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道德与法治的认识

道德与法治的认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3-11 14:39:2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道德与法治的认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道德与法治的认识

篇1

教学设计

课题

中华民族一家亲

第二课时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法治

年级

五年级

学习

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维护民族团结、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意识。

2、

能力目标:能够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维护民族团结。

3、知识目标:了解民族之间的差异,学会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我国扶助少数民族的政策,懂得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要性。

重点

了解民族之间的差异,学会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难点

解我国扶助少数民族的政策,懂得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要性。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猜猜这是哪个民族的服饰

2、猜猜这是哪个民族的饮食

3、猜猜这是哪个民族的民居

猜一猜小活动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1、

思考:

(1)你从上述猜一猜的活动中感受到了什么?

(2)不同民族之间还有什么不同吗?

2、小提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的生活环境、文化紫苏都有差别,表现在服饰、饮食、民居、节庆和礼仪等各方面。

3、活动园:五(2)班开展了一次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展示会。会上,同学们介绍了自己所了解的节日。

4、小小分享会: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或看过的资料,向同学介绍一个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可围绕下面问题进行介绍。

(1)节日的名称是什么?

(2)这个节日给你印象最深的习俗是什么?它有什么寓意?

(3)如果有人想参加这一节日的活动,你想提醒他注意什么?

5、介绍民族节日:那达慕大会、酥油花灯节等。

6、开动脑筋:想一想,文化习俗等的不同容易导致什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7、社会观察:由于各地区文化的差异,我们经常能发现一些游客因不了解或不自觉,而做了许多不尊重当地人的行为,例如:在摩梭人家里随意谈论走婚习俗,并将走婚过度解读。或是在古城里随意爬上民居的屋顶拍照,亦或随意将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评论为落后、愚昧等。

直观了解各民族之间的差异。

从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当中感受差异可能会带来的影响(好与坏),再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做,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意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8、民族相处小贴士: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许多少数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习俗忌讳。俗话说:“入乡随俗”。在进入少数民族聚居区旅游时,应尊重当地的传统习俗和生活中的禁忌,任何人不能以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别的民族,也不能以个人的好恶去对待民族风俗习惯,去处理与民族风俗习惯有关的事情。

9、我是民族风俗小达人: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吗?假如去到当地,你会怎么做?

10、入乡随俗我能行:

(1)蒙古族认为火神或灶神是驱妖辟邪的圣洁物,所以我可不能当着他们的面跨越或踢火,不能往火上摔东西、扔赃物。

(2)回民禁止以食物开玩笑,特别是不能用进食的东西做比喻,如形容辣椒、西红柿像血一样红等。

(3)彝族男性最忌他人触摸自己头上的蓄发,认为这是不可宽恕的行为。

11、小数据:从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对此,你认为国家应该怎么做?

12、小提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我们56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同德,守望相助,努力实现这个伟大梦想。(国家要扶助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13、国家的措施:

(1)实施精准扶贫政策。

(2)援助少数民族大行动

(3)开展兴边富民行动

14、播放视频《天路》

15、思考与感悟:你知道这条“神奇的天路”指的是什么吗?它“神奇”在哪里?

16、阅读角:“天路”颂歌。

17、解释: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

把意识付诸行动,做到入乡随俗。

从数据中认识到不同民族发展的不均衡问题,懂得国家应该扶助少数民族,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了解国家为实现共同繁荣所实施的举措。

课堂小结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56个民族一个都不能少,我们要团结互助,努力实现共同繁荣。

总结提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板书

7中华民族一家亲

第二课时

篇2

一、道德认知的内涵及道德教育的目的

道德认知内含这么几个要素:道德认识、道德思考、道德选择、道德创造。道德认知是指社会个体对生存环境道德规范的知晓、理解和掌握,它是道德认知的基础层面。道德思考包括产生推理、道德鉴别、道德批判、道德评价等方面。它要求道德主体对面临的道德规范内容是否符合道德行为事实、是否符合道德客观规律、是否符合社会创造道德的目的等进行思考。道德选择是指在面临各种不同道德规范时,通过比较鉴别,反思权衡后所作的认知上的取舍。道德创造是道德认知的最高层面,它是指道德上的新追求,既包括道德规范的改进也包括道德规范的创新。社会的飞速发展及由此带来的变动,使人们不得不对过时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进行改造。因此人们在赞同而接受一种规范后,还“必须逐渐学会怎样用新的生命去调和、清除其中的陈腐因素”,目的是为了“让它们适应变化不定的社会生存状况”。总之, 道德自我总是渴求着新的追求,智慧的头脑总是向着新的经验开放。道德认知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主体精神气质,道德教育是要培养受教育者的这种精神气质和行为习性。

道德行为不同于一般行为,它是基于自觉意识而作出的自愿、自择行为。由教师代学生作出的或在外界压力下学生作出的无奈选择,即便是遵循了道德规范也不能充分体现该行为的道德品性。主体进行积极的道德思考而后作出自觉自愿的道德选择乃至道德创造的过程正是一种积极参与、着意渴求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积极意义恰恰在于体现了道德行为的本质。为此,有效的道德教育过程应该是一个需要学生理性和思维参与的过程,借助学生自己的智慧作出自主判断和决策的过程。

关于这一点,20世纪60年代,道德教育中最具影响力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实验结果为我们提供了佐证。认知发展理论的中心思想即是注重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其主要代表人物劳伦斯·柯尔伯格 (LawrenceKohlberg)认为要想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水平,必须从培养他们的道德思维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入手。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教师有目的的指导活动刺激学生进行思维,激励学生去积极组织自身的道德经验,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能力向下一阶段发展。英国杰出的教育哲学家威尔逊(JohnWilson)也认为道德的实质就是思维。他反对那种缺乏理性支持的灌输方法,认为培养道德思维可以使学生逐步脱离错误的思维方式。

另外,实现道德认知上的超越也是社会发展进入全球化时代的必然选择。科技的飞速发展所导致的信息传递手段的历史性突破把人们推进了网络和信息爆炸的时代。学校道德教育如果忽视对学生独立的价值思考和道德批判力的培养,就会使学生在无穷多的选择面前迷惘困惑、不知所措,甚至误入歧途。所以,学校德育必须以培养学生自身的道德判断、道德分析、道德选择和创造力为目的,使学生“在对各种道德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社会价值进行分析、比较和鉴别的基础上,结合个人道德现状,自主地、合理地选择个人所应确立或改变的道德取向以及所应遵从或拒斥的道德规范”。

二、理论对实践的启示

从理论理解上的突破到实践尝试中的超越需要一个过程,道德认知能力的养成也不能只企求于教育者的单向道德灌输,还必须从变革教育理念的高度对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完善。

(一)树立以受教育者为中心的道德教育观

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把道德教育简单地混同于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性的无限夸大忽略了自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使教育者往往以道德操纵代替道德教育,导致受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无地位状态。杜威就曾强烈反对过这种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播和灌输的倾向,他认为“一切能发展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 ,都是道德的教育。”提出著名的“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做中学”的观点。

同时,柯尔伯格反对“美德袋”式的教育 ,主张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威尔逊注重培养学生道德思维,麦克菲尔的以情感的共情作用为基础的“体谅关心”理论,贝克的价值教育理论等等,也无一不是以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道德发展为基础的,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思想倾向。总之,受教育者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创造的道德认知能力的充分发展有赖于改变陈旧的道德教育陋习,重塑受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二)选择比较方法,拓宽道德知识域

只有先有思考的对象才可进行必要的思考,只有先提供选择的机会才有选择的可能。社会共同体所认可的主流价值取向及与之相应的道德规范构成道德教育的主体内容,但主流道德价值体系本身有一个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进、更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经历着与其同质或异质的各种规范取向比较鉴别,采真去伪。“任何一种真正符合时代要求的道德取向都只有在同其他的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的比较中才能证明其正确性或合理性。”只有让学生在比较中看到我们所倡导宣扬的规范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及异质规范的不合理性时(价值澄清),他们才会给自己下命令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服从合理的道德规范。所以在教学中,应当既重视课程的内容,也重视课程教学的形式;既重视正面的教育,也重视学生的选择;既重视整合性课程,也重视偶发性课程;既重视隐性课程,也重视活动性课程。

(三)实施“苏格拉底法”

迄今为止,道德规范、道德知识的灌输尚是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方法的主流。普遍的灌输除了使受教育者掌握一些僵死的教条,造成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和在道德生活中的知行不一,对受教育者的道德发展无济于事。 “真正的道德教育是苏格拉底式的”——用提问、对话的方式启发学生,帮助学生进行道德推理、发展道德思维的方法。柯尔伯格提倡的“新苏格拉底法”就是一种通过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诱发学生在道德上的认知冲突,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事积极的道德思维的方法。而道德思维的功能就是解决个人之间基于原则而提出的不同意见的冲突。因此,“认知刺激”是实施“新苏格拉底法”的核心,学生可以在两难的认知冲突中,发展自己的道德思维能力,而后建构自己的道德观念体系。

(四)提倡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

苏格拉底对话法要求对话的双方或多方是平等互动的。学生是一个与教师一样有自己权利、富有个人思想的人,他们不是等着师去操纵的傀儡。教师要像对待自己一样公平待他们,珍视他们的道德思考并允许和宽容他经意或不经意中所犯的某些失误。平等对话不强调惟一确答案,也不会因为期望学生和教师的意见一去阻止冲突和不一。对话中教师不再是外部规强制执行者但仍是学生道德发展的指导者。

(五)注重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效果,方法多样

西方的道德教育特别注重效果, 从理论上看,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教育模式论和艾略特·突里尔等人的范式理论都试图有效地解决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的问题, 卡洛·吉莉根的关爱理论也十分关注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人的整体道德素质问题;是以,若以这些理论为指导,我们的教学也必须要注重效果。当代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判断、选择、创造等认知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完成认知的任务、只要侧重道德思维的训练就能达到德性培养的教育目标。尽管道德认知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前提和指导因素,然而道德行为的形成、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意志的锻炼和道德信念的养成对道德品质的形成更具有决定意义。所以,仅仅靠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充其量只能解决道德教育实践中最紧要的问题,它是无法解决道德教育的所有难题,注重对实践等其他道德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全球教育者的道德共识。故道德教育强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方法的使用, 强调各门学科的相互配合,强调学校、家长、社区的协作, 强调德育内容贴近现实社会生活, 强调道德教育不仅包含着道德观念的灌输, 而且还包括良好习惯、态度、情感、志趣和爱好的养成以及人格塑造和创造能力、批判精神的培养。课堂活动注重社会生活清静的模拟、角色模拟,课外要求学生积极参加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学校还通过其他学科和校园生活的道德教育,形成综合的校园道德教育工程,做到生活德育,而非知识德育。

(六)符合心理发展水平,坚持循序渐进原则

学生品得的形成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它经历了外在准则规范不断内化的和外在观念外显的复杂过程。根据皮亚杰的实证研究,人类的道德认知发展遵循他律而后自律的原则。学校德育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如想使学生形成某一频道,必须先教他遵守既定的行为规范,教他在适当的场所表现适当的行为。对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制定明确可行的道德规范,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都是必要的。

(七)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吴俊. 木子. 道德认知辨析及其能力养成. 道德与文明. 2001.5

佘双好. 当代西方道德教育流派德育课程理论的特征与局限.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3

篇3

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选择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在自己的意志支配下做出某种行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判断,这种行为选择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正确与否,都会直接或间接对受教者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师对其行为做出正确的选择,是维护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进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教师在进行行为选择时应注意如下两方面:一是行为选择是否存在自由意志。人的行为既然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的,通过社会关系表现的主观意志活动,就应该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离开了社会属性就失去了行为的意义。同时,人的行为必然发生一定的结果,要使行为人对所发生的结果负责,就应当承认行为选择存在相对自由意志,否则,行为人不该对此行为承担责任。教师的行为选择也是如此,在职业活动中,既要受教育法律、职业道德的调整和制约,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自己的意志支配其行为,体现教师的职业道德。二是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不仅涉及到行为主体个人的利益,而且涉及到受教育者、教育事业直至社会的利益。由于教师的行为选择不同,实现的价值也就不同。能否选择正确的行为,实现有利于受教育者、教育事业和社会利益的价值,关键取决于教师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是影响教师价值的重要因素。此外,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也是影响价值取向的因素。教育实践中,经常遇到主观动机与行为结果不一致的现象,有些教师在选择行为时,主观愿望是好的,但行为的结果则往往偏离价值取向,这种教育行为的选择不能实现社会需求的全部价值。所以,教师的行为选择取向寓于职业道德之中,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必须注重职业道德。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法律责任

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中要具有法律责任。教育法制不仅保障教师的权益,也要求教师应履行法定义务和承担法律责任。一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要规范法律行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选择并实施的某种行为是有一定法律价值的,例如教师与学校订立的聘约合同、教师与学生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等都具有法律意义。不论教师选择什么样的行为形式,都将发生一定的法律后果。二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要承担法律责任。我国法律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有着特定的规范,例如《教师法》第七、八两条,各从六个款项规定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以及需要承担的责任。教师要依法对学生负责,如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品行和学业成绩等等。再如学生旷课,教师应查找原因;对有着逆反心理的学生,教师应讲究一定的方法加以引导;对于差生,教师不得歧视、排挤。有的教师对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实施打骂、侮辱甚至伤害,属于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价值

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很重要,既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也包括教师个体的德性完善。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具有利己和利他的双重价值。一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完满可以使教师获得自我实现的价值。德性伦理学家麦金太尔指出:“德性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践行,使我们能够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缺乏这种德性,就无从获得这些利益。”教师必须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以身作则,才能影响好、培养好学生,让学生的成长过程奠定道德基础。教师德性的发展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教师德性的获得和提升是教师生命的表达和潜能的释放,有助于教师明晰教育工作的意义。二是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敬业乐业、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有重要价值,能优化教师队伍,调节各种教育因素充分发挥效力,是学校和教师队伍取得社会良好评价和有力支持的感召力之所在。

篇4

教学对象: 五年级

课时:第3课时

提供者: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一家亲》是教材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主题中第二课,本课有三个板块:“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互相尊重

守望相助”。本课对应的课程内容: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民族团结关乎着祖国的发展,而孩子们对于其他民族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并不是熟悉的,他们的视野仅存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如何让孩子们以开放的心怀认识、重视、接纳各民族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团结意识,携手各民族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梦想,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从传统节日中了解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

2.

掌握策划班会课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感受民族风情。

2.从策划班会能力的提升中,让学生明白各民族间互相尊重,守望相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守望相助,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习惯。

2.

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激发学生热爱56个民族,维护民族团结的情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通过三年级的学习,学生知道我国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对于各民族有个自己的民族节日、特色活动、民族风情有初步了解,而对于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守望相助,共同创造中华文化了解不多。根据平时观察,五年级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查阅资料与探究的能力,我们可以让学生自行搜集,再帮助他们了解一些国家政策法规,引导他们进一步了解各民族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感受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理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分割的血肉之情,明白祖国的发展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努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我们应该积极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作用,在课前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搜集资料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合作探究,让他们了解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看、思、说、赛、唱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锻炼能力,培养情感。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各民族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策划中感受民族一家亲,激发学生热爱并维护民族团结,培养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民族语言我来猜

1.课堂上教师用不同的民族语言和学生打招呼“同学们好”,并将这些语言用汉字写出来让学生读一读,学一学。

2.过年了,各族对新年的祝福该怎样说?学习59页内容。

3.同学们,你们看,虽然都在祖国的大家庭中,由于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地域,各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祖国大家庭中,56个兄弟姐妹除了有着不同的语言,还有着不同服饰、饮食、民居、节庆和礼仪等。今天我们来个新闻会,将自己了解到的民族的传统节日与大家共享。

1.学生猜一猜是哪族语言,读一读,学一学。

2.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过年的祝福语。

课伊始,让学生从感受不同民族的语言开始,激发他们继续探究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的情感。

二、民族知识知多少

1.

为了让这个会成功地使更多的同学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我们在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2.

民族知识知多少新闻会。

3.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习俗,他们如一棵棵颜色各异、形状各异的花朵装点着祖国的花园,让祖国这个大花园更加的绚丽多彩,面对不同的民族的习俗,我们该如何对待呢?

1)回族同学来我家做客,我们该如何招待?

2)满族同学来我家做客,我用狗肉招待它,可以吗?

4.

我们在尊重民族习俗的基础上,互相尊重,携手共进,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共创祖国美好的明天。

1.学生交流介绍民族风俗的注意点。(民族名称;传统节日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有什么寓意;参与这个传统节日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学生开展会。(学生在介绍时要用多种方法,如:图片展示、视频展示等)

3.学生交流。

通过新闻会体验,现实场景的模拟,让学生感受民族风情,尊重民族习惯,指导学生以后的生活。

三、主题活动我设计

1.

祖国的稳定统一,团结发展,离不开每一个民族,值此祖国70周年之际,王老师决定在班级开展庆祝祖国建国70周年的主题班会

“民族一家亲”。

1)请大家来设计方案,你想从哪些方面来进行设计?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2)教师从形式多样引导:唱歌、跳舞、相声、快板、故事、社会小调查等方面考虑

3)教师从内容上关注:国家政策扶持(教育、文化、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民族互助等方面。

2.刚才,我们从大的方面进行了讨论,现在我们从小的方面具体讨论下,如汉藏一家亲,可以从哪些内容入手?

随着学生的交流,列举一例

青藏铁路

1)出示西藏孩子想在最短时间内到北京的美好愿望视频。

2)在习爷爷的关心下青藏铁路已经在2006年7月1日通车。这一事件,你想通过什么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汉藏一家亲?

听一听

韩红的《天路》

看一看纪录片《天路》中感人故事。

讲一讲天路修筑中感人故事。

赏一赏歌舞剧《天路》,

说一说天路中感人故事。

3)这么多的形式,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1.学生聊聊自己的设计方案和理由。

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调动自己已有的经验,师生交流。

3.让学生明白抓住民族间最重要的、最有影响力的内容进行交流。

体验策划主题活动,引领学生活动策划的注意点,培养学生自主活动的能力,激发学生民族团结的情感。

3.为了使我们的活动丰富多彩,现在我们分小组讨论,汉蒙、汉壮、汉维、汉回、少数民族间,各小组选择一个方面进行研究。

4.学生展示自己研究的成果。

5.大家的策划设计非常精彩,下周建议班主任老师讲大家的设计给予实施,相信班会课一定会圆满成功。

4.小组自己选择,根据大家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策划。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

评价指标

优秀(8-10)

良好(5-7)

需要努力(1-4)

自评

互评

师评

加分

资料搜集

能根据要求广泛搜集各种资料,并将资料进行有效整合。

能进行资料的搜集,能熟悉自己搜集的资料

搜集资料马虎,不能全面将资料搜集齐全

课堂听讲

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课堂上无走神、讲闲话现象

听课比较认真,偶尔能思考下问题,偶尔有走神、讲闲话的现象

听课不认真,不思考问题,走神,讲闲话现象比较严重。

发言情况

积极举手发言,并有自己的见解

能举手发言,答案中自己的思想较少

很少发言,不表达自己的观点

小组合作

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能够耐心倾听、尊重其他组员的观点。

能参与小组活动,基本能做到倾听别人观点,简单发表自己的观点

参加小组活动时不能耐心听取其他组员的观点,很少发表自己的观点。

课后作业

积极认真按要求完成课后作业

能马马虎虎地完成课后作业

不能全部完成课后作业

积极实践

能积极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在行动习惯中体现出来

能将部分学到的知识在自己的行为习惯中体现出来

不能或较少地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行为习惯中体现出来。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篇5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1-0099-02

道德发展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怎样促进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更是道德心理学领域关注的核心理论问题和学校道德教育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传统。本文从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出发,对当前学校德育改革以作初步思考。

一、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简介

道德形成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最初由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后由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继承与发展。他们俩的共同之处是都采取心理发展的观点来解释人类道德的形成,他们分别设计对偶故事和道德两难故事,让儿童作出道德判断,根据不同年龄儿童道德判断基础的思维结构,来划分儿童道德观念发展的阶段,强调儿童的道德发展与他们的年龄及相应的认知结构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皮亚杰通过观察儿童游戏及验证的结果,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多半是根据别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10岁以上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则多半能根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柯尔伯格经过12年的研究,以社会习俗为标准,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级水平六个阶段理论。三级水平为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习俗水平(10~20岁)和后习俗水平(20岁以后),每一级水平包含两个阶段,共六个阶段。它们分别是:服从与惩罚定向、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好孩子定向、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社会契约定向、普通的伦理原则定向。

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前一阶段在本质上不同于下一阶段;第二,每一阶段代表一个新的更综合的心理组织系统;第三,它们出现的顺序不变;第四,阶段的出现与年龄有关。柯尔伯格通过跨文化研究表明,尽管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社会环境和种族等因素各不相同,但文化和环境只能影响发展速度,或改变其内容,不能改变发展的顺序。

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的顺序不变,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以同样的进度发展着,个体与个体之间有差异存在。研究表明,多数青少年的道德判断水平处于习俗水平,少数青少年尚未达到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

根据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道德判断水平的高低虽然不能完全决定道德行为的选择,但对道德行为选择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即一般说来道德判断水平愈低,选择非道德行为的可能性愈大;道德判断水平愈高,选择非道德行为的可能性愈小。同时,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是儿童通过与其环境积极地相互作用而实现的[1]。

二、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一)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的提高,同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是平行的

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是通过主体同环境相互作用,认知结构不断同化与自身的结构相适应的信息并不断改组而实现的。道德水平的提高也就是道德思维水平的提高,其发展遵循与思维发展相同的规律。因此学校教育中一切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策略,同样都有利于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的提高。教育实践中将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和道德判断水平的提高人为地割裂开来的尝试,或者另辟蹊径,脱离学生思维水平培养而寻找提高学生道德判断水平的捷径,都是有悖于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

(二)学校德育应遵循先他律而后自律的原则

学生品德的形成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它经历了外在准则规范不断内化和内在观念外显的复杂过程。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实证,人类的道德认知发展遵循先他律而后自律的原则。在学校的德育中,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如想使学生形成某一品德,必须先教他遵守既定的行为规范,教他在适当的场所表现适当的行为。从这一角度上说,学生的道德认知是“告知”的,而非“自知”的;是外化或外铄的,而非内化或内发的。因此对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制定明确可行的道德规范,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学校都是必要的。等到儿童认知发展接近成熟程度(到达具体或形式运算时期)之后,他将会因思维能力的提高而形成其是非判断的自律性道德认知。根据这一原则,家庭和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告知”学生道德行为规范,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把这些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成自己的道德观念,继而表现出道德行为。如果没有教师和家长最初的“告知”,如果学生没有形成道德观念,即使学生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也不能称之为非道德行为。这不是学生本身的错,即所谓“不知者不为过”。同样,如果学生没有形成道德观念,即使其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也不能称之为道德行为。

(三)学校德育应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柯尔伯格研究认为,一般人的道德认知发展都是处于前两级水平(1~4阶段),少部分人达到后习俗水平(5~6阶段),且阶段与阶段之间只能渐进,而不能跳跃,只能顺进,却不能逆转。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学校德育工作给学生“晓之以理”时,此时的“理”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即不能脱离学生的接受能力。如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处于第二阶段,教育者不顾其发展现状提前给他讲解第四阶段或第五阶段的大道理,学生可以将这些大道理背得滚瓜烂熟,但是不能被他们的认知结构同化,自然也不能作为一种内在的道德价值而付诸行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行不合一”。为了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柯尔伯格曾建议采用“加一”原则,即在提出两难或道德情境时,在六阶段中提升一段让学生去思考判断,但如提升一段以上,问题的难度往往超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对其道德学习不利。例如,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处于第三阶段,我们则向他们讲属于第四阶段的道理,这样以促进其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2]。

(四)学校德育应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顺序是不变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以同样的速度发展。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其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可能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处在同一道德认知发展水平的可能会有不同年龄的学生。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工作者深入学生,及时了解和确定学生所处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在现有班组教学的条件下,德育的内容和方法既要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水平,又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通过个别谈心交流、咨询等方式,对学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五)学校德育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提倡生活德育,反对知识德育,反对以简单的道德说教来达到品德教育的目标

皮亚杰和柯尔伯格在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时,结合儿童的实际生活,强调要让儿童主动参与。他们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是通过与其环境积极地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如皮亚杰就是通过观察儿童的弹珠和雪球游戏及讨论对偶故事来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的。柯尔伯格则是通过与儿童讨论两难情境的故事(如海因茨偷药救妻的故事)来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的。通过对我们的学校德育实践的反思,就会发现我们的德育太重形式而欠缺实际;重视道德的教条,而忽视在实际生活中实施品德教育;注重道德的灌输,而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因此,要想使学校德育工作真正有效,我们必须:

第一,提倡生活德育。生活德育可以扼要表述为:通过具体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也就是说,生活德育是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人的德性发展与智性发展有着本质的不同:人们可以与社会生活隔离开来集中学习知识经验,却不能与社会生活相隔离去学习道德。道德是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准则,真正的学习必须在社会生活过程中进行。学校德育与社会生活以及学生生活的隔离阻断了学生德性发展的源泉和渠道,理论说教无异于缘木求鱼。

第二,反对知识德育。所谓知识德育就是用道德知识的传授与习得代替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人类的学习可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道德的学习三种类型。相应地学校教育中也存在三种不同方式的教育,即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和道德教育。道德的学习分为道德知识的学习,道德规范的学习和价值、信念的学习三个层次。相应地,道德教育也有道德知识教育、道德规范教育、价值和信念教育三个层次。不幸的是,在知识中心主义的教育大潮冲击下,由于道德知识教育与知识和技能教育都具有“知识性”这一“近亲性格”而获得了广泛认可,代替了道德教育另外两个更为重要的层次,道德教育就变成了道德知识教育。专门化、知识化的德育在学校德育中的表现为德育课程化、课程知识化、教学灌输化等方面。德育课程化有两个方面,一是开设专门的课程,如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作为实施德育的主渠道。二是将所有重要的教育主题都课程化知识化、体系化,如心理教育重要就开设心理教育课等。德育课程与灌输式教育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将道德缩水为逻辑严密的科目,也就斩断了道德与生活的血肉联系,道德成了与学生生活无关的客观知识对象,教师也只能将这些当作对象性知识来教授灌输,只能借助背诵、考试和其他教师的权力来进行强制性学习。

灌输式的教学是知识化德育课程实施最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提出,对人类认识道德的形成与发展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对当今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也可从本文中略见一斑。但我们知道,道德不仅包括道德认知,还包括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道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可从知、情、意、行任何一个切入点入手来培养学生的道德,从道德认知入手,仅仅只是其中一个切入点而已。本文讨论的正是如此。因此,我们绝不能只采用皮亚杰与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作为学校实施德育的唯一根据,否则,就会窄化甚至误解学校的品德教育。

篇6

未成年人案件时办理让合适成年人到场旨在让第三方介入诉讼过程,从而监督司法公正,并以一种救济的方式,帮助未成年人理解并完成诉讼活动,是一项切实立足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特殊刑事诉讼制度。新刑诉法第270条规定了合适成年人到场制度共有两种情形:法定人到场与其他合适成年人到场制度,符合我国少年司法制度改革的现实需求,也顺应联合国少年司法准则的要求,更好的保障诉讼权益。

一、法定人到场制度的理解

(一)“法定人”的概念和范围

司法实践中,常出现将“监护人”与“法定人”混用的情况,其原因在于现行法律法规用语的不统一:《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和最高法《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均使用了“法定人”的概念,《未成年人保护法》则表述为“监护人”,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用词更为混乱,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通知对象是“家人或监护人或教师”,而对未成年的证人、被害人,则规定通知“法定人”。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4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人”。可见,监护人身份是法定权产生的法律事实,而担任法定人只是监护人的职责之一。应该说,监护人是实体法的概念,法定人是诉讼概念,二者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只是称谓的领域不一致。在诉讼中应当用诉讼人这一称谓。

我们在具体实践操作中也发现,“法定人”的范围欠明确。新刑诉法第106条第3款规定:“法定人”是指被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但新刑诉法第270条规定的“法定人”是否也应作上述广义理解?笔者认为不然,从该条文内容来看,是将“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区别在“法定人”范畴之外的,因而,此处的“法定人”只能作狭义理解。笔者认为,其范围应界定为未成年人的父母和其他近亲属。其中,“父母”包括亲生父母、养父母和继父母;“其他近亲属”则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和成年兄、姐。一般而言,司法机关在确定拟通知的法定人时,应当以父母为首选,其他近亲属作为补充。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父母丧失监护能力、父母自身已受刑罚或未成年人明确拒绝其父母到场等,司法机关也可以直接通知其他近亲属或合适成年人到场。

(二)“到场”的诉讼阶段

根据刑诉法的规定,未成年人在接受讯问、询问或审判时,办案机关应当通知法定人到场。由此带来二个司法实务问题:一是辨认、搜查、扣押等其他诉讼活动,是否也应通知法定人到场;二是办案机关多次讯问、询问或审判的,是否每次都应通知法定人。鉴于刑诉法及相关司法解释都未对此作出详细规定,笔者认为应对法定人到场的刑事诉讼阶段作限制性界定,即限于审讯(包括侦查阶段的讯问及审查批捕、起诉阶段的讯问)、询问、审判三类诉讼活动。同时,为切实保障未成年人诉讼权利,办案机关需多次讯问、询问或审判未成年人的,应不打折扣地每次都通知法定人到场。

(三)“通知”的操作程序

刑诉法虽对办案机关提出了“应当通知法定人”的职责要求,但并无具体的程序性规定。司法实践的普遍做法是,办案机关首次通知法定人的应当发出书面通知,对于路途较远、在办案期限内无法送达书面通知的,可以先通过电话进行口头通知,法定人到场后再书面备案。同一办案机关针对同一未成年人,多次通知法定人到场的,除首次外,可以不再书面通知。通知法定人到场后,在讯问(询问)、审判开始之前,应当书面告知法定人权利义务,必要时可以作适当的口头解释,并要求其签字确认。

(四)“应当通知”的例外情形

新刑诉法将现行刑诉法相关条文中的“可以通知”改为“应当通知”,意味着法定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办案人员可以不予通知:(1)无法通知;(2)有碍侦查;(3)身份不明;(4)已亡故或下落不明;(5)监护能力丧失或不足的;(6)其他不适宜通知的情形。法定人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办案人员应当在讯问(询问)笔录或庭审记录中做好记录,并采取相应的救济措施。

(五)意思冲突的抉择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均有一定的诉讼行为能力,可以自己进行相关诉讼行为,法定制度仅为其行为能力不足时的补充,因而难免会发生法定人与被人诉讼意思的冲突,如是否申请回避、是否申请取保候审或是否提出上诉等。对于与被人意思相悖的行为,其效力如何?法律、司法解释均未作出相关解释,理论界亦有不同观点:一是认为应当根据法定人的意思表示而定;二是认为应根据有利于被告原则,只要被人或法定人其中一个有行使相关权利的意思表示,就应当予以启动。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

二、合适成年人到场制度理解

一般情况下,法定人到场是保障诉讼权益的理想状况,但在法定人无法到场的情况下,允许其他能够保护未成年人诉讼权益的合适成年人到场是对法定人不能到场的救济。新刑诉法修改后虽仍未正式引用“合适成年人”的概念,但实质上已将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内容正式入法。

(一)“合适成年人”的范围

合适成年人是为未成年人在接受公安、司法机关审讯时提供帮助的、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非司法人,新刑诉法第270条明确了可以担任合适成年人的人员范围,包括:(1)其他成年亲属,即除了近亲属之外、关系密切且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成年亲属;(2)未成年人所在学校老师或单位代表;(3)居住地基层组织的代表;(4)负有未成年人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如共青团干部、青保干部、专业社会工作者或“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工作人员等。同时笔者认为,合适成年人的选择应当有先后顺序,关系越密切的人员越有助于对未成年人进行帮教和挽救,也越容易被未成年人所接受,所以合适成年人的应当按照上述所列顺利依次选任。当然,选择合适成年人也应当充分征询未成年人意见,如果未成年人强烈反对某一序位的人担任其合适成年人,则应由下一序位的人出任,但应限制更换次数。

(二)“法定人”与“合适成年人”诉讼权利的区别

“法定人”与“合适成年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权利也交叉重合之处,如均可以了解未成年人健康状况、权利义务知晓情况、合法权益有无遭受侵犯等情况,可以对办案人员的诱供、逼供或其他侵犯涉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提出反对意见并提出控告,可以阅看核对讯问笔录或庭审记录以及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等。但前者的权利广于后者。法定人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享有与被人相当的诉讼权利,这些权利分散在诉讼活动各个进程中,包括控告权、要求回避权、申请取保候审权、申请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权、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权以及最后陈述权、上诉权等。

篇7

自1992年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三鹿奶粉”事件、苏丹红、地沟油以及黑砖窑事件、富士康事件等等,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的企业怎么了?企业该如何发展?企业发展要不要讲道德?一直以来,企业只注重采用传统的经济手段,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技术革新等方面,对企业发展的软实力,――如何提高企业美誉、企业道德来吸引客户和投资者,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方面研究和实践相对缺乏。

本文选择占据中国企业99%数量的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围绕企业道德责任进行研究,试图为广大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除经济学之外的视角。

一、非公有经济重视企业道德责任的重要性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在对企业经济活动研究时指出:“任何人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的伦理背景下进行的,离开了伦理而单纯地强调人的经济理性只会减弱经济学的预测能力。”现实中的企业生产经营不可能在一系列经济模型的假设条件下进行,它不可避免地受到企业主、员工的情感、道德影响。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占企业总数的99%,就业人数占76%以上,主要分布在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吃、穿、住等行业中。中小企业经营过程中体现出的社会商业道德责任,基本体现了现阶段市场社会伦理环境。所以,我们有必要重视和加强中小企业道德责任。

1.企业道德责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选择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向,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之一的非公有制经济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权利和机会的同时,能不能自主履行企业应该承担的道德责任,不仅是一个影响某个企业生存发展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影响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健康发展的问题。

市场经济要求法律的手段,使得每个参与经济活动者能够遵章守法地平等竞争。但,世上根本不可能存在绝对完善的法律和制度,只有不断完善法律来规范行为。尤其像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尚不成熟和完善的环境下,钻法律空子,触犯法律的道德败坏的行为,影响了企业发展,更阻碍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只有道德介入市场经济,企业道德责任广泛被认可,市场运行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契约之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更加完善。

目前,关于我国转型时期频发企业道德责任缺失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市场经济的社会伦理道德。认为,企业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角色,而应该是负有经济、社会道德双重责任的“社会人”角色。因此,重视企业伦理道德生成和完善,是我国市场经济必然选择。

2.企业道德责任是非公有制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脊梁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从企业要成为市场经济中自负盈亏的竞争主体开始,允许、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开始的。非公有制企业从诞生、成长壮大基本在激烈的警长中处于相对劣势中。根据调查,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大约在3-4年,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生存是企业第一位的需求。很多企业为了生存,为保证投资人利益,认为企业根本的责任应该是追求经济利益,实现利润最大化。所以,出现以次充好、虚假宣传、不讲诚信、随意侵害员工权益、破坏环境等违反法律,无视社会伦理道德的行为。一项关于企业发展问题,针对1500名经理人的调查,77.7%的受访者认为,急功近利的心态和商业道德缺失是企业被自己打败。

上个世纪60年代,西方经济学领域开始提出利益相关者理论,针对传统的股东之上理论。指出,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不仅仅是股东的利益,企业对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存在着道德责任。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员工、客户、供应商、社区、环境、社会等只要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都属于利益相关者。一直以来,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注重投资者的利益忽视其他相关利益者应该承担的经济、道德责任。企业只有承担道德责任,在诚实、守信、互惠的原则下生产经营,企业更容易吸引人才,更容易得到金融、政府部门的支持,也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只有企业承担道德责任产生的无形价值有别于竞争对手,能够为企业保证持久的竞争优势,是企业处于不败之地。

二、中小非公有制企业道德责任激励机制建设

企业伦理道德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有效建设我国中小企业道德,是非公有企业增强竞争力、实现我国市场经济健康繁荣发展的必要途径。中小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基础差,技术落后、处在全国产业链低端。所以,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不光要重视技术、成本等硬件要素,更应该重视企业诚信、企业社会责任、企业道德责任等软实力。中小企业道德责任,就要逐步建立企业道德责任机制,形成企业道德责任的自觉意识。

1.中小企业道德责任的提高依赖人的道德的普遍提高

普遍提高人的道德思想主要是指与企业利益相关的人,如企业主、企业职工、消费者、社区居民等的思想道德。而其中企业主的思想道德在中小企业中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小企业的社会形象,实际上就是企业主个人思想品德的外化表现。一个企业的企业经营行为经常受到管理者的价值观、道德思想或信念的支配。特别是我国中小企业还基本处在“人治”阶段,企业主的个人行为和责任认识,直接影响到企业行为。因此,提高企业管理者道德责任意识的理性自觉,是提高企业道德责任的关键。其次,重视企业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也是提高人的道德意识的重要环节。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对于塑造全民素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就是要激发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的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生产力各要素得到合理配置,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才能使道德教育工作转化为特殊的社会生产力,创造经济价值,其作用不可替代。

2.规范非公有企业道德责任,法律制度是基础和后盾

市场经济是一种规范、开放、竞争性的经济。法律规定了企业的最低道德标准。法律明确企业最低道德标准有利于企业进行道德自觉地自我检验,为企业制度及实施道德性决策提供良好的法律依据,从而促进企业遵纪守法。在法律的约束下,非公有企业依法进行经营活动,依法的行为坚持下来就成为具有伦理道德性的习惯,法律的他律约束就转化为企业的自律约束。反之,如果无视法律,违背法律,就会产生违背伦理道德的行为。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环境下,如果不推进立法、提高执法力度,不把法律作为企业道德他律的基础和后盾,整个社会必然会面临失信泛滥、混乱无序、道德沦丧的局面。

在目前的中国,大部分企业还不能自觉履行企业道德责任,而企业所需要的最基本法律约束底线也形同虚设,这一点很多国外汽车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后表现得尤为明显,如各国普遍实行的汽车召回制度。起初,很多国外汽车企业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汽车有召回制度,恰恰作为汽车消费大国的中国却没有召回制度,给中国广大消费者带来了巨大损失。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结局,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汽车消费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另一方面作为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汽车制造企业对中国消费者有歧视性条款。随着国内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健全,像汽车召回等相当一部分制度在中国的企业得以成功实施,切实维护了国内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促进了企业在国内的健康发展。

3.政府应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承担道德责任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对此事件进行的“谁最该负责任”的调查结论显示,85%指向了政府监管。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在推动企业道德责任过程中负有的重要的责任。现阶段,中国企业道德责任缺失事件频发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还没有建立切实可行的道德标准体系。为给企业提供制度保障,政府应当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估体系,完善企业道德责任激励机制,确保企业履行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责任。企业道德责任激励机制中要做到两点:一是降低企业不履行道德责任的预期收益;二是提高企业履行道德责任的预期收益。例如,政府可以建立规范的企业信誉评估体系,为信誉良好的企业提供金融等优惠政策,大力扶持积极履行企业社会道德责任的企业,创造优质的社会环境,促进非公有企业的良性发展。

4.非公有企业道德责任,需要社会的监督

社会监督主要包括媒体的宣传和监督;有行为协会和工会部门的检查督促;发挥社会团体,如环保组织、消费者协会等部门相应立法等。我国非公有企业只有加强社会监督,才能使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行为无立足之地,不断提高监督手段和方式,始终保持对社会的透明度,才能保证企业道德不断得到提升并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郭金鸿.论企业道德责任建设[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8(3)

[2]许敬媛.论企业道德责任的实现路径[J].企业经济,2008(2)

[3]赵立.企业道德责任及其要素的实证分析――以农村中小企业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2(4)

[4]李建民,王丽霞.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与中国经济的伦理化[J].当代经济研究,2005(1)

篇8

1.初中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①我们开始有更多的独立思考②我们所学习的知识更加丰富、更加系统③我们应珍惜初中这段美好的时光④这是我们身体迅速发育的时期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得不到友情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这说明的道理是()

A.每个人都需要友谊B.一个人如果没有友谊就活不下去

C.一个人学会交朋友是最重要的D.有了友谊就会有一切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启示我们在学习上()

A.要勤奋B.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C.要看重学习效果D.要主动问老师

4.有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而有的人却说:“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这说明()

①学习中有苦也有乐②以前学习是很苦的,现在学习是快乐的③同样的事物,认识的角度不同所产生的感受也不一样④前者说法是正确的,后者说法是错误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你的责任就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这句话启示我们()

A.一个人一生的责任就是对自己负责

B.要学会对自己负责

C.对自己负责比对他人负责重要

D.人生的责任是让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

6.一位心理学家说:“一个人所发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4%”,这告诉我们()

A.人的潜能是有待开发的巨大宝库B.人是非常渺小

C.人的能力是有限的D.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

7.“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下列对全面认识自己理解错误的是()

A.既要扬长避短,又要认识自己个性的独特

B.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C.要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D.要尽量不使别人了解自己的优劣

8.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药学家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奖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没有我们团队,我什么也做不出来。这个荣誉属于我、我的团队和整个国家。”这表明()

①个人只有依靠集体才有无穷的力量②集体需要每个成员贡献智慧、发挥特长③任何个人的影响都是微不足道的④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9.建设良好的班集体需要有为维护集体和正常秩序,保证组织活动有序进行的一系列行为准则,这说明良好班集体建设需要()

A.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B.各成员团结友爱和互帮互助

C.严明的纪律D.各成员担负相应的责任

10.社会是一张无以伦比的大网,而我们每个人就是()

A.漏网之鱼B.一条线C.网上的一个结点D.一张小网

11.只有通过社会化,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社会价值。而我们社会化的基本要求是()

A.关注社会,了解社会B.与人交往,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C.与人交往,关注自己的发展D.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12.尽管每个的境遇和条件不同,但在法律地位上,我们每个人()A.都有平等的思维方式B.都有平等的处事能力

C.都平等地享有法定的权利D.都平等地享有法定的义务

13.社会要建立彼此平等相待、真诚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

A.实现财富平均化B.工作同等化

C.普及九年义务教育D.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歧视

14.“相逢点点头,握手问人好;感情要真挚,语言要美好。”这说明()

A.与人交往要真诚、要讲礼貌B.与人交往要学会谦让

C.与人交往要学会理解和宽容D.讲礼貌要学会换位思考

15.小明由于一次车祸而失去了右腿,行动很不便。一次放学后,小光对小明说:“瘸子,我帮你买饭。”结果,小明没有接受小光的好意。这启示我们()

A.要以恰当的方式表示我们的友善B.要关爱弱势群体

C.对他人的友好态度要发自内心D.要接受别人的一切恩赐

1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每年的11月16日为“国际宽容日”,以此呼吁全世界人民加强理解,和谐相处。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宽容的是()

A.以怨报怨,以牙还牙B.是非不分,曲直不辨

C.宽厚待人,与人为善D.理解他人,苛求自己

17.七年级学生李悦有的数学问题没有理解,但又不愿意放下架子向同学请教,总是跟同学说自己有多厉害。这表明李悦同学()

A.有强烈的自尊心B.虚荣心强

C.有很强的自卑心理D.很好强,不服输

18.我想我能行,即使现在不行,通过我的努力,将来也一定能行。体现的心理品质是()

A.自尊B.自信C.自立D.自强

19.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下列名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朱熹)

B.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

C.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

D.藐视别人,就是藐视自己(惠特曼)

20.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要扬起自信的风帆,就应该()

①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认识自己②要在实践中逐渐积累③要不断反思与自省④要避免犯任何错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1.关于自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自强就是要事事出色,无所不能

B.自强就是要不依赖外力,自力更生

C.自强就是要直面困难,坚忍不拔

D.自强是一种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和品质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中体现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的是()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文明、自由、敬业、诚信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二、简答题。(共9分)

23.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但是现实中仍存在种种歧视象,我们应该如何消除歧视?

三、辨析题。(7分)

24.“不只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见,我们只能通过旁观者的眼睛来认识自己。这观点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四、分析说明题。(共9分,其中综合评价1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大型青春励志生活类角色互换纪实节目“变形计”之《少年少年》中,讲述了一个家住贵州山区的十四岁留守儿童——梁训: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一个人独自生活。每天,他除了干农活外,还要上山砍柴、打水、喂猪和学习。遇到困难和挫折,他从不怨天尤人,总是直面困难,正视挫折,而且对生活和学习充满了热情。

(1)材料体现梁训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2分)

(2)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培养这种精神品质?(6分)

五、综合探究题。(9分,其中综合评价1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揭西县为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开展“创建省文明县城”活动,全县人民响应号召,积极参与。揭西各中学也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我做揭西好少年”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水平,树立校园文明礼仪新形象。

(1)围绕主题,学校可举行哪些活动?(至少两种)(3分)

(2)在文明创建活动中,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做?(3分)

(3)请为文明创建活动设计一条宣传口号。(要求:语言精练)(2分)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6分。)

题号1234567891011

答案AABCBADDCCB

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

答案CDAACBBDDAC

二、简答题。(9分)

23.①不能因家境、地域和身份等方面的差异歧视他人。②不能因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歧视他人。③我们要反对性别方面的歧视。

三、辨析题。(7分)

24.这种观点是错误的。①通过他人的眼睛认识自己不是途径,我们还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认识自己,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自己。②我们可以在实践中认识自己,在与他人交往、合作中认识自己,在多重比较中认识自己,在自我观察和内省中认识自己。

四、分析说明题。(共9分,其中综合评价1分)

25.(1)(2分)材料体现梁训具有自强的精神品质。

(2)(6分)我们要培养自强精神,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需要做到:①自强需要树立远大目标。明确的目标是人生的航标,赋予我们前进的动力。②自强需要脚踏实地。要实现标,必须立即开始行动,不要犹豫彷徨。③自强需要超越自我。战胜自我与成就自我是统一的,要想成就自我,就必须战胜自己的犹豫、懒惰和怯懦。

五、综合探究题。(9分,其中综合评价1分。)

篇9

一、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认知——发展的道德教育方法是由约翰·杜威提出的,并在后来的心理学理论研究中得到发展。科尔伯格在继承皮亚杰道德发展三阶段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模型。这一模型科尔伯格最初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而后经过多次修订。1981年,科尔伯格提出了最新的、最全面的道德发展阶段模型,道德发展阶段模型在《道德教育的哲学》中是这样阐释的:

第一水平为前习俗水平。在这一水平,儿童已具备了用来辨别是非善恶的社会准则与道德要求,但是,处于这一水平上的儿童,主要是以行动的结果和自己的利害关系来做辨别的。这一水平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惩罚与服从的定向阶段,二是工具性的相对主义的定向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中,儿童会以权威人物的选择为辨别标准,权威人物赞扬的就是好的,权威人物批评的就是不好的。儿童们是依据是否受到惩罚或服从权力来做道德判断,在这一阶段,儿童们不会考虑惩罚或权威背后的道德准则,而是仅以自己的水平作出了避免惩罚和无条件服从权威的决定。在第二阶段中,儿童的道德判断发生了改变,主要是以自己的需要为准则,有时也会考虑到他人的需要。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总是以自己的利益作为判断的准则,对自己有利的就是好的,不利的就是不好的。

第二水平为习俗水平。在这一水平,儿童已经有了满足社会的愿望,进而较为关心他人的需要。这一水平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人际关系的定向阶段或称为“好孩子”定向阶段,二是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在第一阶段中,儿童主要是以“别人是否喜爱、对别人是否有帮助以及别人是否称赞”来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正确。在第二阶段中,儿童对普遍的社会秩序有了一定的认知,并通过强调服从法律来维持社会秩序,并且要求他人与他们一起遵守社会法则和尊重权威。

第三水平为后习俗水平。在这一水平,人们不再理会权威人士所支持的某些准则,而是对道德价值和道德原则作出自己的解释,并且坚定地履行着自己所选择的道德标准。这一水平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二是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在第一阶段中,人们较为灵活看待法律,认为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意识到到法律与社会习俗只是一种社会契约,是可以被改变的。在第二个阶段中,个人已经具有了有某种抽象的概念,并且这种概念超越某些刻板的法律条文的而成为个人较确定的道德准则。这个阶段的人们在进行道德行为判断时,同时以法律的道德准则和未成文的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准则为标准。

总的来说,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模型涉及的主要是道德判断的问题。其重要作用是充分应用了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来激起人们在道德认知过程中的冲突,并通过引导人们进行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思考,使得人们能在道德认知的过程中各抒己见,深化认知,进而提高道德判断水平。

道德发展的阶段模型是科尔伯格整个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其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一是结构的差异性。科尔伯格通过对大量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个体、或同一个个体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道德判断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依据道德发展的这种结构的差异特征,科尔伯格划分了个体的道德水平和阶段。这种个体道德判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道德结构的转化和质变过程。

二是不变的顺序性。个体的道德发展顺序总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这是道德发展普遍的且不变的规律。道德的发展始终按照不变的顺序向前,是依序发展,既不能逾越某个阶段也不会后退。文化、教育等各种外因并不是道德发展的决定因素,不能改变道德发展的阶段顺序,只能影响个体的道德发展得速度。

三是结构的整体性。道德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统一体,许多儿童在某一阶段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是某一个阶段的道德发展水平标志。并且,在道德行为中所反映出来的道德认识水平业余道德观念具有明显的一致性。这就说明了个体的道德判断能力水平是具有连贯一致性。

四是层级的整合性。道德发展的阶段也是道德观念的不断分化与整合的过程,并最终形成共同的功能。道德发展的前一阶段的观念总是融和到下一阶段的观念中,通过去劣存优,发展成新一阶段的道德观念,因此新的发展阶段是指上是新旧阶段观念结合的综合体。

任何个人的道德发展都有这些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具有普遍性,它们已得到了许多纵向追踪研究和横向跨文化研究结果证实。

二、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德育的启示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为西方道德心理学和德育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对我国德育也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一)德育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科尔伯格关于道德教育的“认知——发展”的方法表明了灌输在教育上必然是无效的。灌输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带来良好的效果,反而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受教育者的思维,妨碍了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发展,这本身就是“不道德的”。科尔伯格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个人,教育活动是主体间的交往,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不同主体在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体现其内在属性,在平等而和谐的交往对话之中进行道德教育这种主体间道德对话的道德教育模式是一种平等的伙伴式关系。我们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自由意志,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智活动和实践获得道德上的进步。即在教学中,以受教育者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二)德育要遵循道德发展的渐进规律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模型,道德总是按照普遍的且不变的顺序阶段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所以,在我们的道德教育中,一定要在遵循道德发展的渐进规律的基础上,其如其分地构建符合学生的道德发展规律道德目标与内容。在道德教育中,我们始终要掌握道德发展的规律,按照规律对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年级实施具有差异的教育,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做好多层次区别教育,最终促使处于不同道德发展阶段水平的受教育者能够顺利地发展到新的阶段去。

(三)德育要认清个体道德发展的所处的阶段及特点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模型,有助我们正确的认识个体道德发展所处的阶段及水平与特征。进而促进受教育者的道德判断不断向更高水平和阶段发展,使其道德判断与行为的一致。同时,教育者通过对受教育者所处的道德发展阶段与水平进行分析并为其道德发展构建合理的目标与内容,加以有效的引导与教育,使得德育工作能有效地实施。

(四)道德教师要充当“促进者”的角色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他要求教师在道德教育中做一个“道德指导者”而非外部道德规则的“强制执行者”。教师在德育的过程中应当积极的引导学生,在学生的道德发展过程中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积极促进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

(五)德育要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

教师在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水平发展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教师这个外因并不能决定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因此,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要杜绝一下两种情况的发生,一是将教师既有的道德观念强加给学生,结果使得道德教育失去了原有的教育意义;二是教师在没有充分了解学生道德发展的水平的情况下,阐述低水平的道德说理,使得学生产生消极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道德发展所处的阶段与已有的道德水平,再根据其身心发展的规律,运用有效的德育法,实施有效的德育,进而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参考文献

1 科尔柏格著,道德教育的哲学[M],魏贤超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篇10

一、分管的工作总结:

1.学科教学

本学期,我分管的学科是语文、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心理、体育等,在语文教学方面,重点放在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在重视学生基础的同时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晨读时学生一起背诵《弟子规》。中午十五分钟的练字时间,学生都人手一本字贴,在班主任的巡查指导下进行书写练习。建立了班级图书角为学生们补充了许多课外阅读书籍,既增进了班级的文化氛围,又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便利。对于阅读和习作的指导,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好的阅读方法和习作方法上。在课文教学中,要求语文教师重视阅读技巧和习作技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和习作水平。唐玉玲老师作为小学部年龄最大的一线教师,承担着四年级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她对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耐心地辅导待优生,是我们小学部全体老师学习的榜样。慈志华老师,指导学生训练认真有科学性,在全市的田径运动会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颜晓囡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她指导的马嘉瑶同学,在荣成市校园朗读者比赛中获得小学组一等奖的好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她指导的张景怡、曲函林两位同学都入围了“创新作文大赛”最后的决赛。马秀梅老师在工作之余积极上进报考心理咨询师且顺利通过,成为小学部第一位拥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班主任。

2.继续教育

重视继续教育学分认定工作。依据学期初制定继续教育项目及计划进行逐项完成,实行过程性管理。对数量、质量严格把关。每次,老师上交上来的学习资料,我都一一进行过关及记录,没有上交的及时督促。我们重视了继续教育学分的认定,在市局的学分认定时,给予了我们资料齐全的肯定,圆满地完成了继续教育学分的认定。颜晓囡、唐玉玲、梁爱妮三位老师的培训记录每次都是书写最认真的。

3.督导评估不足与改进

上半年的督导评估中科研、心理、综合实践的成绩都不是很理想,在下半年我想这样改进:

科研:开课题研究会议,确定各人分工与责任,跟进督导研究进度,研究资料及时上传网站课题研究栏。

心理:设立一位专项心理管理教师,切实做好心理健康工作。开设学校心理咨询服务项目及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各班设立一位心理危机监查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综合实践:重视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效性,及时搜集各种资料,学校开展的各种实践活动,积极在综合实践网站投稿,把综合实践活动落实在实处。

二、新学期分管工作措施

(一)教育科研工作:

措施:

1.严格落实研究计划中的各项研究任务,并与课堂实践相结合,辅助教学。

2.跟进督导研究进度并记录年终的百分考核中。

3.所传文章必须为原创,不得在网上照搬,若发现有此情况,文章予以删除并通报记录在百分考核中。

(二)教师教育方面

措施:

1. 校本培训实行培训签名制,每次培训由老师本人签名,不得让人代签,以确保受培训老师的到位。严把质量关,每次培训的内容要求老师认真地在培训纸上写满。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次,并记录年终的百分考核中。

2. 参加市局培训,要按时参加并认真记录学习内容,培训后要上交四份材料(培训通知、手写内容、培训相片及培训作业)存档,以备市局检查。

3. 远程研修按市局要求今年每人都要有两个工作坊,且不少于30分的数据。过程性督导老师及时完成学习任务,定期统计学习情况。按市局要求的时间截点前,督促没有完成的老师尽快完成。

(三)特色建设

我们学校的特色是自信教育。我分管的有心理部分、田园探秘、快乐读写。在这几方面,我准备这样做。

心理部分:

小学部以心理游戏为主,每个年级开设6个心理小游戏,由马秀梅都主导,各班主任实施。马秀梅老师负责五个年级的心理小游戏与辅导,与班主任一起实施小游戏,并就实施的资料及时搜集,每个年级形成一个小系列,最后把五个年级的做成一个大的系列。

快乐读写:

快乐读写分为必修与选修两种。必修课以语文老师为主导,以课堂每节课前5分钟来进行口头讲述、复述、演讲。写除以书写外,另外以课堂小练笔、时事新闻小感悟、细节小描写等来进行自信教育。而选修部分,小学部以故事吧、经典读诵校本课程为依托。

篇11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205-01

一、高职《音乐教学法》的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分析

音乐教学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高职课程教学更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拍样,例如:《音乐教学法》是在高职学生最后一学年开设的课程,开课目的旨在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有能力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能按照国家规定,规范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传统的《音乐教学法》教学模式无外乎三种,一种是纯理论授课,教师对各种教学法进行阐述,对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但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多数持反感态度。另一种是师生转换角色,让学生以教师的身份来真正上一堂课。这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气氛也较为活跃,但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一般进中小学或者社会音乐辅导培训机构,基本没有可能进入大学来给大学生上课。听课的学生都是大学生,这也使得上课的“小老师”并不能真正体会到在中小学或培训机构将有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也不能真正引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考。这实际上是一种“想象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在想象中去解决问题”的虚拟模式,很难说会对学生以后的实际工作带来真正的指导。第三种模式是教师讲解和学生实践一体的教学模式。

二、“从认识中来,到实践中去”的高职《音乐教学法》教学模式说明

我们探索“从认识中来,到实践中去”的高职《音乐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强调学生自主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的理念是变教学为实践,以实践促学习。实践是本课程的教学主线,互动是组织形式。让学生到学校的实践基地或者贫困的中小学或者社会培训机构去进行实地考察,发现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学生汇总共同完成中小学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有人会担心:这种教学模式很好,但是哪里有那么多中小学让学生去实践,能不能让学生进入学校都是个问题。在中国,各地都存在落后的中小学、缺乏师资的中小学。以江西省南昌为例,在江西科技学院附近,就有三所学校都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音乐课都是由其它课程的教师兼任,由于这些学校的兼任教师没有与音乐相关的知识,所以音乐课很自然就成了唱歌课。

三、“从认识中来,到实践中去”的高职《音乐教学法》教学模式实践

我们在高职《音乐教学法》课程中探索使用“从认识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课程教学模式后,学生对课程教学满意度明显提高,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的音乐课教学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

例如有几个学生去观摩光明小学三年级(1)班的小朋友们学唱《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这首歌的课堂时,发现学生们摇头晃脑,甚至后排还有小朋友打闹,课堂纪律非常不好,授课老师总是停下来,大声喊一下“别说话了!”于是学生们会稍微安静一会儿,然后不一会儿又有学生闹腾了起来。这几个学生回来后写了一个详细地调查报告,在《音乐教学法》的课堂上进行汇报,并把相关的照片给大家看。师生间展开激烈的讨论,最后采用“律动教学”来解决这个问题。小朋友都爱动,而音乐本身也是一个充满律动的艺术形式,让学生跟着音乐动起来,做一系列和歌曲相搭配的动作来抓住他们的关注力,或许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四、思考与展望

“从认识中来,到实践中去”的高职《音乐教学法》模式对任课教师的要求比普通教授本课程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的备课要紧贴实际,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中小学教学一线,做大量的调研工作,并且把调研结果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进行有真正实践指导意义的教学。另一方面,教师课堂中的指导需要有针对性,对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可能发生的错误需要有足够的排错经验才能更好地把握课堂,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学校与教学实践基地的深度合作对教学也很重要,实践基地不一定非得是很好的中小学,有时候跟很落后的中小学合作,可能对学生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和实践机会。《音乐教学法》需要让学生真正的走进中小学课堂去观摩、思考和学习,让学生参加真实的教学工作或者辅教学工作,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