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5 16:28:0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林崇德教授曾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做出过这样的解释,即学科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学生通过学科教学或在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所逐渐形成和所必须具备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与满足个人终生发展、持续成长需要的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并不是抽象的教学概念与学习理念,而是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变革紧密联系的。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持续发展与进步,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也逐渐从以往的关注知识逐渐转向到关注能力上,这就使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不仅是新时代对学科教学所提出的教学改革要求,也是促使学科教育能实现现代化发展、确保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与综合成长的关键教学途径。而化学核心素养便是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一种,学生通过化学学科教学所形成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均是带有较强化学学科特点的。主要是由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个维度所构成的。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强化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但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对学生批判、推理、质疑以及创新等化学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发展同样也具有积极的教学促进作用。因此,作为新时期的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重视核心素养教育对促进学生成长,推动学生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与影响。并要充分结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合理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创新与改革,从而在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与学习需求的同时,全面提高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效率,促使学生更为深入地感知与体会化学学科的魅力与价值,最终实现全面发展与综合成长。
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分析
(一)教学观念陈旧
虽然在素质教育与新课改全面贯彻我国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今天,教学工作者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认识有了明显的变化与革新,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的高中教育阶段中,仍存在部分高中化学教师会受到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这就使这部分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与应用上,也会过于关注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发挥。这就使学生难以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主体作用,致使学生的化学学习热情与化学学习积极性日益衰减,课堂参与度与配合度降低。这不仅会严重影响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样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限制与制约。
(二)教学方法单一
随着学生的成长与发育,在学生步入高中学校开展新一轮的化学学习活动后,高考的学业压力与学习负担便会接踵而至。这就使许多秉承应试化教学思想的高中化学教师为了能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化学书面成绩,会以“填鸭式”教学为主要的化学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致使学生在高中化学课堂中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仅能通过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进行死记硬背,而不是主动理解化学知识的本质,感知化学知识的内涵。长此以往,高中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便会在夜以继日的枯燥学习中消磨殆尽,其学习效果也难以得到本质上的提高与增强。除此之外,由于高中化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教学学科,其中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极具广度与深度,这在很大程度上便严重加剧了学生化学学科学习的困难与复杂程度,这便直接影响了高中生的化学书面成绩。而针对这一问题,许多高中化学教师在学生化学知识学习中,便会提倡题海战术的应用,让学生通过海量的题型练习而实现在考场中对相应题型的快速解答,以此达到提高学生化学成绩的目的。题海战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在短期内提升学生的化学成绩,但这并不表示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与质量就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主要原因在于,高中化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教学学科,其试题也得益于高中化学的综合性学科特点而表现出灵活多变的特点,其主要考查的是学生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问题分析能力等化学综合素质与能力。而通过题海战术取得高分的学生,在重复机械的习题练习中其思维能力便会受到局限,在应对综合性与思维性较强的化学习题时,这部分学生便会因思维不活跃、不发散而出现无从下手、不知所措等学习问题,其学习成绩也会出现较大的下滑,进而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这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三)轻视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学科,这就使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是需要建立在学生具备较强实验操作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基础上的。但就现阶段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与组织情况来看,大多数的高中化学教师往往会以教学时间有限、教学进度慢为由而忽视化学实验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这就使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与动手能力往往难以得到有效的锻炼与提高,这不仅严重阻碍了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化学知识的深度学习与高效学习也会造成相应的阻碍与限制。
三、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策略与方法
(一)夯实化学学科基础知识,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创造可能
由于高中化学知识相对较为复杂与综合,这就使大多数的高中生在实际的化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常会因基础不扎实而出现学习成绩下滑、学习问题频出等学习问题。这不仅严重影响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与增强,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发展也会造成相应的阻碍。因此,为了有效改善与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这一教学问题,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重视夯实学生化学基础,可通过化学基本概念的讲解教学帮助学生整合化学学科知识之间的逻辑性,从而在有效提高学生化学基础能力,奠定学生化学知识基础的同时,为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创造可能。例如,在教学“氧化还原反应”一课时,高中化学教师就可围绕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即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在一个反应中同时发生的,这样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首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向学生指出“铁丝生锈,苹果发黑”等常见的氧化现象,并以此为依据向学生提出“如何还原氧化现象”的教学问题,从而在有效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促使学生联系已知的氧化与还原知识初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内涵;其次,在正式授课中,高中化学教师则可在课堂中为学生演示“铁丝燃烧”的实验,便鼓励学生写出本实验的化学反应式,促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能站在化合价的变化与电子转移的化学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的实质,全面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内涵;最后,则要鼓励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与本质进行总结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设置一定的化学练习题目,以此更好地夯实学生的化学知识基础,为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持续发展创造可能。
(二)创设化学学科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科,其中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多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这也决定了高中化学必将服务学生生活的学科教学本质。但由于高中化学的思维性相对较强,这就使绝大多数的高中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常会受到自身年龄特点与认知特点的影响而难以全面、深入体会与感知高中化学学科的生活化教学本质,化学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也相对较低。对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可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化学学科教学情境,从而在有效深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理解的同时,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与激情,促使学生以更加积极与主动的学习态度与情绪投入化学教学课堂,进而实现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在教学“钠及其化合物”一课时,高中化学教师就可在为学生讲解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时,引入纯碱在现实生活中的有效应用,从而在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同时,有效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对其进行思考、讨论以及分析,从而促使学生理解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的化学本质的同时,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如此一来,学生便能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更好地理解与感知化学学科的生活化教学本质,并能在实际的生活中熟练的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对学生化学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具有极为深远的教学作用与影响。
(三)强化实验教学活动组织,锻炼学生实践探究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核心基础的教学学科,因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也成了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所在。然而,在以往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绝大多数的高中化学教师往往会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与限制,而对化学实验教学存在错误的教学认知。这就使高中生在实际的化学课堂学习中很少有参与化学实验学习活动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因实践能力与操作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与锻炼而出现化学学习效率下滑等学习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与综合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对学生化学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造成打击,进而严重限制与阻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因此,为了能在实际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学习引导者与学生发展促进者,高中化学教师就必须充分重视多种化学实验教学活动在日常教学中的组织与开展,从而在有效丰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促使学生通过参与化学实验学习活动实现实践探究能力与操作能力的有效锻炼,进而实现化学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例如,在教学“认识有机化合物”一课时,高中化学教师就可采用演示实验的方式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演示利用球棍模型搭建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过程,从而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促使学生通过演示实验教学更为直观、形象地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点。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更多的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模型,从而在有效开阔学生化学知识视野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理解与认识。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化学学习效率的提高,对深化学生理解能力、锻炼学生想象能力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引导学生进行“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化学实验学习活动时,教师便可根据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认知发展情况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实验学习活动展开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以此促使学生能在实际的实验学习过程中能充分发挥自身学习主体性对实验过程进行探究、思考,对实验方案进行改进、优化,对实验结论进行总结、分析。在此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则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针对学生实验学习方法、实验操作步骤、实验设计环节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行合理指导,从而在促使学生更好地完善化学实验学习结构的同时,促进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独立思考探究能力以及问题解决与分析能力的发展。这不仅有利于高中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对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前中外教育特别重视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指本学科给予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在解决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或能力;是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化学学科要培养学生运用探究的手段,在探究中寻找证据进行推理,学会透过宏观现象审视变化的微观本质,同时还要关注学习化学的社会意义,这些都是在发展学生与化学学科相关的核心认识、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即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本文将就“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的教学来介绍本人在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教学背景分析
1. 教学内容分析
从本章节开始,学生认识物质的视角将从宏观转向微观,并将对微观世界进行一系列探究活动,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部分内容重在揭示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是如何变化的。通过实例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的不同情况,从而揭示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通过两个典型的化学反应,分析得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2.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质的性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小学自然和初中物理也学习了物质的三态变化、物质热胀冷缩等和分子、原子部分相关的知识,这为学习新知识做了知识铺垫。分子是初中学生接触到的微观粒子之一,在此之前学生只有一些微观现象的感性认识,比较缺乏理性认识。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验探究和微观动画展示,理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通过分子模型的组建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从而加深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
2. 能够运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日常现象,能够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3. 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逐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4. 知道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分的,而原子却是不可分的。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来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逐步学会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认识并理解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难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分类。
四、教学过程设计及解析
教学环节1:从分子的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
设计意图:先由学生熟悉的水的蒸发过程入手,再以前一单元刚学过的过氧化氢的分解为例,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小组合作,画一画变化前后的微观模型,让学生感知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的不同表现,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分析如下。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水的蒸发和过氧化氢的分解是两个宏观现象,学生通过画微观示意图了解变化的本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变,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变成别的物质的分子。培养学生学会从微观的角度看物质,用微粒的变化分析物质的变化。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在讲解水的蒸发的过程时使用了动画模拟水分子变化前后的状态,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并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但是分子的数目不会增减。
教学环节2:分子与物质化学性质的关系
演示实验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分析淀粉变蓝的本质原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分析如下。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利用学生在生物中学到的淀粉遇碘变蓝的知识设计了对比实验,体现了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寻找证据进行推理:通过对比实验的设计,让学生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碘酒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从而证明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帮助学生理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生看到的是宏观的实验现象,淀粉遇到碘酒和碘蒸气都变成了蓝色,引导学生分析微观本质,碘酒和碘蒸气中都含有相同的碘分子,使淀粉变蓝的是碘分子。
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碘蒸气是有毒的,为了减少碘蒸气进入空气中,我们在实验中用馒头塞住烧瓶的瓶口,并且尽量缩短加热的时间,体现了环保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环节3:分子与原子的联系
设计意图:分子和原子这些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粒子很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我们通过各种分子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分子原子的存在,以及在变化中的表现。在此过程中,充分实现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具体分析如下。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对中学生来说,分子和原子这些肉眼看不到、手摸不着的微观粒子的确非常抽象,我们只能借助多种分子模型,使学生具体的、可感的理解分子的构成,在此基础上,认识现象背后的一般规律,学生的抽象思?S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分组活动,给学生两个过氧化氢分子模型,演示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水和氧气的变化过程,学生通过演示自然理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教学环节4:从分子的角度理解物质的分类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物质分类的知识入手,并结合微观图片,透视分类的本质,只含一种分子的物质是纯净物,含有不同分子的物质是混合物。
五、教学反思
修订中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五个维度构成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将原来的三维目标有机整合并提升至更上位的学科哲学层面,凸显了化学学科在育人方面的教育价值[1]。然而,如何将其有效地转化为教师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层面,是高中化学教师当前最为关注并困惑的问题。笔者认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并非要求教师们对课堂教学目标另起炉灶,而是要整合三维目标,核心是对教学文本中知识载体的教育价值的认识提升和有效的教学设计(转化)。
一、公开课的教师教学行为效度分析
本节公开课选自苏教版《化学2》专题二第二单元的“化学反应中的能量”[2],该节公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环节见表1。本节课基本以苏教版教材中知识的呈现顺序进行教学设计,从时间分布可看出,教学目标是纸笔测验中的高频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书写”这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学重点则放在以任务驱动的热化学方程式相关试题的当堂练习,难点为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完整规范的解决,课堂实施则贯穿从练习中发现问题、从教师点评中修正问题的教学思路。可以说,基于教师对学科教育的应试经验与功利思考,这样的教学设计似乎合理有效,许多中学听课的同行也持肯定的意见。然而,笔者听完课后心里总感觉不能释怀的是,该节课到底该给孩子的人生留下什么?我们教师到底为什么而教?为什么要这样教?教的效果到底如何?
评价一堂课基于不同的视角,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但是,评价的效标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点:一是教学目标是否定位准确,其定位依据是什么?二是贯彻目标所采取的教学策略是否合理,其合理的依据是什么?三是课堂调控是否流畅,流畅的内涵是什么?四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等辅助有否特色,特色的意义又是什么?因此,教学设计中如何对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需要深刻理解教材内容的教育价值,才能充分挖掘其教育功能。
二、教材文本中知R载体的教育价值及功能分析
对教材知识载体的教育价值与功能的分析,首先应回归于课程标准(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化学反应与能量”这一内容领域的中学学习要求分成三个阶段。本节课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知道化学反应总会伴有能量变化”的基础上,承上启下进一步“知道化学反应伴有能量变化的原因”,为高中选修的进阶“认识这一原因可以为我们人类如何利用”打下基础。学习对象则是不分文理的所有受教育的学生。基于课程标准要求的本节课教学目标分析,该知识载体对本阶段学生的学习要求可以从三个认识维度展开。
1.对学生世界观会形成怎样的基本态度和情感
依据课程标准可以看出,本节课教学的核心要点有两个:一是知道化学反应总会伴有能量变化的原因,是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反应物与生成物两者的能量有差异,这些能量必然会通过宏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二是知道这一原因后,学会用一种简单的符号化方式将这一变化表征出来。显然,这样的学习过程和认识结果,会使学生形成对化学科学独特的认识物质世界的方法和视角的赏析与价值认同:世界万物万千变化的宏观现象,深入其微观探索,可以得到规律性认识,并且对于这些规律性,化学学科还能用特有的符号化方式进行表达。这样的影响,远比掌握某个具体知识要有意义得多。因此,如何帮助学生自我建构起化学反应总伴随有能量变化的微观视角并获得认知,从教育的本原来讲才应该是本节课最核心的目标!
2.学生能够掌握哪些化学独特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和能力
学生已经具有了化学反应基本特征及其反应本质基本了解的知识。因此,借用学生的已有知识进行类比与迁移,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对化学反应总伴有能量变化的本质的探讨这样一个新认识,是该节课教学对学生学习方法与能力发展培养上的教育功能所在。课堂教学应该从这样一条教学主线出发,即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反应物发生了什么变化?生成物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除了导致物质组成的改变,还导致哪些变化?这样的变化有可能导致哪些宏观结果?物质的变化过程可以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过程也能否用这种符号化的方式表达?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的差异在哪?为什么?通过这样一系列的问题串解决与演绎思维,逐步养成学生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习惯,完成学科素养有关“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要求。这种自主解决问题获得新认知的过程,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它远比知识的记忆来得重要。
3.学生能够掌握哪些有关的化学知识与技能
该节课的核心是如何认识化学反应总会伴随能量变化的本质的认知培养和能力培养,核心知识与技能应该是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通过自我建构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本质的了解,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为什么与化学方程式有不同的要求,其不同点所反映的本质是什么。因此,这样的认知结构形成,可以更加有效地固化并转化为学生的化学学科思维及素养。
三、基于化学学科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探讨
由该节课教学内容的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价值分析可见,课堂教学中的学科素养教育功能的挖掘与利用,应该紧紧围绕解决学生的认知冲突即“为什么化学反应总会伴随能量变化”这一主线,以帮助学生自我建构化学反应与能量关系的初步认识为教学目标,以真正理解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要求为教学效果评价的效标。由此,进行教学再设计实例的过程分析见表3。
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该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能体现学科本质特征的关键成就[4]。这种关键成就不是先天而是通过学习以及其他活动逐渐养成的后天行为,它的形成不仅需要结构化的知识技能,更需要基本方法和思维模式。因此,教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转型,教学强调的不是记住了“是什么”,而是解决了“为什么”。十四年的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反思表明,就化学这门科学课程而言,阻碍教师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不是理念,而是教师对课程教育的上位认识和学科本体知识的教育价值与功能的认知水平。因此,构建一个专业教师发展的体系与机制,是推动课程改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真正落实的核心问题。
――――――――
参考文献
[1] 王云生.基础教育阶段学科核心素养及其确定―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2).
[2] 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知识之后仍然被学生记得的东西。”这是吴星教师在进行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建构为主题的讲座时说的一句话,听后我觉得特别受启发。在我们的教学中,总是会为了高考这个大目标对学生进行不断的知识灌输,却忘了思考教育教学真正的意义。教师的职责不是教学科,而是教学生。知识固然重要,可更重要的应该是我们通过教学让学生获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视角,这种能力的获得和发展才是影响学生一生的。因此,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思考,教育到底是什么?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一些什么东西?而我们目前又教了什么?这些问题都是我在以后教学中需要不断思考和改进的。
二、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进行化学课堂教学
学生在特定的任务或情境中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或品质就是构成“核心素养”的表现。在化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教师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和选择,情景创设和选择角度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化学学科观念,而这种学科观念是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反观我们多数一线化学教师的化学课堂教学,一直忽略了情境选择的重要性,在新课的学习过程中,仅仅为了引起学生一时的关注,呈现给学生一些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化学的“过”,这种不恰当的情境选择,恰恰是造成学生恐惧化学和厌恶化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教师呈现的是一个真实、合理的问题情境,那么学生在面对时就会将课堂和生活联系起来,建立起一种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正确的学科观念。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积极思考不断探究,因为这块内容对他的生活是有用的,是有实际意义的,不是虚浮空洞的单一知识点。加上教师的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方法和技能不是我们用分数可以衡量的。因此,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设置一定是真实合理的,同时问题情境的设置应该具有延续性,是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被提出和用到的,而不是达到吸引学生眼球的目的后就可以置之不理的。
三、重新认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意义和功能
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实验的地位和功能并没有被突显出来。很多情况下,教师简单地认为化学实验不过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一种方式,所以设计的实验探究过程也不过是按照既定的实验结论而进行的实验验证和演示。当教师在教学中遇到一些与预想设定不同的现象,而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又有限到不能解释这种差异时,总会含糊敷衍过去,这些情况对学生造成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同时对学生认识化学学科本质和帮助学生建立“基于证据的推理”观念更是有害无益。现在细细反省,觉得作为化学教师的我们也许连化学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更别提对化学实验的正确认识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人们认识和了解化学也是通过不断的科学实验达到的。因此,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知识体系中的意义不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这么简单的。实验过程中所包含的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以及化学观念和应用才是化学实验真正应该交给学生的东西。
四、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知识
时代是在不断进步的,知识也是随着世界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很多知识具有发展性和不确定性。而我们却局限在高考,局限在自身能力水平上,将不确定的知识内容绝对化地呈现给学生而并不对由此产生的结果加以审视和分析。只有当教师意识到知识的发展时,才能意识到自己专业知识存在的局限性,才会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来拓宽自己的眼界,最终通过“教、学、研”的结合达到使自己成长,让学生思维得到拓展而不至于被局限的目的。
总之,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教育所关注的早已不仅是分数了,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除了知识以外的重要品质和能力才是我们一线化学教师应该深思的。
参考文献:
[1]常素芳.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强化素质教育的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4(3Z):206.
[2]舒畅.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功能的再认识[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1.
一、核心素养
21世纪初,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多学科的整合,率先提出“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自此开始掀起了全世界范围内核心素养研究的大热潮。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它强调各学科都可以发展对学生最有用的东西,即使学生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满足个人自我的实现,以及推动社会的发展。
纵观我国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我国学生高分低能现象仍比较突出,虽然有些地区提倡素质教育,但最终还是屈服;高考要考的知识被大大放大和强化,不考的知识教得很少,甚至是不教。绝大部分学校培养的是会考试的机器,而不是会创造、会生活的人。为了解决这些棘手的难题,我国正在进行课程的改革――构建核心素养体系,主要包括:一是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去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二是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状况提供评判依据。放远未来,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要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仍旧要立足于学科教学。因此,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不仅有利于学校教育中核心素养的落实,也有利于学科育人价值的突出。
二、化学核心素养
从概念及层次角度分析化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
①化学基本观念:学生学习基本化学知识后,头脑中遗留的基本概括性认识。
②化学过程:学生对化学科学世界的关注,包括探究过程中研究方法、思维方法和学科本质。
③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对生活世界中化学的探索,例如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④对化学的态度: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总之,“化学基本观念”是基础,“化学过程”是内在的延伸,“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则是外在的实践,而“对化学的态度”决定了学生继续学习化学的可能性。因此,笔者下面就从这4个方面阐述如何具体落实到高中化学课堂中。
三、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1.建构观念教学,形成化学基本观念
化学基本观念[2]不是直接印刷在课本上的内容,而是隐含于课本教材知识体系中,需要学生主动去获取的一种学识素养。化学基本观念是具体知识的概括提升,是具有一种超越事实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它影响着人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具体包括元素观、微粒观、能量观、分类观、化学情感观等。
“观念建构”教学,指在化学观念的引导下,学生处于高水平的思维活动,随着知识层次的逐渐递增,学生意识到知识间的“个性”与“共性”,进而不断地反思、概括、提升,构建出具有内在关联的化学基本观念。因此,“观念建构”教学的实施,会使课堂的重心自然地过渡到学生身上,营造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开放型课堂。例如,在苏教版《必修1》“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这节内容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问题】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利用现有试剂(FeCl3溶液 、FeCl2溶液、KSCN溶液、新制氯水、双氧水、铁粉),设计实验方案探究Fe2+和Fe3+的转变条件。
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首先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其次认识了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最终主动构建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认识物质性质,实现物质间的转化”这一基本观念。
2.开展实验探究,体验化学过程
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讲过这样一句话:“化学是实验的科学,只有实验才是最高法庭。”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就应以实验为教学核心,才能让学生体验化学过程,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知识应用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
高中课堂的实验一般分为两类,验证性和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有明显的局限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只能让学生熟悉实验操作。而在进行探究性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能及时解答学生的困惑,帮助学生树立勇于质疑的观念;启发学生的探究行为,鼓励学生创新设计,让学生体验到创新的成就感,乐于创新。因此,实验设计应侧重于探究性。例如,在苏教版《必修1》“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这节内容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环节:
【学生实验】试管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酒精灯稍稍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
在做分组实验前,笔者提问:“请以现有知识预估实验现象。”学生一致肯定地回答:“试管底部白色固体减少,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但是,做完实验后,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基本没变蓝,试管口附近有白色固体,这与预期的实验结果不符合。此时,笔者顺水推舟,提问道:“一,请分组讨论,为什么有这样的现象,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二,如何才能观察到预期的现象,设计改良的实验方案。”
通过探究性实验,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探究、得出Y论、交流与讨论,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3.抓住热点问题,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的科学,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近到身边人们关心的空气质量、食品质量,远到航空、军事、高科技、经济等各个领域,化学在其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化学教学不能与现实脱节,在教学设计中应该融入生活中的典型现象、热点问题。比如,在苏教版《必修1》“铝及铝合金”这节内容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环节:
【新闻报道】2014年8月2日,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组织员工抛光作业时,发生特大铝粉尘爆炸事故,造成146人死亡、11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逾3.5亿元。
通过铝粉的爆炸事件,引入新课――铝的化学性质,同时促使学生关注化学安全问题,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4.回顾历史长河,转变对化学的态度
化学史是前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遗留下的关于化学发展过程的文化财产。它是融入了自然科学的一门特殊历史科学。它包含着一个个情节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故事。在课堂中,通过化学史料情景的创设,学生仿佛和化学家一起经历着化学发现过程中失败的苦恼、迷茫以及顿悟的喜悦,学生从中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而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内容确实能够转变学生“对化学的态度”,激发出他们的求知欲望。比如,在苏教版《必修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这节内容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
【化学史料】侯德榜出生在福建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1913年,他被保送到美国学习化工,毕业后转读制革工艺,1921年他获得博士学位。而此时的中国正饱受列强侵略,工业落后。在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先生写信恳请下,侯德榜毅然放弃了自己热爱的制革专业和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怀着工业救国的远大梦想,回到了祖国。当时,国际上使用的制碱法对外是封锁生产工艺的。为了实现中国人制碱的梦想,侯德榜全身心都投入到研究制碱工艺上,终于在1926年生产出了合格的纯碱。不久之后,中国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并被视为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
通过这个情景的创设,学生不仅了解了纯碱的制备历史,而且激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同时学生也意识到化学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进而提高了化学的学习热情。
四、总结
总之,在新课改的大趋势下,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必不可缺。教师可以从“化学基本观念”、“化学过程”、“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化学的态度”这4个角度出发,根据实际的学情,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堂教学。促使更多的学生能发自内心地喜欢化学,而不是为了考试去学习化学,最终为学生适应社会、终身发展留下有用的财富。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136
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学科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中化学是理科中比较难以掌握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具备的基本知识技能,了解和学习化学现象和化学原理,并且能够运用化学用语准确表达这些化学现象。但单单掌握这些还不够,学生还需要在日常化学学习实践中逐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熟知化学学习规律,掌握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养成团结协作的学习精神,最重要的是运用化学思维,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实践能力。总之,教育的目的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靠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
一、激发学生潜能,提高自学能力
“以人为本”的学习观强调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发展中的人。虽然高中化学知识比较晦涩难懂,但教师要始终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引导学生自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心的潜能。学生从初中二年级开始正式接触化学,最初的化学知识考虑到学生对本学科比较陌生,因此都比较简单,与生活联系也非常密切,学习起来并没有很大难度。但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不同,所学知识更加深入,相关的实验也更加复杂难操作,又长又难懂的化学方程式让许多学生都对高中化学的学习产生了迷茫心理,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对学生自学的引导。
(一)引导学生学会预习
无预习不课堂。对于课堂学习来说,课前预习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特别是对于高中化学来说,过多的学科术语和复杂的实验都对课堂教学造成了不小的阻碍,因此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课前预习。高中化学教师可在最初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抽出几分钟的时间来带领大家一起预习,先让学生大体浏览一下课本知识,然后教师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通过再次认真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多进行几次类似的引导预习,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通过预习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了宏观上的把握,深知自己在哪些地方有疑惑,带着问题去听课有较强的目的性,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并且,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省了不少力,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需要学生与教师合作共同演绎完美的教学表演。随着新课程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采用“满堂灌”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合当代教育的发展。这种传统教学模式过于突出教师引导传输知识的作用,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逐渐淡出课堂教学。新型教学模式最大限度的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只起关键性的引导作用,这种教学模式尊重并发展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对于高中化学来说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科学理论的发现都离不开实验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使用实验教学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以实验室制乙烯为例,这个实验的原理是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加热至170℃时制取乙烯。为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把实验交给学生做,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本次实验,但让学生自己做实验的前提是教师要对相关实验注意事项做重点强调。
比如,教师应告诉学生完整的实验过程实验器具的使用方法,以及特殊注意事项(实验前要检查器具的气密性),当学生对整个实验流程完全掌握后才能将实验交给学生。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也不能闲着,而应该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及时帮助学生排除困难,以便实验顺利进行。实验结束后学生向老师展示实验结果,无论成功与否,教师都应该就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当堂说明,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争取下次做得更好。教师对本次实验进行简单总结评价后,需要再次强调实验原理以及注意事项,因为这些都可能是考试中要运用到的重要知识点。通过实验教学,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5-0098-03
一、设计理念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5个维度,它是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现了学生通过化学课程学习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本节课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基于学科知识特点,将教学内容分成两个子主题(二氧化硅、硅酸),在每一个子主题中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通过阶梯式问题的设计,为学生搭建学习的脚手架,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问题解决的成功与喜悦,逐步提升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学背景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第一课时。将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作为非金属的开篇,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硅及其化合物在非金属材料和信息技术领域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突出了硅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氧化硅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质,含硅元素的材料制品大都是以二氧化硅为原料的,先学习比较熟悉的二氧化硅,再学习其他化合物和单质硅的顺序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作为这一节的第一课时,把学习内容定为二氧化硅和硅酸。
二氧化硅是典型的酸性氧化物,在生活中学生对其感性认识较为深刻,从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学习起来具有亲切感。学生在第二章学习了物质的分类,教学中运用分类、类比的方法,从复氧化碳的性质入手,迁移建构二氧化硅的性质,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符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在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的性质的对比学习中,给出二氧化硅的网状结构和二氧化碳的结构,通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并为今后结构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设计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SiO2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2)了解硅酸的制备和化学性质。
(3)了解二氧化硅材料生产、生活等领域的应用。
(4)认识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元素化合物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2.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已学过的CO2的性质,借助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建构SiO2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建构化学反应变化观念,学习运用分类、类比等方法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
(2)通过对资料的收集,培养获取有用信息,并有效归类、有序表达的能力?
(3)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2)通过资料收集,感受二氧化硅在材料领域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二氧化硅和硅酸的性质
难点:二氧化硅的结构与性质
五、教学方法
基于阶梯式问题的学案导学教学法
六、教学用具
剂:硅酸钠溶液(饱和Na2SiO3溶液按1 ∶ 2的体积比用水稀释),酚酞溶液,稀盐酸。
仪器:试管,胶头滴管。
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教学过程
1. 课堂导入
【教师】地壳中含量居第2位的元素是什么元素?它在自然中的存在形态有哪些?它们在生活中起到了怎样的重要作用?请负责收集任务小组的组长展示收集整理的图片。
【学生】展示并讲述。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安排学生自主收集资料,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习热情。
【过渡】为什么二氧化硅在人类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具有怎样优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课堂活动――主题活动1:二氧化硅
【环节1】明确学习任务
【学生】阅读课堂活动单上的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通过细化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环节2】研究硅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学生】按以下课堂活动单上的内容自主学习,然后分组汇报总结。
【旧知识回顾】
(1)写出C、Si原子结构示意图:C____,Si_____。
(2)碳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有哪些?
【深入思考】
(1)C、Si原子结构有何相同之处?这决定了碳与硅具有什么样相同的性质?
(2)为什么硅元素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为什么说硅是构成地球上矿物界的主要元素。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阶梯式问题,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环节3】研究二氧化硅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教师】展示学生收集到的二氧化硅的存在和应用图片。
【设疑】二氧化碳是由CO2分子构成的物质,这类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通常具有熔、沸点低、硬度小的特点。SiO2具有怎样的性质特点?为什么它与CO2的性质有很大的差异?
【学生】按以下课堂活动单上的问题分组研究,然后汇报总结。
【问题研究】
(1)根据SiO2的存在和应用,总结SiO2物理性质特点。
(2)为什么CO2和SiO2的物理性质的差异这么大?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进阶式”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将抽象知识形象化,进一步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思想。
【教师】展示金刚石和二氧化硅晶体结构的动画。
【学生】观察、思考、领悟。
【环节4】研究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学生】按以下课堂活动单上的内容自主学习,然后分组汇报总结。
【旧知识回顾】
(1)CO2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写出它与水、NaOH溶液、Ca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设置“平台式”问题,利用旧知识迁移,构建SiO2化学性质。
【深入思考】
(2)SiO2是硅酸(H2SiO3)的酸酐,也是酸性氧化物,你认为它能否像CO2一样与水反应生成硅酸?为什么?试写出SiO2与NaOH溶液、Ca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玻璃中含有SiO2,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橡皮塞而不用玻璃塞,你知道为什么吗?
(4)实验室里氢氟酸是保存在塑料瓶中,而不能保存在玻璃试剂瓶中,你知道为什么吗?
【设计意图】运用化学变化的规律,设置“进阶式”问题,进行SiO2化学性质的初步构建,培养化学学科的“变化观念”。
【教师】播放氢氟酸与玻璃反应的实验录相。
【W生】记录实现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
【学生】讨论以下问题,然后分组汇报。
(5)SiO2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氢氟酸反应,所以有同学认为SiO2应该属于两性氧化物,而不属于酸性氧化物?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能多角度分析化学反应,深刻认识两性氧化物与酸碱反应的本质,明确SiO2的特殊性质。
(6)从CO2和SiO2中碳、硅元素的化合价看,二者应该还具有什么性质?试写出体现这一性质的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的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并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建立元素化合价与性质关系模型,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素养。
【环节5】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CO2和SiO2在性质上的异同,并说明造成这些异同的原因是什么。
【环节6】应用提升
【学生】自主完成课堂活动单“应用提升Ⅰ”。
【过渡】你知道食品包装袋中的硅胶干燥剂是怎么制得的吗?
3. 课堂活动――主题活动2:硅酸
【环节1】明确学习任务
【学生】阅读课堂活动单上的学习目标。
【环节2】实验4-1硅酸的制法
在试管中加入3~5mlNa2SiO3溶液,滴入1~2滴酚酞溶液,再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稀盐酸,边加边振荡,至溶液红色变浅并接近消失时停止、静置。仔细观察变化过程及现象,完成实验报告。
【学生】分组实验。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实验,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赞赏学生面对“异常”现象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
【教师】实验中生成的软而透明的、胶冻状的硅酸凝胶,经干燥脱水后得到多孔的硅酸干凝胶,称为“硅胶”。“硅胶”为什么可用作催化剂的载体和干燥剂?如果在实验中用“硅胶”干燥气体,它应该放置在什么仪器中?“硅胶”不适合干燥什么气体?
【学生】思考并回答。
【设计意图】设置“进阶式”问题,引起对硅酸性质的深入思考。
【环节3】研究硅酸的化学性质
【学生】自主研究以下问题,然后汇报。
碳酸和硅酸都显弱酸性,二者性质比较相似,试结合碳酸的性质,完成下列问题:
(1)硅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2)硅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类比构建硅酸的化学性质。
【教师】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是逐渐减弱的,所以硅酸是一种比碳酸还要弱的酸,它不能使指示剂变色。请你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
【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意图】设置研究性问题,强化对硅酸酸性的认识,培养科学探究意识。
【环节4】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碳酸和硅酸的性质有哪些异同?
【环节5】应用提升
【学生】自主完成课堂活动单“应用提升Ⅱ”。
4. 学习评价
【学生】自主完成随堂检测。
【设计意图】设置试题,巩固所学知识,并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结果性评价。
5. 作业布置
(1)预习“第2课时 硅酸盐和硅单质”。
(2)(选做)上网查询深入研究:为什么干冰的熔沸点远远低于石英晶体。
【设计意图】培养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
八、板书设计
某学习小组依据SO2具有还原性,推测SO2能被Cl2氧化生成SO2Cl2。查阅资料:SO2Cl2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极易水解,遇潮湿空气会产生白雾。
(1)化合物SO2Cl2中S元素的化合价是 。
(2)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在收集氯气前,应依次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和 的洗气瓶。
(4)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收集满Cl2,再通入SO2,集气瓶中立即产生无色液体,充分反应后,将液体和剩余气体分离,进行研究:①研究反应的产物。向所得液体中加水,出现白雾,振荡、静置得到无色溶液。经检验该溶液中的阴离子(除OH-外)只有SO42-、Cl- ,证明无色液体是SO2Cl2。A. 写出SO2Cl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 检验该溶液中Cl-的方法是 。②继续研究反应进行的程度。用NaOH溶液吸收分离出的气体,用稀盐酸酸化后,再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 该白色沉淀的成分是 ;B. 写出SO2与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阐述理由 。
在这道题的解题中化学核心素养得以充分体现,具体如下:
第一, 题(3)在收集氯气前,应依次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和 的洗气瓶。题目的解题应从资料中提取:SO2Cl2极易水解,遇潮湿空气会产生白雾,学生应具有证据意识,能通过分析推理建立观点,即为“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体现。
第二,题(4)的①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情况及质量守恒定律推测出,判断SO2Cl2水解的产物是硫酸和氯化氢,其化学方程式为 :SO2Cl2+2H2O=H2SO4+2HCl ,这体现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科学素养。
第三,题(4)的中的② A要求分析白色沉淀的成分,若尾气中只含二氧化硫,被氢氧化钠吸收后滴加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不会产生白色沉淀。只含氯气也不会产生白色沉淀,所以尾气中有氯气和二氧化硫气体,白色沉淀是BaSO4。学生要能依据事实,分析实验现象,才能准确分析沉淀的组成,体现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科学素养。
第四,题(4)的②中的 B写出SO2与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由上一题的结论,应大胆提出: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中必然存在SO2和Cl2两种气体,因此SO2和Cl2生成SO2Cl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SO2+Cl2 SO2Cl2。在此解题过程中,学生应能科学地加工,提取处理题目所给的现象,判断此反应为可逆反应,此为“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体现,而对该现象的判断也应建立在学生树立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基础上,清楚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由此可知,核心素养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核心素养的养成是能力的一种体现。小到解题,大到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对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任务,它一直贯穿我们教学的始终。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0-0020-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0.007
一、核心素养的提出
OECD (2005)The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 Executive Summary]中指出: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一个“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y)必须满足三个要件:
1. 对社会和个体产生有价值的结果;
2. 帮助个体在多样化情境中满足重要需要;
3. 不仅对学科专家重要,而且对所有人重要。
核心素养亦称“21世纪素养”,是对农业和工业时代“基本技能”的发展与超越,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复杂交往能力。核心素养具有时代性、综合性、跨领域性与复杂性。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研究提出各学段的学生应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个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核心素养的研究正方兴未艾。
二、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化学课程设计原则
1. 重兴趣之培养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信心。
兴趣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本条件。初三刚开设化学课时很多学生都是怀着对化学的好奇和学好化学的愿望参与到化学课程的学习中来。伴随着学习的深入,难度的加深,很多学生开始对学好化学望而却步。
化学是天然的以实验为主要研究手段的科学,以实验为基础设计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甚至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不仅要努力完成课堂上的经典演示实验,还要不断探索新的生成实验,学会用实验来说话才使得课堂教学既生动且更有说服力。如设计探究可燃物燃烧现象异同剖析的教学时,从发光、有火焰、有火星等多维度分别选取镁、硫粉和铁丝等不同物质进行实验,再从数据分析和成分分析中引导学生探究燃烧现象的异同背后的化学原理。
兴趣究其根本源自于生活,来自生活的知识在学生眼中是有用的知识,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因此教师应努力在课程设计中融入生活要素,如在进行纯净物元素质量分数和混合物纯度的计算教学时引入化学成分标签,在酸碱盐的教学中引入厨房中的酸碱盐,在燃烧与灭火的教学中引入新型的防火材料及重大的火灾新闻事件等。
教师在设计课程教学时若坚持把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放在首位,不仅会涌现出更多异彩纷呈的优课好课,使学生念念不忘上化学课,且能促进更多的学生投身化学研究的积极性和热情。
2. 重方法之引领
很多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受到化学的“死记硬背”,逐渐把化学划归为文科学习一类。然而笔者在教学中却发现很多学生背得好却用不好,成绩依然不理想。学生很困惑,信心很受打击。归纳原因不外乎学生不会用、用得少、用不好。化学教学不仅有知识和概念的教学,还应该有方法的教学。譬如有位教师设计了一节认识、绘制和应用流程图的课,分成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认识流程图――解构化学流程图的要素。
第二环节:分析流程图――1.框内有物质,箭头上写操作;2.框内写操作,箭头上写物质。
第三环节:绘制流程图――以从大豆中提取油脂为例。
第四环节:应用流程图――1.图解题意;2.据图编题。
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深入,教师引导学生从一种认识、分析和解答化学流程图的方法逐渐上升为指导学生运用流程图去解决更多的化学问题和生活问题。方法的引领在一节课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水到渠成。
仅仅为考试而教学生解题,学生便只会解题,仅仅为让学生完成实验而实验,学生便只会完成规定的实验操作。教师教会学生思考也就是在当下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更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领,正应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
3. 重创新之思维
说创新能力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创新是民族的进步之魂。创新能力源于创新思维。教师要培育有创新思维的学生,自己有没有创新意识至关重要。很多教师一份教案用十年,教学方法一成不变。学生课堂上打瞌睡,教学变得索然无味。其实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因为所关注的学习对象不同,可创新的领域无处不在。如课堂教学形式,时下既有翻转课堂又有传统课堂;实验教学,既可以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也可以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来完成;复习课教学,既可以运用概念图也可以运用归类法;试卷评讲既可以是学生为主讲也可以是教师为主讲。
教师若立意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也会潜移默化受其影响。当创新思维演变成一种习惯,学生踏入社会在寻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也会不断追求创新。
4. 重质疑与反思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的作者戴维・铂金斯认为:学习者只有在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理解力之后,才会对错综复杂的世界产生更深的好奇心。理想的情况是,知识和理解除了在已知的范围内扩展外,还应不断创造出让人困惑和好奇的新领域。明智的教育者的任务即帮助学生从学习的主题中发现意外、悖论、技巧、戏剧性、幽默和令人好奇不已的事物的特性。
教师需认识到学生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素养,据此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才有成效。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引导学生思考若干问题和解决若干问题,更应鼓励学生提出若干问题,多角度地反思自己的学习,保持质疑和反思的态度。
笔者在设计《魔术中的酸碱盐――酸碱盐的复习专题》课时,在课程最后总结道: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请同学打开手机微信APP扫描二维码提出对本节课的疑问,老师将对问题提得好的同学给予微信红包奖励。
孔子曰:每日必三省吾身。反思才能促成长,质疑才能促创新。
5. 重体验与生成
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由低到高包括经历、体验、感受;认同、意识、体会、认识、关注、遵守;内化、初步形成、树立、保持、发展、增强。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的见解。有些学生习惯了不思考、不表达、不分享,学习的眼界不宽,学习僵化,难以触类旁通。学习是一种体验活动,学生学习化学可以通过参观访问造纸厂、炼钢厂、污水处理厂来了解化学工业的真面目;也可以通过课堂完成分组实验来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学生的体验性学习即感受化学实验之美、体会化学学科的现实价值及树立团队合作的伙伴意识。
精彩的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体验化学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实验操作的规范合理和同伴之间的交流互助,教师为此所作的课堂预设直指生成性目标,即通过一节课学生能做什么、怎么做和为什么做。
6. 重道德与责任
社会上的“毒胶囊”“瘦肉精”“苏丹红”“地沟油”等负面新闻抹黑了化学这门学科,很多社会人士认为因为有了化学才会有这些毒物的问世。为了正本清源,还化学学科的本来面目,笔者设计的第一堂化学课是“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or坏?”,通过列举社会上的一些典型案例,和学生分析化学给人们的生活究竟带来了什么?学生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将发现化学本无对与错,关键是人类如何运用化学。合理运用化学知识为人类造福迫切需要广大有道德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同学的参与。
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向学生传输重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的课程理念。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增强化学知识的辩证性,如“防火与灭火――火的两面性”“难兄难弟――CO2和CO”“舌尖上的美食:金华火腿――NaCl和NaNO2”。很多化学物质都具有两面性,少量有益大量有害。辩证地看待化学,加强学习者的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将伴随社会发展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研究课题。
三、总结
学教材和用教材学,笔者一直推崇后者。在用多种教材学习之外,教师应不断地总结自己的新想法新理念,打造出更多精彩别样的课堂,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去躬身践行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使更多的学习者充满热忱地投身化学研究,造福人类,化学就会在未来继续焕发勃然生机。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3-023-01
一、完成“双基”及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演示实验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教材上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多方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有股内在的学习动力,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根据学校现有的状态,经费不足的条件下,在教学中以课堂上教师的演示实验更为重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演示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装置、操作和发生的现象,它可以引起学生对化学课的兴趣,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才能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一点,对于刚接触到化学课的初三学生尤为突出。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演示实验对完成双基教学任务,培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重视演示实验并做好演示实验,对于低年级的化学教学更为重要,通过演示实验,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兴趣,而且通过教师示范也会对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起着指导作用。它要求课堂演示实验要现象明显、准确、操作规范化,还要求新颖、生动、有趣。在演示过程中要仔细地教会学生实验操作方法,启发学生观察重要的实验现象,并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的知识形成化学概念。
二、培养能力的有效手段――分组实验
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它应遵循辩证唯物主义认识的普遍规律,即列宁指出的“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并从抽象思维到实践”的认识事物的辩证途径。在化学教学中,作为形成学生感性认识的生动直观,大多是演示实验,而在学生的认识从抽象的思维进入到实践时,又往往是自己动手做实验。
如何加强实验教学,其中另一个关键是加强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只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才能使学生主动地运用实验手段去探索问题,掌握知识,真正收到加强实验教学的效果。
学生动手实验,应注意培养他们有良好的态度和方法,才能起到实验应有的作用。并且应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要求。从初中化学实验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到其它各个实验,都应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认真操作、认真观察的态度,学会分析综合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作示范操作,指出实验步骤的要领,使学生心中有数,操作有序,才能做好实验。
分组实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在实验室独立完的实验,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自己动手,通过独立观察到现象,很自然地引起思维,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所学知识,这也是培养独立观察能力最好的办法。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化学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科学方法和创新精神均能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课堂上教师应千方百计地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使化学创新式的学习过程成为一种“活、乐、动”的过程,在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去发现新问题、萌发新思想、形成新思路、寻找新方法、开拓新领域、获得新知识和技能。这种让他们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能极大地调动学习积极性,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有效地激发形象思维,提高学习效率,这种学习模式可概括为:
激发兴趣:一堂优质课,常常一开始就能扣住学生的心弦,而实验是激起化学兴趣的首要外部因素。
阅读思考:教师在激扬了学生学习情绪、口欲言而说不能的情况下,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出与新课有紧密联系,富有趣味性、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
实验探究:学生的探究热情被激发以后,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发展思维,首先让学生结合书本知识,紧密围绕要解决的有关问题,寻找信息,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运用猜想、估计、推理等方式设计实验,亲身进入探索情境之中。其次教师则要根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提供相关的实验条件。再次,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情况,做适当的点拨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在问题讨论中养成合作探究、团结互助的良好习惯。
迁移创新:学生通过自主探究,问题讨论,获得比较园满的答案,从而产生了成功的喜悦,知识颖悟能力、学习自觉性必然增强。教师则要再次举例,启导学生进行知识类比,让学生通过联想,形成“新”的发现,得出“新”的规律,在面临新的问题情境时,能迅速找出新旧知识之间存在的共同要素,从而确定所需解决的新问题可归属于已有的何类知识的延伸或扩展,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合理迁移。
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相互矫正,有利于自发地形成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创新能力。使反馈矫正成为学生从实践到反思、从感性到理性、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
化学实验在提高学生素质上具有整体的、综合的、独创的功能,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发挥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创设问题情境、验证假设或猜想等环节的作用,激励学生改进实验方案,引导他们通过实验去发现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那种自觉的、勤奋的、实事求是的、不折不挠的敢于冒险的创新精神,从而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围绕核心素养对学校进行定位分析,可以发现诸多发展中的问题。如知识本位,知识教学过度;固有的课程文化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张扬以及终身学习所需素养的提升,导致各种教与学的冲突日益凸显。面对发展中的严峻挑战,如果学校不能谋求新的内涵发展之路,不能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再建中取得突破,不能在教育行为上有所转变,不能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那么学校将失去品质生存的基础,失去家门口百姓的信任。
二、变革中的探索与实践
学校以“核心素养”为中心,将核心素养作为课程再设计的依据、出发点和愿景,加强课程领导,从学校课程文化的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创新,努力再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文化。
1.确立课程目标,做好顶层设计
课程目标是课程文化反思与再建的基点。学校坚定赏识育人办学理念,以“人的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核心素养确定培养目标,以育人价值主导课程建设,研究“赏识育人再架构”策略。通过全校师生大讨论,确立了“为学生终身发展创设有意义的教育空间”的课程建设总目标,并确定学生培养目标为“成为人格健全、个性张扬、和谐发展的阳光少年”。让各层级的目标引领可持续发展。
2.规划课程内容,丰富学习经历
(1)课程计划的科学编制
学校以课程计划的制订与完善为切入点,以“合格课程、优秀课程、示范课程”建设工程为抓手,启动学校课程规划行动研究。将学生在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皆视为课程,运用SWOT方法进行背景分析,研制了符合校情的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和年度课程计划,架构了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以基础型课程为主干,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两翼齐飞”的 “一体两翼”课程体系,全力打造充满生机、可持续发展、尊重差异和能让学生享受教育的“绿色课程”。
(2)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
学校重视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能力,让教师意识到自己首先是教师,然后才是教某个学科的教师,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学校赏识并肯定教师的课程理解视角,基于教师的课程视域将学科作为宏观、将单元作为中观、将课时作为微观,引导教师将国家课程总目标逐级分解、分类编码,把每一个学科划分为若干单元或专题,以单元或专题为基本单位,以整体为核心,以“统整”为基本思路,用课程诸要素来构建每个小单元,从而构建起一个个完整而系统的学科课程体系。如数学组研究专题、语文组研究文体的重点篇目、英语组进行专题与课题研究、理化组进行单元设计等,使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更加丰满和立体。
(3)校本课程的个性设置
在充分考虑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学校对学生的需求进行了调研评估,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与特长培养相结合;以教师研发为主体,用赏识的力量丰富课程的“两翼”,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选择的校本课程。
一是学科限定拓展课程。如语文的《一十百千万》、数学的《思维训练》、英语的《牛津之歌》、美术的《西林版画》、体育的《校园排球》等。
二是自选超市课程。共开设了三个板块、七个系列的74门拓展型、探究型课程,通过网上平台供学生自主选择,成立了涵盖艺术、文学、技能、体育等领域的学生社团23个,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自由空间,使学生人人能参与,个个有项目。
三是德育微型课程。积极探索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完善学校社会实践课程,建设“晨间故事会”等德育微型课程,探索家校联动课程,开发午间阳光课程,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德育格局。
四是校本活动课程。学校有贯穿全年的校园文化节、学科文化周、文化日、班级文化秀活动,每年举行“达人秀”、校本课程建设阶段成果展示。校园阳光电视台倡导“人人是明星,天天有直播”,鼓励更多学生走进直播间,得到实践锻炼的机会。
(4)特色课程的精品培育
一所学校的优势往往也是学校的特色,而特色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学校精心打造“三六”特色课程项目。“三”指的是三项课程:基础型课程(快乐英语)、拓展型课程(西林版画)和探究型课程(绿色环保)。“六”指的是六个体艺项目:排球、围棋、硬笔书法、版画、合唱、轮滑。特别是将融传统文化与美术技艺为一体的版画特色课程作为龙头重点打造,积极推进“人人会版画、班班有作品”项目,采用螺旋式培养模式,使版画特色课程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和民族文化交流建设的名片。
3.优化课程实施,提升教学品质
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学校引导教师以“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为教学理念,以“让课堂预见学生未来的学习”为目标,推出“绿色课堂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设充满生命活力的绿色课堂,为课程文化的再塑找到平台。围绕“和谐、高效、可持续”的绿色课堂三维标准,实施环环相扣的“六招”,追求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和持续创新型课堂。
第一招是推行二次备课,把握教学预设。研究个体、集体备课策略,采取“个人独立备课提出问题、团队讨论分享、最后个体再完善”的方式,开展主题备课、备课答辩、说课等系列活动,研讨预设中的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二次备课要求。
第二招是研究微环节,转变教学方式。建构“4S学程模型”,以学习方式的变化反过来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S”是学习(study)的缩写,“4S”代表“想学、学会、会学、再学”,既可以是一堂课的四个环节,也可以是某个环节中的四个小环节。学校以“赏识”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研究一个个微小环节的质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整体效益,实现课堂的和谐、高效和可持续。
第三招是项目引领研究思维品质。针对绿色指标中“高层次思维”短板,与金卫中学、兴塔中学、松隐中学等伙伴学校联合成立研究共同体,确立了“以高层次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绿色课堂实践研究”的课题,以课程设置、教学环节为抓手,以课堂教学微环节为突破,聚焦不同层次学生思维的培养,提升学习品质。
第四招是基于标准改进校本作业。考试学科以双向细目表的编制为引领,设计基础、拓展、探究等分层次校本作业,提高作业针对性;其他学科设计实践、探究类作业,以丰富作业的类型。班研组控制每日作业量,拒绝无效重复作业。实施作业绿色批阅。教师批改作业不打“×”,而用“”或“\”代替,表示对学生错误的接纳和对改正的期待,学生纠正以后再打上“√”;练习本上呈现谈话交流式的评价,学生为了得到教师的美好评语,一丝不苟地完成作业,在赏识中进步,使师生关系更和谐。
第五招是构建多元学习共同体。一是教研体,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主题一日研修活动。二是班研体,由班级任课教师组成,研究因材施教、关注差异教学。三是学研体,在班级中成立同伴互助型学习小组,以强带弱,共同提高。四是师生共同体,党员干部“认领”需要爱心辅导的学生。五是家校共同体,成立校级、年级家长管委会,整合家长资源,进行学习探究。六是亲子共同体,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实践课程。今年,“西林之星”爱心助老亲子团队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所有的学习共同体都以学生为中心,以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让合作成为常态。
第六招是教学评优,人人获奖。参赛前,教师从微环节入手为自己设计一个单项奖,上课之前出示自己设计的奖项以及获奖的条件,课后由学科组进行评奖。每一次评奖都要持续三四个小时,获奖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从别人的教学中获得启发。于是,评奖活动就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教研活动。教师在赏识中获得了成功体验和专业自信。
4.尝试评价转型,促进全面发展
教育改革,评价先行。应该以评促教、以评促建,以评价转型促进课堂转型升级,进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升级。学校认真研究《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努力开发校本绿色指标评价体系,探索和开发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学业质量绿色评价标准,注重多元评价,注重过程评价,让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努力改变以知识掌握为中心、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来判定学生优劣的局面。
(1)实施多元开放的评价
对学生学期成绩采用“3+3+4”综合评价。改变教师主宰、分数唯一的评价方式,开辟师生互评、学校测评、家长点评、社区参评等渠道。建立《中学生成长记录手册》,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自评、组内互评、教师详评、家长点评、社区参评、学生最佳作品评选、社会实践记录、体艺活动记录等,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每年开展“西林之星”评选活动,让每个有一技之长的学生都能体验成长的价值,使评价更具针对性。
(2)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
课堂上,教师关注学生内心体验,巧用赏识妙语,每堂课至少对半数以上学生说一句表扬鼓励的话,实施赏识性课堂评价。针对一年一度的“推优生”“优秀生”评选,学校更关注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实践以及学业的发展过程,采用活动记录、日常表现记录等方式,建立学生档案以跟踪学生发展。
(3)引导学生学会赏识
在赏识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引导学生既能悦纳自己,又能欣赏同伴,从赏到识,不断创新赏识形式,使评价成为学生发现自我、赏识别人的过程。
三、反思中的收获与展望
1.反思中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