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促销策略的概念

促销策略的概念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3-12 14:40:4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促销策略的概念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促销策略的概念

篇1

常州地处长三角中心地带,截至2012年末,户籍总人口达364.7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30.67万人。2012年常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969.8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达85036元 。总体看,常州市场保健品销售前景广阔。该地区保健品大致分为机体调节类、参类、补血类、美容类四类, FXK作为补硒类的保健品,在该市场内同质竞品不多,但是就市场定位来看,FXK以做三节(端午、中秋、春节)礼品市场为主,所以就此角度来看,其竞品众多,比如脑白金、黄金搭档、润年氨基酸强等。主抓节日市场,在三节和各乡镇庙会期间主抓商超、连锁药店、批发商行等渠道,通过促销员、促销品做特价或者买赠等方式刺激销售,采用的战术普遍是过节抓销量,淡季做宣传。笔者就常州保健品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消费途径进行了调查,发现该市场保健品的消费主要有以下四种途径:自我服用、馈赠亲友、给家人服用和送礼。除了“自我服用”之外,其它三种方式均是为“传递或表达感情”。而消费者的消费途径大都从电视广告和海报、宣传彩页上认知各品牌各功能的保健品。购买渠道大多在商超和连锁药店。购买时间集中在端午、中秋和春节,三节气销量比大致依次为1:3:9。从消费习惯上看, 除护肤美容类的保健品外,其它类保健品未出现快消品的消费特征,同时能明确的看到消费者的品牌意识较强,而且有逐步增强的趋势。笔者对该市场保健品营销策略进行分析发现,这些保健品在营销上有三个共同点,即终端、广告和经销商管理三个环节上操作相似度高。①在终端市场上,各保健品基本都有各自地堆陈列,配备促销品和促销员。②在广告宣传上,各品牌保健品在春节和中秋都批量在电视台投放广告,广告类型以购买氛围广告、功能广告和品牌宣传广告为主。在三节气外的其它时间段主要是以户外广告为主,具体形式为橱窗、墙体喷绘、横幅、站台宣传画等。③在经销商管理上,各品牌保健品都在逐渐强化对经销商的管理,对经销商的选择一般要考察公司知名度、经济实力、网络资源、业务团队、配送能力等指标,而用这些选择指标筛选出的经销商,常会出现一家保健品经销商在经销其产品的同时还经销数种甚至十几种其它保健品的现象;在回款方式上基本采用预先付款订货制度;经销商的回款数额基本上是当年销售额的120%到150%。

二、FXK营销策略分析

FXK进入常州市场16年,始终采用传统营销策略,即大力做广告宣传,扶植经销商,维护门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近年来,面对市场环境的剧烈变化,该产品销量踟蹰不前甚至出现下滑,原有的营销策略出现应对不力之势,面对该产品现有的营销策略,笔者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如下。

1.优势。第一,品牌优势。品牌是指消费者对产品及产品系列的认知程度。在所述地区,FXK已经在市场上进行了多年辛苦耕耘,有了一定的品牌积淀,有过数以万计的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有着较好的口碑;第二,策划和媒体优势。公司在长期的市场操作中,吸纳了同行较高层次的策划专家和骨干,这在市场的运作尤其是品牌的成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FXK在操作过程中已和当地媒体建立并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直接和其下属的三产企业达成厂商关系,对品牌的宣传和广告成本的降低起到积极作用;第三,网络优势。经过多年经营,FXK已形成较为健全和成熟的销售网络,纵向有经销商-批发商-终端门店三级经销,横向也形成药线和商超两大体系经销商。

2.劣势。一是产品品项和价格较为单一,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由于品项和价格单一,在终端销售上就时常不能满足各个消费层次的需要,销量的提升受到较大局限。由于产品保质期较短,不利于经销商和终端门店的实际消化与及时回款,同时容易造成节后大批量退换货;二是营销战略和策略脱钩。该品市场运作之初提出的“走进硒时代,补硒补健康”的战略被逐渐模糊化,补硒的概念在消费者心目中没有定型,靠输出产品概念做销售的局势并没有形成,常态化快消式的营销模式始终没有完成,现有策略主要是走礼品市场,主体销量集中在三个节气上,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坏境,现有营销策略已不能催生新的销售增长点;三是营销策略陈旧。现行的营销策略基本是十几年前形成的,广告媒体打的基本延续过去的亲情牌、送礼牌,而近年来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正逐步走向理性,对于传统的消费刺激模式表现的较为疲惫和麻木,这种上有媒体拉动下靠促销推动的拉推式的营销策略已不能持续有效的完成销售任务。

三、对FXK营销策略的建议

1.强化概念营销策略。一是营销策略上要强化概念的输出,输出的概念要做到差异化、简单化、常识化。本品在大战略上定位是走进硒时代,为健康补硒。在常规的宣传促销和媒体广告中,要突出补硒补健康的产品概念。二是要大力发展形象店。具体做法是:按照较为统一的标准进行管理,配置统一的标示,标示的设计要醒目易记新颖,代表性强;形象店的具体形式为直营和加盟,逐步在各大中小城市和重要地区搭建产品销售和体验平台;尽可能了解消费者的信息并依托电脑构建数据库,关注消费者的消费目的、消费数量以及服用效果等,以便掌握消费者的消费动态并最大化地挖掘消费者的消费潜力,同时也能为公司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依据;结合各种促销活动,进行概念宣导,同时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宣传,以求产生和扩大产品概念在消费人群中的连锁效应。三是组织业务人员学习产品概念及概念输出,业务人员应从输出概念的高度去宣导消费者,培养消费者。

篇2

药品、保健品市场产品高度同质化和生产严重过剩早在几年前已是不争的事实,有关资料显示,仅六味地黄丸品牌就超过700个!而其他类别的医药保健品,原料、功能、目标消费者雷同的也不在少数。产品、功能、主打人群和传播路径的雷同,成为品牌营销的严重“干扰场”,在不同品牌的“同一声音”中,品牌要突围而出谈何容易!

上面两个案例,其成功驱动消费者记忆、认知及购买产品的“引擎”在于生动化营销。药品、保健品的生动化营销,是指在药品、保健品的营销过程中,从消费者心理出发,运用各种生动化的元素,传达产品信息,通过生动化的表现形式吸引消费者参与和投入,使消费者认同产品并吸引他们成为产品的实际购买者的一种营销策略。在药品、保健品的营销中,合理运用生动化策略,能够通过营销传播效率的提升降低营销成本,使产品在竞争对手的包围中快速上位。药品、保健品生动化营销策略,可以在产品策略、渠道策略、广告策略和终端等营销系统中的各个层面展开,本文主要阐述产品命名、产品剂型、产品作用机理、产品包装设计、终端促销“五式”生动化营销策略。

第一式:产品命名生动化

药品、保健品产品常用命名方法有三种,一种是根据产品功能命名,如XX抗病毒口服液、XX减肥胶囊;另一种是根据产品的主要原料或成份命名,如XX复方草珊瑚含片,XX六味地黄丸;第三种是原料和功能两者结合命名,如枇杷止咳露。此外,还有一些产品名称是通用名。相同的产品命名模式使得同类产品名称差别不大,甚至完全一样,结果不明就里的消费者以为“甲”产品是“乙”产品,“乙”产品是“丙”产品,使产品陷于品牌“迷阵”。

药品、保健品命名生动化策略核心是以产品功能、主打人群为基点,通过生动的、差异化的产品命名与同类产品形成区隔,快速提升产品认知度和知名度,并通过产品名称赢得目标消费者的品牌偏好,如“二十六位帝皇丸”与传统的“六味地黄丸”是同质化产品,但该产品巧借“六味地黄丸”谐音,“二十六位帝皇丸”的产品名使产品与有三宫六院、佳丽成群的古代帝王攀上关系——“二十六位帝王都用的补肾产品,老百姓不服不行哪!”。

产品命名生动化操作心法:以产品功能和主打人群的消费心理为靶心,命名风格形象生动,或庄或谐,或拿名人名字开涮,或口号化,或无厘头,目的只有一个:让消费者牢牢记住产品!这一命名策略适合于产品功能关注度不高、购买随意性较大的药品、保健品。

第二式:产品剂型生动化

药品、保健品剂型无非是胶囊、片剂、丸剂、气雾剂、粉剂、口服液什么的,还能生动

化?没错,药品、保健品的剂型无非是常见的种种,哪怕是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剂型,如果这种剂型没有与消费者心理层面对接的概念,它也仅仅是一种剂型,与剂型生动化营销十八辈子也搭不上关系。

产品剂型生动化营销的关键点在于产品功能衍生出来的细分消费群体的独特消费需求,这种消费需求被产品所关注,并形成产品概念,产品概念能在产品剂型上体现出来,并与消费者的需求对接。因此,产品剂型生动化营销策略的落脚点不在于剂型是否新,而在于剂型是否赋予一个与消费者需求对接的概念,白加黑感冒片就是成功运用产品剂型生动化营销策略的一个典型案例。白加黑感冒片的剂型是传统的片剂,其剂型生动化的基点在于关注到西药普遍含嗜睡成份,而上班一族工作即使感冒白天大多数人也要为工作打拼,害怕服了感冒药白天打瞌睡影响工作状态,因此,白加黑感冒片将产品的利益点通过剂型概念化:白天服白片不瞌睡;晚上服黑片睡得香。仅仅是嗜睡成份的加与减,通过黑白颜色具象化,白加黑感冒将产品剂型生动化营销策略发挥到极致!前几年大受白领欢迎的朵朵耙减肥巧克力减肥保健品抓住女性白领时尚、爱吃巧克力、想减肥又担心传统减肥产品副作用的心理,把产品的剂型做成巧克力也是产品剂型生动化营销的一个经典案例。

产品剂型生动化操作心法:产品剂型生动化策略不分消费者功能关注度强弱,关键点在于把握消费者心理需求,并把这种需求形成概念在产品剂型上体现。产品剂型生动化策略操作空间巨大,只要操作得当,就有可能在终端达到“一剑封喉”的效果。

第三式:产品作用机理生动化

一套完美的、极具说服力的产品作用机理,必须根据产品组方(或原料、主要成分)作用机理、产品功能特点和患者的求药心理而设定。一般而言,处方药和专业性较高的OTC产品需要科学、专业的机理剖析,而一些消费者习惯指名购买、消费行为并不十分理性的OTC药品和保健品,产品机理阐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则更能打动消费者。

产品作用机理生动化策略就是在产品作用机理的阐述上,紧紧抓住产品组方(或原料、主要成分)的作用机理、产品功能特点和患者的求药心理三点,通过比喻、新概念、体验、有形化、数字化等种种手法,形象生动地展现产品作用机理,打动消费者的一种策略。如前几年在市场上大热的某减肥产品,把产品的作用机理确定为“调整人体燃烧定律/24小时静静燃烧(24HEE)”,而关于机理的描述也极为生动:肥胖人的细胞大小是正常人的2倍,细胞增生数是正常人3倍。XXX减肥使每一个储脂细胞转变成产热细胞,增强细胞能量消耗,清除多余的脂肪,使细胞变小变少;调节脂肪分解酶TGE的活性,强化TGE的溶脂功能,使其以1:N的速度化解多余脂肪,达到轻松减肥的目的。

产品作用机理生动化操作心法:产品作用机理生动化演绎必须紧抓消费者评价产品疗效的心理,表现生动有说服力。减肥、糖尿病、风湿、壮阳产品、女性和中老年人保健品等适合市场炒作的产品均可通过作用机理生动化演绎达到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目的。

第四式:产品包装设计生动化

产品包装起着“无声的推销员”作用。药品、保健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包装承载的信息量更为多元,指向也更为明确。药品、保健品包装最重要的功能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放置和保护产品;二、传达品牌名称;三、体现产品功能属性;四、演绎产品核心概念;五、界定和吸引目标人群。

药品、保健品的包装形象风格因通路、功能、目标消费者、价格等要素不同而表现各异,通常而言,处方药包装形象要求专业、严谨、简练,功能表现一步到位;OTC产品包装形象则要求产品功能和核心概念突出,货架陈列视觉冲击力强,同时高度楔合目标消费者消费心理。事实上,对于在品牌方面有企图心的国人医药保健品企业来说,法则不应成为框框,好的药品、保健品包装,能够在法则的基础上出新,甚至这种出新是颠覆性的。药品、保健品包装设计生动化就是帮助产品在市场上吸纳眼球,强化产品印象的一种营销策略。

药品、保健品包装设计生动化策略的核心是在洞察消费者心理和产品主打功能的基础上,精确锁定目标消费群,通过包装造型、视觉表现、产品放置形式、内包装等元素的组合和独特生动的设计表现,使产品包装像磁场一样紧紧地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并让消费者内心产生互应。如我们为某凉茶含片设计的包装,产品的核心概念确定为“清凉”,目标消费者定位为18-25岁的学生和白领,针对目标消费群追求时尚、张扬个性的心理,把该产品的包装设计成一个猩红色为主色调的“吻”状的嘴形,嘴形中间部分为冲击力和清凉感十足的浅蓝和设计洋化的品牌名称,包装盒大小和正式形状拿在手中正好适合,非常炫酷时尚,看到产品,仿佛一个性感的飞吻就要飞来,产品包装形象概念清晰,设计独特生动。

产品包装设计生动化操作心法:消费者细分精细,消费者对产品功能关注度较弱,产品概念与目标消费者对接到位,主打送礼、潮流阶层、儿童、女性市场的药品、保健品是适合运用包装设计生动化策略的品类。

第五式:终端促销生动化

一个规模中等的药店,销售的感冒药多达十几种甚至几十种,减肥产品、风湿药也多达十几种,清热解毒类的产品更是不计其数。如何通过终端拦截和反拦截,建立产品在终端销售的“绿色通道”,是每一个产品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篇3

我们可以发现无数的营销广告策略,从营销广告的标准看是一流的,但由于没有与品牌定位保持一致,却对提升品牌毫无益处,甚至是有损品牌,如:非常吸引人的诉求、与消费者热点需求吻合的新产品、迅速提升销售的让利促销。具体如下:

一、诉求与卖点能提升销售但不能提升品牌整体价值

许多看上去非常动听的诉求点(卖点)和抓住市场热点的炒作并不能对建立清晰的品牌联想作贡献,也不能提升品牌的整体价值感。中国家电品牌特别喜欢炒热点,新概念满天飞,空调有“除菌光”、“纳米”、“抗菌”,彩电有“上网通”、“变频”、“绿色”。这些概念在某一时间段内,大家一起炒作有一定的诉求力,但实则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不同的概念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没有反映共同的品牌识别,所以每一个不同概念与热点的宣传并没有持续一致地传达出品牌的精髓和追求,无法起到对品牌的基本识别添砖加瓦的作用。这样的概念营销与卖点,看上去热闹一时,也能在瞬间创造较好的销售业绩乃至销售奇迹。但几年下来,却发现品牌的整体价值并未上升,概念营销与卖点有实质的高技术支撑并且能为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当然是好事,但不能为出风头、抢镜头和聚焦眼球而搞概念营销。更重要的是由于概念营销偏离于核心利益,如彩电业对“画面鲜艳、自然、逼真”的传达,这么多的概念显得苍白无力、不堪一击。

海信空调就不追逐概念与热点,获得了丰厚回报,在空调的高端市场销量居于前茅。空调市场的热点很多,不断有新概念诞生,但大多数只是提供了次要的、辅助的利益,而不是消费者购买空调时最关注的要素。另外,许多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概念大部分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如空气清新、负离子技术等等,一家出来以后几乎全行业马上都能生产。即追逐概念与热点对提升品牌的技术感与尊崇感不仅没有太大的帮助,搞多了给人很不严肃的感觉反而有损品牌的技术形象。所有的空调技术中,最能给消费者带来利益的是变频技术,如变频技术带来的恒温舒适、省电节能、低噪音。同时,变频技术的升级与突破有较高的难度,比缺乏技术支撑的纯粹炒概念更能提升品牌的高科技感与创新感,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整体上的认同与尊崇。所以海信就一直突出“变频技术领航者”这一核心识别,尽管去年宣传的主题是引进了顶尖的变频技术研究团队,今年宣传的是“变频技术升级到了复合智能直流变频”,每年的信息并不一样,但都在加深“海信是变频技术的领导者”的识别。海信也在宣传许多能锦上添花地增加产品吸引力的概念,如光触媒除臭、空气清新等,但从不喧宾夺主遮掩了“变频技术的领导者”这一形象。

所以,许多在某一很小的时间段、某些场合看来非常有吸引力的概念、诉求以及抓住市场热点的炒作,往往只能短暂促进销售的增长,而且为了达到短暂的销售的增长付出不少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并不能对建立清晰的品牌联想作贡献,对打造强势品牌无所助益。

二、产品开发背离了品牌定位稀释了品牌个性

背离了品牌定位的产品开发策略,往往导致品牌个性在消费者大脑中越来越模糊。比如中国啤酒行业,市场不停在转化热点,包装风格、瓶型、口味、技术的流行变化较快,所以不少企业生怕落伍,就紧紧跟着热点走。甚至为了防止窜货,为不同经销商专门设计一个专门的瓶标与瓶型。从局部的视野和纯粹的营销角度看,这些策略都是对的,因为跟进消费者追捧的热点毫无疑问可以导致销量的马上上升,为不同经销商专门设计一个专门的瓶标与瓶型可以比较有效地取证,便于打击窜货,打击窜货又是通路管理中的重点。这种纯粹以短暂营销问题解决为导向,背离了品牌战略方向的产品开发策略,往往导致一个企业的产品就多达60种以上,你开发红枣,我也开发红枣,我用小麦技术酿造,你也用小麦酿造,你用雪花瓶,我也用,你用矮胖的异型瓶,我也用。你的包装红、绿、蓝、金多种多样,我的也一样。众多包装风格不一致、产品特色没有重点的产品进入市场,结果品牌在消费者大脑中一片混乱,根本无法留下恒定、清晰的印记与联想。而我们发现百威、喜力这些国际大牌,顶多不超过5个品种,产品包装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做调整,但主要是微调,新包装与老包装之间总有极其相似的神韵。都彭的斜纹、BURBERRY的格子总是会出现在绝大多数的款式上。因为国际品牌深深懂得确保品牌识别在消费者大脑刻下深刻的印记比什么都重要。

篇4

×××制作

二、方案目录

将方案中的主要项目列出。

三、方案内容

(一)企划客体环境

1、企划客体宏观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

2、当地企划客体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自然环境、人口环境)。

3、上述环境现状及趋势所提供的机会与威胁。

(二)竞争对手基本情况

1、竞争对手概况:过往销售情况、市场占有率、销售额、利润等经济指标。

2、销售理念及文化:公司哲学、共同价值观、经营方针、经营风格、企业使命、目标。

3、策划项目概况。

(三)市场分析

1、市场调查

2、市场研究:研究题目、研究方法、研究结果(数据、图表)。

3、市场规划。

4、市场特性。

5、竞争对手排队——上位、同位、下位竞争对手(以市场占有率或销售额为依据)。

6、竞争格局辨认——是否形成市场领导者、挑战者、追随者、补缺者。

7、主要竞争对手的市场表现、营销方案、竞争策略、竞争优势。

8、本项目的营销机会。

9、周边同类项目市场分析(特定区域行业市场规模及其趋势、特定区域行业市场结构、特定区域行业市场环境形势)。

10、周边同类企划客体分布图

11、项目综合市场分析(该行业市场占有率、销售额等行业市场统计数据)。

12、项目优劣势分析(总体上的优势与劣势;在市场营销方面的优势与劣势。在市场营销上做得最好的

与做得最不好的方面,在市场营销上最擅长、最成功的方面或领域。)

13、市场机会点与障碍点

(四)项目定位

1、项目定位点及理论支持

2、项目诉求及理论支持

(五)市场定位

1、主市场(目标市场)定位及理论支持点

2、副市场(辅助市场)定位及理论支持点

(六)业主情况

1、业主分类/分布。

2、业主特点(这些业主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怎样生活、怎样接受该服务及相关服务?)

3、有多少业主?

4、业主消费行为/心理(为什么装修,在装修过程中寻求何特性?装修过程,装修前的影响因素)

5、装修诱因的设置。

(七)营销活动的开展

1、营销活动的目标。

2、目标市场。

3、面临问题。

4、竞争策略、竞争优势、核心能力。

5、营销定位(区别性竞争差异点的确定)。

(八)营销策略

1、企划策略:

(1)企划概念;

(2)品牌与包装规划。

2、价格策略:

(1)定价思路与价格确定方法;

(2)价格政策;

(3)价格体系的管理。

3、渠道策略:

(1)渠道的选择;

(2)渠道体系建设/管理;

(3)渠道支持与合作;

(4)渠道冲突管理。

4、促销策略:

(1)促销总体思路;

(2)促销手段/方法选择;

(3)促销概念与主题;

(4)促销对象‘

(5)促销方案/计划原件、广告计划、广告策略、广告脚本;

(6)促销活动过程;

(7)促销活动效果;

(8)促销费用。

5、企划活动开展策略

(1)活动时机

(2)应对措施

(3)效果预测

(九)营销/销售管理

1、营销/销售计划管理。

2、营销/销售组织管理:

(1)组织职能、职务职责、工作程序;

(2)人员招聘、培训、考核、报酬;

(3)销售区域管理;

(4)营销/销售人员的激励、督导、领导。

3、营销/销售活动的控制:

(1)财务控制;

(2)商品控制;

(3)人员控制;

(4)营销/业务活动控制;

(5)营销/业务活动控制指标、方法以及使用表格。

(十)销售服务

1、服务理念、口号、方针、目标。

2、服务承诺、措施。

3、服务体系(组织结构、职责、程序、过程、资源)。

篇5

随着房地产业市场竞争的逐渐激烈,服务营销将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手段在房地产业商战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房地产业中的服务营销发展还不成熟,各种的理论和技术还都不健全,但房地产开发企业,如果率先肯定服务管理营销理念,贯彻落实服务营销策略,将会在以后的房市竞争中其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因此,在房地产业中开展服务营销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实施全程服务营销

房地产全程服务营销就是市场服务营销贯彻房地产策划、、销售全过程。可以说房地产服务营销的目的主要在于深度市场调研和策划前期市场,实行全程服务营销,刺激顾客循环消费。换句话说,房地产企业开展服务必须考虑顾客的需求,以及顾客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从而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

在初始阶段,服务营销的目标是提高潜在顾客的兴趣。服务营销者可以利用传统产品营销的策略,例如媒体广告、宣传手册、公共关系、人员推销等手段,并注意服务具有的不可感知性的特点。在进入到购买阶段以后,房地产企业应该让潜在客户意识到接受企业的服务的选择是有价值的。当潜在客户接触服务企业时,经常带着问题或者需求,服务提供者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到顾客的相应的问题或特定需求上,同时提出与之相对应的服务产品或解决方案。另外,由于服务不可存储的特点,导致房地产企业无法通过库存手段来适应需求的波动,只能采取需求管理策略。房地产企业应该在充分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不断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对市场进行细分并找出本企业的目标市场。

对顾客的需求管理除了要了解客户需求和适应客户需求以外,还应该主动引导客户的需求,找出并实施引导方案。房地产业近些年来涌出很多概念地产,如旅游概念主题、体育概念主题、休闲概念主题等,使房产不再仅仅是居住的房屋,而且也变成一种体现人们休闲、爱好、生活理想以及个人地位的物质实体。概念地产的营销方式实际上就是让消费者先具备了对某种消费的理念,进而再推出符合这种理念的产品从而取得成功。利用房地产的广告、情境模拟、展台布置、终端促销等从行为上引导客户进行产品消费。

二、提高市场服务营销人员的素质

面对房地产市场服务营销人员的素质偏低的普遍现象,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和提高,作为一名优秀的房地产营销人员,良好的“悟性”和自我激励能力是两个必备的基本素质,当然交际能力,谈话技巧,工作经验,教育背景等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这两个基本素质的交互作用来决定了一名优秀房地产营销人员的销售能力。这两个基本素质在交互作用的同时,彼此相互加强。一名卓越的地产营销人员必须具有强烈的自我激励能力,再加上自身良好的“悟性”,才能不断完成销售的目标。只有同时具备两个基本素质的销售员,才是每一个房地产业公司需求的人才,才具有第一流人才的潜力,加以正确的指导和训练,他们一定能够有杰出的表现。

三、开展多元化的服务营销组合策略

房地产服务营销组合策略是未达到最佳的促销效果,从而将广告、人员推销、公共关系、销售促进四种方式有效地组合在一起。由于房地产建设的周期比较长,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很可能发生变化,因此企业应随之调整所选择的营销组合策略。促销组合中的各种促销方式产生相互推动作用,各种促销方式互相配合,能弥补彼此之间的缺点的同时叠加其优点,从而产生良好的促销效果。因此,房地产组合策略是一种多层次的营销策略。

房地产业在选择服务营销组合时应考虑以下因素:一是房地产产品的特性。因为面对不同的目标顾客,所以应采用不同的促销组合。例如别墅主要针对高收入讲究舒适、享受的人群,就应该采用人员推销的策略;而普通住宅就主要采取广告、公关、销售促进等促销手段。二是房地产业服务市场竞争的现状。开发企业在确定服务营销方案时,不仅要考虑市场的现状,也要考查竞争者的服务策略,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促销效果。三是企业的服务营销费用。服务营销费用制约着服务营销方式的选择,房产企业应根据营销预算,恰当地选择营销方式,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根据顾客关系生命周期实施服务营销

顾客关系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会对企业营销活动的成效产生影响,因此,房地产企业应该根据顾客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并结合服务营销的特性,从营销的角度利用好企业的各方面资源,从而让顾客感到满意,争取让顾客进入下一个阶段或进行循环消费。总之,房地产企业开展服务营销必须制定对应的阶段的服务营销策略,对处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顾客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

打好服务牌,综合利用服务营销策略,使服务营销真正“服务”于房地产业企业,引领房地产业走向更加成熟和理性,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加亮.房地产市场营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1).

篇6

“麦逊有氧洗”采用欧美流行的“活性氧”先进洗涤技术,与普通洗衣粉相比,不仅去污力强,而且有护色增艳,除菌防霉等功效。“麦逊有氧洗”属于中高档洗衣粉,目标消费群为中高收入人群,一袋1500克的“麦逊有氧洗洗衣颗粒”在超市的价格为38元,这一价格是普通洗衣粉的3倍~4倍,应该说,“麦逊有氧洗”是麦逊公司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洗化市场一种求变的产物,其差异化的产品定位不失为一招“好棋”,然而,其上市一年多来的市场表现却令人失望。

临危受命,新官上任“三板斧”

“麦逊有氧洗”上市以后,公司将上海、杭州、无锡、常州等长三角地区较为发达的城市作为样板市场和占领华东市场的突破口。但是,样板市场经过10个月的运作后,销量始终没有什么起色,甚至出现连续3个月销量零增长的情况。面对困局,公司任命市场经验丰富的朱明出任华东市场的区域经理。

上任后,朱明立即深入市场一线进行市场调研,查找原因。朱明发现,首先,“麦逊有氧洗”已经在华东市场上市近一年的时间,产品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美誉度却相对较低。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华东地区的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较为理性,他们仍对传统品牌较为青睐,不会轻易接受新概念洗涤产品。同时,公司总部的宣传广告中的产品功能诉求与消费者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偏差,造成了对消费者的前期宣传教育不力。其次,公司现有的渠道策略和内部管理状况也不容乐观,公司现有渠道策略是“多渠道渗透,全面占领市场”,然而这样的渠道策略缺乏重点,渠道数量虽然较多,却没有把任何一种渠道做深、做透。

针对以上问题,朱明迅速调整了公司原有的经营策略,接连砍出“三板斧”。

“第一板斧”:调整产品的功能性诉求卖点,强调有氧洗衣粉与传统洗衣粉相比的强大优势,重点传播“深层去污、除菌防霉、护色增艳”等新颖概念诉求点。通过高强度电台广告“高空轰炸”和大量“地面”软文相结合的传播方式,努力使消费者在短期内接受有氧洗衣服这一全新概念。

“第二板斧”:放弃全面招商,对现有的终端渠道资源进行精耕细作,把各大卖场、连锁超市和便利店作为重点。

“第三板斧”:以“买赠”等终端促销手段拉近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助推消费者实现购买,踢好“临门一脚”。

经过三个多月的对样板市场改造,朱明向总部申请的500万元费用只剩下不到100万元,花掉的400多万元大部分用在广告费用上。

朱明的“三板斧”看似招招“对症下药”,然而,公司几个月之后公布的销售业绩却让人大失所望,整个华东市场销售收入竟然还不到300万元。这样的结果,令3个月前曾经踌躇满志的朱明陷入沉思,如此大力度的投入缘何仍不能撬开市场?

全面反思,从战略到战术

事实上,“麦逊有氧洗”在华东市场的失败不能仅仅归咎于朱明,“麦逊”公司在整体营销战略上同样存在失误。

影响消费者购买洗衣粉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产品的物美价廉。由于华东地区消费者消费行为较为理性,很难在短期内接受有氧洗衣粉这一全新概念,是其市场推广的很大障碍。但是,“麦逊”公司的领导者却没有意识到这个关键性的问题,把华东地区的几个样板市场作为战略性市场来定位,试图通过1年的短期运作成功带动整个华东市场乃至全国市场,成功的可能性自然微乎其微。

如果说公司营销战略上的失误是样板市场失利的根本原因,那么,朱明在营销策略上的一系列失误则是导致这次失利的直接原因。为什么朱明看似无懈可击的“三板斧”最终败走麦城呢?事实上,朱明上任后犯下了以下错误。

一、“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作为刚上市的新品,“麦逊有氧洗”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让消费者接受有氧洗衣粉这一全新概念。朱明本人也正确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投入大量资金对消费者进行前期教育,试图让消费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有氧洗衣粉这一全新概念。但是,他忽视了有氧洗衣粉进入中国的时间不长,国内消费者对其价值的了解、认同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朱明期望借助高强度的传播手段在短期内俘获“消费者的心”,自然难以行得通。

二、终端促销创新乏力

在终端策略上,朱明放弃全面招商,对现有的终端渠道资源进行精耕细作,把重点放在各大卖场、连锁超市、便利店。应该说,朱明对渠道的这一调整是与“麦逊”公司的实力相匹配的明智之举。但是朱明制订的终端促销策略力度不够,且缺乏新意。作为新品,仅靠“买赠政策”显得较为苍白乏力,很难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消费者自然不会为产品“埋单”。

三、推广策略缺乏整体协同

朱明制订的市场推广策略也存在着重大失误。在传播组合策略上,过于注重广播“高空拉动”,把大部分费用用于广告传播,忽视了终端推广。在难以获得总部战略性资金支持的情况下,传播组合应该以终端为核心,通过终端拦截来提升销量。“高空传播”与“地面推动”没能实现联动配合,最终导致媒体宣传没有和终端促销形成默契,大笔推广费用打了水漂。

在实际市场运作过程中,应该从战略、策略、战术、决策和执行等层面进行全面思考,实现整体协同,这样,才能使新品成功上市。

总结教训,“麦逊”再次启航

公司高层经过一番认真总结和思考之后,启动了新的区域市场拓展计划。公司聘请了专业的市场调研公司,抽调各自的精兵强将组成“营销专家团”,进行“捆绑式”合作。市场总监和专家一同跑终端,走访客户,深入一线市场。

一线市场存在很多的问题在这次对终端的走访中暴露出来:公司促销员不是在工作时间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就是在接电话、发短信,管理很不规范;销售人员对产品性能、公司发展历程和现状、产品相对竞品竞争优势了解不够;另外,柜台内的产品陈列凌乱,易拉宝随意摆放。

为此,“麦逊”公司决定从规范终端做起,解决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提升销量。

一、树立样板终端,规范形象设置

“营销专家团”通过对“麦逊有氧洗”的主要销售渠道――大卖场、超市的走访,发现这些终端存在以下问题。

1,终端形象差,没有充分利用公司宣传品。

2.门口海报张贴零乱,有的甚至被竞品的海报覆盖;

柜台内产品摆放不符合要求,赠品没有摆放出来,也没有展板用于宣传促销信息。

3.促销员和店内营业员对产品知识不熟悉,当被问到公司的背景和产品特点时,常常“一问三不知”。

4.因为是上市的新品,且竞品较多,“麦逊有氧洗”没有得到卖场的重视。卖场在节假日期间对“麦逊有氧洗”的促销宣传和支持力度明显比竞品低。

发现上述问题后,“麦逊”公司决定从终端入手,对终端进行整改。解决目前产品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整后的终端整齐又漂亮,而且隐含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终端宣传材料着力向消费者传递“麦逊有氧洗衣粉”无与伦比的4大特点。

1.产品品质特点:“麦逊有氧洗洗衣颗粒”以其绿色环保、安全高效、彻底净衣作为产品诉求点和品质支撑点。

2.产品包装特点:“麦逊有氧洗洗衣颗粒”包装材质新颖,外观富有个性并获得专利,在洗衣粉市场上采用此类包装的仅此一家。

3.产品命名特点:“麦逊有氧洗洗衣颗粒”直接用“有氧洗”命名,突出“有氧洗”,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全新概念。

4.产品定价特点:传统洗涤产品以优质低价著称;“麦逊有氧洗洗衣颗粒”则以拥有极高的性价比闻名。

经过重新设计后的终端形象焕然一新,与此同时,“麦逊”公司采取了以下措施提升终端销售率。

1.制订奖励政策,提高销售人员的积极性。

2.制订促销措施,提升产品销量。

由于市场上洗涤产品比较多,市场竞争激烈。“麦逊有氧洗”作为新概念洗衣粉,被消费者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麦逊”加大了终端促销力度,通过制订“抽奖活动”、“回馈消费者”等终端促销手段提升产品销量。

3.充分利用总部宣传品,对终端销售专柜进行优化布置。

在“麦逊有氧洗”的销售专柜入口处的两侧各设置一个产品展架,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专柜严格按照公司训标准摆放,并且把赠送的礼品摆放在柜台上,用展板写出促销信息,张贴在专柜的两侧。

通过一个月的整改,终端形象变得整洁、美观。业务人员的积极性有很大提升,单店销量也由以前的90袋/周提高到180袋/周。

二、打造学习型销售团队

公司针对现有的业务人员素质不高,营销技能差,很难与产品技术含量高、功能特殊相匹配的问题,决定提升公司员工的学习能力,打造了一支学习型的销售团队。

1.把原来每月一次的例会改为每周一次。会议模式由原来的区域经理“一言堂”改为业务员提问题、提建议的头脑风暴会。会议内容也由原来的压任务、谈理论变为讲方法。谈技巧。

2.“麦逊”公司聘请营销专家加强对业务员相关知识培训,对促销员的培训不仅仅包括本公司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企业文化:还包括竞品信息、销售方法和技巧等。

在专家的指导下,业务员收集竞品的宣传单,掌握竞品的产品特点、价格和最新促销活动。通过对比,找出“麦逊有氧洗”和竞品在外观、功能、参数、配置、价格和市场支持方面的差别。这样,一线业务人员对“麦逊有氧洗”的功能以及相对竞品的优势了然于胸,并能够顺利传递给消费者。

3.鼓励业务员加强相互交流,注意发现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大家共同讨论,商讨解决的办法。对于成功的经验则由促销员本人进行传授。这样,在销售队伍中形成集思广益、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三、深入一线,从终端中找方法

区域经理的工作方法和指挥能力直接决定了新品推广工作的成败,经过调整,“麦逊”的新任区域经理王刚把工作重点放在重点终端上。

1.王刚每天到所属区域内(专店、专柜)4―5次,发现市场上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每天早、中、晚三次亲临终端,检查市场督导和促销员的工作,寻找终端存在的问题,如易拉宝放置位置是否标准,柜台产品是否按次序摆放,宣传物料是否齐全等,并给予现场指导。

2.收集市场信息,及时反馈给总部。区域经理在工作中,不仅要制订营销策略,合理分配促销资源,而且要收集竞品的相关信息,并及时上报以便总部调整对策。

3.加强沟通。加强与渠道的沟通,争取渠道成员的支持,给一线业务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四、借力渠道,开展联合促销

“麦逊”公司与家乐福、好买得、诚隆等大卖场进行联合促销,积极借助超市强大的终端资源优势开展促销活动。

“麦逊有氧洗特惠礼包活动”成为公司终端促销创新一大亮点。

参与这次活动的产品包括了公司的两种主打产品“麦逊有氧洗洗衣颗粒”和“麦逊洗衣伴侣”。活动期间,购买“麦逊有氧洗洗衣颗粒”的消费者,可获赠礼包(内含两袋685克装的“麦逊洗衣伴侣”)。活动开始前,“麦逊”公司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等媒体给消费者带去“特惠礼包活动”的信息,同时,不断向消费者宣传新产品“麦逊洗衣伴侣”与传统洗衣粉相比,能有效去除普通洗衣粉难以去除的多种顽固污渍,还可漂洗多种纤维的功能优势。“特惠礼包”的终端零售价77.6元,而活动期间享受大幅优惠,只要46元。

“麦逊”在已有渠道不断加大促销力度的同时,还积极开拓新的渠道,如积极参与企事业单位的团购活动,使得团购成了新品打开市场的又一新渠道。

篇7

买一送一:从即日起至2000年10月31日,凡在下列指定商店:

*买小雨伞日 用丝薄卫生巾一包,送小雨伞夜用型卫生巾一包。

*买小雨伞纤巧立体护围卫生巾一包,送小雨伞卫生护垫一包。

*买小雨伞标准装卫生巾一包,送小雨伞试用装。

大 抽 奖:

即日起至2000年12月31日,凡购买小雨伞卫生巾(不限种类),就有机会获得大奖。

一等奖:

5名 价值5000元 的海南5日游(双飞、三星级以上宾馆、包食宿)

二等奖:

10名 价值3000元的额哈尔滨冰灯游(单飞单卧、包两天食宿)

三等奖:

100名 价值500元的安美尔系列产品

案例点评:

产品及品牌因素分析

1、消费者在购买卫生巾,既有理性对产品的认可,也有感性对品牌的喜好,卫生巾产品在市场上以产品概念来塑造并创造利润的时间较长,而这期间最需要企业塑造产品的品牌特征来与其它竞争品牌进行区别,那就需要一方面是对新出现的消费者进行产品认知教育;另一方面是对所有消费者的品牌情感教育。

2、对新消费者------以产品的功能性及特点为主,兼顾品牌理念。因为每年都有一批新的消费者加入,而这些消费者对企业争夺未来市场份额起重要作用。

对老消费者-----进行品牌的情感教育。老消费者中有一批是品牌的忠实消费者,他们可以帮助传达品牌的良好口碑给新消费者,但同时他也有可能去尝试其他品牌的新功能和新效果。

3、该产品的消费行为较理性,但品牌有情感因素,全年基本无淡旺季。只是个别产品因部分人的消费习惯会形成季节上的销量变化。

促销策略解析:

1、为新的消费者推广其新的产品利益。即促销要围绕新产品的独特的特征功能可带给消费者的利益展开,不可在促销方式上以赠品形式增加其他利益来转移新产品特征,这样对新产品不公平。

2、"买一送一"式促销一般是产品利益被接受以后,在末端销售现场与同等竞品争夺同等消费者时使用的活动,但要防止对品牌概念造成影响。

3、如果企业希望把消费者对产品利益的追求转移到对品牌利益的追求上,应做好品牌概念与产品概念的接口。因为卫生巾的消费行为存在理性一面,这是容易被其他品牌从产品点切入的主要原因,所以促销时,不要太多背离产品利益,而单纯追求品牌的塑造,这样会造成虽然推广费用花了不少,却把未来市场给毁灭了的结果。

点评:

篇8

靠工厂50公里的老大,成了A企业头上“紧箍咒”。在生产基地周围,属于A企业高成熟、高垄断、高盈利的“样板市场”。近几年来,不管任何外来品牌对这块风水宝地进行重磅轰炸,都难有建树。

基地“样板市场”的独特优势有其它地方无法复制的“基因”。工厂所在地的民众基础,消费者的本土、家乡情节,成为A企业长期垄断市场的群众基础;当地企业的利税回报、解决职工就业、政府扶持企业,成为A企业拥有稳固的利益基础;渠道密集分销、产品快鲜消费、终端自然专营,成为A企业阻挡竞品的天然壁垒。   “核心利基市场”成为企业的“生命线”。在城区和邻近郊区市场,A企业经过多年的“精耕细作”:建立起庞大的分销商队伍,组建可控的直营物流体系,拥有本土的销售业务和促销人员队伍,对核心终端买断专销,当地主流媒体投入广告资源,对引导消费群体长期公关。正是这些有效够劲的营销招数,不当抵抗住外来对手的侵略,而且让A企业座稳市场老大宝座。

失意于三、四级县域的“外翼市场”。在C地区离工厂50公里外的县级市场,A企业经过几年的运作,却徘徊在40%的占有率上,始终未能占据主导地位,与众多品牌平分秋色。A企业品牌的影响力和渗头率就不足竞品,过于偏重的“渠道扁平和“网络下沉”的策略,让A企业陷入商家势力相对弱小、渠道商相互攻伐、终端拉动无力的困境。A企业产品销售得了依靠天气因素、淡旺季节分化明显、促销政策过度依靠等症状。

外阜市场“游击战”艰苦进行。对于A企业来讲,外区属于策略性市场,公司没有精力经营,产品销售完全依靠商家能力,靠天吃饭的策略让销售游离在参与者的角色。

求索认为,啤酒企业渠道策略无优劣之分,只有合适即好。现在很多企业都在高谈阔论“深度营销”,好像一个先进的营销模式就可以包治百病一样,对于选择什么样的渠道模式,这和企业自己的状况、市场情况和竞争对手的模式等因素影响。这里我要强调的地方:竞品的渠道模式,因为“强与弱、优与劣”是相对的概念。所以,我会看到大家认为很下三烂的销售策略可能能够解决先进营销策略不能够解决的疑难杂症。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必定需要千差万别的营销策略。

(二)消费者促销的旋涡

A啤酒企业一贯擅长“硬促销资源”聚焦,深知“密集分销”让渠道商对价格差损害较大,分销商沦落到搬运工的角色,所有会选择几次有针对性的促销政策,提高商家的积极性,而渠道对企业的政策促销相当欢迎,只要有政策出现,就会在短时间大量囤集产品,长次以往,让渠道患上促销依赖症。在对终端售点的买断专营上,A企业投入数量巨大的赠酒资源,控制终端阵地阻击竞对手的骚扰。这两处费用耗去企业能够承担的大部分资源,留给消费者的微乎其微。

消费者拉动促销力不从心,貌似美好的“瓶盖收集“兑换促销,并没有到达消费者受里,在终端被店方或者服务员给拦截下拉。促销有回到渠道终端上,消费者利益需求给竞品创造契机。在C地区A企业不能够掌控的市场,竞品对消费者大实恩惠,所以不管A企业频繁的渠道促销,却很难撼动竞争对手的市场根基,因为消费者的心有归属。

求索认为,啤酒企业的促销资源投放主要集中在“硬促销资源”和“软促销资源”两个方面,消费者拉动当然都是围绕这个方面进行。我们通常讲地,渠道专营费用、终端专卖费用、店堂包装维护费用等都属于啤酒企业硬投入,这是消费者不能够直接享受到的促销,而像瓶盖中奖、免费品尝、体验消费等属于软促销资源,消费者可以直接得到利益。

我们啤酒企业大多喜欢对渠道和终端促销,依靠“推力”让消费者重复消费产品,而对消费者的拉力使用教少。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加多宝王老吉、娃哈哈C等饮料品牌的消费者拉动策略。比如,加多宝王老吉对我们啤酒企业的餐饮终端经验。王老吉虽然属于饮料,但是是运用啤酒化的餐饮终端操作方式,也可以直白的讲,比啤酒企业运用的好。“强势消费终端的营造”,可以和任何酒水企业媲美;“预防上火”的核心概念始终如一的传播,只要消费者身临其境“怕上火、喝王老吉 ”的消费环境,都很难拒绝;CCTV权威强势的高空轰炸,足以攻破认可的壁垒。中国第一罐、人民大会堂宴会饮用饮料和亚运会高级合作伙伴的身份,足以解决认同感;亿元RMB的善举,长期的助学等公众品牌形象,可以赢得国人的追捧。这个拥有“中国元素”的红色罐装饮料,短短几年时间,红遍大江南北,销售额08年突破100个亿。这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篇9

Abstract:Enterprises experience a recuperation period after product-harm crisis. With the reduction of brand equity and rapid decline in consumer willingness to buy, it is important for firms to take proper marketing strategy to regain market share. The paper focuses on recovery marketing strategies after product-harm crisis, including product strategy, promotion strategy and advertising strategy based on theories of product-related harm crisis at home and abroad.

Key words:product-harm crisis;market recovery;marketing strategy

按照Siomkos的定义,产品伤害危机(Product Harm Crisis)是指偶尔出现并被广泛宣传的关于某个产品有缺陷或是对消费者有危害的事件。目前,产品伤害危机事件越来越多地发生,如光明牛奶的回收奶事件、SK-II的重金属含量超标事件等等,这些产品伤害事件的发生,对消费者和企业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在事件中如何应对危机,然而,事件的影响却是长久而深远的,对于企业来说,危机后仍有漫长的市场恢复道路要面对。

产品伤害危机后企业产品重新进入市场,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重新赢回消费者,恢复市场。由于伤害危机及其后的产品退市等的负面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品牌态度有负面的变化,其购买意愿也迅速下降。因此,重入市场的产品采取一定的促销策略重新赢回消费者是大多数企业的选择。然而,采取何种促销方式、促销效果如何、如何才能达到促销成本低而效果明显,是现实中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经历产品伤害危机的企业,产品伤害本身带来的财务损失巨大,而更严重的是面临市场失败导致更大的损失,不乏企业经历产品伤害危机后倒闭。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恰当的促销方式,对企业而言具有双重意义:一是减少促销成本,节省现有资金,二是尽可能快地赢回顾客,恢复市场,从而带来现金流,维持企业的运转而最终挽救企业。

作为市场经济中发生频率逐渐上升、总体危害巨大、受关注度极高的产品伤害危机,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其形态、后果、管理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究。然而,在现有的产品伤害危机研究中,主要集中危机前企业形象、顾客关系等对于企业经历危机时的作用、企业对危机的及时应对方式、不同人口统计特征消费者对产品伤害的反应等研究。本研究集中于产品伤害危机后重入市场的产品策略、销售促进策略、广告策略对于危机后市场恢复效果的影响,对于企业在考虑资金能力及企业形象的前提下进行市场恢复决策提供依据。

一、文献回顾

(一)产品伤害危机分类、危害

Siomkos&Kurzbard(1994)提出,由于产品危害事件通常涉及到产品的缺陷或产品的安全隐患,它会对人身财产与安全造成伤害,因而自然会更多地受到媒体和社会的关注,传播得更为广泛。Van Heerde ,Kristiaan Helsen认为,产品伤害危机可能会导致对公司的四重危害:(1)基础销量的减少;(2)企业营销手段的效能降低,(3)更易被攻击;(4)对竞争者的攻击力减少。需要有更多的研究来找出这些危害如何通过品牌和产品的因素来缓和。

在产品责任危机的研究中,Smith, Larry对产品责任危机进行了分类:(1)可辩解型(defensible);(2)不可辩解型(indefensible)。同时也指出,律师以及公共关系专家在处理这两种产品责任危机,其应对方式也应该加以区别。

(二)对产品伤害危机的响应内容、响应主体

在现实中,公司对危机事件的反应从坚决不承认到主动承担责任、无条件退货都是存在的,而多数的情况则介于这两个极端的中间。Siomkos和Kurzbard提出了“公司应对方式连续集”的概念,并将公司对产品伤害危机的应对方式进一步细分为四类:(1)坚决否认;(2)强制召回;(3)主动召回;(4)积极承担责任。从坚决否认到积极承担责任的4种应对方式,就是所谓“公司反应连续集” 。王晓玉、吴纪元、晁钢令研究了企业响应和专家响应的作用。方正将危机应对分为企业自身应对和外界应对,研究了行业应对、专家应对、政府应对三种不同的应对主体对消费者感知危险和购买意愿的影响。

(三)危机前企业状态对危机后果的影响

Siomkos的研究表明公司声誉在成功处理危机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Laczniak, DeCarlo, and Ramaswami发现公司声誉与产品失败中的顾客归因有关。Laufer, Coombs and Timothy的研究指出,当产品伤害危机发生在高声誉的公司时,顾客更愿意将危机归因为使用者,而在低声誉的公司则相反。

Kleina & Niraj Dawar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形象对企业度过产品伤害危机的影响。Dean的研究表明,好声誉的公司在应对适当或不适当的情况下都会得到好的尊重,同时指出在声誉、响应和社会责任这三个因素中,社会责任会在相关变量中占极大的比例。

(四)顾客变量对危机后果的调节作用

Dawar &Pillutla研究了顾客危机前期望对产品伤害危机后的品牌资产变化的调节作用。

Laufer研究了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消费者对产品伤害危机中的责备归因的差异。方正的研究表明,与青年顾客相比,产品伤害危机会使老年顾客感知到更多的危险。Taylor提出在对不确定情况更希望避免的国家,消费者对产品伤害危机的反应更强。Jerry and Karen研究了在易受攻击(vulnerable)和不易受攻击的的人群中,对产品伤害危机的的归因和感知危害的影响。

(五)危机后营销策略与市场恢复

Van Heerde ,Kristiaan Helsen指出,最佳的策略是通过小心地建立商业程序,并建立监督机制以完全避免产品伤害危机。次佳方案是当所有事前工作不起作用而产品危机危及到顾客的健康或福利时,选择合适的反应方式。Smith, Thomas, and Quelch认为营销手段可能具有说服顾客重新购买公司产品的作用。

Simokos对产品召回后的产品策略进行了探讨,企业在产品伤害危机中主动召回产品非常重要,然后,另一个问题需要立即解决。公司必须决定是导入一个新的安全的产品来替代失败产品,还是仅仅在召回后放弃旧的产品。

二、框架概念

(一)危机后产品策略

在科特勒对产品的定义中,产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核心层次,指产品的基本功能。益处或服务。第二个层次是实物层次,包括所有与产品直接相关的因素,如商标、包装、质量和特性。第三个层次是扩充层次,包括与产品间接相关或特意附加在产品上的特性或服务一个已经存在的产品,必然包括以上三个层次。

在现实中,当产品伤害危机后,企业在恢复市场时,会从其企业能力、市场情况等方面考虑,主要采用如下产品策略:(1)产品维持:该策略是指不改变产品的三个层次的内容;(2)缺陷改进:该策略是指在改变引起产品伤害危机的相关因素之后,不再进行其它改变的策略;(3)功能增强:该策略是指在原有产品基础上,附加产品或潜在产品的内容,从而增加产品的顾客价值。

(二)危机后市场恢复中的销售促进

销售促进是市场促销组合中五个主要沟通方式中一种,Kolter指出促销活动主要在向消费者提供一个购买的诱因,达到吸引消费者购买的目的。当厂商进行诱因式促销活动,不但可吸引新的试用者及优惠忠诚的顾客,更可以吸引经济转换品牌的消费者。基于促销的最终对象为消费者,本研究将探讨厂商对消费者的销售促进活动。

销售促进的工具很多,可根据销售促进对象、销售促进内容等进行分类。Sawyer and Dickson认为,第一类促销方式是给产品增加价值的,如加量装;第二类促销方式是为消费者减少成本,如打折。如果促销是以产品形式进行(如赠送免费小样),那么消费者不太容易将从中所得的好处与价格联系在一起。所以,这些促销被认为是获得额外价值的;相反,当促销是以金钱形式进行(如打折),消费者们则会很容易把它们和价格联系在一起,这些促销就被看作是为购买减少成本。

Campbell and Diamond按照销售促进诱因是否与产品价格有关,将销售促进分为价格导向与价值导向两种。其中价格导向的促销方法一般有折扣、现金券、退款优惠等,其中折扣最具代表性;而价值导向的促销方法一般有免费样品、赠品、抽奖、有奖竞赛、售点陈列等,其中赠品最具代表性。本研究将销售促进分为价格促销与价值促销两种方式。

(三)危机后市场恢复中的广告

广告是由明确的广告主在付费的基础上, 采用非人际的传播形式,对观念、商品或服务进行介绍、宣传的活动。根据广告目的是品牌商品,或是传播品牌形象的不同,以品牌为中心的广告可以分为品牌产品广告和品牌形象广告两大类型。前者的意义在于推销商品,后者的意义在于推广形象。两类广告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是否提供品牌商品与服务的具体信息,如性能、功用、质保、利益等。两者的联系在于,双方相互支持彼此呼应,者需要借助广告活动,塑造品牌形象,从而使品牌理念转化为社会交往过程中的大众文化现象,和商品交换过程中消费者的心理现实。品牌形象是品牌理念的感性表现,体现着品牌理念的文化与心理定位。以品牌为中心的广告的价值,就在于实现品牌形象的文化心理定位,使广告主的品牌购买建议转化为消费者的品牌购买行动。另外,根据科特勒的分类,非导入期的产品广告主要分为说服性广告和提醒性广告。说服性的广告在与说明产品的功能,让人认识此类产品,知道产品的作用,对顾客的价值。提醒性的广告,此类广告目的是保持顾客的该产品的记忆,其目的在于让现有的消费者相信他们购买这种产品的决定是正确的。

(四)购买意愿

Dodd定义购买意愿为消费者向企业购买产品的可能性,Fishbein认为,购买意愿即消费者愿意采用特定购买行为的机率高低。消费者通常根据内外信息的刺激而对产品进行评估。进一步发现产品内在提示与外在提示会影响消费者的感知风险、感知品质、感知价值及购买意愿,并促使其产生对产品正面或负面的评价。

作为衡量产品伤害危机的后果的结果变量,购买意愿频繁被消费者所使用,如Kleina & Niraj Dawar在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形象时,使用购买意愿作为结果变量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形象对顾客危机归因及行为变化的影响,而购买意愿也用在研究危机中的感知风险、品牌评价等方面。

(五)研究框架

研究框架表达了危机后的市场恢复策略对顾客购买意愿的作用。从现有的研究来看,销售促进、广告、产品策略都对产品伤害危机后的购买意愿有影响,同时,不同的产品策略,其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是不同的,而在不同的产品策略下,不同的促销和广告策略,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也不同。该框架建立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在不同的产品策略下,消费者购买意愿被影响的程度如何;在不同的产品策略下,怎样的消费促进和广告策略,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影响更大。

三、概念关系假设

(一)危机后产品策略与购买意愿关系和假设

根据产品的五层次理论,产品的五层次构成了顾客价值层级,那么,在三种产品策略的情况下,产品维持策略对顾客价值提高不大,而缺陷改进对顾客价值有一定的提高,而功能增强策略对顾客价值提高相对高于其它两种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1.与维持策略相比,缺陷改进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更显著的正向影响。

2.与维持策略相比,功能增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更显著的正向影响。

3.与缺陷改进相比,功能增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更显著的正向影响。

(二)不同危机后产品策略下销售促进与购买意愿的关系和假设

过去关于销售促进作用机制的研究中,学者们已经达成的一个共识是:销售促进是通过影响顾客对所促销产品的价值感知而起作用的。Munger & Grewal比较了三种促销方式(选择免费赠品的权利、打折、现金返还)对消费者的感知质量、价格接受程度、感知价值、购买意向的影响,发现在价格减让幅度相同的情况下,消费者对提供可选择的免费赠品这种促销方式评价最好,打折次之,现金返还这种促销方式的评价最差。

Laroche研究了消费者对两种零售促销方式(一种是优惠券,另一种是买一送一)的反应有何差异,结果发现在优惠券促销时消费者更加倾向于购买贮存备用,他解释这是因为优惠券一般都有到期期限,这会令消费者感到应抓住优惠时机购买,而买一送一促销时消费者往往倾向于等家里的存货用完后再购买。

以上的研究有矛盾之处,而在特定的产品伤害危机后消费者对产品价值存疑的情况下,对消费者的购买需要更要明显的诱因。在产品维持策略下,由于对消费者价值没有提高,价格促销作为更明显的诱因,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应有更显著的影响。

1.在产品维持策略下,与价值促销相比,价格促销对于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更显著的正向影响。

缺陷改进只是对造成产品伤害危机的产品缺陷部分进行了修正,这种修正可能是对产品本身的修正,也可能是对产品生产过程的修正。缺陷改进并没有在产品的五个层次上进行明显的改变,其对顾客价值的提高,也并不明显。

因此,我们认为,在产品缺陷改进的情况下,价格促销仍然优于价值促销。

2.在缺陷改进策略下,与价值促销相比,价格促销对于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更显著的正向影响。

在产品功能增强策略下,产品的顾客价值有了提高,而顾客对该部分的价值提高有一定兴趣,一方面,由于顾客看到企业对产品的积极处理方式而减少因危机而产生的感知风险,另一方面,顾客可能有兴趣对更高的产品价值进行体验,因而,价值促销在购买意愿的影响上会高于价格促销。

3.在产品功能增强策略下,与价格促销相比,价值促销对于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更显著的正向影响。

(三)不同危机后产品策略下广告策略与购买意愿的关系和假设

有研究者认为危机期间被提升的品牌知名度和媒体关注度事实上会导致广告投入的收益比其在常规广告中的投入收益增加。Van Heerde,Kristiaan Helsen的研究表明,广告的作用类似调节的作用。企业自己的广告具有从显著有效到完全没有作用的情况.平均来说,短期广告的对将来的顾客购买的调节作用比长期广告的调节作用小。相关广告的作用从有正面效果到没有效果。

形象广告的作用主要在于建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加消费者的对企业的信心,使消费者相信该企业的产品具有更高的价值,而在危机后产品维持策略的情况下,形象广告有助于消费者化解危机带来的感知风险的增加,因此,形象广告比产品广告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更显著的影响。

说服性广告更多的说明产品的价值,在产品伤害危机后,说服性广告的劝导作用大于提醒性广告。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1.在产品维持策略下,与产品说服性广告相比,形象广告对于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更显著的正向影响。

2.在产品维持策略下,与产品提醒性广告相比,形象广告对于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更显著的正向影响

3.在产品维持策略下,与产品提醒广告相比,产品说服性广告对于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更显著的正向影响。

缺陷改进只是对造成产品伤害危机的产品缺陷部分进行了修正,这种修正可能是对产品本身的修正,也可能是对产品生产过程的修正。缺陷改进并没有在产品的五个层次上进行明显的改变,其对顾客价值的提高,也并不明显。

因此,在缺陷改进策略下,广告对消费者的作用仍然是以增强消费者信心、减少感知风险为主,因此,形象广告优于产品广告,产品广告中的说服性广告又优于提醒性广告。

4.在缺陷改进策略下,与产品劝导广告相比,形象广告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更显著的正向影响。

5.在缺陷改进策略下,与产品提醒广告相比,形象广告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更显著的正向影响。

6.在缺陷改进策略下,与产品提醒广告相比,产品劝导广告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更显著的正向影响。

在产品功能增强策略下,产品的顾客价值有了提高,而顾客对该部分的提高并不了解,因此,此时广告的作用,一方面是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信心,另一方面是以更高的产品价值诱导消费者,由于说服性广告由于能更清楚地传达产品价值提高的内容,因而会更好地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而一般的提醒性广告,却并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相反,形象广告虽然不能对产品价值提高有更明确的传达,但却能减低消费乾的感知风险。因而,在功能增强策略下,说服性广告优于形象广告,而形象广告又优于提醒性广告。

7.在产品功能增强策略下,与形象广告相比,产品劝导广告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更显著的正向影响。

8.在产品功能增强策略下,与产品提醒广告相比,形象广告对消费乾购买意愿有更显著的正向影响。

9.在产品功能增强策略下,与产品提醒广告相比,产品劝导广告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更显著的正向影响。

四、结论与本研究的局限

本文提出了产品伤害危机后市场恢复的产品策略、价格促销策略、广告策略研究框架,探索在产品伤害危机后,不同的产品策略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在不同的产品策略下,不同的销售促进策略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在不同的产品策略下,不同的广告策略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在产品伤害危机后,企业会采用产品维持、缺陷改进和功能增强三种产品策略重新进入市场,这三种策略,产品维持对产品价值的提升没有作用,缺陷改进对产品价值的提升有一定作用,而功能增强是三者中最能提高产品价值的策略。由于产品伤害危机的发生,顾客对购买产品的感知风险增加,从顾客让渡价值的角度来看,顾客的心理成本增加,从而顾客让渡价值减少,此时,采用能提高产品价值的策略,能较好地增加顾客价值,从而增加顾客的购买意愿。然而,即使能提升产品价值的策略似乎是危机后企业的最佳产品策略,但由于种种原因,如企业基于成本的考虑,或者基于保护整个产品线的考虑,并不一定会采用功能增强的策略。现实中,这三种策略都是危机后企业经常采用的。同时,企业常会采用销售促进、广告促销等促销方式,以取得市场恢复的有效性。因此,研究在不同产品策略下的销售促进、广告促销的效果,也是十分必要的。

基于以往的研究,价格促销和价值促销这两种销售促进方式,在不同的情形下,其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作用效果比较是不一致的。在产品伤害危机后,由于消费者需要更明显的诱因,因此,价格促销作为更明显的诱因,在产品维持和缺陷改进策略下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应有更显著的影响。而在功能增强策略下,由于顾客能较明确地感知产品价值的提高,而价值促销能更好是吸引顾客进行尝试的兴趣,因此,价值促销对顾客购买意愿的影响高于价格促销。

形象广告、劝导广告、提醒广告,三者的作用不同,在产品伤害危机情况下,吸引消费者总体来说需要减少对产品的感知风险,因此,在产品维持策略下和缺陷改进策略下,形象广告的作用优于劝导广告,而劝导广告又优于提醒广告。在功能增强策略下,由于说服性广告由于能更清楚地传达产品价值提高的内容,因而会更好地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形象广告虽然不能对产品价值提高有更明确的传达,但却能减低消费者的感知风险。因而,在功能增强策略下,说服性广告优于形象广告,而形象广告又优于提醒性广告。

本研究的假设应在将来的实证中进行验证。只有在对市场恢复策略对顾客购买意愿的影响进行充分测试之后才能就恢复策略的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希望能在本文的基础上,立即投入到实证研究的过程中,才能解决本文所提出的问题。另外,本研究并没有考虑两个问题,一个是产品目标消费者的统计学特征对市场恢复策略作用的影响,另一个是市场恢复策略对消费者持续的购买意愿的影响。这是在将来的研究中应进一步考虑的。

参考文献

[1] Harald J. van Heerde, Kristiaan Helsen and Marnik G. Dekimpel. The Impact of a Product-Harm Crisis on Marketing Effectiveness. Marketing Science, 2007,26(2):230-245.

[2] Smith, Larry. Media Strategies in Product Liability Crises. Of Counsel,2003,22(9): 6-11.

[3] 方正.产品伤害危机的概念、分类与应对方式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4(1):63-65.

[4] Laczniak, T.E. DeCarlo and S.N. Ramaswami.Consumers′ response to negative word-of-mouth communication: An attribution theor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2001,11(1):57-73.

[5] 方正.论不同消费群体对产品伤害危机的感知危险差异[J].社会科学家,2006,5 (1):159-162.

篇10

在“以产品促销”的经营理念思想指导下,不顾消费者消费和消费习惯的变化,盲目扩大生产,注重量的积累,产品积压,商品相对剩余的买方市场是这一时期商品生产的基本特征。

1.2只注重价格,不重视分销渠道的开发和创新通过实践证明,企业与企业之间或者商家与商家之间一味地大打价格战,对某一企业或者说对某一行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企业要想开拓新的市场、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就必须进行产品销售渠道的创新。

1.3过分强调品牌重要性,缺乏产品创新

第一,企业不经过认真分析产品类型,盲目地加强产品品牌的推广,不能够把握品牌的建立,最主要的是产品功能这一关键环节。第二,企业不会考虑需求潜量的分析,可能某一产品的市场需求潜量很少,但是企业却后知后觉。第三,很少去过问相关产品条件。

2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营销策略的影响

知识经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比如,现在的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比重不断攀升,人们的消费心理与需求与以往大不相同等。这些可以表现在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只图实惠、用处多等问题上,他们更讲究消费的档次、品位等因素的考虑,有的还会要求是否能给人以情感的想象和寄托等。这就标志着已经步入了一种感性消费时代。

2.1对促销手段的影响

自从因特网的开通以来,许多国际著名的公司都在网络上对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产品进行了品牌的注册和商标的保护。有的企业和公司通过企业的主页宣传与介绍自己的产品,可见运用网上媒体的促销办法越来越被人们所看重。这些企业以借助有效快捷的高科技手段宣传本企业的形象和促销产品的方式,将成为更多企业的主流促销媒体。

2.2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

可以说消费者是产品和服务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它不同于简单的物质消费,可以说他属于精神消费的范畴。经过消费者的变化和消费方式的增多:第一,消费者需求趋于个性化;第二,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可以归纳为从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向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转变,即从简单的物质需求向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转变;第三,消费者面临更多的产品选择。

2.3对产品生产的影响

第一,当今的知识经济使现代产品的外延与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二,当今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以及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使产品的设计、开发和使用的周期日益缩短。所以,有必要要求企业快速开发新产品,并迅速将新产品投入市场,以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2.4对企业营销管理的影响

现在高新技术的发展对原来传统的营销管理模式起到了深化的变革作用,即受地理位置和时间的约束,实行松散型的管理,不能不是巨大的挑战。这些影响主要有:(1)对营销方式的影响;(2)对营销组织的影响;(3)对营销人员的影响;(4)对营销观念的影响。首先,变满足顾客需求为诱导和创造顾客需要。其次,企业将从狭隘的国内营销观念转向全球营销观念。最后,突出知识在企业营销上的主导地位。

3企业营销理念的创新研究

3.1企业营销观念的改变

营销观念的改变是现在企业营销创新的核心和前提。第一,由国内营销观念转向全球营销观念。第二,由规模营销观念转向个性化营销观念。第三,从交易营销观念转向客户关系营销观念。第四,从单向营销观念转向互动式营销观念。第五,树立高度重视科技、信息和智力的知识营销观念。第六,树立竞争优势理念。

3.2营销策略的创新

第一,实施品牌营销策略。第二,实施服务营销的策略。第三,实施持续营销的策略。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今天,生态环境也随之恶化。第四,实施形象营销的策略。第五,实施网络营销的策略。

3.3产品策略的创新

对于企业产品整体概念中的服务观念,企业应该自始自终地加强服务建设和管理建设,并且将企业的服务渗透到企业的质量管理、技术创新、企业营销的全过程。企业的发展要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丰富和发展产品概念中的附加产品和潜在产品,以此来使消费者获得对于产品的认可、满意或超满意。产品策略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产品的价格要围绕顾客的需求总价值来确定;第二,企业对于产品的价格决策要有灵活性;第三,价质比趋于降低。

3.4企业必须实现营销策略的创新

第一,实施名牌营销策略。第二,实施服务营销策略。首先,实施CS战略,即顾客满意战略。其次,树立超值服务理念,实施服务营销战略。第三,实施持续营销策略。第四,实施形象营销策略。第五,实施网络营销策略。

篇11

正文:

伯内斯曾经说过:“工商企业要投其所好。”意思就是工商企业要根据众多人的需求来生产产品,但是索尼公司反对这个观点,它认为营销策略并不是先调查消费者喜欢什么商品,然后投其所好,而是以新产品去引导他们进行消费。因为消费者不可能从技术方面考虑一种产品的可行性,而所以公司却可以做到这一点。所以索尼公司并不是在调查市场上投入太多的精力,而是把力量更加的集中在探索新产品以及用途上,通过与消费者的直接交流,教会他们使用这些新产品,从而达到开拓市场的目的。

现代企业的国际营销活动的基本任务是向国际市场提供合适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在充满竞争的国际市场上,企业就要有一种创新精神,开拓国际市场,对市场需求、竞争、全球资源做出快速的反应。

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何生产出能够满足国外消费者需求和欲望的产品,就要是产品对消费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能够使消费者乐意购买,说白了就是要提高出口产品的适应性,适应国外的需求环境,适应消费的消费心理。

一、国际产品的概念

消费者需求的不断的拓展和变化使得产品的内涵不断的扩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不能单单的只是研究单个的产品,而是将产品的概念扩展到整体当中。

关于产品的整体的概念,以菲利普·科特勒为代表的北美学者提出的五层次产品整体概念,他认为产品的整体概念包括核心产品、形式产品、期望产品、延伸产品和潜在产品等五个层次方面的内容。

核心产品是指向消费者提供的基本效用或者利益,是产品整体概念最基本的的内容,也就是最基本的效用,并且从中获得一定的利益,因此企业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首先应该考虑能为消费者提供哪些效用或者利益上。

形式产品就是指产品的本体,是核心产品借以实现的各种具体产品形式,是向市场提供的产品实体的外观等,企业进行产品的设计时,应着眼于消费者所追求的核心利益,同事还要重视如何以独特的形式将这种利益呈现给消费者。

期望产品就是指消费者购买产品时,期望得到的与产品密切相关的一整套的属性和利益。也就说消费者在获得产品的同时,也要获得一定与之相关的服务。

延伸产品是指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时候,所附加的各种服务附加和利益的综合,他包括产品的说明书、安装、维修和技术培训。

潜在产品就是指现有产品最终可能实现的全部附加部分和新转换的部分,,产品可能存在的演变趋势和前景。

二、产品标准化与差异化策略

产品的在国际市场上进行销售需要一定的策略,因为国外市场不同于国内市场,很可能存在着不同于国内市场的情况,所以应该主动采取产品的不同策略,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产品的标准化和差异化策略。

产品标准化指企业向全世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市场都提供相同的产品。实施产品标准化策略的前提是市场全球化。

产品标准化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产品标准化策略可使企业实行规模经济,大幅度降低产品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成本而提高利润;有利于树立产品在世界上的统一形象,强化企业的声誉,有助于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识别,从而使企业产品在全球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可使企业对全球营销进行有效的控制。

选择产品标准化策略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条件:

产品的需求特点。产品针对的消费者的群体是什么样的,需求弹性还是需求韧性,这就影响这产品的需求特点,为了满足不同人的需求,制定不同的策略,因而才使得产品有了进一步的盈利水平。

产品的生产特点。有的产品生产难度很大而有的产品生产难度很小。具有复杂工艺的产品生产周期较长,定价也就相对较高,可以采取差异化的策略;而简单的产品可以大规模的生产,因而采取相对标准化的策略才能更好的打开国际市场,占领市场,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

竞争条件。在竞争激烈的国家当中,也就是公平竞争的国家中,可以采用标准化的策略与其他企业进行竞争。而在垄断势力占据主要势力的国家中,更应该采用差异化的策略,利用产品独特的形式来吸引更多的潜在的消费者。

实施标准化产品策略必须做成本——收入分析。产品的成本——收入分析更能直观的表现出产品的经济状况,更能有效的遇见采用何种策略的结果,有助企业更好的决策。

产品差异化策略指企业向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提供不同的产品,以适应不同国家或地区市场的特殊需求。

产品差异化策略也是一把双刃剑,要鉴别各个目标市场国家消费者的需求特征;要针对不同的国际市场开发设计不同的产品;企业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种类增加,其生产成本及营销费用将高于标准化产品,企业的管理难度也将加大。

但是,选择产品差异化策略应是从事国际营销企业的主要产品策略。然而在营销实践中,企业往往将产品差异化和产品标准化策略综合运用。

三、国际市场新产品开发

国际市场营销意义上的新产品是一个广义的新产品概念,它具体可以包括新发明产品,改进的产品,改型的产品和新的品牌等等。当一个新产品被开发出来后,经过一系列的研發和实验,验证了产品的可行性,就可以对新产品进行采用,新产品的采用过程是潜在消费者如何认识、试用和采用或拒绝新产品的过程。不同的潜在消费者对新产品的采用过程所花费的时间长短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根据不同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方案,也就是说新产品的开发不能过于激进也不能过于保守,要循序渐进,实现新产品的被有效采用的过程。

当产品被推广到国际商场上时候,需要进行有效的促销和推广策略,新产品的推广,影响新产品推广速度快慢的主要因素是国际目标市场消费者和新产品的特征,新产品特征主要有相对优势、相容性、复杂性、可试性、可传播性。只有把握了这些有效的理论,才能进行有效的新产品的开发。

四、国际市场产品生命周期

国际市场产品生命周期是指各国在科技进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同一产品在各国的开发生产、销售和消费上的时间差异。

国际市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企业国际营销的重要意义;利用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所处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不断调整市场结构;利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加速出口产品的更新换代;发展中国家可利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促使本国产品结构不断提高。

五、产品的组合营销策略

由于工业品及其生产过程的特点决定着工业品与消费品营销之间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工业需求固有的、巨大的、周期性的波动,产品的策略也不能仅仅使用其中一种,而是要把产品的策略相组合起来。

(一)国际市场产品定价策略

产品采用国际市场定价策略的时候,首先要确定的就是产品的定价目标。定价目标是指企业希望通过价格手段的运用而达到相应的营销结果。企业的定价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种:持续经营目标;当期利润最大化目标;市场占有率最大化目标;产品质量最优化目标。

产品的最低价格取决于该产品的成本费用,而最高价格则取决于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要使制定的价格政策能实现企业定价目标,企业需要深人研究目标市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及收入分布情况。东道国政府可以从很多方面影响企业的定价政策,即使东道国政府的干预很小,企业仍面临着如何对付国际价格协定的问题。本国政府对出口产品实行价格补贴,可以降低出口产品价格,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

因而,为了应对国际市场上的经营变化,可以采取两种定价策略:撇脂定价策略和渗透定价策略。

撇脂定价策略指把产品的价格定得很高,远远高于成本,以求短期内攫取最大利润,尽早收回投资。渗透定价策略指企业把新产品投入国际市场时价格定得相对较低,以吸引大量顾客及迅速打开市场,并通过接近成本的定价,吓退其他打算进入该领域的竞争者。

除此之外,在国际贸易中也存在价格转移的现象:产品在公司内以内部价格成交。

跨国公司转移价格问题其好处在于:将产品调拨到处于高关税国家的所属单位时,尽量压低转账价格,以减小征税基础,从而减轻关税负担;将产品调拨到处于高所得税的国家的所属单位时,尽量提高转账价格,从而可以少交所得税,并将利润转移至低所得税国家;有利于跨国公司将股利汇回本国。公司内部调拨产品的有四种定价方法:以当地制造成本加上标准加成出售;以公司内效率最高的生产单位的制造成本加上标准加成出售;以协调价格出售;以市价出售。

购买者对于不同价值的产品价格变动的反应有所不同。购买者对产品的价格变动虽产生直接的反应,但他们通常更关心取得、使用和维护产品的总费用,所以价格因素对消费者的需求有很大的影响。

(二)产品国际市场的分销策略

企业把自己的产品或服务通过某种途径或方式转移到国际市场消费者手中的过程及因素构成国际分销系统。其中转移的途径或方式被称为国际分销渠道。出口企业管理分销渠道主要有两个目标:一是将产品有效地从生产国转移到产品销售国市场;二是参加销售国的市场竞争,实现产品的销售和获取利润。

随着互联网应用在全球的发展,互联网日益成为跨国公司及中小企业的重要分销手段,也是企业与消费者寻找产品的一个渠道。服务非常适合通过互联网进行国际销售。通过互联网的B2B可以从降低采购成本;使企业更好地进行供应链管理;使企业更严格地控制库存。

国际分销渠道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制定国际分销目标。国际分销目标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也可能随着营销过程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而予以适时调整。在制定分销目标时,还要考虑目标市场顾客对分销服务的要求。顾客的分销服务可分为五大类,即批量规模、市场分散程度、等候时间、产品多样性和服务支持等。

随着市场环境、分销渠道和企业内部条件的变化,必须对分销渠道进行适时调整。如果中间商不能履行职责或者市场状况改变,企业应采取其他分销形式,因此就应中止与某些分销商的协议。国际物流的本质是整合实体商品运输的各个阶段,将货物从供应商运输到制造商或客户在传统营销方式下,很难将这一过程的参与各方整合在一起,故企业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互联网的产生使得参与各方通过某一结点进行实时联络成为可能。

企业在国际分销中可利用的中间商有许多类型,在国际分销渠道策略的选择中,有长渠道与短渠道、宽渠道与窄渠道之分。国际分销渠道管理,包括制定渠道目标和选择、激励、评价、控制渠道成员,以及渠道的改进等。

合理的利用各种渠道,有助于企业实现有效的利润。

(三)产品的国际促销策略

现代国际市场营销要求企业不仅要开发适合国际市场消费者需求的优良产品,制定适当的价格,以适宜的分销渠道提给顾客,还要通过传媒等手段让消费者及充分的了解本企业和产品的情况,从而对企业产品产生购买动机和购买行为,这种营销活动就是国际市场促销活动。

促销工作的核心是沟通信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达成交易的基本条件是信息沟通。若企业未将自己生产或经营的产品和劳务等有关信息传递给消费者,那么消费者对此则以无所知,自然谈不上认购。

促销的目的是引发、刺激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消费者购买欲望与外界的刺激、诱导密不可分,通过各种方式把产品或劳务等有关信息传给消费者,以激发其购买购买欲望。使其产生购买行为。在竞争剧烈的情况下,同类商品很多,并且,有些商品产别微小,消费者往往不易分辨。生产者能够突出产品特点的信息,能激发消费者的需求欲望,变潜在需求为现实需求。

促销策略从总的指导思想上可以分为推式策略和拉式策略两大类。推式策略是企业运用人员推销的方式,把产品推向市场,即从生产企业推向中间商,再由中间商推给消费者。故也称人员推销策略。推式策略一般适合于单位价值较高的产品,性能复杂、需要做示范的产品,根据用户需求特点设计的产品,流通环节较少、渠道较短的产品,市场比较集中的产品等。拉式策略也称非人员推销策略,是指企业运用非人员推销的方式把顾客拉过来,使其对企业的产品产生需求,以扩大销售。对单位价值较低的日常用品,流通环节较多、流通渠道较长的产品,市场范围较广、市场需求较大的产品,常用拉式策略。

促销的目标对促销组合的选择具有重要作用。迅速增加销售量(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与树立或强化企业形象(为赢得有效的竞争地位奠定有利基础)是两种不同的促销目标。前者强调近期效益,属于短期目标,促销组合往往更多地选择使用广告和营业推广;后者则较注重长期效益,需要制定一个较长远的促销方案,建立广泛的公共关系和强有力的广告宣传显得相当重要,但后者的广告宣传从手段到内容与前者都会有很大差别。

从事产业用品营销的企业分配促销预算的次序,则首先是人员推销,其次是营业推广,然后是广告,最后是公共关系。总之,广告比较适用于价格较低、技术性弱、买主多而分散的消费品,面對消费者市场;人员推销比较适用于价格较昂贵、技术性强、买主少而集中的产业用品,面对产业市场和中间商市场;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是相对次要的促销方式,在对两类产品的适用性方面差异不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