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分析诗词的方法

分析诗词的方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2-27 16:08:2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分析诗词的方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分析诗词的方法

篇1

分类号B841.4

DOI:10.16842/ki.issn2095-5588.2016.08.0011引言

在行为矫正领域,问题行为是指那些偏离常态并给他人或者自己的身体、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危害甚至危险的行为(昝飞, 谢奥琳, 2007)。在积极行为领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更倾向于用“挑战”这一名称来指代问题行为。Emerson(2005)认为,挑战就是行为的强度、频率或者持续的时间偏离社会常态,使得个体或者他人的身体安全处于严重危险之中的行为,或者是可能严重限制、剥夺个体接触日常社区设施的行为。

人们的行为都具有功能性,即使是挑战也有其功能。行为的功能就是行为服务的目的或原因,比如,小明在课堂上大声叫嚷是为了获得老师的关注。而当干预方法与挑战的功能一致时,效果最佳。功能分析(Functional Analysis, 简称FA)是确定挑战功能的一种方法,在实证研究中已经受到极大关注(Hanley, Iwata, & Mccord, 2003)。功能分析分为描述性分析(descriptive analysis)和实验性分析 (experimental analysis)两部分(Kratochwill & McGivern, 1996)。描述性分析包括功能访谈与自然情境下的直接观察;实验性分析是操纵不同的实验情境,对行为进行功能分析,如经典功能分析(Traditional Functional Analysis, 简称TFA)、分散试次功能分析(DiscreteTrial Functional Analysis, 简称DTFA)。行为功能实质上就是行为与环境事件的关系,而实验性分析则通过对环境变量的操纵来确定行为的功能。

1982年,Iwata等人发表的具有里程碑作用的实证性研究论文首次采用经典功能分析程序来鉴定9名发展障碍儿童的自伤行为的功能。结果表明,基于功能分析结果的干预比随意选择的治疗方法更为有效。然而,这种程序较为冗长,需要密集的劳动力和时间,且一些一线人员(如教师和特殊教育工作者)很难掌握这门技术,所以在应用情境的实施和推广上遇到了阻碍(Iwata, Dorsey, Slifer, Bauman, & Richman, 1982)。

为适应更多类型的挑战和应用情境,在过去的30年间,功能分析程序的变式在不断地发展并被评估。这些变式包括回合长度的修改(Mueller, Nkosi, & Hine, 2011)、条件的修改(Rispoli, Camargo, Machalicek, Lang, & Sigafoos, 2013a)、情境的变换(Lang, Davis, Oeilly, Machalicek, Rispoli, Sigafoos, et al., 2010)、实施者的变换(ThomasonSassi, Iwata, & Fritz, 2013)和前量的修改(Fahmie, Iwata, Harper, & Querim, 2013)。近年来,研究者开始探讨经典功能分析程序的另一种变式,即把评估条件构建到单个试次里,然后这些试次由实施者分散在日常生活中,这个程序被称为分散试次功能分析,也可叫作基于试次功能分析(TrialBased Functional Analysis)(Sigafoos & Saggers, 1995)。如同TFA一样,在DTFA中,前事(antecedents)和后果(consequences)都被系统地操纵,但这些操纵会嵌入到被试日常生活的情境中。

DTFA近几年在研究中越来越受大家欢迎,与之相关的研究逐渐增多。其操作方便又不失严格的评估特点正好符合应用情境的需要,因而受到大量临床实践者的关注。通过采用一般的文献搜索手段,目前未找到国内有关分散试次的研究和实践。DTFA出于TFA,又不同于TFA,下面将在与TFA的比较中介绍DTFA的特点和优势。

21TFA的具体操作

在TFA中,研究者把模拟的情境放置在回合里,并以事先规定的程序重复地向被试呈现一系列情境,从而确定行为的功能。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具体界定靶行为。对靶行为下一个可观察、可量化的操作定义,是实施所有功能分析首要且必需的环节。

第二步,因变量的测量。常用事件记录和时距记录两种方法来收集行为数据,之后转换为靶行为发生的次数或靶行为发生时距数的百分比。

第三步,收集描述性分析资料。可通过访谈、功能评估量表和直接观察这三种手段在较短时间内收集与靶行为有关的信息。

第四,评估喜爱物。此步为可选环节,即研究者若选择了得到实物条件,则需在第五步之前鉴定被试的喜爱物。可通过观察法、问卷法和有限选择法确定喜爱物(黄伟合,贺荟中,2013)。在随后的得到实物条件中,可通过给予和移除喜爱物来观察靶行为是否发生。

第五步,设置评估条件。TFA最初的程序包含4个条件:(1)关注(Attention),旨在评估靶行为是否由正强化即关注的形式维持;(2)任务要求(Demand或Escape),旨在评估靶行为是否由负强化即逃离厌恶的任务或要求的形式维持;(3)独自一人(Alone或Ignore),旨在评估靶行为是否由自我强化维持;(4)自由游戏(Play),为控制条件。经后续的发展,又增加了一个实验条件――得到实物(Tangible),即评估靶行为是否由喜爱的实物(如食物、玩具)而维持,也是一种正强化功能。条件的具体设置可详见相关书籍(黄伟合, 贺荟中, 2013; 昝飞, 2013)。

第六步,实施评估。研究者需选取一个房间作为评估点。评估一般每天安排两次,上、下午各一次,每次1小时,其中又被分为4个为时15分钟的回合,来分别测试4种不同的条件,每个条件评估10次(黄伟合, 贺荟中, 2013)。

第七步,分析评估数据。根据收集数据的类型,绘制成曲线图或柱状图。分析图表资料时,主要进行几类条件间的比较,详见相关书籍(杜正治, 2006)。

22DTFA的具体操作

DTFA最先由Sigafoos和Saggers(1995)提出,它把TFA中的回合化为更简便的试次,分散在日常生活中。单个试次大多数会被分成测试阶段和控制阶段两个部分,测试阶段呈现建立操作,如不给被试关注,而控制阶段撤除建立操作,如给予被试关注,然后分析刺激事件对行为产生的影响(LaRue , Lenard, Weiss, Bamond, Palmieri, & Kelley, 2010)。换言之,DTFA由许多个试次组成,而试次又被分为测试和控制两个阶段,这些试次以正在进行的日常生活为背景,操纵特定的前事和后果,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具体界定靶行为。同TFA。

第二步,因变量的测量。常用时距记录法或时间抽样记录法来收集靶行为资料,之后转换成靶行为发生试次数的百分比。

第三步,收集描述性分析资料。同TFA。

第四步,评估喜爱物。在实施试次前应评估被试的喜爱物,找到有效的强化物。如在得到实物试次中可放置最喜爱的项目,控制试次中放置第二喜爱的项目;而最不喜爱的项目放置在关注试次里(Kodak, Fisher, Paden, & Dickes, 2013)。评估步骤同TFA。

第五步,设计试次程序。试次分为实验试次(关注、得到实物、任务和独自一人)和控制试次(自由游戏),实验试次又分为测试阶段和控制阶段两部分。依据上述资料,选择需评估的试次,并确定试次在何时何地嵌入进去。如,被试的父母和老师报告其经常因喜爱的玩具受到限制而发生靶行为,所以在游戏时间嵌入了得到实物试次(Kodak, Fisher, Paden, & Dickes, 2013)。

第六,实施程序。如若实施者非专业的行为分析师,则需在实施前对这些人员进行培训。在如何培训方面,可借鉴现有的一些成果(Kunnavatana et al., 2013a, b; Lambert, Bloom, Kunnavatana, Collins, & Clay, 2013; Rispoli,Ninci, Burke, Zaini, Hatton, & Sanchez, 2015a, b)。单个试次的持续时间为1~6分钟,每个条件中包含的试次数为3~20次(Rispoli, 2014)。Kodak, Fisher, Paden和Dickes(2013)认为在评估期间进入到下一阶段的标准是,在这个阶段最后两个回合中测试和控制试次之间靶行为水平已产生差异,抑或在测试和控制试次中至少有3个回合有同样的靶行为水平。

第七,分析评估数据。以试次的类型为横坐标,挑战发生试次数的百分比为纵坐标,绘制成柱状图。分析图表资料时,主要进行试次内的比较和试次间的比较,详见相关书籍(杜正治, 2006)。

从两种行为分析的具体操作步骤中可以看出,DTFA与TFA的最关键区别在于第五步设置评估条件和第六步实施分析的过程。前者利用成对设计的方法把评估条件改编为试次的测试和控制阶段,并分散在生活中进行实施。

3DTFA与TFA相比,效果上无显著差异DTFA在操作上有所改变,那么它的行为分析效果又会如何呢?有研究者采用这两种范式对同一个被试进行功能分析,由此来比较它们分析效果的差异。如,Wallace和Knights(2003)的研究中,共3个被试,2个被试鉴定的行为功能完全一致,还有1个被试结果只是部分一致;LaRue等人(2010)的研究中,共5个被试,4个被试鉴定结果完全一致,还有1个被试由于挑战被多种功能控制,只有部分一致;Bloom等人(2011)的研究中,共10个被试,6个被试鉴定结果完全一致,1个被试部分一致,3个被试完全不一致。

这些结果表明,两种范式的分析效果没有显著差异,对于那些结果不一致的个案,可能是因为在TFA或DTFA中没有抓住相关的建立操作(Bloom, Iwata, Fritz, Roscoe, & Carreau, 2011; Rispoli, Davis, Goodwyn, & Camargo, 2013b)。这意味着由TFA改编而来的DTFA仍能有效地评估挑战的功能。

4DTFA与TFA相比,临床情境上更具生态性由于操作的设置不同,使得DTFA与TFA相比产生了以下四点独特优势,其中生态性是因操作不同而衍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

第一,评估过程更分散、更简便。TFA整个过程平均需要花费6个半小时的时间,其中还不包括分析之前访谈所需时间、回合之间的间隔时间、训练人员所需时间(Iwata, Dorsey, Slifer, Bauman, & Richman, 1994);而DTFA创造性地把连续长时间收集数据的过程分为许多小的试次,分散在日常生活事件进程中。

第二,对实施者专业要求更低。为成功实施程序,对实施者专业程度要求之高也是TFA的一大弊处(Northup, Wacker, Sasso, Steege, Cigrand, Cook, & DeRaad, 1991);而DTFA可以由非专业一线人员(如父母或老师)操作,对实施者本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程度要求较低,大大突破了功能评估(Functinal Behavior Assessment, 简称FBA)需要专业人员实施的限制,这也是该程序的实施者大多数是教师的原因(Bloom, Lambert, Dayton, & Samaha, 2013; Kunnavatana et al., 2013a, b; Lambert, Bloom, & Irvin, 2012; LaRue et al., 2010; Rispol, Dawis, Goodwyn, & Camango, 2013b; Sigafoos & Saggers, 1995)。

第三,需要的资源更少。TFA经常需要额外的训练和资源,加之评估程序的繁杂,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在很多应用情境里都否定它的可行性(LaRue et al., 2010);而DTFA只需要最小限度的时间和劳动力,每个儿童少于两小时(Sigafoos & Saggers, 1995)。

第四,评估更具生态性。TFA人为模拟的操纵方式不同于自然环境下的操作方式,不一定会导致挑战的发生(Van Camp, Lerman, & Kelley, 2001),生态效度较差;而DTFA摆脱高控制的临床情境,与现实生活匹配更紧密,提供融入到正在进行的日常生活中的可能性,从而更为容易地进入到教室和其他应用情境,生态效度较高。

5DTFA的生态性在临床实践中的展现DTFA生态性上的独特优势,使得其在实践应用中更具拓展性,如,从一般挑战拓展到高频高危行为,从特殊教育教室情境拓展到普通学校,从近程见面评估拓展到远程视频评估等。

TFA的研究和实践中,分析的挑战类型有很多,比如自伤行为、攻击行为、破坏行为、异食癖、不正当言语行为、刻板行为、发脾气行为以及潜逃行为等;但TFA可能对某些类型的挑战是不适用的,如高频发生的、伤己伤人的,或是那些除非制造更进一步的反应时机否则在一个回合里只发生一次的行为(ThomasonSass, Iwata, & Fritz, 2011)。相较而言,DTFA更为简洁,因重复的暴露而带来的影响也更少,所以,更加适用于高危或低频的挑战。

以往DTFA研究大多数都是在特殊教育教室情境实施的,被试都是特殊障碍儿童。然而,也有研究把范围拓展到普通学校,Austin, Groves Reynich和Francis(2015)对3名普通小学儿童的分心行为和大声叫嚷行为进行了功能分析。这是一个重要的延伸,越来越多发展中的儿童需要个性化的干预,而指向这个群体的功能分析却相对缺乏(Beavers, Iwata, & Lerman, 2013)。Austin等人(2005)指出,那些发展中的儿童可能对功能分析中环境的变化更为敏感,特别是当那些变化看起来不那么自然的时候。而DTFA的独特优势恰好能解决普通学校教师、父母作为实施者缺乏行为分析专业知识的一大难题,同时又能尽量地减少对被试日常生活的干扰。因此,未来更多的实践者可以将DTFA运用于不同的应用情境或是不同类型的挑战上。

此外,社工和教师在接受分散试次方法培训后的实践操作结果具有良好的保真度,与专业人员并无显著差异(Kunnavatana et al., 2013a, b; Lamber et al., 2013; Rispoli et al., 2015a, b),这为更进一步的远程指导应用奠定了基础。同时,未来的研究者也可深入地探讨远程指导分散试次方法的保真度和有效性。虽然DTFA在二十年前就已经提出,但真正开始发展却始于近五年。为指导最佳的实践,接下来以Sigafoos和Saggers(1995)的研究为例,直观地展现DTFA的实际操作情况。

Albert,12岁,被诊断为自闭症,且存在严重智力障碍,在一家自闭症学校接受康复。Albert表现出严重的攻击行为,包括打、推、咬、抓、掐、拉扯头发,向他人吐口水或扔东西。

研究者分别设置了关注、得到实物和任务要求三种试次。在连续5天里,每种试次类型实施20个试次,每天采取混合顺序各实施4个,共60个试次。这些试次分散在学校的课堂常规活动中,在吃点心时间嵌入试次去评估可能的得到实物功能;在做各种学业任务时嵌入试次去评估可能的逃避任务功能;在与老师一对一的情景时嵌入试次去评估可能的得到关注功能。单个试次时间为2分钟,每个阶段1分钟。如在任务要求试次中,测试阶段教师要求Albert完成学习任务,如若他不参与,每隔10s用言语或身体的方式进行引导,如此持续1分钟。如果在这1分钟内表现出攻击行为,教师停止任务,进入到控制阶段,观察他在下一个1分钟的行为表现。

试次的测试和控制阶段都应记录攻击行为出现与否,在所有试次结束后计算攻击行为发生试次数的百分比,并绘制柱状图(如图1所示)。结果表明,Albert的行为功能是为了得到关注。

6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可知,目前DTFA的相关研究主要有三大主题(Austin, Groves, Reynish, & Francis, 2015):第一大主题是DTFA的验证,主要是比较DTFA与其他分析方法之间结果的一致性;第二大主题是处理DTFA对干预的有效性问题;第三大主题是评估教师和其他人员能被训练去掌握DTFA的程度。

DTFA为应用情境尤其是教室情境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除了以上三大主题,还有一些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第一,DTFA在分析不同类型的挑战时是否也能取得一致的效果,这点还未可知。分散试次研究大都集中于分析发展障碍(包括自闭症)或感官受损个体的挑战。Rispoli(2014)认为,虽然DTFA直观地假设这些程序对其他群体、其他类型的行为同样有效,但还是需要更多的研究去核实这个假设,更重要的是,去确定任何可能有必要的,程序上的调整。

第二,DTFA在试次数量(范围:3~20次)和持续时间上(范围:1~6分钟)还没达成统一意见。试次的每个阶段的持续时间有1分钟 (LaRue et al., 2010; McDonald, Moore, & Anderson, 2012; Rispoli et al., 2013b; Sigafoos & Meikle, 1996; Sigafoos & Saggers, 1995)、2分钟(Bloom et al., 2011, 2013; Kunnavatana et al., 2013a, b; Lambert et al., 2012)、3分钟(Schmidt, Drasgow, Halle, Martin, & Bliss, 2014),甚至还有30s(Kodak et al., 2013)。那么,每个试次至少要实施多长时间,一个条件至少要包含多少个试次才能如实地、有效地收集行为数据,程序上的标准化是未来研究的命题之一。

第三,大部分文献把实验试次分裂成两个阶段(控制和测试),但这些阶段顺序的不统一会带来潜在的问题。测试―控制序列可能会产生滞后效应,在控制阶段的评估中易产生假阳性结果,未来的研究可以更多地采用控制―测试序列,或者是拉大测试和控制条件之间的时间间隔(Rispoli, 2014)。

第四,国内研究奉行“拿来主义”的同时又要兼顾DTFA的本土化。通过文献搜索发现,目前国内只有部分研究使用功能分析方法来评估挑战(万蓓, 2007; 孙立双, 2008; 李艳, 2009; 杨娟, 朱宗顺, 曹漱芹, 2012; 谷昭丹, 2013; 肖君凤, 2015),而采用分散试次方法的研究和实践还未见到。程序精简而功效不减的分散试次方法非常适合在教室情境或家庭环境中开展,这正好能解国内特殊教育师资严重缺乏的燃眉之急。然而,不同的文化规范会影响大人与儿童的互动过程,也会影响他们对儿童行为的期待(Lynch & Hanson, 2011)。比如,在一个环境里儿童的行为可能是适当的;相反,在另一个环境里也可能是破坏性或是不适当的。理解一个人的文化或语言背景对他们行为的影响,是执行一次周密的功能分析的一种手段(Hayes & Toarmino, 1995)。因此,未来的国内研究在借鉴外来研究成果的同时应探索更具中国特色的分散试次方法。

参考文献

杜正治(2006). 单一受试研究法. 台北: 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黄伟合, 贺荟中(2013). 功能评估――如何应对特殊需要学生的行为问题. 北京: 华夏出版社.

谷昭丹(2013). 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积极干预的个案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

李艳(2009). 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的积极干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

孙立双(2008). 自闭症儿童自伤行为的功能评估及干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师范大学.

万蓓(2007). 积极行为支持用于智障儿童问题行为干预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

肖君凤(2015). 积极行为支持对自闭症刻板行为的干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师范大学.

杨娟, 朱宗顺, 曹漱芹(2012). 基于功能评估的幼儿课堂离座行为个案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 11, 18-24.

昝飞, 谢奥琳(2007). 自闭症儿童行为功能评估的个案分析. 中国特殊教育, 5, 62-67.

昝飞(2013). 积极行为支持――基于功能评估的问题行为干预.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Austin, J. L., Groves, E. A., Reynish, L. C., & Francis, L. L.(2015). Validating trialbased functional analyses in mainstream primary school classrooms.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48, 1-15.

Beavers, G. A., Iwata, B. A., & Lerman, D. C. (2013). Thirty years of research on the functional analysis of problem behavior.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46, 1-21.

Bloom, S. E., Iwata, B. A., Fritz, J. N., Roscoe, E. M., & Carreau, A. B.(2011). Classroom application of a trialbased functional analysis.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44, 19-32.

Bloom, S. E., Lambert, J. M., Dayton, E., & Samaha, A. L.(2013). Teacherconducted trialbased functional analyses as the basis for intervention.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46, 208-218.

Emerson, E.(2005).Challenging behavior: Analysis and intervention in people with severe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ahmie, T. A., Iwata, B. A., Harper, J. M., & Querim, A. C.(2013). Evaluation of the divided attention condition during functional analyses.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46, 71-78.

Hanley, G. P., Iwata, B. A., & Mccord, B. E. (2003). Functional analysis of problem behavior: A review.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36, 147-185.

Hayes, S. C., & Toarmino, D. (1995). If behavior principles are generally applicable, why is it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cultural disversity? The Behavior Therapist, 18, 21-23.

Iwata, B. A., Dorsey, K. F., Slifer, K. J., Bauman, K. J., & Richman, G. S.(1982). Toward a functional analysis of selfinjury. Analysis and Intervention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 3-20.

Iwata, B. A., Dorsey, K. F., Slifer, K. J., Bauman, K. J., & Richman, G. S.(1994). Toward a functional analysis of selfinjury.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27, 197-209.

Kodak, T., Fisher, W. W., Paden, A., & Dickes, N.(2013). Evaluation of the utility of a discretetrial functional analysis in early intervention classrooms.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46, 301-306.

Kunnavatana, S. S., Bloom, S. E., Samaha, A. L., & Dayton, E.(2013a). Training teachers to conduct trialbased functional analyses. Behavior Modification, 37, 707-722.

Kunnavatana, S. S., Bloom, S. E., Samaha, A. L., Lignugaris, B., Dayton, E., & Harris, S. K.(2013b). Using a modified pyramidal training model to teach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to conduct trialbased functional analyses. Teacher Education and Special Education, 36, 267-285.

Kratochwill, T. R., & McGivern, J. E.(1996). Clinical diagnosis, behavior assessment,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Examin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25, 342-355.

Lambert, J. M., Bloom, S. E., & Irvin, J.(2012). Trialbased functional analysis and functional communication training in an early childhood setting.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45, 579-584.

Lambert, J. M., Bloom, S. E., Kunnavatana, S. S., Collins, S. D., & Clay, C. J.(2013). Training residential staff to conduct trialbased functional analyses.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46, 296-300.

Lang, R., Davis, T., Oeilly, M. F., Machalicek, W., Rispoli, M. J., Sigafoos, J., Lancioni, G., & Regester, A.(2010). Functional analysis and treatment of elopement across two school settings.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43, 113-118.

LaRue, R. H., Lenard, K., Weiss, M. J., Bamond, M., Palmieri, M., & Kelley, M. E.(2010).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and trialbased methodologies for conducting functional analyses.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31, 480-487.

Lynch, E. W., & Hanson, M. J. Jr. (2011). Developing crossculturalcompetence: A guide for working with children and their families(4th.ed.). Baltimore Brookes.

McDonald, J., Moore, D. W., & Anderson, A.(2012). Comparison of functional assessment methods targeting aggressive and stereotypic behavior in a child with autism. Australian Educational an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ist, 29, 52-65.

Mueller, M. M., Nkosi, A., & Hine, J.(2011). Functional analysis in public schools: A summary of 90 functional analyses.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44, 807-818.

Northup, J., Wacker, D., Sasso, G., Steege, M., Cigrand, K., Cook, J., & DeRaad, A.(1991). A brief functional analysis of aggressive and alternative behavior in an out clinic setting.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24, 509-522.

Rispoli, M. J., Camargo, S., Machalicek, W., Lang, R., & Sigafoos, J. (2013a). Functional communication training in the treatment of problem behavior maintained by access to rituals.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47, 580-593.

Rispoli, M. J., Davis, H. S., Goodwyn, F. D., & Camargo, S.(2013b). The use of trialbased functional analysis in public school classrooms for two students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Pos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s, 15, 180-189.

Rispoli, M. J.(2014).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rialbase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challenging behavior.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6, 271-283.

Rispoli, M. J., Ninci, J., Burke, M. D., Zaini, S., Hatton, H., & Sanchez, L.(2015a). Evaluating the accuracy of results for teacher implemented trialbased functional analyses. Behavior Modification, 1-27.

Rispoli, M. J., Ninci, J., Burke, M. D., Zaini, S., Hatton, H., & Sanchez, L.(2015b). Training head start teachers to conduct trialbase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challenging behavior. Journal of Pos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s, 1-10.

Schmidt, J. D., Drasgow, E., Halle, J. W., Martin, C. A., & Bliss, S. A.(2014). Discretetrial functional analysis and functional communication training with three individuals with autism and severe problem behavior. Journal of Pos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s, 16, 44-55.

Sigafoos, J., & Meikle, B.(1996). Functional communication training for the treatment of multiply determined challenging behavior in two boys with autism. Behavior Modification, 20, 60-84.

Sigafoos, J., & Saggers, E.(1995). A discretetrial approach to the functional analysis of aggressive behavior in two boys with autism. Australia & New Zealand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0, 287-297.

ThomasonSassi, J. L., Iwata, B. A., & Fritz, J. N. (2013). Therapist and setting influences on functional analysis outcomes.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46, 79-87.

Van Camp, C. M., Lerman, D. C., & Kelley, M. E.(2001). A method for analyzing changes in response efficiency.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34, 487-490.

Wallace, M. D., & Knights, D. J.(2003). An evaluation of a brief functional analysis format within a vocational setting.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36, 125-128.

DiscreteTrial Functional Analysis:

A More Ecological Behavior Analysis StrategyZHANG JingYANG DanXIONG Hongxing

篇2

中图分类号:F29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9-0196-02

按照产业对经济的重要程度,可将产业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类型:一般产业、辅助产业、主导产业。其中,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阶段中处于支配地位,并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产业和产业群。

一、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层次分析法(AHP)是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合理的递阶层次结构,也就是将问题所含的因素进行分组,并建立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的关键是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如对最高层(A层)而言, 中间层(B层)中各有关元素相对重要性状况,可以构造矩阵,根据判断矩阵,通过运算,计算出各层因素相对权重,然后进行层次单排序以及层次总排序。

二、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首先对城市依照波士顿矩阵法确定若干个优势行业,然后参照主导产业的选择条件,对这些行业的三类八个基准指标进行计算并求出其相应的计分。

1.莜原基准

1)需求收入弹性系数:

式中:Si表示需求收入弹性系数

如果 Si>1,则表明该产业需求收入弹性大,说明其可以创造出较大的市场需求。

2)生产率上升率:

公式 3-1、3-2 即筱原二基准。

2.产业关联度

1)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影响力系数指标可用投入产出表来测算:

感应度系数指标用投入产出表之逆矩阵来测算:

式中:ej ―第 j 产业的影响力系数;ei― i 产业感应度系数;n―产业数目;C i j ―列昂节夫投入产出矩阵逆矩阵(I-A)-1中的元素(i, j=1,2,3,…,n)。

如果ei>1,则表明i产业对其他产业感应度较高。

2)产业链长度

所谓产业链的长度、就是某一产业对它的上游产业的需求量(A1)和对下游产业的供给量(A2)及其本身产出量(A0)之和,即某产业的产业链长度为:

A=A0+A1+A2 = P i +P iL F ( i ) + L B ( j )(3-5)

式中:P i ― i产业工业总产值;L F ( i ) ―前向关联系数;

L B ( j )―后向关联系数。

产业链的长度表示了以某一产业为中心的上、下游产业的总产值的大小,A 越大,某产业的产业链和产业容量就越大。

3.比较优势

1)比较劳动生产率

2)产业贡献率

式中:W i j ― i产业在 j区域中的产业贡献率;P i j ― i产业在 j地区的产值;Pj― j区域总产值;W i j值越大,说明i产业对j区域经济的贡献越大,被作为主导产业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3)区位熵

区位熵是反映不同区域各产业专业化程度的指标:

式中:q i j ― j区域i产业的区位熵;e i j ― j区域i产业工业产值;e n j ― j区域n个(所有)产业工业产值;f i n ―全国或全省产业工业总产值; f n n ―全国或全省全部产业工业产值;q i j越大,说明i产业的区位优势越明显。

(二)选择指标权重确定

1.决策目标树的建立

将该市工业主导产业选择定义为目标层A,将各主要选择基准定义为准则层Bi,各基准的具体指标定义为方案层Ci,据此作出决策层次目标树:

A:工业主导产业选择。

B1:筱原基准B2:产业关联度B3:比较优势。

C1:需求收入弹性C2:生产率上升率C3:影响力系数C4:感应度系数C5:产业关联度C6:比较劳动生产率C7:产业贡献率C8:区位熵。

2.准则层子目标权重

(1)根据该市有关经济管理、工业经济领域一些专家判定的同一层次各指标相对重要性的判断值,构建出下表中的判断矩阵。

(2)计算判断矩阵A的每一行元素的积Mi

(3)求Mi的n次方根

(4)将向量(W1,W2,W3)T做归一化处理,即求得各指标矢向量Wi

若实际数据满足条件:W1+W2+W3=1,则(W1,W2,W3)T即为所求的特征向量,即W1,W2,W3为准则层子目标权重B1,B2,B3。

(5)一次性检验

3.方案层权重

用同样的方法,对第二子目标层Ci进行比较打分,可获得莜原基准(B1)与产业关联基准(B2)以及比较优势基准(B3)的分项判断矩阵,根据准则层权重的计算方法,可计算得各分层指标权重C1,C2,…,C8。

4.组合权数

经过以上计算,可以得到方案层中各分项对于决策目标层的权重B i C j ,其中i = 1,2,3; j = 1,2,…8。

三、结论

本文所采用的方法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在对主导产业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为主导产业的选择提供了简便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赵焕臣.层次分析法――一种简易的新决策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篇3

(广西科技大学 ,广西 柳州 545006)

摘 要:针对陶瓷产业发展状况,本文以2011-2013年上市陶瓷企业为样本,综合应用DEA方法的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来测量上市陶瓷企业效率状况,发现近两年主要因技术进步推动了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并且4家陶瓷板块企业在13年都呈现出规模报酬递增的状态,基于此,本文认为目前上市陶瓷企业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应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进行科技创新,同时要积极适应市场变化,扩大销售规模。

关键词 :上市陶瓷企业;DEA;效率

中图分类号:TQ1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1-0058-04

一、引言

中国是陶瓷生产古国,也是世界第一大陶瓷生产国。目前,佛山、包头、潮州、淄博、华东、建平、夹江、宝鸡、晋江等产区都已形成陶瓷产业集群,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陶瓷行业的发展也突显出了诸多问题,如产品同质化严重、资源浪费巨大、研发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技术水平落后、生产效率低等。现有学者大多是围绕产业集群绩效、日用陶瓷发展等来研究陶瓷产业的效率,如左和平,杨建仁(2011)[1]基于面板数据,应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陶瓷产区整体和细分陶瓷行业的产业集群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左和平,王影(2012)[2]基于改进 DEA 模型对我国日用陶瓷产业集群绩效进行了行比较排序;王志平,郑克强(2013)[3]运用CCR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景德镇工艺陶瓷产业的发展动态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李海东(2014)[4]从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衰退原因分析入手,对景德镇陶瓷产业集群升级路径进行了详尽地分析,在上市陶瓷企业的效率研究中,王 影,左和平(2012)[5]以 2005 年至 2009 年陶瓷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陶瓷企业效率变动与企业价值关系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分别检验了企业价值与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之间的关联关系;近年来,在消费不断升级和审美日益多样化的市场背景下,陶瓷产品日渐呈现高档化的趋势,国内陶瓷企业普遍需要对产品进行更新升级,此外,由于外销经济环境的整体恶化,外销型陶瓷企业逐渐将目光转向国内,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再加上我国房地产等宏观经济的下行、陶瓷制品成本的上涨以及英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高档陶瓷产品的竞争,陶瓷企业面临着产业调整升级的巨大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上市陶瓷企业在近几年的表现更是不容乐观。如2011年,唐陶(000856)进行了重大资产重组,其主营业务由陶瓷生产与制造转为装备机械、电气设备、工程安装与 维修等;高淳陶瓷(600562)也在2013年进行了重大资产重组,将其全部经营性资产及负债置出,主营业务由日用陶瓷、工业陶瓷的生产销售变更为微波与信息技术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四维控股(600145)则因连续两年亏损,股票交易分别在2010年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的特别处理。上市陶瓷公司如此糟糕的市场表现,很大一部分是因其经营效率不高导致的,因此有必要对近几年上市陶瓷公司的效率状况进行研究分析。本文运用BCC和DEA-M模型,对境内上市的陶瓷企业效率情况进行分析,旨在通过研究,认识影响上市陶瓷企业效率的因素以及效率的变化状况,并为上市陶瓷企业的效率提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模型、方法及数据

(一)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数据包络分析(DEA),是以相对效率为基础,对多投入、多产出的多个决策单元进行效率评价的一种方法,DEA方法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对投入产出数据的综合分析,确定有效生产前沿面,并根据各个决策单元(DMU)与有效前沿面的距离确定各DMU是否为DEA有效,在此基础上指出DMU非DEA有效的原因以及改进的方向和程度。本文选择用投入角度的BCC模型来核算上市的陶瓷企业2013年的效率值,这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第一,BCC模型进一步放宽了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可以将技术效率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这有助于我们分别分析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上市的陶瓷企业效率的影响。第二,BCC模型分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就陶瓷企业而言,对投入要素的控制要比对产出的控制容易得多。

(二)malmquist指数方法

Malmquist 指数方法最初是由Malmquist Sten提出,是一种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非参数方法,能够测度出决策单元各期的生产率指数变化,并且可以分解为综合技术效率变化指数(TEC) 和技术进步指数(TC),其中综合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可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PTEC)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SEC)。RD模型对Malmquist指数分解的表达式如下:

Malmquist指数是衡量全要素生产率从t到t+1期的动态变化指数,当该指数大于1时,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趋势,效率有所提高,当该指数小于1时,表示效率有所下降;综合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测度了从t到t+1时期,每个观测对象对生产前沿面的追赶程度,反映了企业管理方法的优劣以及管理决策的正确与否,当TEC>1,表示技术效率有所改善,当TEC<1,表示技术效率正在恶化;技术变化指数表示从t到t+1时期生产前沿面的移动,代表了生产技术变化的程度,当TC>1,表示产业技术处于技术进步状态,当TC<1,表示产生有技术衰退的趋势。

(三)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基于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实证研究的需要,也考虑到陶瓷产业既是资本密集型也是劳动密集型的特点,本文选取了员工人数、固定资产和经营费用作为投入变量,分别从劳动力、资本和费用支出角度来衡量企业的投入,固定资产主要指房屋、汽车、机械设备等投入的生产设施;员工人数指在当年度企业拥有的全部工作人员数量;经营费用主要指企业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为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费用;对于产出变量,由于当前竞争的重点是对优质营销资源的争夺,扩大营业额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故选取了营业总收入作为产出变量,营业总收入指的是企业开展各种业务所获得的收入总额。另外,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10家上市公司,其中5家为含有陶瓷经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包括金谷源(000408)、海鸥卫浴(002084)、鲁阳股份(002088)、国瓷材料(300285)和江泉实业(600212),另外5家为属于陶瓷板块的上市公司,包括冠福股份(002102)、斯米克(002162)、长城集团(300089)、开尔新材(300234)和国创能源(600145),这些企业在经营模式、资产结构、经营风险等方面具有相似性,故本文对这10家上市公司2011-2013年度的面板数据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效率分析,计量所使用的数据都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malmquist指数以及BCC模型的实证结果均通过运行DEAP2.1软件获得。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基于投入角度和规模报酬不变的DEA-Malmquist指数法,对这10家上市陶瓷企业2011-2013年面板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得出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情况见表1和表2;应用投入角度的BCC模型,对2013年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出的综合技术效率值及其分解情况见表3。

首先从上市陶瓷企业整体情况来看,2011-2013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5%,这主要是由技术的进步引起的,而综合技术效率则有所下降。分期间来看,2011-2012年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了5.8%,其中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值都有所下降,仅纯技术效率值有小幅上升;2012-2013年间,全要素生产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技术进步迅速,而综合技术效率下降,进一步分解综合技术效率,可以看出,相比前一年间,规模效率有所上升,但纯技术效率有着更大幅度的下降,最终导致综合技术效率的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其次,从各产业主体来看,2011-2013年间,全要素生产率上升和下降的企业各占5家,其中冠福股份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速度大幅度领先其他各企业,达到了年均61.4%的增长速度,而国创能源的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最大,平均增长为-18.7%。在技术进步方面,有9家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平均增长达6.3%,说明在2011-2013年间,陶瓷行业处于技术进步状态,各上市陶瓷企业在技术引进和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提高了效率水平;在综合技术效率方面,有4家企业有所提升,2家企业没有变化,另外4家企业有不同程度下降。鲁阳股份、长城集团、开尔新材和国创能源这4家企业,在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其全要素生产率仍然有所下降,这主要归结于综合技术效率的下降,进一步分析综合技术效率,可以看出鲁阳股份、长城集团主要因为纯技术效率下降导致,而开尔新材和国创能源主要因为规模效率下降导致。另外,也可以看出公司在哪些方面的效率有所下降,金谷源主要在产业技术方面有所衰退;海鸥卫浴、鲁阳股份、斯米克和国瓷材料主要在纯技术效率方面有所下降;而长城集团则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方面都呈现出下降趋势,因此,这些企业应着重关注自身效率下降的方面,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提升企业效率。

最后分析5家陶瓷板块上市企业2013年的效率情况。从综合技术效率来看,只有冠福股份处于生产前沿面,斯米克、长城集团、开尔新材、国创能源四家企业都尚未达到DEA有效,其中国创能源的综合技术效率值仅为0.53,有着巨大的改进空间;从规模效率来看,除冠福股份的效率值达到了最优外,另外4家企业都呈现出规模报酬递增的状态,这说明这4家企业当前的规模偏小,这一点也可以从各公司公开披露的2013年度财务数据中看出,与冠福股份18.67亿元的年收入额相比,斯米克为8.9亿,长城集团为4.15亿,开尔新材为3亿,而国创能源年收入额更是仅达3600万,同样从2013年末的资产总规模来看,差距也非常明显,这也导致了4家企业的规模效率存在不同程度的无效,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这几家企业应着力扩大企业规模,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甚至拓展新的业务,实现多元化的经营,以此来提高企业的规模效率;从纯技术效率来看,冠福股份和国创能源的效率达到最优,长城集团和开尔新材的纯技术效率值不足0.9,效率较低,而斯米克介于两者之间,说明这三家企业纯技术效率尚有待提高,应该不断完善组织架构和内部控制制度,使管理职能清晰化,并逐步建立起现代科学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管理能力,同时也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加强自身研发能力,提高技术效率。

对于冠福股份,无论是从技术进步还是从综合技术效率来看,其改进的速度都大大领取其他企业,从表3也可以看出,冠福股份在2013年已处于DEA有效状态,因此有必要将冠福股份作为标杆企业,以进一步分析其效率大幅改进的原因。首先,冠福股份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为提高陶瓷产品的附加值,满足市场需求,不断引进科技人才,深化陶瓷技术研发中心与当地院校的长期产学研合作,同时不断加大对产品外观、功能、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研发投入,其中2013年研发支出就达930万元,同比增加18.67%。通过不断研发,冠福股份成功新增多项专利技术,增加了技术储备,提升了产品档次。其次,冠福股份利用子公司上海五天的销售平台开展大宗商品贸易业务,运用电子商务建设立体的分销网络,积极进行资产的收购及重组,实施多元化的经营,加大市场推广,拉动公司的销售收入,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6.96亿迅速上升到2013年的18.67亿,同比增长达168.29%,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最后,冠福股份通过大量引入商贸、分销物流、经营管理和资本市场运作等方面的高级人才,对公司资产进行全面地梳理、整合和盘活,积极调整自产和外采产品结构,规范公司治理、降低经营成本,加快业务结构调整,改善经营管理水平。

其他各企业可以以冠福股份为蓝本,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经营效率。如斯米克应着重提高纯技术效率,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注重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产品结构,合理规划人员、资金投入;国创能源则应大力提高规模效率,积极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开发优质的营销资源、扩大产品销售额,另外可以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提高企业生产能力,甚至进行兼并重组,扩大企业规模,当然在扩展规模的同时,需要注意管理能力的提升,加强对企业各项资产的优化整合。

四、结论与建议

(一) 技术进步成为上市陶瓷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上升的主要因素

从总体来看,2011-2013年上市陶瓷企业的生产率有所提高,从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情况看,技术进步成为推动上市陶瓷企业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而技术效率则减缓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这表明陶瓷企业对生产资源配置并没有达到最优,规模也不合理,尚存在改进的空间。

今后需要合理规划企业规模,合理配置企业资源,严格控制各项成本费用;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注重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开发,优化企业管理环境,提高内部管理水平;需要不断加强内控建设,完善管理体系和约束机制,实现企业安全高效运营,促进生产效率的稳步提高。

(二) 各陶瓷企业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期

2011-2013年各陶瓷企业普遍处于技术进步状态但技术的进步速度参差不齐,这表明陶瓷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不同企业之间技术创新的差异开始显现,技术进步逐渐成为企业提高经营效率的关键。

今后,各家企业应顺势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加快技术创新,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应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坚持自主创新,着力研发低碳低耗、节能环保以及特殊性能的新型陶瓷产品,提升产品档次,改变贴牌生产方式,树立自己的品牌优势;应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持续进行创意设计,丰富产品结构,推动公司产业的完美转型。

(三)陶瓷板块上市公司亟需扩大企业规模

除冠福股份,另外4家陶瓷板块上市公司都尚未达到DEA有效,规模报酬呈现出递增的状态,说明这4家企业当前的规模偏小,扩大企业规模能够提高企业的规模效率,进而提高经营效率。

首先,这些公司应对自身资产进行全面地梳理,整合优质资产,购置新的经营性资产,提高生产能力;其次,应持续研发适销的新产品,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提高销售收入;最后,由于并购重组是扩大企业规模迅速而有效的方式,因此公司可以考虑利用上市公司融资平台,进行资产的收购和重组,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实现了公司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左和平,杨建仁.基于面板数据的中国陶瓷产业集群绩效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9).

[2] 左和平,王 影.基于改进DEA模型的我国日用陶瓷产业集群绩效比较[J].科技管理研究,2012,(7).

[3] 王志平,郑克强.基于 DEA 方法的工艺陶瓷产业发展动态实证分析——以景德镇工艺陶瓷产业为例[J].企业经济,2013,(5).

[4] 李海东.景德镇陶瓷产业集群升级研究——从路径依赖到路径创造[J].中国陶瓷工业,2014,(21).

[5] 王影,左和平.陶瓷企业效率变动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7).

篇4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一、公租房规划的重要性最近几年,经济适用房以及棚户区的改革力度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一些没有经济来源亦或低收入的家庭住房条件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然而一些城市因为商品房价格不断攀升和租金相对较低的房源严重不足,导致一些收入不高的家庭出现了住房困难问题。对公租房的大力发展,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同时对于住房供应体系的完善、调整供应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公租房相对于一些其他的保障性住房,覆盖的范围非常之广,面向的群体涵盖新职工、外来务工人员以及一些低收入家庭。尤其对于那些刚刚就业的大学生来说,可以说他们是城市中的新鲜血液,而现实中他们既得不到经济适用房的居住权,又住不了廉租房,而公租房却恰恰解决了这类人群的住房问题,这可以避免企业的人才流失,对城市的发展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多层次模型简介

(一)层次结构模型由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组成,目标层一般只有一个因素,表示要解决的问题,准则层是针对目标层的评分依据,可按从属关系分为若干层次,同一层的各因素受上一层因素支配,同时影响下一层相关因素。然后对方案层进行权重计算,进而选择优良方案。

(二)构造判断矩阵:准则层间各因素进行相对重要性比较,列出比较矩阵,本文采用1—9评分法,比较规则如下:(aij表示准则i和准则j相比的重要程度赋予分值)

aij=1 i元素和j元素同样重要

aij=3 i元素比j元素稍微重要

aij=5 i元素比j元素明显重要

aij=7 i元素比j元素强烈重要

aij=9 i元素比j元素极端重要

(三)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是准则两两之间比较,存在三个以上准则时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定义评分的传递性:有准则 i、j、k,先对 i、j 进行相对重要性比较的结果为---重要性:i>j,j>k,然后对i、k 比较的结果为———重要性 i>k,则此评分具有传递性。

一致性检验通过一致性比例C.R.表示,当C.R.

三、实证分析

武汉、上海、重庆三市建立了一批公租房,市场影响不一,有一定的代表性。武汉、上海等地公租房遭遇尴尬,武汉市南湖公租房七成空置,上海市馨宁公寓也只有四成入住率。重庆市公租房市场反应良好,民心佳园公租房有九成出租率。本文经过对武汉市南湖新区公租房的实地调查和上海馨宁公寓、重庆民心佳园有关资料的详细阅读和网上调查,搜集了大量资料,运用ahp模型进行比较,探讨公租房建设的优良模式。

根据影响租房的一般因素,本模型准则层选取租金相对值、申请条件、选址、设施和房屋布置作为评价标准,子准则层分别对应:选址———购物场所、医院、学校;设施———水电、健身、绿化;房屋布置———户型、面积、装修。

(一)租金作为公租房的主要优势,是影响夹心层人士租住意愿的主要因素。如果价格与市场水平相差不多,再加上位置偏远、辅助设施不齐全等因素,公租房势必不会成为首选,从而起不到保障作用。由于各地薪资水平不一,此处选择租金相对值更为客观,租金相对值是公租房租金与市场租金之比。

(二)申请条件是公租房制度中关乎申请者分流的重要依据,申请条件过于严格,会导致受保障人群范围狭窄,难以实现公租房“大庇天下寒士”的政策目标;申请条件过于宽松,则避免不了保障份额被挤占,夹心层人士难以入保。

(三)选址、设施、房屋布置作为公租房的硬件指标,直接影响公租房租住的性价比。选址偏远,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增加,考虑到教育、就医、购买生活用品是生活之必需,该准则选取医院、学校、购物场所作为子准则。辅助设施不全,生活便利性降低,也难以迎合刚毕业大学生追求生活质量的心理,此处选取水电、健身设施为子准则,绿化也纳入其中;房屋布置如面积、户型,决定了租住人数,面积过小就无法满足需要抚养孩子赡养老人的家庭的租住需要。

(四)构造准则层、子准则层重要性比较矩阵如下:

(1)准则层

层次排序:(租金相对值,选址,设施,房屋布置,申请条件)。特征向量W=(0.3667,0.1791,0.1089,0.1089,0.2363)。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C.R.=0.0160,C.R.

(2)子准则层:选址

层次单排序:(学校, 购物场所, 医院),特征向量W=(0.2599,0.4126,0.3275)。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C.R.=0.0516,C.R.

子准则:设施

层次单排序:(健身设施,水电设施,绿化),特征向量W=(0.1571,0.5936,0.2493)。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即计算C.R.,C.R.=0.0516,C.R.

(4)子准则:房屋布置

层次单排序:(户型, 面积, 装修), 特征向量W=(0.4161,0.4579,0.1260)。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即计算C.R.,C.R.=0.0088,C.R.

第一,公租房主要面向住房困难户和新就业职工,没有对其他区的市民开放。申请人须满足户口、毕业年限、收入、社保、公积金等多项要求。公租房租金为每平方米10元,为市场价格的一半,但是须一次性缴纳4800元的其他费用,包括住户需要先按市场价缴纳3个月租金、押金(3个月房租)以及1年468元的物业费。第二,重庆市民心佳园户型有单间配套、一居室、二居室、三居室,建筑面积在31—79 平方米之间。公租房申请人应在主城区有稳定工作和收入来源,具有租金支付能力,符合政府规定收入限制的无住房人员、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 平方米的住房困难家庭、大中专院校及职校毕业后就业和进城务工及外地来主城区工作的无住房人员。民心佳园公租房租金最高为每平方米11元,低的每平方米有9元,为市场价格的百分之六十。

第二、根据安康市公租房申请条件,市中心城市(汉滨区)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保障对象的收入线为小于85元/人.月,住房面积小于18㎡/人;公租房保障对象的收入线为885-1307元/人.月,住房面积为小于18㎡/人;限价商品房保障对象的收入线1307-1586元/人.月,住房面积小于29.89㎡/人。符合上述条件的住房困难家庭或者单身居民只能申请购买或者租赁一套保障性住房,或者选择申请货币补贴。已婚居民应当以家庭为单位申请住房保障。

结语相关部门要结合群众的实际需求进行公租房的选址和配套工作,摒弃一些旧观念,公租房小区不在采取集中模式,以此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对公租房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要加以足够的重视力度,对市政设施的规划的力度进行强化,造福于人民大众,为居民提供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篇5

[DOI]10.13939/ki.zgsc.2016.38.153

1 引 言

工程投标是指具有合法资格和能力的投标人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提出实施方案和报价,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标书,并参加开标,中标后与招标人签订承包协议的经济活动。工程招标、投标实质上是一种市场竞争行为。招标人通过招标活动从投标人中选定报价合理、工期较短、信誉良好的承包商来完成工程建设任务。而投标人则通过有选择地投标,竞争承接资信可靠的业主的建设工程项目,以取得较高的利润。在目前我国投标的过程中还没有一个成熟的理论分析的方法,笔者通过建立层次矩阵评标模型来分析风险的大小,从而达到规避投标风险的目的。

2 项目施工投标中规避承包商风险的层次矩阵分析法

2.1 投标层次矩阵分析法的理论与步骤

投标层次矩阵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先确定评价目标,再明确方案评价准则,然后把目标、评价准则和行动方案一起构造一个层次结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目标、评价准则和行动方案处于不同的层次,彼此之间有无关系用线表示。我们将投标过程中的评价目标、准则、行动方案和风险因素用层次矩阵分析法来分析和规避承包商的风险,建立了层次矩阵投标模型,用层次矩阵评标模型来分析风险的大小,从而达到规避投标风险的目的。

层次矩阵分析法的信息基础是判断矩阵。根据判断矩阵,利用排序方法,可以得到各个风险因素重要性的排序。层次总排序即在单准则排序的基础上,计算同一层次所有因素对于最高层(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称为层次的合成权数。这一过程是自上往下进行的。

层次矩阵分析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定义问题,确定要完成的目标。

第二步:从最高层(管理目标),通过中间层(判断准则)到最低层(方案)构成一个层次结构模型。

第三步:构造一系列下层各因素对上一层准则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第四步:在第3步里建立判断矩阵所需要的n(n-1)/2个判断。

第五步:完成所有的两两比较,输入数据,计算最大正特征值,计算随机一致性比率CR。

第六步:对各层次完成第3,第4,第5步的计算。

第七步:各层次合成计算。

第八步:如整个层次综合一致性不通过,要对某些判断作适当的改善,例如修改做成对比较判断时所提的问题。如一定要修改问题的结构,则即要回到第2步,不过只要对层次结构中有问题的部分作相应修改则可。

层次矩阵分析法的基本计算问题是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与此对应的特征向量。

2.2 层次矩阵分析法在项目施工投标中规避承包商风险的应用

2.2.1 建立判断矩阵

通过进行专家咨询,统计综合后可得到下一层因素相对与上一层因素的判断矩阵,在此给出建设工程项目承包商风险评估的层次判断矩阵。

2.2.2 进行层次矩阵单排序

计算各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相应的特征向量(或权重)W,并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以表1 A承包商风险评估比较矩阵为例计算方法如下:

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R远小于0.01,表明该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模型是可靠的。对于向量Wb中的五个数从评价目标“风险评估”的角度,其大小顺序即代表了它产生风险的大小,由此可判断产生风险的各因素的顺序。

同理可计算表2承包商自身方面的原因B1判断矩阵各指标的权值,并检验矩阵的一致性指标。

2.2.3 进行层次矩阵总排序

层次矩阵总排序就是用上一层的排序数值对下一层各有关因素单排序权值进行加权,得到下一层对上一层的总排序权值,对于最高层的主层次,其层次单排序也就是层次总排序。

各项指标对总目标的权值计算结果为:

承包商的风险评估:

对于向量 Wc中的 n 个数从评价目标“风险评估”的角度,其大小顺序即代表了它产生风险的大小,由此可判断产生风险的各因素的顺序。

2.3 承包商风险评定等级和标准

具体见表9。

3 结 论

承包方首先可分析各种风险因素的来源,然后通过投标层次矩阵分析法来确定各种风险的大小,从而可以作出正确的决择,达到规避投标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6

一、小学英语单词识记的意义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性语言,英语单词的识记是英语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只有掌握S富的词汇量,才会具备提高英语学习兴趣以及语言应用能力。通常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佳时期,而且小学生刚刚开始接触英语,对英语具有强烈的好奇心,通过单词识记可以为今后英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虽然小学生具有敏锐的听觉和较强的记忆力,但是由于其年龄相对较小,课堂注意力时间短,受汉语拼音等因素的干扰,不能自觉主动学习英语,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识记英语单词。

二、小学英语单词识记方法的趣味性教学

1.在单词识记教学中融入游戏。在小学英语单词识记教学中适当融入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这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相符,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状态下学习单词。通过教学和游戏的结合,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会感到枯燥,更好地巩固单词教学成果。当然教师在游戏化教学活动中,应该保证游戏与学习结合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出游戏为课堂教学服务的作用。

第一,开展名词类单词游戏。该类单词接近学生的生活,如教师向学生介绍教室内的食物时,可以实施“Point to……”游戏,开展水果类单词教学活动时,则可进行“Touch and guess”游戏。同时教师可以适当改编学生学习的单词,通过儿歌的方式引导学生识记,让学生看到实物便能说出其对应的英语单词,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增强单词教学效果。第二,开展动作类单词游戏。该类单词相对生动与丰富,与学生的身体语言存在一定的联系,教师在讲解这一类英语单词时可以调动学生感官,使学生的身体得到运动。例如:借助“COPY不变样”“听单词做动作”“做动作猜单词”等游戏,适当引入竞争机制,为学生营造富有趣味性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保持一定的进取心和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第三,开展介词类单词游戏。此类单词相对枯燥乏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猜测某个物体所处位置,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如讲解完beside、under、on、behind、in等介词后,可以提出问题:请你猜一猜文具盒放在哪里?然后将不同介词条件下的文具盒位置标注在黑板上,继而加深学生对所学单词的印象。

2.巧妙利用英语单词卡片。教师实施小学英语单词教学活动时,由于小学生对卡片存在一定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卡片的特点实施单词教学,保证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直观性。通常卡片的制作可分为学生制作的卡片和教师制作的卡片,其中学生制作卡片便于学生使用和携带,学生能够在课外随时巩固记忆单词,减少单词学习的枯燥乏味感;同时该类单词卡片也有其他作用,如开展“反应快慢比赛”游戏时,教师念出某单词后,学生可以利用卡片快速准确找出单词,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此外,教师制作的卡片相对形象、生活、直观,以便学生观看,如讲解单词cat时,教师将猫的直观形象印在卡片前面,而将cat的英文写法标注在卡片背面,教学之前讲解关于猫的谜语,学生猜出谜语后展示猫的直观形象,并让学生观看相应的单词写法,使学生形成直观形象的记忆,提高单词记忆速度与教学效果。

3.串词造句或串词编故事。英语单词作为英语句子的重要构成部分,如果英语句子缺乏单词的支持,则其没有生机与活力。句子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最基本单位,在特定的条件下,孤立的单词虽然可以表达完整的意思,但也极易引起歧义和分歧。因此在小学英语单词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利用单词编故事或串词成句,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单词识记的教学目的。如在新单词教学中可以将其串联成一整句话,边学边编,例如:学习watch、have、make、help、look等单词时,可以将其串联成:让(let)麦克(make)看一看(look)听一听(listen)这表(watch)有(have)什么(any)感觉(feel)。又如:我整天在房间里睡觉(I go to bed in the room all day and all night),可以将其分解成go to bed和in the room等单词。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单词,快速记住整个句子,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整体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单词识记的方法丰富多样,教师在单词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融入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巧妙利用英语单词卡片,串词造句或串词编故事,坚持“寓教于乐”。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识记英语单词,找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提高英语单词教学的趣味性。

参考文献:

篇7

1 引言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由电容分压器和中间电压电磁单元组成,可兼顾电压互感器和电力线路载波耦合装置中的耦合电容器两种设备的功能,同时在实际应用中又能可靠阻尼铁磁谐振和具备优良的瞬变响应特性等[1];故近几年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数量巨大,不仅在变电站线路出口上使用,而且大量应用在母线和变压器出口上代替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一般适用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由于受设计制造经验、工艺水平和原材料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投运后发生故障,就会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由于运行环境和电压等级的影响,特别是500kV的设备,由于个头高大,引线沉重,拆头电气试验的难度大;特别是在设备故障状态下,由于受停电范围的限制,各种电磁干扰严重,通过常规电气试验方法准确判断故障部位就更加困难;本文通过对一只50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在运行中二次失压后,在现场对故障进行分析判断、对试验方法、现场修复和改进方案的介绍,给出现场遇到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类似故障的分析处理方法,以及设备在不拆头状态下查找故障的试验方法。

2 故障现象

1996年2月山东淄博500kV变电站,500kV线路A相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在电网正常运行条件下,发生故障,与之相关的保护误发信号,3个二次电压线圈全部无电压输出。该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型号为TYD500/ -0.005H,1994年7月产品,为了便于故障分析的情况说明和论述,首先给出其结构原理图如下:

该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由4节瓷套外壳的电容分压器和安装在下部油箱的电磁单元两部分构成,其中C11,C12、C13分别安装在1~3节瓷套内,C14和分压电容C2共装在第4节瓷套内;其电容量分别为:C11=19499pF,C12=19703 pF,C13=19868 pF,C14和C2串联后的电容量为19636 pF(其中C14=23856 pF,C2=116920 pF),油箱电磁单元中变压器的一次端A在第4节瓷套内,连接在C14和C2之间,3个二次绕组的接线端子al xl,a2 x2,afxf通过接线盒引出,X端在出线盒接地。

故障发生后,在运行状态下,电气试验人员分别直接对3个二次电压线圈进行输出电压测量,确认电压输出为零(正常状态分别为

和100V),现场检查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外观正常也无异音现象。

3 故障原因的判断分析

由其工作原理可知,分压电容器C2和油箱电磁单元正常状态下,承受的额定电压为13kV,而整台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承受的电压为500/KV;如电磁单元部分对地短接,不承受13kV的电压,二次将失去电压输出,对设备整相承受电压的能力影响较小。而假设电容分压器C11,C12、C13,C14的其中之一存在缺陷,该节将承受较低的电压,其它节承受的电压升高,会造成整台设备运行异常,有二次电压输出但不是正常值,设备会有异音发出或损坏。如果电磁单元的变压器一次端断线,电压将不能正常传递,二次失去电压输出;若C2的电容量变大,二次电压输出且会降低。由此可见,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能够承受系统正常电压的前提下,结合其结构特点,可以确定二次失去电压的原因与电容量的变化无关,第1~3节瓷套和第4节瓷套中的C14电容本身正常,故障原因可能为:

(1)电磁单元变压器一次引线断线或接地。

(2)分压电容器C2短路。

(3)和电磁单元中变压器并联的氧化锌避雷器击穿导通。

(4)油箱电磁单元烧坏、进水受潮等其它故障。

随后对设备停电,通过电气试验对故障原因进一步具体分析。

4 电气试验分析原因

由于设备高大,引线沉重,周围设备全部带电,拆除引线的难度和危险性都比较大,故本次试验采用不拆头的电气试验方法。

4.1 试验方案1

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上端H点接地状态下,从二次线圈al xl反向加压,在第4节瓷套上端B处直接测量一次电压(可用测量变压器T,电容式分压器或周围停电的其它相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试验接线见图2。

图2中C11,C12,C13串联后的电容量Cla=1/(1/C11+1/C12+1/C13)=6563pF若在二次线圈al xl上,加Ua1xl=10V的电压,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正常状态下,B点测的电压的理论值UB,而原理图中:

即B点应测量到1.77kV的电压。

但在实际加压过程中,电磁单元变压器二次侧电流急剧上升,试验变压器过流掉闸,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B点测不到电压,进一步说明分压电容器C2或油箱电磁单元部分短接,电压不能反向传递。

4.2 试验方案2

从B点加压进行电容量和介质损失角的测量,考虑现场的电磁干扰严重,采取故障相和非故障相比较法,由于XL>>Xc故可忽略电磁单元变压器电感影响,试验接线见图3。

上述接线在无故障状态下,B和E两点间的电容量为C11、C12、C13串联和C2、C14串联再并联的电容量;理论计算值C=Cla+1/(1/C2+1/C14)=26199pF。若A点接地,B和E两点间的电容量为C11、C12、C13串联和C14并联的电容量;理论计算值C*=Cla+C14=30419pF,显然C*应该大于C;现场实际测量的结果为:

故障相:C*=30904 pF,介质损失角小于0.1

非故障相:C=26289 pF,介质损失角小于0.1

同样C*大于C,得出和理论计算值相同的结果,而介质损失角正常,进一步证实了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无二次电压输出,与分压器电容量的变化及各类断线无关,而是由电磁单元变压器一次接地引起。

转贴于 5 解体检查与故障处理

根据试验分析的结论和综合判断情况,在怀疑电磁单元变压器一次接地可能由并接的氧化锌避雷器击穿导通引起的同时,准备好氧化锌避雷器和一些常规绝缘材料,将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第4节瓷套和底座油箱单元解体检查;发现电磁单元变压器至分压电容器之间的联结线因过长而与箱壳碰接,并有明显的烧伤放电痕迹,分别测量电磁单元变压器和氧化锌避雷器的绝缘电阻均在10GΩ以上。随后将该联结线缩短,并用绝缘材料包扎固定,回装完毕后,再用试验方案2测量其电容量和介质损失角,C=26371pF,介质损失角小于0.1,测量结果与相邻非故障相及理论计算值基本一致,投入运行后运行正常,该故障点消除。

6 结束语

6.1 由于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本身的结构特点,现行产品电磁单元变压器的一次联结点在瓷套内部,不可拆卸,在预防性试验和故障分析时,无法直接对电磁单元的特性和绝缘状态进行分析检测,在对产品有怀疑时,可参照上述试验方案对比分析。

6.2 建议制造厂改变设计,将电磁单元变压器的一次联结点A点通过小套管引出(目前已有部分产品采用),便于用户直接测量电磁单元的绝缘电阻、介质损失角和电容量等参数。

6.3 电磁单元变压器的接地联结点X点是引至二次接线盒接地的,可在试验时打开接地点,直接测量电磁单元变压器、氧化锌避雷器和电容分压器C2的绝缘性能,同时X点引出后,运行单位可通过X点进行在线或带电测量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运行过程中的容性泄漏电流。

6.4 安装在线路上的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由于停电检修困难,故障后的影响面广,解体检查修复的周期相对较长,建议制造厂加强最下节瓷套和油箱电磁单元电气联结部分的绝缘强度,严格设计工艺,保持各联结线对地及器件之间的距离,必要时由裸导线更换为绝缘导线(或进行绝缘包扎),严格出厂试验和外协器件的质量把关,确实有效地防止类似故障的发生。

篇8

中图分类号:F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1005502

1房地产投资风险的概述

1.1房地产投资风险

房地产投资风险就是从事房地产投资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大小,这种损失包括所投入资本的损失与预期收益未达到的损失。

1.2房地产投资风险因素分析

影响房地产投资的风险因素很多,一般情况下,将房地产投资中存在的风险划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对市场内所有投资项目产生影响,投资者无法避免或消除的风险称为系统风险,也称不可避免风险。主要包括:市场供求风险、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变现性风险、周期性风险、政治风险和政策性风险;而只对个别项目产生影响,可以由投资者设法避免或消除的风险统称为非系统风险,也称个别风险。主要包括:经营管理风险、财务风险和其它个别风险(自然风险、近邻地区环境变化风险等都属于个别风险)。

2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价体系

2.1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指标组成科学的、完整的总体。对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主要有:科学性、可测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可行性、系统性、完备性和简明性。

2.2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分析房地产投资风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构建房地产投资风险的评价指标层次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结合众多学者在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方面的研究,以房地产投资风险影响因素为主要依据,建立房地产投资风险层次模型,如图1所示。

3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价

3.1层次分析法概述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的萨迪生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来的,是一种用于解决多目标复杂问题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建立在专家咨询之上的优化方法,根据问题的性质和需要达到的目标,能把复杂系统中的各种因素划分为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形成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把多层次多指标的权重赋值简化为各指标重要性的两两比较,弥补了人的大脑难以在两维以上空间进行全方位扫描的弱点,便于各层次、各指标进行客观的赋值,得到方案层相对于总目标重要性次序的组合权重值,以此作为评价和方案选择的依据。AHP 法将人们的思维过程和客观判断数学化,简化了工作量计算,进行房地产投资风险综合评价的关键就是要确定后通过其权数将不同质的多个指标合成一个能够反映房地产投资风险综合评价指标决策原则的一致性,利用此法分析难以全部量化处理的房地产投资风险可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对图1层次结构的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反映各风险影响因素在房地产投资风险综合评价中相对重要性的权数,然后综合评价。运用AHP,依此作为综合评价的依据。评价过程可以用图2简单表示:

B =A*R

3.2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房地产投资系统风险分析时, 最重要的一步是进行投资风险辨识,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房地产投资风险的层次结构模型。

3. 3层次分析法计算步骤

层次分析法计算步骤如下:(1)因素集的建立:以房地产开发投资过程中的客观系统风险为评价目标,将目标的要求逐级分解到具体指标,根据指标因素内涵大小和指标间相关程度,划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级;(2)评语集的建立:从各种风险因素对整个项目影响程度的大小考虑,最终将评语集确定为V = {高风险,较高风险,中等风险,较低风险,低风险};(3)指标集的建立:需建立的有:主因素(即准则层)指标集及相应的权重集。子因素(即子准则层)指标集及相应的权重集;(4)确定权重集:评价指标的权重可以表征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大小,权重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综合评价的结果;(5)确定评判隶属矩阵;(6)计算评判矩阵;(7)评价结果:项目投资风险的最终评分分值越高,说明项目在所有评价指标上的综合表现越佳,从而项目总的投资风险越高,反之亦然。

4实例研究

深圳某公司由于规模扩大,大量招收新成员,宿舍供不应求。因此,公司决定拟开发一中高档住宅小区作为宿舍,占地约十二万平方米,拟投资11000万元。项目在进行房地产风险分析时, 邀请了有关专家数十名, 根据具体情况从投资风险角度确定其是否应该进行开发投资。经房地产投资专家确定,该项目的投资风险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通货膨胀风险、市场供求风险、利率风险、变现性风险、周期性风险、政治风险、自然风险、经营管理风险。下面就本文中介绍到的方法对该项房地产投资的风险进行层次分析。

(1)确定评语集。

评语集为X=(x1,x2,x3,x4,x5) =(高风险, 较高风险, 一般风险, 较低风险, 低风险)= (100, 90, 70, 50, 30)。

(2)确定因素集。

主因素为U = ( u1,u2); U =(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 (u1,u2); 子因素集为:Uk= (uk1,uk2…,uki) 。

(3)确定权重集。

由层次分析法计算得A=(0.7,0.3);A1= (a11,a12,…,a17)=(0.2,0.2,0.2,0.1,0.1,0.1,0.1);A2=(a21,a22)= (0.8,0.2)。

(4)确定评判隶属矩阵。

采用专家调查法,选取相关专家进行评价打分,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及归一化处理,可以得到专家评价表2。

(6)评价结果。

规定评语集X中各元素的量化值为x1=100,x2=90,x3=70,x4= 50,x5=30,则最终评判结果V的值介于30和100之间越接近100投资风险越高,越接近30投资风险越低。实例中V = B*XT =(0.186,0.265,0.277,0.168,0.104)*( 100, 90,70, 50, 30)T= 73.36,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该开发项目投资风险的最终评分为73.36,介于“一般”和“较高”所对应分数区间70~90,更接近于一般风险。因此,该投资项目风险属于中等,可以选择进行投资。

5结论

房地产作为一种投资工具,其风险性越来越多地得到普遍的关注。利用层次分析评价模型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及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对投资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从而避免了现有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而且在实际应用中所得的评价结果与常规分析的结果基本上相符,说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美)威廉 F.夏普.投资组合理论与资本市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简德三,王洪位.房地产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 赵世强.房地产开发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3.

篇9

引言:最近十几年来,房地产在我国的发展风生水起,越来越多的房产企业和非房产企业都加入了这个看起来利润巨大的行业。商业地产更是频繁进入人们的视线,不断上涨的房价牵动着普通百姓和政府的每一根神经。随着越来越多企业进入商业地产这一行业,再加上政府不断加强的调控措施,房地产已经开始走向微利时代。其实这也正是一个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在这个阶段,对房产企业的风险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风险控制是我国房产企业发展过程中十分欠缺的,企业需要利用这个契机建立并不断完善风险控制系统。

1、国内商业地产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风险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风险”一词最早出现于1980年的文献中。普遍看来,国内的商业地产风险研究还处于较低水平。在20 世纪 80 年代初,陈佑启、申立银、俞明轩进行了投资风险的理论研究,但实践方面的研究显得不足。1998年,李启明对于房地产的投融资风险做了定性分析;2001年,王伟宁和李淑同做了商业地产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2003年,赵世强对商业地产的研究进了一步,他不仅提出了风险管理系统,还细致分析了商业地产开发的各阶段可能出现的风险。张道航则对商业地产的风险做了更细化的分析,提出准备不足、布局不合理、运作脱离实际等我国商业地产项目存在的普遍风险。陈世杰,刘晓君更进一步,将风险大类做了以下归类:市场供求风险、运营风险、融资风险以及政策风险(如城市规划风险),并提出了相对应的防范措施。百虹更详细地指出了资金、人才缺乏,泡沫过大等商业地产存在的六大风险。邓航,周为吉等人区分了不同的地产开发形式,从开发环节,资金的回收周期、回收方式,宏观环境影响大小,对开发商运营能力的要求等方面对投资风险做了分析。

2、商业地产项目风险管理过程

商业地产的风险管理就是在对风险进行分析识别的基础上,提出可行的风险防御、控制的全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六个阶段: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决策、风险实施和检查。本文着重寻找风险识别阶段的方法。

3、以上海某建材大厦项目为例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风险识别

上海某大厦新建项目为大型商场办公综合体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高层办公用房、大型建材商场。总建筑面积:99993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约64655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35338平方米。本工程为地下3层,地上3-16层的大底盘多塔楼结构,地下二层、三层层高3.90m,地下一层5.5m。东侧和北侧各布置1栋地上16层的高层建筑。

商业地产不同于住宅地产,它所要考虑的因素多种多样,比如规模的大小、选址问题、项目定位的高低、特色的定位、招商租售定位以及选取哪些品牌入驻等等因素。这些因素对于项目最后的成功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还有一点就是,这些因素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受到政策、流行风尚、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而转变,一旦建成的商圈不符合大众的口味,想要反败为胜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此,在做商业地产项目的决策时,风险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做好风险识别和控制是商业地产项目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

3.1基于 AHP 对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风险因素按照一定的视角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我们将建材大厦项目的风险因素划分为三个层次:目标层、阶段层和实施层。目标层:建材大厦项目的综合风险测评值,用A来表示,它是设立标评价体系最后想要达成的目标,即完成对建材大厦项目综合风险的测量;阶段层:按照建材大厦项目实施阶段的先后顺序,各阶段的风险指标分别用B1、B2、B3、B4表示,依次代表投资决策阶段、前期准备阶段、项目建设阶段、运营租售阶段;实施层:项目的每一阶段又对应着不同类别的风险,我们用Ci来表示准则层的各个风险指标。其中投资决策阶段包含4个风险指标;前期准备阶段包含6个风险指标;项目建设阶段包括4个风险指标;运营租售阶段包括4个风险指标。

构建的风险层次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

3.2.建材大厦项目各风险指标权重的计算

(1)投资决策阶段(B1)包含的可行性研究风险C11、开发时机风险C12、开发区位选择风险C13、投资物业类型风险C14的权重计算如下:

判断矩阵为:

判断矩阵B1的一致性检验:

因此,该判断矩阵通过了一致性检验,投资决策阶段各风险因素指标的权重为:

(可行性研究风险C11,开发时机风险C12,开发区位选择风险C13,投资物业类型风险C14)=(49.58%,26.71%,15.44%,8.26%)

(2)同理前期准备阶段(B2)包含的融资风险C21、合同风险C22、项目招投标风险C23、土地获取风险C24、勘察设计风险C25、前期手续风险C26的权重计算结果如下:

(融资风险C21,合同风险C22,项目招投标风险C23,土地获取风险C24,勘察设计风险C25,前期手续风险C26)=(35.43%,20.93%,18.57%,11.71%,7.01%,6.34%)

(3)同理 建设阶段(B3)包含的工期风险C31、成本风险C32、质量风险C33、安全风险C34的权重计算结果如下:

(工期风险C31,成本风险C32,质量风险C33,安全风险C34)=(48.39%,27.95%,16.80%,6.85%)

(4)同理运营租售阶段(B4)包含的市场需求风险C41、营销策划风险C42、销售时机风险C43、运营决策风险C44的权重计算结果如下:

(市场需求风险C41,营销策划风险C42,销售时机风险C43,运营决策风险C44)=(48.31%,22.85%,20.81%,8.03%)

(5)同理风险综合风险评价(A)包含的投资决策阶段B1、前期准备阶段B2、项目建设阶段B3、运营租售阶段B4的权重计算结果如下:

(投资决策阶段B1,前期准备阶段B2,项目建设阶段B3,运营租售阶段B4)=(51.42%,30.60%,11.24%,6.75%)

综合以上的分析计算,我们得到各风险因素所占的权重,如下图所示:

4、结语

经过以上层次分析法的分析计算得出的结论,可以看出投资决策阶段风险较大,而该阶段中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风险较大;同理前期准备阶段的融资风险也较大;运营租售阶段的市场需求风险较大。可以使得风险源通过计算的方式加以明确,为下一步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决策、风险实施和检查指明了方向,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7(b)-0032-03

开展质量评价工作对武器装备承研承制单位充分掌握自身产品质量信息、把握产品总体质量状况,并以此分析质量工作的薄弱环节,提出纠正和改进措施具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产品全寿命质量的角度来说,其研制质量和生产质量的评价较易开展,因为承研承制单位对产品研制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信息掌握的都较为全面和透彻,可以在技术上获取全面的详实的信息、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而对于产品交付部队之后的使用质量状况的系统性评价,虽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承研承制单位对相关信息的掌握缺乏系统性、完备性等原因而开展较少。为全面真实掌握装备交付用户后的使用质量情况(包括产品技术质量和相应的服务质量),以战术通信装备产品为例,从建立产品使用质量满足度评价体系出发,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体系各层评价指标的权重,并考虑到用装部队的技术检测条件上与承研承制单位存在较大差异、难以精确获取产品大部分质量技术数据的实际,以产品使用质量满足度来表征质量特性,给出一种适用的使用质量评价方法,从而为承研承制单位全面掌握产品使用质量信息,从而对产品技术和服务质量进行改进提供参考。

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1.1 评价对象分析

对于战术通信装备产品来说,其装备部队过程中体现出的使用质量主要表征为以下两个大方面:第一是技术层面的产品技术质量,第二则是承研承制单位的服务质量。从部队实际训练使用的关注点来看,其中的第一个方面又可分为以下几大要素:通信性能、环境适应性能、可靠工作性能、安全性能、维修性能、保障性能、测试性能、人因工程性能等。类似的,其中的第二个方面则可分为以下几大要素:服务时效性、服务技术质量、特定需求满足性。上述要素又可根据其特定内涵细分为诸多具体指标的组合。

1.2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

根据前文分析,可以将战术通信装备产品的使用质量评价体系用一个富有层次的指标体系来表示。从而利用层次分析法[1],将所有具体指标按其属性不同分为若干组,形成包含若干层次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如图1。

按照上述思路和模型,以某型战术数传通信设备为例,建立其使用质量(产品技术质量)指标层次的前3层结构,见表1。

表1中部分第三层指标包含有第四层指标,但在表1中不便表示,在表2予以说明,见表2。

同上,建立其使用质量(服务质量)指标层次的前3层结构,见表3。

1.3 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前文所述递阶层次结构建立后,便确定了与使用质量有关的所有指标的上下级关系。但是,某一层中不同指标之间对于其上层指标的重要性各不相同,为了将这一情况反映到评价结果中,避免由于不同指标重要性不同而使评价结果产生严重误差,就需要根据每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对其进行权重赋值。具体方法如下:

(1)建立指标集。

对某一层指标建立集合,这里用B表示,即式中,bi表示第i个参与评价的指标。

(2)建立权重集。

对某一层指标可能确定的权重的集合为权重集,它是为了反映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而赋予的相应权数所组成的,这里用W表示,即

式中,wi表示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3)通过层次分析法求权重集。

确定指标权重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对于一般专业人员来说是较为困难的,即使直接由专家评议赋值,也容易产生过多的人为影响,这里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主观权重,减少人为影响,提高权重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用bij表示元素bi对bj的相对重要性数值,其取值见表4。

构造判断矩阵,判断矩阵就是指某一层次各评价指标之间通过两两比较相对重要性而形成的判断值集合

由于人们对复杂事物的两两比较判断很难得到完全一致性的判断矩阵,因此,为了避免需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而带来的不便并保证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采用下列改进的方法和步骤来给定判断矩阵中bij(i,j=1,2,…n)的标度值[2]。

第一步:对指标Bi(i=1,2,…n)按照重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将排在第一个的指标重要性标度定位1。

第二步:征求专家意见,将排在后面的每个指标都与第一个指标进行重要性比较判断,比较的标度及其含义参照表3给出的九分位比率标度,所不同的是对于中间标度的范围可以放宽,比较的标度可以取1~9之间的任意值,从而给出排在后面的每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标度。

第三步:对任何两个评价指标间形成一个判定值bij(i,j=1,2,…n),bij=Bi的标度/Bj的标度。这样给定判定值,能够始终保证判断思维的一致性,即bij=bik/bjk,其中i,j=1,2,…,n,k取(1,2,…,n)内任意值。因此无须再进行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

第四步:对得到的判断矩阵利用公式通过特征根方法求其特征向量:

求出特征向量T后,对其进行归一化,归一化后的元素即作为评价指标Bi的权重。

1.4 确定各层元素组合权重

若需要得到整个递阶层次结构中每一层所有指标相对于产品技术质量和服务质量评价总目标的相对权重,则需要将每一层计算结果进行适当组合。设第k-1层指标相对于总目标的组合权重向量,该层第j个指标下的第k层的指标的权重向量即为,则,则第k层第n个指标对于评价总目标的组合权重向量为。这样,我们可以算出每一层指标相对于评价总目标的权重向量[3]。

2 使用质量评价总目标值计算

在指标体系及权重系数确定后,要对每个评价指标在评价中的具体值进行确定,就需要对指标进行数据采集。由于某一型号或系列的战术通信装备产品通常都会配套于多型武器系统,并装备于多个军兵种的大量基层部队,因此,如果采用专门派员随访调查的话,工作量会十分巨大。所以应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设计编制合理、易懂、便于统计和数据分析的使用质量问卷调查表,来发函调查采集,这样,既可以扩大数据采集覆盖性,又可以让协助调查的部队技术、管理、使用人员又充分的时间整理收集数据,从而更好的反馈给承研承制单位。下面以环境适应性能满足度中机械环境适应性满足度的振动满足度和跌落满足度两个指标以及服务时效性满足度中的技术服务到达时效性满足度和技术服务过程时效性满足度两个指标为例,编制使用质量调查问卷,供参考。

某型战术通信装备产品使用质量调查问卷

10.您认为某产品在各类振动环境中的技术性能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是?(请以10分制打分,1为最差,10为最好,以下同)

11.您认为某产品在遇到跌落情况下的技术性能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是?

20.您认为售后服务人员到达你处开展工作的及时性满足要求的情况是?

21.您认为售后服务人员开展工作的快速有效性满足要求的情况是?

根据前述数据采集方法,我们便可将参与评价的所有指标以1~10中的某个数值来表征,且通常对多份问卷的结果以算术平均值来处理(即认为参与问卷调查者无论其在部队担任何种职务、从事何种工作,对使用质量满足度拥有同样客观的反映),也可根据参与问卷调查这所属部门及岗位不同,采用专家赋权法,赋予其不同权重。这样,按照递阶层次体系的基本结构,我们就可以得出每层指标的评价值,并最终得到总的产品技术质量和服务质量的评价目标值(1为最差,10为最好)。

3 结语

上述研究给出了一种武器装备使用质量评价的简易可行的方法,但由于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还需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还用对方法予以进一步改进,尤其在采集所得数据的误差处理方面还应采用更多技术手段,以获得更加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篇11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method and clinical effect of vein puncture with improved growth hormone provocation test.Method:72 children with short stature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4 to August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improve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each of 36 cases.The improvement group used improved growth hormone provocation test venous indwelling puncture blood collection method,the control group used conventional blood collection method,the effect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observe and compare.Result:The pain,satisfaction and puncture success rate of the improve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Growth hormone provocation test; Venous indwelling; Puncture blood sampling

First-author’s address:Pingxiang Branch Maternity and Children’s Health Care Center,Pingxiang 337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36.037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主要是通过采用某种可增加生长激素分泌的药物或者方法,密切的对血液中生长激素动态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由此充分的了解垂体及下丘脑调节合成以及分泌生长激素的能力的常用方法,该试验需要多次反复的静脉采血[1]。因此,为了防止多次静脉穿刺对患者产生更大的痛苦,且确保试验可以更加顺利的完成,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及时改进静脉留置针穿刺采血方法[2]。本研究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72例矮小儿童作为观察对象,其目的在于分析讨论改进生长激素激发试验静脉留置穿刺采血方法以及R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72例矮小儿童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儿均为遵医嘱进行采血操作,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42例,女30例,年龄5~14岁,平均(8.2±0.3)岁。随机分为改进组和对照组。改进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5~14岁,平均(8.1±0.4)岁;对照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5~14岁,平均(8.2±0.3)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静脉采血准备工作 患儿在静脉采血前需禁食一晚,护理人员应认真核对患儿的姓名、年龄及性别等,且准备好采血管以备用;操作人员需要认真洗手超过45 s。两组患儿穿刺护理人员均一致由同组资深护士完成。

1.2.2 静脉采血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穿刺采血的方法进行采血操作,改进组患儿采血方法如下。患儿保持坐位,且在肘正中静脉采取双止血带结扎(在患儿肘关节上方6 cm部位,先扎1根止血带,保证止血带活结向上,等待片刻后,在患儿肘关节下方6 cm部位再扎1根止血带,保证止血带活结向下)。在给予常规消毒以后,取出适宜规格的静脉留置针实施穿刺[3-4]。在穿刺成功后,通过留置针抽血相应血量,且用1~2 mL生理盐水封管,为静脉采血专用通道[5]。再在另一侧上肢肘正中静脉通过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静脉输注精氨酸,在30 min内滴完后马上给予左旋多巴,且用1~2 mL生理盐水封管,并保留此静脉通道[6-7]。口服左旋多巴后分别在30、45、60、90 min各抽血1次送检。患儿在采血的过程中应保持平卧位,且盖被取暖,切勿到处走动,严密的对患儿生命体征以及主诉情况进行观察,若发现异常应及时上报并处理[8-9]。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穿刺成功率、疼痛情况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疼痛评价分为明显疼痛、轻微疼痛、无疼痛。满意度调查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改进组疼痛情况、满意度及穿刺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生长激素储备不足时峰值

在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过程中,多次静脉穿刺采血对患者产生更大的痛苦,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且确保试验可以更加顺利的完成,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及时改进静脉留置针穿刺采血方法[10-11]。同常规静脉采血方法进行对比,经改进的静脉穿刺采血方法具有以下几点优势:第一,常规方法通过单止血带结扎穿刺法,但是经改进的方法通过双止血带结扎穿刺法,可以显著改善肘部血管充盈度,有利于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12]。第二,在静脉穿刺时,应尽量选择肘正中静脉,而避免选择颈外静脉穿刺(双侧肘正中静脉穿刺失败除外),由此可以显著的减轻患者疼痛感[13-14]。第三,输注完精氨酸以后用1~2 mL生理盐水封管,保留此静脉通道,可以避免静脉采血通道出现堵塞或者膨胀;在采血的过程中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可采用此静脉通道采血或实施急救处理,防止重新穿刺对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该方法也获得了患儿及其家属的认可和同意[15-16]。此外,每次采用静脉留置针采血时需要将先抽取的约1 mL血液丢弃,再重新抽取所需要的血液量,可防止血液内混有封管用的生理盐水,由此确保结果的准确性;每次抽完血以后,采用1~2 mL生理盐水封管,可以避免静脉留置针发生堵塞,此方法具有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特点[17-18]。文献[19-20]研究证实,在实施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过程中,及时改进静脉留置针穿刺采血方法,可以有效提升静脉穿刺成功率,确保试验可以顺利完成,对于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改进组疼痛情况、满意度及穿刺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喻小军,蒋桂芝.颈外静脉置管采血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9(35):19-21.

[2]黄丽云,梁立阳,周雪贞,等.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方法及护理[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1,14(14):261-263.

[3] Lowe G.Nursing blood specimen collection techniques and hemolysis rates in an emergency department:analysis of venipuncture versus intravenous catheter collection techniques[J].Journal of Emergency Nursing,2012,23(6):639-640.

[4]高晓芳,崔墅桓,秦玮.静脉留置针刺破穿刺点对面血管壁的补救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3,19(17):252-253.

[5]辛莉莉,王力,仲蓓,王英,许永进.静脉留置针采血对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5,18(3):355-356.

[6]刘文晔,王永丽,赵翠梅.静脉留置针在40例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6):98-99.

[7] Ramsook parison of blood-culture contamination rates in a pediatric emergency room:Newly inserted intravenous catheters versus venipuneture[J].Infection Control and Hospital Epidemiology,2014,15(90):79-81.

[8]马玉华,谢为,梁河涛.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在GHD中的临床应用[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40(8):91-92.

[9]张志贤,彭玉同,付绍春,等.一次性针头在婴幼儿及儿童静脉穿刺采血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5):49-50.

[10]杨春梅,刘友平,罗秋荣.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在静脉采血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4,23(6):433-435.

[11] Martinez A S,Domene H M,Ropelato M G,et al.Estrogen priming effect on growth hormone(GH) provocative test: a useful tool for the diagnosis of GH deficiency[J].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2013,11(7):171-173.

[12]江桂芳.生理}水和肝素钠用于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的比较[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30(8):60-63.

[13]王昕,高树燕,牟凤萍.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131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3):50-51.

[14]方玉婵,吴倩,蔡珊,等.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11(2):72-74.

[15] Hjerrild B E.Delayed β-cell response and glucose intolerance in young women with Turner syndrome[J].BMC Endocrine Disorders,2011,11(1):1-10.

[16]李浩,于静蕊.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堵塞的相关因素与集束干预策略[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4):3922-3924.

[17]饶庆华,姚丽珍,刘林凡,等.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液效果的对比研究[J].新生儿科杂志,2011,15(8):79-82.

[18]张小群,范丽凤,贾爱琴.浅静脉显露方法和穿刺速度对成功穿刺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