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8 14:41:3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农村经济模式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
改革开放在将近四十年的发展中,在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使我国经济创下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成功避免了历次经济危机的灾难,而且实现了21世纪以来的持续增长,并且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超越日本,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这场始于农业的改革开放的变革带来的不仅仅只是好的一方面,而且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问题,如长期农业与工业剪刀差的经济发展战略,造成了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长期的发展失衡,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长期收入差距持续性加大,农村与城市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长期不均衡等,使得中国农村面临着迫为复杂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发展农村经济,另一方面农村居民开始把一切能够用来快速发展农业,增加自己收入的方法都用到了农村、农业的建设中来。在这种背景下,以西方式的现代农业的养护方式、种植方式就成为了各级政府及广大农民的必然选择。于是,不择手段的、不惜一切代价的能够快速发展农村农业的方式都成为了农业从事者的选择,这种超越性的发展模式不仅在20世纪以前就造成了农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问题,而且表现出了更严重的问题。虽然当前许多生态园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各地开始出现循环农业模式的探索,但是与我国广大的社会基础相比还有许多值得探究的领域,面临着颇为尖锐的问题。
二、进一步恶化的农村环境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要改变简单追求国内生产总值提高为模式的增长,强调科学发展观,要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高利用率为改革方向,大力减少粗放型经济发展,注重国民经济增长的短期效益与长期回报的关系,以建设循环式的、有效的经济增长模式来提高国民经济的增长。国家决策部门提出的这种建设与发展方向是建立在1978年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二十年时间里,不仅粗放型工业生产使环境遭到破坏,而且西方式的农业耕作模式改革也使我国农业陷入了环境污染、土地、水资源破坏等系列问题。虽然政府提出这些改革措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些发展状况进行了落实,但农村农业耕作方式并没多大程度的改变,而随着水资源的进一步减少,反而面临着更进一步的难题。另外,当前农村环境的恶化还表现在农村劳动力的缺失、二代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小农经营的规模化、二代农民工无土地等问题。如在农村劳动力缺失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不仅工场需要吸纳大量的劳动力进行工业化建设,而且快速的城市化发展也需要各方面的服务,以支持城市化各方面的建设,据统计,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即常住地非户籍所在地的人口,约占城镇常住人口总数的43.5%,占总人口的比例则为19.6%。据此可估算我国流动人口为2.64亿。其中,大部分流动人口为农村户籍进城人员。而城镇户籍流动人口在流动人口整体中的占比约为13%。因此,我国城镇户籍流动人口总数在3432万左右,农村户籍进城人员则约为2.3亿。农村劳动力的流动造成了我国农村的空巢现象,被社会学家称为“三八六一九九”的基本现状,这使农村经济的主要劳动力缺失,进一步影响着农村的经济建设,使循环式的经济模式建设更加困难。而二代农民工由于中国三十年不分土地的现象,使大部分二代农民失去耕种土地而不得不外出务工,把子女直接交由父母看管,这种隔代看管的现象造成了小孩子管束力度缺失,于是农村校园的欺凌现象严重,辍学率上升,加上教师缺乏、水平较低、资源较差等问题,造成了农村孩子教育问题不足的严重问题,而这些将来要长大的农民后代,由于没有接受多少现代教育而不得不从事着与父辈相同的职业,同样不会在农业创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开发出新的模式,这种恶性循环是阻碍农村循环经济的重要难题。随着主体劳动力的外出务工,土地无人种植,这就使集体化的营业经营有了生存的条件和空间,于是一些人开始大量承包土地,进行规模化经营,走欧美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开始使用大量的农药、化学肥料等,这不仅进一步破坏了农业生长的根本环境,而且也使回乡的农民工无地可种,无事可做,使以前农村那种小农式的各家户养家禽、留屎粪等模式彻底遭到破坏,传统的农村农业循环经营模式比重越来越小。这种现象在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之前已经成为了人皆共知的事实,但是不能够归罪于我国农民采用了不科学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而是面对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尤其是农村人口的增长,加上现代社会重商主义造成的消费主义需求,使得大量的资源成为了消费的必须,而且很多资源浪费惊人,加上近十几年我国城市化造成的农村土地资源的大量占用与闲置,水资源污染与超量开采等问题,使农村资源变得严重缺失。另外,我国超额实现了农业的化肥化,很多地方大力推进产业化。这一方面确实有利于产量和效益目标,但另一方面也进一步破坏了城乡生态,造成难以逆转的食品不安全问题。
一、引言
改革开放40年一路走来,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各行各业均发生变革。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在传统经济模式之外,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互联网经济。互联网经济发展模式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电子商务。尤其是近几年,电子商务呈井喷式发展,迅速渗透到农村经济发展体系中。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关乎我国现代化的总体进程。党的十以来,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我们取得的成就斐然,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仍存不足,诸多短板尚需补齐。电子商务的出现,给农村经济发展、生产生活方式注入了新的动能,以电子商务作为跳板,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电子商务模式给人民生活提供了快捷、便利,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农村经济而言,电子商务模式的引入为农户提供了全新的销售方式,打破了传统农村经济规模小、地域性等方面的限制,为推进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尽快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二、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一直以来,农村经济发展都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我国政府围绕解决“三农”问题颁布了一系列相关农业农村政策,旨在实现“惠农富农强农”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一直是稳中有进,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农村经济发展中尚存的一些问题也亟待解决。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城乡差距大。众所周知,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保障。我做目前农村大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甚至落后,无法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第二,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比较落后。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生产力水平较低,表现在:分散型为主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不合理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特色农业不突出;销售途径比较单一,多数依靠自产自销,无法实现市场化运作。第三,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农业生产出现老龄化、女性化现象。近年,农业人口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农民外出务工增加收入情况与日俱增,致使耕地出现闲置,甚至荒废,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四,农村文化建设滞后,农村人才短缺严重。人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现今是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必将淘汰传统的农业模式。但是,我国农村的文化建设形势不容乐观,绝大多数农民群众缺乏使用现代知识、技术改变现状的能力。
三、农村经济发展引入电子商务模式的意义
农村经济发展积极引入电子商务模式,结合现代物流业,颠覆了传统的农村经济模式。一方面,能够推动广大农村地区的科技进步,盘活农村经济活力,增加广大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全方位调整,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另一方面,电子商务模式的引入改变了农村的生活和生产经营方式,为新型城镇化的实现打开了新的通道。
(一)利于有效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信息不畅问题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引入电子商务模式,将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便利条件,也会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传统的农村经济模式以分散为主,自产自销,与现代市场脱节,信息闭塞。电子商务利于农民获取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通过电商平台第一时间获得市场供需情况,合理调整产品种类、价格,提高经济效益。
(二)升级落后生产经营模式
众所周知,传统农村经济以小生产形式为主,小作坊是典型的生产单位,而现代经济是以大市场为核心。农村电子商务则可以很好地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农村电子商务可以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自动化、信息化,现代化的集约型生产模式将取代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模式;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效率极大提高之后,农业生产销售成本减少,实现效益增加。
(三)改善民生,缩小城乡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生活水平普遍优于农村,城乡差距呈扩大趋势。然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人们开始转变思想,学习使用新科技、新技术改变自身落后的状态,提高生活质量,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和瓶颈
当前,随着我国互联网飞速发展,各类电子商务平台日趋完善,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催化剂。农村经济发展搭上电子商务的“顺风车”,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也着实存在问题和瓶颈。
(一)农村电子商务配套政策支持较弱
2015年国务院的《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实施指导意见。随后,商务部等1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针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项举措。可以肯定的是,相关政策的出台促进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但就目前看,政策仍不健全,尤其是与之配套的法规、制度缺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现代电子商务经济对基础设施的要求很高。首先,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是现代电子商务经济的基本保障;其次,交通设施不尽完善,农村地区的铁路、公路运输网尚未形成;最后,广大农村地区的自来水、电力、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缓慢且不均衡,这也成为限制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水平较低
不可否认,我国当前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生产方式较落后,生产力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靠天吃饭的传统思想仍存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小农经济占主体,农业优质资源无法得到优化配置,甚至出现浪费现象。一方面,农村地区的民营企业发展缓慢,受制于落后的经营管理方式,起不到引领地区经济的作用。另一方面,农村市场开放程度不高,规模小,不规范,吸引不到外部投资,限制了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四)乡村人才短缺问题
据相关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只有初中以下学历,自身的文化水平较低。在互联网迅速进入农村家庭中后,多数人只是将其作为新的娱乐方式,鲜有将其作为电子商务的交易平台。现代电子商务平台的使用需要一定的门槛,即电脑的基础操作和产品分析能力,这也直接导致了农民倾向于选择更为直接简单的面对面交易模式。同时,由于进城务工创收快,农村大量青年劳力流失,而电子商务涉及的产品定位、包装、宣传、销售、物流等环节缺少人力资源进行学习和运作,致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受阻。
五、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农村经济发展策略
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产销衔接的农业服务平台,加快发展涉农电子商务”以来,我国农村电子取得了长足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一些限制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十分严重,如: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仍落后,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人才短缺等。为切实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健康、持续发展,必须着手解决这些相关问题。
(一)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提供保障
完善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是实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前提。关于政策支持,主要有两点。第一,针对发展较好的、典型地区进行经验总结和推广。第二,结合本地区自身资源优势和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合理统筹规划,制定事宜本地区的相关制度、规范,为农户提供电子商务经济发展标准,降低农户经营风险。基于此,各地政府需要深入贯彻落实我国关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政策引导,为其发展保驾护航。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完备的基础设施是农村电子商务全面、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为了实现物流业务进村,必须加大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要将县级、村级公路建设列为重点,形成发达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第二,加快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形成完备的网络通信体系,实现网络畅通,确保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顺利运行。
(三)优化资源配置,有效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最终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充分合理开发农村资源,使农村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资源得以充分使用,实现资源变效益。与此同时,在发展经济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发资源不忘环境保护。
(四)鼓励电商人才投身农村电商,培养农村电商人才队伍
专业人才队伍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中坚力量。当前,农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短缺问题亟待解决,可尝试以下途径。第一,加大人才引进的优惠力度,通过当地政府的宣传,出台优惠政策和技术支持,吸引优秀人才扎根农村。第二,搭建电子商务培训平台,邀请相关专家或专业机构对农户进行培训,提高农户自身的电子商务知识。第三,完善人才管理模式和激励机制,以更优的政策吸引青年电商人才,带动农村电商经济发展。
(五)搭建“互联网+”农业信息平台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阻碍农村电商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信息的滞后性。为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各级政府应对搭建“互联网+”农业信息平台给予支持,帮助获得全面、准确的市场信息,实现科学决策。搭建“互联网+”农业信息平台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产需冲突,避免盲目生产,借助相关信息拓宽销售渠道,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六)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自“一村一品”运动开展以来,世界各国都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泰国,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便开始由单纯依赖以大规模工业化为特征的外发型发展模式,转为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特征的内发型发展模式,将“一村一品”运动作为基本国策,以此来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
马来西亚在发展“一村一品”的过程中,根据市场发展的需求,由“一村一品”逐渐扩展到“一地区一产品”。通过选择发展特别的产品及产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中央政府通过设立的特别管理机构,来制定包括创业人员培训、技术培训、市场开拓等在内的一揽子计划,以提高地方特色产品的质量、改进包装及标示、创建品牌,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蒙古通过中央政府及各省成立“一村一品”运动协调会议,举办各种交易会、开展技术培训和提供创业支持来缓解国内农村地区贫困、首都人口过度集中、自然灾害等带来的各种经济及社会问题。
自“一村一品”运动开展以来,在中国也进行了不断的实践和完善。比如江苏省扬州市某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枫杨树为该区红桥镇的一大特色资源,过去主要用来做板凳、桌子,经济效益不好,发展前景黯淡。近些年来,红桥镇探索出了开发利用枫杨树的新路子,引导农民大规模种植枫杨树,为当地13家笔刷加工企业提供了优质稳定的原料。目前已经生产出鞋刷、女士化妆笔、宠物梳等几十个门类100多个品种的产品,年产值达7000万元,出口创汇达600万美元,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近2000人,对活跃本地经济,解决劳动力就业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村一品”能够在我国推行,是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农民家庭实行多种经营、市场经济引导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的必然要求。我国自实行以来,广大的农民都得到了土地,生活上有了保障,对于解决温饱问题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下,这种小规模的生产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无法继续起到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在这种形式下,用“一村一品”这种新的经济模式来发展农业及解决农业发展的困难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一村一品”在发展过程中要重点建设的几个方面
在了解“一村一品”发展概况的基础上,笔者针对一个村子在发展“一村一品”过程中前后出现不同的问题,找出制约我国一村一品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应对措施。
蜜蜂张村是河南省许昌县椹涧乡的一个村子,该村历年来都有种植烟叶的传统。2001建立了首家烟叶生产合作社,该合作社由政府协调引导,其目的是组织烟农连片种植烟叶,实行规模化经营,提高烟叶品质,增加烟农收入。合作社烟农以土地入股,县烟草公司以技术、物资入股。合作社社员,可以优先享受公司的技术服务和每亩烟田300元左右的物资补贴。这些优惠措施,使入社烟农从合作社成立初期的280户,发展到2004年的359户。在2001年到2004年期间,烟叶生产更是迈上了新台阶。2004年全村2403亩烟叶亩产值1802元,户均收入10447元,在河南省优质烟基地评比中荣获第一名。
在这个阶段,政府的引导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政府专门成立了烟叶生产办公室,制定出台了《烟叶生产工作意见》;对烟农建立档案,实行户籍化管理;在生产的各个环节,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和农户家,搞好技术服务。对连片种植面积在30亩以上的地块免费犁耙、供应地膜和肥料,使烟农亩均减少投资150元,椹涧乡蜜蜂张村种烟面积达2403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97%,烟叶生产总收入达432.5万元。蜜蜂张村呈现出了“一村一品”的发展优势,充分发挥了该村土壤适合种植烟叶的资源优势,帮助农民实现了小康梦。
今年笔者再次走进该村,了解蜜蜂张村的发展情况,发现了如下问题:由于长期种植烟叶,不注意土壤营养的配制,以及种植没有得到有效的科技指导,长期的烟麦、烟薯套种使这里生产的烟叶质量下降,已经形成的“一村一品”优势已不复存在。
从烟农那里了解到,现在他们种植烟叶的面积比着往年要少很多,真正的种烟大户更是少之又少,只有寥寥几户。对于扩大生产规模,他们有很大的顾虑,除了生产成本高外,大规模种植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比如天气的不适宜可导致烟叶的生长状况不好,严重影响到销售。目前大部分的农户,或者利用自家一部分土地种植烟叶,或者就干脆不再种植。另外,他们反映政府的政策支持没有很好地落实下来。前几年一到种烟季节都有人下来宣传,并且还有补贴以及技术指导,但是现在这些都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原来的烟叶生产合作社也形同摆设,很少能发挥作用,并且长期无序的烟叶种植结构(比如烟麦、烟薯套种)使得土壤结构改变,影响了烟叶的质量。
通过蜜蜂张村发展这种一好一坏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其发展的几个关键因素:
其一,政府的有效引导、支持和扶助。从日本及相关国家的发展情况看,“一村一品”运动都是在政府的倡导与推动下开展起来的,“一村一品”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推动。政府的有效引导,可以使这种发展模式深入人心,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同时政府提供技术指导,倡导标准化生产,可以加快“一村一品”的发展进程。比如蜜蜂张村在前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每逢种烟季节,政府部门都会有专门的技术人员下乡宣传,给予技术指导,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全村的烤烟设施从过去的土炕转变为现在使用的标准化烤烟设施。同时,政府可以在人才培训以及产品销售等方面给予有效的支持,比如可以利用有效的媒介、或者举办商品展销会等来扩大该村的产品影响力,从而推动“一村一品”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其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培育新型的市场主体,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大力发展各类市场主体,努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从蜜蜂张村过去繁荣发展的情况可以看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其发展的重要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可以起到很多有效的作用,使农民进行组织化、标准化的生产,从而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一村一品”中的品牌特色,真正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一般是由政府牵头、农民自愿成立的社会团体,其功能以进行技术交流为主,进行组织生产和经营:实行统一供种、统一组织、统一植保、统一生产、统一销售。另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还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如可以借鉴日本农协发展经验,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构建完善的市场流通体系,构建强大的金融支撑体系,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因此专业合作组织要真正发挥作用,要在产前提供市场信息,科学确定农民的种养品种,集中购进生产资料;在产中负责技术指导;在产后负责农产品的精选、分类、包装和运输,然后通过批发市场或直销进行销售。
中图分类号:TU985.1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132060
庭院绿化作为新农村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经济、环境多种效益,对优化农村环境、建立协调发展的农村生态系统和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优先选择乡土树种
对于绿化树种的选择,应遵循“适地适树”原则,注重保持生物的多样性,提高乡土树种的适应性,以此获得较好效果。结合云南丽江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应用乡土树种的低成本、便于管理等优势,同时发挥涵养水源、吸附尘土、净化城市空气污染等诸多生态效应,植物的多元化。例如,可以在道路两旁采用盆架子、小叶榕、桂花等;在村庄内的空地中种植果树,发挥果园效应;在边角的废地地区,种植经济林。这样,既可实现村庄的绿化目标,也形成了林果业等经济模式,提高农民收入,实现物种多样性。
2 发挥绿化的空间效应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突出空间感,表达浓郁的乡土特征,与城市有所差异。从村庄的外部、内部、庭院等形成完整的乡村空间。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提高绿化的层次感。在村庄的外部,建设系统性林网,实现农田和林网的相互照应,形成具有特色的绿色走廊,形成以乔木为主的林地或绿地,加强与外界的沟通,表达乡村文化语言;在村庄内部,应结合村庄整体布局情况或者自然地貌等,优化选择乔木,如盆架子、桂花、白玉兰、木棉、榕树、人面子、蒲葵、假槟榔等,将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相结合,同时注重乔木与灌木的搭配,灌木树种主要为黄金叶、杜鹃、福建茶、三角花等,公共休闲场地可配置草皮绿化,形成错落有序的绿色空间。
庭院是居民个性化与整体风貌的集中体现,应主要强调绿化的作用,同时辅以硬化。主要以果树或乔木为主,适当配以常绿灌木,以生态砖形成硬化部分。村庄中的庭院围墙应保持空透感,促进蔓藤植物的攀爬,形成垂直性绿化。
3 庭院绿化对人体好处
3.1 庭院绿植对老年人的影响
庭院绿植的精神内涵,首先表现在其对老年人的影响上。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阅历丰富,思想深刻,同时又古板、怀旧,经常陷入对往昔的回忆之中,加之身体越来越差,体弱多病,往往会产生孤独寂寞的情绪,情感上急需安慰。除了子女的关怀之外,庭院绿植也能极好的改变老人们的心理状况,寄托老人的情感,驱除老人的孤独,勾起老人的回忆,引起老人的感悟。在庭院里种植大量的花卉、草木,能有效地减少老人的孤独感,增加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丰富暮年生活。
3.2 庭院绿植对中年人的影响
中年人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这一年龄段的人基本上都是职业人,正从事着某项工作,为亲人和家庭谋幸福,可以说是最劳累的一个群体。中年人是社会生产的“掌舵人”,在如今快节奏的大环境下,无论动手还是动脑,无论身体还是精神,下班之后,绷紧的身心需要温馨的慰藉来消除疲惫。庭院绿植能够让疲惫的中年人从身心上得到休息。使人们在观赏的过程中得到良好地休息,进而可以更好地投身到新的工作中过去。常言道“花木有情”,观赏花草树木确实是让人愉悦的休息方式,将疲劳之感一扫而空。
3.3 庭院绿植对青少年的影响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心理和生理从此走向成熟,性格逐渐定型。当青少年长期厌恶居住环境时,久而久之会变得厌世,因此装点居住环境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有积极作用。植物散发生命的活力,花卉迸发青春的魅力,对其有着诱导作用。庭院绿植,必然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健康的影响。
3.4 庭院绿植对儿童的影响
幼儿的成长对空气质量要求较高。而绿色植物含有叶绿素,能够吸收对人有害的二氧化碳和有毒气体,释放氧气,净化空气;绿色植物还可以吸收土壤之中的水分,利用蒸腾作用,通过叶片散发到空气之中,增加空气的湿润程度,改变空气质量;在降低噪声方面,由绿篱、乔灌木、草坪构成的绿带减噪效果良好。在住宅内种植大量的绿色植物,可以使住宅内的空气清新、湿润,为儿童提供了良好的成长条件,减少儿童的生病率,促进儿童身体和大脑的发育。
4 “四化四改”是新农村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
“村庄绿化”是其中起到“门面”作用的一个方面。村庄绿化可以分为道路绿化和庭院绿化,相对于道路绿化而言,村民们更关心的是自己家中的庭院绿植,所以说庭院绿化更为重要。当村民们布置自己庭院中的绿植时,引种栽培各种以灌木、草本为主体的花草,或露地栽培,或造型盆栽,既可四季观叶、观花、观果,自得其乐,又可出售获取收益,有意无意之中,庭院绿化在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显现了出来。
大漠孤烟,小桥流水,平沙落雁,野渡横舟,这些充满野性的自然美,似乎渐渐的从我们视线中消失了。但是,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得知,在乡下农村,仍然有无穷无尽的自然美:幽静的树林,飘香的花丛,自在的鸟雀,奔淌的河流,即使农村绿化中有很多人工化的痕迹,也没破坏这些自然的韵律,相反,两者竟然很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共同构成优雅的乡村美。
农村的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绿地植被、山体坡度, 以及有特色的民居庭院等要素都是宝贵的景观资源, 尊重并强化原本的自然景观特征, 使人工景观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更有助于农村庭院景观个性与特色的创造。
经过庭院花池的衬托,自然美能轻易地进入我们的视线,反过来,在自然美的衬托下,人工化的庭院绿植也更加的呈现出其理性化、标准化、形象化的概念,在不知不觉中陶冶着我们的情操。
影壁墙,是我国传统建筑中起遮挡视线作用的一道墙壁,上面绘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其形式有浮雕、彩绘等,多是描绘吉祥图案。而庭院绿植可以与影壁墙成功的结合。
花坛式。用砖石在影壁墙前砌成花坛,种植观赏性的松、柳、竹等超过1m的绿植,以其为前景,以影壁墙中的画面内容为中景和远景,近、中、远依次展现,这种种植松柳等观赏性树木的花坛,适合布置在画面为山水的影壁前,犹如一幅中国山水画,给登门者眼前一亮的感觉。
花池式。它不同于砌起的花坛,是直接在地面上种植花草,掩盖墙上的空白,往往不会长得很高,多是刚刚触到影壁的瓷砖,因此影壁的画面内容与花池之间影响不大,其题材可以是山水,可以是楼阁,甚至现代题材也无关紧要。
盆景式。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盆景都是居民家中最普遍的绿化方式,将盆景和影壁墙结合在一起,不仅美观,而且简单易行,只需将大小不一的盆栽植物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起来,两侧摆放比较高大的盆景,中间摆放相对矮小的盆景,使其色彩统一、高低协调,且能够和影壁墙相呼应。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壁墙反映的是人们的审美观,自然而然会越来越具艺术性,但无论怎么变,影壁墙和绿植的结合将会是一种趋势。从而使庭院绿植越来越受到欢迎,拥有特别广阔的发展前景。
大量事实表明,庭院绿植不仅可以绿化环境、净化空气、装点住宅、愉悦精神、陶冶情操,还可以吸收粉尘、降低辐射、阻隔噪音。在村民对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今天,都会把绿化住宅当做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庭院绿植更加优秀的设计和改造会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青睐与关注。
参考文献
[1]李志强,秦华.社会主义新农村园林绿地建设初探[J].广东园林,2007(2):71-73.
当前我国农村庭院经济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阻抗作用,例如,对农村环境造成直接污染。这主要表现为选取了不适合庭院发展项目,比如一些地区在庭院中进行工业生产或者变相工业生产,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农药、化肥等一些化学生产资料的过度使用对农村环境也造成了相当程度的污染,危害到广大农民自身的安全。优化我国的农村庭院经济模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科学、合理规划农村庭院经济布局。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庭院经济规划,突出当地特色和生产规模,确定生产项目,发展庭院经济。在制定目标时,应注意目标的可行性和操作的适用性,切实围绕经济效益的原则要求,引导农民通过发展庭院经济,促进整个农业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方向发展,使农业结构升级,产品更新换代,彻底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状态。要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和农村社会经济,确定生产项目,选准突破口,以一业为主,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同时要确定分期开发的重点产业,提出庭院经济分期开发规划。
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高速发展,形成了以城市为住的工业经济和以农村为主的农业经济。由于经济发展过快,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城市与农村的物质生活水平,文化教育水平都存在很大差距。而作为城市和农村的结合点城市近郊,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导致其经济构成既有工业经济的特点,又有农村经济的特点。从国外社会发展进程来看,现代工业在城市的发展,对近郊农村发展有名单的带动作用。用高效的生产力转化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并利用工业经济思维,将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现代农业。
一、 旅游城市近郊农村的定位
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是城市对城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城市职能决定城市的发展方向。每个城市根据地域,历史,发展趋势不同,都有其独特性。有的城市明确以旅游为开发方向。这种城市,其旅游产业在经济中占据很大比例,其行业发展好坏对城市影响巨大。而一些污染指数较高的企业或者对城市景观有影响的企业,就必须迁出城市。则从各方面考虑,近郊景观成为企业迁出的首选目的地。另一方面,近郊农村可以借助旅游城市所带来的人口流动,进行贸易活动,提供自己特色产品成为另一个优势。
二、 旅游城市近郊农村的发展模式
虽然同为旅游城市的近郊农村,但是由于城市发展水平不同,地域不同,自身资源情况不同,所以近郊农村的发展模式也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详细分析各种因素,综合比较,因地制宜,逐步规划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制定出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1. 发展工业经济
工业的发展能够消化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快速持久的带来说如增长。通过工业发展,还能够带动近郊农村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等各项指标的综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由于主体城市定位为发展旅游行业,对环境要求非常高,因此需要把一些企业外迁。近郊农村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当仁不让获得外迁目的地。企业外迁近郊农村,首先就是厂房成本降低,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其次近郊农村作为旅游城市的辐射地,交通发达便利,而且缺少了城市中的拥堵,更具优势。而作为旅游城市,必定修建了发达的交通系统,这为企业迁往近郊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近郊农村劳动力素质相较偏远农村更好。具有更好的文化程度和职业意识。而且工厂需要的高等教育人才,可以在城市居住,近郊上班,这方面更能吸引企业入驻。而且近郊农村消费水平较低,相对应其工资水平也低于城市,可以进一步减低企业成本。
2. 发展旅游经济
近郊农村发展旅游经济,有其独特的优势。一个是依靠旅游城市的知名度和客流量,开发自身独特的田野风光和乡土风情。或者是把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进行改造,包装成体验休闲旅游项目。例如发展观光农场,种植特色作物,并把采摘的机会让给游客,并配套相应设施,或者人员讲解,可以让家长带孩子进行亲子体验,寓教于乐。可以办一个农家乐,将池塘,菜田,养殖结合起来,游客亲自钓鱼,亲自选菜,亲自喂养家畜。然后农场主进行食材加工,或者游客可以自己动手做饭,体验农村文化。再辅以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就能打造城市旅游之外的另一个旅游景点,甚至能反哺主城区的旅游业。另外一种模式是保持原有生态风貌,利用近郊农村不同于城市的田园风光,或名刹古寺,或历史遗迹来打造成旅游景点,丰富中心城市的旅游内容。农村旅游休闲模式因为是结合当地的生活生产习惯,利用现有资源,所以投资很少,适合近郊当地农民创业,并且其具有可观的收益,短期内就能获利。而且不会让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让农民少了后顾之忧。所以打造旅游休闲经济模式百利无一害,是农村发展的新模式。能够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其次,各地游客能够带来大量外部信息,能够让农村居民增长见识,从思想上推动农村发展。近郊农村发展旅游城市,除了区域优势和旅游环境外,近郊农村居民生活更贴近城市居民,能够了解旅客需求,这也是一个重要优势。而在发展过程中,势必会产生激烈的竞争。在此过程中,政府应进行统一管理,各个村镇、不同区域制定差异化旅游方案,避免因雷同产生不利竞争。再者,虽然质朴是农村居民美德,但是政府应严格管理,维护好旅客利益,保持旅游城市良好形象。
3. 发展商贸经济
旅游城市为区域内带来了大量的人流,而发展旅游城市交通系统等基础设施必然完备。这些要素为近郊农村打造商贸经济提供了便利条件。不同于城市商圈,近郊农村可以打造物流产业园,或者其他大宗商品等占地面积大的物流市场,把其土地租金廉价的优势发挥出来。以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最终形成经济发展新模式。近郊农村发展物流产业能够从大量流动人口中快速积攒口碑,打开知名度。但是打造商贸经济缺点同样明显。物流经济需要完备的配套设施,需要大量资金,需要聚齐起一定规模。这些都需要政府主导。而政府在规划时也要慎密调研,充分挖掘当地优势。另一方面,物流经济创业风险较大,需要近郊农村居民有较强的创业能力和风险意识。
三、结语
发展农村经济,减小城乡差距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大课题。而近郊农村因其地理位置,在发展自身方面占据独特优势。本文以旅游城市的近郊农村为切入点,讨论了近郊农村发展经济的几种模式。总之,近郊农村的发展,还是要根据其独特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让农民真正从发展中获利,建设健康新农村。只有农村和城市都发展了,才是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马鸿雁.陕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9-0277-01
Abstract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in China were discussed from 3 aspects,the feasibility of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were analyzed.Based on this analysis,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including increasing publicity efforts and improving people′s awareness,playing a leading role by the government,intensifing the level of the research and extension of the new mode of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agricultural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agricultural and rural economic;development mode;problem;reform and innovation;feasibility;development suggestions
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我国农村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占很大的比例,由于城乡交通条件的差异及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市和农村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虽然近些年国家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大了投入,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农村面貌,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巨大差异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善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要获得一个较大幅度的跨越,最为关键的是把握全局,在尊重农村实际的基础上,高效整合和利用农村地区目前的资源,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进行创新及改革。
1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劳动力数量越来越少,综合素质普遍不高
目前,很多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农民平均受教育程度普遍较城市居民偏低,加上近些年越来越多受过一定教育的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的生产者数量越来越少,且一般综合素质都不高,对一些新的农业技术的推广及应用无法快速接受,阻碍新技术的推广[1-2]。
1.2 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
相对于我国的人口,自然资源数量有限,再加上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而自然资源在不断消耗,人均占有的资源量越来越少。同时,在一些农村地区,存在严重的耕地流失现象及水资源浪费等问题,导致农作物生产效率越来越低。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肆意偷伐,农村地区大量的森林资源遭到了破坏,导致土地沙漠化和水土大量流失,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直接威胁到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3-4]。
1.3 农业经济基础较弱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整体水平较弱,农业基础较落后,产出的农产品一般科技含量不高。目前,我国大多科研项目由政府主导,农民不能充分了解市场变化,加上农民经济水平不高,造成农业技术难以真正推广开来。有些农业龙头企业虽然发展较好,但规模相对不大,且数量不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也不太明显。目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大中型企业集中了多数科研资源以及教育资源,而对农业经济发展方面仅有相对较少的投资,且广大农村地区较为分散,规模效应不明显。
2 可行性分析
为了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需要探索一种适合我国现状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结合多种因素,能够实现农业长久稳定发展的一种模式即为循环经济。我国最大的国情为人口数量多且在不断增加,人均占有资源量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低端制造业发展很快,成为世界工厂,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为了彻底摆脱这一趋势,需要创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模式,采取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其要求多次、重复地利用资源,减少农业经济中的投入,获得更高的效率,而且可再次利用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实现农业经济效益与自然生态效益的统一发展。就我国实际来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较为合适,可以引导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化[1-2]。
与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循环经济是精细、反复、多次地重复利用资源,最大化地实现对包括土地等在内的各种资源的利用,取得最大化效益,而传统农业经济是粗放式地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属于先污染后治理,最终浪费了大量的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由此可知,长期依靠过渡消耗有限的自然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要从农业的长远发展出发,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4]。
3 常见的3种农业经济循环发展模式
各地实际情况不同,适宜的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常见较为成熟的模式有沼气模式、基塘模式、立体种养等。一是沼气模式。沼气模式常见于我国北方地区,此种模式目前在北方已取得明显成效,为当地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经济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基塘模式。此种模式在我国也发展了较长时间,可使陆地及淡水生态系统充分结合起来,起到互补的作用,最终形成一种生态循环系统,其特点是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相对于沼气生态系统,基塘生态模式更容易推广,由于我国农村地区本身淡水生态系统就比较丰富,因而其是我国农村地区最容易实现的一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之一,整体效果明显。基塘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在本质上属于复合型人工生态结构,一般基面上种植的植物会根据地域特点有所差异,主要有果基鱼塘、桑基鱼塘等,这些模式均可对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与单一的仅种植或者仅养殖相比,其更能充分利用资源,创造更高的效益。三是立体种养。立体种养农业循环发展模式即在已经形成规模的棚架内,通过养殖适量的鸡鸭等禽类,农业生产可为禽类提供虫子等天然食物,而禽类排泄的废物可作为农作物的肥料,如此循环,不仅可以起到防虫效果,还可生产出健康无害的农产品,经济效益显著。
4 发展建议
4.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认识
人们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认识及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发展模式能否顺利开展。因此,要加大宣传,提高认识。在农业生产区通过多种形式,对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及基本知识进行大力宣传,可以一些当地成功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作为典型,对农户进行教育。
4.2 政府积极发挥引导作用
农业循环经济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到的部门很多,包括农业、林业、环保、水利、财政等多个部门,只有政府积极协调引导,各部门积极配合,才能使农业循环经济得以顺利开展。一是政府要增加财政投入。一些农业发达国家采取补贴的方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我国早就取消了农业税制度,可通过政府引导、以工业反哺农业等方式吸引更多的资金用于农业及农村的发展。二是对现有的土地政策M行进一步完善。继续推广土地承包政策,保护农民在承包土地过程中依法享有的权利,减少农村土地抛荒现象,严格保护耕地。三是对现有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适当调整,使经济作物的比重逐渐增加,改善现有的劳动力结构,让更多的高素质青壮年参与到农业生产中,为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4.3 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的研究及推广力度
农业循环经济要获得长期可持续发展,最终还是要依靠技术支撑,应结合区域特点,开发和集成适合在当地发展的新模式,可通过开展农业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建立各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并对此作出详细的规划及发展思路。通过多种形式建设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多宣传,政府可不定期组织人员参观示范点,通过互相交流、学习,将各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经验逐渐推广开。
5 参考文献
[1] 王培毅.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19):10.
中图分类号:F30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3-0092-02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项惠农政策的倾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流量不断增大。因此,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的审计监督十分重要,是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一、主要做法
为解决云和县农村集体财务监管力量薄弱、农村审计监督流于形式、账务处理不规范、非生产性支出尤其是招待费支出过高、工程管理不到位、村干部骗(套)取财政资金、公款私存等问题,2015年1月,经云和县编办批复,云和县农村审计中心正式成立,财政安排了农村审计中心建设、运行专项资金30万元。该中心设置模式为:在云和县农村经济管理服务总站增挂农村审计中心的牌子,隶属于云和县农业局,负责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指导、监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核算、审计工作,办公室设在云和县农业局。目前,审计中心有6名专职审计人员。
二、取得的成效
1.审计工作迅速推进,审计成效显现。截至2015年7月底,县农审中心已对28个村开展审计,审计涉及资金13 919.81万元,发现违规金额766.5万元,其中向个人收回违规资金26万元,移送县纪委案件线索1件,提出审计建议63条,落实审计整改84条。通过督促整改、落实责任、纪委通报等措施,进一步严肃了国家的财经纪律,增强了村干部的财经法纪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促进了基层干部廉政建设。
2.规范了财务行为,完善了管理制度。农审中心在摸清村集体财务家底的基础上,对村级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联合主管部门的力量,边审边改,促进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不断规范。如审计后推行的村级财务“零招待”等制度,有效地控制了农村集体非生产性支出,截至2015年6月底,全县170个村级招待费支出同比降低80.93%。县纪委、县农业局联合发文的《关于加强村级财务票据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各村集体严格使用财税部门监制的发票或符合财税制度规定的规范性票据,收支票据要做到记录真实、内容完整、填写规范、及时结报、逐笔逐项公开,改变了票据不合规、支出随意的局面。
3.解决了职责不清,赢得了群众信任。农审中心作为专职的农村审计机构,改变了以往“三资”中心自已做账自已审、县农经站在农村经济管理中既当“教练员”,又当“裁判员”的局面,走出了农村内审人员业务不精、力量不足的困境,增强了农村审计机构和人员的独立性,解决了职责不清、体制不顺的难题。半年多来,农审中心通过突出重点、分类实施的原则确定审计项目,采取严查账务与实地勘察相结合的审计方式,力求审深审透、不留死角,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审计的权威性和公信度,得到了党委政府充分肯定和群众的支持拥护。
4.减少了基层矛盾,促进了社会稳定。当前,少数村由于村干部自身水平低、村级财务监管不到位,财务管理仍然不够规范,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群众上访、举报事件实有发生。农审中心通过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深查细查,出具事实清楚、结论正确的审计报告。经审计确实有问题的村干部按规定做出相应处理,给群众一个交代;没有问题的村干部也得以消除误会。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基层矛盾,减少了群众上访事件的发生,促进了农村社会的进一步稳定。
三、几点建议
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调整期,规模化养禽发展迅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农村养禽场会丧失发展前景。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各地养禽业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再加上新兴的养禽门类不断出现等,这些都给农村养禽场的长期存在和持续发展留下了宽阔的空间。然而,农村养禽场自身的局限性也很突出。除了资金有限之外,技术力量薄弱也是制约农村养禽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养禽场历来给人的印象是基础设施简陋,工作生活环境条件差,雇员待遇低,流动性大等,这些现象对农村养禽场的稳定发展和做大做强很不利。近年来,技术入股经营模式在农村养禽场中悄然兴起。许多新型养禽场为了吸引和留住技术型人才,让技术员或技术型饲养员以技术入股,共同经营养禽场[1]。现就入股经营经营模式进行探讨,以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1技术入股经营模式是农村养禽场的一种经营模式
(1)技术入股经营模式渗透进农村养禽场领域并不是偶然的,这是农村养禽场方式发展到现阶段我国当前经济大环境共同决定的[2]。长期以来,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和相对收益低的特点,决定了农业生产只能采取低工资策略。但随着我国经济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非农行业就业机会越来越多,待遇越来越高,吸纳了社会上主要的人力资源。在这样的形势下,农村养禽场为了维持长远发展,不得不探寻新的薪酬模式来吸引和留住必要的人力资源。而技术入股经营模式刚好顺应了这一潮流,成为农村养禽场发展到现阶段的理性选择。
(2)从管理学角度来讲,农村养禽场技术入股经营模式属于职工持股制度,是新型的员工激励和约束机制。这种制度使劳动者不但可以获取劳动收益,而且还可以通过对财产占有权的行使获得相应的收益。这种制度其实是通过对分配制度的变革,在职工利益与经营目标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促使管理效率的提高。现代委托理论认为,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必然产生委托(所有者)(经营者或生产者)关系。对于所有者而言,获取资产收益最大化是其目的;对人而言,取得个人效用最大化(主要是经济利益)是其目的。二者利益的冲突必然导致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比如人工作中偷懒,偷工减料,变相偷盗等,主要是利用信息不对称问题来损坏对方的利益。为了减少机会主义行为,管理中就要加大监督成本,从而影响效益。为此,应该设计一种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成本最小化。职工持股制度的引入,就可以通过让经营者或生产者获取一定比例的剩余利润,激发经营者或生产者自我监督、互相监督的积极性来减少委托成本。职工持股制度改变了传统激励机制只注重薪酬、福利、荣誉等外部激励的局面,在外部激励中引入了自我激励和约束机制,把劳资双方的利益对立转变为利益共享,使监督关系从外部强加转变为内部自觉行为,使激励和约束更具持久性。
(3)从经济学的角度审视,可以用路易斯·凯尔索的双因素经济论、玛格丽特·m·布莱尔的专门投资理论、我国厉以宁和曹凤歧教授的劳动力产权论等理论来解释这一经营模式[3]。路易斯·凯尔索的双因素经济论认为,无论自由市场经济之父亚当·斯密以及以后的凯恩斯理论家们,还是高度集中计划经济创始人者们都认为,社会财富是由劳动这一唯一因素创造的,而资本只是一种劳动的辅助工具,这在前工业社会,劳动是生产的主要投入的情况下,基本是正确的。而在后工业社会里,资本的作用越来越大,传统理论认为的由劳动创造财富的单因素经济时代已经过去,而资本和劳动共同创造财富的双因素时代已经到来。为了建立一种民主的市场经济制度,必须建立起使所有人既能分享劳动收入,同时也能分享资本收入的新机制,这样能够在不剥夺、不侵犯原有财产所有者利益的前提下,实现财富的重新分配,减少并消除贫困和劳资矛盾,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路易斯·凯尔索率先提出并设计了一套详细的雇员持股计划。
玛格丽特·m·布莱尔的专门投资理论认为传统的经济观点中,认为股东是公司唯一投资人的观点是错误的,供应商、顾客、企业雇员也给企业提供了特殊的投资,同时也与股东一样承担着同样的风险,所以他们应该获得相应的报酬。特别是企业雇员,他们拥有专门技能,属于企业的人力资本。如果我们不把人力资本的投入当作投资,整个社会将会损害雇员应得到的利益,难以保护和激励人力资本的投资热情。因此,社会必须提供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确保雇员的人力资本得到尊重和回报。而雇员持股就能起到这种作用。
我国厉以宁和曹凤歧教授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应该拥有剩余劳动的索取权,包括对剩余劳动成果的占有权、控制权和支配权,即劳动力产权。劳动力产权不可转让,不可交易,不可继承,是一种特殊的产权形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劳动力资本在企业财富创造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对提高企业竞争力至关重要,因此它必须参与劳动成果的分配,而劳动力产权的实现形式可用股份的形式进行量化。
2 农村养禽场技术入股经营模式所体现的是用工业化模式发展农业的先进理念
农村养禽场技术入股经营模式的出现,使畜牧生产中技术人员的价值得到保障和确认,大大地调动了畜牧业专业技术人才深入生产基层的积极性,也为农村养禽场的稳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有效地化解了农村养禽场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风险,保证畜产品的优质高产低成本。同时,有利于现代畜牧兽医技术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养禽水平,直接形成新的生产力,有利于激发技术人员针对市场需求开发名、特、优畜产品的热情。更重要的是,农村养禽场技术入股经营模式所体现的是用工业化模式发展农业的先进理念,将有力地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从而为广大农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奔小康的进程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但在农村养禽场技术入股经营模式的实践中,由于其特殊性,为了维护各方的切身利益,有许多问题需要从法律的角度给予澄清。
(1)农村养禽场技术入股经营大多情况下是技术劳务入股[4]。畜牧生产中技术人员拥有的技术一般都是常规技术,不是高新技术,更不是专利技术。在农村养禽场技术入股经营模式中,实际出资方往往仅要求技术人员负责技术工作,这种做法的实质是技术劳务入股,并非纯粹的技术入股。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公司制企业中是否允许劳务出资,理论界争议较多,各国规定也不尽相同。由于劳务具有一定的人身属性,不便独立转让,加之评估上的随意与不确定,本着资本充实、保护债权人利益和维护交易安全的需要,我国新修订公司登记条例,明确禁止劳务出资。因此,农村养禽场技术入股经营在实践中多数保留个体经济性质,无法以技术劳务折算成股份注册成公司形式,技术劳务入股只是一种民间约定,一旦发生纠纷难以得到法律的支持。当然,这样的事实并不意味着农村养禽场技术入股经营模式没有其他合法的实现形式。实践中实际出资方可以用期权方式,以技术水平为依托向技术人员送股、配股或低价转让股权,让技术人员实际占有一定的股权,实现技术劳务入2)农村养禽场技术入股经营过程中应分清技术的价值与劳务的价值[5]。技术劳务其实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技术成分,另一方面是劳务。在农村养禽场中,有些雇员既是技术员又是饲养员,具有双重身份。把技术作为投资,不应把劳务连带当作投资,所以技术人员在兼任劳务工作时应该取得相应的工资报酬。劳务价格一般由市场调节决定。技术定价弹性则较大。目前我国尚未设立专门的技术评估机构,法律上也没有开展技术劳务价格的评估活动,所以技术劳务中的技术价格只能以诚信为基础经过协商决定。具体协商灵活性较高,可以充分体现市场调节和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由于缺乏法律条文的支持,这种协商的结果具有较大的风险性。
(3)农村养禽场技术入股经营过程中应约定技术责任承担问题。农村养禽过程中的技术风险是相当大的。主要是由于各种技术处理措施的结果往往存在不确定性,比如疫苗防疫,但只要不是欺诈或其他有违诚信原则而导致的技术责任,应该共同承担,这样可以体现“共同参股、共担风险、共同受益”的原则。
(4)农村养禽场技术入股经营过程中应根据技术价值的变动对股权做适当调整。由于技术估价的难以确定性,以及不同时间、地区、生产条件存在差异,技术作价与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内在价值难以保证完全相符。因此,实际产出的效益与预计情况往往相差较大。另一种情况是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其技术价值应该相应提高,所以生产过程中应根据技术价值的变动对股权做适当调整。
(5)农村养禽场技术劳务入股经营应规避法律上禁止技术劳务入股的规定。农村养禽场技术劳务入股经营如果只是一种民间的约定,没有套用相应合法的做法,一旦发生纠纷将得不到法律条文的支持,技术劳务入股一方将处于非常被动的境地。因此,技术劳务入股一方应该懂得法律上不支持技术劳务入股这一规定,在签订合约时设法规避这一规定,利用劳务报酬的角度维护自身应得的权益。
3参考文献
[1] 陈俊,候远志,陈积贵.技术入股模式初探[j].科研管理,2001(4):99-103.
[2] 罗敏.也谈技术入股的特点及其会计处理[j].事业财会,1996(2):48.
[3] 王斌.企业职工持股制度国际比较[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理论基础
(一)区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关系我国农村地区幅员辽阔,基于不同资源禀赋形成的不同农业区域分工是农村地区发展的比较优势。各区域需结合自身的资源等条件,发展适合本区域的经济活动,由此也体现了农村地区的不同区域分工与不同发展模式。区域分工的目的在于达成整体效益的最优,通过对资源进行整合,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伴随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农村地区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区域分工也在逐步调整,如区域间的生产要素或产品等的流动加速,原有的区域分工和优势发生了改变,且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政策的指导下,不同区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明显增强。区域经济关系中的竞争与合作特征愈加明显,一方面,从合作的角度来讲,区域之间的合作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要求,同时也符合全球化和市场化的经济发展趋势;从竞争的角度来讲,区域经济关系主要以利益为基础,不同区域之间的利益要达到平衡的状态才能进行有效的合作,而区域之间的竞争关系是长期存在的。
(二)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的内涵及趋势当前农村地区发展仍然主要以农业为主,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是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关系着农村可持续发展。基于可持续目标的区域农业协调发展内涵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低碳经济。新农村建设以“美丽乡村”为目标,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二是因地制宜。我国农业经济结构在不同区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也要突出地域特色,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优势;三是整体筹划。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从整体考虑,注重农村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注重分工与合作,各区域发挥自身优势,增进各自利益。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发展趋势来看,产业结构趋向多元化,农业地域分工更加明确,同时也面临着部分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生产布局不合理导致一系列的生态问题等。从区域经济视角出发,对农村可持续发展进行布局,应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立足于当前新农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力求缩小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细化农业分工,构建完善的区域协作体系。区域农业协调的目标是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形成新农村发展良性互动的空间秩序,该模式的优势在于既能够避免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拉大,也有助于避免恶性竞争或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项目的盲目跟风。
区域经济视角下新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区域间发展差距较大,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当前农村地区区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梯度和层次,为了实现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需将区域间的不平衡性控制在合理区间。分析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是否过大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其一,区域内不同层次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否属于同一范畴,且区域间的差距是否在逐渐缩小;其二,区域内不同层次的经济发展格局中,低层次的占比不宜过大,这样对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制约作用会更明显。现阶段,我国从政策上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整体布局,但不同行政区域间的农村发展和建设水平不尽相同,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即便是在同一区域范围内,也面临政策、平台、资源等方面的差异,目前而言,尚未建立功能完备的综合性区域经济系统。从政策方面来看,当前还缺乏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机制和组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性。
(二)区域之间竞争关系显著,缺乏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一直以来国家对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考核主要以竞争导向为主,不同区域多呈现经济竞争关系,因此在行政区划之内,主要领导考虑的是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仍然以本区域影响因素作为主要参考,及时考虑到其他区域的利益也更多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目标来研究的,并没有从未来发展角度制定共同的目标,在推进经济发展过程中也缺少相应的学术机制,区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合理利用,产业发展协同性较差,区域之间缺少有效联动。
(三)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够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已经是客观的事实,且不同区域均或多或少存在对环境保护关注不够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地区,为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吸引外资,制定的优惠政策过于宽泛,由于缺乏对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严格限制,实际上也纵容了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农村的污染企业不能达到绿色生产的标准,必然会破坏原有的农村生态环境,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从政府监管角度来看,政府对引进来的企业监管力度不够,对于周边群众反映出来的环境问题重视不足,这些都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平衡好环境保护问题的主要原因,从长远来看,区域经济的整体提升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要平衡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
(四)低碳农产品市场管理体系不完善我国正处于转型关键期,转型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受传统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现有的农村市场体系并不完善。以低碳农产品为例,低碳农产品市场作为新鲜事物,在我国东中西部都均有分布,但由于低碳市场内的企业规模相对较少,能够提供低碳农产品种类也不多,导致整个农产品市场影响力有限,农产品市场销售的低碳农产品都以本地为主,很少有出省或出口的地产农产品。我国地产农产品市场多以行政区域为依托,在市场管理层面一般以区域管理为主,这种条块分割式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低碳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也破坏了低碳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构建,这种带有半垄断式的管理方式不利于低碳农产品市场向外拓展。同时,低碳农产品的生产者一般都是以农户为主,广大农村信息发展相对滞后,低碳农产品市场信息渠道有限,加之当前我国没有形成区域生产的低碳农产品统一展示平台,导致整个产业发展始终处于数据监测盲区,即使是多年生产低碳农产品的农户,也无法掌握市场数据,生产低碳农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缺乏可持续的规划,常常导致低碳农产品滞销或供给不足。
基于区域经济视角的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与路径选择
(一)构建区域生态经济产业体系第一,投入减量化。由于农业发展农药化肥使用超标,为了发展生态农业,应对农药化肥进行减量,大力推动精准施肥,精准播种,精准使用农药,通过精准管理和科学管理,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土地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第二,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农业生产的废弃物含有大量有机质,这些农业废弃物只要通过合理开发能够发挥自身价值和作用,可以通过沼气利用方式将农业废弃物放到沼气池,既能够为家庭生活提供沼气,同时也能够将废弃物发酵之后用于土壤肥力改善等;对于可利用秸秆可以实施秸秆还田,也可以用于生物发电,造纸等;对于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应该按照垃圾的不同性质进行分类,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发展生态农业。新农村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农业作为支撑,对农业生产各种要素进行科学合理规划,通过系统整体谋划的方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之下,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例如,打造立体农业模式,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作物在一个农业生态系统之内进行混合耕作,一方面能够提升产量,另一方面还能够改善环境;再如,发展观光农业,将生态农业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等多项功能,为农民增收拓展新的路径。
1.1农业保险的含义
农业保险是指参保者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因遇到干旱、洪涝、冰雹、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或者合同中约定的其他意外(如市场价格变动、政府政策变动等)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时,依据合同被予以补偿的一种经济活动。在此一定要将农业保险和农村保险区分开来,农村保险涵盖的范围要大一些,乡镇企业、农业生产者等的人身保险、车辆保险或者其他的财产保险等均在其范围之内。而农业保险限于农业,且主要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
1.2农业保险的功能
首先,农业具有弱质性,受自然灾害、价格波动、农业资源等农业风险的影响颇大,因此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容易遭受经济损失,从而致使资金链断裂,不利于农业的再生产。而农业保险的出现使得农民能够转嫁农业风险,让保险公司承担部分或者全部损失,以保证农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其次,保险公司属于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为保障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减少赔付支出,他们会在制定保险合同条款、设定保险费率以前对保险标的进行综合考察,仔细勘查、评测其风险程度,并在承担保险责任期间也时刻核查、估测,并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预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业风险的发生率和损失程度。再次,农业保险是一种政策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特殊保险形式,政府的介入使得农业保险在平滑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收入稳定、促进国民收入再分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后,农业保险能够为采用农业新技术、新工艺的农民减少后顾之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促进了农业最新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使农民收入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前提下也有所增加,并进一步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新型城镇化的实现。
2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分类和影响因素
2.1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分类
就农业保险业务范围来说,农业保险经营模式一般分为单一化经营模式和多元化经营模式两大类。其中,单一化经营模式也可称为集中化经营模式,由政府设置专门的保险机构专营农业保险的业务,垄断性较高。多元化经营模式可分为集中化多元化经营(如政府主导型的经营模式)、横向多元化经营(如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经营模式)、混合多元化经营(如商业保险公司分散经营模式)三类。就农业保险的属性来说,农业保险经营模式一般分为商业性经营模式和政策性经营模式。其中,当农业保险被界定为私人物品时,则采取商业性经营模式;当农业保险被界定为公共产品时,则采取政策性经营模式。
2.2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影响因素
某一地区农业经营模式的构建受到宏观经济政策、地区属性、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当地农业发展程度、当地农业特点、当地农业技术水平、当地农业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的影响。受农业本身弱质性、高风险性、双重政策属性的影响,我国农业保险的性质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由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实现多元发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因地制宜,构建符合自身实际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首先,广西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之于平均水平来说是较为滞后的,且其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存在着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其应该实现农业保险的区域化经营,依据不同地区农民的参保需求,构建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导的多元经营模式。其次,农业生产规模、农产品种类、农业保险的供给主体等均影响着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构建。而广西农业保险的供给主体较为单一,缺乏专业的农业保险公司,且农产品的种类和农业风险有着独特的区域特征,使得农业保险的险种选择呈现出区域化的倾向。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广西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构建和完善。
3广西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
3.1风险管控能力较低,风险管理机制缺乏
根据国外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成功经验,其之所以能够实现农业保险体系的平稳运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多重风险分散机制的确立。广西地区较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极大地增加了巨灾风险的发生率,但其农业保险试点并未建立巨灾风险制度,未考虑再保险制度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也未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一旦发生巨灾,仅靠政府财政和保险公司的补贴是远远不够的。
3.2农业保险的政策扶持有限,制度供给体系不太完善
虽然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但是农业保险却是近些年才被国家给予一定的重视和扶持。因此,我国有关农业保险的试点经验有限,无法像农业保险比较成熟的国家一样设计诸多新型的农业保险的创新险种,且政策扶持力度有限,缺乏完善的制度供给。首先,目前广西用于农林水事务的支出占比较少且增速较慢,对于农业保险的补贴比例较低,再加上农业保险的高赔付率和农业风险的不确定性,致使保险公司开发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不高。其次,政府对保险公司有关农业保险的扶持仅仅停留在免收农险营业税上,其他税收优惠不甚明了,有时还不能足额发放财政补贴,且对于国家出台的一些政策性文件未能坚决执行,致使政策补贴机制不能长效运行。
3.3农民缺乏保险意识,农业保险的市场有效需求不足
就广西来说,其对于农业保险的潜在需求还是很强烈的,但是受农民主观因素与客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其有效需求存在不足。就农民主观因素来说,农民“靠天吃饭”“靠天养老”的保守思想一直存在,在遭受重大灾害之后习惯于等待政府的救济,而不是自发地提前准备风险转嫁;农民个人对于保险存在偏见,以至于影响周围人对于保险的判断;农民较为倾向于能够直观看到经济效益的项目,如果在进行农业投保之后没有经受重大灾害,而未受到赔付,则会影响其投保的积极性,再加上侥幸心理作祟,其很有可能不再投保。就客观经济因素来说,广西农业人口占比较大,农业生产率较低,农民的收入水平还不是很高,使得农民难以拿出多余的钱购买农业保险;广西由于自身地域和人口的分散问题,保险费率偏高,再加上各地政府的财力不同,有些地域根本无法保证保险补贴金能够及时发放到位,挫伤了农民投保的积极性。综上所述,广西有关部门应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现状,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处于城乡二元格局的情况下努力探索出成本低、投入少、简单易行、易被农民接受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4完善广西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对策
就当前广西的情况来看,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宜结合农村金融,以政府为主导,以保险公司、中介为主体进行商业化运作,进行自上而下的管理。
4.1完善农业保险的组织架构
首先,地方政府、农业再保险公司、风险基金管理部门、广西保监局组成管理层。其中地方政府负责传达和落实中央精神,对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和投保的农民予以政策上的支持和补贴,并做好农业保险的宣传工作,增强农民的参保意识。农业再保险公司为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服务,风险基金管理部门主要负责风险基金的管理,为农业保险提供资金上的支持,两者均属于地方政府管辖的风险管理机构,在构建巨灾风险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西保监局则负责监察事宜,对农业保险市场的准入、经营、退出等进行监管,并处罚相关部门的违规行为,营造良好的监管和市场环境。其次,由保险公司组成经营层,其中保险公司可针对某一险种进行联合共保。最后,由农业局、林业局等农业相关部分组成保障层,配合农业保险的各项工作,为完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提供后勤保障支持。
4.2完善农业保险的经营方式,扩大险种的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