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7 14:40:5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新媒体运营发展方向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今年,中国进入4G时代,新技术带来了手机动漫产业链巨大的改变,将带动更多的终端产品进入新媒体动漫领域,也将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内容创作中,这些变化体现在传播机制、盈利模式、品牌经营、营销手段等方面,推动整个新媒体动漫产业向纵深方向发展。
为了应对4G带来的变化,推动产业提质升级,打造中国新媒体动漫产业的行业标准,同时与国际动漫产业相接轨,2013年7月,文化部公布了手机(移动终端)动漫的标准体系。就标准来看,不仅涵盖了手机动漫运营的核心环节,也成为引导产业整体提升的强力保障,起到了“行业发展起点高、创业企业门槛低”的“一高一低”作用,形成动漫产业乃至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网络运营商的升级改造
标准后,中国移动、爱奇艺、腾讯等几大主要手机、网络运营商都围绕标准进行了各自平台的升级改造。腾讯微漫APP的改造主要在文件格式方面,打造的腾讯动漫服务平台让作品进入时就符合标准;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对全系列产品实现标准化,积极开拓自身产品与海外产品的对接,还通过动漫编审资格认证培养动漫产业人才;爱奇艺网站在进行标准应用后,可以根据手机设备的特征适配最清晰的码流,提高了观看体验。
围绕手机动漫标准的重点工作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首先强化内容提供商专业化培训,免费开放动漫编审资格培训和认证考试;其次是进一步优化制作工具,在现有基础上优化审核流程,将内容以最快速度推向市场;再次是面向非移动用户开放服务,通过平台开放、产品融合、第三方支付等多种手段实现一体化体验。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基础改造、平台升级、技术支撑、应用培训、调研、宣传推广等方式,推动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在行业中的应用和持续优化、改版、升级,并结合产业发展实际趋势推出符合手机(移动终端)特点的动漫产品。
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发展方向
在3G时代手机报的用户中,大部分用户仍然选择使用手机报,但3G依然会抢占手机报的部分市场。同时,在3G时代,伴随着更多的人用手机上网,手机阅读习惯的形成将为手机报保持更多的老用户,也会抢占一部分用户。但是,就像网络时代的报纸,虽然互联网可以提供无限多的新闻,但人们更加偏向于经过整理的新闻和经过过滤的信息,因此,手机报这种经过筛选的信息也有其发展的空间和市场。
3G时代到来,是否会继续使用手机报
虽然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普遍提价,但大多数用户仍然选择用传统媒体,因为“传统媒体信息更丰富”,在这种情况下,手机报抢占了传统媒体32.6%的市场,因为“手机报费用更低”。而在3G时代,大部分人选择用3G业务,认为形式的提高可以增强竞争力。然而,也有人认为3G时代不影响对手机报的使用,因为用户更加注重的是信息内容,而非媒介形式。还有一部分人根据收费情况而定。
2.手机报中多媒体的使用
对手机报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学者建议向多媒体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对手机报用户进行了一次手机报中必备的多媒体调查。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认为手机报中必备音频和视频的用户较少,而大部分用户对于现在的状况很满意,认为图片是主要的,甚至一部分认为手机报中不需要多媒体。
目前,一般手机报中同时有文字和图片,只有像《China Daily》等少数英文版手机报为方便学生练习英语听力,而在其中一个版面配有音频。
在对手机报文字图片比例的调查中,78.8%的用户认为手机报应该图文并茂,13.2%的读者认为应该以文字为主,这说明多媒体是手机报的发展趋势,但是人们习惯于接受已经形成的多媒体,而不太习惯于没有出现的。
伴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中多媒体技术的提高以及应用的普及,更有利于人们接受用手机看或者听多媒体音视频的形式,形成使用手机多媒体的习惯,手机报可借此机遇增加多媒体内容,提高竞争力。但是,目前手机报受每期文件大小和人们手机功能、容量的限制,无法增添大量的新形式。
在手机报中添加多媒体,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方向,但受手机更新换代的影响和压缩大容量媒体技术的限制,从短期看还无法实现。但从长期发展看,是必将形成的趋势。
必要的多媒体
3.手机报与广告
对于手机报的盈利模式,一些学者提出了可以利用广告收入增加手机报盈利收入,然而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手机报用户介意在手机报中增加广告,剩下的用户大部分认为应该依广告内容和广告数量而定。手机是一项私人物品,如果运营商或者媒体随意在手机报中增加广告,可能会引起用户反感而放弃使用。目前,大部分手机报中没有广告,只有一些如商场打折、电影优惠券等广告。
24.3%用户赞成依广告内容而定,可以得出一部分用户希望得到对自己有用的产品的广告信息。还有一部分用户依广告数量而定,可以看出只要广告投放数量和内容恰当,用户并不十分反感广告。现在一部分手机报针对不同的用户群采取分众传播的策略,广告的投放率较高,可以成为以后的发展方向。
结论与思考
本研究通过对抽样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从频率、内容、量表等方面描述了手机报在武汉地区的发展以及发展趋势,对手机报的认知使用度、满意度进行了分析,并且联系时局从3G、多媒体和广告的盈利模式对手机报发展前景作了一定的预测。从以上的分析结合一些学术研究,可以得出一些结论:一是武汉市民对手机报的认知度较高,而愿意自费订阅手机报的比例却不高;二是武汉市民对手机报的满意度处于平均水平,有更好的信息替代品,对手机报的需求并不高;三是手机报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占领了传统媒体的市场,3G的推广对手机报也是一次挑战。
调查研究的结论固然有一定的意义,然而本次调查更有意义的目的是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以便在应用中更好地解决问题。笔者由本调查思考到以下几点:
首先,手机报发展的动力在于运营商而非内容服务商。手机报作为一种边际效应大的产品,因为还没有增添广告,发行量是其盈利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推广是重中之重。从手机报的推广方式可以看出,作为手机报内容服务商的媒体投入的宣传力度远远不及运营商,并且效果也不甚理想。手机报作为一种新媒体传播信息,能否盈利是决定其继续经营与否的关键因素。而在手机报的利益分配中,由运营商、内容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三家分配。由于内容提供商只能获得很小的一部分,因此宣传制作的原动力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信息内容的质量。
其次,3G业务的发展对手机报的冲击是“危”也是“机”。从调查中可以看出,3G业务在相当程度上抢占了手机报的市场,同时,在调查中也发现,手机报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到阅读习惯的制约,也与阅读舒适度有着显著的关系。3G业务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手机的更新换代,强化了人们把手机作为一种媒介的使用习惯,这大大提高了人们利用手机接收彩信的便利程度和阅读舒适度,培养了人们的手机阅读习惯,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曾制约手机报发展的不利因素。信息经过筛选和过滤的手机报,如同互联网时代的报纸,在未来的几年内,仍然有较大的存在和发展空间。然而从长远来看,伴随着3G发展带来的媒介融合,3G最终成为市场的主导,手机报将向多媒体方向发展,WAP版手机报会成为主流,媒介环境将产生新一代的变革。
另外,对于一些学者曾提到的手机报的多媒体发展方向,虽然在本次调查中,这种趋势还不明显,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手机报的多媒体方向已经开始在人们心中萌芽,并可能随着3G的发展而普及。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技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思维和需求,人们对于没有存在的东西期望值较小,而对可以想象得到的东西有着较高的期望值。因此,创新是产品存在和发展的原动力,手机报的发展也必须走在时代的前列,在实用的基础上想人之未想,紧跟技术变化并做好内容来保持它的生命力。
自2001年“三网融合”在“十五计划纲要”中首次被当做国家战略性政策提出以来,如何实现传媒业从事业到产业的转变,变外部输血到自我积累,变行政垄断到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构成了我国传媒业改革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1 我国传媒集团化的发展现状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的通过敲定了未来几年内我国媒体改革的“路线图”。高层对媒体融合战略的重视使传媒业为之振奋,在受到鼓舞之余,也需回望十余年来“三网融合”及集团化政策推行所面临的诸多阻力与困境,从而更加理性地看待我国传媒业的发展现状。
1.1 我国传媒集团的融合探索
1996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成为首家报业集团,随后南方报业集团、经济日报报业集团、光明日报报业集团相继成立。2000年11月27日,第一家省级广播电视集团――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宣布成立,其被认为是我国广播电视的体制创新。2001年8月,国办17号文中明确要求积极推进广电行业的集团化建设,同年底,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在京宣告成立。在经历了单一媒体融合成媒体集团的过程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跨媒体平台不断出现。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旗下的“第一财经”实现了跨媒体、跨行业的大融合。因此,在遵循我国传媒产业集团化发展的思路下,媒体融合是未来传媒集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的传媒产业正在迈向“媒介整合”――强调媒体组织“结构性”的融合。由于媒介融合理念的模糊和对飞速发展的传播技术认知的局限,以及现有媒体管理体制的缺陷,目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大多局限于形式和内容上的嫁接。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虽然很多传统媒体都搭建起了自身的全媒体平台和新闻中心,但在传统业务的整合、人力资源的统筹,尤其是信息内容的多形态生产方面,还未实现真正的有效融合。
1.2 我国的传媒集团化进程
我国广电集团的组建热潮于2005年受阻。在2004年12月举行的全国广播影视工作会议上,国家广电总局明确表示不再批准组建事业性质的广电集团,只允许组建事业性质的广播电视台或总台,此前已经成立的事业性质的广电集团,可以继续保留事业性质,但内部一定要剥离经营性资产,组建产业经营公司或集团公司,或者将集团改为总台,在总台内部进行事业、产业分开运营的改革。这意味着当初走在改革前列的广电集团又面临着新一轮更为复杂的架构重整。
广电集团化发展中所遭遇的政策反复,不仅仅意味着它是我国媒体集团化所经历的一个发展阶段,究其本质,更有其深刻的内在含义,实质上它反映了我国媒体组织向集团化运营方式转变中所具有的一个根本的内在逻辑冲突,即身份上的公益性与运作上的盈利性之间的内在张力,这一内在逻辑冲突一直贯穿于我国媒体集团化的过程。
随着报业的全行业、全球性衰退,以及信息技术的革新对传媒产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建立在“三网融合”基础之上的媒介融合进程的加速,传统媒体时代的媒体分化逐步让位于数字化的融合。传媒的集团化发展及深度融合势必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2 新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
1997年,国家召开第一次互联网会议,通过了《国家信息化总体规划》。规划中第一次提出“三网”(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的概念。随后,主管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性政策,“三网融合”继而在“十五规划”中被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经历了近20年的反复摸索,时至今日,真正意义上的三网融合似乎仍旧未见端倪。但是,随着国家政策或相关行业市场策略的不断改进,以及与之并行的各种新兴技术力量的影响,也使得三网融合的目标与路径在发生一定的“转向”。
2.1 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升级的新起点
今天,无论是世界范围内还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手机终端迅速发展普及,已经超过电脑,成为互联网的第一大接入设备,将电信网与互联网的融合推向深层。除此之外,包括平板、PC、可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业务拓展下形成的移动互联网,也必然带来电信网与互联网的自然融合。
然而,一直以来,广电网在三网融合的进程中都扮演着相对尴尬的角色,需要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姿态。因为在一个相对开放的市场里,在各种运营力量的较量格局中,用户可以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砝码,这个力量可以防止垄断的肆意扩张,可以纠正市场格局的倾斜。今天已经出现了很多被称为互联网电视的电视机,尽管目前的有些产品名不符实且面临一定程度的政策壁垒,但该发展方向是毋庸置疑的。
2.2 物联网时代:老“三网融合”向新“三网融合”的飞跃
当三网融合在推动电视终端的形态、功能发生变化时,物联网也在推动着所有家电的变革。广电系统关于自己未来发展战略的设计,也应该放在物联网这个更大的背景下。今天电视网数字化升级的方向是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NGB的设计方向以及对电视、机顶盒或互联网盒子这些终端以及电视服务的未来定位,都应放在智能家居的前提下考虑。今天业界提出的“多屏合一”目标只是三网融合的一个过渡阶段,三网融合更重要的意义,是为物联网在家庭的全面应用提供基础。
结合今天的实践及未来的发展看,三网融合的发展与演变路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实现三网互通。该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两个方向的演进,一个方向是电信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另一个方向是广电网升级为NGB,与移动互联网初步互通。虽然在此进程中必然阻碍重重,但市场规律和技术规律不可抗拒。第二阶段:三屏互动深化。促进三网的业务融合或重构。第三阶段:物联网扩张。该过程必然导致其与移动互联网、NGB之间的界限的模糊。第四阶段:移动互联网+NGB+物联网――泛在网络。新三网融合时代,即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之间的融合,它们的最终目标,是造就一个泛在网络,终端和网络无所不在,万物互联。
3 我国传媒集团化的现实困境及未来走向
现阶段,新旧媒体的并存和融合是必然趋势。传媒组织行为的融合、媒体行政管制的突破以及媒介融合的终端出口――“三网融合”进程的不断加速,都为建立起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传媒集团提供了可能。然而,纵观我国目前的媒介发展状况,传媒集团“一体发展”与“深度融合”的真正实现仍存在着诸多困境。
3.1 现实困境
(1)电信业被管道化。以OTT(Over The Top)业务为代表的开放互联网业务的兴起,不可避免地对电信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大量的应用虽然借助运营商的管道,却不再与运营商发生联系,基础业务的黏性被弱化,运营商的角色变成单纯的“管道”。在互联网业务的利益格局中,电信运营商所能够分食的“利益蛋糕”越来越小,其面临着为互联网OTT服务商“做嫁衣”的窘境。
(2)集团化为行政推动而非市场选择。在我国的改革实践中,传媒的集团化多为行政强力推动而非市场自发行为,由此,地方保护主义滋生,全国性的广电市场被割裂。“产事分隔”“员工身份多元化”“内部运作外部化”等畸形变局,亟待传媒领域内部的组织重构与整体转制。
(3)利益分配不均。数网融合的最大阻碍当属行业体制的不同引发利益分配的不均。广电所拥有的技术手段无法满足受众的多元需求,当视频网站等大举抢占市场份额之际,传统广电业甚至还尚未整合一张足够大的网格来应对进入宽带通信和互联网市场后的后台管理及运营。于是行政性的牌照发放和行业准入,更多时候成为广电抗衡电信运营商和OTT服务商的最后一道“防线”。
3.2 未来走向
(1)开放的市场是融合的基础。在广电网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基于数字电视网的需要而开发新的产品与服务,并非是广电一家能提供的,它必须引入其他力量。广电网越开放,越能吸引到终端制造商、内容提供商、电子商务经营者等各个方面的加入。与此同时,充分尊重以市场为导向和决策的最终依归,克服混乱无序的集团整合,将集团化纳入规范的市场竞争,其平台上的产品与服务才能不断创新、优化,平台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实现NGB与移动互联网的互通。
(2)内容特色化,传播精准化。未来,媒体信息和内容服务会是一场价值引领和需求导向的竞争。传统广电媒体在强化互联网内容认知的基础上,秉持生产权威、深入、优质内容不变的前提下,应进一步将海量的内容优势转化为面向电信运营商和OTT服务商“聚合平台”的内容提供能力。在渠道、服务上靠拢市场新生力量,在内容、版权上保持自主独立。利用先进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实现一云多屏的目标,满足受众的个性需求,进行精准化的内容生产。
(3)平台一体化。目前,我国虽然对于传媒改革有一定的政策扶持,但广电和电信仍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高度垄断行业。竞争体制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在媒体内部产生了消极因素,也影响了平台化的构建。然而,随着三网融合进程的不断加速,平台一体化发展是媒体融合的内在要求和基本方向。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生产平台,争夺最大的受众注意力,最大范围地建立与受众的接触点,围绕优势资源,打造集成平台,是未来新三网融合的发展方向。因此,广电业需要打破固有思维,积极推进三网融合进程中的双向进入,才能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4 结语
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普及的今天,媒介技术仍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度变革。作为我国文化产业中核心组成部分的传媒业,担当着推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使命。如果继续固守现有市场格局中的利益,势必和社会发展进程脱节,更遑论传媒守望社会、公众的使命。在中央重点推行全面深化改革进程、媒体融合已被提升到全新战略高度的今天,我国传媒业更应乘着互联网技术与移动通讯技术迅猛发展的东风,走向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进而在未来彻底改变我国的传媒格局。
参考文献:
[1] 彭兰.从老三网融合到新三网融合:新技术推动下三网融合的重定向[J].国际新闻界,2014(12):130-148.
[2] 许颖.互动・整合・大融合――媒体融合的三个层次[J].国际新闻界,2006(7):32-36.
[3] 周宇豪.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与困境[J].青年记者,2014(28):56-57.
移动核心网的发展方向是建设基与IMS技术的网络结构,IMS,即IP Multimedia Subsystem,中文意义为IP多媒体子系统,本质上说是一种网络结构。这就以为这一点移动核心网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全面进入IP时代,IP融合化、智能化、高速化、快捷化、绿色环保是核心网的未来建设特征,也符合了人类现代信息化通信的新需求和新理念。从电路域方面,移动软交换在先进的3G网络时代已经全面从TDM传输电路转向IP,实现了更高标准的宽带化信息传输,在4G时代,GSM和CDMA两大阵营将走向共同的IMS+SAE+LTE架构。
一、移动核心网的发展与演进过程
移动核心网技术在移动通信的发展与前进的道路上,在技术和协议上也在不断的完善和革新。总体来说,其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1、传统的TDM交换。移动通信早期兴起和发展是基于TDM交换技术,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 and Multiplexer)时分复用是指通过不同信道或时隙中的交叉位脉冲。典型的运用TDM交换技术的通信系统便是GSM技术。此技术无法根据用户需求分配更为细化的单独信道,在信息传输速率和资源利用率上都比较低。2、分组域。针对GSM在资源传输利用率低和传输速率无法满足通信发展要求的情况,引入了分组域及时,对数据技术的通用分组无线业务进行开发,其技术理论是根据信息资源的部分需要和变动性质来分配数据组合,此技术对频谱的利用率相对比较高,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71.2kpbs。3、软交换技术。按照目前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而言,软交换技术是当前核心网向未来发展的最佳过渡转型选择。软交换技术通过一套基于PC服务器的呼叫控制软件,实现PBX功能,系统不需要单独铺设网络,通过局域网共享实现统一管理与维护,极大的降低了成本。4、引入IMS网络。IMS适应时展的主要特征表现在:IMS网络实现了业务与控制真正意义上的分离,从而大大的提高了业务能力;IMS网络支持多元化的接入方式,支持无缝的移动性和业务连续性,为网络运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IMS网络在归属地控制上,实现了呼叫控制和业务控制的统一管理,提高了业务的一致性,可以更好的实现业务扩展;在统一策略控制上采用统一QOS和计费策略控制机制。
二、未来移动核心网主要演进方向
1、EPC是未来移动核心网的演进方向。其具有3大优势特点:基于扁平网络、控制与承载的分离;ALL IP承载。具体表现在:EPC将实现网络的全面分组化,提供真正意义上的纯分组接入,除了支持现有的3GPP系统接入和CDMA、WLAN等非3GPP网络接入,并且可以实现不同网络标准的之间的切换和漫游;EPC支持端―端QoS保证,简化了网络协议,提供了高效的信号指令控制与实现流程,降低也业务连接的时延,实现了全面IP化的核心网架构。
2、基与IMS核心网向融合方向发展。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早期就已经将IMS定义为未来核心控制架构,包括3GPP、3GPP2、ITU-T等。IMS具有开放式标准架构,具有灵活的业务整合和实时触发能力,以及对多媒体业务的管控和运营能力,由于IMS采用了与固定宽带交换相同的SIP协议以及相似的架构,是的IMS能够实现固网和移动网的无缝接入和业务随时切换能力,为用户提供了更强劲的无缝漫游技术支持,这给利用IMS实现移动、固网融合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和发展前景。
3、RCS技术的进步与发展。RCS(Rich Communication System)技术为用户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交流、共享服务,除了传统语音通信外,还包括静态图片、动态视频、文本文字等信息,为用户创设了更丰富和方便的沟通环境与体验。RCS的目标是用户提供可以定制的基于IP的增强性整合式信息服务。其也具有的商业价值包括,提高了运营商的商业竞争能力,为用户呈现出更全面的现代化信息服务,为用户定制可选择性层面的业务,其消息业务基于电话号码,通过手机地址薄可以实现便捷化应用,可以实现与固网用户的互通。随着IP技术以及LTE等无线超宽带技术的拓展,将全面实现网络的信息互联化和宽带高效率传输,这为得RCS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网络环境,RCS的发展将在传统固网与未来互联网之间架设一座可以高效连接的现代化信息桥梁。
秘籍之一:另辟空间 快速成长
据说中视金桥1999年成立之初,最开始虽然仅 CCTV-4《中国报道》栏目,客户资源十分有限, 但公司上下齐心协力,用专业精神双向服务,更是开辟了空间理论,深度挖掘经营媒体空间、创造并培育客户需求,使新媒体与新客户深度对接。如成功将中央电视台CCTV-4中文国际频道这样一个曾经相对边缘化的媒体和城市旅游品牌形象这类相对冷僻的客户群体加以对接,逐步打造了一个城市旅游品牌传播超强势平台。
之后中视金桥对CCTV-9英文国际频道进行全频道,抓住其尖端受众群体及全球传播的优势,与四套国际高端媒体进行组合,从而为媒体、为客户创造共赢。这样就有了客户的更多信任,媒体也伸出更多的橄榄枝,中视金桥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现在已经拥有CCTV-1/CCTV新闻频道《媒体广场》、CCTV-2《中国财经报道》、CCTV-4《海峡两岸》、《走遍中国》、CCTV-9全频道等众多的央视媒体资源的独家权。中视金桥不仅在央视媒体发展壮大核心资源,在其他媒体资源拓展上根据发展战略也紧锣密鼓进行,已经成为中国媒体广告集大成者,建立综合资源优势,如新华网广告营销战略合作伙伴,独家深圳卫视、江苏广电总台城市频道等强势广告时段,在平面媒体方面独家中国广播影视杂志、旅游杂志广告,而特殊的户外媒体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航机小桌板广告更是针对高端消费群体的分众媒体势力。
中视金桥利用自身媒体资源优势,与客户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共同成长,为客户提供广告传播、媒介策略、央视招标、新闻公关、活动推广、创意创智等多元化服务的国际化传媒集团。拥有上海通用、中国网通、IBM、中国工商银行、光大银行、南方航空、江淮汽车等以及超过全国80%城市品牌客户。
秘籍之二:专业运营模式创新
中视金桥作为中国传媒运营的实践家,通过中央电视台全频道广告、在媒体传播运营上不断创新,赢得客户的认同和媒体的支持,已经成为央视媒体运营的最大广告公司之一。
中视金桥作为本土广告营销的思想家,还进入了制播项目投资、跨媒体运营、网络广告营销、城市品牌传播和奥运营销等诸多领域的全新实践,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传媒运营集团之一,中视金桥以其全面、完善的媒介营销体系为中国品牌提供整合传播的优质平台,成为中国品牌传播的集团性力量。通过重新定义广告经营与传媒运营的核心竞争力,把电视广告经营模式转变为新锐、思辩、人本的新标准,中视金桥拥有众多的央视媒体资源的独家权,广告资源的集中将能为中视金桥的客户提供更趋多样化的产品,为广告主提供了高效的营销传播资源。而且公司成立了高水准的媒介研究中心,这支专业队伍依据对媒介进行大量的专业数据分析,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度身定制更适合的品牌传播方案,同时也突出媒体资源的最大价值,如义乌、泰山等城市和旅游品牌成功传播就是通过选择恰当资源转化优势的最佳案例。
在中视金桥不断发展扩张中,还有一个关键的创新理论支撑策略,那就是把新入市的企业品牌作为媒介品牌内在成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与新资源一起成长,与新客户一起成长,与新品牌一起成长!这也就是金桥文化中的“成长理论”。经过与客户形成长期良好的互动关系,平安保险、光大银行等为成长理论做出了最成功的注脚。
秘籍之三:与媒体共同成长 为客户创造共赢
中视金桥CEO刘矜兰女士曾对记者说过,公司能发展到现在的集团规模,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源于坚持,坚持自己的发展方向、坚持自己发展策略、坚持媒体资源合作、坚持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中视金桥最开始和CCTV-4进行合作,就制定与媒体一起成长的战略,通过另辟空间,找准CCTV-4中文国际频道的独特优势,从客户传播效果视角给予新的定义,以城市品牌形象传播为切入突破,并引导旅游品牌和其他企业品牌的传播导入。为CCTV-4开拓了广阔的传播空间,从而为媒体、为客户创造共赢。
CCTV-9的运营发展再次印证了中视金桥远见的战略眼光和坚持发展方向恒定性的成功,在经过前期精心培育,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的宏观环境中,特别是北京2008奥运催化剂般的契机,使中国对海外的窗口突然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突出性,而中视金桥始终坚持与央视国际频道共同成长。
秘籍之四:发展愿景――中国一流传媒运营集团
一、新媒体运营的涵义
“新媒体”在当今社会可谓是高频率词汇,但人们对新媒体的定义则是众说纷纭。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新媒体”自然是相对于“旧媒体”而言,是伴随着科技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媒体的统称。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手机媒体的不断更新,以及其他媒体的发展则为新媒体提供了技术支持,技术是新媒体的核心。因此,新媒体的定义具有时间性和技术性。而新媒体运营,则是新媒体环境下的产物,新媒体运营通过以微信、微博、手机终端为主要自媒体平台,为大众推送丰富的文学阅读、创意广告、视频,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以惊人的更新速度、全面的文化素材、创意的广告文案等,抓住大众的视线,成为大众获取资讯、日常阅读、消费导向的重要手段。
二、新媒体运营行业人才需求
新媒体运营人才主要指能够完成运营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为大众或“粉丝”提供优质、有高度吸引力的传播性内容的人才。余红教授的调研显示,社会最需要的新媒体人才前三名是:后台研发(26.25%)、文本编辑(11.57%)、产品经理(11.36%)。笔者从智联招聘搜索有关“新媒体运营”等相关招聘信息,综合2017年7月招聘信息,发现福建省厦门市各大岗位需求达525人,而新媒体运营人才需求最大的城市———北京则达13798人。通过整理相关招聘信息,本文将新媒体运营人才的需求按照职位类别和职位类型进行分类。职位类别:文本制作与编辑;视频制作与编辑;客户维护;数据分析;技术维护;活动推广。职位类型:专员;编辑;助理;主管;总监;经理;策划。根据调查数据,我们对不同岗位的人才需求进行了整理,见表1。根据以上表格显示,“文本制作型”新媒体人才需求最多,占到33.9%。新媒体的内容制作,虽在部分内容中具有“新闻”属性,但目前大多数内容制作以转变为信息或资讯为主。新媒体运营人才从过去面向新闻受众的“新闻采编”岗位走向面向新媒体用户的“内容制作”者。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要想制作的内容被关注、阅读乃至转发,就需要深谙社会化媒体平台传播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去制作内容。大致来讲,内容制作型人才主要为各种组织或个人的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等自媒体提供内容。由此可见,具备较好文字撰写功底,同时拥有较强的文案策划能力的人才是市场的最大需求。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现状分析
(一)理论教学为主的课程设置实用性低
秉承着传播文学文化的优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堂依然保持着“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学概论、文化概论、基础写作”等传统教程。学习内容比较单一。而现今,社会需要的不再是单一型人才而是多元化人才,纯理论的教学模式阻碍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对于应用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这样的课程设置,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缺乏文理渗透、宏观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不能够满足现今社会对知识人才的需求,以及限制了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和弹性化。传统教材使课堂枯燥乏味,传统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不再被大学生所接受。
(二)课堂教学内容不适应社会需求
根据对目前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调查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存在课题研究创新不足、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当下,颇有经验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大都出生于新媒体发展不够完善的时代,自身对新媒体不具有敏感度。并且,以往传承的理论思想,依旧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起重要影响。这些因素影响了教师对于新媒体环境的感受能力、融合能力,阻碍了创新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从而导致教学内容毫无创新特色。故而,在传统课程的基础之上,教师依然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或照本宣科,或将课本知识通过PPT或视频放映出来,虽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质并无改变和发展。这不仅与学生心理需求形成冲突,而且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思维逻辑的拓展。
(三)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率低
根据近年来汉语言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本专业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不足专业人数的二分之一,事业单位汉语言专业岗位需求同样呈下降趋势。尽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面较宽、出路较广,文秘、广告策划、编辑、记者、公务员、教师等岗位均有大量就业选择,但课程设计的不足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出现脱轨等问题,学生对本专业的就业信心低,兴趣低。同时,该类岗位的替代性强,譬如,编辑、记者、广告策划均存在极大的竞争。本专业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不足以应对市场发展的需求,使得学生纷纷转向其他岗位发展,导致该专业的人才流失严重。同时,随着国家的发展,企业级社会岗位对理工科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这无形中也给文科专业造成压力。
四、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面向新媒体运营课程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一)不可替代的专业优势
随着新媒体运营的发展,编辑、策划等岗位的需求将持续增加,通过在校期间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对各类文学知识的积累与探究,对文章内容的编辑能力、策划能力的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该类岗位存在先天的专业优势。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融入新媒体相关课程的学习,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出路。
(二)学生群体对新媒体相关课程有高度兴趣
对福建省几所普通高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抽样学生达5000人,在回答我们提出的“是否对新媒体运营相关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时,92%的学生表示有兴趣学习。新媒体运营已成为当今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个企业的文化传播、产品的宣传、企业客户的维护等,都离不开专业的文案编辑与策划。学生们认为若是能够在校期间有该方面知识的积累,在未来的就业中,将树立更高的信心,形成核心竞争力。新媒体运营的编辑与策划重视创意,符合当代学生的兴趣。
(三)国家教育研究的支持与推广
2014年1月15日,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发起成立了全国“高校新媒体教学联盟”(简称“新盟”),为全国高校新媒体教育与人才培养领域搭建起重要的交流协作平台。“新盟”将广泛吸纳全国各高等院校新媒体相关系所、专业、方向的管理者、学科带头人、教师、科研人员加入,共同推进中国新媒体专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目前已有来自全国各省市、地区的85所高等院校、95个院系的230位教师加入“高校新媒体教学联盟”。
五、面向新媒体运营扩展专业科目建议
(一)立足专业,探求新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更为人所重视,作为该专业的学生,应当承担起传承中国文化的责任。但是,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时,也应与时俱进,展望未来,在新的时代下,树立新的目标,应了解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确保汉语言专业能够学以致用,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
(二)设立新媒体专业课程,实现产业对接
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写作功底及语言文字功底,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应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延续传统的写作教学基础之上,增设“新媒体概论、网络技术、网络语言”等新媒体专业课程,将二者融合,促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能掌握传统的写作文化,而且对新媒体有一定的专业了解。新媒体环境下对于人才的需求不再是单一性,而是多向性。自媒体运营和发展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提供了相应的实践对接,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运营平台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有利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了解大众需求,从而作出相应的革新。
(三)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复合型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课程偏向于文学理论方面,教学方式也偏向于文本解读、照本宣科的原始方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必要途径,只有理论学习而无实践基础,则不能满足现今的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性教学,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更大范围地了解当今市场的发展及变化,从而掌握社会需求发展方向、发展动态。通过运营公众平台,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更加了解大众及“粉丝”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数据化分析,从而能够使其明确发展方向,促进该专业的学生开拓创新。
(四)重视网络,发挥创新思维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网络数据、信息对大众需求产生了重要影响。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平台的形成,使大众都有抒发自我、满足自我的途径,新媒体“快捷性、互动性、大众性、传播性”等特点使信息海量化、碎片化传播,大众通过搜索引擎根据自身的需求对信息进行精确式搜索,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思维无疑是一个挑战。为了满足大众需求,提供优质的信息来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应立足自身优势,创新思维,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余红,李婷.我国网络与新媒体人才需求调研与专业培养[J].现代传播,2014(2):134-138.
[2]赵子忠.行胜于言———高校新媒体教学联盟[J].中国传媒科技,2014(3):14-15.
[3]石慧.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1):314-315.
[4]王文丽.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向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转型的思考———以铜陵学院为例[J].铜陵学院学报,2016(4):98-101.
许传朝:ICT融合的大趋势已经势不可挡。如今,IT和通信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全球电信业和IT业界都在积极迎战这一趋势。作为一家老牌电信运营商,英国电信是如何看待并且应对这一融合浪潮的?
JP Rangaswami:早在20年前我们就在谈融合,但是一直都没有达到真正的融合。电信业和IT业总是在互相掐架、互相打,甚至在英国电信集团内部,一开始IT部门和网络部门也是分开的。但是,英国电信已经在3年前把IT部门和网络部门融合起来,合并成“创新和设计部”,这是其他电信公司所没有做到的。很多时候,电信运营商会告诉客户“我们的IT和网络是融合的”,但实际上背后的一些技术和运作却是分开的,英国电信可能是全球第一家打破这种“花园围墙”的电信公司。
许传朝:在这种“打破围墙”的新形势下,运营商的技术和业务发展方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JP Rangaswami:现在,全球的电信公司都不再像以前一样说自己有特殊的平台、特殊的网络,或者有特殊的基础设施。如今大家所倡导的是有一个标准化的、开放的平台,一个互相可操作的平台,这样才能够让客户在平台上建立更多服务,并让服务提供商在平台上开发更多的服务。
从电信业发展历史来看,自从人们开始打电话,客户就希望能有统一的体验,而不是分割的。所以,我们现在需要标准的基础设施和开放的服务,这既是未来业务的发展方向,也是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例如API、SDK,还有工具包、开放平台等。多年来,一直是电信公司掌握控制权,决定使用什么样的设备、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而现在,这种控制权和选择权都在客户手里,运营商要做的就是提供足够的内容,让客户去选择。
走好固网转型之路
英国电信有自己的无线业务部门和无线业务,也帮助客户进行无线Wi-Fi接入;它正在从传统的电信技术和服务提供商,变为一家提供服务的公司。
许传朝:英国电信的“21CN”(21世纪网络)项目自启动以来,受到了全球电信业的密切关注,这也被认为是固网转型的重要的里程碑式的事件。如今这个项目的进展如何?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JP Rangaswami:“21CN”已经在英国本土开始部署和运营了,目前核心网络部分我们已经做好了,接入网大量地使用光纤替代传统的铜缆。至于客户如何逐步过渡和迁移到这个网络上,是客户自己的选择。前几年,“21CN”的重点是核心网络建设,现在则是内容服务,也就是说,我们原来关注的是核心网络本身,现在则更关注在网络上提供的服务,比如内容服务和现在经常说的基于“云”的各种服务。
英国电信计划未来几年投资25亿英镑在光纤的部署上,我们把这个计划称做“超级宽带”计划。目前,英国99%的家庭都能够获得基本的互联网接入,90%的人能够得到2M宽带接入。在未来几年时间里,我们的超级宽带服务将会通过光纤网覆盖到英国75%的人口。这项业务现在每周能够增加10万个家庭用户,发展非常迅速。
许传朝:最近10年,移动通信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尤其是3G之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更被认为是未来的方向。作为一家固网运营商,英国电信是否也感受到来自移动世界的冲击?经营和业务发展是否面临压力?将如何应对这些压力?
JP Rangaswami:事实上,我们并没有感受到任何移动互联所带来的压力,因为现在所有的移动运营商都在使用我们的固网作为移动回程的连接。这意味着,所有的主要移动运营商都是英国电信的客户和合作伙伴,这也为我们增加了一些商业机会。
另一方面,英国电信有自己的无线业务部门,也有很大一部分的无线业务。目前,我们在英国本土已经建设了150万个无线热点,帮助客户进行无线Wi-Fi接入。其实客户并不在乎运营商使用什么技术来实现连接,无论是移动、固定,还是其他方式,只需要连接好就可以了――一旦信号不好,可以随时无缝地转接到其他网络上,这就是客户所需要的。
许传朝:从英国电信的角度来看,未来10年通信领域最热门的技术和服务会有哪些?
JP Rangaswami:目前已经有三个趋势初现端倪:第一个趋势是云计算的技术和服务;第二个趋势是固定和移动的融合,也包括三网融合;第三个趋势是应用方面,会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商店模式,即会有大量的应用库存,客户能从中选择所需要的应用。伴随这3个趋势,社会媒体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这也是非常有用的工具。
作为一家电信运营商,英国电信正在从传统的电信技术和服务提供商,变为一家提供服务的公司,我们根据客户的要求提供服务。而客户的要求也变得更多、更丰富。例如它需要什么服务、需要在哪里找到这种服务、要用什么样的设备来实现这些服务⋯⋯客户提出诸如此类的要求,我们必须满足它们。
此外,未来也会出现很多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技术,例如英国电信正在做的一个新产品――“不用游戏操作板的在线游戏”,人们可以通过浏览器来进行游戏的操作,而不是传统的用游戏操作板来操作。
还有一个基于云计算的新技术,每当我们看到一个新事物,可以用摄像头把它的图像捕捉并联网,网络就会告诉你它的相关信息,例如一个瓶子在制造过程中消耗了多少塑料、这些塑料的碳排放量有多少;这种花属于什么科、怎么种植,它有什么特点;这条街道在城市的什么地方,它周围有哪些银行、哪些饭店⋯⋯这对于小孩子非常有用,他们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学习更多知识。这项技术在现实生活中会有很多应用,我们也非常感兴趣。
电信公司变成社会媒体
电信公司是社会媒体的初期表现形式,现在这两者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如果客户希望有更多的选择,我们就要有更多的业务。
许传朝:Web 2.0和社交网站等应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并开始从个人应用向企业应用渗透。你如何看待这些应用对于企业的价值?像英国电信这样的电信运营商,如何看待这些新应用的市场机会?
JP Rangaswami:不同的社会媒体有不同的市场,可以充当不同的工具。社会媒体最基本的功能是信息管理,或者叫知识管理,这是社会媒体最重要、最基本的价值。例如,通过Facebook你可以知道一个人的身份、他在做什么、他喜欢什么,这些信息都可以互相分享;你也可以管理收集到的信息,不用花时间去自己寻找、发现和挖掘,这是社会媒体所带来的第一个基本价值。
社会媒体的第二个价值体现在客户服务上。英国电信有一个部门,其职责就是阅读Twitter,从Twitter上了解哪些客户对我们的服务有问题、投诉、抱怨或者担心,然后我们会主动联系客户,客户会特别高兴,因为不是他来联络我们、而是我们主动联络他,对他来说这种联络变得很简单。
其实,社会媒体的最初形式就是电信公司,或者说电信公司是社会媒体初期的表现形式。还是拿Facebook为例,首先,它的目录和导向的功能,电信公司也可以提供;其次,Facebook可以将不同的人组成不同的组织,这种群组功能电信公司也有;第三种功能就是通信方式,电信公司能提供各种各样的通信方式,从最原始的电话,到电子邮件、视频等;而像日程安排、“你的变化的跟踪”等功能,电信公司都可以做到。也就是说,单纯的社会媒体所提供的这些功能电信公司都有可能做到。我们甚至可以把Facebook、微软、谷歌都当做一种电信公司。但我们不能把它们都合并,因为客户希望他们有更多选择,而不是所有的服务都由电信公司提供。只要客户有这种期望,我们的业务就能够做下去,就有商业机会。我们也看到,在技术方面一开始是通过固网提供,现在则更多地通过数字的方式,这也是变化之一。总之,我的想法是,如果客户希望有更多的选择,我们就要有更多的业务。
许传朝:在运营商和社会媒体之间,已经出现竞争了吗?在竞争中各自的优势是什么?未来将如何演变?
JP Rangaswami:可以说,Facebook和谷歌正在慢慢地变成一种电信公司,而英国电信这种老牌电信公司也在慢慢地变成一种社会媒体。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对于电信公司,有三个竞争优势:首先,我们对客户服务的理解更加深刻,和客户的关系也更紧密;其次,电信公司的客户已经习惯于付费的服务方式,而不像社会媒体,很多都是免费提供服务,通过广告来保证他们的收入;第三,在性能和可靠性方面,社会媒体最多达到“尽力而为”的质量和可靠性,而电信公司基本上可以提供有保障的性能和可靠性,这也是其最突出的优点。当然,客户可以自己选择,需要低成本的、对性能和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可以选择社会媒体;对延迟、性能和可靠性要求很高,或需要紧急通信等功能的客户,自然会选择传统的电信公司。
采访手记
英国电信的时尚标签
如果要在电信界搞一场“时尚”评选,选出自己心目中最能引导潮流的固网运营商,估计很多人都会选择英国电信。一直以来,无论是在技术还是业务上,英国电信的不断创新都是全球固网运营商效仿和借鉴的对象。
任命JP Rangaswami为集团首席科学家,也可以看做是英国电信“时尚”态度的一种体现。就电信业的传统来说,JP Rangaswami的履历真是太另类了:他大学的专业是数学和经济;毕业后曾经做过记者;他给一家计算机公司写过菜单;也曾服务于EMC和一家IT服务公司;在加入英国电信之前,JP Rangaswami还在一家投资银行做了6年CIO。如此丰富多彩的经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基本上是在IT领域从硬件公司一直做到了服务公司”。
虽然这些经历似乎都和电信业不大沾边,英国电信依然大胆地对这位电信“圈外人”委以重任:他目前负责管理基础话音业务的运营、面向未来的VoIP业务,并且代表英国电信参加全球各种高端会议和论坛。而在他以前,人们几乎想不出哪位电信公司的高层不是具有多年电信设备业或者运营业工作经验的。对此,JP Rangaswami坦承:“从我个人的例子来看,英国电信是第一家打破这种‘花园围墙’的电信公司。”
面对ICT融合的大趋势,英国电信已经率先在内部打破了IT部门和网络部门的界限,把二者合而为一,成立“创新设计部”。在部门管理者的职称上,也采用了“CEO”、“首席科学家”等词汇,尽量避免使用单纯的CIO之类的字眼。“我认为这种做法是非常值得称赞的,如果英国电信没有这种概念或者不这样做的话,我可能也不会加入,为它工作。”JP Rangaswami说。(文/李智鹏)
总裁感悟
融合背景下如何显示竞争力?
“Facebook和谷歌正慢慢变成一种电信公司?英国电信这样的老牌电信公司也在慢慢变成一种社会媒体?”这样的观点对于素以“封闭”和“保守”著称的电信业,是令人震惊的。然而,我们都知道,这是真的。
“其实现在很多电信公司都已经在提供社会媒体的业务。”JP Rangaswami认为。英国电信作为英国电信市场中历史最悠久的电信运营商,如今不仅给它的客户提供电话、宽带等传统的电信服务,还给他们提供直接与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网络相连接的服务,以及VoD等一些直接和内容相连接的服务。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9-0100-02
关于微信收费问题,成为近期公共传媒、网络媒体、社交门户网站的讨论热点。与此前多数公众热议焦点话题不同,这次争论主要体现在关于收费合理性的争论上。在表明态度的同时,也更多体现了说理的客观性、论证的现实性。通过对微信收费合理性争论的反思,我们可以把握公众对于这种新社交软件的认识,从而对新媒体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微信收费合理性争议的主要特点
这次争论是介于通信运营商与软件开发商之间的博弈。由于微信使用者是受众群体,社会争论也主要源自于社会公众,其主要目的也是维护自身权益。在公众热议期间,我们发现由于微信使用的广泛性和其认知度进一步提升,微信客户又有所增加。议论话题除政府部门、通信运营商、企业表态发言以外,多倾向于以下方面:
(一)微信收费对自身的影响
作为即时通讯工具,微信具有使用便捷性、交流方式的多样性、不受服务区地域局限等特殊优势。更重要的是,微信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使得微信交流在社交生活、移动通信愈发普遍。微信较通信运营商传统短信、语音通话等模式,具有节约成本的优势,其广泛采用也挤占了运营商的利润空间。此次微信收费,必然会冲击微信使用者现行的通信交流模式。公众关注点在于谈论微信收费的具体方式,对于自身花费开支的影响。鉴于收费,微信必将丢失一部分使用者,微信的使用普遍性降低,这也对微信大众性形成挑战。
(二)微信收费的自身合理性
微信作为通信服务软件,是对传统通信交流模式的深刻变革,是信息产业发展的标志。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流量代替传统业务成为公众消费的主要支出已经成为通信业的发展趋势。由于微信使用者已经支付了流量费用,因此在软件使用上如单纯对微信收取费用,合理性受到公众的质疑。客观条件在于,中国移动通信使用者众多,信息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作为通信运营商,已经较难承载巨大的数据业务。运营商还要对微信大量信息进行有序疏导传送,这也占用了通信服务商的服务资源并增加了通信服务商的工作成本。在现有基础设施较难满足多方需求的情况下,不得已采取收费形式。
(三)微信收费对公司发展的影响
目前的国内通信业尚属垄断行业。在运营商和软件供应商的博弈中,消费者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决定收费的结果及具体模式。在公众看来,最终还是由消费者自身支付成本。公众研讨的热点集中体现在希望运营商能够适应时代变革趋势,逐步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通过自身的变革,进一步扩大公司运营的实际效益,而并非通过垄断价格保持原有的利益蛋糕。
(四)微信收费对通信行业发展的影响
横向看,世界通讯业先进的国家都已开发出与微信功能相似的软件。公众也将争论放在了微信收费可能性与各国提供服务及收费方式的具体方法相比较上。如果微信收费具有不合理因素,必然会流失一部分使用者。微信热度降低,将使即时交流新模式发展受到阻碍,不利于我国通信业长远发展。可以看到,公众这次争论更体现了理性客观。而并非如同以往关于社会焦点问题那种跟风、无秩序扩散,虚假信息横传等特点。由此见得,公众对于此次微信收费的争论,具有负责任的态度。这也提示我们,作为通讯、网络社交的发展趋势,我们需要准确知晓公众的现实需要,深刻认识新媒体发展的方向,有效利用新媒体,促进社会发展。
二、微信作为新媒体具备的新特点
随着网络社交网站、微博等方式逐步成为公众信息传播、接收的主要形式。新媒体发展迅速,微信应运而生。相比其他新媒体,微信操作简易、使用人数多,且符合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特点人们的需要,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具有通信服务功能
微信的大众性决定了其通信交流的可行性。通过通信运营商短信、语音业务的锐减,可以看到微信已成为公众进行短信息交流、语音沟通的新方式。微信软件开发较早,与国内相似的通信软件尚不能在影响力上与微信比肩,微信更全面的占领了手机业务的主要受众。微信既具有通信服务功能,其依托智能手机,又具备了网络信息传输便捷的特点。集合了手机通信、网络传播等方面等全方位地服务功能,受到公众青睐。
(二)公众知情便捷
微信在软件自身发展上几乎无所不包。在社会焦点、公众关注热点等方面及时提供信息。同时,以央视新闻公共账号为例,对于热点问题,及时召集公众讨论,合理分析热点问题,使得公众对于热点焦点问题知晓更加全面客观。由于微信具有即时通信功能,在微信公共平台的参与者一定程度上客服了以往网络平台虚拟性的弊端,也使得信息者责任感的提升。公众账号的微信信息即时,每一个使用者都能根据自己喜好有选择接收信息,且更加快捷,全面。
(三)实现舆情有序管控
相比网络新媒体,微信在实名参与、信息者追溯的可行性更高。对于信息整理、舆情发展新趋势等方面更容易把握。以各交往圈子为例,各交往圈子的参与者多数价值理念相似,热点关注趋同,意见更易集中统一。这使我们对社会各阶层、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爱好群体的关注点及时掌握。对于及时了解民意诉求、不良信息管控、重大事件防范等方面改善了以往政府部门信息来源不足的缺陷。
(四)社交模式理性回归
微信在新闻信息,社会热点研讨等方面,更多体现了参与者理性、客观的一面。与网络新媒体不同,微信中的个体,信息透明度高,也更容易受到认可。参与者具有身份的真实性,就更要为自身的言语、观点负责。有效降低了此前不负责任信息、虚假信息传播、非主流不良观点横行的局面。微信信息量巨大,且参与者对于有效信息摄取的要求较高。在这个大背景下,微信信息交流环境较网络社交更优越。由此,微信受众广泛且质疑声少更说明了其发展的合理性。
我们通过以上信息发现,微信火爆可以改变以往的通信交流模式,也促进了社会理性回归。从计算机、手机广泛使用开始,软件、通信方式的开发,都是为了满足公众的生活需求,引导公众合理消费。微信的优势,也代表着下一步软件开发、通信运营的合理趋势。
三、微信收费合理性争议对新媒体发展的启示
微信本身的出现充实了网络社交、移动通信的发展,丰富了新媒体的服务功能,锻造了更高层次的社交文化。通过这次关于其收费合理性的争议。我们对其特有优势及引导方向有了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一)有利于服务公众
微信的开发及广泛使用,在于其为公众信息交流方式多样、迅捷、成本降低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效用。随着网络通信发达、新媒体使用广泛,公众对于信息的要求进一步趋向于快速、便捷、权威、客观。微信在语音和文字信息传播方面有特有的交流模式,在新闻传播、个人信息、公共交流等方面也与微博、网络交流平台、社交网站有相似之处。这也为微信的服务人性化、信息大众化、舆论导向合理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促进微信不断更新模式,改进效能。作为文化产品,微信及新媒体要进一步贴近民众,在便捷实用、号召更多民众参与方面做出探索。
(二)有利于公民意识塑造
作为新媒体,较好引导社会舆论,塑造公民正确的价值取向是软件开发者和通信运营商的本分。文化发展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公民文化提升,为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动力。新媒体开发,要在有效维护个人信息保密性的同时,权衡好现实与虚拟的关系,促进社会积极健康心态的塑造。在网络信息方面,更具有权威性和真实性,体现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在信息供应方面,创新供应模式,做好民众参与引导共作,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新功能开发方面,合理满足民众需求,做好信息管控,抵制庸俗、奢靡等社会不正之风,既保持主流媒体信息正面性,也契合公众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参与热情;对于不同类型的社交圈,体现实用性,促进文化交流,有力倡导社会文明新风。
在刚刚结束的2010上海世博会和正在进行中的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媒体:移动传媒车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这是一种将最新的led高清户外大屏和车辆的机动性相结合的新媒体,运用了3g技术,互联网,蓝牙技术等新技术,可以做到在移动中传播图像、声音等综合广告信息。由于其覆盖面广,时效性强,机动灵活,传达精确等优势,成为户外广告业主户外视频广告,政府及相关组织群众性公益广告和便民信息的首选新媒体。2010年中国户外移动led广告市场同比增长46%,远高于整个广告行业13.5%的增长率,据易观国际预测,2012年中国移动视频广告收入将达到45亿元。面对这样一个活跃的市场,更加考验我们对于这种新媒体的经营管理。
led移动传媒车作为一种综合了多种新型传媒技术的新媒体,有着以下的几个鲜明特点:
1、 适用范围广泛。由于led移动传媒车移动便捷,可随时变更地点、更换信息,无需安装拆卸过程,被广泛应用于户外固定点位广告,移动广告,政府公共信息传播,路演促销,活动婚庆,户外演出等。如:世博会期间,政府运用led移动传媒车进行观众人流疏导,播放城市宣传片;
2、 播出形式多样。播出资料可由移动式存储设备通过电脑播放,或是通过电脑接收无线网络信号播放,设备同时配有电视接收卡,可接收有线或无线机顶盒电视信号。如:某高尔夫球赛事运用led移动传媒车在现场转播cctv-5赛事实况;
3、 传播内容丰富。可以播出包括公益广告,商业广告,个人广告等多种形式广告,可以是文字信息,图片信息,视频信息,音频信息。如:某婚庆公司用该设备为客户策划从求婚到婚礼现场等一系列活动;
4、 信息传达精确。深入受众,以震撼的视听体验在短时间内重复多次,传播效果明显。如:某大卖场门口的led移动传媒车每天滚动播放二十多家商户的商业广告和促销信息,显著提高了这些商户的客流量和销售额;
5、 具有“伴随性”,或可直接产生消费决策。led传媒车既可以作为目的地媒体,也可以是途中媒体。如果某次线下促销活动与途中媒体巧妙结合,必将产生直接的广告信息传播,具有针对性的对决策产生影响,实现精准营销。
任何一种媒体都有着优势和劣势,led传媒车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也存在这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由它的特点所决定的:
1、 运营地点分散。由于led移动广告车无论是销售还是租赁,设备都是处在“移动”中。设备的维护保养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另外,如果同一客户要在不同地点进行同一个广告或推广活动,以及不同客户要在同一地点的不同或同一设备上进行广告推广活动,在设备配置和操作人员的操作方面都有着很多的不确定性,有时无法达到同步性和传播内容的实效性要求;
2、 播放内容监管难度大。由于播出形式的多样,有些内容可以做到“即插即播”,就存在着新媒体广告在未经有关部门审核的情况下。一些商家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难免会违规广告,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3、 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由于led移动媒体车是新兴事物,并且是横跨创意产业和制造业的产品,无论是媒体制造者还是营销人员,在知识储备上多少都存在着欠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新媒体优势的发挥,制约了企业和行业的发展;
4、 经营企业多为民营中小企业,有着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通病:
(1) 科研力量薄弱。由于led移动传媒车作为一个新媒体是在其他新材料,新通讯技术发展的基础
转贴于
上的新应用,是创意的产物,所有的专利也主要是外形和应用技术方面的专利,本身不具备实质性的技术进步。然而要将这一新媒体作为产业来经营,必须要有持续的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
(2) 员工目标与企业组织目标冲突。公司在创业期,员工们都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团队合作也十分到位。然而由于公司经营项目本身即为新鲜事物,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对于公司发展方向都没有统一的认识,企业缺少长远目标,造成员工缺乏归属感和稳定感。led移动传媒车作为一种新媒体,它的市场还很不健全,价格机制偶然失灵的情况存在,很可能提供给员工一夜暴富的机会,然而新媒体的经营者多为创业者,在管理中,对员工的监管和保障都不到位,组织体系很不稳定。
(3) 组织发展不平衡,组织结构不符合更加灵活的发展模式。由于新兴媒体企业发展壮大的十分迅速,造成企业业务组织发展快于保障组织。生产和销售优于市场和保障的发展,优于人力资源的储备,令公司发展后劲不足,对于企业品牌的塑造也有不利的影响。
(4) 管理理念落后。大部分新媒体经营企业缺乏对员工精神成长的关注,员工与管理者处在两个极端,一边是倡导与企业同甘苦共患难,一起吃苦创业的奉献精神,一边是在新兴行业个人利益超额满足的期待,造成员工缺乏归属感和忠诚度,直接表现就是新媒体行业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老员工带走公司大客户另立门户的例子比比皆是。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不当竞争,长远来看不利于企业和行业的发展。
在led移动传媒车的经营和管理方面,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会对解决上述问题有所帮助:
1、 跨媒体合作,善用媒体组合策略。led移动传媒车的移动性和分散性需要运营商综合使用无线网络技术,3g以及蓝牙技术对设备进行远程跟踪操作。媒体组合,即对媒体计划的具体化,是在对各媒体进行分析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状况、受众心理、媒体传播特点、以及广告预算的情况选择多种媒体进行有机结合,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相同内容的广告,初步形成由led移动传媒车主导的媒体联播网,最大限度的提高广告的触及率和重复率,方便广告媒体与市场营销组合,综合促销活动等的联合。
2、 对于播放内容的监管,一方面需要依靠者和运营商联合严把质量关,遵守《广告法》、《广告管理条例》和《户外广告登记管理规定》以及各地方的广告管理条例和管理办法的相关法律法规,更重要的还是需要相关部门制定更完善的标准和解决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这点上可以借鉴我国移动数字电视,借鉴欧美标准制定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标准gb20600-2006《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并于2007年8月1日起实行。
3、 从业人员专业化。由政府监管机构制定从业人员标准,企业根据标准对从业人员进行筛选和培训。由于led移动传媒车本身的特性,要求从业人员必须跨行业,跨知识领域的了解与熟悉相关的知识技能。新媒体的开发企业有责任和义务总结整理从业人员需要知道的操作经营,维护保养与安全保障知识,并为相关监管机构及同行业提供宝贵意见。只有专业的新媒体开发设计人员,专业的新媒体营销团队,专业的新媒体运营团队并存发展,才能使新媒体企业健康发展,新媒体行业不断进步。转贴于
4、 led移动传媒车经营企业应该根据公司自身情况和行业背景制定合理的企业发展目标。这个目标应该是事业的目标而不是利润的目标。并且将这个目标和企业员工的成长和员工福利相结合。对于员工来说,让他们感觉到他们的努力工作是有意义的,是朝着一个目标而去的,并且这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是与自己利益的实现同步的、相结合的,就会更有热情的投入到组织中去。只有企业与员工签订了这样的“心理合约”,才不会出现除了领薪水外不肯多做贡献,有了大客户就自立门户这样问题。
5、 建立事业部制的企业组织结构。广告行业,尤其是新媒体的经营企业面临的市场是不断变化和不断细分的。客户的要求也是千差万别的,产品很难实现严格意义上的标准化,只能在大概标准的方向下进行定制生产,对于不同的客户也采取针对性的广告、营销方案提供,因此,在管理上,这样松散的分事业部的组织形式就格外的适合,即按媒体覆盖地区或按具体媒体产品类别分成若干个事业部,从产品的设计,原料采购,成本核算,产品制造,一直到产品销售,均由事业部及所属工厂负责,实行单独核算,独立经营,公司总部只保留人事决策,预算控制和监督大权,并通过利润等指标对事业部进行控制。灵活的组织形式,分权到事业部的方式更便于创意与户外广告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提高效率,开拓发展。
6、 采取人性化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新媒体经营商本身就决定了其管理方式应该是人性化的。新媒体人是广告行业的领导者而不是追随者,职业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独立且有主见,更多年轻人选择这个行业是选择了挑战,他们对管理方式和宽松的工作氛围十分看重,他们经常以做的高兴不高兴为标准来评判公司的管理,甚至作为跳槽的理由。这也是人本精神在管理上的体现,不同的管理方式会产生不同气质的员工,不同气质的人际关系。因此,民主的管理方式,相互尊重的管理氛围,可以让员工与企业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相互理解,所有的创意与诉求都可以平等交流,从而使企业更具活力和变革的力量。
led移动传媒车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都是在年轻行业里诞生的新兴事物,只有几年的历史,究竟它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生存下来,能否代表新媒体的发展方向还需要我们继续的关注。至少从它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新媒体的这样几个发展趋势:
1、 新媒体不断尝试跨媒体运营,实现立体营销。led移动传媒车本身即整合了led大屏与车体广告媒体,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还不断尝试蓝牙技术的使用,使目标受众的手机也成为与移动传媒车联网的媒体平台。
基于电子通信技术的手机媒体被人们称作是继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手机报从创办的第一天起,就决定了它不可能采用传统媒体的经营模式。对通信技术的依赖以及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手机报必须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和盈利模式,而3G技术的应用也会给手机报的经营模式带来新的变化。
手机报从创办那天起就开始探索自身的经营以及盈利模式,这可以从手机报的特点、手机报价值链的打造和手机报的盈利方式三个方面来探究。
手机报的特点。手机报,是纸质媒体依赖手机载体,运用电子通信技术传播新闻信息的新媒介。它是传统报纸与新型电信增值业务相结合的产物,由报纸、移动运营商、技术服务提供商联手开通信息传播渠道。向用户及时发送各类信息。因此,手机报又被誉为“拇指媒体”和“影子媒体”。由于手机具有随身携带,无处不在,无时不通的优势,所以手机报的最大特点就是阅读不受时空限制,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最新信息。具有内容精要、形式新颖、更新迅速、阅读便捷、互动性强等传播优势。
但是手机自身的容量限制、手机对用户个人隐私的涉及和手机报对于技术的依赖,决定了手机报不可能采用传统报业的经营和盈利模式。手机报要求得发展,必然要打造适合自身的价值链。
手机报价值链的打造。手机报的价值链简单来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移动通信运营商、技术应用提供商、内容提供商(各大报纸)和手机报读者。由于手机报所依赖的通信技术的变化,手机报的价值链也随之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根据应用技术的变化,手机报价值链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具体表现如下。
1、短信阶段。在短信阶段的价值链里,简单地说移动通信运营商是行业的积极推动者,间接利益的最大获得者;技术应用提供商主导手机报营销,是直接利益的最大获得者;内容提供商是参与者,以试探的心态作初步了解和参与:手机用户在这一阶段还不能称之为手机报用户,因为他们中大量的人都没有主动或被动地使用手机报。手机报短信阶段最重要的贡献是建立了手机报价值链雏形并培养用户对移动增值业务的认识。
2、彩信或彩E阶段。在彩信或彩E阶段的价值链里,简单地说移动通信运营商是手机报价值链的构建者,主导手机报的无线发行渠道,是最大利益获得者;技术应用提供商是价值链重要参与者,主要对手机报运营支撑起到剂作用和对未来技术试验并应用的推进剂作用;内容提供商是手机报内容合法提供者,并直接参与价值链:手机报用户是最终受益者。手机报彩信或彩E阶段,由于价值链的各参与方,阶段性目标不一样,使得这一阶段手机报的价值链相对合理,并产生了非常积极的结果。
3、流媒体阶段。在手机报的流媒体阶段,合理、稳定、完整的手机报价值链已经开始形成,并且手机报价值链的各个关键环节都清楚地理解自己的角色和定位,并接受其他几方的价值。在这个阶段里,手机报将拥有庞大的手机报用户群,并且开始形成比较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另外,由于新技术的应用,尤其是3G技术的应用,使得手机报的专业化、个性化、特色化服务开始成为现实。
手机报的盈利方式。手机报和传统报纸的盈利模式不同,传统报纸主要靠发行和广告盘利,而手机报则主要通过三种手段实现盈利:一是对彩信定制用户收取包月订阅费,比如目前各种手机报用户,每月的包月费用从5元到25元不等;二是对WAP网站浏览用户采取按时间计费的手段;三是借鉴传统报刊的做法,通过广告吸附来实行盈利。现阶段,由于市场运作手段不够成熟,手机报主要还是采取依靠收取订阅费的模式来盈利。从手机报的价值链中可以看出,这部分收入还需要在移动通信运营商、技术应用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之间进行分配。
另外,各大媒体结合自身特点,也在不停地探索新的盈利模式。例如,2007年5月,《广州日报》和3G门户合作推出手机免费网站“广州日报・3G门户”,其手机注册用户已突破3000多万,被称为“华南资讯第一门户”。手机网站244、时滚动信息,并推出了全方位的生活娱乐资讯,此外还引进了互动报料和评论平台。这种新型的合作方式无疑丰富了手机报的盈利手段,同时也促进了手机报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
3G技术的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目前手机报所面临的技术瓶颈问题。首先,3G提供的网络带宽,可以支持大容量内容的快速下载;其次,3G时代的手机终端也在向智能化演进,主流机型一般屏幕较大,系统性能较好,为多媒体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平台。在3G技术的支持下,手机应用的多媒体化是一个必然趋势,手机报的表现形式也必将向多媒体化发展。而现在3C技术已经为手机报带来了很多的新变化。
对手机报容量限制的突破和内容提供的改进。3G移动网络与2,5G移动网络最主要的区别在于3G移动网络的数据传输速度和网络带宽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为更好更多的移动应用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手机报突破容量限制和互动性限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能。
容量限制的突破,带来的是手机报内容的变化。首先是内容量上的增加,?殳有了容量的限制,手机报能够容纳更多的内容,并且能够随时传送最新最及时的信息。其次是手机报内容形式上的变化,以往由于受容量的限制,手机报内容以文字为主,现在除了文字以外,手机报可以提供更多的图片、音频和视频信息。最后,手机报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特色化的内容。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采编符合需要的信息给用户。
手机报发展新的技术方向一3G网站型。目前,根据手机报应用的技术可以把手机报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彩信手机报,类似于传统纸媒,就是传统报纸通过移动电信运营商将新闻以彩信方式发送到手机终端上,用户可以离线观看,这也是目前国内手机报的主要类型;另一种是WAP、1-mode或3G网站类型。这种类型是手机报订阅用户通过访问手机报的网站,在线浏览信息。类似于上网浏览的方式,这种模式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在日本十分盛行。
一、手机动漫的发展背景
1.传统动漫的发展现状
(1)动漫的整体产业链缺乏端到端的体系
传统的动漫缺乏端到端的产业链,各环节间缺乏稳定、持续、高效的连接,在一定范围内限制了动漫的发展。
(2)动漫产业缺乏一个具备整合所有资源能力的企业。
无论是动漫的出版商、发行商,还是图书发行商等,都缺乏足够的能力整合整个产业链的资源,以致动漫的整体发展无法得到有效的支撑和支持。
(3)粗放式的产业链是动漫发展必须跨越的一个障碍
传统的动漫主要是作者市场,即一部动漫的生产更多的是以作者自身的意志而出现的,并不会针对市场,或者说针对某一类的读者定制化地生产动漫,这种粗放式的管理使得动漫产业在电子信息快速发展的当下很难跟上时代的脚步。
动漫行业需要找到新赢利模式应对时代的变迁,更需要由一家具备实力的机构或者企业做产业整合。
2.狭义手机动漫的发展现状
(1)传统动漫的手机化有诸多问题
目标群体单一:目标群体非常局限,仅限于对某部或者某类动漫非常执著的年轻群体。
缺乏多元化:传统动漫仅是单纯地将内容移植到手机上,缺乏创意的同时,也很难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2)消费者到底想要什么
大众基本的需求:动漫形式的彩信在中国受广泛大众用户的青睐和欢迎。
内容多元化需求、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属性的消费者决定了对内容的需求是多元化的。
3.动漫未来的方向
动漫未来发展的方向应该是手机动漫这种广义的定位,将手机动漫概念全面地、尽可能地延伸,能够为消费者带来多个不同类型的主题,比如娱乐、幽默、时尚、法制、财经、健康、军事、新闻哲学、日常生活、管理等。
4.手机动漫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优化传统动漫行业产业链,扩大受众用户范围,打破以往青少年儿童的年龄局限,有更直接更便捷的产品体验。结合运营商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良好的用户基础,将广大的移动手机用户群体作为动漫的消费主力军。
(2)劣势分析
目前内容提供商普遍存在资金不足、投资能力不强的问题,同时很难广泛吸纳复合型人才,很少使用高端技术。
(3)机会
目前国内已经建立了多个动漫基地,中国国际动漫节的影响力也深入人心,近年来国家的科技教育发展快速,人才在国内部分区域,如华东、华南等地相对富集。成立了上万家的科研机构,数百所的高等院校,近千万的科技人员,这些都为手机动漫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国内手机动漫运营现状
1.运营模式分析
(1)运营组织结构
以运营商为首建立的动漫基地,成了国内手机动漫发展的一个大本营,在基地中储存了大量的科技型、文化型人才,按照科学的组织架构为全国的动漫消费者提供服务。
(2)内容提供商的管理
通过入围资格评审确定手机动漫入围内容提供商。
内容提供商按照手机动漫项目组制定业务规范书要求进行产品创作。每月一次的内容评审,选择优质内容。
通过业务信息费分成及内容竞标制,激励内容提供商提供优秀内容资源到手机动漫业务平台。
内容提供商保证所有内容拥有全部合法版权或者对相关作品版权拥有合法的处置权,并与浙江移动签订“版权保证及授权书”。
因内容而引起的大面积用户投诉,因业务上传失误造成严重事故,因版权问题而造成纠纷,可强制退出。
2.内容运营分析
(1)内容引入机制
①内容招标
各内容提供商将参考由项目组提供的业务策划书要求和说明,进行各业务的产品制作。同时内容提供商根据自己对业务的调查和理解进行产品规划和制作。
②独特的服务能力
具有特色产品资源的内容提供商可向手机动漫项目组进行自我推荐,若该产品符合手机动漫项目组的业务规划,则可为该内容提供商开辟专题栏目。
(2)内容评审机制
①预审
凡参加下次内容招标的内容提供商,需提前两周将下月所策划制作的产品内容草案或小部分已经完成的产品提交到手机动漫项目组做交流评估。项目组成员将根据提交的脚本或成品给内容提供商提出修改意见,以保证产品能符合业务需求。
②专家评审
每月月中举行的内容招标评审会议上,各位专家将从内容、视听效果、产品规划、可传播性和创意等五方面对内容提供商所提供的业务产品进行打分,同时在评审会议上专家也会就内容提供商的部分产品提出修改意见。该环节是决定内容提供商当月排名的关键。
③会员投票
会员将对之前评选出来的预备内容做线上和线下的投票选择。而下月各业务内容也将以投票结果为依据得出。这一环节既可保证产品质量,又能知晓部分用户需求。
(3)内容创新机制
①内容创新机制的建立
论坛上开辟“原创乐园”的创意版块。
会员日常创意发帖,定期举办创意征文活动。
定期收集整理创意脚本,提供给内容提供商作为创意元素和创作灵感发掘的素材。
在内容评审模板里添加精品区版块,该版块内容注重剧情、表现形式或绘画风格的创新。
②创新内容产品化
内容提供商根据自身资源,选择创意库中合适的优秀脚本,进行直接制作。
内容提供商领悟创意库内容脚本的创新精髓,进行二次创作和合理改编,制作成焕然一新的动漫产品。
3.渠道运营
(1)门户建设推广
把整合好的产品通过门户网站(WWW/WAP)推广给用户。
网站的推广依托移动自有渠道(移动网站、移动梦网、营业厅等渠道推向用户)。
网站的推广依托非移动自有渠道(合作伙伴、平面媒体、内容提供商自有资源等渠道推向用户)。
用户对产品的反馈信息通过网站收集汇总。
(2)交叉营销推广
节日营销:利用如春节、情人节、愚人节等节日,推送与节日相关的祝福及整蛊类彩信,提升用户的RAPU值,并提高用户的活跃度。
专题营销:整合优秀内容提供商的资源,以特辑形式推送给用户。吸引用户点播及转发,增加用户对于动漫类业务的黏性。
(3)传统媒体渠道
通过报广电视等传统媒体宣传手机动漫业务,提升业务的品牌价值及知名度,同时品牌促进业务的发展,实现良性互动。
(4)互联网渠道
通过网络营销,如电子杂志、互动游戏、动漫大赛等提高门户网站访问量;整合大型动漫网站,采用手机动漫业务收费同步的策略,达到双赢的效果。
(5)动漫实体渠道
与国内外大型漫画出版商、漫画版权机构合作,借用其网络漫画书进行捆绑销售;与具有实体店铺的内容提供商如迪斯尼进行互动,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互赢。
(6)终端销售渠道
定制终端中预置手机动漫的书签,方便用户直接访问WAP门户;非定制终端中预装WAP门户的链接地址和体验产品,引导用户体验和使用业务。
(7)社团活动渠道
与自有实体渠道相结合,在高校社团开设动漫体验专区,提供线下服务。以生动的社团活动为载体,以活动促进会员发展,同时提高用户对于动漫业务的认知程度。
(8)线上相关内容门户的交叉推广
在营销宣传上,可以采用WAPPUSH的方式主动给用户推送,使用户简便地浏览下载。同时也可以采用与主力站点进行链接宣传的方式进行营销。
4.平台运营分析
充分挖掘用户需求,细分用户群,建立深度营销分析平台。
(1)数据源管理
通过对数据源管理,作为运营分析的基础数据,包括长效数据、用户终端信息、用户属性等,定期更新数据、动漫平台、日志数据,不定期更新数据、用户反馈、问卷调查等。
(2)深度分析机制
以固定报表的输出,进行数据检索与分类统计,并实现多维度数据查询与导出,可关联用户属性如性别、品牌等。
5.用户需求的反馈机制
通过定期的用户调研,可以获得用户使用手机动漫的第一手资料,掌握用户对内容需求的倾向,不断调整各阶段的内容工作部署。收集用户对产品内容的意见和想法,并把一些具备建设性的建议纳入到产品优化规划中。
目前常用的调研方式包括:现场活动问卷、短彩信调查、论坛反馈等。
三、手机动漫运营未来的发展方向
1.第一阶段
在现有的形式上不断完善优化产品,采用丰富的内容表现形式,以彩信为主要包月方式,以图铃点播和互动点播为补充。
为了体验广义手机动漫的理念,正在策划手机动漫版手机报,把管理、国学、趣闻、励志、休闲、幽默六类内容通过漫画的方式呈现。经过市场深度调研和运作,非常受市场欢迎,期望能纳入中国移动手机报。
2.第二阶段
向手机客户端发展,由被动接收变成主动交互。
彩信等产品形式都是相对独立单一的,客户端可以融合多元化的内容。彩信等产品形式都是被动接收的,客户端可以在线阅读,方便和用户的交互。彩信等产品形式内容信息量少,客户端信息量大,内容丰富。
3.第三阶段
整合内容,打造新的产业角色,畅通媒体渠道,对多元化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推向广大用户。
整合者:通过内容的引入、评审机制进行整合。
编辑者:通过内容的深度运营分析用户行为特征、把握用户的需求反馈和创意库的征集打造内容的编辑角色。
者:通过彩信和客户端软件的方式手机动漫内容。
参考文献:
[1]许正林,马蕊.论中国动漫产业链的构建—MODERN AUDIO-VIDEO ARTS,2010,(8).
[2]李家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明星——手机动漫产业发展的思考,2008,(11).
[3]郑玉明,于海燕.动画项目营销管理,2011,(8).
[4]李铁.动漫生产营销与管理,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