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6 14:43:5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分析心理现象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8-0209-0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状动脉造影术 ,PTCA术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 是冠状动脉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有研究报道冠脉介入患者普遍存在着焦虑等情绪障碍,可能促发或加重冠心病的症状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1 患者的焦虑状况
冠脉介入患者手术期间各个阶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CHAN发现患者在进入手术前一刻焦虑程度最高,而TAYLOR认为患者术后仍存在中度焦虑,本文选择了近1年来冠脉介入支架术前患者对疾病不确定感的调查 :
性别:男 23例,女 27 例;年龄:50岁以下6例,50~69岁39例,70岁以上5例;文化程度:文盲和小学8例,初中―中专13例,大专以上29例;经济情况:1000元/月以下2例,1000~3000元/月41例,3000元/月以上7例。
2 患者对疾病不确定感的来源
患者在围手术期间疾病不确定感总分都处于较高水平(大于或接近总分的50%)出于对患者知情权的尊重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向患者介绍手术的风险,因此患者在手术前会担心手术出现并发症,术后冠心疾病诊断是否成立,是否需要放置支架等这些确定因素导致患者产生较强的疾病不确定感引发焦虑情绪,还有如果术后放置支架不知道离开医院以后该如何处置自己所忧虑的问题,不确定放置支架对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存在的影响,此外放入支架的数量与疾病不确定感呈正相关这可能与患者被证实病情较严重担心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和再闭塞有关,支架属于异物对身体是否有影响,放置支架患者短期内要注射抗凝药物,长期口服抗凝药物对身体是否造成影响对经济造成负担。因此疾病不确定感对于护理工作有重要的启示,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
3 疾病不确定感患者心理现象及护理
3.1 焦虑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由于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呈昼夜变化,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能否治愈常常产生焦虑心理,特别当心律失常频繁发作时,患者顾虑重重,心神不定,焦虑不安,睡眠减少,情绪低落,使原有病情加重。针对这样的患者,要充分了解他们的个性,根据年龄特点和文化程度的不同讲述有关本病的知识,给予耐心的心理疏导,稳定其情绪,使其正确理解护理要求,从焦虑状态中解脱出来,消除疑虑,自觉配合治疗和护理。
3.2 紧张恐惧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恐惧心理在临床上常常表现为紧张状态。冠心病患者常在夜间发作或夜间症状加重,有的患者每到晚上睡觉前即开始精神紧张,有的患者看到抢救别的患者而紧张恐惧,有的患者看到一些抢救仪器及吸氧的装置精神就紧张,促使病情加重。针对这种心态,患者入院后即以热情亲切的态度与之接触,主动介绍监护室的环境,用稳重娴熟的操作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运用暗示、说服、示范、诱导等方法,让患者学会放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消除紧张心理因素,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3 忧虑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忧虑心理在临床上表现为对未来事件及其结果的担忧。多见于缓解和恢复期的患者,这类患者担忧冠心病复发,担心出院后病情发作得不到医护人员的及时治疗和照顾。有的患者愿意让一直负责他的医生治疗,担心更换医生后,不了解病情而延误治疗。针对这种心理,我们制定措施,加强有关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掌握冠心病的发生机制、治疗休养中的注意事项及自我保健自我救护等知识。在患者出院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表明患者病情好转,缓解期只要耐心坚持治疗,定期随诊复查,精神开朗,查明并避免诱发因素,就可减少或不再发作。我科还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建立出院指导手册。手册上包括患者住院期间的一切情况还有住院期间他们的主治医生和主任的电话,告诉患者出院后如果有疑问或不适可以打电话得到医生直接指导,消除患者出院后的顾虑。
3.4 否认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有的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病或病情加重,对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缺乏思想准备,相信自己的身体会抵抗所有疾病或者根本不相信以往健壮的身体会得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主动地、有分寸地把病情和医生的诊断告诉患者,使患者认识疾病的程度,通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使患者承认患病,同时讲解病情,介绍当前冠心病研究的进展,明确指出冠心病不是不治之症,回避只能对自己不利。同时结合本病房一些冠脉术后治愈的实例现身说法,请病情缓解的患者介绍自己在治疗过程中的切身体会,以增强患者信心,使患者认清疾病,配合治疗。
3.5 角色紊乱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患者刚到一个陌生地方本身就可产生烦躁不安情绪,对护士的解释产生不信任感。护士要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态度跟患者家属解释现在的情况争取他们的配合。我们常用的方法是介绍同种患者康复的病例,创造机会让患者与康复者见面,让他们之间直接交谈,进行双向信息交流。由于介绍者与听者之间相同的角色,患者心理容易接受,直观形象地看到疾病是可以康复的,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3.6 满足患者对疾病有关知识的需求心理给患者讲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一系列变化过程。心绞痛的诱因、治疗药物的使用方法、作用、副作用。告诉患者每项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检查后及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患者。
4 效果
通过对冠脉术前患者的心理分析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的知识和技术,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控制疾病的发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患者及家属对护士有了信任感,缩短了护患距离,提高了患者的保健意识和生存质量,促进了护理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冠脉介入患者情绪障碍及心理干预研究 ,2004,13(2):163-164
[2] 中华护理杂志: 心肌梗塞多维度评估量表的信效度研究,2006,1,14,(1),7
[3] 中华护理杂志: 冠脉介入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水平的相关性研究,2006,10,41,(10)903-905
[4]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 全国第三次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例注册登记资料分析. 2003, 30(12): 719―727
[5] 中华护理杂志: 信息支持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2004,39(4):244-246
[6] 中国心里卫生杂志:状态―特质焦虑问卷.1997,11(4):219-220
[7] 中华流行病杂志: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调查.2003,24(3):225-227
[8] 护理研究: Mishel 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之中文版测试. 1996,4(1): 59-67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7-0160-02
一 学生心理失落现象与解决对策
“陈老师,我女儿玄×回家总是闷闷不乐,无精打采,才一个月整个像换了个人似的,据她自己说,她在班上一点地位也没有,虽然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关心她,就是找不到小学时候的骄傲和快乐,请你和她谈谈心好吗?”电话放下了,我的心泛起波澜。于是我对玄×同学的现象在班上展开了问卷调查,问卷的结果让人震惊,56名学生中有24人有与玄×相同的心理,所占比例为42.86%。我对这些学生进行了入学档案查询(家庭状况、性格特点、学生来源、小学成绩等),分别与之交流谈心,问题的结论是学生的一种心理失落现象。问题的原因:我校初一“特色班”学生来自我县各个乡镇、各个层次的小学,有些是来自非本县区域的。他们中的大部分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到完全陌生,但令他们向往已久的学校。他们对周围的一切感到新奇,为能进入这个崭新的学校学习而庆幸。但很快新奇感没了,喜悦的心情消退了,取而代之的是渐渐加重的失落情绪与思乡情绪。(1)这些孩子在家是娇生惯养,没有离开过家独立生活,来到新的学校,生活一切都要靠自己,出现不适应现象;(2)这些学生在原来的学校可能是佼佼者,来到新校后与众多佼佼者比较有了从“白天鹅”变成“丑小鸭”的失落情绪。
针对这一现象和原因,首先我对学生在学校的生活进行了细致的指导与帮助,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地球村”意识。其次针对“丑小鸭”现象,我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水平没有降低,只是比较的范围发生了变化,“丑小鸭”现象是正常的,要重新尽快给自己定位,为自己定一个循序渐进的目标,为自己选定一把“椅子”,用一个个小小的成功去激励自己不断进步。最后,这些学生渐渐地开朗了,逐渐找回了自信,觉得自己就是班级的主人,并且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二 学生畏难情绪现象与解决对策
初一新生入学以后,经过一个月的学校常规训练和对小学与初中教学的衔接指导,学生之间的差异逐渐显露出来。尤其是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差异相当明显,表现在学习习惯的差异、行为习惯的差异、意志品质的差异、良好情操的差异、自主合作学习的差异、探究创新能力的差异等各方面。第一次月考下来,我对本班学生的月考成绩进行了系统分析,21人月考成绩与入学相比有明显下降,占学生人数的37%;四门学科有92门次单科成绩下降明显,占总学科门次的41%。就学科而言,英语成绩普遍下滑,有的学生还不及格。“现象源于本质”,通过深入分析不难发现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基础层次、智力开发和发展的不平衡,更主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畏难情绪。由于小学阶段学生所学学科少、难度小、要求低、没有升学负担,所以他们就觉得学习轻松、愉快。由于大多数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没有养成,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性格情操没有形成,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淡薄、探究创新的能力还很缺乏,因此当他们升入初中后,学科增多、难度加大、作业量相对多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希望也高了,学校的管理规范了,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之下,使得有些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本届“特色班”初一年级学生是电脑派位产生的,生源来自各个地区、不同层次的小学,他们中的大部分英语基础薄弱,有些学生基础还特别差,要他们学习当前使用的牛津英语教材确实有相当大的困难。
针对学生的畏难情绪现象,我首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特别是就如何预习、如何听课、如何作业、如何复习、如何自主合作学习等环节进行有序的强化训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便尽快完成从小学到中学学习的过渡。至于英语学习上的困难,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一面鼓励学生要不怕吃苦,一面帮助学生踏踏实实地学习,打牢基础,并不时地让学生在学习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增强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经过一年的努力,绝大部分学生畏难情绪有所好转,英语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其他学科的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 学生对立情绪现象与解决对策
升入初中的学生一般在十三四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进入如同精神分析理论家所称的“仇亲期”。在家里,他们往往与家长“对立”,在学校容易与同学“对立”、与老师“对立”。这一现象的出现,表明这个年龄期的学生们身上虽然尚存有幼稚性、依赖性和认识上的片面性,但他们的自我意识正在增强。因此在家父母常觉得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在学校会出现对老师的教育软“对立”――口服心不服,与同学相处“不顺”后会出现硬“对立”――从口头上的争吵到行动上的“施暴”。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生理与心理也在变化,由“依赖”型、“服从”型逐渐向“独立”型、“自我”型发展。在与同学的交往、家庭成员的相处、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他们的这种意识已有意显现,与同学之间的矛盾、与家长之间的矛盾、与老师之间的矛盾也随之出现,一旦处理不好,往往会造成各种“对立”局面的产生。
针对学生的对立情绪所产生的种种表现,我与家长积极联系、相互配合,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契机和方法,让学生感觉到家长、老师对他们从学习到生活的关注,让学生感觉到虽然自己在长大,大人们能把自己当“大人”了,但是自己更需要家长、老师在心理上的疏导、思想上的教育、为人处世上的指导,做到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心与心的理解。“身教重于言教”对学生中产生的各种矛盾的处理要耐心、细致、冷静,避免做出过分反应而人为激化对立,因为青少年时期是容易犯错误的时期,要指导学生尽量避免犯错误、勇于改正错误。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要让学生感到你对他们真正的爱,这样才能做到“亲其师,信其教”。
以上不良现象的解决,需要一线教师深入孩子的心灵深处,悉心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从学习到生活、从身体到心理、从学校到家庭和社会的全方位的关注,共同来探讨和研究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心理现象,寻求科学有序地解决这些不良心理现象的方法和途径。我相信,如果教师能给学生一个“支点”,那么他们一定能够撬起“地球”!
参考文献
[Abstract] Layout design is a part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system. This paper searches for hidden mental phenomena in the layout design from the psychology on the three basic elements of visual graphics, text, color as a breakthrough point. Then it understands and studies the formation of visual elements, thinking about the thinking way and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of visual elements hidden in the layout design. It can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odern layout design and promote the layout design to the mature.
[Key words] Layout design; Visual elements; Psychology
在现今的信息化社会,网络的出现使得地界的限制逐渐消失,交流更加顺畅。国内外设计理念不断地交流、融会,现代版式设计也孕育而生了。但由于中国设计起步晚,加上设计类教育体系尚未调整完善,瞬息万变的市场无法给予设计太多的磨合时间,无论在量还是质都无法得到满足,导致“拿来主义”变得顺理成章。
在现今信息交流频繁的有利条件下,为设计界革新、为版式设计都带来了新的契机与发展。栅格化系统最早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盛行构成主义的西方,但作为我国版式设计一个新兴引进的理论系统,对其了解还停留在理论及尝试性的运用上。如何将新的版式设计系统与中国自身的文化内涵相结合、从版式设计受众们的心理出发寻找版式设计的出路。成为改变“拿来主义”的关键,真正的将属于我们的设计推向国际,使版式设计走向成熟。
一、版式设计中受众的读图心理
受众是在视觉传达过程中接收信息的对象,亦是整个视觉传达过程中的主体,视觉传达的效果必须以受众取向为中心。而版式设计已不仅仅是指出版物版面的排列及设计,其包括了出版物的封面设计、扉页版式设计、前言版式设计、目录版式设计、内页版式设计(图1)等。[1]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版式设计理念具有了进一步的衍生,包括图形平面广告、招贴、包装、卡片以及网页的版式设计,进一步说明版式设计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地位是越来越重要。图形作为视觉三要素之一,在版式设计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2]要使版式设计中的图形满足读者的求知和娱乐需求,那么就要把握住现今的这个图像时代,才可能将版式设计做得更加“人性化”,并且让受众们喜爱,达到视觉传达的目的。
(一)追求直观的视觉享受
版式设计作品的吸引力强弱,取决于受众能否从视觉作品中获得享受。现代社会,人们没有大多的时间去看书和阅报,复杂的符号、标志相对于简单直观的图片接受度较低,导致很多实体书店倒闭,人们更喜欢在手机终端上进行阅读,现代人更加趋向于快速读取和传播。因此,现代版式设计更需要注重时尚、简单,以图片的方式简单、形象的传达信息,在版式设计中要多使用图形、图片说明问题或使文字图形化,使版式设计更加受到受众的青睐。
(二)选择性阅读
人们每天都会面对着很多让你视觉丰富的内容,包括书籍、网络新闻趣事、电视节目等,海量的信息通过各种媒介传递给每一个人,人们往往只是短暂的、简单的了解所阅读的内容,信息是否健康、是否具有时效性、是否有价值,这些都是影响版式设计的因素。版式设计如何才能抓住受众的眼球、站稳脚跟,要求要有自身鲜明的立场、传达健康的信息等(图2)。
(三)求新猎奇心理
人天生有一种猎奇心理,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在现代设计中,很多创作者非常青睐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元素,独特的民族艺术与现代设计相交融,作品更加自然简约、新奇独特、脱颖而出,版式设计达到创意独特、简明异动、情感动人、真实可信的境界,这不仅是求新的结果,也是符合大众猎奇的心理特点(图3)。新事物的出现吸引观赏者的眼球,激起他们的好奇心,更好地向受众传递信息。
二、文字符号满足受众的心理现状
文字符号是版式设计视觉的三要素之一,具有独特的魅力,虽然没有图形那么直观吸引人的眼球,但却是版式设计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一)画龙点睛的标题
受众接受信息的量是具有限度的。因此想使其抓住受众的眼球,留住受众的脚步,就要达到五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标题使受众能够获得满意的欲望;第二,标题能激起人们的好奇心,想象力;第三,标题还要新颖、时尚,诱导人们深入了解广告的正文;第四,标题也需简明概括;第五,标题的内容信息要真实可信。展示在版式设计上的标题既要与其产品的消费群体的购买欲望相统一,又要与产品对号入座,版式设计中的标题犹如门店的名字,好的名字就可以吸引顾客来消费,标题也是同样的道理。
(二)通俗易懂的说明文
好的说明文是由日常用语所构成,文笔流畅、内容真实可信(图4)。因为人们的心理认知过程是感知―知觉―观察―记忆―思维―思想,那么越通俗的说明文更能使受众记忆,与受众所处的环境匹配,所以说明文字数越简洁越好。
(三)顺口易读的标语
标语相当于广告语,要求顺口易读、有韵味、有魅力、指向明确、涵义完整、现代感强,例如移动通信的广告语:“一切皆有可能”,韵味十足令人印象深刻。这也符合受众心理感受过程的原理,朗朗上口的标语更能进入受众的知觉深处。同时,在标语版面上会出现一些小的文字元素,包括企业名、时间、地点等,在版面上形成大小、空间错落有致,具有韵律感。由于受众都具有求知心理,只要版式上吸引了受众,那么就会有一种深入了解的兴趣去探知一切,不会因其小而被人忽视掉。
三、版式设计中色彩对受众的心理影响
色彩具有唤起观赏者心里情感的力量,色彩是作品形成美感的重要部分,美感既是由感官刺激激起的一种情感响应,而设计的目的就是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色彩作为视觉三要素之一,在版式设计中有感情依托,表达情感、感动观赏者。
(一)色彩对受众内心情感的影响
色彩的冷暖是一种最普遍的知觉现象,这是人们对事物的观察经验得来的,鲜明的色彩刺激着观赏者的视觉。最具有热感的色彩是橙红、红色(图5)与偏橙的黄色;而暖色具有温馨的情调与刺激兴奋的力量,例如可口可乐运用大量的红来表现激情;绿、青、蓝则是典型冷感色彩,会使人具有一种清凉、镇静的感觉。由色彩冷暖对比引起的情感更加细微,与观赏者内心产生共鸣,所以在版式设计上要巧妙运用色彩冷暖,表达出一种情感,则更能激起观赏者欲望与好奇心。
色彩具有扩张与收缩感、空间感与重量感,五彩缤纷的色彩给人的内心感受是:浅和亮的色彩具有扩张感;冷色、深暗的色具有收缩感,同时色彩也有反差效应,在处于同一位置上的不同冷暖色彩,会造成不同反差的印象。一般互补色反差较小,可以给人很弱的视觉冲击,使版面空间感强、韵律足,具有节奏感。
(二)色彩使受众产生联想与象征
色彩一般会受性别、年龄、阅历、兴趣和性格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会因人而异,但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英国实验心理学家C.W瓦伦丁(C.W.Valentine)将色彩联想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为下意识联想,例如我们看到浅蓝感到愉悦之情,已不需再想到蓝色的晴空因为这已经深入人们脑海;第二种为一般联想,这是由我们生活经历的积累而产生的,如看到绿色会想到植物,看到红色会想到血液、信号灯等;第三种为个别联想,这与个人偏好有关,就是我们每个人所经历的事情不同,对于一些颜色就有不同的感受。[3]
在版式设计中,色彩的联想心理可以准确掌握观赏者的心理,同时可以将作品表达的更为准确,被其接受。色彩不但具有联想还具有象征意义,如中国古代方位的色彩:东―青龙,南―朱雀,西―白虎, 北―玄武,这些方位形象和色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的象征意义为版式设计提升了价值,犹如一块神奇的璞玉,一经雕琢,其价值无可限量。现代中国的版式设计应该结合中国本土文化元素,这样更容易国际化,而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色彩的象征意义,了解观赏者的心理,使其在版式设计上能够发挥它特有的魅力。
四、总结
版式设计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传播信息。成功的版式设计,首先必须明确传达信息、受众的取向、心理特点,根据要求深入了解、观察、研究与设计有关的各方面。从版式设计受众的心理特点出发,研究成功之道。
美的创造体现着创造者的素质。[4]版式设计工作者在参与塑造各种版式的同时也在塑造着自己,了解版式设计中视觉要素的心理现象使版式设计工作者更加正确、有效地将自己的构思、创作灵感传达给受众,与外面的世界进行良好的沟通,准确地掌握、了解版式设计中隐含的心理现象,使版式设计艺术家更简单、直白地呈现心灵的语言,创作出成功的版式设计。
参考文献:
[1]古大治,师申,仁命著.色彩与图形视觉原理(第一版)[M].学出版社,2000(08).
首先是自卑的心理。自卑的心理产生是由于对自己的轻视,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其他人,这是一种消极心理。一般情况下,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在进行体操学习时,往往觉得自己的动作不如别人做得好,自身的实力不如他人,从而拒绝参加各种练习,长此以往,逐渐对学习丧失了信心,这是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之一。这种心理的存在,导致学生对体操的学习产生抗拒,是体操学习中非常有影响的消极作用。另一种是意志品质的薄弱。意志是一个人为了实现确定的目的而支配自身行动的动力,因此和行动是不可分割的。学生在进行体操学习前,往往会提前规划好自己将要进行的动作,并做好各种设想。而一部分学生由于害怕挨摔等伤害,在学习时丧失了继续下去的动力。事实证明,这些学生的意志力普遍薄弱,尤其是在进行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体操动作时。
1.2体操教学中的客观因素
首先是教师的组织方法不当。在体操教学中,教师的组织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假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是从简单到困难,按部就班地对学生进行教学,而是从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进行一套完整动作的练习,往往会使学生出现各种损伤,从而使学生产生各种恐惧心理。另外,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没有平等对待,这样导致成绩较差的学生对教师产生反感,从而慢慢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甚至对体操学习产生厌倦和恐惧。其次是动作的难度较大。教师在进行体操教学时,不能从开始就给同学规定较为困难的动作,这样会使学生从开始就觉得自己不行,自己的能力无法完成。假如教师在开始教学时就给学生较大难度的动作,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出现各种顾忌,时间久了后甚至产生一些不正常的想法。最后是受别人的影响较大。学生在进行体操学习时,如果受到其他人的影响也会产生恐惧的心理,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动作不太标准或者不正确,从而引起他人的嘲笑,导致本身危险性就很高的动作出现更大的错误,最终出现严重的后果。教师的保护不及时,导致学生心理上产生不安全感,甚至拒绝进行相应的动作练习。
2预防和克服学生恐惧心理的对策
2.1培养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人类的所有活动都是有动机支持的,因此,学生如果想要很好地进行学习,就必须具有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这种动力就是学习的动机。假如一个学生在进行体操学习时,没有正确的学习动机,或者说学习动机不强烈,这时就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畏惧情绪,从而为体操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进行体操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从而加强学生的学习意志和学习动力。教师通过有目的的教育,能够告诉学生练习的重要意义,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勇敢果断的心理素质,让学生用强烈的动机和顽强的意志战胜学习上的困难,从而克服练习时出现的恐惧心理。
2.2加强保护和帮助
教师通过合理的保护和帮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克服练习中出现的畏难情绪,增加学习的安全感。教师在进行相关动作的教学时,还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保护和帮助,此外,对于学生的相关基础知识,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指导,帮助其了解该项运动的特点及每个动作所需要达到的技术要求,将其和动作之间的关系阐述清楚,引起学生的注意。在学生进行体操练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和时机,给予学生必要的保护,既能确保学生的安全,同时,也给予学生相应的心理支持。这些都是教师需要掌握。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加强学生的相关注意事项的讲解,帮助学生了解练习时需要掌握的自我保护技巧,防止事故的发生。因为所有的运动安全事故都会在学生的心理上留下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加强这方面的保护和帮助。
2.3注重教态和示范动作对学生的心理影响
从日常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亲切的关怀以及热情的鼓励,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例如,对那些胆怯的学生,教师要学会进行正确的诱导,对其出现的每个小的错误都给与正确的鼓励,使他们能够认清自己的同时,学习的积极性不被打击,这样就能够慢慢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此外,体操教师通过自身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使学生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获得清晰的运动表象,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这对恐惧心理的消除也是非常重要的。
2.4组织教法要循序渐进
在进行新动作的学习时,教师需要先给同学示范一遍正确的动作,同时给予学生一些轻松安全的感觉,这样学生在进行学习时,能够拥有良好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信心和勇气。然后将该动作练习时需要掌握的动作要领告诉同学们,并对其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进行重点的讲解,教法需要循序渐进,这样才能使学生慢慢的掌握好新动作的基础。此外,教师还可以采取一些具有辅助作用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可以先让学生体会动作的要领,然后降低动作的难度,进行相应的简单练习,这样能够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例如,在教授鱼跃前滚翻这个动作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练习前滚翻,当学生练习熟练之后,再慢慢增加难度,让其练习鱼跃前滚翻。在练习双杠的外侧坐越两杠挺身下动作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练习中左右两侧反复移动成外侧坐,等学生练习熟练后在进行整个动作的练习。这种循序渐进的动作学习方法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然后再由简入难,使学生掌握先前畏惧的动作,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
一、案例呈现
学生:老师,我也不知道我现在该怎么做。想留在北京,又想回老家,总是在纠结这个事情。我面试了北京一家公司的行政职位,已经通过了,可以签约了。
老师:你以后最希望做什么?
学生:我想要开一家自己的服装店,开成连锁的那种。
老师:想法很好啊,你为此做了什么吗?
学生:我家是做生意的,我跟我爸妈说了我的想法。他们愿意给我出初期的投资,帮我租店铺。
老师:听起来你很清楚自己的需要,而且有人来帮助你。那么你现在的困难是什么?
学生:我也不知道我要不要回去,我觉得做行政也挺好的。
老师:可是刚才你说最想做的是开一家连锁服装店,而且有人愿意帮助你去实现理想,让这个事情很具有可操作性。
学生:是。
老师:那你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学生:(困惑,思考,没有回答)……
老师:是你不愿意做出决定?
学生:是吧。
老师:是你害怕做出决定后带来的一系列结果。
学生:是。
老师:所以你现在的问题不是要做什么,回不回老家,而是要有勇气承担你的决定带来的一切的结果?!
学生:(思考一分钟左右)嗯,(恍然大悟状)谢谢老师。
案例中的学生来自南方,有明确的生涯规划,并且已经为她的目标寻求到了帮助,但是她仍然走进大学生招聘会现场,多次投递简历并且面试。在实际就业心理咨询中,这类问题占比较大:学生不是不知道想做什么,而是不能做出选择。
二、“选择困难”心理现象的成因分析
(一)趋避冲突
趋避冲突(Approach-avoidance conflict),指个体对于同一目标同时具有趋近和逃避两种心态,从而使个体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面临多种选择,每个选择都有其积极和消极的方面。案例中的学生虽然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也知道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而且有家庭给予的支持让这个愿望得以实现,但是她的想法一旦付诸实践,她将面临很大的挑战和压力。一旦失败,会损失资金、就业的最佳时机等,这些消极的方面让她害怕,以致迟迟不能做出选择。另一个选择,公司行政的岗位是她完全可以胜任的工作,没有风险,没有压力,问题在于不是她想做的,因此也迟迟不能下定决心。自己看似在两个选择中纠缠,实际上是没有做好准备接受、承担选择的结果。
(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焦虑
没有人能够预测未来,谁也不知道做出选择后得到的会是什么。在做出选择时,内心自然充满了对未来的思考和担忧,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会帮助个体进行充分的分析,以便做出尽可能符合自我需要的决定。
(三)职业生涯目标不明确
认识自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学生受到知识结构、生活阅历、自我成长速度、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的影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往往不够明确,也会带来就业选择上的困难。
(四)责任意识不强,害怕承担责任
大学生是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尤其是独生子女。在过去的生活中,他们得到家庭、学校、社会众多的照料和保护,没有机会为自己的言行承担结果,也缺乏机会做出关于自身的重要决策。毕业季到来,学生意识到找工作是自己的事,一旦做出选择就会影响深远,因害怕做出错误的选择,从而拖延、避免甚至拒绝做出决定。
(五)比较的心理现象
比较是社会判断的核心过程。学生在做出选择的过程中,会自发、自觉地进行社会比较。社会比较会带来威胁效应。大学生在做决定的过程中,虽然以自己想要做什么为主要选择标准,但是难免会受到同学工作的收入、福利待遇、社会地位、发展前景等的影响,尤其是身边有这样的人存在时,这种比较会更加明显,也更容易引起困扰。
(六)个体面临困难时的应对策略
当个体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例如解决问题、自我增强、自我提升来处理困扰时,个体会从中成长,明确目标,增强自信心,勇于、敢于承担责任,从而做出选择。如果个体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例如回避、发泄、拖延等,反而增加了压力,降低了自我效能感,更难做出决定。
三、“选择困难”心理现象的应对
(一)全面的自我提升
学生恐惧做出选择,实际上是缺乏自信、自我效能感偏低的表现。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从内外两方面全面提升个人素养。一方面,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充分储备。另一方面是心理品质的提升。乐观、自信、韧性、自我效能感等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个体成功应对工作生活的基础。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要抓住一切机会进行自我提升。
(二)认R自我,明确目标
哈佛大学关于目标的研究指出,有清晰且长远目标,并能坚持不懈的人才更可能成为社会各界的精英。大学生需要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特点、优势,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坚持不懈。个体目标越明确,面临选择时才更容易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不会轻易从众,也不会轻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实践中成长
实践是最好的试金石。实践不仅能检验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技能,而且能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岗位、工作、职业的过程和意义,反思自己的行为及感受,从而能够做出更加适合自己的决定。家庭、学校、社会应该在广泛的层面上给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四)合理运用周围环境
比较的心理现象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关键是如何运用比较,和什么样的人进行比较,如何看待比较的结果。例如,同样是上行比较,对有的人会是“威胁效应”,对有的人会形成“可能自我”表征,从而提升自我价值感。
二、原因探究
面对严重的厌学现象,我们只有对对厌学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到根源,才能对症下药。
学生的厌学,有客观原因,也有其内在的心理原因。
客观原因涉及考试制度,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方面,还有家庭教育环境、社区教育环境、社会大环境及大众传媒等方面的消极影响。而其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学生内在的心理因素起决定作用。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学生的厌学,突出一个“厌”字,“厌”是一种心理状态:厌烦、厌倦、讨厌。这种心理现象的产生往往是由其它心理因素造成的,具体说来,一般有如下几种:
(一),兴趣转移
兴趣是动机的重要因素,她能引人注意,调动人的好奇心,促使人喜爱从事某项活动。而人的兴趣又易于产生干扰,导致转移。思想成熟的人自控能力强,能自觉地排除干扰,保持兴趣的持久稳定。而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其兴趣的显著特点是动摇性,只要干扰因素强烈,就会发生转移。厌学的学生大多数是将兴趣由学习转移到其它事情上去了。
改革开放的社会,市场经济的大潮,五光十色的生活,对青少年学生产生了巨大而多样的诱惑,由于他们思想不成熟,理智不健全,选择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往往被许多消极因素所吸引,所迷惑,从而抛弃学业,迷恋享乐,甚至走入歧途。
从兴趣转移的对象来看,厌学的学生大多迷恋游戏、录像、上网,有些本来热爱学习的学生由于迷恋上了电脑游戏后,逐渐荒废了学业;而那些黄色书刊影像则更毒害学生,使他们轻者精神萎靡不振,重者打架斗殴,违法乱纪。学生的兴趣一旦由学习转为社会不良活动后,不仅对学习不感兴趣,反而讨厌学习、反抗学习。
兴趣转移的原因,除了自制力不强外,还有其它心理因素,游戏录相疯狂刺激,新奇变幻,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
(二),动机缺失
当学生对学习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任何需求的时候,他们是不可能热爱学习的。动机缺失是导致厌学的重要原因。其中有两个层次的因素,浅层因素是无动机,即对学习没有需求欲,因而没有动机来启动学习,而贪玩好动的天性主宰了他们的学习生活。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通过老师逼、家长压,他们也能完成学习任务。深层的因素则是负动机,这部分学生对学习有认识,但其看法是消极的,甚至是错误的,他们从家庭或者社会那里接受了某些错误思想,认为读书是苦差事,读书无大用,没有读书照样可以做生意赚大钱。那些文化水平不高又做个体生意且财源茂盛的家长们,往往在不经意间误导了自己的孩子,促使孩子厌学而追求享乐。负动机的反作用力非常大,她能持久而强劲地推动学生逃避学习,老师的苦口婆心、老师的软硬兼施、老师的循循善诱,往往被抵消,“启而不发”者大有人在。
(三),学习无望
对学习悲观失望,毫无信心的学生,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一部分学生,曾经努力过,也曾经洒过汗水,但无论怎么奋斗,仍然常常失败,很少甚至没有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一次次的失败,无情地击碎了他们的进取心,促使他们对此作出了不正确的归因,认为自己天生愚笨,能力不强,智力底下,不是学习的材料,因而主动地放弃了努力,举起了白旗。这便是典型的习得性失助感现象。
也有一部分学生,同样努力过,也曾经取得过自认为可以的成绩,但是往往不如他人,因而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长期被老师忽视,便逐渐丧失了自尊心,变得破罐子破摔起来。我们有些学校的教学管理,常常违背教育规律,初一新生入学就分快慢班,将学生过早地分成等级。学生心理本来就不成熟,这样做,无形中伤害了他们稚嫩的心灵。分在慢班的学生,往往自认为是三等公民,低人一等,在学校生活中抬不起头来,许多学生便慢慢泯灭了自尊。这便形成了习得性失尊感的学生群体。
失助感与失尊感均是“习”得的,不是天生的,是经过无数次的训练、无数次的打击以后慢慢养成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在厌学群体中,此类学生占了很大的比重。
(四)、情感饥渴
有些学生由于家庭变故,父母离异,情感孤独,缺乏温暖,于是便常常寻求情感补偿,而学习本是辛苦的事,是很难起到情感补偿作用的,因而他们往往广交朋友,追求刺激,以从其它渠道获得心理满足来弥补家庭情感的残缺,这同样易导致厌学现象的发生。这些学生广交朋友,常常不辨良莠,哥儿们义气十足,容易受不良因素诱惑,导致厌学甚至辍学。有一周姓女生,父母离婚,同父亲生活在一起,而其父终日忙于生意,无暇顾及小女,于是该生在社会上结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小青年,过早地谈情说爱,常常夜不归家,最终造成逃学、出走的恶果。
许多事例表明,父母离异,其子女情感残缺;家庭变故(父或母亡),其子女情感孤僻;家教粗暴,其子女情感压抑。这些都可以说是学生厌学的导火线。
追求情感平衡,是人的正常心理,但是把握不当,则容易出现偏差,发生不良行为,产生不良后果。
(五),恨屋及乌
爱屋及乌的心理较常见,恨屋及乌的心理也存在。在学习过程中,既有“亲其师,信其道”的积极情感迁移,也有“恨其师,厌其道”的消极情感迁移。
人的情感是可以迁移的,爱一个人,包括他的优点、他的缺点,甚至他的派生物;恨一个人,既恨他的缺点,也恨他的优点。甚至包括他的派生物。这种情感迁移与发散,如果调控不当,常常会产生负作用。由于一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某些失误或不足,造成部分学生对他们产生反感,并可能由此而影响学科的教学。学生由于某种原因对某位教师不满,往往对他讲课也不感兴趣,严重的对该学科也不感兴趣。学生的情感容易延伸与发散,不善于控制与收缩,其结果常常运用惩罚自己(不学习该学科或者故意不学好)的手段来反抗教师。笔者曾接触过一位姓张的学生,因迟到几次,语文老师当众批评了他,他便心存不满,发展到后来拒绝认真听讲,不完成作文练习,最后语文学习一落千丈。这位张姓学生之所以变得厌学语文就是“恨屋及乌”的心理作怪。“恨屋及乌”的心理的产生与学生对学习目的认识有关。一部分学生存在幼稚的认识,认为学习是为了老师好,你得罪人了我,我就不帮你学,让你评不了优、得不了奖,认为不学就可以报复老师。当然也与老师的业务素质有关,那些专业底子薄、教学水平低、师德素质差的教师,往往不能树立良好的威信,同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
(六)、物极必反
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学生的学习心理也是如此。过重的学业负担,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劳,导致厌倦而厌学。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重压下,社会与家庭将负担交给学校,学校将压力付给教师,而教师则将负担转嫁给学生,于是便产生了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拼命延长课时,加班加点,学生从早学到晚,双休日也不得休息。此外,各种资料五花八门,各种考试名目繁多,有些评价简单而残酷:如写错一个字,罚抄500遍等。学习象沉重的大山,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他们没有品尝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真味,有的是苦海无边的酸楚。
过高的期望值与功利意识也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厌学。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于是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当孩子达不到标准时,便采取不正当的措施,有些孩子能够忍受,有些孩子干脆“死猪不怕开水烫”,反正达不到要求,索性放弃追求。中国青年报曾报道,安徽省铜陵市一中高一女生肖,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一直优秀,进入高中后成绩有所下降,父母寄予厚望,采取加压措施,结果该生不堪学习和家庭重压而离家出走。
有些家长的功利思想特别严重,一是虚荣心,邻居的孩子或者同学、同事的孩子比自己孩子成绩好,心理不平衡,便拼命要求孩子争气,二是成人化,强化孩子的大人意识,要求他们按成人的思想来对待学习,什么搞好学习将来就能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等。事实上,这些功利思想的强化,很难产生预期的效果,孩子们往往不仅不买帐,反而麻木不仁,甚至产生厌倦心理。因为他们的心理并没有成熟到大人的地步,是不可能按照成人的思想来生活的,欲速则不达。
三、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
掌握了学生厌学的心理规律,我们就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矫正,针对不同的心理现象,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促使学生由厌学转化为乐学。
第一,引起注意。对于兴趣转移的学生,要将他们的兴趣再转移到学习上来,必须着力强化学生对学习的有意注意。
1、转变观念,淡化“苦味”。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这种观点当然不错。于是许多老师抱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信条不放,一方面强化苦观,常念苦经,大讲特讲“头悬梁,锥刺股”等;另一方面常作苦事,倡导苦干,用时间加汗水的方法来推进学习活动。于是过重的课业负担令学生苦不堪言。这样,他们对学习哪能产生兴趣呢?以苦为乐,恐怕大部分学生做不到,表现的往往是以苦为恨。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倡导轻松愉快的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如此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改进教法,激发兴趣。引起学生注意事物,往往体现新奇性、形象性、矛盾性、变化性、对比性等特点,它们刺激人的感官,会引起人的兴趣与关注,进而接近、了解未知事物,解决新问题。因此,教学时,我们要采取丰富多样的方法,设置各种巧妙的情景,不断呈现事物的这些特性,努力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
第二,激发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学生们是在各种各样的动机的驱使下产生学习行为的。没有动机或者负动机是不可能产生学习行为的。动机的激发,可采取内部动机开启与外部动机诱导相结合的方法,注意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强化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知识价值的认识。动机的发展要靠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发展感、争取社会地位感来推动,要靠期望、竞争、评价来保证,其中远大的理想(包括人生观、价值观)则起决定作用。
第三,成功强化。成功可起到正强化作用,经常给学生呈现愉快的刺激,有助于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防止习得性失助感与失尊感的产生。
1、创设成功机会,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表现的机会,以扬其所长,抑其所短,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不佳而厌学的学生更应如此。
2、降低学习目标,低起点、慢步子、分层次是使不同类型的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途经。低目标,学生易达到,就能察觉到自身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帮助学生确立自我参照标准,促使学生从自身变化中认同自己的成功。
4、及时奖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奖励是愉快的刺激,她能增加个体积极反应发生的概率。对于学习者来说,成功便是最好的奖励;而对于教育者来说,学习者的成功是结果,本身不是评价,如果视之不见,漠不关心,那么很可能会熄灭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故仍需要奖励,当然要以精神鼓励为主,如此,能使学生心理获得积极的满足感与自豪感。
第四,情感补偿。情感教育的剂,也是化解厌学心理的良药。古语有“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之说,讲的是“爱屋及乌”的情感效应。学生热爱老师,往往会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学习中来,似乎觉得不学好就对不住关心爱护自己的老师。而对于那些情感饥渴者,教师更应付出无私的爱,并且要想办法建设班集体这一温暖的家庭,让他们生活在情感丰富的学习生活中,这种情感场具有巨大的磁力,会紧紧吸引住学生,使他们不至于寻找不正规的情感补偿。
一、风险的特性
所谓“风险”,从主观的角度看,风险是损失的不确定性;从客观的角度看,风险是给定情况下一定时期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间的差异。风险的两个基本特征是不确定性和损失。
根据风险的基本特征,在处理项目的风险时,量化不确定的程度和每个风险相当的损失程度。量化的重点,可以放在信息系统项目发展方向、指标选择和风险类项等几个方面。
二、风险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的风险管理是贯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系列管理步骤,使项目的风险得到合理的控制。风险管理的步骤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计、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监控四个阶段。
试图规避所有风险会造成项目资源的严重浪费,而忽视风险的存在,则大大增加了项目失败的可能性。取得两者之间的平衡就是风险管理的目标。
三、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就是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分析出可能发生的问题。在识别风险的过程中,应注意区分直接风险和间接风险。直接风险是我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控制的风险,而间接风险则是我们无法控制的风险。信息系统项目的风险一般有资源风险、规模风险、相关性风险、管理风险和技术风险几大类。
四、风险估计
风险估计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估计风险发生的概率,另一个是估计风险发生时所产生的影响。在信息系统项目中,如果对风险进行准确的定量估计很困难时,可以对风险的各种情况设定权值,再以权值进行定量的计算分析。风险估计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 建立风险清单
风险清单是关键的风险预测管理工具,风险清单中应列出风险名称、类别、概率及该风险所产生的影响。举例如下:
风险发生的概率可以按以下标准进行量化:
(1) 高可能性P>=70%
(2) 中可能性30%
(3) 不可能P
风险的影响是指当预料的结果发生时可能会对项目产生的冲击,其量化评价可以从性质、范围和时间等方面考虑,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 低度影响I=1,轻微的,项目可以承受;
(2) 中度影响I=2,严重的,影响项目的成本、进度;
(3) 高度影响I=4,灾难性的,直接影响项目的成败。
按照上面的假设,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风险清单:
第二步 风险评估
在获得了风险的基本数据后,需要为每个风险计算风险值,对风险进行进一步的分析。风险值 = 概率 × 影响值。风险值越大,风险的等级就越高。通过进一步完善上面的表格,可以得到下表:
将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结合起来,可以得到风险值矩阵。
高影响并且中高可能性的风险以及中度影响且有高度可能性的风险(阴影部分),则应当引起更多注意。将计算的风险值与风险矩阵对比,可以判断风险是否需要管理。
第三步 风险划分
量化分析后,对已经确定需要进行管理的风险进行优先级的划分。可以定义一个高优先级列表,从1级风险中选择一个子集。风险管理必须把精力集中在这种最重要的风险子集上。同时,可以把风险进行分类,同类的风险可能需要相似的处理方法。
五、风险管理策略
风险管理策略包括损失控制、风险规避、风险转移三种。
损失控制就是有意识地采取行动防止或减少风险的发生以及所造成的经济和社会损失,可以分为防损和减损两种方法。防损是指在风险发生之前为了减少可能引发损失的各种因素而采取的措施。减损是指在风险发生之后防止损失扩大的措施。
风险规避就是把风险置于信息系统项目范围之外,比如缩小项目目标的范围,减少系统功能,或者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方案。
关键词:遂昌电力局;城乡统筹;传帮带
Key words: Suichang power bureau; rural and urba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ChuanBangDai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6-0120-01
1遂昌电力局“电力握手城乡区域共建”工作简介
1.1 遂昌电力局“电力握手城乡区域共建”推进方案原则上,此次的“电力握手城乡区域共建”活动要有机的结合遂昌电力局与遂昌县妙高镇团委的团建特点,尊重结对双方的意愿,坚持从实际出发。要充分的发挥遂昌电力局在人才、信息、管理、物资等方面的优势,帮助和带动妙高镇基层团组织建设,同时妙高镇也积极为遂昌局开展联谊活动提供场地、人员等保障,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城乡携手的良好局面。结对双方通过互相沟通,了解双方所长和所需,制订共建方案,引导双方互帮、互学、互惠、互促,达到双向融合互动。
本次活动按照“一团一品”的要求,根据市局团委的“九个一批”的内容,坚持党建带团建,以活跃基层团员青年文化为着力点,以团活动覆盖全体团员青年为目标,切实提高基层团工作能力,提高自身内在力,提高服务青年水平,扎实推进试点工作的开展,助推妙高镇基层团建工作。
1.2 遂昌电力局“电力握手城乡区域共建”工作效果在本次的活动中,遂昌电力局把当好参谋助手作为共建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深入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情况,把许多新理念、新知识带到了乡镇,为乡镇团建提供了许多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
遂昌电力局充分发挥专业特长,深入基层开展富有专业特色服务活动,为基层团员青年解决了一些实际难题。通过电顾问,遂昌电力局与一批“好青年”结对,积极开展电力春风“助企惠农”服务活动,全力保障“好青年”创业生产用电。为“好青年”创业提高全方位的电力便捷服务,送政策、送实惠,为投资办厂的“好青年”提供用电优化方案,节约用电成本,并提供免费线路、工器具检查等帮助,发挥专业特长,解决实际难题。
总之,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各共建单位团组织的活力;增进了各单位团员青年的交流;形成一股比、学、赶、超的积极上进的工作、学习氛围;提升了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遂昌电力局“传帮带”现象分析
2.1 统筹城乡发展思想的体现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和城市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要实现农村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要推动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因此,必须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以及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从理论上来看,遂昌县电力局相比较遂昌县妙高镇在人才、信息、管理、物资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而妙高镇在场地、人力和环境方面有自己的优势。通过“电力握手城乡区域共建”,遂昌县电力局可以与妙高镇共享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从实际来看,通过这次“传帮带”活动,遂昌县电力局确实为妙高镇的发展带来了实际的好处。通过与一批“好青年”结对,开展的电力春风“助企惠农”服务活动,对于保障妙高镇青年创业者的供电和用电成本的节约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遂昌县电力局还结合团县委培训计划,积极主动地为亟需帮助的“好青年”电工培训免费提供场地和师资力量,可以有效地帮助妙高镇解决一部分青年就业问题。
总之,遂昌电力局的“传帮带”体现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同时该活动的开展确实也在实际上带动了城乡的统筹发展。
2.2 创新基层团组织建设的表现基层团组织是团的工作和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共青团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它担负着直接联系、凝聚和组织青年的重要职责,承担着团结教育青年的历史重任。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活跃基层共青团工作,是共青团完成各项任务的根本保证。
首先,遂昌电力局这次的“传帮带”活动体现了创新基层团组织的活动方式。遂昌电力局的团组织和乡镇团组织联合,通过一系列颇有成效的活动带动了城乡团组织的协同发展,是对基层团组织活动方式的一种大胆创新。其次,遂昌电力局这次的“传帮带”活动创新了基层团组织的发展方式。基层团组织除了不断地自我提高之外,还可以通过与其他的团组织联合,通过优势互补,带动各个联合组织一起发展。最后,遂昌电力局这次的“传帮带”活动创新了基层团组织的发展方向。基层团组织的发展方向不仅应该是搞好团务工作,同时还应该和当地实际相结合,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
总之,遂昌电力局的这次“传帮带”活动不仅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思想的体现,还是创新基层团组织建设的表现。该活动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带动妙高镇的发展上,而且还体现在拓宽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为加快城乡合作、缩小城乡差距提供了另一种可供借鉴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赵保佑.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与科学评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1观察指标
痊愈:上腹部疼痛、饱胀、嗳气等上消化道不适症状消失。好转:各种不适症状明显减轻,需经过他人提醒或特别关注才感觉到症状的存在。无效:症状缓解不明显,影响日常生活。不良情绪通过治疗期间SDS、SAS评分的改变进行比较。两组观察周期均为6周。
1.2统计处理
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V2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比较
研究组失访6例,37例完成观察,对照组失访8例,35例完成观察。研究组痊愈11例,好转20例,无效6例,有效率83.78%。对照组痊愈10例,好转16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4.28%。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2=0.98,P>0.05)。
2.2两组SDS、S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SDS、S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DS、SAS评分均在第3周、第6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认为FD的主要机制有HP感染、胃肠动力障碍、内脏感觉异常、胃肠激素改变、精神因素等,因此治疗FD也应该综合考虑患者患病的多种因素。近年来随着对FD认识的深入,FD做为一种身心疾病,精神因素在其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逐渐被临床重视。研究表明FD患者存在较多的疑病、癔症样表现及抑郁焦虑症状,在遇到困难应激时倾向于使用不成熟及神经症性的心理防御方式。而异常的精神情绪刺激,通过脑-肠轴的双向调节作用于胃肠道靶器官,使胃肠道运动、感觉、分泌和免疫功能发生变化,引起异常的脑肠肽反应,从而表现为功能性胃肠病。临床研究表明,对FD患者联合使用抗抑郁药后,患者的消化道症状改善更为明显,并能提高其生活质量。这也说明精神因素是FD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行信息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实际当中,通信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还存在较多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通信项目工程的投资效益,增大了通信信息工程项目的投资风险。所以强化通信信息工程项目的管理与控制是现代通信企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对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与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相应的解决措施并使之得到有效防范。
一、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与控制的特征
(一)资金成本大、涉及范围大
很多通信工程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人,并且涉及非常广泛的范围,若是相关部门和行业间没有实现协调运行,就会对工作效率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浪费大量投人资金,可见严格管理通信工程项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新技术应用较多
通信工程项目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由于其具有非常高的技术要求,所以无法避免有非常大的技术风险存在,进而大幅增加了风险的不确定外界因素。由于通信工程项目对专业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所以只有具备一定专业水平的工程人员才能够从事项目管理工作。
(三)具有较多不确定因素
实际当中工作人员、装备、环境等众多因素都会严重影响通信工程项目的运行,所以为了实现对各个环节问题的控制、为项目的有序实现提供保障,应当对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机调动、有效协调。(四)项目进度影响因素较多。由于通信工程项目具有涉及领域广的特点,所以通信工程项目的进度会受到很多不可预见外界因素的影响1[]。
二、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与控制中的问题
(一)项目管理人员风险管理与控制意识不强
现阶段我国很多通信行业工作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还没有建立,并且对于相关知识也缺乏必要的了解。很多管理人员无法有效的判断遇到的风险,更无法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解决风险问题,这种情况下项目遭受的损失是无法想象的。
(二)缺乏健全的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呈井喷之势,但是还缺乏一套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一些通信项目的风险管理制度并未建立,管理控制活动主要是通过相关技术人员平时工作经验实现,这样就会使管理活动严重脱离于实际情况,管理成效也会大打折扣oz[](三)风险管理服务组织专业程度低现阶段专业的项目风险管理服务结构还没有在我国建立,相应的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责一般也不会覆盖通信公司的工程项目中或者监管力度不够。所以造成风险管理中缺乏清晰地管理分工、责任落实不到位等诸多问题。
三、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措施
(一)风险识别
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就是进行隐藏风险因素的识别、风险类型的区分,然后就是分析判断项目受到风险的不良影响,并且仔细记录风险程度高的情况。一般来说风险识别环节的参与人员包括通信工程项目的所有管理人员、工作人员,这对于全面有效的识别潜在风险是非常必要的。由于项目各个环节都存在风险并逐渐显露于项目运行过程中,只有各个环节工作人员具有识别风险的能力,才能够克服风险的不确定性、潜在性、随机性,有效地将其挖掘出来。这样企业就能够实现快速准确识别初始暴露的风险,并通过高校、快速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进而实现对风险和风险损失的规避和控制,最终为项目正常运行提供保证。
(二)分析项目风险因素
实际当中很多风险都会对通信工程项目运行造成影响,其中包括项目决策风险、技术风险、合同模糊风险、经济风险、政治风险。所以在管理通信项目风险的过程中,应当对风险类型进行有效区分,并对风险诱导因素进行全面深人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控制风险。另外,在风险分析的过程中,分析的内容不仅是风险可能产生的危害,还包括产生风险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源上实现对风险的预防,风险带来的损失才能够得到有效降低,进而实现提升项目效益的目的。
(三)完善项目风险对策
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制定应当出现风险的措施。一方面,应当对风险进行准确识别并深人分析引起项目风险的原因,然后依据分析结构进行对策的制定。实际当中风险管理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策的合理性,因此需要及时总结制定对策并对风险可能造成项目的损失程度进行预测,这样不仅能够为将来的风险管理提供参照,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项目进行中可能出现的新风险。
(四)强化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
通信工程项目的技术人员应当有效掌握新技术、新知识,进而适应不断增长的技能水平要求。进人新世纪以来通信技术迅速更新,企业要想构建核心竞争力就应当为技术人员提供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的条件,这样才能够使他们能够以先进的管理经验、较高的技术水平适应通信信息项目管理的岗位要求,这样企业才能够更上社会发展的步伐so[]
四、结语
通信信息工程的有序运行对于社会生产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通信企业应当强化对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活动,通过有效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项目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水平,进而为通信信息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程燕.论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信息系统工程,2015,(09):48.
[中图分类号] G633.5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8602
高中地理新课标要求高中学生具备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笔者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从地理图像中获取信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所以,笔者通过测试卷对高中生地理图像信息能力进行调查,以期通过本调查,探索出学生地理图像信息能力的现状及制约学生从图像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因素,在今后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探索出有效方法,提升学生的图像信息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基于地理图像有效信息获取能力所需的必要条件的数据分析
为了了解高中生地理图像信息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笔者按照地理图像有效信息获取能力所需的必要条件,就获取信息的角度、读图视角的变换、抓关键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读图提取信息的规范性、提取信息的全面性,从学生的角度设计了测试卷。从图2中可以看出,所有测试者在信息的全面性的项目中得分率为88.2%,占比最高,而在获取信息的角度、抓准关键信息、获取信息的规范性三项得分率都偏低,分别为47.4%、44.1%和28.9%。
1.获取地理信息的角度的合理性与充分性
同一图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获取信息,从而测试学生能否找准解决问题的角度,能否多角度思考来获取有效信息,最终解决问题。笔者提供“局部太阳系示意图”,该图蕴含的地理信息可以从多角度获取,由此来检测学生能否多角度思考来获取有效信息,最终解决问题。首先通过第1题了解学生能否在获取有效信息后
正确解决问题,进而通过第2题了解其获取信息角度的多少(多个角度对应一个信息的获得)。第1题的正确率为65.1%,说明大部分学生能够获取有效信息,最终解决问题。从第2题的正确率发现,只有29.6%的学生能从3个角度获取信息,其他学生获取信息的角度较少或存在错误,说明学生获取信息的角度存在不准或欠缺的情况。整体表明,学生在“获取地理信息的角度”方面得分率仅为47.4%。
2.读图视角的合理性
不同视角下的地理图像,要求学生读图过程中进行视角变换,为解Q问题提供不同的路径;如果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性地变化视角看图,就能适当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准确度,甚至能化繁为简。通过不同视角的图像,测试学生能否通过正确变换视角看图来获取有效信息。笔者通过第3题,提供一组地球自转及光照示意图,学生可以通过光照图判读出各地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节气和日期等相关信息。学生必须通过变换俯视角度和侧视角度这一途径来阅读这组图,才能获取有效信息。第3题的正确率为63.2%,说明大部分学生能有效变换俯视和侧视角度来获取有效信息。其余的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可能为不能有效变换俯视和侧视角度来看图或基础知识存在漏洞。
3.抓关键信息的能力
多图组合和图文关联型的试题,信息量较大,测试学生能否在短时间内迅速抓住细节的最关键、最典型的信息。第4、第5题题干文字材料中蕴含关键信息,这一信息直接影响读图效果;题中有两个柱状图[我国某水库年内逐月入库水量、月均水位(水库海拔)],两图提供的是不同方面的信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信息量大。第4题需要学生能直接从图中获取关键信息,从而解决相关问题,问题设置较简单,能检测出学生直接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第4题的正确率为59.2%,说明学生直接从图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较弱。第5题需要学生判断该水库的位置可能在哪里,该判断需要依据一条关键的信息来得到,该问题的正确率仅为28.9%,说明学生找不出关键信息,不能理性分析,从而导致判读出错。整体表明,学生在“抓关键信息的能力”方面得分率为44.1%,由此可见学生抓关键信息的能力欠缺。
4.思维能力
(1)通过“旧图”新情境,测试学生是否存在思维定式。这里所说的思维定式是指学生在通过地理图像提取信息的过程中,根据平时训练所积累的思维模式经验和教训摸索出的规律,利用比较固定的模式化了的思维路线去提取信息。在问题设置条件稳定的情况下,这种思维定式可以使学生应用已经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但当情境发生变化时,学生的思维不随之变化,提取的信息就会不全面或不准确。笔者提供等压线分布示意图,此图的背景底图较简单(为经纬网),对于学生来讲较熟悉,很容易令学生按固有的设问“想当然”地获取信息来解决问题,而忽视设问中新情境条件下存在的有效信息。该题正确率仅为42.1%,说明多数学生有可能因为思维定式,没有置身新情境读图获取信息。
(2)对比思维。通过在图中呈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相近或相反的地理事象,测试学生能否通过对比,围绕其本质寻找异同点,科学地搜集各种信息材料,不被枝节现象或局部问题所迷惑,不因为表面上的相似而忽略实质上的不同。笔者提供某地区部分港口分布示意图,图中有四个港口,检测学生对比思维能力。该题正确率为68.4%,说明大多数学生能通过对比分析,找出a港口解冻日期比其他港口晚的主要因素。
(3)动态思维。动态思维是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来改变自己的思维程序、思维方向,对事物进行调整、控制,从而达到思维的优化。笔者以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考查学生的动态思维能力。该题正确率为76.3%,说明大多数学生能根据地理环境的变化推测其变化的主导因素,动态思维能力较强。
整体分析,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的得分率为62.3%,说明学生整体思维能力较强。
5.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抽象的地理原理或规律示意图,测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的地理事象需要学生发挥空间想象力去学习、理解,需要学生对地理事物空间结构很好地进行再造想象,所以凭借地图(甚至无图),测试学生再造想象能力。比如区时的计算、等高线判断河流流向等。笔者提供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示意图,要求学生根据地球运动方向、地球倾斜方向及位置,再造想象出地球在甲乙丙丁四位置时的姿势,并由此想象出光照图最终进行判断。该题正确率不足60%,说明多数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足,需要提高。
6.获取信息的规范性
通过提供承载信息单一的地理图像,设置简单的问题及干扰选项,能测试出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规范性。笔者提供某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图,问题都是可以通过直接读图获取信息来解决的,但是需要学生更细致地读图才能判断准确。另外,我将正确答案设在最后面,只有学生读图习惯正确,才会不被前三个貌似正确的选项所迷惑。该题的正确率为38.2%,说明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规范性存在较严重的问题。笔者提供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问题中给出的解题信息是两个形式一样的气温、降水坐标图,学生由于图形形式的一致性再加之读图习惯不好,很容易掉进“陷阱”,忽视“坐标图的坐标刻度差异”,从而忽视了两地降水。该题的正确率仅为19.7%,说明学生由于读图获取信息的不规范性,可能忽视“坐标图的坐标刻度差异”,从而忽视了两地降水,导致错误。整体分析,学生在“读图获取信息的规范性”方面得分率很低,为28.9%,说明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规范性很差。
7.信息的全面性
肢解信息,变换位置,多位隐藏,互相干扰。笔者在题干中提供我国某地区典型植物示意图,题肢中呈现各地自然地理h境景观图,地理信息较分散,提取信息的难度加大,需要学生进行整合分析。该题的正确率为88.2%,说明大多数学生能全面获取信息。
二、不同类型地理图像影响下学生获取信息的现状分析
不同类型图像题目的得分情况不同,本测试卷利用5种类型的地理图像题来测试学生获取信息的情况,以此分析出不同类型的地理图像对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影响。从图3中可以看到,地理统计图的题目得分率最低,景观图题目得分率最高。
由于测试的时间和内容有限,不能涉及所有地理图像,从调查数据发现,学生更容易从常见的、地理信息显性化的图像中获取有效信息,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地理图像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对其要素进行组合与分解,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能够举一反三。
三、结论
1.高中生地理图像信息能力的现状
学生基于地理图像获取信息的规范性很差,获取地理信息的角度较少或不准确,抓不准关键信息或信息不全面,空间想象能力不强,思维能力尤其是对比思维和动态思维能力整体较强,但存在较严重的思维定式。学生善于阅读地理示意图、分布图和景观图,更容易从常见的、地理信息显性化的图像中获取有效信息。
2.影响高中生地理图像信息能力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