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5 16:28:0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数字化的商业模式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F287.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9-0261-04
新华书店凭借网络连锁的优势,一直作为图书、音像制品等文化产品发行的主渠道。其中教材的销售(系统征订)成为其主营业务的重点。但近年来,随着教材的进一步限价、政府对教材招标的逐步推进、教材循环使用政策的实施、学生人数的逐年下降等现实问题的增多,教材销售在主营业务中的比重以及利润率在下降;同时,民营大型书店、各种专业小书店和网上书店也使新华书店流失了很多读者,尤其是当当网、卓越网等大型著名的网上书店的存在,改变了读者的购书方式,其诱人的折扣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选择网购,这无疑又影响了新华书店的销售收入,并进一步压缩其利润空间。这些对于新华书店来说,只是侵蚀其利润,抢占其市场份额,对其传统零售商业模式不具有颠覆作用。而当今数字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上游产品的载体和传播产品的途径发生了变化,内容产品可以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而绕过新华书店,这对新华书店的冲击是巨大的,可以说是对新华书店传统零售商业模式的颠覆。面对来自技术革新和市场变化的各种压力,新华书店没有退缩,而是结合市场变化和自身的资产优势,通过整合、优化原有资源,拓展新的业态(如新华书店开拓网上书店、开发教育教学资源网等),实现新华书店由传统单一的零售商业模式向文化地产租赁模式、广告盈利模式、免费模式等多元的商业模式的演变,形成了“实体书店 + 网上书店 + 网络教育服务平台”等多样性模式的混合经营。实践证明,这种以文化为主题的相关多元化的商业模式更具有竞争优势和生命力,能为新华书店的价值持续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新华书店在实际经营中实施的商业模式较多,本文主要沿着以实体书店为平台的商业模式和以基于网络为平台的商业模式两条路线来剖析新华书店在多样性的商业模式中如何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
一、以实体书店为平台的商业模式
企业经营中每一个环节上的创新都有可能演变成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商业模式的创新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1]。新华书店通过资源整合,或突破传统出版发行价值链,或在出版发行价值链中的每一个环节做精做细,充分挖掘价值潜力,产生出很多新的商业模式。
(一)传统零售商业模式
新华书店的传统零售是在各门店通过图书或音像制品等产品的一本本或一件件的售卖实现价值的。与网上书店相比,读者来新华书店选购图书等产品的时候,个人体验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动力。因此,新华书店如何围绕读者的体验实施销售形式的创新就成了重要的日常工作。如优雅舒缓的音乐让读者暂时远离外界的喧嚣,放松心情、松弛神经,沉浸在书的海洋中,享受阅读;导购员及时恰当的服务让读者缩短了搜寻的时间;电子终端查询机弥补了实体书店因货架限制无法陈列所有图书的缺陷,使读者能够了解所需图书的库存情况,还能实现高级检索,并进行同类图书的适当比较。又如新华书店与银行合作,推出买书打折卡,并实施积分返点返现的活动,来培养读者的忠诚度,以锁定读者;江苏凤凰新华与携程网合作推出VIP卡,实现网上网下互动,两种渠道同时享受打折活动带来的优惠(新华书店和携程网相互拓展销售渠道,从而实现双赢)。再如通过举行公益性的讲座活动(如地震来临怎么办、老年健康等主题)、作者与读者见面会互动活动、作者签名售书活动等,让读者享受到增值服务,丰富个人体验,提高满意度,从而实现相关图书的销售。
此外,加强与销售终端的合作也成为新华书店完善产业链的一种尝试,如投资办学,打造教育品牌,与重要客户建立以股权为纽带的战略合作关系,为主营业务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创新形式实现价值。如江苏凤凰新华和江苏泗阳县政府共同向江苏泗阳高级中学增资,江苏凤凰新华书店占股本的51%,实现绝对控股。泗阳高级中学是全国首批示范性中学,在苏北地区具有很高的教育品牌知名度,这种以股权为基础的资本运作势必对新华书店在当地及周边地区的销售产生积极的影响。还有向上游出版环节扩张,从渠道商向自有品牌转型是新华书店沿着出版产业链实施的战略布局。如安徽新华集团参股新世界出版社30%的股份;新华文轩利用从香港资本市场募集的资金收购四川出版集团15家全资子公司股权。这些举措都是在增强新华书店传统零售商业模式的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订单商业地产模式
所谓的“订单商业地产模式”是指“先招商,后开发”的地产开发模式,它解决了商业地产招商难的问题。国内万达集团是订单商业地产模式的领跑者,提出集购物中心、高档酒店、住宅、公寓等物业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模式,把购物、娱乐、餐饮等功能与商务、旅游、高端居住等功能融为一体,重塑了“商业地产”理念,并获得巨大成功。新华书店在利用订单商业地产模式进行战略布局方面发展很快,如江苏凤凰新华在在建和拟建的大型文化广场中引入电影院线、百货、高级超市、精品名店、特色餐饮、健身俱乐部、星巴克等(按照订单商业地产的流程,在开发建设之前,先与合作伙伴签订联合发展协议,由合作伙伴提出物业需求,等到双方认证之后,合作伙伴要交一定的保证金,这样一开始就加强风险防范),通过提供购书、观影等一站式文化消费服务,打造全新的文化商业地产经营模式,提升文化服务手段和水平,以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大型文化广场聚集人气,形成了人流和商流,深受许多地方政府的支持,因为它既满足了当地精神文明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功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巨额税收,又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还创造了城市的新的文化地标。在现代商业环境下,一个多赢的商业模式显然比一个单方获利的模式更具生命力,哪怕有强大的竞争对手存在,这种多赢的模式也会更具竞争优势。
(三)文化地产租赁模式
新华书店一般地处城市的黄金地段,在当今商业环境下,黄金地段理应要发挥黄金效益。新华书店通过调整经营战略结构和产品结构(如打造电子消费品零售终端)等,在门店内引入与图书等产品高度相关的文化产品(如汉王电子书等),丰富产品线,打造文化产品一站式消费的平台;这种方式在吸引品牌厂商进驻门店的同时,使得门店内场地通过租赁经营的模式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如在少儿英语图书、音像制品的柜台旁,就有英孚教育等品牌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的咨询台,甚至培训教室就在旁边,随时就能对少儿进行体验式培训。又如在动漫图书柜台旁,就有儿童乐园、动漫创意园,使得儿童在快乐活动中学习,从而实现动漫图书、玩具等的销售。此外,由于这些品牌厂商的产品质量较高且有创意,因此销售情况较好,通过新华书店的收费终端,能够为新华书店带来持续且稳健的现金流,新华书店一段时间后再将部分销售款返还给品牌厂商,留下的就是租金。通过这种方式,新华书店不仅有效地防范了风险,还让有限的资金发挥了时间效益。
(四)广告盈利模式
无论是在现实世界中,还是在互联网上,我们都无法回避广告,它几乎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通过有效资源的整合(如空间资源),实现广告的收入也成了新华书店新的经济增长点。如皖新传媒运用安徽全省市县中心卖场地处中心商圈的区位优势,以市场化方式,推进全省新华书店卖场楼体广告位资源的深度开发,以 LED为主体的数字广告联播体系也已经开播,经营效益显著;2009 年新媒体广告收入比2008年增长了 88.94%,增长态势良好。又如新华书店通过与当地各种教育培训机构合作,有针对性的在所售图书的腰封上为其做宣传广告,在提高广告投放精确度的同时实现广告收益。再如,某些出版社在新华书店内设立专柜或者在其立体橱窗中投放滚动广告,吸引读者眼球以促进图书等的销售。因此,通过广告实现盈利的方式也纳入新华书店经营的范畴。
除了上述几种商业模式外,新华书店在利用自身连锁优势确保自身主业物流配送正常运转的前提下,也在积极探索第三方物流经营模式(随着新华书店突破地域限制向全国布局的发展,物流网络的建设将是制约新华书店发展的瓶颈)。所有这些以实体书店为平台的商业模式都有效地承担了新华书店的日常成本:职员工资、存货贬值、供电和其他工业设施、偷盗和其他“外漏”问题、退货、保险、宣传费用等,降低了运营成本,实现了有效的销售,赢得了利润。
二、基于网络平台的商业模式
(一)网上书店免费模式
在以新华书店为主的实体书店遇上网上书店时,实体书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国外,连锁巨头鲍德斯倒闭了;在国内,“零售巨无霸”第三极书局关张了……实体书店的生存状态令人堪忧。从相关数据也能得到佐证,如2009年12月中旬,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公司的“开卷全国图书零售市场观测系统”涵盖了全国绝大多数大中型书店零售卖场)的11月开卷综合指数为250.61,比上月下降43.82点,同比下降4.8%,环比下降14.88%,此数据开创了开卷11年以来的最大下跌幅度。这与以当当网和卓越网为主的我国网上书店在借鉴亚马孙模式的同时不断创新,利用中国特有的优势来克服不利的外部环境因素(如网上银行的安全问题等)分不开的,如采用“自行车送货”“和”货到付款“就是我国网上书店的成功创新。新华书店面对来自当当网和卓越网的压力,利用自己的品牌优势纷纷开发网上书店。如浙江新华书店的博库书城(省略)、北京图书大厦的北发图书网(省略)和江苏凤凰新华的淘宝网上书城(fhxhsd.省略)等。虽然新华书店的网上书店实施的商业模式主要借鉴亚马孙、当当网和卓越网等,但是其有效的运营丰富了经营结构,增强了市场抗风险的能力。
在网上书店的商业模式中,除了互联网广告盈利模式(新华书店在这方面可能还处于起步阶段)外,值得介绍的就是免费模式。免费为什么如此吸引人,即使免费的东西我们并不真的需要,但我们还是勇往直前想得到这些东西。多数交易都有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但免费使我们忘记了不利的一面;免费能让我们的情感迅速充电,感觉到免费所给的东西实际上要值钱得多。这是因为我们在选择免费商品时觉得没有显而易见的损失,但如果选择的是付费商品,那就有风险,可能做出错误决定,可能蒙受损失。免费的真正诱惑力是与人类本能地惧怕损失的心理联系在一起的[2]。
《长尾理论》的作者将免费模式分为四种:直接交叉补贴、三方市场、免费加收费模式和非货币市场,其中交叉补贴有不同的作用方式,如用付费产品补贴免费产品、用日后付费来补贴当前免费、付费人群来给免费人群提供补贴等[3]。当你在某新华书店的网上书店购书时,单笔购书金额满15元形成订单;如果你一次性购书金额满58元,就能得到免除运费(5~20元不等)的服务。该网上书店推出此项优惠服务的初衷是,如果你本来只想买一本折后价为39元的社科类图书或生活类图书,那么免除运费的优惠就会让你怦然心动,想再买一本书(网上书店具有后台数据挖掘功能,可以根据你网购的历史数据向你推荐一些你喜欢的图书,或者提供其他网友在购买了与你同样的图书后又购买了哪些图书的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错误购买的风险,更何况还有免费的优惠),使得自己一次性总购书款超过58元。虽然国内网上书城免除运费服务对销售影响的数据未能获得,但同样免除运费的服务在亚马孙网站推出之后受到了奇效,在线购书者买第二本书的比率直线上升;这种趋势在几乎所有国家的市场上都表现出来了。
免费加收费模式是网络生存空间中最为常见的商业模式,如有些网站和软件如果付费的话可以享用比免费版功能更多的“专业版”。在图书作者和出版机构的授权下,网上书店可以提供图书的下载服务,让读者免费阅读;实践证明,这种赠送网络内容的方式非但没有影响纸质图书的销售,反而对图书的销售起到了促进作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网上书店一定还会有更多的商业模式出现,比如即需即印模式,一本书在出售前只是数字文件,一旦有人订购,要么出售数字文件(避免只销售纸质图书等给新华书店带来的风险),要么数字文件传输到订购者的当地,由激光打印机把书打出来后装订成册,立刻送到读者手中(利用新华书店实体书店连锁优势和物流配送优势);如果没有人订购,这本书的生产成本和储存成本将会为零。
(二)网络教育服务模式
新华书店基于对数字背景下内容提供商可能绕过传统渠道的考虑建立起网上书店,或者逆着传统出版产业链向上游出版环节扩张,这些都是新华书店由传统零售商向教育服务商转型中的重要举措。在向教育服务商转型的过程中,基于网络的教育服务是其绕不过也是将来能否站在战略制高点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山东省新华书店正在基于网络教育服务全面打造教育服务商的形象,在新华书店系统推出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学远程网络教育产品――新华名师网。该网络教育平台包括三个核心功能模块:网络教研、网上教学、教师培训,是专为教研教学部门设计的教委级网络应用系统,提供了学校与教研室信息互通、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办公、培训、学生管理、家校互动和教学资源等一整套教研、教学网络应用方案,可以实现传统教研教学工作在互联网上有组织的开展和延伸。目前,山东全省教育局、教研室注册用户1 116家,学校注册用户8 387所,正式注册用户达127.7万人。而随着用户群对新华名师网认知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学校对“校本资源”建设的不断丰富,中小学远程网络教育将走向全国,成为山东新华书店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基于中小学教育服务的平台上,在线作业测试与诊断系统是教学管理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它是基于后台强大的数据库系统而建立的平台,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切入点,是对当今教学中学生做纸质作业和教师批改作业传统的突破。目前,一些教育网站能实现的功能是在线作业测试,只能对对错做出反馈,不能对学生解题思维过程和知识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做出诊断,即不能针对学生个体找出错误的原因。因此,在线作业测试与诊断系统将可能是网络教育服务的一个重要的盈利点。
当前,实体书店与网上书店的混合经营模式,已经成为新华书店的常态,这种模式不仅拥有了无限的货架空间,给读者提供了更多种类的图书和更大的便利,而且巩固了现有顾客的忠诚度,并将其扩展到新的顾客群。而在向教育服务商的转型中,新华书店可能要经历多方面的考验,遇到更多的问题。
三、政府补贴
基于商业模式是企业创造营收与利润的手段和方法,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特性,因此,政府补贴从严格意义上讲不能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只能作为公司资产负债表中非经常性损益中的一项,性质类似于公司对外投资取得正收益。但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使得我国的进出口无法恢复到历史水平的情况下,国家启动三驾马车中的消费来促进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启动农村市场。在促进消费的大背景下,国家在农村文化消费方面配合三农工程启动了农家书屋等项目。如皖新传媒响应国家政策,在国家资金资助下加快农村市场便民书店的布局,其中200多个便民店进入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外,2009年9月26日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以来,新闻出版产业发展近日连出利好消息。如2010年5月12日,财政部出台《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这些政策为新华书店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和跨地区整合等提供了贷款贴息、项目补助等资金支持,因此,新华书店要结合自身的优势,用好和用足国家政策,实现价值的提升。
结语
没有不能赚钱的行业,只有赚不到钱的模式。新华书店在面临市场诸多的压力面前,利用自身原有资源并不断拓展新的资源,实现了由传统的单一销售模式向多样性商业模式的演变,多样性的商业模式使得新华书店在做强做大的同时,也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但是成功的商业模式往往具有更多的个性,其他企业不能轻易复制,这样企业才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创新永远是模式中商业智慧的核心点,随着新型学科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工程的进一步实施,新的商业模式一定会不断出现,甚至对原有商业模式具有创造性破坏的作用,因此新华书店应该随着市场与当今技术的变化不断加以创新,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商业模式,这样才能在惨烈的市场中获得持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Sven C. Voelpel. The wheel of business model reinvention: how to reshape your business model to leapfrog competitors [J]. Journal of change management, 2004(3): 259~276.
[2] 丹・艾瑞里. 怪诞行为学[M].赵德亮,夏蓓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56.
[3] 克里斯・安德森.免费:商业的未来[M].蒋旭峰,冯斌,璩静,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21-30.
The diversity of the commerce model of the Xinhua book store in the background of digit
YIN Ning
中图分类号: F724.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2.025
1 研究问题的提出
蔬菜专业农业合作社、农业生产基地、大型农场等已初具规模,由于蔬菜生产的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明显,农产品供销市场信息不对称,行业内信息闭塞,缺乏充分沟通与交流,造成农产品销售缺乏良好的渠道,资源浪费,各地农产品供需矛盾加剧,区域性蔬菜滞销与脱销并存的局面。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关注农产品电商,骆毅通过研究得出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扶持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的结论。但是没有得到蔬菜专业合作社电商发展的数据[1]。杨志峰分析了淘宝蔬菜网店的零售环节和经营上的优势和劣势,物流成本相对较高。消费者经常购买蔬菜,但每次买菜的金额一般也不高,相比之下,配送成本就显得很高。很难规模化经营[2]。杨明梅证实物流发展的滞后性,导致农产品增丰歉收的事件屡见不鲜[3]。在此种背景下,研究蔬菜产业的物流对促进生鲜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以上研究都是从发展农产品电商角度研究,但任何电商最终还是需要消费者接受,因此本论文以消费者对对黄冈地区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电子商务的态度调查与研究,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关键因子,有利于分析蔬菜专业合作社电子商务的发展制约因素,为蔬菜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 调查研究设计
在选择潜在客户样本时,将潜在客户分类为普通客户和大宗客户。通过调研建立对潜在消费者个体可能的特征、消费行为等有一定的认识,运用态度量表的因子分析探索引起顾客消费行为的具体原因,收集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在因素分析之前,先将鉴别率较低题目删除,其标准为:平均数大于5.30或小于1.70、标准差小于0.90。按照此标准经经验所有题项都符合条件。从设计的第31项收集的数据分析表明,其均值为4.25,大部分样本理解调查的内容。方差为1.083表明数据的可信性,还是有一定差别。表明调研者大多还是理解理解,平均得分4.25分,本调研有一定可信度。
3 调查研究的实施结果分析
3.1综合板块分析
信度和效度分析如表1,信度(Alpha)大于0.6,因此问卷度量具有可靠性。由表1,KMO为0.636,Bartlett球形检定卡方值为42.976,p值非常接近0,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由表2可知存在二个潜变量,通过分析这两个潜变量:大部分样本还是认可网上购买蔬菜,但对目前网络能够马上实施存在质疑。
3.2蔬菜特征板块分析
由表3,KMO为0.553,大于0.5,说明因子分析的效度可行,Bartlett球形检定卡方值为100.320,p值非常接近0,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由表4可知,以特征值为1为提取标准时,共得到4个公因子,分别可以解释27.215%,16.307%,14.969%与11.347%的变量方差,共计占69.837%。旋转后的变量方差贡献变化不大,故不用旋转的矩阵,直接分析充分矩阵的结果。
由表5分析可以提取潜在变量1可以设计为和蔬菜质量有关的指标,主要涵盖的质量指标有:保鲜、价格、成本和设计参与体验等。潜在变量2设计为网上设计的多样性,特别关注消费者的口感。潜在变量3注重网络平台的品牌设计。潜在变量4顾客希望发挥价格优势。
3.3网购体验板块分析
由表6,KMO为0.662,大于0.5,说明因子分析的效度可行,Bartlett球形检定卡方值为436.975,p值非常接近0,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由表7可知,以特征值为1为提取标准时,共得到5个公因子,分别可以解释30.736%,12.891%,9.689%,7.853%和6.454%的变量方差。共计占67.623%。旋转后的变量方差贡献变化不大。但是考虑到旋转的矩阵,直接提取潜在变量有一定效果,后面使用旋转后的成分分析矩阵。
由表8可以提取潜在变量1可以设计增强网上蔬菜的服务质量,涉及退货和服务,以及优质的三网互联网络的网络设计,增加能够手机上网、微信下单等客户体验内容。潜在变量2设计为,能够给顾客超量的惊喜。特别产品设计过程中,欢迎顾客参与合作社种植体验,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设计丰富的偷菜活动,促销产品。潜在变量3注重网络设计,方便客户上网下单,操作方便,便于追踪订单。潜在变量4顾客希望通过定制等形式形成议价,降低购买成本。同时定时定制,可以减少物流的不确定性。潜在变量5顾客希望增强体验,增加微信手机订单等通用的模式。
4 调研结论
以上结论虽然定量部分是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但由于量表是设计过程中有主观成分,因此潜在因子的提取有一定主观性。定性的数据由于设计可能不完整,样本选择有一定误差。同时调研仅仅以黄冈地区为例,将数据结论推广到全国有一定误差。
从以上调查可以得出,蔬菜类电子商务虽然存在种种的发展瓶颈,但还是获得了大部分相关参与主体的认可,可以总结结论如下:
从综合板块分析得出有四因素影响电商的发展:蔬菜质量、网页设计质量、品牌和适当的价格。蔬菜质量有关的指标主要涵盖保鲜、价格、成本和设计参与体验等。潜在网上设计的多样性,特别关注消费者的口感和评价。
从蔬菜特征板块分析有五因素影响电商的发展:网上蔬菜的服务质量、超值的购物实体种植等体验、便捷的网络操作、灵活定时定制等灵活购买方式和顾客希望增强网络体验。蔬菜类专业合作社需要保证自身的蔬菜的品质,吸引顾客参与种植等多种方式推销自己产品。同时也需要较好的界面设计技术,适应顾客灵活定制的需求。
网购体验板块分析以及优质的三网互联网络的网络设计,增加能够手机上网、微信下单等客户体验内容。潜在变量2设计为,能够给顾客超量的惊喜。特别产品设计过程中,欢迎顾客参与合作社种植体验,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
以上结论虽然定量部分是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但由于量表是设计过程中有主观成分,因此潜在因子的提取有一定主观性。定性的数据由于设计可能不完整,样本选择有一定误差。同时调研仅仅以黄冈地区为例,将数据结论推广到全国有一定误差。
参考文献
[1] 骆毅.我国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若干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12(09):110-115.
当今是信息时代,数字化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字技术和网络的结合,改变了传统印刷产业链,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印刷作为与计算机联系最为紧密的行业之一,受数字化影响颇深[1]。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它将会是印刷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印刷企业必须直面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的大趋势,主动的、自觉的引进数字印刷,调整发展战略和策略[2]。
1 传统印刷企业商业模式分析
传统出版印刷业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也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商业模式。
传统印刷产业链是:作者+出版社+印刷企业+新华书店+读者。在这条产业链中,众多出版集团拥有出版社、印刷企业、新华书店,掌握着内容生产和销售渠道,在行业中占有垄断地位,具有定价权[3]。
这个产业链中,因为内容需要通过传统形式印制出来,印刷企业连接着内容制造与销售平台,是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但由于上游和下游同时受制于人,印刷企业仅仅是个微利生产商,只能与出版社、发行渠道绑在一起,分享“蛋糕”中有限的一部分。
2 当前数字印刷企业商业模式分析
目前,越来越多的传统印刷企业积极引进数字印刷设备,并开拓相关业务,但引进数字印刷设备简单,建立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却不容易。
归结起来,数字印刷企业商业模式主要有三种,这三种模式是企业应对不同层次、不同人员结构和不同发展状态所面临的选择。
2.1 “传统+数字”模式
“传统+数字”模式,即传统印刷和数字印刷在印前和印后环节通过采用可对接的系统、设备,以形成“业务互补”和“生产互补”的模式。
所谓“业务互补”是指印刷企业可在现有的业务中充分开发其对不同技术的需求,比如传统印刷业务中存在数码打样的需要,而数字印刷业务中可能存在传统装订的需要。所谓“生产互补”即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发挥传统印刷与数字印刷各自优势,最大限度的节省成本。
这种模式是大多数传统印刷企业采用的主要模式,主要是因为目前国内数字印刷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亟待探索,采用“传统+印刷”这种模式,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市场风险。
虽然这种模式弥补了传统印刷的不足,然而,这种立足于传统印刷,仅仅将数字印刷作为“副业”的模式,严重妨碍了数字印刷特点的充分发挥。同时,简单的采用数字印刷设备的印刷企业也是短时间无法盈利的。
2.2 个性化产品制作模式
这种模式大量地存在一些较大城市的连锁店中,最主要的产品是影像产品,当然也有一些个性化的文化产品,如笔记本等。目前做得比较有规模的是杭州日报下属的杭州盛元公司,在浙江省、上海市有十几家的连锁店。主要经营范围是各类影像产品。
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大量可变数据的印刷,通过连锁店的复制方式,占领目标市场。以期采取先市场、后盈利的方式来打造数字化印刷中的一个细分市场。现在主要是消费者群体比较弱小,特别是能够吸引消费者的创新点不多,所以目前这种商业模式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但如果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配套的印刷后道机器设备逐渐自动化,并从而提高整个工序的自动化程度,那这种商业模式也不失为一种“剑走偏锋”的盈利方式。
2.3 按需印刷模式
按需印刷(POD)是近年来出现的全新的印刷模式,对印刷界及出版界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所谓按需印刷是指按照用户的要求,依指定的地点和时间予以提供为目的,直接将所需资料的文件数据进行数码印刷、装订。这种模式将彻底解决长期困扰印刷界的个性化、小批量、多样化、多层次等印刷难或成本偏高等问题,进而明显拉动印刷需求,增强印刷企业的市场竞争力[4]。
目前我国有一些大型文化企业相继进行了按需印刷业务的尝试。其中江苏南京凤凰集团的做法取得比较好的成效。他们采用强强联合的方式引进了柯达Prosper1000 连续喷墨印刷系统,并在凤凰集团各种政策的支持下,市场开发也扩展到上海、浙江等地。虽然目前经济效益一般,但号称亚洲第一条POD连线系统的打造给凤凰集团带来了相当不错的品牌效应和社会效益。
尽管这种按需印刷模式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明显,但是这种商业模式也存在着它的局限性。首先我国文化系统内出版为王的特殊情况决定了目前还没有到普遍采用这种模式的时候。其次,在中观层面上,这种模式还需要比如数字资产化的界定、版权市场化等相关政策强有力的支持。最后再到微观层面,各印刷企业本身的经营模式改善、数字内容管理平台建设缺乏等因素,都将制约这种按需印刷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3 全产业链数字化印刷的新型商业模式构建
基于按需印刷的新型商业模式不应该只是印刷企业商业模式的变革,而应该是跳出印刷看印刷,从更高的视野出发,协同产业链的上下游,共同构建新型商业模式。
该模式完整的产业链应该是“作者+数字内容管理平台+网络交易平台+数字印刷(出版)+配送+读者”,在这个产业链中,网商、印刷企业、发行、物流被串联成一个集合体,协同发展。
由专业网络公司打造数字内容管理平台,该数字内容管理平台还要与出版社“数字出版”相结合,充分利用出版社资源,将各出版社的断版、绝版书、非畅销书内容数字化。
该平台上还应建立起一个规范、高效的作者签约及销售订单通路,读者网上选择书籍,下达订单,这些订单被高效汇总,分别发送到出版、印刷企业,印刷企业接到订单后,进行按需印刷。
完成印刷后,通过强大的物流网络,以最快的速度将书籍送到读者手中。
目前这种商业模式仍只处于摸索阶段,究其原因,在于这种商业模式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需要达成共识。只有对网络公司、出版社、印刷企业、发行集团、物流等进行功能性的整合,统筹考虑产业价值链的各环节,才能实现优势互补,最终在全过程实现系统效益最大化。
对于出版社来说,加入这种商业模式中,不仅可以防范出版社下游因订货无依据、无条件退货、回款难、占用库存等产生的经营风险,还可以充分开发出版社长期积累的内容资源,进一步丰富读者的需求,同时,利用数字内容管理平台还可以涉足“数字出版”领域。
从发行企业来讲,充分发挥多年从业优势,在建立版权保护措施、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试点,采用租用或自建方式运营网上书店,在维护传统发行渠道的同时,拓展网上发行渠道,使读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买到所需图书,真正成为我国出版物销售市场的枢纽和主导力量。
从印刷企业来讲,通过采用这种商业模式,不仅可以承接本地业务,还可超出地域限制,承接异地印刷业务,充分挖掘数字印刷市场的潜力。
对物流企业而言,成为这种商业模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仅是其内在需求,也是印刷企业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
综上所述,在这种紧密的、顺畅的新型商业模式下,打造的集合体将成为一个新型的、独特的盈利企业。不仅自身有盈利的模式,还可以为原有传统企业部分提供有益的帮助,这种新型的企业通过自己的核心业务定位,才能在市场的不确定风险中找到机会,求得自身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晓东.传统印刷企业需要进入数字世界[J].印刷技术,2012(7).
[2]齐福斌.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J].印刷世界,2011(7).
数字化如今已进入各行各业,甚至带来商业模式的根本性变革。统计数据显示,已有55%的企业因数字化而出现商业模式改变。对此,BITKOM主席迪特尔肯普夫表示,如果数字化改变了商业模式,企业就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变化,否则迟早会退出市场。
数字音乐按照基本的定义来讲,它就是用数字格式存储的,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无线网络来传输的音乐。究其内涵,音乐产品和播放方式的数字化,使音乐产业的制作、分发和营销成本大幅降低,使唱片公司对音乐产业的控制力锐减。数字化使音乐产业的商业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音乐产业在所有的文化娱乐产业中,最早受到数字化的影响。所以研究数字音乐可以作为文化娱乐产业商业模式研究的先导。
一、数字音乐的目前发展现状
数字音乐这股潮流究竟有多迅猛,几个简单的数字就能说明一切问题:2005年全世界数字音乐的销售在15亿美元;2010年,已经变成了107亿美元。而在新兴的中国数字音乐市场, 2010年3.7亿人在线数字音乐的用户和2009年300亿元无线音乐市场规模似乎已经说明了问题。 与此同时,国际作者作曲协会联合会公布的数据则显示,这个拥有100多个会员的国际行业协会,其会员在税收方面已经超过了70亿欧元。“可以想象这是多么巨大的产业,数字音乐重造了音乐产业链。” 国际作者作曲协会联合会拉美地区主任圣地亚哥·斯库斯特说道。
中国音乐产业是一个刚刚起步的行业。中国音乐消费人次应该在世界各国占首位,但中国音乐产业只占有整个音乐市场的5%-8%。音乐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是把音乐当做商品,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音乐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在我国,它主要是指音像业、音乐商业演出等以音乐作品商品化作为核心的产业。其中,唱片公司是音乐产业链得以形成的核心环节,是传统音乐产业的主宰者。但是,随着宽带技术、MP3技术、P2P技术、新型数字音乐播放设备出现,改变了传统音乐产业中音乐产品的生产、分销流通乃至消费形式,使得数字化、无形化的纯数字音乐通过互联网向消费者传递。这种科学技术,必将给音乐产业带来巨大冲击。
中国数字音乐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是和国外音乐的海量、优质服务相比,中国的音乐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中国在线音乐网站一直在积极探索其适应现阶段中国在线音乐市场现状和特点的商业运作模式。
二、数字化对音乐市场的基本影响
音乐产品和播放方式的数字化,使音乐产业的制作、分发和营销成本大幅降低,使唱片公司对音乐产业的控制力锐减,数字化使音乐产业的商业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新旧技术标准的竞争中,数字时代的音乐产业实现了企业战略、技术、产业组织与制度的共同演化,新的产业格局与秩序逐步形成,新的产业组织模式与企业盈利模式逐步浮现诞生。
具体来说,数字化对于音乐产业商业模式的基本影响,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产业格局由传统音乐产业格局向数字音乐产业格局变化地过程
在传统音乐产业低迷的时期,数字音乐风景一枝独秀,给奄奄一息的音乐产业一支强心剂。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音乐产业碰到了有生以来最大的敌人——新技术革命。传统音乐与技术结合的历程中,伴随着成长蜕变的欣喜与疼痛,而在整个互联网音乐市场,音乐人与受众亦都面临着由市场规模不平衡带来的困扰。对传统音乐产业的最大挑战在于数字化改变了音乐产品的生产、分销流通乃至消费形式,使得音乐产品摆脱了以往用胶片、磁带或是光碟作为载体,并主要通过有形物理渠道进行分销流通的传统商业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数字化、无形化的纯数字音乐通过互联网向消费者传递。
(二)数字化对于音乐产品供应方的影响
现在,我们经常谈论的数字化转型的主角是各种各样的“企业”。但是你有没有考虑过,让企业铁了心转型的最直接动力是什么?你一定会脱口而出,是业务创新的需要,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没错,这些都是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动力,不过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动力,就是客户的改变。
似乎是一眨眼间,“90后”甚至“00后”已经成长起来,渐渐成了消费的主力军。他们使用的是各类移动智能设备、形形的社交工具,对云计算、大数据天生就具有亲近感……IDC有一个词来形容这一代消费者――数字化原生代。
面对数字化原生代,作为一家企业,你是不是要做出改变?答案一目了然。
数字化原生代采购、使用IT的方式完全变了。他们可能不再采购软硬件,而是直接把业务架构在云上;他们可能不再一次性支付购买产品的费用,而是按使用时间、使用量支付服务费用。总之,产品和服务的交付方式变了,商业模式变了,就连资金的使用方式也变了。适应客户需求的变化,企业是不是也要做出积极的改变?
时至今日,毫不夸张地说,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所有大型企业、组织的核心战略。IDC的统计数据显示,67%的全球Top 1000企业已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核心的战略。
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特(Jeff Immelt)表示,通用电气已经成为一家数据和软件公司。
媒介融合成为数字化时代的必然趋势。国内报业集团经过前几年外延式发展高峰,也已开始调整思路,把注意力、财力和物力投向媒体融合这一新的商业模式。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就在前几年报业大战中尝到了优先布局的甜头,在媒体融合竞争中一马当先。面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作为传统媒体的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积极应对,携手北京国中互动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网络数码杂志平台“摩客”,为用户免费提供在线阅读及下载服务;接着又推出电子报“I-PAPER”,这种携带方便、视觉效果良好的采用电子纸显示技术的全新报纸一旦成熟,可以使读者随时随地阅读几十种报纸。
目前报纸网站的格局是:传统报业为门户网站打工,门户网站为搜索网站打工。虽然目前全国所有报业集团都有自己的网站,但主要是满足网络读者网上阅读报纸的需要,营销理念相对落后,即使是话语权也难以获得,更不要说掌控收益权了。②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将是报业集团面临的巨大挑战。
转型原因
和商业网站相比,报业网站不够强大,问题出在报业网站的市场定位上。目前新闻网站局限于对报纸内容资源的过度依赖,甚至只是报纸的网络版。即使有的新闻网站已经突破“新闻”的局限,有做区域性“信息”门户的意识,但内容与商业网站严重同质化,更多地靠复制、粘贴,缺乏区域生活服务信息的搜集整合能力,缺乏小众传播、大规模订制等传播手段,这样就很难形成利润中心。③此外,更具有商业上经营力的分类广告、即时通讯、数据库等模式的网站,报业基本未涉足,而在这些方面其实数字报业有很多机会点。
商业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前传统报业的商业模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进入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奠定了当代报业在媒体竞争市场的局势。但是数字化网络时代也给传统报业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市场化竞争,不得不考虑商业模式的转变。
转型趋势
新的商业模式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数字化报业的传播手段、产品模式、对象用户、收入结构等都已经多样化了,不再靠单一传播介质的报纸的发行量和广告量最大化来体现效益,而需要通过面向不同用户个性化的需求进行多级多次多终端的传播。通过实现传播技术和显示技术的融合,数字平台、网络平台和移动平台的融合,打造多终端多媒体,使产品结构得到优化,使平面的、在线的、移动的等多形态多样化的媒介产品能全面、交叉覆盖消费群体,形成众多盈利点。④通过实现资源整合共享和多级多次,降低新闻信息生产成本,通过电子发行、在线发行,降低印刷和发行成本。同时,报业所售卖的不仅是内容信息和受众资源,还包括无线增值服务、在线服务、信息管理、策划活动等,要向数据库营销、会展业、创意产业等业态延伸,拉长价值链,充分挖掘报业网站的商业价值。
具体来讲,商业模式的转型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调整产业链结构。报业价值链主要是围绕报纸的出版、印刷、发行、广告几个环节展开的,印刷收入、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构成了报业主营业务的三大块。从报业网站赢利模式看,一些传统的主营业务将逐步从新型产业链上弱化和脱离出去,而基于高度整合的数字内容平台开发的各种内容产品、信息产品和增值服务,将占据收入的主要部分,成为新型产业链上的主要链条。与此同时,随着“分众化”、“碎片化”的趋势,依靠增加报纸版数、扩大发行量来获得广告收入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必然被淘汰,报纸的营销理念也应由“二次销售”转为“N次销售”,实现由一元化报纸经营向多元化内容产品经营转变,由单一收入来源向多元收入结构转变。
第二,建立用户交易平台。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利用用户数据库,介入到交易环节中。在用户和广告商之间建立平坦化的交易流程,提高交易效率。建立在线付费、手机付费等高效快捷的计费模式,发挥数字报业的渠道优势和平台优势。要在收费模式上赢得市场的青睐,关键还是在于报纸增值服务能力,这是报社的核心竞争力。从长远来看,多媒体发展模式更利于数字报纸的销售。报纸网站要更多考虑怎样去提高数字交易平台的可靠性、安全性。
第三,建立数据库营销模式。包括把报业的历史信息资源集成数据库,形成数字资产进行管理和开发利用,也包括建设在线数据库。上海文广传媒已经建立了数据库,第一财经指数。报业网站完全有可能在所在区域市场实现数据库的增值利用,获得新的盈利能力。
第四,整合营销。传统营销是以产品为中心,而整合营销更强调以用户为中心,关注用户的需求和欲望,关注用户的支付成本和购买的便利性,和用户建立品牌关系,为其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建立与消费者的紧密联系,建立全面丰富的消费者数据信息系统,让广告客户能选择其所需要的合适媒体平台,选择跨媒体的组合“套餐”服务,并为广告主提供精确量度广告效果的数据支持,提高广告投放效率,验证广告主的投入回报。广告收入模式的改变将带来可观的回报,报纸网站丰富的表现形式带来了很大的增值空间。比如客户到报社刊登广告,如果增加投入就可以把纸质广告和数字广告结合在一起,这对客户来说是一举两得的选择。
媒介融合为报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报业网站的数字化商业模式就是这一背景下衍生出来的新问题。中国报业网站目前最需要解决本土化、社区化和多媒体化问题,而不是贪大求全使得区域特征和自身个性不突出;其次,应敢于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投资商业网站,包括选择行业垂直门户、电子商务公司、社区网络、搜索引擎、聚合网站等等。报业网站必须按照数字化时代新的媒介产业规律打造报业新的组织架构和商业模式。媒介产业的数字化发展要求冲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走向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的发展道路。报纸网站数字化将给报业市场带来全新的商业模式和机会,作为媒介融合过程中的产物, 报纸网站商业模式的转型体现了媒介融合在各个层面所带来的传媒业的变革。从前进和发展的角度看,新老媒体的相互融合与借鉴代表着先进的传媒理念,未来的传媒业必然走向多种介质融合与数字化经营发展的新道路。
注释:
①袁志坚:《数字报业的商业模式初探》,《传媒》[J],2007年第7期
②黄嵘:《跨新媒体:报业改革的重大挑战》,《新闻记者》[J],2006年第7期
消费驱动。消费者――尤其是互联一代――已经完全适应了数字环境。他们希望通过各类设备随时上网浏览新闻、进行娱乐,通过Facebook及Twitter等社交媒体联系朋友,或在工作中融入娱乐活动。他们对联网的执著正在改变个人生活。
技术驱动。数字技术正在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字设施分布于全球各个角落,与“人联网”(Internet of People)相应,各行业还采用了低成本的联网传感器及设备。云计算及其所需的海量信息处理器正在迅速发展。企业对实时分析仪的需求也随之上升,以此来收集、分析尚未处理过的信息,并用内存分析设备等新技术来满足客户需求。
经济效益。各行业的企业主管逐渐认识到数字化的经济效益是切实存在的。尽管要进行量化还为时尚早,但新兴的数字技术及使用这些技术的企业已经获得了投资。同时,经济周期和全球化暴露了尚未数字化的大型企业的弱点。随着全球竞争愈发激烈,各个行业的企业都必须克服不断增加的成本压力,转变传统价值链,建立新的商业模式,突破行业界限,甚至创建全新的行业。为此,公司纷纷通过数字化来赢得竞争优势并实现增长。
事实上,数字化浪潮正在对各行各业产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大部分行业都将出现新的价值库。同时,由于行业内外的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可能会出现明显的价值转移。我们预计:到2020年,各个行业的数字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规模将达到12万亿〜15万亿美元。
然而,企业的数字化成本并不低,遗留的规模越大,数字化流程就越具有颠覆性。另外,在大部分行业,即使规模最大的企业也无法同时投资于数字化的各个领域。因此,CEO和管理团队必须对各关键能力进行慎重选择,这样才能把握未来的机遇。
按照我们的研究,影响企业数字化进程的因素主要有四类:社会与文化、经济与风险、法律与监管以及技术。与此相对,所有的CEO及管理团队必须先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1.数字化将对公司现有的商业模式以及在行业价值链中的地位产生什么影响?2.如何寻找并利用行业内外的价值机遇?3.新进入者将如何颠覆现有的商业模式,我们如何反击最有效?4.为取得行业领先地位,公司需要培养哪些能力?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M-ICT strategy of ZTE, three key features of digitalized wave are pointed out, the challenges, opportunitie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 industry are analyzed. The methods of digitalized transformation are discussed, and five major innovation directions of ICT are proposed. Enterprises should focus on user experience improving, including pre-experience, self-help and autonomy, personalization, visualization in the way of digitalized transformation. Moreover, changes of organizations, cultures and mechanisms are also essential assets.
ICT; digitalized transformation; M-ICT 2.0 strategy
1 数字化转型浪潮来临
人类文明的发展在不断加速,刀耕火种的农业文明持续了数千年,蒸汽时代持续了200余年,电气时代持续了100余年,而互联网才发展了20余年,就已经让我们感觉到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通信技g(ICT)仍在高速发展中,“数字化浪潮”将席卷各行业,驱动企业加快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同时也为人们带来全新的产品及服务体验。
1.1 数字化转型将带来颠覆性改变
数字化转型和以往各行业的技术产品升级大不相同,数字化带来更加全面、复杂,甚至颠覆性的影响。跨界融合、模式创新、快速迭代是数字化转型区别于以往各行业升级的关键特点。
跨界融合方面,不同产业正在逐渐融合,行业边界正在消失。无论是ICT巨头,还是传统企业,都在面临着既有阵营之外新入侵者的威胁。新对手可能以一种完全不同的业务模式闯入自己的行业,也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包括更难预测的新竞争格局。这种情况并非偶发于个别行业,而是成为了各行业的新常态。IBM对全球70多个国家、21个行业超过5 200位企业高管进行了采访调研,大多数人预计行业融合将成为未来3~5年影响其业务的主要力量。
伴随着跨界融合而来的是模式创新。产业间融合为商业模式创新打开了更大的空间,或者说产业融合必须重点关注模式创新。数字化转型中,竞争不仅仅是自己所在行业内各玩家的重新洗牌,还包括采用完全不同业务模式的新进入者。新进入者通常瞄准价值链关键环节,采取非对称打击方式,绕开已有玩家或者直击其软肋,进行颠覆式洗牌,比如采取生态圈、平台、开源共享等手段。
快速迭代是数字化转型的另一个关键特点,往往也是传统企业的薄弱点。传统企业习惯了在既有技术路线图和产品框架下,瞄准已有竞争对手按部就班跟踪、赶超,但是这些技术路线经过多年的滚动,用户需求失真往往会越积越多,导致传统企业偏离用户价值进行无谓创新。相反,新进入者往往能更敏锐、更直接地把握用户痛点和需求,致力于用户体验和价值提升,通过快速迭代的方式更敏捷和快速地响应,从而把握引爆需求,获取市场主导权。
跨界融合、模式创新、快速迭代是各企业,尤其是传统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数字化转型特点。
1.2 ICT行业迎接数字化转型挑战和
机遇
数字化转型,是各行业对ICT技术的深化运用。ICT行业是其它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使能者,这为ICT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ICT行业自身也要进行数字化转型,也面临着巨大的转型挑战。
以运营商为例,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AI)、工业4.0、万物互联、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ICT新技术和应用,为运营商打开了巨大的新增长空间。运营商在数字化浪潮中,要把握机遇,加快步伐,构建数字生态系统,深入到其它各行业使能数字化转型,而不宜固守传统通信为主的服务上。另一方面,数字化浪潮已对运营商造成了巨大冲击和影响。运营商传统业务不断受到互联网应用服务(OTT)的侵蚀,语音、消息等主营业务收入不断下降,而宽带业务增量不增收。运营商原有商业模式和生态系统也被逐步颠覆,传统内容提供商(CP)和服务提供商(SP)合作伙伴价值在下降,运营商逐步脱离产业链核心位置,对产业链掌控能力被削弱。咨询公司OVUM指出,运营商未来成功关键要素包括:转型、规模化、以客户为中心、敏捷、创新、合作伙伴[1]。
ICT传统企业,如电信及信息技术(IT)设备制造企业、IT服务企业等,也面临类似机遇与挑战。软定义网络(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的发展,让IT厂家可以逐步跨界到电信设备制造领域。互联网巨头引领推动云服务,对传统IT软、硬件企业也形成了巨大冲击。如何快速适应数字化浪潮,有效转型和把握机遇,是摆在众多ICT传统企业面前的共同课题。
2 数字化转型的宏观视角
作为ICT行业的领先企业,中兴通讯也在探求ICT如何使能各行业数字化转型,让信息创造价值。中兴通讯认为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涵盖各行业的巨大的系y性工程,数字化转型可以从宏观和微观的不同视角进行思考。宏观视角从全局角度,探讨数字化转型为各行业带来哪些变革和为ICT行业带来哪些战略增长机会。微观视角从企业角度,探讨企业如何数字化转型。这里先从宏观视角探究数字化转型。
中兴通讯在2014年布了M-ICT战略,提出万物互联的M-ICT时念。这里M代表了Man to Man、Man to Machine、Machine to Machine、Mobile等涵义。回顾过去,ICT产业中“新技术、新业务、新模式”加速涌现,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展望2020年,ICT产业在创新驱动下充满巨大想象空间,一个崭新的数字化世界初现端倪:万物互联无处不在,从人与人联接到人与物、物与物联接,一切被数字化和联接;泛在智能如影随行,从人与人到万物之间的智慧互动与智能升级;虚拟世界包罗万象,通过增强视频以及VR/AR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虚拟与现实世界完美结合,呈现精彩无限的新世界,丰富人类对世界的想象和认知;云计算日益普及,业务普遍云化,云端提供一切,云端支撑一切;共享经济成为潮流,成为新数字经济时代商业模式创新主旋律,设施、资源、能力、软件等皆可开放共享。在不久的将来,这些趋势将推动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洞察趋势之下,中兴通讯于2016年8月份提出了M-ICT 2.0战略,如图1所示,具体界定了数字化浪潮中五大创新方向,包括虚拟(Virtuality)、开放(Openness)、智能(Intelligence)、云化(Cloudification)和万物互联(IoE),取字母组合为“VOICE”[2]。
我们认为,未来5年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发展阶段,而VOICE则是转型的五大创新方向。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各行业的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人、物、流程、数据等要素将结合更加紧密,协同更加高效,企业边界乃至行业边界将更加模糊,开放共享成为主流,推动商业模式深刻变革。
从用户体验看,万物互联实现联结个体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共享,让人类得以更加便捷地感知和驾驭物理世界。物理世界之外,人类还正在创造更为自由和精彩无限的虚拟世界,把体验推向新的高度;虚实结合,让人类又可以借助虚拟技术加强对物理世界的认知和改造。面对日益广阔且复杂的物理与虚拟世界,还需要更简单、轻松的驾驭方式,智能化逐渐凸显为必不可少的关键手段。万物数字化和虚实结合,产生大数据,让机器学习具备施展的环境和基础,万物互联则让AI有了操控对象和用武之地。“万物皆互联,万物皆感知,万物皆智慧”,让人类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生活品质。
从技术使能看,万物互联、虚实结合、泛在智能,都需要对数据实现高效的采集、传送、存储、加工,快速发展的云计算为此提供了支撑,数字化的资源及其计算都将逐渐迁移到云端,业务将普遍云化。
概言之,VOICE五大趋势将互相协同和相互激发,带来商业范式的深刻变革,推动形成从技术创新驱动到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技术变革为基础,商业模式为驱动”的三位一体型商业范式,如图2所示。在VOICE架构中,商业将聚焦于“万物互联(E)、智能(I)和虚拟(V)的需求”为核心,构建在云化(C)的技术基础之上,运行于开放(O)共享的商业模式中。作为数字化转型的使能者,ICT行业需要洞察VOICE趋势,在此五大方向上,ICT企业要结合自身优势,把握创新和发展机遇。
中兴通讯面向2020年的M-ICT 2.0战略,已明确了VOICE的五大方向作为落地路径,并制订了相应发展策略。
在V(virtuality)方向上,聚焦大视频和VR/AR两大机会点。机遇来自用户极致体验的升级需求。首先是体验的精细化升级,从抽象的文字向具体感性的图片、视频升级,从标清视频向2K、4K、8K超清视频升级,这就是大视频的需求。其次是是体验的交互性跃升。从按键到触屏,从语音、手势控制到更自然的VR/AR互动。从体验的范围看,人类体验从物理世界扩展到更自由、无垠的虚拟世界,虚拟技术打破空间和位置的限制,极大地丰富人类的感官体验,提高人类的认知能力,实现数字体验和现实世界体验融合。
在O(openness)方向上,中兴通讯洞察到开放已经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内涵,重点关注开源、生态圈、共享经济这三大领域的挑战和机会。开源重构研发模式,各参与者从架构、代码层面就可以实现协同合作,实现产品快速升级迭代。生态圈重构产业结构,让企业边界模糊,协同增强,产业中各参与者形成网状联结的竞合关系,促进端到端价值创造和传递,协同发展。共享经济重构价值网络,让价值创造形成网络,让分散闲置资源得以有效整合利用,从而达到更高的协作和效率水平。
在I(intelligence)方向上,中兴通讯将智能划分为4个层面:基础智能、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基础智能支撑各种硬件或终端实现不同程度的感知及智能,基础智能正在快速普及,让智能泛在化。计算智能通过数据挖掘价值,构筑数字经济的基础,计算智能正广泛应用,主要表现为大数据应用。感知智能辅助增强甚至替代人类视听觉能力,感知智能正在成熟化,让机器围绕人并融入人的感知系统。认知智能辅助人类实现各种业务决策,认知智能正在兴起,机器通过深度学习逐步具备推理和决策能力。作为使能者,要恰当地结合自身基础和智能运用的发展节奏,选择合适的产业化落脚点和培育独特的竞争力。
在C(cloudification)方向上,云计算对企业IT系统以及运营商网络都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会。企业IT技术架构从传统模式逐步演变到云架构。企业IT使用模式,从自建和自维护IT系统逐步转向购买公有云、混合云服务。在运营商网络方面,云计算逐步推动电信网络向软件定义、灵活弹性、能力开放的目标架构演进。
不仅在网络连接服务方面提升用户极致体验,AT&T还大力开展模式创新和生态系统建设。通过对自身能力整合和外部资源的引入,AT&T已构建了以应用程序接口(API)开放为核心的生态圈。通过计费、话音、消息、终端、物联网等能力的开放,为开发者提供了丰富的网络通信和行业应用能力,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业务应用,月API调用次数从2008年的数百万次增加到数十亿次的规模。
3.3 需要组织、文化、机制等多方面
改造
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要进行业务环节和IT系统的优化升级,还要同时开展组织、文化、机制等多方面的转变,才能适应前面所述的跨界融合、模式创新、快速迭代的数字化转型要求。数字化转型中,创新文化是重要基础,咨询公司埃森哲提出,托起企业数字文化的有四大基石:灵变组织、数据驱动、主动颠覆以及数字化风险[6]。
中兴通讯是一家大型企业,也在积极践行数字化转型,积累经验和方法。2014年提出M-ICT战略,同时提出了更酷,更绿色,更开放(CGO)的理念,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中兴通讯以开放的心态,与行业内及跨行业的大量合作伙伴一起,围绕客户极致体验,大力开展创新,推动了诸如创客大赛、创客空间等常态化工作。2016年,随着M-ICT 2.0战略的提出,中兴通讯确定了“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的双轮驱动方针,系统地推进和加强商业模式创新工作。在快速迭代方面,进一步推进敏捷开发,优化了流程和开发模式,从专注写代码到更关注开发过程以及与客户的及时沟通互动。面对开源的浪潮,中兴通讯加强开发社区化并打通内外部,推进实践共同体(COP)模式。通过转变观念,创新文化培育,优化组织和机制等一系列举措,中兴通讯稳步推进和实施数字化转型。
4 结束语
展望2020年,未来将是一个开放共享的数字经济新时代,万物互联、泛在智能、虚实结合将无处不在,业务普遍云化。在M-ICT时代,ICT行业要关注VOICE五大趋势,它们将构筑未来商业新范式,万物互联、智能、虚拟及云化将相互激发,促进ICT领域跨越式产业创新,开放共享将驱动“研发模式、产业结构、价值网络”商业重构。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围绕极致体验和价值创新,洞察最终用户的体验升级趋势,才能避免走弯路。数字化转型不仅要开展业务流程和IT系统优化升级,还同时需要在组织、文化、机制等多方面转变。
面向未来,中兴通讯提出了M-ICT 2.0战略,“VOICE of future,聆听未来声音”,期待与广大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数字化转型之道,迎接数字化浪潮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 OVUM. Digital Economy 2025: Telecoms Core Scenario[R/OL]. (2016-03-10) [2016-11-20]. https:///research/digital-economy-2025-telecoms-core-scenario/
[2] M-ICT 2.0战略白皮书[R]. 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2016
[3] OVUM. Digital Economy 2025: Core Scenario[R/OL]. (2015-10-02) [2016-11-20]. https:///research/digital-economy-2025-core-scenario/
数字音乐按照基本的定义来讲,它就是用数字格式存储的,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无线网络来传输的音乐。究其内涵,音乐产品和播放方式的数字化,使音乐产业的制作、分发和营销成本大幅降低,使唱片公司对音乐产业的控制力锐减。数字化使音乐产业的商业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音乐产业在所有的文化娱乐产业中,最早受到数字化的影响。所以研究数字音乐可以作为文化娱乐产业商业模式研究的先导。
一、数字音乐的目前发展现状
数字音乐这股潮流究竟有多迅猛,几个简单的数字就能说明一切问题:2005年全世界数字音乐的销售在15亿美元;2010年,已经变成了107亿美元。而在新兴的中国数字音乐市场, 2010年3.7亿人在线数字音乐的用户和2009年300亿元无线音乐市场规模似乎已经说明了问题。 与此同时,国际作者作曲协会联合会公布的数据则显示,这个拥有100多个会员的国际行业协会,其会员在税收方面已经超过了70亿欧元。“可以想象这是多么巨大的产业,数字音乐重造了音乐产业链。” 国际作者作曲协会联合会拉美地区主任圣地亚哥·斯库斯特说道。
中国音乐产业是一个刚刚起步的行业。中国音乐消费人次应该在世界各国占首位,但中国音乐产业只占有整个音乐市场的5%-8%。音乐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是把音乐当做商品,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音乐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在我国,它主要是指音像业、音乐商业演出等以音乐作品商品化作为核心的产业。其中,唱片公司是音乐产业链得以形成的核心环节,是传统音乐产业的主宰者。但是,随着宽带技术、MP3技术、P2P技术、新型数字音乐播放设备出现,改变了传统音乐产业中音乐产品的生产、分销流通乃至消费形式,使得数字化、无形化的纯数字音乐通过互联网向消费者传递。这种科学技术,必将给音乐产业带来巨大冲击。
中国数字音乐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是和国外音乐的海量、优质服务相比,中国的音乐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中国在线音乐网站一直在积极探索其适应现阶段中国在线音乐市场现状和特点的商业运作模式。
二、数字化对音乐市场的基本影响
音乐产品和播放方式的数字化,使音乐产业的制作、分发和营销成本大幅降低,使唱片公司对音乐产业的控制力锐减,数字化使音乐产业的商业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新旧技术标准的竞争中,数字时代的音乐产业实现了企业战略、技术、产业组织与制度的共同演化,新的产业格局与秩序逐步形成,新的产业组织模式与企业盈利模式逐步浮现诞生。
具体来说,数字化对于音乐产业商业模式的基本影响,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产业格局由传统音乐产业格局向数字音乐产业格局变化地过程
在传统音乐产业低迷的时期,数字音乐风景一枝独秀,给奄奄一息的音乐产业一支强心剂。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音乐产业碰到了有生以来最大的敌人——新技术革命。传统音乐与技术结合的历程中,伴随着成长蜕变的欣喜与疼痛,而在整个互联网音乐市场,音乐人与受众亦都面临着由市场规模不平衡带来的困扰。对传统音乐产业的最大挑战在于数字化改变了音乐产品的生产、分销流通乃至消费形式,使得音乐产品摆脱了以往用胶片、磁带或是光碟作为载体,并主要通过有形物理渠道进行分销流通的传统商业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数字化、无形化的纯数字音乐通过互联网向消费者传递。
(二)数字化对于音乐产品供应方的影响
由于音乐是一种“经验产品”如果前一张唱片具有较高质量,则该艺术家(或乐团)就能建立起较好的声誉。另一方面,各种形式的促销(广告、电视演出、歌友会等)都能提高艺术家的唱片销量。而歌曲的质量主要依赖于艺术家自身的努力,而成功的促销则依赖于唱片公司的厂牌及其投资规模。转贴于
对于成功的艺术家,因为已经建立了特定的声誉,所以新专辑的媒体促销活动,虽然不能低估其作用,但重要性己然不大。对于新人而言,其声誉不足以影响唱片销售,而唱片公司的媒体促销活动,则对销量起到显著的作用。互联网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新的而且有效的营销渠道,并且有别于常规的营销手段。由于音乐作品的数字化传输方式,唱片公司的传统零售分发渠道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甚至将来有被完全取代的可能。由于唱片公司的零售分发网络可以被替代,唱片公司相对艺术家的不可或缺性越来越不显著。
三、影响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数字音乐是当前互联网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潜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瓶颈因素的制约。数量庞大的潜在音乐受众群体,无疑为中国数字音乐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与此同时数字化还使消费者成为了盗版行为的主体和主要受益人。现有版权制度有被终结的危险。事实上,传统产业的版权制度,直接延用至数字时代,这是不合理的。版权期限应当减少,甚至有学者开始讨论版权的替代方案。因此,中国数字音乐产业的当务之急是顺应时展潮流,抓住市场发展机遇,突破产业发展瓶颈,确立正确的发展路径,以期实现这一新兴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
[2]张小夫.电子音乐的概念界定[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02,(4)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0-0075-02
一、全媒体背景下的数字出版介绍
在中国,出版传播信息的介质从上古的龟壳骨片、铜鼎金器,经过羊皮绢帛、竹简、粗纸到现今的纸张、磁带、光盘、互联网等历经近千年的发展。介质的演变从平面转向多维度、从单一媒体转向全媒体的发展,每一次都触发了出版业界的变革[1]。现今通过“全媒体”传播信息,所体现的不仅是媒体间的简单链接,而是全方位融合——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乃至通讯的全面互动、网络媒体之间的全面互补、网络媒体自身的全面融合。通过“全媒体”不但可以使同一内容信息有各种纷繁的表现形式,还可以依据细分的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来调整和取舍信息的侧重点,从而实现按需提供服务。全媒体传播信息的技术革命颠覆着人们的阅读习惯,人们在感受着海量信息的同时,也体验着新技术带来的即时、交互及社群化的生活,这使得传统纸质媒体在逐步边缘化,无疑对传统纸质图书的出版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2,3]。从一方面来讲,数字出版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内容转为符合全媒体传播模式格式的形式,并实现通过全媒体渠道传播的活动。所以,数字出版便具有数字化的生产流程、管理过程、产品呈现方式和传播模式。从另一方面讲,数字出版是指用数字化的技术从事的出版活动。数字出版不仅是介质的革命,甚至是整个出版业的革命。因此,数字出版中的“出版”,在当代,不仅仅拥有字面所赋予的名词属性,它应该更多的被标上动词的意义,成为了一个过程及一种产业形态[4,5]。
二、传统出版在数字出版时代所面临的问题
1.产业链的突变。在出版产业迎来迄今为止最大一次变革期之时,原有的以纸质出版媒体所习惯和依赖的产业链已经面临巨大的挑战。从出版业从业者的角度来看,这次的变革不仅仅是机遇,也会带来如同之前每一次变革一样的阵痛。在传统出版产业形态中,出版社占有着无与伦比的主导权。作者、读者、发行以及印刷企业都是由出版社进行主导开展与出版相关的各项活动。可今时今日,在全媒体传播信息的环境下,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日新月异,技术提供商使出版社原有的种种优势都大打折扣。这些传媒技术提供商,从最初的仅提供技术,发展到打通整个产业链,甚至对出版流程都进行了一定意义上的重组和改造。他们居于这个产业链的中游,既掌握着出版社和作者资源,同时又熟知着消费市场需求,通过一系列技术实现以及成熟的商业模式,形成了新的数字出版产业链。
2.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任何商业活动都需要固定成熟的商业模式作为支撑,数字出版也不能例外。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能够让商品的价值通过流程操作,顺利流向消费者,并且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将所得利益均衡分配至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环顾世界,现存的数字出版商业模式中能够实现盈利的并不多见,经过市场检验并能实际产生效益的大致有以下三种:(1)第三方提供内容+独立终端。比如苹果公司的搭载ios操作系统的一系列终端产品和为其提供软件的公司,还有亚马逊的kindle系列电子书产品和为其提供内容服务的出版商。(2)海量内容资源+网络共享平台。比如红袖添香网,盛大文学网等网站,他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内容资源的整合,还加入了签约作者以及读者投票决定剧情等非常符合网络互动性的服务。(3)广告植入式。例如大量的文学作品以及影视剧作品中加入商品广告[6]。国内数字出版企业大多借鉴了“第三方提供内容+独立终端”的模式。现阶段,有很多传统出版社将内容资源授权给数字技术提供商或网络运营商,这样的操作模式非但不能给传统纸质出版社带来业绩上的增长,并且还会因为盗版问题冲击纸质图书的销售。在这样的商业模式下,传统出版社的积极性被挫伤并逐步被边缘化。探索并且构造一个适合发展、有价值、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是传统出版社在新环境下突破、发展,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3.技术要求提升。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中,技术提供商越来越占主导,他们拥有传统出版社所不具备的技术和运作、管理机制,通过这些优势,将传统出版社转变为单纯的内容提供商,为其提供资源。在这样的环境下,传统出版社不能甘于现状,要逐步提高自身技术要求,参与到数字出版中,提供符合全媒体传播的内容,建立起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商业模式和出版平台,成为数字出版产业链的主体,不做旁观者,实现从内容提供到信息服务提供的升级。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全媒体背景下的数字出版,需要出版社拥有对内容资源进行整合和拓展的能力,加强对软、硬件技术的提升,并提供更多的专业化服务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
4.出版组织建设和出版流程管理的完善。全媒体时代的数字出版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出版形态的转变,更多的是理念和组织结构上的转变。这就需要传统出版社通过建立起操作性强的出版社管理系统,加强信息化的程度,在诸多方面引入数字化操作模式等方式,在组织建设和相关环节的出版流程管理上进行优化,依照自身需要和数字产品形态,完善组织结构和用人机制,制定合理的数字出版规划,从根本上保证全媒体背景下的数字出版的有效发展。
5.复合型人才缺乏。随着全媒体背景下数字出版的逐步发展,与传统出版各项流程相比,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同。这就需要从业人员熟悉传统出版流程,精通数字出版手段,在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上有所突破,不能仅限于掌握单一流程中的单一技能。面对现今培养机制灵活性欠佳,理论实践结合不够的行业现状中,只有在对先进技术的学习中强化从业人员的技术专长逐步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全媒体背景下的数字出版无疑给从事了多年应对纸质媒介传播信息得心应手的编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需要重新审视自身,并准确定位。
1.顾全局的项目策划者。从一定角度上讲,每一个编辑都是一个产品的项目负责人,在选题策划初期,既要对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同时还要考虑市场本身容量和需求的关系,并且还要核算定价和折扣对销量的影响率。通过不同的数据对比以及详细的分析,最终决定一个产品的定位。在全媒体传播的数字出版时代,编辑的关注点不应仅仅只聚焦于产品的内容和本质,更多的需要分析产品的外延,实现“一次加工,多元”,全面提高产品价值。作为项目策划者的编辑在进行项目策划时,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确定读者关注点,认真分析调研对象的意见反馈,并关注市场上同类产品的销售现状,经过对市场风险的准确计算后对选题进行综合设计和开发,使所制作的产品在凸显文化价值的同时,能获得不菲的商业价值。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中,编辑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各个环节,通过协调来保证项目顺利运行[7,8]。
2.懂技术的内容提供者。无论是阅读终端及载体如何频繁的变化,阅读的本质还是以内容为重。内容提供商的定位决定了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下,编辑不仅需要具备针对单一媒体进行内容加工的各项核心能力之外,进一步具有依托全媒体传播信息的新科技手段对内容资源实现最大化开发的通识性。编辑使用新型传媒技术,通过创意策划,进行多媒体信息综合处理,提供适应全媒体传播的多元内容为读者服务[9]。
3.懂标准的产品实现者。标准化问题是产业成熟的重要标志。无论是数据、编码,还是格式和版样都需要标准。至今,在全球环境下,微软、OEB、Adobe、书生、方正等都有着自己适用的产品标准,并不统一、通用。而终端内容产品的格式更是繁多不一。面临这样的境况,我们的编辑对每一种标准都需要了解,根据自身策划产品的特点,选择适合的产品格式进行,从生产开始就迎合终端读者的阅读习惯,尽可能在一次制作基础上实现更多元化的形式而对内容资源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开发,扩大产品的收益。懂得标准还能够在产品制作开发过程中,方便编辑与制作方的沟通、测试、反馈,从而提升产品质量[10]。
4.懂市场的产品推广者。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编辑只有确实认识到市场意识存在的重要性并始终贯穿于编辑工作的全过程,对市场有敏锐的嗅觉,对图书营销有一个立体、多维化的思考,才能在编辑工作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编辑在策划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内容对客户的适用、发行渠道、推广模式,并且注重数据分析。实现针对客户和群体习惯的市场细分,选择在对应的媒体针对目标客户进行准确投放,并且按照合适的营销策略、宣传方式,随时跟进,为读者提供个性化出版服务。全媒体背景下数字出版的最大优势就是互动。未来出版物的内容不仅仅会来源于某一个或几个作者,而更可能是来自广大的读者。这就需要编辑不断地寻找符合社会大众需求的思维热点,提高读者对数字出版的参与性,加强信息跟踪、积累,为下一个产品积累客户和经验。
5.提升版权、服务意识。全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的渠道是多样的,而核心的内容则是唯一的,对内容在某种媒介下传播的专用使用权,是对产品进行多元开发,获得利益最大化的基础。这就要编辑的版权意识不断提升。开展版权保护,从签订相关的版权保护合同开始,对于有衍生价值的内容资源要有眼光的采取合同约束,获得多渠道的传播权,掌握主动。在进行版权交易过程中,关于相关权限的的转让,要以无损自身商业模式为宜,提高核心竞争力。编辑在版权意识加强的同时,也要提高服务意识。对作者、读者以及出版各个流程的环节,都要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满意度,保障产品生产的顺畅,起到内容传播的中介和纽带的作用[10]。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让读者逐渐习惯于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多维信息的传播模式。编辑要对全媒体数字化出版各个环节的运作理念、方式、核心技术都有认识,努力加强自身素质,在数字出版的阵地中,把好内容关,成长为掌握必备技术流程以及操作运用技能的专家,为出版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聂震宁.数字出版:距离成熟还有长路要走[J].出版科学,2009(1).
[2] 蔡翔,周益.理性看待数字出版[J].现代出版,2010(6).
[3] 吴江文.2009年数字出版研究综述[J].2010(6).
[4] 李家强.数字出版探索与实践[J].大学出版,2007(2).
[5] 黎娟.数字出版概念研究[J].新闻传播,2011(8).
[6] 杨爱东.传统编辑应随数字化而改变[J].出版参考,2012(9).
[7] 陈超英.传统出版社向数字出版跨越的三条路径[J].出版发行研究,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