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5 16:28:0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地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引言
高中地理是现代高中教学计划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地理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涵养,也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与培养。现代高中地理教学一部分还处于中低等水平,不仅仅使学生对地理学习缺少兴趣,而且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比较差,说明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都存在问题,所以导致了地理教学工作发展受到了阻碍,长期停留在一个水平下,甚至由于受到W生和教学者的忽视使地理教学质量更加低下。所以,地理教学应该重新找到适合的方法和途径,重新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改善和提高各方面技能和水平,使地理教学逐渐成为现代教育事业中重要的学科教育。
一、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高中地理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成绩的需要,同时也是对学生思想地进一步教育,地理教材中也包含大量地思想政治的内容,通过教师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对现代文化的学习意识,促进学生形成现代观念,例如,在教学中展现我国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地理资源,能够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以及能够开发利用的资源,从而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未来的学业规划和工作等安排能够基于这些基础之上做出合理的选择,能够有效利用我国的优势促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所以,地理对高中生来讲是必不可少的学习科目,即使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与地理学科关系不大,但是日后的生活中也会充分展现出自己学识渊博的优势。
二、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学策略
1.做好课前准备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仅仅需要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教师也应该完成全面的课前准备工作。首先,确定课堂教学目标,一般包括技能与知识、过程与方法以及价值取向与情感态度三个部分,技能与知识主要是指地理学科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其中技能包括地理图表分析技能、调查技能、计算技能等,而知识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内容中的概念、理论、规律等;过程与方法主要是指科学教学的过程与方法,需要学生充分掌握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和实际的过程,所以,过程与方法是重点培养学生能力的学习内容,也是教学的重点;价值取向与情感态度主要是指对自己、他人、国家、社会、大自然等的态度、情感以及价值取向,同时也包括做事情应该持有地科学精神和态度,这是对教学内容的拓展,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其次,需要将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同时结合班级学生的水平和特点进行规划地理教学目标,并且编制具体化教学内容;最后还需要选取合适地教材以及教学方式,通过不同教材与教学方式的比对,选取最优的地理教材与教学方式。
2.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有效性
将地理教学的内容进行问题化,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性和对问题进行思考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主动接受知识,因为地理知识不仅仅是熟记像区域特征、地理位置等固定的内容,还需要一定的逻辑计算能力,只有主动参与学,才能够发散思维和开发潜力。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应该更加民主和公平的进行,保持良好的态度,温和的语气,与学生之间不存在上下级关系,和朋友一样交流学习成果和经验,尊重学生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应该添加和组织有利于学习的活动,使全员都能够参与其中,例如地理知识比赛,学生分成相应的几组,然后老师将题目发给每组的学生,作为向对方组提问的内容,答对者加分,最后表现突出的团队给予奖励,这样学生将基本知识更加能够熟记于心,同时也愿意去学习地理这门学科,当然还可以组织其他的具有逻辑性的现场演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地理问题。总之,在课堂教学中,不是为了知识而教学,而是为了培养学生能力而教学。
3.课后总结与反思
地理教师在课后需要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同时对获得的教学成果进行总结。总结和反思内容一般包括学生表现情况、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教师个人在课堂中出现的行为是否符合教师的职业要求等等,只有做好总结和反思,才能够督促教师自己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与方式,制定更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促进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更加高效。同时,教师也需要重新整理教学内容,对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以及难点都做系统地总结。
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地理教学目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教师从自身的教学角度出发,开始逐渐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热情逐渐增大,并且能够热衷于地理方面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本文为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地理知识奠定了基础,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帮助与经验,是我国地理文化能够不断地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 苏丽宏. 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2008.
[2] 迟明霞. 高中区域地理有效教学的策略及实证分析[D]. 鲁东大学,2014.
关键词 问题导学法;高中地理教学;实践应用
高中地理教学,作为培养和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实践阵地,在当前高中教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为问题导学提供了重要平台,问题导学法,作为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教学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教学环节,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问题导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探讨。
一、提出问题
问题导学法的关键就是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意识,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问题导学法并不是简单的提出几个问题,更不是天马行空的随意设置,设置的问题必须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设计,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适应,与课程目标相适应。因此,如何选择合理的时机提出问题,设计的问题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提出的问题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多年的实践发现,在情境设置环节适时提出问题,学生更容易接受,学习效果更显著。例如,在“人口的素质与环境”一课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蒙古草原由于人为搂发菜、挖甘草,造成草原大面积沙化的事实,并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每年的草原沙漠化的面积的具体数字,在学生看到这些惊心动魄的数字之后,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的效果更显著。
二、分析问题
问题导学法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如何在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法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更为重要。问题的提出,为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提供了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去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实质。在地理教学中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方法主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独立分析问题、实验操作、教师点拨、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等来达到认识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自转”一课时,教师提出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日出日落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让学生利用手电筒和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学生对问题有了答案,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三、解决问题
在问题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设计的问题肯定不是一个两个,这就需要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哪些问题是重点,哪些问题是难点,要根据问题的重要性和难度采取不同的方法,从而顺利解决问题。例如,在“地球的公转”一课学习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了一组问题:一天中,太阳的高度一样吗?那什么时候高,什么时候低??一年四季中,中午12点时的太阳高度一样吗?哪个季节高?哪个季节低??一年中所有的白天都一样长吗?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地面的热量与正午太阳高度以及昼夜长短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有的简单,属于生活常识,有的有难度,需要学生讨论、查阅资料甚至动手操作演示。因此,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也要注意重难点突出,把握问题的实质,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所学内容。
四、应用问题
问题导学法提出的问题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得以解决、得出结论后,探究活动并没有结束,如何利用得出的结论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把问题探究教学过程向更深层次方向发展是问题导学法的最高境界。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将应用于生活。因此,应用问题是问题导学法的最终归宿。如,有的同学在看球赛NBA比赛时提出了疑问,为什么有时是凌晨,有时是上午,但唯独没有晚上。德国世界杯期间我们观看比赛大都是凌晨2:00左右,比赛难道都在晚上举行?在学习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产生时差”一课后,通过学习学生明确了不同的地区由于时区不同产生了时差,导致了时间上的差异。从而利用这一结论解决了同学们的疑问。
五、反思问题
反思是问题导学法的重要因素,反思贯穿于问题导学法的每个教学环节。通过反思,能够总结得失,在解决某一个问题后,及时反思问题设计是否合理,探究方法是否得当,学生参与是否积极,与后面的问题是否联系密切,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等等。通过反思活动能够发现探究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反思活动也能让学生重新体验知识探究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勇于质疑的习惯。因此,反思问题是问题导学法的重要过程,也是问题导学法必不可少的环节。
总之,问题导学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积极应用问题导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应用问题的意识,养成反思问题的习惯,构造高效的地理课堂。
参考文献
[1]张春燕.高中地理“问题导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2013
一、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
稳定的兴趣能使认识过程的整个心里活动积极化,能使观察更加敏锐,记忆得到加强,想象更加合理,克服困难的意志得到加强,使智力活动的效能大大提高。学习地理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而且也只有通过应用地理知识,才能体会到地理知识的正确性与重要性。因为,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大多是未经实践验证的知识。在应用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还能加深理解,并巩固、扩展知识,形成多种技能。也只有在应用地理知识中,才能真实地验证学生是否已真正掌握了知识。
二、对地理教学设计思路的反思
在进行地理教学实践时,经常会发觉地理教学效果或目的与自己的预期设计有比较大的差异,课后分析,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过于理想化,因而也就难以使教学设计在实际应用时发挥出理想的效果。所以,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是否针对学生认识现状和接受能力以及当时的教学情景,及时看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课堂效益。
三、对地理教学过程的反思
教师的反思也是针对教学过程进行的,我们要对教学中重难点的处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确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否提高等情况进行反思,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探索、去反思,去分析,怎样才能更合理的促进学生内在素质的发展,怎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对自身教学的反思
反思自己是否有亲和力;是否有正直的品质、开阔的胸怀、丰富而细腻的感情,果断的决策力和创新能力。现在很多教育专家都在呼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这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学生沟通,才更能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更了解学生认知水平和现状,才更利于我们课堂教学的顺利完成。“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所以教师更应该注重自己的道德品质,应该与自己的身份相符,只有这样才能令学生信服。关心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平等民主相处,你会发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与你配合,更能够吸引学生融入到你的课堂。
(一)是现行教学模式变革的重要立足点
教学改革的推进,要求当代教育工作者将因材施教的思想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让教学活动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更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不再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实施教学,重视课堂活力的提升以及师生关系的改善。在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地理图形与图像的重要性得到肯定,初中学生通过初中地理学习应当具有基本的地理图表识别与应用能力。立足于地理图形开展教学,可以使得初中地理课堂图文并茂,切实保障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便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参与热情
因中考中地理所占分值不高甚至只是考查科目,很多学生对初中地理学科不够重视,这往往使得课堂教学缺乏必要的参与度。但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使得他们对地理图形和表格充满好奇心,尤其在学生初步接触地理学科知识时,教师应尽量将课堂教学内容使用图表做载体展示出来,可以在形象化学习内容的同时力求通过教师的引领使得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到课堂上,积极参与并主动思考。
二、图文并茂的初中地理教学形式之实践途径与反思
(一)寻找多媒体技术与地理教学之间的完美契合点
有时候,部分初中地理教师并不是专任教师,因教学经验和精力等方面的原因难以保证尽量使用多媒体技术将地理图表等内容进行展示,更谈不上在多媒体技术和地理教学之间找到完美的契合点了。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内容虽然难度不大,但却包罗万象,其有自然景观、基本地理学科知识、地质构造、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内容,这些知识点相对较为分散,缺乏必要的系统性。对于刚刚学习地理的初中学生来说,要在短时间内将这些分散的知识植入到自己的地理知识体系中较为困难。针对初中地理知识点零散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地理图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地理知识,用图表的形式将地理知识表达出来。借助于多媒体设备的力量与演示文稿的图文并茂特点实施地理教学,能够促进地理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利用图片收集与识别游戏开展图文并茂的初中地理教学
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是初中地理知识的两大分支。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师针对这两个方面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所谓学习,就是让学生知道一些学习前并不知道的知识,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解决“怎么学”的问题。初中地理知识一般是自然地理事物或者现象的产生原因、分布规律以及发展影响要素,人文知识涉及到国家、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教师引导学生以地理学习内容为基本做收集与识别图片的游戏,有利于图文并茂地理教学活动的实施。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7-0049-01
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其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之所以出现此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仅关注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并未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予以真正关注,并未采取有效策略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高中地理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究竟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本文对此进行相关研究。
一、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高中生在地理学习方面均普遍缺乏内部学习动机。在此情况下,其自主学习积极性也往往较为欠缺。为培养高中生的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执教“地球的运动”一节时,地理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地球是如何自转和公转的,而要先将该问题直接抛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简言之,即教师不需要凡事都给学生一一细致讲解,一些简单的问题完全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很多地理教师往往习惯于包办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在课堂中习惯于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样的做法,不利于培养高中生的地理自主学习能力。
二、引导学生确立自主学习目标
高中生的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养成的。为更好地实现高中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地理教师应积极引导高中生科学确立自主学习目标。在自主学习目标的引导下,高中生的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定然会得以稳步提升。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语言引导方式,让高中生明确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科学确立自主学习目标。众所周知,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他们的地理学习情况也各有不同。例如,有的学生的初中地理知识学习不扎实,因此,在制定自主学习目标时,应将初中阶段的地理知识学习纳入自主学习目标。又如,部分学生在高中地理学习阶段还存在很多知识漏洞,因此,在制定自主学习目标时应注重查缺补漏。高中生制定地理自主学习目标后,教师应对其一一进行审视,不科学的地方应引导学生及时修改、调整。有了明确的自主学习目标后,高中生便可依据自主学习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地理知识自主学习。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高中生在制定地理自主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地理教师扮演的角色极为重要,在此过程中,地理教师应扮演好指导者角色。
三、选择科学的自主学习方法
为有效培养和提升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地理教师应引导学生选择科学的自主学习方法。有了科学的自主学习方法之后,高中生的地理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得以稳步提升。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课余时间应积极搜索和归纳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与学生一起分享。例如,高中地理教材中关于南方地区红壤的特点描述较多,在自主学习时高中地理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几个简单的字词对南方地区的t壤特点进行总结归纳。通过这样的引导,同学们很容易发现“酸、粘、薄”是南方地区红壤的典型特点。三个简单的字,即将南方地区红壤的特点进行了有效概括,也利于学生记忆。事实上,自主学习方法很多。不同的高中生,他们所喜爱的自主学习方法也往往不尽相同。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自主学习实践,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方法。唯有如此,方能真正培养和提升高中生的地理自主学习能力。
四、引导学生对自主学习进行反思与总结
在地理自主学习过程中,高中生需要不断反思、总结,反思自身在地理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自身在地理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有益做法。通过不断的反思与总结,高中生的地理自主学习能力亦会得到有效培养。高中地理教师可建议每位学生每周写一份自主学习反思总结报告,在反思总结报告中,对本周地理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在此基础上完善解决方案。除此之外,高中地理教师还可采取QQ流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引导学生在QQ群内积极交流自身的自主学习心得,共同对自主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反思与总结的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也应积极对自身的地理教学进行反思与总结,并将自身的反思总结情况及时分享给学生,激励高中生更为积极地进行地理自主学习反思与总结。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培养高中生的地理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把握好如下几个方面: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确立自主学习目标、选择科学的自主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主学习进行反思与总结。这里需要明晰的是,高中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无法做到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坚持方能得以有效培养。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不应操之过急,而应循序渐进、稳步实施。
作者简介:宋风菊(1968-),女,河南许昌人,讲师,从事地理教学与研究。
参考文献:
【导读】初中地理课要加强书本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感到学有所用,学到的不是干巴巴的“死知识”,而是生活中的“活知识”。
地理学科是素质学科,不参加中考,只在七八年级学习,作为考查科目。其意义相比较中考科目而言显而易见,因此,学生、家长在思想认识上不能做到足够的重视,思想上的懈怠,在行动上漠不关心。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使地理课堂成为有效课堂,让学生在地理课上愿意学、有所学,学有所用呢?
一.常言道:施教之功,贵在引导。
地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穿针引线的作用。导语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就像乐曲中的“引子”,戏剧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激发兴趣,渗透主题,创造情景的作用。如果教师采用恰到好处、引人入胜的导入方法,从课的一开始,学生就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必备的基础知识和较好的方法手段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探究。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学习了地理知识,而且发展了思维能力,提高了精神品格,使师生双边活动更加融洽地开展。同时,导入不仅只在于一节课的开始,在每个知识点的讲授之间,知识点间的过渡和新知识的导入也同样重要,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这里根据教学实践和平日的积累,举例探讨一些方法。 一、“设置悬念”导入、二、图片导入、三、歌曲导入、四、视频导入、五、复习导入、六、诗歌导入、七、地图导入、八、设置情景导入。可是新课导入因人因时因地不同,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教无定法,贵在得发。
二.常言道:有目标才有航向
明确的目标就是知教学目标、知教学重难点,知学生三者相集合,使用恰当的方法使学生有明确的前进方向。教师做到心中有数。课前让学生清楚的知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重点、难点。我每上一节课前提前2---3分钟进班,把本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注在黑板的左上角,让学生清晰的知道本课的结构,在课堂进程中,不断的提醒学生,目前我们完成了哪个目标,将要学习哪个目标,进行到重、难点时,更是重复提醒。学生由于了解了课堂的结构,学习时目标更明确,在教师的不断提醒下,分神的情况少,其投入课堂的有效时间自然就增多了。教学效果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地理教学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到学有所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地理课要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觉得学到的不是干巴巴的“死知识”。这些知识,在今后的生活中会有重要的应用,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去海南岛旅游时,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份从学校出发到海南岛旅游的最佳旅游陆上交通线。看谁设计的路线花费最低,观察景点最多,内容最丰富。认识学习那里的热带雨林景观、热带动物,观察民风,了解民俗和特有的建筑风格等。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兴趣是学生学习驱动力之一。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密切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更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和舒畅的师生关系。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更需要地理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机智、可亲可敬的教态等,都能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浓厚兴趣。
四.常言道:情景教学 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现在的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讲青藏高原时,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察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从而让他们感受到青藏低压缺氧、寒冷干燥、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再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察。接着引导学生分析它形成的原因,再讲“世界气候”时,利用多媒体创设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自然景观。
五.常言道:地理就是生活中的一张地图
在高中学科当中,地理课程性质独特,而从内容上或者表达的理念上,环境教育又是其中十分有深度的部分,主要原因是地理学科是以人的活动为主要对象来进行地理环境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帮助人类向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向转变。这在高中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对高中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积极指导意义。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
随着深化高中教学改革的推进,人们对于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它并不是简单地对高中地理学科知识内容的发展和延伸,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它是高中地理学科育人思想的重要体现。这对高中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必须有对高中生学习习惯、高中地理知识的细致观察,有完善的基础知识系统,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在教育当中贯穿环境教育的先进思想,以特有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整个世界上各地理要素在系统上的关联,认识到人与自然保持独特的相处模式,才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和延续的基础,从观念上明白环境教育对于自身综合素质养成的重要性,时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行动之前明确可持续道路,从而养成保护自然、节约资源的习惯。因此,我认为新课改能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将环境教育的内容重点提出来,是高中教学的重大突破,也为今后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了一条线索,是体现高中地理学科价值的重要途径。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有效性策略
上文已经提到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价值,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育中是十分有特色的一部分,要想有效开展环境教育,首先要更新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旧观念当中,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要采用课堂讲授法,教师仅仅按照自己的方式对教材进行研究和挖掘,从中抽取教学大纲要求的部分进行讲解,不需要对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进行引导。这样的教育方式仅仅为升学考试服务,在以往人才需求的方向上来讲,这样的教学方式确实能够培养出高分人才,但是在现代对人才思维方式、创新力,以及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时代,传统教育方式呈现出了拙劣面。因此,高中地理教学必须要着手更新教学方法,保留传统教育中的有效部分,结合时代特征,注入新鲜血液,教材的编写也要与时俱进,与教学方法完美结合,共同服务于新式人才的教育。
例如,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加入图片教学,让学生通过一些因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破坏来反思人类过度开发资源造成的恶果,从而触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地图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从中了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环境和气候差异,以及导致这些差异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等等。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高中地理教育对高中生形成正确价值观方面的引导极其重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突出环境教育正是时代对于新课改的要求。在今后的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挖掘有效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贯彻社会和谐发展理念。
前言:
新课改实施后,对于高中地理的教学要求做了新的规定,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渗透。当前国内外经济快速发展,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种网络信息广泛进行传播,对高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已经不仅仅是德育的范畴,利用高中地理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对于地理教学乃至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帮助。高中地理教学应该本着以德育教育为灵魂的准则,贯穿于地理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德育教育可以使地理教学把握正确的方向。
一、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德育教育
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其基本内容就是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所以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不能够以牺牲德育知识为代价。所以这就需要教师注意内容讲解尺度的把握,要在讲解知识的时候有意识地设计思想道德教育的素材,不能将德育教育轻描淡写,要把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地理教材的每一个具体内容上,所以也不要企图简单的几节课就完成德育教育任务。地理教材中可以联系到德育教育的内容有很多素材是可以用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比如地理教材中的地理图片和一些史实影响等,都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比如在学地理中我国国情的地理面积和地图形状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具体讲解我国哪些领土是失而复得的,同时介绍一下现在仍存在着哪些争议领土,让学生树立起爱国意识,增强民族情怀。学生强烈的民族精神可以通过我国地理教学来激发。通过地理教学,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综合国力以及在世界上的排名,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可以让学生们感受的中华民族的昌盛和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同时了解到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可利用资源较少的现状,让学生深感责任重大,需要肩负起民族兴衰的重任,加强学生的责任感。
二、分析地理事物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应该教会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对地理事物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理性认识人与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辩证关系,理解坚持可持续发展。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物质观的教育,尤其是学习到“宇宙是物质的”、“自然界的物质组成”等内容,突出强调物质观;运动观也应该被广泛了解,比如涉及到地理教材中的“地球的自转”、“海水的运动”和“物质循环”等,世间万物都是在运动的。同时联系的观点也可以从高中地理知识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世间万物都是有联系的,例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高中地理教材的每一个章节都很好地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所以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材,了解开发教材中的可进行德育教育的部分,看准时机,和学生共同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温习问题。
三、通过亲身实践进行德育教育
学习地理知识就需要让学生学到可以应用于社会实践以及帮助生活的地理,这也是当今社会教育的重要目标和理念。同时,地理是一门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在生活中我们就可以找到许多与地理知识相关的例子。比如现在我国的几大主要城市,每一个城市都会涉及到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资源的过度使用导致可利用资源非常紧张。每一个城市的城市化水平都在不断提高,甚至出现卫星城,人们逐渐搬出城市,城市化水平达到最高;许多城市面临的许多问题都与我们每天都在学习的地理知识有关系,甚至在解决这其中的许多问题的时候运用的正式我们的地理知识,同时在全国各地存在的真实案例都可以放在课本中作为我们学习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乃至于整个地球上,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成为我们在地理教学时进行德育教育的载体,同样,通过有代表性的、真实性的案例也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楚的记忆知识,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地理教学的一个最有效途径就是让学生参与设计和体验地理活动中的感悟。比如在学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体验一下全球定位系统在生活中的应用,比如在汽车中的应用、手机中的应用等,这个应用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感受GPS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帮助,这样学生能够更好的在生活中感受物理的应用,同时也能够掌握好知识。
四、利用榜样作用进行德育教育
育德之人,其必先有德,这样德育教育的效果才能够更加明显。所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和学生保持和谐的关系,构建现代新型师生关系,让教师的模范作用可以深深地感化到学生,教师通过言传身教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就要求教师治学严谨,态度谦虚诚恳,有着很强的进取精神,对待学生必须公平公正,让学生钦佩教师的为人和作风,让学生对教师的信服度增加。比如在学习到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时候,教师首先应该支持和拥护,在学生心中树立积极的印象,让学生看到教师热爱祖国家乡的伟大情怀,同时对于具体的知识要客观分析,体现出客观分析问题,实事求是的态度。
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着重要的含义,地理教师必须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把德育教学落到实处,始终把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地理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到德育教育任务的艰巨性。熟练掌握教材,认真分析教材中的有关思想道德的教育素材,把握好地理教学中素质教学的内容,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争取达到最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效果,同时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田黎鹂.试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和美育教学[J].学周刊.2011(13)
二、在地理教学中让学生能直接的感受水资源匮乏,让学生进行反思
整个地球上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并且它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直接被人类利用的更是少上加少。再加上现今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污染,浪费问题致使水资源的大量浪费,从而导致水资源十分匮乏。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现状及其重要性,进而提升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教师在进行相关教学时,可以设置各国的水资源分布图,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从而真正去感受到水资源的稀缺。教学过程中,单一使用枯燥的文字,无法加强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更是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丰富多彩的地理知识更是无法通过单一的文字进行表达的。现代化社会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适度的添加一些图片和资料,让学生的视觉得到冲击,从而更直接的去理解水资源的不均衡。具体可以展示水资源在非洲的现状相关的图片;我国干旱地区缺水的图片;有关水资源的纪录片等等。让学生能直观的感受到水的缺乏,深刻的体会到水资源的重要性,从而对自己日常的所作所为进行反思,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
引言:教学评价作为一种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分析、测量、评定的过程,是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1]。教学评价并不只关注成绩的考核,而是注重对不同教育活动参与者综合素质的认定。课堂教学活动并不只是指课堂上老师对学生授课的教学活动,它还包括课前准备工作以及课后吸收巩固阶段。只有这三个阶段和谐有序的进行,教学活动才算顺利完成。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学生和教师,本文将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不同阶段分别对这两种参与者进行评价分析。
1.课前教学活动评价
1.1学生的评价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是不是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这也是能否达到学习目标的关键[2]。预习是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的准备工作,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大体了解课堂中教师所要讲解的地理课程内容。如果没有预习,只是的直接进行地理教学活动,学生会有一种茫然的感觉。预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及积极学习的心理倾向,所以,在平常的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提倡学生进行课程预习。学生可以通过预习新知识,运用自我评价法,考察自己是否已掌握与新知识相联系的已学知识,如果能容易的回忆起,则有利于更好的理解新知识,反之,则需“温故而知新”。
1.2教师的评价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所以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将显得尤其重要,其中很重要的便是课前预习及编写教案。一个优秀的教师只有将所讲授的知识及相关内容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才称得上是一位合格的教师。伴随着预习,教师要结合课程目标及内容,联系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案的编写,教案编写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课堂讲课的效果。教师还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法对自身的课前准备情况进行检查与反省,其目的也是为了课堂讲课的顺利进行做好充足的准备。此外,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法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验。观察法是一种直接简单的评价方法,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对不易量化的行为表现比如态度、习惯、性格等对学生进行观察,从而了解学生对即将学习内容的预习掌握情况。
2.课中教学活动评价
2.1学生的评价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的评价将是整个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否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课程、是否对新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是否主动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认真接收来自教师的知识传授以及是否认真总结课程内容等,都将是评价一个学生是否积极认真的完成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指标。因此,学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在紧跟教师思路的前提下,明确认识到课堂时间的重要性,合理分配时间,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2.2教师的评价
在教学活动进行中,教师评价同样不可小觑。教师是否关注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否对学生学习地理的实践行为进行积极评价;是否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各种反馈信息;是否对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等,都将决定教师是否能更好的改进地理教学工作。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地理课外活动是否有趣、是否突出教学重点等。通常教师评价可采取测验法和问卷调查法。测验法主要是通过笔试进行的,它也是考察学生成绩的最基本方法。常用的测验方法有客观性测验、问题情境测验、标准性测验和论文式测验。当采用测验法时,测验的信度将决定测验结果是否具有稳定性或可靠性,效度则决定测量的正确性,此外,更应注意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即区分度。调查法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评定学生成绩而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一般通过问卷、交谈进行。教师在课堂活动进行中、在获得各种反馈信息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内容及目标,进行认真合理分析,积极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行为,对自己得出一个客观评价,最后,可根据这些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3.课后教学活动评价
3.1学生的评价
学生在地理课堂结束后的行为也是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学生是否积极主动的看待作业,能否积极主动的完成等都是考察学生的评价方面。学生可以通过作业、试卷中的习题进行自我评价,考察自己在课堂活动中接收的效果如何,由简单易做题肯定自己学到的知识,由百思不得其解题了解自己知识上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反省意识,为下次课堂活动奠定认知基础。此外,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重视采用具有开放性和灵活多样的质性评价方法也是一种重要评价方式。
3.2教师的评价
对于课后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测验法、调查法进行整体评价,比如可以通过作业、考试及问卷法等方式对学生课上学习情况作出考察结果。由于课后作业内容、题量、难易程度的不同,教师可以将课后作业评价分为普通评价和特别评价,口语评价和书面评价等。这些评价在利用时要注意相互结合。比如教师在批改作业时,既要使用特别评价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又要通过普通评价去评判作业的整体情况。再比如,对学生的批评和赞扬可采取直接的口语评价,但要注意表达方式,而对于一些需委婉表达的问题,教师可采取书面形式与学生交流。此外,教师的关注点不应仅仅放在学生身上,更应该从“自评”出发,建立师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打破“唯成绩论”,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提高师生交流互动的氛围,从而建立起一个健康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3]。
总之,地理教学评价是地理课堂活动正常有序进行的推动力,是检验师生是否和谐完成课堂活动的重要指标。因此,只有不断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不断促进课程体系的发展,才能从整体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率,从而实现地理教学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实施了多年,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的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地理学科没有纳入中考科目中去,地理学科没有收到应有的重视,一般都只重视语、数、外等学科,导致农村初中学校地理教学方法不当,效果不佳。
一、当前农村初中地理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教材处理不到位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根据教学需要做好教材处理是优化教学内容的关键所在。从过来的地理教材处理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一是照本宣科,完全按照教材从头到尾的讲一遍,没有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二是不注重学生对预习内容的准备。在新教材中新增了很多活动题材,需要学生在课前收集信息。但是,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却往往容易被教师忽略,从而就使新课程设置的教学目标难以达成。三是对教材缺乏正确有效的整合。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地方资源和生活资源等教材之外的资源,导致教学内容单一、枯燥,让学生学起来没有兴趣。很多学生只是应付式地记笔记,或是直接在教材上划横线、斜线,让学生死记硬背,在课后通过做大量的习题来达到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方式滞后
一是教学手段落后。在偏远的农村学校,由于教学观念落后,加上地域条件的限制,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薄弱,因此,这些地区学校所使用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陈旧,主要是粉笔、黑板、教材等,有的农村学校教学条件很差,缺乏多媒体教学设备,有甚至连教学模型、挂图都没有。二是教学方式老套,大多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念、学生记的方式,容易让学生感到单调乏味,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这就既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没有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率低下,难以有效地提升地理教学质量。
(三)教学评价不当
一是学校对地理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缺乏规范性。由于地理学科没有纳入初中毕业会考成绩,导致地理教师在教学评价、职称晋级等方面受歧视,难以享受到像语文教师、数学教师一样的公平待遇,严重影响了地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教师对学生评价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很多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容易忽略学习过程中如帮助和激励学生,一旦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或表现不佳,动不动就横加指责,甚至是采取随意打骂等体罚学生身心的行为。由于教师评价缺乏鼓励性,加上评价方式粗暴,极容易挫伤初中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甚至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结果就会使教学评价的结果适得其反,甚至与教学评价的初衷相距甚远。三是考试评价方式单一。目前主要采用的是书面形式的期末考试和生物实验操作测试,仅仅以一次考试定乾坤。缺乏教学过程的评价体系,没有将学生的平时学习表现作为学生成绩的主要部分,导致地理考试评价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
二、农村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的改进
(一)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正确指导地理教学
农村人们的思想保守落后,认为地理只是“副课”。作为农村初中学校地理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地理教学重要性。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地理知识与技能,能够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有效措施。同时,还要想方设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学习的实际意义,充分感受到学习地理课程的实用价值,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改变家长及社会对地理学科学习的根本看法。
(二)引入农村资源,创新教学方式
对于教材中的学生活动内容,必须指导学生在课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为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根据教学需要,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将网络资源或地方地理教学资源有效地引入到教学中来,以增加教学内容,弥补教材资源的不足,拓宽学生视野,激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譬如可以将有趣的地理史料、逸闻趣事和农村丰富的地理资源引入到地理教学中来,让学生分析生活中的地理,引导学生用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地理现象。如通过学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让学生充分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对自己所在的家乡的地理情况进行分析,并要求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答常见的地理问题。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认识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评价方式,提供评价效果
一是提高地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学校对地理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必须与其他科目一视同仁,充分使其享受到公平的待遇,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二是多鼓励,少批评,用积极的评价激励学生。对于学生出现的不足或错误,要多引导、多点拨和多帮助和宽容,而不能够一味地批评指责。同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活动。如组建地理行动小组,利用课余时间研究所在农村地区的地理问题,以此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三是建议进行改革地理考试。将学生的地理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大块,各占一定的比例分值,狠抓教学过程评价,从而达到提高农村初中地理实效性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即使是农村地区的办学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相对于城区教育而言,发展速度要相对滞后得多。从农村初中的地理教学现状来看,由于受农村地区条件的限制,农村初中地理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我们必须应该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然后再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