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3-06 16:22:1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

篇1

关键词:

网络信息化;初中教育;思想政治

一、网络信息化时代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网络信息化时代不断推进,而网络作为新媒体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通过大量信息对社会生活的各种方面产生了影响。在网络信息化时代,信息传播的途径更加多元化,并且人们获得信息的速度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也在网络信息化时生了重要的变化,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能明确认识到学生的变化,将会使得学生产生抵制心理。现在青少年对于互联网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网络使得青少年获得了更多认识世界、感受世界的途径,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行为正处于不健全的时期,看待问题和认识问题还没形成全面的角度,因此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信息化时代需要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不断的调整教学目标和课堂内容,才能在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冲击下,显著的提升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二、网络信息化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打破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权威地位,学生获得外界信息的途径更加全面,教育者失去了某些信息和知识的垄断权,甚至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络能够比教育者更快的接受新知识和新思想。传统教育者的优势地位正在逐渐遭到弱化,并且初中学生的自我认知还不够成熟,接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十分迅速,因此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会打破教师的权威性,这也是由于学生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在大量信息面前具有了强烈的困惑感,希望能够在教师这里得到更具说服力的解释。如果教师不能有效的处理好学生提出的疑问,将会失去在课堂上的权威性,因此网络信息化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要明确认识到网络信息化时代的重要性,不断的接触互联网,并加以学习,从而让庞杂的网络信息量,通过自身的思想道德教育素养加以甄别,不让泛滥的垃圾时间耽误学生的时间,并对学生日常行为方式加以引导,指出正确评判十分的标准,从而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网络信息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社会意识形态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人才基础作用,而建设和谐社会作为我国发展的主旋律,教育者需要将和谐社会的思想观念植入到学生的知识储备中。可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初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过程中,并不能有效的甄别外界信息的真伪优劣,很容易受到泛滥的负面信息影响,从而思想产生消极情绪。特别是在意识形态方面,在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影响下,学生很容易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的问题,学生受到互联网庞杂的信息所影响,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很难有效的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导致教学内容并不能准确的抓住学生的需求点,使得学生整体表现出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的模糊和淡化,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道德法律意识

在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影响下,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更为全面,而多元化的信息也给学生带来了多种不同的价值观念,学生受到家庭、社会或网络信息的影响,很容易产生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倾向。开放的互联网络使得社会认知较为幼稚的学生,很容易受到互联网络中的不良思想信息所污染,特别是在价值取向方面,学生接触互联网络的时间越长,虽然网络知识和技能越来越精湛,可是也表现出缺乏道德法制观和自我约束力较差的特点。这也是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的成长发育期,能够感受到较为强烈的烦恼和抑郁情绪,互联网络能给学生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导致学生逃避正常社交,沉浸在网络信息中不能自拔,逐渐对道德品质越来越淡漠,并疏远了自身的人际情感,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适当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引导学生接受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有效提升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监管力度

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过程引起了许多学者的争论,而互联网的利弊参半,也需要加强信息监管力度。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优势,比如2008年雨雪天气袭击中国南方多省,众多网友通过在望山进行留言,记录了许多文字、图片和视频,并且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了快捷便利的捐款途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形式多元化的进步性,不能一味地对网络信息进行否定,应当明确认识到网络信息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网络只不过是交流沟通的媒介,本身并不具有善恶的性质区分,网络信息的庞杂也是因为人们利用互联网络所做的内容各不相同,加强互联网监管需要认识到网络信息化时代的不可组织性和网络信息的本质属性,在监管负面信息的同时,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积极的结合网络信息,采取有力的教学措施充分发挥网络信息的正面作用。

(二)树立正确网络观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有效利用互联网络的宣传和交流优势,将网络信息辅助教学内容,让教学内容更为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坚持自己的道德观念,并通过网络平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通过网络平台更为去啊年的了解学生思想心理情况,并在网站上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栏,跟学生进行更为深层次的思想交流,也可以围绕一些重大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积极引导,抵制网络信息的错误思想,并积极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引进新型的教学观念,提升学生能够在树立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同时,拓展认知世界的广阔视野。初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挑战,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结合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对网络教育、道德、文化和理论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并积极探索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信息化时代的结合,有效的强化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者:梁婷婷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篇2

一、引言

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为此,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目的、地位与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与原则、观念与内容有了诸多的创新,突出地表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一)思想解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改革的全面推进随着思想解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改革的全面推进,社会发展呈现出综合化、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环境和对象特点,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在国际国内环境影响下,社会思想呈现出独立性、趋利性、多样性、非理性等新特点。[1]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各种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渠道更多、程度更深。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结合社会改革的实际,推动和保证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又要在改革中破除旧思想、旧观念,确立新思想、新观念,实现社会思想观念的正确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开放型的系统工程,只有采用新的手段、运用新的方法,才能达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高科技的发展加速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加快了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并走进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才素质和人的全面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理应对人才资源开发、对个体素质的优化及需求予以积极的回应。[2]因此,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较以前更为繁重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方面,还是在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方面。

(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的实现的需要

伴随着党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的建立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如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实现党的战略目标服务,便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我们在继承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同时,需要不断充实新经验新内容,并创造性地运用一些适合当今时展要求的新方法,才能适应时展的新要求。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途径

(一) 转变教育者思维方式和教育理念

思维方式作为人们思维活动工具,是人们在抽象思维活动中所运用的工具,也是人们在认识和把握对象的思维工具。只有采取正确的现代思维方式,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本质,提高认识科学性。转变教育者思维方式和教育理念方可认识到落后的思维方式有碍于教育者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方可恰当地选和运用教育内容,方可正确地认识教育对象,方可从单向型的思维方式向多向型的思维方式转变,由被动式思维向主动式思维方式转变,教育者应具有系统性思维、立体型思维和超前性思维。

(二) 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吸其精华弃其糟粕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应继承传统教学方法的精华部分,深化原有被证明是科学的传统方法, 包括深化外来优秀的文明成果。“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主要是教育的方针、原则方法和一般方法,是以为指导,在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 并经过长期教育实践的检验, 证明它是科学的,我们应该在实践中对它进行吸收和深化”[3]。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一定的阶级性,但也不乏通用的理论精华,像杜威社会性学校生活教育法、柯尔伯格“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拉思斯的价值澄清法等都具有借鉴作用。“实践证明,固守旧有的传统,一概排斥外来的文明成果,即使是最优秀的民族文化也难以得到弘扬。吸收来的来文化若不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即使是先进的思想也难以为本国人民接受”[4]。

(三) 充分利用高科技教育平台和教育方法技巧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科学化、现代化、最优化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亟需‘网络政工’, 积极创建教育互联网平台, 营造红色网络文化氛围, 以‘灌输、引导、监控’为主要方式, 占领网络思想意识阵地, 积极探索校园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实现途径,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优势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5]。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应重视心理教育,“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工作节奏得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大, 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越发软弱, 这些心理异常现象出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极大阻力。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 这种影响会不断加大。如何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 以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是思政治教育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6]。心理咨询方法作为高科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不仅需要精密先进的仪器设备,更需要具有专业技术的思政人才。教育观念实现由“堵”到“疏”转变,教师要实现由“我讲你听”向“双向沟通”转变,教育内容由“空洞无物”向“具体实在”转变,对教育对象上因人施教,教育形式单调呆板向生动活泼转变,在教育效果上实现由单一渠道向综合作用转变[7]。

参考文献:

[1 ] 王秀阁.新世纪初思想政治工作研究[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2

[2]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张毅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综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4月

[4] 宇文利.试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原则和方向[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 4)

篇3

现今社会的发展造就出来的是一批批性格迥异的初中生,不可否认的是,知识水平明显有所提高,但是思想水平开始普遍下降,学生的思想出现分化,发展的环境下带来人格的错乱,对初中生来说,是人生学习阶段的过渡期,是相对来说较为成熟的自由学习空间,在这个时期,要注重的是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近几年中,因为各种问题发生极端事件的不在少数,为何文明知礼的初中生会有这种举动,发生人命的问题,这也是很多人所困惑的一个问题,为何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是初中生的整体氛围改变了吗?其实追根究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使得初中生整体没有意识到政治学科的重要性,跟主要科目相比,政治是一门育人的学科,是培养学生最基本思想品德的课程,而很多学校都没有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从而让这种不良的现象不断扩大。

一、加强沟通技巧,引导学生合理解决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做人的品德,在中学,学生最重要的任务有两点:一是学会各个学科的基本辅助知识,二是学会如何做人。把初中生要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这些个体每时每刻要与别的个体碰撞,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同样,那么这就显示出了政治中沟通的重要性,可以说沟通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行动力,有沟通,才能说得上其他,这个前提必须把握好。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各种情况下的应对活动,例如在发生争执时,以对对方的了解先采用对方爱听的话进行劝解,等对方心情平静下来,再进行下一步的沟通,如果上来就不顾一切的大吵大闹,那么沟通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有可能一个小小的争执就发生不尽如人意的后果,对我们来说,我们能用语言将所想的表达出来,就要好好利用这项技能,在沟通中,发生矛盾可以先说一声对不起,很快问题就会被解决,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想要主导沟通的方向,就要组织好自己的言语,对待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说话方式,不同的事情也要有不同的说话水平,从而把握好沟通的技巧。

二、从生活入手,让学生付诸行动

初中生所需要的是关怀,在这个事事以竞争为主的社会,很多家长与教师忽略了这一点,缺少了对学生的关爱,所以思想政治的教育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如果只是一味单纯地想要让学生应付考试,而教学并不是为学生设身处地地着想的话,这门课程的学习也相当于白费时间,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仅要灌输理论知识,更是要让学生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让学生懂得保护自己,还要展现出对学生的关心以及担忧,给学生一定的限制。如今政治教育下降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庭的问题,所以教师也要经常与学生的父母进行沟通,例如,在学习“走向自立人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问学生在家都帮助父母干过什么,自己的事情是不是都由自己做,接着总结出最多学生会自己干的事情,接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你觉得哪些事应该是你自己干的?如果父母或者他人没有时间,你该怎么办?抛出问题过后要让学生明白自立自强的思想,最后还需要和家长沟通,希望家长能在家尽量教导学生自立,可以由简单的事情开始让学生试着做一做。

三、以情景实例入手,引导学生端正品行

在思想政治的教育中,很多学生懂得这些道理,但是真的在实际情况中的时候却不会真的行动起来,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不能一味地说道理,实践的重要性已经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凸显出来,要给学生展现出一幅鲜活的动态画卷,也就是从情景入手,提出真实的例子来让学生了解道理的含义。例如,在学习“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这一课时,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名人的例子,比如牛顿,家庭的波折与现实社会的摧残并没有让他变得平淡无奇,而是更加闪耀,那么为什么他可以成功蜕变,如果没有经历这些事情他会如何,接着问学生有没有经受过挫折,挫折来了抱什么样的心态,等回答过后提出疑问(可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也有所不同):如果现在你的父母都面临失业,家里遭受了重大打击,你不能再来上学,你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这样一点点地诱导,让学生明白该如何去做,教师只能引导,不能介入学生的选择。

初中生处于一个敏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有了基本的思想道德准则,但是还不能正确地分辨社会思想,所以,在这个时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部分公民是在中学阶段走向成年人,所以加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目前的发展重点。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加强思想政治的教育,首先要以身作则,贴近学生,这样不仅能更好地教学,还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利于两者之间的交流,这样双赢的局面可见举措的正确性。

篇4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的辩证关系

    加强和改进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服务和谐校园建设为直接目标之一。过去较长一个时期,我们对校园和谐问题关注不够。反映到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就是在认识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时,比较多地强调它的政治功能,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则很少谈到。实践证明,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两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为构建和谐校园进行理论宣传。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宣传媒介,必将起到良好的理论宣传作用。由于中学拥有较为活跃的宣传队伍,通过理论宣讲深入校园的各个角落,将和谐校园的理论以朴实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校园内外广泛宣传,必将收到良好的效果。可见,初中政治教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和谐校园理论的内容全面系统、科学准确地传授给当代初中生,帮助学生对和谐校园理论进行解读,然后通过学生将教育的效果宣传到校园内外,从而为和谐校园的构建创造条件。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智力支持。初中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主体,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应在人才的培养上为和谐校园的构建发挥作用。其实,“初中生的全面发展”也是和谐校园的应有之义,“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应该是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懈追求。

    2.构建和谐校园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一,构建和谐校园为加强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谐校园建设有多方面的要求和目标,如学校教育环境与社会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学校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等等,总之,和谐校园的构建必将为初中生成长和成才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处在和谐发展的状态中。第二,构建和谐校园为增强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根本保障。和谐的校园环境能培养学生的美德,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这正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也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保障。只有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才能全面调动初中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的主动性,从而形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科技文化、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好地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行为,也才能真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二、和谐校园构建进程中加强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当前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的确受外界影响较小,但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因此,建设全方位育人的和谐校园,保证初中生健康成长,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人才强国战略的现实需要,又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此,要充分发挥所有教师的育人职能,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

    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

    和谐校园是以人为本的校园,对于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以人为本就是从初中生的实际出发,满足他们的需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过去我们对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主要是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眼点是“管理学生”,甚至是“监管学生”,视角在学生、在手段,缺乏理念和思路上的创新。从“以人为本”这一新理念、新认识出发,有助于满足初中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提高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发挥初中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从而把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实现为高中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的教育目标。

    2.完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体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样,创新也是中学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在当今市场经济与社会转型的负面影响下,中学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为切实扭转中学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每况愈下的不良局面,只有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等方面不断地完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此为切实提高中学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关键。第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有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来实现。在新的形势下,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关键要抓住结合点、闪亮点和技术点,增加科技含量、情感含量、文化含量。具体讲:一是创新科技型工作载体。有条件的中学要充分利用和开发网络的思想教育功能,以网络技术为载体,积极开拓校园信息网,通过网上谈心、通气、讨论问题,扩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和辐射力,从而实现把教育功能体现在网络服务之中,把思想导向渗透到虚拟的空间中去。二是创新情感型工作载体。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种情感交流与共鸣的过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的原则创新更多情感型的思想政治工作载体,把民主精神和真诚情感融入其中。三是创新文化型工作载体。加强对学生社团组织的规范管理,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积极倡导公益服务型社团,正确引导课外兴趣爱好型社团,支持和引导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第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保障。创新思想政治工作途径,关键要抓住社会实践环节和健全育人机制。具体而言:一是深入开展切实有效的初中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初中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锻炼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有些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大多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初中生社会实践的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并提供必要经费。要注意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开展实践活动,根据初中生的实际需要开展实践活动,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二是健全全员育人机制,探索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基础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配合。社会与家庭要保持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从而为初中生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一是组织保障机制。大力加强以中学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年级组长和班主任为主体的初中生思想治教育队伍建设,逐步增强其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做好初中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二是领导保障机制。健全和完善校长统一领导、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三是经费投入、政策导向和制度保障机制。要不断加大对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改善条件、优化手段;要把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对中学办学质量和水平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中学教育教学评估体系,要把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开创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篇5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166-01

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如今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的难点,并且提出一些个人关于创新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观点,为了建立更适合新时期发展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的有利于学生。

一、目前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1、简单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太老套

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缺少训练和实际考验,简单的教导知识的情况十分严重。这样只是重视书本内容,缺乏具体实践,让思想政治教育显得没有活力,索然无味,学生没有半点兴趣。教育的成果通常和老师使用的方法密切相关,只有被学生接受的教育方法,才能够称为合理有效的教育。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

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老师仍然使用“我来告诉你,你只要听我”的旧方式,这么做不可避免的致使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危急,将无法实现教育该有的成果。

其次,有些学校、有些老师依旧将填鸭式、注入式等老套的教学方式作为主要的教育方法,没有将书本内容结合生活实际,更没有把基本观念、思想理念与生活题材想融合。虽然有的老师很想勇敢的实施改革和创新,但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原因,不得不考虑到学生的考试成绩,进退两难,进而影响了自己改革、创新教学方式的热情。

2、薄弱的自我教育意识

初中时期正是心理断乳期,然而我们并未将外部注入与启发学生的自觉性相结合,因此导致学生缺少自我教育的意识。从社会学的立场分析,外部注入是一个社会教育的过程,人的自觉性是一个个体内化的过程。只是外部注入,但不重视社会个体消化了多少性格元素和思想观点,培养思想政治素质是没有意义的。因此,老师应引导学生踊跃参加各种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投身于一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系列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

3、老师理解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完全

老师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前提一定要个人接受或完全、充分地把握社会需求,把书本内容所反应的和教学的提纲所要求的社会需求内化为自己的观念,从而,要将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和书本的内容所呈现的社会要求转变为自己的思想,然后经过自己教授给学生。否则,不仅实现不了教育目标,并且与社会要求不相符。老师在现实中因为自己的经验、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以及思想领悟能力等原因,没能够正确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致使在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轻视实质重视现象,内容少且形式多,缺少清楚的认识在许多教学过程中,无法解决学生存在的迷惑。

二、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改革的几项措施

1、改变教学方法,建立新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方式

在现在的课改下,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彼此互动,共同成长的过程,课堂的主体为学生,老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加入者、共同者、推动者和指导者。所以,为了做一个更好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不仅在教学上要换位思考,构建新的教学观念,还一定要改变教学方式,建设一个新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因此,激发学生的主体主动投入,勇于探索和实行师生相互的交流。这要求在中学思想政治授课中,应擅长构造情境。设立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起学生的学习志趣,激励学生求学的热情。还可以利用这些方法创建情境:灵活导入,吸引心、眼睛;使用漫画,开了学习;仿真显示,现场表演等,以满足新世纪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工作。

2、改变教学观念,创造新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目的

要想更好地展开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的确确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一定要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的概念,初中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全面素质教育的轨道,以便建立一个新的政治教学目标。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发展自己的能力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和解释,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程中,因此,“融入角色”才会发生的共鸣。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就像是旅客和导游的作用,主要是动机、组织、灵感的作用。只有用这种方法我们才能真正使政治课从知识到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成功。

3、改变老师角色,建立新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讲堂

由于社会的持续发展,对初中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提出了较多的条件,特别是现在的初中学生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更多更丰富的社会环境,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就更加重要。因此这这种情况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务必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改变老师角色,最需要强调的是老师用语言和身体为学生带来微妙的影响。也就是说重视与学生进行精神上的交流,,使老师之前的角色不仅产生变化,而且要不断添加新的角色,老师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推动者。进而的的确确的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成为学生计划的教育工作,极大的促进了学生投入到课堂的热情,提升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教学水平。

总而言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多而迷乱却又十分主要的工作,在如今的时代尤其重要。在新的时代,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求所有教育工作者要拥有很高的责任心,并且也要有忘我的工作精神和脚踏实地的精神,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校园气氛,构建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71-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逐步进行,我们需要不断探究尝试更多的有效教育途径来进行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有的教师长尝试通过正面灌输、疏导途径、引导自我教育、对话调节、社会文化熏陶等途径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取得了一些教育效果;有的教师通过利用社会舆论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以及长期的思考和实践,探索出了一条通过学生的情感、兴趣结合多种教学活动,从而有效推进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一、通过情感教育培养情感

实践证明,情感对于学生习得的知识具有深刻的强化记忆作用。我们可以通过情感教育使学生将习得的思想政治知识通过情感的强化,使他们对知识形成更为深刻的记忆和认识。情感教育还有利于帮助学生人格的完善,通过对培养情感的重视,使学生能够增强对道德的遵从力度、对法律的遵守力度,这不仅可以使学生个人的人格品质得到升华,更通过对青少年的教育有利于国家发展、社会的安定团结。

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教师可以通过讨论会的形式展开教育,结合爱的教育进行思想政治的主体教育,引导学生们一起讨论爱的艺术及方法,通过这种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情感,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实例给学生共同分析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同时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关爱,使学生充满自信和希望。教师可以设置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尝试将班上学生的每一次成长和进步都记录下来,学生自己可以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每节课的成长和进步,这种学习进步的积极体验可以增加他们进一步成长和发展的动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更加强烈的求知欲,帮助他们树立起远大的志向和崇高的社会理想。教师还可以利用“罗森塔尔效应”给学生以积极的暗示和鼓励,并充分发挥这种效应。建立起一种相互信赖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通过教师的关爱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他们更加明确自己的远大志向和学习理想,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学生兴趣,落实思想政治教育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对于很多东西的追求,并非出自一种责任感,而是对于这种事物存在一种热情和兴趣,使我们被吸引着去学习、去追求这种事物。我们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如果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政治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被思想政治这一事物吸引着去学习、去追求,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使学生明确了解思想政治学习的重要性,从某种途径激发学生对于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事例导入思想政治教学,引导学生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知识分析他们感兴趣的事例。在政治思想教育中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歌曲、名人传记、寓言以及诗歌等学生喜欢的内容导入教育内容;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政治主题活动,通过主题活动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思想政治学习中,使他们热爱学习,并从学习中获取快乐,在快乐的氛围中了解知识、领悟知识。另外,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多给他们的学习一些正面的表扬和激励,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增强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从而很好地投入学习,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开展多样化、实效性强的活动

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有效的活动形式和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这些活动和方法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摆脱传统教育模式中对教学的过度依赖,使他们学会自己主动思考和探索。

教师应该对现有的教学手段进行必要的改进,提高教学效率。可以多学习并吸取别的教师所利用的一些有效的教学经验和优秀的教学方式,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效的结合起来,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重视对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

教师可以结合“公民教育”的主题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勤工俭学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能够增强对公民职责、公民意识等的理解,并且通过组织这些社会性的活动使学生接触社会,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通过所学的社会知识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引导他们接纳社会新事物,增强他们正确判断是非的能力,让他们接受思想的洗礼。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教师可以利用情感教育引起情感共鸣,通过有趣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利用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

篇7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的辩证关系

加强和改进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服务和谐校园建设为直接目标之一。过去较长一个时期,我们对校园和谐问题关注不够。反映到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就是在认识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时,比较多地强调它的政治功能,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则很少谈到。实践证明,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两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为构建和谐校园进行理论宣传。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宣传媒介,必将起到良好的理论宣传作用。由于中学拥有较为活跃的宣传队伍,通过理论宣讲深入校园的各个角落,将和谐校园的理论以朴实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校园内外广泛宣传,必将收到良好的效果。可见,初中政治教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和谐校园理论的内容全面系统、科学准确地传授给当代初中生,帮助学生对和谐校园理论进行解读,然后通过学生将教育的效果宣传到校园内外,从而为和谐校园的构建创造条件。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智力支持。初中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主体,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应在人才的培养上为和谐校园的构建发挥作用。其实,“初中生的全面发展”也是和谐校园的应有之义,“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应该是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懈追求。

2.构建和谐校园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一,构建和谐校园为加强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谐校园建设有多方面的要求和目标,如学校教育环境与社会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学校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等等,总之,和谐校园的构建必将为初中生成长和成才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处在和谐发展的状态中。第二,构建和谐校园为增强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根本保障。和谐的校园环境能培养学生的美德,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这正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也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保障。只有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才能全面调动初中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的主动性,从而形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科技文化、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好地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行为,也才能真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二、和谐校园构建进程中加强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当前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的确受外界影响较小,但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因此,建设全方位育人的和谐校园,保证初中生健康成长,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人才强国战略的现实需要,又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此,要充分发挥所有教师的育人职能,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

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

和谐校园是以人为本的校园,对于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以人为本就是从初中生的实际出发,满足他们的需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过去我们对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主要是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眼点是“管理学生”,甚至是“监管学生”,视角在学生、在手段,缺乏理念和思路上的创新。从“以人为本”这一新理念、新认识出发,有助于满足初中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提高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发挥初中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从而把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实现为高中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的教育目标。

2.完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体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样,创新也是中学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在当今市场经济与社会转型的负面影响下,中学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为切实扭转中学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每况愈下的不良局面,只有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等方面不断地完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此为切实提高中学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关键。第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有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来实现。在新的形势下,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关键要抓住结合点、闪亮点和技术点,增加科技含量、情感含量、文化含量。具体讲:一是创新科技型工作载体。有条件的中学要充分利用和开发网络的思想教育功能,以网络技术为载体,积极开拓校园信息网,通过网上谈心、通气、讨论问题,扩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和辐射力,从而实现把教育功能体现在网络服务之中,把思想导向渗透到虚拟的空间中去。二是创新情感型工作载体。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种情感交流与共鸣的过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的原则创新更多情感型的思想政治工作载体,把民主精神和真诚情感融入其中。三是创新文化型工作载体。加强对学生社团组织的规范管理,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积极倡导公益服务型社团,正确引导课外兴趣爱好型社团,支持和引导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第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保障。创新思想政治工作途径,关键要抓住社会实践环节和健全育人机制。具体而言:一是深入开展切实有效的初中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初中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锻炼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有些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大多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初中生社会实践的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并提供必要经费。要注意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开展实践活动,根据初中生的实际需要开展实践活动,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二是健全全员育人机制,探索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基础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配合。社会与家庭要保持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从而为初中生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一是组织保障机制。大力加强以中学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年级组长和班主任为主体的初中生思想治教育队伍建设,逐步增强其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做好初中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二是领导保障机制。健全和完善校长统一领导、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三是经费投入、政策导向和制度保障机制。要不断加大对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改善条件、优化手段;要把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对中学办学质量和水平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中学教育教学评估体系,要把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开创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3.切实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8

随着手机、电脑、iPad等上网工具的普及,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不可否认的是,人们已经进入“媒介化生存时代”,新媒体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学习模式等都在发生巨大变化。借助新媒体开展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明显的实效性和导向性,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充分估计和认识新媒体对学生思想认识的影响,更应意识到新媒体这种模式给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积极探索新媒体时代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对学生因势利导,努力完成传统教育方式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与过渡。

1.新媒体时代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1.1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传统理念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中学生都在“我的地盘我做主”思潮的影响下,逐渐形成更加独立、主观、自我的权利意识和平等意识,过去传统媒体处于对信息渠道的垄断地位,当下新媒体方式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地位,这种变化要求我们适时转变传统的“讲授式、灌输式”教育理念。

1.2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方式的挑战。

传统教学理念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主要采取了“填鸭式”、“灌输式”教育教学方式,主要通过课堂这种单一的渠道向学生灌输和传播特定的知识和信息,学生不需要发表任何意见,只需将课堂讲授内容“死记硬背”便可在考试中得到高分。新媒体时代,初中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特别是通过电脑、手机连接网络获取各类信息,这都会对其思维方式、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方式应该积极扭转,因势利导,而不是一味灌输和打压。

1.3对学生媒介素养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信息量相当大,海量的信息既可以为初中生带来丰富的、多角度的实事解读,过多的信息又会分散注意力,甚至是误导。再加上初中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如果过多接触到负面信息就会影响其对社会的正确认识。新媒体时代学生接触到的是直接的、未经任何过滤和筛选的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在海量信息面前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即对学生的媒介素养将是巨大挑战。

1.4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队伍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各种应用方式应接不暇,博客、微博、微信……新媒体技术和应用方式层出不穷,而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学生总是走在“潮流”的最前端,是各种新媒体方式的最早接触者和使用者,这就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于夹缝境地,给初中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带来巨大挑战,初中思想品德教师除了要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外,还必须通过各种新媒体积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这样才能和学生有“对话平台”。

2.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

面对新媒体带来的种种挑战,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积极寻找应对策略,提高思想品德教育有效性。

2.1转变观念,增强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在思想上接受新媒体,克服偏见,树立对新媒体“批判地继承”思想,能够看到新媒体强大的影响力,吸收新媒体中积极向上的信息,增强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在新媒体主导的时代,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中生通过各种媒体信息,可能已经对当下的一些时事热点有了看法,此时教师切不可只注重灌输,必须因势利导,纠正错误的观点,尊重学生看法。

2.2借助新媒体应用方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

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开设博客、微博、微信等交流平台,借助这些课外平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并借助新媒体交流平台进行心理咨询、学习指导等,针对初中生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以不同于课堂严肃的氛围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将弘扬主旋律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2.3积极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的媒介素养。

新媒体时代学生接触到的是直接的、未经任何过滤和筛选的信息,这就要求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加强培养学生的网络辨别意识,增强学生在网络信息面前的免疫力,灌输初中生必须为自己的网络传播行为负责的思想。

2.4优化教师队伍。

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在完成日常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新媒体的特点和规律,熟练运用各种新出现的网络技术及衍生工具,使得思想政治教师不再和学生之间存在“思想鸿沟”。

3.结语

对于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通过新媒体加强对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对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挑战,又带来了教学模式的根本性转变,这就要求初中思想政治工作者转变观念,努力掌握新媒体的特点,学习各种新出现的新媒体应用方式,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实效性和发展性。

篇9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059-01

1.阅读

阅读就是通过眼睛这个感官接受信息。在现实生活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信息是通过眼睛看这条渠道进入人的大脑的。这条渠道是否通畅,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发展。可见,阅读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思想政治属文科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且教材内容并不深奥,许多概念、原理等学生读后一般都能理解。一旦不读,那效果就完全不同。真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新教材可读性强,认真指导学生阅读,是教师必须重视的。教材引用的材料丰富、行动、文字较为活泼,所讲的内容通俗易懂,有利于学生阅读,但如何使学生读懂、理解教学内容,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的引导。教师指导得法,是师生通过读书有所收获的关键,否则将读书变成例行公事,既耽误了时间,又使学生厌烦,教师应把指导学生读书作为备课的主要环节,切忌随心所欲,马虎从事,一定要从教材的内容,课程的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缜密地提出读书要求。

1.1 自然归纳法 。教材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从具体的、典型的、基本的事实出发,逐步引出需要说明的道理。因此,在"导读"最易行的办法是顺着教材的脉络自然而然地运用准确的语言,言简意赅地指出各段内容的中心,让学生明白后再阅读,归纳出所要明白的观点道理。

1.2 纵深引导法。在学生阅读教材中,教师提出若干问题,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引导深挖深掘,三言两语把问题表达的简明而深透,使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理解能豁然开朗,从而掌握所学的内容。

如在阅读《封建制生产关系的萌芽》一小节时,就要思考生产力发展所要求的新生产关系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这种新生产关系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什么叫"隶农制"和"初税亩"?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可问什么是"公田""私田",再问什么标志着中国封建制生产关系的产生(土地所有制改变,剥削方式变了,生产关系也就变了)等,学生就向纵深方面思考了。

1.3 逆思跳跃法。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教材的小结部分,从新的角度或逆向思路来阅读教材,从而把握教材所阐述的内容。如学习《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时先要阅读后面的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三个主要特点,然后再阅读《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与《残酷的封建剥削》两用人才框的内容,由于观点明确,教材中又有"农民头上三把刀,租重税重利率高"和喜儿变成白 女的具体、行动的事例叙述,学生的阅读兴趣特别浓厚。

2.新授

新授就是教师把新知识系统地讲解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教师的新授是否清楚、科学、合理,主要来自课前的准备工作。课备得好、准备充分,授课效率就高,反之亦然。教师的讲授要注意几个环节:

2.1 时间把握。不少文献资料都提出,课堂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说归说,真正落实还是不容易。课前准备不充分的教师,往往把一节课时间大都花在对教材的烦琐讲解上。笔者认为:正确的新授课时限应是本节课的五分之二左右。人的大脑其实就是一部活的机器,也有疲惫的时候,因此,把握效率最佳的一至二十分钟时间进行新授,远比一节课四十分钟的嗦讲解,学习效率要好。

2.2 方法得当。教师在备课时,教什么内容已是心中有数,需要考虑的则是如何教的方法。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方法问题如此重要,我们教师怎能置之不理呢。就如何选择教学方法的问题上教师应该进行斟酌。

如:新授识记的概念、原理,最好用"读书指导法"和"讲解法",对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有重要作用。

新授理解的重点、难点,最好用"讲授法"和"谈话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在教师讲授的知识基础上通过思考来获取知识,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新授实践性较强的知识,最好用"参观法"和"讨论法",有利于学生通过直观来获取知识,提高学生自学和独立钻研的能力。无论采用哪些教学方法,都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实际灵活运用。

2.3 突破难点。主要之处详讲,重点所在精讲,次要部分少讲,跟教学无关的不讲。以学生为中心,新授自己预先确定的,与本节教学目标紧密联系的重点知识,解答学生渴望解答的疑难之处。尽量做到张驰相济,有的放矢,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3.讨论

3.1 以学生为主体。活泼好动的青少年初中学生,求知欲较强,善于表现自己,学生是天生的学习活动的承担者,是知识的主人,是认知的主体,还是讨论者,他们个个喜爱讨论,也能够讨论,从这一实际出发,讨论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少的一曲。教师在组织的每一次讨论,都力图使每个学生能参与,都让学生尽兴发挥;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是学生讨论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讨论积极性的激发者。

这种课堂讨论既回归了讨论本身的真实,人人参与讨论,也回归了教育体系的基本理论,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回归到了教育的主体――学生身上,因而使讨论这种交往形式成为真正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机制。

3.2 做到有始有终。"不打无准备之战",在讨论前,教师应提出讨论问题和讨论的具体要求,实施办法等等,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认真准备意见,不但老师做到胸有成竹,而且学生也应该做到胸有成竹。准备充分才会取得成功。当然在讨论完成后,教师应指出发言的正确意见和错误之处,肯定其优点,否定其不足,分析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并作必要的补充、说明,给学生感到有始有终,且清楚明白。讨论小结可稍长一些,也可三言两语,但不能不有。

3.3 让讨论有话可说。教师准备的课堂讨论问题,往往是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因而,学生应在认真阅读和领会教材的相关内容之后,再展开讨论,这是提高讨论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课堂讨论的问题又往往是联系生活紧密的热点问题,因而,要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习惯,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去认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学生在讨论时才会有话可说,课堂讨论时不要人云亦云,要善于独立思考,求异创新。

教师应积极尝试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方式、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做课堂讨论能达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集思广益的目的。

从上所述不难看出,课堂讨论是思想政治的重要一环,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讨论,既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培养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和创新思维能力。

篇10

总结近年来的教育心得,我认为要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而且要达到知识、能力、觉悟、思想全面提高的要求,思政教师应坚持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改变传统的强调学生死记硬背传授式的教学方式,积极投身到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寻求一种适合时代特点的教学方法。同时针对初中学生年龄小,感情丰富易于以感情用事等特点,在政治课的教学中也需要倾注很多的情感感化和熏陶。

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看法:

一、作为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的知识水平是上好一堂思品课的重要保障。老师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自己就得先把这门课学精了、吃透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有良好的发挥。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先有一桶水。老师不仅要把专业知识学好,其它各方面的知识也应该有所知晓,也就是指老师的知识面要广。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文化素养是很重要的,教师一定要确保讲述内容的准确性、实用性和贴切性。可见,教师知识水平的重要性。在课余时间我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读书、读报,收集热点资料等,运用所学知识上好每一节课。

(二)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假设不同情境,利用多媒体软件提供的图像、动画、活动影像等图文音像并茂的情境代替课本上的简单文字,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在情境中思考讨论。运用它可以调动学生听视觉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在初二学习《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一课时,很多同学并不以为然,认为现代人都只顾自己,犯不上为别人见义勇为,再说现在《中学生守则》中都把这一项去掉了,再讲什么见义勇为是虚伪的。对此,我并不急于将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放了一段影视资料,介绍一名高中女生在放学途中因软弱而遭歹徒挟持的案例,当女生被挟持时,两名男生经过……此时,暂停案例播放,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案情、猜测后果。由于案例真实,案中人物和学生年龄相近,同时也有部分学生遭遇过被劫事件,学生很感兴趣,讨论热烈,猜测也五花八门。最终经过激烈的争论,大家还是取得了一致:面对违法犯罪,任何公民都不可袖手旁观,否则非法侵害随时可能会危害自己;但是作为未成年人,要讲究智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存自己的前提下,比较巧妙地或者借助社会力量制止不法行为。这样利用多媒体有声有形的特点,将学生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用媒体展示出来,创设不同的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情感的参与和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从而更有利于知识的内化获得。

(三)注重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能力

要让学生从“学会”变为“会学”,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想要上好思品课应该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目的。我把它具体分为四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道德判断能力。

二、教师还应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一)新颖开头法,建立学生学习信心。一节课的开始就好比是一个故事的开头,故事的开头若悬念迭出、异彩纷呈,就非常容易吸引听众。所以在一节课的开始就要调动起学生对于知识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兴趣,在上课一开始就得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否则,学习效果必将受到影响。怎样才能开个好头呢?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呢?教师可以结合教学情况,做有针对性的选择,选择适合的开场白。比如,可以用一个有趣的问题开启一节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可以讲一个蕴含知识点的小故事作为课堂开始;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引入一些时下的重大新闻,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在讲授初三的《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一课时,将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容做了补充介绍,并且向学生提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为什么要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怎样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问题,这样学生的兴趣马上被调动了起来,开始认真听讲并积极思考。这样的导入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小品演示法,起到“玩中学”的作用。让学生饰演小品的角色,演一段小品,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探求欲望,而且还可以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其从各个角度学会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必要的知识。如在讲授初二上册《做个聪明的消费者》时,我设置了一个小品片段。两名学生去商场购物,在超市逛了一遍后,发现没有他们想买的东西,临到出门时,被超市老板叫住,污蔑他们其中一个偷了一罐健力宝。问:“面对这种情况,你应该怎么办?”然后请学生分别扮演老板和消费者。这样,通过以上小品的演示,学生们认真思考,踊跃参与,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这节课要学的主要内容“人身财产安全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等”脑子里有了很深的印象,并且也学会了分析运用。

(三)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争强好胜是青少年普遍的一种心理反映,也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动力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组织学生讨论争辩,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提出的任何想法,决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挖苦指责,而应尽量找出闪光点,给予肯定。例如,在讲七年级上册的《身边的诱惑之游戏机的诱惑》时,我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小组,以电子游戏的利与弊为主题,进行探讨。学生认为,好的游戏可以提高心智,开启思维;不好的游戏就会损害身心,有碍于思想健康。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探讨之后,学生们得出最后结论:面对这种诱惑要合理计划控制自己、节制自己,学生们对此结论也心服口服。这种讨论教学法,不仅有一定的教育性、针对性,而且还在讨论中充分地调动了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一种较为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就理解并掌握了必要的知识,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多学科整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思想品德课渗透了多个学科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应用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增强学生对相关的数学、语文、地理等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等综合能力。例如,我在讲遗产继承时就用了一道计算题:一位老人去世时留下遗产,为防儿子因遗产问题发生争执,立下遗嘱:“老父去世了,留下15个金元宝,宝是身外之物,望你三兄弟磋商分配,不应因宝损伤了兄弟手足情分。分配方案如下:小儿子还没有成家,就分金元宝总数的1/2,二儿子虽已成家,但家庭贫困,就分剩下的1/2,大儿子家境比较好,就分三个金元宝。按要求把金元宝分完,三兄弟不能多分,也不能少分,切记!”请问,老人立这个遗嘱有什么目的,这兄弟三人如何才能履行老人的遗嘱?这道题一出,学生们议论纷纷,对这份遗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积极思考分配的方法。利用这种学科整合的方式,既能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不觉得政治课枯燥无味,又达到了教育目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五)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责任感

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教师除了利用课堂教学这种途径之外,还可以利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跳出课本,走出课堂,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去。通过自己的多方实践,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也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思想政治课的价值所在,从而真正爱学这门学科。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取成立兴趣小组和开展社会小调查。在兴趣小组里,我组织学生学习报刊、收听广播,让大家了解和熟悉国内外新闻时政、社会热点,并开展时事知识竞赛和新闻背景分析等活动。

另外,教师也适时地开展一些社会小调查,比如,在讲到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时,我要求学生调查父母所在单位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等有关内容,并且在课堂上发言交流。通过这样的活动很多学生养成了读书看报、关心国内外大事、积极思考的习惯,强化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做一名有感情的教师

(一)以感情来辅助教学,跟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使学生爱政治课

政治课与其它学科不同,它枯燥无味、概念性强,学生大都不喜欢,要想上好一节课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并且乐于听你的课。因此我首先运用了“以情激学法”。

1、情感投资,以真情感动学生

我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共同做游戏、谈人生。时时在生活中关心他们,久而久之他们便开始接受我,有事也愿意和我商量,甚至他们之间的小秘密也和我说,慢慢地我说的话他们都开始信服,我的课他们也愿意上并且每节课都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2、实话时说,真情诱学,升华教学

3、以浓厚的爱生之情来引导学生的言行。

思想政治课的任务不仅是教给学生马列主义基本知识,增强其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我竭力以情感化,导之以行。为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①教师身先士卒,处处做出表率。②严宽相济,端正学风。

篇11

近些年来,学生不感恩乃至恩将仇报的行为时常发生。在这种形势下,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具有现实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学生感恩之心发挥的作用

从学校德育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一个主要阵地,对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及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总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发挥导向作用

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主题为马列主义,包含了学生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心理健康以及人文精神等各个方面的教育,包含了我国核心价值体系以及优秀的传统文化、文明成果,这些内容都包含了价值导向作用。而感恩属于人类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不但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更是最美好之情感。因此,就需要培养学生感恩之心,让学生树立荣辱观,时常怀有感恩之心。

2.促进教育作用

从现实来看,培养中学生感恩之心,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必定会按照教科书形式包含了教学内容,同时还会以专门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从各种形式来体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度,才能让学生引起重视,通过各种氛围感染与影响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才能够在合适的时间及地点表现出感恩行为。

二、培养学生感恩之心的措施

从实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至关重要。因此,就需要依据实况采取合理的措施,有效培养中学生的感恩之心。

1.构建完整的感恩体系

初中生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处于成长期,思想上还处于成长阶段,难免思想上存在偏颇,尤其是在当今社会风气的影响下,许多初中生严重缺乏识恩知恩能力。而这些学生心底是善良的,不过是不知道怎样将心中感激之情转化成感恩行动。所以就需要建立完整的感恩体系。

首先,把感恩教育归纳到学生思想教育的必修课;学校的德育部门要在校园内宣传感恩,让感恩走进校园,走进课堂,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感恩教育,激发初中生的感恩之情。比如,在校园内设立感恩活动周、感恩文化节等等,让初中生怀着对父母、老师以及社会的感恩之心,提升他们的思想素质。

其次,将感恩教育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中。思想政治教师要采取多种授课模式,将感恩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学生才能在吸收民族传统美德的同时学会理解父母及老师,正确面对父母唠叨、教师严厉及社会关切,从而培养感恩认知。

最后,采取人性化管理。教师要以学生作为中心,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德育要求,对学生思想采取人性化的管理。在现实中,许多教师缺乏耐心,一发现初中生调皮捣蛋就生气,一味地采取粗暴的管理方式,必定会给学生心目中留下怨言。在管理中,要以人性化管理疏导学生,并且教师也要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去开导学生,让学生虽然接受批评但却能够感受到爱。教师要多和学生接触,要多了解学生内心世界,并且实时进行指导。

2.创造良好的感恩环境

人的生存与发展必须要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够实现,而且在这个环境中还会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就必须要合理地利用环境,利用环境来宣传教育。

首先,利用校园环境的合理布局,营造出感恩教育的氛围。对于初中生而言,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场所就是校园,校园内的绿化、各种建筑、标志等都要作为校园文化。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带领学生认识学校相关文化,比如带领他们认识“投桃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各种名言警句,同时还将一些典故及故事讲授给学生,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感恩。

其次,合理运用校园媒体实施感恩教育。学校要合理运用校园广播,多播放一些感恩的儿歌歌曲,让播音员播放感恩的故事。同时班主任要引导初中生在教室里建立感恩栏,每周让学生贴上对父母、老师的感恩之语,写上本周准备为父母做的一件事,到了下周让学生汇报事情的结果。

最后,以典型人物激励学生的感恩之心。要多收集班级上学生的事迹,尤其是和感恩相关的事迹。对于一些做得比较典型的事迹,在思想政治教育上要让学生上台讲述个人的体会,并且还要让其他学生感受这些事情,号召全体同学学习。通过树立这种典型,必然能起到典范作用,发挥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