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中西医结合的看法

中西医结合的看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3-08 14:44:5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西医结合的看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西医结合的看法

篇1

临床的实践经验表明,虽然中西医治疗手法和体系有所不同,但是中医和西医都有各自的优势,也各有缺点。随着时展,很多医学人才为了更好的为患者服务,经过长时间的探究,总结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总体比较缓慢。目前,中西医结合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这个体系所研究的病症范围在逐步扩大,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在内科方面针对如肠胃炎等诸多疾病的治疗已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本文首先对中医与西医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分析,再对中西医结合应用于内科临床治疗的发展状况做一概述,列举其部分治疗优势,最后对中西医结合在内科临床上的应用提出自己的看法

1 中医和西医的区别和联系

说起中医,大家经常用“老”来形容,是在说中医越老经验越丰富;西医是从国外引进的,与时俱进。中医和西医最大的区别是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医强调整体思维,系统诊治,西医的特点是局部思维,但具有较强分析的能力。很多人喜欢用是否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作为区别中西医的重要手段,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对科学手段的运用已经不能作为区分两者的方法,因为现在中医也已经可以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来发挥自己更大的作用。中医和西医各有特点,互有联系,而能够让中西医之间产生联系的桥梁就是人体。它们都以人体作为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并且都以人类的健康与疾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另外,它们之间还存在的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让人们让人们远离疾病,身体健康。正是由于他们的不同之处,才使得中西医得以实现良好的结合,在思维和医学方法上各自取长补短,互相汲取精华,也是由于他们的相同之处,让中西医的结合更加紧密且不可分割。

2 中西医结合在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发展

2.1中西医结合在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当展趋势 目前,中西医相结合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医学工作者的认可。在中西医结合方面,我们不断的进行研究和实践。而且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经验知识和理论基础,表示中西医结合在未来将会有很好的发展。除此之外,由于中医的博大精深得到很多外来医学人士的喜爱与研究,再加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外医学人士对中西医结合的认可,在未来中西医结合一定可以形成一个医学分支。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有很多的中医药品来实现西式化的制作,将中药也制成针剂、口服药剂等等的形式,这样不仅让汤药的用途变得更加广泛,同时也让更多的人去接受中医的治疗。

2.2中西医结合在内科临床治疗中的优势 在多数人的观念中,认为中医治本,西医治标;中医治内,西医治外。这种观点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中医和西医各自具备的优势和劣势。总得来讲,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它们的目的都是通过医疗手段来为患者治疗疾病。所以,中西医结合也许可以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2.2.1中西医结合在内科疾病诊断中的优势 中医检查主要包括望、闻、问、切,然后将四字诊断出来的结果结合起来,来获取下一步的治疗所需要的资料。这样检查在最终下结论时会存在一定的客观片面性,缺少对患者身体内部具体情况的了解。西医检查主要包括通过声、光等科学技术,可以通过CT、核磁共振、超声波检测等一系列检查将患者体内的详细情况直观的表现出来,而血、尿常规检测能够清楚的反映人体病变情况,很好的补充了中医检查的不足。中西医结合可以通过各自的优势对患者身体内部和外部都有一个详细的判定,可以更加全面准确的检查出患者的病情、病因,利于医生对症下药,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2.2.2中西医结合在内科疾病治疗中的优势 中药一般气味浓厚难闻、味道苦涩难喝,杂质还伴有一定的毒性,患者在服用中药时常常产生排斥,甚至很多人服用不进去,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影响中药的治疗效果,虽然在一些特定疾病方面经过几剂中药的坚持治疗之后,能够实现根治,但有些人还是较为排斥。西医用药常常以针剂或者口服的形式出现,服药容易,患者较少排斥,一般见效很快,可以更好的完成治疗,如在治疗一些炎症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中西医结合在治疗疾病时的运用,可以针对不同的症状运用不同的治疗手段,中西医结合治疗集中了中医和西医两门医学手段的优势,可以更快更准确的治疗患者,使患者早日康复。

2.2.3中西医结合在消化内科疾病中的应用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感觉自己肚子或是胃不舒服,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消化不良。消化内科疾病的种类很多,治疗手段也各不相同,而且有的诊治难度也比较大,这种疾病常伴有吐血,咳血,腹痛和腹泻的症状出现,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身体痛苦。中医在治疗消化性溃疡类疾病时往往选择几种适合的中药材进行,西医选择药剂来抑制胃酸以帮助患者减轻病痛。中西医结合是将两种治疗方法中和,采取整体调理的方法,针对病因和临床症状的消除展开治疗,从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让患者及早药到病除。

3 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的临床思路将不再是我们的一种幻想。不管是从中医方面来说,还是从西医方面来说,医疗事业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都很重要,它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只有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才会让国家的发展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方向,向着更加光明的未来发展。根据中西医的优势和特点,实现中西医结合,两者取长补短,不仅能够减小医疗技术以及学术上的不足,还可以使医学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篇2

李鼎铭在延安用中药给治愈了风湿性关节炎、胃病以后,征求李鼎铭对中西医的看法。李鼎铭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中医有中医的长处,短处;西医有西医的长处,短处。只有把中西医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听后,十分赞同李鼎铭的意见,高兴地说:“你这个想法太好了,今后中西医一定要结合起来。”不久,陕甘宁边区成立了中医研究会和中西医协会等等,为中西医结合方针的确立作了可贵与有益的探索。解放后,政府十分重视中医事业,确立了中西医结合的方针。1950年11月2日,在为第一次全国卫生会议的题词中号召:“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从而正式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方针。在中西医并存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对待,今后应该如何发展?又于1953年明确指出了发展方向,就是走中西医结合、创立我国新医学的道路。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医在中国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成立了一批中医学院、大学、科研机构,设立中医医院,在西医医院中设中医科,中药店到处可见等。

然而,“中西医结合”由方针政策到医学科学概念的过渡,是一个极为复杂、严肃的医学科学问题。中西医并重、东西方文化与科学并存和共同繁荣是“中西医结合”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要走过相当长的创造衍变之路。这是政府和医学界所应考虑、解决的问题。

作为平头百姓,作为病家,所面临的“中西医结合”,是狭义的,是生了病,要用中医,还是西医,还是中西结合的新医来治疗的问题。

篇3

1.1西医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西医学的发展与现代西方科技的发展同步,西方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有赖于17世纪兴起的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法国医生拉美特里(Lamettrie)著作《人是机器》就是把人体医学研究纳入机械唯物主义的主要代表。还原论是机械唯物主义的主要方法论,主张将物质的高级运动形式(如生命运动)归结于低级运动形式(如机械运动),用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代替高级运动形式的规律的形而上学方法。还原论认为,各种现象都可还原成一组基本的要素,各基本要素彼此独立,通过对这些基本要素的研究,可推知整体现象的本质。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不断的医学实践逐步建立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等学科,为现代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促使医学研究日益向微细方向深入,从大体水平、组织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甚至到达基因水平[2]。迄今为止,以还原论为哲学指导的医学研究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重组DNA理论和技术更是引起了生物学、医学的革命性变化,分子生物学将各个学科的研究内容引入到分子水平,使人们对生物学原理和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接近生命的本质[3]。可见西医理论的世界观源自于西方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西医学研究的方法论倾向于还原论。

1.2中医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医学理论是以中国古代自然辩证法为指导的,阴阳五行学说是其理论基础,注重整体观、联系观、平衡观是其主要的特点。系统论作为一门学科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同时,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4]。中医理论诞生于中华文化的母体中,其指导观是以中国古代自然辩证法为指导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理念,以阴阳平衡观和五行相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全过程。阴阳学说代表着人体与环境,机体内部、脏腑间、气血津液间的动态平衡观,五行学说代表着机体内部的多系统、多层次相互间的联系观,因此整体观、平衡观、系统观、联系观是中医理论的主线。经过近千年的临床实践,形成了一套融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于一体的较系统的临床医学理论,对疾病诊治有着较强的整体性、系统性性、联系性,其研究方法完全符合系统论思想。可见中医学理论的世界观源自于以中国古代的自然辩证法,中医学研究的方法论符合系统论。

2中医学理论与西医学各自的理论特点及不足

医学是以人体为研究主体,以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预防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5]。由研究的主体、内容可以知道西医学和中医学是可以相通的。由于两个医学理论有着完全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理论也各具特点和不足。从两者特点可见,他们的世界观是可以互通的,方法论是可以互补的。

2.1西医学基础理论特点与不足

2.1.1西医学基础理论特点西医理论是以还原论哲学观为指导,他的发展与现代西方科技发展同步,从医学的形式看西医学遵循着现代科学以还原论哲学观为指导,它以客观、具体、形象的实物证据为基础,重视人体细微结构的分析研究,用微观的变化解释宏观现象的本质就成了西医学纵向思维方式的基础[6]。西医学把单元结构作为其理论基础,把单元结构局部微观的生理、病理变化作为研究依据,善于抓住疾病的根本原因和起始因素,主张对疾病的一元化的解释,根据西医学的基本特点我们可以把以还原论为指导的以单元结构为基础的西医学简单理解为“元”医学。西医这种纯技术的还原论的研究方式促进了人类医学健康事业的快速发展,多数传染病被有效控制、多数疾病找到了诊断治疗的方法,人类平均寿命得到了很大提高。

2.1.2西医学理论的不足随着时代的发展,西医学这种过于依赖于实验科学,过于强调对人体微观结构的研究,把生命视为一个线性的系统,以简单的因果关系来推导生命活动、推导生理病理、推导治疗手段的还原论方法日见其局限性。有时单纯的还原分析难以导出由一些随机、综合因素所引发的变化和产生结果的机制[7]。例如,生物体活性的理解,按线性关系从无活性不能得出活性;没有组成要素的非线性关系、复杂系统的概念,则难以理解活性[8]。由于还原论过于强调新发现、新技术,新的技术常常以市场为导向而忘记了医学研究的人本主义精神,存在着技术性有余、思想性不足的现象。其片面性、局限性是难以避免的,例如随着社会发展现代医学虽然对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病理、防治方法的认识均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诊断治疗方法不断增多,但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并有不断升高的趋势,给患者、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负担。创新技术产生的成果被快速产业化运用于临床,为过度检查、过度治疗提供了理论庇护。其产生的后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已经引起了社会各方关注。这种非人性化的局限性是以单纯的技术至上的还原论的哲学观指导下的西医自身无法解决的。

2.2中医学基础理论特点与不足

2.2.1中医学基础理论特点中医学以阴阳平衡观为指导,以五行相关学说为联系,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疾病的诊治,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中医理论诞生于中华文化的母体中,以阴阳平衡观和五行相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的过程,脏腑、气血津液学说代表某一脏器的结构单元的动态平衡观,五行生克代表着多个脏器间的多层次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协调的层次平衡关系,天地人的平衡观代表人与环境的整体平衡状态,因此动态平衡观是中医理论的主线。经过近千年的临床实践,形成了一套以阴阳平衡为指导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较系统的临床医学理论,对疾病诊治有着较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人体健康和对疾病总的看法是以平衡观、联系观为基础的。因此中医的思维方式是以动态平衡为基本线索的整体性、系统性思维模式。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衡”医学。

2.2.2中医学理论的不足中医理论系统观思维是其最大的特点,但我们必须看到系统论不是孤立存在的,其核心内涵是需要以还原论为基础的,在中医理论的构建中,由于中医理论对还原论思想有着先天不足,过于依赖系统思维,对一些客观存在的结构不够重视,不重视对微观结构的研究,常常在诊断疾病过程中存在病变部位不清,治疗方法笼统的缺陷,面对蓬勃发展的西医科技,常常显示出思想性有余而技术性不足。我们只有在充分了解各个组织、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研究。否则这种系统论的研究只能是一种“暗箱”。

2.3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特点与不足

从当代中西医结合的形式看,我们不难知道,中西医结合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如用西医的方法来发展、研究、解释中医理论,用西医的方法来评价中医诊断和疗效,用西医的方法来研究中药(药理分析、组方成分分析),以中医的疗法补充西医治疗或用西医的疗法补充中医治疗,用西医的技术方法进行检查诊断,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或同一病种使用中西医两种方法进行诊治,这些中西医结合方式虽然在临床上取得了不少令人满意的成果,但基本停留在技术层面的互补,对中医科学性论证及对中医理论的局部观点的证实,以及对中药组分分析,存在着点多、线长、面广,较庞杂不够系统,且多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其主体指导思想仍然是把中医药处于被动从属和被检验和验证的地位用还原论方法指导中医药现代化。由于缺乏有效的医学思想和创新医学理论的指导,中医与西医在医学指导思想和医学基本理论层面上的结合非常有限,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中西医结合虽然走过了50余年,至今未能形成系统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基本理论。所以中西医结合目前只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远不能满足于社会对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发展的需要,急需在取得前述的大量成果、经验、素材的基础上结合中西医两个学科各自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理论特点进行更高层面的结合研究。

3创新理论的医学哲学基础

3.1中西医结合医学创新理论的世界观

由中西医学理论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可知,中医理论具有整体观、平衡观、系统观的“衡”医学特点,其研究方法倾向于以中国古代的自然辩证法,具有与系统论相符合的医学哲学观。西医理论具有以单元结构观的“元”医学的特点,其发展受西方机械唯物主义的影响较大,具有与还原论思想相符的医学哲学观。从当代的哲学观看,无论是自然辩证法还是机械唯物主义都有着历史的局限性。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是的哲学理论,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在医学理论的世界观中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同样可以把自然辩证法和机械唯物论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的世界观。

3.2中西医结合医学创新理论的方法论

由前述分析可知,无论是还原论还是系统论都有着其方法论的局限性,都不具备引领中西医结合医学基本理论发展的重任。我们把西医理论以解剖结构单元为基础的“元”医学特点与中医理论平衡观为基础的“衡”医学特点进行融合,形成还原论与系统论相统一的“元衡论”观点。“元”是西医理论的精髓,是结构单元的简称有形态的、结构的内涵,是以静态的、孤立角度研究人体;“衡”有阴阳平衡观的基本内涵,是中医理论的精髓,有平衡的、联系的、动态的内涵,是以联系的角度研究人体。我们可以把“元衡论”简单地理解为以结构单元为研究基础的人体平衡观。包括整体单元结构、层次单元结构、单元结构三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动态平衡状态。用它进行医学研究就可以形成兼顾点(单元结构)、线和面(层次单元结构)、立体的(整体单元结构)多维研究思路,可以丰富阴阳平衡理论的内容,完善中医的科学内涵,弥补西医学重技术轻思想,重局部轻整体的不足。使对疾病的分析更具整体性、系统性。用它来指导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基本理论构建可以有效地兼顾局部与整体、宏观与微观、结构与功能等。可以作为一种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方法论。用于指导疾病预防、控制、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研究。

3.3中医理论、西医理论、中西医结合元衡论观点的医学哲学特点

中医理论、西医理论、中西医结合元衡论观点的医学哲学特点见表1。

3.4试用“元衡论”指导临床医学研究

篇4

潘文昭教授很温和,很谦虚,也很幽默,面对记者的提问,潘教授始终保持着微笑,不厌其烦地进行讲解,没有一点架子。

中西医结合有优势

潘教授的父亲也是位医生,从事西医。从小受父亲的影响,他高考时的愿望就是能到大学进行西医学习。谁知,由于政策变动,最终被安排到了中医专业,这让他郁闷了好一阵。

好在当时大学课程除65%的中医内容外,还有35%的西医课程,对他这位“西医爱好者”来说也算是一种补偿。参加工作后,有段时间他在基层单位工作,由于医务人员缺乏,他西医、中医一肩挑。“那段工作经历是一种锻炼,也是一种培养,对我日后的从医生涯有着重要意义。”潘教授坦言。

也许正因为有着这么一段经历,潘教授坚定地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对于有些学者提出的“不赞成中西医结合,要让它们各自发展”的观点,潘教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不排斥西医,中西医结合更有发展优势。

潘教授告诉记者,西医对细菌、病毒有深入的研究,还可以进行心电图、胸片、血常规、B超、CT等检查,通过微观变化对病情进行诊断、治疗,对疾病预后做出客观判断。比如一个肾病患者,在经过消肿利尿等一系列治疗后,浮肿等症状可以消失,表面看上去跟正常人无异,但要是尿常规检查还能发现蛋白,那表明患者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还可能会复发,这时就需要继续巩固治疗。要是换做中医,作出这样的判断是不容易实现的,但中医可以对患者进行干预性治疗,控制其疾病进展到严重程度。

中医提出“治未病”的观点,在疾病没发生前进行预防性治疗。如严重胃病患者(严重程度可根据舌苔等综合判断)应提前进行防癌治疗,可通过服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又名韩信草)、石见穿(又名紫参)等清热解毒、活血化淤类药物来防止其恶变。这和西医的观点是不同的,但要是得到西医的协助配合(如胃病患者可通过胃镜检查判断病情),相信中医的“治未病”会更好得以实现。

潘教授认为,没有西医的存在,就没有中医的进步。同样,没有中医的进展,西医也不可能发展得如此迅速。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虽然治疗观点不同,但总体都是在为患者着想,为医学进步做贡献!

中西医结合要灵活

对于目前一些生硬套用中医、西医治疗方法的做法,潘教授认为是不合理的。潘教授介绍,曾经有个50多岁的阑尾脓肿患者,病情严重到从腹壁就能看到明显突出的脓肿部位,在外科用青霉素等消炎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只好请中医科会诊。中医科医生看过患者后,开了1副“大黄牡丹皮汤”(成分为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让患者分2次服用。没想到,第2天患者高高隆起的脓肿部位就消退近1/3,让患者惊喜不已。

后来又遇到一个阑尾炎的患者。中医科医生检查时发现患者腹痛剧烈、腹部肌肉紧张如板状,认为患者不适合选择中医治疗。经行急诊手术,发现患者患的是坏疽性阑尾炎。对多数急性阑尾炎患者而言,用中医治疗治疗效果明显,能免除手术之苦,提高治愈率。但坏疽性阑尾炎不是中医所能解决的问题,这时,唯有选择外科手术才是正确之道。

潘教授说,中、西医结合要灵活,不能盲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生病以后是选择中医或是西医,或者中西结合治疗,应根据实际情况去考虑。

潘氏之中西医结合

13岁以上都要量血压

和许多中医科诊室不同的是,潘教授的诊室里一直摆放着血压计。13岁以上患者就诊时,潘教授都要给他们测血压。潘教授告诉记者,有些年轻人血压低,很可能存在熬夜导致睡眠不足、记忆力减退的问题,中医的说法就是“正气不足,阴阳失调”,这时就需要服用一些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如生黄芪等。

量血压对用中医治疗某些疾病也有指导意义。潘教授说,对于患有慢性疾病、身体状况差的老年人更要多量血压,如果血压偏低(编者注:可参考本刊2010年6月上旬刊《低血压治不治》一文)要提防缺血性中风。这是因为血压低时血液流速慢或是存在血小板增多,就很可能出现血管阻塞,脑供血不足,这在临床中也很常见,这时就要通过丹参、赤芍等活血、通络药物来预防缺血性中风的发生。

药理研究发现,槐花(果实叫槐角)与芦丁有保护小血管,防止其硬化的功效。对于高血压患者,潘教授往往一开始就要用槐花,后面再加用降血压的药物,这样就能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心血管疾病可用三七

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等先进的西医检查技术,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都可以明确诊断。除服用倍他乐克、阿司匹林等护心西药外,潘教授提醒心脑血管患者,别忘了三七。

临床研究发现,三七能降低心肌耗氧量,扩张冠状动脉,有活血化淤、护心的作用,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出血性心肌病、各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都有一定作用,对预防血脂异常和防治中风及其后遗症也有明显好处。

对于三七的用法,潘教授赞成很多老中医的意见,认为不应煎服,煎服不仅浪费,效果也不好,推荐的服用方法是将三七磨成粉末装到0号空心胶囊(容量约0.5克)后吞服,每次2~3粒。

潘教授提醒说,服用三七要注意剂量不能多,通常每天3克,分2~3次服用即可(每次最多1.5克),待症状有所缓解后可适当减少剂量。

良好心情是治疗的催化剂

采访结束前,记者表示,希望潘教授能再为喜爱他的读者说点什么,潘教授略一思索,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是著名作家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藤叶》――

主人公琼珊生病了,她痴痴望着窗外的藤叶。她深信当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她也该离开人世。

篇5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水平提高,运动不足,老龄人口增加,我国高血压病患者人数已超过两亿。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是脑、心脏、肾脏疾病发病以及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治疗高血压病主要以药物为主,单纯运用中西药物治疗本病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而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能较好地控制血压、改善临床症状及治疗并发症[1]。同时,中药、西药还可以优势互补,减毒增效。

1 中医学对高血压病的认识、诊治和存在不足

在中医学中,没有原发性高血压这一病名,但是,由于高血压病患者多存在头晕、头痛的症状,所以中医学将其列为“眩晕”“头痛”[2]。造成眩晕、头痛的原因可分为外感与内伤。本病主要在心、肝、脾、肾,诸脏邪实主要表现在湿浊、痰浊与血瘀。其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密切相关;其病机在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发病机理多为复杂。

中医理论根据其发病机理的不同、临床症状的表现不同和发病的病因病机不同,将高血压病大致划分为肝阳上亢型、肾阴不足型、气血亏虚型等,针对不同的类型辨证施治,采用不同的配方对症治疗。例如肝阳上亢型用清肝泻火的方法治疗,阴虚阳亢型采用滋肾平肝的方法治疗等[3]。近年来,随着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单味和成方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在诸多中药中,影响钙通道的中药有当归、川芎、红花、赤芍、黄芩、丹参、前胡、肉桂、羌活、独活、三七等[4];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的中药当归、红花[5],可抑制肾素活性;甘草、白芍、地黄、板蓝根、半夏、山楂、何首乌、牛膝、泽泻[6]等影响血管紧张素;利尿的中药有茯苓、泽泻、桑寄生、杜仲、山楂叶、防己、罗布麻、决明子[7]等。多数中药均具有降压作用,他们还分别具有镇静、补肾、利尿、降血糖、降血脂、抑制血小板凝聚、强心、扩张冠状血管和脑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和脑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氧供应以及抗心律失常等。

尽管有多种中药具有降压特性,但是,如果单一用中药治疗高血压病,比西药降压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①中药降压起效较慢,对于危急性高血压病患者救治效果欠佳;②中医辨证施治,对不同个体的高血压病患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③中药汤剂煎煮费时,气味难闻,若常年连续服药患者很难坚持。

2 西药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及副作用

在我国,西医临床使用的降压药主要有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拮抗剂(CCB)、β受体阻滞剂(BB)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五大类,并已联合用药。这些降压药在治疗高血压病时作用靶点明确,降压作用较强,能迅速地控制血压。但几乎所有的降压西药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若长期使用某种降压药,就会产生耐药性,只有不断增加剂量或定期反复变换其他西药,或者合并多种西药使用才能控制住血压。另外,还存在即使用药后血压已经降到正常,但患者的头晕、头痛等临床症状却得不到明显改善等问题。

3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可以优势互补、减毒增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的过程中,仍以西药降压为主,中药降压为辅。西药重点是快速使血压降到正常值,与中药配合应用,可以减小西药用药的剂量,减轻西药所引起的毒副作用,还可以弥补中医对不同个体辨证施治所引起的局限性。中药主要是纠正和弥补西药在降压过程中产生的毒副作用,减轻高血压病患者的不良症状。中西医结合能产生协同作用,增加临床疗效,延缓原发性高血压出现靶器官(心、脑、肾)损害和发展,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使患者长期、稳定地服用一种中西药联合配方,消除用药过程中的耐药性,克服患者经常变换降压药的烦恼,以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

4 中药+利尿剂+BBC治疗多型原发性高血压的探讨

根据中药、西药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不同特点及存在的副作用,笔者结合多年临床联合用药的经验,采用中药配方(天麻、龙胆、钩藤、丹参、地龙、桑寄生、黄芩、杜仲、白芍、罗布麻、泽泻、川芎、当归、生地黄、牛膝)共为散剂,临床称之为天麻平肝散,配合利尿剂+BBC治疗多型原发性高血压。对照组患者500例口服利尿剂双氢克尿噻片,每天1次25mg,硝苯地平片每天1次10g。治疗组(大部分为口服西药降压效果不理想者,或有明显副作用反应的患者)50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天麻平肝散每天每天1次,每次3克。观察组治疗3个月,结果对照组显效205例,有效212例,无效83例,总有效率83.4%,且有6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恶心、干咳、面部潮红、肌无力等症状;治疗组显效475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9.4%,且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的现象,多数患者反映经过上述联合用药后,眩晕、头痛、烦躁、干咳、水肿、失眠、口干口苦等高血压的不良症状都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改善。截至目前,采用上述联合用药的方法,已为4000多例不同类型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建立了治疗病案,跟踪服务。患者最长的服药时间已达13年,血压水平非常稳定和正常,服药每天1次,非常方便,经济实惠。且用药量可随着血压水平稳定的情况,逐渐减少用药剂量,有的患者目前已达到间隔2d或间隔3~4d服用一次,仍然保持血压正常和稳定。此种方法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使用中药或西药。

在高血压病临床治疗中,正确开展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可达到中西医优势互补、减毒增效的作用,治疗效果也非常理想,使得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不断改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郭慧君.王知佳.刘玉芳.从高血压病的治疗谈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思路[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9):1882-1883.

[2] 宋安华.中医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1,18(25),164-165.

[3] 张坦生,王荣霞,等.自拟降压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8例[J]安徽中医临床,2011,21(5):138-142.

[4] 孙晓光,蒋伟哲,黄仁彬,等.龙眼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SD大鼠血压的影响[J].中草药,2001,23(8):727-729.

篇6

被认为是没有特效疗法的“慢性病”——如高血压、关节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糖尿病、神经衰弱等的疗效显著的提高,疗程大大的缩短,打破了以往“慢性病得慢慢治”的论点,作到了“慢病快治”,从而给医学上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在外科方面有许多以往必需开刀动手术的疾病——如阑尾炎、胃穿孔、肠梗阻等,有些不动手术就能治好,给病人减少了痛苦。这种情况大大活跃了我的思想。我再也不象过去那样简单、机械地看问题了。

篇7

关键词:

中医药;高等教育;现状;对策

现代医学在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新技术的带动下发展迅猛,但中医药却未能得益于现代科学方法与相关科技的巨大能量加速发展或创新,踯躅不前。面对现代医学的挑战,中医药事业迫切需要具有开放性思维、能够高效地汲取现代科学力量、释放原有方法学局限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中医高等教育应秉持开放和包容的学术态度,借国家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政策执行之机,走出旧的范式,开展八年制中医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在传承中国传统医药的同时,为中医药逐步实现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

一、我省中医高等教育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一)五年制中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不确定

我省五年制中医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简单概括为“二并举、三兼顾、四方向”。“二并举”是指中西医并举;“三兼顾”是指通过五年的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为毕业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奠定基础;“四方向”是指毕业生能够在中医药相关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工作。培养目标看似大而全,中西医并重,面面俱到,实际却是定位模糊,过于理想,没有考虑到实现培养目标的可操作性。看似什么都会、什么都能做,实际上,学得不透、不专、不精,结果必然是每个方面都做不好。

(二)五年制中医本科,学制太短,毕业生“中医不精、西医不通”

我国的中医本科教育,是高中后教育,学制5年,学生不仅要学习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中西医课时比例为6∶4,西医课程学时少,学习不系统,且临床课程缺少实践环节,从而出现中医本科毕业生的西医专业基础与临床技能尚不如临床专科毕业生的现象,即所谓的“西医不通”。而中医不精的主要原因是虽然中医课程门类齐全,但是中医课程学时量(包括理论讲授、临床见习和实习)偏少,未能培养扎实的辨证论治思维及临床能力。中西医因方法论的不同而属于不同的学术体系,学生入学时普遍匮乏中西医常识,五年制本科的中医高等教育是中西医课程穿插学习的模式,极易造成学生的中西医学知识结构的混乱,难以使学生构建系统的医学思维模式;学生毕业后,在临床实践中根本无法正确运用西医理论知识辅助中医辨证论治,只能是割裂中西医理论而进行诊治疾病。

(三)中医专业毕业生转行率高,人才资源浪费严重

自上世纪90年代末高校扩招以来,中医专业毕业生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比率很低,与同期临床医学毕业生相比,中医类(含中西医临床)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致使中医本科毕业生转行率居高不下。根本原因在于中医的日渐式微和中医市场的不断缩减,社会上中医岗位总供给量与总需求量严重失衡。

(四)中医保守派对中医现代化缺少正确的认识

中医、西医都是以人类健康和疾病为研究对象,但却各自拥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其基本理论及临床实践存在巨大差异,缺少共同语言,造成了中西医之间交流的鸿沟。保守派中医认为中医看病,应该是纯粹的四诊八纲辨证施治,认为只有这样才是“纯中医”。“医无新旧,理直为用;药无中西,唯效是崇”。如果不分病情,仅用中医诊治,为了中医特色而特色,远不能满足患者求医问药的需求。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易经》指出:“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医易同源,针对中医日渐式微、靠国家政策保护的现实,现代中医应该学习《易经》智慧,汲取现代科学知识来发扬光大中医药学。

二、中医高等教育要为中医现代化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一)当前河北省中医行业现状

中医诊疗活动是应用中医药理论知识与技能服务患者的医疗服务,也是一种可以交换的“商品”。任何商品,必须有一定规模的市场需求才能支撑其生存、发展。在与现代医学的医疗服务竞争中,纯粹的中医医疗市场不断萎缩,除中医诊所之外的中医医疗机构,在市场的压力之下早已开始了中西医结合之路的探索。在临床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借助现代科学的诊疗手段指导辨证施治等。我省中医院也不例外,但是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相比,无论在重点学科建设还是门急诊量等方面都有很大差距。广州中医药大学拥有中医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12个二级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5个,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且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非医攻博试点单位。河北中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仅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省重点学科,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远远落后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且不具有临床医学学士学位授予权。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门急诊量在广东省内所有医院中连续几年位列第一,2013年其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全年门诊量超过700万人次,是全国服务患者人数最多的医院。对比之下,我省中医院2014年的门急诊量为58.8万,不到广东省中医院的十分之一。

(二)中医现代化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建立在解剖学、生理学等基础上的现代西方医学,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发展壮大。尤其是近年来,现代西方医学汲取了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干细胞研究、生物晶片等基础研究成果,展示了其飞跃发展的巨大能量。在中医疗效与西医疗效的竞争中,西医“毫不客气”地将本来属于传统中医治疗具有优势的项目纳入囊中。如不孕不育症的治疗原本是中医疗效优于西医,但是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使得西医能够成批次、成规模地为患者解除疾患。而中医学发展迟缓,即便提出新理论,也是旧瓶装新酒,围绕传统中医理论,没有与现代医学、科学相结合,难以建立较牢固而长远的认受性和公信力。现代医学从现代科学中汲取了养分,呈快速发展的态势。在中西医学疗效竞争、争夺市场份额的道路上,现代医学是不会停下脚步等待中医发展的。面对挑战,国家提出了中医药要逐步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方针,为中医药的生存与发展指明了道路。为此,中医药学一方面要有效地汲取现代科学的力量,释放原有的方法学上的局限;另一方面则是借鉴现代科学的严谨性建立客观而有公信力的评价与规范体系。只有这样,中医药才能走出旧的范式,有可能登上一个与现代医学能够相互对话、相互交流的学术平台。

(三)中医高等教育应为中医现代化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中医是一门科学,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改革与创新。发展中医学,不仅需要创新型人才,更需要学贯中西的复合型人才。仅仅学习传统的中医知识与临床技能,即便是提出什么新理论、新观点,如果没有现代医学和现代科学理论知识指导,也仍然是对传统固有学说的自辩,无法与主流医药界沟通,难以获得主流医药界的认可,只是传承没有发展。《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省内中医高等教育应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发展中医科学、促进中医药逐步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

三、我省创办八年制中医高等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由于五年制中医本科生“中医不精、西医不通”,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弱势。针对五年制中医高等教育的缺陷与不足,结合中医药现代化的需求,课题组认为应创办“5+3”八年制中医高等教育模式。随着学制的延长,一是可以解决中医类毕业生多年以来存在的“中医不精,西医不通”的问题。二是更加注重临床实践,体现了医教相长,学以致用,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

(一)创办八年制中医高等教育与国家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政策相契合

2013年12月3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七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3〕56号文件),2015年全面启动“5+3”模式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即完成5年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的毕业生,在培训基地接受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课题组提出的八年制中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家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相契合,是深化传承与创新并举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我省中医高等教育的软硬件设施能够满足八年制中医高等教育的需求

创办八年制中医高等教育,必须有相当水平的软硬件设施支撑。我省唯一的中医院校———河北中医学院,为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拥有中医诊断学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中医学、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且拥有一批学识渊博、享有盛誉的专家教授;还拥有直属附属医院1所,中医药科学院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教学医院21所,实习基地6个。从办学水平、师资力量、实验室建设及附属医院等方面分析,能够满足八年制中医人才培养的需求。可以在硕士研究生的招收计划中,从中拿出部分指标进行八年制中医高等教育改革探索。

四、创办我省八年制中医高等教育的建议

(一)大类招生、分类培养、造就具有开放性思维的复合型创新型中医人才

第一,创办八年制中医高等教育,中医专业和中西医临床专业按中医大类招生。中医大类下分设三种培养模式:目前的中西混修、先西后中、先中后西。每一种模式对应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西混修的培养模式基本采用目前的中医专业的培养方案,同时开设中医与西医课程,5年后在取得中医学士学位后,进入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先西后中的培养模式设计是入学后先修西医课程3年(其中包含半年左右的临床实习),基本达到准临床医学本科水平,以改变中医毕业生“西医不通”、不能正确应用现代医学知识服务中医临床的现状。此后,专门进入中医专业学习阶段,本阶段穿插中西医结合的专题讲座,后3年进入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并引入中医师承教育模式,由学生根据个人专业兴趣爱好及今后发展方向权衡选择导师以跟师学习。先中后西的培养模式设计是入学后先修中医课程3年,从一年级开始双向选择导师并跟师学习,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之后进入2年的西医课程学习,后3年进入中医或中西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第二,对每一位学生建立跟踪档案,对学生在校及毕业后情况进行长期追踪调查,统计分析,对比选出既能传承中医药又能结合现代医学将中医药发扬光大的最佳模式,在时机成熟后进行全面推广。

(二)建立淘汰制和分流制,以提高中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高水平的临床医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及过硬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随着对专业知识学习的不断深入、难度不断增大,有的学生对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产生了畏难心理,从而对专业的学习产生了厌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对八年制学生进行淘汰和分流,根据学生意愿并经学校学位委员会考核合格,可以经5年学习后获得中医学士学位及中医本科毕业证书;或转入科学硕士阶段学习,加修分子生物学、科研方法等课程,掌握现代科研思路及实验方法,为实现中医现代化储备科研人才。引入淘汰制及分流制,一方面,可以提高中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降低中医毕业生转行率。

(三)整合省内优质医疗资源,为培养我省复合型创新型中医高等人才创造最佳条件

中医专业及中西医临床专业毕业生的西医不通的原因,除西医课程课时少、不够系统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学生西医临床实习的医院多为中医院及中西医结合医院,其西医临床诊疗水平远不及三甲及以上的综合性医院。传承中医药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扬与广大,是“扬弃”,离不开现代医学。八年制学生应该有三甲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实习的经历,只有通过高水平的西医临床医师的言传身教才能使学生打下比较扎实的西医功底。但是,河北中医学院的附属及教学医院中目前尚无三甲及以上综合性医院。三甲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多为西医院校的附属或教学单位,更愿意接受河北医科大学等西医院校的临床专业学生。因此,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整合省内优质医疗资源,对接纳中医专业学生进行临床实习的三甲及以上综合性医院给予财政补贴,使未来的中医师在传统的“望、闻、问、切”之外,能够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将“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进而提高诊治水平,为我省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中医高等人才创造最佳条件。

作者:王怀福 单位:河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西医;中药;临床

目前我们对医学方面的了解和分析,中医药已为人类的健康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作为中国的临床一线的西医生,脚踏在中医药宝库的福地,完全应该和可以发掘祖国医药的宝贵资源,充实自已的医疗技能,更快更好地为患者,做好防病治病工作,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现代医药学而奋斗。

一、 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

1.1  盲目用药

由于医生缺乏中医基础知识,用药过程中,寒、热、虚、实基本病证分辨不清,而导致盲目用药,违反了“辨证论治”的原则。多见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受药商、药厂宣传的影响,在科里形成的习惯性用药,几乎每个患者都用同一种药。如脉络宁注射液,因介绍本品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及抗凝血、溶血栓的作用而用来治疗动脉硬化,脑血栓后遗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这无可非议,但必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该药性偏凉,有清热养阴作用,对无热、无阴虚的患者虽有血淤也不宜应用。尤其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阳虚寒凝者用后反而加重病情。又如参脉针剂能强心升压,改善冠脉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但在应用时,宜根据患者的体质酌情选用。偏热体质用后会出现牙痛、咽痛等内火症状;二是医生对某些药物的功效一知半解,生搬硬套。一般认为大活络丹祛风湿,六味地黄丸补肾。殊不知大活络丹辛香走窜,药性温燥,对红肿热痛的急性期关节炎不宜用;六味地黄丸补肾阴,肾阳虚或兼实证不宜用。临床上往往可见到舌红苔黄厚燥,脉滑,湿热很重的关节炎患者,医生还用大活络丹;舌淡苔白厚腻者用六味地黄丸。这都是原则性错误,应引起重视。1.2 久用不止

会诊过程中,常发现有些中成药,从入院一直用到出院。对体虚无明显兼证,需要用补益药的患者,可以较长时间服药。而对虚实夹杂的病症,应本着“急者治标,缓者治本”的原则酌情用药。如脾胃虚弱所致的胃胀、胃痛,可暂用六味安消胶囊、保和丸之类行气消导治其标,症状缓解后,改用健脾益气的香砂养胃丸治其本。还有老年习惯性便秘,临床经常用番泻叶冲剂。老年便秘多为气血亏虚,大肠津液不足所致,宜缓补兼用润肠通便之品。即便用番泻叶这类攻下性烈之品,也只是在紧急情况下临时运用,不可久用。有一典型病例:某患者,66岁,男性,患“陈旧性心肌梗塞并心力衰竭”。入院时,服用冠心苏和丸1个月,出院后又按医嘱服用近半年。接诊时,患者一派心气不足的表现。冠心苏和丸用于胸痹疼痛,久用则耗气伤正。何况是一老年患者,又有心力衰竭,更要谨慎用药。

1.3 多药合用

在临床科室中,特别是内科系统,个别医生常同时将多种中药制剂联合运用。如丹参滴丸、地奥心血康胶囊、银杏片等功效相近的药物重复运用。有的甚至将药性相反,相互拮抗的药物混合使用,往往影响疗效。

二、 西医应用中药

西医应用中药的时候我们学习中医思维和技巧。首先是当医学生时,已有简要的中医课程,执业后还有许多形式的“西学中”的培训学习,只要感兴趣和主动学习,向中医老师求教和实践的机会有的是。西医学习中医,首先要拼弃向不科学倒退的思想。其实,能治病就是科学。至于科学依据,有的已揭示,有的尚待揭示;其次,还要拼弃西医搞中医难出成果的看法。作为临床医生,更快更好地治好我们遇到的疾患,就是成绩,至于出科研成果,西医使用中药,或许更容易出成果。我在学医和进修的老师中,就有不少有高深医学水平的西医专家,他们在临床用药时根据需要,中西并重,中西药选用,使其在医疗实践中如虎添翼。如南方医科大学教授,附属珠江医院神经内科专家,解放学中将级军医、中央首长保健医师田时雨,如中华医学会广东皮肤学会会长,中山医学院皮肤科教授,中山二院皮肤科主任曾凡钦虽本科毕业后又留学外国,掌握着本专业的高尖理论和技术,仍在诊疗中应用以前学过中药知识,按病情需要开中药处方,在他的治疗“红斑性狼疱”书著中,也专列了中药疗法。他们的成就也证明了中西医结合和并重的科学性。

三、 利用优势,研发创新

西医生研究中医,使用中药,开展中西结合的优势在于:(1)我们掌握了现代医学的基础顾理论和研究方法,而过去写出中医经典的前辈名家当时没有掌握到;(2)我们中国的西医有这个环境开展中西结合,而外国的医生办不到。这两方面的优势就可以取得比前人和当代外国人都得不到的成果。此外,他还根据临床疗效,拟定了几十个药对。他对中西医结合的看法,也颇为客观:“中西医只有相互佐证和补充,才能提高疗效。”祝老的这句话,其实也鼓励西医参与到中西结合的实践中去。

四、 建议与对策

医院及临床医生要重视存在的问题,改变过去歧视中医的观念。树立一种在中医药走向国际市场的今天,作为一名中国医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祖国医学基本知识的理念,调动积极性,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普及中医基础知识。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使临床医生掌握基本的八纲辨证及用药原则,做到合理应用中药制剂。加强中西医协作,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医院中医科医生可分管指导各科中药制剂的应用,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同时虚心求教学习西医知识,双方互利,共同提高。开展健康教育,进行科普宣传,使广大患者懂得服药方法、用药禁忌等中药常识。

综上所述,纠正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中的各种不合理现象,刻不容缓。只有科学合理地用药,才能使中药制剂在临床医疗中,真正发挥其功用。生活,工作在中国的西医生,面对祖国传统医药的博大精深的氛围,有与中医和中西结合医生共事的有利条件,又有应用中西结合临床医疗的宽松环境,真应好好掌握机遇,为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为促进创立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学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4-0069-02

专家咨询法,又称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是一种主观预测方法。它以书面形式分别征求专家意见,通过中间人把专家们各自提出的意见集中起来加以归纳,经过反复征询、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预测的结果[1]。在此过程中,专家们彼此无往来讨论,可以独立、充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专家咨询法能避免专家会议法存在的盲目服从多数或屈从于权威的缺陷,因此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预测结果较为可靠。本研究将专家咨询法应用于胃癌气虚证量化诊断入选项的筛选工作中,从实际角度出发,依托中医专家的临床经验和知识结构,探讨中医证候的量化诊断, 以期为后续的胃癌气虚证量化诊断量表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按德尔菲法要求成立专家咨询小组。专家组人员应选自长期从事与胃癌诊疗相关的临床工作或实验研究,且具有一定职称者。为保证研究结果的普适性,本研究邀请了位于合肥、南京、滁州、扬州、淮南五市工作于三级甲等医院的30 名多年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内科、具有高级职称、经验丰富且有一定知名度的临床医师。其中涵盖肿瘤科、消化科、中医科等多科室, 使参加问卷调查的专家能够从不同视角,提供比较全面的意见。参与本研究的咨询专家的基本情况见表 1,咨询时间从 2015 年6月至2015年10月。

1.2 调查方法 专家咨询表的条目的制定是依据古籍经典、文献研究、参考相关共识及病历回顾性调查,由院内专家商议得出。将《胃癌气虚证入选指标专家咨询表》以面呈或信函的方式送于专家,在一定时间内,由专家根据其临床经验、参考文献或直觉判断哪些项目可以入选胃癌气虚证证候群, 哪些应予以剔除,简要说明剔除原因,并对条目进行补充。定期收回, 汇总信息进行统计处理。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计算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各地专家组成情况 见表1。

2.2 专家意见的积极程度 专家咨询表的回收率反映专家的积极系数, 代表专家对该项目的关注程度。本轮专家调查共发出《胃癌气虚证入选指标专家咨询表》30份, 收回30份, 表格回收率100%。

2.3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汇总专家关于各个症状、体征的意见统计结果见表2。其中百分比反映专家同意该项目进入胃癌气虚证流行病学调查的意见集中程度。结果表明, 专家认为胃癌气虚诊断项目调查表主要应该包括: 神疲、乏力、头晕、语声低微、气短、懒言、嗜卧、口淡、不渴、纳少、饥时饱胀、食后饱胀、得食痛缓、呃逆、嗳气、反胃、胃脘隐痛、按之觉舒、肠鸣、大便稀溏、畏寒、自汗、面色白、萎黄、消瘦、易感冒、舌质淡、苔白、舌胖大或兼见齿痕、脉数无力、脉弦无力、脉弱、脉虚。而其余的项目则可能与胃癌气虚证的诊断无关。

3 讨论

专家咨询法是系统分析方法在意见和价值判断方面的一种有益的延伸,可以对被评价对象作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与预测[2]。它有如下特点:①独立性:可以相对规避专家会议法的不足,各专家之间无讨论无交流,不会对各自意见产生影响,充分发挥参与专家的知识广度和个人经验;②可反馈性:经调查、咨询收集到的意见和信息经统计处理后继续反馈给每一位参与专家,为专家间的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提供途径;③可量化性:汇总信息后得到的统计结果量化、直观,为更合理地制定研究计划和拟定相关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专家咨询法实施的关键在于咨询表的设计,咨询条目尽可能客观、准确、共识度高,应以相关文献资料为基础,组织小范围专家讨论,汇总权威意见。实施过程中及时修改更正,同时应注意条目设计的层次性,避免产生歧义。

德尔菲法最早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广泛应用, 近年来在医学研究中也得到逐步开展。姚魁武等[3]从临床专家的知识结构来探讨血瘀证的量化诊断, 为血瘀证量化诊断量表综合评价和制定研究提供参考。范冠杰等[4]通过两轮德尔菲法问卷调查,评价国内内分泌专业中西医各专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意见的统一性,为制订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方案提供依据和意见。岑玉文等[5]通过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确定了 32 条包含望闻问切诊的症状和体征作为常见的艾滋病阳虚证四诊信息,并分别计算各个四诊信息的权重。Sitting等[6]、Schnyer RN[7]等也应用德尔菲方法对中医诊断与治疗进行了相关研究。

从定性描述到定量分析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 肿瘤的中医证候学研究也是如此, 中医师通过传统四诊手段获得疾病相关信息,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经验的主观模糊性,使得其中成功的诊疗模式难以系统化、标准化地推广。基本证候的量化诊断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应用德尔菲法为胃癌气虚证量化诊断量表的制定提供依据,丰富了中医证候学研究的方法学经验。

本研究由于受到地域及人员条件的限制,仍可做如下改进:①对入选的证候要素可进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共线性诊断及主成分分析,使用主成分改进的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确立各证候要素对证候的贡献度,根据OR值区分胃癌气虚证的主症、次症;②可综合分析全体专家的可靠性、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筛选主要四诊信息,并计算各个独立四诊信息的权重;③可进行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调查,第一轮专家咨询表的条目主要根据前期文献研究、病历回顾性调查及院内专家商议得出。第二轮的条目则根据第一轮的统计结果对意见不一致的条目进一步咨询,并细化咨询条目而定。本研究所得结果虽与实际相符,但在精准度上仍有欠缺。综上,专家咨询法在中医证候学量化诊断条目制定的研究上具有较强的优势,可以发挥中医经验医学的特点,获得相对客观、符合临床实际需要的信息,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Beech B.Go the extra mile use the Delphi technique[J].J Nurse Manage, 1999,7(5):281.

[2]Hodkinson PW,Wallis LA.Emergency medicine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A Delphi study[J].Acad Emerg Med,2010,17(7):765-774.

[3]姚魁武,王阶,衷敬柏,等.血瘀证量化诊断入选项专家咨询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

[4]范冠杰,罗广波,魏华,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的专家咨询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 (7) :7.

[5]岑玉文,蔡南乔,贾卫东,等.艾滋病患者阳虚证常见四诊信息的专家咨询研究[J].环球中医药,2013,11(6) :822.

篇10

据陈教授介绍,目前肺纤维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医学难题,国内外都在探讨该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案,但都未能确定具体的发病因素和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只能以控制病情为主。因其难以治愈,肺纤维化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其起病隐匿,病程发展快,预后不良,成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近几年,肺纤维化发病率及病死率不断攀升,肺纤维化发病年龄多在40岁~75岁,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城市发病高于农村。

据了解,健康人的肺间质水分恒定,与肺泡处于理想的湿润状态,以利完成人体的气体交换功能。当患有肺纤维化时,多因一种或多种基因缺陷引起的肺泡间结缔组织变厚变硬,挤占了肺泡的常规空间,使胶原蛋白过度沉积,降低了氧气交换能力,而导致呼吸困难。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错过最佳治疗期,致使肺泡空间越来越小,无法正常实现氧气交换,使患者无法正常呼吸,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肺纤维化临床症状表现不一,最初往往是由多种原因而引起的肺涨损伤,如肺泡炎、间质性肺炎等等,最终都可能引起肺泡上皮受损成纤维细胞增生,肺间质及肺泡结构改变,发生肺纤维化。

西医治疗这种疾病的效率不明显,陈宇教授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疗效明显。他认为,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病情早期一般以扶正祛邪治疗,采用以治肺为准则,清肺化痰、平喘止咳等中药治疗;当病情逐渐加重,进入中晚期时如胸闷气急、不能下床活动,可采用扶正补肾纳气、回阳救逆、益气复脉治疗。

那么,肺纤维化是由何引起的?病因有哪些?

陈宇教授说,中西医对这种病的看法略有出入,西医认为药物反应性肺间质纤维化是第一病因:如各种抗肿瘤药物、抗生素、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等,长期服用都可能致本病发生。

还有一种是结缔组织疾病:如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可并发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肺纤维化的有增多趋势。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破皮病等均有并发肺纤维化的可能。

除了这些,吸入有机物质尘埃、吸入有害气体也是肺纤维化发病的一个原因。吸入有害气体如硝酸、硫酸、盐酸的烟雾、毒气、溶剂等也可导致本病。种植蘑菇的农民、养殖鸽子、火鸡、鸭子等农民吸入微尘较多均可导致本病。遗传因素也是一个病因,国外调查一个家族5代人中,有8个成员确诊为特发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不明原因。

中医对肺纤维化的认识治疗有独到之处。

根据其病理改变特点,中医称此病为“肺痹”。痹者,痹阻不通之意。从其微观来看,肺间质纤维化主要是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肺间质成纤维细胞和胶原蛋白增生最终导致肺组织破坏。中医认为由于痰、气、血、痹阻不通,肺洛不和,肺失宣降,病久及肾,而导致肺肾两亏,失于主气纳气,故出现呼吸困难,气不得吸,干咳,动则气息加重。《黄帝内经》记载:“皮痹不已,内合于肺,则为肺痹……气喘息,痹聚在肺”,“肺痹者,烦满喘而呕。”

中医认为辩证治疗肺纤维化,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为原则,根据患者的症状不同进行治疗,当然也可结合现代医学来进行辨病治疗。陈教授认为,当病情在早期,症状以实症出现,如咳嗽、痰多、胸闷等可清肺化痰、平喘止咳中药治疗。当病人以虚症出现时,如气短、干咳、口干、怕冷,则以温肺止咳,养阴润肺中药治疗。如病人兼有食欲不好、腹胀腹泻、痰多等情况下可以健脾化痰治疗。当病情进入中晚期时,如胸闷气急、动则加重,不能下床活动,面浮肢肿,口唇指甲紫绀时,该病情持续加重,中医认为久病及肾、肾气不足、肾不纳气、肾阳亏,不能温熙水湿,故治疗以肺肾两补、益气温阳中药治疗。

那么,预防肺纤维化有哪些方法?

陈教授说,既然长期服用各种抗肿瘤药物、抗生素、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可能导致本病,那么,就要注意不要长期服用,适时调整用药,这是其一;其二,严重类风湿患者、红斑狼疮患者等要及时控制病情,避免因病情加重而导致本病的发生。

近年来,学者认为肺纤维化与吸烟有关,吸烟发展为肺纤维化的危险性逐年增加。还有长期接触粉尘工作者,长期接触刺激性强的气体,如氯气、氨气、甲醛,还有养鸟人群,接触放射线也可造成肺纤维化。所以我们要对这些高发人群早期、定期检查,并采用一些安全措施来预防肺纤维化。

相对于西医来说,中医治疗肺纤维化具有哪些特色?

据陈教授介绍,中医治疗仍旧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纲辨证为原则,根据患者的症状不同进行治疗。但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不断的发展,对该病的中药治疗也有新的观点,如天津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他们通过中药的药理分析研究来治疗肺纤维化取得一定疗效。他们运用补气益肺汤、血府逐瘀汤、肺康灵、丹参、黄芪、当归、银杏、甘草、生地等中药治疗,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

在古代,苏州就形成了吴门医学,至今大约二千年左右。到明清鼎盛时期,尤其是清初的叶天士、吴又可、曹沧洲著名医生等对温病学又有新的发展。他们都认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所以吴门医派对肺的认识及预防相当重视。

篇11

此前,关于我国中医针灸“申遗”的新闻曾引来不少关注,因为不少公众一度担忧我国中医针灸“申遗”可能遭邻国政府反对。然而,好事多磨,如今中医针灸顺利“申遗”成功,这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但随着中医针灸成功“申遗”,相应的后续问题也跟着冒了出来。譬如,中医针灸治疗价格是否提高?对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回复:中医针灸申遗成功和价格没有必然联系。

王国强局长认为,如果中医的服务价格长期不能体现其劳务价值、技术职能价值,可能造成中医不愿意从事针灸,最终导致中医针灸失传。然而,作为一名中医药从业者,笔者对此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一方面,目前公立中医医院的收费标准并不低。单从药品的价格比较,中成药价格并不低于西药,况且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趋势,让不少中医师早已经习惯于依赖器械辅助检查。因此,患者到中医院看病不比西医院便宜。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患者似乎更喜欢到西医院看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中药价格不菲,且疗效不够明显、治疗周期长。

另一方面,中医的特点决定诊疗费用应低于西医。关于中西医特点比较有一种说法:西医看“庙”、中医看“人”。现代医学的发展建立在诸如生理、病理、生化等各类基础学科之上,因此西医需要凭借一系列的仪器、生化检查后参照诊断标准作出明确诊断,因此治疗过程中更多地依赖器械。但是中医诊断的手段主要通过望、闻、问、切来收集信息,决定了中医药治疗所需的人力、物力成本要低于西医,这也是中医药疗法与生俱来的优势。

可见,中医针灸等传统中医药疗法当下处境尴尬,中医药事业发展步履维艰,其根源不是因为收费标准太低,而是没有赢得广大患者发自内心的认可和信赖。很多公立中医院之所以效益不好,主要原因是未充分发挥中医本身的特色和优势、诊疗效果无法让患者满意、优秀的中医药从业者后继乏人……因此,要让中医针灸等中医药疗法被公众信赖,充分发挥其特色和优势是必要的前提,拥有大量优秀的中医药人才则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