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9 17:12:1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现代文明发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高起点规划新县城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灵魂,是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环节。xx县把科学发展观融合、渗透到城市规划之中,在规划理念上以人为本,在规划内容上突出特色,在规划管理上严格执法,有效配置资源,科学保护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市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
(一)以人为本,科学定位规划。为充分考虑居民生活需要,我们先后邀请国家建设部、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同济大学、中南建筑设计院和武汉城市规划设计院等10多个单位的30多名专家,对新县城规划进行了3次重大修编和20多次评审,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协调城市与人的关系,更多的体现人本理念。规划以弘扬昭君历史文化为背景,以保持山区自然风貌为目标,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终将新县城定位为“融现代精神与传统文化、建筑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的山水园林城、旅游文化城、生态环境城”,城市建设目标定为“最美库区县城,最佳人居环境”。
(二)突出特色,精心编制规划。我们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新县城总体规划近期2.13平公里2.5万人,远期3.8平方公里4.4万人。在城市布局上,实行了功能分区,三线入地,雨污分流,做到了天上无明线,地上无裸土,环境无污物,灯光无死角。在城市结构上,规划建设了香溪大道、高阳大道、丰邑大道、昭君路、永安路、湖南路、大连路三横四纵7条城市主干道和xx广场、昭君广场、滨河公园,形成了竹苑、桂苑、梅苑3个居住小区和北斗、桔苑、张家坝、邓家坝、王家岭5个占地移民小区。在城市外观上,十分注重建筑色彩,广泛使用外墙涂料和新型装饰材料,竹苑黄墙蓝瓦、桂苑粉墙红瓦,梅苑白墙灰瓦,整个城市以暖色调为主,既和谐自然,又张扬个性。在城市景观营造上,主要以昭君路、香溪大道两条轴线形成“丁”字形城市景观走廊,做到一条道路一种树种,一条道路一种路灯,一个广场一种特色,一个小区一种风格。在城市品位上,注重打造城市天际线和城市景观棱廓线,充分利用自然地形,高低错落,收放结合,体现城市韵律节拍;大力挖掘具有地方风情和民俗特色的昭君文化,丰富城市文化内涵。体现xx全国小水电明星县的特色,大力实施亮化工程,全城路灯亮化率达到95%,公共建筑亮化率达到75%。加大县城绿化力度,形成以公共绿化为重点,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以小区、庭院绿化为依托的城市绿化体系,城市绿地率达到40%以上。还注重新县城环境保护工作,禁止有污染的工矿企业在新县城落户,对新县城周边地区实行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建设天然绿色屏障。
(三)健全法规,严格执行规划。我们先后制定并出台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以及居住小区、市政道路、园林绿化等20多个地方规范性文件,严格实行规划分级管理和例会审查制度,全面加强新县城各项规划管理工作。规划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配套规划管理文件和技术规范,实行多媒体演示,微机化操作,提高了新县城规划管理水平。县人大每年定期开展城市规划执法检查,县政协组织政协委员进行巡查,县委督办室和县政府督察室定期对新县城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切实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一切围绕规划办,一切按照规划干,从而维护了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二、加强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高质量建设新县城
质量是城镇建设的生命。xx县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建设,始终坚持“质量第一”观念,始终坚持市场管理与现场管理互动,始终坚持质量管理工作创新,从法制、体制、机制上全面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保证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实行统一领导,严格责任考核。新县城开工之初,县政府由分管移民的副县长亲自挂帅,从城建、移民、国土等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建新县城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新县城迁建规划和建设管理工作,形成了县政府统一领导、层层负责、责权一致的管理体制。明确建设部门与管理部门的职责,从部门管理转向综合管理,形成思想上合、责任上分,规划上合、建设上分,整体上合、局部上分的迁建氛围,增强了参建单位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我们还建立领导督办、专门机构督办与新闻舆论督办相结合的督办机制,严肃政策纪律,治理建设环境,将涉及移民迁建工程的6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压缩为33项,并按低限实行“一站式”收费。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制,加强建设工程党风廉政教育和廉政建设。县城迁建工作中无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以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县城整体搬迁任务。
(二)引入市场机制,激发建设活力。xx新县城在国家移民补偿资金有限,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着眼于现代城市发展的新途径,通过市场化运作,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投融资机制,促进了城镇建设和发展。一是坚持把单位搬迁与优化重组结合起来,捆绑使用移民资金。建成了行政、农业、宣传文化、医疗、防保、幼教等6个中心,既优化了资源配置,又促进了事业发展。二是把职工住房改革与搬迁建房结合起来,将职工住房补偿资金全额补偿到建房单位,职工在城镇购房标准面积以内实行成本价,超面积实行市场价。三是推行政府采购,把县城建设的政府行为同市场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新县城建设所需的大宗物资由县政府统一面向全国招标,既保证了建筑材料和工程质量,又降低了造价。四是对市政基础设施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由业主单位负责按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五是广泛筹措资金。在管好、用好移民补偿资金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扶持和对口支援资金,鼓励职工预交购房款,开展住房信贷业务,引进外来投资者参与城镇建设,对部分基础设施推行股份合作,对经营性土地实行公开拍卖或公示协议方式出让,盘活城市存量资产,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三)规范建设市场,强化工程管理。一是强化工程建设管理。成立“xx县建设工程交易管理中心”,公开聘请45名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评委库,对投资在50万元以上或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工程实行公开招标投标,在全省率先实行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全程电视监控,有效规范了建筑市场交易行为;对建筑材料实行严格监管;对建筑市场实行准入制度和清退制度。新县城建设高峰期施工企业达100多家,建筑施工人员达2万多人,其中二级以上施工企业和三级以上项目经理占95%以上,促进了建筑施工企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二是强化工程资金管理。各迁建单位的移民迁建资金必须专户存储、专款专用,集中用于建房,建立健全资金的拨付、存储、使用、管理、审计等各项制度,严格财务纪律,按照移民资金管理“十不准”、“七不付款”的原则,切实管好用好迁建资金,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和效益。三是严格工程质量管理。成立“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领导小组”,颁布实施《xx县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等10多部规范性文件,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把工程质量管理贯穿新县城建设的全过程。新县城工程招投标率和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均达100%,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35%。
三、树立现代城市的经营理念,高效能管理新县城
科学的管理是城市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xx县用科学发展观实施城市管理,树立以人为本和经营城市的理念,创新管理体制,优化管理手段,提高市民素质,促使城市管理逐步走上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实现了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推进和同步提高。
(一)创新城镇管理机制。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新县城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园林绿化管理所、市政设施管理所、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所、城建监察大队等城市管理机构,建立了职能管理、路段管理、片区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新格局。聘请20多名城市管理协查员,对中心区全部实行严管。落实县级领导包街制和“门前五包”责任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全面推行垃圾袋装化和垃圾不落地工程,城内不设垃圾中转站、房屋取消垃圾道、临街不放垃圾桶,对建筑弃土和户外广告严格实行报批制,减轻了城市环境污染,美化了市容市貌。
(二)推进城市运营市场化。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对城区主干道卫生清扫保洁实行买断清扫权;对市政设施和园林绿化实行建管分离和管养分离;对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实行托管运营;对居住小区实行物业管理,面向市场招标承包,由中标的物业管理公司负责小区的水、电、绿化、保洁等管理工作。通过推行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运营,大大减轻了地方财政负担,提高了城市运营质量,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灵魂,是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环节。xx县把科学发展观融合、渗透到城市规划之中,在规划理念上以人为本,在规划内容上突出特色,在规划管理上严格执法,有效配置资源,科学保护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市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
(一)以人为本,科学定位规划。为充分考虑居民生活需要,我们先后邀请国家建设部、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同济大学、中南建筑设计院和武汉城市规划设计院等10多个单位的30多名专家,对新县城规划进行了3次重大修编和20多次评审,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协调城市与人的关系,更多的体现人本理念。规划以弘扬昭君历史文化为背景,以保持山区自然风貌为目标,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终将新县城定位为“融现代精神与传统文化、建筑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的山水园林城、旅游文化城、生态环境城”,城市建设目标定为“最美库区县城,最佳人居环境”。
(二)突出特色,精心编制规划。我们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新县城总体规划近期2.13平公里2.5万人,远期3.8平方公里4.4万人。在城市布局上,实行了功能分区,三线入地,雨污分流,做到了天上无明线,地上无裸土,环境无污物,灯光无死角。在城市结构上,规划建设了香溪大道、高阳大道、丰邑大道、昭君路、永安路、湖南路、大连路三横四纵7条城市主干道和xx广场、昭君广场、滨河公园,形成了竹苑、桂苑、梅苑3个居住小区和北斗、桔苑、张家坝、邓家坝、王家岭5个占地移民小区。在城市外观上,十分注重建筑色彩,广泛使用外墙涂料和新型装饰材料,竹苑黄墙蓝瓦、桂苑粉墙红瓦,梅苑白墙灰瓦,整个城市以暖色调为主,既和谐自然,又张扬个性。在城市景观营造上,主要以昭君路、香溪大道两条轴线形成“丁”字形城市景观走廊,做到一条道路一种树种,一条道路一种路灯,一个广场一种特色,一个小区一种风格。在城市品位上,注重打造城市天际线和城市景观棱廓线,充分利用自然地形,高低错落,收放结合,体现城市韵律节拍;大力挖掘具有地方风情和民俗特色的昭君文化,丰富城市文化内涵。体现xx全国小水电明星县的特色,大力实施亮化工程,全城路灯亮化率达到95%,公共建筑亮化率达到75%。加大县城绿化力度,形成以公共绿化为重点,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以小区、庭院绿化为依托的城市绿化体系,城市绿地率达到40%以上。还注重新县城环境保护工作,禁止有污染的工矿企业在新县城落户,对新县城周边地区实行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建设天然绿色屏障。
(三)健全法规,严格执行规划。我们先后制定并出台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以及居住小区、市政道路、园林绿化等20多个地方规范性文件,严格实行规划分级管理和例会审查制度,全面加强新县城各项规划管理工作。规划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配套规划管理文件和技术规范,实行多媒体演示,微机化操作,提高了新县城规划管理水平。县人大每年定期开展城市规划执法检查,县政协组织政协委员进行巡查,县委督办室和县政府督察室定期对新县城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切实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一切围绕规划办,一切按照规划干,从而维护了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二、加强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高质量建设新县城
质量是城镇建设的生命。xx县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建设,始终坚持“质量第一”观念,始终坚持市场管理与现场管理互动,始终坚持质量管理工作创新,从法制、体制、机制上全面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保证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实行统一领导,严格责任考核。新县城开工之初,县政府由分管移民的副县长亲自挂帅,从城建、移民、国土等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建新县城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新县城迁建规划和建设管理工作,形成了县政府统一领导、层层负责、责权一致的管理体制。明确建设部门与管理部门的职责,从部门管理转向综合管理,形成思想上合、责任上分,规划上合、建设上分,整体上合、局部上分的迁建氛围,增强了参建单位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我们还建立领导督办、专门机构督办与新闻舆论督办相结合的督办机制,严肃政策纪律,治理建设环境,将涉及移民迁建工程的6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压缩为33项,并按低限实行“一站式”收费。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制,加强建设工程党风廉政教育和廉政建设。县城迁建工作中无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以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县城整体搬迁任务。
(二)引入市场机制,激发建设活力。xx新县城在国家移民补偿资金有限,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着眼于现代城市发展的新途径,通过市场化运作,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投融资机制,促进了城镇建设和发展。一是坚持把单位搬迁与优化重组结合起来,捆绑使用移民资金。建成了行政、农业、宣传文化、医疗、防保、幼教等6个中心,既优化了资源配置,又促进了事业发展。二是把职工住房改革与搬迁建房结合起来,将职工住房补偿资金全额补偿到建房单位,职工在城镇购房标准面积以内实行成本价,超面积实行市场价。三是推行政府采购,把县城建设的政府行为同市场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新县城建设所需的大宗物资由县政府统一面向全国招标,既保证了建筑材料和工程质量,又降低了造价。四是对市政基础设施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由业主单位负责按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五是广泛筹措资金。在管好、用好移民补偿资金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扶持和对口支援资金,鼓励职工预交购房款,开展住房信贷业务,引进外来投资者参与城镇建设,对部分基础设施推行股份合作,对经营性土地实行公开拍卖或公示协议方式出让,盘活城市存量资产,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三)规范建设市场,强化工程管理。一是强化工程建设管理。成立“xx县建设工程交易管理中心”,公开聘请45名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评委库,对投资在50万元以上或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工程实行公开招标投标,在全省率先实行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全程电视监控,有效规范了建筑市场交易行为;对建筑材料实行严格监管;对建筑市场实行准入制度和清退制度。新县城建设高峰期施工企业达100多家,建筑施工人员达2万多人,其中二级以上施工企业和三级以上项目经理占95%以上,促进了建筑施工企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二是强化工程资金管理。各迁建单位的移民迁建资金必须专户存储、专款专用,集中用于建房,建立健全资金的拨付、存储、使用、管理、审计等各项制度,严格财务纪律,按照移民资金管理“十不准”、“七不付款”的原则,切实管好用好迁建资金,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和效益。三是严格工程质量管理。成立“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领导小组”,颁布实施《xx县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等10多部规范性文件,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把工程质量管理贯穿新县城建设的全过程。新县城工程招投标率和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均达100%,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35%。
三、树立现代城市的经营理念,高效能管理新县城
科学的管理是城市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xx县用科学发展观实施城市管理,树立以人为本和经营城市的理念,创新管理体制,优化管理手段,提高市民素质,促使城市管理逐步走上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实现了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推进和同步提高。
(一)创新城镇管理机制。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新县城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园林绿化管理所、市政设施管理所、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所、城建监察大队等城市管理机构,建立了职能管理、路段管理、片区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新格局。聘请20多名城市管理协查员,对中心区全部实行严管。落实县级领导包街制和“门前五包”责任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全面推行垃圾袋装化和垃圾不落地工程,城内不设垃圾中转站、房屋取消垃圾道、临街不放垃圾桶,对建筑弃土和户外广告严格实行报批制,减轻了城市环境污染,美化了市容市貌。
(二)推进城市运营市场化。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对城区主干道卫生清扫保洁实行买断清扫权;对市政设施和园林绿化实行建管分离和管养分离;对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实行托管运营;对居住小区实行物业管理,面向市场招标承包,由中标的物业管理公司负责小区的水、电、绿化、保洁等管理工作。通过推行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运营,大大减轻了地方财政负担,提高了城市运营质量,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引言
生态文明是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新论述,是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后的一个新亮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为其中一项新的要求。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调节人与自然和谐中起到关键和纽带的作用,它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应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2 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
2.1 林业的决定性作用
林业不仅肩负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使命,还担任了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的职责。被誉为“地球之肺” 、“地球之肾” 、“地球的癌症” 和“地球的免疫系统” 的分别为森林、湿地、荒漠和草原,它们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4个子系统,发挥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的为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经科学研究表明,70%以上的森林和湿地参与了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林业不管在当前还是在今后,都将是一项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条件。
2.2 林业的推动潜力
森林生态系统由于其自身在运行过程中完全符合了“三R”原则,即降低资源消耗的Reduce原则、重新利用废弃物并使之资源化的Recycle原则、重新建立再循环的Reuse原则。并且森林生态系统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具有可再生性,还具有可降解性。从再生性来看,森林在支持经济发展中,是一项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被称为第4大能源资源。
2.3 林业的特殊任务
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不仅为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其还是最经济的吸碳器。经科学研究表明,森林在光合作用下,其每生长11TI蓄积,就能将1.83t的CO2吸收,同时释放1.62t的O2。当前约有2.48万亿t碳储存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其中在森林生系统中就有1.15万亿t。只有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才能维护全球气候安全。在《京都议定书》中就有明确规定,工业直接减排和森林碳汇间接减排是2条减排途径。森林碳汇减排与工业减排相比,不仅投资少、代价低,且综合效益大,为此,其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和共同选择,还被列为“巴厘路线图”的一项重要内容。
2.4 生态文明是林业生态建设追求的目标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不仅使林业建设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也给林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全面实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的过程也即建设现代林业的过程,为此,要用现代林业科技对植树造林的质量和效益进行全面支撑,对森林、湿地、沙漠等生态系统进行建设和保护,以此来提高森林整理质量和综合生产力水平,从而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基础,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3 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3.1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1)坚持采用生态文明思维,对林业建设与发展进行谋划。
(2)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中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以此人们协调、保护、适应自然和自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能力有所提高。
(3)在生态合理性平台上对关系到林业建设发展的战略问题、重要决策以及重大项目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索。
(4)在资源和环境可承载与可恢复范闸之内进行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增加经济总量时杜绝单纯依靠资源投入来实现,避免出现耗竭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要以自然生态规律为依据,以保持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3.2 全方位开展节能降耗,加强碳汇工作力度
(1)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探索以提高森林资源利用为目的的森林资源管理新模式。
(2)创新技术,大力推广新技术项目以使得木材利用率得以提高。对森林资源使用结构进行积极调整,以使得木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3)尽快用新工艺与设备取代落后的工艺与设备,对粗犷型设施要加大对其维护,加大对更新项目的投资。
3.3 壮大林业产业实力
根据工业化、市场化、生态化的要求,并与林业资源利用现状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调整林业经济结构,不断扩展林业发展空间,从而逐渐形成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逐渐转变现代林业经济的增长方式,逐步由资源型林业转向生态型林业。推广林业特色产品的开发,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产业的规模,向着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使得资源利用效益得以大大提高。
3.4 培育生态文明观念
要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明的活动,并组织开展对森林文化和生态文化工程的建设,要让生态文明观、道德观、政绩观和消费观牢固树立于全社会中,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逐渐形成尊重自然和善待环境的良好习惯。此外,还要积极推广绿色教育的开展、绿色文化的构建、绿色经济的发展和绿色家园的建设,要使全民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大大提高,要让每个公民都能全身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中图分类号: X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7-0050-01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基础。生态文明推动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
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指出: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它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明确提出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时,把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和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作为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面临的首要突出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增强忧患风险意识,把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提到历史的高度,进一步做促进“十二五”时期海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全面跨越。
不可否认,长期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经济指标的完成、GDP数据的突飞猛进,却往往忽视老百姓实际生活和环境生活的质量,对保护生态环境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就科学发展观根本出发点而言,人是最可贵的。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最终还是要落实到百姓的生存状态上。
为了防止生态文明建设时松时紧,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时代条件下毫不动摇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为“十二五”规划提供智力支持,市委、市政府坚持用整体性的研究方法,深入研究海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综合性、全局性和前瞻性问题,在全市上下展开“什么是生态文明,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建设生态文明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主题讨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十二五”时期,我们将围绕国家生态市建设目标,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优化经济发展和保障环境安全,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为我市实现基本现代化,推进三个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
一、把创新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动力
走出认为只要节约能源就可以的误区。传统能源总有一天会枯竭,如果传统能源枯竭而又没有开发出新的绿色能源,生态建设乃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都无从谈起。因此,解决能源资源短缺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不仅要做到保护和节约能源资源,而且要不断创新发展理念、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发展理念的创新,就是树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转变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行内涵扩大再生产和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科学技术的创新,就是利用科学技术开发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或发明有利于节约和高效利用传统能源的新技术、新方法,如节能环保绿色动力技术的开发与利用等;管理模式的创新,就是改革政府、企业及社会组织的组织管理方式,使之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把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重要保障
认真总结成功经验,虚心借鉴其他生态文明先进地区行之有效的做法,努力加强制度建设。一要建立完善了法规保障机制,从制度上保障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近几年来,海门规模以上工业单位GDP综合能耗每年同比下降在5%以上,这种成果还必须用制度来巩固和加强。二要建立生态环境整治机制,要继续推进“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四大行动,增加投入,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实施区域水环境保护工程,开展噪声达标区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绿化覆盖率。三要建立招商项目环保准入机制,对招商项目,严格把好考察、评估、终审“三关”。坚决拒签污染项目,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四要建立生态建设投入补偿机制,把生态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生态投入占财政总支出及GDP的比例要逐年增加。五要完善党政干部环保考评机制。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考核指标体系,加重绿色GDP的考核,将节能减排、生态环保、城镇绿化美化、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卫生、安全生产、基础设施等全面纳入考评体系,引导广大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
三、把统筹兼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方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统筹兼顾,就是要统筹人与人和谐发展、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当前的首要问题是统筹好促进经济增长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经济增长是发展的重要目标,只有经济增长了,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在发展中应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等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能为了促进经济增长而走高投入、高耗能、低产出的老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
四、把保护环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是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些地方就环保论环保,就污染谈污染,甚至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付出过大的环境代价。海门必须要探索走出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保新道路。“代价小”就是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以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活动。“效益好”就是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建设相统筹,寻求最佳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排放低”就是坚持污染预防与环境治理相结合,用适当的环境治理成本,把经济社会活动对环境的损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可持续”就是坚持环境保护与长远发展相融合,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10011202
1 引言
生态文明是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新论述,是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后的一个新亮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为其中一项新的要求。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调节人与自然和谐中起到关键和纽带的作用,它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应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2 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
2.1 林业的决定性作用
林业不仅肩负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使命,还担任了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的职责。被誉为“地球之肺” 、“地球之肾” 、“地球的癌症” 和“地球的免疫系统” 的分别为森林、湿地、荒漠和草原,它们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4个子系统,发挥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的为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经科学研究表明,70%以上的森林和湿地参与了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林业不管在当前还是在今后,都将是一项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条件。
2.2 林业的推动潜力
森林生态系统由于其自身在运行过程中完全符合了“三R”原则,即降低资源消耗的Reduce原则、重新利用废弃物并使之资源化的Recycle原则、重新建立再循环的Reuse原则。并且森林生态系统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具有可再生性,还具有可降解性。从再生性来看,森林在支持经济发展中,是一项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被称为第4大能源资源。
2.3 林业的特殊任务
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不仅为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其还是最经济的吸碳器。经科学研究表明,森林在光合作用下,其每生长11TI蓄积,就能将1.83t的CO2吸收,同时释放1.62t的O2。当前约有2.48万亿t碳储存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其中在森林生系统中就有1.15万亿t。只有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才能维护全球气候安全。在《京都议定书》中就有明确规定,工业直接减排和森林碳汇间接减排是2条减排途径。森林碳汇减排与工业减排相比,不仅投资少、代价低,且综合效益大,为此,其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和共同选择,还被列为“巴厘路线图”的一项重要内容。
2.4 生态文明是林业生态建设追求的目标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不仅使林业建设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也给林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全面实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的过程也即建设现代林业的过程,为此,要用现代林业科技对植树造林的质量和效益进行全面支撑,对森林、湿地、沙漠等生态系统进行建设和保护,以此来提高森林整理质量和综合生产力水平,从而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基础,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3 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3.1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1)坚持采用生态文明思维,对林业建设与发展进行谋划。
(2)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中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以此人们协调、保护、适应自然和自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能力有所提高。
(3)在生态合理性平台上对关系到林业建设发展的战略问题、重要决策以及重大项目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索。
(4)在资源和环境可承载与可恢复范闸之内进行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增加经济总量时杜绝单纯依靠资源投入来实现,避免出现耗竭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要以自然生态规律为依据,以保持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3.2 全方位开展节能降耗,加强碳汇工作力度
(1)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探索以提高森林资源利用为目的的森林资源管理新模式。
(2)创新技术,大力推广新技术项目以使得木材利用率得以提高。对森林资源使用结构进行积极调整,以使得木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3)尽快用新工艺与设备取代落后的工艺与设备,对粗犷型设施要加大对其维护,加大对更新项目的投资。
3.3 壮大林业产业实力
根据工业化、市场化、生态化的要求,并与林业资源利用现状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调整林业经济结构,不断扩展林业发展空间,从而逐渐形成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逐渐转变现代林业经济的增长方式,逐步由资源型林业转向生态型林业。推广林业特色产品的开发,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产业的规模,向着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使得资源利用效益得以大大提高。
3.4 培育生态文明观念
要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明的活动,并组织开展对森林文化和生态文化工程的建设,要让生态文明观、道德观、政绩观和消费观牢固树立于全社会中,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逐渐形成尊重自然和善待环境的良好习惯。此外,还要积极推广绿色教育的开展、绿色文化的构建、绿色经济的发展和绿色家园的建设,要使全民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大大提高,要让每个公民都能全身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 江泽慧.现代林业[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1):17~18.
党的十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这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所提出的一个带有全局意义的新论述,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统筹把握的一个新亮点。在生态建设中,林业是主体,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发挥着关键和纽带作用,支撑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现代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
当前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和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是应对气候变化。这就需要建设生态文明,为人类这个共同居住的地球营造绿色的发展空间。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元素之一,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林业是以森林为主要经营对象的,除提供着社会生活与发展所需要的多种林产品外,还承担着生态建设与保护的主要任务。如何正确处理现代林业产业发展,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所有林业工作者需要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总的来看我国林业资源的基本状况,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影响和制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依然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林业既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又是生态安全的保障,更是生态文明的标志,担负着改善生态和林产品供给的双重使命,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 绿色纽带,在生态建设中处于首要地位。近年来国家下拨专项资金,建设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大力支持天然林资源保护,大幅度增加林业补贴资金支持造林、森林抚育和良种培育,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加强林区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基本形成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新格局,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促进我国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有力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 新时期现代林业的发展方向
我国林业发展及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属较低层次。森林资源增长缓慢与社会对林业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现阶段林业的主要矛盾。生态需求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要需求,林业建设成为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于一身,是林业的特殊属性。正确认识生态文明建设与加快林业发展的关系,有利于抓好林业发展的主要矛盾。这是研究确定现阶段林业发展战略的基石。
解决生态问题是林业面临的首要任务,以生态建设为主不能有丝毫动摇;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必须首先服从和服务于生态建设的大局。加强监管与引导林业产业的发展,引导资本进入林产品的高端化领域,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竞争力,以缓解林业生态建设所承受的压力,将林业产业发展对生态建设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以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视野,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探索以提高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的森林资源管理新模式;对森林资源使用结构进行积极调整,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大幅度提高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的效率和效益,用生态系统的理论、方法来培育、管理、保护、开发利用森林。将生态系统观点贯穿于经营森林的全过程是发展生态林业的核心理念,也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坚持运用生态文明思维,对林业建设与发展进行全盘谋划;以生态合理性的战略思维,对关系到林业发展和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重要决策以及重大项目进行认真的研究和科学的探索;在资源和环境可承载可恢复的合理范围内,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杜绝单纯依靠资源投入增加经济总量的短视行为,有效地避免破坏环境、耗竭资源的现象,自觉地以自然生态规律为指导,保持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的统一协调发展。
3 结语
根据生态化、市场化、工业化的要求,结合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合理调整林业经济结构,扩展林业发展空间,形成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实现由资源型林业向生态型林业的转变。进行林业特色产品的开发,扩大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规模,向着循环经济的方向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的质量和效益。
在当前我国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前提下,如何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持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发展齐头并进,是需要不断探索与钻研的课题。现代林业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工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思路,创新方法,提高质量和效益,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并提供战略支撑。
参考文献:
[1]江泽慧.现代林业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1):17~18.
《周易》是自西周至东周不断充实才完成的重要文献,所引用的人事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描述蕴含了人类早期科学萌芽和对自然现象的哲学思考。《周易》八卦中的坎代表水,兑代表泽,艮代表山,坤代表地。这些组合而成的彖、彖恰好表征了地下水的循环过程,当代水文地质学家以图来诠释,与水文学的描述相当吻合。公元前7世纪的泰勒斯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水科学家与第一个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与人与万物的存活如此息息相关,水的背后有些更深的法则与目的,他直接指出人可以思考有关水的“看不见”的意义,而非只是在“看得见”的使用,也许“看得见”的部份只是暂时的、多变的,而“看不见”的部份是永存的、不变的。
2近代水文地质学的发展
自十九世纪末,水文地质学成为一支独立的学科以来,在多位水文地质学家和水文地质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水文地质学从幼稚逐渐变得成熟,从单纯的现象描述发展到定量化的理论研究上[1]。泰斯于1935年利用地下水非稳定流与热传导的相似性,得出了地下水流向水井的非稳定流公式即泰斯公式,把地下水定量计算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20世纪中叶,苏联奥弗琴尼科夫和美国的怀特在水文地球化学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在地下水的赋存、运动、补给、排泄、起源以至化学成分变化、水量评价等方面,均有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水文地质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了。20世纪70~80年代,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地下水数学模拟成为处理复杂的水文地质问题的主要手段。同时,同位素方法在确定地下水平均贮留时间,追踪地下水流动等研究中得到应用。遥感技术及数学地质方法也被引进,用以解决水文地质问题。随着地下水污染、海水与咸水入侵淡含水层等问题的不断产生,与地下水中溶质迁移有关的问题开始受到重视。许多水文地质学家正在通过室内试验、野外试验与建立数学模型的办法去解决有关问题。
3现代水文地质学科技革命
3.1 科学技术革命对水文地质学发展的影响
水文地质学发展过程中的历次革命都是在科学技术革命及其产物的支持下完成的。首先对水文地质学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Darcy定律是H.Darcy受到电学中的欧姆定律和固体介质中的热传导定律的启发并通过试验验证得到的,三个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完全相似,而欧姆定律和热传导定律早在Darcy定律出现之前就分别由欧姆和福里哀建立。其次对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和研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Theis公式和描述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也都是从热传导理论中演绎过来的。另外,目前在渗流理论中广为应用的数值法是在新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之一—— 计算机的促进下才得以蓬勃发展的,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末微型计算机的普及使得数值法在研究渗流问题时表现出了更大的灵活性和优越性。现在计算机已渗人到水文地质研究的各个领域,如勘查、编图、开发、评价和管理等,正是在计算机帮助下,一些数学方法才得以用来解决水文地质问题。在地下水的勘查和研究中,当今广泛使用的技术和方法如电法、磁法、遥感、放射性测量、同位素、Υ-Ν等均是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这些方法和传统方法结合起来,借助计算机,不但解决了许多原来无法解决的问题,而且使水文地质学理论更丰富、更完善,并形成了多种交叉学科。
3.2 水文地质学今后发展方向
水文地质学发展到今天,经历了近150年,现在人们在解决渗流问题时基本上都按照这一模式进行:定性分析建立水文地质模型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数学模型,这一模式通常称为数学模式[3]。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正兴起一场以微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为中心的科学技术革命。新科学技术革命的主攻方向是智能信息科学技术,主要历史使命是建立智能科学理论,其核心是智能化,其科学、社会、经济效果将对人类产生巨大的冲击,将变革现在科学内部结构。受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水文地质学理论也将发生革命,解决水文地质问题的智能信息模型和混沌模型将代替现有的数学模型;同时受新材料、光导纤维、新能源、空间、电子和计算机等多项新技术革命的影响,在地下水的勘查和研究方法上也将发生根本的变革,届时目前水文地质学上的一些难题将迎刃而解。
为了更好地发展当代水文地质学,需要特别重视以下各类的学科交叉渗透:第一,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开展相关学科与水文地质学相结合的研究;第二,将横断科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超循环理论、耗散结构理论、混沌学、分形理论等)全面引入水文地质学,充实与发展水文地质学的理论与方法;第三,将水文地质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结合,加强软科学研究。目前,第一类学科交叉的研究,已经开始受到重视,但是,离开学科的真正融合,还有较大距离;第二类学科交叉的研究,已有不少探索性成果,但是,如何将横断科学全面系统引入水文地质学,要走的路还很长;第三类的学科交叉,则至今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加强水文地质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的结合,其重要性如何强调也不为过。任何自然科学技术问题的解决,都无法回避人们的价值判断与利益协调。因此,自然科学技术成果,需要借助于社会人文学科的支撑,逾越种种利益门槛,才有可能被社会所接受,否则,只能停留在纸面上,无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参考文献
1.1 传统林业生态功能脆弱,森林资源质量低下 发展现代林业的规划由中央在2006年提出,而植树造林是一项缓慢回报的工程,加之森林资源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生态公益林树种改造缓慢,经营水平粗放,林分质量低,生态功能仍然脆弱。
1.2 林木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规模有待扩大 林木加工企业规模小,生产力水平低,林产品深加工能力低,缺乏创新意识,产品结构单一,市场竞争力弱。另外,森林旅游起步较晚,尚未形成有效的系统开发,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旅游需求。
1.3 森林资源保护形势严峻 由于长期以来对森林植被及野生动物的管理粗放,各类违法现象时有发生。动植物检疫检验措施不够完善,外来有害生物防控和病虫害防治形势严峻。森林防火灭火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
1.4 基础建设的保障能力与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不匹配 林业法制建设滞后,不能适应现代生态林业的发展,林业执法队伍及设施、设备建设仍需完善;林业人才队伍建设跟不上生态林业开发的需要,没有系统完备的人才资源培训为生态林业的开发提供人才资源保障。生态建设与发展资金投入不足,缺口较大。条块管理体制尚不完善,阻碍了现代化林业建设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发展莆田市城厢区生态林业的新思路
一、中国传统文明秩序的解构与现代转型
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无法逾越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环境。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漫长的“早出暮入、耕稼树艺”的农业经济格局,以宗法专制制度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政治结构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具伦理型和政治型的双重范式,逐渐形成了一种由家族走向国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同构”格局,这一格局奠定了以血缘纽带为依托带有某种血缘温情的稳定的传统社会根基。中国传统社会稳定的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造就了中华传统文化五千年的辉煌历程,影响着中国传统社会心理和日常行为规范,构筑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文明秩序,形成了传统社会特有的文明禀赋和价值诉求。“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中国传统文化独立地形成了一整套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观念、精神、意义、价值、典籍、礼仪、文物制度、道德规范等价值观体系,深入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为中国人的生命活动提供了有效的精神依托和文化支持。”①但19世纪后,伴随着以工业文化为主导的西方现代文明的兴起,这一严密体系渐渐瓦解,“中国文化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范式,从‘内圣外王’的矛盾统一体中获得了坚韧的理论架构,并以小农自然经济和宗法专制社会政治结构作为坚实基础,组合成一个严密的体系。这个严密体系,只有在近代大工业兴起之后,才逐渐瓦解”①。
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全球扩张,以1840年为开端,中国开始全面遭受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导致中华民族出现了由民族危机、封建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解体的危机、直至渗透至传统文化的危机的系列问题。“后,中国传统精神世界受到的最大震撼便是华夏中心世界观逐渐崩塌。这种崩塌不仅仅是国家、领土等受到侵犯,而且与以往‘狄夷’的入侵不同的是,中国文化受到了空前的挑战,传统的纲常伦理、礼仪规范等等开始动摇。”②从深层次分析,这些危机“都包含着西方的价值观向中国传统的价值观的挑战,由此就引起了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危机”③。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传统文明被迫遭遇西方现代文明,在两种不同时空维度文明的碰撞中,中国传统文明渐渐被西方现代文明的“现代性”所折服,最终走向了“师夷长技”的学习西方之路。思想制度层面的学习主要体现在前后,一些仁人志士参照西方价值系统改造传统价值系统。康有为假借孔子之名进行“用夷变夏”的改制,谭嗣同对传统“名教纲常”的现代批判,以期“冲决伦常之网罗”。谭嗣同《仁学》中“五伦中于人生最无弊而有益,无纤毫之苦,有淡水之乐,其惟朋友乎,顾择交何如耳。所以者何?一曰平等;二曰自由;三曰节寅惟意。总括其义,曰不失自主之权而已矣。”④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用西方现代的新伦理观改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期望。如果将“戊戌”时期看作是中国的一次启蒙运动,那么它仅仅是一场以制度改革为主旨的政治启蒙。真正的思想启蒙体现在“五四”时期。“五四”时期是个“重估一切价值”的时代,是价值观念转变的关键时代。“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将斗争矛头直指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理论根基儒家思想,倡导诸如爱国、进步、科学、民主等新的价值观念,这一价值观念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造成中国传统社会的“安身立命之道”也即传统价值体系摇摇欲坠。随着西方文明的崛起和扩张,中国传统文明秩序渐渐失去了主导权和话语权,从而开启了向现代转变的模式。
现代模式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不断将人类社会推向“后传统”时代,为人类社会创造了现代文明。20世纪,西方现代文明模式不知不觉地成为现代文明秩序的主导。几乎所有国家都已纳入到现代化进程中。西方现代文明在造福人类社会的同时,也不断地为人类社会创造着“缺憾”。现代社会是以工业生产为经济主导的社会形态,现代性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现代社会中所呈现的问题大多以“现代性问题”出场。吉登斯认为“现代性背景下,个人的无意义感,即那种觉得生活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的感觉,成为根本性的心理问题”⑤。马克斯•韦伯将现代社会称之为“祛魅”的时代。他所批判的正是现代社会“现代性”的困境与危机,也即现代工业技术对西方文明的工具化、理性化的建构。工具理性将一切社会关系精确化、效用化,目的理性和价值理性受到压制,人自身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彰显不足,整个社会缺乏生命值得奉献的价值追求,人们失去了意义感,缺乏“本体安全”,产生了“存在性焦虑”(吉登斯语)。当今中国是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既是解构传统的过程,又是建构现代的过程。解构不是否定、排斥传统,是建设性地重构传统和建构现代的统一。
二、现代性困境与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重构
任何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蕴含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存亡盛衰息息相关。中华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中国传统文明秩序的解构并不意味着中华文明的断裂。文明总是与日俱新、与时俱进的,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恰恰需要实现中国传统文明秩序的现代转型,重构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现代性问题弥散于所有具有现代性特征的现代社会。当前,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时期已经显现出了上述现代性的种种问题。中国现代社会不会自动生成一套合理的文明秩序,如不加以规范重构,则“无序”、“迷失”、“虚无”状态将充斥整个社会。因此,重构中国现代文明秩序必须正视现代性困境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提炼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念,凝聚价值理想的“最大公约数”。
重构中国现代文明秩序要消除当代中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虚无”征兆,重塑当代中国人的意义世界。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开启了现代性构建的步伐,加速了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同样遵循着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转化的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仅实现了经济体制的转型,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而且也树立了自由、公平、公正等经济理念,保障了经济秩序的有效运行。但不可否认的是市场化的经济运作也带来了人们价值观念层面的一系列问题。当获取利润成为生产的直接和唯一目的时,整个社会经济便处于资本的支配之下,人们为获取利润不惜一切代价。这一现代性特征内化为人的心理,就产生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货币、资本成为人们意志和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在社会金钱竞争中,濒临失败、的人,最初还只是扫兴(欲望得不到满足),继而是忧郁,最后干脆变得麻木不仁了。人们很清楚,一旦没有钱,便消弱了奋斗的基础,这种心理上的影响会降低自我价值感。”①中国传统价值秩序的解构以及现代社会中拜金主义的盛行,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出现了异化和混乱。人生意义的扭曲化和精神上的迷失感造成了中国现代人价值观念上的“虚无”。因此,“中国的现代化,从根本的意义上说,绝不止是富强之追求,也不止是争国族之独立与自由,而实在是中国现代性的建构。中国的现代性的建构,千言万语,则不外乎是一个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塑造。”②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重构,就是要让当代中国人摆脱“价值虚无”的魔症,重新塑造精神家园。
重构中国现代文明秩序要修复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价值观念的“裂痕”,实现传统价值观念的现代转化。价值观念依托于特定的社会形态,是特定社会文化的内核。中国传统社会的瓦解造成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不合时宜”,现代社会的形成为现代价值观念提供了成长的寄托。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价值观念的“不期而遇”造成了两者矛盾与冲突的彰显,新旧价值观念之间的交替已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新旧价值观念之间的“裂痕”并不意味着文化的中断、文明的断裂。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在于新旧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连接与转化。在价值观念交错的过程中,不是要对传统价值观念彻底否定,而是要在扬弃的基础上实现对传统价值观念的认同与创造性转化。“文明的传统性并不必然影响它对现代性的接受;相反,文明越是悠久,可能越具有对新事物的吸纳能力,悠久的文明更具有宽大的胸怀和应对复杂变局的丰富经验。”③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孕育中华文明和传统价值观念的沃土,在传统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倡导“内圣外王”的价值理想。“内圣外王”价值理想的逻辑思路是“以修身为本”,“由己推人”,强调“己”即个人的原发性。圣人是伦理道德的完美体现者,“内圣”就是以至善至美为价值追求对个人理想人格的塑造。当个人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时,便由“内圣”转为“外王”,实践政治理想,逐渐形成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同构”格局。“中国现代性的建构不能回避这一文化传统,因为这一传统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已经积淀为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模式和实践规范模式,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和现代性的建构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这种文化传统的现代转型。”④因此,重构中国现代文明秩序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实现文化传统的现代转型,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得以延续。
重构中国现代文明秩序要正视人类现代文明中的多元性问题,创建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生态“星丛”。现代文明最初产生于西方,随着全球化进程扩展到全世界,并且以现代文明的制度维度为基础构建了一套以西方为中心的“殖民性话语”(哈贝马斯语),现代文明逐渐形成了新的国际框架或体系,以期构筑一个同质化的世界。但伴随着后殖民话语体系中异于“自我”的“他者”文明的持续变化,西方现代文明的最初理想模型逐渐被打破。“虽然最初的西方规划的不同维度的确构成了整个世界不同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出发点和持续参照点,但这些社会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现代性的最初文化方案的同质化维度和霸权维度。”①不同于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倡导同质化世界,也相异于塞缪尔•P•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宣扬相对异质的世界,S•N•艾森斯塔特认为全球化带来的是多元现代性的世界。尽管不同国家的文化具有异质性,呈现出多中心态势,但可以和平共存。“现代性确实蔓延到了世界大部分地区,但却没有产生一个单一的文明,或一种制度模式,而是产生了几种现代文明的发展,或至少多种文明模式”②。多元现代文明以共生的方式共存着,共同构筑了人类现代文明。在这一生态“星丛”中,多元现代文明之间具有某些共同的价值观念,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价值共识。但每一文明模式都有自身的特性。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重构必须以其他文明模式的存在为生态前提,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批判性超越西方现代文明,在人类现代文明的生态“星丛”中彰显中国特色的价值理想。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构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时代自觉
重构现代文明秩序已成为现代中国的必需和亟需。任何一种文明秩序都不是某种先验的存在,都是特定文化孕育出的积极成果,是一个民族国家在特定历史和现实条件下的自觉构建。在某种程度上讲,文化的厚重与否、持久与否直接决定了文明果实的优劣,而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能够体现一种文明的特色,并为一种文明提供精神内核和发展活力。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为传统文明秩序生命力的维系提供了精神原动力,当代中国,重构现代文明秩序同样需要核心价值观念的灵魂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体现了重构中国现代价值秩序的时代诉求和行动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凝聚了全社会的价值共识,是构筑当代中国人意义世界的自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立足基本国情,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并为其提供了实现途径、行动指南和根本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价值维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本质特征与独特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它的生命之魂,表达出它特有的精神气质。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觉、理论自觉、制度自觉。”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伴随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期,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形势,思想领域日趋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新态势。良莠不齐的价值观念同时并存与对立,造成人们价值观混乱、价值观扭曲甚至价值虚无。究其根源,人们在思想观念领域缺失“主心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为全社会提供了共同的价值目标、价值理想和价值信念,有效引领社会思潮、整合社会意识,避免思想对立和混乱,使全社会有了共同的精神寄托、价值追求和行动方向。“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彰显,人们能够对多样化价值予以批判性整合,对价值之间的冲突加以调解,以此理解和统摄社会生活,消解价值观的物质主义、相对主义、虚无主义,从而有效建构精神家园,在多样化价值的喧嚣声中,安顿自己的心灵。”④稳定持久的价值秩序需要一个“主心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重构现代文明秩序的“主心骨”,体现了构筑当代中国人意义世界的自觉。
如果将城市建设比作一颗萌芽的种子,那么文明便是甘霖和沃土,美丽则是在文明的沃土上绽放的花朵。曾几何时,这颗种子无比茁壮地生长,而现在却因这肮脏丑陋的现代文明失去了勃勃生机。
回望历史的长河,“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中的“四时之美景”早已因人类的“现代文明”而远逝。曾经鸟语花香、风拂树叶的地方,曾经雾霭环绕、夕阳晕染的地方,曾经一泻千里、九曲奔腾的地方都不复存在。城市原本因人类而美丽,因人类而繁荣,但现在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私欲极度膨胀,完全忽略了自然的感受,必然遭到自然的惩罚。
3.由单纯的休闲旅游,增加带有极其鲜明目的性的现代大学文明的特色文化旅游体验项目。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不仅体现在现代工业、现代科技等许多方面,更体现在人类培养高端人才所创造的现代大学文化和大学文明方面。特别是针对我国从历史到今天,从家长到学生对科举、对高考、对名校的重视和向往,开发面向中小学生,特别是中学生设计的“名校生活体验游”旅游项目,让学生走入大学校园,体验高等教育的文化氛围。可以组织“地方名校系列游”,让学生在本地区的重点高校校园里参观那些校园学习设施,浏览那些校园文化场所,参与那些校园活动,同学哥学姐们交流大学生活的感受,为自己向这些学校迈进奠定基础;可以组织“国内名校系列游”,让学生在清华园的清华学堂、水木清华,在北京大学的未名湖、博雅塔,在上海复旦景色旖旎的燕园,书声朗朗的曦园里,游览那些曾经反映国家苦难辉煌历程的百年老校校园,缅怀那些泰斗级的大师们在这里留下的成果,参与那些被称为共和国骄子的莘莘学子们令人神往的大学生活,感受国家顶级名校特有的书卷气息和校园文化,在心中立下一个美好的大学梦、名校梦;也可以针对具备条件的学生和家长组织“世界名校系列游”,让那些心怀憧憬的学生们远涉重洋,到牛津,到剑桥,到哈佛,到耶鲁,到洪堡,到东京大学去领略世界名校的文化,领略世界大师的风采,在这些培养了所在国许多个总统、首相和世界上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世界名校里,了解这些学校的专业、课程、毕业生、科研成果以及在世界的影响力,让学生在这里立下志向,立下目标,立下远景,促进今天的学习。
4.由过去那种重“史”轻“今”的旅游项目设置,改变为融合历史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双面镜”旅游项目设计。一说起旅游许多旅游设计者们往往注重历史遗迹或者自然景观旅游项目的设计与开发,而忽略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而带来的世界日新月异的多元变化,忽略人们在近百年甚至是近几十年所创造的超过过去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有的人类社会新成果。人们也往往会忽略这些现代社会所体现的现代文明所创造的极其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因此建设适应现代文明发展的旅游文化,必须注重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好的开发和利用方式就是采取上海世博园中西班牙巴塞罗那展馆那种将新老城区建设同时展示,将历史文明和现代文明融合的“双面镜”方式。事实上许多历史名城不仅以拥有大量珍贵的历史遗迹闻名于世,展示着数千年的历史文明;同时这些城市也在建设和发展着,在保留老城区、老古迹的同时,这些历史名城也在新城区的建设中体现着令人耳目一新的现代文明。如埃及开罗是一个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其由于历史的原因所形成的新旧两个城市文化区就具有不同的特色,各自展示着历史和现代的不同文明。开罗原是一个古老的城市,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但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开罗逐渐形成了两个文化中心:一个是中世界的开罗,它位于市中心的狭长地带;另一个是现代化的开罗,它位于尼罗河两岸。两个开罗城区文化性质和特征完全不同。旧开罗向游客展示的是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各种各样的清真寺,雅致、精美的古老建筑。虽然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但四轮或两轮马车依然存在,甚至还有骆驼和毛驴缓步街头。而新开罗则截然不同。这里到处都是现代化的富丽堂皇的高层建筑、公寓和楼厅,其中既有地中海式的建筑,也有法国巴黎式的风格,向游客展示的是现代文明与西方的生活方式。两个城区相当于一个“双面镜”,向人们展示不同的文化,不同阶段的历史文明。同样中国的西安这座有四千年历史的古城,也通过新老两个城区这个“双面镜”,向人们展示不同历史阶段的古代和现代文明。老城区以古城墙、碑林、钟楼、鼓楼、大雁塔、小雁塔、大唐芙蓉园、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回民一条街等历史遗迹,展示着两千年前的古老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