。从思想文化的领域来看生态批评是一种艺术的文化批评具有独特的存在意义及价值,从各个社会文化因素引导人的思想、意识、用一种宏观的眼光是探索去发现人类对大自然的态度和行为,进而影响改变全世界及社会的发展机制模式,进一步深入分析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制约性,将分析的理论与实际的文学研究充分的结合,体现文化因素与自然因素的综合化和统一化。生态文学研究者乔纳森・莱文说:“我们的社会文化的所有方面,共同决定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独一无二的方式。不研究这些,我们便无法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历史地揭示文化是如何影响地球生态的。”[2]

《灰色夜枭》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关于环保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尤其是影片中阿齐和女主角所提倡的对海狸的保护,因为海狸的数量因大量成年海狸被捕杀去做海狸皮帽且幼年海狸又没法独自生存而减少。虽然当阿齐的身份被公之于世后,人们对海狸保护以及其他环境保护的行动被搁置,但是最终在阿齐去世后的几年后,人们还是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阿齐虽然不是真正的印第安人,但他为了阻止那些滥杀珍贵动物的人们,为了保护原始的大自然,不惜一切地向人们宣告呼喊,“拯救自己就是拯救自然”。他身份的做假跟他为环保所做的贡献相比根本微不足道,他这样的人应该让人肃然起敬。

二、以解构“人类中心主义”为目标的生态批评

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主要受思想、文化、社会发展模式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而生态环境的问题实质就是人类主宰一切也就是人类中心主义统治地位所造成的生态危机。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机制制约了西方文化的发展方向,西方的思维模式形成决定了西方人对待自然的基本态度,以一种二元对立思想来划分主体和客体即:人类与自然。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就是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有且只有人类才是价值判断的主体并且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只有拥有意识的人类才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类自以为凌驾于自然界万物之上,进而将人类与自然、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视作征服与被征服、改造与被改造、控制与被控制的二元对立关系。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支配下,不仅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而且企图凌驾于自然之上,为利益不惜牺牲环境,不顾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肆意的开发、控制、占有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打破了万物的规律,物极必反,最终造成人类自身的悲剧。

生态批评家雷切尔卡森指出,“生态危机最主要的根源就是支配了人类意识和行为数千年之久的人类中心主义。”[3]生态危机有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这种危机在潜伏时期往往不易被察觉,但危机一旦形成,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难以恢复。因此,当它还处在潜伏状态时就应该提醒人们警觉起来。生态平衡的破坏主要是人为造成的,也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被克服和消除。恩格斯曾经说过:“到目前为止存在过的一切生产方式,都只在于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有益效果,那些只是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由于逐渐的重复的积累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的结果,是完全被忽视的。”[4]这一语道出了人们在追逐经济利益中表现出来的短视性、急功近利行为。换言之,就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只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忽视或无视对自然、社会的长远影响。对自然采取只破坏不建设、只索取不补偿、只污染不治理的态度。

在《灰色夜枭》前半部分,主人公阿齐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支配下,为了自己的利益, 以捕杀森林动物来换取钱财还债。后来,由于受到妻子的影响,成为海狸的保护者,最终建立了一种与自然亲近的价值观。这种价值取向的转变解构了长期支配人类思维模式的人类中心主义,打破了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使得阿齐明确认识到作为人类的一员应当对自然承担的责任,把保护原始森林环境看作自己的责任。另外,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支配下,一些无良的毛皮猎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肆意破坏他所在的加拿大原始森林,以获得动物的皮毛,并将猎枪和炸药等破坏带进与世无争的森林,森林遭受了工业文明时代的产物的威胁,森林生态正在恶化。阿齐愈看清楚他们贪婪的面目,愈觉得必须阻止情况恶化。通过写书、各地演讲等号召人们的环保意识,以及保护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反人类中心主义就是要打破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帮助人类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制约,重新构建全新的生态价值观,敬畏自然,尊重他人,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他人的和谐共存与发展。

三、《灰色夜枭》的生态启示

《灰色夜枭》是一部非常好的保护环境和动物的宣传警示影片,阿齐通过自己的行动向人们证明了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同时也给我们生活在今天生态危机此起彼伏的当代人以生态启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永远是相辅相成的,相互制约的,精神压抑恐慌是工业时代的必然产物。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仅是对自然生态法则的无知,更是资本主义对利益看重超于一切。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倡导的价值观曾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科技前进的步伐。人类价值观的转变使人更加不注重生态的平衡与自然的法则,没有 以可持续的宏观视角去看待人类与自然的发展。当人类满足了物质需求却感到一种价值失落和精神恐慌,这种失落和恐慌让人类又开始向往和谐平衡的生存环境。梭罗认为,“人的发展绝不是物质财富越来越多的占有,而是精神生活的充实和丰富,是人格的提升,是在与自然越来越和谐的同时人与人也越来越和谐”[6]。

人类中心主义自造成的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危机,阿齐以印第安人的身份到各处宣讲,以期引起更多人的努力,警示人们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性批判人们过度开采自然资源、破坏人与自然关系的错误思想。虽然他的印第安人的身份受到质疑,遭到调查,但他为环境保护所作出的努力是无法抹去的。人类价值观的偏差、精神恐慌与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破坏是紧密联系相关的,这表明我们就是要从文化、价值观等一系列的社会及社会关系根源入手来根治解决当今环境问题。遵循大自然的可持续就是保护我们人类发展的可持续,就是保护我们全人类,人类也是大自然的一分子更应该维护保护自己的生态家园。

参考文献:

[1]、王诺. 生态批评:发展和渊源[J].文艺研究 2002,(03)

[2]、朱新福. 美国生态文学批评述略[J].当代外国文学 2003,(1)

[3]、马凌. 征服与回归: 近代生态思想的文学渊源[J] 外国文学研究, 2003,(01)

篇6

2数据来源及方法构建

2.1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云南省2013年环境状况公报》、《云南省自然保护区名录2013》、《云南减灾年鉴2013》、《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3》等。

2.2方法构建

生态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其他生命物体和非生命物质被视为环境要素(如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等)所组成的综合体。生态环境传统单要素评价方法更侧重分析单一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而在现今多元化的社会发展下,生态环境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特征,生态环境基础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愈加明显,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研究力图克服传统传统单要素的局限,创新性的构建多要素综合评价方法,注重强调生态环境基础内部的系统平衡与外部的协调可能。

3评价结果

3.1环境容量中等

以云南各州市河流断面中COD、NH3-N两者入河剩余量的最小值为依据的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生态环境容量中等,12个地州市处于中等到较大的等级,运用Arcview数据自然分级的研究结果显示云南水环境容量可分为5级。

3.2生态环境较脆弱

脆弱度越大生态环境越脆弱系统稳定性越差;脆弱度越小生态环境越脆弱程度越低,构建云南省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标体系(表2)。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生态较脆弱,并分为4个等级,其中12个地州市处于中等脆弱及以上。

3.3生态环境较重要

生态重要性是省级划分禁止开发区的依据,云南省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共157个,总面积28253k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7.4%;其中国家级20个,省级38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面积21260.21km2,生态环境较重要。GIS的SpatialAnalyst模块生成各栅格的区域生态环境重要性评价图,结果表明:云南省16个地州市的生态环境重要程度分为4个等级,其中12个地州处于中等以上重要性。重要性较低区面积约10.3万km2,约占总面积26.5%。重要性中等区面积约11.4万km2,约占29.2%。重要性较高区面积约9.3万km2,约占23.84%。重要性最高区面积约7.54万km2,约占19.3%。

3.4自然灾害频发

结合云南省自然灾害基础数据,构建自然灾害要素危险性评价体系,如表5所示。运用格雷厄姆法自然灾害评价结果表明:云南省属于自然灾害频发区,16个地州市灾害危害程度可分为3个等级:(1)灾害极危险区:东川,面积1858.79km2,约占总面积0.48%。东川地处小江断裂带上,地震活动相对频繁,地表地质破碎度高,属少雨地带,长年采矿导致东川的生态严重退化,恢复成本极高。(2)灾害危险区:耿马、弥渡、姚安和鲁甸,面积8730km2,约占2.24%。耿马和弥渡发生地震灾害和滑坡泥石流;姚安和鲁甸近年地震灾害较明显。(3)灾害一般危险区:玉溪、楚雄、昭通、红河、普洱、保山、临沧和德宏、大理、丽江和迪庆部分地区,面积142397km2,约占36.51%。昭通存在地震和泥石流;红河滑坡泥石流较多见;滇西地区存在地震灾害。

3.5生态环境空间分异明显

从表6云南省各地州生态环境质量综合得分可知,综合值测算法结果将云南省生态环境分为综合平衡区、效率主导区和环境主导区。综合平衡区:保山、西双版纳、曲靖、怒江、普洱和临沧。这些地区自然地理环境良好,生态效益与环境质量水平相对平衡。怒江、普洱和临沧水环境容量大于6500t/a,水资源丰富,水环境容量较大;保山和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较丰富度较高,地表植被稳定程度较高,生态极重要区域比例分别为21.04%、13.62%,属于生态重要性最高区域;曲靖生态轻度脆弱,生态环境抵抗能力较好。效率主导区:分布在滇中城市群昆明、玉溪和楚雄,该类型区经济最发达,资源利用效率高,技术水平相对较高,人文环境较好,生态效益高于环境质量水平,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昆明、玉溪和楚雄生态均轻度脆弱,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强,较快发展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导致环境质量落后,楚雄(3071.41t/a)和玉溪(2098.38t/a)水环境容量较小,昆明滇池流域水环境容量亮红灯,保持生态效益的同时积极改善环境质量,是昆明、玉溪和楚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环境主导区: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质量,可持续发展以环境质量为主,自然资源利用率不高,生态效益较低,主要包括文山、德宏、丽江、迪庆、红河、大理和昭通。这些地区的万元GDP能耗不高,第二产业比重较低,第一、三产业比重大,人均GDP较低,生态资源利用率不足;这些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较多,生态环境较重要,其水环境容量均大于3500t/a,而生态属中度以上脆弱,植被恢复难度大(图6)。从生态环境整体视角看,云南省的生态环境基础相对良好,但因山区地理环境的复杂多样性,部分区域生态环境面临着挑战;从空间上看,以环境容量、生态环境脆弱性、生态环境重要性及自然灾害危害性4个指标评价,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滇西北、西南地区相对较好,滇东北、滇中地区相对薄弱。

4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4.1深度挖潜,提高环境主导区生态效益

环境主导区通过认真实施新一轮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刚要,建设完善植被覆盖度动态监测网络,严格落实林地保有量,持续推进育林育草工作,科学开发地上地下空间等手段,深度挖潜土地利用潜力,提高地表植被覆盖度。同时,文山、德宏、丽江、迪庆、红河、大理和昭通通过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加生态资源利用率,逐步提高生态效益水平。

4.2生态设计,提升综合平衡区环境质量

综合平衡区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出发,设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曲靖积极发展轻工业和服务业,预防高耗能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隐患;保山、西双版纳、怒江、普洱和临沧认真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积极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试点。强调综合平衡区开发与保护并行,提升环境质量和容量。

4.3改变路径,加强效率主导区改革转型

效率主导区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依赖路径明显,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阻碍了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昆明、玉溪和楚雄通过“强改革”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突破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改变传统的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转变生产方式来推动经济转型,实现“强投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向“强改革”转变。

4.4法制建设,加快依法治省依法治生态

综合平衡区、效率主导区和环境主导区都要深入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力推进各区依法治生态,坚持环境为先发展,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宣传力度,为保护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发挥基层环保部门的监察功能,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保障。

篇7

全册共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意在使儿童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熟悉世界海陆分布等情况,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了解中国的面积、行政区划、地理位置,让学生知道各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的重要性,正确对待互联网。第二单元《地球生病了》,使学生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学习一些常见自然灾害中的自救知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增强学生自觉主动保护物种的意识和情感,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良好习惯。第三单元《世界问题还不少》,使学生懂得和平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正确对待科学技术,初步了解联合国的性质和宗旨以及重要作用等。第四单元《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了》,意在使学生能够逐步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并据此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发展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全册教学要求:

1、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熟悉世界海陆分布等情况,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了解中国的面积、行政区划、地理位置,让学生知道各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的重要性,正确对待互联网。

2、使学生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学习一些常见自然灾害中的自救知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增强学生自觉主动保护物种的意识和情感,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良好习惯。

3、和儿童一起走进多样化的世界。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宽容的心态,正确认识其他文化,积极吸取外来文化的养分,更好的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4、使学生懂得和平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正确对待科学技术,初步了解联合国的性质和宗旨以及重要作用等。

5、使学生能够逐步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并据此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发展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直面并审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学会独立。

2、以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话题,逐步向学生打开成人生活的大门,在参与和探索中成长。

3、从各个不同方面和角度展示社会的多样性,把儿童培养为优秀文化的一代新人。

4、向学生展示新的自然观,使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四、提高质量措施:

1、教法与时俱进,适应学生的实际,以及新课改的需要。

2、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课内与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

3、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4、经常开展与课堂有关的活动。

5、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全册教学进度安排表:

第一单元   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   第1周至第3周

篇8

0引言

自从进入20世纪以后,人类社会工业化程度在不断加深。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不仅促进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科学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也给生态自然环境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雾霾、水土流失、赤潮、臭氧层空洞等都是由于人类经济活动所引发的自然灾害。因此,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应当加强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而在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中,环境影响评价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所谓环境影响评价,可以被称为是环境预断评价。通过这种评价方式能够尽可能精确的评估某一个工程给周边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以此来判定工程是否可以建造。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工程建造的规模和数量都在增加。因此,在进行环境工程建造时,笔者认为也应当采用环境影响评价,以此来评估环境工程是否可以进行建造,从而对当地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提供帮助。

1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工程的重要性

对于任何一个工程的建造,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都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在传统建造领域中,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希望能够尽可能的缩短工期,从而实现成本的节约。因此,部分施工单位采取了直接建设的方式来进行工程建设。然而,这种直接的建造方式往往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甚至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取更高的收益,会采取破坏周边环境这样恶劣的手段来进行建设。这样不仅会破坏我国的生态自然环境,同样也对生态自然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造成极大阻碍。在这样的情况下,引入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就能够有效抑制这一类情况的发生。因为环境影响评价,不仅可以有效保护环境工程的周边环境,同时对于环境与人类社会日常活动进行了详细的考量,以此更加长远地进行环境保护工作。要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首先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环保意识,这样才能平衡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保护当地生态自然环境的同时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2当前环境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排污处理

污水不但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毒性,其中一些难降解的化合物,一旦没有经过有效处理就排入到当地水体系统中,必然会对当地的水资源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因此,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和流程来进行污水的处理工作。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环境工程并没有建造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仅仅只是简单的进行处理后就将污水排入到水资源系统中,从而造成污染,严重的甚至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2.2过多的生活垃圾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生活垃圾过多也是环境工程建造中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导致这样情况的发生,是因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规模和数量在不断增加,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从而使生活垃圾的堆放数量也大大增加。从相关数据来看,一个规模较大的二三线城市,每天就会产生出几千吨的生活垃圾。而这些生活垃圾若没有及时的进行处理,就会对整个城区的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对城市居民的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在传统的处理方式中,对于生活垃圾都是将它们搬运到城郊较为空旷的地方或者直接就地焚烧。然而,当前各式各样的材料被应用到国民的生活中,若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焚烧,很有可能会产生出有毒的物质而对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

2.3工作人员问题

虽然已有地方政府以及国家相关部门大力宣传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此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然而,部分工作人员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认知仍然停留在需要保护的程度,对于如何进行保护一无所知。这样的情况就导致工作人员在进行环境工程建设时,却没有充分考虑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因此使环境工程的建设反而会对地方生态自然环境造成危害。

3加强环境工程中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策略

3.1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要在环境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更好地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从而减弱工程建造以及运行给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就要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以及环境保护措施的宣传工作,从而让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民众认识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保护生态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加认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另外,相关部门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环境监督制度,来有效的保障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从而更好的保护当地生态自然环境。

3.2进一步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审批

从当前环境工程的建造工作看,必须要进一步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审批,使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环境工程进行更加精确的评估和判定。①环保部门需要严格把关,对项目各个流程的审批进行把控。②针对准备建设的环境工程,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综合性的环境服务,一旦发现项目工程存在不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的情况,就一定不能批准后期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环境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为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贡献。

3.3开展多方主体的协调工作

在对环境工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会对不同的主体单位进行审计。因此,要更加顺利地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就必须协调好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进行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同时还能够尽可能避免经济纠纷的发生,确保不同主体之间的经济效益,以此共同实现工程项目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4结语

随着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工程的建设也十分重要。而在进行环境工程建设时,必须要注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通过环境影响评价能够更加有效地做好当地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祝莉,祝茜.探究环境工程中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47):242.

[2]陈建华.环境工程对策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探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27):00197.

[3]陈建华.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工程对策的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31):00201.

篇9

摘要: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关系到人类自身和社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形式,影响到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重点探讨了环境保护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环境保护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重要性

0 引言

21 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但是也给今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障碍,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资源和环境因素。尤其是随着现代制造工业的不断发展,使得环境污染日益恶劣,严重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这样的以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我们必须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最终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首先,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而保护环境是每一位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环境保护可以保证可持续发展最终目的的实现。其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可以协调发展的,这是因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以良好的环境条件为基础的,而环境问题的解决是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必要条件的,二者紧密联系,互为依托。只有保护好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此外,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与资源,环境与资源一旦衰退,将不能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2 环境保护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1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现代科技进步创造了空前富足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目前,我国的环境日益恶化,雾霾笼罩、水体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相当严重,这都是由于人们环保意识淡薄造成的,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保护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已经变得非常的重要,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关注长期的环境承载力。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持, 环境保护需要经济发展所能够提供的资金和技术, 而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想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搞好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密不可分的,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维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环境保护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2.2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为了实现社会的经济发展,人类在以环境为代价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大气污染等,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主要是由于人们没有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20 世纪以来,尤其是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工业“三废”污染问题日渐突出,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能源枯竭、温室效应等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再加上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多,更是严重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环境。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人类才意识到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出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悲观状况。因此,要想谋求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环境问题,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2.3 有助于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可持续的发展

环境保护的实质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对环境的保护,首先能够使环境和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最终达到保护生产力的目的;其次,环境保护能够防止生态破坏,把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环境保护充分融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力的效益,维护生态平衡。与此同时,通过科学的方法开发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因此,立足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更能促进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3 加强环境保护袁实现可持续发展

3.1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环保相关的制度体系

要想从根本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 改善环境质量出发,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发展规划,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此外,为了保证生态环境建设的成功, 必须有效控制人口增长, 全面落实积极有效的人口政策和各项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措施,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社会。

3.2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打破了传统经济发展理论中经济和环境被人为割裂的弊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循环经济基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注重物质的循环利用,做到物尽其用。目前我国要想实现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应注重绿色技术支撑体系的开发和建立,采用清洁、无害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还可以开发建立一批新型工业生态园区,大大降低生产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尽可能将污染物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时,还要加强科学和严格的管理,推行绿色GDP,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现状,走经济和环境协调健康发展的道路。

4 结语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注重发展循环经济,保证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减少浪费,最终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一、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重要性

野生植物资源不仅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维系着整个野生生物种群、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态平衡。而且它也是整个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野生植物资源因为具有生态性、多样性、遗传性和可再生性等特点而区别于其他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得野生植物资源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占有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首先,野生植物在在维系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础。同时野生植物资源也是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可以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野生植物不仅在提供食物、药用和工农业生产方面有重大的作用,同时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提高人类科技方面的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对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对维护生物的多样性和维护生态的平衡,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野生植物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方面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野生植物作为绿色植物,是有机物质的第一生产者,可以有效地利用光能和水分直接或者间接的为异能生物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正好可以满足自然界物质的能量循环的需要。野生植物不仅在提供食物、药用和工农业生产方面有重大的作用,同时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提高人类科技方面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础。同时野生植物资源也是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可以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而且野生植物资源具有种类繁多,有丰富多样的基因的特点,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野生植物资源具有很好的食用价值,但是还有大量的可食用的野生植物资源处于未开发的状态,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现有的食物种类,对于稀有的品种和风味产生了更大的需求。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野生植物逐渐走向人们的餐桌,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们的饮食文化。在人们饮食需求多样化的今天,可食用的野生植物资源是满足这一趋势的主要途径,具有十分巨大的开发前景。

野生植物资源也是重要的原材料来源,随着工业化的高速发展,更多的具有原材料价值的野生植物将会被开发,促进工业的发展。同时野生植物资源还具有很好的观赏、绿化和旅游价值,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镇绿化美化要求的日益增长,野生植物资源的观赏价值更多的被人们发现,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野生植物资源还具有很重要的药用价值,在常规植物资源不能根本治疗人类疾患的时候,就需要对野生植物资源进行大范围的研究,越来越多的野生植物资源的潜在药用价值也会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

二、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人们对野生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保护意识还很淡薄。野生植物资源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哪怕是一种的野生植物的形成也需要几十万甚至是几百万年的时间,但是毁灭却是很可能发生在一夜之间。大部分野生植物资源的灭绝都是因为社会公众和各级领导部门对于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意识淡薄,认识不足,直接导致了相应的保护工作资金投入不足,保护管理部门的人员不到位,致使保护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大量的野生植物资源的生长地被其他用途所侵占,而很多的物种被过度的采挖,直接导致了我国的野生植物资源的大量减少,生长环境严重退化,分布地区减少,物种濒临的危险更加的严重。更为严重的是现在大量的野生植物资源正濒临灭绝,甚至其中的一些物种已经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对野生植物资源的家底认识不清,给科学保护管理野生植物资源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虽然相关部门组织过对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资源的普查工作,但大部分也都因为资金不足等原因,只是调查了其中很少的一部分,与我国繁多的濒危灭绝的野生植物资源相比实在是收效甚微。总之,我国对于野生资源的保护工作起步相对比较晚,缺乏相关的保护管理方面的经验,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保护管理系统。

三、我国野生植物资源的发展对策

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目的就是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力争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护生态的平衡。野生植物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为了使野生植物资源的数量得到不断的扩大,就要遵守相关的自然规律,才能对更好地为人们所利用,根据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以及在保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弊端,在保护的管理工作中可以进行适度大胆的改革,既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又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就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制定出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有效机制。各级野生植物保护管理机构以及森林公安机关要密切配合,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执法的监督,依法严厉地打击破坏野生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促使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工作向良性和健康方向发展。

同时也要提高公众对野生植物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努力提高社会各界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认识。各地区也要充分充分认识到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加强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制定出行之有效的保护管理的措施,使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要重视对于保护区的认识,力争强化整体的布局和规划工作。将保护区的建设和相应的保护机制相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机制。

总结:

综上所述,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有至关重要作用。我们要加强对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促进野生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篇11

“人类文化”展览廊宣示湿地对人类的重要性,并以印象化的方式带出四大主题:文化传统、生活必需、休闲生活和心灵启迪。“湿地挑战”则以互动游戏引领访客探索人类活动对全球湿地的威胁。除此之外,访客中心内亦设有介绍湿地的角色和功能的“湿地知多少”,以及可让访客欣赏和观察户外淡水沼泽的“观景廊”。

2人工湿地在园林景观中的功能表现

有资料显示,占地400平方米的湿地,每天可处理160~200t污水,可提供800~1000人的小区用水。既给城市污水找到了出路,同时还造就了一片绿洲,形成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生态景观和景点,进而美化净化环境,克服了传统污水处理后有污泥产生等不足,达到了保护自然生态的效应。近几年来,人工湿地系统在我国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产生了良好的环境治理效应。在美国,人工湿地已逐步发展为将湿地、生物、景观等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进行统一规划和设计,最终实现洪水控制、水质自净、生物繁衍、人类休闲娱乐的综合效益。

在国内,人工湿地在城市公园建设中虽起步较晚,但依然取得了可观的效益,1997年,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所设计了洪湖公园人工湿地系统,使水质得到了净化,补充了景观湖泊,生态效益显著,已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之一。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