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4 14:42:5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体育教育的本质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有利于被教育者的个性发展,使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享受成长过程[5]。体育教育的生命本质特点要求体育教育具备真实和意会的学习历程,它注重并尊重个体的特征与复杂性发展。
1.1.1改善特殊人群的生命关怀缺失现象范围广泛的学生生命个体在生理或心理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如何满足每个个体的个性特点发展是体育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6]。特殊人群是指天生或后天形成生理性缺陷,导致不能进行正常训练与学习的学生。一些学校往往忽略这部分学生,未能安排合理的体育课程,阻碍了这部分学生的身心发展,应该针对这一特殊人群开设新型的体育保健和康复训练课程,以充分弥补这些学生的生命关怀缺失。
1.1.2体育教育应倡导生命的个性化教育体育教育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方式而逐渐转向注重个性化生命教育的方式,传统单一的教育手段已无法满足个体综合素质的发展需求[7]。然而,体育教育的最终价值取向是实现个体的独特性发展,能充分释放生命的潜力,获得足够的动力和激情,从而实现终身体育的目的,尽显人文主义精神与科学发展主义精神的完美融合。体育的生命教育本质观念注重并倡导学生的个性发展,运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多元、拓展生命体验的学习环境。体育教育的教育对象是活力充沛的大学生,是具备科学知识、天然禀赋、运动能力等素质的生命体,体育教育要面对全部学生,依照每个人的不同情况确定相适应的教育目标,从而实现学生的最优化发展。评价体系帮助教师确定更为正确的教学模式,评价内容丰富,包括:个体的身体素质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认知能力、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评价标准则包括适应普通情况下的一般标准和针对特殊人群的纵向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则有学生间、教师与学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互相配合等方式。这个复杂的教学过程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首先,通过诊断性评价方式,发现并掌握学生的基本状况和学习能力,总结学生的弱点和强点,分析并提出最为合理的教学目标,然后因材施教,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能力,如:可以依据学生的体能和技术等素质的差异开展分层教学;依据学生的不同体育爱好特点,开展教学选修课模式。再次,在学习过程中,采取过程性学习评价手段,不断发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遇到的困扰,及时改进学生的反馈信息,逐步完善教学模式,实现课堂的最优化教学模式。最后,采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最终的总结性评价,其中评价标准不能一成不变,否则,评价结果将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失去评价最初的科学性和激励价值。
1.2体育教育要注重个体的自主能动性
生命的体育教育过程需要得到多方面、和谐的因素作为基础,而且还要尊重生命体的自主能动性、创造性和发展潜力。自主能动性是指个体在自我内心思想的动态支配下由自身来完成的需求和自由,这表明了主体的自我实现意识和自由,教育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保障个体本身能够自由地把握和支配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影响力并发挥自己的才能。人的创造性是体现个体超越现实的积极表现,人们在不断地发展中通过创新意识逐步改善和摒弃自身的缺陷,这是人类最大的发展驱动力。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个体生命质量的提高与创造性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以上情况皆可证实,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与实现自我价值的选择性,并运用科学教学方法支持、指引、深化学生的选择意义和对自身的使命感,使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得到充分认可,最大化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如:在教学中积极采用启发式、探索式的教学模式;在程度较好的学生中采取“三自主”教学方式,并安排难度较高的编排和创新学习方式。这些自主型的培养方式,可帮助学生强化自主选择、占据主导、自由思考的学习方式,实现体育教育的探索教学过程。
1.3体育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从哲学的发展理论观点出发,人的生命处于不完善而不断追求完善的体验过程之中,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精神和身体的构建。体育教育不是一潭死水式的静态过程,而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不仅应规划好教育目标和内容,更要观察和留意个体的现实收获与感受,关注当下受教育者的真实反应才能创立体育中的生命教育。体验过程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学生真正意识到人文价值的关键,体育教育课程的安排与教学活动的组织都是为了促进和唤醒学生体验生命的动力源泉,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体会人文与科学知识,努力超越自我,切实感受生命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体育教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授知识,而是唤醒学生的精神和灵魂,能使学生在内心深处有所震撼和领悟,否则,教育的本质目标则不能实现。体育教育是以学生为主导,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个性发展、尊重个体意愿、满足学习需要,彰显因材施教的特色教育,从而发挥学生的内在天赋和后天能力。如:在竞赛训练以及体育道德行为规范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和唤醒学生团结互助、尊重关爱他人的意识,在激烈的比赛中能够体会失败与成功带来的生命体验。
2体育教育中生命化的体现
体育教育的生命教育体现应融合在体育课程、体育教师、体育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在具有体育生命本质的教育课程理念和指导思想下开展活动,然后在生命化的体育教师引领下,开设具有生命意义的体育课程。
2.1具有体现生命本质的体育课程理念
2.1.1体育课程理念向“生命为本”升华体育教育的生命本质的课程理念的实质是要求培养出全能的和谐生命,这就需要将“健康第一”的体育课程指导理念逐步升华为“生命为本”的理念。“生命为本”的课程理念是指在遵循个体生命自然本性的发展规律下,引导并帮助学生实现生命体的最优化,健全学生爱护生命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生命体内涵。理念的贯彻有利于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树立积极的人生价值观,使学生充分认识和理解生命,在敬畏生命的同时感受生命的美丽[8]。该教育理念将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三者完美结合,与生命本身发展的规律相适应,为生命的自由生长和完善提供了充裕的空间和环境。该理念的提出为体育教育的“全人”宗旨培养目标奠定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也是体育活动生命特征的体现,这也是体育课程的生命价值体现。体育课程理念的升华与传统体育课程的差异性较大,转变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将生命教育目标融入课程教育目标中;②教学内容注重生命本身的发展特点和规律;③运用一切教学资源和设备,将学生的体育知识体系、技能素质与生命自然状态相结合,实现体育课程的科学和生命价值的最优化;④将生命教育思想贯穿到教师与学生评价当中。在教师评价中,将生命教育目标的完成、尊重生命自由发展的要素纳入评价指标;在学生评价中,要将学生的生命观和态度纳入评价指标中,激发学生自身的潜力。
2.1.2生命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发展路径体育教育的生命意义的实现,需要在教育过程中注入生命化的教育目标和模式,并在生命教育中不断融合心理、生理、社会、健康、损伤、安全、营养等元素,将诸多领域的科学和人文知识与体育教育相糅合[9]。这一过程中应当注重以下几点:①在体育训练活动中,强化学生体育促进健康的意识,使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在于运动”的意义,培养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②在营养与损伤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意识到营养、安全与生命的紧密联系;③准确观察并确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最佳教育目标和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体验成功,内隐为自身的坚强品质,从而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④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中,教师都要十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对消极学生进行开导,使之意识到生命的美好和珍贵,学会适应社会。
2.2具有具备生命化指引能力的教师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引领和组织者的角色,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对教育效果影响较大,生命教育需要有生命化的教师来组织和管理[10]。生命化的教师必须具备基本的教师道德、高水平的专业技能知识,还要对生命教育具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能够建构具有生命教育意义的教学目标、教育内容和模式等。生命化的教师不仅是科学知识和训练技能的传授者,也是唤醒学生体验生命与健康的指引者,更是帮助学生实现生命与体育实践的鼓励者,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和探索到生命的真谛和意义。生命化的体育教师是时展的必然产物,教师应当投入更多的精力,致力于培养出不断超越自身健康体魄和灵魂的现代化建设者。
2.3具有具备生命意义的体育课堂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本质 规律 特点
一、体育教学的本质特征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体育教学是教学的下位概念,是整个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国学者对于体育教学的本质特征界定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体育教学的教育性
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下,按照教育方针和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了使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体育保健知识与技术、技能,培养思想道德品质的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其教育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在体育教学中组织每一项活动,均有一定的目的任务、组织原则、规则要求、需要学习和掌握相应的动作技术,以及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等,这些是构成体育环境的基本因素。学生在这一环境中进行学习、锻炼或参加比赛,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同时,体育环境还包括教师使用的教材、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学校传统和班级风气等,这些都会有力地吸引、熏陶、感染和教育学生;提供了许多学生乐于自愿接受,更多情况下是不知不觉接受、有利于个性品质形成的机会和情景,并可促进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迁移到学习、生活和工作等各个方面去,以收体育之效[1]。
2.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很容易自然地表现出来。这有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特点,从而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主要包括:培养热爱集体的情感和意识,培养团结友爱、关心他人、互助合作的思想和意识,培养竞争意识、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培养坚忍不拔、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意志品质,以及心情开朗和愉快活泼的良好性格。
(二)体育教学的双边性
体育教学是指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基本途径,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对课堂气氛的调控直接影响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而直接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引导。在教学中,教师如何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手段、措施教学,需要教师及时了解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了解问题的本质,才能很好地随机对教学进行针对性的调节和控制[2]。因此,教师根据课的内容,遵循课堂教学的规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营造积极、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所以,体育教学是以体育教学内容为中介,以学生身体参与,师生双方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双边活动。
(三)体育教学的复杂性
1.体育教学系统的整体性:构成体育教学系统的各要素,虽然具有不同作用,但它们都是根据逻辑统一性的要求而构成的整体,缺一不可,系统的功能大于各孤立部分功能之和。
2.体育教学系统的开放性:在外部,体育教学与严密的教学大纲或计划相联结,以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在内部由特定的教材,方法与人构成,以保证教学的适应性。体育教学主要在体育场馆和户外进行,教学环境开放,教学空间大,时控因素多[3]。同时,课堂内外的各种因素还保持着各种互动关系。各种因素都在彼此的互动中必须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势。
3.体育教学系统的生成性:体育教学是围绕人展开的一个动态生成过程,处于不断的演化和创作中。教学中的师生都是生成中人,即双方的生理、心理都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尤其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是体育教学所独有的特点。
二、体育教学的规律
(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体育教学中制定体育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措施等,都必须从不同的年龄,不同性别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在学生生理和心理方面,都承受着不同强度和程度的负荷,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心理指标的变化,同时,学生有着各种不同的学习活动方式,对学生身心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和体质状况,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断提高。
(二)要遵循感知、思维和实践结合规律
体育课中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从事身体练习,耳、眼和机体等感官直接感知动作,大脑积极思考如何行动,机体协调做动作,其中,直接感知是基础,思维是核心,实践是归宿。这三个环节是紧密结合的,缺少哪一个环节都会影响体育课教学的效果。因此,这也是体育课必须遵循的。
(三)要遵循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辩证统一的规律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矛盾运动过程。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正确认识教与学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用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观念上只有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真正承认学生是学习、认知和发展的主体,让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生成问题,在相互交流中解决问题,在自我反思中拓展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则在教学过程更不能单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应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从学科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自主发现的引导者,教学就其本质意义而言,是由教师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由不知到知,由知到用的转化过程,这就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所在[4]。教师是否发挥了主导作用,及其程度如何,主要是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否被调动起来,只有教师的努力和学生的努力积极配合,协调一致,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四)体育课教学还应遵循其它学科所揭示的有关规律
例如:运动生理学所阐明的人体工作能力变化的规律是逐渐上升,达到一定的高度水平后,保持一段时间,再逐渐下降,达到或接近开始时的水平。所以体育课开始时要做准备活动,然后再进行强度更大的练习,下课前做放松活动。这种安排与人体工作能力变化规律是一致的,也是不应当违反的;运动心理学所揭示的动作技能形成为泛化、分化和自动化三个阶段的规律,是体育课应遵循的又一条规律。
三、体育教学的特点
潘绍伟、于可红主编的第二版《学校体育学》中指出,体育实践课堂教学在以下诸方面表现出鲜明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体育教学组织的多变与复杂;体育教学中的人际交往频繁;体育教学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4]。以上观点各有侧重,我们从中归纳出体育教学的几个特点:
(一)身体练习为主
身体练习是体育课教学的最主要的特点,体育实践课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主要通过思想活动来学习和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而体育实践课教学则是以师生思想活动为基础,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来传授和掌握知识、技术、技能。
(二)学生承受事宜的生理负荷
体育实践课教学,由于学生从事各种身体练习,人体器官系统积极参与其中,学生身体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因此而产生身体疲劳,加速机体的新陈代谢,这一点也是体育实践课教学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生物学依据,也是体育实践课教学所独有的特点。
(三)教学组织多变与复杂
体育实践课教学主要在体育场馆进行,教学环境开放,教学空间大,施控的因素多。体育教学依据季节、气候、学生性别、体育基础、身体素质、教学内容、器材设备等因素的不同情况来组织教学,选择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身体始终处于运动状态。
(四)社会交往性
体育实践课教学多采用分组进行,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多是以集体的方式完成。如球类的技战术、田径接力跑、武术的攻防技术等,即使是个人技术的学习,也离不开相互间的观察、纠正、保护与帮助。至于各种教学比赛,学生间,师生间的交往则更多。在各种体育活动中,学生所处的角色和地位随时都发生变化,这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联系频繁而复杂,有利于培养学生善处人际关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亚芹.浅谈体育教学的本质特征[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近几年来,对体育本质的研究观点层出不穷,各种学术专著,例如《体育学原理》、《体育方法学》、《竞技运动学》等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作者对体育本质的理解。目前学术界对体育本质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实现人的自由式体育最根本的本质。
认为体育活动是多种身体活动的总和,不仅要强身健体,还要强调对人的培养,然后促进人的本质力量发展,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才是体育的最根本本质。
(二)增强体质是人的唯一本质。
一些学者认为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就是体育的本质,除此之外再无需增加其他本质,它本身并不是一个复杂的活动,体育的目的就是要增强体质,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
(三)是社会文化活动中的一种。
像其他音乐、美术、书法等一样是社会文化活动中得一种,它通过各种身体活动来达到身心和谐,协调,健康的效果,是一种具有竞技性、娱乐性、教育性的社会文化活动。
二、从实践角度对体育本质的思考
思考体育的本质我们可以从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和思维方式即实践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来思考。站在哲学的高度审视体育的本质,有助于我们从另外的角度来寻求体育的本质,并提升认识的告诉。
(一)体育是一种实践活动。
体育是人类创造性的物质实践活动,是一种以生命运动为基础的物质运动高级形式。体育运动是维持人们人体正常生命运动的形式,以一种外观视觉上的动作表现出来,通过身体运动在人们意识中留下深刻运动体验,例如脑电、心电、视网膜电的传导,声音刺激鼓膜和耳蜗的振动与传播。此外,体育运动在人体内产生各种维持人体生命的反应,例如促进体内糖和脂肪以及氨基酸的分解代谢,肌肉收缩等。体育将运动学、动力学、转动学等各种自然界的运动形式集于一身,并通过各种形似表现出来。另外,体育还具有社会历史性,这是从它与社会运动联系的紧密性来决定的,由此可见,体育同其他实践活动一样,“具有直接现实性,是感性的具体活动。这种活动是物质的一种特殊运动形式,它同其他自然物质运动过程一样,是一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活动”。
(二)体育是改造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
根据的理论,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生活实践和交往实践,即改造自然的实践、改造人类自身的实践、改造社会的实践。体育实践就是生活实践及改造人类自身的实践,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实践的对象是人。体育活动实践的对象即是人自身,主客体同一。
第二,实践的目的不同。体育实践的目的是提高人们的体质,即改造自身的属性为目的的。
第三,实践过程丰富多彩。体育实践内容各种各样,而且随着时代的进去,还会不断出现更多形式,在实践的过程中会借助于各种体育器材。
第四,实践的结果是提高了对象的身体健康。体育活动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提高人的身体健康,其次也会提高人自身的品质,缓解各种压力,舒缓身心。
(二)体育是一种改造人类自身的特殊实践活动。
中职教育的特点就是其“职”性。中职学校是社会各个“职域”需求人才的输送基地。通过长期的实践证明,中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实并不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相比普通高校的学生他们反而是社会中的“强势群体”。他们是符合职场需求的专业性人才。实现中职教育的“职”性,对学生进行“职”性教育,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积极地辅助。那么,在中职体育教育中如何实现“职”性呢?
一、中职体育实现“职”性的意义
中职体育相比普通高校中的体育教育,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在笔者看来,中职体育教育区别于普通体育教育的地方就在其“职”性上。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旨在为我国社会、企业的发展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要兼具健康的身体素质和专业素质,也充分证明了体育课程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然而,在中职体育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和方法,缺乏对体育课程的认识,使得体育课程中没有将职业特色体现出来,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学生也难以更好地承担日后的工作,失去体育教学本质意义。因此,为了能够促使学生适应企业发展一线技术工作,将体育教学与职业特色有机结合势在必行,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合格的专业技能人才,为我国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开展具有职业特色中职体育教学,不仅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贯彻落实我国“全民体育”号召的具体表现。另外,中职院校旨在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社会各领域对中职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希望中职生能具备从事相关工作的基本素质,比如吃苦耐劳、爱岗敬业、意志力强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现代教学理念,并针对现行教学中的薄弱部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调整和优化,建立高素质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为学生日后更好地参与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二、策略解析
(一)端正教学观念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社会需求也越来越科学化、专业化、人文化,而“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自然会有区别于传统教育教学的新理念。体育教师要树立现代体育教学理念,不仅要开展基础知识教学,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促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体育锻炼,并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重构体育教学体系,将职业特色融入其中,另外,中职教学规模日渐扩大,体育教学基础设施已经难以满足体育教学需求,针对这一情况,政府和学校要适当增加资金投入,丰富并完善设施建设,例如:扩大活动场地、增加篮球场等,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为开展具有职业特色的体育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更新教学方法
让学生具有“职”的准备,为学生树立“职”的信心,提升学生“职”的能力,这些都是中职教育的目标,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具有相同的目标。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中职体育教学,要积极融入职业特色,结合学生年龄等特点,科学、合理的安排体育教学内容,并围绕着就业方向进行实际教学,有针对性选择体育项目,例如:管工、钳工等职业,具有劳动强度大、固定重复用力,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轻器械体操训练,如:杠铃、哑铃等,在增强四肢力量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减轻职业病。除此之外,传统体育教学方法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热情,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要深入分析新课改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开展多样化教学,提升体育教学趣味性,例如:开展竞赛性体育教学,排球赛,促使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及能力等选择喜欢的竞赛项目,并将合作方式渗透其中,通过比赛教学,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其参与欲望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强身健体的教学目标,为日后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提供支持和帮助。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0A-0007-04
学校的全部意义在于履行社会赋予的教育使命,这毫无疑义;履行教育使命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质量,这毫无疑义;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策略在于教师倾注心力教学生倾注心力学,这也毫无疑义。然而,当目睹“五严规定”、“减负禁令”从来都难以治本、当今学生依然身处“水深火热”的应试教育痛苦之中时,你是否起过质疑之意?是否动过恻隐之心?是否尽过点滴之力?
有人说,因为惊异,所以哲学;有人说,因为迷惘,所以哲学;有人则说,因为痛苦,所以哲学――这些都足以表明:哲学确实是“智慧”之学。中国的教育,目前是真正让人惊诧,让人迷惘,让人痛苦,所以应该哲学地审视一下了,让哲学去洞察教育(原为何物、竟有何理、终求何的)的本原何样、本真何理、本旨何在。于是,笔者面对当今教育聊作哲学之思。
一、教育的本体之思
2011年暑期在扬州参加省级培训面授,听了严华银先生一个报告。他用这样一个案例作为开讲导入:
某教师教《阿Q正传》,走进课堂,说:“同学们,咱们今天学习《阿Q正传》,请打开教辅用书某某页,先做1―8题。”一看,这8题是看拼音填词语、加点字解释、完成成语之类。做完这些用了10分钟,教师就讲解这些题目,让做对的举手,不时表扬“哎,不错”。我以为下面可以学习课文了,谁知,他又说:“好,接下去做9―12题……”
一堂课上完,还没有去碰碰课文。我把教辅用书拿来,问他:你下面还想干什么呢?他说:接着做13―15题呗。我仔细看了13―15题,里面有一点涉及课文中的语段。
这个故事听来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甚至令人惊诧莫名,令人忧虑无比!笔者联想到了另外听到的“教学趣事”,说现在中学里的物理生物化学都不再“做实验”了,而是以“背实验”替代“做实验”,这是不是比以做习题替代学课文更荒唐?我为之惊诧的是:这竟然是教育?教师竟然这样来“做”教育?教育本来究竟是怎样的?于是,我觉得我们应该对教育作本体之思。
何谓本体?本体即是人或事物之自身、本身、本相,是人或事物保持其作为“自我”而非他者存在的内在同一性与时空确定性特质。人或事物处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之中,其发展变化包含外在形态(量变)与内在性质(质变)两方面,但它们往往并非内外同变,外变也往往不可能真实反映内变,而是可能呈现内外异步、内外异向、内外异质等复杂情形,故从外变现象往往无法得知事物是否依然保持着那个自身、那个本体,在这种情况下,追根溯源,究其最初的原始的存在形态,方能重现其本原,见得其本体。教育,经历了渔猎、农耕时代,已经到达发达的现代工业乃至大数据时代,其外部形态与内在性质都发生了超乎想象的变化,它是否还保留着原先那种“本性”?是否还是它自身?我们不妨回望人类最初的教育状貌,进而再认教育之本体。
教育之本体,即是教育原生态,即是人类诞生初期的教育形态,是“荒野文化”[1]背景下的教育,那时的教育“尚未分化成专门的活动”,“而是在生产与生活中,并结合劳动与生活进行”[2]的,它与生活完全同一,两者融为一体,不分彼此,处在同时、同在、同步、同构状态。长(所谓教育者)幼(所谓受教育者)同处于生存实践场景与过程中,他们在生存实践中进行着生产、消费、交往、娱乐等活动,在生产、消费、交往、娱乐活动中发现、生成着经验、意义,同时传递、授受着经验、意义,所以生活便是教育,教育也是生活,更直白地说,教育与生活同体同在。经验的日益丰富,意义的日益复杂,且生存条件的日益富足,催生的专门化教育。经验、意义,被人们从生活中抽离出来,并将其课题化、体系化,这原本不是坏事,只要付诸教育过程时作精当的还原,经验、意义依然不会空洞,依然能以亲和的“形象”被学习者愉快地接受。然而,形如《阿Q正传》的教学,不仅没有将鲁迅创作该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必要呈现,甚至连“生成”意义的整体语言环境――文本都抛诸脑后了;又如,“做实验”变成“背实验”的教学方式,将科学原理植根的最基本事实都丢弃了,这还能算作教育吗?这种所谓“教育”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将枯竭、凋敝――终究不再是教育,终究不能给学生任何裨益,更遑论促进人的整体发展!
二、教育的本因之思
从教几十年,我常见这种情形:
老师说“今晚老师不布置作业了,你们可以读自己喜欢的书,也可以与家人合作搞个对对子或成语接龙什么的”,同学们会喜形于色;可假如老师说“今晚回家,请大家把新学的课文读3遍,并且背下来”,学生便会立刻眉头紧皱,觉得做这事儿太没劲。
老师说“同学们,学校决定星期×到××地方春游”,学生立刻会欢呼雀跃:“哇!”“太好啦!”可假如老师说“同学们,这两天咱们美术老师生病了,下午美术课改上语文课”,学生马上像泄了气的皮球,瘫坐在椅子上,各有各的痛苦表现:有的拉下脸,现出不满的神情;有的摇摇头,大有不可思议的意思;有的“啊”了一声,表示非常惊异;有的“嘘”声连连,自然是难言的失望。
在家,常见到孩子这样的情形:放学回家做完作业,习惯从书橱的童书中抽出一本,有时是翻了翻,马上放回去再另拿一本,又翻了翻又放回去另拿一本;有时翻了翻,立即拿去专注地看起来,而且很专注,到该吃晚饭时叫她,她都不想站起来……
以唯物辩证的哲学目光观照世界,任何事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原因,又称动因,事物之发展变化是由原因引起的结果,原因与结果构成一对哲学范畴,“揭示了事物之间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3]。必须指出,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诸多原因中,有的来自客观外物,有的源于主体自身,前者通常称之为外因,后者通常称之为内因。内因源于事物本体(自身),故笔者将其称为本因。我们知道,“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因此,考察事物的发展变化,探寻内因比摸索外因更重要;促成事物发展变化,激活内在动因比创造外部条件更重要。
以因果关联原理来看教育以及教育场景中学生的学习,我们应该由偏执外力催迫转向注重内力激发,通过探寻学习本因实施因势利导,来达成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之目的。那么,引发学生学习行为的本因是什么呢?“人有许多需要”,“他们的需要就是他们的本性”[4],“教育和生命内在地融合在一起”,“教育是生命的需要”[5]。这就足见,对教育的需要乃是人的本性,是人愿意学习、乐意接受教育的本因,问题在于我们能否因人而异,适时适性适切适需地提供良好的教育。
前述现象,就其具体内容看,是老师在向学生下达学习任务,或者孩子自选学习项目;就其普遍意义看,均属教育活动。这些现象在我们眼前身边随处可见,我们甚至经常这样做着,但几乎从未追问个中奥秘。其实,这是作为教育者绝不该有的麻木,正是这种麻木,使教育固守在传统牢笼或定势思维中不能自拔。当我们对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稍加留心稍加辨析稍加比较,便会发现其中差异,如再能做点“哲学”审视,便会猛然发现:老师规定学习内容或下达学习任务,有的之所以会招致学生的厌恶和排斥,那是因为他们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需要;有的所以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那是他们在这方面有着知之或得之的强烈需要。我们知道:教育关涉师生双边,是“教”与“学”两个主体间的互动,直言之,“教”终须指向于“学”,见证于“学”;同时,“学”终须回应于“教”,吻合于“教”,只有这样,才意味着教育发生了,才表征着教育有效了;而“教”与“学”的这种互动,本因就是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教育必须植根于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激活需要、唤醒需要、迁移需要、转化需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通过顺应需要、物化需要、满足需要,来展开学习过程,进而实现最佳效果,促进学生最佳发展;如果我们热衷于追求分数,或偏执于关注“教”的需要,无视“学”需要,行埋头蛮干之“教”,那就必然会扑灭学生原本好奇、好学的激情,必然会事与愿违,导致教育的低效、无效,甚至使教育沦为“伪教育”“反教育”。
三、教育的本旨之思
那是一个冬天的上午,我走进教室刚上几分钟课,就见外面又飘起雪来,雪花越飘越大,树上地上很快开始染上白色,由星星点点到成簇成簇。宜兴很少下雪,于是我立刻停下讲课,说:“同学们,快到走廊上看雪吧,直接下楼到前面草地上看也可以,好好享受雪的乐趣吧……”话音刚落,学生欢呼着奔出教室,有的站在走廊扶栏前,有的“飞”下楼梯到楼前的草坪上。扶栏前的同学,有把胳膊伸倒外面用手掌接雪花的,有仰探出半个头脸去淋雪花的;比起他们来,草坪上的同学玩法更多,有从草地上抓了一g雪朝空中抛去的,有从树叶上刮下雪捏成团儿扔来扔去的,还有尽力仰起脸张嘴接了雪品咂滋味的……叫声笑声在飞舞的雪花间荡漾。我探头透过窗玻璃瞄了一下邻班,见他们很多学生不时伸长脖子往外看我们的学生,显然也十分想出来看雪,但正专注地讲着课的老师严肃地批评说:“看什么看?下雪没看过吗?就想玩,就会开小差,上课不专心,老师讲的东西怎么能听得懂?怎么能记得住?又怎么能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生呢,自然是嘟起了嘴。
事之当时,笔者只是做了,只是见了,并未去想:自己这样做,邻班老师那样做,对学生意味着什么?如把两种做法视为两种取向的教育,分别蕴含怎样的目的期待?学生发展状况又将怎样?事后重温,甚是困惑:这样漫天飞雪的自然景观,近几年难得出现,学生更是难得一见。难得“解放”学生片刻,给他们一个难得的机会,看一看,玩一玩,体验体验,不是一次很好的教育活动吗?不是可以学到课堂上很难学到的东西吗?一些老师为何常常吝啬至此,连这点时间和空间都“舍不得”给学生呢?困惑之余,若有所悟,似有所获:教育长河里,教育宇宙中,这两件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小事,看上去不过是两位老师不同的“一念之差”偶然为之的,然而,这“一念之差”的偶然中,何以就没有潜隐着一种必然呢?两件“差之毫厘”的教学细节中,何以就没有蕴含着“相隔千里”的教育“大道”呢?笔者以为,它们是目的取向截然相反的两种教育的缩影,我们可以借此深度追问和探讨教育的本旨问题。
何谓教育本旨?即教育的根本目的、根本意图。我国教育学教科书对教育目的的表述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和各种建设人才”[6]。无疑,这种提法很完备,但带有明显的“社会本位”色彩。“教育本旨”则超越社会本位,旨在体现“人本位”理念,体现教育最初那种对人的观照和对人根本价值的认同。这一问题,中外学界已有颇多研究,灼见甚多,只是不同学人对该问题给出的概念各不相同罢了。康德有“人是目的”的著名命题;冯友兰说过教育的真义在于“使人作为人成为人”[7];此外,有人强调“教育应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主体”[8];有人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激发主动性,培养独立性”[9];有人指出教育“最基本的着眼点就在于培养人对于境遇中各种关系的敏感性与洞察力”[10]……不难看出,以上观点无不聚焦于“人”,无不表明教育的本旨是“为人”,让人“成为人”。展开看,就是让人成为具备高度敏感性、洞察力、主动性、独立性,能够融入世界、主宰自我、创造幸福的“生活主体”。
上述案例中的两种做法,前者在引导学生关注“外面的世界”,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敏锐感觉,以及相应的探索兴趣,最终能成为“主体人”。后者呢?往高里说是教者在执行官方意志,努力让学生把国家规定的课程学扎实,成为国家、社会需要的人。可是从其教育行为看,似乎只是想让学生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儒生”,甚至只想让学生成为“考试高手”。不敢想象,长久经历这种教育的学生还能有什么敏感性、洞察力?还能有什么主动性、独立性?
上文的探讨,大致可以表明:从哲学视角看当今教育,很多教育行为显然已经脱离了本体,割断了本因,迷失了本旨。而教育返回本体,便要回归生活;植根本因,便要基于需要;实现本旨,便要致力“成人”。教育决策者应该在顶层设计上周密规划,教育管理者应该在评价考核上加强引导,教育实践者应该在具体行动上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否则,人人埋怨大气候不好却人人都在助推大气候恶化,教育何日能有玉宇澄清风和日丽的好气象?
参考文献:
[1]阎光才.教育的生命意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49-54.
[2][6]罗正华.教育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8:22.101.
[3]潘佳铭,郭勇.哲学原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6.
[5]冯建军.教育即生命[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1):23-26.
[7]韩淑萍,姜德刚.论人学视野中的教育真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5-8.
引言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与基本特点
1.人力资本的概念。所谓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能力和体力等质量等因素之合。就其实体形态来说,是活的人体所拥有的体力、健康、经验、知识、技能及其精神存量。
2.人力资本的特征。(1)与物质资本相比,人力资本体现、凝结和储存在特定的人身上,人是人力资本的承载者,人力资本生产形成、支配和使用都必须借助于活的人体而发挥作用。(2)人力资本所有权永远属于承载者本人,任何人都不能违背所有者的意愿而占有、支配或使用人力资本在各种生产要素中,物质资本的所有权,既可以属于个人,也可以属于群体,但人力资本作为人的体力、智力、经验、知识、生产技能等的有机结合体,其所有权只能属于劳动者个人本身。(3)人力资本的有限性。一个人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相当有限,一方面来自一个人的体力精力和生命年限等自然条件的约束;另一方面来自人的体力、知识、技能与社会需要不匹配、人的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差距、社会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而产生的失业、劳动力利用不充分、学非所用等。(4)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投资都具有风险性。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相比,其风险性更大。①人力资本投资具有长期性,其投资与收益之间往往间隔时间比较长。②人力资本的载体是人,其发挥作用大小受情感、意志、家庭、伦理等心理和道德因索的影响比较大,如果劳动者生活和工作的外部环境不理想,或者人际关系紧张使劳动者在心理上产生紧张、压抑、郁闷、痛苦、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或心理疾病,势必影响劳动者的下作热情和工作效率,使人力资本低效发挥作用甚至不能发挥作用。③人力资本流动性强,具有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
二、体育在促进高职大学生人力资本形成的积极影响
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非物质资本。劳动者的质量即劳动者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智力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等。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提高劳动者素质成为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单位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高职体育在提高高职大学生人力资本形成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
1.体育是提高高职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途径。人的身体素质包括健康状况、体力和精力、生命力和寿命。众所周知,身体是人们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知识和能力的载体二身体素质是其他一切素质的基础,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现代化、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尽情享受现代劳动成果的同时,自身的各项机能也在不同程度地退化。运动不足使人的呼吸机能、消化机能、内脏器官机能、性机能、身体的灵活性、耐久性等大大降低。现代人体科学认为,体育锻炼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改善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预防骨裂。体育运动能增强人速度、耐力,柔韧性,能消除疲劳、促使动作机敏,提高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
2.体育运动能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在体育锻炼中,要求参加者具有克服困难的决心、战胜对手的勇气、遵守纪律的自制力、紧急情况下的决断力。体育锻炼和体育比赛能激励人去追求胜利、享受乐趣、同时培养人不怕挫折、不怕失败的勇气。在锻炼实践中,只有坚持不懈、不断努力、做到挫折不灰心,失败不气馁,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与良好的工作效率。
3.体育运动能提高高职大学生的智力素质。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曾说过,身体的操练就是神经系统的操练,如果不注意锻炼身体,大脑就不能很好地工作。在体育活动时,大脑和神经系统常处于迅速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过程中,通过参加锻炼,可以使大脑的调节功能、活动强度、反应的灵活性和精确性等得到良好的发展。在体育活动中,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大脑的供血量,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促进思维、记忆及分析等智力活动的发展。总之,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大脑的物质结构和机能状况,提高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4.体育为高职大学生消除将来因职业带来的消极影响提供相应的职业实用技能与知识储备,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工作效率提供保障
大量科学研究证明,体育锻炼对人类的进化过程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使人们有目的地弥补直立姿势所带来的种种身体欠缺,纠正生产劳动给身体造成的片面发展,补充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运动不足,使那些处于“饥饿”状态的肌肉得到营养和活力,使人的机能得到扩展,而且身体锻炼可以使人类进一步实现自己的进化,控制和发展自己的进化。现代社会的机械化、自动化以及信息化,过分依赖身体的某些部位,分工的细化更加深了这种状况,这就造成了劳动者身体某种畸形发展的潜在趋势。单一劳动方式对人体某些运动能力的发展,是以牺牲另一些身体运动能力为代价的,这种状况最终必然阻碍生产的进一步提高。因为畸形和片面的发展不利于劳动能力的有力发挥,甚至还可能导致严重的职业病。而体育运动不但可以发展生产劳动所需的职业属性,而且或以补偿由于单一劳动方式对职工身心的不利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劳动效率。
高职体育课程不仅能促进高职大学生一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形成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同时还能为高职大学生发展形成劳动技能所需的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也为他们提供预防职业病的专业知识和运动处方,以更好提升专业人才的人力资本质量。
1高校教育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高校的教育成本概念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的角度上讲,教育成本指的是高校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所消耗的价值。从狭义的角度来讲,高校教育成本指的是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培养环节中所消耗的教育资金。高校教育成本控制主要是按照教育成本的预算来进行的,对教学活动开展的环节中所使用的资金进行有效监督,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威胁,并有效对问题进行处理,这也是保障高校教育成本运用效果的重要方式。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国家对高校的教育资金使用效率与质量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强化教育成本的控制问题势在必行。高校的教育理念要求高校在对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实行核算制度,进行人才成本效益问题的分析,实行这一方式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强高校的成本控制工作,提高高校自身的约束、完善以及优化水平。同时,加强对教育成本的控制,可以加强政府对高校的财务掌握状况,降低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也可以提高高校信息的披露效果,加强公众监督,为高校的教育资金使用提供更好的环境。
2高校教育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2.1对成本控制缺乏正确的认识
教育成本控制对高校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现阶段我国高校实践的过程中对成本控制缺乏正确的认识,成本控制的工作人员在实践中缺乏积极性,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相关的绩效工作也没有到位,导致成本控制工作逐渐流于形式。同时,高校内部的财务部门对这一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严重不足,没有明确的责任制,导致相关部门忽视这一工作。此外,由于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实际工作中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致使成本控制中存在诸多违规操作现象,这也在无形中加大了高校教育成本的难度。
2.2预算缺乏合理性
预算是保障教育成本控制的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预算工作缺乏合理性,导致各个部门之间在预算工作时主观性较强,往往是按照自身的工作经验来进行,缺乏依据,并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同时,在进行成本预算时,高校的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协作,部门之间的沟通较差,信息资源共享的效果更是不尽如人意,实际信息与预算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导致预算工作中出现失误。此外,对基础资料的运用效率较差,预算难以发挥自身作用,无法对成本起到事先控制的效果,相关的跟踪监督制度也并不完善,这也是严重影响成本实际控制工作的重要因素。
2.3人力与物力成本浪费较为严重
在人力资源方面,我国很多高校存在数量冗杂的现象,教职员工中的闲杂人员不断增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校的教育资金支出,尤其是后勤的行政工作人员甚至超过了教师数量,这种传统的结构方式也影响了教育经费使用的集中性。在实际人力资源的支出方面,教师所占的利益相对较少,相关后勤以及行政人员数量过大,导致教育成本增加。同时,资源浪费的现象也相对较为严重,在实际教育资金的管理过程中,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来对资产使用情况进行约束,固定资产存在闲置与浪费的现象,很多教育中的无形资产管理更是混乱不堪,导致大量不必要的损失与浪费。
3完善高校教育成本控制的对策
3.1提高工作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
加大宣传力度,在高校全体成员中树立成本意识,帮助工作人员树立成本管理的理念,让其充分认识到成本的重要性,成本的有效控制是需要大家共同参与的,所以在工作中加强控制成本的理念可以提高成本的使用效率。同时,还应该加大培训力度,让相关的财务工作人员不断完善自我工作,充分发挥成本控制的作用。此外,高校也应该按照自身发展的要求来制定成本控制规划,制定出与学校实际状况相符的成本控制标准。在这一基础上制定目标成本,通过对模型的研究与分析,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修正与优化。
3.2构建完善的教育成本控制体系
对现有的教育成本进行控制就应该构建完善的组织体系,以加强成本控制工作的执行效果。在高校内部构建成本控制系统的组织体系,通过不同职能部门所组成的责任网,由校园领导作为指挥人,以实现管理网络,为组织制定明确的成本控制要求。同时优化现有的高校成本控制状态,在校园内部实现责任制度,将成本控制的责任贯彻落实到个人身上,通过硬性的方式来加强员工的参与意识。
3.3加强人力、教育资源方面的成本控制
面对高校人力资源浪费的问题,要简化现有的机构方式,通过编制的控制来解决后勤行政人员偏多的现象。同时,在校园内部引入良性的竞争机制,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校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还应采用聘任制的方式允许教师流动,加强现有的师资队伍建设。在员工中实施效益责任制度,改变传统的工资分配制度。此外,面对教育资源浪费的现象,也应该使用统一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将各个部门的经费支出有效集合起来,加强对资源使用状况的监督,并对旧资源进行有效的再利用,以减少资源浪费现象。
4结语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中对成本控制的理念也在不断提高,但实际上高校教育资源控制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这要求对现有的教育教学体制进行深入改革,加大宣传力度,从根本上加强对教育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2.中职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中职体育教育评价改革。中职体育教育评价改革是中职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当体育教育教学实践改革和体育教育评价改革同步一致时,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易于实现,而当两者不同步、不一致时,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并且可能导致不是体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指导体育教育教学实践,而是体育教育评价指导、影响体育教育教学实践的现象。
3.中职体育教育评价改革已落后于中职体育新课程改革实践。从理论上讲,中职体育教育评价改革应该与中职体育课程改革实践同步甚至先行,而现实则不是这样。在一些中职体育教育中,由于原有体育教育评价标准、内容、方法没有改革,已出现用旧有的体育评价标准来衡量今天的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现象,严重挫伤了体育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对体育课程改革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以人为本是中职体育教育评价的指导思想
1.以人为本的含义
以人为本的概念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长期的文化实践活动的积淀和升华而形成的、反映人的文化观念及主体性的社会意识,是对于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有重大影响的主体意识。
2.以人为本的教育
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价值取向,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观念,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它强调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以充分开发个体潜能为己任,以丰富的知识、健全的人格为培养目的。它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动精神,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平等对话、民主协商,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使学生在创造性、责任感、自信心、能力以及知识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3.以人为本的教育评价
以人为本的教育评价简单地说,是指以人为本地进行评价,促进个体的发展,充分体现出尊重和关爱,关注学生个体处境和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评价指导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方式、反思和改进教学上开展体育教育科研,促进了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不断发展。
三、以人为本的中职体育教育评价的内容
1.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是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的基本条件,是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基础,传授理论知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育评价中应注重考察学生理论知识的记忆、掌握和再认识的能力。
2.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主要包括运动参与学习的态度,如出勤率、着装、病事假情况;参与学习的程度是否积极、热情,如主动借还器材、积极安装器材等等。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就是学习者的态度。
3.身体素质
《学生体质与健康》测量标准的测试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握力、50米、台阶测试、坐位体前屈、女生仰卧起坐、800米(女)、1000米(男)等,还包括身体形态、生理功能、运动素质与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4.运动技能
技能是指为运用某种知识经验去完成特定活动的方式,是通过反复练习而获得的。在田径运动技能的考核评价中,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与要求,应对走跑类、跳跃类、投掷类、定向越野和野外生活生存等内容进行运动技能的考评与运动成绩的达标测试。
5.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主要包括合作意识的表现,如主动与运动较弱的同学配合;意志品质的表现,如在教学活动中,能否克服自身缺点,坚持完成艰苦项目的练习;调节自我的能力,如在教学活动中遇到挫折、困难时能否很快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愉快地完成活动。
6.成绩增量
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基础条件,对其体育学习的进步幅度进行评价。
四、以人为本的中职体育教育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的多样化
体育教学是一个涉及面较广,而且又较为复杂的受多因素影响的问题,体育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与设计,必须反映体育教学任务与目的的主要因素及其内在联系,真正反映体育教学质量优劣。多维立体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五个领域,分别是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具体涵盖各种测试成绩(如体能测试、运动技能测试等)、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态度、进步大小、学习行为与表现(如与同学的合作表现、克服困难的品质等)、学习的努力程度、锻炼身体的习惯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时间的动态化
体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以人为本的教育评价过程也是动态化的,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将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结合起来,给予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在评价过程中,应该把评价的结果以科学的、恰当的方式及时反馈给被评价者,使其尽早发现问题,更为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从而使其进行有效学习和不断改进。在学期开始时、在每学完一个运动技能之后、在学期结束时等多时间段对学生进行评价,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全面地、辩证地进行综合分析。
3.评价方式的多标准
如果评价方式合理,则有助于教学相长。评价方式不能仅仅从学生的分数成绩来评价,因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积累的结果,不能简单地加以量化。如给等级、给有针对性的评语、根据进步大小进行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评价。教育评价中,要多梯度多标准。如学生的兴趣、合作精神、态度等,这些指标是测不到的、难以量化的。对于这些难以量化的指标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和自我评价等进行分析,对其做出价值判断加以评价。
课本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材料与依托,课本中的例习题不是盲目随意拼凑的,而是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的认识和运用所学的新知识,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然而调研中发现教师通常会觉得课本例习题过于简单,缺乏新意,而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教师应仔细地品味“原题”,让课本例习题“舞”起来,下面针对挖掘课本例习题的教学价值谈几点体会:
一、在课本例习题教学中理解概念
很多学生认为数学是一门抽象难懂、枯燥无味的学科。例如对于概念理解的问题,学生总觉得晦涩难解,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例习题,让学生在可能中探究,以达到授业解惑的目的。
题1、如果椭圆 + =1上一点P到焦点F1的距离等6,则点P到另一个焦点F2的距离是 。 (选修2-1P42练习1)
题2、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0,-2)(0,2),并且椭圆经过点(- ,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选修2-1P40例1 )
题3、已知椭圆 + =1的右焦点F2作垂直于轴x的直线AB,交椭圆于A,B两点, F1是椭圆的左焦点。
(1)求AF1B的周长;
(2)如果AB不垂直于x轴, AF1B的周长有变化吗?为什么?(选修2-1P43 练习3)
题4、一动圆与圆外切,同时与圆x2+y2-6x-91=0内切,求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x2+y2+6x+5=0,并说明它是什么样的曲线。(选修2-1,P50习题2.2B组第 2题)
对例习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环环相印,把思维逐渐引向深入,使学生在轻松中品尝重重成功的喜悦,既掌握了基础知识,也充分认识了问题的本质,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二、在课本例习题教学中归纳总结
课本中许多例习题看似平淡无奇,如果放弃了对它的探究,那就枉费教材编辑者的一番苦心。因此教师应当通过归纳引申来增强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运用本领,将几个例习题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题组,帮助学生建构一个知识网,是形成通性通法的重要途径。
题5、如图,直线y=x-2与抛物线y2=2x相交于A,B两点,求证: OAOB.(选修2-1,P73 习题2.4 A组第6题)
引导学生往改变直线方程或改变抛物线方程是否仍然有 OAOB思路上考虑,下面是所讨论结果的归纳总结:
引申1设A,B为抛物线y2=2px(P>0)上原点O以外的两个动点,若直线过定点(2p,0),则OAOB.(证明略)
引申2 设A,B是抛物线y2=2px(P>0)上两个非原点的点, O为原点,若OAOB,则直线AB必过定点(2p,0).(证明略)
结论:A,B 是抛物线y2=2px(P>0)上非原点的两动点, O为原点,则“ OAOB”的充要条件是“AB所在直线必过定点(2p,0)”.(证明略)
下面举例说明新结论的应用:
例1、如图,已知直线与抛物线y2=2px(P>0)交于 A,B,两点且OAOB, ODOB并于AB相交于点D,点D的坐标为(2,1),求P的值。
法一:联立直线AB和抛物线的方程消去x,再利用韦达定理可以得到p的值。
法二:因为D(2,1)在直线AB上且ODAB所以易得直线AB的直线方程为y=-2x+5,又OAOB则直线AB过点(2p,0),那么就有2P= ,就得到P= .
例2、 O是直角坐标原点, A,B 是抛物线y2=2px(P>0)上异于顶点的两个动点,且 OAOB, OMAB并于AB相交于点M,求点M的轨迹方程。
法一:用抛物线的参数方程来解题。
法二:因为 OAOB,由引申2可得直线AB恒过定点N(2p,0),设M点的坐标为M(x,y),因为OMAB,所以有kOMKAB=-1,kOMKMN=-1,则有 =-1.即点M的轨迹方程为:(x-p)2+y2=p2(x≠0).
教师引导学生使教材中隐含的解题方法、步骤显示出来,为学生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简便的学习方案,并能以此为示范,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这样也有助于学生思维“深刻性”、“系统性”的培养与锻炼。
三、在课本例习题教学中领悟思想方法
新课标明确提出:“经过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逐步领会数学的本质,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很多教师都疑问:“为什么这道题已经在课堂上练过、讲过,但考试时学生还是不会?”其实原因就在于学生缺乏抓住其本质的洞察能力,只会机械的听、记与模仿。教材通过层层递进的例习题对相关的数学方法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教师在课本例习题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数学思维的渗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寻找本质。
题6、如图,在圆x2+y2=4上任取一点P,过点P作x轴的垂线段PD,D是垂足。当点P在圆上运动时,线段PD的中点M的轨迹是什么?(选修2-1 P41例2)
这道例题主要功能:一是让学生利用中间变量求点的轨迹方程的方法即为“转移法”;二是让学生把所得的轨迹方程与椭圆标准方程进行对比,再判断轨迹是什么?三是数形结合,让学生知道通过伸缩变换能使圆变成椭圆,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掌握在求解圆锥曲线轨迹时,利用“转移法”寻找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教材再设置一个例子以及数道练习题进行巩固。例如:
题7、如图,设点A,B的坐标分别为(-5,0),(5,0),直线AM,BM相交于点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 ,求点M的轨迹方程。(选修2-1P41例3)
题8、点 的坐标分别是(-1,0),(1,0)直线AM,BM相交于点M,且直线AM的斜率与直线BM的斜率的商是2,点M的轨迹是什么?为什么? (选修2-1 P42练习第4题)
通过对课本例习题的讲解,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解题,使每道例习题的作用最大化,学生才能领悟不同的思想方法,才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有关的问题。领悟数学思想方法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很有必要,而学生数学思想方法意识薄弱以及应用理念不足很大程度上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这方面的不重视或缺乏实质、有效性渗透造成的。
四、在课本例习题教学中拓展思维
研究课本例习题的引申与应用,有利于逐步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使新的知识内容得以深化,为学生课后的自主探究留下伏笔。
题9、在中ABC,已知A=45°,C=60°c=10求解三角形。(必修五P4练习1)
这道题利用正弦定理很快就可以得出答案,但如果就题论题,讲完此题就草草结束,放弃对它的探究,那么就不能充分发挥此题目的功能。这就需要教师有目的、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变式1在 ABC中,已知A=45°B=75°,c= ,求解三角形。
变式2 在 ABC中,已知C=60°a= ,c= ,求解三角形。
变式3 在 ABC中,已知A=45°,a= ,c= ,求解三角形。
以上变式有拓展、有延伸,形成了一个“问题串”,构成了思维的整体性,体现了思维的层次性和探究性,让学生在“问题串”的引领下进行系列、连续的思维活动。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最好的教育应该是激发他们的兴趣,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使学生真正获取知识,并使新知识在学习中得以深化。
当前课本里的例习题都是经过精心设计挑选的,很有代表性和启发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用好用“活”课本例题习题,钻研并挖掘课本例习题的教育价值,引导、培养学生发现数学本质,提高问题的洞察力和鉴别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索与反思,有利于学生实现深层次的建构。
这所学校我很早就接触和了解。和大家一样,我第一次来的时候就很震惊,它使我对职业教育的印象有了颠覆性的改变:噢,还有这样的职业学校!还可以这样办职业教育!他们的视频我看过三次,每次看时我都流泪。是什么感动了我呢?就是真、善、美!这就是教育最本质的东西。
学校走过了十几年的办学历程,它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有深层次的东西需要挖掘。我认为宁波外事学校启示我们,职业教育同样要关注教育的本质,在这方面我们过去做得远远不够。教育部职教司老司长杨金土先生曾看过这所学校,他讲了三点感受,我觉得很好。第一点,今天中国的教育是很功利化的,普通教育就是应试,职业教育就是就业导向。宁波外事学校的办学说明,这不是教育的全部。应试也好,就业也好,固然重要,但不是教育的全部。第二点,宁波外事学校的成功并不是“摸着石头过河”之后再包装而成的,他们有理念、有方向、有自觉,是理念指导下的实践,他们的成功有思想的火花。第三点,现在都说以学生为本,但怎么去落实,在实践层面做的并不好,而宁波外事学校找到了自己的路径方法,很有价值。
浙江大学教育学系主任、教授吴雪萍:这是我理想中的职业学校
在参观了学校并听了学校介绍之后,很有感触。我认为,理想中的职业学校就应该有这么一种类型。我的感受主要是:
第一,学校办学理念非常好。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有本体价值,也有工具价值,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全面发展并不只是普通学校的目标,也是职业学校教育的目标,这一点在国际上也是有共识的。第三届世界职业教育大会上,各国专家也一致认为职业教育是要让学生全面自由和谐发展,要把学生当做完整的一个人培养,促进道德、情感、态度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外事学校把这一点作为追求的目标,并且强调是有品位的质量,体现了教育的本质追求。
第二,办学风格非常独特鲜明。比如,学校很注重人文关怀、人文环境营造、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教育,很高雅、很精致。学校外贸专业国际化办学也是一大亮点。学校在努力构建一种良好的教育生态。如果职业教育能让我们的学生上班穿上工作服是职业能手,下班穿上西服是一个非常有教养的人,职业教育的社会声誉就增强了。
第三,校长有思想也有素质。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心目中一个好校长应该是有理想、有思想、有梦想、有情怀的教育家型的校长,目前这样的校长还不多。这所学校的校长是有梦想的校长,而且把学生、老师放在心里,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上海教育科学院职教所所长、研究员郭扬:代表未来职业教育发展愿景的新形象
关于品质职教,我的理解有三个方面:品格、品味、品牌。
品格,强调的是人本。学校从理论到实践,到处渗透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品味,就是有文化底蕴,这是上档次的,有文化品味的,学校做得也很好。品牌就是示范,这所学校是国家示范校,他们的工作很有启发。从国家的角度看,为什么要推进示范建设,就是要你做给别人看。因为我国职业教育在很多方面不完善,需要学校自己去摸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通过一些学校的改革探索,给其他学校做出示范。所以,示范校的意义在这个方面。可以说,这所学校是一种新形象,体现在理念上、办学风格上,它不是唯一的一种类型,但代表了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愿景。
河北省职教研究所所长、教授刁哲军:育人为本、点滴改变,职业教育发展空间广阔
通过跟学生座谈、与教师们交流,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学生在这里能快乐幸福的生活,教师在这里能快乐幸福的工作。老师们都很开心,有事业的追求,整个教师队伍的精神面貌很好。学生回答问题的态度、考虑问题的方法也都很成熟,说明教育效果很好。第二个印象是,学校全方位育人,在学习中育人,在生活中育人,在活动中育人,遵循教育规律。一点一滴培养学生,让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愿意来学校,跟这种教育环境很有关系。第三个印象是,学校坚持为学生发展服务,包括办学模式、培养模式,都是紧紧围绕学生的发展设计,努力突破终结式的教育。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职业教育虽然是一种类型,但本质也是育人,只有技能的培养就不是职业教育了。从这点上说,学校的启示意义很大,它让我们看到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广阔空间。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建华:品质职教就是文化有品位、质量求卓越
学校的办学引发我们对教育更深的思考。我对品质职教的理解是:文化有品位,质量求卓越。第一,有文化。学校的景观、活动、校服校歌、咖啡馆等各个方面都有文化。第二,有理念。这里的理念涉及到教育本真问题,可以分两点,一是教育本质,二是什么是理想的职业教育。外事学校今天所取得的成就,表明他们对于什么是教育,什么是理想的职业教育这两个问题一定是想明白了。第三,很精致。我们可以把职业学校分为两类,一类是俗不可耐,一类是俗可耐。宁波外事学校不是这个样子,很精致,很优雅,对他们倡导的点滴改变、静待花开,我非常感动,这种教育思想不是用马克思的语言也不是用黑格尔的语言说出来的,而是用我们广大学生、教师,甚至是广大老百姓都听得懂的话说出来,非常高雅精致。第四,有特色,包括宁波外事学校这个名字都很有特色,还有专业的教育特色。我想从教育哲学层面提一些建议,一是办学理念,二是办学定位,三是发展目标。先说理念,学校有很多理念,包括“心向善、志高远”,“先成人、后成才”,以及强调就业导向的同时满足学生生涯发展的需求,强调技能为本的同时重视人的品格养成等,这么多的办学理念侧重点不一样。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来讲,需要进一步凝练,我更希望用“点滴改变、静待花开”这样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有学校特征的语言来阐述。再说发展定位,尽量不要提最好。最后是发展目标,现在有多重目标,需要进一步梳理,更成系统。
江苏省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庄西真:办学的高下之分关键在于校长和教师们的眼光
在苏南,很气派的职业学校比比皆是,从物质环境看,这些学校的差异不是很大。办学的高下之分,关键在于校长和教师们的眼光。大家对职业教育最大的诟病也就是它以就业为导向。宁波外事学校好就好在解决了六个关系:一是短期学习与长期工作生活的关系。学生为什么来学习,为离校以后的生活而学习,教育是不应该教他脱离生活的,这所学校重视了这一点。二是职场表现与学业表现的关系。学校毕竟不是企业,有自己的组织架构、规范要求。学校对学生的标准和企业对员工的评价不一样,不能一味照顾职场表现,而不去关注学业成就。三是组织改进与个人成长的关系。这所学校十多年的发展,是一个组织改进的过程。组织改进和个人的成长密切相关,如果割裂这两者关系,那么组织就不会改进。四是量的积累和质的变化的关系。学校提出的点滴改变、静待花开,就是量的积累和质的变化的关系。五是个性张扬和普遍发展的关系。学校既关注个体,也关注群体,学校的发展尽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发展。六是描绘愿景与埋头苦干的关系。学校有鲜明和鼓舞人心的发展目标,也能埋下头来苦干,相辅相成。
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刘育锋:职业教育要抓住教育的本质
这所学校很美,很精致,有内涵上的东西值得品味。我觉得它的价值主要在于抓住了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本质,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把这些东西落在了实处。有些学校说自己是垃圾处理器,但这所学校校长却说,“你们(普通教育)的学生是宝贝,我的学生也是宝贝!”教师的办公室有健身器材、有沙发,校园中有咖啡厅,很温馨。还有他们搞的千分制,学生取得一点成果,就给他一个激励,有心理学的依据,是一项制度创新。通过国际合作,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的通道,启发我们对职业教育的本质做更深的思考。一个启示是,职业教育一定要重视教育的本体价值。目前包括德国的双元制以及分流制度,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但对于人的发展是否有利还存有争议。再一个启示是,宁波对学校的支持。我们要发现办学背后的一般性价值。有些经验确实可以推广,但有些经验是需要条件的,比如政府的支持。最后提个建议,把学校的资源向普通学校学生开放,特别是初中生,让更多的人认识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副总编辑席东梅:职业教育摒弃功利化的陷阱需要更深入的思考
从他们的校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校对职业教育理想的追求。职业教育的品质建设刚刚开始,学校的经验表明宁波走在了全国前列。职业教育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摒弃功利化的陷阱,需要在几个方面深入讨论:职业教育需要协调,协调要有跨界的思维。过去我们缺少对不同类型教育之间联系的考量,仅仅关注自身的特殊性。事实证明,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协调不同要素之间的力量。职业教育需要沟通,沟通必须是开放的。要开放各种教育资源,职前、职后、普教、职教,形成大体系,让全社会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职业教育需要衔接,衔接必须是发展的。衔接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职业教育始终缺少更高发展的空间。高等教育难道只关注学术性吗?职业学校的孩子为什么不能上“985高校”?职业教育发展需要顶层设计,顶层设计需要规定性的动作,也需要外事学校这种落地有效的自选动作。职业教育具有区域性,区域性决定了差异性。把好的理念变成实践,必须有地方政府的强有力支持,因此要思考宁波外事学校的经验如何更加具有普适性。
辽宁教育科学院副院长、教授高鸿:职业教育要有自己的文化追求
宁波外事学校的办学,具有创新特征,给人很多启发。第一,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就是让学生全面、多样、自由的发展,把教师视为学校的生命。第二,职业教育要有自己的文化追求,要挖掘工业、技能中的文化蕴藏,要有自己的文化表达方式,而且可以很高雅,很有内涵。第三,职业教育是成功的教育。职业学校要让每个孩子都变得自信,变得有梦想有理想,并且有途径获得自己的成功。第四,职业教育是耐心的教育。点滴改变,静待花开,尽我们所能教给学生最重要的东西,一定会有收获。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哲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陆有铨:职业教育也是教育,也需要素质教育
宁波外事学校是职业教育的一种新模式。长期以来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问题就是,需要的人才培养不出来,而有条件能够培养出来的人却是不需要的。宁波外事学校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从根本上说,职业教育也是教育,也需要素质教育。宁波外事学校解决了职业教育如何进行素质教育的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当然,我们还要讨论几个问题,职业教育应该注重自身的专业特色,毕竟是职业教育,应该与普通教育有所区别,不同专业有不同的侧重点,这需要进一步思考。另外,学生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所以我们要不断创造好的条件和环境,让学生去学会。
辽宁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科院副院长张桂春:品质职教追求的是职业教育的目标而不是路标
品质职教有品味、品性,也有品牌的意义。品质职教的本质就是品质学生、品质教师。教育的基本要素是学生和教师,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往往忽略这两个要素。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根,这是根本所在。教师的品质决定了学生的品质。品质职教的外在表现就是品味高,内涵就是品格和品性。学生的人品就是职业教育产品的内在品格和品性。品质职教回归了教育原来的道路,就是人的教育。品质职教确实在追求职教的目标,而不是路标。现在我们讲的培养技能,究竟是路标还是目标,其实就是路标。品质职教关注人的生活技能与发展技能,这是我们目前缺失的东西。有人说,离开了宁波市政府的支持,这所学校的经验就没有可复制性,我不同意这样的观点。我们不光是在总结这所学校的经验,而且是在总结宁波支持职业教育的经验,两者是不可分的。为什么有的地方发展不好,就是因为政府缺位。职业教育是一种无边界的教育,事实上教育是一个系统,不要机械的割裂。
浙江省教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方展画:关键是要对职业教育有独特的理解
宁波外事学校的办学有一些新的元素。我看了他们全时空的外语教学,有几点值得关注:一个是情景化,一个是职业化,一个是活动化,他们做得很好。情景化让教学回归自然;职业化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活动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值得借鉴。学校的工作不求大不求高,追求具体和精致,如他们的千分制里面有很大一块把职业道德放进去,体现了先做人后成才的理念。理念是顶层设计,有了理念,才可能去实施。这所学校能够发展到今天,关键是他们对职业教育的理解是独特的。当然这些理念还需要进一步去提炼,用更加好的语言表达出来。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吉林省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社长于志晶:品质职教的一个核心和五个棱面
我们在总结宁波外事学校的经验时是花了一番工夫的,是力图跳出职业教育来看待这所学校。品质职教的精神内核就是人的品质,就是“心向善,志高远”。品质职教有这样五个棱面:一是快乐的教育、成长的教育,强调“点滴改变,静待花开”;二是给予孩子们更多选择机会的教育,为孩子们营造更大舞台的教育,强调满足多元化的需求;三是开放的教育,是胸怀天下的教育,强调在文化的交融中提升人的品质;四是心里永远装着教师的教育,是不断激发正能量的教育,强调制度建设和事业和谐;五是根植于区域经济的教育,有政府的有力支持,也着眼于服务地方的发展。
无论是从研究的角度还是媒体宣传的角度,我们对这所学校特别关注三点,第一,品质职教和现代职业教育关联性究竟是什么?就是品质职教的现代性是什么?第二,品质职教的核心是什么?这是学校下一步一定要做的提炼工作。第三,品质职教的教育实践是什么?要更加清晰地告诉大家路径和方法。如果操作性不强,经验就走不远。
我们曾对国外有关的职业教育政策战略进行了梳理,可以看出有很多东西与品质职教的特点相契合,所以这个选题是很有意义的。但是总的看,学校的发展还要有一个更大的体制机制的保障,比如国家的顶层制度设计问题。从这样的角度看,宁波外事学校的意义可能还会更大。
宁波市教育局副局长陈文辉:品质职教的本质特征是美育
外事学校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美感,学校的环境,还有教师的气质、学生的精神面貌都很美,这些美的元素形成了校园的文化氛围。我喜欢来这所学校,因为它能给我以美感。我觉得品质职教的本质特征是美育、育美。美育的三个基本要素,这所学校都已经具备:第一是美育的方法路径,即以乐致和。学校把艺术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所有环节,把乐的文章做足了。第二是美育的本质,即超越功利。这所学校的校训是志高远,要让孩子志向高远,必须超越眼前功利的羁绊,它的校训跟美育的本质是相呼应的。第三是美育的最终追求,是至高的善。学校校训的第一句话就是心向善。我2003年在江北区做副区长,当时学校就在江北区,叫中泰职高,第一次去这所学校,7.8亩的校园走进去,狭窄的楼道里迎面而来的是中英文的校训“心向善、志高远”,眼前一亮,在这么小的一所学校里面,就提出了这样的目标追求。他们一直都在坚持追求这样的理想。
现在,很多活动,比如中学生运动会、教师节晚会等都放在这所学校,任务交给他们,我们担心的不是办不好,而是他们办得太好,下一轮别人接不上。我每次都跟校长说,差不多就算了。这所学校的老师为了追求完美,甘愿付出,甘愿牺牲,还乐此不疲,为什么?因为这是他们的精神追求,正是有了精神追求,才有意义感,才有价值感,才能拒绝庸俗。
体育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出台,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条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只规定了学生应达到的具体目标,而没有规定具体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由各个学校进行选择。这一方面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发展的区域性差异较大,在体育课程学习内容的确定方面应具有充分的变通性,以利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使课程更符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考虑到学生发展个体差异性较大,在课程内容方面给学生以选择的空间,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受益的原则。
体育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过程中,通过对本校学生体育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尊重本校的体育传统而开发出的具有特色的课程。要特别说明的是,体育的校本课程有两层含义:第一,学校根据国家课程计划预留的学校自主开发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学校自己的体育课程开发,如有的学校将舞龙舞狮作为本校的体育校本课程,也称特色项目,与国家和地方的体育课程相对应,形成一个独特的板块。第二,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国家的体育课程进行校本化的适应性改造,从而使国家的体育课程更加符合具体的学校体育教学情景。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指导下,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体育资源,为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和促进学生健康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
二、价值取向的含义
何谓价值?托马斯?霍布斯认为:“一个人的价值或所值,像其他一切东西的价值或所值一样……即他的能力被人使用时应获得的报酬。”其决定性因素有三个:一是事物本身的构成和性质,它决定了价值的可能空间;二是人们对事物的属性及其能满足自身需要的认识,它决定了人们对某一事物的价值取向,影响价值的期望空间;三是实现事物价值的外在条件,它决定了实现价值的现实空间。其中,期望空间或更进一步说价值取向,既是可能空间向现实空间转化的必经之路,也是唯一能由人来控制的、影响价值大小的环节。从认识角度而言,其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方面是人们对事物性质的认识;另一方面是人们对事物满足自身需要和利益的认识。
价值取向(valueorientation)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它的突出作用是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因而对主体自身、主体间关系、其它主体均有重大的影响。价值取向也是指某些价值观成为一定文化所选择的优势观念形态,或为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就具有评价事物、唤起态度、指引和调节行为的定向功能。可将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倾向加以研究,也可把它作为一种人格倾向予以探索。人们在工作中的各种决策判断和行为都有一定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前提。管理心理学把价值取向定义为“在多种工作情景中指导人们行动和决策判断的总体信念”。人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工作态度和行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心理学家西蒙认为,决策判断有两种前提: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说明价值取向的重要性。
三、体育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的特点
(一)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对体育课程实践的指导性
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是体育教师所具有的一整套关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程的取舍、价值判断的信仰体系,属于价值观念层次,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对体育教师关于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的取舍和价值判断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是影响体育教师教育行为的动机因素。在贯彻教育发展思想理念和教育实践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中介”和“桥梁”作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也表明,体育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对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起支配作用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同层次、类别的体育教师由于其成长背景、教育环境等多方面的差异而导致了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与自己教育价值取向相一致的课程价值判断及相应的带有稳定特征的教学行为方式。
(二)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与体育课程改革的非同步性
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环境和教育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体育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出明显的历史性和聚类性特征。我国教育改革前的历史时期内曾在学校体育发展中占据主流地位的“注重纪律培养”、“注重体质发展”及“技术主导”等多种取向的形成、发展和占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学校体育发展的教育价值取向主流即说明了这一点。由于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及教育状况的阶段性影响,在相同或相似年龄层次的体育教师中其教育价值取向又呈现出一定的聚类性特征。同时,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形成及调整均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那些曾经主导过学校体育课程发展方向的教育价值取向与现今的体育课程改革要求相比已显滞后,与现在社会与教育的发展已不相适应。但对这些教育价值取向的过分注重仍然在不同类别的体育教师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并对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用与体育课程改革思想相一致的理念对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进行积极的引导,以促进体育课程改革和学校体育的发展。
四、影响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