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人文地理的特点

人文地理的特点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2-27 14:40:5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人文地理的特点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人文地理的特点

篇1

一、期末地理的命题特点通过对近年海淀期末地理部分的试题剖析,不难看出其试题命制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围绕人文地理核心主干内容选择“中心问题”,突出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和把握的程度。

2、创设问题情境,凸显信息处理与分析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3、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有机结合,要求考生能运用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和观点来分析评价某一区域环境中人类活动的合理性或对人类的不合理活动进行反思,从中渗透着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二、期末复习备考的有效方法与策略人文地理内容虽然具有“多而杂,偏记忆”的特点,但从考试角度看,对其复习也是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探。根据上述人文地理考试命题特点和复习原则,人文地理复习方法与策略关键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抓准人文地理的核心内容(构建人文地理知识结构),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从总体来看,自然地理较难,但规律性强,容易抓住重点;人文地理容易,但内容分散,很难抓住重点。因此,要运用知识结构法来复习,通过知识的内在的联系,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

人文地理以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为主线,其考查的主干知识(内容结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类活动的空间布局的区位分析。包括农业发展、工业布局、聚落(城市)形成、交通线(点)建设、商贸活动、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等。

(2)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包括自然资源的类型和特点、资源(能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资源(能源)利用问题与环境保护;主要环境问题现状、分布、成因、危害及解决办法;可持续发展概念、原则、模式、案例等。

(3)人口和城市。包括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分布,人口数量、素质与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迁移,人口问题与解决办法,城市区位因素;城市地域结构与功能区的合理规划、城市化进程,城市化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4)采用多种方法,多角度掌握中国和世界地理概况。对中国和世界热点区域,要掌握其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探讨区域发展措施。

2、理解基本概念与原理,认清发展规律。

人文地理的核心概念主要包括区位、产业结构、工业布局、农业布局、农业结构,农业地域类型、传统工业、新兴工业、交通枢纽、人口增长模式、人口迁移、环境人口容量、城市功能区、城市化、城市规划、环境自净能力、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旅游活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等。

人文地理规律和原理,主要包括人口增长变化规律、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转变、城市化规律与城市布局(合理规划)原理、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原理、农业生产活动的合理布局原理、交通点线的区位选择、工业的区位选择(布局)原理、资源开发与交通建设原理、旅游欣赏与旅游资源开发原理、旅游景观欣赏要求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环境问题成因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等。理解、掌握和运用这些规律原理对人文地理学习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3、要运用专题复习法,系统掌握人文地理知识。

人文地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复习应以专题复习为宜,而且专题的确立宜大不宜小。如果专题过小,不仅综合性会大大削弱,而且会显得很琐碎,导致死记硬背现象。

根据人文地理特点可确立的专题有:

(1)区域的经济发展。包括农业的生产活动与区域开发、农业区位条件分析,现代农业选择;工业的生产活动与区域开发、工业布局分析,工业基地与工业带问题,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方式及交通运输网中的线和点、交通方式与条件分析等。

(2)人口与城市。包括人口问题、城市区位分析、城市规划与布局、城市化及城市化问题等。

(3)旅游地理问题、大型工程问题、资源开发、资源的跨地区调配、环境问题及保护等。

(4)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等。

三、几点注意事项1、人文地理问题的分析不是孤立的,往往与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紧密结合。

2、提高人文地理的得分率除了要加强解题指导外,还要拓宽人文地理的知识范围,增加人文修养也是非常必要的。

篇2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学习模式和学习方法发生了巨大转变,课程网络化成为教育方式多样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网络化是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一、“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意义与目的

“人文地理学”是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以人地关系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由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课程资源极其丰富,因此,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优势,进行人文地理学课程资源网络化建设,对于深化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以及研究性教学的开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人文地理学有着复杂的学科体系,具有众多的分支学科。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主要有经济地理、城市地理、乡村地理、人口地理、文化地理、政治地理、军事地理、旅游地理、社会地理等,各学科互相交叉,构地理综合体。复杂的体系结构,困扰了很多刚入门的学生,需要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将这种体系结构展示出来。

其次,当代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广泛,信息资源非常丰富。第一手资源虽然有着亲身体验,印象深刻,但是人的直接行为空间毕竟有限,通过间接行为空间,获取间接资源,同样很重要。

再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在不停地运动中,并且运动速度相对于自然地理的研究对象要迅速很多,各地区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学习与研究人文地理学,不能仅仅是停留在某一时期特定的环境下,而要有时间跨度,这样的学习和研究才更有深度。而传统的媒体资源更新较慢,不能响应更新频繁而迅速的人文地理研究对象,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媒体资源来支持人文地理的学习与研究。

最后,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文字,还有各种地图、动态和静态的图像以及大量的统计数据等。因此,人文地理研究不能单纯地依赖某一种媒体,要多种媒体结合,使用各种媒体资料。

综上所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结合人文地理学科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由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逐步转变为课堂讲授与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模式,扩展学习主体自主学习的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平台,强化学生能力培养,是“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二、“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思路

1 运用多元化理论指导。根据《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即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因此,“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应在现代课程理论、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和现代远程教育理论等多元理论的共同指导下进行。例如,根据现代课程和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每一位老师和学生对课程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中,总要融入个人独特的生活经验,形成不同意义的生长域。因此教学设计不再是简单的设计之后加以实施的问题,而是一个在学与教的具体情况下和在学与教的互动中发展演化的过程。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理论,在“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时坚持教学设计和系统设计并举。其中,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下,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根据教学对象、课程特点,合理地选择和加工教学信息,设计和组织教学环节。同时特别注意网络的教学环境和课程特点,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实时互动的优势,追求创设支持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使课程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教学过程个性化、自主化。

2 体现人文地理学科特色。人地相关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始终贯彻在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一条主线。在选取课程资源、构建网络课程体系、进行授课辅导时要始终贯穿人地和谐的思想,并突出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地域性和综合性特点。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学科,不仅研究内容具有明显的社会性,而且人文地理的社会性还突出表现在其历史性上,比如人口的分布、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传播、聚落的形成与分布等,在教学资源建设时既要突出现状,也要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地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性,也是人文地理学的特性之一。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异,根本点之一就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区域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因此在课程网络化建设时要突出区域性特点。人文地理学的综合性不仅体现在其自身的综合性,而且体现在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密切联系,如政治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等的发展,都大大促进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因此在课程网络化建设时,不仅仅着眼于人文地理学本身,还要与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核心内容紧密结合,并且利用其他学科的方法,比如将地理信息技术引入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

3 发挥网络平台教学优势。网络平台具有以下教学优势:一是直观性。网络课程资源具有图文并茂、音画俱全的特点,针对人文地理教学中难懂难教的问题,以地图、图片、图表、视频、动画和逻辑示意图等多种形式展现,直观、形象、生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并扩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二是互动性。网络平台具备网上论坛、电子邮件、聊天室等工具,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学生被动接受模式,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随时与教师沟通,答疑释惑。三是友好性。网络平台界面美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提示信息详细、准确、恰当,使师生都能够容易操作。四是创新性。在设计上可以采取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作用。如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根据自身特点,自行浏览课程知识,及时查漏补缺;学生可以通过各种互动工具就教师提出的主题进行讨论与思考等。

4 展示自身学科建设成果。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是共性与个性的综合,一方面网络课程需要较为稳定和规范的结构,涵盖教学必须的内容;另一方面要根据课程特点及自身学科建设及教学与科研成果,设计个性化的内容,体现课程特色。

例如,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地理学具有众多的分支学科,除人文地理总论以外,各分支学科也需要配套的教材与论著作为课程教学的支撑。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专业自创立之初,老一辈著名地理学家李旭旦、金其铭等先生陆续出版了多部极具影响力的人文地理教材及著作。在课程网络化建设中,将教材建设成果作为一个特色模块,拓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了解学科研究方向和动态,方便学生查阅、比较和学习。

5 着眼于学生能力培养与提高。课程网络化建设不仅是以网页形式呈现课程的内容,而且是教学的一种重要资源,是网络教学的支撑环境。它可作为课堂环境和课外环境下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内容和材料,学生的许多学习活动都是在网络的支持下完成的。因此,课程网络化建设除了内容的展示,还必须增加强大的学习功能,保证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钻研精神和科研能力,是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的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三、“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体系结构

课程网络化建设的体系结构设计十分重要,它是网络课程整体设计理念和指导思想的体现。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整体结构设计包括两个方面:整体页面层次和各层页面中内容的组织。学生是通过访问各层次进行学习的,整体层次及各个层次页面中的具体内容及其结构必然对学生的学习直接产生影响。

人文地理网络课程结构分为四大模块,即课程模块、教学模块、互动模块和特色模块(见下表)。

特色模块是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的一大亮点。经过了多年的努力,已初步建立起系列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导航、实践拓展训练和中外文献选读四大特色栏目。

1 教学资源导航。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也就无法建构起理想的教学环境。网络教学资源是为学生提供大量学习材料和学习工具、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培养营造理想环境的基础。根据人文地理学课程特点,教学资源导航栏目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包括英汉对照人文地理词汇和国外人文地理学者两个子栏目,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国外人文地理发展和人文地理大师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研究经历。目前已有国外著名高校34位人文地理学者的简历及其相关网址,涉及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专业领域。第二部分为主体教学资源,包括专题地图、实景图、规划图和统计年鉴等子栏目。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语言,用地图说明问题往往比文字更有效。教学资源包括经济、聚落、文化、人口等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景观图片、专题地图等,所有图片均使用高分辨率图像;同时,为帮助学生学习掌握规划工作的方法与技能,分类搜集整理了国内外众多具有代表意义的规划图件。另一方面,随着数学方法的引入,人文地理研究越来越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教学资源的统计数据库涵盖了中国经济、社会、城市、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权威统计年鉴,便于教师、学生及其他研究人员的查阅。第三部分为考研指导,主要是提供国内绝大多数人文地理学招生院校及网址信息,并提供部分院校历年人文地理考研资料。

2 实践拓展训练。实践教学与训练在人文地理课程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已经建立了南京市城市地理、南京江宁经济开发区、黄山与宝华山风景旅游区、庐山区域地理等实习基地。同时,开设科技文献检索、规划制图、论文写作等实践性选修课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依托地理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设了“虚拟实习”的特色栏目,利用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地理环境模拟实验室,增设了城市景观三维表现、数字小区三维表现、主要商业区三维表现、城市交通流三维表现与模拟等极具特色的实验项目。

3 中外文献选读。人文地理学科历史悠久,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人文地理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出版了众多的教材和专著。为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人文地理的理解,设立中外文献选读栏目,精选各种经典文献,包括国内外代表性教材、中外著作和词典以及国内外人文地理相关资源网站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结合对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利用也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新形势下,高校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知识的组织者,也应成为教学资源的建设者,共同促进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丽,从学习策略规律思考高校课程网络化建设[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77-79

[2]赵荣,王恩涌,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

[3]贾雪梅,杨改学,网络课程建设与发展的若干趋向[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1):55-57

[4]曾海文,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4):137-138

篇3

一、美国AP课程的相关概况

美国AP课程的全称是Advanced Placement Program,中文一般翻译为美国大学先修课程或美国大学进阶先修课程。它是由美国大学理事会提供的在高中阶段进行授课的大学课程,它相当于大学低年级水平的课程,美国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可以选修这些课程,在完成学业以后申请参加AP考试,考试合格以后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上大学以后这些学分会得到学校的认可,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降低大学教育成本、缩短大学的教育时间。目前,已经有很多国家的大学承认AP学分并将其作为入学的参考标准。

二、美国AP人文地理课程的相关概况

(一)AP人文地理课程概述

AP人文地理作为AP课程项目课程之一,其中的AP人文地理课程是为了满足高中生能够在高中阶段学习相当于大学初级的人文地理课程的需要。学习时间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学习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大约为一个学期的学习时间。

(二)AP人文地理课程的特点

根据以上对AP人文地理课程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AP人文地理课程强调经济理论和模型,并且注重培养学生在城市发展、工业化和城市规划中运用经济理论和模型的能力;同时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空间概念和景观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组织及其环境后果;要求学生与教师一起共同探讨这些议题,且能将所学地理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三)AP人文地理课程的目标

根据美国1994年颁布的《国家地理标准》,学生要想顺利完成这门功课,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1)思考并使用地图和空间数据;(2)认识并解释不同尺度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3)辨识并解释不同空间尺度的模式与过程之间的关系;(4)定义区域并评估区域化进程;(5)描述并分析不同地区的变化联系。

(四)AP人文地理课程的内容设置

关于AP人文地理课程学习还没有指定的人文地理学教材,只是提供一些参考教材由教师和学生自由选择,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教学需要和学生特点来选择教材。AP人文地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理的本质与前景;文化模式与进程;政治组织的空间;农业和农村土地使用;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城市和城市土地使用。

(五)AP人文地理课程的评价方式

美国AP人文地理课程考试分为两个部分:选择题和自由回答。选择题一般是从五个答案中选一个正确答案,不像国内的四选一或者多选,一般是75个选择题,做题时间为60分钟;自由回答问题部分一共是三道题,做题时间为75分钟;考试内容以一些当代世界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或者发生的一些大事件为主,答题标准没有严格的规定,也不需要任何的答题技巧。选择题和自由回答题的考试分值各占50%,经过评分计算,从1分到5分换算成“不合格”、“可合格”、“合格”、“好”、“非常好”五个等级。一般需要4分以上才可以免修大学第一年的地理基础课程。

三、AP人文地理课程对我国高中地理课程的启示

(一)构建我国高中地理先修课程体系

我国从2007年在北京市开始尝试AP课程项目,其目的是为了推进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力求在青少年中培养一批优秀拔尖人才。尝试从高中阶段开始培养一批现代化发展急需的创新型人才。通过几年的尝试实验,发现成效还可以。因此,构建我国大学地理先修课程体系,做好高中阶段与大学阶段地理学习的衔接对于学生的发展很有意义,同时也可以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地理学科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拓展我国高中地理课程的内容

跟美国AP课程相比我国地理课程内容的选择侧重于生对基础性知识的掌握,课程内容涉及面比较窄。那么,一方面可以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增加一些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加强案例分析学习,寻找一种符合高中生认知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内容体系。另一方面,地理课程蕴含着全球化的特征,课程内容的选择也要体现这一特点。

(三)完善我国高中地理课程目标

美国AP人文地理课程内容和要求来看,它强调学生对地理核心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注重学生对地图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强调学生要有独立思维,并且能对某一具体案例进行批判性的辩述;同时强调联系生活实践,贴近现实生活。因此,课程目标的设置在加强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对地理学相关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上,培养学生利用所学地理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优化我国高中人文地理课程的评价方式

我国高中地理课程往往侧重于考察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掌握,忽略实际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因此可以尝试适当减少考试中客观题的权重,可以仿效美国运用材料或者图表分析的方法来解决问题。AP人文地理课程考试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收集和处理信息和合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对材料或者图表分析的方法来考核学生。考试没有标准答案,即使两个学生的观点完全不同,只要学生能够言之有理、自圆其说,他们也能获得很高的分学。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的去模仿美国的AP课程,而是结合我国高中地理教学实际,学习AP课程的长处的同时,使之发展成符合我国人文地理课程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篇4

一、学习人文地理的重要性

地理学科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具有一定的文理科交叉性。人文地理也可以具体的包括历史人文地理、文化人文地理以及社会人文地理。随着近些年来国家对社会科学方面的越来越重视,人文地理也越来也受重视,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政策,东北老工业区振兴的政策,还有中部地区崛起政策无不联系着人文地理,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无不穿插着人文地理知识。在高考中主要反映在人文地理的考题数量在逐年增加,占文综总分的比重也是逐年增长,尤其是近两年来,高考中人文地理考题分数已经占到地理学科的60%强。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对人文地理这块的关注度,引导学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培养出地理全局观,在这基础上能够更好的运用人文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终起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能力。

二、人文地理教学的困惑和难点

目前,高中地理教材中人文地理的内容主要涉及到行政区划、人口、经济、聚落、文化、种族和民族、宗教、法律、语言区划以及区域经济等内容。这就决定了高中人文地理的特点:内容多,学科知识体系不明显,以区域特征的形式表述,不易建成体系化学习模式,也不利于教师进行体系化教学。但是,针对人文地理的复杂性,笔者认为,人文地理现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个区域的人文地理因素都与自然地理各要素有着紧密的相连关系,都是在自然地理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对自然地理知识的熟练掌握是学好人文地理的基础。与此同时,人文地理各要素也有着相互依存和制约的关系。

对于高中人文地理的这些特点,高中地理教师面临着很多的困惑和教学误区,例如对教学内容、教学难度、教学方法等方面有些教师就不好掌握;再有有些教师(以新教师为主)认为人文地理知识没有什么可讲的,学生们自己看看就行了,这是一种不够负责任的态度;还有些教师对教材就是以照本宣科的手段将教材给学生们复述一遍,缺少必要的分析和讲解;或者还有一种教学方式就是对教材给的案例内容进行孤立的讲解,不进行全局性掌握和对自然地理知识的链接。以上这些教学方式对于知识量庞大的人文地理来说肯定是不行的,这只会让学生更多的陷入一知半解之中。

三、人文地理教学的创新与改革

(一)建立人文地理教学新模式

传统的教育观念总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现代化的教育把学生发展看作是教育的一个基本内容和理念。这种教育目标,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其根本目的是要实施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更好地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自身需要,并使之得以充分的发展和展现,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过去的教学是一种单向的灌输学习行为,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学生思维的培养,学生在此教学模式下大多表现为对知识理解不灵活,不会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教学模式甚至影响到学生的创新思维,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说和中国学生创新性较差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人文地理的教学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要在传授知识的情况下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从而使学生真正“操控”课堂。

(二)提高学生人文地理知识的全局观

对于人文地理的教学,我们不能孤立的去学习每个章节,一个区域一个区域的学习,而应该从整体上去把握知识的宏观性,从而做到点-线-面的结合,进而形成全局的人文地理学习思维。地理教育要培养高尚的人文素养,涵养人文精神,关注人的生命祈向和价值取向,使学生理顺科学、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关系,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给自然多一份人文关怀。所以,对人文地理的全局观点培养就尤为重要。人文地理教学目的在某些方面来说是运用策略就区域性问题可以给出不破坏全局性的针对解决措施。这就对全局观的掌握有一定的要求,对此给出的区域解决措施不可以破坏全局性。

(三)重视案例教学的作用

篇5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注重地学与管理学知识的交叉与融合,但就教学现状而言,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材版本单一,不同专业侧重点不突出目前,学生使用的教材大多是《地图学原理》或者《新编地图学教程》,不同专业之间没有区别。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所用教材基本相同,没有侧重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教材。

2.各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地图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参差不齐据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共有131所高校开设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但地图学在很多学校只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选修课,甚至没有开设这门课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中有的学校开设48学时理论课,2周的地图学实践,但是大部分高校往往只强调经济管理及规划课程的学习,对用于空间信息表达与分析的地图学课程重视不足。

3.交叉学科基础知识准备不足,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渊源极深,同处于大地学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要适应发展,必须具备扎实的地图学知识。目前,学生由于对地图学知识了解不够深入进而影响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的学习,对基于数字地图的信息分析方法难以理解,甚至对在城市规划时如何考虑空间信息模糊不清、无所适从。

二、教学改革

1.构建教学体系,组织教学内容不同专业的学生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不同,过去只考虑教材不考虑学生的因素,而以往地图学教材编制主要针对的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和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从而导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地图学时“共同语言”太少,主动性较差。因此,地图学要根据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改革教学内容。地图学是一门综合叉课程,迫切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做到因人施教、因专业施教,编写符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实际的地图学教材。地图学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和应用地图学三部分,地图学教学内容改革也主要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针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特点,教学内容的改革应将教学目标与专业特点结合起来,既要介绍传统地图投影方法、常用地图投影转换算法,又要让学生对当今竖版(中国,地球东、西、南、北半球)地图有充分的了解,更要结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特点将普通地图制图方法和专题制图方法的计算机技术教授给学生。同时,地图符号在地图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城乡规划能力,能够制作规划图。因此,地图学课程中地图符号的教学应该与城乡规划图相结合,尤其要加强符号设计部分的内容。

2.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教学地图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实践内容主要是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具体包括地图的识读和电子地图制作。地图识读主要培养学生认识地图类型,了解地图图面内容,熟练掌握地图三要素(图例、比例尺、指北针)的能力。电子地图制作是地图学实践的主要内容,采用现有的制图软件训练学生制作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利用GIS软件的地图制图功能训练学生进行地图符号化、专题图制作与地图制图输出等能力。

篇6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042-02

人文地理学作为高等院校地理科学及其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设置已有20多年,与许多人文学科一样具有培养素质与能力的功能与责任。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问题一直在讨论[1-7]。笔者在吸收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研究。

1 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矛盾及其协调

很多学者赞成将实践课、讨论课作为人文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以改变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即在教学计划内开展课堂讨论,在教学计划外设置社会调查与考察等实践活动,这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却存在几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一,总课时的限制问题。虽然完成一项社会调查或者实践,学生会有很多的收获,但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不是教学计划安排的时间能承受了的。教师在其中的工作量也远远超过课堂讲授。第二,课堂讨论也是很费时间的,同样教学内容耗费的课时至少是课堂讲授的三倍。特别是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往往主观上将学生的个性理想化,认为每一个学生都会认真准备,积极参与讨论。其实不然,能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参与讨论就很不错了。即便是每一个同学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也不可能都给每个同学演讲的机会。这就是说讨论课所收到的教学效果对不同学生来说差异很大。第三,地理专业的考察与野外实习多,这是必然的。如果专门针对人文地理学课程在教学计划之外增加社会实践与考察无疑有一定难度。而目前专门将人文地理野调查与实践列入教学计划的院校还非常少见。此外,培养费用也会随实践活动的增加而提高。诸多原因,实践课、考察课、讨论课多是纸上谈兵,良好的愿望难以实现。

目前,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途径很多,本文试图在原有实践与讨论课的基础上,探讨网络教育的功能,拓宽大学生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途径。

近年来网络博客(Blog或Weblog)飞快发展,无论在信息量、出版速度、自由空间等方面都是其他出版方式无法相比的。它能发挥个人无限的表达力,可以以文会友,结识和汇聚朋友,进行深度交流与沟通。

与传统课堂讨论形式相比,网络讨论具有以下优势:第一,网络资源与当前的教材、教参相比,内容要丰富得多;各高校在建设精品课程时都有网站建设方面的要求,可以下载更新、更前沿的资料;很多网络论坛都有人文地理学科的文章,有的还是重要的研究报道或成果,获取信息量很大;第二,网络提供的资料新,学术水平也很高。虽然网络信息的真实性、科学性受到怀疑,相信当代大学生还是有这个辨别真伪的能力。教师给予适当指导,提供国内主流网址,如表1所示。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国内外很多知名学者,甚至学术界的领军人物也在网络设置专栏或个人主页,这是非常难得的学习资源。其学术层次远远高于班级内部的讨论。第三,网络讨论的开放性远比课堂讨论高,不受专业、地域、时间、对象限制。第四,网络讨论没有学术、行政等权威约束,是真正的畅所欲言,自由度非常高。第五,网络讨论是书面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同时培养了写作能力,表达与辨论能力。

2 素质与能力培养对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

人文地理学课程的社会实践、课堂讨论、决策能力培养等都存在一个总教学课时的限制问题。调查部分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课程结构,见表2。

注:全部课程学时及学分中不含社会实践、实习、军训等,自然地理学包括气象气候、地貌、水文、植被、土壤以及综合自然地理等,根据各校设置特点略有适当调整。区域地理包括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

从表2可以看出,人文地理学课程的学时和学分与经济地理相当,比自然地理少得多。多数高校人文地理学按周3开课,总学时在50学时左右,只有西北师大稍高一些,总学时、学分占全部学时、学分的2%左右,而且少有单独设置分支学科作为必修课。自然地理课程设置比较系统,一般分为地貌学、植物地理学、气象气候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学等,有的学校还设置了自然地理学导论,总学时占全部学时的9%左右,总学分占全部学分的7~16%,各高校差距很大。由此可见,人文地理学虽然作为主干课程或者称为核心课程,还存在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这种课程结构一方面不利于人文地理学开设社会实践课程,课堂讨论等开放始的教学方式也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也与人文地理学实现人文素质教功能不相匹配。一些学校将社会调查与实践课程安排在假期,或者在课余时间解决只是权宜之计。实际上课余时间也是有限的。

高校人文地理课程设置充分反映我国地理学科重自然地理,轻视人文地理。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一方面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接受原苏联的地理学科建设模式,将地理学划为自然科学,课堂教学中重自然而轻人文;另一方面,自然地理在我国经过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学科建设比较成熟,自然地理各分支学科的研究都得到了长足发展,而人文地理课程的设置从上世纪80年代才得到重视,学科建起步晚,其分支学科的发展尚不完善。 对此,很多学者曾提出地理学的学科建设应改变这种不利于学科发展的局面,地理学应该以人文学科为主。

近年来,经过许多学者不懈努力,人文地理学的许多分支已逐步成型,如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宗教地理学等。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的地位和发展水平要高于自然地理学科。行为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民俗地理学等也有大量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应用型成果。这些为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起了促进作用。

面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所承担的培养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双重任务,一些学者对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改革建议。刘继生等提出,地理科学专业人文地理方而的课程,除作为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开设的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外,还应在专业选修课或专业系列课中开设15学分至20学分的人文地理课程。每门课程的学分为2学分至3学分。所开设的课程应根据各学校地理科学专业的办学特色、社会需求和师资队伍状况形成一定的专业方向[8]。

3 完善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构想

考虑人文地理学科的发展、专业素质培养和人文素质培养的需要,以及建设合理的地理科学体系,本文提出完善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构想,如表3所示。

与传统课程设置相比较,表3设置方案作了三个方面的改革。第一,全面提高了人文地理系列课程在全部课程中的比重,其目的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加强人文学地理学科建设;二是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这一变化使地理学科的人文特征更加明显。第二,加强了实践环节,本专业的野外考察和社会实践共6周,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专业素质是有利的。第三,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处于并驾齐驱态势,改变了自然地理学一枝独秀的格局,为构建合理的学科体系奠定了基础。

调整后,自然地理板块的课程对应的学分仍比人文地理板块高得多,一方面在于学科发展水平的差异,自然地理各分支学科已经比较成熟了;另一方面,这里将地质学基础也纳入自然地理系列。特色课程是各高校根椐本地学科发展特点设置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一般作为选修课程,如安庆师院和徐州师大设置了环境规划、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烟台师院设置了海洋地理、灾害地理等。人文地理系列课程中,人文地理学导论与其分支学科分别设置,与之配套的人文地理学教材将面临进一步改革。旅游地理、城市地理、人口地理学等课程在我国发展很快,在人文地理各分支学科中已具有明显的优势,与自然地理各分支学科相比其应用价值也非常明显,作为必修课程设置的条件已成熟了。

建议将人文地理学导论纳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系列,作为理科专业选修课程。

参考文献

[1] 李同升.基于能力和素质的考试改革探讨,西北大学教学研究文集,2004:98.

[2] 张晓平,李永文.21世纪人文地理学科发展与建设方向初探.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10(2):49.

[3] 傅丽华,论高师人文地理课程教学与“研究实践型”教师的培养.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20(2):123.

[4] 杨载田,邱国锋.高师人文地理课程考试改革探索.嘉应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5,23(6):41.

[5] 张铁牛.论教学技能的形成与发展。许昌学院学报,2003,22(5):131.

篇7

一、成人通识教育的内涵

成人教育狭义上是指国家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类教育形式,与电大教育、自考教育、业余教育、函授教育并列,经考试录取,学成后发放统一的毕业证,而广义上的成人教育就可以理解为:学习对象为成人的教育形式,其内涵可以扩展到非国民教育体系。所谓成人通识教育就是在成人教育中的通识教育,具体来说就是成人教育中通识类知识的教育,并且此处所指的成人教育是广义上的成人教育。国内外的学校教育中,通识教育往往作为一种常态课程内容,并有日趋增加的趋势。目前,通识教育在我国成人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虽有所增加,但过分注重专业知识培养的价值取向明显,通识教育内容长期被认为是成人教育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且成人通识教育内容的设置也存在诸多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探讨成人通识教育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成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探讨

(一)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总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知识更新速度也很快,学校教育背景下的个人存量知识已经很难满足人们长时间的应用需求,接受再教育已经成为人们适应社会发展步伐的必然选择,再教育过程中除了要进行专业化的知识培训外,通识教育内容也应该有所体现,而且出于非就业目的的成人教育中,成人通识教育则是其教育的重要内容。比如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智能手机、电脑等高新科技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千家万户,而很多人缺乏甚至没有相关知识的储备,自主学习还存在一定困难,此类成人通识教育便能够帮助人们摆脱困境,以适应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需求。现代科技在不断变革和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很显然深刻影响着成人教育,给成人通识教育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1]。

(二)人们主动学习的需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接受教育已经不再完全是出于谋生等功利性的目的,越来越多的人把学习作为一种自我提高的需要,这恰恰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相契合。随着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观念愈来愈深入人心并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今天成人的学习已由原来为了学历和文凭的提高而逐渐转变成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成人教育往往过于注重专门化的职业训练,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道德、文化及生活通识性知识的传授,而这与人们时下的学习需要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偏离,恰当的成人通识教育知识能够满足人们在这些方面的需求。

(三)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

建国后至今,我国国民文化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国民整体的文化素质,尤其是受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必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提供多种途径的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成人教育因其特殊的人群背景使其在提升国民文化素质的目标下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而成人通识教育无疑是成人教育中的重点内容。通过向成人传授通识类知识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知识存量,而且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从长远来看,起到了“授人以渔”的效果,可谓是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三、成人通识教育内容的选取原则

(一)生活相关性原则

成人社会有成人社会的特征,成人教育也是如此,和其他形式的教育一样,成人通识教育最基本的功用就是提高成人学员的社会生存能力,当然成人通识教育还有其他功用,在此不再赘述,但从基本功用探讨成人通识教育的内容就应当具有生活相关性,因为与生活无关则意味着某种专业深度,而这与通识教育基本内涵并不相符。生活相关性知识在成人通识教育中有所体现,就减少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摸索、甄别所花费的时间,同时,这也符合人们认知的一般心理规律,“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将知识引向深入。

(二)综合性原则

所谓综合性原则就是摒弃学科分化的偏见,从综合视角去学习知识,这也是通识教育在世界各地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毕竟成人教育对象中的绝大多数并非学科专家,即便是学科专家其专业性教育也可以从非通识教育内容中获取。可以说,综合性原则既是通识教育的内在属性,又符合成人教育的一般特点,当然是成人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广泛适宜原则

广泛适宜性原则指的是成人通识教育的内容对其教育对象应该具有普遍适用性,即不应因学习基础差异而使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呈现较大差别,这就需要成人通识教育内容首先具有一定的基础性,而且教学方式等也应符合这一原则,比如说成人通识教育内容应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性过强的专业术语,授课教师的教学语言要通俗易懂,并做到深入浅出,以利于学员理解和掌握。

四、人文地理学知识作为成人通识教育内容的适宜性探讨

(一)人文地理学知识与人们生活联系紧密

人文地理学也称人生地理学,它是探讨人文现象和规律的一门科学,故而与人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可以说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这一点我们从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名称中就能够窥知一二,人文地理学按其研究对象可以划分为如下分支学科:人口地理学、旅游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军事地理学、聚落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同时,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因此,人文地理学知识作为成人通识教育的内容非常合适。

(二)人文地理学知识具有综合性的特征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人文地理学知识也有着同样的特征。人文地理学知识综合性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综合性、整体性与复杂性,人文地理学侧重于从区域的视角探寻人文地理事物、人文地理现象,而这些事物、现象内容复杂,并且彼此间或与其环境间亦同样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由此而提炼出来的知识体系当然也就遗传了这种综合性[3]。人文地理学知识综合性的另一个来源就是学科交叉性,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理论等都涉及到诸多学科的交叉,从文理分科的角度看,人文地理学本身就是文理综合学科,总之,人文地理学是一个复杂的学科综合体,一个区域的内核将诸多人文、自然学科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学科间的碰撞与融合又通过人文地理规律体现出来。

(三)人文地理学知识通俗易懂,具有广泛适宜性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知识结构明晰,人们的已有生活经验,中小学相关领域的知识都可以作为人文地理学深入学习的先前学习基础,人文地理学课程呈现也大多都是从直观到抽象,对于成人通识教育学员具有广泛适宜性。另外,人文地理学的前沿问题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认识基础。

五、人文地理学知识在通识教育中的体现策略

(一)广播电视中播放人文地理学专门课程及科教纪录片

广播电视具有受众广泛,播放灵活的特点,是传播通识类知识的有效渠道,人文地理学专门课程就可以通过广播电视专门课程的方式加以体现。目前此类专门课程在我国电视节目中已有所体现,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随着人们学习观的逐渐进步,这类节目的收视率一定会越来越高,电视台在获取良好口碑的基础上也能收获不错的经济效益。科教纪录片是人文地理学知识在广播电视中体现的另一种方式,并且在国外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美国《国家地理》和《探索》在全球145个国家通过有线网络等各种渠道播出,成为覆盖全球的最有影响力的电视节目之一,中国很多电视台也采购和播出《国家地理》和《探索》频道的节目,但是这些节目中涉及中国的题材很少。可以说,增加人文地理学相关科教记录片的制作,对于传播人文地理学知识是大有裨益的。

(二)在网络课程中增加人文地理学相关课程

网络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各种形式的网络课程也日益增多,在网络课程中增加人文地理学相关课程适应了时展的步伐,也是人文地理学知识推广的有效途径。网络课程形式各异,有各高等学校、初等学校的网络精品课程,也有各大网站推出的各类免费课程,还有个人自主开办的相关课程,甚至有些课程学习内容是通过社交通讯工具、博客等传播和推广的,所有这些都可以成为人文地理学相关课程的有效载体。当然,目前网络上一些课程资源的传播游走于法律、法规的边缘,比如很多网络免费数据库采取上传者自主上传的方式获取课程相关资源,然而这些资源往往未取得著作权人的授权,内容的可靠性很难甄别,这样并不利于包括人文地理学课程在内的网络课程的可持续供给,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遏制,总之,清洁的网络课程资源环境更符合网络课程学习者的利益。

(三)将人文地理学课程纳入到成人学校课程中

诚如前文所述,人文地理学适宜作为成人通识教育的学习内容之一,而且鉴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成人学校中普遍存在“重专业、轻通识”的特征,将人文地理学课程纳入到成人学校课程中是必要的,在操作层面上也是可行的。成人学校教育中的人文地理学课程属于通识课程,与一般学校地理科学相关专业课程应该有所区别,课程内容除了人文地理学经典理论的内容外,还应该增加人文地理学实践案例,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课程中设置部分实践课程,从而更好地激发成人学员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人文地理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成人学校的人文地理学教师也应该不断探索和革新教学方法,增加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这一点主要是考虑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时空尺度都比较大,传统教学手段不利于学生的充分理解[4]。

作者:卢万合 李朋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宋广伟.成人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J].科技咨询,2007(11):128.

篇8

1.人文地理学的含义[1]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发展的一门学科。人地关系是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它与自然地理学被并列为地理学的两大支柱。人文地理学包括的分支学科有经济、城市、人口、部落、旅游、社会、文化、政治、军事、民族、行为、感应地理学等等。

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人文地理学发端于19世纪的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和拉采尔,当时称为人类地理学。由于他们过分强调"地对人的控制",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环境决定论的泥坑。20世纪2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韦达 白兰士及其学生白吕纳提出"人地相关论"称其学说为人文地理学。他们的观点成为人文地理中"或然论"的理论基础。本世纪20年代始,地理学注意的重点逐步转向社会科学,离开了单纯的地球科学,探讨地理学新起点的各种学说竞相争鸣。各种学说的共同点都与环境决定论相对立,都抛弃了以往那种"自然为因,人生为果"的命题,从人本主义出发,探讨人地关系。

3.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

3.1 研究的主要内容[2]

人文现象的分布、扩散和变化虽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但是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尤其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人文地理学可以说是地理学中的一门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空间"和"地方"是人文地理学的两个核心论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文地理学在理论、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涉及空间、全球化、城市化、人口、迁移、文化、景观、发展和地缘政治等,其内容主要包括:(1)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特征与地区差异之间的关系;(2)人类与其周围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3)不同空间尺度,包括世界、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政治、经济演化特征与趋势;(4)与民族、种族、性别、年龄、阶级等因素相连的社会特征及其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尽管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趋明显,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可能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2 研究的主要方法[3]

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们已经提出了以下的研究方法:(1)意识形态观念学。寻求知识的社会或政治的支持理由或目的。(2)认识论。知识是如何获得的?有关我们如何认识世界的假设(我们认识了些什么?我们是如何认识的?)(3)本体论。支持理论或观念体系的一系列特定的假设(什么可以被认识)。(4)方法论。一套可以应用于进行调查研究某种现象的计划和程序。人文地理学是研究社会、空间、地方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方法论。

4.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4.1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表现为以人地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实现资源、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这克服了以往拼盘式或形式综合的缺点,体现了当今地理学走向统一的趋势。

4.2 加强了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

加强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并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商业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其中旅游地理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迄今为止,已在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旅游客源市场与游客行为、游客空间结构、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地形象设计与营销、生态旅游与持续发展、旅游影响等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少数研究成果同国际水平相比已无明显差异,如旅游地综合个案研究、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旅游环境容量、国内旅游者行为规律、主题公园的研究等。

4.3 密切关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4]

如对农村工业化的研究。中国乡镇企业高速增长以及对农业发展的带动,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独特现象。相关研究包括乡镇企业影响因素及环境,农村工业化差异,产业联系与农村工业发展,外向型农村工业的省际差异分析等。其它新兴领域还包括企业发展的地理学研究,农村乡、村级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城市感应空间的研究等。

4.4 理论研究逐渐加强

中国地理学的理论建树不多,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相比,理论研究又较为薄弱。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判断、思想理念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具有滋生新理论的土壤,但我们的理论建设却滞后了,这与重实践轻理论的大气候有关,也与人文地理学一开始就表现出与国土规划相结合的特点有关。可喜的是,相当一部分学者在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努力。

4.5 服务于决策和管理的应用研究仍然是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支柱

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属应用性较强的学科。80年代以前,人文地理学的决策支持系统在我国主要集中在农业发展、工业资源的开发、重大项目的选址等领域,随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的兴起,区域可持续发展调控与决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区域经济战略和区域政策,城市和农村发展等成为人文地理学应研究的热点。

4.6 研究技术的多样化

地理学包括人文地理学都经历了从个别地理知识的记载到地理现象归纳解释,从定性文字描述到定量化地揭示地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从最初的多元统计与线性规划的应用,到后来系统科学、灰色描述在人地相互关系,社会发展因子相关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到今天GIS技术在城市规划、区域发展、资源开发方面的大量应用,人文地理学研究技术手段的丰富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认为当代人文地理学也正在从经验科学走向实验科学,从宏观进人微观。

5. 结束语

中国现代的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论是在后通过传教士、外国学者和归国留学生传入中国的。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受前苏联自然科学体系的影响,人文地理学逐渐被经济地理学取代,直到1979年才提出复兴中国人文地理学。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空间最广阔的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社会经济也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原有的社会制度、历史遗存文化、社会结构形态等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国家的发展。中国需要发展人文地理学,而且中国也具备了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肥沃土壤。

参考文献

[1] 王兴中,刘永刚.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的进展与"文化转向"以来的流派[J].人文地理,2007,(3).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063-02

在高等师范学校地理科学专业中,“人文地理学”是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的主干课程,是本科二年级学生的必修课,侧重于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空间组织和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研究领域包括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广义的人文地理学还包括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涉及人口问题、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人类活动行为等重大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地矛盾愈加突出,人文地理学的理论知识在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方面,地位日益凸显。

“人文地理学”具有极强的社会性和实践应用性,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理论联系实际,给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鉴于此,我们在传统的“人文地理”教学的基础上,融入专题讨论课和实践活动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人文地理教学设计

突破传统的人文地理教学模式,设计了三大板块。除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讲授外,特别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课和实践活动课。

1.课题讲授

采用启发式教学,主要讲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2.课堂讨论

包括两部分内容:①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在各分支教学中的应用;②运用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人文地理现象。

3.实践活动

通过调研的方式,包括观察、考察、问卷调查等,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将学科知识用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人文地理”讨论课的设计

1.专题讨论――基本方法、基本理论在各分支教学中的应用

人文地理学[1]前三个章节主要讲解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且贯穿于后面的各分支章节,具有以线带面的知识结构体系特点。各分支内容讲授前,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个分支章节:人口、农业、工业、聚落、语言、宗教、旅游、政治、人类行为。每个小组运用已学习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参考相关文献,通过组内讨论,分析各人文地理现象的起源与分布(文化区)、迁移与传播(文化扩散)、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景观表现(文化景观)等。

讲授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扮演提问质疑的角色,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人文地理学知识体系的认识也得以升华,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宗教地理学这一分支章节时,根据知识的前后联系,教师列出如下讨论提纲(表1),采用启发提问式教学,既打破了为讲宗教而讲宗教的课堂枯燥乏味的尴尬,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2.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人文地理现象。

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人文地理学尤其如此,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文地理学在解决人地矛盾中的作用日益彰显。例如目前人类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人口众多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的矛盾、甚至全球政局变动等,人文地理学都将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人文地理学的学习过程中,应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一方面教师要注重挖掘与社会经济、日常生活等密切相关的人文地理现象,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从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进行课堂讨论,并予以点评。达到学以致用、巩固所学知识、开拓思路的教学目的。

该类问题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地理知识,有一定难度,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难易适中,同时讨论过程中,教师应予以适当提示。由于这类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运用、整合人文地理概念和理论的重要途径。表2列出了部分讨论主题。

三、人文地理实践教学活动设计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实践教学是观察、认识、研究人文地理事象的重要手段,是人文地理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深化地理知识、形成科学的地理思维方式的重要途径,具体模式有观察、考察、社会调查等。高师人文地理实践教学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确定合适的实践调研课题

确定研究课题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的关键。首先,课题的难易程度应在学生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既要达到深化课堂内容的目的,又能保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顺利完成。其次,选题要密切联系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应用性是学科发展的动力和灵魂,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把钥匙。因此选题应侧重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或亟待解决的问题。再次,选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教师根据当前热点问题、教材内容及以往经验提供若干可供选择的实践调研课题,此外还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并帮助学生进行可行性论证,集思广益,扩大学生选题范围,完善实践教学内容。

2.做好实践调研前的准备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做的是否充分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一般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思想动员、收集相关资料、编写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指导书等环节。实践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学习过程,其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积极、严谨的学习态度,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端正学习态度、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是保证实践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实践教学前还应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对目的地的自然、人文、社会地理环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为编写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指导书等提供背景资料。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指导书应包括实践教学任务、路线、范围、实施方案等内容,以便提高实践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调研资料的后期整理

通过对调研资料的整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分析人文地理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并初步具备一定的地理科研能力。调研资料后期整理三部曲:建立数据库、数据的统计分析与空间表达、撰写调研报告。针对研究目的和方法选择合适的软件如EXCEL、SPSS、ARCGIS等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空间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制图,并将数字语言转化成文字语言,进一步归纳人文事象的时空变化规律,撰写调研报告。

4.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与反馈

及时评价实践教学效果,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措施。实践教学效果评定应包括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实践能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为此构建了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体系包括三大板块:一是专家点评,即每一小组推选一名同学针对调研内容、方法、结论等现场演讲,由3~5名教师组成专家团进行点评;二是选出优秀调研报告,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补充、修改,撰写成科研论文,在相关杂志发表;三是依据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个人成绩和小组成绩等因素综合评定每位学生的实践教学成绩。此外,应及时了解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完善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

例如,结合经济地理部分的学习内容,确定了“三峡广场与解放碑商圈商业业态结构比较分析──以零售业业态为例”的调研课题。根据调研内容和目的,确定以走访式调研方法为主,通过对两个地区商业空间分布和发展态势,确定调研范围和路线,实地调研、资料分析和撰写报告采取小组分工与协作的组织方式。

通过调研分析得到如下结论:①三峡广场与解放碑商圈商业业态行业结构趋同度高;②解放碑商圈商业业态层次结构高于三峡广场商圈;③级差等级地租对两商圈商业业态空间分布产生显著影响,从商圈核心向出现:百货商店、专卖店――超市、专卖店、小型商店――便利店、一价店、仓储超市的业态变化特征;④三峡广场应根据级差等级地租进行商业业态空间结构调整;⑤解放碑商圈有条件发展为大型购物中心。以上结论对两大商圈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人文地理学讨论课和实践活动课是对传统人文地理教学的重要补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深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整个过程锻炼了学生查阅资料、独立钻研、语言表达、科学研究、团结协作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赵 荣、王恩涌、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46-02

1.人文地理学的含义[1]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发展的一门学科。人地关系是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它与自然地理学被并列为地理学的两大支柱。人文地理学包括的分支学科有经济、城市、人口、部落、旅游、社会、文化、政治、军事、民族、行为、感应地理学等等。

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2.1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表现为以人地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实现资源、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这克服了以往拼盘式或形式综合的缺点,体现了当今地理学走向统一的趋势。

2.2 加强了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

加强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并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商业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其中旅游地理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迄今为止,已在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旅游客源市场与游客行为、游客空间结构、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地形象设计与营销、生态旅游与持续发展、旅游影响等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少数研究成果同国际水平相比已无明显差异,如旅游地综合个案研究、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旅游环境容量、国内旅游者行为规律、主题公园的研究等。

2.3 密切关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

如对农村工业化的研究。中国乡镇企业高速增长以及对农业发展的带动,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独特现象。相关研究包括乡镇企业影响因素及环境,农村工业化差异,产业联系与农村工业发展,外向型农村工业的省际差异分析等。其它新兴领域还包括企业发展的地理学研究,农村乡、村级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城市感应空间的研究等。

2.4 理论研究逐渐加强

中国地理学的理论建树不多,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相比,理论研究又较为薄弱。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判断、思想理念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具有滋生新理论的土壤,但我们的理论建设却滞后了,这与重实践轻理论的大气候有关,也与人文地理学一开始就表现出与国土规划相结合的特点有关。可喜的是,相当一部分学者在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努力。

2.5 服务于决策和管理的应用研究仍然是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支柱

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属应用性较强的学科。80年代以前,人文地理学的决策支持系统在我国主要集中在农业发展、工业资源的开发、重大项目的选址等领域,随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的兴起,区域可持续发展调控与决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区域经济战略和区域政策,城市和农村发展等成为人文地理学应研究的热点。

2.6 研究技术的多样化

地理学包括人文地理学都经历了从个别地理知识的记载到地理现象归纳解释,从定性文字描述到定量化地揭示地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从最初的多元统计与线性规划的应用,到后来系统科学、灰色描述在人地相互关系,社会发展因子相关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到今天GIS技术在城市规划、区域发展、资源开发方面的大量应用,人文地理学研究技术手段的丰富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认为当代人文地理学也正在从经验科学走向实验科学,从宏观进人微观。

3.从自身情况出发,说明地理教学中如何吸收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新思想。

我觉得在以后的地理教学中更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3.1激发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堂”

3.1.1合理利用新教材中案例,以提高学生兴趣,拓展学生思维

兴趣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当然兴趣不是追求表面的笑声,也不是寻求课堂的“活跃”,而是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内在兴趣,因而在兴趣培养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方法,如讲多少、怎样导入、怎样通过情境引入教学目标等;再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钻研事物的本质,找出事物的规律,使其获得成功的,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新的地理教科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引进了大量的案例和活动,改变了以往教材知识性文字表述太多,缺少活力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些案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教师必须认真阅读教材中案例的内容,理解各个案例所要描述的具体地理事物、说明的问题、表达的思想等,在深刻理解案例的内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看案例开始,充分发挥对案件内容进行联想、延伸分析的能力。因此,对于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的时候就可以减少资料的搜集、整理、核实的麻烦,同时是同学们养成演绎、联想等学习的良好习惯,并且培养了他们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3.1.2创外部的“境”激发学生,以境促情

通过生活引导学生发现地理的乐趣,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敏感地捕捉学生生活实际与经验中有教育价值的地理问题或现象,创设生活情景,将抽象的地理知识生活化,将具体的生活经验地理化,让学生经过探究活动解释说明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创建富有激情与生命力的生活课堂,例如活动创设情境。如课前地理信息会,课后的辩论、地理角等是创设情境的有效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媒体营造情境,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不同的信息渠道剪辑、下载和制作一些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课件,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陶冶学生的人文和美学情操。表演创造情景,课堂不应死气沉沉,而应是个生动活拨的交流场所,角色扮演可以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愿望、体验紧密相连,创设真正的学习情境。

3.2巩固基础知识,构建“脑图”

3.2.1教师通过对地理知识的灵活应用,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教学中应尝试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基础上与他人合作,发挥同学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启发的教育作用,培养协作能力,课堂上应多给学生提供讨论、交流的机会,在学自然地理时,理解的东西会多一些,所以学习这一部分时要多思考,熟练地掌握原理,真正地会用原理。高考地理试题往往以教材外某一事件或某一区域为载体,但答案却在教材之内,所以,拿到题后,我们要将试题所考内容迅速与教材的具体单元章节相对应,看命题者到底要考察哪一部分内容,这样总的方向便能把握住。而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情景教学、角色扮演、地理调查等使学生多感官应用,获取各种情感体验,可增强教学效果。这种方法可帮助学生从环境角度开阔思路,以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念与态度来考虑影响某一问题的多种因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地理考试更离不开地图,在某种意义上,地图可以称得上是地理的灵魂。地理内容纷繁复杂,但几乎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源于它在相关图上的位置。所以,我们要重视构建“脑图”,把每幅图都印在脑中。

3.2.2采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变难为易

善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教学观,也是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应贯彻的总体原则。启发式教育包括:直观启发、设疑启发、情境启发、反问启发、对比启发、主线启发等六种。充分利用教具的直观性和“小”的特点,把地理事物或现象置于学生的视觉感知范围内,形成表象,促进空间想象能力的形成。在教师与学生的语言交流中,教师的恰当设疑提问起着关键作用。以往的地理课堂,班级中只有一部分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态度消极、兴致不高。因为在每个班级中,总有一部分学生上课自觉性不高,容易分神;但也正是这批学生,他们思维比较活跃,生活中比较喜欢争强好胜。因此,提问时要注意到这一点。所以教师对学生起着引导作用。地理教学中有很多的重要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是比较抽象的,看不见也摸不着,教师也很难讲清,学生也难以理解,一堂课下来,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云里雾里,这样的课堂怎么会活起来? 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变难为易,增强效果。计算机多媒体课件,通过其独有的神奇的表达和表现能力,把自然界许多抽象的事物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使人们的视野极大地拓宽。如地球公转这个大范围、抽象的宇宙物质运动,通过多媒体投影,便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多媒体课件还可把一些无形的地理现象直观表现出来,形成表象。

篇11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定位应从学科特色和学生就业方向两个角度来考虑,定位于地理学学科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和旅游规划。

(一)学科特色第一,在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本科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教高1998[8])中,地理学一级学科下设地理科学、资源、地理信息系统三个二级学科。虽然2012年从资源专业拆分出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但新专业仍属于地理学一级学科,故以地理学为学科特色的高校仍应坚持地理学的基础学科地位。第二,新专业命名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事实上是强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结合。实际上,人文地理学正是用地理学的眼光来看待人文科学,属于理学的范畴。而城乡规划在学科划分中曾属于建筑学一级学科,授予工学学位,后来在学科调整中提升为一级学科,仍是工学学位,在业界认同其建筑学出身的同时,也在不断强化地理学思维在规划中的应用,所以在城乡规划教学与实践领域中,地理学出身的专业城乡规划人员越来越多,尤其是宏观层面的城乡规划,更加强调地理学的学科背景。另一方面,由于人文地理的理学范畴,使其更偏重于理论研究,在当下的实际应用中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部分较少。同时,旅游学又因为与各类自然和人文类的旅游资源天然的联系而成为人文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人文地理学也专门有一个学科分支为旅游地理学。近年来,各高校在学科建设上强调面向市场的需求,有条件的高校纷纷在地理学的基础上设立旅游学院或在地理学院下设立旅游类专业,其中一大依据即是以地理学为基础的旅游规划与管理。当前的专业目录中并没有旅游规划专业,旅游规划行业的从业人员来源较广,旅游管理、地理学、城乡规划、园林景观等专业都成为旅游规划的相关专业,故从专业性和综合性两方面来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与旅游规划行业的切合度还是很高的。第三,在学科发展环境上,随着近年来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调整,在城镇规划与建设领域也不断提出新的理念,如新型城镇化战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三规合一、数字城市等,均对城乡规划的地理学思维提出新的要求。同时,旅游业作为一项无烟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正是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和地方均表现出对旅游业的极大热情,旅游规划无论是从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层面,还是从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上,都正是用人之际,这其中对旅游地理学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二)学生就业方向从学生就业方向来看,以前的资源专业由于专业定位不明确,涵盖内容太多,学生的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包括在政府部门,如规划局、国土局、发改委、测绘地理信息局等相关单位就业的,另有一部分进入规划设计单位的,还有很大一部分从事与专业无关工作的。考研的学生主要有三个方向,即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等。从以上就业方向可以看出,由于专业定位的不明确,该专业学生毕业后有较少的人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多数从事完全与专业无关的工作。由此说明,如果能明确专业方向,强化专业教学,将会对学生的就业产生极大的促进和影响,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专业方向在应用领域直接表现为城乡规划与旅游规划。

二、课程体系建设

就专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当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最大的三个方面的要求是专业化、实践性与文化内涵。

(一)专业化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化从两个方面展开,其一是地理学的专业化。此前的资源专业,虽然归属于地理学一级学科,但又不同于地理科学专业,故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以地理学为基础,兼顾资源学、环境学、管理学、城乡规划等学科,开设的课程很杂,没有方向性,可以说缺乏明确的主干课程。如在某校资源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到地质学、自然地理学、测量与地图学、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导论、土地资源学、遥感技术、经济地理学、资源科学导论、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地理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学、土地评价与管理、计量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经济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等,各各领域均有所涉及,但呈现出泛而不深的特点。在当前的专业定位下,地理学的专业化应强调自然地理的基础地位和人文地理的方向地位。首先,不论是城乡规划还是旅游规划,均是以对自然地理条件的深刻认知为工作基础,故自然地理方面的课程必须开足、开实,如自然地理学、地球概论、测量与地图学、地质学基础、气象与气候学、地理信息系统、地貌水文学、遥感导论等。第二,地理学与专业方向的联系在于人文地理,故人文地理的方向课需要做好,如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经济地理学、旅游地理学、计算机辅助制图、地理信息系统等。其二是城乡规划的专业化。原资源专业中,城乡规划仅作为专业中有限的一部分存在,并非专业的方向,故专业课程的设置很少。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中,城乡规划成为了专业的方向,虽然从专业性、学制年限、教师配备等方面难以完全照搬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案,但仍应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将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开齐,如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道路与交通、市政工程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建筑初步、建筑素描等。

(二)实践性地理学是一门验证性的基础学科,城乡规划则是一门实践性学科,所以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讲,实践教学是该学科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第一,在综合自然地理方面应延续地理学教育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学习了理论知识后有条件在现实中对其进行验证,取得相应的感性认识。第二,在各层次的专业规划上,更应强调其实践性,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必须以实践教学为主,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第三,在规划思想的表达上,应想办法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手绘技法、色彩运用、CAD等。

(三)文化内涵地理学与文化融会贯通产生了文化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民俗地理、语言地理等分支学科。同时,城乡规划也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涉及城镇的发展历史、文化变迁、文物保护、人口迁移、地方认同、城市特色等方方面面。正是因为城乡规划超强的综合性要求,仅仅是建筑出身的从业者难以完全胜任城乡规划,也正是由于地理学者对文化大多有一些涉猎,使得地理学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深地理解规划,或者做出更有特色的规划。基于此,为发挥地理学在规划领域的优势,应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强化诸如文化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等文化类课程,这也是城镇、乡村及旅游区特色最直接的彰显之处。

三、与现有教学体系的矛盾及对策

(一)教学课时不足新的学科定位下,要求开设诸多的城乡规划专业课及地理学专业课,这就面临着教学课时不足的问题。与城乡规划专业相比,工科的城乡规划为五年学制,有充足的时间来安排专业课。与地理科学专业相比,学制相同,但我们要留出相当多的时间来开设规划类课程和文化类课程。所以,很自然地,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会遇到课时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从现有的条件出发,有以下两个解决途径:一是尽量减少与地理学、文化类、城乡规划无关的边缘课程,将课时集中于核心课。二是在开设一些专业课时,提出更加明确的教学要求,不一定要按照该门课程自身的课程体系完全讲完,可根据专业定位对该门课程的需求来展开,相应地,该课程的课时也可以缩减。如对于GIS课程来讲,系统地学习该软件需要很多时间,但城乡规划日常使用到的GIS功能主要为缓冲区分析、坡度分析、坡向分析、日照分析等实用性非常强的部分,其他关联不大的部分则可作了解或直接带过即可,当然具体讲哪些、讲多少需要专业负责人与带课老师深入沟通,要小心把握这个度。三是让公共课为专业课让路。各高校现行的课程体系大多是大一上公共课,大二、大三上专业课,大四象征性地上课,使得大学四年中真正学专业的时间只剩一半。针对这种情况,国内已经有高校进行了课程体系的改革,将专业课提前至大一,从大一入校即开始开设专业课,公共课则每学期都开设,由学生自己挑选上课时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所面临的课时不足的问题较为严峻,对专业课时更有着迫切的需求。

(二)师资力量不足由于是地理学背景下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各高校在师资力量上普遍面临着地理强、规划弱的问题,尤其是在开设规划类专业课的时候,规划专业的师资力量更是显得捉襟见肘。针对该问题,现有可行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积极引进人才,如城乡规划专业、建筑学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等;二是与其他院系合作开设一些课程,如请美术系老师开设手绘课程,请历史系老师开设历史文化类课程,请建筑系老师开设建筑类课程等,既实现了学科交流,也缓解人才不足的矛盾。

(三)实践教学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说,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勿庸质疑,当前的关键在于如何整合现有资源,将实践教学安排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去。针对当前高校课程设置的特点,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结合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这也是是简单的方式,但也存在与理论课抢课时的问题;二是在学期中专门安排一段时间用于实践教学,这需要对整个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且因为时间较短,只能组织参观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三是大幅度调整教学计划,安排出半个学期以上的时间用于集中式的实践教学,这是对实践教学最直接的落实,也是对学生实践能力最好的培养方式。以上三种实践教学的安排方式均对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模式产生影响,需要学校的专业负责人仔细斟酌。

(四)教学资源在传统理论课教学模式下,学校基本都能保证教学资源的投入,但现在涉及到专业教育、涉及到实践教学,对教学资源有了新的要求。首先,对机房的要求。规划专业的各类制图式的实践课程占到了实践课程的一半以上,对机房的使用率很高,需要专门的机房,保证上机时间;第二,对专业教室的要求。涉及到规划方案的教学与讨论、规划图纸的绘制,不仅需要有室内教学空间,而且对教室有专门的要求;第三,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如果能选择规模适中、有特色、有大比例尺地形图、有全面资料的镇、村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将其作为规划对象,开展实践教学,将对实际的教学工作产生极大的促进;第四,考虑与地方的规划设计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争取将其建为实习基地,既为设计单位降低生产成本,也为学生争取实习机会,增加日后工作的筹码。以上四项教学资源是当前地理学背景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普遍欠缺的,其中前两项需要由院系争取,学校提供,后两项则需要专业老师的努力。

(五)产学研互动产学研互动是对该专业建设的进一步考虑。产学互动方面,高校在城乡规划和旅游规划领域为地方的服务,既加强了高校与地方的联系,又能够为高校的教学提供一些素材,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规划项目中来,对高校和学生都是很有帮助的。学研互动方面,城乡规划在中国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规划领域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为城乡规划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普通高校必须跟上这一潮流。同时,作为四年制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如想在这个行业里取得较高的成就,考城乡规划的研究生是必不可少的,对学生来讲,越早地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去,对其考研就越有帮助。产研互动方面,任何一个规划设计单位想要迅速发展,都必须重视科研,以科研促生产,以生产带科研。在高校里,如果这二者产生了良性的循环,对教学的带动作用将不可估量。该环节对普通高校地理学背景下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讲,不是简单的矛盾问题,是整体水平较低的问题,必须三个角度共同发展,互相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