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1 16:13:0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德育的基本规律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语文素质教育的兼异律就是在语文教育中,把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因材施教、博中求专、平中见长的特长教育。
素质教育不但承认差异,而且要培养具有不同特长的多种规格的复合型人才。
“合格加特长”,正是素质教育培养规格的简要写照。语文素质教育,要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打基础,在全面达标中,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自由选择和发展的特殊性,发展特长,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可见,兼异律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决定的。
语文素质教育迁移律就是在教学中不能片面强调知识和分数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而且更重视知识向能力迁移的教学思想。迁移律是语文教育的知能双利性决定的。
语文教育既要重视知识,又要重视能力,做到知识奠基,重在能力。
语文素质教育互补律就是在注重智力培养的同时,也重视非智力因素,全面优化人的心理品质的教学思想。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的心理是知情统一的过程。认知过程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互补律就是上述双因性决定的。语文教育必须双因同步,有机结合、和谐共振,互补互强,做到发展智力、优化心理品质。
语文素质教育递进律就是通过模仿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学思想。
递进律是形成创造力的双步性决定的。“双步”论认为,第一步是模仿,第二步才是创造,模仿是创造的基储起点,创造是模仿的飞跃、归宿。递进律又是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的。素质教育要求培养的是创造型人才,“规范加创造”是当代人才培养的规格。语文教育要做到模仿入手、鼓励创造、逐步递进,才有利于向素质教育转轨。
语文素质教育开放律就是将接受与发展结合起来,提倡开放式学习的思想。
职业教育规律问题不只是哲学范畴的关注对象,也不仅仅是理论研究的焦点,它更是具有极强现实意义的实践问题。对职业教育规律的认识、理解与应用,关涉职业教育的有序发展,关系到每位受教育者能否接受良好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规律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目前对职业教育规律的研究仍然较少,对职业教育规律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正如有学者指出,解决职业教育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并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然而我们对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知之不深,知之不全,因此要重视对职业教育基本规律的研究。[1]
一、职业教育基本规律的内涵解读
教育与社会发展及人的发展的关系,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两大基本关系,与之相联系,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与社会发展及人的发展相互规约和相互影响的基本规律,职业教育发展亦如此。
(一)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规约
马克思、恩格斯在探寻人类社会发展及实践规律的过程中,对教育问题作了科学论述,全面阐释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与经济、政治、文化、人口乃至自然地理环境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正因此教育与社会关系原理又被称之为教育学第一原理,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样如此。毫无疑问职业教育的产生,与伴随历史进程出现的社会分工及职业的诞生密切相关。[2]之后职业教育的发展总是与社会发展相随相生,无论古代亦或是近代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总是表现出鲜明的社会性特征。[3]纵观职业教育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转型或重要历史事件,总会带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契机,同时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又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伊始,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国人清醒地认识到积贫积弱的民族无法将侵略者拒于国门之外。19世纪60-90年代,以奕、、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等为代表的仁人志士,掀起了救亡图存的,创办新式学堂,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虽说最终成为一场失败的自救运动,但却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也由此促使了近代职业教育的产生。为近代职业教育的兴起提供了契机,创造了条件;而职业教育的兴起又为培养了人才,为近代工业大生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4]民国初年,社会动荡不安,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政治方面,军阀林立战乱不断;经济方面,在三座大山的压榨下经济发展极为缓慢,尤其是农村经济更是濒于崩溃,加之天灾不断,可谓民不聊生;同时,外来文化的不断侵入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碰撞导致了文化失调现象。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国人开始逐渐实现文化自觉。中国人的基础是农民,农民生活的基础在乡村,于是也就被逼上了乡村建设这条路。[5]乡村建设需要开民智、化民风,于是乡村职业教育伴随乡村建设运动而生。乡村职业教育被看作乡村建设的主要途径或者说重要内容,其以乡村建设为目标,培养了大量实用型人才。梁簌溟的邹平模式、晏阳初的定县模式等都是乡村建设的典型,也是乡村职业教育的早期探索。与乡村职业教育相关的中华职业教育社,是为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规约的更为直观、典型和更具说服力的史证。经济的新发展迫切需要大量实用型、专业型人才,但当时的教育状况却不能满足这一需求。正所谓,实业界需才孔亟、求才若渴,但却无才可用。[6]以黄炎培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家、实业家正是看到这一巨大矛盾,于1917年5月发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积极进行职业教育理论及实践探索,诸如在江苏徐公桥筹办农村改进试验区等。中华职业教育社是应时代和中国社会的迫切需求而生,是20世纪初中国政治经济教育交互影响过程的必然结果。[7]回顾这段历史不难发现,职业教育的产生、发展总是与社会发展相随相生、不可分割,概言之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是相互规约、相互影响的。社会发展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契机,同时又规约着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等。相反,职业教育的发展又为社会发展提供着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推动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二)职业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影响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教育则关注更为具体的人的职业生活和职业发展。职业教育关涉人的职业生活,是因为职业生活是人生的主要行为,人若没有职业,其他各种行为都必受影响,所以以职业生活为目标之一,是极有道理的。[8]正因此,职业教育也被称作适应生产劳动或职业生活的需要,主要给予学生从事某种生产劳动或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同时给以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的教育。[9]人的职业需求促使了职业教育的产生,并不断赋予职业教育新的使命,推动职业教育逐渐向前发展。人类最早的教育正是源于人们对生产、生活的迫切需要,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接受的教育从未间断,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正是从中演化而来。可见教育自从开始就带有了很强的职业性,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人将人类最早的教育称之为职业教育。[10]从古至今,人类的生计问题直接为职业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如何让人类获得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这个问题也一直在推动着职业教育的进步。工业革命带来了人类社会的飞跃式发展,但当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我们会发现工业革命也不可否认地带来了当时的生存危机。新的生产力对工人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熟练的生产技能成为人们必备的谋生手段。而职业教育恰恰是解决这一生存危机的必须途径,现代职业教育正是在这一形势下应运而生。职业教育是改善个体生存状态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主要路径。生计问题的解决,是职业教育一直关注的焦点。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是不同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相同使命。借用贤者的话则为“今吾中国至重要、至困难问题,厥惟生计,而从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则在于职业教育为个人谋生之准备”[11]。此外,职业教育也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主要路径。马克思从人的终极关怀的角度,提出了人的异化,脑体分工在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后果。社会分工的不断精细化导致了人的片面发展,使人成为了物的附庸,成为了物的牺牲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用教劳结合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生产劳动和智育体育结合起来,是每一个已达到一定年龄的儿童皆可享受,此不仅为增加社会生产的方法,且为生产健全人类的惟一方法”。[12]职业教育将教育与人的职业密切结合起来,是实现教劳结合的一种最佳的教育形式,或者说职业教育本身就在践行着教劳结合。
二、职业教育基本规律的认知偏差
人们大多可以认识到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但对于这一规律的认识很多仅浮于表面,甚至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突出表现在对其特殊性、时代性和间接性等特性的错误认知。
(一)无法认清职业教育规律的特殊性
所谓职业教育规律的特殊性,是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的,概言之,职业教育规律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明确的职业指向性。教育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规约,无论职业教育亦或普通教育都是如此,但是职业教育却与普通教育有着较多的区别。职业指向性使职业教育在与社会的发展及人的发展的相互作用中呈现了不同的特点: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密切相关,直接服务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培养实用型人才;职业教育直接关系个体的职业生活和职业发展,决定着个体的职业需求能否很好地实现。因此,必须凸显职业教育规律的特殊性,明确职业教育与各社会要素是如何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不能像对大教育规律认识那样面面俱到,也无需面面俱到,只有必要的取舍,才能突出重点,体现特殊性。笼统地谈教育的规律是无益的,没有可信度,更不具有指导意义。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对职业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很多时候还停留在大教育的层面。到时无法认清职业教育规律的特殊性,不利于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和职业教育的有序发展。
(二)忽略了职业教育规律的时代性
任何事物,只要是当下的存在,就包含着一种时代性,就其本质而言,时代性体现着事物的必然性、特定性和发展性。[13]职业教育也是如此,社会发展的历史规约性和人类发展的时代性,决定了教育规律发生的时代性。职业教育规律的时代性简单来说,即某一历史时期的指向性。职业教育规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特点和呈现方式。如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规约的关系,在某一特定时期主要体现为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而在另外一个阶段又集中表现在职业教育与政治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便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在手工劳作、机器化大生产和知识经济等不同的生产方式下,均会有不同的具体呈现方式。不同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乡经济发展差异等,亦会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呈现不同特点。就当今中国而言,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更是交织着复杂的文化融合。这些变化为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我们的认识很多时候依然固着在职业教育的一般规律,没有认识到其具有的时代性,依然在笼统的谈职业教育规律,没有认识到其具体的时代特征。当然职业教育规律的历史指向性,并非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机械地割裂为若干时间单元,其历史指向性并非碎片化地存在,而是贯穿在人类社会更迭的始终,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整体进程。(三)没有意识到职业教育规律的间接性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职业教育,其规律的发生机制与自然规律有较大的不同,职业教育规律的作用不是凭空、自然发挥的,而是需要一定的载体得以实现,即职业教育规律的间接性。职业教育规律的间接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职业教育规律的发生以职业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第二,职业教育规律的发生以职业教育相关主体的自觉意识为基础。职业教育规律孕于职业教育活动之中,通过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发挥作用。诸如,大到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小到现代学徒制的应用以及校企合作的开展等等,都是职业教育规律发挥作用的载体,缺少具体的职业教育实践活动职业教育规律将不复存在。同时,职业教育规律的发生,离不开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和国家等相关利益主体的主体自觉性,相关利益主体主动的用职业教育规律指导具体的实践活动是职业教育规律得以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在我们的认识层面,似乎总在有意无意地漠视职业教育规律的间接性。人们虽然能够意识到要按职业教育规律办事,但对于如何将其落到实处,如何使其具体发挥作用的认识则不够深入。
三、职业教育规律发生的实践路径
鉴于职业教育规律认识的重要性及其认知偏差,应从思想认识以及实践操作等多层面探求职业教育规律发生的实践路径。
(一)转变认知偏差,正确认识职业教育规律的实现机制
人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着其行为选择,认知的偏差会直接导致错误的行为。人们对职业教育规律的认知偏差限制着其发生的程度,甚至会因违背规律而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在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因违背规律而导致系列后果产生的事例可以说不胜枚举。历史的教训启示我们,应进一步加深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正确认识职业教育规律的特殊性、时代性以及其发生的间接性,尤其要对职业教育规律的作用机制有更为清晰的认知。职业教育规律的实现机制,通俗来说就是把抽象的教育规律,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通过系列中介环节,转化为可以具体指导人们的教育实践和改造教育实践的过程。[14]职业教育规律的实现过程,是客观机制和主观机制相关作用的结果。所谓客观机制,是指职业教育发展所需的各种客观条件(主要体现为物质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客观条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但仅仅具备了相应的客观条件是不够的,更需各客观条件之间形成良好的运作机制方能实现其基础性作用。当形成了必要的客观机制,职业教育规律的实现就具有了相应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的实现还需必要的主观机制,主观机制通俗来讲,就是相关主体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促进职业教育规律实现的过程。主观机制的实现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是对职业教育规律的理论化认识与职业教育实践不断作用的结果。
(二)多主体共同参与,完善与落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务院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在此基础上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决定》的及《规划》的出台基本完成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一顶层设计落到实处,如何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完善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平衡相关主体利益,形成发展合力职业教育相关主体,概言之包括个体主体、社会主体和国家主体三个层面,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学生、学校、企业、社会和国家等。职业教育的有序发展正是上述主体共同参与的结果,上述主体的行为选择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参与主体也是受益主体,恰恰也正是因为受益性才驱动其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活动。然而,各主体的利益需求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总是存在一定形式的冲突,甚至在特定的时期内这种冲突还是比较激烈的。因此,如何平衡相关主体的利益需求,使其能够形成发展合力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立足社会发展现实,满足不同主体的教育需求。
2.立足社会发展现实,实现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职业教育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企业发展一方面规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支撑,所以职业教育始终无法脱离社会企业而获得独立发展。那么,如何既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又能够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为了达到这一共赢的效果,职业教育需立足社会发展现实,推进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学校与企业应搭建共同育人机制,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达成共识,共同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3.满足个体多元需求,改善弱势群体民生职业教育仅仅关注社会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更应满足学生个体的多元需求。职业教育是促进个体职业化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人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了为了个体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彰显对人的终极关怀,努力满足不同个体的多元教育需求。目前,社会公平问题可以说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焦点问题,由社会公平延伸出的教育公平问题也十分突出。由于复杂的原因致使目前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大多是社会弱势群体,这本身就是教育非公平发展的体现,若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不能关注这一群体的切身利益,则会造成更大的非公平问题。因此,职业教育还应更多地关注这一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着力促进弱势群体的民生改善。
参考文献:
[1]翟海魂.要重视对职业教育基本规律的研究[J].职教论坛,2004,(19):1.
[2]俞启定,和震.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3]王清连,张社字,等.职业教育社会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5.
[4]唐燕.与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兴起[J].职教论坛,2006,(9):58-61.
[5]晏阳初,赛珍珠.告语人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5.
[6][7]钱景舫,刘桂林.论中华职业教育社在近代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4):89-96.
[8]清儒.职业教育与人的教育[J].教育与职业,1933,(9):679.
[9]元三.职业教育概说[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4.
[10]俞启定,和震.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
[11]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53-59.
[12](德)马克思.资本论[M].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343.
1、我国贵金属矿床的勘探现状
1.1我国贵金属矿产的找矿现状分析。在我国贵金属找矿的开发生产过程中,勘探与开采技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贵金属矿的勘探选址、建设开井方面的技术。我国现今拥有世界先进的找矿测量技术,来确定贵金属矿产的现况,优化矿产的地图与矿图,能更有力地帮助找矿工作人员进行生产活动,更是优化贵金属找矿技术的重要方式。在找矿过程中,矿业工作人员不断统计长期资料与岩层的运动,不但能积累成矿与找矿的经验,对矿床的保护也有着很大的推进作用。由此可见,找矿技术对于我国的贵金属找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推动我国贵金属矿业发展的直接动力。
2、我国贵金属矿床的基本成矿规律
2.1贵金属矿主要存在于新生代与中生代的地质中。我国的贵金属矿床是我国各种矿产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对于贵金属矿的形成,主要形成于中生代与新生代,目前我国所开发出的金矿,银矿等矿种的矿床,便是多形成于这个时代,在我国不同地区的贵金属矿中,都有这样的时代特征出现,所以在未来我国的贵金属找矿过程中可以借鉴经验与规律。
2.2单一矿床在贵金属矿产中出现的情况较少。对于我国的贵金属矿产,同样的一个矿区可能会出现好几种贵金属矿床,这样的规律使得找矿人员在找矿的过程中对矿区的开发更加深入,对不同贵金属矿床的开发让贵金属找矿充满了未知性,这样的找矿规律为我国的贵金属找矿工作减轻了工作量。
2.3根据地质作用的走向寻找贵金属矿床的存在位置。我国的贵金属矿产多产区基本上位于我国的地质作用多发区,如岩浆的流动作用,地质地壳的构造作用,都是贵金属矿区的成矿规律,因此在找矿工作中,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当地地质作用的大体走向来规定开矿的具体路线,为开矿节省资源。
3、分析我国贵金属矿床的找矿方向
3.1注意对老贵金属矿区的再开发。我国贵金属矿区的开发早已开始,对于不同地区的老矿区,要注意再开发的进程,注意对老贵金属矿区的周边进行探查,以及对更深处的矿床进行摸索,以求在老贵金属矿区进行新矿床的找矿与开发,注意贵金属矿区中的不同贵金属资源的同生性,尽量寻找在同一老矿区的不同矿产的开发。
3.2通过加强矿区技术与找矿设备专业性来进行找矿。在进行贵金属找矿工作时,测量与勘探工具就是必须的技术手段,所以要定期对找矿的工具进行检查与保养,保证在贵金属找矿工作中专业工具的正常使用,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找矿工作的准确性,另外还要大力开发关于新型贵金属找矿技术,将高科技技术融入其中,带动我国贵金属找矿技术的整体发展,从而推动我国贵金属找矿的专业性。
3.3加强找矿工作进行矿区的深入勘探。找矿人员在进行找矿工作中要注意经验与数据的总结,对于贵金属矿床的研究与探测要不断深入,对新矿区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不断优化贵金属找矿的思路与经验,同时要注意对贵金属矿区的不同矿产资源的开采,注意矿产资源的同生性,形成我国的经典贵金属矿区,为我国的贵金属找矿提供范本与经验。
4、关于我国贵金属矿床的找矿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1由往年的贵金属找矿经历来为找矿工程提供理论数据依据。在矿产的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开拓与挖掘,开发矿产与大量的矿床巷道,在贵金属找矿的过程中更是需要准确的探查与搜索,在开矿过程中,准确的贵金属矿产数据与地形数据是无比重要的,找矿的统计数据被誉为矿产挖掘的“眼睛”。而且在贵金属找矿的经验支持下,也可以保证找矿开矿工人的人身安全,在矿产工程中,为了矿产工人的进出与通风,需要进行必要的开凿,理论数据与经验能够为这项工作提供正确的找矿方案与路线,保证贵金属矿床最有效的开发。由此可见,在贵金属找矿过程中广泛收集经验与数据是十分重要的。
4.2建立健全贵金属找矿市场的市场秩序。近年来我国贵金属找矿行业迅速兴起,地质找矿企业也像雨后春笋一般大量崛起,我国矿产资源丰富,贵金属找矿行业赢利性强,获利大,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地质找矿行业中来。但是我国的贵金属矿产分布不均匀,不同地区的贵金属找矿行业发展也不平衡,部分地区贵金属找矿市场发展迅猛,导致市场秩序不全面,经常出现恶性竞争的情况,这样对贵金属找矿行业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所以一定要健全找矿市场秩序,保证贵金属找矿市场的资金与资源能够得到最优化的配置,减少市场中的恶性竞争现象,保护贵金属找矿市场的正常运转,为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形成推动作用。
4.3优化贵金属找矿机制中承包体制的发展。在贵金属找矿产承包项目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大贵金属找矿承包制度建设的管理力度,保证贵金属找矿项目承包的可靠性。首先各找矿企业必须完善承包招标的制度建设,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文件与法律进行,不能进行“暗箱操作”,上级矿产部门需要加强对下属企业的承包项目的监督与管理,要做到承包项目招标竞标的公平公正,也要保证承包过程透明化,杜绝“内定”的情况发生。其次要规范贵金属矿产找矿的收费制度,地质找矿工程的设备与物资采购规模巨大,资金需求也是巨大的,通过承包过程,能够了解承包企业是否具备这种财力,有能力去购买到质量过关的找矿物资与设备设施,保证了贵金属找矿的技术与财力。更要在承包竞标期间严格监督收贿受贿的情况,一旦发现要及时查处。优化承包竞标制度是从根源抓起,保证贵金属找矿机制的合理有效。
5、结束语
现如今在我国贵金属找矿工作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贵金属找矿的准确性在不断提高,贵金属找矿的机制创新也在不断进行,我们要充分认识与理解贵金属成矿与找矿的意义,结合专业的找矿技术,全面带动我国贵金属矿业的发展。通过对贵金属找矿技术的反思,不断优化贵金属定矿理论,保证我国贵金属找矿技术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冯京,徐仕琪,田江涛,杨在峰,高永峰.要素类比趋同法在新疆东天山铁矿定量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地质与勘探,2009年06期
一、抓好课前预习
预习是学生对课文的知识事先做个先知先觉的过程,学生预习时会动眼、动脑、动手、动口,对于困惑或疑问的知识点会有深刻的印象,学生往往经历了一个自动获得知识、解决疑难的过程。学生带着疑问上课就会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如学生在预习《草船借箭》一课时,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钦佩不已的同时也产生了几个疑问:为什么诸葛亮去借箭的时候故意一边擂鼓一边呐喊?为什么诸葛亮知道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为什么诸葛亮只要二十条船,不要多点或少一点的船?……因此,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在上课时迫不及待地要求解决。在集体讨论和教师点拨中,学生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顺利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课堂上就能节省时间,有利于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大量的事实证明,凡优秀的教师,在课前都会很认真地做好课前准备。有的反复修改教学设计方案,有的细细斟酌考虑,他们所做的教学设计方案,许多都成了青年教师学习参考的材料。因此,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语文教学尤其要重视备课,因为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了解学生的情况,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该怎样教。可以说,一堂课就是一盘棋,我们要下好这盘棋,就得在踏上讲台之前有一盘计划,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课堂上灵活应对,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三、创设和谐的氛围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心灵碰撞的过程,不光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合作的运用,因此,我主张教师本身首先是一团火,并把这一团火化成对学生的情和爱带进课堂,尊重、理解、宽容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热情服务中、关心与尊重中体会到温暖与期望、激励与鼓舞,进而感到老师可亲、可信。 教师要因“学”论“教”,设计教的过程,课堂上打破学生围着老师转、老师围着教案转,而是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设计教的过程。
四、重视朗读训练
阅读教学的第一步是读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听出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像《给予是快乐》、《去年的树》这类课文,通过朗读就能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同情之心;像《火烧云》、《观潮》、《鸟的天堂》等这类文字优美的课文,更要让学生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积累优美词句,受到美的熏陶,产生爱国之情。在阅读教学中,课文中的重点段,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朗读理解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朗读不但可以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而且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感受文中的思想美、情感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当然,朗读的形式也要多样化,可引导学生自由读、小组读、同桌互读、比赛读等,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五、培养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提高阅读能力和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要让学生真正进入文本与作者对话,明白文本的主旨,从更深的层次理解文段,老师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联系有关背景资料进行深入理解。如阅读《匆匆》这篇课文,读懂了作者从八千多个日日夜夜中产生的感受,可以联想到自己度过的四五千个日日夜夜,从而与作者的感受产生共鸣,也悟出一些道理。在阅读的同时,要让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感情,通过动笔画一画、写一写、与同学议一议,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只有养成了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有大幅度的提高,我们的课堂才会真正具有实效性。
2、观点评析。以上观点虽然展示了其思想火花,有值得肯定的方面,但还值得商榷。对于观点一,它不是普遍性意义的司法规律定义,应是对特定的较为具体的司法规律所下的定义。同时,它的缺陷主要有,一是将司法权限定于检察权与审判权。而在我国,公安机关对普通刑事案件行使的侦查职能,也应当是属于司法权的范畴。因此,中国特色的司法规律当然应当是包括公安机关的履行司法职能中的规律。二是将具体的司法规律要素罗列于定义中,有所不妥。作为定义,应当超脱于具体,是对其抽象的本质的理论表述。观点二并没有涉及司法规律定义本身,它不是一种司法规律的定义。基本上可以说,它所言及的是司法规律之意义和作用的认识。观点三只是说明了司法规律内涵应当具体包括的三个层次,也没有揭示司法规律的内涵,不是真正意义的定义。观点四和观点五也都不是对司法规律的定义,只是对司法规律的一些认识性意见。笔者以为,对于司法规律的定义,首要的是应当从普遍性的意义上来定义,并把握住它内涵的基本特征。
二、对司法规律的定义与三大基本特征的把握
1、定义司法规律。“司法”作为一个概念或者词语,,其“司”之含义大体与“司机”、“司药”这些概念或者词语中的“司”之解释相同,即它们这里的“司”都是“操作”之意。只不过一个是指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按照程序法对实体法的适用,一个是指驾驶员按照规则驾驶机器,一个是指司药人员按照处方配药。具体而言,司法与执法也是有区别的。司法是执法的一个下属概念,执法的含义包括了司法的含义。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司法是特指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在诉讼中,依照法律处理案件。”这一关于司法的解释,应当是符合我国政治体制架构和司法体制架构的。《现代汉语词典》指出,“规律是指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并且决定着事物必然向着某种趋势发展。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们能够通过实践认识它,利用它。它也叫法则。”这也是哲学理论对规律的科学定义。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的。“司法”也是在我们这个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特定“事物”,因此司法也是有规律的。
当然,具体的司法规律不是单一的,也不是一时能够全部认识与全部把握的。司法规律的类型是相当多的,并且相当的复杂。例如从共性与个性方面来看,司法规律有普遍的司法规律与特殊的司法规律;从国内外方面来看,有国际的司法规律与国内的司法规律;从历史与现实方面来看,有过去的司法规律与当代的司法规律;从不同法系的方面来看,有普通法系(英美法系)的司法规律与大陆法系的司法规律;从不同社会制度方面来看,有奴隶制度下、封建制度下、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司法规律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司法规律;从司法主体的分工来看,又有审判规律与检察规律等具体的不同方面的司法规律。司法规律虽然客观存在,但是我们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约或者思想观念的局限,等等。因此,尽管我们的认识水平尚未也难以达到全面地、全部地认识与发现所有的司法规律,但是,这不等于我们不能认识司法规律并利用好司法规律。
有论者也指出,“司法规律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规律,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司法运行法则,不同社会形态下的司法规律必然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同时,正如前所述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等等具体的司法规律,它们即使在同一社会形态下,也必然具有异样性。但是,作为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人道的司法活动,其基本特征应当是一致的。司法规律作为反映司法活动的规律,它也具有其普遍性的共同特征。换言之,司法规律所具有的普遍性之共同特征,就是作为各种不同类型的具体的司法规律之最上位的普遍性意义的司法规律之基本特征。因此,我们要定义的、也是我们首先要把握的司法规律,就是这个最上位的普遍性意义的司法规律(即以下统一称其为“司法规律”)。我们给其下定义所要把握的内涵,也就是这些具有普遍性的共同特征,即司法规律的基本特征。
从本质上说,任何真正意义上的司法,它都必然离不开诉讼活动机制,维护社会秩序也必然是司法的任务,实现公平正义更是司法追求的价值。这是司法最普遍的内在的基本特征。它们必然是司法规律的基本法则。因此,司法规律的基本特征也表现为三个方面:诉讼活动机制性、维护社会秩序性、实现公平正义性。它们来源于司法活动的认识与总结,同时,它在客观上,对司法权之配置与司法权之运行,都有着制约力。司法规律的这三大基本特征,就是司法权应当遵循的基本法则。
综上所述,所谓司法规律,是指各个司法机关在处理案件的诉讼活动机制之中的、即各自履行其职能之间或者之中的内在的本质联系。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常常出于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的司法功能化需要,经常对司法活动起作用,并且决定着司法活动必然向着以追求公平正义为价值的趋势发展。例如:刑事司法中的侦查、公诉、审判和执行是贯穿于整个刑事司法过程的最基本的刑事司法运行规律,是各个司法职能机关之间的所进行刑事司法活之内在本质联系,这种联系必然是出于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化需要和以实现公平正义为价值并遵循刑事诉讼活动机制的最基本的内在本质的联系。
2、把握基本特征。为了进一步地认识司法规律的三大基本特征,现对其作如下解读:
首先,诉讼活动机制是司法规律存在的基础,是司法规律的诉讼化的基本特征。司法活动就是诉讼化的一种社会活动。履行司法职能的主体是司法机关。诉讼法中的有关司法活动的机制,体现的是以法律规范形式表现出来的司法活动规则。司法规律当然也内涵于这些诉讼活动机制之中。也就是说,没有诉讼活动机制就没有司法规律可言。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侦查机关、公诉机关、审判机关之三大基本的司法职能部门,都在刑事诉讼活动机制中各司其职。在民事诉讼活动和行政诉讼活动中,承担审判职能的机关也有相应的诉讼活动机制制约其司法活动。为了切实保障诉讼活动机制的有效而正常地运转,在各诉讼活动机制中必然有制约司法权力的架构配置。在我国,除了有各诉讼主体之间的相互制约机制外,还有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制,以从根本上确保诉讼活动机制的效能。这些诉讼活动机制是司法活动的基础,也是司法活动运行的根据。因此,没有诉讼活动机制则无司法活动可言,也即无司法规律可言。诉讼活动机制中的司法活动必然内涵着它的司法规律,司法规律必然表象于诉讼活动机制中的司法活动。
其次,维护社会秩序是司法规律当然的功能,是司法规律的功能化的基本特征。可直接地说,司法机关的职能所起的社会作用,就是维护社会正常秩序。这是司法活动的功能性作用。如果在司法规律的定义中所言及的内涵,没有表征司法活动的职能作用,那么它不是对司法规律的正确认识。这样的关于司法规律的定义,当然是不科学的。无论是刑事诉讼活动,还是民事诉讼活动和行政诉讼活动,都是通过对社会突出矛盾的解决,来理顺被扰乱的社会秩序,从而维护好正常的社会秩序,使社会在有秩序中向前延伸。司法规律与司法活动密不可分。因此,司法规律不能不反映司法活动的功能化基本特征。换言之,在揭示司法规律的内涵时,也当然离不开司法活动的功能化基本特征。
最后,实现公平正义是司法规律内涵的价值,是司法规律的本质化的基本特征。司法活动既要根据诉讼机制来发挥其维护社会秩序的司法功能性作用,又必须要以实现公平正义为其追求的社会价值。无论是对司法权的架构配置与司法权的有效运行,都必须以实现公平正义为理念。因此,对司法规律的论者,基本上是要谈及司法的公平正义之本质特征。司法的本质是公正,司法的生命在于公正;司法公正是司法活动运行的内在本质要求。司法公正的内容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最高人民检察院向全国检察机关提出的工作主题,也是“加强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由此可知,司法规律必然受制于司法活动的公平正义之本质特征,司法活动也必然受制于司法规律的公平正义之基本特征。没有公正价值的司法不是公正的司法,没有公正内涵的司法规律不是真正的司法规律。
(作者通讯地址:江西省高安市人民检察院,江西高安330800)
(上接第7页)
监督方式,坚持定期专项检察与日常随时检察相结合,除了开展一年两次的监外执行、社区矫正定期专项检察活动外,对于可能出现的严重违法问题和社区矫正中的重大事件要进行随时检察,实现对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全程监督。在诉讼过程中争取提前介入,将事后监督改为事前监督,从控制逮捕程序、扩大对轻微刑事犯罪的不、推进缓刑适用范围的扩大等方面做积极努力。在及时、准确地掌握社区矫正工作动态信息的基础上,建立起一整套的同步监督机制,以增强法律监督的效果。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活动中, 应重点在交付执行环节、执行变更环节和执行终止环节建立同步监督机制。建立交付执行环节的同步监督机制, 对监外执行罪犯的交付执行等进行监督,确保能及时发现、纠正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的问题。注重建立与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部门的信息网络共享机制,构建统一信息平台,推进检察监督现代化。
当前,加强社区矫正监督工作,还应当积极结合派驻乡镇(社区)检察工作室的建设,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日常监督。《人民检察院乡(镇)检察室工作条例》规定:乡(镇)检察室的任务包括对辖区内缓刑、假释、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和监外执行人员的管理教育工作进行检察,派驻检察室是直接面向一线基层工作的机构,充分发挥派驻职能,有利于实现社区矫正监督检力下移,密切掌握矫正动态。
二 深刻认识和把握网络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文化环境不仅是一种技术的存在,更是一种植根于网络社会的以人为主体的文化存在。恰如曼纽尔·卡斯特所说:“由于历史演变和技术变迁的汇聚,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互动和社会组织的纯文化模式中。这便是为何信息是我们社会组织的主要成分,以及为何网络之间的信息是我们社会组织的主要成分,以及为何网络之间的信息和意义构成我们社会结构的基本线索……这是一个新存在的开端,事实上也是新时代的开端,即信息时代,其独特之处乃是文化相对于我们生存的物质基础获得了自主性。”[3]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全新文化形态的出现,决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文化与科技相融。技术是网络文化产生的物质基础,网络文化具有鲜明的技术性特征;文化是网络文化发展的精神内核,网络文化以文化人的特征十分鲜明;技术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交融不断推动着网络文化发展。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推动网络文化发挥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网络技术架构已经深深嵌入到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之中,并成为人的精神文化活动的基础要素。与搜索引擎技术、实时传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音视频播放技术等相伴而生的博客文化、微博客文化、播客文化所具有的传统文化不具备的易检索性、交互性、虚拟性等特征,有力提升了文化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也更受人们的青睐。
(二)现实与虚拟共生。“网络世界的主体既有虚拟性也有现实性,网络世界的客体既有虚拟性也有现实性,作为技术世界、社会世界和文化世界的网络世界也都既有虚拟性也有现实性。”[4]现实是网络文化的内容之源,社会问题网络化是网络环境下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虚拟是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文化的数字化、网络化是网络环境下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现实与虚拟的相互联动、相互演变不断丰富着网络文化的内容与形态。从实践性生成的角度看,“现实社会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和文化积淀作为在线实践的具体背景,会对网络文化的生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反过来,新生成的网络文化范式也将对现实文化产生作用。”[5]
(三)人与网络互动。人是网络文化的创造主体,人的文化需求是网络文化发展的动力,网络文化是人决定文化与文化决定人的高度统一,人既是网络文化的创造者,又是网络文化的改造对象,人对网络文化的创造是积极的、主动的、有目的的,但人在实践的时候又往往会受到网络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网络是网络文化的技术载体,网络的发展是网络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互联网业已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人与网络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断推动着网络文化的演进与发展。网络文化就是在人与网络的良性互动过程中实现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和谐统一。
三 深刻认识和把握网络环境下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2]为此,我们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高度重视各种环境因素特别是网络环境对人的发展,尤其是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影响。总体而言,“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产物,是主体内在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结果。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是主体内在的知、情、意、信、行诸要素由不一致到一致、不平衡到平衡的矛盾运动的结果,是主体对一定社会要求的反映同原有的思想品德状态之间的矛盾运动。”[6]从知、情、意、信、行矛盾转化的角度来看,网络环境下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规律,突出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认知的“选择性扩张”。网络环境下的思想品德认知具有无序、多向、难控等特点。互联网在促进社会文化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传统思想观念与现代思想观念相互交融,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碰撞,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相互交锋,健康文化与腐朽文化相互较量,社会思想意识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互联网是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文化差异的倍增器、道德认知的放大器,“在网络社会环境中,网络正是通过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知识性认识和价值性认识来影响和制约人们实践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形成。”[4]思想文化越是纷繁复杂、真假难辨,越容易对人们已有的认同造成瓦解并引发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的多重困惑。现代人婚姻观从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从一而终、自由恋爱到闪婚、网恋、网婚、试婚、的转变,就是认知的“选择性扩张”的重要体现。
(二)情感的“蝴蝶效应”。网络环境下的思想品德情感具有微聚合、核裂变、互联互动等特点。“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起的行动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看环境如何。”[7]互联网凭其开放程度高、传播速度快、社会影响大的优势,更容易促成情感诉求的跨时空和跨地域传递,进而实现“微情感的动员、微力量的聚合”。网络群体表现出来的情感不论是好是坏,其明显的特点就是极为简单而又超乎寻常。一项微公益活动就能微出亿万网民的社会责任感、担当精神,一组网络艳照就能照出集体窥视隐私的“窃喜”与娱乐至死的“狂欢”,一位贾君鹏这样的虚拟人物就能引爆互不相识的群体的嬉笑戏谑,一张“笑脸+名表”的图片就能激起最广大网民的怒骂与反腐情结。
(三)意志的“从众流瀑”。网络环境下的思想品德意志具有非理性、传染、趋同等特点。组成群体的个体的“无意识”心理是道德意志中“从众流瀑”形成的心理基础。个体易于接受暗示的表现,造成相互传染的结果,使得意见向群体的某一端倾斜,“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他不再是自己,他变成了一个不再受自己支配的玩偶。”[7]网络则进一步扮演了“信息助推器”的角色,开放的联系、快捷的互动能形成“强大的弱连接”,并最终呈现出集体井喷、非理性的从众流瀑态势。这可以从声势浩大的2010年“6.9圣战”中得到有力印证,受圣战发起者宣传鼓动而盲目随从的围观者、参战者,在互联网上很好的实践了“自由表达”的众声喧哗。
(四)信念的“涨落突变”。网络环境下的思想品德信念具有盲信、盲从、易变、短暂等特点。“只有环境的单一性,才能造成明显的性格单一性……一切精神结构都包含着各种性格的可能性,环境的突变就会使这种可能性表现出来。”[7]当前,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调结构转方式的战略机遇期,教育环境在系统各要素的相互激荡、相互作用下,也势必变得更加复杂,更加多样,更加善变,网络环境的这种特质表现得尤为明显,其对人的道德信念的影响也更为剧烈。借助网络“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论。”[7]这可以从2011年日本核危机引发的“全民抢盐风波”中得到生动反映。在疯狂传谣中的无盐以对与专家辟谣后退盐族的无言结局之间,科学信仰的迅速迷失与回归表现得尤为明显。
(五)行为的“群体极化”。网络环境下的思想品德行为具有行为主体的群体性、极化反应的快捷性、极化过程的隐匿性、极化结果的破坏性等特点。我们业已进入的以社交网络为核心的网络时代,千真万确是一个群体的时代。社会化软件的隐匿性、互动性、共享式、多中心、超时空等特性能使原本互不相干的人们以更加隐蔽、机动、高效的方式组建群体、共同行动。恰如克莱·舍基所言:“由于分享和协调的成本已经瓦解,这些原本互不协调的弱势群体开始以更快的速度和更有效的方式共同工作,对抗强势对手。现在实时的协调也将越多地取代事先的安排,群体行为的组织过程可以是隐形的,而结果立即可见。”[8]这可以从2010年底以来的中东北非革命中得到有力确证。从突尼斯、埃及等国的剧变过程看,社交网络无不发挥了传播政治信息、塑造社会舆论、推动网络政治参与的作用。
四 深刻认识和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发达的商品经济。正因为它是发达的即不包含与商品交换性质相悖的从属关系的商品经济,所以它才能发展成完全的商品经济。马克思市场经济对运行规律和市场机制的局限性等问题进行了科学的研究和精辟的阐述,以此创立的市场经济理论成为经济学的重要部分,更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理论来源。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律
马克思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比自然经济和简单商品经济更发达、更复杂的经济形式,它的运行必然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性。
第一,平等自愿规律。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商品生产者都是作为一个平等的主体相互并存、相互对立。“在任何情形下,在商品市场上,只是商品所有者与商品所有者相对立,他们彼此行使的权力只是他们商品的权力,商品的物质区别是交换的物质动机,它使商品所有者互相依赖,因为他们双方冲没有他们自己需要的物品,而有别人需要的物品。”①因此,每一个商品所有者都不拥有任何特权,交换是一种自愿的行为,任何人都不能强迫别人交换。“从交换行为本身出发,个人,每一个人,都自身反映为排他的并占支配地位的(具有决定作用的)交换主体。因而这就确立了个人的完全自由:自愿的交易,任何一方都不使用暴力;……因此,如果说经济形式,交换,确立了主体之间的全面平等,那么内容,即促使人们去进行交换的个人材料和物质材料,则确立了自由。”②
第二,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全面而科学地阐述了价值规律理论,并指出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尤其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早期是作为外在于人的自然力量自发地发挥作用的。“生产这些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起调节作用的自然规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就象房屋倒在人的头上时重力定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一样。”③ 价值规律的核心内容就是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商品所有者之间不仅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在交换中也是等价的。商品的价值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有的市场主体都要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商品交换活动。按价值进行等价交换,是商品所有者市场交换活动的基本规范。
第三,竞争规律。竞争是市场的伴生物,有市场经济就存在有竞争。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实际是协调商品生产者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节器。在马克思看来,竞争可分为3种类型:(1)卖主之间的竞争。同一种商品有许多不同的卖主供应,谁以最便宜的价格出卖同一质量的商品,谁就一定会战胜其他卖主,从而保证自己有最大的销路。于是,各个卖主彼此间就进行争夺销路、争夺市场的斗争。他们每一个人都想出卖商品,都想尽量多卖,如果可能,都想由他一个人独卖,而把其余的卖主排挤掉。因此,一个人就要比另一个人卖得便宜些。于是卖主之间就发生了竞争,这种竞争降低他们所供应的商品的价格。(2)买主之间的竞争。面对同一种商品,存在着许多买主,每一个买主都想出高价尽量地多买,所以买主之间的竞争导致商品价洛的上涨。(3)买主与卖主之问的竞争。“买主与卖主之间也有竞争。前者想买得尽量便宜些,后者却想卖得尽量贵些。买主和卖主之间的这种竞争的结果怎样,要依上述竞争双方对比关系怎样来决定,就是说要看是买主阵营里的竞争激烈呢还是卖主阵营里的竞争激烈些。”①
二、市场机制的局限性
马克思不仅看到了市场经济运行有规律性和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还深刻分析了市场机制的局限性,市场机制的局限性也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一种调节手段,资源的合理配置,实质上就是在各个生产部门中合理地、按比例地分配社会总劳动,这是各个社会形态中都共同存在的一般经济规律,只不过由于条件的不同,其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在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是分配社会总劳动的主要调节者。在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的调节功能中,市场机制不失为一种灵敏、有效的调节手段,但它也存在有缺陷。
第一,市场调节的范围具有局限性。市场调节的对象是市场经济活动,即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与经营活动。对社会中的相当一部分非市场经济活动,如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公共福利、科教卫体等公共性领域,市场调节就不起作用或不能很好地起作用。
第二,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在一个生产过程结束之后,由于供需之问可能不一致,从而导致价格的变动,而价格的变动又反向地影响供求关系,或抑制需求和刺激生产,或刺激需求和抑制生产。价格变动通过影响供求关系,进而影响下一轮生产过程。而在前一轮生产过程中,由于产品不对路,或生产与需求不相适应,就有可能会出现损失,这是市场无法起调节作用的。就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价值规律“只是在事后作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自然必然性起着作用,这种自然必然性可以在市场价格的睛雨表的变动中觉察出来。”②
第三,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市场调节表现为价格与供求之间的双向作用,这种调节是一种自动运行过程,但同时又具有盲目性,因为价格与供求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究竟会导致什么结果,达到什么目标,市场机制本身无法规范。在价格信息的指示下,商品生产者无法把握准确的生产数量,其生产就必然带有盲目性,最终导致经济发展纳入平衡―不平衡的单向循环。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价值规律决定社会在它所支配的全部劳动时问中能够用多少时间去生产每一种特殊商品。但是不同生产领域的这种保持平衡的经常趋势,只不过是对这种平衡经常遭到破坏的一种反作用。”③
三、马克思市场经济理论的现实意义
规律又称法则,是事物发展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有自己内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对待客观规律,人们只能遵循,不能违背,否则就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语文教学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归根结蒂,最重要的问题是认识和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的问题。那么,什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呢?按道理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应该对这一重要问题作出明确而规范地表述,但结果却令人失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有一句:“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教学建议”中只是有一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但小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到底是什么,却未作有诠释。那么,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究竟如何表述呢?笔者通过学习研究《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论,认为,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有序地感知课文,领悟思想内容,积累知识和语言,并通过运用(即训练或实践)提升学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简言之,就是感知――领悟――积累――运用。
一、重视感知
语文教学也是这样。教与学的双方,如果遵循其自身的规律,语文教学就能打碎应试教育的桎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语文教学就能沿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反之,语文教学就会变味异化,就会受挫低效,与素质教育相背离。因此,不管语文教学如何发展,如何改革,不管语文教学产生多少新的理念,产生多少新模式与新方法,也不管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都不能违背这一规律。因为语文教学的自身规律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母规律。它制约着语文教学的原则、方法、过程与结果。从认识论的角度说,语文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而感知即是这特殊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对文本的感性认识。学习任何课文,不论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都不能超越这个阶段。那么,如何感知呢?感知的方法多种多样,阅读是感知文本的主渠道,应根据文本的特点或默读、或略读、或跳读、或精读、或查资料、或述情节、或列提纲等等,一句话,要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根据不同的体裁和内容加以选择。可是有的老师往往超越这个阶段,以长篇累牍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自我感知,这正如张大文先生所指出的问题,是对其规律性和工具性的忽视,而空谈思想性与人文性。
二、重视领悟
如果说,感知是阅读教学的初级阶段,那么领悟则是阅读教学的深化,是对课文的理性认识,是阅读教学的高级阶段,是知识形成能力的前提。所谓领悟,就不仅是知,知道是什么,而且要懂,能回答为什么,能够举一反之,闻一知十。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悟,觉也,从心,吾声。”可见,领悟从人的心智上、思想上启发人的“悟”。这种“悟”的特点是由感性的量的变化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在具体操作中,就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从文本的特点出发,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对文本或其经典段落进行默读、品读,读出重点、节奏、韵律、感情和意境,鼓励学生讨论、质疑。使学生不但明白文本写什么,而且还要明白为什么写,怎么写,这样写妤不好,好在哪里。同时,对文本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进行深层的探究、评价与鉴赏,这也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本质要求。
三、重视积累
积累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基础。素养,顾名思义,靠平时的积累和修养。何谓积累?即积累语言,积累思想,积累文化、文学常识,积累生活素材。积累要做到“三多”,多读、多背、多记。多读就是多读课文,多读文学名著经典、科普书刊和其他有益读物;多背就是多背诵名篇名句,特别是古典诗歌和优美散文;多记就是多记笔记,或存入电脑,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古今多少硕儒、大师级的博学人物,其渊博的奥秘之一是善于积累罢了。当然,这种积累,不仅是简单的量的增加,而且通过梳理、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序列化、网络化的过程。
四、重视运用
这里包括训练与实践两种形式。所谓训练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运用所学的知识,而实践则是学生回到社会上的运用。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能力是不能传授的,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传授能力。要提高能力,就不能不进行科学的训练。如果说积累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基础,那么运用则是形成语文能力的关键。语文的本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两者不能偏废。顾明远先生指出,“对于语文的工具性和文化性,不同年龄段应侧重于不同方面:在小学,要更多地重视语文的工具性,让小孩尽早掌握最基本的字、词、句、章,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叶圣陶先生说得非常明白:“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但训练要讲究“度”,讲究科学。要避免过重过轻、过深过浅,或无指导、无计划、无总结,就会出现题海战术等不良倾向。
总之,规律是事物发展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笔者认为,将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概括为“感知――领悟――积累――运用”。体现了师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各种元素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体现了“教学与它以外事物的联系、教学内部各要素成分及环节之间的联系、每一具体的教学因素自身内部的联系”的教学基本规律;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本质特性;体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一的课程目标,是对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科学总结,对小学语文教学必将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绿色经济是以产业为依托,以科技为手段,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宗旨,以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经济增长方式;它既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还关注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位一体综合发展。随着人们物质生活逐渐富裕,生活环境却逐渐恶劣,“雾霾”久久挥之不去,“癌症村”频现,企业对环境污染严重……然而,人们对绿色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始终处于被动解决状态,加之被引导着的主观能动性存在差别,绿色经济还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完善经验。诚然,绿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劳动力与支柱产业。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在中部崛起和东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起到承接东部沿海制造业向内地转移的枢纽作用,人口与资源的优势为河南绿色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又带来挑战。当前,河南城乡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向发达地区或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寻求外部经济的趋势仍然明显,尤其是广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呈现净流出态势,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成为主要劳动力。另外,房地产业既是近十年来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又是颇具争议的支柱性产业,而事实上,房地产业究竟是否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本文以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投资结构为视角进行分析并探讨河南绿色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河南省1990―2011年间GDP、物质资本以及人力资本结构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均统一以1990年不变价方式转换。将河南地区各年名义生产总值转换为实际生产总值;对各种物质资本投资存量的计算采用永续盘存法,考虑到物质资本的折旧,将折旧率设定为9.6%(张军,2004)。对人力资本存量采用教育年限法进行估算,计算公式为:Ht=■HEithi。其中,Ht代表总人力资本存量,HEit代表第t年i层次学历的人数,hi代表i学历水平劳动者受教育的年限。本研究中,对物质资本结构分类以统计年鉴为依据,分为:工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农户投资、民间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5类,为减弱变量间计量单位差异而引起异方差,分别进行对数化处理,分别记为lnGY、lnFDC、lnNH、lnMJ和lnGD;人力资本结构按照受教育程度进行分类,分为大学、高中、初中、小学、文盲,分别记为lnDX、lnGZ、lnCZ、lnXX和lnWM。
二、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本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河南省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和产出进行测算,基本形式为:
GDP=F(MIt,HRt,t)=A(t)MI?琢HR?茁(1)
公式(1)中GDP为地区的经济产出,A(t)它反映在既定生产技术条件下的产出。A(t)为综合技术水平,本研究中,假设A(t)保持不变。MI表示表示物质资本投入,HR表示有效劳动投入,?琢、?茁分别表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
运用spss19.0分别对物质资本结构和人力资本结构与经济发展总量进行拟合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物质资本结构中lnFDC、lnMJ和人力资本各子变量膨胀系数VIF均大于30,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采用岭回归方法予以解决。它以降低结果部分精度为代价,降低参数OLS中复共线特征向量影响从而获取更为可靠和稳定模型。假设人力资本总量不变,考察不同类型物质资本中对经济增长重要影响因素,建立模型:
GDP=F(GYt,FDCt,NHt,MJt,GDt,HRt,t)
=A(t)GY?琢1FDC?琢2NH?琢3MJ?琢4GD?琢5HR?茁(2)
假设物质资本总量不变,考察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建立模型:
GDP=F(MIt,DXt,GZt,CZt,XXt,WMt,t)
=A(t)MI?琢DX?茁1GZ?茁2CZ?茁3XX?茁4WM?茁5(3)
图1、图2分别为岭回归参数K=0-1时,步长为0.01的变量岭迹图。
依据岭迹法,从图1可以看出,当K=0.02时,5个变量的岭迹趋向平缓,此时,各参数的岭回归值分别为R2=0.94032,?琢1=-.107025,?琢2=1.369727,?琢3=-.107333,?琢4=-.106663,?琢5=-.107095,代入公式(2):
GDP=F(GYt,FDCt,NHt,MJt,GDt,HRt,t)
=A(t)GY-.107025FDC1.369727NH-.107333MJ-.106663GD-.107095HR?茁
从图2可知,K=0.1时各变量的岭迹趋势趋于平缓,因此,取K=0.1时各变量的参数值,R2=0.98597,?茁1=0.222540,?茁2=0.263873,?茁3=0.214923,?茁4=-0.68230,?茁5=-0.250064,代入公式(3):
GDP=F(MIt,DXt,GZt,CZt,XXt,WMt,t)
=A(t)MI?琢DX0.333650GZ0.263873CZ0.214923XX-0.68230WM-0.250064
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高级人力资本潜力尚未充分发挥,而具有高中学历的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另外具有初中学历的人力资本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亦比较明显,具有小学和文盲文化程度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则存在反向因果关系。高中、初中程度的劳动者成为主力表明河南经济主要依赖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然而辩证来看,它亦表明随着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普及,人力资本对河南绿色经济发展还有较大的推动空间,前提是通过持续教育、培训对人力资本价值进行不断持续提升。第二,房地产投资是河南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民间投资、工业投资、农户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尚未显现。以2011年河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布为例,对第二产业投资额占投资总额的55.4%,对第三产业共投资7922.04亿元,其中4456.33亿元中投入房地产业,占总投资的31.2%,换言之,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流向工业和房地产业,对第三产业投资比例相对偏低。另外,物质资本结构因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验证了物质资本投入边际收益不断下降,总之,资本投资效率较低。因此,改变民间投资的方向,引导其向第三产业转移,可能将有助于河南绿色经济增长。
三、河南绿色经济转型的对策研究
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之间是联系并相互依赖的,物质资本在各产业、行业的分配需要相应技能的劳动力予以匹配才能完成生产资料到产品的转化。立足于河南资源禀赋的现实,引导民间投资、发展第三产业对于吸纳劳动力,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实现河南绿色经济低碳、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整合餐饮、旅游和文化产业,引导民间投资向创意文化、金融服务业、教育等行业投入,减少对房地产经济的依赖程度,提高资本利用率。房地产业在经济增长方面表现为高耗能、低效益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并严重受到土地储备量的制约。第三产业涵盖行业众多,如河南在交通运输、自然景观遗产、历史人文积淀等方面拥有比较优势,因此可以整合形成河南特色的饮食文化旅游业;创意文化产业和金融服务业是低碳环保高附加值产业,既可以促进绿色经济增长,又可以解决大量劳动力就业问题。另外,从政府层面需要加快政府职能改革,拓宽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保障性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福利养老等领域的渠道,完善民间资本投资的政策体系和环境,通过市场竞争提高物质资本利用率。
第二,改善居民的绿色生态环境,保障人力资本的存续环境并提升其价值。首先,将“循环经济”模式与企业产业链结合起来,主动改善城乡生态环境,避免高级人力资本因外部不经济而迁徙。其次,政府需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强民间投资乡镇基础设施投资的引导,改善城乡基础公共设施建设。河南农业人口占到全省总人口的59.4%,绝大多数乡镇居民的温饱问题已解决,精神文化需求相对强烈,但是休闲、文化、娱乐、体育设施供给不足,对于乡镇基础设施的改造有利于推动乡镇绿色经济的发展。第三,严格环境准入标准,利用产业集群优势向农村引进低耗能、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项目,吸引青壮年劳动力当地就业与创业。
第三,引导民间投资进入教育领域,改善教育不公,提高劳动者技能。虽然教育人力资本具有内生增长机制(Van Zon&Muysken,2001),但是,从2008―2011年河南省对教育投入比例来看,分别占到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55%,1.72%,1.60%和1.30%,当前,对教育的投资远不能满足城乡劳动力技能与素质提高的需求。随着政府对教育相关行业进入壁垒逐渐降低,民间资本对于改善教育不公、提高劳动者技能方面起到完善与补充作用。尤其是对于低学历的劳动力,灵活采用资助、减免或自由选择等多种方式进行技能培训,降低他们陷入“低收入陷阱”风险。另外,由于政府在教育投资中的主导地位,需要政府加大对教育和科研费用的投入,持续提升人力资本的附加值,促进人口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以绿色消费为依托,从基础产业到高端产业进行供应链的优化配置,促进高级人力资本向绿色健康人力资本转变。在社会技术不断进步前提下,来自于食物消费和营养的健康人力资本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虽然健康型人力资本不能产生内生经济增长机制(Fogel,2002)。在最低消费和营养水平限制下,富国具有高资本、高健康和高消费水平,而穷国正好相反(王弟海,2012)。而高级人力资本一般从事专业技术或管理岗位,相对一般人力资本具有较高的薪酬和消费水平,引导高级人力资本加强食物营养与健康消费,促进它的保值与增值。
(注:本文系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河南省人民政府人才培养联合基金批准项目;河南省社科联课题,项目编号:SKL-2013-3583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10).
一、液位控制仪表
液位控制仪表系统指示值变化到最大或最小时,可以先检查检测仪表看是否正常,如指示正常,将液位控制改为手动遥控液位,看液位变化情况。如液位可以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则故障在液位控制系统;如稳不住液位,一般为工艺系统造成的故障,要从工艺方面查找原因。
差压式液位控制仪表指示和现场直读式指示仪表指示对不上时,首先检查现场直读式指示仪表是否正常,如指示正常,检查差压式液位仪表的负压导压管封液是否有渗漏;若有渗漏,重新灌封液,调零点;无渗漏,可能是仪表的负迁移量不对了,重新调整迁移量使仪表指示正常。
液位控制仪表系统指示值变化波动频繁时,首先要分析液面控制对象的容量大小,来分析故障的原因,容量大一般是仪表故障造成。容量小的首先要分析工艺操作情况是否有变化,如有变化很可能是工艺造成的波动频繁。如没有变化可能是仪表故障造成。
以上只是现场参数单独控制仪表的现场故障分析,实际现场还有一些复杂的控制回路,如串级控制、分程控制、程序控制、联锁控制等等。这些故障的分析就更加复杂,要具体分析。
其实,用排除法更方便:只是现场显示的仪表,怀疑显示数据不正常,可根据工艺环境估计数据,相去太远,就只检查调较仪表就可以了。现场控制的仪表,怀疑显示数据不正常,可将自动脱开,观察,固定工艺条件的数据,可以判定采集数据是否正常。如控制结果不稳定,也先判定数据采集是否正常,方法同上,因为数据采集不正常,控制结果肯定不行。以上问题判断完了,在检查软手动输出的时候,执行机构是否正常开动。最后再调整PID参数 系统控制时,判定也应该如此,将各部分独立后判定故障,很容易就找出问题。
液面系统的故障判断:液面记录值跑向最大或最小,可先对照一次表。如一次表正常,则为二次表故障;如一、二次表一致,则手控制调节阀检查液面有无变化。有变化一般为工艺原因,无变化一般为仪表问题。带负迁移的仪表示值跑到最大,应怀疑负压侧漏;有气相压直接引到负压侧的仪表示值跑到最小,应怀疑负压侧集液罐液体上升过高。记录针波动很快,一般可能是参数整定不当、一次仪表振荡或仪表信号管路侧漏等;如波动缓慢,一般为工况原因。如怀疑仪表为假液面指示,可将系统切手动,工艺、仪表人员共同用标准压力表测出气相压力进行分析。
二、工业热电阻
工业上常用的温度检测仪表分为两大类:非接触式测温仪表(如:辐射式、红外线)。 接触式测温仪表(如:膨胀式、压力式、热电偶、热电阻)。
由于工业热电阻 、工业热电偶 应用较为广泛,多用于自动联锁控制系统,在此下面介绍在使用中温度检测仪表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工业热电阻 是基于金属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最常用的是用金属铂和铜制成的,分度号为Pt100、Pt10、Pt50(测温范围为-200~850℃),Cu50、Cu100(测温范围为-50~150℃)。
工业热电阻测温系统一般是由工业热电阻 、连接导线和显示仪表等组成。 工业热电阻 和显示仪表的分度号必须一致,为消除连接导线电阻变化对测温的影响,必须采用三线制接法。
工业热电阻 的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工业热电阻的常见故障是工业热电阻断路和短路。一般断路更常见,这是因为热电阻丝较细所致。断路和短路是很容易判断的,可用万用表的“×1Ω”档,如测得的阻值小于R0,则可能有短路的地方;若万用表指示为无穷大,则可判定电阻体已断路。电阻体短路一般较易处理,只要不影响电阻丝长短和粗细,找到短路处进行吹干,加强绝缘即可。电阻体断路修理必须要改变电阻丝的长短而影响电阻值,为此以更换新的电阻体为好,若采用焊接修理,焊接后要校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三、仪器仪表电源模块维修
1. 故障现象:使用交流电时仪器不工作,而使用直流电池时又能正常使用;:
故障分析:显然故障出在交流电源整个电路部分,首先应检查插在交流电源的插座是否有电,若有则证明问题确实在仪器上; 其造成的原因有:电源线其中一根断或两头电源插头孔接触不良,尤其注意电源插头的根部处的一段电线有无折断;仪器上的电源插座松动不能与其电源线插孔正常配合;保险丝断,电源变压器烧坏;整流二极管损坏;整流后的滤波电容严重漏电,稳压部分电路有元件损坏或短路现象。
故障排除:可用万用电表首先测量供电处的交流电压是否有,并且数值在220伏左右(用交流电压档,放在250伏档位上),然后用万用电表电阻挡R×10Ω,用表笔分别检查仪器所使用的电源线插头与插孔,每根导线是否通。并用手摇动一下插头,看其通断情况;对于带有保险器的应检查保险丝是否熔断;并对电源插座(指仪器上)也应用万用电表检查松动接触情况;检查电源变压器是否烧坏,用万用电表R×10Ω电阻档(在不接电源情况下,断开变压器两端电路)分别测量其初、次级线圈阻值。当测得电阻无限大时,则证明变压器线圈断了:当测得电阻小于规定值时,则电源变压器线圈里匝间或局部短路。当然如果变压器已烧毁了,从闻气味就知道了;也可采用通电测量变压器次级整流后的直流电压来对怀疑变压器或是整流二极管有问题做判定,此时先断开整流后的电路,用万用电表直流电压档,并根据原输出电源的电压值,合理调好电压档量程。全波整流后直流电压应该为交流电压(次级)正常他的86%左右,桥式整流为88%左右方可认为电源电路部分没问题。若有问题时,断开电源,把整流二极管断开一端,用万用电表R×1Ω档来测量其元器反、正向电阻值。正常时,正向电阻在几十欧姆左右;反向电阻在几百千欧以上,若发现正向电阻很小或无穷大,则证明整流管损坏所致,当整流电路正常,则问题就在变压器上了。若变压器线圈内部有问题就必须重新按原线径及圈数绕制或换新的同型号变压器。当电源变压器及整流管没问题,而故障仍未排除,就应对滤波电容进行检查判定。
参考文献:
随着带宽密集型的日益普及服务,如HDTV、VOD、点到点、视频会议等的应用,增加了带宽接入的需求。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接入网络正在从传统的DSL和电缆技术发展到新一代的基于光纤的接入技术。光纤从路边(FTTC),通过楼房(FTTB)和节点(FTTN),最终扩散到户(FTTH)。现在有两种主要类型的无源光纤接入网络(PON),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和千兆无源光网络(GPON)。EPON是基于传统以太网技术的一种网络。一个EPON网络在上行和下行方向都能提供1Gb/s的容量,达到了20km的覆盖距离,而且支持20km的差分距离。相反,GPON是从传统的ATM PON(APON)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标准技术。GPON能支持更高的带宽,在上行和下行方向都能达到2.5Gb/s。它能覆盖更长的距离,达到60km,而且支持20km的差分距离。
本文考虑的是绿色PON网络部署的一般方法,一个大的网络场景容纳了好几百个ONU。我们详细地阐述了关于PON网络设计和规划的研究问题。提出了关于这个问题的数学最优化模型。由于解决最优化模型的计算复杂性高,我们也提出了一个有效的启发,叫做递归联合与迁移算法(RARA)作为不是最理想的解决方法。大量的仿真研究表明所提出的RARA方法比直接的随机切分的方法更有效。此外,在PON总部署成本中,我们评价了PON系统约束条件的影响,比如光分路比, PON最大传输距离和PON最大差分距离。
1 启发式算法
为了解决以上PON的部署问题,我们提出递归协会和迁移算法(RARA),它采用一个递归进程不断地执行ONU分配协议和分配器重置的子程序,直到发现最优(至少在本地最小)的方法。由于在所有PON的部署成本中,铺设光缆的成本是最昂贵的,它超过了整个网络部署中的其他所有成本,在这两种启发中,我们把铺设光纤的总距离作为最小化的主要目标。
1.1 递归联合和迁移算法(RARA)
递归联合和迁移算法(RARA)是从Cooper算法中延伸而来的,用于解决MLAP在后勤中的研究。图1显示了RARA的流程图。
左栏中实现了一个外循环,包括几个步骤。第一步,随机的生成一些初始的分配器,即设置初始位置。找到最佳方案,初始分配器尺寸所有的值都是从最小值到最大值之间取值。最小值等同于连接到所有ONU所需分配器的最小个数(U的绝对值),Smin=U/n的绝对值,1:n是允许的最大光分路比。Smax是ONU的总个数,它相当于每个分配器连接一个单独的ONU这样一个极端的例子。此外,为了避免陷入局部最小值,每个具体的分配器设置尺寸,必须是在Smin到Smax之间的一个值,我们随机地产生N个不同的初始分配器位置。图3中这N个分配器初始位置相当于一个从i=1到i=N的循环。总计,在研究算法中,有N(Smax-Smin+1)个初始分配器位置作为起始点。例如,如果我们设Smin=30,Smax=480,N=100,那么可以估算出总共有45100个初始位置作为起始点。
第二步,如果他们都连接到所有的ONU,验证当前的分配器的初始位置是否能够满足所有PON系统的限制,包括最大传输距离,最大差分距离,和最大光分路比。如果设置是有效的,这个算法调用一个递归进程。第三步,利用分配器的初始设置作为起始点找到最佳的分配器和他们的位置。例如,当前的初始分配可能包含100个分配器。完成递归之后,分配器的总数量可能降到80,而所有的ONU仍然能连接到相应的分配器,没有阻断PON系统的限制。
第四步,是建立在返回ONU和分配器之间协议关系和分配器设置的基础上,它需要一个PON网络规划,如果PON用这种方法部署,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总成本来估计最优结果。这个成本包括在第二部分的A中所描述的所有的子成本,在第五步中将它和当前最熟悉的成本相比较。最熟悉的成本是基于一个先前最好的方案。如果新成本比当前最熟悉的成本更好,那么我们把最新的成本升为当前最好的成本并记录在当前PON网络的规划中。与此同时,如果这两个成本非常接近(预先定义在不同的范围),我们就说搜索过程是融合的,然后停止递归进程并返回到第三步。否则,我们将重复第4步和第5步直到总成本最终融合或预先定义的循环执行R次。对于后一种情况,即非融合的情况,我们进一步采用模拟退火法(SA)类似进程,最终确定一个好的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在本节中,我们比较不同规划方法的性能。图2显示了方案一在最大分路比为1:16的情况下,所有ONU的总成本是怎样变化的。我们可以看到,RARA方法比随机切分方法可以达到更好的性能,如降低成本。而且,随着ONU总数的增加,RARA表现得更有效。此外,比较电缆管道共享和没有共享(MST与传统的没有MST的相比)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电缆管道共享可以帮助我们明显的降低部署成本。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ONU的总数量。对于其他的最大分路比,我们也进行了类似的仿真,并观察到类似的结果。
为了强调RARA和电缆管道共享的重要性,我们也比较了两个极端的情况,即没有电缆管道共享的划分方法和有电缆管道共享的RARA方法(也即RARA+MST)。我们发现,对于500个网络设计,RARA方法和管道共享的结果都能带来50%的成本降低。图3和4显示了环面场景也即场景2和最大的环面场景3各自的结果。对这些小圆形场景都做类似的观察。具体来说,就是没有MST性能最差的划分方法,以及带MST而且没有PON系统限制(即允许任何最大传输距离和最大差分距离)性能最好的RARA方法。
特别是对于环形场景,Sectoring+MST方法比RARA+MST方法做得更好看起来似乎是不正常的。这是因为划分方法没有考虑PON系统的限制(包括最大传输距离和最大差分距离),而RARA方法总是考虑这些限制。为了评价RARA方法的有效性,我们也显示了没有考虑系统限制的RARA+MST的结果,明显的比Sectoring+MST方法更好。
3 总结
设计了绿色PON网络以尽量减少他们的总部署成本。提出了一个数学最优化模型,由于它的非线性和NP-完全功能,使得它是很难解决的。因此,进一步提出了一个有效的启发叫做RARA,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仿真研究表明,与随机划分扇形方法相比,RARA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PON部署成本。
参考文献
[1] J.Li and G.Shen,“Cost minimization planning for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in Proc.OFC/NFOEC 2008,Feb 2008.
[2] G.Kramer,B.Mukherjee,and G.Pesavento,“IPACT:a dynamic protocol for an Ethernet PON (EPON),” IEEE Commun.Mag.,vol.40,no.2,pp.74-80,Feb.2002.
[3] F.Effenberger,D.C.Calix,G.Kramer,R.Li,M.Oron,and T.Pfeiffer,“An introduction to PON technologies,” IEEE Commun.Mag.,vol.45,no.3,pp.S17-S25,Mar.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