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3-09 17:12:1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篇1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027-02

在目前临床医学中,医学护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不仅涉及常规的医疗护理,更向患者的人文关怀方向倾斜,纵观护理学的形成与医学护理事业的发展历史,护理学教育往往荒于人文科学的教育,同时热衷于护理技术操作,以疾病为中心, 见病不见人,没有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1]。在临床患者的疾病护理中,由单一护理,逐渐发展为整体护理,所以在护理学教育中需要丰富护理学的人文内涵, 倡导高度的人文关怀,大力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 使护理专业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挑战。

1 转变观念、树立人文教育理念

在我院护理专业的任课教师中,首先选择责任心强、有丰富工作经验主管护师作为带教老师,具有一定的人文素质教育内涵,而且在临床工作中,能够做到对患者的全面人文关怀,从患者的小事开始进行人文关怀,到患者疾病护理,心理护理等有一套完整的护理方案,并将多年的护理经验融入授课过程中,能够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反思,积极开展人文关怀教育,重视实践过程教学中贯穿人文关怀的理念, 重视学生全方面的素质发展。在教师的教育理念中,只有这一理念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地体现在教学活动中,才能够实现真正以人为本,临床工作中以患者为中心,同时要注意在临床教学中以学生为本,不能将实习学生当成护士工作中的补缺,将自己不愿去做的事情都让学生去做不考虑学生是否愿意去做[2],以及有没有困难等问题。

2 加强教师的人文素质培训,提高授课内容的不断更新

学生通过观察临床教师的工作态度、行为来理解和建立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概念和价值[3]。所以如何提高带教老师的人文素质非常重要,授课教师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等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对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所以我院各临床护理教研室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组织带教老师系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知识,通过提高老师自身素质,规范老师的言行, 要在教学中始终保持耐心、细心和从容不迫的教学态度,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对学生好一点,则将来学生也会对病人好一点。

3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内容及模式

3.1改革教学方法

在我国传统人文教学中非常注重理论探讨,往往忽略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改革教学方法中,注意人文素质教育理论与现实工作的密切联系,注重医院护理领域的热点人文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分析和提出解决办法,我们的做法是,选择临床病例制作案例,根据案例特点把人文教育整合到护理实践,实现护理与人文内容的一体化培养。同时运用我院教师开展并运用的“问题式”教学法,在某些单元设置多个教学单元,采用参与式、讨论式教学方法[4],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

3.2构建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我院护理专业学生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除了有专门的人文课程外,同时在临床护理教学的全过程中全面贯穿人文素质教育,在临床护理课程中可以渗透人文素质教育,通过采用设置问题情景、角色互动,制作护理日志、案例讨论,通过小组学习 ,模拟护患沟通等方式学习某一具体专题。同时注意师生关系以及生生关系的教育,在师生关系中,作为老师要为人师表、师生之间应相互尊重信任;在生生关系中提倡合作完成作业、共同生活。通过增加社会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教育,在具体的实践教育中,体会护理的教育内涵,我们的做法是,积极开展护理专家讲座,学习优秀护士报告,临床中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同时各班级通过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提高护理的实践教育,促进学生的职业情感、专业素质、人文素养和谐发展。

4 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

教育学生通过对病人尊重、同情、关心、照料,维护病人的人格和尊严, 不歧视任何病人,通过对临终病人、精神病人等特殊病人的尊重,公正地看待病人平等、合理的医疗权利。不因病人经济支付能力、地位而在服务上有所不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我们学习到,别人对待你的方式是由你对待别人的方式决定的,所以对待别人宽容是一种美德,来源于自信、 来源于勇敢、 来源于善良的心, 宽容是融化人际间冰块的一剂良药[5]。

总之,在护理教育中,要明确护士要想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体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必须要拥有较高的护理技能,同时又要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终身教化的过程,形成一种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习惯,一种自觉的工作态度,才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满足患者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贾启艾.护理学的人文底蕴[J].护理研究,2002,16(2):63.

[2] 韩叶芬.浅谈临床护理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J]. 西南军医,2008,10(2):144~145.

篇2

(一)缺乏人文知识。当今艺术高校中,物质主义和实用主义渗透进教育观念和教学内容中。在这种观念的下,学生形成了错误的理念,他们一味地追求实用价值。他们只学习那些能够给自己带来财富的,自己可以利用的;相比之下,美学、文学、史学、哲学等学科在他们看来毫无实用价值。

另外,普通高等院校近几年来的大量扩招,导致学生文化素质不高,绘画基本功底也普遍偏低。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文化知识薄弱,同时缺乏一定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导致艺术类院校的教学硬件明显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很多高等院校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变得急功近利,只单纯的重视专业技能和职业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在学校里面,在这个年纪应该注重全面提高的真正需求。受到这些原因的限制和影响,我国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文化课兴趣与成绩普遍偏低。而文化素质从基本上来说,不仅仅是硬性要求,更是对人才的一个完善和补充。在面对不同文化层次对设计和创作的需求的时候,文化素质不够,底蕴不足,往往导致一部作品没有足够的深度与创造力。

(二)道德观念模糊。当今社会,传统道德与经济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冲突,这导致社会环境出现极大的变动。在这种动荡的社会环境下,高校艺术生也随之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影响。总体来看,大多数的艺术生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正确的道德观念,他们热爱祖国,拥有理想并为之努力。然而,高校艺术生由于注重专业性,导致他们接触的人与物都具有限制性,这使得一部分学生没有理想,前途迷茫甚至缺乏诚信和社会责任感。最明显的便是高校艺术生缺乏入党的理念。他们对“两课”学习不感兴趣,不会认真学习知识。这是因为高校艺术生认为这些课程在社会中不具有实质性的作用。受到环境因素或个人因素的影响,高校艺术生显得较功利。具体表现在他们不喜欢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或是社团活动。他们涉世未深,处在步出学校和踏入社会之间,是最容易受骗的时期。因为缺乏判断力,他们极易在这个时期轻信他人导致被利用。

(三)团队意识薄弱。高校艺术生往往有自相矛盾的情况出现,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面还没有心智成熟,这导致他们还会出现叛逆等情绪。他们既懂得应该遵守纪律,但是又因为各种原因产生抵触纪律约束的心理。他们不具有集体意识,在他们心里,个人主义要比集体意识高出很多。这既跟他们身处的学校环境有关系,同时也与他们个人因素有关系。他们进入社会后往往无法立即进入自己的角色,找准位置,在日常和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与他人交往沟通困难等状况。

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一)人文素质的意义。人文素质主要是指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以及人文科学中体现出来的以人为本的精神,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所以人文素质不仅是对高校艺术生重要,对于所有的人都是极其重要的。那么人文素质教育对高校艺术生来说,并不是单纯的读、写等基本的知识文化教育,而是针对于高校艺术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等全方面发展的综合性素质教育。

人才的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必须突出的教育理念。随着时代的进步,艺术类需要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而不只是只专注于某一项技能。他要求艺术生具有多方面甚至全方面的发展,以达到社会的需求。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就可以弥补学生在知识结构、个人修养、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欠缺。

(二)加强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当代高校艺术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一是生活本身,他们首先作为个体,并逐渐走向成熟,他们渴望独立;二是来自于社会的压力,社会不断加快的脚步使他们感到了很大的压力,使他们不断的努力以达到不被这个社会所淘汰;三是来自于竞争,竞争的压力产生于他人带给自身的压力。

高校艺术生首先在学习上面存在很多缺点,例如:学习不够刻苦、个性张扬不易管教、纪律性组织性差。许多学生甚至对于未来是茫然的,他们极度缺乏信仰与积极的人生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基本的知识是不够的,他们应该汲取他人的智慧,建立自己的人文基础,当这样的基础积攒越多,他们的成长也就越加明显。对于人生的方向也就更有了把握。

(三)人文素质提升带来的益处。艺术给人带来的感觉是一种美感。当高校艺术生缺乏了人文知识,那么他们就很难真正的理解艺术到底应该带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及意义。艺术之所以被称为艺术,是因为艺术者注入了人文精神,使它具有了一定的意义。优秀的艺术作品反映的是艺术家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因为作品是他们对生命和生活注入一种自己的理解之后塑造的具体形象。由此可见,人文素质低下势必会影响到艺术创作。因此,人文素质对于高校艺术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人文素质的教育有助于他们对美进行理解和诠释,逐渐地陶冶情操,在知识传授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并运用到实际当中,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三、高校艺术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增设人文知识类课程及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高校艺术生首先应该具有人文素质的理念,具体途径就是开设人文知识类课程。通过这种途径让学生们系统地学习政治、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不断地积累知识,培养与提高人文素质。

任课教师因为与学生接触时间较长,可以自然地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这可以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艺术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的关键,由于高校艺术生对于艺术的理解比较高,可以在课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接触各门类的艺术,如绘画、戏剧、乐器等艺术,这些虽然都属于艺术类,但却可以带给学生不同的感受。这可以很好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加强校园建设

1、弘扬人文精神,加强学风建设。校园文化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重点弘扬人文精神,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应该让学生处于一种人文环境之中。引导他们具有人文素质以及提高人文素质。

2、丰富文化活动,提高文化品位。营造好的校园文化会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很好的施展平台。在校内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开设丰富多彩的文化社团,会使得学生提高文化品位。在社团与活动中,让学生自然的融入进人文素质培养的氛围里面,达到良好的培养效果,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308-02

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一般认为,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现象,它的核心问题就在于人的发展问题,也即是通过对人文素质的教育和提高来达到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进而提升自我的品味和价值,体会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的观念等等。在高中学生中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普及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性。因为此阶段是人生重要的价值观念包括人生观、世界观等等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加以适当的高尚的人文素质的引导和教育,将在极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具体而言,人文素质的提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良好的人文意识对学生后续的发展都是潜移默化的,同时也是学生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良好的人文素质还有利于学生中德育工作的开展,在高中生中贯彻人文素质的教育,可以提升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质,让他们在良好的德育熏陶之下进行学习知识的掌握,从而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现代化的人才。人文素质的培养还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在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一个强有力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必备要素,尤其是在成长的初期更是如此,所以如果学生能够通过对人文素质的培养,那对构造他们的内心,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也是大有裨益的。

1 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素质的教育有其必然性,同时有其可行性。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以起到较好的相互促进作用,达到教学目的的最优化。分析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人文素质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高中生物知识的传授中不仅仅是生物知识的单方面的传授,其中也蕴藏着较多的人文理念。实际上在笔者看来,高中生物科学中不仅有着深刻的哲学性,还有着丰富的美学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整个生物的进化过程就是生物的哲学化的运动过程,其中充满了哲学的观念,比如说运动变化发展,比如说矛盾的对立统一,比如说普遍联系等等,生物是哲学的一部分,生物体现了诸多的哲学精神和原理,所以在生物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哲学的分析和研究也是人文素养教育的方式之一,其次是生物中美学特性,此一点更加容易理解,生物的美学性不仅仅体现在研究对象之美,同时也体现在研究方式之美,通过假设的提出和实验的构建和结果的观察等等,处处都体现出一种人类的科学和智慧,实验本来就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种方式,其中充满着一种美感。

不仅如此,在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目标上也提出了人文教育的目标。我们的教育,包括各种知识学科的教育,目的都包含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学生体会到作为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挥个人自我的力量等等,从而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应该将生物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以生物知识为载体和途径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之策略

人文素质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但是如何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加以论证。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和经验,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之策略重点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进行教育思想观念的积极转变。在巨大的升学压力和应试教育的制度下,教师和学生很难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所以需要首先转变思想观念,将人文素质的培育放在一个更为重要的地位。首先从教师的角度而言,需要通过自己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尽可能得到全面的发展.然后有学生自我学会树立一种更为主动的发展观念。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则要防止自我淹没在繁琐的灌输式的“教学”之中,树立多元化的发展观念和思路,注重对自我的人文素质的培养。

篇4

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一般认为,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现象,它的核心问题就在于人的发展问题,也即是通过对人文素质的教育和提高来达到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进而提升自我的品味和价值,体会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的观念等等。在高中学生中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普及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性。因为此阶段是人生重要的价值观念包括人生观、世界观等等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加以适当的高尚的人文素质的引导和教育,将在极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具体而言,人文素质的提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良好的人文意识对学生后续的发展都是潜移默化的,同时也是学生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良好的人文素质还有利于学生中德育工作的开展,在高中生中贯彻人文素质的教育,可以提升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质,让他们在良好的德育熏陶之下进行学习知识的掌握,从而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现代化的人才。人文素质的培养还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在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一个强有力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必备要素,尤其是在成长的初期更是如此,所以如果学生能够通过对人文素质的培养,那对构造他们的内心,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也是大有裨益的。

1 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素质的教育有其必然性,同时有其可行性。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以起到较好的相互促进作用,达到教学目的的最优化。分析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人文素质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高中生物知识的传授中不仅仅是生物知识的单方面的传授,其中也蕴藏着较多的人文理念。实际上在笔者看来,高中生物科学中不仅有着深刻的哲学性,还有着丰富的美学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整个生物的进化过程就是生物的哲学化的运动过程,其中充满了哲学的观念,比如说运动变化发展,比如说矛盾的对立统一,比如说普遍联系等等,生物是哲学的一部分,生物体现了诸多的哲学精神和原理,所以在生物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哲学的分析和研究也是人文素养教育的方式之一,其次是生物中美学特性,此一点更加容易理解,生物的美学性不仅仅体现在研究对象之美,同时也体现在研究方式之美,通过假设的提出和实验的构建和结果的观察等等,处处都体现出一种人类的科学和智慧,实验本来就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种方式,其中充满着一种美感。

不仅如此,在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目标上也提出了人文教育的目标。我们的教育,包括各种知识学科的教育,目的都包含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学生体会到作为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挥个人自我的力量等等,从而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应该将生物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以生物知识为载体和途径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之策略

人文素质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但是如何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加以论证。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和经验,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之策略重点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进行教育思想观念的积极转变。在巨大的升学压力和应试教育的制度下,教师和学生很难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所以需要首先转变思想观念,将人文素质的培育放在一个更为重要的地位。首先从教师的角度而言,需要通过自己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尽可能得到全面的发展,然后有学生自我学会树立一种更为主动的发展观念。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则要防止自我淹没在繁琐的灌输式的“教学”之中,树立多元化的发展观念和思路,注重对自我的人文素质的培养。

篇5

关键词 高校体育 人文素质 培养

社会的发展是物质和文化两者共同的发展,物质决定文化,文化对物质起反推动作用。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步变得富裕,这使得大家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的升华。现在高校的大多数学生有着较好的体育人文素质,但依然有少数的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待提高,他们对崇高的人生的理想和信念存在质疑,追求实用和享乐主义,丢弃道德精神。时代的发展给了高校体育一个新的定义,迫切需要我们对高校体育进行改革,在对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进行改革的同时重视学生体育人文的塑造,以此来杜绝现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的只注重学生的体魄锻炼,忽视人文知识的传播、人文精神的培养的现象。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定义

高校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质是通过环境教育、实践等多种途径将人文知识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内在之物。这种存在于学生心灵的人文素质,对外表现为学生的人生理想、文化素养、言谈举止等。人文素质的教学让学生在经过身体锻炼和实践活动之后能够对人生做出正确的定义,能够尊重和关爱生命,能够维护他人的尊严。高校的体育人文素质教育包含了自我价值的正确认识、尊重他人、团队合作精神等3个方面。

二、体育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高校体育教学扮演着为国家培养身强体健、爱国热血的后备军,向社会输送高人文素质人才的角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详细分析如下:

(一)优良传统的传承

中国古代教育学家、当代教育工作者都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地位。这种“以人为本”的优良传统和如今的时代精神相呼应,使得人文素质培养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变得更加重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需要从头到尾贯穿人文素质,注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以此来激发、维持学生的体育热情,让学生在锻炼中体会到体育课的乐趣。

(二)学生的体育学校热情能够在人文素质教学的情境下得到激发

在体育人文素质教学的关怀下,学生积极的认识倾向和上课情绪得到激发,学习兴趣由此形成,内心深处对体育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这样的良好心态,可以让他们积极地,专心的完成训练,不再感觉体育枯燥乏味。

(三)生源地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改革的目标

在进入高校之前,学生们养成一种只重视文化学习,忽视体育锻炼的陋习。进入高校之后,学生的身体素质低于正常水平,缺乏体育知识,并且没有好的锻炼习惯。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也要求我们去将学生培养成文化素质和体育素质兼备的人才,培养成一个有着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各方面和谐发展的人才。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体育教学的人文素质培养。

三、体育教学中人才素质培养的方法

通过以上对人文素质的定义和重要性的深刻理解,我认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给学生贯彻正确的体育观念

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之后,全国人民的体育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一场巨大的改革风暴也正席卷着高校体育教学。教师应该在体育课开始之前,给学生上一堂改变思想的文化课,将“健康第一,终身锻炼”的理念贯彻给学生,向学生强调体育不仅仅是一种竞技活动,更是一种强身健体的终身运动。以我个人为列,我在接手一批新生的时候,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会将他们集中在一起,与他们面对面的交流,明确的告诉他们我们是在锻炼,是在为自己的健康而锻炼,告诉他们体育课不仅仅是一堂课,而是一种终身运动。

(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人文情怀

人文素质的培养贯彻体育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之时,不经意间提高自己的素质。比如说:教师将同学分组进行4×100接力比赛,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对学生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告诉他们即使个人能力优秀,但如果缺乏团队精神,导致双方交接棒时出现意外,那么比赛依旧会输。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团队合作上,而不是不假思索的在跑道上狂奔。

再比如,老师在对5000米进行教学的时候,面对一些还没开始跑就开始抱怨,否定自己并开始放弃的学生,老师就应当先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既然别人能做到,那么自己也应当能做到。老师要给他们适当的鼓励,以及必要的鞭策,让这些学生能够拾回自信,完成练习。

(三)加强学校体育的人文建设

体育课堂的时间很短暂,老师要做到既给学生讲解体育知识,又让他们有足够时间锻炼是不可能的。以我为例:我在给同学上健美课的时候,我有两节课的时间,90分钟里面我需要做到给同学讲解这节课人体肌肉的知识,锻炼肌肉的方法并实际演示给他们看,然后再让他们自己练习。这对我来说不可能完成的,时间不允许我们做完这一切。所以我们学校应该拓宽人文教育的空间,比如在校内网站上刊登体育教学的基础知识,板报平台上提供卫生小知识,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内建设实时开放的健身房来配合体育课,给学生贯彻体育人文知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并且需要将人文教育贯彻在体育教学之中。因此,高校的体育教学不再是单一的体魄锻炼,而是一种将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与身体锻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篇6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137-02

美国学者怀特赫在《教育目的》一文中指出,“没有人文教育的技能教育是不完备的教育”。随着人才竞争的加剧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凸显,我国理工类高校已经逐渐认识到了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也已经开始采取一些措施,如设置人文素质类课程等来增加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知识,并在理工科大学生的培养目标中加入了人文素质方面的目标,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出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而且对高校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也有重大意义。

一、理工科高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1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的大学生

知识经济时代,人文素质因素已经渗入到社会经济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生产、加工还是制造、研究都已经离不开人文素质,都需要从人文素质的角度研究分析知识活动和经济主体的活动。这就要求将来从事技术性岗位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要掌握一定的人文素质知识,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事实上,当前社会对人文素质类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也不断上升,高校所招收的人文素质类专业学生也在增加。因此,理工科大学加强在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符合知识经济时展的要求,是顺应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成长发展趋势的选择。

2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大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由一个贫困落后的国家发展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接下来我们要由制造业大国发展为制造业强国。而要想成为制造业强国就需要一大批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尤其是在当前环境压力大、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我们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在从事技术、生产、设计、制造等方面的工作的时候,不能仅仅考虑所制造或研制出的产品能不能用、性能好不好,还应综合考虑产品的成本、资源节约、收益等方面的因素。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以最经济、最环保、最安全的途径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造就出一批懂技术、懂经济、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3理工科高校长远发展的需要

理工科高校能否获得长足的发展与其所培养出的大学生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有着极大的关系。理工科高校所培养出的人才如果适应社会的需求,在毕业时能够很容易地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市场经济主体也会对其有很高的认同和评价。因此,理工科高校加强在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对高校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大学生自身长远发展的要求

知识结构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个人的发展。对理工科大学生而言,只有在扎实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必备的人文素质知识,才能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具备敏锐的经济意识,把握自己的价值取向[1]。当然,掌握一定的人文素质知识,也能大大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此外,越来越多的理工科大学生进入人文素质岗位,如果不懂得人文素质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那么很难想象他们会在人文素质岗位干得出色。所以说,理工科大学开设基本的人文素质课程,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对于个人的成长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理工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理工科高校已经开始出台一些措施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但是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有些理工科大学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仅仅依靠开设几门与人文素质相关的选修课程,使学生的毕业成绩单中出现人文素质类课程名字而已。人文素质类课程的科目、学时相对较少,学分相对较低,且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根本就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理工科人才人文素质的要求。我国工科高校人文素质类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清华大学为33%,西安交大为18%,浙江大学为15%,有些理工科专业课程中甚至没有人文素质类课程[2]。

2途径单一

我国理工科高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主要采取课堂教学的形式。即大多数理工科大学仅仅是为在校大学生开设几门人文素质类课程,而且这些课程基本上不是作为选修课就是限选课。课堂教学形式虽然是传授人文素质知识的最直接的途径,但是如果不配合实践报告、课题研究、案例分析等其他形式,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3师资力量缺乏

首先,理工科院系缺乏既懂专业知识又懂人文素质的综合型教师,因此许多教师无法从事人文素质类课程的教育;其次,人文素质专业的教师对理工科专业知识了解不多,因此在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知识的传授中,很难将人文素质相关理论知识与理工科大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起来。

4缺乏合适的教材

由于理工科专业众多,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特色和要求,因此对大学生所需掌握的人文素质类知识有所差异,对人文素质类教材的需求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理工科高校要根据专业特色和需求编制合适的人文素质类教材。但是,我国理工科高校所选用的人文素质类教材基本上都没有体现出专业特色和需求,所使用的教材也没有能够与理工科专业紧密结合起来。理工科大学生虽然学习了人文素质相关知识理论,但仍然不会使用人文素质理论分析专业学习所遇到的问题。没有特色的教材,没有适合专业需求的教材,自然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理工科高校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1理工科高校的领导、教师、学生要提高思想认识,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首先,理工科高校的学校领导者需要重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要将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可以将人文素质作为衡量一个学生的重要标准之一,可以从大学生人文素质类课程的成绩、参与的人文素质类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参加或组织的人文素质类课题报告等方面衡量学生的人文素质。其次,理工科各院系的领导和教师要重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如可以开展专门的讲座,让学生们了解人文素质对理工科大学生将来就业和发展的重要性;各院在期末考核中可以适当增加人文素质方面标准的权重;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最频繁,理工科院系教师在与各专业学生接触时,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宣传人文素质的重要性等。再次,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意识。学生能够意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意识,那么在学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必将会积极参与、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而不是对学校的举措有所反感。第一,通过讲座的形式,在入学初就让学生认识到人文素质对个人就业及以后发展的重要性;第二,各理工科院系或专业负责人可以组织专门的人文素质类课题研究,并以报告的形式向全院或全系学生进行报告;第三,邀请已经毕业的大学生来校为在校生做报告,使在校大学生可以通过鲜活的实例感受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第四,组织学生参加人文素质类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意识。学生树立起了人文素质意识,才能积极地学习人文素质类课程,参与人文素质类科研项目,才能配合学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2多途径、多角度地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理工科大学应当采取多样化的途径,从多元化的角度入手,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和资源,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第一,开设人文素质类课程。书本知识的学习是学生掌握人文素质知识最基本、最直接、最经济的途径。开设人文素质类课程可以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人文素质相关理论知识,为以后的实践、研究奠定基础。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中都增加人文素质类课程,必修课环节主要学习人文素质的最基本的理论和知识,选修课环节则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对人文素质理论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学习。第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人文素质类的讲座,并且要求学习达到一定的指标要求,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面向全校师生组织人文素质类的报告。第三,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在校生到企业或工厂进行实习或参观,让他们在实习中或在现场亲身感受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亲身体验人文素质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用性,使他们在实践中发现自身在人文素质方面的欠缺,从而促进其对人文素质知识的学习,主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3加强对教师的培养

教学质量的好坏、大学生的学习效果的优劣都与教师综合素质尤其是教师的人文素质的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理工科大学一方面要定期对教师进行评估,找出教师教学、科研、专业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协助教师纠正存在的问题,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利用假期时间组织部分或全部教师在本校或到其他高校接受专门系统的人文素质培训;同时,理工科大学的教师也应当不断学习最新的人文素质理论知识,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理工科院系的教师如果懂得人文素质方面的知识,那么在进行专业课讲授过程中就可以穿插人文素质知识,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人文素质理论知识对所学专业或学科从人文素质角度进行分析。高校还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人文素质类教师。理工科大学还可以加强与人文素质类院校的合作,聘请人文素质院校的教授担任理工科专业的人文素质类课程的教师,以弥补本校师资力量不足的缺陷。

4编制合适的教材,完善人文素质类课程设置

我国理工科大学各专业普遍缺乏实用且合适的教材。为了适应日益更新的知识和不同专业的特性,就需要编制合适的教材,针对不同的专业编制不同的人文素质类教材。教材的内容应该紧密结合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势,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与学生将来所从事工作有关的实践性的教学内容作为案例分析,编制在教材之内。除了编制合适的教材外,我国理工科高校还需要完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可以将人文素质类课程划分为基本性课程、应用性课程、实践性课程几个层次。基本性课程是应用性课程的基础,应用性课程是实践性课程的指导,实践性课程是基本性课程和应用性课程的检验。最后,还需要将人文素质类课程系统化,避免人文素质类各课程之间过于分散化,要将所开设的人文素质课程组成一个整体、一个体系。

参考文献:

篇7

一、引言

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条件和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要求我们在增加物质投入改善医疗条件的同时要注重对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以及即将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医学生是未来医疗队伍的强大后备军团,相比较加强对已经在岗的医疗从业人员的人文素质培养,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收到的成效会更大。因为大学教育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教育对一个人整体素质的影响是最大的最深远的。我国的许多专家学者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做了一定量的研究。本文就是在总结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新的研究发展方向。

二、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相关概念的界定

1.人文素质。由于知识面和所站角度的不同,不同的学者对人文素质有着不同的理解。王艳梅等认为人文素质是人文知识的沉淀与人文精神的内化,它孕育于人的内心,外化为人的人格、气质、德行、修养以及价值导向。周勇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界定人文素质。他认为,从狭义来说,人文素质指人文知识和技能的内化;从广义来说,人文素质指一个人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包含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体现出来的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涂明华认为所谓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称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品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胡运生认为人文素质是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外在表现,涉及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念、情感、意志等社会属性方面的问题,是通过观念意识、品德情操、心理性格、价值取向和文化修养的外现而展示出的个人特征。纵然大家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表述各异,但本质上都是一个意思,即人文素质是人文知识的内化和升华,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通过人的社会行为表现出来,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2.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廖虎等认为医学人文教育素质是指在医学教育过程中通过开设医学人文课程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高医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使之形成良好的医学职业道德并在未来的医学职业生涯中能够对病人进行人文关怀。肖哲虹说高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指的是通过学习医学人文学科课程、临床实践、教师的言传身教、校园文化的熏陶,使医学生成为既掌握医学技术又有医学人文素质的医务工作者。

三、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研究

1.对当代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的研究。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的医学技术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医疗水平正不断提高,但与医学密切联系的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人文知识积累不够,人文方法运用不深,人文精神欠缺等。我国的专家学者们在各自的文献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李强在其《高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一文中提到,当前我国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主要有以下表现。政治理论学习淡漠,缺乏时代信息;文史哲知识匮乏,知识面狭窄单一;部分学生精神空虚,生活品味较低。李慕军在其《浅谈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对医疗纠纷防范的意义》中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徐文博则认为当代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存在文化底蕴不够丰富、知识欠缺、知识面狭窄、书面表达能力差、不能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个人主义思想浓厚、缺乏团队协作精神、缺乏成就感、心理较脆弱等问题。以上种种都说明我国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存在诸多问题,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2.对当代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研究。专家学者不仅对当代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进行了阐述,对当前我过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也做了介绍。谷昊指出当前我国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人文课程设置单一、学科建设力量弱小等问题。王艳梅说当前我国医学院校教育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毛国庆提到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学方法落后。肖哲虹发现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氛围不够浓烈。李伟说当前我国医学院校设置的人文课程与医学课程缺乏有机的联系,导致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不理想。彭恩圣、傅琛认为我国各高校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问题上存在贯彻落实不够的尴尬境遇。李丽洁指出当前我国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理论与现实脱节、教育内容与医学生兴趣爱好脱节、教育方式与求知方式的脱节等问题。总而言之,我国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教育模式还很有待进一步完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研究

各专家学者在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个问题上似乎都达成了一致意见,他们都认为当前非常有必要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李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改革的角度强调了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时代意义: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医学发展和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需要。林君从医学模式转变和医患关系两个方面指出了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是防范医患纠纷的需要,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需要。徐文博从经济发展、人才培养和医学学科进步三个维度说明了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现实需要,是医学学科与时俱进的要求。冯锦山则从深化教育改革、解决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均问题等七个方面阐述了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一是深化教育改革、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需要,二是解决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水平落后情况的需要,三是贫困生心理自我保健的需要,四是树立良好的医生形象、培养行业素质的需要,五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六是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七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生活品味,促进全面发展的需要。高继成对于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也谈了几点体会。他认为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世界科学技术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是医学教育模式转变和发展的需要。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意义非常重大,因此,我国各高等医学院校要切实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五、对教育路径和改善对策的研究

专家学者们在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分析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如何改善和加强我国各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各自的对策与建议,对教育路径进行了探索和延伸。1.改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谷昊针对当前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人文课程设置单一、医学生责任感偏弱和学科建设力量弱小问题提出了以下三点改善对策:首先,医学院校要深刻认识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要从观念上重视;其次,要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加设人文课程;最后,要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包括学校人文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两大方面。李国辉在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对策:转变观念,加强人文学科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社会实践;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注重家庭教育。刘震雄建议从以下六个方面改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一要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二要改革课程体系,三要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全面育人作用,四要培养医学生自觉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五要引导医学生进行社会实践锻炼,六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冯凤莲等人依据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在特性,提出构筑立体网络式医学人文教育的新模式,提出将校园文化、医学专业课程、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专家学者讲座、社会实践组成一个立体的网络,分别从这五个方面来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李强建议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上进行改善,主张转变单科性医学院校办学模式,同时构建多层次、立体的课程体系。2.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李慕军提出从三个层面上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一是从思想认识层面来说,要深化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二是从课程设置层面来说,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三是从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层面来说,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和继续教育制度的完善。徐文博认为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有四个途径。一是合理设置课程体系,转变教学观念;二是培养人文情怀,重视实践活动;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环境;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申家字提出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医学独立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六、不同视角的研究

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我国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研究。王恬以全球化为背景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研究,毛国庆则从和谐社会视角下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研究,肖松舒等从患者角度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研究,张大斌、李先进等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研究。另外,我国还有少数专家学者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做了研究。李瑛等在《医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实证研究》中为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评价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

七、研究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1.存在的问题。(1)重复性研究较多,创新性不足。比如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问题上,专家学者们指出的现状问题都大同小异,提出的解决对策也出现了较大范围的重复性,创新性似乎不够。(2)理论应用性不强。虽然众多专家学者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发展方面给出了许多建议,但是这些对策建议是否真正运用到了教育教学实践当中还有待进一步考量。(3)多为定性研究,定量性研究不足。这导致研究出来的结论说服力不够。(4)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到底该如何加强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统一的理论,还是各说各理。(5)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国大多数专家学者普遍强调学校、教师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这一主体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意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那么就算我们的校园建设的多么美丽,课程设置的多么合理,我们的教学也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2.研究的新方向。认识到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问题,了解了学术界在研究过程中的不足,可以清晰的看出我们今后的研究方向。(1)注意突破创新。时代在变迁,现状也在不断改变,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寻找新的研究点,有突破才有创新。(2)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并积极实践。(3)在进行定性研究的同时要注意定量研究方法的运用。并努力构建评价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指标体系,使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高低能够量化,这样更有利于对医学生人文素质进行评估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质量进行考量。(4)努力形成一个系统的科学的统一的人文素质教育方法理论。(5)重视医学生在医学人文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做到使医学人文素质内化于学生的内心,外化于学生的行为举止。

参考文献:

[1]王艳梅,杨加周,艾庆燕,等.当代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培养实践[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2,10(3):72-74.

篇8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外都认识到了景观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各级政府均把改善环境,提高绿化覆盖率和景观效果,作为主要工作来抓。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人文素质教育被忽视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在于师生在认识上的偏差,或只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对于学生道德以及人文素质的培养,致使所教学生创新能力差,不能设计出具备较高水准的作品。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摆正人文素质教育的位置,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1.缺乏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导致文化素养较差

很多高职院校将人文教育停留在表面上,内容上较为空泛,学生学习人文知识也往往只是应付了事。学生缺乏基本的知识和精神沉淀,甚至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对民族历史优秀文化、优良传统了解甚少。

2.人文教育功利化趋势较重

高职院校是一种职业教育,部分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教学及就业率,而忽视了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在景观设计方面比较机械,创新能力较差,不能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3.缺乏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

一般高职院校的人文教师数量比较少,同时因为高职院校比较重视专业教师,导致无法明确人文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适应高水准的人文素质教育。

二、培养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人才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1.人文素质教育是加强景观设计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重要

助力

景观设计专业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十分看重,但是只注重专业能力训练的教学方法,只会导致学生在往后的职业生涯中难以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思想,景观设计较为机械,难以满足现代化、个性化的需求。而人文素质教育则可强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加强其思想境界的感染和领悟,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建筑种类和业主层次、人们独特需求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设计思路,综合性地提高其职业的创新能力。

2.人文素质教育是继承国家主流价值观的需要

当前世界各国都对本国大学生进行了人文素质方面的训练,人才的竞争不仅表现在国家外部能力的竞争,同时也是人才素质的竞争。高职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人文素质的高低将决定其对国家民族文化精神的继承程度,并且决定未来国

家的传承和走向,是绝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

三、提高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

1.提高人文教育的比重,迫使学生重视人文教育课程

学校要提高人文教育课程的比重,加强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知识。

2.加强校园人文风尚建设,形成浓厚的人文精神环境

学校要加强校风文明建设,将道德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3.培养学生的生态观与人文观的结合

景观设计离不开自然环境,它注重对于自然景观的搭配,从而使人们感到舒适。

四、总结

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的职业

生涯和人生态度起着巨大的影响。我们不仅仅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专业技术培养,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关注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让景观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趋向德艺双馨。

参考文献:

篇9

1、引言

伴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当前医学模式有效的转变,在临床上,我们对这些护理人员的全面综合素质做出了更加高难度的要求,其知识经济的要求人才一定得是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有效结合的全面性人才。而且我国的卫生部全面的提出了加强护理的队伍的建设,把人文关怀全面的融入到我们的护理工作之中,服务周到于细微之处的口号。近年来,一些医院与学校之间进行相应的结合,即院校的充分结合,积极的去培养素质型护理人员,这可以让我们充分的了解到人文素质教育在我们当前临床护理教学当中的重要意义。

2、人文素质教育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是指把我们人类非常优秀的一些文化成就充分的通过相应的知识传播,环境的熏陶,自身充分的实践,将这些内在的东西转换到个人的人格、修养与气质当中去,以成为其个人比较稳定的内在的品质。也就是说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方式正确的引导学生们通过自身的实践,把这些人类固有的文化成果吸收为自身的经验,直至变成自身牢固不可破的科学知识,以及包括了良好的文化修养和社会心理,并且还要树立正确的人文精神,以树立正确的人格。在我们当前的护理教学模式上来看,大部分都可以充分的去体现其相应的人文精神于护理教学当中的渗透,但是,仍有些地方还是不能够充分的贯彻,故加强其人文素质的教育对于临床的护理学教学来说,仍然是十分的重要的。

3、人文素质教育在护理教学中的渗透

3.1要注重师资队伍人文素质的培养

人文素质培养主要是源于其熏陶与潜移默化,故其师资队伍人文素养的培养就显得尤为的重要。因为教师是护生重要的榜样,而且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莫大的影响,我们不仅仅需要牢固的理论知识基础,还得拥有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当然,在人文素质方面,也要充分的具备各个人文学科的基础知识,不断的去提高自身的修养,还要有意识的将这些充分的渗透到临床的教学当中去,充分的运用教师所具有的独特的人格魅力,以独到的见解将护理学习人员的精神与热情提到最高峰,充分的将传道与授业相结合。在这方面,要求,医院教育部门以论坛或者专家演讲等各种各样的形式提高师资队伍的各个方面的能力[1]。当然,还要使得教师们能够充分的将其人文知识充分的渗透到我们的护理专业当中,这有利于充分的加强相关带教老师的人格魅力与知识的内涵,使打造出一批人文素质与各个方面能力综合发展的全能人才,这为培养优秀的护生奠定重要的基础。

3.2注重护生良好道德的培养

护生对待护理工作与患者的最根本的态度受其职业道德的影响,这与我们护理工作的数量与质量紧密联系。对待护生的岗前教育主要有道德行为与礼仪规范的相关教育,以及护患之间各个的义务和权利,实习当中的一些潜在的法律的问题和对策等[2]。当然,在临床教学当中,我们还要注重其护生素质的培养,对护生一些不正确的行为,要及时的指出,并且耐心的讲解。对于一些具体的生活当中的护理,要正确的引导护生们进入正确的思想轨道,充分的培养其同情心与爱心,培养其人文情怀,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与提升。

3.3注重其护生人际的沟通能力

正确的进行人际沟通在护理工作当中显得尤为的重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在护理工作当中的地位固然是不可撼动的,但是,正确且有效的沟通能力却是护生成功的转型成为护士的重要因素之一[3]。比如说肿瘤科的长期住院的患者,由于其精神状况一般都比较的差,这时,我们护理工作人员就是与其接触最为频繁的人群之一,如是,与这些长期住院的肿瘤患者进行正确有效的沟通,对于其疾病的状况或者说是疾病的预后都是尤为的重要的[4]。针对其重要性,在临床的教学当中,要积极的开展一些角色演练或者说是案例分析等等教学方式,充分的让护理工作人员感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况,从中吸取经验,以寻求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的提高护生的随机应变能力与沟通能力。

3.4注重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护理的人文教学方面,主要是以人为本,注重培养人文性人才,而不是机器性人才,要实行人性化的管理与教学方式和理念,充分的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扩展开来,以为患者创造优美的就医环境,使得护生们在此浓厚的人文氛围当中耳濡目染,并融会贯通,以充分的去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5]。结束语:总而言之,人文素质的教育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渗透是非常的广泛与重要的。故在培养相应人才的时候,切记生搬硬套,而是要将其全面的综合的渗透到护理教学当中的各个方面,要多途径的培养人文精神。在临床的护理教学当中,要有意识的对人文素质进行渗透,使得护生充分的在次背景下得到该有的熏陶,从而充分的提高其自身的人文修养。

参考文献:

[1]常红娟,高敏,薛松梅,等.某省十所高校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4(7):78.

[2]姜淑琴.人文素质教育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渗透[J].卫生职业教育,2010,11(28):76.

[3]李敏智浅论加强医学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119

篇10

在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一直存在文理分科、重理轻文的弊端,导致工科学生文化素质薄弱,使学生难以适应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竞争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如何培养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成为工科院校人才培养需要加强的重点。

1.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

1.1工科大学生人文科学知识欠缺

通过对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调查发现,工科学生对于政治、历史等知识知之甚少,部分同学甚至对于基本的常识都缺乏了解,更谈不上对人文知识系统的了解。

1.2对人文科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我国中学阶段过早的“文理分科”,造成学生在思想上存在应试教育的想法,加上长期以来,工科院校的教育偏重于专业知识的灌输与培养,不少工科大学生认为上大学就是要学好专业知识,因此,工科学生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对于人文科学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生在学习人文社科类课程时投入的精力不多,大多埋头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导致人文科学知识欠缺。

1.3工科院校中,专职人文科学教育教师缺乏

长期以来,工科院校中存在注重专业课程的建设,淡化人文课程的教育。因此,工科院校在教师的培养方面也存在这些问题。很多社科类教师在工科院校得不到良好的培养,业务水平也因此得不到提升。部分教师看到自身发展困难,主动离开学校,寻找更好的发展。

2.重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2.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强对人文社科类教师的培养,提高人文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目前部分理工科院校不重视对人文教师的培养,使得理工科院校人文教师知识水平不高,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学校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接触最多的是专业课教师,加上大学生都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专业课教授十分崇拜,所以,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但现有高校教师大多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他们本身也需要补课,补素质教育的课。因此,高校教师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不光要加强人文社科类教师的素质,更要全面提高学校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尤其要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

2.2加强宣传,营造文化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良好氛围

造成大学生知识面不宽、文化素质欠缺的主要原因是高等院校重理轻文,不重视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导致学生从思想上对文化素质的课程不重视的现象。因此,高等学校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应重在教育、陶冶和宣传。

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高校可以在学校主页上开辟文化素质教育专栏,把有关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内容放到网上供学生浏览,开设“网上调查”、“网上讲座”、“网上沙龙”等。

2.3完善教学体系,注意人文课程的科学性与灵活性

要从课程设置上切实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即加入古代文化经典的学习力度,让学生从古代文化的精华中感悟,获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他们可以和谐地构建起一种更富于人性的生活方式,实现培养“整全性的人”的理想。

2.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人文教育的氛围

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学生中广泛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形成浓厚的人文氛围。多举办一些高质量的人文社科类的学术讲座,充分利用图书馆,多涉猎人文社科类图书,同时加强与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的交流,组织一些跨院系的联谊活动,促进文、理、工学科学生的学习、交流和互动。

2.5加强社会实践环节,拓展学生的人文素质

社会实践是拓展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既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理论课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又有利于学生获取书本上无法得到的知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引入社会实践的指导环节,有助于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增加对人文知识的兴趣,从而养成自觉学习人文知识的习惯,拓展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阎志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改革—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素质教育简报,2006.(2):6-7

[2]胡显章、李曼丽.文化素质教育与创造性培养.高等教育研究,2001 (1):43-44

[3]宋彩萍、王丽平、王静.文化素质教育内涵探讨.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1):8-9

[4]张岂之加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中国高教研究,2004 (4) : 1-2

篇11

法学专业是一门社会科学,具有工具性和道德性的双重特点,这也说明在法律专业想要成为优秀人才的话,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缺一不可。

(一)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

大学的根本目标是对人进行培养和塑造,而不是一个谋生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之地,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我们更应该注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素养教育,从而使得大学生肩负起他们应该肩负的社会责任,使其建立正确的三观,实现对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全面塑造,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二)法律教学对于人文素养的需求

人文素质教育在法律教学中十分重要,它可以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坚定的法律信仰,这是法律教育过程中人才成长的来源,一名合格的法律人才必须注重价值观的正确普及,这样才能真正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培养人文素养有利于加强对法律的认同感,使其真正成为自身精神世界组成的一部分,这些人生的态度、价值观念和道德水准等因素都只能通过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而实现,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法律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对于真善美的探寻需求,法律人才只有接受一个相当全面的法律专业与人文素养教育,才能树立正确的三观,将人文素养和法律专业知识相结合。现在在法律行业中出现的种种乱象无一不是由于学习时期三观没有正常建立而产生的,只有丰富的人文素养才能引导法律专业的人才追求真善美,从而成为掌握人文素养和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

二、在大学法律教育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

人文素养教育以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性的完善与提高作为教育的核心,在法律教学中,它是法律教学到达较高层次后必须承担的使命之一。

(一)加强大学的人文素养教育理念培养

大学应该对自身的教育理念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实现对法律专业人才的全面塑造,在人文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实现法律相关知识与法律相关文化的统一,在传授理论的时候还要进行人格培养和思维方式的培养,增强自身对于社会责任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回报社会,如果大学教育做不到这一点,无疑是一场失败的教育,在人文教育这方面,我国大部分大学要积极学习西方一些在这方面走的比较远的学校,从而增强自身对于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视。

(二)把人文素质教育放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增强人文素质教育,首先要在课程上对人文教育有所重视,大学教育不能再是单一的专业技能教育,而应该在课程体系的整体构架上向人文教育的课程有所侧重,学生的素质培养训练和个性的发展都需要人文教育的实际执行,所以建立一系列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人文课程的开设需要具有时代性、交叉性和广泛性的特征。在开设一些课程的时候,还要注重开设一些注重人文教育精神的讲座,这些讲座不一定具有课程的深度,但重要的是在讲座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共鸣,从而起到增强学生对于人文素养提高兴趣的作用,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充分的人文精神。而且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重人文教育理念的培养,法律并不是一个完全不变的知识体系,它更是一种文化,法律的文化性也正是人文教育中和法律紧密结合的重要理论依据,整个法律文化是充满文化内涵和生气勃勃的,法学教育当中要以知识为主要的骨干,配合人文主义和素养丰厚的知识点教育作为血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法学教育体系。

(三)建立一个人文素养较高的教师队伍

法学教育中人文教育主要是靠教师来实现的,尤其是一线教师更要提高人文素养,基于自身的学术背景将人文精神体现出来,在讲课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一些法律的相关理论和知识,还要给学生宣传一些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民主法治思想,努力传授给学生精神独立的思考方式,作为法学专业的教师,更要有人类灵魂培养的重要责任,只有健全的法律体系和良好的法律意识才能维持这个社会的正常运转,所以教师要在这方面积极引导,对社会文明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使学生的人生目标在教育中变得更加高尚,更能符合社会发展的良好趋势。建立教师队伍还要注重教师职业和事业互相结合的观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敬业精神,大学教师更要树立起教书育人的观念,教师要把学生当成独立思考的个体,尤其是法律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要培养学生的这一点,教师的独立思考和敬业精神都是不可缺少的,教师也要不断吸取先进的人文文化成果,将法律知识和人文素养结合起来,加强教育上的创新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