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7 14:40:5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保护自然环境的背景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介绍
旅游业和其他商业活动一样会对社区生活质量带来双重影响。无论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对所在的社区来讲都是很容易被觉察到的(Putnam,1993)。在旅游业对社区生活质量的影响这个问题上,不同利益群体有着不同甚至是相反的看法。
Ross (1992)认为居民从旅游业的发展中同时受到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人们考虑的重点是购买土地和房屋的成本、租房的成本以及直接影响福利或是生活质量的犯罪率。积极的方面包括旅游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多的商业机会、更多的娱乐、新的商业中心、旅馆和饭店。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社区居民的关系会淡化,社交活动会减少。那些关心居住环境的退休者对这些负面的影响尤为敏感。
每个社区的自然资源禀赋以及自然环境可能不同。对那些生态环境脆弱的社区来讲,主要依靠自然环境的旅游业的开发可能会给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破坏性的甚至是不可恢复性的影响。因为旅游业和游客会使社区的生态基础变得更加脆弱,从而降低了社区生活质量。
通常,旅游业的积极影响比如旅游业收入、新的工作机会、新的商业机会被认为是足够弥补将旅游业融入社区发展的成本的。但是为了确保积极影响带来的收益,人们在规划旅游业的时候应该将旅游业融入特定的社区生活以及经济生活。
旅游业的发展和规模建立在特定的社区资源、自然环境和文化以及它们的吸引力上。基于自然环境的旅游业取决于所在地的自然特征(比如水、地貌、植被、野生动物和气候)。这些特征对游客及他们的旅游目的很重要。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基于自然环境的旅游业会自然地为所在社区带来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净影响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区的承载能力。就像Hovinen (1982) 和O’Reilly (1986)提出的,考虑承载能力时应该考虑特定社区可以承受的旅游业的发展限度,即旅游业的发展不会带来过度的环境污染,同时也不能降低游客的满意度。
康苇县是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南部的一个大县,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当地居民的调查来分析他们对当地的旅游业以及基于自然环境的旅游业在他们社区的发展的看法。不同的人口、教育背景、经济基础的居民被划分为不同的组别来进行比较分析。我们试图对影响居民看法的因素做出定性的和定量的分析。
二、研究问题
本研究重点关注以下的一些问题:
1.康苇县的社会人口统计特征是什么?
2.康苇县的居民是怎么看待旅游业的发展的?
3.康苇县的居民是怎么看待基于自然环境的旅游业的发展的?
4.康苇县居民的发展社区旅游业的目的是什么?
5.康苇县的居民的年龄、教育背景与居住时间的长短和他们对社区旅游业发展的态度之间有无关系?
6.康苇县的居民的年龄、教育背景与居住时间的长短和他们对社区基于自然环境的旅游业发展的态度之间有无关系?
7.康苇县的居民的年龄、教育背景与居住时间的长短和他们发展旅游业的目标之间有无关系?
由于社区中不同的社区群体在旅游业发展中得到的利益不同,因此这个结果可以用来证明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业规划的重要性。在规划社区旅游业的发展时,必须要将不同居民的呼声考虑在内,这样可以避免制定出不均衡或是有偏颇的发展策略。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在相互理解、建立共识、多方合作的基础上才可以达成。
在对康苇县居民的调查中,康苇县居民被随机抽取来调查他们对基于自然环境的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对一般旅游业发展的看法。本文的研究数据来自于300份答案各异的问卷回复。居民的看法被分类,涵盖了潜在的交通阻塞、污染、经济发展机会、保存传统生活方式、文化遗产等方面的影响。
本文在分析过程中,利用一些频率表和平均值来说明被调查范围的人口组成情况。不同的变量指标是由对基于自然环境的旅游业的发展、一般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业发展的目标的看法进行细分得来的。
研究问题中的第5~7个问题是用线性回归来进行分析的。在这个调查中,康苇县的居民填写他们的个人信息比如年龄、在当地居住的时间以及教育程度等。
年龄变量(AGE)是一个连续变量,反映了居民的真实年龄。在当地的居住时间(YRLHC)是居民居住在这个地方的实际年限。教育程度是一个分类变量,大的数字表示受教育程度较高,用小的数字表示受教育程度较低,因此可以在线性回归中加入教育程度(EDU)这个变量 (Elliott, 1995)。
变量AGE和 EDU的估计系数应该可以用来显示它们对一般旅游业发展或是基于自然环境的旅游业发展的看法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YRLHC的估计系数反映的是在康苇县居住时间长短对这些看法的影响,T参数是用来检验这些估计系数在统计上是否有显著性。这些估计系数同样应该可以揭示他们独立的对那些看法产生影响的大小。
三、研究方法及结果
康苇县的人口主要以白人为主。有一半的当地居民年龄在60岁以上。超过一半的居民在当地住了17年,居民在康苇县居住的平均时间是25.6年。调查中,大约90%的居民将自己划分为白人,9%的人认为自己是非洲裔美国人,其余的1%则自认为是其他的少数民族。康苇县超过49%的居民的家庭年收入超过35,000美元,10%左右的居民家庭年收入超过75,000美元。同时康苇县的居民相对受教育程度较高。这个调查结果说明康苇是一个居民受教育程度良好、以老年人为主、相对富裕的县,其中大部分的居民在当地的居住时间较长,居民有兴趣发展这一区域的旅游业或是社区内基于自然环境的旅游业。
康苇县靠近著名的默特尔海滨。默特尔海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旅游胜地,康苇县的经济从旅游业的溢出效应中获利不少。调查显示,54%的居民都赞成或强烈地赞成康苇发展社区旅游业,超过56%的居民都愿意或是非常愿意支持这个社区发展新的旅游业。只有17%的居民认为旅游业的现状是轻微过度发展的或是过度发展的。
对于基于自然环境的旅游业的发展,27%的居民认为它可以帮助保护自然环境,而49%的人认为它对自然环境造成了负面的冲击。这与一些人宣称的保护环境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去干预它不谋而合。39%的居民将城市化归咎于基于自然的旅游业的发展,但有25%的人认为基于自然的旅游业发展对控制城市化有积极的作用。很明显,大部分的康苇县居民都认识到基于自然的旅游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社区旅游业尤其是基于自然环境的社区旅游业的发展通常与环境保护、经济繁荣和基础设施的改善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康苇县居民来说发展旅游业的目的就包括了这些。当被问起环境保护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目标的重要意义时,超过89%的人认为它很重要或是极其重要,只有少于5%的人认为它不重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康苇居民都希望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使得环境保护加强。
发展旅游业的另一个被广泛认可的目标是在商业区进行投资发展当地经济。大约78%的居民将它看作是发展旅游业最主要的目的,只有11%的人认为它不重要或是非常不重要。在商业区进行的越来越多的投资会为社区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这样可以为当地居民带来财富。
对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而言,77%的居民强调改善停车条件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通常来说,美国小城镇的停车困难十分突出,因此康苇县的居民非常希望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为他们带来更新的宽敞方便的停车环境。84%的居民表达了希望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改善进入乡村的道路的条件。
为了更好的分析年龄、教育程度、居住年限与居民对社区旅游业发展的态度之间的关系,我们建立了一系列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1)BNTD =α0+α1AGE+α2EDU +α3YRLHC+ε
(2)SNTDC=β0+β1AGE+β2EDU+β3YRLHC+η,
其中α0, α1, α2, α3, β0, β1, β2和β3是估计系数,ε和η是误差项。BNTD是描述居民认为的社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收益的变量。它有6个值:从1到6,1是表示最小的收益而6是最大的收益。SNTDC是对发展新的社区旅游业的支持力度,从1到5,1表示非常支持而5表示不支持。
表1、表2分别列出了第一个、第二个线性模型的估计结果。
常数α0与教育程度的系数α2 统计上是显著的,教育程度的系数为正说明教育程度越高的居民对发展社区旅游业的赞成度越高,这是因为他们可能从旅游业发展带来经济机会中获利更多。
年龄变量与居住时间变量都是不显著的。康苇县的人口年龄群体比较多样,年长的居民从旅游业带来的社区生活便利与经济繁荣中获利,年轻人则更多的是从旅游业带来的就业机会中获益。因此很难从不同年龄群体中区分他们对社区旅游业的态度。居住年限多的人可能背景不尽相同,所以影响也不显著。
常数项β0,与教育程度变量的系数β2和居住年限变量的系数β3统计上都是显著的。这个结果支持了这样的结论:教育程度越高的居民会越支持社区新的旅游项目的发展。它与第一个回归方程不谋而合都说明了旅游业的发展可能会为教育程度高的居民带来更多的机会。居住年限的估计系数说明了在这个地区居住的时间越久,就越深地感受到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收益,因此他们就越积极地支持发展新的旅游项目。
由于基于自然环境的社区旅游业更关注环境的保护,它对环境与生态系统的消极影响就比较小。通过线性回归模型3来分析年龄、教育程度、居住年限与他们对基于自然环境的旅游业的态度。
(3)BNNBT=γ0+γ1AGE+γ2EDU+γ3YRLHC+μ,
BNNBT是居民认为从基于自然环境的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收益,γ0…3是回归系数,μ是误差项。表3列出了系数的估计值。和BNTD相似,BNNBT是一个从1到6的数反映的是人们认为基于自然环境的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收益,1是最小的收益而6是最大的收益。
只有常数项的系数和教育程度的系数在统计上是显著的。但是在第(3)个模型中教育程度的估计系数γ2 要比第二个模型中的大,这说明了康苇县教育程度较高的居民从基于自然环境的旅游业中获利更多。这些居民对自然环境了解更多,他们可能会更好地了解保护环境带来的利益
尽管居民认为旅游业带来的变化是相似的,但是他们不会共享同样的发展目标。以下两个线性回归方程是估计年龄、教育程度、居住年限和发展目的之间的关系。
(4)PCTD =λ0+λ1AGE+λ2EDU+λ3YRLHC+σ,
(5)ETDQ =π0+π1AGE+π2EDU+π3YRLHC+τ,
PCTD是居民将康苇县发展为旅游胜地的目的,ETDQ是以发展高品质的新旅游业为目的。这两个变量都是从1到5,1表示极不重要,5表示非常重要,λ0…3和π0…3 是估计系数,σ和τ 是误差项。表4和表5显示了估计结果。
常数项和教育程度以及在康苇县居住年限变量都是显著的。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使居民受益,尤其是可以使教育程度较高的居民受益,因此就可以理解这些人希望康苇县成为一个主要的旅游胜地。居住在这里的时间越久,他们就越可以感受到旅游业带来的收益。因此,居住年限对将社区建为旅游胜地的目的来说是正的影响。
常数项和年龄教育程度的估计系数统计上都是显著的。正的显著的年龄变量说明居民年龄越大,他们就越希望在社区发展高品质的旅游业。对那些老年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旅游业的发展不会损害社区的生活质量,因为随着他们年龄变大,他们可以享受经济繁荣的时间就越少,因此使他们相信社区会继续为他们的子孙提供优质的生活就显得很重要。教育良好的居民会更容易赞成在社区内提高道德标准,因此他们发展旅游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高品质生活就不奇怪了。
上文的分析结果说明在社区旅游业的发展中,让不同背景和经历的居民参与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制定发展策略前可以更好地权衡他们的利益得失。为了可持续地发展旅游业,在策划和执行发展战略时不应该单独挑出任何一个目的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
对旅游业发展的策划者来说,在选择发展战略时舍弃那些老套的理念可能很难。但是如果可以让社区居民也参与到策划过程中来,协调的发展战略会对促进社区生活质量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四、结论
发展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社区居民提高生活质量。制定可持续的旅游业发展战略,应该以社区和谐发展为指导,它应该考虑到所有社区相关群体的利益。
旅游业的发展在社区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它对社区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提高的作用使得它成为了社区发展的首先战略。就像在康苇县调查结果证明的那样,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可以促进社区自然环境的保护。
但是,旅游业的发展也会为环境和社会发展带来负面的压力。因此,在制定旅游业发展策略之前,重要的是考虑支持和反对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为了保证可持续发展,在规划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鼓励社区居民参与规划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在环境、社会及生态系统非常脆弱的地区。社区居民的意见应该作为重要的规划依据。
另一种策略是推动基于自然环境的旅游业的发展。这些地方的自然禀赋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原因。康苇县的调查表明大部分居民更倾向于发展基于自然环境的旅游业。对那些愿意享受现代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好处的人来说,他们也许不愿意放弃社区舒适的环境。因此最好地衡量这两者的方法就是制定确保发展高质量旅游业的计划。
本研究是作者受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斯特郎姆.瑟蒙研究院研究基金资助的课题。
参考文献:
[1]Hovinen, G. R. (1982). Visitor Cycles - Outlook For Tourism In Lancaster County.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M].pp. 565~583
[2]O’Reilly, A. M. (1986). 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Concept And Issues. Tourism Management [J]. pp. 254~258
[3]Putnam, R. D. (1993). The Prosperous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Life. The American Prospect [M].Spring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uizhou ancient village settlements and investigating its current situation, which aims at the general conflicts confronted in the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of the settlements, the paper probed into some effective factors and some spatial, environmental and architectural features of these settlements and made certain recommendations on the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Key words: Huizhou ancient village, Protection, Updat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
中图分类号:G2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引言
由于徽州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结构诸因素的特殊性和徽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使得徽州地区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乡村原貌格局以及历史、文化风俗,这里的人们也基本延续着传统的生活习惯。徽州地区大多数村民都是聚族而居,宗族和血脉是村落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积淀的基本条件。
1 徽州古村落的原始价值
(一)人文旅游价值
徽州古民居村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保存了大量的有着浓厚的徽州文化特色传统村落及建筑。从村外自然环境到村内水系、街道和独具特色的徽派建筑都体现着徽州人极高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
(二)文化遗产价值
徽州古村落是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也是地域文化研究的范本,徽州的古村落民居已有着800多年的历史,古朴典雅,意趣横生。徽州古建筑中有砖雕的亭台楼阁、人物戏文,石雕的飞禽走兽、奇花异草,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壁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
(三)景观建筑价值
徽州古建筑可作为古村落的识别标志,它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现特征,以砖雕、石雕、木雕、竹雕为主要装饰特色,以高院、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由于受徽州文化传统和优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独具一格的徽派建筑风格,其特点可以概括为:自然古朴,隐僻典雅。自然纯朴,顺乎形式,与大自然保持和谐。不论是村落的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与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砖雕、石雕、木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充分显示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共处。
(四)水系景观价值
徽州古村落的人工水系是实用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动静有序,曲直有因,去来有道,急徐有理。这是古村落水系的独特意境。受传统的风水理论影响,徽州古村落的水系设计非常注重水体的来龙去脉。徽州村落的水口往往是“保瑞避邪” 的重要象征,而水体本身也担负着村中“人丁兴旺、财源广进”的神圣使命。
2 乡村旅游与徽州古村落之间关系
2.1积极影响
2.1.1物质形态保护
徽州古村落的物质形态的保护包括:代表徽州地域建筑、文化特色的徽派民居;由道路、街巷及水系构成的传统村落格局和空间形态;对于徽州地区而言,古村镇之间或者整个地域的保护更为重要,只有保护好更大范围的生态和文化背景,才能使古村镇的风貌得到更好的传承。
2.1.2非物质形态的保护
古村落并不是为了吸引旅游者而建造的景观,只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古村落居民世代保存下来的生活空间才得以成为景点,甚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遗产的难度很大,在现实中存在较多需要逐步解决的问题。
2.2消极影响
2.2.1自然环境系统的干扰
自然环境系统包括地理条件、气候特征、自然资源等,前两者受旅游的干扰较小,后者诸如植被、水体等自然环境所受干扰较大。目前许多旅游区环境严重污染、生态系统失调。徽州古村聚落是人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的产物,自然环境是传统聚落赖以生存的基石,原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显然都与聚落的可持续发展相悖。
2.2.2人工环境系统的干扰
人工环境系统既是现代文化信息的载体,也是古村落旅游开发中最重要的物质资源。村落环境得以整治、建筑修复并建设相应公共设施等,一定程度上是促进了人工环境系统的完善和发展。由于有关部门没有深入研究古村落相应的历史背景,传统模式,布局特征等,使得整治与修复工作存在许多破坏原有人工环境系统的现象。
3.3 两者之间
关系
虽然旅游积极与消极方面的影响是利弊共存,且发展又具有阶段性,但是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处于衰落边缘的徽州古村落是一个救命般的振兴发展的良机,所以我们要研究的不是应不应该发展旅游业,而是如何扬长避短,扩大其积极的影响,并对其负面影响进行调控,以旅游业发展为背景进行古村落的保护。这不仅是研究旅游对古村落影响的根本出发点,而且这对于协调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4 旅游业背景下徽州古村落可持续性发展
4.1 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
(1)开发与保护的相互联系
a.保护是开发和发展的前提,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开发。旅游资源一旦破坏殆尽,旅游业将失去依存的条件,也就无开发可言了。
b.合理科学的开发是保护的基础,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资源保护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只有通过开发才得以体现开发是旅游业发展的先导,是旅游资源价值的充分体现。
合理的开发本身就是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延长其生命周期,对旅游环境进行改善、美化,增加其可进入性。同时,资源开发促进旅游发展带来的旅游收益的一部分返回资源地,用于资源环境的改造、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在这个意义上开发意味着保护。
(2)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性
a.旅游资源的开发或多或少的会造成某种破坏。旅游资源开发对资源地进行的适度建设是以局部环境的破坏为前提的,破坏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是共生的。
b.从人为角度看,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为的破坏。因管理不善,资源地游客涌入量往往超过其承载力,从而给资源本身造成致命的破坏。
4.2 实行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旅游发展就是在保持和增进未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当前的各种要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使许多旅游目的地各具特色。坚持做到“保护第一、合理利用”,“规划先行”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并重”,其意义是使整个村落参与到旅游业中,使当地居民了解旅游业,参与它的决策过程并从旅游业中得到好处,从而达到增强积极影响、减弱消极影响的目的。
5 结语
保护古村落内在的优秀传统文化,意在使古村落的价值得以完整体现,正确处理发展关系,努力使徽州古村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延缓衰老、长久传世。
参考文献:
[1]吴晓勤等,皖南古村落保护方案保护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近几十年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在造就了经济奇迹的同时,也对自然生态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自然环境日益受到污染,环境陶艺的设计创作必须要正视生态问题,要具有生态保护意识。近年来,环境陶艺发展很快,在各大中城市中建有大量的环境陶艺作品,其中不少作品与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艺术与生态融合的范例,但是也有的作品则在不同程度上对自然环境形成一定的破坏性影响。因此,环境陶艺的设计创作,除了应用美学原理和陶瓷工艺以外,还应当关注于生态科技的应用。生态科技在当代环境陶艺中的应用是环境陶艺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对自然环境保护的迫切要求,因而,对其进行研究,对于当代环境陶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科技内涵及其在当代环境陶艺中应用的必要性
生态科技是相对于传统科技而言的,传统科技往往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对生态造成严重破坏。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在传统科技飞速发展的同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是巨大的。因此,近年来,科技人员致力于在传统科技的基础上吸收生态性因素,尽可能消除其对生态的负面影响,从而使我国的生态科技迅猛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助力。生态科技指的是以生态保护为理念,运用生态学原则的科学技术,具有低碳环保的特征,对环境不产生污染或污染较小,消耗能源较少。生态科技的发展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其目的是在发展经济生产的同时保护自然,既改造自然又尊重自然。在生态科技的原则下,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与调整,既满足于当前需求,更着眼于长远未来需求。环境陶艺作为环境景观艺术的一部分,在近年来中国城市的开发建设发展非常迅猛,已经成为环境艺术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在生态环保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之下,环境陶艺的设计创作者理应责无旁贷地在其设计创作的各个阶段遵循生态保护的原则,引入尽可能先进的现有生态科技,成为生态友好型艺术产业。环境陶艺建设的目的在于美化城市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而真正的城市环境美化应是城市中的经济、文化、自然、生活等各方面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于作品自身的审美功能。因此,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是环境陶艺最重要的设计创作原则之一,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其设计创作就必须采取生态科技的方式,以更好地保护好周围自然环境,平衡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环境陶艺的特征决定了环境陶艺应当应用生态科技进行设计创作。环境陶艺采取的是经高温烧制的陶瓷材质,已经成为自然环境中的异质化物体,不少作品体形巨大,许多依附于自然地形之上,原有的生态系统平衡已经被打破,还有的环境陶艺作品采用了各种含有较多重金属的材料,对土壤、水体都可能形成影响与危害,并进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在设计创作过程中必须考虑运用生态科技手段对自然进行修复和整治,研制新型无害陶瓷材料,恢复和建立自然生态平衡关系。生态性设计已经成为当代环境艺术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环境陶艺也必须紧跟时代,建立起环境陶艺的生态性设计体系,而要实现生态性设计,就必须引入生态科技。生态科技不仅能够帮助环境陶艺设计者实现对自然生态的恢复与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能够帮助环境陶艺设计者呈现出新奇的艺术效果,营造出一种全新的具有生态意味的艺术氛围。
二、生态科技在当代环境陶艺中应用的途径与原则
环境陶艺的设计创作面对着各种不同的环境,有的具有较良好的生态环境,有的生态环境则已经被破坏,同时,还面对着状况不同的周边生态环境。因此,生态科技要在当代环境陶艺中得到有效应用就必须在设计创作的各个环节中都因地制宜,使生态科技渗透于设计创作的全过程当中。环境陶艺的设计创作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其一是规划阶段,其二是设计阶段,其三是创作阶段,最后是维护阶段。在环境陶艺的规划阶段,需要对环境陶艺设置场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评估,了解其植被、土壤、水源以及地形、气候等状况,从而就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制定可行的开发方案;在设计阶段,环境陶艺的设计创作者在规划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设计,必须考虑应用生态科技进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建设,从而为环境陶艺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场所,然后再综合运用各种陶瓷及非陶瓷材料设计出具体的环境陶艺作品图纸;在创作阶段,创作者首先需要将场地中有害物质和垃圾处理掉,确保环境安全,然后再结合生态科技手段,尽可能地将作品需要传达的理念融合生态理念完整呈现;在维护阶段,环境陶艺在完成之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后期维护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需要运用生态科技进行长期的管理与维护。生态科技在当代环境陶艺中的应用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首先是生态保护的原则。环境陶艺大多设置于城市中的各类场所,其自然环境往往已经被破坏,而环境陶艺的设置则可能造成二次破坏,生态科技在环境陶艺中的应用旨在保护或修复自然生态,因此,生态保护是生态科技在环境陶艺中应用最基本的原则。其次是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环境具有非常大的差异性,生态科技在环境陶艺中的应用应当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与此同时,环境陶艺可以设置在城市中的各种不同的场所,包括公园、广场以及生活区、商业区、工业区、办公区等,其自然生态状况也是千差万别,绝不可以一概而论,必须从实地出发采取相应的生态科技。第三是独特性原则。环境陶艺作品在设计创作中大都呈现出独特的审美风格面貌,而其所处的生态环境也应当是具有独特性的,并与环境陶艺作品相协调,形成统一的整体艺术景观。因而,相应地,生态科技在环境陶艺中的应用也应以营造独特的生态环境为原则。最后是生态与文化艺术兼顾的原则。生态科技在环境陶艺中的应用不仅应当以生态保护为目的,同时还应兼顾环境陶艺作品本身的文化性与艺术性特点,而不能单纯地以体现生态为目的,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与文化艺术的协调发展,而不应厚此薄彼,在强调生态的同时忽略了对作品文化艺术性的关注。
三、生态科技在当代环境陶艺中的应用方法与策略
生态科技在当代环境陶艺中的应用首先需要从土壤、植被及水体的整治恢复入手。土壤是自然生态的载体,也是环境陶艺设置的基础条件之一,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应当应用生态科技对土壤进行无害化处理,从而建立起一个安全的土壤环境。最科学的治理土壤的方式是生物化方式,主要是植被方式,一方面能发挥植被的造景功能,为环境陶艺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背景氛围;另一方面则能够吸收和分解土壤中的有害成分,可以多种植一些超积累植物,如向日葵、紫花苜蓿等,以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水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景观因素,环境陶艺可以因适当的水体分布而显得更有灵气。水体可分为静止水体和流动水体两部分,针对环境陶艺所处环境中原有的水体,如河流、湖泊、溪流等,应对其进行检测,如有污染应采取有效的生态科技手段进行治理,如种植水草、营造生态浮岛、人工湿地等方法,还可以建造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实现水体的循环使用,达到节水的目的。在整治和修复土壤与水体之后,为环境陶艺的制作营造出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而环境陶艺本身也应当是以生态环保型材料制作的,从而避免其对土壤与水体等形成污染。传统陶瓷材料中包含有很多有害物质存在,铅、汞等有害元素的含量较大,而近年来随着陶瓷生态科技的迅猛发展,无毒无害的陶瓷新材料越来越多,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的有害陶瓷材料。环境陶艺的设计创作者应当尽可能地采取生态环保型的新材料,以使作品对自然环境不造成破坏。另外,有不少设计创作者别出心裁地利用陶瓷企业废弃或残破的日用陶瓷或艺术陶瓷来制作环境陶艺作品,如有的设计创作者利用各种破碎的瓷片粘结成环境陶艺作品,既形成独特的审美效果,同时也达到了节约原材料与能源的生态目的。除注重材料的环保性以外,环境陶艺的设计创作者还应当关注陶瓷材料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协调,环境陶艺作品在色彩、造型、装饰等方面都应当与周边自然环境紧密融洽地结合为一体,避免与周边自然环境格格不入而影响人们的审美感受,从而实现人性化设计。还有的设计者更是巧妙地在环境陶艺作品中种植植被,如在陶艺墙体上种植藤蔓植物,从而使作品与自然更加和谐地融为一体,并营造出一种返璞归真的历史沧桑感。在环境陶艺景观的后期维护中,也应注重于生态科技的运用,其中,环境陶艺景观的照明会消耗大量能源,应当倡导采用太阳能照明系统,从而营造出既生态又美观的夜景。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设置风车、水车等进行发电照明,既达到节能的目的,也能够与环境陶艺景观相结合,构成更为丰富独特的景观。
四、结语
生态科技在我国环境陶艺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认知上的不足和条件的限制等原因,其发展仍然不够成熟,在实际的设计创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针对我国目前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和生态科技的发展水平,环境陶艺的制作建设应当在进行客观细致地评估以后进行,避免因盲目开发而导致对生态的破坏,应当将环境陶艺的建设纳入到城市的整体生态建设规划当中。而在未来,生态科技在环境陶艺中的应用还将向纵深发展,具有极大地发展潜力与空间,相信随着生态科技的持续发展和人们认识上的不断提高,环境陶艺将更加注重生态,更加人性化,生态科学与艺术完美地融合于一体,打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城市新景观。
参考文献:
[1]陈艳云.论生态设计理念在环境陶艺设计中的运用[D].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0.
[2]曹阳.论可持续发展视野下中国环境陶艺的发展[D].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1.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美丽中国”理念是党在召开十时提出来的,为城乡规划带来了明确的建设方向。在随着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城乡共同规划作为首要任务已经被提上日程。但是,城乡的发展随着经济差距的拉大,乡村规划远远不及城市。乡村在建设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的阻碍。经过多年的研究,众多的专家学者在受到“美丽乡村”建设理念的影响下,认为应该在传统的建设理念下不断的进行创新,通过经济的增长带动乡村的整体发展,从而对乡村的环境进行完改善,实现“美丽乡村”的总体任务。
一、“美丽乡村”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内涵
“美丽乡村”是符合乡村规划的总体发展的,其设计原理对广大的乡村建设作出重要的贡献。在近几年乡村加大力度通过发展经济,并结合环境建设,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逐渐迈进。对于广大乡村来说,建设“美丽乡村”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进行建设,在不断的发展改善中来完善景观规划的总目标。乡村的规划应该和当地的环境相结合,以保护乡村景观为主要目的,调整景观与经济文化的关系,从而合理的设计,共同创建一个美观舒适的美丽乡村风貌。
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一)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设计原则。尊重自然生态环境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首要原则,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不能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把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创造出一个具有人文景观风貌的美丽乡村。
(二)尊重地域文化特色的设计原则。在乡村的设计中,乡村的原始风貌不可改变,因为乡村的民风民俗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珍贵宝藏,对乡村进行设计中要保留这些历史宝藏,能够保护人民的精神财富。这些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特色,保护传统文化能够保证乡村具有文化内涵。
(三)可持续性发展的设计原则。乡村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人们在生活中比较注重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利用,对于自然环境中的树木、田地、湖泊等自然资源相对来说比较多,这就要求在乡村的设计规划中要保护自然资源,避免出现滥砍滥伐的现象,应该最大限度的避免对乡村环境的破害,应该充分利用资源环境,通过绿化实现乡村规划,最终建设成为“美丽乡村”。
三、“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构成要素分析
(一)乡村聚落性景观。乡村建筑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环境组成乡村聚落性景观,二者相结合成为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聚居地。乡村的建筑能够代表这个区域的原始风貌,体现出乡村历史价值。乡村的生活环境主要体现在人民生活环境以及公共场所。在进行乡村规划时要保证景观能够对人民带来舒适的环境,尊重原有的村庄肌理,保持乡村的原有风貌,尊重其历史价值,在此基础上,要对建设用地的扩张进行控制,进行合理的规划。
(二)乡村生态性景观。在乡村的生态性景观包括水系、植被等,这些乡村中原有的自然环境风貌是不能改变和破坏的,要进行保护。因此,在规划乡村时,要对水田、植被等自然风貌进行保护。植被包括原有的森林树木以及对道路进行绿化,在保护的基础上应该对其生态环境进行统一的布局,在设计中要创造合理的空间,并要合理充分利用,使得在乡村规划中能够使得人与自然相适应。其水系指的是江河水系,对其水系生态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规划,创造出宜人的生态环境,建设出清澈灵动的水系特色,保证乡村的协调性。
四、“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在乡村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进行规划,乡村中拥有独特的青山绿水、田野小道等能够构成设计中的独有特色。
(一)尊重传统村庄肌理,构建聚落温馨格局。乡村从历史上逐渐演变过来,经过了长时间的转变发展,成为了能与自然相适应的环境。在乡村设计的过程中,能够保持乡村的原有风貌,使得规划出温馨自然的乡村格局,体现出良好的生活氛围,使得居住区紧密相连,能够有利于居民的生活便利,能够加强居民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得整个生活环境其乐融融。乡村建设以乡村原有自然形态为基本肌理,保证自然不被破坏,设计合理的乡村布局,充分挖掘有利于乡村规划的景观素材建设成为美丽乡村。
(二)发扬乡村的地域特色和魅力。一个地区的特色包含了这个地区的历史文化风貌、民俗文化等特色的传统文化,是当地百姓的精神财富。在当地乡村的设计中,应该融入新鲜元素的同时还要保持原有乡村的历史风貌,最大限度的突出地域民俗色彩,要充分的运用乡村特色,使得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相适应。从而提升乡土气息,展现其文化魅力。这样对今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有利保证,能够提高经济效益,保证乡村经济的发展,这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目的。
(三)构造尺度宜人的乡村生活空间。乡村的居住部落是由一条条街道组织起来的,街道成为了连接乡村空间的作用,这样形成了乡村特有的地理风貌。在对乡村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尺度合适的原则进行规划。能够充分的显示出道路的布局合理性,保证道路顺通便于居民的生活。另外,在乡村添加公共服务设施时,要保证不影响村民的正常生活,要建设在村民经常聚集的地方。在进行乡村规划的过程中,要对尺度合理设计,形成正常舒适的乡村环境。
五、结束语
总之,在进行乡村规划时要秉持着因地制宜的态度充分发挥地域特色,创造美丽宜人的乡村风貌。“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具有民俗色彩的、具有一定文化涵韵的工程,这项工程能够达到美化乡村的目的,还能够最终实现提升当地的经济效益,能够带动乡村的旅游业发展,提高乡村的经济,提高村民的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1、概念形成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
这一时期,日本开始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但对“生态旅游”本身的认识还没有形成。1987年成立日本环境教育论坛(JEEF)。1989年,设立日本最早的生态旅游推进团体———小笠原观鲸协会。
2、调查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
环境厅和自然保护学会等有关机构开始着手进行生态旅游的调查研究。为探索国立公园的利用方式,环境厅(现为环境省)以“环境保护型自然体验活动推进方策检讨调查”为题,开始对知床、奥日光、八丈岛、西表岛、屋久岛等5个地区展开为期三年的调研。1992年,日本环境教育(JEEF)生态旅游研究会成立,并以“什么是生态旅游”为主要课题开展持续数年的学习研究。日本自然保护协会(NACS-J)在对地区旅游企业和游客指导方针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于1994年编辑出版了《生态旅游指南》。
3、实践推进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
这一时期,各地开始学习屋久岛、小笠原、西表岛等较早实践生态旅游地区的先进经验。1998年,日本生态旅游推进协会(JES,即后来的NPO法人日本生态旅游协会)和北海道生态旅游研究会设立。之后,JES在各地举办全国性的大会,为生态旅游的普及做基础性的铺垫。
4、课题提出阶段———21世纪初期
21世纪初,各地设立的团体及导游在生态旅游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课题提出的时机已经成熟。诸如解说技术的提高、充足资金的保证、导游人员的延续等一些实际问题日益突显出来,迫切需要研究解决。2000年,日本自然体验活动推进协会(CONE)成立;2002年,北海道建立生态导游资格制度;2003年实施的《东京都岛屿地域自然保护和适度利用纲要》,规定了关于小笠原特定区域的准入规则;《冲绳振兴特别措施法》规定了冲绳环境保护型自然体验活动(即生态旅游)的推进措施。
5、全国展开阶段
2003年,日本将生态旅游的推进定位为国家战略,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升国民对生态旅游的关注和兴趣。早先致力于生态旅游的地区,如小笠原、西表岛、屋久岛、北海道等具有典型自然环境的地区,也以此为契机,开始在原有旅游地域及未开发的山林山地等地区开展生态旅游。2006年12月,日本全面修改《旅游基本法》,制定通过了《旅游立国推进基本法》。2007年6月,通过《生态旅游推进法》,标志着日本生态旅游体制全面形成[4]。
日本生态旅游推进法
(一)生态旅游推进法产生的背景
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生态旅游因分散旅居的特点对环境造成的负担较小,在世界各国逐步发展起来,并逐渐取代围绕名胜古迹周边区域观光的传统旅游模式。这种旅游模式使游客既能在自然中身心愉悦的活动,又能享受地域固有的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因而受到人们关注并不断聚集人气。在日本,农村生活体验型的绿色旅游和充分利用自然旅游资源并保全环境为目的的生态旅游,也开始不断发展壮大。1998年,以生态旅游运动推进为目标的生态旅游推进协会的诞生,标志着日本生态旅游的正式开始[5]。2002年是地球峰会(即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10周年,联合国将该年度定为“国际生态旅游年”,一时间生态旅游在全球展开。生态旅游作为生态保全型旅游,其推进既减少了环境负荷、可持续的保全环境,又因旅游产业的振兴使地域摆脱贫困,因而深受世界各国关注。然而,对作为旅游资源的自然环境该如何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是各国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为发展经济而大兴旅游,过度开发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若强化环境保全而过分限制,生态旅游的魅力就会大打折扣。要充分利用地域的自然资源,开创出地方特有的旅游产业,同时又能对自然和传统文化进行可持续的保护,生态旅游开发和自然环境管理就必须都要遵循科学合理的规则。日本的有些地方的旅游经营者自己制定规则进行生态资源的保护,如小笠原的“鲸鱼观察”规范,但这种规则是只对有关人员有拘束力的内部规则,对外不具有强制适用的效力。生态旅游要在全国范围开展推进,因这种地方自主规则的适用而产生的纠纷必然会不断发生,这将成为阻碍生态旅游推进的因素之一。必须深刻把握生态旅游的精神实质,在致力于环境保全的同时有序地实施生态旅游,既能按预设的模式发展,又能大大降低管理成本。然而仍有些地区为追求经济利益而降低管理成本,严重破坏了生态旅游的良性推进。为了生态旅游能健康有序的发展,防止对生态环境的恣意开发,必须设计科学合理的管理规则。《生态旅游推进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该法基于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利用,推进新形态的旅游产业,在谋求地域振兴的同时,将旅游引发环境破坏的危险限制在最小[6]。此法的出台,使生态旅游活动的良性推进有了法律保障。
(二)生态旅游推进法的特征和主要内容
1、作为议员立法起草法案被通过
地球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在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做出选择总会面临两难境地。到2007年,生态旅游在推进中仍面临诸多难题。虽然生态旅游在观念上已被大众理解接受,实践中也形成了具体的操作方法,但是由于垂直领导的行政关系导致的弊端给生态旅游的实施造成很大障碍,当事人甚至不能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方案去操作。对行政关系进行调整需要付出时间,而环境问题却刻不容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振兴地方经济的生态旅游既已广泛推进,就应成为旅游立国的核心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超越垂直领导的行政关系弊端的议员立法成为有效的解决手段。《生态旅游推进法》基于环境委员会委员长提案,以众参两院所有议员赞成而一致通过。
2、是一部同时调整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关系的单行法律
该法第1条明确了立法目的:保护自然环境、振兴旅游、推进环境教育。充分利用地方自然资源振兴地域经济,同时要保护好环境资源。从这个角度看,《生态旅游推进法》堪称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律,加之2006年通过的《观光立国推进基本法》,两部法律成为日本21世纪环境保护与旅游立国的里程碑。
3、以英语“Ecotourism”的片假名“エコツーリズム”直接为法律命名
日本的法律用片假名来直接命名的寥寥无几。“生态旅游”可以用日文汉字“生態観光”来直接表示,但用片假名更能把意思形象的表达出来。生态旅游不仅是指一种特殊的旅游形态,其内涵包括实现推进旅游、振兴地方、保护环境三个要素的平衡,是一个能体现开发和保护并重理念的专有概念。为恰当准确的表述出这种细微的差别,按照英语词汇的片假名来表达书写显得更为贴切。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生态旅游推进法的贯彻执行也并不只限于环境省,而是包括国土交通省、农林水产省、文部科学省等多个省厅。
4、提出日本型生态旅游的四个基本理念
生态旅游推进法第3条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充分考虑自然环境、谋求旅游振兴、谋求地域振兴、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环境教育[7]。2003年,环境省“生态旅游推进会”提出“生态旅游典型示范地域”进行交叉思考,摸索日本型生态旅游应具备的方向性的东西,这对后来立法层面上基本理念的形成具有深远的意义。
5、以各地生态旅游推进协会为基地
在环境省设置的“推进会议”中,明确了日本型生态旅游在三种类型的地域大力推进:像知床和屋久岛那样残存的原始自然地域、以大众旅游为主体的地域“生态旅游化”以及那些未进行旅游开发的山林山地之间的地域,并将其中的13个地方选定为生态旅游典型示范区。从这开始,日本的生态旅游得到快速的发展,推进以山林山地为主要阵地的“日本型生态旅游”逐渐形成了。与有着广袤自然生态资源的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相比,日本的原生自然环境显得非常有限。然而,包含在自然公园里的一部分的中间山林山地,从亚寒带到亚热带南北延绵3000多公里,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宝库。同时,历史积淀形成的与自然环境紧密相关的地域文化,具有其独特的历史形态。
日本型生态旅游的主要舞台是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山林山地。具体来说,是在农村、山村和渔村,根据情况也可以是城市街道地域和城镇。充分发掘利用地域特有的自然环境,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能够身临其境体验地域独特的魅力,这种旅游形态的应用范围可以无限延伸。为振兴生态旅游,首先设立以市镇村长为中心其他关系人参加的“推进协会”,以协会为中心来选定生态旅游的地域范围、找出地域独具特色的珍贵旅游资源,进行导游培训、设计项目、开发市场,规划设计地域生态旅游的具体方案。在此过程中,国家在宣传活动、技术指导、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给予支援,但仍以各地推进协议会为主体。6、明确规定生态旅游为公民的权利自然环境因国家和地域而不同。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振兴旅游,谋求地域活性化,实现可持续的环境保全,这让因人口少子高龄化导致地域活力低下而倍受困扰的日本,找到了地域恢复元气的动力。充分利用地域自然环境的优势,促进往来人口的不断增加,才能建设繁荣的地域社会环境。
在村落区域,子孙不在身边的老人们,用山村的乡土料理款待前来的游客,给他们讲述相传久远的民间故事,并从中获得生活的乐趣和活力。生态旅游运动之初,这样的情景在日本随处可见。而这样的景象靠中央政府的财政预算来推进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要靠地域自立、自律的能动的完成,这正是《生态旅游推进法》的重要使命。各地的推进协会,没有把地域宝贵的自然资源重新指定为“特定旅游自然资源”。什么样的自然资源能脱颖而出、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又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在日本全国范围内,无论孩子还是老人都有权参与这类问题的解决。地方居民共同参与,探寻地域珍贵的自然旅游资源,为振兴地域出谋划策[8]。《生态旅游推进法》立法化的最大的效果,便是把原本只是一部分关系人参与的生态旅游,建设成为普遍参与的新型旅游形态,并在各地得到广泛的推进。当然,生态旅游的概念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尚需要时间。正因为如此,生态旅游的推进会让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保全遭受怎样的影响,还需对事态发展给予高度关注。根据情况,也有可能需要对法律本身进行修改。为此,《生态旅游推进法》附则规定了本法施行5年后须进行修订。
对我国生态旅游法制化的几点启示
(一)科学界定生态旅游的概念
目前,由于缺乏对生态旅游的统一认识,理论界对其概念的表述不尽相同,实践中对生态旅游的称呼也千差万别,使得人们对生态旅游及相关概念的认识相当混乱。必须统一各方面的认识,明确界定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将生态旅游的概念与相关概念区分开来。有关行政部门和民间团体在生态旅游概念的表述上要体现保护环境、振兴旅游、促进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等方面的内容。生态旅游的目的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振兴地方经济,同时更好地保护地域环境资源。
(二)扩展生态旅游的活动空间
尽管我国生态旅游的空间范围在不断扩大,一些地方甚至在人迹罕至的原始自然山林区域开发生态旅游,但生态旅游的主要区域仍是各类发展大众旅游的自然保护区等区域。大量人群蜂拥而至,给这些区域的环境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要减轻旅游给生态环境造成的负荷,就必须不断扩展生态旅游空间。除已开发旅游的自然保护区等地域外,那些未进行旅游开发的山林山地之间的林地,出于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有必要发展生态旅游。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山林山地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随着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相关法制的不断健全,这些山林山地应成为生态旅游的主要舞台。具体说来,生态旅游的主要区域是农村、山村、渔村,甚至一些生态环境较好的城市街道地域和乡镇。
(三)加强生态旅游的实证调研
近年来,“保护生态环境,建造绿色家园”的呼声日益高涨,对“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展开。“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等概念在建筑行业成为了一种时尚,同时也实实在在地成为建筑学科发展的前沿。这些现象充分体现了人类理智和文明的升华。它要求当代人类重归自然的怀抱。返回生物圈中生生不息的有机联系中。建立起一种人类、自然和人工环境相融合的绿色文明。
l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主要有两点:①提供给使用者有益健康的建筑环境,并提供高质量的生存活动空间;②尽最大限度回归自然,保护环境减少能耗。在人类建造过程中,这两者是相互矛盾的。人类为了达到舒适的生活及工作环境.就要通过各种手段向大自然索取和消耗自然资源。然而。光有索取而没有回报必然对自然环境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为此,人类索取与回报之间的矛盾.已成为绿色建筑的核心问题。
绿色建筑实际上是这样的一种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利用天然条件并通过人工手段创造宜憩舒适的环境.同时又要严格控制和减少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占有。确保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动态平衡。这种动态平衡不但要反映在建筑设计和建造时所采用的合适方法及因地制宜的材料上.而且更为体现在它对资源的消耗利用程度和回报自然程度状态上。由此看来.可以这样说:绿色建筑是一种崭新的设计思维和模式在使用中对精神层面的重要性给予更多的关注.全方位的关心使用者的生理以及心理的健康。
2绿色建筑的意义
“绿色建筑”这一概念是在全球范围内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于生活与消费方式的深刻反思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在现实生活中,一望无际的森林被蚕食和毁灭.沙漠化风暴席卷了广阔的绿野,生物物种的生命力在人类前进的步伐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城市中的人们很难见到湛蓝的天空与明媚的阳光。
建筑师们跳出曾经习惯了的思维模式,开始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建筑的真意所在.思考建筑所应担负的社会责任。虽然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足够理想的技术与材料支持“绿色建筑”的设计实践.虽然这一理论在大多数情况下还只限于纸上谈兵,但它的提出至少为未来建筑的发展指出了一种美好的方向。人们开始提出这样的问题:建筑师的社会责任以及建筑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绿色建筑的提出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背景.试图对于这些问题给予回答.这也正是“绿色建筑”这一概念提出的最大意义所在。
3绿色建筑的价值观
绿色建筑这一概念。事实上正是基于建筑领域中绿色人本主义价值的觉醒。然而从觉醒到占据主流的地位.这种价值观的确立还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因此绿色人本主义只能成为未来绿色建筑存在的动力。而在现阶段.在工业、后工业文明的人类中心论占主导地位的时期。绿色建筑的发展是不能仅仅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的.经济杠杆此时此刻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绿色建筑赖以生存的经济理由就是对运营费用的节省。一次性投资的回报将是长期的。积累的结果必将远远大于对初次投资成本的节约。这是一个比较有吸引力的理由。这显然是一种乐观、积极的思想。事实上也正是目前支持绿色建筑研究与实践的主要经济动力。然而。无论是“长期回报”还是“绿色成本’当前来看都是虚无缥缈的。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任何形式和远期平衡表或是成本核算评价与初期投资与直接利润相比.恐怕都是不足以使人为之心动的.更不用说考虑到远期的各种变故或是灾难。考虑到长期回报是否还能落入投资者的腰包。这也正是为何“绿色建筑”在实践的道路上如此举步艰难的原因之一。
为此。国家对于建材选择每平方米所耗标准等方面做一些必要的规定乃至立法.对可持续技术的研究.对新的洁净高效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的研究方面增加投入的力度。都将成为推进绿色建筑运动发展的主要动力。
4绿色建筑在设计中的体现
绿色建筑的理解与衡量标准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但其基本原则不会改变。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1)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节省能源、尽量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
(2)对使用者生活工作环境给予更多的考虑。
(3)对于沟通人类与自然环境创造条件。
(4)面向未来发展要有足够的发展弹性空间。
4.1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与尊重
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是绿色建筑存在的根本是一种环境共生意识的体现,要求建筑师调整自己的心态.不但要有满腔创作激情,而且要有一颗平常的心,正确地认识到建筑作品仅仅是环境中的一份子,以一种谦逊的姿态去处理与环境的关系.给予自然环境以更多的关注.这种关注主要体现在:
(1)对建筑场地的充分考虑,其内容有:建筑物的朝向、方位、布局、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场地气候条件的影响以及植被的关注。
(2)对节省能源的考虑:建筑能耗是建筑物对自然界造成的主要间接危害之一。如何尽可能多地降低能耗提高效率成为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课题。
(3)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在设计中应尽量考虑利用可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利用、天然冷源(地源热泵)的利用、自然的采光、通风、温湿度的控制等。
(4)尽可能利用当地技术、材料以降低建造成本。
(5)尽可能使用无污染、可再生的环保材料。
4.2对使用者给予更多的关照
作为人类每曰起居、生活、办公的微观环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建筑环境的品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的质量。绿色建筑在注重环保的同时还应给使用者以足够的关注,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尽可能利用自然的方法创造宜人的温度湿度环境.在尽量减少能耗的同时保证甚至提高其舒适性。
(2)创造良好的声环境氛围。给使用者提供一个安静、和谐、宜人的居住工作环境。
(3)良好的照明系统、合理的房间进深、宜人的光环境。
(4)合理的空间布局、宜人的空间环境。
(5)对不同使用者的全方位考虑。包括对残疾人、老年人的关心。
(6)提高安全性,增强防灾能力。
人类的历史起源于自然,所以,根本的建筑思想也必须是回归自然,而不能因为过度追求人类奢华的居住条件,而大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人类的需求一旦超过了地球生态环境能承受的最大极限,就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与惩罚。因此,建筑设计工程师应具备强烈的环保意识,同时要做到在环境保护思想的指导下自己开展建筑设计工作。1.3设计者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建筑设计是建立在设计对当前矛盾进行分析综合的基础之上的思考过程,所以,建筑设计必须尊重自然,坚持“以人为本”的建筑思想理念。因此,建筑工程师应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保护环境,贡献社会。此外,建筑工程师还应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建筑作为一种大众的欣赏文化,在人们进行赏析的过程,也是沉淀和传承文化的过程。此外,建筑设计工程师自身也必须掌握一门特定的环境科学技术,掌握扎实的环境保护知识,并不断地探索当今的建筑学和环境学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可以适应当今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创造出符合文化要求与时代特征的建筑设计佳作。
1基于可再生资源的建筑设计策略
自然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并不是都可以无限循环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资源,在建筑设计中,为了顺利地完成建筑活动,建筑设计者必须做到有效地支配能量与物质,应充分考虑到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不可再生性,也就是其有限性。由于建筑是能量、资源和自然环境系统的综合体,因此,建筑环境中所使用的材料也应具备循环性,建筑设计师应通过自己的劳动与智慧,在充分地考虑到周边自然环境的关系和建筑系统的功能性后,合理且审慎地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将物质、能量等资源进行重组,在建筑活动中做到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自然资源,最终目的是减少建筑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2基于环境保护思想的生态建筑设计内涵
从生态学的原理考虑,建筑设计活动应追求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并充分认识到人和自然是共生的关系,在建筑活动中,保护性地利用不可再生资源,也不要浪费可再生的循环性资源。所以,生态建筑设计的关键是要认识到人类建筑和自然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建筑设计师在创造建筑内部小环境的同时,还要处理好建筑和自然要素、局部和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 生态文明观的含义
生态文明观是一种动态的思想观念,它主要体现了人类的发展以及社会活动,并且是根据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变化而发生改变,这种动态的思想观念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起着指引的作用,推动人类的不断发展。生态文明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有相似之处,它的中心思想是人类和自然友好的相处,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同时实现人类对环境的需求。
(二) 生态文明背景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
生态文明观是倡导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是符合我国目前发展的一种思想观念,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遵循回归自然,并且注重文化精神生态化的原则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这样的情况,环境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遵循回归自然的原则,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同时,融入现代的审美观念,实现自然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观念的完美结合,从而设计出既符合人们对环境的需求,又保持了自然原生态的方案[1]。其次,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时候,要遵循注重文化精神生态化的原则,在设计方案中体现人文内涵。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当地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环境艺术进行融合,从而设计出既包含古典气息,又具有现代气息的环境设计方案。
二、 生态文明背景下现代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模式
(一) 利用生态建筑模式
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人们对环境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传统的建筑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新型的建筑模式应运而生。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引用生态建筑模式,是当今社会环境艺术设计的主流。生态建筑模式,是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尽量的保持原生态,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周边的环境和建筑需求进行有效的结合,在不影响周边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室内环境的需求[2]。
(二) 利用自然、生态材料,构建生态环境空间
室内设计师在进行方案设计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到空气环境,在此基础之上利用自然光线以及绿色植物等,构建室内环境,尽量减少需要人工制造的室内环境设计,在进行装修的时候,要使用生态材料,这样既可以营造自然的空间环境,还能使室内空间更加的美观。
(三) 营造简洁、舒适的环境
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逐渐转变,繁琐、复杂的室内环境设计已经不符合人们 的审美观念,简洁、舒适的室内环境成为了人们的追求。简单并舒适的室内环境减少了对各种材料的使用,降低了对自然环境和人类身体的危害,是值得推广的设计风格。因此,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采用简单、大方的设计理念,以科学的布局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并在细节中体现生态文明精神[3]。
三、 生态文明背景下现代室外环境艺术设计的模式
(一) 室外景观的形式要进行合理的规划
人们对环境的需求不仅体现在室内环境设计中,还体现在室外环境设计中,设计师在进行室外环境设计的时候,要对室外景观的形式进行合理的规划,避免使用一些成本高、占地面积广的景观形式,要尽量在保持自然原生态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环境所具有的特点,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景观,这样既可以满足人们对室外环境的需求,还可以降低资源的消耗,体现生态文明精神。
(二) 土地利用要进行合理的规划
大学校园景观是城市景观的精华体验,不仅为人们居住提供所需的物质产品,还提供具有可观赏的精神产品。由此,大学校园景观具有独特的美学特性、艺术规律,属于技术、艺术、实用及审美等的有机统一。
校园景观通过综合运用艺术语言表现其的审美特性,将学校自然环境与人文背景结合,具有抽象性与象征性的特点,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友好关系,也是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结合。
大学校园景观为师生营造的使一个富有意义的场所,师生在这里通过自身的理解预知对话交流,大学校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精神氛围,促进学生更积极向上健康的生活,提高个人修养。大学校园景观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以其丰富的富有时代特征与人文特性的场所精神,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
场所精神在大学校园中的应用
1.地域精神的发扬与延伸
在不同的地域中,文化也不同,从而所体现的地域场所精神也各不相同。校园景观作为场所精神的具体体现,在这个区域环境中的人们有着共同的生活方式,主要根植于区域环境中的景观。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对场所精神的尊重,首先表现为对地域精神的尊重与发扬,对特有的地形地貌、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等具有地域精神的元素充分尊重。
地域精神也是对大学所在地域的文化特色、风土人情的综合体现,是一个大文化背景。在这个空间之中,师生交往能够通过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迅速的适应与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注重发扬和延伸地域精神,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合理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友好关系。
2.校园文脉的保护与应用
校园文脉作为学校最基本的特征,其涵盖了学校的发展历程、教学特色,以及在长期发展中积淀的人文、艺术以及文化底蕴。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强调校园文脉,就是加强学校与周围环境的联系,重视新老文化的传承与连续。校园景观的功能与意义,通过空间、时间的文脉表现,反之景观功能意义也支配着校园文脉。
景观追求的正是文脉的延续,强调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实现环境个别元素与整体在时间、空间方面的连续性,确保人文与自然的协调平衡,同时对传统不断推陈创新。
3.校园景观与建筑物的协调统一
高等院校的建立与发展,与国家、民族、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校园建筑作为学校发展史的载体,生动的体现了这一点。由此,爱护与保护校园建筑,对其进行优化,不仅是对历史的尊敬推崇,同时也是对校园文化的保护与延续。
当前大学校园在保护校园中心的同时,还要实现建筑形象的统一,突出整体特色,确保校园风貌的统一和谐。通过空间视觉的创设,使校园景观与场所精神的丰富内涵得以体现,对外形成明确清晰的建筑意象。
4.重视校园场所的可参观性与归属感
校园景观设计,不仅提供观赏,关键还是塑造一个具有功能特性的空间氛围,让师生生活在其中具有强烈的归属感。为师生营造良好的交往场所,促进师生交流、相互启发,并且锻炼沟通能力,这种场所的构建不应该只在课堂中,而且还应贯穿学校生活中,包括课外活动空间。良好的校园景观,能够为师生提供更多的交往场所,并且逐步成为师生所信赖的环境空间。
5.创造绿色生态环境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对场所精神的应用,还体现在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在保护校园原有自然环境的同时,加大力度创造绿色的生态环境。地形地貌、气候、植被等,是大自然赋予给校园最天然的场所精神,因此景观设计过程中,需因地制宜,尊重自然环境形态,保护不场地原有的植被,确保生态平衡。
结论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我国城市现在面临的人口过分集中、交通拥挤问题、空气质量问题、能源资源危机问题等归结为城市规划问题,城市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显然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先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评价。城市规划是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到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而将环境影响评价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可以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进而推动城市建设发展。环境影响评价应用于城市规划的良好效果尤其体现在城市生态环境维护与资源环境维护方面,环境评价可以将城市规划执行时有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情况提前估测出来,是订立环境治理措施的重要依据,对城市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环境影响评价和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本文笔者重点研究在城市规划中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发展,并提出一些环境评价的具体应用方法。
一、环评在城市规划中的发展概述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环境评价系统进行了大量实践探究,例如我国在 1985 年公布的《开远市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及综合防治对策研究报告》详细分析了云南开远市开发项目的环境评价,这表明我国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已经具有建立环境评价系统的意识,还开积极开展了探究实践。继开远市开发项目环境评价报告发表后,全国各个城市积极响应,纷纷着手建立当地的环境影响评价系统,将环境评价应用于城市规划中,对当地的开发项目进行了环境评价,是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进入 21 世纪,国务院颁布了《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白皮书》,文件中指出,各地政府要将环境影响评价系统应用于城市规划发展中,对一切工程投标建设项目都要执行环境评价,对有可能造成重大环境污染的工程项目予以坚决取缔。随着我国环境评价系统逐渐发展完善,环境评价系统将被应用到更广泛的产业领域中。
二、城市规划与环境评价影响评价的含义
1. 环境影响评价的含义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预估环境污染情况的评价系统,它可以通过相关数据和实际环境状况,对拟定的开发项目或工程建设计划进行详细分析,评估这些项目计划在实行后是否会对城市生态和资源环境造成污染,并且预计污染的严重程度。环境评价系统对开发项目的评价,是项目是否可以实行的重要参考依据,它的出现大大促进了城市环境保护,筛除了许多会对城市环境造成重大危害的工程项目。
2.城市规划的含义
城市在订立发展方向或某一发展目标后,针对目标设计具体的实施计划就是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指导,因此必须以可持续发展方针为实施纲要,不但要为广大人民创造兴旺发达的城市环境,还要兼顾城市生态环境与资源环境的维护,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和谐局面。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工业生产水平逐渐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演进,促使人口基数激增。随着人口饱和度上升,与工业生产的泛滥,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不可忽视的矛盾,即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但事实上,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是对立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城市需要从环境中获取发展资源,另一方面,城市发展造成恶劣的环境污染又会限制城市发展的脚步。因此,我们必须将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既要推进城市化也绝不放松环境保护力度,只要这样才能将可持续发展方针落到实处。
三、城市规划环评的内容
城市规划环评是城市规划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进一步完善,一方面要对城市规划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是监测、识别、预测,并提出防治保障措施;另一方面,要识别规划布局基础上城市功能和目标的提升值,对规划区内的环境功能进行重新定位,为环境规划中的城市规划布局提供科学的依据。具体的城市规划环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规划地区城市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背景调查分析
城市是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工环境。自然环境为城市提供了物质基础,自然环境又决定了城市污染物的输送、稀释、扩散和净化能力。显然,自然环境背景对城市环境质量有显著的制约作用。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环评的过程中,首先要对自然环境背景进行调查。自然环境包括城市地区的水文、地理、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等。与此同时,城市是人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按照人们对城市发展的意志和愿望对自然环境进行强烈改造的人工环境单元。所以,进行城市规划环评必须对城市社会环境背景进行调查了解。
2、现状污染源的调查和评价
环境污染源的调查是评价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是规划环评中关于环境质量评价的关键性工作。城市中各种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是城市环境质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规划环评调查阶段就应该查明现有的城市周围的工业企业以及产生的环境污染物的种类、性质和排放总量。
3、规划布局基础上的环境预测评价
在规划布局方案基础上进行环境影响识别并建立评价的指标体系,对现存的和规划布局中即将出现的企业的污染物,结合规划区域的地理、气象等各种条件,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型进行污染物浓度扩散的预测,并做出污染物浓度扩散曲线。进行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分析,为规划布局方案的调整和替代方案的确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四、 环境影响评价在城市规划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基于环境影响评价对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意义,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对环境影响评价在城市规划中的具体应用做出如下方法总结。
1. 分析规划项目,制定环保措施
要通过环境评价系统对城市规划拟定的发展项目进行全面分析,对项目可能造成的污染总量和废物排放量进行合理估算,综合环境评价结果与项目内容来评定项目可执行性,并提前定制减少污染、降低排量的环境保护措施。
2. 引入专业技术,重点评价发展规划的建设性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将先进工程技术和掌握技术的专业人员投入到环境评价系统运作环节中,是环境评价系统发展健全的必然趋势。在对城市发展规划项目进行评定时,可以通过先进科学技术和专业技术知识对项目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分析,准确评估出开发项目的科学性与建设性。
3.运用地理系统,模拟工程环境
在对工程项目进行评价时,可以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根据工程的相关数据和工程选址的地理情况,建立项目虚拟模型,通过模型可以更直观地对项目进行环境评价,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以便有关部门提前制定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
五、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建设也在逐渐完善,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是指导方针,环境影响评价是重要基础。因此,必须将城市规划与环境影响评价结合起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在城市规划中的实际应用,加强环境、资源保护,推动我国城市建设事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自伟,黄海平.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点探讨与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06):12-15.
引言
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以及旅游需求的增大,传统的只有单一住宿功能的民宿已经落伍,尤其在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地域文化成为各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此形势下,如何设计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宿,并将传统建筑与现代生活设施巧妙地结合起来,以带给游客功能性、艺术性、文化性的多重体验,成为民宿设计者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
1民宿设计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与一般的旅店、住房相比,民宿最明显的特征在于由内而外散发着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从设计的角度讲,民宿设计更注重场所的设计感和艺术感,而不是实用功能。不同地方的民宿体现不同的地域文化色彩,每一个地方的民宿都像是这个地区地域文化的标签,有着独树一帜的风格。换个角度讲,民宿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地域文化则是民宿设计的灵魂。只有将地域文化巧妙地融入民宿设计中,才能赋予民宿新的文化生命力和感染力。反过来,民宿的设计与发展也有利于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发掘、保护和传承,同时也有利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建。二者和谐共生,共同发展。
2民宿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形成
2.1地域文化在民宿设计中形成的原因
民宿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当地环境、文化以及空间融为一体,并依托当地环境、地形、风貌而建,体现当地文化特色,每个地区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不同,因此其所呈现的地域文化也各有特色。民宿设计者在设计民宿时最注重的是地域文化,通过民宿设计来展现当地文化生活方式等,让游客体验到与自己所在地不同的新奇感,一旦游客对当地文化生活方式产生认同,便会成为这个地区的旅游回头客。例如上海的民宿以历史古韵为特征,杭州的民宿以古朴自然见长;上海的老房子可以让游客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变迁,而杭州的乡间民宿则可以让游客远离城市生活的喧嚣,享受“归隐”生活的惬意与舒适。归根结底,民宿反映了新一代旅游者的旅游观念和品味,是经营者为了增加收入,主动适应和迎合新一代旅游消费者品味和需求的一种经营方式。
2.2地域文化融入民宿设计中的必要性
将地域文化融入民宿设计中并不是设计师偶然的灵感,而是有着很大的现实必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民宿是旅游当地经营者的产业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可以增强民宿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从而吸引更多到当地旅游的游客入住,刺激当地的经济发展;②保护当地文物古迹。对比现代民宿,当地原生民宿的文化内涵更丰富,更具文化性和艺术性,也就是说具有当地地域文化色彩的民宿经济价值更高。这必然会推动当地有关部门对原生民宿的修缮和保护工作,从而使当地的文化景观资源得到更好地保护与发展;③保护和传承当地特色文化。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角度讲,民宿不仅是一种物质实体,更是文化载体,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在民宿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可以使民宿设计者对传统民宿风格进行传承和创新,同时让当地的文化资源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3地域文化背景下如何协调发展民宿
民宿是以当地环境、地形和风貌为依托,以当地地域文化为灵魂建立起来的一种风格特征明显、文化底蕴深厚的住所。换个角度讲,民宿设计追求的不是功能,更多的是一种独有的文化体验和生活体验。但是,当前很多民宿设计师对民宿设计的内涵不甚了解,过度使用现代建筑模式,突出酒店功能设计,导致民宿建筑同质化现象严重。基于此,笔者对地域文化背景下如何协调发展民宿做了简要的论述,一方面重新申明民宿设计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提出了民宿设计的具体方法。
3.1基本原则
3.1.1生态保护的原则
民宿设计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着很高的依赖度。退一步讲,旅游消费者参与民宿旅游更多的是为了体验和感受当地的历史背景文化和生态环境等,而不单单是为了体验住宿功能。因此,民宿设计要以生态保护为原则,把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降到最低,保护当地的自然文化景观、生物多样性以及地形地貌,严格遵循生态设计理念。
3.1.2统一规划的原则
民宿旅游作为农家乐旅游的一个分支,因此设计者在设计时应当有全局意识,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为指导,合理布局,体现民宿的特色。具体可以选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的传统村落作为发展民宿旅游的地址,同时,也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充分结合,不要过于标新立异,否则会破坏整体的旅游规划。
3.1.3彰显地域文化的原则
地域文化是民宿设计的灵魂。因此,在进行民宿设计时,无论是建筑外观,还是室内装修设计部分都要充分结合当地文化特色,体现主人的创意和心意。比如,室内的摆设要体现乡土气息,能够唤起游客对当地地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3.2设计方法
3.2.1设计时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规划
民宿设计应依据当地环境、地形、材料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①与当地环境相适应。比如,天气闷热的地方要注意通风,潮湿的地方要改善地基构造,减少湿气。②顺应地形,突出地形特征。海滨民宿可沿海岸线设计,水乡民宿可以以当地水系为脉络,呈放射状向周围扩散。③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依山而建的民宿,可以就地取材,用当地废弃的木材和树枝做材料,设计顶面、墙面,这不仅经济适用,而且与周围环境协调,能够营造出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情境。
3.2.2保护当地自然环境
民宿设计应从地区环境入手,任何地方的设计,都要做到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通过设计,更好地协调自然环境,与自然环境共同发展。设计之前,要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资源进行实地调查,深入了解当地乡村意象和乡村风情,在设计过程中制定具体、可操作的保护措施,防止自然环境和资源遭到破坏。
3.2.3设计中合理运用各地的地域符号
每个地方的民风民俗、人文情怀等都各不相同,民宿设计要尊重和体现地域特征的文化符号,合理地利用各地的人文情怀、文化元素、地域符号等,形成地区特有的民宿空间设计。大到整个地区的民宿风格主题,小到每一间民宿室内装饰品,都要对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文化符号进行提炼、放大、点缀,形成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氛围,让游客产生对当地文化的喜爱和认可。
3.2.4民宿设计中对地域文化的保护和延续
地域文化是当地地域符号的结合体。民宿设计不能对地域符号进行生硬的堆砌,要结合地域文化特征,积极利用周边人文风情和自然环境,对不同形式的地域符号进行合理地整合、布局,充分展现地域文化特色,提高地域文化的辨识度。
4结语
综上所述,民宿设计与地域文化传播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鲜明的地域文化为民宿设计注入了生命力与活力,反过来民宿设计又能够有效推动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未来的民宿设计要严格遵循生态保护、统一规划和彰显地域文化的原则,充分体现民宿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让民宿成为有生命力的文化艺术作品,而不是冰冷的建筑产品。
参考文献
[1]周艳.探讨中国内地原生民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华章,2012(2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