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4 11:13:1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审计专业基础知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般知识:符合基本的人情物理、科学、社会常识、价值观、社会发展原则的知识。
例如:
体育教育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包括: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2、健康:指个体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作为一名职业中学的英语教师,通过这些年的教学实践工作,发现与普通中学的教育相对比,笔者了解到,由于中职生的兴趣、情感态度、语言基础、学习目标不同,所以对中职英语课程定位也有所不同。中职英语课与普通高中的英语课相比,它培养学生价值取向是能力取向,而不是普通高中的知识取向,中职教育培养的对象是实际工作岗位的劳动者,这一教育形式少了高中教育的升学压力,但多了学生就业质量的压力。中职英语教学应从根本上从知识为主转向能力为主,才能最终保障中职英语课在中职课程体系中的不可撼动的地位。
而如何让基础英语教学服务于专业课,立足于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原则,培养出新世纪高素质的人才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学科定位、学生定位、教材处理、教法探究四个方面来进行探索。
一、学科定位
中职基础英语教学首先应该定位在它是一门“为专业技术理论课服务”的基础课程。目前许多学校重专业而轻文化,再加上急功近利的思想严重,为增加专业课的学时,而砍去了很多英语课。其实,随着世界的全球化,基础英语课与专业课有着许许多多的内在联系,专业课的教与学,在一定程度上对英语有依赖性。离开英语课的密切配合,专业课的教与学,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所以应摆正英语课的位置,在各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学生定位
文化基础薄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学习积极性低,这是职高学生的共同特点。但是对于我们中职教师来说,学生正是需要我们提高其素质的对象,我们没有理由抛弃鄙视他们,而是应该想方设法教育、引导他们,这就要对学生的期望值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教学能够取得好成绩,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对学生期望太高,其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对自己的教学定位不够准确。当然对学生的期望值高一点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因此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但不会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会影响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家维果茨基曾提出过“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即主张教学要建立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上。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要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现有水平。
三、教材整合
由于专业意识的驱使,学生往往急于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种求成心切的心理,使他们以实用的眼光看待知识的学习,学习具有选择性。这就要求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取舍与整合,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因材施教。根据中职生的特点以及英语学科在职高教学中的地位,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是降低教材难度,删减一些繁难的、生词量多的议论文、说明文,选择一些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关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课文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另外,根据职高学生毕业后走向就业岗位这一特点,中职基础英语教学也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当作一个重点。
所以,英语课程资源除教材外,还有各种课外读物,如工具书、报纸杂志、电影电视、网络以及各种报告会、演讲会、展览等。
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专业知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有效融合,渗透过程需要衔接自然,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不能为渗透而渗透。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认知水平及学习能力获取相应的教学资源,体现课程资源建设的个性化和差异性,发挥不同学生的潜能。课程内容选择做到简化、综合化。简化的方法就是把课程内容划分为难易程度不同的层次,设定“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两个部分,以适应学生的不同需要。
专业方面,首先是基础会计,然后是中级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这是比较基础的。掌握这几门,专业知识就基本掌握。
会计专业是研究企业在一定的营业周期内如何确认收入和资产的学问。会计师除了准备财务报表以及记录企业交易行为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参与企业间的合并、质量管理、信息技术在财务方面的应用、税务战略以及很多企业的管理决策活动。
会计专业领域涉及面广:鉴证、审计、税收、公司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破产清算、法务会计、预算制定、商业咨询等都是会计专业将要涉及的领域。课程设置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基础会计、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税收基础、统计基础知识、经济法律法规、会计基本技能、企业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基础知识、会计模拟实习、会计岗位实习、企业管理基础知识、成本会计、工业经济学基础知识、成本会计模拟、流通业会计实务、商品知识、商业会计模拟等。
(来源:文章屋网 )
哈工大的会计学很好。哈工大的会计专业设立于1987年,会计学科2000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点。该专业在会计电算化、成本管理、管理会计前沿理论研究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多年来逐步形成了“以理工为依托,注重多学科交叉和实践技能培养”的专业特色。
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工商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会计、审计方法和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使之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审计问题的基本能力。同时强调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基础知识的培养,突出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能力的训练,从而形成理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以理工为依托的特色。
毕业生可在企业、事业单位、会计中介机构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审计实务以及教学和基础科研工作,是工商管理学科的专业应用型人才。近三年考研率均超过33%,初次就业率均高于90%。
(来源:文章屋网 )
中图分类号:F23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4-0105-02
军队审计人员队伍建设是军队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证审计质量不断提高的首要基础。实现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的目的,必须在军队审计人员管理上下工夫,只有审计人员队伍在思想观念和知识理论上不断进步,才能为审计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优化军队审计人员编配组合
1.军队审计人员要求所学专业对口。从事专职审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审计专业或财经专业学历,从事军事、政工、装备、后勤专业勤务等专业的人员,可考虑协助审计工作,在没有经过审计专业培训之前,不能正式进入审计部门工作并纳入编制。审计部门负责人,必须从具有审计专业学历,并长期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中挑选。专业人才的合理搭配,能够形成专业技能的互补,使审计人才队伍整体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从总体上讲,审计人员知识结构、职务及其所承担的职责来看,军队审计人员队伍可由管理骨干、业务骨干、专家三个类别组成。
2.军队审计人员要求性格硬韧兼备。审计人员的性格对审计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审计人员队伍应遵循“内外向性格兼备”、“刚柔相济”的原则进行人员组合。人才队伍中既要有经验丰富、遇事冷静、成熟老练的人员,又要有敢于较真、不怕得罪人的人员,还要有性格外向、善于社交、善于协调的人员。根据人员的性格结构进行合理编配,要力图使不同性格的人员融为一体,使审计人员队伍既有“硬”性又有“韧”性,促进审计团队中的互补互容,互相协调,将不同性格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团队配合的效能。
3.军队审计人员要求头脑灵活敏捷。优秀的审计人员应具备敏锐的动察能力、准确的记忆能力、科学的思维能力及灵活的应变能力,善于根据既有审计资料,准确全面地掌握被审计单位的总体情况,再现出经费物资的基本运行情况,还善于寻找突破口,发现隐藏在表面之下的问题,这类人员往往能够在财经法规审计中发挥突出的作用。因此,在军队审计人员的管理上,要注重将具有这类特点的人员选拔到重要的审计岗位上去,发挥其自身特点,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4.军队审计人员要求年龄结构合理。年长的审计人员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继续从事审计工作的时间有限,审计人员队伍要保持活力,年轻的审计人员就必须占有一定比例,然而青年审计人员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工作实践,才可能具备较强的判断、比较和协调的能力。为了弥补上述这两个年龄段人员的不足,审计人员队伍中还要具有一定数量的中年审计人员,作为青年审计人员与老年审计人员之间的衔接。优化审计人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就是要形成老中青的结合,既能满足审计工作需要,又有利于“传、帮、带”的审计人员队伍年龄结构。
二、完善军队审计人员考核机制
必要的审计人员考核能正确的判定审计人员质量水平,激励审计人员不断的提高业务水平,弥补自身不足。审计人员考核机制是否完善,对审计队伍的管理十分重要。
1.完善审计人员考核内容。军队审计人员考核内容应着眼于军队审计事业的发展需要,与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能力素质相对应。审计人员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法律知识。审计工作讲究的是依法审计,军队审计在履行经济监督职能的时候,必须以国家的财经政策和军队经济法规为审计依据,离开了法律和规章制度,审计工作就缺少了评判的依据,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系统地、熟练地掌握相关法律法规。二是专业基础知识。审计人员应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军队财务管理、军队基建财务、军队会计等方面的知识,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对军队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作出正确判断。三是审计基础知识。审计基础知识包括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审计职能、地位、作用、对象、准则、依据、证据、方法、程序、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审计文书、档案、审计管理、审计风险等理论知识。四是专业审计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军事经济活动的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审计人才应掌握各类专业审计知识,精通某一类或几类专业审计知识。
2.区分审计人员考核层次。不同类别层次的审计人员在知识能力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对审计人员的考核,必须按专业分层次进行,这样才能使评价方法具有可操作性,使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一是审计管理人员的考核。审计管理人员通常具有从业时间长,经验丰富的特点。管理人员一般不直接从事业务工作,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和计划管理等工作。对管理人员的考核,应把审计基础知识,审计心理学及管理学知识作为主要考核内容。能力考核应作为审计管理人员考核的重点,将科学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鉴别分析能力作为考核的重中之重。二是审计业务人员的考核。审计业务人员通常处在审计的第一线,从事具体的业务工作,对于这一层次的审计人员,考核的重点应放在知识理论方面,将军队审计理论知识、军队财务相关知道、法律知识作为重点考核内容。三是审计专家的考核。审计专家主要指各级审计部门的高级审计师,经济师。对于这类人员的考核应结合工作业绩,重点考核其鉴别和分析能力、科研能力、调查研究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还应考核其组织协调能力。
3.改进审计人员考核方式。人才考核方式是影响考核效率,制约考核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考核方式不科学,不仅会导致考核工作效率低下,而且会影响考核结果的真实性,使人员评价不能公平有效地进行。目前,我军审计人员考核主要以笔试为主,难以满足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双重需要。由于考核方式不够科学,还可能掺杂人情分,关系分,使考核难以达到预期目的。针对审计人员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应改进审计人员考核方式,提高考核结果的质量。一是采用笔试,网上测验,书面评议等多种考核方式。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考核,主要采取笔试和网上考核的方式,实行计分制;对审计人员工作能力的考核,主要采取出书面评价的方式,实行分级制,可在审计部门内进行匿名评价,并由考核单位汇总评价意见。二是规范审计人员定期考核制度。审计部门应定期组织考核,对审计人员情况进行摸底。根据不同的人员类别层次,可制定不同的考核时间和周期。三是选择合适的监考人员、阅卷人员以及评分人员。为避免“人情分”、“关系分”的问题,可采用单位之间交叉考核、匿名评阅、计算机评分等方法,确保考核结果的真实性。
三、建立军队审计人员控制体系
1.建立军队审计人员心理调查制度。时代在发展变化,军队审计人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特别是审计队伍中参加工作时间短的一类人,他们缺乏长期从事一项工作的忠诚度,心理承受能力有限。着眼全新的社会历史环境,摸清审计人员的心理状况,对加强审计人员心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建立军队审计人员心理调查制度,详细了解审计人员的心理状态,密切注意其心理动向和变化趋势,切实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有效地进行心理管理。搞好心理调查要详细了解审计人员的履历,日常生活状况,还应关注审计人员的社会关系,还要广泛收集情况,可向审计人员的领导、同事、了解情况,或直接与审计人才接触,了解其心理情况,及时发现其心理波动并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使其认清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处理好自我实现与工资待遇之间的关系,把握好个人利益与岗位责任之间的关系,把坚守审计职业道德、克尽职守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根本途径。
2.完善军队审计人员继续培训制度。审计质量是审计人员素质在审计工作中的综合体现。对审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是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继续培训,加速知识更新,加强业务胜任能力,使其重视培训学习,提高执业水平。现在各审计单位以及部队审计部门相互交流较少,很多文件不能及时获得,个别审计人员通过个人关系获取的有关文件往往也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能实现共享,所以各审计单位不仅要想方设法扩大有关信息来源,还要建立和完善审计人员继续培训制度,通过集体培训学习,提高信息共享程度。集体培训、学习还有助于审计人员之间进行经验交流,提高对审计准则及有关文件、规定的理解程度,有助于审计单位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避免其内部存在多种质量标准,减少审计人员对审计单位质量控制制度的抵触、反感情绪,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3.建立军队审计人员奖惩制度。根据审计人员及其工作质量的定期评比考核结果对审计工作成绩显著的内部审计机构、审计工作质量优秀的特定审计项目和表现突出的军队审计人员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并与军队审计人员的晋级升职挂钩。对、内部审计业务质量低下、造成损失或影响军队审计信誉的审计机构和相关审计人员,要予以行政和经济处罚,对造成重大过失的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应将处罚结果备案。做到奖罚分明,确保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孙秉和,等.军事人才素质的生成与发展[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
[2]军队事业审计法规选编[M].北京:中国人民审计署,2000.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7-0140-03
A Study on the Reform of the Auditing Course for the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OU Bingwei
Abstract:With the promulg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new audit criterion in China, it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professional judgment of the auditors. Concentrating on talents cultivation orientation,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orientation, the disciplinary attributes of auditing and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the research analyzes the limitation of current auditing course teaching, proposes the reform of the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approaches and enhances training teaching method in this field.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uditing course, reform
审计学是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高职院校的一门核心课程。然而,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审计学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等诸多的问题,难以适应培养高素质审计人才的需要。
一、审计学的学科属性
审计学是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和发展性等特点。
(一)综合性
审计学课程的综合性表现在审计学课程是将多学科的知识运用于其中,而形成的学科。审计学课程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数学、统计学等社会和自然学科,审计学的发展离不开上述学科的成熟与发展,同时取决于人类社会的国家管理、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发展水平。如:审计学理论的抽样审计是统计学和审计学相互渗透而形成的审计学理论的一个分支;审计学实务中的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的审计离不开一定的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审计测试流程中的分析程序离不开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计算机辅助审计就是运用计算机科学来研究审计学的对象而产生的结果。审计学课程综合性的特征要求高职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在获取会计专业知识技能之外,还应具备政治、经济、管理、法律、计算机信息等知识,同时强调知识之间的相关性和应用性。
(二)应用性
应用性学科的特点是以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为直接目的,学科知识的运用要与社会直接接触,其应用的结果要受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同时应用性学科还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学科的知识,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审计学科是典型的应用性学科。它要解决的是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所形成的受托经济责任的关系问题;审计本质上是指为确定关于经济活动及经济事项的认定和既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客观地收集和评价与这种认定有关的证据,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系统过程。因此,审计学的研究必须紧密结合现实的政治、经济和各项管理活动。审计学的应用性学科特征要求高职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不仅要解决好“做什么”的问题,更需要解决“怎样做”的问题。审计学的应用性学科特征还要求高职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能较多地参与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发展性
审计学课程由于与政治、经济、管理等学科密切相关。因此,审计学课程的内容和环境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如:随着审计领域的不断扩大,审计对象的日益复杂,审计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发展和完善。审计方法发展先后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三个阶段。随着21世纪国内外一系列审计失败事件的爆发,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被改进,新的经营风险导向审计取代了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审计学的发展性特征要求高职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不仅要学会如何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作为审计专业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就业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其创造力和创业力。
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审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审计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准确
审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适合我国市场经济要求的,具有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职业判断能力的政府审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或企业内部的审计助理人员。审计学课程专业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应用性、外向型、复合型审计人才。高职教育应培养“实用性人才”,非学术性人才;要求学生必需掌握够用的基础知识,必需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而不是知识广博,实践能力相对较弱。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开设审计课程一方面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人才提供必要审计基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适应企业内部审计助理岗位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助理岗位提供基本的审计技能。但是,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开设审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仅仅为会计专业人才提供必要的审计基础知识,而非必要的审计专业技能。由于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这就必然导致审计实务课程在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等诸多的问题。审计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准确究其原因主要是审计课程综合性强,教学难度大等特点。同时许多高职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审计教师缺乏审计实践工作经验,对审计的理论尤其是审计实践不熟悉等原因所致。因此,明确审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是审计学课程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二)现有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审计职业是一门理论性和技术性都非常强的职业,审计人员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会计、审计专业知识,还要有经济法、税法、金融、证券等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政策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能够将这些知识创造性运用来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数在“大会计”框架下进行的,审计相关课程的内容都是会计或者与会计相关课程,甚至连企业管理等审计关联性性较强的课程都没有开设,这种“就会计学讲授审计学”的状况必然造成学生审计基础知识的局限性,使得财会专业毕业生很难适应审计助理岗位,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未来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现有课程设置的不合理究其原因是许多高职院校片面强调学生的运用性,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许多高职学院过分缩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节省办学成本等原因所致。
(三)教学内容片面性
审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完善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审计的理论教学必须把握其系统性,力求深入严峻,重视开阔学生的视野,在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及创新思维上下功夫,同时理论教学必须联系实际。审计实践性强,其具有突出的灵活性和技术性。因此,审计课程的教学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及操作能力。传统的审计课程教育在教学计划中一贯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性教学,甚至没有安排实践性教学课时。但是,审计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特点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目前市场要求的会计、审计人才也是应用性人才。如果按现在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只接受有限的审计理论教育,而忽视实务技能的掌握,必然会导致学生毕业后根本无法适应企业内部审计助理岗位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助理岗位的工作。既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前景,也必然造成培养与需求的脱节。审计专任教师教学内容的片面性究其原因审计实务的讲解和审计技能的培养需要深厚的审计理论为基础,同时需要大量的实际操作资料和审计实务工作经验来支撑。要做好这一环节,对许多高职学院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老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四)教学方式方法不灵活、教学手段单一
当前高职院校的审计课程的教学基本沿袭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等公式化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由于受各种条件所限,还处于初级阶段,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传授,但学生对教师传授的内容只能被动地记忆而缺乏理解,不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也很难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审计实务课程课时少,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审计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管理活动。我国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开设的审计课程主要为满足社会需要、培养和输送一批能适应企业内部审计助理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助理岗位的专业人才。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审计课程教育、教学中必须更加注重学生审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坚持“理论够用,重视实践”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审计实务内容的学习。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有足够的学时讲授审计典型案例和参加审计社会实践。但是,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是,把审计实务课程看成是会计学的一门分支,仅在一个学期内安排64节课时(每周四节)的教学,甚至许多高职院校每周仅安排3节课时的教学。在有限的学时内,审计理论和实务难以兼顾,其结果是大多高职院校审计实务课程的教学仅仅讲授的是审计理论部分,审计实践和实务教学根本没有时间开展,难以实现审计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
(六)教材滞后和教学考评制度随意性大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师施教、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选用合适的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目前,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审计教材往往出现教材内容滞后,教材内容理论性强、案例和实务内容很少等诸多问题,难以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高职院校审计课程的教学考评制度存在随意性大的特点,审计课程的教学考评制度普遍存在根据专业教师的意愿随意考评等现象。在审计课程的教学考评中,往往考评单一。如许多高职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审计课程以期末考试成绩的70%和平时成绩的30%来得出期末的总评成绩,根本就没有考虑实践教学环节的考评,教学考评的不灵活性影响到审计课程的教学改革难以开展。
三、我国高职院校审计课程改革目标与举措分析
(一)审计学课程改革目标
审计学课程的改革目标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导向,结合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方向为基础,以培养实用性、应用性的人才为目标,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来组织教学内容,改革传统的审计学教学方法,改革考评方式,加强审计学教材建设,同时把工学结合作为审计学课程改革的切入点,引导审计学课程的设置,构建审计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的教学体系。以加强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建立一批以会计师事务所和财务咨询公司为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企业,将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有机衔接和融合,使得学生的审计专业技能得到有效的训练。
(二)审计学课程改革主要举措
1.改革审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按照高职院校电算化会计专业培养目标设置审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培养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内部审计审计员岗位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助理岗位应具备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综合素质为审计学课程改革的内容方向。在坚持“理论够用”,加强“审计实践能力”为课程改革的方向的基础上,平衡审计学课程的理论和实务的内容,适当减少审计课程理论的教学内容,增加审计实务的讲解。以专业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一体的人才观为基础,以新会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为依据,紧密结合会计、审计改革,融知识传授与能力为一体,力争做到基础与前沿、理论与实务的有机结合,建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轮驱动”的教学模式。在课程内容选择上突出“课岗融合、课证融通”的特色,即课程的内容选自审计工作过程,课程内容与审计岗位相互融合,课程内容与考取审计相关证书相结合。同时注重学生审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得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的毕业生能胜任内部审计审计员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助理岗位。
2.改革审计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按照高职院校电算化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改革传统的“填鸭式”以教师为中心的审计学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实践能力提高为主的审计学课程教学方法。积极探索适合高职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特点的有效的教学方法。(1)问题式教学法。课堂讲授是向学生传授审计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方法,是案例教学、课程实验等环节的基础。在课堂讲授中审计专任教师必须注重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讲深讲透,注重拓宽学生知识面,注重结合本课程前沿动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用问题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通过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师生、生生、师师间在日常教学中的多边交流,使教学兼具单向、双向和多向交流的色彩,形成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极大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2)案例教学法。21世纪的财会会计教育,必须结合企业实践,加强案例教学。审计学教学内容中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内容理论性、实践性均较强,要求高,对学生来说不易理解。审计专任教师应在立足于本课程教学的基础上,采集、编制现实经济生活中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紧密相连的、生动直观的教学案例,并将其穿插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4-5人组成一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就某一企业的审计各抒己见、相互启发、辩论、磋商,并讨论结果制作成PPT上台发言。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会计实践工作中可能碰到的实际问题及解决方法,引导学生用各种分析方法、手段去解决实际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其交流和表达能力,避免了“一言堂”式的讲授方式。(3)模拟实验法。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合作及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审计专任教师在利用课程设计,模拟实际企业的全套业务和相关会计岗位,学生以模拟进入企业任职的形式,承担审计工作,同时划分的明确的岗位职责,以培养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结合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地完成从校园到企业的角色转换。
3.加强审计学课程的教材建设
按照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目标,在坚持“理论够用”加强“审计实践能力”为课程改革的方向的基础上,加强审计学课程的教材建设。在参考国内外优秀审计学本科教材和高职高专优秀审计学教材的基础上,在参考现代审计理论和实务的基础上,组织一批学术水平较高、实践能力强的教师,与本地区多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局等行业单位的专家共同开发编写《审计理论与实务》教材,该教材应通过演示审计各阶段所使用的审计方法和审计工作底稿,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基于审计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上充分体现教、学、做的统一。通过校企合作开发教材,努力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4.改革审计学课程的考评方式
按照高职院校电算化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加强“审计实践能力”为课程改革方向的基础上,改革审计学课程的考评方式。改革传统的以平时考核占30%,期末考试占70%的审计学课程考评方式,建立以学生审计实践工作能力考评为核心的审计学课程考评制度。逐步将审计学课程以理论为主体考核方式转变为以实践考核为主体的,理论考核为辅的考核方式,加大平时成绩的考核力度和成绩的比重。平时成绩以作业、课堂提问、训练活动和阶段性测试为主。教学过程评价体现理论与实践、操作的统一,满足以加强“审计实践能力”为课程改革的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计实践能力。
5.加强校企合作,逐步建立以“工学结合”为主的审计学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加强“审计实践能力”为课程改革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逐步建立一批以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和国有企业为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企业,将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有机衔接和融合,定期选派一批学生到会计师事务所和财务咨询公司进行定期的实习和培训。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和交流,以学校或以院系为名义定期邀请会计师事务所或财务咨询公司的注册会计师、高级管理人员或业务骨干到学校以举办专题讲座的方式为学生授课,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审计学课程的感性认识和审计实践能力的提高。
通过对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审计学课程的改革,逐步建立以“工学结合”为主的审计学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围绕审计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和创新,积极推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订单培养,探索审计学课程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石爱中.审计的学科属性及其教学要求[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4):3~5.
[2] 徐绍祥,王丽.基于会计教育目标的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84~86.
在校企合作平台中,学校平台主要包括思想政治与健康教育平台、公共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平台。其中思想政治与健康教育平台,培养落实大德育教育理念,实现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品德。公共基础教育平台,重点落实大工程教育理念,实现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进行专业教育所必备的基础知识。专业教育平台,贯穿大工程,重点落实大实践教育理念,掌握扎实的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平台,综合落实三大教育理念,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企业平台主要是学生在校企合作单位进行所学知识的实践,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培养学生利用专业知识熟练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和工程审计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工程审计卓越人才培养
本专业的特色是以黑龙江科技大学的省级重点学科会计学为基础,以省级精品课———会计学基础为依托,以培养工程审计人才为重点,以“3+1”年(前3年在学校学习,最后一年在校企业合作单位实践)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主,培养学生既通晓会计准则,又掌握相关的土木工程理论,注重会计、审计理论与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实际相结合的复合人才培养。专业教学以管理学和工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
审计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密切结合的课程,审计学课程的教学既不同于纯理论性课程(如数学、西方经济学等)的教学,也不同于纯技术性课程(如外文翻译、会计电算化等)的教学。从高校审计课程的性质出发,结合审计学教学对象本身的特点,探究审计教学的组织和方法,有利于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高校审计学课程的教学定位
高等学校的审计教学面向的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前期基本已接受相同专业基础教学,这些课程包括:会计学基础、会计实务、成本会计、会计准则、经济法、税法、计算机基础、统计学、经济应用数学、外语、会计信息系统、财务成本管理和西方经济学等。但是他们基本上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尤其没有从事过会计工作或审计工作。因此,不同于面向社会的成人辅导或培训教学:此类教学的对象往往已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但年龄参差不齐,所受的学校教育背景也不甚相同,各个体之间的知识差异明显,他们之所以坐在一起接受教学,是为了在随后的测试中能获得合格通过,他们是一群差异的个体来接受时间统一、目标明确的一致教育。而且也有别于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此类对象已具有较系统的审计理论知识及相关专业理论基础,或许也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他们希望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一步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因此我把高校的审计学教学作如下定位:这是针对具有几乎相同的专业知识和经历的在校大学生所进行的一种系统性审计理论和实务教学,教师应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在规定的教学课时里尽可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审计学知识和实务操作水平,并针对特别个体进行差异性辅导,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审计工作或相关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二、审计学的课程特点
审计学的课程内容都可以依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审计基础知识,第二个层次是审计基本理论,第三个层次是审计实务。这三个层次各有特点:
第一,三个层次是前后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要求高校教师在安排教学时,必须对这三个层次的内容按先后顺序进行布置,先后布置教学任务并先后完成教学任务,否则,前一层面的教学任务没有得到较好完成则直接影响后一层教学任务的完成。第一层面及第三层面的内部是一种不严格并列关系,这就使得高校教师在安排教学时,对这两个层面的内容可以当作一个整体来加以看待,对于以上两个层面内部各章可以同时布置,各章内容可以穿插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而对于第二层面的各章之间又是一种严格的前后连贯关系,也必须依次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从各层次与前期相关知识(如会计学、经济法等)的关系上,我们可以发现,第一层次基本上不相关,第二层次有些相关但不明显,而第三层次却相当密切,这就使得教师在安排教学过程中,也有足够的时间来对那些前期知识掌握不完备的学生进行个体教学引导,以期得到相应的弥补。因为,虽然同班大学生很可能已接受相同层次或结构的前期相关知识熏陶,但个体之间在掌握程度上仍存在一定差异,教师若忽视这一点,将使学生在完成第三层次教学任务过程中继续表现出明显的累积差异,教师十分必要通过双方沟通或其它途径来了解哪些个体存在哪些前期知识缺陷,从而在进行第一和第二层次的教学安排中对存在前期知识缺陷的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任务布置,并督导其完成,这必然会在进行第三层次教学时得到的有效的补救。
第三,从各层次的知识要求与学生所受到的会计或审计的实际工作体验之间的关系方面,可以发现第一层次不相关,第二层次相关不明显,而第三层次却是相当有关联,这样我们在教学安排上,可以作如下考虑:一方面大学生几乎没有实际从事审计或会计工作的经历,缺乏对审计及会计工作的感性认识,这给第三层次的教学完成带来某种困难,另一方面,大学生又具有某些有利的条件,比如有较长的寒暑假期,或毕业前的实习和社会调查机会,可以有意识地与学校、社会有关方面协调,给予相应的实习或社会调查安排,也可以得到某种程度的弥补,另外,大学里有着优越的多媒体教学条件,对第三层次的内容若辅之以多媒体方式教学,也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教学效果的改善。
第四,从各层次的难、易、繁程度上,可以发现又各不相同,第一层次是审计的基本知识,难度不高,涉及的内容又比较广泛分散,要求教师在教学上应围绕增加学生知识点进行安排,同时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要求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应用,在用讲授法时可以旁征博引,又不易耗时过多,一些次要问题只能作概括性畅述。第二层次的各章内容环环相扣,前后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整个层次是审计学的精髓,必须以讲授为重点,并且注意审计理论的主线,条理分明,一气呵成,其教学成败直接影响第三层次的教学成败。第三层次是第二层次的升华与运用,没有第二层次的审计理论作基石,那么对第三层次的教学安排将无法展开。第三层次教学既繁又难,表现在:审计理论与方法的运用离不开与审计案例的结合,而审计案例千差万别,每个审计案例又只能反映审计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的理论与方法。审计教材本身只提供高度抽象化的理论注解和应用说明,以及有限的甚至相当零碎的案例介绍,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完整了解掌握所有审计理论方法之所需,而且每一个完整的案例本身是一项知识能力的综合应用,实际的审计工作甚至还离不开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安排典型的案例进行教学,教学方法应以发展性教学为主,并且离不开多媒体的应用。认识审计学课程的以上特点有助于我们在组织审计学课程的教学中进行合理的教学组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三、各层次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
审计学课程各层次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可以概括如下表1所示:
表1:各层次审计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
层次 教学时间安排 教学指导思想 教学方法选择
审计基础知识 15-20% 教育性教学为主 系统讲授法和自学指导法为主
审计基本理论 35-45% 启发性教学为主 系统讲授法和讨论法为主
审计实务 35-45% 发展性教学为主 实验演示法和实习指导法为主
(一) 审计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审计基础教学的前期,教师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应调查了解整个班级学生已接受的前期相关专业知识,审计学科在其专业中的位置以及对他们今后就业的影响,而且还应掌握学生个体的前期知识个体差异,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提供指导意见,并据以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修正依据。个别学生如果对审计相关学科的掌握存在严重缺陷,就要趁机加以督促,尽快利用有限的时间里加以弥补,在这里教师的职责是使学生明确其所应掌握的知识与学好审计学科的关系,并开出补救的良方妙药。在整个第一层次的教学安排上,不易安排过多的时间,教师在应用系统讲授法时不能局限于教材内容,因为这将使学生听课索然寡味,但又不是为了引起学生兴趣而离题千里、不着边际地随意发挥。可取的方式是不用面面俱到地讲演,而是有选择有重点地围绕几个问题作发挥性讲演。注意触类旁通、广证博引。对于次要的问题可以安排学生自学。比如选定一些自学思考题,也可以指导学生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整个层次的教学指导思想应该以教育性教学为主,辅之以一定的启发性教学。
(二) 审计基本理论的教学
审计的基本理论有一条清晰的脉络主线,把审计目标、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计划、重要性、审计风险、内部控制以及抽样技术贯穿于一体。这一层次的教学应不折不扣地围绕这一条主线作精辟地讲授,须逻辑严密、分析透彻,才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若用自学指导法则肯定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并且应在这一层次的教学完成之前,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讨论,一方面通过讨论加深巩固已有的教学成果,另一方面,以此检查教学活动的成效,须知,这一层次是审计学科的精华,是必须掌握的重中之重,若无法完成,则第三层次的教学活动也将无法有效的开展。在第二层次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造成学生自觉积极地要求学习的心理状态,要让他们积极地思考,注意教学双方互动的辩证关系,重视烘托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若35%-40%的教学时间安排不足以满意地完成教学任务,那么还必须追加教学时间,直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对于个别兴趣浓厚的学生,也可以辅之以研究指导法,比如可以选择恰当的课题,进行思考与探索,也可形成有相应质量的专题文章。
(三) 审计实务的教学
审计实务是审计基本理论的升华与运用,在较好地完成第二层次教学基础上,在第三层次的教学活动中,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抽象的理论解释,而应该与活生生的案例有机地结合,案例的剖析可借助于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制作或购买审计案例多媒体电脑软件,因此教学方法也从讲授法为主转到了以实验演示法为主。若有理想的实习基地可资利用,则安排适当的时间到实习基地进行实习,教师进行实习指导,也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对于一个毕业以后想从事审计工作的学生来说,无论花多大的时间来学习审计实务都不算过分,而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是不可能使其马上成为一流的审计高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所能做的只能是更好而不是最好,教师应该在余下的教学时间里组织典型的案例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案例应贴近生活,不能凭空想象,也不宜照搬陈旧过时的案例,这样的案例才有说服力。教师在这一层次的教学活动中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指导教学。注重技能和创造力的培养,以便使学生今后在变幻莫测的审计实例中不致于一筹莫展,逐渐摸索找到破解的方法。
参考文献
二要持续开展会计诚信教育,推广信用等级评价制度。当前,会计诚信教育还存在较大缺陷,从教育内容上看,包括会计法制教育、会计专业知识教育、会计职业教育等方面,其中以会计专业知识教育居多,其他教育相对较少,而且多为应急性教育和非经常性教育,各种资格考试的内容也多为会计专业知识;从教育对象上看,主要是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而从深层次看,教育对象更应包括企业管理者、董事会、监事会成员以及有关的政府人员;从教育方式看,现有会计教育主要是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涉及会计诚信的一般是警示教育,而受众面更大的则应该是大众面的宣传教育,当企业会计准则给予会计人员更多的职业判断空间时,会计诚信教育的地位也更加重要,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此外,推广信用等级评价制度、建立诚信档案的方式具有内在的约束力,可以促使会计人员在进行职业判断时真实公允地进行选择。
三要强化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管理。注册会计师作为“经济警察”,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从而提高投资决策的可靠性,使社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但由于审计工作难以避免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也难以确保管理者提供的财务信息一定真实可靠。于是,公众的期望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目标之间的差距使注册会计师承担越来越大的风险。在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取舍过程中,有的注册会计师为了降低成本简化了审计程序,使出具的审计意见存在很高的风险性,也使会计信息的质量失去了有效保证。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相对落后,因此,要促使广大执业人员树立起现代审计意识,学会现代审计技术,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后续教育,通过提高注册会计师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其独立性和执业质量,尽可能降低审计风险,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可信度,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专升本是按照专科学生总数的一定比例选择优秀学生参加考试。再按一定比例升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在本科院校学习两年,达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获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要求的获得学士学位。会计专升本教育是近些年才开始实行的,其课程体系的建设还有待于不断地完善。笔者认为,会计专升本课程体系的设置首先应符合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一、会计专升本培养目标的定位
培养目标是会计培养人才的方向定位。会计专升本培养目标应由原来专科培养目标升至本科的培养目标。
(一)会计专科的培养目标
会计专科教育是一种技能型的教育,其培养目标是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一线会计职业岗位的专业知识,又熟悉当前会计制度,具有熟练的会计专业技能的核算型中初级会计人才。由此可见,会计专科教育培养目标强调的是中初核算性的一线会计人才。
(二)会计本科的培养目标
专科学生升入本科。进入本科教育,其培养目标应符合会计本科教育的要求。目前,对本科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各个学校各有不同的表述,如,一综合性重点大学的培养目标为:在扎实的学术研究基础上,培养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知识,有较强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组织能力,理论与应用并重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创新型经济管理人才。又如,一普通大学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面向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第一线,具有会计核算能力、审计与咨询能力、财务分析与管理能力,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政府机关及有关部门从事会计管理、审计实务及财务管理工作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虽然上述培养目标的表述不同,但其基本点是相同的,其共同点有别于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即核算型的会计专业人才已不能作为“专升本”的教育培养目标。专升本的教育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念。能够综合运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的重大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和控制的高级管理型会计人才。
会计“专科”和“本科”同样是培养会计人才。但会计专科教育目标与本科教育目标的定位不同,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层次也不同。我国的相关法规将会计人才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相对应的是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员等不同档次。会计教育也应随社会需求分层次培养会计人才,使之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比例。不同层次的会计人才对知识结构有不同的要求。在课程体系上也有所差别。
二、设置会计专升本课程体系应考虑的因素
在设置专升本课程体系时。应充分体现会计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但是,在具体设计时,不能简单地直接套用会计本科三、四年级的课程,应在考虑专科课程体系与本科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来源、素质、文化和专业基础等因素加以综合确定。
(一)会计专科课程体系
在设置专升本课程体系时。首先应考虑学生原来的知识结构。否则会造成重复。会计专科教育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是国家职业标准和规范,以国家规定的会计师和助理会计师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标准和内容为基础。主要包括经济应用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基础、计算技术、基础会计、管理学、经济法、经济应用统计、财经应用文写作、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税法、会计模拟实验、外贸会计、预算会计、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其核心技能是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会计报表分析技能。
本科会计教育以培养高级管理型会计人才为目标,课程不限于传统的会计学科,而以通识课为基础,涉及企业管理和其他社会、人文领域的跨专业学科。通识课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会计学专业课程是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三部分构成。其中:会计专业基础课程是构筑会计学专业的理论框架、提供会计学专业技能和方法的经济管理相关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等;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是指涵盖系统的会计学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知识的有关课程,主要包括: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中、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学、财务管理等;会计专业选修课程是上述两者之外的会计学其他有关课程,主要包括:金融学、金融企业会计学、预算会计、战略管理、税收会计等。其课程体系实现了理论与实验结合、知识与能力并重、人品与才干相长的人才培养目标。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流和沟通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
(二)会计专升本学生并非全部来自会计专业
专升本的学生一般都来自综合性专科院校或财经性专科院校,所学专业主要有会计(包括会计电算化、涉外会计和税收与会计等会计专业)、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和投资与理财这四个专业,也有个别来自保险等与会计专业相差较大的专业。就会计专业知识来看。学习会计专业课一部分学生有基础,而另一部分学生没有基础。这无疑给会计专升本课程体系的设置增加了难度。
(三)专升本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
相对应本科教育目标的要求,尽管专升本学生都是专科学校的优秀学生。但其基础知识有待加强。会计本科教育强调的是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高能力的培养方式。前两年是基础教育。重点是高等数学、英语、大学语文、经济学等课程。其中英语的要求较高,一般本科毕业要求英语通过四级,有些院校采用双语教学或原版英文教材;专升本学生在专科院校3年,既学习基础课程,也学习专业课程,学习内容相对分散。如英语课程。有的学校要求毕业时通过3级考试,而大多数学校没有要求。这为专升本学生在升本后的英语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是设计会计专升本课程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专升本学生的专业知识有待深化
从会计本科与专科的课程体系上,就专业知识的广度来看。其课程设置就有很大的不同。会计本科专业除了本身的专业课如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等课程以外,还开设了统计学、资产评估、金融、企业管理、计算机等相关课程。而专科院校虽然会计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不缺。但相关专业课的范围较窄。就专业知识的厚度来看,专科院校和本科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单就选用的教材就有较大的差异,会计专科的要求较本科低。
三、会计专升本课程体系设置方案
会计专升本会计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按本科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充分考虑学生来源、基础课程的掌握程度、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高能力的培养方式,对会计专升本课程体系重新设计。不能照搬普通本科课程体系,更不能简单地在本科课程体系上加加减减,而应针对专升本学生的特点,强化基础理论。深化专业教育,加强实践教育,使每一个会计专业专升本学生都能在高等院校得到进一步深造。
(一)强化基础理论
基础理论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统计学。这些课程有些在专科已经学过。但深度和广度与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相差甚远,其中,英语必须到达到大学本科规定的要求(如果英语达到了四级或以上,可以免修);其他课程无论原来是何种专业、是否学过、学习程度如何,都应通过学校的考试,不然不能按期毕业。另外,应增加金融学、企业经营管理、经济法等专业基础课的选修。增加学生对专业的拓展能力。注重理论的提升。
(二)深化专业教育
专升本的主要专业课包括中级财务会计、高级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及审计案例、税务会计、会计制度设计、会计报表分析等。由于专升本学生的来源不同,可以采取一些特殊的规定。如,对于专科学得好的同学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等课程可以办理只参加考试、自愿听课的原则,最后通过考试即可,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有更多的时间补充自己的弱项,如英语、数学、高级会计等课程。另外,应增加专业选修课程,如会计信息系统、资产评估学、会计专业英语、经济应用文写作、公司管理、预算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等,给予学生更大的拓展空间。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要做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可以实行非本专业补课制。凡不是本专业的学生进入本专业后必须从第一学期开始,补修专科期间两门至五门的专业核心课。补课不全不准毕业。要督促学生尽快掌握专科基础知识,边补课边学习新内容。以便起到很好的衔接作用。
1 面向专业的高职数学教材的编写思路
第一,精简基础知识,增加专业应用。这是我们在教材内容选择上的基本思路,以往的教。
材侧重于基础和计算,在应用方面明显不足,从而使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不能得到很好地提升,并且在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也不能很好地结合运用数学这个工具,这样数学课程的服务性和工具性得不到体现。要使教材真正做到“实用”“服务专业”,那首先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分析其主要专业课程对数学知识的需求,然后挑选所必需的基础模块,并对应的安排应用模块,这样一对一的学与练具有针对性,能使学生能清晰地看到这个数学知识点在专业课程中的运用,为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做支撑,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高职数学课程的价值就在于此。
基础知识要“精”,在不影响数学体系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只保留专业所需的部分;基础知识要“简”,要在难度上照顾高职学生的基础,只给出定理,不追求严格证明,重点突出基本概念、基本计算和基本知识。应用模块的编写对数学教师来说极富挑战性,一方面数学教师自己要深入专业,从数学的角度来理解专业的实例;另一方面要请教相关专业的教师,让他们从专业的角度来检查我们的用语是否标准,举例是否得当。
第二,突出数学实践,强化动手能力。在高职课程改革过程中,数学课程的课时大幅减少,原有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完全不能适应新的课时安排,如何弱化理论,淡化计算,突出应用,尽可能地拓宽教学内容是我们编写教材过程中必需思考的一个问题,而数学软件的引入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对于学习和应用数学,数学软件有着“登山缆车”的美誉,它可使复杂的函数图像直观化,繁杂的公式计算简单化,从而有效地缩短教学时间。比如在学习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时通过软件画出相应的函数图像,让学生对极值点看得更直观,理解得更透彻。再比如说在介绍不定积分与定积分时积分变换往往不易被学生接受理解,现在我们通过软件就能计算,这样我们的重点只要把定义讲清楚,简单的计算会做就可以了,其余的就交给计算机处理,从而节约了大量的课时,也让学生感觉学起来没那么难,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现有的数学软件中,MATLAB具有计算功能强大,语句简单,易于操作,绘图方便的特点,对高职的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在编写教材时可在每章介绍完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之后增加一个MATLAB软件学习和练习的内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和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面向会计专业的高职数学教材内容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