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就业论文

就业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7-25 23:50:0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就业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就业论文

篇1

随着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的召开,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与改革的决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中央为高职教育确立的办学指导方针。随着高校扩招后毕业生高峰的到来,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增多和国家对高职学校有关政策的倾斜,导致每年的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而每年新增就业岗位数却与毕业生人不成比例,这就使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要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非常不容易,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由此,在高职院校大力开展就业指导就变得十分必要,而且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的兴衰存亡。因此,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在实践中摸索、完善一套适合高职教育的就业指导体系,就成为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项紧迫而现实的课题。

一、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现状

1.认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虽然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尽管多数高职院校意识到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但对一些重要问题的认识尚未到位,一是对就业指导与专业教学、招生、学校长远规划等工作之间的关系缺乏深人的认识;二是对就业指导的管理、指导和服务三项职能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到位。对上述两个重大关系的认识缺失,制约着就业指导工作职能的充分发挥。

2.就业指导的方法和手段上较为单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较为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大会“灌输”,即召开“毕业生就业动员会”和“就业形势报告会”,而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同时由于缺乏对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变化趋势的了解,加之高校就业部门尚未实现从“等米下锅”到“找米下锅”的信息搜集方式的转变,因信息来源分散致使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3.就业指导的机构建设和队伍有待专业化

尽管目前我国大学的组织体制中,专门设立了毕业生工作的机构,但这些机构很难代替就业指导的职能,事实上目前高校毕业生工作机构由于忙于应付大量的与就业有关的事务性工作,难以有固定时间和精力来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而且由于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无论是在占有信息方面,还是在知识储备方面均难以达到,就业指导应有的效果。

4、信息技术的使用效率巫待提高根据网络调查,高职院校目前基本都已经建立了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但因为网站建设的时间较短,缺乏专业的维护人员,部分就业信息网的功能过于简单或有些功能根本无法使用,且内容更新不及时,显得陈旧、脱节,有应付之嫌;部分就业信息网没有建立相关链接或链接无效,联通性较差;部分就业信息网的“在线答疑”栏目只有提问不见回答,形同虚设,这些都使,得就业信息网的效能得不到充分发挥。部分院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就业信息网的作用,没有重视就业信息网在学生和用人单位中宣传、推广工作,导致网站的点击率不,也影响了就业信息网的使用效率。

5、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未能及时跟上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在最近几年获得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实践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干实践工作的需要,高职院校也开展了一些理论研究工作,但是,由于我国整个高职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理论探索还远远跟不上工作实践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现状缺乏深度的调查研究,使就业指导政策的预见性和针对性不强;二是对当代高职学生职业意识和能力发展状况缺乏系统的研究,使就业指导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三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人才的要求、高职学生就业的特点和规律以及高职学生就业原则和政策保障等方面缺乏理论研究,使就业指导工作得不到系统的理论指导。总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着眼于高职实际的理论研究大多初级而零散,还没有建立起系统的、有自身特色的高职生就业指导理论框架。

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内容

职业指导是一定社会组织帮助人们走上职业道路的各种措施体系的总称,是对将要就业的学生和职业岗位不适应的已就业者的学力、智力、体力、个人性格、经历、志向以及家庭与社会环境等各种条件全面进行分析与了解,然后根据社会职业需要情况作出职业方面的建议,使其能够选择合适的职业和胜任工作,从而较好地完成个人职业定向的过程。因此指导学生依据个人志趣选择职业,是职业指导的根本目的。具体说,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内容应该包括三大方面:职业知识教育、职业诊断与职业选择、职业安排。

三、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对策与建议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作为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除了具有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职业,并进而实现“充分就业”的功能之外,还应具有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等作用。同时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职业和社会的了解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教育过程的长效性和对象的全员性等特点,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贯穿于学生从人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之中。

2、准确定位,建立协调、高效的就业指导运行机制

高职院校首先应从思想认识上下手,处理好就业指导与招生、培养、发展规划等相关工作之间的关系,着力提高就业指导与学校其他工作之间的联通性;处理好就业指导内部三项工作职能之间的关系,将指导职能置于首要地位来加以发展。此外,高职院校还要从机构和人员上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机制建:应完善校、系级就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机制,使系级领导小组发挥更大作用;应兼顾专职、专兼职、兼职三支队伍的建设,特别是要加大专职人员的培训力度,以提升就业指导的专业化水平;应深人推进就业指导“全员化”工程,提升全体教职员工对就业指导工作的理解,争取他们更多的支持。

3、统筹规划,提高就业指导体系的系统性

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有自身的工作范畴、规律和模式,又与学科及专业建设、教学与课程改革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不开。高职院校应立足高职教育实际,根据就业指导课程、专题讲座、个别与团体咨询、专项竞赛、社团活动等各种形式在系统中的位置,综合考虑各自的优点和缺点,相应地对各种形式开设时间的早晚、长短和内容的侧重点作出科学的安排。应使就业指导从关注“出口”转向专注“过程”,使学生及早做好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心理、知识和技能准备。此外,应把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重视人生观、价值观对职业选择和成长道路的指引作用,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加强择业观、职业道德和成才道路等方面的教育。

4、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

高职院校应从师资、教材、实施和教研等几方面强化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坚持“两条腿走路”,在加强校内专职教师引进和培训力度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聘请经验丰富、专业精深的校外专家来校兼课;根据高职教育的实际和高职学生的特点,编写出在内容和体例上都适合高职教育的教林学校有关部门要规范操作管理,把好教材选用、教学大纲和计划制订、课程考核和教学督导等环节,提高教学效果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就业指导课程教研室,并由教研室牵头开展集体备课等相关教学研究活动。

5.改革就业指导模式,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就业指导模式改革要坚持“就业导向”和“能力导向”,立足高职学生就业的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和能力,及自我职业发展的能力。一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素质和特点,改革现有教学模式,采取灵活多样、吸引力强的指导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要实现从“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的转变,增强互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进来;三要加大实践类指导的比例,使学生能力有实质性的提高;四要重视就业心理辅导环节,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和自我心理调控能力。

6、充分利用网络、短信平台等现代技术,提高就业指导的工作效率

高职院校应增加资金和人员投入,优化网络就业指导的硬件建设,配备高素质的网络就业指导人才。同时,应加强教育、引导力度,促进网络就业指导的普及,培养学生参与网络就业指导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其利用网络应聘的习惯并实现有效就业。此外,高职院校还应通过短信台的应用,与学生尤其是在校外预就业的学生保持畅通的联系,并随时将有关信、传送给学生。

7、搞好专职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从工业发达国家的职业指导实践来看,从事职业指导与培训工作的人员,大都接受过广泛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知识的培训,并且是在比较成熟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工作的。如特性与因素匹配理论、人格与生涯匹配理论、发展理论、计算机系统指导理论、行为理论等,在这些理论影响下形成的各具特色的职业指导模式对于我们正在起步的职业指导工作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目前我国各学校缺乏专职的职业指导教师,有关工作人员对职业指导的论和实践还缺乏比较系统的了解,缺乏有效的评价学生心理特点的方法,难以成为学生职业教育的主要指导者。因此,要提高职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必须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

8、立足地方,加强联系

篇2

2.独立学院毕业生社会认可度不高独立学院从起步到而今的高速发展,独立学院办学仍然处在探索阶段,无论从教学质量还是管理水平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独立学院的现实情况决定一些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认可度不高,这迫使部分独立学院大学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需要进行灵活的就业,否则在就业中就会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3.独立学院毕业生个体就业竞争力普遍较低由于独立学院的大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不能深入,且学习方法不够有效,大学几年下来学生个体综合素质和能力整体不高,毕业前独立学院大学生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往往缺乏自信,就业竞争力普遍较低。

4.独立学院大学生自身的定位和就业期望所致在面对就业时大学毕业生都有就业期望。就业期望是指个体对即将要踏入的工作领域,对工作领域中所提供的物质满意度和精神满意度。独立学院由于自身的独特性,独立学院大学生求学付出了高额的教育成本。许多家长和独立学院的毕业生都有一种“高成本投入,高成本回收”的心理,因此对择业的期望相当高。高期望驱使毕业生总是向往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渴求高收入、高物质回报率。另外,独立学院学生由于自身家庭背景的关系也导致他们的就业期望较高。在择业时他们对工作岗位及薪酬待遇,都有很高的要求,缺乏一种先就业再择业的理性观点。但是,当独立学院大学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的时候,发现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追求较高的职业期望往往不现实,也很难实现,甚至处处受打击,他们不得不在就业方面更加现实和灵活。

二、如何推进独立学院大学生灵活就业

推动独立学院大学毕业生灵活就业是一个系统的复杂过程,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毕业生本人等都有所作为,并在管理和思维上有所创新和突破,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独立学院大学生灵活就业,为更好的开展大学生就业工作打下基础。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优惠政策与大力扶持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对大学生的灵活就业提供政策支持,必要的时候进行扶持,不要被传统的就业思维和模式所禁锢,大胆的在就业形式上面进行创新,传统的就业工作模式和就业率统计都要进行改进,为大学生灵活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2.积极促进企业采取灵活用工制度与大学生劳动权益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灵活就业是指区别于传统的常规就业模式的多种就业形式的总和,其在劳动时间、劳动方式、劳动所得的报酬与劳动场所等方面具有弹性灵活化的特性。大学生的灵活就业需要企业采取灵活的用工制度,不过大学生的灵活就业不能侵害大学生的劳动权益,法律和制度需要保障大学生的劳动权益,否则这样的灵活就业是有害的。

3.独立学院对灵活就业的支持独立学院自身对自己的所培养的大学生要深入的研究,了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就业方面,学院就业主管部门要积极支持,改变传统的就业思维和模式,不要一味按照以往的就业工作模式开展和引导大学毕业就业。

4.提升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独立学院的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说到底就是提高独立学院的办学能力和水平。独立学院需要从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巩固和开拓校企合作实习基地,提供各种学习机会,加强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工作方面提高所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大学生要积极学习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把大学生职业规划贯穿于大学几年的学习中,大学学习中要重视动手和实践操作能力,毕业前要进行求职择业技能训练,有良好的就业心态。

篇3

(二)“三指导”增强学生求职技能

1.课程教学。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院把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列为各专业公共必修课,40个课时,2个学分,纳入教学计划。其中,大一学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二学生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大三学生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同时开设《创业实务》等选修课程,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需要的知识,增强了学生的求职技能,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就业形势,客观认识自我,摆正心态,准确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2.实习动员。该院将实习动员大会作为就业的重要工作,由系部、班级组织召开毕业生离校实习动员会,从实习要求、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技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引导学生摆正心态、正确定位、提高就业陷阱防范,做好就业准备。3.专题活动。以第二课堂作为增强学生就业技能的重要渠道,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专题活动,如:模拟面试大赛、职场装扮竞赛、求职信写作比赛、创业策划书比赛、营销大赛等等专题活动,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水平。

(三)“三渗透”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1.将就业教育渗透到专业建设中。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院招生就业处负责人是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的当然委员,参与专业设置、各专业招生计划的讨论与确定,将就业需求作为开设专业、招生人数的重要依据,从源头上为毕业生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就业部门每年都向教学部门提供各专业社会需求情况、企业用人要求分析等相关信息,为教学部门开展专业建设与改革提供参考;各教学系部每年都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邀请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研讨会,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倒推课程设置,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使所培养的毕业生对行业岗位适应性与针对性大大提高,增强了就业能力。2.将就业教育渗透到人才培养中。该院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及要求,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各专业实行“2+1”、“2+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一个学期到企业实训实习,既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也实现了“预就业”,将人才培养与就业融合在一起。3.将就业教育渗透到校企合作中。该院先后与广西联通公司、广西梦之岛(集团)、顺丰速运集团(上海)速运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开设了“联通班”、“梦之岛班”、“顺丰班”、“仙茶美班”、“天业航空班”等等订单班,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解决了毕业生就业问题。

(四)“三方法”做好离校未就业学生就业跟踪指导

1.与政府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规定要求,离校未就业学生的就业工作应主要由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通过这些部门为户籍所在地未就业的毕业生办理失业登记和提供相应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政策宣传知晓度及学生参与度等原因,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造成毕业生离校后信息缺失,致使就业统计和服务管理难度加大。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各高校可与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教育厅等主管就业工作的相关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在承接项目、资源互换、信息共享等方面紧密合作,做好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后的信息衔接工作,也可以使高校的就业政策宣传工作更及时、全面。2.做好动态跟踪管理。目前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主要采取电话联系的方式,但是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离开学校以后更改了电话号码,这就直接导致后续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无法延续开展。因此,开展离校未就业学生实名登记工作应实行学生动态跟踪管理,随时做好信息更新管理。同时,可将传统的电话联系跟踪调查方式与QQ账号联系、微信账号联系等方式结合起来,使动态跟踪管理学生信息更高效、便捷。3.实施困难群体重点帮扶。可通过实行困难生就业帮扶实名登记的方式,掌握困难群体未就业学生信息资料,对未就业困难群体实行重点帮扶,并针对不同类型就业困难群体实施不同的就业指导和帮扶方案。如: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给予“一对一”帮扶,优先为他们提供就业指导、技能培训,优先推荐就业单位,并积极帮助他们申请过渡期求职补贴、生活补贴等,对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难女生给予个性化帮扶与指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应聘成功率。

篇4

高校大学生的毕业去向,选择什么样的就业单位,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已成为家长、学生、乃至整个社会在内关注的焦点。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对大学毕业生的分配体制进行改革,计划经济时期的计划分配模式不复存在,国家不再安排学生就业,而是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不包分配的双向选择就业模式,在这种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就业模式下,大学生一方面获得了职业选择的主动权与选择权,另一方面失去了就业保障,面临严峻的压力和挑战。加之大学人学率的提升,大学教育越来越普及,大量毕业生走向社会,大学生就业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卖方市场了。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就尤为突出。究竟什么样的大学生受用人单位青睐?大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和素质?高校、用人单位、政府、大学生自己还存在那些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的探讨。我们于2005年4月对西安市人才招聘市场的73家单位进行了人才需求标准调查,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对象:2005年4月参加西安市综合人才招聘会的71个单位,分别为国家机关6个,学校9个,科研单位5个,国营企业7个,乡镇企业5个,私营企业16个,外资企业6个,合资企业6个,其他性质的单位11个。其中46个单位来自于大中型城市。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人才主要需求调查表进行无记名方式填写,包括内容:①招聘单位的一般状况、招聘途经及工资待遇等;②招聘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标准,包括一般情况、专业技能、政治面貌、身体素质、在校表现、道德品质、综合能力等多方面;③招聘单位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建议。

数据处理:问卷回收后以Excel数据库方式输人计算机,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1单位招聘途径和工资待遇

67.61%的单位通过人才招聘会的方式招聘毕业生,其中35.21%的单位倾向于学校举办的供需见面会的形式,个人推销方式也占到4.22%的比例。50.70%的单位给予毕业生月薪1,000-1,500元,38,03%的单位工资待遇为800一1,000元明,1,500元明以上的工资待遇仅占11.2706。

2.2单位对大学生的主要需求标准

精神品质:单位最看重的单项品质排在前三位的为实干精神(占28.16%)、敬业精神(占26.7606)、诚实守信(占23,94%),然后依次为团队精神(占5,6306)、社会和工作责任心(占4.2306)、竞争意识(占2.8206)。

综合能力:单位最看重的单项能力前三位为专业知识技能(占31.00%)、实际操作能力(占31.0006)、创新能力(占28.71%)。但是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也体现出了不同,企业最看重的前三位的是:实际操作能力(占36.6206)、专业知识技能(占28.1606)、语言表达能力(占26.76%),事业单位前三名依次专业知识技能(占33.800})、创新能力(占26.760.6)、实际操作能力(占23.9406)。

在校情况:单位最看重的在校表现前三位的是学习成绩(占28.1706),获奖情况(占26.7606),身体素质(占25.350),70.42%的企事业单位对于毕业生是否是学生干部、党员等政治情况并没有提出特殊要求。

2.3单位对于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建议

单位建议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内容应该为社会实践能力培训(占33.80、面试技巧训练(占3106)、教育学生自我定位(占28.17%),其中84.21%的企事业单位着重倾向于社会实践能力培训、面试技巧训练,而66.67%的外资、合资、私营等企业更希望学生能够做好自我定位。

3讨论

本次调查中大部分单位承诺的月工资待遇为800-1,500元,而在我们前期对大学生就业期望值的系列调查,大部分学生选择月工资待遇高于1,500元,企业给大学生的工资待遇与大学生的期望值存在一定的差距,从目前来看,用人单位加薪的期望值很小,而且即使有这种可能,其幅度也不可能达到大学生的预期值。因此,主要还得靠大学生自己调整心理预期,就业时选择现实的应对之策。另外目前单位选择以人才招聘会的方式招聘毕业生就业途径还是比较单一,招聘单位应当拓宽招聘途经,将其形式多样化,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型媒体资源,对于毕业生而言,应注重面试技巧积累和就业准备工作,以提高就业成功率。

“专业技能是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很看重的用人标准,对专业人才的选拔可以说是精挑细选。”招聘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能力及精神品质的要求却大大提高,尤其是创新能力、专业技能、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实干精神、诚信、团队精神,还对毕业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竞争意识、社会责任心等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不难看出所有用人单位都希望所招聘的毕业生比较务实,能用自身所学切实为单位做出成绩。所以毕业生应在日常学习及实践过程中侧重培养务实精神,加强社会生存观、价值观的教育,加强职业素质、情商、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同时单位对于毕业生在校表现的要求已经居于次位,学生干部、党员等政治情况已经不作为优先参考条件,究其原因,当前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及自身素质较前有所下降,较一般同学并没有过高的优势;其次,在大学生求职制作简历时,作假声称曾担任过学生干部的现象仍然存在,故单位对学生干部及党员等条件的信任程度明显不如从前。无论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都对外语、计算机等方面的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分析目前局势,经济全球化客观上要求我们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要努力谋求各种国际经济合作、技术合作、信息合作,这种国与国之间的密切经济联系,客观上要求大学生应掌握一定的外语知识(特别是英语),要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尽管有的学生英语已经过了四级或六级,但还是缺乏必要的口语交流能力。大学生应加强英语听、说能力和计算机使用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工作单位的要求。

4思考

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逐年提高,要求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专业技能扎实,实际动手能力强、知识面宽、踏实肯干,能吃苦,因此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在校的学习机会,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就业竞争力,重视专业学习,构建复合型知识结构,结合专业加强社会实践,增长专业实践经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并善于培养自身的特长。大学毕业生最大的优势在于可塑性强,有潜力,因此大学生必须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积极主动地到西部、到基层去发挥自己的优势,挖掘自己的潜能。只要广大毕业生更新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在社会的大天地里就一定能找到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位置。用人单位应吸引人才加人,建立和完善良好的人才培养体系。调查发现,随着就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跳槽”成为影响单位发展的绊脚石。实际工作经验对于某些行业来说是最重要的因素,但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经验越来越失去了它的决定性,用人单位片面强调应聘者的工作经验是一种短视行为,一定要加大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力度,树立全局观点和战略眼光,要充分认识到,大学毕业生是宝贵财富,接收大学毕业生是事业的延伸和发展,不能只看眼前利益搞短期行为。用人单位应尽早树立起人才培养的意识,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单位招人、事业引才、机制育能”的好氛围,把优秀的人才培养出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高校应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构建全面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高等院校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首先要在专业和专业方向的设置上创造条件,开办社会急需的热门专业,使之适应社会的需要;其次是要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最后是要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毕业生就业机制,包括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需求信息的收集,建立与人才市场的网上交流平台,提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见面洽谈签约的条件等等。

篇5

目前我国失业保险的法律依据主要为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失业保险条例》。《条例》只是一个行政法规,而立法层次直接决定制度的束力。由于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缺乏最高层次的立法,一方面,导致失业保险基金的收缴困难。据1998年下半年的统计,全国企业拖欠保险费总额达365亿元;另一方面,导致各种挪用、挤占、截流社会保险基金的行为层出不穷。从影响失业保险基金的收支,妨碍失业保险基金用于就业促进方面的支出。因此,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制度的实施需要立法层次的保证,这也是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和完善的基础。

二、谨慎的扩大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

(一)适用对象扩大到乡镇企业及城市的合同制农民工。目前我国失业保险主要限于城镇劳动者,而不包括乡镇劳动者和城市农民劳务者。考虑到失业保险的本质特征--普遍性,从理论上讲,所有的有劳动能力且愿意就业的劳动者均应包含在失业保险的保障范围之内。失业保险的对象应包括各种劳动者。

鉴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之时,尤其是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城乡劳动力的流动,在制订失业保险条例实施细则或修改条例时,应适当扩大失业保险的适用对象,将失业保险的适用范围扩充到乡镇企业及城市的农民劳务,应该允许在城市从事较固定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按属地原则加入失业保险。

(二)考虑大学生的失业保险问题。大学生失业成了一种普遍存在、相对存在且将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它具有相当大的危害性。因为这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也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根据规定,则刚刚毕业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又是不可能领到失业保险金、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虽然《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将未就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纳入“低保”范围,但是领取“低保”程序繁杂,条件苛刻。所以有必要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有助于促进再就业,创造财富,有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三、强化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功能

如前所述,失业保险制度应该包括生活保障和促进就业两个方面。相比之下,促进就业更为重要。所谓促进就业是指通过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帮助失业者提高就业能力,创造就业机会,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失业者的就业问题。

(一)加强职业培训。中国劳动力具有绝对数量多而相对综合素质低的特点,普通劳动力供给严重过剩,但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技术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严重匮乏。对失业人员进行培训,是促进就业的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必须加强再就业培训针对性,提高再就业培训效果,提高再就业率。有关部门在开展培训前,必须及时掌握劳动力市场的相关信息,同时加强对培训对象具体情况的分析,采取个性化的培训和就业服务,在培训方式、培训课程、培训时间等方面,为失业者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提高培训效果。另外,应该把失业登记部门与劳动部门、职业介绍部门合在一起,在失业人员进行失业人员登记,办理失业金申领程序的同时,进行职业介绍登记,参加劳动技能的培训,以提高再就业率。

(二)加大基金对再就业的倾斜。加强失业保险的促进再就业功能,基础便是有资金作保证。对于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结构、比例均应显现出倾斜性,以协助失业保险的这一功能的更好发挥,体现失业保险在治理失业方面的主动性。

1、加大失业保险基金对再就业的支出比例

篇6

从整体上看,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呈“橄榄型”特征分布.绝大部分高职生处于“中庸”状态———思想随大流、学习不主动、工作缺创新.优秀的高职学生处于“萌动”状态———渴望新思想,积极学习,主动接触社会,部分具备强烈的创业意识.而少部分高职学生则处于“虚无”状态———思想空虚,无学习与生活动力,无道德底线.造成以上素质情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到大学封闭式的学习,形成了学生的畸形素质结构,学生存在严重的精神性“营养不良”.小学、中学阶段,严格的封闭式管理,只提供应试所需要的“技能营养”———考试技能,并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心智与素质方面的“素质营养”.大学阶段,宽松的管理使得部分学生无所适从,放松了学习要求,自控力差的学生甚至突破道德底线.另外,不可忽略的外部环境给高职生带来的价值观影响.由于电脑与手机的普及,网络信息随时随地可以获得,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给学生的“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带来了不可预计的影响.

1.2高职院校重“技能中心”课程,轻“综合素质”课程

“技能中心”课程在高职教育中受到极大的重视,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第一,过分偏重智育———技能性.技能性的强调源于就业岗位对操作的需求.但是技能是很容易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过时,比如金融行业的点钞、辨钞技能随着点钞机的应用逐渐退居次要地位.当高职院校强调技能训练时,则自然占用了原本应用于加强素质提升的资源.第二,“技能中心”课程的有效实施,受限于教师紧密跟踪专业领域前沿的深度与广度.显然,这对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包括跟踪的主动性、及时性与有效性.如火如荼的高职校企合作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但实施过程却困难重重.第三,“技能中心”课程容易忽略学生的整体发展.典型的是,在技能课程的教材中,学生的发展过程(如兴趣、爱好、个体差异)常常被忽视.

1.3高职师资同样存在重技能,轻素质的情况

“技能中心”导向的课程需求技能师资.高职院校非常重视从企业引进师资,通常称为“双师型”人才或“能工巧匠”.从企业引进的师资,无疑都带上各个企业文化的烙印,当高职院校没有足够强大的校园文化影响力来融合这种多样化的人才,势必会出现良莠不齐的教师素质.就教师自身而言,“技能中心”导向,使得教师把时间、精力集中于技能领域的学习与提升,减少素质提升方面的投入.

1.4综合素质教育相关设施有待改善

学生得不到充分的动手能力锻炼,学习效果自然不佳,这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认识到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许多学生积极主动地要求参加学术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这样直接挫伤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长期以来,高职大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但由于经费不足,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的人数、服务的内容、活动开展的时间、活动开展的宣传等方面受到限制,严重影响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1.5实习单位的缺乏也使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面临挑战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许多在计划经济时代担负着高校毕业实习任务的国企和科研单位纷纷转型,加入了市场竞争的洪流,接收毕业生实习不再是企业的计划任务.因此,高职毕业生实习面临着实习基地缺乏的尴尬境地,尽管不少学校作出了很多努力,下大力气创建实习基地,但还是不能满足实习的需要,这必将影响到学生业务素质的培养.

二、优化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路径

2.1重建课程观,实现技能课程与素质课程的融合

高职院校强调技能课程,适应学生的就业岗位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但是,如果技能课程仅仅是静态的、物化的把技能传递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开放的、动态的生活体验,缺少团队合作、沟通交流.那么这种课程就把技能与素质割裂开来,与学生的工作实践背道而驰.因此,在课程设置、内容设计、课程组织等方面,要在技能学习中融合素质教育,在素质课程中包含着技能项目.如在学习谈判技能时,组成团队,模拟对手谈判.这种安排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如在金融职业礼仪训练中,学习扎领带、熨服装的技能.

2.2重建教学观,从单向传递变成双向对话的过程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假设为“知识权威”,而学生通常被假设为“无知者”.整个教学过程,变成了单向传递知识、信息与技能的过程.教师充当课程的控制者,信息的给予者,成绩评定者的角色.这一过程缺少双向对话.学生的独立人格不能得到充分的尊重,也得不到有效的培育.因此,通过教学范式的转型,真正承认学生在知识建构中的主体地位,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对话活动,教学过程成为了一种充满生活气息的一种过程.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优化。3.3重建学习观,使学生个体智力与人格发展得到充分融合学生为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质疑、探索、表达自己的意见.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参与其中,使得学习不只是单纯的认知活动,变为手———脑———心的感知过程,变为实践———感知———思考———再实践的过程.学生在综合实践过程中,从身体到心理,甚至到灵魂都参与了学习.在综合性实践活动中,学生学会创造性、合作性解决问题.

2.4注重道德素养教育,以“诚信”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高职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不容乐观,学生的诚信观念还比较淡薄,有的还出现了偏差,诸如考试作弊、虚造求职简历、不按期归还国家助学贷款等.针对这种情况,提倡“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严格要求学生,如加强考风考纪教育,强化诚信意识,组织开展“说实话,做实事”的活动,积极营造一种“讲信誉光荣,背离诚信可耻”的校园氛围.

2.5加强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力度

不少高职院校开始试行导师制,为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支持,积极动员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专题知识讲座.通过学生社团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大大促进了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开展起了推动作用.还有许多高职院校发挥专业优势以及雄厚的师资力量,打造科技创新品牌,使学生学以致用,既巩固了专业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此举寓第二课堂于综合素质教育之中,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篇7

第一,大学生对于社会和人力资本的影响认识存在着不足,如果人力资源的存储充足则理性的选择范围要大;若人力资源的储存不充足,则大学生对于职位的选取也更难、更少。

第二,大学生在进行择业的时候往往会选取搜索一定的人力资源,针对其所掌握的信息来进行具有目的性的选取。

第三,大学生在就业之前需要对所有控制的人力资源信息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其人力资源信息的分布情况来对自身的择业情况进行判断,根据其分析的信息再进行择业之前分析,因为大学生掌握的控制信息决定其在后续行为过程中的分布状况。

第四,大学生对于人力资源的分析在择业过程中具有非常巨大的影响,择业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中的职业走向。因为面对第一次择业时,需要具有理性的认识,具有理性的选择,否则对大学生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理性的择业行为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人际关系或者是一定的社交关系。面对大学生择业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需要重视的是理性择业过程中具体操作,从各个社会影响因素进行多方位的分析,不仅需要对社交关系进行分析,而且还需要对人际交往行为进行核对。只有在择业过程中选取最优解才能够实现最佳择业效果。因此人们在决定寻找择业的最优标准的时候需要针对其进行认真分析。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第

一,城乡、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城乡分割、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两极分化严重等现象都成为了影响大学生就业水平的主要因素,而这样形成的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的流动是非常不利的,容易造成集中效应,也就是大部分的人才都涌向经济发达、发展机会较多而福利明显更好的地方,而一些经济水平较为落后的地方严重缺乏人才的流通,这样就使得大学生就业之间的竞争在经济更加发达的地区变得更加的激烈,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则仍呈现人才不足的状态。

第二,不合理的体制安排和政策措施没有真正起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作用。我国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但是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例如国家虽然已经将大学生纳入失业保险体制内,但实际起到的保障作用却十分薄弱。另外,这些政策的安排没有将构建公平竞争的就业市场及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重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仍不够健全,地区间差异、机关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制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差异等,成为了制约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和择业问题的因素。

第三,劳动力市场结构存在的缺陷增加大学生就业困难。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例如提供的就业网络信息不够、给予的监督力度还不够等,甚至严重的还出现了非法机构或人员会在毕业季的时候利用大学生经验不足等特点欺骗其钱财等社会问题。另外,我国还存在一系列如户籍、档案限制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就业范围,也不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第四,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高校扩招并不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具有高素质的大学生未能就业在某种程度上只能体现我国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一方面。我国高校仍带有计划体制的色彩,培养模式对就业市场人才的需求反应不够灵敏,热门专业招收的学生数量逐步膨胀,而相对冷门的专业却陷入更加“窘迫”的境地,甚至有些专业因招生人数不够而被迫叫停。我国的教育仍比较保守,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实践能力与个性的培养,导致创新型人才的匮乏。总体说来,就是我国高校培养的人才滞后于当前社会发展需要。

第五,大学生缺乏一定的创业保障。自主创业是其中一个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从我国的就业政策也可以发现,鼓励大学生创业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战略举措。但是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仍然偏低,主要是由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不足,同时政府出台的关于大学生创业保障和扶持政策仍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创业促进就业的任务依然艰巨。

三、对于我国促进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建议

(一)经济制度首先,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主要指标是就业所在地的经济状况、环境因素和人文因素等,因此政府应通过宏观调控手段来缩小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以此改善农村和城市及中、西部和边远地区的就业环境差距,这是矫正大学生择业偏好的必然选择,只有西部地区、小城市和农村发展了,地区的经济发展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与东部和大城市差距缩小了,大学生才会在择业时对其产生偏好。另外,通过改善经济结构来调整大学生的就业趋向。要为高校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政府必须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争取在结构调整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从所有制结构上讲,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高国有企业吸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和各类非公有制经济,为吸纳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创造条件。从产业结构上讲,要调整加工产业,更好的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其次,利用利益激励来矫正大学生择业偏好,政府要利用利益激励制度来对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加以引导、调节和控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解决边远落后地区的问题,政府可通过设立一定数量的专项奖学金、行业奖学金和地区定向奖学金来引导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到重点行业、边远和艰苦地区工作。通过给予大学生较高的工资待遇、减免助学金贷款和享受特殊津贴等优厚条件,激励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工作。

(二)完善体系要建立就业保障体系。完善体系的构建,可以有效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发展,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会因为没能找到好的工作而出现气馁现象。要使当前国家建立起的失业和待业保障制度,可以有效解决大学生在待业和生活中的问题。还要注意在面对高校毕业生的时候需要提供最低的保障,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救助效果,政府部门要从劳务保障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构建起完善的就业指导信息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免费提供职业信息、求职指导、咨询、职业介绍等服务。

篇8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决不是一句空话,它蕴涵着教师这种职业的崇高美。但是,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当然也不可能离开物质生存的环境,在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下,部分教师倾向于以实际效益衡量一切,出现了一些“道德滑坡”现象。

1.2重利益,轻道德

有的教师缺乏敬业奉献的精神,没有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中,备课不认真,讲课开无轨电车;有的热衷于第二职业,从事与教学、科研无关的牟利活动;有的教师甚至受物质利诱,对学生不公正,为一己之利随便泄题、送人情分等等。

1.3重娱乐,轻充电

有的教师在教学上不思进取,一成不变地沿用旧的教学方法,不改革创新;有的教师把上班当作任务,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下班马上生龙活虎参与到各种社会娱乐活动中,甚至成为歌厅、麻将桌的常客,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师德缺失。

2就业效率现状分析

就业效率,是指学生就业的数量和质量,具体包括一次就业学生的多少、就业岗位的好坏(主要指专业的对口情况及薪资的体现)、就业岗位的稳定及发展情况等。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具体表现为:大学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普遍下降,研究生就业好于本科毕业生,专科毕业生就业形势最差;重点或名牌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好于一般高等学校毕业生;政法、电子与通讯、师范等类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好,理工、语言、医药等类毕业生就业情况一般;而农林、艺术、财经特别是一些长线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最差。单就大学生就业率而言,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但这种就业持续的时间往往不会太长,相当多的人可能不得不重新再就业,也就是说,就业率高不等于就业效率高。像这种再就业多次之后,表面上看是经验多了,实际上是学杂了,所谓“广而不深”,最终从个人来讲没有一技之长,这就可能形成新的失业。长期以来,我们考核就业工作只注重毕业时的一次就业率,没考虑人材发展的持续性、就业的稳定性及人材的适应性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只重视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就业软性能力即德行修养的培养,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就业的效率。综上所述,由于大的就业形势严峻、教师师德滑坡使学生德行修养不良、学生专业技能较差等原因,导致了目前就业效率普遍低下的局面。面对就业困境,要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就业效率,就必须做到学生专业能力及德行修养一起抓。要抓好学生的德行修养,首先必须加强教师师德对学生就业效率影响的理论研究,并促成在实际操作层面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有效的实施。

3教师的师德对学生就业效率的影响

影响学生就业效率的因素较多,除了社会影响、学生的自身技能等因素外,还取决于学生本人的德行修养,而学生德行修养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师的劳动,教师的劳动是培养人的劳动,这种劳动自始至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劳动是把自身的各种特性作为手段去影响或感染劳动对象,从而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生预期的变化。因此,教师本身思想道德、情感、意志等道德因素,对学生来讲,就是一本活的最容易受到追捧和模仿的教科书,从而形成学生个体的为人立世之道,所以作为教师个体的师德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德行修养的好坏,最终会影响学生的就业效率。

3.1良好的师德会影响学生的一次就业率

学生初次就业应聘能否成功,有的时候就是要靠学生在看似跟招聘不相干的细节中有没有让考官满意的表现,所以,在有的时候,决定学生命运的往往是一个不起眼的细节,而决定细节的恰恰是学生的素养即平日的德行修养,而学生良好的素养很大程度上就来源于教师,特别是学生自己崇拜的教师的良好德行示范的的影响。

3.2良好的师德能促进学生岗位稳定

师德之魂是师爱,老师爱学生,学生才会对世事充满爱心,以至于爱他人,爱职业,爱岗位,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3.3良好的师德能促进学生立足岗位谋发展

一个教师能在他自己的岗位上勤学习、精钻研,并不断有所成果,那么他的学生也会积极地对待人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以自己崇拜的老师为榜样,在踏实苦干的基础上,用心工作,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最终会在岗位上得到重用,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3.4不良的师德会使学生一生求职艰难

王老师是某高职学院的体育教师,篮球打得好,很受一些学生追捧。张强对王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跟王老师学篮球,学侃侃而谈,也学只做自己爱做的事,不爱干的就撂摊子、发牢骚,沉不住气。毕业后张强和几个同学到江苏一公司就业,先分到货运部当搬运,没过三天他就跑掉了。后来该公司人力资源部长讲:按我们公司的用人理念,新进员工先都要打磨一段时间,然后才会择其优而重用。后来,坚持干完了一个月“打磨期”的两位同学,分别被安排在财务部和市场开发部。张强看着还是很“红眼”,但积习难改,走到哪里都干不了多久,十年过去了,还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成天喋喋不休地埋怨世道对他太不厚道。

4加强师德建设的策略

教师师德好坏对涉及学生就业效率的各个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在我们的身边已有不少鲜活的实例。因此,加强师德建设,促进学生德行养成教育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事。

4.1强化高职教师乐业意识

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对职业技术院校的投入比对公办普通高等院校要高得多,2014年06月06日,国家再次做出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更进一步制定了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在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然而,由于历史原因,社会鄙薄职教的观念仍根深蒂固。因此,需要加大宣传力度,破除陈腐观念,争取政府、舆论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真正的看重与支持,实实在在地提高高职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让他们安居乐业,心甘情愿地扎根岗位谋发展。

4.2建立基于法律准绳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制定时,大多依据的是教师崇高人格的理想期待,这种理想道德化身的期待是无坚定的法律基础和社会现实生活基础的。因此,我们应该结合我国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法律和国务院等出台的行政规章,进一步细化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进而养成在法律意义上强化自己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道德行为的习惯。

4.3加强对教师师德状况的调控和引导

要对教师的师德进行有效的调控和引导,首先必须重视律德。律德包括自律与他律,道德的形成,首先靠他律。对教师道德建设,从他律的角度来看,就是一靠教育,二靠激励和约束。激励和约束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师德建设的外部动力。建立激励机制就是要大力表扬师德先进典型,重视正面的优秀事迹宣传,发挥好身边榜样的传、帮、带作用,并在职称评定、生活、福利等方面对先进实施倾斜。对教师道德建设,从自律的角度来看也尤为重要。师德修养,贵在自觉。以人为劳动对象的教师,其劳动特点决定了师德水准的提高,要通过个人的道德觉悟和职业良心的自律来实现。

篇9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本文将结合普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就如何应用职业信息做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进行探讨。

一、相关概念

1.1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也可称为“求职择业指导”、“职业指导”或“职业辅导”。狭义的就业指导是给被指导者传递就业信息,帮助其求职与择业,为其与职业的结合建立平台。广义的就业指导是以被指导者的特点、意愿与社会职业的需要相协调为前提,帮助和指导其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并为其选择职业、准备就业,以及在职业中求发展、求进步等提供知识、经验和技能,组织劳动力市场以及推荐介绍、组织招聘等与就业有关的综合性社会咨询服务活动。

就业指导的内容主要包括:就业观指导、就业政策指导、就业信息指导、就业技巧指导、就业心理指导、角色转换指导以及自主创业指导。可见,职业信息指导是就业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

1.2职业信息

经研究相关文献,职业信息应包含:职业资源信息、职业新闻信息、职业政策信息、职业测评信息。职业资源信息是指社会所提供的各种职业性质、种类、数量,以及该职业对就职人员提出的能力、学历、身体、专业训练、职业道德等要求,以及提供的工作条件、待遇等信息,职业新闻信息是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有关职业的新事情;职业政策信息是指国家或行业有关机构所制定的从事某职业所必须遵循的相关政策、法规、行动计划与策略等信息;职业测评信息是指利用各种职业测评软件对被试者进行职业测评所得到的反馈信息。

大学生关于社会和职业的知识信息不同于关于自身的知识信息,区别于个体直接的、主观的经验,它是具体的、客观的,存在于政府文件书面报告和其他媒体资源中。我们要动态地认识职业信息,已存在的主流职业信息也一直都在发生变化,职业信息并不代表在任何一段时间内任何一个工作领域所发生的所有事情。

二、存在的问题

2.1对职业信息作用的认识不够

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就业工作日益重视,但往往只停留在对学生毕业的短期辅导上,就业指导工作不能贯穿始终。极少数高校能把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而且也往往在教学时数上呈现出参差不齐;多数高校只在毕业班中开设选修课;有的高校甚至安排为讲座;少数高校把就业指导课列为必修课,也只在毕业前一年进行;有些高校甚至连短期辅导也无法落实。部分高校还只是将就业指导课狭义地理解为就是为毕业生介绍就业形势、政策,提供就业信息,指导就业方法,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间牵线搭桥而已。对为学生提供职业信息的意义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很少将之提升到规范化、系统化地进行课程建设的高度。

2.2职业信息的传播渠道不畅通

当前,职业信息对解决职业指导在沟通社会经济结构、就业结构、教育结构等方面的关键性作用尚未得到足够重视。虽然各高校普遍成立了学生就业指导机构,但该机构工作一般仅停留在接待用人单位来校招聘,并把招聘信息传递给相关专业的辅导员。有些学校尚未建立校园就业网,使得职业信息的传播渠道不畅通,职业信息的传播不及时。据职业》杂志与搜狐教育频道在2005年共同进行的Ⅸ大学生就业指导现状》调查结果显示,39.6%的大学生毕业时是通过网络获得工作信息,36.5%的人通过学校、导师了解用人信息,还有l5.9%的人请求家人和朋友帮忙找工作,而采用多种方法、多种渠道寻求工作信息的大学生只占19.7%。可见,高校在帮助学生获取职业信息的过程中,尚未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3职业信息的来源单一,职业信息内容贫乏

现今,大多数高校在获取职业信息的途径上一般依赖于用人单位来访。很多高校不会主动联系用人单位以寻求招聘信息,也不会利用互联网主动筛选有效的职业信息,更不会主动与人才机构联系以便联合利用职业信息。即便是用人单位到校进行招聘,学校也往往只了解其用人数量、招聘要求、招聘待遇等简单、片面、表层的职业信息,对学生在该单位发展的空间、该单位所在行业发展前景及所需的专业训练等往往重视程度不够。多数高校较少邀请校友、知名企业家或技术骨干来校讲学,也很少对已聘用本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进行回访等双向沟通,未全面开发可收集应用的职业信息。有的高校甚至连就业指导老师自身所了解的职业信息都非常少。:

2.4职业信息的应用程度不高

学校在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因重视程度不够或缺乏经验等原因,往往很难实现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的专业化。高校通常直接从辅导员、思政教师中抽调人员组成就业指导课的教师,这些老师普遍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造成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在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以及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均呈现不足与滞后,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在稳定性、专业化、职业化、工作模式等各方面都待进一步改进。有的学校也发现了这种情况,但也只是选派这些教师参加各种短期的就业培训,很难从实质上提升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以上种种原因造成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就业指导老师对职业信息的应用程度不高,即便有应用到职业信息,大多也是职业新闻信息、职业政策信息,而较少应用职业测评信息进行指导,对职业资源信息的开发、应用程度也不高,因此,对职业信息的应用总体上仍待加强。

三、对策

3.1建立应用职业信息的长效机制

学校为学生提供的职业信息应贯彻学生大学生涯的整个过程,各个年级所提供的职业信息内容应有不同侧重点:对大一的新生应重点提供职业测评信息,综合应用职业政策信息、职业新闻信息和职业资源信息,以帮助学生全面开始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并针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有目标的学习和各种实践活动及能力素质的培养;对大二的学生应侧重提供职业资源信息,综合应用职业政策信息、职业新闻信息及职业测评信息,在进一步明确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上针对各工作岗位所需能力、身体素质、专业训练、经验等有选择有重点地展开学习和锻炼;对大三的学生应侧重提供职业新闻信息,综合应用职业政策信息、职业资源信息及职业测评信息,使学生全面了解将从事职业的各种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各项能力和素质等的专项提高和实习实践活动;对大四的学生应侧重提供职业政策信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劳动和就业方面地法律知识,能够明确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有效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通过综合应用职业资源信息、职业新闻信息及职业测评信息顺利实现高质量的就业。

3.2拓宽职业信息渠道,丰富职业信息内容

学校应主动拓宽职业信息渠道,主动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在召开大型的供需见面洽谈会基础上多开专业性较强的专场招聘会,采取邀请校友、企业家、技术骨干来校讲学及建立校园就业网等措施以收集更多的职业信息,畅通职业信息传播渠道;学校应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各种渠道来收集职业信息:学校就业指导机构或校园就业网、学校及社会上的各种招聘活动、国家宏观政策、种种就业专刊、实习实践活动及用人单位公司主页等各种互联网资源。

3.3提高学生对职业信息的应用水平

要充分利用职业测评信息来设计学生的职业生涯,此外,学校应指导学生科学地分析所收集的职业信息并应用职业信息写好简历、自荐信等材料,及针对所收集的职业信息进行面试准备。学生所接触到的职业信息纷繁复杂,学校应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科学地分析、筛选所收集的职业信息,应用职业测评信息及其它职业信息,合理确定就业目标,并指导学生根据所收集到的职业信息,如用人单位的企业文化、人才要求等信息,针对单位特点写好个性化的简历和自荐信等材料,在面试的过程中也紧扣单位所需从而引起面试主考官的兴趣,有针对性地展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从而实现高质量的就业。

篇10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中指出:“要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为了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目前各高校成立了就业指导的专门机构(就业指导中心或办公室),培训就业指导师等专业人才,组成以学校就业专门机构人员、学院(系)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为主体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专职队伍负责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跨越式的发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也相应地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以往简单的政策性、观念性的就业指导已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他们渴望在职业素质培养、就业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等多方面得到更深层次的指导。虽然现有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已初具规模,熟悉学生情况,并拥有一定的用人单位资源,能较顺利完成毕业生的推荐工作,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工作单位的落实,但也存在着以下问题:就业指导老师大多来源于党务、政工领域,整体学历层次不高,缺乏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下开展全新工作的需要;同时,他们长期习惯于作为管理者的身份,短期内难以转变角色,难于用新的理念为学生提供辅导和咨询服务等不足。因此,为了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发挥专业课教师熟悉专业、了解学生的优势,建立全员参与的有效就业指导工作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i高等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不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也结合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开展了一系列的就业指导工作,但是存在以下不足。

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缺乏专业背景,针对性不强。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模式是:学校领导一学院主管领导一辅导员(班主任)的学生管理系统,他们大多不是专业的职业咨询师,没有接受专业知识的培训。一般来说,只能在普遍问题上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帮助,针对性不强,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生涯的指导,而占学校教职员工大多数的专业课教师对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关注不多,以致出现了教学工作和就业工作处于各自为战的“现象”。

就业指导内容上缺乏职业成才教育和全程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尽管许多院校都已经开设了就业指导课,有的也已经真正纳人学校的教学课程体系,但是由于开设此门课程时间不长,在教学内容上往往仅是为学生提供政策法规、职业信息、求职技巧等应急性和支招性的指导,缺乏职业成才以及职业生涯教育,总的来说,理论知识相对较多,实际性和应用型的知识较少,如: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能力、职业心理、如何制作简历、面试的技巧、面试的礼仪等等。

就业指导课程形式上单一。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主要采取课堂讲授和讲座的方法。这种“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式明显凸显其不足,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授课形式上,可采用团体咨询、拓展训练、职场演习、参观企业等多种方式,增强就业指导课程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就业指导时间上的误区。目前就业指导课程往往是在临近毕业时才开设。其实包含择业观的树立、就业知识的讲授、就业意识培养等内容的就业指导应该是贯穿学生大学四年学习生活的主线之一,但是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特点教授不同的内容,而不是在大四或临近毕业临时抱佛脚。

2专业课教师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优势

专业课教师作为高校发展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在学生就业指导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专业课教师可以利用专业课的讲授,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利用学生学习专业课的机会,开展全程性、连续性、个体性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合理地设计、实施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专业课教师是学生学业的引领者,他们在大学生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其学识受学生崇敬,他们的话语容易让学生接受,做就业指导思想工作也有一定的说服力。专业课教师相对熟悉所教学科的专业特点和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优势、长处与不足,在日常教学和课余交流中,通过沟通和了解,能较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确立合理的职业目标和方向,促进其在校期间有的放矢自觉培养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专业课教师能够利用专业优势,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可以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对行业的了解,把教学工作和就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开展职业能力(或专业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提高其专业技能,为学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专业教师可以利用对本行业了解的优势,引导学生沿着行业要求合理发展。目前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与企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不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竞争力的情况比较普遍。就业创业指导专家丁力教授曾指出:学校和企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不完全一样,有三个错位。一是企业的岗位和学校的专业本身存在着错位,专业设置需要一段时间、需要一个过程,而用人单位所需岗位必须紧跟市场变化,大学所设专业和社会用人需求岗位存在“时滞”;二是高校人才观和企业用人观存在差异,学校的人才观更多看重学生的学业、在校的表现,而对于企业,为企业作出贡献、创造利润的就是人才;三是,高校培养人才价值观和用人单位人才价值观又有不同点。专业教师在本行业中已有一定的建树,并对行业内的信息变化十分熟悉、快捷,因此,专业教师比起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在避免出现以上“差异”更有优势,并能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教育,利于矫正“毕业生”这种教育产品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问题。3专业教师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途径

发挥专业教师在就业指导中的优势,寻求有效的途径,能弥补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不足。

专业教师纳人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形成专家、就业指导中心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及专业课教师四位一体的体制。专家针对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给予解答,就业指导中心老师负责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测评和正确引导,提供给学生及时准确的信息,辅导员和班主任负责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向学生有意识的灌输与就业相关的知识,专业课教师负责在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及发展前景、就业方向的知识,从而营造一个“全员参与、全程渗透”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氛围。

将就业指导内容分阶段地渗透到日常专业课教学中。将就业指导课纳人学校的教学系统,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成才教育和全程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挑选优秀的专业教师参与“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改变单纯在高年级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使就业指导课程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阶段,并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指导,确保高校就业指导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在新生教育阶段,主要是学生自我探索阶段。专业课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专业方面的信息传达,使学生更好了解本专业的特点、所学的内容、研究前沿、就业前景以及自己的发展空间,从而尽早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二年级是学生拓展职业生涯视野阶段。在这一阶段,专业课教师可以利用专业课讲授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各种不同的职业和工作;三年级是学生缩小范围选择职业的阶段。专业课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与学生探讨自己的职业观点,并给学生一定的意见;四年级是学生作出决定的阶段。专业课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的需求,提供一些就业信息,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篇11

(一)对毕业生就业意愿的调查研究

在是否考研的选择上,过半的毕业生在毕业后选择就业,2001~2003年期间的毕业生对于继续深造的热情相对较高,2008年金融危机后毕业生毕业后选择考研的人数又有所上升。大部分的金融学毕业生将发展地区选在河南省内,有近三分之一的金融毕业生就业地点选在生活条件好、发展空间大的大中型城市。部分金融学毕业生选择中西部城市,这与政府近年来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有关。在工作机构的选择上集中在国企、民营、事业单位以及国家行政机关,说明工作的稳定性以及福利待遇的完备是毕业生考虑的首要条件。

(二)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调查研究

证书获得量最多的是英语四六级证书和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专业方面的证书,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和保险证相对较多。对于就业政策关注度,上大学之前就关注就业政策的学生仅占到5.2%,可见大学生对于就业信息、就业政策的关注度仍有待提高。获得奖学金的次数能体现学生的进取心及学习能力。近两成的毕业生获得3次以上奖学金,近一半的毕业生拿过奖学金,说明大家对于学习的积极性相对较好。

(三)对毕业生自我认知的调查研究

对比分析得出,毕业生认为自己最欠缺的能力是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而用人单位认为最重要的能力却是工作态度,其次就是专业技能以及工作经验。大部分毕业生目前的薪酬水平较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水平已经有较大的提升,但是目前企业所能提供的薪酬距离大部分人对未来的期望仍有一定距离。

二、影响金融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本文假设大学期间的课程设置以及职业规划对就业状况有影响,将课程设置、职业规划定义为自变量,将就业意愿与就业能力定义为因变量,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对相关因素逐个分析和解释。

(一)课程设置

通过对课程设置与是否考研、就业地点、就业单位分别做单因素方差分析,课程设置对于就业意愿影响不是很明显,但在均值上两者存在一定差异。注重实验实习以及基础知识的毕业生更加倾向于考研,说明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毕业生未来是否选择直接就业有一定的影响。注重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的毕业生中相较其他毕业生有更多的人选择去大城市就业,可以看出实践能力的以及课外创新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对于未来就业地点的选择。注重毕业设计及论文的毕业生毕业后选择在事业单位、国家行政机关等相对稳定有保障的机构工作。

(二)职业规划

通过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意愿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看出选择就业的意愿随着规划程度的减弱而减弱。通过对职业规划与政策关注度做单因素分析,得出的结论较为明显。有职业规划并且基本按照规划发展的毕业生在上大学之前就开始关注就业政策。从均值分布上可以看出这一点的显著性,考虑到样本的数量,应该更加谨慎的认为,两者间的关系强度不是很强是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对职业规划与所获奖学金次数单因素分析的结果,并没有显示越是有职业规划的毕业生获得奖学金次数越多,两者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三、金融学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有待提高

专业类从业资格证的持有相对较少,其中较多的是证券从业资格证。此外,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比较少,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学生时期仍比较安逸,在经济上仍依赖父母,对于就业压力感知力差,对就业政策也就缺乏准确的了解和认识。在金融学刚毕业大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中,经验不足,缺乏职业技能占这两项占比重比较大,说明大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训的不足。目前毕业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现为对岗位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对企业用人标准不太了解,工作经验不足、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二)大学生自我认知与企业需求存在差异

在对以往工作不满意的调查中,近一半的人认为与自己期望差距过大。大部分毕业生目前的薪酬水平较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水平已经有较大的提升,但与其对未来的薪酬期望仍有一定距离。以河南省为例,近年来河南省的经济快速发展,金融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加大,但对求职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部分金融机构对于大学培养出的金融人才持有怀疑态度,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在于文凭证书,而是更加看重高精尖的专业素养以及具有竞争力的英文水平,甚至包括精通电脑操作以及法律知识。高校的人才供给与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未形成有效对接,很多职位没有合适的人才填补仍处于空缺状态。

(三)课程设置及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在影响就业的因素当中,自身素质对毕业生就业影响最大,其次是就业观念,学历层次对就业也起到一定的影响。目前毕业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现为对岗位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对企业用人标准不太了解,工作经验不足、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由此看来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就业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单因素分析的方法得出,课程设置对于就业意愿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职业规划对于毕业生就业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促进金融学毕业生就业的建议

(一)大学生能力的提升

大学生应该对于自我能力有一定的认识,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专业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尤其是专业方面创新意识的培养,多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而不是被动灌输。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也显得尤为重要,即使是工作多年的毕业生仍有人在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问题上感到困惑。在毕业之际做好进入社会心理准备。大多数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其对自我认识不足、工作期望过高有关。提前关注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对自己准确定位,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可以有效的减少面临就业时的困惑与不安。

(二)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在专业课的设置上应切合实际,以就业为导向将专业培养课程进行调整。当下,用人单位对于金融学毕业生的质疑,计算机、法律、数学专业毕业生与金融学毕业生造成就业压力,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重视课程设置与改革。金融学越来越倾向于融合发展,离不开数学、科学以及人文自然知识。高校应当重视对金融学人才在数学研究领域的深度培养,教学期间看重学生对于问题研究的科学性、严谨性,注重突出能力的培养。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大数据时代的引领下,现代信息技术是金融学专业长远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大学生应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金融学的教育必须融入高精尖的信息化教育,加强金融学与时代背景的融合,优化金融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