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8 14:41:3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农业水利工程的认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周期长、建设规模大、投入资金高,在建设过程中易产生较大的风险。我国当前的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还存在部分问题,例如,对偏远地区或大型工程的关注度不够,资金投入过少;农业水利工程缺乏管理,项目规划不合理,自然灾害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工程管理方式落后,设备未及时更新,缺乏专业的农业水利管理人才。因此,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建设的正常运行,增大了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风险。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主要用于事故发生之前,人们通过系统或连续的认识分析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对产生风险的因素进行识别。风险识别主要包括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两部分,确定风险因素的任务是明确风险存在的可能性,属于基础性工作,为后期风险的估计、评价和防范做铺垫。农业水利工程中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自然和技术因素,其中,政治因素主要是指国际关系、政局不稳、政策影响等;经济因素是指通货膨胀、价格波动、经营方式等;自然因素是指地质条件、气候因素或不可抗力因素等;技术因素则是农业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和质量风险等[1]。
2风险估计
风险估计是指由于不利因素导致历史资料损失,通过概率等统计方法计算不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估计风险事件造成损失的过程。在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工程涉及的风险分为可量化和不可量化两种。因此,我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风险估计主要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描述结合的方法;国外则主要采用连续概率分布法、可靠性指标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在进行风险估计时,需要结合农业水利工程的实际建设情况,选择最佳的估计办法,才能计算出项目的真正风险。
3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及损失程度进行全面考虑,评估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并且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以此评价此次风险的程度,以便选择最佳的解决措施来抑制风险。根据项目的建设影响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进行风险评价,并得出相应的定量数据,当缺少基础资料时,可采用定量结合定性分析的方法,组织工作人员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收集和资料采样,再由专家进行评分和定权,将指标值作为对风险评价的估计值。
险防范
风险防范是指有意识地通过计划组织活动避免风险发生造成的损失,或者减少损失的影响程度。风险防范的主要方式包括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风险自留4种。其中,风险回避是指完成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风险评价之后,发现风险发生概率过高,将造成较大的损失,而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时,需要采取风险回避,放弃该项目,以规避其产生的风险;损失控制是指当遇到风险无法避免的情况时,需要选择将风险降至最小值的办法,其不属于放弃风险行为,而是通过最佳的解决措施来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风险转移是指通过契约转让风险,以此降低经济主体的风险,使得更多人共同承担风险,其主要形式是合同和保险。风险自留是指将水利工程建设风险保留至管理主体内部,通过内部措施化解风险或者不采取任何措施。其不改变风险的性质和发生概率,也不改变其存在的潜在损失[2]。
5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风险的解决措施
5.1加大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重视程度
在进行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国家和政府加大资金投入,设置专项资金,并且鼓励社会各界进行投资,改善偏远地区的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环境,引进先进的水利设备,提高对偏远地区工程项目的建设支持,以此增强对工程的重视程度。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管,有效解决建设中的安全隐患,使其符合标准规范。地方政府需要将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化为政府发展的重点,出台政策辅助扶持,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5.2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力度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前期,相关管理部门需要进行实地调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准确评估工程建设的可行性,采用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预测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且通过建设合同来完善风险的项目条款,提高管理力度,建设过程中及时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建立健全的风险监督机制,以此规避风险。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力度,施工单位要对施工方案、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进行有效审查,保证客观条件对风险发生的影响最低。还需要做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后期管理及养护工程,全方位地提高水利工程抵御风险的能力。
5.3强化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人才制度
专业的管理团队和建设人才对农业水利工程的风险防范具有关键作用,因此,管理机构需要引进专业的水利工程建设人才,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使其全身心投入工作中,从而提高管理团队的整体水平。管理部门还需要定期对专业人才进行培训,组织学习先进工作单位的管理经验,以此提高水利工程建设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出抵御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风险的管理团队。
6结语
国家和地方政府需要深刻认识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为规避建设风险,需要采取风险识别、估计、评价、防范一系列的措施,并且通过加大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重视程度、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力度和强化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人才制度,有效地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以此加强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促进水利工程发挥出最大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对一个国家来说,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虽是农业大国,但并不是农业强国,国内农业生产仍以小农居多,农业技术现代化程度低,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范围小。为改变农业发展相对落后的现状,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投入与研究力度,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业管理理念,并结合我国农业的实际国情进行本土化改造。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灌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有效提高了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1灌区水利工程的重要性
灌区水利工程能为周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必要的水资源,还能有效地防洪排涝,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1]。大量数据表明,建设灌区水利工程,尤其是小型水库,既能有效提高周围农作物的产量,为我国实现粮食自给自足提供保障,又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一定的改善,使居民和自然环境和谐共处,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相符。因此,水利部门管理人员应提高对灌区水利工程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灌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安全工作的管理力度,才能使灌区水利工程应用价值最大化。
2我国灌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安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目前国内灌区水利工程多是由国家投资、主导建设完成的,在建设过程中往往应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管控,因此,我国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质量较高。但是在工程投入使用后,由于管理和维护不到位,影响了灌区水利工程的使用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总结来说,目前我国灌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安全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2.1管理内容繁多
与常规建筑工程不同,水利工程通常具有项目种类多且杂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建设之初,需要对当地的水体、地形、地势进行充分的测量和考察,科学地确定水利工程的修建位置,结合专业技术人员的测评结果确定堤坝的高度、长度、与灌溉区的距离等,还要系统地评估水利工程在建设完成后可能受到的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2)在建设过程中,需保证建筑材料符合水利工程的建设要求,严格把控施工质量,确保工程在建设完成后能顺利投入使用,满足周围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切实提高周边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2]。3)水利工程的使用年限较长,灌区水利工程的设计基准年限至少为30年,一级灌溉水利工程的设计基准年限为50年,这一要求使得水利工程的管理任务较为艰巨,管理内容繁多。
2.2缺乏专业管理人员
目前,我国灌区水利工程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相关人才的培养未成体系,导致专业管理人员缺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早期水利部门的管理人员大多缺乏专业素养。早期管理人员多为其他部门临时抽调的非专业人士,甚至部分管理人员直接由在灌区水利工程周围生活的村民担任[3],使得我国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专业素养和相应的管理能力。部分管理人员由于对灌区水利工程的管理流程和管理办法不甚了解,在相关工作的开展中容易给出错误的指导意见,不仅不利于灌区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还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4]。2)现阶段培育的专业人员大多缺乏实践经验。近年来,水利部门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开始意识到管理团队专业素养不足的问题,开始有针对性地招收专业管理人才,但是部分理论知识较为扎实的管理人员由于对灌区水利工程的实际环境了解不足,在面对工作内容复杂、工作量大的水利管理工作时难以有效地发挥统筹规划作用,在管理工作中进行技术指导、资金分配、人员调整时缺乏实践经验,易出现管理混乱的情况。3)部分管理团队工作效率低下。由于缺乏对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工作动员,管理团队的工作热情不高,被动性强,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推诿、扯皮的行为,使得管理团队形同虚设。
2.3检修维护流程不规范
我国仍在使用的灌区水利工程设施中有一部分是建设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虽然在建设之初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建设水平与现在相比落后程度较大,并且由于受到当时国家经济水平的影响,很多水利设施在完成建造后缺少后续的检修与维护,导致水利设施损耗速度过快。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破损,很多水利设施的运水、蓄水能力大幅降低,不仅对周围居民的正常用水造成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
2.4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
很多水利部门中虽然已经引进了足够的专业人才,但日常管理还沿用粗放式管理模式,管理办法落后,已不能适应当下的管理需求,并且考核制度缺乏针对性和全面性,对工作人员的约束和激励作用较弱,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2.5工程设施建设受限
灌区水利工程大都修建在农村地区,较为偏远,监管难度大,并且在灌区水利工程的日常运行中,由于部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非法占用河道、乱排生活及畜养污水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对水源造成污染,而且对水利工程的运行效果造成严重影响[5]。
3提高灌区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的措施
3.1提高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管理人员是保障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提高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能有效提高水利部门的工作效率,促进水利工程进一步发展[6]。灌区水利工程运行中需要人、财、物多方面的配合,因此,管理人员不仅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财务预算能力和强大的沟通能力,才能在日常工作的开展中有效地统筹各个部门的工作。因此,水利部门应适当提高对管理人才的招收标准,为灌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安全工作奠定人才基础。同时,应加大对在岗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提高现有管理团队的整体专业水平,加强对在岗人员的工作动员,让其能充分认识到灌区农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其能够深入地开展管理工作,有效提高灌区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
3.2完善管理制度,提高责任意识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部门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为部门内部人员的工作提供中重要的参考依据。水利部门在积极引进先进人才的同时,也应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使内部管理制度紧跟时展的步伐,充分满足现阶段的管理需求[7]。1)应改变目前水利部门内粗放式管理模式,实行精细化管理制度,即通过细化规章制度,为管理人员提供全面且详细的工作指导,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2)应明确个人管理职责,权责到人,确保每个管理环节均有对应的负责人,一旦出现问题能够迅速确定负责人并及时解决问题,此种方式能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并有效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3)应完善多元考核制度。由于传统考核制度评价内容较为单一,很难起到有效的约束和激励作用,因此水利部门可以参考相关企业的考核评价制度,以管理人员的综合工作表现作为主要考核依据,同时将业绩纳入考察范围,在管理队伍内部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从而促进管理人员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保证灌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安全。
3.3调整财政分配,提高资金利用率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水利设施的检修力度,及时拆除老旧设施,建设先进程度更高、安全性和有效性更强的水利工程。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检修都需要大量的财政支持,相关部门可对现有人员结构进行精简,及时清退管理水平严重不足的人员,将节省的资金用于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维护中,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3.4加强正面宣传,提高保护意识
二、农业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水利工程设施问题
现在使用的农业水利工程水利设施,多是几十年前建成使用的,因为当时的水利工程技术限制,导致农业水利工程存在对农田灌溉能力不强。而且经过几十年没有维护的使用,农业水利工程的使用效益已经大不如前,当农业需要排水和给水的时候农业水利工程往往不能产生应有的作用。
(二)国家和地区对于农业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少
近年来,中央要求减轻农民负担,国家对农业水利工程投入减少。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外农产品大量进入中国农产品市场,农民收入减少,参与农业积极性降低。农业地区也积极扶植制造业和旅游业,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下降,导致对农业水利工程和人力和资金投入减少[2]。
(三)农业水利工程管理不善
由于资金和人力的短缺,农业水利工程建造好以后,长期出去管理不善,超负荷运行状态,水利设施不能做到合理使用。多数中小型农业水利设施不仅对农业生产没有起到有利作用,还抑制了农业的发展,成为了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阻碍因素[3]。
三、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策略
(一)增强对农业水利工程重要性的认识
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只有能够良好运行的农业水利工程,农业产量提高,农业灾害减少才能实现,农村地区和国家粮食才能稳定。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也是现代化农业的要求,是时展对农业提出的要求。符合时代农业需要的科学水利工程,可以使农村经济发展与世界发展速度一致。农业水利工程的现代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基础,这样就有利于国家建立现代化新农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农业水利工程可以说是国家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保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农村居民和国家政府应该予以农业水利工程足够的重视[4]。
(二)增强水利工程管理人员业务能力
水利工程管理人员能力是除基本水利工程之外,造成水利工程对农业发挥作用大小的重要因素。要改善水利工程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积极吸纳有水利工程管理知识和经验的有能力人员进行农业水利工程管理。还要对既有水利工程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5],新技术的教育等工作,增强其对水利工程的管理能力。在相应的农业区设立专业的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国家或地区设专人管理,在农业区进行农业水利工程的相关服务,为农民从事农业活动在水利工程上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使农民能够科学的掌握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技术,提高的弄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为增加农业产量和农民收入做出一定的贡献。
(三)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原来的主要形式是农民主要承担,在现代农业的要求下,要转变成国家与农民结合建设水利工程。增加农业水利工程的多元化引资方式,个人投资、银行贷款与国家资金扶持结合。整体加大对农业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改善现有农业水利工程,在需要水利工程建设的农业地区,新建合理的农业水利工程。
农业水利工程主要目的是使农田得到充分灌溉,通过对水源的适当调配来满足农田作物生长需求,同时农业水利工程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疏导河流的作用,降低洪灾发生的概率,有着很大的社会价值。因此,必须分析造成农业水利建设滞后的因素,寻找正确的措施处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发展中水利建设发展滞后的原因
1.1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
在农村,许多农业水利建设是由国家出资和农民集资建设的,其管理工作主要是由农村自行组织管理,但在相关税法及税收政策改革后,其农村组织在农业水利建设中起到的作用逐渐弱化,其具体管理责任主体没有得到确认,这些农田水利工程的归属主体与责任主体的指向并不明确,造成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出台过相关的政策对管理工作进行确定,但在实际中起到的效果却非常小,责任不明造成管理工作问题愈发突出,限制了农业水利建设的发展。
1.2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农田较为分散且农户较多,因此对小型水利工程的需求量也非常多,而这些水利工程无论是在前期的建设投资上,还是在后期的管理维护上都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基础支持。在兴建小型水利工程中,国家给予的资金支持无法满足水利工程的发展需求,而在相关的税费改革后,农民对税费内容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水属于自然资源,国家收费并不合理,这就造成对农业水利建设所需的建设资金及管理资金认识上的欠缺,再加上劳动力的流失及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造成农田水利工程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其建设及维修,限制了农业发展的脚步。
1.3缺乏相关的建设维护人才
农业中使用的水利工程以小型为主,这些分散的水利工程在检查维修上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在农村具有专业素质的建设维护人才较少,并且一些维护人员没有受过系统的技术培训,造成在实际的检修工作中技术人才及维护人才短缺的现象愈发严重。再加上农田水利工程在长时间使用和运行的过程中出现老化及损耗的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维护及检修将会使其部分功能出现退化,严重时将会使水利工程完全停止运行,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维修及重建。
2农业发展中水利建设发展的措施
2.1各级领导要重视对水利工程的监督和管理
管理工作是保证农业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的条件,因此需要确立相关的管理制度,保证管理工作有据可依,在实际中可以顺利实行下去[1]。同时领导需要重视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从而确定管理工作的各个流程,设立专业的管理部门管理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规范其工作机制,落实工作的具体责任,加强对农业用水的监督及管理工作。政府有关领导高度重视该工作,在农村设立了水管站,同时也建立了农民用水协会,这些部门都专门负责农村用水问题,对水源进行协调管理,这才是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之路。
2.2加强资金投入力度
首先,在农业水利建设中最主要的是国家资金财政的支持,国家需要加大对其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其次,地方政府需要将农业水利建设款项纳入财政预算中,使农田水利工程有更大的资金投入;再次,通过吸收社会的资金来充足建设资金,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最后,可以在农村中集资修建,相关部门需要制定优惠措施来鼓励农民出资建设水利工程,水利部门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认识到水利工程的优点。对于农业水利建设资金需要设立专款专项,保证资金可以用到正确的地方,确保为农业水利建设及培养人才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并加强资金的管理工作,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资金浪费情况。
2.3积极培养和使用水利建设维护方面的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后期管理和维护的质量,必须培养和使用水利建设维护方面的人才。因此,中央要组织培训班,从基层选拔业务骨干,进行专业、系统性的培训,培训后发放资格证明,然后委派到地方指导基层工作,然后再对下一层的人员进行技术方面的培训。此外,针对现有的灌溉系统的老化情况,应积极维修和加固。
3结语
完善农业水利建设及促进其发展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规划和实施,而限制农业水利发展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管理、资金、人才等方面,因此在实际中需要根据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从而有效地推动发展,以此实现农业水利建设的真正目的,促进农业的进步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 A
一、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养护的重要性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作为我国水利工程事业当中最为普遍的存在形式,其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面贡献卓著。虽然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仍没有一种水利工程形式能够取代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在我国农业发展方面的地位。农村小学水利工程管理养护工作重要性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保证水利工程工作状态,满足农业生产需求
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有效管理和养护,能够保证水利工程不受到外界的破坏,最大限度保证水利工程的工作状态,满足水利工程管辖区域的农业生产需求。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农村的灌溉形式,在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还加大了灌溉效率,这对于我国农业生产来说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标志着以效率为原则的新灌溉策略已经实现,这既满足了农业生产需求,有实现了水资源节约,可谓是事半功倍。
2、做好水利工程管理保护,提升建设效益水平
水利工程项目是一个具有长期性特点的工程项目,相对于水利工程前期的建设阶段而言,其后期的养护与管理才是关键,“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实际上,我国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重建轻管”的情况,很多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都存在着无人监管的情况,这使水利工程根本得不到保护,不出三到五年水利工程必然要面对废弃的命运。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使用年限角度分析,其最基本的使用年限为
20年,养护管理做得好可以用上30年、40年、甚至是50年,相比之下3、5年的使用年限实在是太短了,此种行为浪费的不仅是资源,更是当地百姓的“生命”。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养护与管理,只有做好养护与管理才能保证水利工程能够正常的完成自己在当地农业生产当中的任务,从而提升自身的建设效益水平,为当地农业经济水平的提升提供动力。
3、提升当地水资源利用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同样也是农业灌溉的必需品,传统的灌溉形式不仅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其灌溉效果也不甚理想。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就是为了能够提升对水资源灌溉的效率,进一步实现随对资源的节约。水利工程在这一方面的作用显而易见,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养护,那么水利工程就很难发挥出自身的灌溉效率,这也就无法实现对水资源的节约。日益短缺的水资源时刻提醒我们必须要做好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而做好对水利工程的养护和管理就是实现对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主要方法。
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
1、水利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偏低
每年应该进行水利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培训,随着农业水利建设的发展,一些新规范、新技术、新材料等已经不断地对水利工程建设加以改进。但是由于县级以上相应单位担负着设计或监理的工作,在其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较多,难以得到其相关部门通知每年的业务学习,对于工作期间就很少有出去参加各种水利培训,一些知识都是靠自觉学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多,却没有地方学习交流,这样技术水平就难以提高,实践经验缺乏,难以担负工作中更深层次的技术实施。所以,这是基层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人才技术水平问题。
2、管理主体不明确
乡(镇)政府、村委会和农民均是“农村集体所有”的责任主体,但任何一方的具体责任都不明确,管理责任主体缺位,管理职责没有落实。使大多数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维护责任不能明确,影响小型水利工程使用和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民的利益。
3、水利工程的管理机构不健全
乡(镇)水利站是最农村的水利服务部门,其主要职能是承担农村水利公共事务的管理与服务,是县级水行政职能的延伸,是最农村的水利部门的工作。而小型水利工程是为搞好农业生产才修建的,那么对于水利站的工作技术人员,与其生活息息相关,却不能深入实际,而在一些水库、河塘、渠道的管理人员,却是来自当地的农民,对于应急的险情除了报告外,难以直接承担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在水利工程的管理机构安排上应作调整,乡(镇)设立水利站,而水利站是最农村的水利技术管理部门,这些部门的技术人员也是接受过高等专业教育的,对水利工程的理论知识有过全面的学习。那么如果再身临其境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管理才会有所提高,所以管理机构就要从农村水利技术人员抓起,不断的完善。
三、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具体实施策略
1、利用政府职能做好权力分配
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政府部门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投资方,其必须要通过对水利工程的事权和财权的合理分配,来拓宽农村水利工程的发展渠道,提升农村水利工程的发展水平。财权方面,政府部门可以在自身引导作用下,建立起“财政为主、主体多元”的投资机制,鼓励社会力量积极的参与到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当中去,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养护资金来源渠道的多样化。事权方面,政府部门可以利用自身的主导作用,来加大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力度,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立起公共财政稳步增长机制,为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运行和管理养护提供支持。
2、提升农民参与工程建设兴致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是为了满足当地农民的农业灌溉需求才建造的,然而很多农民却对水利工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成为了破坏水利工程的“主力军”,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要提升农民参与工程建设的兴致,让他们参与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当中来,一方面让农民深刻的了解灌溉的意义和作用,另一方面让他们通过参与建设来明白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易之处,提升农民对水利工程项目的认识,使他们不再成为破坏水利工程的“主力军”,而是资源保护水利工程的“护卫队”。
3、创新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
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在管理和养护方面之所以存在问题,与其管理机制的落后和管理方式的不全面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当中,如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么都会对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效益发挥带来影响,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出现,我国建筑企业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都十分注意。然而,他们却忽视了建设完成后的管理,这种管理方面的失误带来了关键性影响。为了实现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效果的提升,我们必须要在管理机制上进行突破和创新,通过对建设程序的完善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创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进一步落实好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费用。另一方面在人员管理上笔者认为也应该以绩效考核为中心,通过绩效考核标准当中的奖惩制度,来提升当地员工在企业当中的工作热情,提高财政支农绩效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当前做好农村基层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不仅是人才的问题的解决,技术问题的解决,管理问题的解决,更应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对于出现的问题,仔细研究,认真分析,不断提高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更好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农业水利工程主要目的是使农田得到充分灌溉,通过对水源的适当调配来满足农田作物生长需求,同时农业水利工程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疏导河流的作用,降低洪灾发生的概率,有着很大的社会价值。因此,必须分析造成农业水利建设滞后的因素,寻找正确的措施处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发展中水利建设发展滞后的原因
1.1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
在农村,许多农业水利建设是由国家出资和农民集资建设的,其管理工作主要是由农村自行组织管理,但在相关税法及税收政策改革后,其农村组织在农业水利建设中起到的作用逐渐弱化,其具体管理责任主体没有得到确认,这些农田水利工程的归属主体与责任主体的指向并不明确,造成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出台过相关的政策对管理工作进行确定,但在实际中起到的效果却非常小,责任不明造成管理工作问题愈发突出,限制了农业水利建设的发展。
1.2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农田较为分散且农户较多,因此对小型水利工程的需求量也非常多,而这些水利工程无论是在前期的建设投资上,还是在后期的管理维护上都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基础支持。在兴建小型水利工程中,国家给予的资金支持无法满足水利工程的发展需求,而在相关的税费改革后,农民对税费内容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水属于自然资源,国家收费并不合理,这就造成对农业水利建设所需的建设资金及管理资金认识上的欠缺,再加上劳动力的流失及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造成农田水利工程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其建设及维修,限制了农业发展的脚步。
1.3缺乏相关的建设维护人才
农业中使用的水利工程以小型为主,这些分散的水利工程在检查维修上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在农村具有专业素质的建设维护人才较少,并且一些维护人员没有受过系统的技术培训,造成在实际的检修工作中技术人才及维护人才短缺的现象愈发严重。再加上农田水利工程在长时间使用和运行的过程中出现老化及损耗的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维护及检修将会使其部分功能出现退化,严重时将会使水利工程完全停止运行,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维修及重建。
2农业发展中水利建设发展的措施
2.1各级领导要重视对水利工程的监督和管理
管理工作是保证农业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的条件,因此需要确立相关的管理制度,保证管理工作有据可依,在实际中可以顺利实行下去[1]。同时领导需要重视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从而确定管理工作的各个流程,设立专业的管理部门管理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规范其工作机制,落实工作的具体责任,加强对农业用水的监督及管理工作。政府有关领导高度重视该工作,在农村设立了水管站,同时也建立了农民用水协会,这些部门都专门负责农村用水问题,对水源进行协调管理,这才是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之路。
2.2加强资金投入力度
首先,在农业水利建设中最主要的是国家资金财政的支持,国家需要加大对其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其次,地方政府需要将农业水利建设款项纳入财政预算中,使农田水利工程有更大的资金投入;再次,通过吸收社会的资金来充足建设资金,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最后,可以在农村中集资修建,相关部门需要制定优惠措施来鼓励农民出资建设水利工程,水利部门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认识到水利工程的优点。对于农业水利建设资金需要设立专款专项,保证资金可以用到正确的地方,确保为农业水利建设及培养人才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并加强资金的管理工作,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资金浪费情况。
2.3积极培养和使用水利建设维护方面的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后期管理和维护的质量,必须培养和使用水利建设维护方面的人才。因此,中央要组织培训班,从基层选拔业务骨干,进行专业、系统性的培训,培训后发放资格证明,然后委派到地方指导基层工作,然后再对下一层的人员进行技术方面的培训。此外,针对现有的灌溉系统的老化情况,应积极维修和加固。
3结语
完善农业水利建设及促进其发展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规划和实施,而限制农业水利发展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管理、资金、人才等方面,因此在实际中需要根据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从而有效地推动发展,以此实现农业水利建设的真正目的,促进农业的进步和发展。
在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带病运行的现象极为普遍,这导致水库蓄水功效显著下降,渠道灌溉功效严重萎缩,泵站排洪功效不断降低,各个施设完整率普遍不足,水资源浪费与匮乏现象并重。特别是在多数农村地区,农田灌溉仍多采用漫灌的方式,进一步加剧了灌溉水的浪费。根据相关专业统计,我国当前农田灌溉水利用率不足50%,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70%~80%。这一水利工程滞后现象影响农民自身收益的同时亦严重威胁了我国的粮食安全。
1.2工程管理职权不清,农民参与度低
在过去,我国对于建成的农田水利工程多采取“谁用谁管”的粗放式管理模式,未设立专门的工程运行安全与养护部门对水利工程的使用进行监管,一些地区的水库、渠道、堤坝等处于完全无人管理的状态,严重的甚至已经完全荒废。与此同时,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服务的农村地区,由于人们思想觉悟不高,多认为水利灌溉工程是国家修建的,农民只需使用即可,无需对其进行维护,从而导致一些农民在水利设施的使用时随意性极强,甚至为一己之私,对水利设施进行损毁。比如,有人为方便用水,私自在渠道上开凿缺口或随意挪移机泵、闸门等。这就导致了农村水利工程只建不管、运行混乱的现状。
1.3工程建设与运行资金匮乏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有效运行必须依靠一定的资金作为依托和保障,这些资金一般多来自于水费收入与用水户的自行募集。但前者由于长期以来国家水费政策的限制,使得其收取价格往往低于成本价格,加之部分用户的少缴、避缴现象使得水费收入难以满足工程运行需求;而后者,由于牵扯众多使用者,在如何募资和募资金额多少上往往难以达成统一,尤其是在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募资行为更是无人响应。这种情况下即使一些地区组建了地方性的水利设施运行管理机构,也往往因为资金匮乏等原因陷入困境,严重的甚至被迫解散。
1.4专业人才缺乏,思想认识不足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中,基层管理人员多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不具备相应的业务水准,且缺少相关的具体实践,致使其难以独立开展具备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作。此外,基层管理者在思想认识上普遍存在避重就轻的想法,认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困难,而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
2改善小型农田水利灌溉问题的措施
2.1增强宣传,全民参与
农民作为农田水利工程的直接使用者与受益者,让其认识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并参与到对其的建设保护中是十分必要的。农田水利工程的各级管理机构应当增大面向农民的宣传力度,通过印刷宣传手册、开设电视讲座、举办专项宣传日等多种手段,向广大农户宣传农田水利工程保护与水资源节约的重要性,提升其思想认识,让其自主参与到水利工程的维护与水资源的节约中。与此同时,政府还应联合地方用水户协会等组织,针对农民举办专项培训班,让其学习正确的水利工程使用方式。此外,在水利工程的修建上政府还可参考“南充模式”,引入竞争机制,通过设立“谁参与谁使用、谁积极谁优先”的原则,全面调动农户的主动性。
2.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充足的资金是确保农田水利工程有效运行的必要保障,政府应当采取多种途径加大针对小型农田灌溉的资金投入力度,其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一是政府财政中拨出部分款项充当农田水利设施兴建与维护的专项资金,为水利施设的运行提供基本保障;二是积极引进社会资金,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地方农产品加工等农业相关企业投资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三是针对水利工程服务对象,开展用水户募资,以前期投入替代后期使用费用,并依据投入比例,分配使用权与优先权。
2.3实施管养分离,促进专业人才培育
在明确农业水利工程权责关系的基础上,实施工程管理与养护的分离,将水利工程的日常维护保养任务与相关人员从政府管理主体中剥离出来,组建市场化的养护企业,推动农业水利设施运行养护的专业化发展。此外,政府还应组建培训班,针对水利施设的管理人员与养护人员开展业务强化,促进其相关专业技能水准的提升,从而为基层农业水利设施的高效、高质运行提供必要保障,改变以往低效滞后的管理状况。
2.4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伴随水资源的日益匮乏,节水灌溉技术成为了确保现代农业高产、高效、优质生产的有效手段。政府应积极宣传节水灌溉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帮助农户树立起“节约用水、保护水源、高效用水”的观念。以实现农业长久生态化发展和水生态环境稳定为准则,以“水资源高效使用、水环境有效保护、水经济持续优化、灌区持久稳定发展”为目标,通过对降水、地下水、地表水等水资源的综合考量分析,探究农业生产用水高效调控机理,构建现代化的节水灌溉理念与模式;借助对农作物生长需水规律与农田环境因素之间的互动效应的分析,掌握节水灌溉条件下的农田生态环境容量;借助对农田水肥运移规律的研究,明确“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水肥调控模式。最后再结合精准灌溉技术、灌区水节约管理技术,构成适用于我国国情的现代化罐区综合节水灌溉技术。
2.5制定灌区可持续发展战略
灌区水综合管理的方针要基于灌区整体规划,并以“节水、生态”两项内容的主线,建立灌区发展的长效机制。在实际工程建设中,要切实落实所制定的灌区水管理制度,保证灌区水资源能够安全、环境、景观、文化与经济几个方面都有大幅度提升。在制定与落实灌区发展机制基础上,灌区水资源管理还应建立有效的水资源管理系统,运用智能化的科技手段,以灌区水资源分布特征为基础数据,分析灌区水资源与生态灌溉演化机制,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智能化系统对灌区水资源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历年数据分析预测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水资源情况,进而进行远程调控,实现对灌区水资源的智能化管理。智能化系统在分析水资源演化规律中,还可与灌区水生态文明相结合,实现人、水与生态的完美结合。
[中图分类号] [TV-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0229-01
2013年10月24日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发改委杜鹰同志提出:“推动完善各类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强化项目实施技术指导和事中事后监管。明晰农田水利设施产权,进一步调动农民和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健全管护机制,保障农田水利设施持续发挥效益。”因此,推动和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上新台阶,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提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平,为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没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这也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特别重视的基本原因。
一、水利工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指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推动经济发展时,要同时考虑对社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否有利。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现实。坚持“节约优先”“合理开发”“优化配置”的原则,不断丰富和完善治水思路。全面协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核心理念,协调好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统筹城乡水利发展,统筹考虑水资源问题,统筹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不断探索,不断实践,走现代水利之路。有了水利,才能扩大灌溉面积,同时配合增产措施,农业才可能大幅增产。这就要求我们要重新认识水利的意义和作用所在。
二、水利工程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战略部署,总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经验,深入分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临的新形势,今后一个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特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态势,以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中心,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以改变粗放生产经营为关键,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与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依靠科技进步,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水资源, 突出重点,抓住本地区的重点问题,实现重点突破。同时,应统筹兼顾,点面结合,分步实施。规划要根据区域自然条件状况,掌握生态环境变化的规律,在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实事求是的确定相应的目标和采取的措施,应在经济、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三、水利工程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
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工程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农田水利投入不足,水利管护机制不健全等一些问题依然存在。
近年来,水利工程建设呈现出快速发展、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持续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农业水利建设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形势对农业水利建设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概括来说就是要实现水利现代化,就是要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来指导农业水利,用现代设备、材料装备农业水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水利,用现代经营管理方法来管理农业水利。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策略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必须大力加强,积极发展。农业水利工程要想取得更好地发展,不只要解决思想认识、科学管理、资金投入等一系列问题,还必须解决很多技术问题。为此,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应重点研究节水、节能、节约投资的技术措施。在促进农业生产中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将农业水利工程科学技术提到新的高度。
2.1加大对水利规划和前期工作的投入力度,按照“开工---推进----储备---论证”的思路,多规划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条件、优化配置节约保护水资源、改善生态和水环境的项目,重点做好流域综合规划,包括生态建设、灌区节水改造、河道综合治理、水源地和地下水保护等项目建设。
2.2水利工程建设,一是要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制定完善县乡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制定“集中连片、整村推进”分年实施计划方案。二是加快防洪除涝工程建设。推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全面实施江湖堤达标工程。三是要解决人员工资及维修养护经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2.3统筹安排工程建设,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与农业最为密切的水利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利工程必须顺应农业的发展趋势作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提高农业生产和减灾能力。按照水源、渠系、田间工程统筹规划、配套实施的方式,进一步促进农田水利建设。结合已建和在建的水源工程,加快建设一批灌区工程。继续积极推进重大骨干水源工程前期工作,着力增强区域水资源调控和防洪抗旱排涝能力,保障农业用水需求。
2.4大力推广节水灌溉,保护水土资源。因地制宜大力推广普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减少灌溉用水量和污染排放量,缓解资源环境约束。严格限制水资源过度开发及地下水严重超采地区扩大灌溉面积和新上高耗水项目。继续加强重点区域生态治理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促进休养修复部分耕地。
参考文献
在季风性气候的影响下,在旱季需要对农田进行灌溉,在我国农村地区建设了很多小型的农田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具有储水的功能,可以将水资源引入农田,能够更好地保证农作物的产量。但是我国的大部分农田水利工程修建时间较为久远,农田水利工程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不利于增强农业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文章在研究过程中,就对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找出了我国水利工程存在的管理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
1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水利设施陈旧
我国的大部分农田水利设施于20世纪建成,水利工程的使用时间已久,而且当时水利工程的修建标准较低,导致了现在我大部分农村地区存在着水利设施老化的问题,影响了农田抗旱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在春季,农作物在播种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季降水较少,倘若灌溉水源不足,就会影响到农业生产的进行。
1.2投入资金较少
我国水利设施的修建,主要筹资方式是国家投资和民众自筹。国家对水利设施的投资较少,而且投入资金不能及时发放,从而导致了农村地区水利建设资金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利于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
1.3缺乏水利工程的养护机制
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没有对水利工程进行专门的养护。由于水利设施修建时间较长,当时修建的标准比较低,因此很多水利工程现在已经年久失修,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这样一来就导致了水利工程不能投入到农业生产过程中,水利工程的作用也不能很好地发挥。
1.4缺乏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监督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主管部门的监管,很容易产生工程质量不合格的问题。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在水利工程修建过程中加强监督管理,切实保障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
2如何解决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问题
2.1加强资金投入
要想更好地促进农村地区水利工程的建设,就要加强建设资金的投入。水利工程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和农户个人,由于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会对农业生产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国家应该考虑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特殊性。国家不仅要加大对大型水利工程的投资,也要将一部分资金投入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中。各级政府也应该根据当地的生产条件和气候状况,合理规划农村的水利设施,这样才能保证水利工程修建资金的合理利用。
2.2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
农村地区水利工程设施年久失修、缺乏维护的现状普遍存在,为了更好地提高水利工程的使用效率,就要制定出水利工程的合理养护制度。当地政府应该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义务劳动制度的方式,自发组织村民定期对水利工程进行养护。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村民对水利工程的养护意识,能够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的使用质量。
2.3加强对水利工程修建的监督
要想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就要保证水利工程项目修建的质量,在小型水利工程的修建过程中,要建立对水利工程修建的合理监督机制。当地的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对水利工程的修建过程进行实时监督。在水利工程修建之前,相关部门要审查水利工程的施工图纸,当图纸通过审核方可进行施工。在水利工程修建完成之后,要根据相应的标准,对水利工程进行质量验收检查,这样才能提高水利工程修建人员的警惕性,能够更好地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
2.4强化村民的责任意识
0前言
由于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所以很容易导致水旱灾害频发,为了能够保证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通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来调节水资源的分布,保证农业生产安全。但是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不到位,所以导致无法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1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必要性
1.1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人类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摄取食物的方式来维持生命活动,农业活动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吃饭穿衣的问题。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粮食供应能否满足人民的需求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大量的生活消费资料尤其是粮食或者蔬菜的供应,那么社会的发展就会停顿不前,国家的政治会动荡不安。无论是古代的“重农抑商”或者是现代的“三农发展”,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由此可见农业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加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够保证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三农问题包括农业、农村、农民的三个问题,也是我国社会改革与建设的根本问题,只有加强对于农业形势的稳定发展,才能够促进其他行业的稳定发展。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农业、保护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认识到农业基础地位,把握农业的发展水平,不断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够保障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加大对于农产品的正常供给,促进农业生产的合理开展,推动工业发展,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使广大农民朋友感受到改革开放、民族富强所带来的福利,形成和谐稳定发展的社会氛围。
1.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关乎农业生产质量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的过程中,能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首先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水资源的灌溉,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发展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人们往往寄希望于风调雨顺来保证粮食的丰收。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人们可以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来保证农业防灾减灾水平的提升。通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能够在丰水期蓄水、在枯水期放水,合理的调节水资源分布,稳定农业的生产,保证粮食作物得到合理的灌溉,才能够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关乎到水资源安全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于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非常严峻,为了避免水资源危机,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稳定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加强对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这样才能够保证水资源不被污染。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于灌溉用水量的管理,通过将新增水源全部用于非灌溉面积来保证灌溉的效率,所以要加强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不足
2.1管理方式粗放,建设标准不足
我国很多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于建设时间比较长,导致整体的建设效果不理想,而且这些水利工程由于缺乏管理与维护,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运行效果无法适应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求。很多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往往由当地村镇政府进行管理与维修,由于当地的政府不够重视导致很多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处于荒废状态,面临淘汰的问题,这样的管理方式就造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无法满足实际的农业生产需求,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2.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不明确
在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历史机制的影响,所以很容易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产权归属存在问题,这样就造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责任无法有效落实。尤其是在实施以后,造成乡镇村集体管理水平不足,很多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往往因为责任不明导致建设之后无人管理,不仅造成了财政资金的浪费,也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其使用的效果。
2.3管理职责不明确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于管理比较简单,缺乏相应管理制度,导致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过程中没有能够切实的维修与维护,造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受到影响。另外很多的农民朋友认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属于集体,对于自身来说意义不大,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比较大的随意性,缺乏责任意识,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过程中,为了自己的方便甚至存在开凿缺口的行为,对水利工程进行破坏。这样也会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质量受到影响。
2.4资金投入少,工程运行难
由于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缺乏资金投入,导致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能力、施工技术等方面受到影响,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来说其自身的建设质量和建设等级都要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另外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之后很多的农户抵触用水收费的情况,导致水费很难回收,甚至无法满足水资源的使用成本,这样就导致水利工程的资金来源比较少,很多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属于公益项目,所以不能够主要依靠农户共同负担,这样就导致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存在问题。
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策略
3.1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
在小型农田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于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从上到下全面开展,无论是相关的政府部门,还是广大的农村群众,都能够加强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恰当的管理,保证水利工程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得到精细化的发展。在加强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大宣传,对于相关的人员进行积极的技术引导,强化相关人员的理论知识教育,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整体质量,另外还应该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进行重点分析,加强相关的管理举措,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整体收益。
3.2明确产权主体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之后,必须要明确工程的产权主体,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落实管理职责。通常来说对于乡镇投资建设的水利工程,必须要归乡镇所有,为广大农户提供有偿服务,而对于村集体投资建设的水利工程来说,则必须要归全体农户所有,如果是农民自己投资建设的水利工程,则农户必须享有小型工程的所有权和受益权,完善自建、自有、自用、自管的所有权明确体制,保证农民权益不受侵害。
3.3加强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参与力度
首先在小型农田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积极让广大农民群众自觉的参与到管理的过程之中,通过印发宣传手册或者是张贴海报的方法来宣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另外还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让广大农民群众认识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并且自觉的针对水利工程的使用进行管理,保障人人参与,积极响应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环境,最后要积极引导全体群众参与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
3.4加大资金投入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农村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呈现出完善化。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直接影响着农业种植工作及农业畜牧业养殖工作等,对农民切身利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有效缓解洪涝灾害及干旱等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毁坏性灾害。因此,政府及相关水务管理工作部门需要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为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及稳定增长提供有效的保障。
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问题
1.1建设计划不完善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中,由于未能全面性、综合性考量农田水利工程技术、农田水利工程社会效益等方面,使得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计划缺乏有效性;同时,因未考量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范围及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等,使得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定位存在着不恰当性,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存在着随意性及盲目性,实际的建设效果及运行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直接制约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1]。
1.2实际投入不足
农村经济方面的限制促使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经济发展理念得不到有效统一,同时收入来源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很多地区的维护工作大多属于停滞发展状态,存在着非常大的隐患。从目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维护工作来看,政府主要承担着建设费用及维护费用,但由于县级财政较为紧张,无法满足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需求及维护需求,使得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众多安全隐患,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问题非常严重。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策
2.1政府需要构建高效管理工作机制
国家需要提高认识,认识到农田水利工程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各级政府工作部门需要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经济投入。政府及相关税务管理工作部门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机制,实现城市、农村水资源的统一性管理,坚持统筹兼顾,实现水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完善水资源管理工作体系,明晰事权,为构建协调有效的水资源管理的工作机制提供有效保障,为农田水利工程正常运行提供保障[2]。
2.2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督工作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财产,社会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质量管理,提升农田水利工程质量,为国家、农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保障。由于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农田水利工程建筑材料、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促使工程质量方面存在着非常大的问题,对农民群众利益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害。因此,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过程中,需要重视质量监督工作,技术管理工作人员也需要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政府工作部分需要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有效落实管理工作,尽可能发挥工作人员的重要作用,为农民群众根本利益提供有效的保障。
3结语
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田水利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却仍然存在着非常大的问题,直接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工作效力。为了能够为农田水利工程运行提供保障,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监督工作机制,提升工程建设资金使用效率,重视农田水利工程维护工作,保证规划的合理性,实现建设透明化,提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巨大优势,为农业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