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3-10 08:22:0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篇1

2.宗教型文化旅游。这是一种非常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民间信仰祭司型文化旅游活动。这种文化旅游得益于佛教传入中国和道教的产生发展传播。由于人们对佛教的信仰,古代乐山在峨眉山这个主要景区很早就修建了很多寺庙,以后逐步增加。承载古代乐山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和功能的寺庙,开始建立在东汉那个动荡的年代,兴起于文化繁荣思想相对开放自由的唐宋时期,鼎盛于封建社会的晚期明清时期,一共修建寺庙有200多座,占整个峨眉山寺庙的三分之二以上,比较有名的有普光寺、光相寺、中锋寺庙等景点,以及修建耗时九十多年的乐山大佛。这些著名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都深深地吸引了各地游客,直到现在都是如此。宗教型文化旅游在唐时期发展极快,其发达得益于对这种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贡献最大的唐朝时期有名的惠通大师,在他的带领下,峨眉山的许多寺庙才得以建立,并赋予浓厚的佛教文化特色。古代乐山的道教文化旅游还早于佛教文化旅游,虽然没有佛教文化旅游发达,但一起构成了乐山古代宗教文化游,促进了古代乐山宗教文化旅游的繁荣。

3.民俗风情型文化旅游。和古代成都一样,古代乐山是一个民俗风情多姿多彩的好地方。这主要体现在一年四季的每一个节日里人们的风俗习惯和各地精彩纷呈的庙会活动。具体说来,这两种民俗文化游情况如下。在一年四季的各个节日活动中,古代乐山民俗风情展现得丰富多彩。这在乐山的地方志中有一些记载,如从正月初一开始到十五,民众的祭神活动和拜长辈活动。清明节扫墓踏青、四月初的开秧节、五月初一到初七的炎帝会、五月十五大端午节、六月初的晒虫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十二月的除夕等节日活动。这些活动至今还保存和延续,充分展现了古代乐山的民俗风情文化,也反映了当时的风情文化旅游多是当地参与为主。另一种反映古代乐山民俗风情的是在各地庙会开放之时开展的各种活动和习俗,比如乐山城区里的春会、皇会和城隍会等等庙会,乡村里的庙会如春灯会、清明会、脚杆会、八月会、赛牛会等。不过这些庙会的活动一般在过节时最热闹,在这些庙会活动中,各种乐山的美食特产纷纷展现在游客面前,如茶类、酒类和其他地方美食品会让游客一饱口福和眼福。乐山古代民俗风情文化旅游非常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与其宗教文化旅游和修身养性型文化旅游相比较,它的旅游主体具有全民参与性和当地性,风俗性、民间性味道十足浓厚。

4.探奇型文化旅游。探奇型文化旅游,这种在当时的文化旅游中不占主体,只是冰山一角,刚刚萌芽。但也开启了古代乐山探究大自然神秘面纱的文化旅游,这一时期主要是探究峨眉山等景区的特有植物,如珍惜药材类。乐山古代的探奇型文化旅游有点类似于现代科学考察文化旅游,所以可以将之看为乐山科学考察旅游的萌芽和开端。峨眉山是中国天生植物园,有着诸多神奇的物种吸引着游客去探究,尤其是其中名贵的药材非常多,古代汉武帝时期就曾派人到此采集仙药,这可以视为古代乐山探奇型文化旅游的先兆。

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旅游,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热点和表现形式。对古代乐山来说,其文化旅游和回归自然的山水文化游始终是其旅游发展历史上两大永恒的主题,对现在的乐山、四川乃至全国的文化旅游业发展都有巨大的贡献和启示。

1.乐山古代山水型文化旅游的游客,大多都是饱受中国传统文化儒学的文人士大夫类的人物,这些都是一些有修养、有学识、有抱负的人士,他们才有闲情逸致游山玩水,这说明游客的素质对文化旅游发展非常重要,这启发我们要发展文化旅游业,务必要提高全民的素质。

2.乐山古代的宗教型文化旅游,尤其是佛教文化旅游表现得非常突出,以峨眉山和乐山大佛等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为代表,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和内心反省,也满足了人们心灵慰藉的需要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望。这启示我们发展文化旅游业,必须紧跟人们的文化时尚和风气。

3.乐山古代的民俗型文化旅游丰富多彩,各大节日和各大庙会这些反映地方风俗的文化旅游资源得以充分地利用。这启示我们发展文化旅游业必须挖掘地方的风土人情,向游客提供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满足游客求奇、求怪、求异的心态和期望。

篇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渐渐开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步沉淀、锤炼下来的最为宝贵的东西。无论是宫廷美术还是民间美术,无论是文人画还是宗教画,这一切都是记载这个民族开展最为有力的证据。无论是夸大写意的国画笔墨还是工整呆板的装饰画,无论是外型奇特的民间剪纸还是颜色丰厚的年画,这些也都为现代的中国设计提供着丰厚的创作灵感和设计思绪。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的影响

广告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具有强大的文化传播功用,“现代广告”则是具有一定经济属性的概念,与每个人的理想生活都息息相关,特别是在物质需求疾速开展的今天,中国的广告业也在疾速的开展着。无论是街头、公共场所、电视网络……我们的生活都被广告所掩盖着,现代广告不只表现在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类的经济社会、文化社会,乃至政治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以至直接控制着当今人们的消费方向与消费方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特别是在具有着5000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来说,独有的思想形式、审美方式以及更是深化到中国人民的千家万户,深化到每个人的脑海,所以广告的开展也在无形中表现了国度的开展。

俗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历史长久的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传统文化给中国现代广告的开展带来了鲜明的民族个性,从而设计出的广告更接近中国人的思想,也更契合中国人的消省心理。传统建筑、山水花鸟、笔墨纸砚、琴棋书画、古玩珍品、图章家具这些元素无疑会惹起中国广告受众内心的共鸣,更贴近人们的生活,所以在我们日常所见的烟酒茶点、服装配饰、汽车房产等等的广告中都会经常看到这些元素的呈现。但同时广告创意和民族文化也是互相限制的,传统文化限制着广告的诉求和表现战略,也限制着受众对广告信息的承受和了解,传统文化的差别也决议着广告战略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浩如烟海,成为广告创作的无尽源泉。在许多建筑艺术、产品设计、平面设计等现代设计作品中,都能看到中国山水艺术的宏大影响。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广告中的运用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而广告创意源于文化,源于生活,源于艺术。文化能进步广告创意的内涵,而一个民族的文化因其共同性必然会给广告创意带来共同的个性,从而提升创意的吸收力与认可度。中国传统设计元素是东方文化的一处共同景观和珍贵财富,它题材普遍、内涵丰厚、方式多样、历史长久,是其他艺术方式难以替代的,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那共同的东方文化魅力正熠熠生辉,在众多的现代广告设计中发挥着独有的魅力与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意境的追求,考究“神似而意到”,以委婉的意境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广告形象塑造中,若能做到意境的塑造,那么就容易到达广告巨匠奥格威所说的在不知不觉中将商品采购进来的境地了。

以如今市场上常见的茶叶广告为例,无论是宣传册、产品包装还是电视广告都是以中国的传统元素为切入点,分离了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中对国画艺术高度,在设计范畴创新运用,突出了东方认识形态和现代家庭对生活质量的请求。设计者们经过对水墨、书法等中华艺术精粹的精确把握,构成本人那种带有很强东方文化的表现作风,圆满地把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糅和到现代设计观念里面。

再拿2008奥运设计标志来说整个标志外型没有对传统外型的直接借用,而是运用了中国特有的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手法,恰如其分的传送出\"中国结\"和\"运发动\"两个意象。标志不只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审美意韵,同时也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

篇3

教学媒体都是以物质形式出现的,教学媒体的利用效果大大高于传统教学媒体,再加上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这种良好的学习情境正是教师所追求的。因此,我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教学时,努力通过图、文、声等多种功能,给学生以适当的感官刺激,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如教学《枫桥夜泊》古诗时,学生还未走进教室,我便打开计算机,播放早巳准备好的软件。整个教室里立刻回荡起旋律优美的乐曲。整个教室回荡着音乐,学生们在强烈的文化氛围的感染下,产生了学好古诗的强烈愿望。

铃声响了。我站在讲台前扫视了一下教室,只见同学们静静地坐在那里,注视着我。此刻,我饱含激情地开始讲解:“说起唐诗大家都知道,它是中国古诗发展的最高峰。许多作品虽然距离现在已有千年,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那经久不衰的魅力。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这首唐诗并结识他们的作者。”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下,产生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这节课中,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生动的语言,保持这种良好的学习情境,并使这种兴趣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诗中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诗是抒发诗人的感情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古诗中的情境,如果只依靠教师语言的描述是不够的。只有通过图画再现出来,才变得具体可见。《望庐山瀑布》,写的是诗人远望瀑布时所见的壮丽景象,歌颂了祖国的河山,把美好的想象与现实的景物极其自然地交融在一起。教学时,我让同学观看录像,瀑布在山顶上飞流而下,水珠进溅,水雾蒸腾,阳光一照,呈现出一派迷迷蒙蒙的紫色。陡峭的山崖;长垂的瀑布、飞溅的水珠,庐山瀑布的全貌便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至此学生对“紫烟、挂、飞”等词的意思有了感性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深探地体会到诗句虽短,但诗人却把瀑布的气势写到了极至!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由此激发学生热爱古诗,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朗读训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古典诗歌由于其艺术形成的特殊性,也就具有了语言、音乐、绘画、情感多种因素的美。在挖掘这些美的因素时,多媒体技术有着强大的、无可比拟的优势。古诗押韵合辙,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呈现出抑扬顿挫的音乐美。然而要想把古诗读出韵味来,也并非一件易事。因为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贯穿其间的往往就是“情感”这条看不见的线索。那么在帮助学生读懂诗句的基础上,我们就要通过朗读体会诗的节奏、诗的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篇4

中国索有“衣冠礼仪之邦”之称。中国的服饰艺术是中国深厚人文传统的重要一部分,它经历了数千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古代服饰因几千年的朝代变迁,环境、地域、民族的不同,中国传统服饰在各朝代、各个地域、各民族、各阶级有其不同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有时代特色的服饰制度及服饰风俗。

1 审美观深受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之精髓,是儒、道两大家都认可并采纳的哲学观,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深远的本质之源,这种观念把各种艺术品都看作整个大自然的产物,从综合整体的观点去看待工艺品的设计,服饰亦不例外。儒家思想在我国古代占主导地位,中国服饰、着装的形式也被打上了深深的儒家“烙印”。中国古代服饰特别强调封建的伦理纲常,提倡“存天理,去人欲”。在服饰制度上,表现为十分重视恢复旧有的传统,推崇古代的礼服;在服饰色彩上,强调本色;在服饰质地上,主张不应过分豪华,而应简朴。儒家重礼仪,所以中国的传统服饰始终以繁冗、宽博为主要特征。

封建礼制对服饰的影响则更为具体,中国历代王朝都对服饰加以礼法的约束,可谓是“贵贱之别,望而知之”。礼制就是这样层层维护特权,从而直接干预各阶层的服饰穿着,由权力的分配决定服饰的分配,超经济强制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 经济基础与社会形态也直接影响了服饰的审美思想

夏商周时期,中原华夏族的服饰是上衣下裳,束发右衽。河南安阳出土的石雕奴隶主雕像,头戴扁帽,身穿右衽交领衣,下着裙,腰束大带,扎裹腿,穿翘尖鞋。这大体反映了商代服饰的情况。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七雄争霸,各自为政,造成了百家争鸣学术论战,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产生了多种的审美主张。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在服装方面最重要的变化,是深衣的广泛流行和胡服的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促进了汉族宽衣博带、长裙长袍服装的改革。

魏晋时期是历史上经济、政治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最热情的年代。文人意欲进贤又不得,只得自我超脱,除沉迷于酒乐之外,就是在服饰上寻找宣泄,以傲世为荣,故而宽衣大袖,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

而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释放,对美的大胆追求,其服饰色彩之华丽,重装饰,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即使是现代人也为之惊叹不已,望尘莫及。唐代服饰的丰富多采、富丽堂皇;风格独特、奇异多姿,成为中国历史服饰中的一朵奇葩,世人瞩目。唐朝经济繁荣,手工艺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博采众长,比以前朝代增加了新的审美因素和色彩。唐代前期转向后期的历史过程中,人们社会意识和精神状态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与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经济和举国上下兴颂佛法这一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宋朝时,焚金饰,简纹衣,以取纯朴淡雅之美。而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又一鼎盛时期,服饰华丽异常,重装饰。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意识趋于专制,趋向于崇尚繁丽华美,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其服饰从质料到色彩到图案追求艳丽,形成了奢华的风气。锦袍球新疆阿拉尔出土

清朝是以满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机构,满族旗人的风俗习惯影响着中原地区。几千年来世代相传的传统服制度,由于满族八旗兵的进关而遭到破坏。这种变革是中国传统服制的又一次飞跃,是历史上“胡服骑射”、“开放唐装”之后的第三次大转变。历时数千年的宽袍大袖、拖裙盛冠、潇洒富丽、纤细柔弱,与衣身修长、衣袖短窄的满装形式,形成鲜明的对比。旗装以它用料节省,制作简便取代了古代的衣裙的繁复。而其中女子的旗装随时代的发展,经过加工而成了突出曲线修长秀丽的旗袍,现在已经形成了汉民族的服饰代表,显示了东方女性的温柔与内涵,具有着永恒存在的价值。

无论是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还是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倾向和思想内涵。

3 服饰色彩的阶级性成为审美的另一种体现

中国传统服饰的色彩,明显地受到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方术家又把五行学说与占星术的五方观念相结合。青、红、黑、白、黄这五种颜色被视为正色,并以黄为贵,定为天子朝服的色泽。后来又认为天子统一的象征,代表了天下各方的颜色,因而要求天子服装颜色须按季节不同而变换,即孟春穿青色,孟夏穿赤色,季夏穿黄色,孟秋穿白色,孟冬穿黑色,形成礼俗。除了正色以外,又按阴阳之间相生相克的信仰,调配出来间色,介于五色之间,多为平民服饰采用。我国服饰的色彩,与古代五方正色的信仰相结合,构成了传统服饰的底色,代代传袭。如我国服饰冬春两季多穿蓝、黑两色衣服,正是这种古俗的传承。

色彩的象征性作为阶级社会的标志,它对古代服装审美意识的影响贯穿了古代社会的始终。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者在服装的敝体的基本功能之上,还赋予它分贵贱,别等级的功能,使它成为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这种功能表现在服装的色彩上,历史上“白衣”、“绯紫”、“黄袍”、“乌纱帽”、“红顶子”等等都是在一定时期内,某种颜色附于某种服饰而获得了代表某种地位和身份的例子,在每个朝代几乎都有过对服饰颜色的相关规定。

篇5

在蒙古族快速发展中,蒙古族教育也发展非常迅速,在此其中,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对教育带来的影响较大,由于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的精华,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并且能够给现代教育以启迪,明确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提高现代教育的质量。现进行详细的探讨与研究。

1.1蒙古族传统生活方式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蒙古族传统文化传承多年,其中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蒙古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对精神文明以及物质文明具有较高的需求,并且真正的融入到现代经济市场发展中,而受到这方面的影响,蒙古族的现代教育发展也非常迅速[1]。例如,从蒙古族传统生活方式上来看,蒙古族注重农耕、放牧的生活,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坚韧的品格,对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具有较大的渴望和追求,进而该种生活方式对现代教育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也推动了蒙古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1.2蒙古族传统生产方式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众所周知,现代教育主要是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所进行的教育,从某个角度上来讲,现代教育主要是让人们了解当前经济市场以及科技的发展,并学会如何将其运用来促进自身的发展[2]。从现阶段蒙古族现代教育的实际调查中发现,其非常注重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进而也推动了蒙古族教育的发展。例如,现代教育从蒙古族传统生产方式上获得启迪,勇于创新,积极利用科技等。例如,蒙古族在进行农业发展中,积极创新生产方式,满足了现代经济社会生产的需求,并且对文化知识具有较大的渴望和追求等,从而促进了蒙古族的发展,也对蒙古族现代教育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在实际的教育中,也不断的追求创新,追求效率,进而提高了蒙古族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1.3蒙古族民俗习惯的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民俗习惯,包括蒙古族也是如此。蒙古族一些优秀民俗习惯对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3]。另外,蒙古族的民俗习惯也在潜移默化的起到主导作用,因此,在现代教育中应该汲取蒙古族民族习惯中的精华,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例如,蒙古族民俗习惯中存在的思进取,勇追求的思想;敢于突破枷锁、勇于创新;注重团结合作,积极发挥集体的力量等等,这些都是民俗习惯中的精华部分,应该对其进行有效的传承,以不断的促进蒙古族现代教育的发展。

2如何利用蒙古族传统文化发展现代教育

结合以上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在蒙古族现代教育中,应该积极的做好文化传承工作,并且积极的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开展现代教育,以不断的提高现代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蒙古族教育的快速发展。

2.1将传统文化中的“解放思想”理念应用于现代教育中,树立现代教育意识

在蒙古族的传统文化中,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解放思想”,作者认为应解放思想树立现代教育意识,这样才能够促进蒙古族教育的发展[4]。首先,在进行现代教育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严格贯彻并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以及民族政策,加强对民族教育,树立现代教育意识,积极改变蒙古族传统生活方式,提升其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追求,推动民族思想观念的革新,不断的向着现代文明方向发展。其次,在进行现代教育的过程中,应紧密的与蒙古族民族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勇于创新敢于实验,这样才能切实有效的提升蒙古族现代教育质量,充分做到服务社会、发展民族经济,从而推动蒙古族教育的发展。

2.2打开门户,引进现代科学技术以及优秀文化成果

在现代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应打开门户引进现代科学技术以及优秀文化成果,从而推动蒙古族的快速发展[5]。首先,对蒙古族的现代教育应加强现代科学技术的引进,不断的用先进技术手段来武装自己,这样才能根据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来促进教育的发展。其次,应通过现代教育手段使蒙古族人民现代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来繁荣发展民族经济,而且,蒙古族作为一个优秀的民族,通过勤劳和智慧,再加上现代科技的结合,对推动民族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

2.3大胆尝试,激发民族学习竞争意识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蒙古族的民族学习意识、竞争意识较高,勇于去尝试新的观念、新的理论、新的科技,从而提高了蒙古族的现代教育质量,为此,作者认为,对蒙古族的现代教育应大胆的去尝试,不断的激发民族学习竞争意识[6]。首先,应通过现代教育的方式来增强蒙古族人们的责任心,要将民族富强、民族发展作为积极的工作,应全心全意为民族振兴、民族繁荣服务,全面提升蒙古族人们的责任意识,提升现代教学效率,推动蒙古族的快速发展。其次,现代教育中应注重对蒙古族人们的学习生存观念培养,并不断的采用有效的教育策略来激发民族的竞争意识,这样才能保证蒙古族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以及快速发展的文化、教育等格局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对推动蒙古族的教育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

篇6

教学媒体都是以物质形式出现的,教学媒体的利用效果大大高于传统教学媒体,再加上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这种良好的学习情境正是教师所追求的。因此,我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教学时,努力通过图、文、声等多种功能,给学生以适当的感官刺激,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如教学《枫桥夜泊》古诗时,学生还未走进教室,我便打开计算机,播放早已准备好的软件。整个教室里立刻回荡起旋律优美的乐曲。整个教室回荡着音乐,学生们在强烈的文化氛围的感染下,产生了学好古诗的强烈愿望。

铃声响了,我站在讲台前扫视了一下教室,只见同学们静静地坐在那里,注视着我。此刻,我饱含激情地开始讲解:“说起唐诗大家都知道,它是中国古诗发展的最高峰。许多作品虽然距离现在已有千年,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那经久不衰的魅力。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这首唐诗并结识它的作者。”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下,产生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这节课中,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生动的语言,保持这种良好的学习情境,并使这种兴趣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诗中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诗是抒发诗人的感情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古诗中的情境,如果只依靠教师语言的描述是不够的,只有通过图画再现出来,才变得具体可见。如《望庐山瀑布》,写的是诗人远望瀑布时所见的壮丽景象,歌颂了祖国的河山,把美好的想象与现实的景物极其自然地交融在一起。教学时,我让同学观看录像,瀑布在山顶上飞流而下,水珠迸溅,水雾蒸腾,阳光一照,呈现出一派迷迷蒙蒙的紫色。陡峭的山崖,长垂的瀑布,飞溅的水珠,庐山瀑布的全貌便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至此,学生对“紫烟、挂、飞”等词的意思有了感性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诗句虽短,但诗人却把瀑布的气势写到了极至,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由此激发了学生热爱古诗、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情感。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朗读训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古典诗歌由于其艺术形成的特殊性,也就具有了语言、音乐、绘画、情感多种因素的美。在挖掘这些美的因素时,多媒体技术有着强大的、无可比拟的优势。古诗押韵合辙,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呈现出抑扬顿挫的音乐美。然而要想把古诗读出韵味来,也并非一件易事。因为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贯穿其间的往往就是“情感”这条看不见的线索。那么在帮助学生读懂诗句的基础上,我们就要通过朗读体会诗的节奏、诗的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篇7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很难适应现代课堂教学的需要,而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先进的教学手段,以其直观、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等优势进入语文课堂教学,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古诗文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阶段让学生学会阅读和鉴赏古诗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初中阶段不仅要能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诗文创作年代久远,且内容抽象概括、精练含蓄,阅历尚浅、文学素养不高的中学生在理解和欣赏作品时有很大的困难。多媒体的运用能突破时空的限制,提供认识事物的相对完整有序的动态表现,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利用不同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提供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情境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情感体验。因此,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现代教育技术巧妙地运用于古诗文阅读教学,帮助学生解决理解上的困难,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吸取古诗营养、探索古诗真谛的同时感悟美,提升审美能力。

一、巧用多媒体,渲染氛围,品味古诗语言之美

古诗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精炼含蓄、意境深远、音韵优美。“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所写的《秋词》,这首诗不仅一、二、四句押韵,而且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相对,语言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尽管古诗的语言优美,教学地位重要,但古诗的抽象概括、精练含蓄却给学生理解上带来了困难。教师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如果巧妙地引入多媒体技术,在示范朗读或播放名家经典朗诵录音时配上能够体现古诗优美意境的古典音乐,就能使学生在认真聆听、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品味出诗歌的音韵、节奏之美。

二、巧用多媒体,展现图像,感受古诗画面之美

古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说, 画所以似诗,是情在其中;诗所以成画,是读者或作画人用情的结果,因此,读书品诗全在一个“情”字。透过画面去看诗意,画中之意才能突现出来。例如,在教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教师可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高山流水之曲,再展示王维的形象,在清新优美的旋律中,再展示山林自然风光,薄暮之景,皓月当空,山泉清洌,幽静闲适,清新宜人山林风光自然会浮现在学生脑海当中。这些声、画无疑可以引导学生进入一种美好的境界,体会到山水的魅力,更好地感受到古诗的画面之美。

三、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领悟古诗意境之美

古典诗歌的特点是有很强的抒情性、语言的跳跃性和深远的意境。所谓的意境就是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其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舒缓、轻悠的旋律,优美、和谐的诗画可以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唤起丰富的想象,对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可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古诗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巧妙运用多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更好地领悟诗歌的意境之美,必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唐代著名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一千古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学生对于这一句诗的理解较为困难,因为学生从未体验过边塞地区独特的生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去体味诗中的意境,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恰当地运用媒体播放与诗意相符的古筝乐曲《送别》,展示漫天飞雪的塞北风景图。深情的乐曲、苍凉的旋律,渗透到学生的心灵,学生想象的翅膀自然张开,思维的空间无限扩大,学生的视野一下子被拉到了古代的塞北雪原,只见在那寂静、空旷的塞北雪地上,友人已经远离,唯有渐行渐远的马蹄印,但是诗人还在深情地遥望友人离去的方向。在媒体的辅助下,再加上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揣摩,那幅依依不舍、怅然若失,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送别诗意图便会跃入学生的脑海,这对于学生更好地感悟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雪景与友人送别浑然交融的意境之美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巧用多媒体,再现画面,引领学生理解古诗的哲理之美

抒情言志是古诗的一大特色。生动的景物描绘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古代诗人在写哲理诗时习惯借助“景”“物”“人”“事”“生活”来阐发观点,传达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千古传诵的经典哲理名句。由于诗中蕴含的哲理往往表现得含蓄、自然,不露痕迹,许多学生在阅读鉴赏哲理诗时经常无从下手,无法真正品味出其中的道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诗句“山水萦绕,山路弯弯,林中垂柳成荫,山花绚丽耀眼,一条山路穿林而过,更有美丽的村庄隐藏在树林深处”的动态画面,将抽象变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使诗句蕴含的哲理通俗化、直观化,学生自然会豁然开朗,稍加思考之后,便能很快说出诗句之意,进而体会到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

适当地运用图像、声音、动画,可以渲染气氛,创设情境,对理解诗中含蓄的诗意很有帮助。所以,教师应在古诗阅读教学中巧妙、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古诗抽象的语言文字同具体可感的真实事物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进而优化古诗文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 孔维宏,高瑞利.关于中初中现代教育技术和课程整合实践的研究.

[2] 黄宇星.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改革策略.

篇8

    教学媒体都是以物质形式出现的,教学媒体的利用效果大大高于传统教学媒体,再加上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这种良好的学习情境正是教师所追求的。因此,我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教学时,努力通过图、文、声等多种功能,给学生以适当的感官刺激,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如教学《枫桥夜泊》古诗时,学生还未走进教室,我便打开计算机,播放早巳准备好的软件。整个教室里立刻回荡起旋律优美的乐曲。整个教室回荡着音乐,学生们在强烈的文化氛围的感染下,产生了学好古诗的强烈愿望。

    铃声响了。我站在讲台前扫视了一下教室,只见同学们静静地坐在那里,注视着我。此刻,我饱含激情地开始讲解:“说起唐诗大家都知道,它是中国古诗发展的最高峰。许多作品虽然距离现在已有千年,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那经久不衰的魅力。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这首唐诗并结识他们的作者。”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下,产生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这节课中,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生动的语言,保持这种良好的学习情境,并使这种兴趣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诗中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诗是抒发诗人的感情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古诗中的情境,如果只依靠教师语言的描述是不够的。只有通过图画再现出来,才变得具体可见。《望庐山瀑布》,写的是诗人远望瀑布时所见的壮丽景象,歌颂了祖国的河山,把美好的想象与现实的景物极其自然地交融在一起。教学时,我让同学观看录像,瀑布在山顶上飞流而下,水珠进溅,水雾蒸腾,阳光一照,呈现出一派迷迷蒙蒙的紫色。陡峭的山崖;长垂的瀑布、飞溅的水珠,庐山瀑布的全貌便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至此学生对“紫烟、挂、飞”等词的意思有了感性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深探地体会到诗句虽短,但诗人却把瀑布的气势写到了极至!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由此激发学生热爱古诗,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朗读训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古典诗歌由于其艺术形成的特殊性,也就具有了语言、音乐、绘画、情感多种因素的美。在挖掘这些美的因素时,多媒体技术有着强大的、无可比拟的优势。古诗押韵合辙,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呈现出抑扬顿挫的音乐美。然而要想把古诗读出韵味来,也并非一件易事。因为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贯穿其间的往往就是“情感”这条看不见的线索。那么在帮助学生读懂诗句的基础上,我们就要通过朗读体会诗的节奏、诗的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篇9

我国是设置图书典藏机构和管理人员最早的国家之一.老子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然而,在漫长的岁月中,先哲智慧凝结而成的文化典籍绝大多数却没有被保存下来由此可见.文献收藏活动作为社会现象和社会观念的一部分.同样会受到时代的冲击.并深深地根植于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之中.我国古代文献收藏活动就深受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1文化价值观

文化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刘焱鸿先生将文化大致分为物质层次、制度层次、习俗层次和思想价值层次…。价值是文化的最高层次和核心层次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而也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中西文化的不同.古今文化的不同.最根本的是价值观的不同。文化的社会作用.最主要的是价值观的作用”。

文化价值观体现的是主体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对客体的意义性的评价.是社会群体所选择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总和特定的文化意识形态统摄人的思维和价值实践.这也就必然体现相应的行为模式。文化价值观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真正成为可以进行社会交流的社会意识.它不仅作用于个人.更多地作用于社会.甚至成为一定社会的精神导向文化价值观念是诸社会观念的灵魂和核心.一定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就是这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那些人和群体、阶级的社会评价与社会理想.是特定文化的核心内容。我国自古以来,以土地为主要依托,农业对我国的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人们长年聚集在一起耕作、养殖.导致我国人民崇尚集体主义。因此,我国的文化建立在家族制度之上.称为“农耕文化”。西周时我国就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同时产生了最初的集体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西汉文化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中国的文化确立了儒家的核心地位。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道德规范的自觉能力,人的价值通过“日三省吾身”来表现.从而形成了中国人的内倾性格。儒家同时认为:“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也,五者天下之道也。”主张“三纲五常”。详细地规范着人们日常的行为举止、等级观念。在中国儒家思想中.社会是个等级差序格局.“三纲五常”是这个格局的行为准则所以.中国人形成了特有的文化价值观:重权威、轻事实;重集体、轻个人等.这一切具体表现为大一统的观念…。

2文化价值观与文献收藏活动的关系

2.1文化价值观决定文献收藏活动

文献收藏活动源于文化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文献收藏活动。

文献收藏活动起源于“原始记事”.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文献收藏活动始于商朝。据专家统计,商朝为我们留下最早的文献——甲骨档案(考古出土有10万~l5万片)。而龟甲受雇知识用于占卜,并契刻占卜文字I5_这就足以体现我国在奴隶制社会其政治体制带有浓厚的神权色彩封建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开始改变.神权色彩淡化。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使得文献收藏活动具有新的特点。

第一.儒家经典成为主要收藏内容。儒家的道德观成为文化价值观的主要取向汉以后.“独尊儒术”导致儒家经典成为统治者信奉的政治学说.儒家的独尊使人的思维方向集中在道德伦理上.对哲学、自然科学的发展极端忽视。梁启超说:“中国先析虽不看轻知识.但不以知识为出发点.最主要的是人之所以为人之道。”怎样才算得一个人?人与人相互有什么关系?道德观成为中国文化价值体系的主流。加之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导致学术上因循守旧倾向颇盛,“言必称尧舜”、“言必称三代”是中国古人的立论习惯而政治上的士以通儒为官.官以儒术治民的循环往复更加剧了儒家的独尊统治者为了统治而对儒学的肆意篡改.使儒学早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儒学.而逐渐发展成维护统治的儒教、儒经.成为只可考究不可辩驳的正统宋明以后,此风尤烈,并在清朝达到鼎盛,以致考据、校勘、辑佚之学迅速形成,藏书、版本、目录之学蔚然成风,著述以修史为主,显少创新。虽然这种文化价值上的取向造成了文献收藏的不平衡.严重遏制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但它极大地推动了文史研究.对保存历史文献、承袭历史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二,政治上的集权专制,必然带来文化上的专制,具体体现在文献收藏的单一性上。秦灭六国以后.各国文献史料汇集于秦部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令焚烧除秦国以外各国史书及私人收藏的各种文献及诸子百家之书“焚书坑儒”成为我国文献收藏史上的浩劫,对文献的收藏造成巨大的损失。公元前206年.项羽火烧阿房宫.除部分文献有萧何接收外,其余书籍都荡然无存。汉初“独尊儒术”、“废除百家”,在此环境下,幸存的“诸子百家”书又遭到摧残。直到汉武帝的时候.才广开献书之路.这时候的藏书基本属于官府收藏或宫廷收藏东汉的文献收藏基本承袭了西汉的遗志,而且收藏内容更加丰富.除宫廷收藏以外,在宫廷之外建立了不少保管图书典籍的机构.如石渠阁、麒麟阁等。同时,私人收藏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许多“校书大家”.刘向与刘歆父子即为典型。在加上造纸术的发明。汉代收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就足以说明这种单一的文化价值观严重地遏制了我国的文化发展.导致许多珍贵的文献失传.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第三,重藏轻用的封闭式藏书活动。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推崇的始终是精英教育而非大众教育。“为学”不离“从政”,“学而优则仕”是中国教育的宗旨之所在教育逐步受科举制的支配最终走向八股化在这种“问学为求官”价值观的指引下,文化素质分级严重。文献能够流通的范围有限。此外,文献作为文化涵养的代表.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图书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利用的禁地,不许百姓染指。这种价值观也直接影响到私家收藏,以致形成一种文化垄断风气。图书典籍只能自己用,或藏之供之,进一步加剧了文献垄断。还有.一部分不识字或者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为了附庸风雅.而进行文献收藏活动。在他们眼中.书并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而被大量收集,只是为了体现其身份的工具。因此,他们也只是藏书而不读书

第四,收藏了相当一部分宗教书籍。修身养性的价值观导致收藏了相当一部分的宗教书籍道家强调个体的完善自由.与儒学形成互补。印度佛教传人中国后,与士大夫修养身性的思想互相渗透.直接影响了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这些正可以使人在书海里得到心灵的平静与协调.修身养性。

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文化价值观体现着一个时代的方向.体现着一个时代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体现着统治者的思想.维护着统治者的利益政治上的集权专制势必带来文化上的专制.文化的专制体现在藏书活动上.就决定着藏书活动的特色.并指导着藏书活动

2.2文献收藏活动影响文化价值观

人的存在不仅是社会性的存在.而且是一种文化性的存在,因此.人的需要、欲望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价值意识和价值观念及价值观既与一定的社会生活相联系.也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相联系.并由此构成了一定的社会文化价值意识形态。人类个体通过个体与群体和社会的互动.形成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的社会关系网络在文化价值观决定文献收藏活动的同时.文献收藏活动也影响着文化价值观.推动着文化的发展。

文化价值观作为社会观念的组成部分.同样受到时代的冲击.打上时代的烙印。从我国的古代文献收藏活动就可以窥见当时的文化价值观。由上文可知,文化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因此,文献收藏活动对文化价值观的影响.直接体现在对文化的影响上。即对文化的繁荣发展上的促进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社会动荡,导致相当数量的王室所藏书籍大量流失民间.文献的流失为当时的士阶层对文献的需求提供了便利条件.再加上此时的典册趋于完善.士阶层最终拥有了统治力量。同时。私人收藏文献出现,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出现了“学在私人”.孔子即为其代表并且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学术史上的繁荣——“百家争鸣”。诸子本都是周王朝的官员。后来周朝衰微.诸侯强大,周朝王官失其官位而流落民间。这些人一边讲学,以便游说诸侯,希望可以得到诸侯的重用。学术也有此走向了民间。

西汉官府收藏空前丰富.而且进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系统整理。《太史公自序》:“汉兴,萧何辞律令,韩信申军法,张仓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见矣”。《三辅黄图》:“未央宫游石渠阁,萧何所造……藏人关所得秦之图籍”。可见西汉之初已注重收集文献,并建专室典藏。在此基础上出现许多“校书大家”,其中刘向《别录》、刘歆《七略》是第一次对战国至西汉学术文化的系统总结.为我国的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又一次动荡时期。频繁的战争和政权的相互交替.宫廷秘史和衙门的文献典籍便大量散落于民间.加上私家收藏的发展,为文献的广泛利用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其中突出的表现是“私家修史”,为后代撰著了大量有价值的著作。“九品中政制”、“谱牒之学”也盛行于此。这为我国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

隋唐时期.政局稳定,经济发达,官府收藏达到了顶峰,并构成了完整的收藏体系.对档案典籍有特殊的保护作用。除此之外隋唐时期佛道典籍收藏出现空前的发展。从隋代开始,用官费从事写经事业。唐代寺院藏书制度日益精密,除收藏佛经外,还收藏其他类图书。如道家图书、医书等。这都为寺院藏书提供了便利进一步扩大了文化的范围.使得文化不再仅仅局限在传统文化心情的表达领域.还扩展到了对心灵的修炼方面.即出现了修身养性的价值观。

篇10

很久以来,一种长身大口,有足有角,能大能小,能兴云降雨、升天潜渊被称为龙的灵性动物在古老的华夏大地时隐时现,代代相传。

神话学家认为人类历史从纪元前算起已经有二百七十六万年,平均分为十纪,每纪二十七万六千年,其中第一纪为九头纪,第二纪为五龙纪,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发端之初便与龙密不可分。

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母女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阳,而生炎帝。黄帝借助龙的力量战胜了强大的对手,后来又与七十人一同乘龙升天而去。大禹在治水过程中,把失职的神龙斩首查办,至今仍存有斩龙台任后人凭吊。

封建皇帝自汉高祖刘邦带头称龙种开始,历代帝王纷纷效仿,相沿成习,由其唐、宋以后,龙纹形象成了皇权的象征和独有的专利。

现代亿万华夏儿女以龙的传人而感到无比自豪。

在龙的故乡,龙的传说沸沸扬扬,龙纹图像铺天盖地,龙在中国政治、文学、艺术、信仰、习俗等诸领域无所不在,故中国文化又被称为龙的文化。

龙的传说是这样的久远,龙的影响是这样的巨大,龙的形象又是那样的威猛。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龙的故乡却说不清龙的起源,龙的传人不知道龙的真实形象,龙的身份名实不符,龙的作用似清非清。

人们普遍认为,龙的课题是中国历史文化中隐藏得最深的谜之一。

破解这一扑朔迷离的千古之谜难度在于:远古时代,没有文字记载,只有口口相传的神话传说。新时器时代只有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蚌塑龙。商、周时期的龙纹几乎全部是高度艺术化了的图形。春秋、战国、秦、汉时代的古人多对龙的习性作了描述。东汉人王符总结龙形象的“九似”因受比符动物的局限和观察角度的影响而不全面和不准确。唐、宋以后的龙纹因受习惯心理和错误理解的影响而充斥着随意性。现代人在对龙的研究态度上存在着脱离原始思维、主观猜测和大胆遐思。

面对这说不清道不明的历史文化之谜,施宣圆主编的《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之龙的传说是怎么来的》一文感叹道:“当代世界,谁曾见过一条龙,千古神州,谁又曾目睹过真正的龙?”刘乐土主编的《中国大通史未解悬案全搜索・中华龙之谜》中说:“龙是什么样子呢?真的活的龙谁也没见过,当然也概括不出它的具体形象。”

正因如此,自上世o三十年代以来,众多专家学者都企盼在龙的课题上打破僵局。纷纷从探讨龙的起源入手,得出了异彩纷呈、五花八门的结论,主要有:龙的原型是某种生物,如蛇、马、蜥蜴、恐龙、鳄鱼等。有的认为龙的原型不是客观存在的动物,而是某种自然现象或多种艺术形象叠加组合,如云、虹、闪电等等。有的认为是蛇与马的组合。

学者们研究结论主要有:

“龙纯属虚构”

“龙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的图腾崇拜,它是许多种动物的综合体。”

“龙和凤在客观世界里根本不存在,它们是先民们的幻想产物。”“世界本无龙,现在没有,近古、中古、远古时都没有。”

“非自然界动物的形象。”

“超人类自身及自然而受到人类崇拜的神。”

“龙是出现于中国文化中的一种长身、大口、大多数有角和足的具有莫测变化的世间所没有的神性动物。”

“龙应是真实存在的生物。”

总之,关于龙的起源学术界存在着多种意见,众说纷纭,难成定论,只能寄希望于考古材料的新发现。

看来从研究龙的起源入手这条路是走不通了,何况传说中龙分有翼的应龙,黑色的骊龙,有珠的烛龙,无角的虬龙,两足的夔龙,发洪水的蛟龙。《竹书纪年》中记载:“传说疱牺氏中有披鳞长角的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土龙氏,水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黑龙氏和黄龙氏。”究竟应探究哪种龙的起源呢?你说龙的形象这样,他说龙的形象那样,没有一个标准去检验,难怪乎有些学者把蜥蜴、鳄鱼、马、蛇、松树、闪电等当作龙的原型去考究了。如此说来,将古代文献记述的龙形象进行汇总、梳理、整理出一条符合古人记载原意的,龙的传人都能认可的龙的形象标准,应是当务之急了。

可能有人会问,制定龙形象的标准,你有根据吗?有人见过真龙吗?答案是肯定的,在历史长河中,至少在制定二十八宿天文图像时的古人是见过龙的,不然东宫的星象是不可能以龙来命名的。东汉时期的王符也是见过龙的,不然他也不可能用人们常见的动物总结出“九似”来形容龙的各部器官。历代史籍亦400余次记录了龙的存在。所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龙在史前地质年代和古代曾多次出现过,那么古人眼中的龙是什么形象呢?

一、古人对龙形象的描述。

应该说,有文字以来记载的龙形象都是很零散的,找不到一份完整的记录,所以只能把各朝各代的学者们所记载的史料进行归纳、汇总、分析、对比。以求整理出一条客观、真实、完整的龙的形象。现将相关部分摘录如下:

《韩非子・说难》中说:“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东汉学者王符对龙形象的论述,“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

故宫博物院的白玉龙纹佩(宋)上的龙纹亦是两足。

还有许多两足龙纹实例,这里没必要更多的列举了,这些事实说明,古代流传的龙纹也不全是四足,现在流传的四足龙纹是由于真的活的龙人们没有见过,日常所见自然界动物又绝大多数为四足,故凭空想象给龙多安了两条腿,多出两条腿的龙确实能向四足动物一样行走了,但已不再是龙了。就如给蛇添上足后还能说是蛇吗?

误区3:项似蛇,不等于身似蛇。

当有着蛇身的所谓龙在龙的故乡上空起劲舞动的时候,虔诚的人们有谁怀疑过龙形象的真伪呢?唐、宋以后的绝大多数龙纹由于对古人有关龙形象文字记述的错误理解,把龙身绘成了蛇身,在此错误的基础上,现代学者闻一多先生在其所著的《伏羲考》中认为,龙是蛇加上各种动物而形成的,它以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只脚,马的鬃毛,鬣的尾巴,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由于闻一多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有名的民主人士,是名人,虽然鲁迅先生早就说过名

人说的话不等于名言,但在现实中人们还是很难将名人与名言分开,在龙的问题上亦是如此,虽然闻一多先生的论断是没有任何根据的猜测,但还是被现代的多数学者们接受了,并进一步的认为:“龙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的图腾崇拜,它是许多动物图腾的综合体”。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发挥,更认为‘作为一种共同的观念和意识形态,龙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图腾’,它浓缩着、沉积着原始社会晚期到阶级社会初期人们强烈的感情、思想、信仰和期望乃至最后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笔者认为,在原始社会那种蛮荒或近似蛮荒的年代,交通工具、通讯工具都极为原始落后的状况下要跋涉千里、万里去通知、召集各氏族、各部落共同研究组装一个能代表全体先民意志和信仰的综合动物,这种无聊的事情,先民们能干吗?如果说长期积累的结果,那就要几十年或几百年几千年连续不断的创作,这可能吗?创造出“组装”说的学者们谁也没有明白无误地指出哪朝哪代,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主持召集的协商大会,记录于何部典籍。可见,把现代人的复杂思维强加于先民们身上,是不能正确解释龙的起源和龙的真实形象的。

那么龙的身躯是什么样子呢?前面说过东汉学者王符在“九似”中有“项似蛇”的比喻,项就是脖子,王符明确的指出脖子似蛇,可见龙身不似蛇,不然一句“身似蛇”不就全概括了吗?此其一。第二“三停”中有“膊至腰,腰至尾”的说法,龙身如果与蛇身一样,是体现不出腰来的,既然龙有腰就应该有胸、腹,有胸、有腹、有腰与蛇身就存在明显区别了。二十八宿中东宫星宿的名称是根据龙的形象命名的,其中有氐、房,也充分说明龙身与蛇身是完全不同的,其证三也。

误区4:龙无尺木,不能升天。

有一网友在网上发表看法说:“我也相信有龙这种动物的存在,但是让我相信那么大一个动物没翅膀也能飞,还腾云驾雾,那我就不太相信了。”应该说这位网友是很有见地的,提出的疑问也是十分正确的,现在我们看到的龙纹形象在天空飞舞的确很滑稽。

那么龙靠什么腾飞呢?

东汉人王符在论龙的形象时说:“头上有博山。”

东汉人王充在《论衡・龙虚篇》中载:“短书云,龙无尺木、不能升天”。

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说:“龙头上有一物如博山形,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

显然段成式说的“有一物如博山形,名尺木”和东汉人王符说的“头上有博山”指的是同一器官。

七千年前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蚌塑龙项上亦塑有博山(尺木)。

总之,千百年来让只有一个头和一条长长的身躯没有尺木的龙在天空飞行,真的难为龙了。

误区5:龙有双尾,不是蛇尾。

前面说过龙身不似蛇身,可见龙尾也不似蛇尾了,那么龙尾是什么样子呢?东汉人王符在论龙的形象时龙身和龙尾没有记述,只指出了项似蛇,所以后人实在想象不出龙身和龙尾是什么样子,所以只好将项似蛇引伸和发挥成蛇身蛇尾了,难道在古代文献中真的没有记述吗?不是的,前面已说过二十八宿东宫星宿就是以龙命名的,其中第六星宿名尾,第七星宿名箕,箕字是什么意思呢?《汉语词典》中解释箕:“l、簸箕;2、簸箕形的指纹”可见箕就是指簸箕或簸箕形的意思。簸箕用图形出来是 样的,可见,用 来形容龙尾端生出的两根尾是很恰当的。

那么古代所绘龙纹有尾端又长出双尾的龙纹吗?有。陕西西安汉城遗址出土的汉代青龙瓦当是双尾(陕西省博物馆藏)。河南郑州出土的汉画像砖“仙人乘龙图”是三尾。(可能观察有误),故宫博物院藏青铜双龙菱花镜(宋)是双尾,日本白鹤美术馆藏磁州窑龙纹梅瓶(宋)是双尾,故宫博物院藏白玉龙纹佩(宋)是双尾,老古董丛书明清瓷器纹饰鉴定龙风纹饰卷清雍正斗彩夔龙纹是双尾,该书清乾隆青花夔龙纹亦为双尾……

可见,龙生双尾是有历史根据、符合古人记载原意的。

六、龙――客观存在的实体。

不破不立,写了以上那么多,主要是为了破除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假龙形象,从而使真龙形象树立起来,可能有人会说,就算你说的有道理,可是你考证的结论有事实根据吗?自然界有这样的动物吗?要知道,事实胜于雄辩,是的,现在就让我们揭破龙这个千秋万代也无法破解、搞不清其来龙去脉的亘古之谜吧。

一亿三千万年前晚侏罗世,辽西地区的火山爆发了。当时潜在湖泊中的龙虽然把身躯缩到最小的程度,可还是被击中了龙石九块之中的第二块,没能躲过灭顶之灾。正是由于突发的地质灾害,亿万年后使我们有幸一睹真龙的风采。

2003年12月,笔者在劳动之余到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宫山咀乡梅力营子村行龙沟山上散步,偶然拾得一块石头,打开一看,一个弯曲着身躯约15-16厘米长,张着大嘴,有角,有须,有腹,有胸、有爪,有鳞,有足,有尾,有锥状骨质物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呈现在眼前,给人的直观第一印象使人能联想到怎么和龙有相像的地方呢?但和我们看到的绘画龙纹又有较大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笔者带着疑问,经过三年多对古代文献有关龙形象的整理研究,证明古人记述的龙与化石实体龙在形体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至此,龙的起源推到了一亿三千多万年前的晚侏罗世,我们知道两栖类是最早出现的陆上四足动物,其祖先是发现于晚泥盆世的鱼石螈。至于龙什么地质年代起源的,是石炭纪、泥盆纪、志留纪或奥陶纪、寒武纪只好留给古脊椎动物研究人员去考证了。

现在人们最关心最急切想知道的一定是一亿三千多万年前的龙是什么样子的?古人论述的龙与现代流传的龙纹都有哪些差异?为了便于对照列表如表1:

第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三项是化石实体龙反映的龙珠连接物、龙腮须和下颌半圆物,由上表看出,实体龙与古人记述的龙几乎完全一致。心、逆鳞、腹似蜃、掌、耳等处虽然不清,但都不影响龙形体的完整性。流传的龙纹与古人记述的龙和化石实体龙比较,在形体上缺少十二项主要器官,其差异是明显的。事实说明,凭想象塑造的龙纹因没有形体上的真实性,只能作为盲目崇拜的历史误会而载入龙文化的史册。至此,由二十八部分组成的龙的真实形象已比较完整、准确的展现在龙的传人面前。

实体龙与古人记述的龙相比较,还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有,而且很神奇,令人不可思议。下面将其主要特殊之处予以说明:

角:不似鹿角,龙的两角并排直立并生出二侧叉。

爪:不似鹰爪,三爪,一主二副,无骨关节。

舌:似蝴蝶的腹部,顶端呈90度生出触角二根。

龙石:不在胸前而在尾端,不是一w而是九颗,八颗卵状,一颗半月状。属脊柱一部分。

氐:其骨不是沿脊柱方向左右生出,而是自前端足的上方开始向后生长至房。

尾:尾端不是尖的,而是平的,而且比腰略粗。

箕:尾端生出的两根尾, 形,其中一根有翅,一根无翅,约占头至尾长度的1/6。

博山(尺木):博山(尺木)是在与两足对应的项上直立生出,一主数副,可聚拢成博山状,亦可吊桥式升降并能呈扇状不定数的打开,高度约占头至尾长度的1/12。

脊柱:前端大部由椎骨组成,末端由龙石与椎骨连接。

头:龙嘴的长度占头长的1/2,在头长5/6处为龙眼,上颌有两根长须,下颌有4颗牙,并有半包围似须非须物质,腮侧有多根须向后生长。

足:约在身长三分之一处,在尺木下方,形状与绘制龙纹足相似,肘大无毛。

房:在氐后方,有九对肋骨,比氐粗,左右生出,长度占三段之中第二段的4/10。

齿:上齿不清,下齿金字塔形左右各2。

鼻:在上颌前端上部,两孔平行,无凸出物,鼻后有一馒头状凸起。

龙珠连接物:龙上颌与龙珠之间的不明脑状物和V形的神奇物质。

下颌半圆物:下颌唇边生出的半圆物质,似须非须。

龙腮须;龙腮部生出的多根须向后方生长。

七、三栖类动物――龙。

龙的客观实体化石的发现,证明龙的存在是不容置疑了,那么龙是自然界什么动物呢?

首先说龙是陆上动物。

十二生肖鼠、牛、兔、蛇、马、羊、猴、鸡、狗、猪、虎均为陆上生物,将龙列入其中,说明龙可长期在陆上生存。

古代传说中有以饲养龙为业的“专业户”称为豢龙氏,并被黄帝封为董姓。

《韩非子・说难》中说:“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说明龙是可以亲密接触并可以骑乘的动物。

龙又是空中、水中的动物。

汉代学者刘向在《说苑・辨物>中论述说:“神龙能为高,能为下,能为大,能为小,能为幽,能为明,能为短,能为长。”

汉代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管子・水地》中说:“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则化如蚕躅,欲大则藏于天下,欲尚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

本文所讲的实体龙也是在水中遭遇不测的。

《现代汉语词典》中说:“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

陆、水、空均能长时间生存的特性说明,龙是自然界唯一具有特异功能的三栖类动物。其实体的存在亦说明对龙应将其列为正常动物而加以教学和研究。

八、龙名称的来历。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故华夏大地的山川湖潭多以龙为之冠名。现代人为了祈盼吉祥和飞黄腾达,无论品名、店名、人名、物名以龙称谓更是数不胜数。国人喜龙、爱龙、崇龙、信龙,但是如果有人问古人为什么将其称为龙,而不叫别的什么,恐怕就要使无数龙的传人瞠目结舌,汗流浃背。那么龙根据什么叫做龙的呢?据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生肖论的说法:“龙耳亏聪,故谓之龙”。原来灵气活现的龙听觉器官存在着先天不足,故尔被古人以聋的谐音定名为龙的。

九、龙字的来历。

上面我们知道了龙名称的来历,现在说一下龙字的来历,’那么龙字是怎么来的呢?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按许慎说文,龙字篆文象形”。我们知道现在使用的汉字是由3000多年前商代的甲骨文、殷商时期的金文,也称钟鼎文演变为春秋战国时的大篆和秦代的小篆。甲骨文把龙写作“、”金文写作“、”。东汉学者许慎《说文》的 字,左半部分可看出甲骨文、金文的象形印记,右半部分似龙腾飞状,在象形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点明了飞龙在天的形态,由此可以看出.李时珍认为许慎《说文》中的龙字篆文象形大体上是不错的。

篇11

三星堆遗址作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改变了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一贯认识。三星堆遗址中古蜀国城邑遗址的发现,补充了中国文化历史上关于古蜀国历史的遗失。同时,其中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以及青铜人像,展现了古蜀国文化的艺术性与宗教性,为研究中国早期文化的起源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三星堆出土的大量文物表明古蜀国早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服饰文化,这些不仅体现在其特色的祭祀服装上,同时也体现在其普通的民服上。作为一项重大的文化发现,三星堆文化的影响不只限于对过去历史的研究,同样也体现在对现代文化发展的影响。将三星堆艺术符号应用到现代家居纺织品上,是三星堆文化与现代文化一个重要结合。

1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

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是体现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这种结合不仅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同时为现代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推进文化进一步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已经被应用到了各个方面,如饮食文化、旅游文化、服装文化、建筑文化、以及思想文化等[1]。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指的不仅仅只是形式上的结合,更是内容上的结合。比如将传统饮食文化应用到现代饮食文化,不仅仅是菜式的简单复制,更是灵活变通其烹饪方式、烹饪器皿、摆盘模式、以及饮食环境等,让人们在饮食过程中感受古典饮食的韵味,以及现代烹饪方法对传统菜式的重新演绎[2]。三星堆文化作为近掘的最重要的、一度曾经遗失的古代文化,将其应用到现代文化中,不仅是对该文化的一种保护,更是重新让人们认识到其价值最佳途径。将三星堆文化与现代家纺结合,不仅是对该文化的一种简单直接的宣传,更是将其传统的艺术工艺应用到现代纺织制品上,推动现代家纺艺术的发展。目前,很多传统文化艺术已经被应用到现代家纺艺术中,如敦煌艺术、传统刺绣艺术、以及传统贴布艺术等[3,4]。将三星堆艺术符号应用到现代家纺中,会增强现代家纺艺术的特色,同时也让人们更深层次的理解三星堆艺术价值。

2三星堆文化艺术特色

三星堆最为人所知的是大量神秘的青铜面具、青铜立人、青铜神树以及象征神权的黄金权杖等[5]。青铜面具与青铜立人像采用写实的手法,刻画出古蜀国人物的形象。同时,在出土的各种兽首面具中,采用夸张的手法,刻画出古蜀国人民对神圣事物的畏惧以及崇拜。各式各样的青铜制器反映了古蜀国人民崇拜自然,呈现了完整的宗教活动,使三星堆文化成为古代地方宗教文化的典型象征。在造型方面,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呈现了特色的造型手法。首先,各种出土的文物,包括青铜面具、青铜立人、神树、各种器皿,以及神秘的太阳鸟等,都呈现出完美的对称性。其次,出土文物的造型都棱角分明,在局部上看可能粗糙,但是在整体上却体现出粗犷美,同时也增加了神秘色彩。再次,三星堆文物,尤其是青铜面具造型,采用夸张的手法,将其中部分器官,如耳朵、鼻子以及眼睛等,刻意夸大。这样造型,虽然不符合人们认知的五官比例,但是却没有破坏整个面具的结构。而且,这种夸张造型更增强了这种面具的吸引力。除了采用夸张的手法,三星堆文物的另一个主要特色就是其流线型造型。这种造型主要体现在青铜大立人上。从整体上看青铜大立人,除去表现衣物交叠的线条外,整座大立人采用流线型手法,从上至下,没有任何突兀的变化。流线型造型将大立人的修长的身材完美呈现。同时,大立人的手臂采用弧线过渡,隐去手臂弯折的线条,呈现出立人动作的自然连贯。在服饰文化方面,最主要的特色是各色服装都对应特殊的涵义,并且被用于不同场合[6]。从出土的人像上,可以看到各色各样的冠帽、头饰、长裳、短衫、以及束带等。同时,在素材应用方面,主要的服装材料为葛布、麻布、以及蚕丝等。在纺织技术上,主要采用了古蜀地特有的“蜀绣”,将各色事物织绣在衣物上。如青铜大立人最外层所着的长裳上的龙纹,即是蜀绣手法[6]。除了蜀绣手法的应用,衣物上的各色纹饰也采用了特殊的织锦方式,使得各种纹饰栩栩如生。三星堆文化艺术特色分明,在现在社会有极大的应用空间。当这些特殊的艺术符号被应用到现代社会中,不仅能改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同时能增加现代商品的价值。

3三星堆文化与现代家纺结合应用

三星堆文化艺术与现代家纺的结合应用,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实现:(1)将三星堆文化符号化,再与现代家纺结合;(2)将三星堆艺术造型的手法应用到现代家纺设计。3.1三星堆文化符号化将三星堆文化符号化,意指将出土的三星堆文物抽象化成特殊符号,然后将这些特殊符号印制在现代家纺产品中,实现三星堆文化的推广。这种模式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也是目前大多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方式[7]。这种应用模式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将三星堆出土的特色文物,如青铜面具、大立人、太阳鸟等设计成纹样,织绣在家纺产品中;二是采用印花技术,将与三星堆文化相关的内容印在家纺产品上,如云丝被以及床套。这两种模式都是直接呈现出土的三星堆的文化。人们在购买这些产品时,能直观的欣赏这些文物的造型以及样式。相对而言,这种直接将三星堆文化符号化以后以纹样和印花的形式出现在家纺产品上,只能简单地起到宣传这种文化的作用,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见三星堆的文化艺术与家纺设计结合。人们在使用这些家纺产品时,也只是直观的欣赏这些文物的式样,并不能真正感受这些艺术的价值。3.2在现代家纺中应用三星堆造型艺术三星堆文化殊的造型艺术赋予了青铜面具、青铜立人以及神树特殊的艺术价值。在宗教价值之外,这些青铜器本身的艺术形象也让人无法忽视。其中的对称设计让青铜面具以及青铜立人呈现特殊的美感,夸张的人体器官造型让三星堆青铜器体现粗犷美,流线型的设计让青铜大立人像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这些奇特的造型在感官上不断冲击着人们的视觉感受,形成不可名状的神秘美,更增强了人们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当这种奇特的造型艺术被用于现代家纺中,不然会给现代家纺设计到来一定的冲击,同时也会提升家纺制品的价值。将三星堆的造型艺术应用到家纺制品中,可以直接根据出土的文物的造型制成相应的纺织成品,也可以根据这种设计思想,设计新型的家居产品[8]。例如,根据巨大的青铜立人像的装饰特色,设计相应的流线型的家居服;模仿出土的青铜人像的冠帽,设计相似形状的浴帽、干发帽等;模仿出土的鸟兽的形态,设计相似的卧枕以及抱枕;模仿神树的形态,设计相应的衣杆与礼帽杆;模仿太阳鸟形态,设计相应的座垫等。这种直接模仿的设计,与将三星堆文化符号化一样,都是直接呈现三星堆的文化特色。通过欣赏这些模仿的家纺制品,人们能直观地感受三星堆的奇特文化。除了符号化与直接模仿,三星堆的特殊造型思想也能被应用到家纺设计中。三星堆主要的造型思想为对称造型、夸张造型、以及流线造型。对称设计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家纺设计中,现在人们所看到的大量家居纺织品基本上都采用了对称的造型设计[9]。所以将夸张造型设计以及流线造型技术应用到现代家纺设计中,能突破传统的家纺样式造型设计。例如,三星堆中在采用夸张造型时,突出了青铜面具以及青铜立人的部分人体器官,包括眼睛、耳朵、鼻子、以及身长等。家纺造型设计能参照夸张设计的思路,设计各种夸张的产品。比如,在设计卧枕时,夸大中间部位,缩小两端的尺寸,形成中间打两头小的梭型枕。同样,在设计根据动物形态设计抱枕时,可以适当夸大动物的某些身体器官。例如,当抱枕形状类似兔子时,可以夸大耳朵以及腿的尺寸;当抱枕形状类似乌龟时,可以夸大四肢的尺寸。这样夸张的设计方式,让家纺产品更加具有生气,打破了过去家纺产品重实用而轻形象的桎梏。流线造型技术与夸张造型在家纺产品应用中有相似的空间,而且其应用价值更大。例如,将沙发垫根据人体曲线设计成流线型,不仅可以减少人体坐在沙发上的不适感,长期下去,还能减少颈椎疾病等的发生几率[10]。同样的,将枕头设计成流线型,不仅能增加睡觉时的舒适感,同时减少对脖子的压力[10]。除此以外,流线型的设计,能增强家纺产品的美感。例如,当流线型造型被应用于床垫时,传统四四方方的床垫的形象被打破,更能增强床垫本身给人的视觉享受以及实用效果[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