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6 23:27:5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县域经济汇报材料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该县牢固树立“项目兴产业,项目增实力,项目促发展”的思想,坚持精力向项目集中、资源向项目汇集、政策向项目倾斜,围绕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培育壮大龙头骨干企业,着力推进投资额大、关联度高、有较大带动力和影响力的大项目,以项目突破带动工业突破,做到了项目不断档、投入不停步。“十五”以来,全县共实施了235项重点项目,投资总额达到50亿以上,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县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2%和20%。
二、发展园区经济促突破
园区是工业突破的平台。隆尧县按照“成片开发、集聚发展”的原则,依托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和城镇建设,重点抓了东方食品城、石膏工业园和科技实业园三个园区。目前东方食品城已建成区面积已达6平方公里,入驻各类食品加工及配套企业60多家,年转化小麦180万吨,被评为国家第一批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环境优美镇”。石膏工业园已经入驻精深加工企业50多家,年产石膏粉100万吨、石膏大板3000万平米,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石膏系列制品生产基地,被确定为河北省新型建材工业基地。
三、强力开放招商促突破
招商是发展工业的突破口。该县坚持“借力发展、招商兴县”的理念,发挥区位、产业、品牌和资源优势,瞄准发达地区,实施定向招商、登门招商、以商引商。跟踪大企业、大集团和跨国公司的发展战略和投资动向,锁定招商对象,主招大客商,突破大项目,重点引进基地型、龙头型项目。突出企业招商主体作用,鼓励优势骨干企业开展对外合资合作,引进大公司、大财团、大品牌的生产基地,发展基地型经济。“十五”以来,全县累计实际利用外资9150万美元,引进内资13亿元,日本日清、台湾统一、吉林红嘴、浙江龙大等一批知名企业先后落户隆尧开展合资合作。
四、培育特色产业促突破
产业是工业突破的载体。该县牢固树立“特色就是优势”的理念,立足隆尧产业基础和实际,围绕基地搞加工、围绕市场搞对接、围绕产品搞延伸、围绕品牌搞联合,大力发展食品、建材、机械制品、纺织服装四大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档次,加速产业集聚,形成了“四业腾飞”的发展格局。全县年方便面生产能力150万吨,年产水泥330万吨、年石膏开采规模200万吨,年产阀门10万吨,年纺纱规模15万锭,成为中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基地、华北重要的建材工业基地、北方知名的阀门制造基地和新兴的纺织加工基地。去年,四大特色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到全县工业总量的40%以上。
五、壮碰业群体促突破
近年来,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打造经济强县、旅游大县、文化名县、生态宜居县为目标,坚持走“立足特色、打造强县”的路子,全力扶持壮大石材、石膏、金银花、罐头、手套五大产业,县域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县完成gdp148.6亿元,是的2.2倍,年递增19.3%;三次产业比由的18:51:31调整到13.5:48.5:38;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6.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亿元,分别是的3倍和3.1倍;地方财政收入3.6亿元,是的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80元,分别是的2倍和1.97倍。
二、县域经济发展主要做法
(一)突出统筹城乡,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们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发展为目标,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走出了一条独具平邑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一是抓好特色基地建设。以实施“百万农户致富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林果、瓜菜、中药材、畜牧四大特色产业的区域化、规模化发展,引导农民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以果品、畜牧、中药材加工为重点,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全县市级龙头企业达到27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76家,农业合作组织发展到595个。三是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水电路气医学”等条件进一步改善,完成了59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改造中低产田1万亩,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到69.2%,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2%,农村60%以上的户通上了有线电视,全县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格局进一步形成。四是努力提高农民持续增收能力。充分发挥农广校、电大职业中专、劳动技校等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培训阵地作用,抓好“阳光”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和新型农民科技创业培训,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素质高的新型农民。
(二)突出项目拉动,着力发展新型工业经济。坚持以招商引资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不断加快骨干企业培植,壮大产业集群,促进了新型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是抓好大项目。坚持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扩张经济总量、增强发展后劲的战略举措来抓,使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呈现出开工项目多、投资规模大、建设进度快的良好态势。二是抓好大产业。积极改变过去产业雷同、“小而全”的发展格局,立足资源、区位等优势,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大胆进行体制创新、产品创新、科技创新,形成了市场容量广、科技含量高、比较优势明显的支柱产业。目前已经形成石材、石膏、罐头3个销售收入过20亿元产业,水泥、机械、建安、金银花4个销售收入过5亿元产业,造纸、黄金、发电、食品、针织服装5个销售收入过亿元产业。三是抓好大载体。以省级经济开发区为龙头,规划建设了“一区两城一带”,形成了特色鲜明、产业集聚、效益初步显现的工业平台。经济开发区已成为税源的重要增长地;国际石材城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石材加工贸易区之一;地方罐头城是集加工、展销、质检、仓储、物流、供热、污水处理等于一体的“中国(地方)国际罐头城”;石膏工业带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石膏板生产基地。
(三)突出旅游带动,大力繁荣现代服务业。以创建省级旅游经济强县为目标,充分发挥蒙山主峰这一旅游资源的品牌效应,全力打造蒙山寿星、自然博物馆、九间棚、地质公园等旅游亮点,形成了融养生长寿游、科普文化游、生态农业游、工业游于一体的大旅游格局。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发展大的亮点,被评为“山东最具竞争力旅游强县”,蒙山景区、天宇自然博物馆被评为“山东最具竞争力景区”,全年接待游客210万人次,增长27%。大力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商贸流通业,改善城乡消费环境,全县营业面积万平方米以上的超市达到9家,便民连锁店发展到600多家,连锁供应的农资已占全县市场份额的90%以上,成为首批在全省推广的典型。城区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和农民人均生活用房分别达到30平方米和2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67元,比增加1431元,年递增11%。
(四)突出城镇化建设,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立足建设现代化城市,坚持“大手笔规划、高标准建设、市场化运作”,积极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大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一年一变化、两年大变样”。县城实施“南扩西延东进”战略,完成了新一轮总体规划,将城市定位为临沂西部次中心城市、区域性工贸中心城市,到县城人 口达到30万,建成“西山东水中间城”的城市框架。
三、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我县县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但与省、市实现经济大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有一定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较小,人均占有水平低。二是财政压力较大,保运转和搞建设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三是对外开放的水平较低,招商引资的层次不高。四是社会建设任务繁重,发展社会事业、完善保障体系等方面还需要做大量工作,社会稳定、计划生育、节能减排等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
四、县域经济发展思路
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中心,牢牢抓住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这条主线,以打造鲁南地区经济强县、全国知名的旅游大县、古今文化相辉映的文化名县、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县“四县”为目标,突出工业发展、农民增收、旅游开发、城市建设、民生保障五个重点,实施项目带动,政策推动,城乡互动,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为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新平邑而努力奋斗!
五、下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一)继续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着力膨胀工业经济实力。一是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按照培育壮大优势产业的要求,利用好省、市的扶持政策,以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产业升级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罐头、石膏、石材、手套加工、金银花五大产业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的区域化布局,集群化发展。着力支持50家产业重点企业,带动整个产业集群的提升壮大。同时,积极培育机械制造、化工、针织等具备一定规模的产业,推动其尽快做大做强。二要打造大企业。重点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过10亿元、利税过亿元的骨干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关联企业集中、协作配套紧密、规模效应显著的产业集群,积极参与鲁南经济带工业领域的合作与竞争,在鲁南经济带工业发展中抢占“制高点”。三要培植新产业。坚持把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和节能环保作为提升工业经济发展内涵的重要环节,努力推动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骨干企业技术创新为主导,不断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升级步伐,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着力做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和新能源的文章,引导企业搞好节能科技攻关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利用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严格落实国家节能环保政策,不折不扣地完成降低万元gdp能耗等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四是提升发展平台。按照布局合理、产业聚集、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进一步提升“一区两城一带”规划建设水平。五要扩大对外开放水平。着力扶持和引导现有企业扩大出口规模,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不断调整出口企业项目和品种,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进一步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使更多的平邑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一、医疗保险基金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公务员医疗补助资金,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07年以来,注册科在县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开发兴县、工业富县、园区强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围绕工作职责下工夫,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严把市场准入关,依法登记。
截止到11月底,共登记注册各类企业××户,其中:内资企业××户,私营企业××户,合伙企业××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户,外资企业××户。2007年新注册企业××户,变更××户,注销××户,核准企业名称××户。其中:冠市级名称12户,省级名称5个。在登记工作中,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严格审批程序,对涉及前置审批的企业作到政件齐全,不随意增加或减少前置审批项目,重点抓好危险化学品、网吧、烟花爆竹、民爆器材、餐饮娱乐及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安全等高危行业的市场准入,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认真做好年检工作。3月底,完成了全县个体工商户的验照贴花工作,实检××户。在企业年检中,依照新的《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企业年度检验办法》的要求,加大年检力度,特别是对高危企业,重点审查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注册资本是否到位,前置手续是否过期。共年检企业××户。通过年检,共查处抽逃资金案××起,罚款××万元,为××户企业办理登记事项变更手续。
三、抓服务,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真正做到便民、利民,为县域经济发展做贡献。
1、认真落实“一审一核”制,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凡是手续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的,予以当场核准发照。
2、实行标准化、敞开式、“零距离”服务,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在2006年度企业年检中,我们上门年检××户,上门年检率达98%,并积极与市局外资科联系,为11户外资企业实行集中年检。一年来共接待群众咨询××余人次,协助职能部门查档××起。
3、提前介入项目工作,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一区七园”的目标,出台了“固安县工商局关于支持‘一区七园’建设的协调实施意见”,成立了协调小组对列入县园区的重点项目,我们责成专人负责,积极做好协调服务,同时积极开展送法上门活动,先后为县工业园区及乡镇园区讲解公司法三次,从而有效地减少了企业注册登记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4、认真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截止截止目前,全县共为××名下岗职工免费办理了营业执照,累计减免各项规费××万元。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实行扶上马,送一程。
5、坚持“扶上马,送一程”的全程服务理念,引导辖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通过媒体设立专栏,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并印发宣传材料必发放到农民手中,并实行了预约服务、上门服务、跟踪服务、限时办结服务、延时办公服务的”五项服务”制度,为农民申请登记合作社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截止目前,我局共办理民专业合作社××个,成员总数××人。
四、扎实做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
在做好企业登记书式档案管理,完善登记台账,前置审批台账,下岗职工再就业台账等的基础上,我们按照市局的要求对企业档案进行扫描工作,实现了企业档案数据化管理,依照《档案查询和披露企业信息规定》,本着谁检查、谁录入,谁登记、谁录入,谁处罚、谁录入的原则,积极与相关科室、分局联系,确保录入信息真实、准确、完整、有效,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全县不断深入开展,作为参学单位之一的国家统计局__调查队,在县委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结合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总队长骆飞同志前不久在__召开的全省畜牧业调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在深入学习实践活动中,紧紧围绕“推进科学调查,服务科学发展”的主题,始终着眼于完成国家统计局布置的、地方党委政府交办的、社会各界委托的三大任务,努力搞好为单位部门、为党政领导决策和为社会公众等三大项服务。
一是全队参与,切实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调研活动。随着第二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我县开展以来,国家统计局__调查队全队积极响应和参与全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第一阶段的学习调研阶段中,克服自身机构小、人员少不利于营造氛围的弱点,积极主动跟县发改委实行联动,在自身全队积极开展学习的基础上,定期跟发改委联系,积极参加发改委举办的学习实践活动,积极向县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和第五指导小组汇报活动进展、学习实践成果。调查队把指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着力突出实践特色,制定并依照《国家统计局__调查队开展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和《国家统计局__调查队参加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工作要点》,圆满地完成了学习调研阶段的各项任务,并如期启动了解放思想大讨论。
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实践中着眼于着眼于完成国家统计局布置的、地方党委政府交办的、社会各界委托的三大任务,努力搞好为单位部门、为党政领导决策和为社会公众等三大项服务。国家统计局__调查队作为国家统计局直属派驻机构,依法实行独立调查、独立上报。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国家统计局__调查队在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中,结合全队机构人员配置、调查业务工作,以及我县县情实际,始终着眼于完成三大项任务、搞好三大项服务,即完成国家统计局布置的、地方党委政府交办的、社会各界委托的各项任务,搞好为单位部门、为党政领导、为社会公众/:请记住我站域名/服务。`
科学调查,系于数据质量,系于基层调查数据。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调查队围绕着自身承担的农村住户调查、农业生产类调查、农产品价格与中间消耗调查、贫困监测、主要畜禽监测和退耕还林监测等六大调查监测任务,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质保量的完成国家统计局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布置和交办的任务,同时与多部门积极交流合作,完成单位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委托的民意调查等工作任务。在四月上、中旬,全队学习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之中,同时承办了全省畜牧业调查工作会议,期间县委常委、副县长高亳洲陪同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总队长骆飞同志看望了全队,并听取了汇报。骆飞同志和高亳洲同志对全队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要求全队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开拓创新调查队系统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渠道。
调查队系统从地方统计局单独列出而成为国家统计局垂直管理体系,专门的机构和专职的人员,对特定指标数据进行动态调查监测,目的是向国家相关部门提供真实的决策依据。为单位部门、为党政领导和为社会公众服务是调查队的职责所在。但由于直属国家统计局,县队服务区域经济的渠道不多、能力不强。这也是国家统计局__调查队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被列出的作为突出要解决的问题,为此,调查队为了疏通服务县域经济的渠道,增强服务县域经济能力,切实履行为单位部门、党政领导和社会公众服务的职责,决定创办落实科学发展观新载体的内部交流材料——《__调查》,及时刊登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的各种反馈信息和县队调查的调查监测动态与成果,主送各乡镇,抄送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在县队重点调研课题上,全队根据我县县域县情,结合国家统计局重点典型调查监测的要求,县调查队针对我县宜渔淡水面积居全国第二、全省第一的现状,深入到县水产局以及各乡镇、各有关水产养殖单位和渔民,对我县的水产养殖业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专题报告——《关于促进__水域养殖现状与发展方向的调查与研究》,并将进一步修改完善,上报国家统计局和安徽调查总队,以便为上级主管部门开展对我县的典型性监测调查。
丁义安:总的感觉是全省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时期。“十一五”期间全省非公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6.9%,其中2009年比上年增长18.2%,2009年全省非公企业12.07万户,个体经营户122.92万户。今年前8月,全省非公经济企业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20%以上。
非公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在加快。2009年第二、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县域工业区发展到180多个,聚集了中小企业、非公企业十万多户,从业人员103.9万人,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从2005年的44.7%提升到2009年的51.6%。
非公经济的创新能力增强了。目前全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技术有2600多个,科技型中小企业产生品牌产品6个,中国驰名商标两个,陕西省名牌产品205个,全国名牌重点企业43个。
记者: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您如何评价目前陕西非公经济与东、中部之间的距离?
丁义安: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也深切地感到,与发达地区相比,我省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发展还有相当差距。从数量来看表现为“两少一小”,企业数量少、骨干企业少、经济总量小;从发展水平来看表现为“两低一弱”,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科技含量低、企业竞争力弱。以国家已公布的2D08年的数据来比较,我省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8个百分点,比浙江低22.8个百分点,甚至低于周边大多省份,如河南为60%,重庆57%、山西55%、四川52%。2008年我省县均法人中小企业数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43%,仅是浙江的14%,也低于毗邻的河南、山西、内蒙古、四川、重庆等省区市。
记者:陕西的人文优势、资源优势和科技优势是很多省份所不及的,产生当前的差距,您觉得影响陕西非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丁义安:制约和影响我省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发展的因素,从各市汇报交流和反映的情况看,除了其自身先天不足、整体素质不高、发展后劲不足外,主要还表现在: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门思想不够解放,不能放手发展非公经济,工作上措施不得力,责任落实不到位,影响了发展;二是政策落实不到位。近年来,中央、省上陆续出台了~系列有关发展中小企业、非公经济的法规政策,但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出现“玻璃门”、“中梗阻”现象,导致好政策也难以落到实处。三是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上市后备企业少,培育力度不够,直接上市融资步子慢。四是涉企服务水平低。有些部门仍然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吃拿卡要”问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切实加以研究和解决。
记者:面对当前新形势和新机遇,陕西非公经济发展的主攻目标是什么?
丁义安:在《陕西省非公经济发展报告》中提出:争取经过三到五年努力,使陕西非公经济在总量和质量上取得跨越式发展。到“十二五”末,全省中小企业数达到147万户,年均新增2万户;从业人员达到787万人,其中吸纳农民就业超过500万人,年均新增就业岗位20万个;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5%,为陕西富民强省作出新贡献。
记者:下一步,政府在促进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快速发展方面,有哪些思路?
丁义安:我感觉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工作涉及面广,但手段不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找准工作着力点和突破口,不断研究新思路、新举措,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促进全省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必须从乡镇企业的模式、概念中跳出来。尽管各级中小企业局的底子是乡镇企业,但原来的乡镇企业越来越多地转变成非公经济,从这个意义上讲,“促进”是促进中小企业,是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关于工作思路,具体讲,今后的工作就是要坚持“三强化、三着力、三突破”,坚持不懈,一抓几年,抓出成效。
全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行风评议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后,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要求,根据县优化办的部署,扎实开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行风评议活动,认真查摆问题,采取措施,转变干部职工工作作风,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广泛宣传,深入发动。我局对开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行风评议活动十分重视,x月xx日就成立了以局长xxx同志为组长、党组书记xxx、纪检组长xxx为副组长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行风评议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实施方案。x月xx日,召开了全局干部职工参加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行风评议动员大会,会上局长xxx同志作了《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优良服务》的主题报告,把开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风评议活动和财政局的实际相结合,从开展活动的意义、内容、要求,讲到工作纪律、工作作风,很细,也很具体。并提出了工作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一是组织纪律松散的问题。极少数的干部职工在上班时间打开电脑看股市、玩游戏的现象;二是服务态度问题。极个别的同志在来信来访接待上不热情,解答不认真;三是工作责任心问题。个别同志工作责任心不强,对工作采取拖,实在拖不过就糊;四是办事效率问题。个别股室对局里布置的工作不按要求及时完成,办事效率不高。还存在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方面做得不够。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制度,加强督查的有力措施,在该局干部职工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行风评议活动重大意义的认识,树立了人人都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相关人的责任感,整个评议活动开展得实实在在。
1、全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我局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和突破口,按照“注重培育、重点申报、有计划分批次推进”的工作布局,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我们对全县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重点是对1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了贴身跟踪服务。通过摸底,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备选库,一企一策、分类指导、分阶段督促落实,稳步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工作。2013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4家。彻底改变了我县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难、申报少、认定少的“一难二少”局面。高新技术企业报备本身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和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尽快拿到一块高新技术企业这一金字招牌已成为我县企业家们的共识。
与此同时,新登记备案高新技术产品4种,分别是荣氏工业的“新型A1级蛭石防火阻燃板材”、中柏科技的“硫铝酸美防火板”、湖北荆玻石英建材有限公司的“人造石英石装饰板材”、福鑫公司的“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至此,我县登记备案高新技术产品已达到10种。
2、圆满完成科技进步“国考”
2013年是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工作年。根据上级要求,我们认真组织迎接科技进步国考。结合县域工作实际,详实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组织领导,明确考核内容,落实责任分工,严格责任要求,有序推进科技进步考核工作。
为保证考核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严肃性,我们提请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亲任组长、相关单位和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的科技进步考核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具体指挥协调了本次考核工作,确保了指标数据详实准确,证明材料丰富有力,汇报材料特色鲜明。
科技管理工作者则不分白天黑夜,对照考核任务分解表,认真整理收集的各项指标数据,把考核工作与推动全县科技进步和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结合起来,坚持了正确的政绩观,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态度,确保提交的各项指标规范、真实与准确。认真总结了我县近两年在推动科技进步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效。
科技部反馈的信息表明,我县已顺利通过2011―2012两年科技进步国考,这也是沙洋县连续第七次顺利通过科技进步国考。
二、攻克两个难点,拓宽科技工作路径
1、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认定登记
我们积极组织企业开展科技成果鉴定、申报和推广应用工作。登记省级科技成果3件,其中一件获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这是我县科技成果首度获得省级嘉奖。为加强技术市场管理,提高技术合同认定登记质量,我们一是加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培训,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培训学习,掌握业务技能。二是加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宣传,深入重点企事业单位,加强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宣传,使企业及有关事业单位了解政策,熟悉相关业务程序,加快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办理流程、技术合同登记工作人员保密制度、档案保密制度等,促进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制度化。新登记技术合同额9000万元。四是专利申请在起点很低的情况下迅速起步,获得较快增长;知识产权培训和保护工作也逐渐规范。
2、努力完成招商引资工作任务
县政府安排我局招商引资任务6000万元,为不折不扣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局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招商引资工作,并安排专人、拨出专门经费开展此项工作。
通过参加“千名科技精英进荆门进千企”活动,促成楚小鸭公司与武汉惠仔商行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即开即食小包装肉制品加工、肉鸭新品繁育和肉鸭无嬉水养殖”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项目现已完成全部投资并正式投产,并与华农大合作,开展肉鸭新品繁育技术攻关。再一次实现了我县项目建设从签约到投产的“百日速度”。
三、催生两个亮点,发散科技工作效能
1、科技项目申报获得重大突破
我们深入规模企业进行了调研,宣传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政策、省市科技项目政策;宣传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的重要意义;了解企业科技发展现状、技术难题。在此基础上,征集遴选科技项目100余个,建成了较为完整的科技项目索引库。
我们紧紧抓住今年省级科技项目竞争性遴选的机遇,攻坚克难,想方设法包装项目。组织洪森等质效较高的企业向国家、省申报4个类别,共9个项目,其中省重大科技专项4个,省科技支撑计划3个,国家、省富民强县计划1个,国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1个。另外,向荆门市申报7个科技引导计划项目。
2、政产学研合作不断迈向深入
1、生产增速稳步回升
从工业增速运行轨迹看,元月份仅增长6.4%,一季度探底回升,二季度在15%左右盘整企稳,三季度以来进一步加速,11月当月回升至27%。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224.84亿元,增长17.8%,高于全国7.5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完成增加值4600亿元,增长18%左右。
2、经济效益持续改善
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收入13235.1亿元,增长17.4%;税金697.6亿元,增长21.5%,较上半年、三季度分别提高14.5、5.6个百分点;利润675.8亿元,增长10.4%,扭转前三季度持续下降局面。亏损企业亏损额81.4亿元,下降28.2%。“两项资金”上升13.9%,升幅明显回落。
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工业内部结构持续改善,轻工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1―11月增长24.4%,快于重工业增速7.2个百分点,轻重工业结构调整为31.1∶68.9。“千亿工程”产业进一步壮大,汽车、食品、电子信息、纺织产业在严峻形势下保持快速增长,对全省工业增长形成有力支撑。高新技术产业保持较快增长,预计高出全省工业增速2个百分点。产品结构不断改善,汽车产销双双突破百万辆,乘用车比重达到49.5%;光缆、显示器、手机、数码相机、服装、白酒、船舶等重点产品产量大幅提升,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达到80%以上。节能减排成效突出,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能耗0.43吨标煤,同比下降12.9%。
4、工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工业投入特别是技术改造投入力度加大。1―11月,湖北省完成工业投资2509.75亿元,增长26.9%。其中技术改造完成投资1168.8亿元,增长44.8%,新开工项目5508个,同比增长52.7%。富士康、神龙二厂、东风自主品牌、新冶钢460、鄂钢宽厚板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投产,为工业发展积蓄了后劲。
5、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县域经济继续强劲发展,前三季度,湖北省县域生产总值增长13.4%,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1―11月,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3.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1.3%,分别高于全省4.3、11.6、12.1和2.4个百分点。中小企业成长步伐加快,1―8月,全省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13户,预计全年增加1800户;非公有工业保持快速发展,1―11月完成产值7333.7 亿元,增长27.7%,高于全省增速11.3个百分点。随着县域经济、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区域增长格局发生积极变化,12个市州工业增速超过20%,规模块头较小的市州工业明显提速,基础较为薄弱的黄冈、咸宁等9个市增速超过24%。
二、2009年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成效显著
1、精心组织企业生产,全力以赴保工业增长
年初面对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保工业就是保增长、保大局,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的政策措施。湖北省经信委按照“抓早、抓紧、抓实”的原则,坚持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促年,切实加强工业生产的组织协调。及时下发《关于做好一季度全省工业经济运行工作的紧急通知》,组织企业节日加班生产,督促企业提高开工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前下达工业生产调度、产业集群发展等专项资金。强化形势的跟踪监测,在坚持月度分析、季度例会的基础上,迅速启动了50户重点企业旬报制度,及时发现并研究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苗头性问题。及时召开季度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各级政府和部门深入企业调研督导,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加强经济运行调节,针对年初工业生产增速急剧下滑、用电需求大幅萎缩的形势,在督促发电企业衔接煤源、确保重点合同基数的前提下,加大电力发供用三方协调力度,有效扩大了工业用电需求。随着下半年经济形势好转及枯水期到来,经信委高度重视要素保障工作,及早谋划,积极应对,先后四次召开组煤保电专题会议,组织专班到山西、河南等产煤省及铁道部和有关路局争取电煤资源及运力。对火力电厂实行“以煤定发”的奖罚办法,进一步调动电厂组煤的积极性;提早制定外购电预案,争取到近30亿千瓦时的外购电支持。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及时启动电力应急预案,搞好电力发供用综合平衡。此外,加强工业应急协调,扎实做好甲型流感抗病毒药物疫苗生产储备工作。
2、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扶持汽车、钢铁、石化、纺织、食品等支柱产业,加强光电子、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培育,推动了“千亿产业工程”发展。参与并组织了全省电子信息、钢铁、建材、石化、纺织等重点产业调整振兴方案的编制工作。做好重大项目策划,编制了湖北省技术改造导向计划,对今明两年的技改项目进行筛选和评估,建立了全省工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库,规划项目2815项。加强重点技改项目的调度管理,加快组织实施一批重点技改项目,确保了全省技改投资的快速增长。加大国家项目资金对接力度,共争取到国家安排各类项目302项,总投资302.84亿元,补助资金14.42亿元。其中在鄂央企重大技改项目补助资金6.76亿元,地方企业技术改造切块资金4亿元,重大技术专项1.28亿元,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补助资金9000万元。此外,积极汇报并争取工信部出台支持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若干意见。认真筹备第五届中国・湖北产学研合作暨创业投资项目洽谈会,提高办会层次、规模和影响,产生了积极效果。
3、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富士康、武汉芯片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1353工程”,突出扶持11家重点企业和30家自主创新中小企业。积极推进“两化”融合,组织武重等企业申报国家“两化”融合试点,实施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加快重点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组织中小企业开展信息化培训,促进了湖北全省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和各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加快推进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设,湖北省直部门业务网实现了互联互通,市州电子政务有序推进。制定出台湖北省农村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促进了农村信息资源整合。加强全省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建立网络和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工作制度,确保了全省电子政务网络信息安全。坚持依法行政,促进了无线电管理工作发展。
4、大力实施成长工程,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
严格落实成长工程工作目标责任制,通过动态管理、督促核查、定期通报等措施,有力推动了中小企业的成长。突出抓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争取国家979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入股参与省级再担保平台建设,着手开展全省金融性担保机构设立与变更行政许可工作。截至9月底,全省备案的118家担保机构累计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264.4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0.8%。积极推进银企对接合作,仅全省银企合作促进会议签订贷款协议159亿元。积极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和《湖北省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认真受理和严肃查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加重企业负担的各类案件,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5、扶持壮大县域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坚持“一主三化”方针,不断推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协调各项政策落实。按照湖北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和要求,组织2008年县域经济发展考核。精心组织筹备分别在黄冈、荆门召开的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和县域经济现场会,在全省上下产生积极反响;以产业集群为抓手,加强对重点产业集群及县域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培育和指导,用好产业集群专项和20亿元县域专项资金,有力支持了县域经济发展。加大贫困地区县域经济支持力度,组织编制了7个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经济发展专项规划。
6、扎实开展大企业直通车服务,着力支持企业开拓市场
坚持把服务企业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举措,积极搭建大企业直通车网络服务系统,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对155户重点企业开展直通车服务,先后为武重、武钢、白云边、兴发集团等一批企业协调解决了实际困难和问题。坚持以产品湖北省内循环为突破口,支持省内重点企业开展互利合作、稳定和扩大生产。根据湖北省委、省政府部署,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武钢产品省内循环的意见》,组织武钢与7家重点企业及十堰等市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认真筹备召开武钢现场办公会,先后组织了武钢与省内300家企业、分区域专场、重点工程项目等系列供需对接活动,去年武钢省内钢材销量已达642.83万吨,同比增长18.9%。研究出台了支持东风汽车公司发展的政策意见,组织筹备支持东风公司发展现场会,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组织东风公司汽车下乡、汽车产品供需对接会等系列活动。
三、2010年紧抓调结构“牛鼻子”带动全面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逐步趋稳和国内经济回升向好,2010年宏观经济形势会总体好于去年。我国工业经济顶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工业品市场需求和价格逐渐回升,各方面信心明显增强。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揽子计划还将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将继续发挥。“后危机时代”是经济转型、产业创新的发展良机,中央刺激消费的政策导向有利于湖北内生型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中部崛起以及省委、省政府“两圈一带”战略和重点产业调整振兴方案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沿海产业转移步伐加快等,为湖北工业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突出的科教人才和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也为我们发展新兴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但同时要看到,国际国内经济发展仍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明年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仍然复杂。全球需求依然不足,金融领域风险尚未消除,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比较脆弱;出口形势依然严峻,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后劲乏力,部分领域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国内经济回升的基础不牢固、内生动力不足。湖北省工业经济虽然回升较快,但产业层次偏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等深层次问题进一步凸显,同时还面临大宗产品价格波动、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生产要素趋紧等困难和压力。这要求经信委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更加扎实务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努力促进全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10年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入实施工业兴省战略,把速度与质量、效益、后劲结合起来,把抓大工业、大企业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县域经济结合起来,着力调结构,着力推转型,着力促融合,着力壮规模,扎实抓好结构调整、要素保障、技术改造、“两化”融合、节能减排、市场主体培育、县域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全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左右,技改投资增长15%以上,县域GDP增长高于11%,县域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6%,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5%,新增规模以上企业800家。围绕以上目标,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经济运行组织调节,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虽然当前全省工业经济稳步回升,但尚未全面复苏,要牢固树立“工业第一、企业老大”的理念,围绕提升产业规模和竞争力,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组织协调,巩固应对危机成果。一是加强经济运行预测预警预控。密切跟踪金融危机引发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变化,健全经济运行监测网络和预警预测体系,加大能源资源、大宗产品、生产要素市场供需及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测力度,防范和化解苗头性问题和行业风险。坚持月度分析、季度例会制度,研究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引导和指导。二是强化煤电运综合协调。当前煤电供应异常紧张,明年煤电供应紧平衡可能趋于常态。千方百计保障重要要素供给是明年工作重大任务。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各方责任,大力组织电煤资源,争取产煤省和有关铁路局的支持,落实好电煤重点合同。推进煤电长效机制建立,督促电厂加大储煤能力建设。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搞好电力发供用综合平衡。有序推进电力大用户多边交易试点。三是加强经济效益目标考核。随着经济形势好转,大宗产品、工业原材料价格趋于上涨,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突出抓好亏损大户的扭亏增盈,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成本消耗,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企业减少亏损、扩大盈利。四是继续以产品省内循环为抓手,大力支持武钢、东风公司等企业开拓市场。积极鼓励和引导消费,抓好家电、汽车下乡、汽车及家电以旧换新等政策落实,将扩内需政策转化为生产力,切实增强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五是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完善全省工业系统应急体系,搞好医药等应急物资的生产储备,有效应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发性事件。
2、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坚持在发展中调结构,以调整促发展,围绕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这一主线和自主创新这一中心环节,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加快传统产业调整振兴。全面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方案,进一步落实配套措施,确保规划顺利实施。深入推进“千亿产业工程”,壮大产业规模,推动汽车、钢铁、石化、食品、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向更高目标跨越,力争纺织行业过千亿。加快发展船舶、数控机床、专用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制造等装备制造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加快技术改造和创新。编制好《2010年全省技术改造导向计划》,搞好技改项目的策划、储备,建立完善重点项目库。大力争取国家技改专项资金支持,突出抓好100个重点技改项目建设,加快实施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核高基和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突出抓好嵌入式高效复合纺纱等一批能突破传统产业发展瓶颈的共性、关键技术项目。加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力度,扶持建设一批省级和国家级技术中心、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产业中试基地。精心谋划第六届产学研洽谈会,加速推进新型显示器、二维条码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不断提升合作的层次和水平。三是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按照“突出特色、拓展领域、优化平台、聚群发展”的要求,组织编制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和专项规划,推动光电子、生物、新能源与环保、消费电子、新材料、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围绕软件、信息服务、智能传感、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策划启动一批研发、产业化和市场化推广重大专项工程。大力支持武汉综合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工信部授牌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抓好技术支撑、创业服务、投融资、公共服务、信息情报、人才引进等六大平台建设,促进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四是促进生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物流、电子商务等生产业,促进企业提高效率和竞争力。五是做好品牌质量工作。以品牌、标准、服务和效益为重点,强化工业生产全过程管理体系,推进标准化生产,切实加强工业生产质量管理。围绕工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及产业规模壮大和竞争力提升,精心组织编制“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3、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促进“两化”融合进程
充分履行工业和信息化管理职能,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一是加快信息产业发展。加快实施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方案,突出抓好富士康、武汉芯片等重大项目的达产及产业链延伸。加快实施二维条码、无线宽带、安防工程、LCOS光引擎、软件等五大科技专项,加大电子节能和光伏产业项目策划、招商引资力度,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增长。二是搞好信息化推广工作。进一步完善省级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立完善平台的管理和运维体制,扩大省电子政务网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和城市社区信息化工作。三是推进“两化”融合试点。研究制定湖北省信息化建设政策、标准和规范,进一步扩大信息技术在改造传统产业、控制能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应用,抓好试点,典型示范,总结推广。在企业层面,围绕产品研发设计、过程控制、企业管理、物流市场、人力资源开发、新兴产业和技术改造等七个环节,选择50户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的试点示范,引导企业加快信息化步伐,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在行业层面,推介各行业信息化的典型案例,支持推广应用行业共用信息技术。继续在冶金、汽车、机械、化工、建材等行业实施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进一步提升制造业信息化水平。按照“管好频率、管好站台、管好秩序”的要求,加强无线电频率资源的统一管理,加大无线电监测和干扰查处力度,推进无线电新业务开展。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跨部门协调机制,确保全省电子政务网络信息安全。
4、强化对企业协调服务,促进市场主体培育
坚持大型企业做大做强、中型企业转型发展、小型企业加快成长的思路,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加大扶持力度,推动“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向“梯队培育计划”转变。一是深入推进大企业直通车服务。建立大企业直通车网络服务系统,完善工作机制,特别是要建立服务企业的快速反应机制和日常协调机制,及时、快捷地为155户大企业搞好服务。建立和落实考评督察制度,不断提高服务工作质量和水平。二是加快培育龙头企业。研究制定龙头企业培育计划,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把兼并重组和扶优扶强有机结合,支持一批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做强做大。引导生产型企业与资源型、科研型、商贸型等企业纵向和横向整合,增强综合竞争力,形成一批营业收入过百亿、千亿的大公司、大集团。三是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研究出台相应政策文件,协调金融、财税、社保等部门落实好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成长工程,在抓好“小进规”企业培育的同时,选择一批成长型中小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打造一批营业收入过5亿、10亿元的“小巨人”企业。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抓好信用担保和再担保体系建设,积极协调各地增资入股省级担保平台,不断增强各级担保机构的担保服务能力和资本金实力。继续加大金融机构协调力度,推动银企对接会贷款项目的落实。四是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突出抓好宜昌三峡全通、东风本田扩产等110个重点工业增长点项目的跟踪服务,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项目配套、产业链延伸和生产要素保障等问题,推动项目顺利实施和早日投产。
5、加快壮大县域经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在××电视台黄金时间播放,社会影响良好。我局从策划、编稿、采点、拍摄,前后耗时_个月时间。二是制作了一个职能服务幻灯片。在政风行风评议工作中,我局制作了《红盾在县域经济发展中闪光》的专题幻灯片,向来访的、受邀的各级领导、行评监督员、企业界人士等,全面反映工商部门各项服务举措和成效,得到了好评。三是办好了一个门户网站。我们认真做好了××县工商局门户网站的信息,全年登发各类信息___条,受到××县政务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的好评。省工商局门户网站、××市工商局门户网站也转发了我局大量的新闻信息。四是开辟了专题报道。行评期间,我们在《××周刊》、《××日报》开辟了两个行评专版,做到了图文并茂。奥运期间,我们在××日报开辟了平安奥运专题报道,将查处侵犯奥运标志行动和开展兴奋剂专项整治进行联合报道,图文兼备。同时,我们与××日报沟通,借《社会广角》专栏,反映工商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全年采编稿件近__篇。五是配置了四台专业设备。为了加大宣传力度,我局添置了数码照相机、摄录机、录音笔、投影机等宣传设备,为新闻采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多年来,由于局(馆)经费紧张等历史原因,档案局绝大部分职工长期在外整理档案兼业务指导,自行创收,形成了自由散漫、管理松散的机关管理机制,致使档案局(馆)的自身建设长年荒废,职能丧失,严重损害了部门形象。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通过加强教育、统一思想,认真贯彻档案法律法规等措施,集体研究决定将全员收回,严格按照党和政府赋予的工作职能按股室职能定岗定责,按照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依法治档、履职兴档,一举彻底扭转了多年来长期难以改变的机关管理机制。
二、积极争取领导重视,为档案事业发展创造条件并提供各项保障
(一)、争取资金,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通过积极向县委、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汇报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三年来共争取资金40余万元,大大改善了档案保管和办公条件。
(二)、争取政策,着力提高档案工作的社会地位。近三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规定和办法。如《**县档案达标升级奖励标准规定》、《关于印发**县政府公开信息送交暂行办法的通知》、《关于认真做好“三农”档案工作的通知》、《**县档案馆接收档案暂行办法》等。
(三)、争取职数,着力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档案局历年只设一正一副两个职数,通过积极争取,开始设一正三副四个职数,同时增加两个非领导职数。在档案局批准为新一轮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后,开始面向全省招录了一名公务员。
三、在全恩施州基础条件最差的条件下,**县档案馆率先在全州荣升为国家三级综合档案馆
前,**县档案馆无论从硬件基础,还是从业务历史欠账等各个方面在与全州八县市比较都是最差和最落后的,通过盘清家底,找准差距,严格对照国家档案局《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办法》的标准,举全局之力,发扬克难奋进、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和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精神。虽经一波三折,最终于今年9月以77.8的高分顺利通过了国家三级馆的验收,成为我州第一家国家级综合档案馆。
四、强化安全管理,受到省委、省政府办公厅通报表彰
高度重视档案安全管理,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着手安全管理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强化干部职工安全重于泰山的责任意识。在今年6月的全省综合档案馆安全大检查中荣获90分的高分并受到省委、省政府办公厅的通报表彰。
五、狠抓全县档案法制化、规范化建设,使全县档案工作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狠抓档案业务暨岗位培训工作。在平常的业务指导中就注重将业务规范和档案达标升级与业务培训相结合。今年10月又在全县举办了一期档案业务暨岗位培训班。有116人参加,全员均获得了省级档案岗位资格证书。
(二)、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努力推进各单位和重点工程项目及“三农”档案的指导、监督、管理工作进程。截止现在全县有42个单位的档案室达到省二级规范化管理标准;有4个单位档案室达省一级;有6个单位机关档案室晋升为省特级。目前全县有三个乡镇机关档案室达到省二级,全县205个行政村档案达到“五有”标准的已超过50%。对全县省、州、县三级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档案登记和上报工作。对全县20多个重点项目工程档案进行了验收,充分发挥了档案事业在全县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三)、组织执法专班,每年依法对全县各个科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重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检查或抽查,对各单位存在的问题填写档案行政执法通知书,督促进行整改,有效促进了全县依法治档工作的开展。
六、注重档案信息的编研、开发和利用,积极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