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山区农村发展新思路

山区农村发展新思路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3-08 18:08:4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山区农村发展新思路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山区农村发展新思路

篇1

主要有四大亮点重点:

一是首次明确提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的目标,凸显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和把农民增收放到首要位置的新考量。

二是把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构建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放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突出位置,凸显了新时期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的新态度。

三是提出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联动推进,以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为抓手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凸显了在城乡发展一体化上走在全国前列的新谋略。

四是全面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把促进欠发达地区跟上全省发展的步伐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凸显了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路子的新导向。

“十二五”规划提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新突破的总体要求,为实现这一新要求,在战略上有什么创新之举

根据我省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提升的新阶段,规划提出了把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联动推进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方略。具体来说,一是要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就业创业和农民工市民化的机制,为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创造基础条件。二是要形成城市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加快向农村延伸覆盖的机制,努力缩小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差距。三是要形成公共财政进一步向农业投入和农村民生倾斜的机制,提高公共财政和土地出让金用于三农的比重。四是要形成城乡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机制,促进城乡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和产业的集约发展、集群发展。五是要形成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的机制,使绿色城镇与美丽乡村相得益彰。

“十二五”规划对现代农业建设,提出了什么样的新思路新任务新举措

“十二五”现代农业建设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关键是要解决好现代农业在哪里发展、由谁来发展和如何发展的问题,纲要提出了以粮食功能区域和现代农业园区为主要建设载体,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以打造农业产业集群为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以整体推进农业体制创新、科技创造、文化创意、能人创业和生态创优为战略举措,构建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新思路。这里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要把“农业两区”建设与构建以集约化家庭经营和产业化合作经营相结合的新型农业双层经营体制相匹配,以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和做强做优特色精品农业为导向,使“农业两区”成为农业主导产业的集群发展区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区,探索出一条具中国特色、特点的新型农业现代化路子。

“十二五”规划为美丽乡村建设描绘了什么样的前景,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要求

篇2

易地致富,组织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高山老百姓移民下山。有利于山区老百姓思想观念的转变,有利于山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更有利于山区老百姓脱贫致富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今天我实地察看北漳镇牛团仓村移民下山新村建设,总的情况令人满意,新村建设能够在短短的四个月时间内形成这样的规模,确实难能可贵。

牛团仓村移民下山试点工作的成功给了很多新的启示:

习惯于对贫困落后地区的老百姓实行“输血式”扶贫,一是为市委市政府解决山区老百姓脱贫致富打开了一条新思路。一直以来。给钱、给物、给技术,修桥、铺路、装电话,思路始终定位在帮助他原居住地上脱贫。几十年来,工作做得不少,但真正实现脱贫走上致富路的却不多。移民下山,易地致富应该是解决山区老百姓脱贫致富问题的根本途径。

村级班子要有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要通过一家一户的工作,二是为市委市政府解决山区老百姓脱贫致富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脱贫致富的根本是要激发山区老百姓自力更生的积极性。要充分发挥村级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让山区老百姓下山来自己作比较,感受山上山下的差距,从而主动地要求下山,创造条件争取下山。

反映了领导层的爱民之心,三是为市委市政府和各乡镇部门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树立了一个新形象。牛团仓村移民下山的成功是各级政府、各部门为山区百姓办的一件大实事、大好事。真正体现了想民所想,办民所盼的工作作风,树立了领导、局办、乡镇敢抓敢管,扑下身子办实事的良好形象。牛团仓村移民下山试点工作再次充分说明:只要我考虑的问题、作出的决策真正有利于老百姓,真正切中老百姓的心坎,就一定会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只要我方法对头,作风深入,就一定能真正为老百姓办好事情;只要我政策配套,部门支持,形成合力,就一定会做好山区老百姓脱贫致富工作。

牛团仓村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篇3

牛团仓村移民下山试点工作的成功给了我们很多新的启示:

一是为市委市政府解决山区老百姓脱贫致富打开了一条新思路。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对贫困落后地区的老百姓实行“输血式”扶贫,给钱、给物、给技术,修桥、铺路、装电话,思路始终定位在帮助他们在原居住地上脱贫。几十年来,我们工作做得不少,但真正实现脱贫走上致富路的却不多。移民下山,易地致富应该是解决山区老百姓脱贫致富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是为市委市政府解决山区老百姓脱贫致富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脱贫致富的根本是要激发山区老百姓自力更生的积极性。要充分发挥村级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村级班子要有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要通过一家一户的工作,让山区老百姓下山来自己作比较,感受山上山下的差距,从而主动地要求下山,创造条件争取下山。

三是为市委市政府和各乡镇部门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树立了一个新形象。牛团仓村移民下山的成功是各级政府、各部门为山区百姓办的一件大实事、大好事,反映了我们领导层的爱民之心,真正体现了我们想民所想,办民所盼的工作作风,树立了我们领导、局办、乡镇敢抓敢管,扑下身子办实事的良好形象。牛团仓村移民下山试点工作再次充分说明:只要我们考虑的问题、作出的决策真正有利于老百姓,真正切中老百姓的心坎,就一定会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只要我们方法对头,作风深入,就一定能真正为老百姓办好事情;只要我们政策配套,部门支持,形成合力,就一定会做好山区老百姓脱贫致富工作。

牛团仓村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认准一个较高的目标。即要努力把牛团仓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移民下山不能仅仅做到地理上的“移位”,更要实现观念上的“移植”。当前要抓紧制订新村发展规划,设计好今后发展方向,在新村建设上要考虑长远,争取成为生态村、电话村、电视村和电脑村。要做到移得下,过得好,富得快,不仅要在物质上富裕起来,更要在精神上充实起来。

篇4

我省生态草地畜牧业的发展情况看,底子薄、基础差,总量小,发展速度缓慢。在天然草地利用上,以丘陵岗地及农林间隙地等类型草山草坡的利用率较高,低山、中高山区草山草坡利用率次之,近处、低处的草山草坡的载畜量已经趋饱和,而大部分边远山区大面积天然草山草坡仍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坡度较平缓、土层较深厚的丘陵岗地草LJ草坡大约占可利用的草地草坡40%,开发部分约占90%,而占可利用草lJ草坡约38%以上的中高山草地开发利用较少。大量的草山草坡亟需改良,贵州山区牧草多是野生杂草,草质差,产量低,利用率仅为30%左右。同时,贵州草地多集中分布于山高路远和人烟稀少的边远山区,农牧业生产水平低,经济条件较差。在这些地区,农户养畜多是自给自足,商品率低,国家虽投入了一些改良项目,但总的来说,投入有限,人工草地和天然改良草地面积还较小。良种推广体系不健全,生产方式还存在粗放经营,管理落后的问题,草食畜禽种质低劣的问题较为突出,优质畜禽所占比例较小。缺乏大的龙头企业牵引带动,目前形成的小企业,在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联系上还较松散,没有形成产、供、销的良性运行机制。

2解决方法

篇5

二、群众参与,部门协作和资源整合

要鼓励流域群众参与,发挥乡土知识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作用,使水土保持科学技术能够和当地的乡土知识建立起高度的兼容性。培养和提高当地群众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有效地保护和巩固水士保持项目的成果,在实现流域群众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

各县政府对流域综合治理要高度重视,一个流域或者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就必须建立相应的多部门协作机制。因为在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治理管理中,只有各相关部门(如水利、农业、林业、畜牧等行业)通力合作,才能实现“综合”治理。而这种部门的合作包括了技术合作和政策层面的协调和统一。相比较而言,技术层面的协作要比政策层面的协作容易一些,而真正要实现政策层面的协作和统一,就需要政府部门内建立相应的合作机制并得到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

三、加强生态修复,提高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

山区土地资源为林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林地不仅起到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而且对调节气候,水源供给等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省会西宁市的重要屏障。但由于自然环境恶劣,水热条件不充足等,树种结构相对单一,森林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应注重植被生态系统修复,增加远高山区封育管理面积,促进灌草生长,提高山区植被覆盖率, 同时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植物群落结构稳定性,促进生态系统优化,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持水土、水源供给等生态功能。

四、因地制宜,深入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按照清洁型小流域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建“生态 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的水土保持新思路,全面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小流域治理应结合实际遵循“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的原则,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综合配置各项措施并合理布局,实施污水、垃圾、厕所、河道、环境同步治理,使其形成结构良好、各项功能较强的整体防护体系,达到保持水士、保护水源、改善环境、促进生产的目的。

五、加强宣传,推动水土保持科普教育

一方面,以水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法等法律的宣传为突破口,加强水土保持和水源保护监督管理力度,严格控制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依法严肃 查处非法破坏水土资源、造成水污染的行为。同时做好 群众生态保护和环境知识的教育工作,强化群众环境意识,形成人人参与水源保护、共同维护生态环境的良好局面,促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另一方面,加强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在中小学课程中增加水土保持内容,编辑出版水土保持科普读物,形成各级政府投资、多种载体和途径宣传的新格局,提高水土保持科普教育水平。

六、建议

6.1 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政策

篇6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实现城镇、产业、生态及文化在空间上的协调布局,有待我们在进一步发展中研究和创新。

1 现状概况

某县县域总面积约1761.5平方公里,拥有36个乡镇,49万人口。由于区位偏远、自然条件制约,某是一个土地匮乏、城镇分散、人口稀少、经济欠发达的典型多山地区城镇。

2 规划思路与方法创新

基于某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和风景旅游资源,以及自身较低的发展水平和众多发展条件的制约,规划提出“生态优先、城乡统筹、交通引导、轴群发展、山地特色”的新思路。

2.1 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强调区域划分与规划控制

某县属于生态区,县域有四大水系流域,占县域总面积的89%。位于西北部的水系占县域面积的49%,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饮用水源区。基于某县的生态优势和保护要求,规划强调县域内的整体规划,以此一级区域为单元对地域空间进行分区控制,重点强调以生态及水源保护为主的“西北生态保育区”和以产业及旅游开发为主的“东南经济发展区”的协调与控制。针对此区域的资源和特色不同,提出相应的控制要求,并加强此区域间的协作分工。西北生态保育区应严格控制饮用水源区内的城镇规模,偏远与不具发展潜力的小型乡镇建议拆迁合并,重点发展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第二产业集中布置在东南经济发展区的产业基地内,与西北生态保育区通过自然山体形成有效分离,实现生态保护和城镇发展协调共生。

根据现状建设情况及城乡发展对地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按不同地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对此区域进一步细分,建立包括规划管制、区域与通道管制、项目选址管制的网络化空间管制分区体系,构筑安全友好的生态网络系统。

2.2 以生态承载能力为条件,合理确定城乡发展规模

通过生态容量法、生态足迹等方法科学测定生态承载能力,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县域人口、城乡发展的规模容量,由单纯满足建设规模需求转变为生态容量和规模需求的双向协调,保障城市稳定、持续发展。县域人口由45万增长到规划期末49万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由29.6平方公里增加到规划期末的31.4平方公里。规划为了避免遍地开花的发展方式,保护县域整体生态环境,提出“小县大城关”发展战略,将有限的资金和土地指标投放到中心城区,吸引各种要素向土地资源较为丰富的中心集聚,规划城镇人口为12万人,约占县域人口的1/3,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11.85平方公里。同时,在交通区位和用地条件良好的地区培育此中心城市,积极打造旅游服务中心。严格控制西北生态保育区内的城乡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对生态环境保护造成较大影响、偏远与不具发展潜力的小型村镇建议拆迁合并。

2.3 以生态功能区划为指导,形成“轴群式”城镇空间布局

从协调区域发展角度提出了多种发展模式,充分考虑新省道、省道及高速公路某支线等发展廊道的轴向联系和中心集聚功能,通过方案比选和优化,以“轴群式”的布局模式,规划形成“一主一次,两轴四片”的县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以城市为核心,以城镇为次中心,以省道构成的交通走廊为发展主轴、高速公路某支线交通廊道为发展次轴联系西部、北部、南部和东部四大片区的城镇组群。中心城市为主的西部片区以综合功能为主;组合城镇为次中心的东部片区,发展旅游服务中心,以旅游度假功能为主。

各城镇组群内部以公共服务设施为半径,提倡城乡基础设施共享,形成半小时交通圈,体现“点—线—面”有机集中的发展思路。

2.4 以资源禀赋为前提,实行差异化产业发展策略

结合某县域资源禀赋,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规划提出“旅游主业化、工业集聚化、农业生态化”的差异化产业发展策略。

首先,规划突出旅游资源优势,树立旅游精品名牌,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重点,加快旅游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延伸旅游半径,快速提升某县生态旅游业形象和影响力,成为更大范围旅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旅游先导作用,带动配套产业发展,使其成为主导产业。

其次,发挥省道改造带来的区位优势,在对县域环境影响较小的东南经济发展区着重建设产业基地,把沿省道产业带培育成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动力,推动农村产业化进程。

最后,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沿省道形成茶叶种植基地、经济林果基地、蔬菜种植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畜禽养殖基地为主的特色生态产业基地,促进传统农业向绿色经济农业、生态效益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现代精品农业等现代农业转型,结合历史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规划乡村发展民俗文化型、乡村度假型、农园观光型的农家乐休闲产业。

2.5 与山区地形相结合,统筹城乡基础设施规划

受地形条件影响,某对外没有高等级公路,县域内部缺乏快速联系通道,道路等级低。规划结合山区地形形成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网和乡村公路网三个层次的“一高三纵三横多连”的等级公路网框架体系。全力推进高速公路某支线的建设,构筑对外快速交通走廊。以新省道及省道为主骨架,多条树枝状城镇道路连接线快速、便捷地连接各乡镇,强化公共交通优先,构建一体化城乡道路网,减少交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6 注重历史文化保护,突出山地城市特色

某县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丰富,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及人文环境,规划强化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依据山地城市的自然特征,避免“摊大饼”式的过度集中连片布局,破坏山城特色,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规划选择山地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各城镇结合地形条件在空间布局上采取分片式、带状式或组团式的分散布局形态。规划在城镇风貌、街道空间、建筑高度、传统材料和建筑形式等方面进行规划引导控制,形成城镇、建筑、地景三位一体的山地特色城镇形态。

3 结语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对于生态环境优越地区,更要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的后发优势,促进经济与生态的良性互动发展,坚持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发展老路,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

参考文献:

[1]莱斯特 R 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M]. 林

篇7

根据2008年《*市城乡绿化“工程”实施方案》规划,到2009年全市7个建制镇和157个行政村要全面达到《江苏省新农村建设造林绿化标准》。2008年通过实施集镇和村庄绿化工程,已有4个镇和82个村(含建昌养殖场)实现了绿化达标,1个镇达到了《生态园林乡镇标准》。2009年继续实施朱林镇、儒林镇、指前镇等三个镇和76个村庄绿化达标工程,新增1个、力争2个镇达到《生态园林乡镇标准》。镇村绿化工程计划新增绿地160公顷。

二、实施办法

镇村绿化工程由各镇(区)以及行政村负责组织实施,市农林局负责牵头协调。

三、实施标准

(一)集镇绿化建设标准

1.建制镇镇区绿化覆盖率在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在6平方米以上。

2.编制完成镇区绿化专项规划,并认真贯彻实施。镇区绿地布局合理,绿化设施完备,环境整洁优美。新建居住区绿地率在35%以上,原有居住区绿地率在30%以上。单位平均绿地率在30%以上。

3.镇区环境综合整治到位。镇区道路、河道全部绿化,无未绿化土地,无赃乱差现象。暂未开发建设的闲置土地全部种植树木或建成临时苗圃。

4.模范执行国家造林绿化和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无重大破坏绿化成果和环境污染事件。

5.植物多样,季相丰富、配置合理。

(二)村庄绿化建设标准

1.绿化覆盖率。全市村庄划分为三种类型,即丘陵山区村庄、平原区传统村庄和新建小区型村庄。其中平原区传统村庄绿化覆盖率25%以上;新建小区型村庄和丘陵山区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

2.绿化配置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以绿为主,以乔木为主,建设结构合理、层次丰富、功能完备的村庄森林生态系统,乔木树种数量达70%以上,常绿树、落叶树、花灌木搭配合理;平原圩区每户平均拥有乔木数量不少于10株,丘陵山区每户平均拥有乔木数量不少于15株;乡土树种占50%以上。

3.绿化区域要求。行政村区域内主要路、河、渠、堤宜绿化地段绿化普及率100%。房前、屋后、宅旁的庭院绿地全部绿化。

4.中心村至少建有一处不小于600平方米的公共绿地供居民休闲,绿化示范村要达到1000平方米。

5.结合农民增收,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林果和花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6.绿化管理制度健全,有专门的管理队伍,责任落实到位,森林资源和绿化成果得到有效保护。

四、政策措施

1.对达到《江苏省新农村建设造林绿化标准》并通过*市考核验收的镇,在*市给予补贴资金20万元的基础上,市再给予补贴资金20万元。

2.对达到《江苏省新农村建设造林绿化标准》并通过*市考核验收的村,在*市给予补贴资金3万元的基础上,市再给予补贴资金3万元;对被评为*市村庄绿化示范村的村,市再给予补贴资金2万元。

3.完成镇村绿化工程任务将作为全市年度绿化工作先进单位考评的必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

五、工作要求

2009年镇村绿化工程规划标准高、质量要求严、工程任务重,希望各镇(区)和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工程建设目标任务,把握工作重点,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探索新思路、创新新机制、研究新举措,全力推动镇村绿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镇村绿化是我市2009年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工程,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评比内容。各级要高度重视,按照区域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加强领导,成立工作班子,根据全市总体安排和目标任务进行层层分解,将目标、任务、责任落实到项目、落实到人。市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对照目标任务和职责分工,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强力推进。

2.创新机制,加大投入。要按照政府组织、社会参与、因地制宜、讲究实效的原则,坚持五个“进一步注重”,即:进一步注重增量扩面,提高集镇绿地率和农村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镇村绿化水平;进一步注重补绿提档,提升镇村绿化景观面貌;进一步注重绿化以种树为主,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注重动员全社会参与绿化建设,形成全力推进的局面。要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在绿化用地上,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工程建设上,积极实施市场化运作;在资金投入上,积极采取多元化投入机制。各镇(区)、村要确保集镇和村庄绿化的投入,既要加大财政和集体经济对造林绿化的投入,又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多方投入。

3.明确标准,严格督查。镇村绿化工程要坚持标准,做到科学规划、精心施工、严格管理。镇(区)绿化规划应由有资质的绿化规划设计单位负责制订,经市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组织实施。村庄绿化也要有完整的绿化规划,并经镇(区)审核同意,特别是公共绿地要有详细的施工方案。要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讲究实效原则,摈弃攀高求洋观念,树立建设节约型绿化的理念,在保证质量和效果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成本。继续实行工作督查制度,市将组织督查组加强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的监管和监督,各镇(区)同时要逐级加强督查,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4.强化宣传,全面发动。要加强舆论宣传,积极营造全民绿化的良好氛围。强化“植树造林、绿化*、人人有责”的观念,培养广大市民植绿、爱绿、护绿、兴绿的意识,动员全市所有镇(区)、村、企事业单位和居住小区和广大居民,积极参加创建活动,尽可能多种树、多增绿,美化自己的家园,改善人居环境。要积极开展多形式的绿化认建、认养活动,鼓励单位、个人直接参与镇村绿化的建设和管理。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类损绿、毁绿行为,切实保护好绿化成果。

六、工作安排

1.2009年2月下旬,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镇村绿化工作会议,全面启动镇村绿化工程建设。

2.2009年2月下旬,各镇(区)做好镇(区)村基本情况调查,制定镇村绿化工程建设方案,进入地块落实、苗木落实和工程招投标等前期准备阶段。

篇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资助兴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更是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发展市场经济与社会道德行为相结合的一大善举,为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地处大别山南麓,是典型的贫困山区,教育教学基础设施落后,师资短缺,严重制约了山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团结全乡1.3万人民同心协力、开拓进取、创新思路、艰苦创业,全乡教育教学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捐助是真诚的,关爱是无价的,各位企业家的义举及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见证的是社会各界朋友对大别山区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燃起的是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伟大美德!你们的深情厚意和博爱精神将福泽千秋,**1.3万乡亲将会永远铭记。

篇9

体育扶贫的缘起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城市,走进乡村,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于是,乡村旅游逐渐成为热点。然而,由于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单一,产业链延伸范围有限,除了农家乐餐饮、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农产品采摘等有限的几种经营方式之外,乡村旅游越来越呈现同质化的倾向。

以宁波为例,目前全市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点)有108家。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同质化竞争、低层次商业化开发、卫生环境差等许多问题。到处都是水果采摘、垂钓,或者生态观光,商业化的痕迹很重,而真正的乡土风情却离人们越来越远。

不过,包括宁波市在内的浙江省,曾经先后尝试过农村工作指导员驻村蹲点等做法,实行机关干部与贫困村、矛盾复杂村等结对,取得了一定成效。稍显遗憾的是,关于农村工作指导员的报道仍然没有摆脱“一对一帮扶”的扶贫模式。除了常规的动态性报道之外,鲜见有一定创新性的报道出现。

2007年9月,宁波市体育局的农村工作指导员计生波赴奉化大堰的里车头村蹲点扶贫。经过调研发现,大堰的青山绿水是难得的户外运动资源,于是考虑引进户外运动赛事,打造户外运动的“大堰牌”,帮助当地发展生态经济。由此,“体育扶贫”作为一种新尝试,率先在奉化大堰实施,有关“体育扶贫”的报道由此发端。

体育扶贫的视角

传统的体育扶贫,其实是指体育部门所从事的结对帮扶贫困地区的工作,或者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的扶贫项目,或者是以体育的名义进行的体育器材、体育运动项目方面的结对帮扶。而本文所研究的“体育扶贫”,是指在对口扶贫工作中,通过体育要素和传媒要素的注入来发掘体育休闲产业链,并使之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循环,最终促进当地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新模式。一言以蔽之,“体育扶贫新模式”,摆脱了过去“一对一帮扶”的扶贫模式,是从开发新产业链的角度来扶贫,无论出发点、具体做法、效果,都有了完全不同的路径选择,也更具推广价值。

1.奉化大堰:体育扶贫

从2008年4月开始,一系列的体育赛事和活动先后在奉化大堰举行,如第一届、第二届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首届宁波市群众登山大会、浙江省山地自行车挑战赛、宁波市直机关第四届运动会登山比赛、四期童子军夏令营等。经过《宁波日报》《宁波晚报》《东南商报》、宁波电视台、宁波电台等媒体的连续报道,扩大了大堰的知名度,吸引了包括上海、杭州等地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来到大堰。这些活动举办后,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2008年,大堰镇共接待游客s万多人次,旅游综合经济效益700多万元。根据大堰镇旅游办的统计,2009年该镇游客人数突破1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68万元。

正是媒体的连续报道。逐渐形成了大堰的户外运动品牌。在对大堰的赛事进行连续报道后,笔者在撰写内部报道的基础上,经专家指点,于2009年12月7日在《宁波日报》“明州论坛”栏目发表新闻评论《“体育扶贫”也是一种思路》,在市级机关干部特别是农村工作指导员中产生了较大反响。该文后来获得了2009年度全国全民健身好新闻奖。

在奉化大堰之后,宁波市户外运动协会先后在余姚鹿亭、象山灵岩山举办了多项户外运动活动和赛事,为“体育扶贫”积累了更多案例。《宁波日报》在2010年7月6日发表《宁波探索建立体育扶贫新模式获国家体育总局肯定》一文,正式提出了“体育扶贫新模式”概念。该文见报后,当天即由国务院扶贫办网站转载,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2.宁海:步道经济

和奉化大堰不同的是,宁海县走了另外一条路径:通过修建国内第一条国家登山步道,打造“步道经济”,带动了步道沿线“农家乐”,以及乡村旅游的发展。

从2008年5月起,宁海县除了举办中国户外运动挑战赛之外,还在2009年建立了中国(宁海)山地户外运动基地,开始修建100公里的国内第一个国家登山步道系统。2010年4月,宁海的健身步道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示范工程”称号。此后,国内各省(市)区前来宁海实地体验登山步道的考察团络绎不绝,特别是步道经济的富民经验引起了广泛关注。2011年登山步道沿线的“农家乐”接待游客125万人次,同比增长25%,营业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35%。

除了常规的动态性报道之外,《宁波日报》在2010年9月8日1版发表了《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将乡村景点串成“珠链”

宁海:大乡村旅游格局推进服务业蝶变》一文,初步揭示了“步道经济”的内涵。2011年11月,宁海县正式提出“步道经济”概念后,引起了各方重视。2012年10月4日,《宁波日报》在1版显著位置发表《五百公里步道乐了游客富了百姓宁海“步道经济”富民效应引人瞩目,一百多个考察团前来取经》一文,首次在媒体公开报道“步道经济”概念。

体育扶贫的反思

从笔者亲身参与“体育扶贫新模式”的报道体会来看。有关扶贫新模式的报道,需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和广度来审视,才有可能突破传统思维方式的局限。特别是在温饱问题已成历史的今天,欠发达地区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如何进一步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在笔者看来,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要认识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扶贫模式的更新也不可避免受到主流思潮影响。在过去30多年中,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最大的就是以工业化为主导的现代化思潮。“开发式扶贫”就是受其影响,重在考察欠发达地区有没有可供开发的矿产资源?有,则“开发式扶贫”顺理成章地实施,也容易成功;没有,“开发式扶贫”就容易陷入困境。在新的历史阶段,在从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迈进的过程中,“开发式扶贫”也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我国尚有近1500万绝对贫困人口和6000万没有实现稳定脱贫的人群,绝对贫困人口50%居住在山区,连续贫困的群体有76%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黄土高原地区,这些地区在工业化思维模式中,往往被视为“资源匮乏、环境恶劣”,不适合建设工业项目,当地居民也难以脱贫,就是这个原因。

篇10

一、**乡基本情况

**乡,位于**市**县北部,辖6个村117个村民小组,有国土面积218平方公里,5803户2.4万人。20*年,全乡国民生产总5862万元,粮食总产量692万公斤,农民人纯收入1800元,人均有粮301公斤。**是世界天麻原产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履盖率达56%,境内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有森林面积18万亩,有山牛、云豹、黑熊等90余种野生动物,有珙桐、筇竹、红豆杉等近30种珍稀植物,2005年被列为全省省级生态示范乡和60个旅游小城镇建设。

二、近年来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

近年来,中央、省、市、县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各项政策的落实,使贫困的乡村呈现出朝气蓬勃的发展态势。为认真贯彻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我们采取了充分利用数字乡村工程,建立农村明白台帐到户,广泛开展一事一议,乡村干部责任到人,包管到户和实施支部+协会等措施。扎实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牢固树立“科教兴农,产业富民”的农业农村工作思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深化农村改革,全乡农业农村工作及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效。

(一)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农业乡,年平均温11℃年日照数仅900余小时,气候条件差,农村的发展依赖于农业。长期以来,我乡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坚持在稳定粮食生产和巩固传统种养业发展的基础上,着力培植经济新支柱,为使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的目标实现,我们立足生物资源较多,高山冷凉气候特性等实际,实施人均拥有2亩竹,户均1亩商品菜,人均半亩天麻的产业措施,积极培育天麻、高山反季冷凉蔬菜、竹子等产业,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全乡已种植天麻8000亩,高山反季商品蔬菜4500亩,现有竹林4万亩,年产竹笋6000吨,鲜天麻2000吨,商品蔬菜18000吨,农民人均实现纯收入2000元。

(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

近年来,国家省市加大了对改善农村基础投收入的力度,特别是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上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我们把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整合项目资金,从农业、水利、交通、医疗卫生、教育、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不断实施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各项项目,切实解决农民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饮水难、用电贵和获取信息难等问题。“十五”以来,全乡新建和改造通村、通社公路106公里,解决人畜饮水困难10500人,新建移动机站5座,改造和新建校舍11所,改造和新建村级卫生室5所,实施土地改良1850亩,新建改造茅草房、地震房、雪灾房等1100户,累计完成项目资金5812万元。通过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饮水难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有效改善了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农村发展夯实了基础。

(三)农业农村改革各项政策深入开展

我乡认真落实农村各项改革政策,深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扎实开展了深化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严格兑现农村低保、粮食直补和农资补贴政策,通过深化改革,改善了许多体制、机制弊端,激发了广大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生产,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几年来,累计减免农业税212万元户均达418元,发放各种农民补贴101.2万元,减免书杂费135万元,发放学生生活补助53万元,发放农村低保金325万元,贫困救助款256万元,筹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款135万元,减免142万元,农民参合率达92.5%。

(四)农村进一步稳定和谐

通过扎实深入开展平安村创建,群众邻里和睦、友善,家庭温馨和谐,广大农村呈现出欣欣向荣,安居乐业的景象。

三、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是体制、机制和管理的部门,发挥作用不明显,为农村服务的农业几站设备老化、人员不齐、服务条件差没有必要的服务设施,难以适应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缓慢。虽然各级政府在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了投入力度,农村条件和发展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但由于贫困面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缓慢的问题仍然存在,一些边远山区不通路、不通水,人畜混居、人居环境脏乱差的现象还较为突出,严重制约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农业产业发展缓慢。经过多年的努力,农村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具备了一定基础。但从产业的扶持上、引导上、服务上还不够,特色农产品如我们的天麻、竹笋等无深加企业,在贫困落后地区产生的经济效应不明显,粗放型管理较为突出,农民经营管理的能力不强经济意识差,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虽然有优势产品但缺泛市场竞争力和占有力。四是村级组织管理能力弱,虽然已实行了村民自治三届,但村级集体干部整体素质偏低,管理能力弱,自我发展意识不强,不能创新开展工作,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缓慢,贫困山区村级没有集体经济,五是边远山区、贫困山区贫困程度还很深,发展慢。近几年我们虽然解决了很多问题,但就我乡而言尚有636户茅草房未解决,6000余人饮水问难,4000余人用电不稳,5000余人未通公路等等贫困因素。

四、对今后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建议

一是需请求上级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农村要发展,农业要增效,农民要增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基础条件差、信息闭塞已成为制约贫困山区群众发展缓慢的一个关键因素。希望省政府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比重。对边远山区农村给予更大的倾斜,逐步改善边远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是进一步加大对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扶持。产业发展是农村发展的核心,但在边远山区,由于缺资金、缺技术,不懂管理,产业发展较慢,形不成规模,优势、特色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贫困山区或贫困群众由于没有资金,敢想不能做。建议省政府出善相关政策,在产业发展上给予技术、资金上的支持,比如在增加补贴的基础上扩宽农村贫困农户信贷业务,让贫困群众也能贷款发展产业,解决农民发展产业资金筹措难的问题。

三是加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村级组织是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已是农民自己的组织,在农业农村各项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村干部待遇低不高,思想不稳定村级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建议省政府加大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四是继续实施各种支农惠农政策,并逐步扩大覆盖面。恳请省政府继续建立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对孤残儿,五保户、和农村留守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加大救助力度。建立农村燃煤补贴制度,缓解由于燃煤紧缺,造成煤价格上涨,农民烧煤困难的问题。

五是建议把**市**等边远贫困地区列入云南“边疆解五难”工程加以扶持。**市广大乡村虽不处国际边界,但地处云南贵州三省结合部,属老少边穷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社会事业发展极其滞后,恳请省政府将这些地区列入云南省新一轮“边疆解五难”工程内,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加快区脱贫致富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11

到2011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58万千瓦,比2006年末增长40%;拖拉机拥有量达2.57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增长显著,全市大中型拖拉机达到13738台,比2006年末增长了15.8倍;水稻插秧机和水稻、玉米、大豆联合收获机达388台、133台、475台、134台,填补了2006年以前的空白。

农机作业水平全面提升

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与2006年末相比,机耕、机播和机收水平分别提高了5.9%、10.7%和28%,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了17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薄弱环节取得重大突破

水稻机插、机收和玉米机收水平分别达70%、72%和45%。烟叶、食用菌等经济作物、畜牧业、特产业生产机械化取得较大发展。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农业机械的的广泛应用,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全市主要农作物播种、收获分别缩短近10天。农机作业省工省力,劳动强度明显改善。机械化抢种、抢收,除草、除虫、防旱、排涝等在农业生产中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使农作物做到适时收种,保障了农业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