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商业文化素养

商业文化素养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2-29 16:25:5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商业文化素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商业文化素养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素质教育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由于目前高职院校在产业文化和商业文化建设方面的长期缺失,导致在人才培养方面过分强调了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产业文化和商业文化培养的缺失是目前高职教育的瓶颈之一。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l0一2020)》也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要求。教育部袁部长提出了文化育人策略,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鲁昕副部长提出了文化三进的要求:“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1]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我们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身不熄的燃烧下去。”[2]由此可见,在高职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渗透产业文化和商业文化势在必行,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实践。

二、产业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内涵

(一)产业文化的内涵

现代产业文化主要包括先进企业文化、先进行业文化、劳动者正确的工作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以及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制度和舆论环境。现代产业文化既有遵纪守法、责任意识、注重质量、团队合作、坚守诚信等先进的工作价值观,又有现代产业科学的生产方式、合理的劳动组织和规范的管理流程等核心内容。它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制度之母,也是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的主要内容[3]。

(二)商业文化的内涵

商业文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商业与文化的有机融合体。商业文化的基本结构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商业产品文化,任何物质产品不仅是表现出物质形态,而且体现了一定的精神特征,没有精神的物质产品几乎是不存在的,这是商业文化的物质层面;第二个层次是商业制度文化,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商品经济领域的各项制度和规定,任何一项制度和规定都是与这个社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第三个层次是商业观念文化,是指人们在商品经济中形成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价值标准、道德意识、认识能力等,没有任何商业行为能够不受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4]。

三、“产业文化进校园,商业文化进课堂”文化育人改革与实践

为了加强高职院校的产业文化和商业文化建设,推进文化育人工程,培养学生的产业文化和商业文化素养,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以市场营销专业为改革试点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与实践。

(一)“双化”课程改革构建文化育人理论平台

“产业文化进校园、商业文化进课堂”为高职课程改革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视角。而“双化”课程改革是构建文化育人不可缺少的理论平台。基于产业文化进校园、商业文化进课堂的视角,笔者认为高职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制定、课程内容开发、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环节均应融入产业文化和商业文化元素,如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团队合作精神是一种以顾全大局、相互协助、相互信功企业的影响,国内企业十分重视团队精神,主要集中体现在培养全体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归属感、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使企业产生真正的内动力。”[2] 因此,本专业也选择一些专业核心主干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等。以《营销策划》课程为例,本课程以团队项目制的形式来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自由组建一支5-6人的团队选取相应的产品进行一系列的实际营销策划活动,并让学生在开始学习本课程之前就签订了“诚信策划协议书”,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就能够深入理解企业的团队合作精神、诚信文化等,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文化素养。

(二)校企双向文化融合构筑文化育人实践平台

要将产业文化和商业文化引入高职校园和课堂,与该文化的重要载体企业是密不可分的。只有跟企业进行双向融合的深度校企合作,才能为校园文化建设和文化育人提供可实践的平台。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在这方面进行了诸多改革探索与实践。主要有:

1.与优秀企业“联姻”,为校企文化融合育人搭建桥梁。

要想实现校企文化融合共同实现文化育人,首先必须要有富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进行合作。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与诸多蕴含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进行了“联姻”,如富有“勤恳、节俭、活跃、创新”精神的沃尔玛公司、崇尚“家”文化的娃哈哈集团和“合作创造财富,学习创造进步”的奥康集团等知名企业,为实现校企文化融合育人搭建了非常好的桥梁。

2. 开展校企合作主题活动,为校企文化融合育人搭建平台。

为了将这些优秀企业的优秀文化融入到学生的文化教育中,本专业与这些企业开展了诸多校企合作的主题活动。其中影响较大效果较好的是每年一届的“大学生赢在职场挑战赛”。该项赛事是与诸多知名企业合作开展的。如今年我们与娃哈哈集团合作开展了“梦想启力 赢在职场”大学生赢在职场挑战赛。该项赛事以个人为单位展开实战销售比赛,参赛选手实战销售娃哈哈集团的新产品“启力”(全部竞赛销售产品由娃哈哈集团提供),第一阶段以销量做为考核标准,达到销售目标即进入第二阶段的营销大赛答辩环节。获胜选手可以赢得到娃哈哈集团进行实习的机会,并获得企业营销实战培训。通过此项竞赛,学生通过实践深入体验了娃哈哈集团“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精神,锻炼了自己的实战营销技能;而同时娃哈哈集团也通过此项竞赛对自己的新产品启力进行了很好的宣传,并从此项赛事中挑选到了优秀的营销人才作为培养对象,可谓一举多得,校企双赢。

除此之外,本专业还与优秀企业开展了“企业大讲坛”等主题活动,不定期邀请优秀企业代表到院校给本专业学生开展有关企业文化、创业精神等方面的讲座,对学生进行产业文化和商业文化价值观的教育。同时,我们还经常带领学生参观知名企业,如奥康集团、康奈集团等,让学生实地体验优秀企业的优秀文化和职场氛围。还在企业里开展别开生面的校企学生座谈会,让学生与企业领导员工进行深入的互动交流。此外,我们还与沃尔玛公司、银河证券等知名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办班,让企业相关人员到学校为该培训班学生进行授课,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多管齐下双化融合构筑文化育人拓展平台

1.在专业建设上植入产业文化和商业文化内涵。

本专业在专业建设上植入了产业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内涵,将产业文化和商业文化植入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不仅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了相应的企业文化等介绍产业文化和商业文化的课程,还十分重视各个实训室的职场文化建设,将一些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和商业文化的精髓等布置到实训室中,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生动形象的职场文化氛围,做到上课如上班。同时还让学生真正切实到企业中进行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等,真正融入到企业文化和商业文化之中。

2.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突出产业文化和商业文化经历。

教师对学生有着榜样示范的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学生。因此要培养有产业文化和商业文化素养的学生,首先就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产业文化和商业文化素养。在此方面,本专业一是在引进教师时就十分重视教师的企业经历,优先录用具有丰富企业经验的高学历人才作为本专业的专任教师。二是定期有计划地安排已经在编的无企业经历的教师到相关的合作企业进行下企业顶岗实习,增强该教师的产业文化和商业文化素养。三是安排本专业教师与知名企业家进行“朋友式结对”,加强本专业教师与企业家的沟通与交流,进一步提升相应的文化素养。四是送本专业教师外出进修学习培训,增强对产业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学习,不断提升相应的文化素养。

四、结语

高职院校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作为高等教育属性要注重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发挥,其文化传承创新应与自身的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彰显职业性,形成高职教育独特的文化传承内涵和特色。在实际工作中,应着力推进“产业文化进校园、商业文化进课堂”。职业教育在注重规模扩大的同时应该进一步提高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提高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的能力。高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是新型工业化的主力军,面对更加自主更加个性化的青年一代,面对日益加快的技能革新,面对日益凸显的劳资矛盾,提高学校和企业的产业文化水平,把产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实现优秀产业文化进校园,优秀商业文化进课堂是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刘文、李晓梅.高职语文教学对接企业文化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36):242-234

[2]孙红云.服装专业项目教学与企业文化深度对接的探索[J].中等职业教育.2012(5):39-40

篇2

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就是艺术设计,它同样也是文化、美学、社会学、哲学等方面的融合,有着实用性、跨学科性、集成性等特点,从某种角度上说是一种大文化,具有很强的学科综合性。因此,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不但应当具有造型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也应当加强心理学、社会学、表演、法学、综合艺术、地理、历史、哲学、民俗学、新闻学、数理、文学、美学等方面文化知识的储备,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既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知识,便于创意设计,又可以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其自身素质的提高,对其精神境界的提升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加强专业素质教育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而言,其通过学习艺术设计学可以提高专业素养。设计艺术学主要包括艺术设计史和设计理论等方面,这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但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忽视了这类课程的教学,一些学校甚至放弃了此类课程的教学。这两门课程不仅能使学生明确设计观念,更为重要的是能使学生达到更高的专业水平,使学生成为懂得市场和社会经济规律、有一定的创新精神的人才。实践与理论并不是各自存在的,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不但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应当关注其基础理论与相关专业知识的交叉学习。若忽视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暴露出后劲不足的弊端,进而失去发展机会。为此,教师在进行艺术设计教学时。不但要关注理论知识的教学,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计算机辅助软件的应用能力以及动手能力。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应当以实践性和实用性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合理设计教育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充分理解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艺术设计作为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该专业学生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能够负责具体的管理、施工和设计,成为真正满足社会需求的实用型、技术型人才。

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86-02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应当以具有明确的职业岗位能力为培养目标,以市场营销领域的分析、人才市场的分析为前提,以生源分析和办学条件分析为基点,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重要检验标准,按照“适应与超前”相结合的原则,培养各行业和各企业有关市场营销岗位需要的、能胜任相关职业岗位群工作的、技能型应用性中初级专门人才。由此可见培养具有现代商业头脑、商务技能和商人素质的高级营销人才是中职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应努力追求的目标。本文试提出“商业头脑+商务技能+商人素质”(简称“三商”)人才培养观和概念模型,分析“三商”人才培养的教育意义,并给出“三商”融合的课程体系。

一、“三商”营销人才的概念和模型

为了整体表述对“三商”人才的认知结果,通过对十几年销售工作经验的整理、几年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知识的学习心得和几年教学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出市场营销“三商”人才的概念模型(见图1)。

注:1.商业技能是“三商”人才的基础、商人素质是核心是灵魂、商业头脑是发挥才干的中枢。2.商业头脑是知识与实践的结晶,商业技能是能力的表现,商业素质是知识与能力内化于人的身心形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3.商业头脑是思想力、商务技能是行动力、商人素质是胜任力。“三商”人才就是具备商业头脑、商务技能和商人素质的人才。

其中,商业头脑即商业思考力,是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和能够准确的判断市场发展趋势的智力表现;是正确分析市场、捕捉商机的能力;是通过对经济形势的准确分析制定正确的营销策划方案的能力。商业头脑是营销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之一(判断力);是营销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市场分析能力、市场策划能力)。商业头脑的习得需要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的磨炼。商业头脑的具体表现是懂经济、识时务、明法理、熟悉行业、了解市场。

商务技能是从事商务活动因具备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信息收集、分析的能力,市场调查和分析的能力,商业策划能力,商务沟通、谈判、推销与签约的能力,商品采购能力,物流配送能力,公关宣传能力,商业经营与管理能力,贸易能力,客户服务和供应链管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一个具备了这些商务技能的营销人员有可能会成为优秀的高级营销人才。

商人素质是经商者把知识和能力与商务活动规律有机结合内化于身心形成的一种优秀商人特有的品质和素养。人格素养(诚信、责任、同情心、重义轻利、独立品格等);精神素养(创新精神、意志力、竞争意识、激励力等);道德素养(家庭伦理、社会责任、职业道德、法治思想、民主意识等);文化素养(学习习惯、文化修养、科学素养、人文关怀等);职业素养(团队意识、工作态度、实效观、敬业精神等);身心素养(生命观、生理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力、美学等)。商人素质中很多都是营销人员应具备的优良素养,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营销人才必须要加强商人素质的修炼提高个人的素养。从我国职业教育的角度来看,应特别注意提高学生人格素养中的重义轻利和诚信、精神素养中的创新精神和激励力、道德素养中的职业道德和法治思想、文化素养中的学习习惯、职业素养中的敬业精神和身心素养中的社会适应力。

二、培养“三商”人才教育的意义

一个优秀的营销人才未必是一个优秀的商人,而一个优秀的商人则一定是优秀的营销人才。营销界非常流行的一句话是“先做人后做事”,这句话也被大家公认为成功的营销人应当遵守的原则。培养“三商”人才就是即培养学生做事也培养学生做人。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我国把“知识、能力、素质”作为面向21世纪的教育观。国际教育界则提出“学知识、学做事、学做人”教育的三个基本要求。知识需要通过学习去积累,能力是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训练和实践锻炼形成的,素质是把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形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因此,培养具有商业头脑、商务技能和商人素质的“三商”营销人才,是“知识、能力、素质”的国内教育观和“学知识、学做人、学做人”国际教育观在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中的具体实现。

篇4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279-01

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然而,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化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大趋势,人们传统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生产方式、文化理念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市场、资本对现代文化艺术生活的腐蚀力量日益强大,大众的艺术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完全被异化、洗脑,艺术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种商品。这就开启了“过度商业化”的恶性循环模式。“过度商业化”会导致文化艺术生活的糜烂,及艺术作品质量的下降。

一、当代艺术作品的“过度商业化”问题

这些年来,尽管部分传承者在极力挽救,但仍然无济于事,昆曲的没落,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八声部复调音乐的消逝绝迹,民族精粹的魅力依然抵不过《小苹果》对大众的吸引,抵不过“过度商业化”的强大腐蚀。自宋祖英的金色大厅演唱会后,维也纳金色大厅开始成为国内某些人镀金宣传的场地,到那里“镀金”成了中国文艺团体和艺术工作者的梦想。据统计,短短的8个月时间曾有 133个中国文艺团体和个人演员登上这座“宝殿”施展才华。可当地媒体根本不关注他们,而且观看其演出的观众也是屈指可数,往往是两拨同去“宝殿”镀金的中国演员互作彼此的观众进行捧场,金色大厅实质已成为中国演员自娱自乐的“卡拉OK厅”。

多年前,有位叫田丰的作曲家为振兴民族音乐,来到云南,办起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用四年时间将一些民间老艺人和有歌舞天分的孩子召集在一起,传教一些濒临灭绝的民间歌舞艺术,以传承保护民族文化。后传习馆因一系列原因由盛而衰彻底解散。田丰本人也因官司败诉,积劳成疾得肺癌病逝。田丰曾提出“求真、禁变”的原生态音乐观念,对于原生态的民族音乐应该去真正的保护、发展、传承,而不是以商业化为目的。可是当时没人理解,他去世后才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在社会过度商业化局面下,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是那样的无力,田丰老先生的故事再次反应当代中国艺术界过度商业化现象的严重,他们已丢失艺术的本质――“求真”。

前段时间,云南省文山县坡芽村的坡芽歌书巡演又是一个例子。坡芽歌书本身是81个符号组成的81首壮乡情歌,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音乐工作者们却将采集到的蓝本进行改编,为适应商业化需求,迎合大众口味,将原本的单声音乐加入许多西方和声,并到处巡演。作为创作,这是可以的,但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不再是真正的原生态作品,而是一种商业化下市场奴隶。

二、应对策略

针对国内艺术界现在存在的这种过度商业化现象,搞艺术的人应引起足够重视,莫让我国的艺术发展之路成为一大笑柄,成为他国人茶余饭后的笑料。在此基础上除了提高自身艺术素养外相关的社会部门也应引起足够重视。

第一,艺术能够带来市场经济效益,而市场某些时候也能推动艺术的前进,但这一切的正常运行需要一个完善制度和环境,如果市场环境出问题了,那艺术必然出问题。所以确立完善相关方面制度,确保艺术与市场能够相辅相成就显得尤为重要。制度的确立就要根据艺术自身的特点,确立一个标准,一个度量,防止艺术作品的过度商业化。艺术家们的作品有时也许并不是真正的“求真”,有些作品往往是为了迎合大众低俗的审美、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票房而作,实质上就是一种艺术与市场的病态结合。

篇5

当代社会,传媒文化代表一种市场经济文化,它具有主动改变商业行为的特殊能力。而当我们把他作为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时,却忽视了传媒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我们的商业思维和意识导向,同时也忘记了他主宰着商业媒介的生存与发展。正如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在他的《社会学》一书中指出,“社会现实不仅影响着我们追求的目标,而且最终会影响我们走向这个目标……社会学关注的焦点并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行为所赖以发生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如果说商业思维是一种行为,那么传媒文化就是这种行为依托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一、传媒文化的特征

1.信息属性――大众化

传媒文化主要是从感性或者形象的角度来传达信息,为了打破类似于语言等的隔膜障碍,使得信息的传播在商业领域中脱颖而出,所以,在传媒文化传播模型中必然得以加强的就是信息源层面的内容;此外,受众层面包括预定的、资的和实际的消费者,他们成为被潜移默化影响商业行为的主要载体。例如耐克的影视广告以“纯粹体育精神”的名义,借用其“全球化”和“无国界”的特点,在世界上不同地方进行着“特类”消费文化的宣传和推广,由此改变和影响着相当数量群的受众者在商业行为上的变化。

2.语境属性――非时空限制

传媒文化通过特定媒体(例如电视等)进行的谈话取消了语境,创造了新的话语场,讲话者(即信息传达者)对语境进行了精心和严格的控制。在商业化社会里,传媒不仅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新兴产业,而且成为具有独特社会功能和精神影响力的大大小小的集团。这些传媒集团利用它掌握的话语权,构织起一个经过筛选和过滤的媒体话语空间,凡是生活于这个空间的人都无法摆脱它的支配,无时无刻不受其制约和框范,成为社会时尚和文化潮流的风向标,在自然而然中便影响着商业行为的判断导向。

3.表述方式属性――单向性、惟一性

由于传媒表述的方式主要是独白式的,而非对话式的,这就造成了其表述方式是单向性的。传媒文化倡导由观众自我建构的形式,传媒广告建立的符号影像为他们提供了在消费场景中的自我想象和建构,真实的形象和虚幻的想象交织在一起,开始了传媒文化视觉文本与商业行为密切“亲和”的关键一步。

二、商业行为和传媒文化的关系

传媒文化和商业行为的关系,首先是依托在物质层面。即过于重视对物质的兴趣,而对非物质因素则不够重视;其次,两者的关系也在于资本(或特殊投资)的关系――传媒文化就是通过提供这种特殊投资转变的潜在可能,把个体资本的不平衡通过形象的手法体现出来,并重新建立一套象征资本体系,让人们看到转变的必要和可能,从而影响他们作出选择和判断。

1.消费符号化

商业时代是个形象的时代,是个通过标榜自我形象,彰显个人风格的时代。传媒文化对商业行为的形象符号化的导向作用,是广告商打开与消费者沟通的重要渠道。

2.话语权力化

在商业行为的意识形态中,有着一个话语的环境,传媒商们用各自不同的基调来推广自己的产品、服务、形象等,新的商业思维也应运而生。例如在美国上映的票房极高影片《航班蛇患》,没有靠剧情、表演、制作等传统的硬性标准脱颖而出,而是由一场事先张扬的网络狂欢先声夺人,从实际效果来看,《航班蛇患》的确营造了一个开放的创作空间:邀请网友参与创作思路和台词的讨论,片尾曲从群众的原创作品中投票诞生,甚至,为了契合网友创意,影片在杀青半年后特意补拍了更为血腥的镜头……这是较为典型的传媒手段影响决策商的思维定势和行为判断的案例。

3.思维时尚化

进入商业时代,传媒文化的出现解放了受众者对时尚的追求,其高端的媒介特性更是带来了对阶级性的逾越。通过传媒手段,无论哪个阶层的个体都可接受到消费文化的信息,需求的欲望都可以通过消费的方式逐渐实现。所有这些都是在科学的名义下进行的,传媒文化于是有了对商业行为的量化过程,进而带来的是对商业思维的深层影响。

三、传媒文化对商业行为的负面影响

1.从片面追求利润与利益的“释放心态”中产生畸形的商业行为

毋庸置疑的是,传媒导向对商业思维领域构成了现实的威胁,由此形成的商业意识也裹挟而来。“三鹿奶粉事件”无可争议的事实证实,纯粹利润导向是一个最有害的商业信条,有时甚至是致命的伤害。因此,传媒文化在最大限度宣传他的“商业游戏规则”时,社会道德底线是一个决不能忽视的因素。

2.对社会虚幻反映造成的商业价值判断误区

消费者在传媒文化的宣传和引领下,已开始不仅仅满足于商品实用价值所带来的舒适和方便,而是越过它们,直指商品背后的符号意义和象征价值。与其说他们是在消费商品,毋宁说是在消费商品的符号意义。受众者在传媒对消费、享乐、欲望合法性要求的表达下,浑然忘却了日常生活的真实图景。可见,必须矫正虚幻传媒导致商业理性的缺失,摒弃这种“集体无意识”行为。

3.由潜意识的接受认可而导致的商业文化危机

在当代全球传媒发展战略中,发达地区的企业通过媒介和营销,对不发达地区通过传媒进行商业文化的侵略和扩张。面对这股不可抵挡的潮流,人们往往看到的是观念的先进、技术的先进,而本土商业文化的优良特性,在全球化的压力下阵地渐失。例如在“三鹿奶粉事件”中,一些者不失时机地站出来喊话:“在这场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的灭顶之灾巨大风波中,外资婴幼儿奶粉品牌做到了独善其身。为什么外资奶粉品牌能做到独善其身,中国本土的民族品牌就做不到呢?” 但事实却是,香港检测中心验出6款雀巢奶粉也含三聚氰胺,超级市场全线停售这6款雀巢奶粉。所以,借助现代传媒尽快打造出民族的商业精神品牌势在必行。

四、消除传媒文化对商业行为负面影响的对策思考

1.建立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切入

传媒文化对商业行为心理定势的形成起着重要的舆论导向和文化暗示作用。首先,传媒载体在经营层面保持竞争的同时,必须形成积极向上、客观理性的商业舆论环境。其次,针对当前迅速膨胀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必须对媒介信息实行必要的控制,强化商业信息流量,形成信息合力。第三,要慎重对待“洋文化产品”,严把质量关。总之,要努力使传媒文化引导合理商业行为,在传播消费信息的同时不忘人文精神的传递,加强商业行为的文化心理引导,在开放的信息环境中实现商业思维的优化。

2.建立创新机制:从理念上切入

传媒文化是当今社会最重要、也最普及的沟通和交流手段。现代商业行为和消费意识,很多都来自于传媒渠道,这就要求传媒素养必须提高改进。美国传媒素养研究中心对传媒素养作出了一定界定,就是指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因此,需要努力寻求在坚持有民族特色的商业价值观的前提下,找到与“市场文化”的结合点、兼容点,从而达到提升理性商业思维能力,健全商业文化精神的目标。

3.建立系统机制:从手段上切入

美国一位传播学者说:“人类是否能享受到他的好处,主要取决于我们运用它的智慧是否能与发明它的智慧并驾齐驱。”当前,应当建立国家管理调控一体化的传媒文化协同机制。对媒体文化的调控从社会层面上可分为三个方面:即国家权力系统的调控――主要是国家运用权力机构对媒体的功过进行奖惩以及对媒体文化发展的方向给予必要的引导;社会的调控――主要是社会各阶层、各社会组织和团体对媒体施加多方面的影响;受众的监控――主要指广大受众的监督,其主要作用在于:一是慎重处理好传媒文化的意识形态性与商业消费性二者关系;二是正确处理传媒效益和商业效益的辨证关系,形成具有民族品牌特色的传媒文化和商业文化。

参考文献:

[1](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张志安许海妹:今天,你该怎样看电视[J].黄金时代,2005,2

[3](法)尚・布希亚:物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22

篇6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2.077

我国的教育方针要求:“受教育者应在德、智、体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现今,在高职院校提倡素质教育,其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出适合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业性人才。而高职商科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商务素质,学校只有把学生的商务素质全面提升了,才能使学生能尽快的适应社会,适应企业的需要。

1 高职商科专业加强学生商务素质的重要意义

在很多发达国家一直以来把从商人士的商务素质作为基本的素养来看待,他们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从小就在培养、鼓励学生自食其力的商业精神。而在我国,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即便是高职商科专业的学生的商务素质,也都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

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由于商科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经济类基础知识,以及在校期间能够有短期的顶岗实习经验,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很快胜任,从而得到了很多企业的认可和好评。然而,作为商科学生要想在事业上走得更加长远,应该更加注重除了知识以外的商务素质的培养。

所谓商务素质,指的是从事商务工作的人员,在工作中必须要具有的商业才能和优秀的素质,它主要包括对市场的洞察力、对风险的感知能力、经营管理、企业谋略、财务核算、营销策划、项目服务等专业的技能,同时也包括竞争意识、行业规则、高尚人格、诚信意识、意志坚定、善于反思等优秀的人格。而据调查了解,百分之九十以上商科学生认为商务素质对于高职商科学生很重要,同时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学生认为学校对学生商务素质的培养缺乏重视,应大幅增加商务素质教育课程,营造校园中的商务氛围。

据资料显示,商务素质完全可以从后天的教育及生活环境中学到。商务素质的培养有助于人在商业社会中发展自我提供强大的驱动力,没有这种驱动力,商科人才很难适应多变的、复杂的商业环境。因此,以提高高职商科学生的商务素质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任务来抓,作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来抓,以便于培养出更能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人才,从长远发展来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高职商科学生商务素质养成的教育途径

2.1 商务意识的培养和商务氛围的建设

追根溯源,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潜意识里受到文化的支配,这种文化底蕴会无形的主导我们的言谈、行为。因此,我们要想提高商务素质,就要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融入浓厚的商务文化的因素,使学生在商务文化熏陶下逐渐养成良好的商务素质,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商业社会的发展需要。

高职商科院校要从整体校园氛围来营造、强调重商的思想。学校应在教育上重视对学生商务道德、商务意识、商务品质的培养塑造。要让学生明白诚实守信是从事商业所必备的基本品质,是现代商业的道德基石。从培养学生的商务意识出发,学校还要重视实用技能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效果对比。在不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在学校内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简单的商业活动,以达到实战效果。商务素质的培养如果离开了浓厚商业氛围的熏陶,又从何谈起呢!

2.2 构建适合商务素质养成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要想提高学生的商务素质,就必须构建起适合商务素质养成的课程体系,使商务素质养成教育贯穿商科学生的课程体系,使之成为人才培养的主线。由于商务活动有它特有的规律和要求,所以我们为了确保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紧跟商业发展的步伐,就要在课程设置上下功夫,多用实用、丰富、鲜活的商业案例做课堂教学,使学生能与时代相融合。

(1)开设一些除基础课以外的高层次的商务管理的选修课,并要求学生在三年内必须保证每年要修满一定的学分,这样可以有助于学生从始至终的去理解、感悟“经济”的概念,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商务素质层次。

(2)开设实训课程,在原有实训室的基础上做好教学规划内的实训练习后,再加设更多的商务素质方面的实训。通过实训来带动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根据专业的不同举办不同的技能比赛,以提高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商务素质;同时也可以开设商务情景模拟课程,模拟不同的商务场景,用以锻炼学生在真正的商务会议、商务宴请等场合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再有可以利用企业中的真实项目来训练学生对策划案以及一些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

(3)开设人文素养方面的课程,在教授学生经商技能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学生品质的提升。商务素质不仅包括必备的专业知识,还包括合作、公平、竞争、尊重等人文素养。人文素养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不会被一些利益诱惑,防止学生走弯路、迷失自己,可以树立正确的三观。

通过人文素养课程的学习,要培养学生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培养学生从事商务活动时要遵守秩序,要有拼搏进取的精神。同时要培养学生协同合作的精神,要懂得在平等、民主的环境中建立协作关系。现代商业运作是建立在团体效能的基础上的,要想充分发挥团队的合作力量,就必须充分尊重团队中的每个人,让他们在平等、民主的团队中合作,去实现现代商业活动中的双赢关系。

(4)开设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课程,商务素养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想有效的落实就必须有学校课程作为一个载体和平台。因此,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课程设置,要与企业深入合作,了解企业岗位群对专业知识水平、知识结构的要求,以及它的发展趋势,以此对课程来进行合理的规划。在校企合作课程中,可以聘请企业家为学生上课,让学生零距离的感受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的文化以及商业道德等课本上学不到的内容。学生在和企业人士接触的时,可以直销企业的纪律、商业的准则,从而让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到自己的不足。

(5)为学生提供以经济管理技能和商务素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平台。商务素质最终要落到实践中去应用,也要在实践中去不断的培养和巩固,因此只有学生到实践中去锻炼了,才能从中领悟和体会到商务素质的真正内涵,也才能更好的促进商务素质的养成。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公益活动等,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诚信、公平、合作、包容、竞争等精神,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社会使命感。其次在引导学生参与到商业调研、策划等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为学生自觉树立良好的商务素质打下基础。

3 打造“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以确保学生商务素质的养成

在国外的商科院校里,任教的老师大多数来自于实战队伍、商业的前沿阵地,都是企业里的优秀人才,他们每年都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企业工作,他们给学生授课时,讲授的内容不以课本为准,而更多的是来自实战经验。而国内教师大多是难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育岗位,没有企业工作经验。然而,商科教师的商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商务素质教育的成败。因此,培养高职商科学生商务素质,必须提升教师的职业性,包括教师的专业素养、实践能力、知识结构等方面,只有具备这些的教师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商务素质。

从我国高职商科教师的从业经历来看,我们现在亟待解决的是增加教师的企业工作经历、积极参与企业科研项目、实施校企合作项目等方式来弥补教师在实践经历上的欠缺,从而达到培养“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加强高职商科院校学生商务素质教育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岚,周劲松.高职院校建设校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2]潘虹.浅谈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0,(9).

篇7

虚实失据,文化心态浮躁。虚拟与现实交织的网络文化,打破了传统文化地缘性的禁锢,形成了数字化、虚拟的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全新文化生态。网络的文化生产过程实际上是将人置于虚拟情景下的精神生活过程,网络生存具有虚拟与现实的双重性。一个错误的观点是虚拟世界的产品不会影响现实社会,然而,问题的复杂性在于现实与虚拟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由虚拟的人物角色,虚拟的城市社区和虚拟的财富建构的虚拟的网络社会是对传统文化形态最直接的挑战,网络拟态下的社会伦理、人文关系形成的偏振视域扭曲了现实物质文明的客观社会性,社会传统文化的聚合力在虚拟与现实的钟摆效应中逐步消失,由此引发的网民本体意识迷失,形成了弱质的文化心理智能。网络激愤的情绪宣泄与文化深沉的本质格格不入,文化的生产流于表浅的形式,肤浅的产品显然难以承续文化的庄重,试想,文化大气象的浮躁怎么能够孕育文化品牌的血脉呢。

商业文化盛行,主体文化精神迷失。工商文明高速推进,主体文化的商业色彩日渐浓厚,网络社会市民文化兴起,功利价值盛行,注定了现实文化缺乏深远的道德追求。品牌文化的生产是一种思想自由和行动严谨的精神洗礼,而网络的商业性决定了它必须迎合市民的口味,网络社会市民呼啸聚集,没有行动的一致目标,更加缺乏文化的理想。所谓的网络信息技术正改变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环境的时空关系,个人的意志不断被强化,重商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潮兴起,追求经济利益在越来越多的人身上成为主导价值观念,如今文化精神越深刻,越难以流行,传统文化精神和价值观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传播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品牌经营

全球网络传播体系的逐步扩张给中国的文化经营提出了许多富于挑战性的问题。网络拥有技术创新和媒介整合的优势,以及丰富的人文资源,理应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为培植文化品牌提供良好的条件。强国的文化须具有积极向上的大气象,要有强势的文化品牌及更高的精神追求。美国大片的自由主义思潮,日本动漫的人文精神,包括最近流行的韩剧,无不承载着一个强盛民族的精神冀望和文化自信。文化强国通过文化品牌战略消除了民族间的隔阂,为经济发展和政治空间拓展扫除了障碍,不仅如此,文化产品的推广拓宽了市场渠道,本身也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潜力,精神性与物质性二位一体,强势的渗透力岂能小觑,其影响的深度、远度当为国家发展的战略之翼。

首先,打造文化品牌须坚守民族的文化理想。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不仅是促进社会进步,增进国家认同感,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中坚力量,也是重要的生产力资源,作为政治、军事、经济之外的重要力量和手段,在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时,一方面要大胆开放文化市场,积极交流,勇于吸纳,同时必须坚守自己的文化理想,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谐发展。网络传播下的文化的经营充满挑战,但也是重要的机遇,网络媒体在全球文化传播和国家软力量竞争中的地位特殊,制定网络传播的长远战略,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使网络媒体成为先进文化最为直接的创造者和文化安全的维护者,促进政治清明,引导民众乐观生活,逐步提升全民的文明素养。

其次,做强媒介品牌,为文化品牌成长构建战略支点。媒介与文化相互依存,中国的网络媒体要树立全球意识,从国家文化发展的视野严格管理和积极引导传媒文化的方向,坚持文化市场的改革,从大局出发,以我为主,稳步推动。现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也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利用网络媒体的整合优势,将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融合成有机的整体,充分利用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展开文化营销,把灿烂的中华文明的种子传播到世界各地,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只有做强媒介品牌,我国的网络媒体才有可能掌握全球文化传播的主动权,否则,让国外媒体为我国受众进行议程设置,我国的文化市场就会陷入被动混乱的局面。

篇8

上海文化、浙江文化和江苏文化均属于江南文化,基本特征非常相似,正所谓文化相通。这些相似的内容构成了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基本特征。长三角区域文化在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正是由其基本特征决定的。合作创新是长三角区域文化的核心、精髓和灵魂。长三角区域文化主要是通过创新主体对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发挥重大持久、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一、长三角区域文化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关系

本文论述的区域文化主要是指具体地域的人在长期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积累、积淀而形成的思想理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态度、生存精神、道德信仰、行为准则等。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不过是一种强化人的生存的机制。当然,它是对作为其载体的人影响和作用最重大的强化机制。文化几乎成了人生存与发展的唯一依靠。我们根本无法想象今天的人能够摆脱文化而生存下去。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文化是价值认同的思想基础。

考察沪苏浙三地文化发现,基于开放包容、务实诚信的合作创新是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长三角区域文化的核心、精髓和灵魂。而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创新。因此,长三角区域文化对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就具有重大而持久的影响。这正是本文特别强调从区域文化的视角研究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根本原因。长三角区域文化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关系,在本质上主要是地域文化和创新主体的关系,是文化与人的关系。

一方面,长三角区域文化塑造着长三角区域创新主体的创新文化素养、创新文化底蕴、创新文化意识、创新文化精神及创新文化境界。另一方面,长三角区域创新主体推动和促进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发展,丰富着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创新内涵。文化浸润、潜行于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所有活动细节中,但它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稳定、富有生命生机活力的精神体系。文化是依靠内在的生命机制自然发育、自然生长的,一种文化的成熟、成型需要漫长的时间。制定、实施文化发展战略是追逐文化速成、文化速效的做法,不符合文化发展规律,也违背了文化的本性,很容易也极可能会伤害文化自身。文化发展战略充其量适合于物质层面的文化。当前流行的“浙江精神”、“江苏精神”,不过是浙江文化、江苏文化的意识形态化的表述方式。其实,我们能做的只是尊重文化内在本性,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继承并发扬已有的区域文化历史传统,吸收和借鉴区域之外一切有益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文化养分,进而创新区域文化。

创新文化对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具有重大持久的影响。所以,不应把文化仅当做普通的环境要素,对文化的本质、地位和作用需要重新认识。创新文化的主要特质包括容忍失败、宽容叛逆、敢冒风险、崇尚创新等。优秀的创新文化不是三天两日就能够成就的,也不是几个人振臂一呼就能确立的。优秀的创新文化是一个区域内各阶层人士长期以来共同探索、不懈追求、锐意进取的结果。它既是历史的产物,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长三角区域在开展创新的过程中,政府对创新行为的大力支持;产学研之间的合作创新;法律体系对创新行为及成果的保护;教育培训机构对创新精神的大力弘扬、对创新意识的不断强化、对创新人才的大量培养,这些都反映了该区域优秀的创新文化的丰富内涵。它们将提升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水平,使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具有持久强大的内生性比较竞争优势,对其他区域创新系统具有显著的引领和示范效应。

二、江南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江南”的概念“江南”既是一个自然地理区域,又是一个社会政治区域,更是一个文化区域。在历史上,“江南”始终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地域概念,也来没有一个公认的界定。近代所说的江南,通常是指今天的苏南和浙江一带。1992年长江三角洲经济协调会的15个组成城市(上海、南京、扬州、镇江、南通、泰州、苏州、无锡、常州、杭州、湖州、宁波、嘉兴、舟山、绍兴),与明清时期的“江南”所包括的地区相比较,其行政地域的主体部分(指苏南的苏州、常州、镇江、南京,浙北的杭州、嘉兴、湖州以及上海)几乎完全重叠。由此可见,今天的“长三角”是由明清时期的江南各府发展而来的。

(二)江南文化的主要特征

以吴越文化为底蕴和渊源的江南文化,是以苏南的苏锡常、浙北的杭嘉湖以及上海为核心区域的长三角地区人民通过千百年来的积淀、融合、凝聚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江南文化是世世代代江南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和繁衍生息的精神动力。从吴越文化到江南文化到今天的长三角区域文化,一脉相承,但也有明显的阶段之分。吴越文化古朴刚野,但也柔雅;江南文化柔弱文雅,但也烈性。正是南方的吴越文化吸收、融合了北方中原文化的一些成分才形成了江南文化。江南文化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在不断的融合与扬弃中建构起内涵丰富的文化体系,至隋唐其主要内涵已渐趋稳定。

江南文化的主要特征表现如下:

1.崇文重教。江南地区历来崇文重教,吟咏成风,鸿儒巨子层出不穷,明清时期则登峰造极。江南人温文尔雅,知书达礼,讲理性,善思考,守秩序。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使江南地区人才辈出、社会进步、经济繁荣。

2.诚信合作。江南人诚实守信,善与人处,把诚信合作视为安身立命之本和商业经营之道。江南地区地域相连,人缘相亲,联系密切,来往频繁。在此基础上,诚信合作造就了江南地区的繁荣繁华。

3.谦和礼让。江南人不仅重文,而且重商。懂经营,善交易,在商业活动中谦和礼让,即使与人争执,亦柔声细气。这种品德使江南人不仅赢得了良好人缘,而且抓住了宝贵商机。商人追求和气生财;官人显得和蔼可亲;文人崇尚平和淡泊;长者具有高风亮节。

4.求精务实。江南人在农事上精耕细作,在经商方面精打细算,在传统手工制作上精雕细刻,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精益求精的态度。江南人崇尚务实,反对空谈,脚踏实地,进取向上。

5.融合开放。独特的水乡环境,优越的海陆区位,使江南人具有开放的胸怀和融合的气度。江南人虚怀若谷,宽容大度,像水一样随形就势,灵活亲和。千江百川归人大海。江南人拥有大海的胸襟和气魄。

三、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基本特征

江浙沪地域相连,人缘相亲,导致了经济相融、文化相通。上海文化表现出海纳百川,兼收并蓄,融汇中西,善于扬弃,乐于标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英雄不问出处;精明诚信,重视契约,遵守规则,讲究规矩;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吸收外来思想观念,不断创新,追求卓越;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造,讲求实效。江苏文化表现出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发挥长处,把握时机;眼界开阔,思维敏捷,活力旺盛,心态开放;四民同道,义利兼顾,互动并进;善于通变,富于创造;开放多元,交融互补。浙江文化表现出智慧灵巧,开放包容,敢于创新,自强不息,注重功利。

从上述可以提炼、概括出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基本特征:

1.开放包容。上海文化中的海纳百/if,兼收并蓄,融汇中西,善于扬弃,乐于标新以及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吸收外来思想观念;江苏文化中的眼界开阔,思维敏捷,活力旺盛,心态开放以及开放多元,交融互补;浙江文化中的开放兼容,在本质上都反映和体现出开放包容的特征。江浙沪三地相互开放,也共同对外开放;江浙地区内部各亚文化区之间也相互开放,对异质文化因素少有排斥,表现出包容的气度和胸怀。只要有意义有价值,人们都愿意吸收进来,化作本土文化成长的养料。同时,人们也乐于对自身的原有文化作出适当的改进与完善。

2.务实诚信。上海文化中的精明诚信,重视契约,遵守规则,讲究规矩以及讲求实效;江苏文化中的四民同道,义利兼顾,互动并进以及善于通变;浙江文化中的注重功利,在本质上都反映和体现出务实诚信的特征。人们不仅重义,而且重利,从实际出发,追求实效。务实而不务虚,工商亦本,崇尚经世致用。在商业活动中,人们诚实守信,戒欺戒诈,信誉第一,品牌至上,努力打造百年老店。正是务实诚信的品格为该地区长期的经济发达、商业繁荣和世面繁华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3.合作创新。上海文化中的不断创新、追求卓越;江苏文化中的富于创造;浙江文化中的敢于创新,在本质上都反映和体现出合作创新的特征。创业创造都是创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更是创新。创新通常不是孤军奋战、单打独斗,而是联合起来,通力协作,共同创新。合作的人们,哪怕是文化背景存在差异,也能够以开放的胸怀包容接纳,求真务实,以诚相待,相互信任,精诚合作。所以,合作创新是建立在开放包容和务实诚信的基础上的。不能相互开放包容,不能彼此务实诚信,合作创新也就失去了前提,合作创新也就无法实现目标。

四、区域文化在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长三角区域文化在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由该区域文化的基本特征决定的。合作创新是长三角区域文化的核心、精髓和灵魂。长三角区域文化主要是通过创新主体对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发挥重大持久、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长三角区域文化对政府部门的影响和作用

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合作创新内涵塑造着长三角区域各地各级政府官员队伍尤其是主要负责官员的创新文化素养、创新文化底蕴、创新文化意识、创新文化精神及创新文化境界。由他们协调联动所主导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在合作创新文化方面获得了充分、持续、永久的保障。其中,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整个区域提供了全面的公共服务,大力推进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创新内容。

(二)长三角区域文化对高校院所的影响和作用

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合作创新内涵塑造着长三角区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研发机构的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文化素养、创新文化底蕴、创新文化意识、创新文化精神及创新文化境界。由他们精诚合作所主导的智力支持、知识生产、科学原创、技术发明和研究开发在合作创新文化方面获得了充分、持续、永久的保障。其中,打造一流的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创新内容。当然,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区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水平,也是他们的创新使命。

(三)长三角区域文化对工商界的影响和作用

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合作创新内涵塑造着长三角区域的创业者、职业经理人(包括企业各级管理人员)、企业家以及商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商界精英)的创新文化素养、创新文化底蕴、创新文化意识、创新文化精神及创新文化境界,强化着他们的创业创富精神、企业家精神、商业精神及商业文明传统。由他们跨区联合主导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在合作创新文化方面获得了充分、持续、永久的保障。其中,区域合作创新文化将促使企业加强与高校院所的密切合作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核心主体,成为研发投入和产出的主力军,成为研发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进而创造巨额商业利润的重要力量。

(四)长三角区域文化对社会中介组织的影响和作用

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合作创新内涵塑造着长三角区域的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和培训机构的创新文化素养、创新文化底蕴、创新文化意识、创新文化精神及创新文化境界,由他们作为纽带和桥梁主导的服务创新在合作创新文化方面获得了充分、持续、永久的保障。在合作创新精神的感召下,在行业定位和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他们将为官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创新发挥独特的作用,拓展合作范围,丰富合作层次,深化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效率,促进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更迅速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终为凝聚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主体、提升合作创新的水平做出独特的贡献。

(五)长三角区域文化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和作用

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合作创新内涵塑造着长三角区域的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创新文化素养、创新文化底蕴、创新文化意识、创新文化精神及创新文化境界,由他们统一筹划主导的金融服务创新、长三角金融一体化、金融经济协调联动发展以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在合作创新文化方面获得了充分、持续、永久的保障。长三角区域的金融机构将促进沪苏浙三地金融资源跨行政区的流动和配置,推进区域内金融组织、制度、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实现区域经济金融协调、稳健、可持续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创造条件不断消除制约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各种障碍,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实现金融的区域性联动,为区域创新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实现区内各方的互利互惠、共荣共赢。

(六)长三角区域文化对创新资源布局的影响和作用

篇9

一、媒介批判力与媒介内容提供之间的博弈难题。

从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文化开始向俗文化、商品文化快速靠拢。影响到媒介内容上,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了一种直接的经济关系。这促使媒介内容必须满足尽可能多的受众的需要从而换取利润,从而导致了大众的好恶直接引导着文化生产。但问题是现代社会的大众在精神上倾向于浅层次的消遣愉悦与感官上的刺激愉悦。伯明翰学派的重要学者约翰・菲斯克提出:“通俗文化是由民众创造的,而并不是由文化业生产的。”①

经济高速发展与民主进程相对缓慢形成两极对峙的格局,从而导致消费主义畸形发展甚嚣尘上。②在这种氛围下,消费与休闲就意味着种种狂欢与的体验,这是一个新的、更为民主的、花花公子式的、充满着美女与绅士的城市。人们只是需要快乐,人们习惯并期待一种模糊的、无深度的、没有中心的、不能提供甚至也不需要提供真实世界基本意义的生活。③通俗文化、商业文化、消费文化之间融合,人们的消闲时间注重精神的浅层次娱乐与生理上的及时行乐的刺激,从而排挤了严肃文化、高雅文化。这是消费时代都市人对媒介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共性追求特征。于是,媒介内容开始向商业文化转型,在这种情况下,纸媒介从文字、图像符号上刺激人的欲望;广播热线从听觉来刺激人的本能欲望,而电视从三个方面来刺激人对物质与本能精神生活的欲望。斯麦兹的“受众商品论”就很通俗地说明了这个问题,要吸引受众看广告,就必须以制作电视节目为诱饵,而这个诱饵就是要做得适合他们的低俗趣味。

如今,我们的媒介生产内容存在着严重的低水平状态,这种内容上的低水平状态是向商业社会向消费对象妥协的结果。拉扎斯菲尔德在《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一书中指出,当大众传播的社会目标与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社会目标就会被商业性大众媒介所抛弃。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里,大部分媒介被推向市场求生存,其虽不能抛弃社会责任与正面宣传为主功能,但可以对之进行弱化,即尽力躲避政治意识形态的敏感区,而向庸俗文化区域过渡。

那么,如果我们加强对媒介批判能力的培养,就会造成接受者对现有大部分媒介产品的否定;同时媒介批判力提升后需要有高质量的媒介内容为其提供阅读或视听上的保证,但由于上述最主要的原因,我们暂时还无法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也无法较完善地做到这一点。是将就我们的现有媒介内容,还是不放弃我们的媒介素养教育,两者之间的取舍以及均衡都是难题。

二、媒介批判力与外来媒介文化之间的博弈难题

无论是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还是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论”,都指出了文化霸权存在这一事实。文化冲击主要指“我们先前已有的价值观和坚定的核心信仰遭到了重大冲击”。④

对于外来文化冲击的严重现状,不用理论阐释仅以身边情况就足以说明:科学上我们推崇西方,人文学科上引经据典也是言必称西方。西方大片的被推崇,英语的至高无上地位,以及英语学校、专门的英语培训机构在我国的遍地开花等,对部分人而言,已经形成了外国的文化、制度、经济、文明都比中国先进的整体认识。

当国民观念以及在生活行为中都开始向对方文化靠拢的时候,我们再只谈媒介素养教育,要我们批判地接受外来媒介文化产品,这种纯政治意识形态的教化肯定软弱无力。对于西方国家的文化产品,在已经受到我们大部分接受者自觉愉悦地接受甚至崇拜的情况下,我们如何来应对冲击,教育必不可少外,更重要的还是要有优于人家的媒介文化以及其他文化。但如何创造出优秀的媒介文化则暂时无法给出答案。

在全球化社会,讲究交流融合,讲究抵御与借鉴并举,好的办法就是用自己的文化占领接受者的思想领地,但我们拿什么文化来占领。而这个占领不能是直白地泛政治化的宣传,因为,有媒介批判力的受众根本不吃这一套,倒会像霍尔所说的三种解读方式之一的“对抗式解读”。所以,我们说抵御其媒介文化产品,抵御其意识形态的瓦解,就必须有自己的东西,否则,怎么能培养媒介素养。即使真培养起来了,又如何面对我们拙笨的宣传内容?这也是难以处理的博弈难题。

三、媒介批判力与本土新闻之间的博弈难题

我国的媒介功能定位与媒介批判力素养的培养存在的微妙关系,是很容易理解的事实。郑保卫教授认为,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是“它能使普通民众掌握媒介传播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使自己真正成为媒介的主人,成为媒介的主动驾驭者,而不至于只是充当媒介传播的被动接受者”。林爱兵教授认为,我国的受众是很好的接受者,却不是很好的分析者、判断者和批判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受众长期以来,一是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二是我国长期单向度的宣传模式,造成分析的懒惰。尽管学者对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阐述各不相同,但其主要内容不外乎两个方面:一、增加对媒介的了解,学会以批判的意识接触媒介的信息;二、掌握与媒介交往的常识,懂得合理地运用媒介完善自我、服务自我。

如果我们强调培养受众的媒介批判素养,这些具有媒介素养的新一代受众就会用批判意识来阅读我们提供的新闻信息,其对本土新闻的批判性接受,造成的一个悖论就是对我国本土新闻媒介提供的新闻信息以及媒介文化产品的批评性解读。那么,在这种受众面前,一部分媒体所提供的新闻以及我们有些宣传理念就会面临挑战,也就存在着传者与受者的博弈状态:传者希望受者不加批判地接受其宣传意图,而受者则会对接触的新闻信息进行批判性的解析解读。接受者的批判性解读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待新闻产品不再是你怎么灌输他就怎么不加分析地接受,而是批判地接受;所以,媒介素养教育保持在什么程度上,怎样处理其与本土新闻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

“当人们学会了认识媒体文化是如何传达那些令人难以忍受的有关阶级、种族、性别、性的压迫的再现(进而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时,它们就能够与媒体文化的作品拉开批判性的距离,从而获得超越其文化的力量。这样获得的力量可以有助于推进一种对社会组织的更为普遍的怀疑,也可以帮助诱导人们参与激进的政治运动,为社会的转型而斗争。”⑤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受众此时所固守的不再是接受主义,而是怀疑主义了,这个问题也许是政府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如果说,我们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媒介批判能力主要是培养受众对外来媒介文化产品与新闻信息的批判能力,从而抵御其影响,这也是不可能的,如果这样,它就不再是媒介素养教育,而是我们所说的马列价值观、新闻观的宣传教育。批判力的培养结果是一个双向的结果,受众不可能对一方面的媒介文化产品具有深刻尖锐的批判接受能力,而对另一方面的媒介文化产品无条件地不加分析地全盘接受,两套完全不一样的评价标准很难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主体者的意识中。

我们的本土新闻媒介在新闻信息的处理上还是存在很多不言自明的问题。如何处理媒介批判能力与我国本土新闻信息之间的问题,不是一个部门或学科就能给出可操作性办法的。所以,这一问题同样是一个只能模糊对待的问题。

我们指出的三个问题并不是为了反对媒介素养教育,或认为其已无力回天、无能为力。只是为了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媒介素养教育很有必要,但如何按其本意来推行媒介素养教育,就会发现要么自己会处于迷惑的境地,要么就只好对其进行另一种诠释,可见,切实有效可行的操作方式因上述原因,良方确实不好找到,两者的博弈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注释:

①[英]尼克・史蒂文森著:《认识媒介文化》,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②张斌:《电视剧与文化研究》,《现代传播》,2006(5)。

③扈海鹏:《解读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④[英]理查德・D・刘易斯:《文化的冲突与共融》,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篇10

大千世界千姿百态,新消费主义的消费结构和审美现象也是一本万殊的。在现代市场体系下,纷繁复杂的审美现象不只是传统审美文化哲学所倡导的一个本质,同样层次、同样境界的审美现象共同体现了本质事物的多元核心,消费结构的变换不会也不可能共同实现着一个审美的目的,因为有多元的本质,可能一种审美现象有若干本质解说的变动。消费结构审美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在层次上有别于精英文化,而是存在于审美的质的规定性已经被时代所突破,雅俗无法统一在传统观念美的旗帜下了。高雅艺术和通俗文化之间,不仅有量的区别,在日常消费结构刺激下,生活中的审美境界与非审美境界之间则更是具有截然不同的感受角度,甚至有着质的区别。技术力量向艺术生产的本体性渗透,表面化的意向是技术操纵了设计,其实是整个消费结构设计系统工程的重建。研究深刻变化中的商业设计素材,已经是设计师更加重要的设计意图的根基。

随着全球贸易化的进程,各国间的交往日益扩大,市场经济运行方式日趋多样化,贸易往来更加自由。计算机的应用在改变世界,世界因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日益缩小,文化艺术也因网络而走向融合。在保留传统民族商业文化设计艺术呼声的同时,商业文化的综合形态正在逐步形成。崭新的传播学观点适时提出了超文化性理念,认为必须抛弃“旧的划分、分割世界以及线性分析的模式,转而采用蛛网式的思想形式”才能与信息化的进步要求相适应。用传统审美的眼光看民族建筑,我们自然要以飞檐翘梁和拱斗画栋而自豪,但是随着眼界的扩大,令我们惊叹的泰姬陵、艾菲尔铁塔以及纽约自由女神像同样是标志性智慧设计表现力的奇迹。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哲学强调立刻承认正在发生的东西,并试图从中揭示人们审美方式在新事物刺激下的微妙变化。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远程门诊、手机银行,甚至依照模特的示范购买流行的衣服款式、染发等一切不同于以往的新鲜的商业化设计元素正在出现。一键之捷让人重新回味起缓慢的进展,各类商业设计信息的重复性唤醒了对独特个性的欲望,选择的无限广播和迅即到达,使人感到真正需要理性来管理自己被激发的欲望。

传统的商业美术设计的艺术形象塑造是讲究典型化原则的。艺术设计师们忽视运用个体审美体验的创作原则很可能造成人物形象的单薄乏力,很难为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启迪和印象。商业艺术设计的典型化原则是以塑造高、大、全的消费品意图为主要的设计开发取向,而后现代主义的商业艺术设计元素则主线与大众消费文化合流,商品化设计塑造倾向于平民化,追求世俗性的甚至不惜采纳有缺陷的性格品类,新产品开发的方法讲究消解中小躲避崇高,创意艺术形象具有明显的非典型化倾向。完美无缺的设计可能很可敬,但并不可亲。而有缺陷但并无瑕疵的设计更具有单纯感,虽然显得丑陋,却是一般大众愿意接近的消费结构。

后现代主义的商业美术设计主张简化认识的复杂内容,因此主张用信仰取代认识。而信仰具有超越时间的特征,重新发现信仰的价值有着积极的作用。就商业艺术设计创作而言,它主张重新审视新消费主义文化的信仰和欲望领域,超越传统的一元化认识局限,倡导美向艺术以外的问题开放,重新打造商业设计美学的跨学科结构。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媒介将成为历史,广告、美发、服饰,包括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设计都纳入审美范畴。偶像们提供现代的审美标准和生活方式,规定了大众新消费主义商业文化的走向,致使商业广告设计也加入到偶像的生产之中。体育和时装等亚文化形态融为一体,为不同主张的观众塑造跨越国界的偶像。

此外,后现代主义商业艺术设计认为表象化应让位于商业设计的行为艺术,商业设计创作和欣赏的界限逐步淡化渗透,消费的受众可以直接参与体会创作乐趣,表现的方式更加丰富和贴切消费结构本身。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商业美术设计哲学命题处在变动中,充满了相悖和矛盾。20世纪70年代后,工业革命时代的竞争宣告结束,代之而起的是知识经济的竞争,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积极的意义上来看,民主化进程的逐步发展,社会组织结构日益向着平面方向演进,集权政治让位于民主政治,家庭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商业艺术设计重心更是向女性偏移,它倡导商业艺术价值的哲学性要以更加平和的态度,面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无序形态的变化。人们一方面参与高技术的竞争,提倡适者生存,并以成功作为评价社会生活的标准。设计师应该比以往更加关注宗教问题、健康医学、文学与环境、伦理、种族偏好,甚至等问题。另一方面,消费结构中出现的享乐主义明显增加,强度也在逐渐蔓延。享受生活是每个当代人的权利,异质、相对、变化或许为我们所格外需要。当代社会意识潜在地要求反中心文化和边缘化改革。边缘化的主张有助于组织成员游离于激烈的权利竞争之外,充分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宁静乐趣,纵使实现这一状态要以经济上的损失为代价。它主张放弃商业美术设计宏大理论,不要奢谈空洞抽象的艺术本质,放弃我们心理上始终的依托,使自己身处于商业活动之外。后现代主义商业艺术设计同时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得一向被认为是崇高和高雅的艺术打上了当代商品经济的烙印。它强调艺术的大众性,消解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精英情结,主张重新利用民族文化资源,采用通俗的日常生活化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业艺术消费的普及。但同时也彻底否认了传统文艺的美学追求、文化信念和设计师意识规则,形成行为反常的怪异追求和迎合社会大众文化素养低俗趣味的倾向,导致了古典主义的衰落。我国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哲学像庄子哲学一样,本质上是一种超功利性的人生审美商业设计哲学。历来研究传统美德美学的大多数设计师,把注意力集中在“顿悟”“灵感”说上,而较少从总体上把它作为审美人生哲学来加以探索和估价。追求审美的超功利性,是一般商业艺术设计的哲学文化的主要特色。历史上,禅宗讲无念为宗,本质上要求超越生死是非个人功利目的,从而达到一种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和谐统一的高度的心灵自由。无念,既是一种超功利的审美人生态度,同时又是心灵高度自由的审美境界。这些哲学思想,如今还一直被融入我国艺术设计师的设计语言,而深厚的东方文化孕育下的中式审美,同样也有着道家、儒家等深刻的哲学烙印。我们的设计师多数因为艺术训练根基的原因,把以禅宗文化为代表的中式传统文化积淀的个人素养当作消费结构超功利的审美设计哲学,以此为出发点,总体审视了中式传统文化作为人生哲学的本质意义:把消除人的异化作为设计哲学评价主题,把获得高度的精神自由作为目的,把无念作为人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真正无念作为自救的途径,不是与世隔绝,心如死灰;所谓斩断尘缘的无念,是要求商业艺术设计师积极纵身于尘世生活,却又不为尘世生活中的种种物质欲念所束缚,保持一种高度的心灵自由。无念,就是要追求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唯是审美,故而以精神自由感为矢的,唯有超功利,方可达到精神自由这一矢的。审美与超功利的统一,构成无念的本质内涵。因此,超功利的精神自由是中式设计师艺术哲学的核心思想。但是这精神自由必须是建立在主体内心体验之上的个体与自然、与社会、与客观规律的高度和谐的统一,因而它也是一种商业设计审美的精神自由。因此,我们可以说,传统市场的审美观念是一种具有巨大吸引力、充满着智慧的超功利的审美消费结构的哲学。正是这一点,使消费水平与艺术设计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这一点,凡是追求像纯艺术世界观那样美丽的人生的消费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传统文化作为自己消费意识的指路明灯,使传统的商业设计艺术仍存在一定的生产空间。

由于这些消费结构的残余,一些设计师长久以来一直认为精神现象以及审美现象是独立于科学领域之外,实际上这是没有商业艺术设计科学素养的人的愚昧无知。对于今日仍落后于世界经济潮流的我国商业艺术设计美学而言,其弊端在于存在主观主义倾向,即艺术知识的创作生产中的天才崇拜倾向,是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态度去体验艺术和审美对象的,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意识去抽象理解审美真理的。我们知道:美不是实体,而是“美本身”,因此“审美是什么”不是语言学问题,语法不能解决符合不符合实际的问题。科学不是靠语法来发展的,设计师的审美性知识是一种面向个人的知识,让人凝视自己,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发自己的审美能力的知识。这种知识不应成为设计师感性与理性的对抗,个体对社会的抗拒,英雄主义对庸人哲学的批判,新消费结构的设计不应该形成对经典的崇拜和规范的恪守,在自我本位的实现之外提倡社会性利他主义。从艺术美对现实丑的接纳和消解入手,阐释“化丑为美”的审美机制,从而推演出现实丑同艺术美的单向转化,其适应性、准确性,与激发的意念、习惯,都在向我们显示不久的将来在商业艺术设计的古老产业里会产生彻底的改变。消费结构变化中的商业艺术设计趋势只能顺势而为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商业设计美学要成为真正的科学必须走出哲学本身。

消费市场体系的商业艺术设计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以加强人的社会化属性这一功能而具有事实上的审美作用。商业艺术设计作品能够唤起受众参与社会生活的心理满足感,或者是显示出参与社会生活的情景和气氛,这种“唤起”“显示”作用就是商业艺术设计对受众的美之所在。车尔尼雪夫斯基从具体生活现象中发现美,他的“美是生活”的命题指的是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参与社会生活是这种消费结构中实践的第—步和基本点。商业艺术设计以浓缩了的时间和空间把受众带入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不仅体验到与这个世界紧密联系的喜怒哀乐,而且获得商业信息和机会组织起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从中获得双向进展:改造客观的消费水平世界,既使其为人所用,又实现人的创造价值;改造主观世界,在掌握规律中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思想,并从精神上丰富自己作为人而应具有的本质。直接显示人们在实践中这种双向进展,就是商业美术设计审美的出发点。根据这一审美出发点,我们可以给商业艺术的设计美下一个概括而又准确的定义:商业艺术的设计之美的素材的提炼是参与生活。

参考文献:

篇11

大千世界千姿百态,新消费主义的消费结构和审美现象也是一本万殊的。在现代市场体系下,纷繁复杂的审美现象不只是传统审美文化哲学所倡导的一个本质,同样层次、同样境界的审美现象共同体现了本质事物的多元核心,消费结构的变换不会也不可能共同实现着一个审美的目的,因为有多元的本质,可能一种审美现象有若干本质解说的变动。消费结构审美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在层次上有别于精英文化,而是存在于审美的质的规定性已经被时代所突破,雅俗无法统一在传统观念美的旗帜下了。高雅艺术和通俗文化之间,不仅有量的区别,在日常消费结构刺激下,生活中的审美境界与非审美境界之间则更是具有截然不同的感受角度,甚至有着质的区别。技术力量向艺术生产的本体性渗透,表面化的意向是技术操纵了设计,其实是整个消费结构设计系统工程的重建。研究深刻变化中的商业设计素材,已经是设计师更加重要的设计意图的根基。

随着全球贸易化的进程,各国间的交往日益扩大,市场经济运行方式日趋多样化,贸易往来更加自由。计算机的应用在改变世界,世界因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日益缩小,文化艺术也因网络而走向融合。在保留传统民族商业文化设计艺术呼声的同时,商业文化的综合形态正在逐步形成。崭新的传播学观点适时提出了超文化性理念,认为必须抛弃“旧的划分、分割世界以及线性分析的模式,转而采用蛛网式的思想形式”才能与信息化的进步要求相适应。用传统审美的眼光看民族建筑,我们自然要以飞檐翘梁和拱斗画栋而自豪,但是随着眼界的扩大,令我们惊叹的泰姬陵、艾菲尔铁塔以及纽约自由女神像同样是标志性智慧设计表现力的奇迹。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哲学强调立刻承认正在发生的东西,并试图从中揭示人们审美方式在新事物刺激下的微妙变化。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远程门诊、手机银行,甚至依照模特的示范购买流行的衣服款式、染发等一切不同于以往的新鲜的商业化设计元素正在出现。一键之捷让人重新回味起缓慢的进展,各类商业设计信息的重复性唤醒了对独特个性的欲望,选择的无限广播和迅即到达,使人感到真正需要理性来管理自己被激发的欲望。

传统的商业美术设计的艺术形象塑造是讲究典型化原则的。艺术设计师们忽视运用个体审美体验的创作原则很可能造成人物形象的单薄乏力,很难为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启迪和印象。商业艺术设计的典型化原则是以塑造高、大、全的消费品意图为主要的设计开发取向,而后现代主义的商业艺术设计元素则主线与大众消费文化合流,商品化设计塑造倾向于平民化,追求世俗性的甚至不惜采纳有缺陷的性格品类,新产品开发的方法讲究消解中小躲避崇高,创意艺术形象具有明显的非典型化倾向。完美无缺的设计可能很可敬,但并不可亲。而有缺陷但并无瑕疵的设计更具有单纯感,虽然显得丑陋,却是一般大众愿意接近的消费结构。

后现代主义的商业美术设计主张简化认识的复杂内容,因此主张用信仰取代认识。而信仰具有超越时间的特征,重新发现信仰的价值有着积极的作用。就商业艺术设计创作而言,它主张重新审视新消费主义文化的信仰和欲望领域,超越传统的一元化认识局限,倡导美向艺术以外的问题开放,重新打造商业设计美学的跨学科结构。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媒介将成为历史,广告、美发、服饰,包括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设计都纳入审美范畴。偶像们提供现代的审美标准和生活方式,规定了大众新消费主义商业文化的走向,致使商业广告设计也加入到偶像的生产之中。体育和时装等亚文化形态融为一体,为不同主张的观众塑造跨越国界的偶像。

此外,后现代主义商业艺术设计认为表象化应让位于商业设计的行为艺术,商业设计创作和欣赏的界限逐步淡化渗透,消费的受众可以直接参与体会创作乐趣,表现的方式更加丰富和贴切消费结构本身。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商业美术设计哲学命题处在变动中,充满了相悖和矛盾。20世纪70年代后,工业革命时代的竞争宣告结束,代之而起的是知识经济的竞争,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积极的意义上来看,民主化进程的逐步发展,社会组织结构日益向着平面方向演进,集权政治让位于民主政治,家庭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商业艺术设计重心更是向女性偏移,它倡导商业艺术价值的哲学性要以更加平和的态度,面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无序形态的变化。人们一方面参与高技术的竞争,提倡适者生存,并以成功作为评价社会生活的标准。设计师应该比以往更加关注宗教问题、健康医学、文学与环境、伦理、种族偏好,甚至等问题。另一方面,消费结构中出现的享乐主义明显增加,强度也在逐渐蔓延。享受生活是每个当代人的权利,异质、相对、变化或许为我们所格外需要。当代社会意识潜在地要求反中心文化和边缘化改革。边缘化的主张有助于组织成员游离于激烈的权利竞争之外,充分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宁静乐趣,纵使实现这一状态要以经济上的损失为代价。它主张放弃商业美术设计宏大理论,不要奢谈空洞抽象的艺术本质,放弃我们心理上始终的依托,使自己身处于商业活动之外。后现代主义商业艺术设计同时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得一向被认为是崇高和高雅的艺术打上了当代商品经济的烙印。它强调艺术的大众性,消解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精英情结,主张重新利用民族文化资源,采用通俗的日常生活化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业艺术消费的普及。但同时也彻底否认了传统文艺的美学追求、文化信念和设计师意识规则,形成行为反常的怪异追求和迎合社会大众文化素养低俗趣味的倾向,导致了古典主义的衰落。

我国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哲学像庄子哲学一样,本质上是一种超功利性的人生审美商业设计哲学。历来研究传统美德美学的大多数设计师,把注意力集中在“顿悟”“灵感”说上,而较少从总体上把它作为审美人生哲学来加以探索和估价。追求审美的超功利性,是一般商业艺术设计的哲学文化的主要特色。历史上,禅宗讲无念为宗,本质上要求超越生死是非个人功利目的,从而达到一种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和谐统一的高度的心灵自由。无念,既是一种超功利的审美人生态度,同时又是心灵高度自由的审美境界。这些哲学思想,如今还一直被融入我国艺术设计师的设计语言,而深厚的东方文化孕育下的中式审美,同样也有着道家、儒家等深刻的哲学烙印。我们的设计师多数因为艺术训练根基的原因,把以禅宗文化为代表的中式传统文化积淀的个人素养当作消费结构超功利的审美设计哲学,以此为出发点,总体审视了中式传统文化作为人生哲学的本质意义:把消除人的异化作为设计哲学评价主题,把获得高度的精神自由作为目的,把无念作为人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真正无念作为自救的途径,不是与世隔绝,心如死灰;所谓斩断尘缘的无念,是要求商业艺术设计师积极纵身于尘世生活,却又不为尘世生活中的种种物质欲念所束缚,保持一种高度的心灵自由。无念,就是要追求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唯是审美,故而以精神自由感为矢的,唯有超功利,方可达到精神自由这一矢的。审美与超功利的统一,构成无念的本质内涵。因此,超功利的精神自由是中式设计师艺术哲学的核心思想。但是这精神自由必须是建立在主体内心体验之上的个体与自然、与社会、与客观规律的高度和谐的统一,因而它也是一种商业设计审美的精神自由。因此,我们可以说,传统市场的审美观念是一种具有巨大吸引力、充满着智慧的超功利的审美消费结构的哲学。正是这一点,使消费水平与艺术设计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这一点,凡是追求像纯艺术世界观那样美丽的人生的消费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传统文化作为自己消费意识的指路明灯,使传统的商业设计艺术仍存在一定的生产空间。

由于这些消费结构的残余,一些设计师长久以来一直认为精神现象以及审美现象是独立于科学领域之外,实际上这是没有商业艺术设计科学素养的人的愚昧无知。对于今日仍落后于世界经济潮流的我国商业艺术设计美学而言,其弊端在于存在主观主义倾向,即艺术知识的创作生产中的天才崇拜倾向,是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态度去体验艺术和审美对象的,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意识去抽象理解审美真理的。我们知道:美不是实体,而是“美本身”,因此“审美是什么”不是语言学问题,语法不能解决符合不符合实际的问题。科学不是靠语法来发展的,设计师的审美性知识是一种面向个人的知识,让人凝视自己,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发自己的审美能力的知识。这种知识不应成为设计师感性与理性的对抗,个体对社会的抗拒,英雄主义对庸人哲学的批判,新消费结构的设计不应该形成对经典的崇拜和规范的恪守,在自我本位的实现之外提倡社会性利他主义。从艺术美对现实丑的接纳和消解入手,阐释“化丑为美”的审美机制,从而推演出现实丑同艺术美的单向转化,其适应性、准确性,与激发的意念、习惯,都在向我们显示不久的将来在商业艺术设计的古老产业里会产生彻底的改变。消费结构变化中的商业艺术设计趋势只能顺势而为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商业设计美学要成为真正的科学必须走出哲学本身。

消费市场体系的商业艺术设计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以加强人的社会化属性这一功能而具有事实上的审美作用。商业艺术设计作品能够唤起受众参与社会生活的心理满足感,或者是显示出参与社会生活的情景和气氛,这种“唤起”“显示”作用就是商业艺术设计对受众的美之所在。车尔尼雪夫斯基从具体生活现象中发现美,他的“美是生活”的命题指的是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参与社会生活是这种消费结构中实践的第—步和基本点。商业艺术设计以浓缩了的时间和空间把受众带入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不仅体验到与这个世界紧密联系的喜怒哀乐,而且获得商业信息和机会组织起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从中获得双向进展:改造客观的消费水平世界,既使其为人所用,又实现人的创造价值;改造主观世界,在掌握规律中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思想,并从精神上丰富自己作为人而应具有的本质。直接显示人们在实践中这种双向进展,就是商业美术设计审美的出发点。根据这一审美出发点,我们可以给商业艺术的设计美下一个概括而又准确的定义:商业艺术的设计之美的素材的提炼是参与生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