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初中数学网络教学

初中数学网络教学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3-13 16:15:3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初中数学网络教学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初中数学网络教学

篇1

中图分类号:G632 文I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099-01

网络教学,就是在网络环境下,以丰富的网络资源为中心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丰富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

一、网络技术与数学整合是时代的需要

1、网络技术是改进课堂教学设计的切入点

在中国,现实的教育现状是:教育比较落后,发展很不均衡,需要接受教育的人口特别多。这种情况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形式主要是面向学校班级的课堂教学,虽然素质教育是开放的(学校、社会、家庭的范畴),但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所强调的素质教育也必须在这一基础上实施。这给课堂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每个学校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信息化是时代的需要一套办法,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网络技术是改进课堂教学设计的切入点。

2、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的特点为素质教育提供实施环境

看看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的特点:信息资源是开放的;传播媒介多向交流;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知识是跨越时空的。这一特点决定了网络环下教学过程是:开放性;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应合了人本主义和素质教育的倡导,这也说明,一旦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组织起来,必然带有松散性、不确定性、难控制性,在不脱离学校模式、班级模式的课堂形式下,这种研究性教学,的确是一种新的尝试,在我校校园网这一智能教学环境下,我做了课堂教学实践。

二、网络环境下数学研究性学习过程

网络教学的前期准备。根据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与不确定性的特点,并结合数学学科教学的严谨性及结果唯一性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利用网络教学和数学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有一定困难,但是网络环境的资源非常丰富,有大量的文字、图片及音像资料,提供了大量生活中的几何模型,与课本上提供的几何模型相比要生动的多、丰富的多,如果把这些网络资源应用到数学几何教学中来将会产生非常好的效果。根据初一几何的特点,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平行线性质及判定的综合应用的研究性学习比较适合。

三、在数学实验与活动中的超值定位

数学这门科学,需要观察,还需要实验.数学实验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技术,在网络环境下通过观察、实验来获得感性认识,从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数学教学更加开放和具有活力,增强数学教学的时代感.而“几何画板”和“z+z智能教育平台”又为学生的实验提供了实践的平台.

如:取甲、乙两枚硬币,其中大币半径是小币半径的5倍,现将大币固定.

(1)如图9:若让小币沿大币外面贴着大币边缘滚动一周,那么小币自身旋转了几圈?

(2)如图10:若小币在大币内部贴着大币边缘无滑动地滚动一周,那么小币自身旋转了几圈?

(3)如图11:一个正abc的边长与和它的一边相切的圆的周长相等,当这个圆沿着正abc的三边无滑动地滚动一周,问该圆转了几圈?

首先让学生利用可替代的实物进行演示,再根据教学的内容深化与延伸,让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实验.当学生把两个圆(内切圆和外切圆)动起来时,使学生感受到真实的情景,学生就比较容易寻找问题的答案.随着问题的深化,实物无法替代时,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实验,让学生从动态图形中理解高度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而且还能从中体验到数学的美感. 这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的形象化的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相比,不论是教学的质量还是效率都有显著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我设计、动手实验的数学实践活动,改变了传统的数学学习方式,这充分体现了新型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在实验中拓展了思维、交流了经验、体验了“做数学”的无限乐趣.

篇2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2-00-02

新课改实施以来,初中数学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开放式教学在中学课堂里得到推广和普及,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大增加,实际的课堂效果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课堂形式相对呆板,教师讲解不够生动,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是教师的讲解,很少自己查找资料、思考问题等,这些问题都制约着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面对这些问题,初中数学教师要进一步寻求突破,尝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初中数学有效教学。

1 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意义

1.1 将网络平台引入到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学、课后练的学习方式,在此背景下,课堂形式显得比较呆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够有效地被激发,借助网络平台,运用Flas、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能够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能够进一步丰富数学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将网络平台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够拓展学生学习的途径

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教师的讲授,学生很少对教师传授的内容提出质疑,这也使得学生在独立研究、交流协作方面相对欠缺。在遇到问题时,学生的第一反应是向教师求助,自己不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相关资料的查找。把网络平台运用到教学中,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地搜集相关的资料,去思考、去寻找答案,可以拓展学生学习的途径,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3 将网络平台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由于受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限制,教师不能在课堂上对相关的知识点过多地展开。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可以在课下收集整理相关的资料,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知识范围。例如,教学从数据谈节水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网上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学习Excel表格,用Excel表格绘制数据图,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敏感和眼光去观察生活,分析事物的能力。

2 借助网络平台,开展教学工作的原则

2.1 网络平台的教学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网络的运用,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锻炼他们的独立思维能力。因此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教学,一定要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题,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学会用网络平台去解决,去查找。锻炼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网络平台的作用要强调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是人们探求未知世界的动力,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探究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关键,因为在数学里,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学生去解决、去发现,这是数学的魅力所在。运用网络教学,要引导学生思考,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分析、解决、探求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思维和行为方式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目前在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时,学生并不能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网络平台的应用,可以给学生一个极大的工具,让他们自主自立地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3 网络平台资源要强调对综合知识的学习

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科的划分比较细,学生受学科的限制和约束,思维不能得到充分地拓展。运用网络教学平台,要将数学教学和其他学科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多种知识的学习。例如,在学习抛物线时候,教师可以结合牛顿力学,通过Flas,生动的展现砸到牛顿头上的苹果所形成的抛物线,把数学知识和力学知识融合起来,方便学生学习,也进一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2.4 网络平台构建必须要坚持师生互动

现代信息的发展是为了让人更快更好地学习,运用网络平台,可以加强师生的互动,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E-mail的方式或者是网上信箱的方式及时和教师形成互动,教师在课下能够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和帮助,借助网络信息和网络技术,能够使课堂摆脱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方便教师和学生随时随地进行交流。

3 运用网络平台,开展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具体举措

3.1 把多媒体引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想将学习变成轻松愉悦的事情,兴趣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通过多媒体教学改变传统数学课堂较为枯燥的局面,能够让课堂教学更加活泼。通过网络和计算机平台的运用,能够使学生置身于一个变化多姿、精彩纷呈的数学世界。例如,“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这一节内容,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可以形象地展示出点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关系,这要比单纯的语言描绘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网络平台使初中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有趣,也能进一步激发初中学生探求数学奥秘的兴趣和欲望。学生不再是传统的被动式的学习,而是主动学习,学习的心态转变了,学习的动力也就更强,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也将进一步提高。

3.2 充分利用网络搜索功能,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其发挥主观能动性,探求未知世界的能力上。运用网络平台教学,一是可以把问题抛给学生,引发学生去寻找答案、去思考。例如,在数学工程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寻找一些真实的工程数据,进而去判断工程的时间和效率。二是网络教学可以使教师脱下权威的“帽子”,教师讲的所有东西,学生都可以去网上求证,可以培养学生质疑权威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3 开通课外交流平台,实现数学教学的全方位学习

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从本质上说,数学学习应该是全方位的,在生活之中也会发现很多数学智慧。通过开通网络平台,学生和教师可以在网上自由交流,学生可以通过在线或者留言的方式将遇到的数学困惑传达给教师,不仅方便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也能够进一步密切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同时,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数学问题,也能够和学生、教师共同探讨,网络平台能够进一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实现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的良好互动。

综上所述,将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构建现代课堂的呼唤。网络教学平台是对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一种尝试和创新,我们要坚持将多媒体、网络搜索功能以及课外交流平台结合起来,并采取其他多种方式,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在教学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促使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进步,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张海青.网络环境下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篇3

利用多媒体电脑向学生展示科技发展史尤其是数学发展史,让学生意识到重要的问题历来都是推动数学科学前进最重要的力量。“疑问是发现之母”,创新来源于“问题的提出”,“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数学发展的源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赫尔姆斯),“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布鲁巴克)。让学生体会到:一个善于提出问题并表现出非凡的“提问”才华的人,其发展前景将是非常乐观的。

二、创设“提出问题”的情景

要使学生能够提出有价值的“好问题”,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会观察、分析、揭示和概括。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利用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实验室中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创设多种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分地交流,民主地、和谐的、理智地参与教学过程,这正是师生相互作用的最佳形式,因而也是发挥教学整体效益的可靠保证。

三、指导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

1、课题质疑法。数学学习目标犹如指南针,为后面的学习指明方向,可从知识的产生、运用,以及知识的前后联系上去质疑。

2、因果质疑法。任何事物的原因与结果之间都有必然的联系,即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可以从“结论”入手提出问题,也可以从“条件”入手进行质疑。

3、联想质疑法。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在某些方面(如特征、属性、关系等)相同或相似之处,产生联想,并由此入手提出问题:这些对象在其他方面是否也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为什么?

4、方法质疑法。当学生做完数学题时,引导学生对解答方法进行质疑:“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这种方法能解决哪些类型习题”等。

5、比较质疑法。高中数学课程中有很多仅一字之差而又联系的概念,这些概念的掌握有一定难度,并且很容易混淆。可引导学生边比较变质疑。

6、批判质疑法。进行批判性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而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思维更具挑战性。它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等定势,打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和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理解与思维的发展。在获取初步探索的结果上,要培养学生对已明白的事物继续探究的习惯,永不满足,进行探究性质疑,这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

四、指导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方式

1、学生自我设问。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学生会由此对同一种问题形成不同理解和看法,各人的接受能力也不相同。在数学实验室中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并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独立地提出问题。

篇4

1.网络的即时性、交互性和远程性

在传统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学有固定的场所,固定的时间限制,固定的教学内容,而网络技术下的高中美术教学,就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让学生就算是在家里也能进行美术学习,将传统美术课堂在授课时间和空间上加以拓展,增强了教学的灵活性,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另一方面,它突破了教师知识的局限性和教学内容的古板性,让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接触到更多、更大、更广阔的美术知识和天地。多媒体传递的文本、声音、图像、视频等等这些形象生动、声文并茂的教学信息和教学情境,不仅能够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高中美术教学效率。

2.网络所建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境

一方面,网络信息资源存储量大,更新快,便于学生了解和查询相关的美术资料。这一点上,教师就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的从网络上查找相关资料,将课堂知识和网络资源相整合,这样,不仅能够弥补课堂教学资源的不足,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还能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和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以《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绘画作品欣赏的教学为例,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了解画家列宾的生平经历,作品以及课本上没有介绍到的代表作等,让学生突破课堂上时间、空间、资源的限制,享受更多的艺术熏陶,使美术教学更加有效率,更加有滋味,更加有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另一方面,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将教学资源重组,课件设计得更具灵活性和开放性,使课堂多元化,更科学,更灵活,更人性化。

二、网络技术对高中美术教学模式的影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艺术也不再局限于戏院、剧场、美术馆等等场所,而是广泛地存在于电视、电脑、网络、媒体中,这也成为我们现代人生活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下,网络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地成为当今社会的潮流。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的家庭生活水平逐渐地提高,电脑已普遍存在于大部分的家庭中,学生接触电脑方便、快捷,已经成为了高中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这也为远程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利用网络进行高中美术教学势在必行。

篇5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6)04-0101-01

新课标建议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积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多媒体教学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所以教师应当以化学学科的特征为依据,科学组合各种教学媒体,利用网络技术改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合理应用网络技术展开教学,能够促使学生深入理解与记忆化学知识、原理、概念等,养成探究、合作、自主的学习品质,提高学习效益。

一、运用网络技术增大课堂容量,突破教学难点

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化学的内容有趣、生动、丰富,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总结的经验,密切联系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几乎存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化学与生活是无法分割的。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常见事例。比如,讲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时,教师可以将橡胶老化、动物尸体分解、蜡烛燃烧、节日燃放烟火等图片展示给学生,不仅能节约课堂时间,而且还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示相关现象,促进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又如,教师在课堂上演示钢铁生锈的实验会花费很长的时间,若提前从网络上下载实验视频,并在课堂上播放,就能在几分钟内展示出实验过程,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良好改进,使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运用网络技术攻克教学难点。化学学科比较基础,主要是对物质的变化规律、性质、制法、用途、结构和组成等进行研究,其中物质结构和组成是研究变化规律与性质的基础,而后者的基础则是对离子、原子、分子等微观世界的探究。然而微观世界不同于我们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通过传统方法指导学生开展想象,会显得比较抽象,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此时就可以用网络技术辅助教学。比如,在水通电分解的实验中,学生开始难以理解通电后为什么会产生氧气与氢气,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动画,同时放大处理微观结构,将物质微粒的结合过程形象表现出来,形象化抽象的内容。

二、运用网络技术激发学习兴趣,构建知识体系

兴趣是人们发明创造的一个重要原因。初中阶段,学生通常有较强的好奇心,憧憬对大自然进行探索,具有强烈和广泛的兴趣。教学中最重要和常用的教学手段就是实验,因为时间、资金等的限制,一些实验无法充分发挥教学功能,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网络技术能够弥补实验条件的不足,将化学实验操作性、探索性、直观性、科学性的特点体现出来,使实验功能增强。采用网络与计算机可以制作一些动画,模拟、放大化处理物质的微观结构,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微粒之间的关系与组合方式。比如,原子是微观结构,我们无法通过视觉或触觉去观察或感受,但是通过网络的模拟其就能以球状模型状态呈现出来,不仅可以运动,而且有形有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思维。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指导学生预习化学。比如,学生可以在假期对整本教材进行预习,利用网络平台下载相关试题,与自己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筛选适合的试题进行自我测验,或者观察名师授课的视频。教师利用网络技术可以随时随地和学生沟通,并且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心得,将研究成果在BBS上,有效传播自己的信息与观点等。

篇6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可以丰富数学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更加有效地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下面就此内容在我教学中的研究情况作一探讨。

一、体会一

运用信息网络技术辅助教学确实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帮助,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但是不能完全的依赖信息网络技术,要合理的利用。如有的教师把数学概念、性质、例题、过程等一概做在课件里,上课没有板书或很少板书,教学容量是大了,学生却只顾观看,根本无暇理解和思考,教学成了“单边”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没有体现;又如在课件中莫名其妙地来一段音乐,就会适得其反,这不仅不能增强教学效果,反而干扰学生的思考,干扰了课堂教学,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数学教学与信息网络技术整合要走的路还很长,需要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共同努力。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及课程整合的深入,信息网络技术会给我们的数学教学插上翅膀,使之更加扎实、有效。以数字化、多媒体、智能化、网络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正在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以成为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发展的趋势是不言而喻的。当前,以计算机技术为主体的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世界,也深刻地冲击和改变了整个数学世界。信息网络技术使当今数学变得更加现实,使数学模型思想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信息网络技术的支持下,数学家把头脑中的“数学实验”变成现实,对精深的数学概念、过程进行模拟。一道很难的计算题、一个很难想象的函数图象、一道复杂的方程,甚至是一个我们很难作出的几何图形等,只要给出起算法,就能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得到完美的解决。由此可见,信息网络技术使得数学思想容易表达了,数学方法容易实现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更加紧密了。

篇7

网络化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开辟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新途径,同时也丰富了教学课堂的多样性,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网络背景下的教学策略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来说,不仅是一个突破,同时也是一种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有待于更新,以便实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有效性。

一、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学习氛围

学生在初中阶段,心理和生理上都会发生一些明显的变化。一方面是初中教学模式与小学的教学模式相比大不相同。初中是由小学的手把手教学逐渐变为更多的自主学习,这样学生的压力油然而生,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相当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根据教学的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在必要时还要扩充课外知识。这种方法不仅将教材的用途发挥到最大化,还将课本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加强有效管理,追求共同进步

1、熟悉学生情况,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要了解全班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了解程度、是否有基础以及兴趣等问题,这些问题有利于教师课程大纲的准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教授不同的知识。比如一些男孩子,不要只看他们调皮的一面,他们除了对电脑游戏沉迷,对计算机技术还是很有兴趣的。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教授一些例如PPt自定义动画技术、动态网页技术等来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与学生团结起来,会让师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这样学生会更容易接受教师,教师也可以从知识的传授者变身为学生学习的协助者,获得学生更多的信赖与支持。

2、运用多种学习方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使课堂有秩序而不失活泼,需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时,可以适时的运用演示、讲授的方法;组织小组学习,让学生与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良性竞争。如今的教学理念,如果仍然是教师单方面的讲授课程,已经无法满足教育的需要了,所以运用分组的方式来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与竞争无疑是一个好办法。它巧妙地利用了青少年好胜的特点,更将那些不太爱学习的学生也带入到学习的大军中。

三、适时利用网络系统,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索性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仅是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计算机的实际操作。在网络化的背景下,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设置思考题,然后通过网络发送到学生的计算机里,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加强了学生探索能力的提高。教师还可以提供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网站,这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很多学生痴迷于网络游戏的现象。针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课堂练习,在无形中增加大学生的自主探索性。

四、适时采用网络设备,实现教学内容的生动性

在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将所要讲述的知识通过网络技术播放在屏幕上,还可以借助控制机随时更换屏幕上的课件,可见,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清晰地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新鲜感,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积极性。与教材上的文字相比,屏幕上的课件更具有生动性,从而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跃元素,从而也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

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的自我检测效率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我检测是评价学生学习标准的有效环节,学生可以通过CAI软件进行自我检测,这样不但可以加强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在进行自我检测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这样就会及时发现自身对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并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经过CAI软件检测出的结果不仅所用时间短,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因此,这样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况。

篇8

计算机网络以最快的速度影响着人们学习、工作、休闲、通信的方式,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思维及行为。现代青少年唱着新人类的歌曲,踏着新需要的音符,迅速走进了网络化的时代。高中生作为青少年中的一个最活跃的群体,他们每天面对的是高强度的学习,还有不定期的补课,其本身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少,这使他们感到压抑。他们的思想感情需要一个宣泄的突破口,疲惫的身心需要一个放松的空间。网络以其独有的自由便捷特点,自然成为有强烈好奇心的高中生首选的方式。网络已成为高中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娱乐休闲的重要平台。但他们的心理尚不够成熟,极易受不健康网站和游戏的诱惑而不能自拔,这极大危害了他们心理健康。网络 对高中生学习和生活产生的影响,不能不引发有责任心的教师深深的思考。

一、网络作用中的弊端

据调查,互联网为高中生提供了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方便,一些学生利用互联网来做作业,收集学习资料等等,但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将网络用于娱乐用途,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1.使用网络对高中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据调查显示,79%的高中生认为长时间上网对身体有不良的影响;11%的学生认为没有彰响。玩电子游戏后感到眼睛痛的占81%;脖子酸痛的占68%;头晕的占62qo。76%的学生觉得长时间上网会产生睡眠障碍,睡中多梦等现象,58%的学生因长时间使用网络接等妻髯;警视力下降。

2.使用网络对中生学习能力的影响。使用网络是提高学习成绩和效率的一种方式,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必要补充,是课外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因特网上的资源可以帮助高中生找到所需的学习材料,甚至是合适的学校和老师。调查发现:网络上有不少高中生认为“我们是赞成使用网络的,作为学生我们不仅需要缓解学习压力,更需要不断地补充课外知识。不可否认,我们当中的多数人上网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认为网络是辅助学习的一种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使用网络是有好处的。但是,网络传播的形象化(图、文、音、像),强化了显示“看”的接受方式,而淡化了学生“想”的思维方式。经本次调查显示发现:常“泡”在网上的学生,其写作文、分析问题、评论和欣赏能力,要比接受传统学习的欣赏差一些,学生真正为了学习需要的只有37qo,23%人出于好奇和受同学的影响等去揭开网络这个丰富而刺激的虚拟世界。25%的学生为了打发时间,据被调查者反映,他们有时候长时间在网上不知道千什么,换句话说就是在消磨时间。调查还发现80%的高中生认为使用网络对提高学习成绩有帮助,15%认为没有作用,5%认为有副作用。在制作网页和小游戏方面,28%的学生回答会,72%的学生回答不会。49%的高中生表示在没人监控的情况下,不能自觉利用网络学习。18%的学生承认曾逃课去学校周边的网吧上网。

二、网络教学中的建议

网络的信息化特征催生了高中生的现代化观念的更新,如学习观念、效率观念、全球意识等,它使高中生不断接触新事物、新技术,接受新观念的挑战。

一是传播积极、先进的网络文化,引导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网络文明的建构需要道德自律、法律约束与技术保障这三方面的合力,即需要道德、法治及技术三个层面的一体化。同时加大网络德育教育力度,大力加强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主体的正面网络内容的生产和传播,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不断提供适合高中生阅读的内容,满足他们对信息资源的渴求。通过努力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扬网络之长、避网络之短来开辟网络德育的新天地,引导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是学校和家长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使用网络观念。教师应多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发他们进取的精神,教会学生必要的使用网络常识,指导和教育他们正确的使用网络,安全使用网络,科学使用网络,高尚使用网络;家长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择友观,引导他们参加社会活动;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学生,与他们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沟通,加强对他们的精神关怀。

篇9

一、前言

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更具多元性的方式进行教学,已经成为了当前历史教师的共识。初中历史教师对于多媒体资源的运用,特别是在教学上方法的改进等,都有进行非常积极的尝试,并且也通过实际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不过当前互联网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互联网上也有非常多的历史知识资源,这些资源都可以辅助到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

二、初中历史教学与网络数据之间的联系

第一,网络数据能够拓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知识外延,尤其是初中历史课程知识能够借助多元化的网络资源,让自身的教学更具备多元性。因为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主要还是以课程的教学为主,初中历史教师要充分结合历史课本当中的内容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以及教材本身的设计状况均有重要的联系。很多初中学校的历史课程教学由于课时相对较少,很多历史教师都没有办法加入更多的知识外延,导致学生没有接触到更为丰富的历史知识资源。因此,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当中运用多元化的网络资源,能够拓展他们的知识空间,提升学生学习初中历史课程的积极性。第二,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也需要通过网络数据的多元性连接,提升课堂的气氛,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了解历史事件,以及从历史当中学习到更多智慧。对于学生而言,历史事件是相对陌生的,因为并不是在他们日常的生活当中能够接触到的,不过学习历史却能够让学生提升个人的智慧和拓展他们的阅历。所以,在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更好地把握多元化的网络数据,特别是从网络上撷取有关的资源,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具体的历史事件,能够发挥到身临其境的效果。这对于学生而言,多元化的网络数据拉近学生和历史事件之间的距离,避免学生在学习历史事件过程中产生生疏的感觉,能够让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作用,发挥到更加有影响力的教学效果。所以,综合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更进一步接触到具体的历史事件,而且多元化的网络数据也能够切实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真正的为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获得更多积极效果。

三、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问题分析

当前,很多初中历史教师已经对历史课程的教学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尤其是很多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等手段,让学生能够更真切地理解历史事件,帮助他们记住并且理解一些具体的历史事实。但是,很多初中历史教师由于课时相对较短,因此在运用多媒体进行历史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仍然没有更好的把握住调动学生气氛和积极性的关键要素。此外,当前的初中历史课程知识量相对较大,而课时较少,许多的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师仍然依赖传统的教学手段,这样是不利于初中生全面地掌握历史知识。有一些初中学生对于历史事件有自己了解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由于课程所提供的知识量相对较少,也大大的降低了他们学习初中历史课程的热情。因此,当前初中历史课程在教学方面主要出现的问题包括以下方面:第一,教师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了解掌握到基础的历史知识,这对教学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压力。第二,初中历史课程对于网络的教学资源应用较少,很多教师仍然是针对教材中所提出的内容进行传输和教学,而并没有真正满足学生拓展自身知识面的需求,特别是没有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第三,当前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于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应用较少,一般仅局限于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方式,而且信息化程度较低,也反过来降低了初中历史课程的综合教学效率,没有发挥出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从当前的状况上分析,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应该充分地运用多元化的数据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性的气氛,让初中学生真正能够配合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需求,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更进一步地学习到历史知识当中的精华。

四、运用多元化的网络数据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结合路径

对于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行为而言,积极地运用多元化的网络数据进行课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进而真正地推动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结合当前实际,运用多元化的网络数据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二者结合的路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采用多种媒体数据支持初中课程的教学。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师应该运用当前网络资源数据获取的便捷性,从多种载体的媒体出发,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历史课程的认知,尤其是帮助初中学生更进一步地接触到当前与初中历史课本相结合的一些视频资料、音频资料,帮助他们更深入地学习特定历史阶段的历史事实,培养他们热爱历史课程学习的信心。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师应该采用一些更加简短,但是却能全面介绍到具体历史事件的资料,利用网络数据传输的便捷性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到利用网络数据进行历史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到这一特定历史事件的演变过程。第二,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师也应该采用不同网络数据之间的差异,应该让学生能够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学习中感受到多样化。比如,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情景模拟的方式,利用网络数据当中的配乐以及一些图片等资源的结合,然后学生在更加生动的历史氛围当中进行历史场景还原,从而帮助他们更深入地进行历史课程知识的学习。对于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而言,只要抓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投入到历史课程的学习当中,才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到历史事件对于民族国家、个人的影响,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让他们更用心投入到历史课程的学习当中。第三,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师也需要从网络的平台上面创造一些互动性的机会,利用网络数据传播的及时性,让学生能够以便捷的方式进行交流。比如,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师可以通过课题探讨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地探讨不同的历史事件的演变和发展,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数据传输等多种渠道,如利用移动的智能手机进行信息互动等,让学生能够自由地探讨历史课题,从而让历史知识和历史探讨的行为都能够渗透到学生日常的学习上。

五、结束语

对于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而言,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对于当前的日常教学而言,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利用多元化的网络数据从多媒体数据资源以及多元化的数据传输模式,为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具体的历史事件,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历史的习惯,从而真正意义上推动初中历史课程的发展。对于未来的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而言,只有善于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多管齐下,调动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程的学习当中,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建立起具体的历史课程学习思维,最终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为他们接下来的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晓峰.浅谈教师教学反思与后记的内涵要点[J].亚太教育,2015,(30):213.

篇10

数学是一种科学语言,在人类文明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向社会生活传递文明。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不能仅仅是理论上的学习,要把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必须学会应用。只有如此,才能让原本来源于生活的数学教学回归社会生活,使所学的数学富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

一、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网络时代。网络以期交互性、独特性、便捷性、丰富性、广域性、多媒体性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知识通过互联网快速传播,知识总量的增长速度凉人,加剧了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催生了网络文化这一新的文化形态,知识门类大量涌现,新学科不断形成,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这些变化为现代学校教育教学提供了现实的平台和条件,促使人们的生活与互联网相互融合。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我们努力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入新知识提供了大量的背景材料。初中生数学课上学习的大量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海拔高度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成为了初中数学引入正数、负数的实际背景;生活中的计算银行存款利息等与初中生学习引入方程的模型的实际背景相一致。如果教师让数学教学经历“从实际中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多到实际中去的过程,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积极主动地尝试着从数学角度运用数学思想,可以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主动寻求解决生活问题的数学策略,而且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从生活实际引入新知识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为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现实问题、解决问题提供示范。例如,在初中数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中,通过课本中的“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等形式,从学生的座位、电影院等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让学生亲临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扩大思维空间,学生接受的亲切自然,提高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初中数学教学的重新定位

当今社会也越来越重视学习问题。网络时代促使世界教育发生巨大的变革,学习问题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而且越来越突出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学习,初中数学从单纯的由重视“教”变为同时重视“学”,一要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二要学会认知,即获取理解的手段,三要学会生存。其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并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与恰当的帮助,这也是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学校教育要努力实现的培养目标。四要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

三、初中数学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

1.从数学走向生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数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实践,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增强教学应用性。在实施生活化教学中,在运用中强化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这也正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具体体现。如学习相遇问题时,我们可以为学生设计更多富有生活气息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结合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不会再是机械的套用公式与定理,既可以达到学生对抽象深奥知识的本质性理解,而是能够真正地将数学知识与具体的问题结合起来,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正确的认知,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数学的精髓,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从而更加利于学生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

2.从生活走向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生活素材,增强教学可信度。基本的数学概念、定理与公式都可以找到现实生活原型,数学是一门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学科。没有兴趣的学习,学生只能是机械参与、被动接受,降低学习热情与教学参与度,会抑制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点,而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掌握,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要有效实施生活化教学,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深入学生的现实生活,熟悉学生的生活背景,从学生所熟悉的各类生活事物与生活现象中来引入数新知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思考组成三角形的边与角的对应关系。以学生所熟悉的地图来引入新知的学习。我给学生直观而形象地展现不同比例度的中国地图,然后让学生找到北京、上海、重庆三大直辖市,并将其依次连接起来,组成三角形,让学生来观察这两幅地图中所形成的三角形有什么关系。这样通过学生的认真观察、主动思考以及相机诱导, 自然可以让学生通过探究进一步得出相似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激起了学生对数学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朱明杰.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特征与实施策略[J].价值工程.2011(32)

[2]顾理正.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分析[J].理科考试研究.2013(24)

[3]韩丽鲜.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探析[J].新课程(中旬).2013(10)

[4]姜滢.引生活之源,活数学之水――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2013(85)

篇11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传统教学是说教式的、分学科的定时教学,信息时代应是交互式的、多学科交叉的问题解决式的学习。当前,电脑网络的迅速发展,已经渗透并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使学校教育在教学的形式、内容、手段和方法上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而作为美术课,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让初中美术欣赏课“活”起来,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实践。

一、课前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充分备课

如何让生理心理上趋于逐步成熟的初中生,喜欢并积极参与初中美术欣赏课的学习,老师的课前环节设计尤为重要。老师在备课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丰富、巨大素材库、查找便利的特点,丰富美术教学资源,可以增加很多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动画、影像、图片等素材,创作模拟仿真的教学课件,目的在上课时让学生多个感官并用,提高教学的实效。这也是新课标对于教材多样化呈现的要求。比如在备《现代主义设计》一课,在讲解工业产品这一内容,除了展示视觉冲击力极强的图片,还制作了一段汽车演变的动画,虽然课前很费时,但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利用网络,拓展初中美术欣赏课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1、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百度等网络搜索引擎和相关艺术网站(如:美术馆网站、设计类网站等),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主动收集美术信息,改变传统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被动地位,凭借学生自己的观察、感受、体验,在网络中找出需要的信息,进行自主学习。如让学生课前利用网络资源查阅相关的资料,搜集画家及其艺术作品,阅读网上搜集的有关画家的背景资料,作品分析,然后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审美观总结作品的艺术特点并用计算机记录下来,制作学生课件,这个过程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搜集素材的时候,由于不局限于教材内容,选择的范围更宽更广更有深度,从而拓展初中美术欣赏课的学习内容。

2、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突破传统媒介的局限和障碍,“网络”打破了传统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使个别化教学、小组协作式教学、在线学习、在线讨论等新颖的学习方式的实现成为可能,从而使学习过程更富个性化。学生可以根据对教学内容的不同理解,不同喜好,不同难度,进行深入学习,完成探究性学习。如:《文艺复兴时期雕塑》一课的欣赏,学生对米开朗基罗作品的收集、制作的网页等,展评时就以不同的内容呈现,体现了学生审美的个性差异。尊重个性,有利于学生形成全面开放的思维方式。

三、通过网络,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的网络美术学习,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的过程可以成为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尝试,使学生学会学习。以往我们的教学非常注重教法,忽视了对学法的思考。新课标注重学生的学法,其实就体现了教法与学法上的统一。教材内容的重组,应该要根据学生美术学习的规律,在每一课的设计中,展示学生思考问题、掌握技法、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自己的主动思考接近正确的答案。利用网络进行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会使课堂“活”起来。例如在《青铜器》一课时,多媒体展示了青铜器的图片后,组织学生讨论,“你最想了解的是哪个青铜器?准备了解些什么信息?”在讨论的基础上,明确探究的主题与方向。随后教师提供了谷歌、百度等网址,给予充分的学习时间,让学生在搜索、处理信息中了解不同青铜器的风格、建造时代等知识,最后每个小组将收集、处理的重点知识制作电子小报,在课堂上交流,学生一起分享知识。这呈现了这样的学习流程“欣赏感知――提出问题――确定探究主题――自主探究――展示评价――分享成功”。通过学法创新,能积极的探索开放性的、多元化的、自主型的、个性化的现代美术教学法。在计算机技术走进美术课堂的当今,计算机必将成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最佳的资料搜集和存贮处理工具,更会成为学生美术素养、美术创造能力提高的平台。让学生本着自主学习的态度,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高效能、高质量地解决问题。这为学生学会学习和日后从事知识创新打下扎实的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