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公司信息化管理

公司信息化管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3-15 10:39:4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公司信息化管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公司信息化管理

篇1

公司信息化管理,主要是指对公司信息实施过程进行管理。主要内容包含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企业变革过程管理、企业运作管理以及对信息技术等等。由于这些内容都受到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深入影响,所以彼此之间是相互制约的。不过,只要对相关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则能使公司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并获得求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X公司信息化管理战略实施的特点

(一)X公司信息化管理战略实施特点之时效性

21世纪是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创新的时代,在这一背景下,各行各业对于信息的需求性都在不断增强,而且呈现出了各自的特点。既然如此,X公司在这一大背景下,实施信息化管理战略经济就显得尤为必要,其还具有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时效性。

X公司发展过程中,整个项目内容的各个运行环节所包含的相关的信息,都需要第一时间告知给员工或者外界,因此只有加强信息化管理,并实施有效的战略管理策略,这一时效性才能得到有效的彰显。

(二)X公司信息化管理战略实施特点之实用性

由于X公司信息普遍具有较强的社会性质,因此,其信息化管理战略实施具有实用性的特点。

尤其是通过相关信息化管理战略的实施,X公司能够通过互联网等相关技术手段,第一时间获得比较实用的外界信息,这样在对公司内部成员进行管理的时候,也能确保所获取的各种信息的实用性,而且还能赢得内部员工的信任度,因此,必须加强信息化管理战略在X公司的实施。

三、X公司信息化管理战略实施的重要性

(一)有效推动 X公司的产业化发展

在当下经济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信息化管理战略实施和应用既可以增强 X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还能有效提高其产业化发展的综合实力,总体而言,是十分有利于 X公司产业化发展的。与此同时,随着电商行业的出现,部分公司产业则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行网上交易,从而加快其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二)加快X公司的产业结构调整

以往,X公司的?l展都是以粗放型为主,并且以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为目标,以致于完全忽视了自身的长远发展。但是对于现代化公司信息化而言,其主要是在现代化的理念基础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促进公司的发展,或者是借助先进的科研技术改造与加工公司产品,这无疑使得X公司的产业结构也由粗放型变为了节约型。而从当前X公司的发展现状看,这将会是它未来重要发展方向。总而言之,将信息化管理战略理念引入到公司各项发展和管理之中,既可以促进公司的发展,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其经济管理收益。

四、加强X公司信息化管理战略工作实施的有效途径

(一)充分发挥政府应有的作用

确保X公司信息化管理战略工作的有序开展,政府在其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X公司信息化管理实际上就是一项跨专业、跨地区、跨部门的综合性工作,因此就需要相关部门都积极的参与其中。而作为政府,需要做的两件事,即是:加大资金的投入;推行相关优惠政策。在X公司信息化管理战略工作实施过程中,政府实际上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政府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既要将X公司信息化管理战略作为自己的特色产业加以推动,同时还要加大对X公司信息化管理战略资金投入。需要注意的是,只有进行合理的对资金的使用加以系统的规划,最终才能实现统筹管理的局面,从而有效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除此之外,政府还要积极推行相关的优惠政策,比较常见的就是对有关X公司信息化管理建设方面的贷款实施优惠政策,降低税收,与此同时,还可以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从而才能更好的帮助X公司实现信息化管理建设。由此可见,实现信息化管理战略在X公司中的应用,需要政府进行组织和领导,并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作用和功能。

(二)加强对公司相关人员的信息化培训力度

将信息化管理战略应用到X公司中,为了确保工作开展的有序性,就一定要对相关人员进行适当的信息化培训,从而才能促使X公司整个经济管理工作也取得一定的成效。

首先是要重视对公司基层职员的培训工作。主要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建立信息化经济管理网络体系,其目的是使其能够更好地被员工所使用,进而也让他们感受到网络信息化的价值所在,并更好的参与到相关经济管理工作活动之中。

篇2

在企业全面划归开滦集团后,根据上级档案管理部门的指导,兴隆矿业公司着力解决了档案的电子检索问题,截止到2014年11月,兴隆矿业公司档案室共计著录室藏的文书、科技、声像、土地、会计、资料、实物、人事等8个门类档案的电子检索目录57000余条,初步实现了档案利用环节从“手工查找”到“电子检索”的档案信息化管理过度工作。

二、信息化的初步运用,改变了兴隆矿业公司档案管理工作总体水平。一方面,信息化提高了兴隆矿业公司档案工作各环节效率。通过计算机实现档案数据只需一次录入,便可以被档案工作各环节多次利用;录入的数据,还能实现用统一格式,迅捷地打印出相关文件单据、汇总表及档案的各种背脊、封面,案卷目录、文件目录和备考表等;也能实现自动统计档案信息,将需要的档案信息进行统计处理,从而快速形成所需报表等操作。另一方面,提高了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效率。兴隆矿业公司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通过充分运用电子检索等操作,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让档案管理工作显得更为方便、简捷。借助计算机软件提供多种查询操作:管理人员也可以实现从模糊查询、组合查询、分类查询中选取最佳的查询方式,在档案库中检索出需要的档案信息,大大缩短档案利用时间。档案工作融入了现代信息技术后,档案管理人员可以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可以有更多时间从事档案收集和编研工作,极大提高档案管理部门整体工作效率。

三、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兴隆矿业公司在并入开滦集团后,谋划了“一主两翼”企业转型发展战略,针对企业内部各环节提出了“提质、降本、增效”目标。信息化成为兴隆矿业公司,实现这些理念重要桥梁。而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企业重要组成部分,便捷、迅速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能更好服务于企业转型发展全进程理念,已被越来越多兴隆矿业公司各部门所接受。目前,兴隆矿业公司初步形成了依托开滦集团OA电子办公系统平台,实现了文档创建与管理的一体化流程,电子文件经过起草、传阅、审核、会签等虚拟流程,自动将电子文件完成归档收集,初步实现无纸化办公,网上借阅等便捷操作,不仅提高了企业自身运行效率,还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从而将档案管理与企业发展进行“无缝隙”链接,初步实现了档案工作要更好的服务于企业转型发展的管理理念。

在行业发展动力不足大背景下,兴隆矿业公司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专业人员不足。兴隆矿业公司若要全面实现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就需要大量现代档案管理专业人才。而现代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计算数据管理技术,还要熟悉档案专业知识以及敏锐发现档案业务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时,还需要付出大量的前期布局和后期维护等专业性操作,而档案管理岗位所特有的枯燥性和繁琐性的特质,确实与当今社会主流的快餐式生活理念格格不入,再加之兴隆矿业公司档案管理岗位与绝大多数国有企业档案岗位有着类似的缺乏刺激性工资激励机制,使得兴隆矿业公司的档案管理岗位,对于高素质专业人员缺乏足够吸引力,而且档案管理人员流动性相对较大,从而制约着企业自身档案信息化管理进一步升级。

篇3

随着物流国际化、物流高级化的发展及现代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物流系统各个环节的作业将会出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为主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有效地解决了信息共享、信息传输的标准问题和成本问题,使得信息更广泛地成为控制、决策的依据和基础。

二、物流信息化管理的基本理论

(一)物流及物流管理的概念

物流是贯穿从原材料的采购、到产品的生产、再到产品的销售,即贯穿着其生产销售始终的全部过程,包括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通过有组织的配送来达到企业经营管理优化的目的,物流是企业生产、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物流管理则是从管理的概念入手,对产品的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和配送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从而提高物流的效率,降低物流的成本,提高物流的整体效应,对企业整个管理也起到一个优化作用。

(二)供应链管理理论

供应链管理就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其目标是要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Right Product)能够在正确的时间(Right Time)按照正确的数量(Right Quantity)、正确的质量(Right Quality)和正确的状态(Right Status)送到正确的地点(Right Place)――即“6R”, 并使总成本最小。

(三)物流信息化的概念

物流信息化是信息化在物流企业中的运用,即包括物流信息的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协助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促进物流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三、国内外大型集团物流信息化管理经验与借鉴

(一)美国沃尔玛公司物流管理经验

1.快速高效的物流配送中心

快速高效的物流配送中心是沃尔玛减少库存、实现供应链管理水平最小化的关键因素,沃尔玛的物流配送中心一般设立在100多家零售店的中央位置,这样的物流配送中心位置定位为沃尔玛开展周边零售店服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运输的半径既比较短又比较均匀。不仅能减少本企业的库存,还能够提高供货的及时性。

2.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

20世纪70年代,沃尔玛建立了物流的管理信息系统(MIS)。20世纪80年代初,沃尔玛与休斯公司合作发射物流通讯卫星;1983年的时候采用了POS机。1985年建立了EDI,即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进行无纸化作业。1986年的时候它又建立了QR,称为快速反应机制,对市场快速拉动需求。沃尔玛在全球第一个实现集团内部24小时计算机物流网络化监控。沃尔玛对其供应链管理系统还融入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凭借这些信息技术,沃尔玛如虎添翼,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3.“无缝”供应链的运用

“无缝”供应即从订单与购买的处理及运输和配送过程都进行紧密的联系,捆绑在一起,实现配送的及时响应,库存的及时补充。沃尔玛采取的“无缝点对点”的物流系统不仅保障了整个供应环境的优化,同时大大降低了物流和库存的成本。

4.全天候的物流服务支持

沃尔玛的物流是不间断地进行,每天24小时,每周7天都能够提供快速便捷的物流服务。产品和服务都能够得到保障,从而能够确保这些沃尔玛的产品不断地流向沃尔玛的商店,供货和销售实现对接,提高服务的水平。

(二) 海尔物流管理经验

海尔集团的7大生产基地,42个物流区域配送中心全部联网在海尔物流的网络流通平台上运作,强大的网络优势构成了海尔物流公司的核心能力。

1.海尔物流的信息化应用

在企业外部,海尔CRM(客户关系管理)和BBP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架起了与全球用户资源网、全球供应链资源网沟通的桥梁,实现了与用户的零距离。在企业内部,海尔采用了SAP公司的ERP系统和BBP系统(原材料网上采购系统),对企业进行流程改造。

2.海尔重塑了企业的业务流程,真正实现了市场化的订单经济

海尔把订单作为企业运行的驱动力,从接到订单时起,就开始了采购、配送和分拨物流的同步流程,同时,海尔物流通过3个JIT,即JIT采购、JIT配送和JIT分拨物流来实现同步流程。

3.海尔物流改变了物在企业的流通方式,基本实现了资本效率最大化的零库存

提高物流效率的最大目的就是实现零库存,海尔的仓库与海尔的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及工作流联网,进行同步数据传输。以信息代替库存,达到零营运资本的目的。

4.打破了企业自循环的封闭体系,建立了市场快速响应体系

海尔建立了一整套包括网上订单管理平台、网上支付系统、网上招标竞价平台、信息交流平台等在内的面对市场的快速响应系统,大大缩短了海尔与终端消费者的距离,为海尔赢得了响应市场的速度。

四、国内外集团物流信息化管理对我们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沃尔玛和海尔物流的分析研究可以发现,是他们的一整套先进、高效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系统,促成沃尔玛和海尔的成功,可以说是优秀的商业模式与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机结合。

五、玉柴物流信息化管理创新

(一)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玉柴”)创建于1951年,主要从事柴油发动机和发电机组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营销服务等。玉柴到目前一直保持行业“龙头”地位,是中国内燃机行业的领跑者,是广西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之一,被国家统计局授予“中国最大内燃机生产基地”称号。

(二)玉柴物流管理现状分析

1.玉柴生产基地地处偏僻的广西玉林市,交通不是十分便利,且配套的覆盖面广,产品配套的下游客户厂家较多,而本地的配套零部件产业不发达,零件及产品等物流成本相对比同行的高。

2.玉柴在2003年开始推行在柴油机、汽车、机械零配件产业领域的上、下游开展广泛的供应链物流服务,在行业内率先开创出独具特色的玉柴物流模式。

3.玉柴内部相对有些缺乏物流专业人才,缺乏对公司总体物流的规划布局和统筹安排。玉柴现有的工厂内部物流有点缺乏总体规划。

(三)玉柴物流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分析

1.1994年6月,玉柴公司引进MRPII软件,闭环MRP已经完成,但未实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成,财务系统自成体系。

2.采购、生产系统的大量信息还是要依赖手工录入,存在效率低、差错率高、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影响后期的整个传输和应用。

3.玉柴公司产品种类多,每种产品的构成较复杂,因而数据量庞大,要严格按MRPII系统的计划要求进行控制难度较大。

4.玉柴在2005年就开始实施ERP一期工程,玉柴启动上线ERP系统后,与巨资投入的先进的PLC不能直接连通,没有充分、及时地提供决策的支持。

(四)提升信息化应用,优化玉柴物流管理

2007年,玉柴在一期工程业务模块成功的基础上正式启动ERP项目二期工程,开始向精细化管理应用、功能扩展应用、决策管理应用三个方向推进。

1.ERP二期项目主要实施了HJIT采购协同及供应商管理。HJIT通过准时准量的供应商计划与送货传票提高采购供应链敏捷性,降低供应链的整体库存水平。供应商门户实现了与SAP、YCQAS、YCSS系统的集成,是一个互动的平台,加强玉柴与供应商的信息沟通。

2.进行了BW数据仓库的构建,把成本数据分析、财务报表、销售统计分析、公司经营KPI指标、质量分析等各业务系统的信息紧密集成,是一个灵活的决策分析平台。

3.销售系统把客户需求输入系统,经过OA订单评审后,客户要求就会进入玉柴的ERP系统,自动生成生产计划。系统根据生产计划进行最优排序,发出物流需求指令,安排班组生产,同时物流部门已安排运输计划,当整机下线即可正式交货。

4.上线MES系统,把上下的两个系统连通起来,打通了信息孤岛,提高劳动生产率。

5.缩短财务系统数据统计的时间,以实时数据为依据的生成计划更加正确、及时地反映整个生产情况。将MES与PDM数据集成,实现设计数据源、生产数据源与ERP全线贯通。

6.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系统执行力。

目前玉柴的ERP系统业务已经覆盖了生产、采购、销售、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领域。通过信息化建设,增强对顾客需求的快速反应,优化客户服务并提高公司整体工作效率。

六、结束语

随着物流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质量和竞争力。为解决玉柴的发展问题,不管是信息系统的提升,还是管理流程优化和业务流程变革,玉柴人需加倍努力和敢于创新,以确保企业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琳.企业供应链管理及其信息保障机制[J].情报科学,2003(02).

[2]杨晓枫.引入ERP优化企业供应链管理[J].物流科技,2001(02).

[3]魏东方.海尔的物流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3(04).

篇4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035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8-00-02

0 引 言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公司管理水平的日益提高,绝大多数企业都选择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也借助信息技术理顺工作流程、完善管理模式。因此,建立一套或多套信息系统以满足公司在及时通讯、文档处理、财务管理、产品管理与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需求,成为多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目标。然而一些公司,特别是员工众多或工作地点分散的大公司,由于网络环境复杂、硬件设备品牌众多、软件平台架构不统一、运行维护力量不足等问题,在信息化建设和信息系统运维工作中面临巨大压力。对于企业管理层而言,信息化在解决一部分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多数企业面临的现状是:一方面每年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现有硬件资源的利用率似乎总是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企业已有信息资源发挥最大效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再如: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那么信息系统的投资回报率如何计算,也需要考虑。另外,信息系统归根结底是为企业的生产活动服务的,因此要确保信息系统与企业核心业务的有效可靠集成,要能准确衡量集成度。

为解决上述的和其他一些相关问题,国外大公司引入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体系(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ITIL)来指导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工作。

1 ITIL简介

ITIL是英国国家计算机和电信局于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一套针对IT行业的服务管理标准库。英国政府启动该项目的初衷是形成一套规范化、便于财务分析的IT资源统计分析方法,以提高政府部门IT服务的质量。其成果很快便被英国企业消化吸收,并在世界范围推广。20世纪90年代中期,ITIL已经成为欧洲IT管理领域事实上的标准。随后ITIL被引入美国、澳大利亚等国。

鉴于ITIL的影响力,很多公司和组织开发的“IT管理最佳实践”都宣称遵循ITIL框架,如惠普公司的“IT服务管理参考模型”和微软公司的“管理运营框架”,而ITIL自身也历经了3个主要的版本的演变,其中Version 3(2004-2007)整合了前两版的精华,强调对ITIL最佳实践的执行支持和对细节的完善。

2 ITIL与国内企业――误解与再认识

《IBM IT服务管理白皮书》中指出:“ITIL合并了一套最佳的实践惯例,可适用于几乎所有IT组织,无论其规模大小,或采取何种技术。”然而,在小企业中,主机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存储管理员甚至开发人员都由少数几个人甚至一个人来承担,则整体实施ITIL的必要性变得很小,只需参考其核心管理理念即可。必须明确的是,ITIL框架对于分支机构多、人员多、系统多的大公司更具指导意义。虽然ITIL体系在国外大公司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国内,经详细报道和分析的成功案例并不多。这一方面与国内公司信息化水平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公司管理层对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管理的理解直接相关。

首先,虽然对大多数企业而言,ITIL体系表现为一套ITIL系统,但ITIL的核心并不在于系统本身,而在于一种理念:“从客户(业务)而不是IT服务提供方(技术)的角度理解IT服务需求”。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ITIL的实施可以看作:“梳理企业信息化需求”+“明确管理制度和服务级别合同(SLA)”+“通过技术手段固化”。

其次,由于ITIL体系可以提高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的工作效率,确保问题的及时定位和故障的迅速解决,对提高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所以在很多国内大公司中,实施ITIL的建议是由信息运维部门首先提出的。但事实上,ITIL的实施不应被视为信息运维部门单方面的需求,而应被看作是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乃至企业整体生产率的内在要求,是一项由公司最高领导牵头,由公司CIO总体负责,所有信息系统使用部门、信息管理和信息运维部门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

最后,ITIL实施的成功并不是以制度梳理制定完毕、系统上线为标志。这只是以ITIL框架规范公司信息化建设和运维的起点。只有坚持不懈地严格贯彻,ITIL带来的诸多收益(提高IT服务的可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有效控制IT方面开支等)才会逐渐体现出来。

3 ITIL与国内企业――实践与中国化

国际标准有其先进性,但中国公司也有自身的特点,如何让先进的标准与公司实际相结合,是公司管理者和信息工作者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由于市场竞争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ITIL实施之后,企业必然还需要面临老系统的升级换代及新系统的部署实施。由于在ITIL实施中一般只对已有系统做梳理,所以如何让ITIL框架在随后的信息系统建设和运维中长期有效并发挥作用,成为ITIL能否真正给企业带来价值的关键。

目前,国内企业的信息系统实施和运维工作大多是以合同的方式委托其他公司完成,企业本身没有或只有很少的专业人员从事信息系统维护,这对于ITIL的应用来说是个重大隐患。首先,ITIL的核心过程――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管理、配置管理――都属于企业的内部管理流程且应该由专业的运维人员来完成。其次,网络架构优化、中间件和数据库的调优等工作不但需要专业技术,更要求实施人员熟悉现场情况、有长期的工作经验。外委人员很难达到此要求。再次,由于外委公司人员流动性大,很难保障服务的质量和持续性。所以,若要保证ITIL价值的真正体现,国内企业应该保留一支属于自己的、稳定的、掌握关键技术的信息运维团队。这支运维团队应该在ITIL实施前就组建,全程参与ITIL的实施。在之后信息系统建设中,也应及早介入。

另外,由于历史原因和认识误区,一些公司的业务部门和IT部门对于信息系统提供的服务存在着理解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会产生两种极端现象:一是业务部门对信息信息系统提出盲目的苛刻要求(事实上,并非每个系统都有必要实现“7×24”无间断服务);另一个极端是,在某些企业中出现了“IT部门考核业务部门信息系统使用情况”的局面。解决这种两种极端现象的最好方法就是真正消化吸收ITIL体系中的服务级别合同(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即首先由业务部门提出他们需要的信息系统服务和该服务应达到水平。然后,IT部门根据其要求,向业务部门提出资源需求:包括所需的硬件、软件、财力、人力等;接下来双方进行磋商,达成共识,签订合同;IT部门监督相关资源是否到位,而业务部门考核IT部门是否达到规定的服务水平。对于国内企业而言,由于财务、人力等资源的分配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并非由业务部门直接控制,故而可以考虑采用修正后的模式――IT部门在信息化项目初期参与规划和设计,在系统架构、软硬件选型、开发模式等方面,IT部门应保留一定的决定权。在项目部署实施阶段,由IT部门全权负责,对于系统是否具备上线条件等问题,IT部门具有完全的决定权,业务部门不得干预,否则IT部门可以提出修改SLA的要求。最后,系统上线则意味着SLA的正式生效,IT部门转为服务方,业务部门可以享受信息系统带来的便利并监督SLA中的指标是否完成。采用这种模式,既权责分明又可以给业务部门和IT部门双方都来收益:IT部门获得参与权和决定权,避免了系统实施后的被动局面;业务部门则可以集中精力关注业务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4 结 语

ITIL体系以流程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可以有效整合信息服务与企业业务,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中国企业在引入此标准时,还需在内外环境上下功夫:一是提升信息系统开发实施方的水平以改善外部环境;二是管理层、业务部门、IT部门要通力合作,使ITIL体系落地,改善企业内部IT服务管理环境,并最终走出一条国际标准的中国化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物业服务公司;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

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就是使用信息管理软件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快速灵活,能够减少人力资源管理的处理周期,及时了解员工的变化信息,能够为物业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信息依据,对工作人员进行科学配置,满足市场发展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集中管理,使得企业决策更加准确、合理,防止信息数据不准确造成决策风险,影响物业服务公司的发展进步。

一、物业服务公司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实现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能够使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发生变化,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主要是应用高新技术和管理理念进行,实现开放式的管理,将部分功能外包出去,建立虚拟组织,使得物业服务公司的管理理念得到创新与优化,实现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从传统的单一实现全面、多方位的互动管理,能够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理念,并成为物业服务公司中重要的部门。实现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能够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与方案,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参考,将分析建议提供给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完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管理体系的建立。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能够通过定量的方式将创造的价值表现出来。物业服务公司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中,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是极为重要的内容,通过信息化管理能够提供信息支持,与信息管理系统有效衔接保证获得参考数据信息。物业服务公司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信息是利用信息系统进行记录管理的,通过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能够为人力资源相关工作的信息获得提供依据,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人力资源信息还能够统计分析现有数据,为物业服务公司的安排配置等提供科学的参考,使得工作安排以及流程设计更加科学。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是将网络结构作为基础,对整个公司员工的信息进行管理,能够减少各级员工反馈时花费的时间,完善沟通机制,员工不再受到层级制度的约束,能够实现不同部门、层级思想的表达与传播。人力资源管理中使用信息系统,还能够强化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做到实时管理。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将管理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吸收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并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以及业务流程等体现到系统中,优化业务流程,保证物业服务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信息化、规范化、人性化。

二、物业服务公司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策略

1.树立持续化的管理目标。当前的很多国内企业人力资源不足,要保证自身的人才需要就必须要通过外包才能够实现,但是如果外部供给不足,就会出现企业人力资源短缺的情况。现代物业服务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就必须要树立持续化的管理目标,优化物业服务公司的方案手段,促使物业服务公司实现长期、持续的发展进步,形成物业服务品牌,能够更好地为物业服务公司创造价值和效益。物业服务公司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保证物业服务公司的人力资源实现现代化的管理与发展。今后物业服务公司的人才需求需要实现多层次的结构建设,能够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便利。做好人力资源培养工作,培养出复合型的人才,更好地促进物业服务公司的持续化发展进步。2.对人力资源信息进行优化配置。物业服务公司要结合自身发展的战略需要,树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目标,对人力资源信息进行优化配置。物业服务公司需要结合自身需要分析人力成本,如果对规模比较大的物业服务公司进行人力资源信息优化配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成本支出,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物业服务公司中,人力资源是最为基础的内容,物业公司的运行离不开人力资源这一基础,对人力资源信息进行优化配置也就是做好物业服务公司人才的招聘、培训、考核、岗位分析以及薪酬制定等。物业服务公司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就是要及时分部评价人力资源信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让员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工作中。除了具备科学的数据挖掘以及分析功能,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多样、灵活性以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人力资源系统的可持续开发也成为判断其成熟与否的重要指标。员工考勤、网络培训、员工意见调查等功能也逐步与人力资源系统接轨,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也需要不断更新进步,优化配置。3.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制度。物业服务公司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起到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源管理是当前诸多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能够促使物业服务公司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物业服务公司是重要的服务行业,在发展中必须要满足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使得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更加标准。要创造知识经济价值,就必须要做好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如提高物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员工凝聚力、档案资源开发、服务能力等。人力资源信息化就是从整体上对员工进行管理,完善管理规章制度,保证相关工作有序推进,调节、管理好物业服务公司的内部,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人力资源培训以及评价制度,这体现的是企业文化凝聚力,能够为物业服务公司的发展奠定基础。所以物业服务公司需要强化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完善管理制度,保证物业服务公司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4.优化人力资源信息库的建设。物业服务公司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就是要做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使用计算机、数据库等进行查阅,信息化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库,能够为访问、查阅信息提供便利。物业服务公司的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当前公司中人力资源调动的实际情况,明确自己的档案资料调动情况,信息库的建立能够为员工建立长期的跟踪性档案信息,为物业服务公司中员工的升职、薪酬涨幅等提供依据。对物业服务公司中的信息进行整合,并将其储存在人力资源信息库中,整理分散的信息,形成系统化的信息库,能够减少信息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能够为员工的信息查阅提供便利。

三、结语

总而言之,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如今网络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等实现了良好的发展进步,能够更好地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产生的。我国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发展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已经被诸多企业广泛应用,这表明人力资源管理是极为重要和迫切的。我国物业服务公司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虽然实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依旧面临一定的问题与挑战,为了实现良好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效果,就必须要树立科学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目标,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完善管理制度,建立信息化的数据库,能够为物业服务公司的发展进步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张军.物业管理公司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问题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1,18:167.

[2]李蓓.论物业服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刚柔相济——以乌鲁木齐市农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6,06:67.

[3]赵峰常.滕州市物业服务行业人力资源现状与聘用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14,24:11-12.

篇6

一、南车奇宏散热公司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

株洲南车奇宏散热技术有限公司前身为时代散热公司,始建于1970年7月,1993年隶属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更名为株洲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时代电工厂。2011年与台湾奇鋐公司合资,由南车集团控股的合资公司,现主要从事各类功率器件散热器,包括轨道车辆变流器用铜散热器、热管散热器、水冷散热器、嵌片散热器、型材散热器等;制动电阻装置、吸收电阻装置;各类中小型特种电抗器、干式变压器及母排产品的开发和生产。

自从南车奇宏散热公司实施信息化管理以来,改变了传统的工业生产模式。在此之前的情况是:从领料,生产,质检等均为传统的手工操作,纸质的单据满天飞。2006年,公司开始实施信息化管理,使用金蝶公司ERP软件--金蝶K3系统,很好的解决了数据的准确性及原始数据的保存困难等历史问题,加强了各部门的沟通,使得公司的管理层和决策层人员及时的得到准确有效的信息。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基层员工素质还达不到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许多基层员工连基本的电脑操作都存在水平欠缺的问题;技术部门的信息输出,与生产部门的接收理解还存在障碍,有些技术设计,在生产部门的生产过程中无法进行。

二、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前后各指标对比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南车奇宏散热公司的信息化管理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首先,信息化管理系统本身来说推行的深度和广度都还不够,虽然已经推行了一段时间而且在很多部门也已经开展,但是并没有得到全面实施,而且在很多部门也只是较浅层次的推行,只是简单的进行相关的数据输入,并没有将信息化管理融入到流程管理中。

其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效并没有完全展现出来,就连最基本的信息化数据的准确性都还没有得到百分之百的保证,更不用提后续的信息化管理中的深层次数据分析。

第三,公司员工的信息化管理意识不强,尽管公司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推行信息化管理,但是公司的员工有很多仍然没有在本质上接受,仍然还是按照自己之前的一套工作方法进行工作,根本上来说仍然是信息化管理意识不够。

第四,公司基层员工的信息化素质低下,在公司内部,想要很好的进行信息化管理,首先必须需要员工具备最基本的信息化素质,但是在南车奇宏散热公司,很多基层的员工甚至连最基本的电脑操作都不会,这必然会影响公司整体的信息化管理进程和水平。

第五,信息化管理没有内外管理结合,进行信息化管理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公司本身的特点,同时也需要结合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南车奇宏散热公司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推行的过程中虽然也结合了一部分公司自身的特点,但是并没有真正的将信息化管理融入到企业内部,也没有从本质上结合外部存在的各种环境,使得其信息化管理水平没能得到高水平的发挥。

三、南车奇宏散热公司信息化管理TOC优化研究

(一)流程改造

一些问题还是存在于公司现有的流程,包括管理流程、生产流程和业务流程,所以本文调整公司的生产业务流程,以使每个部门是有联系的、有较多的沟通,而不是独立的,用电子公文流转和手工签字相结合的方式代替纸质文件流转

(二)系统优化

根据南车奇宏散热公司的实际需要,内容管理系统(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CMS)、报价系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PLM)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这四套应用系统将用于公司的信息化管理。

内容管理系统的实施,可以在内同管理的平台上,实现内容存储的集中化建设以及文档管理系统以满足生产运营和产品开发的需要,从而使公司的生产运营得到满足。在业务方面,公司现有的设计文件、技术文件、生产文件、管理档案等都将有效地覆盖,并基于迁移系统的历史数据,将文件的分类体系和管理流程进行优化,文档管理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在技术方面,在企业级的流程管理平台和内容管理平台上,资源共享将实现,公司的各类文档都能够快速地查询到,方便员工的交流与沟通。

(三)系统的实施

公司在信息化的过程中遇到不少的问题和瓶颈,系统的实施将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解决:

1.部门之间传真、电话费用过高

因为每个部门安装了互联网,故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引进VOLP6电话[1]。VOLP语音网关的增加统一起网络电话、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个人电话,统一采用内部分机号码,故不同的部门之间拨打电话的费用就基本为零。

2.流动的销售人员,导致丢失客户资源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建立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新发掘的客户详细信息、拜访客户的记录等都将登记在系统中,这方面的信息和统计报表都可以在系统中直接看到。

3.生产过程的管理和监控混乱

引入RFID技术、REID标签和读写设备,这个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可以有效地、实时地将生产过程中生产和物流信息反映出来。管理人员、生产部门、质检部门、客户和售后服务人员能够随时通过系统了解生产的情况,调整作业计、解决生产中产生的问题、均衡生产。

4.报价管理的繁琐性

报价管理系统会基于客户的不同配置要求,灵活的组织配置功能报价,快速对同一系统内不同配置产品的报价将实现。报价管理系统将成本项目通过表格和饼形图的形式在一个图表中展现出来,使人们清楚地看到成本的构成。

总的来说,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研究与优化是一个需要不断变化和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企业经营项目的区别,其信息化管理体系也会形成动态的变化。株洲南车奇宏散热技术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TOC绩效考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才能逐步走向成熟,这一点对于应用科学的企业管理力量进行企业信息化管理TOC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注释:

[1]VOLP:指Voice Internet Protocal,即压缩和封包模拟的声音讯号,其在IP网络的环境中以数据包的形式传输语音信号,也可以称之为IP电话、互联网电话或者网络电话。

参考文献:

[1]龚玮.我国ERP实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

[2]徐科杰.浅谈段国企业信息化[J].集团经济研究.2007.

篇7

带着这些疑问,《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独家采访了中国铝业公司信息化管理部副主任文欣荣。希望以其CIO的视角,将中国铝业公司的智能制造实践清晰展现出来,同时也为传统冶金产业的转型提供一些思路。

流程制造的智能实践

文欣荣有着在铝行业的多年工作经历,见证了铝行业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整过发展历程,对企业信息化和自动化有深刻的理解。他组织了中国铝业信息化管控体系建设,中国铝业信息化战略规划、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ERP、MES整体规划、SRM等项目建设,以及中国铝业公司信息化整体规划、决策分析及虚拟化、云计算等项目建设。

不仅如此,在“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提出之后,他又投身进入了铝行业智能工厂建设的学习和实践当中。采访中,文欣荣强调,中国铝业公司是集铝土矿勘探、开采,氧化铝、原铝和铝加工生产、销售,技术研发为一体的大型铝生产经营企业。作为流程型制造业,其在智能工厂的建设过程中有着与离散型制造业不同的特点。

与离散型制造业相比,流程型制造业的特点是管道式物料输送,生产连续性强,流程比较规范,工艺柔性比较小,产品比较单一,原料比较固定。同时,由于原材料在整个物质转化过程中进行的是化学过程,所以工序的连续性使得上一个工序对下一个工序的影响具有传导作用。

因此,文欣荣表示,流程型制造业智能工厂建设的重点在于实现生产工艺和生产全流程的智能优化,即智能感知生产条件变化,其中包括音频数据、磁场变化、温度变化等等。自主决策系统控制指令,自动控制设备,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即时预测和进行自愈控制,排除异常、实现安全优化运行。

“以电解槽为例,电解槽是一个电化学生产过程,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技术,在现有的检测技术之下,使电解槽的工作过程变得更加透明,让生产的组织者和操作者更好地把控电解槽的运营状态,使电解槽处于一个正常的运行状态当中。”文欣荣介绍道。

不过,文欣荣还提到,如果不能很好地将生产端和供应链连接起来,那么智能工厂建设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另外,原始数据的采集和利用也将成为企业优化生产流程、 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手段。

除了涉及加工领域的智能工厂建设,文欣荣还讲述了中国铝业的数字化矿山和智能矿山的建设情况。

“数字化矿山和智能矿山建设需要重视三个问题:第一是矿山地质资料的采集和分析。这样可以充分了解矿山资源的分布和质量情况,从而制定出详细的开采计划。第二是挖掘设备的监控。通过挖掘和分析开采数据,清楚了解一定区域内的矿石开采量,从而可以有效指挥挖掘设备的挖掘区域、进度和重量。第三是开采品质的管理。矿石被挖掘出来之后需要进行洗矿和配矿,这一环节直接决定着原物料的质量,所以说开采品质的管理至关重要。”文欣荣解释说。

统一共享平台建设

冶金行业的五层结构包括设备控制层、过程控制层、MES层、业务层和决策层。文欣荣认为,中国铝业公司将前三层的系统建设让下属企业和工厂去做,而总部进行业务层和决策层面的统一建设和管理,这种模式被称之为统一共享平台。

另外,他将目前的中国铝业公司的智能制造建设中增加了一层,定义为2.5层。这一层把整个生产组织、指挥、控制进行了融合,是整个工厂的生产、组织和控制中心。

在业务层和决策层,中国铝业公司分别实施了ERP系统和BI系统。文欣荣认为,ERP系统能够帮助领导层在采购成本上进行决策,让领导对公司运营以及整个行业情况能够充分了解。

而在BI系统数据水份的管控上,文欣荣提出了从数据源输入时间点和财务成本核查的方式,尽可能减少BI数据的水份,使BI的作用能达到最大化。同时,文欣荣也提到,基于全公司的SRM(供应商管理系统)正准备上线实施。

虽然文欣荣多次强调,在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过程中总部做什么,下属企业和工厂做什么需明确区分,但是由于每个版块的业务都不一样,所以ERP系统建设可以在多个业务板块进行单独实施,最后统一到总部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工作。

抓住时代的机会

“只要把主要问题解决了,其他的就不是问题了。”这样的话是不是经常听到?这似乎已经成了人们的固有思维。

不过对此,文欣荣却不敢苟同。在他看来,在智能工厂建设当中并不是抓主要矛盾就能解决问题的。工厂运营的各个环节、各个细节都要取得最优化的配置。只有实现全产业链、全业务、全细节的精确管理,智能工厂建设才能真正发挥效益。

说到问题,文欣荣认为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认识层面,他们都亟待解决。首先需要转变人们的传统思路和意识。其次信息化建设需要经历一个从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效益优先,到重点突破、内外结合,再到创新发展的全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当中,企业需要明确目标,并确定如何实施。最后就是需要弥补与国外先进技术理念的差距。虽然我们采用了最先进的生产设备,但是在软件模型、自动化技术使用以及系统思考和结构化思维的能力上面,还是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

问题众多,如何一一击破?此时,就越发显出CIO这个职业的重要性。文欣荣认为,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者,CIO需要明确自己能够为企业带来多少价值。

同时要努力扮演一个全面、综合的角色,既要熟悉技术概念,又要熟悉从决策、经营、再到生产的整个企业管理流程。因为IT领域的技术和理念急速更新,只有真正熟悉才能把握好信息化建设的方向。

篇8

在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平台上,项目经理或管理者可以即时查看各项作业的信息和进展情况,也可以随时查询统计项目的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的偏差,从而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应对措施。尤其是在总承包项目过程中,分包和采购成本十分复杂,且施工现场各种材料、设备种类繁多,项目部即要掌握清楚材料耗量情况和设备使用状况,又要及时了解各种结算信息,任务繁重。但由于采用了动态地成本管理,各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统一地平台进行信息的采集和管理,随时随地动态地掌握项目的成本信息。系统可以提供预警服务,提醒管理者注意项目成本是否有超支的趋势,从而及时地对项目过程进行调控。这样的成本管理能够真正地降低项目的风险,有效地控制项目的实际成本,从而创造更大的效益,避免了传统的管理模式中,由于项目管理者无法动态掌握成本信息,而造成控制滞后的现象。

某公司经常会碰到多项目同时建设的情况,如何协调好所有项目,保证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成本对项目管理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借助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管理者可以在系统中随时获取人力资源数据、财务实际成本数据等,方便其协调公司的人力、财力等资源。例如某一个员工已经参与了其他项目,且工作量达到饱和,那么系统就会发出提示,请管理者挑选其他资源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当某一个项目进度滞后,系统会发出预警,管理者可据此分析滞后原因,如果是人力缺乏,管理者可以从系统上纵观全局,来平衡调配资源,合理安排项目的权重关系,以保证各个项目的顺利进行。通过信息化系统可以将传统的主观判断提升至精确化的信息管理阶段,有效地保证项目按照进度计划运行,合理安排资源,尽可能地节约企业成本。

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还有利于企业历史数据库的积累。每个项目完成以后,会产生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将这些数据加以分析保存,当面对新的类似项目时就可以从积累的数据库里抽取出来进行分析和比对,如成本数据、工时信息等,不仅方便市场报价,也有利于项目经理借鉴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提高管理水平,降低项目风险,节约项目成本。

项目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策

1)加强对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认识。项目信息化不是买几套软件,达到办公自动化就算实现的,更重要的是要把新的管理理念体现在系统中,实现多种信息的整合管理,形成企业项目整体协同的一个平台。

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中,项目经理往往都是把项目计划和成本预算放在脑袋里,中间过程没有监控或调整,等到项目结束时也缺少总结。项目经理只关心项目进度,对完成该工作实际消耗的人力、财力成本却并不重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成本处于失控状态,这样很难保证项目的精确管理。只有将各类成本数据放入到系统中,各部门依据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协调工作,形成严密地逻辑流程,才能够保证参与人员及时地了解项目的状况。可以这样说,项目管理信息化并不一定能提高项目管理者的能力,但能帮助项目管理者提高工作效率。只有项目管理者本身领悟了项目管理的理念,辅助以信息化系统才能使工作事半功倍。

2)提升执行力度。在很多企业存在这样的问题,即企业有一套综合管理系统,但却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信息化无法得到有力地执行,只个别部门在系统上实现了小部分功能。这主要是由于在公司应用信息化系统时,是直接将原来的手工业务处理方式计算机化,而并没有对部分在信息化条件下不合理或不完善地流程和制度进行优化和变革。信息化的建设不单是流程的自动化,而是需要对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其涉及到公司的各个层面,要想取得一定的成效,需要企业决策层推动信息化管理的坚定决心和各部门的全力参与。

篇9

一、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及其必要性

信息化步骤的公司财务管理我们通常将其称为财务的信息化,它所指的是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具备会计电算化的专业人才利用计算机及财务软件对公司财务数据所进行的一些加工整理和综合分析等工作,并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信息支持的工作过程。财务信息化管理实现会计资料、报表的核算外还有以财务管理手段所生成的相关财务分析指标等财务信息的处理工作,它是对公司财务活动的一个全面、整体的处理过程。

信息化步骤下的公司财务管理实现的主体要有具备专业技术的会计人员,而起管理活动的主要工具则是计算机硬件及其软件资源,而该种管理活动的实现还需要有互联网的支持,其最为核心的则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保障。当上述几个方面相互协调,统一配合时,也便完成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

科技和经济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一种必然需求。在信息化步骤下的财务管理能够通过财务信息系统直接生成所需的各种财务报表,并且能够实现财务数据的更改和筛选等工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此外,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便于相关财务信息的查询和统计,也有利于企业管理里中各个环节的协调统一,实现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效益。

二、信息化步骤的财务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企业财务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使得两者得以有益结合,极大的提高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但是,我们在看到企业财务管理进步的同时也看到了当前信息化步骤下企业的财务管理仍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就我国企业的财务信息化管理而言,面临着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一个是认识上的不足一个是能力上的不足。从认识的层面上讲,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或者说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步骤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而这直接导致的是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不足,有些企业没有建立信息化财务管理体系,有些则仅建立了雏形,无法真正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从人才自身的角度而言,最大的问题是其能力无法满足当前信息化步骤的要求。企业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企业中真正具备信息化体系建设的人才数量较少,有些专业人才对于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财务信息化实现的速度。

2.信息化步骤下的企业管理存在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信息化的发展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完善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但是在我国现有的技术水平下,该种管理理想效果的实现还有许多现实因素的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硬件设施的不健全,使其无法满足信息化管理的需求,而财务软件开发和应用的水平以及软件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从信息资源本身而言,当前背景下,企业各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度相对较低,在财务管理中要先将各种数据予以集中再进行相关的整理和加工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管理的效率。加之财务软件开发技术的限制,使其使用中存在能够普遍适用及其使用的安全性问题,这些不仅仅关系到财务管理的效率还会影响其安全性。

三、信息化背景下公司财务管理实现的路径

为实现信息化步骤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我们便要在当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管理的效率。

1.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应对财务管理信息化有正确的认识。财务信息化的实现,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意识做指导,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建立或者完善相关的财务信息化硬件和软件设备,将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和工作去完成。当管理者具备财务信息化的意识时,便会注重相关系统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也便为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注重人才的培养。人才是技术运用的直接人员,是管理实现的重要力量,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实现的过程中,专业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应该从长远的角度出发,积极引进具备专业技术的财务管理人员,同时,完善企业内部员工培训机制,提高现有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此外,企业还应该及时更新相关专业设备,为人才作用的发挥提供硬件的支持。

3.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安全体系建设。安全性是企业财务管理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信息化步骤下,信息的使用者被扩大,安全性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点。企业的角度出发,可以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从组织机构的设置到具体工作人员的管理等建立相对完善的监督机制,以保证信息的安全。

参考文献:

篇10

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维护企业利益、合法权益和历史真实面貌的有效证据,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信息资源,是关系企业经济和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完整的档案是反映企业发展、技术、成果、经营、资源及历史概貌的重要资料。利用档案已成为企业生产、经营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有效手段。

首先,档案管理信息化可以有效改善档案管理工作。只有实现档案信息化才能冲破档案利用的种种局限,使档案管理部门从封闭走向开放。其次,决策的及时正确,管理措施的得当,要靠完整、可靠的信息和快速的综合分析能力来保证。企业档案真实系统地记录了企业以往经营管理中的经验和失误,有利于促进企业组织管理、经营决策的创新。再次,档案管理信息化可为科学研究和知识普及等提供智能化服务。企业档案存储和记忆了企业的各项活动,是企业文化、知识的历史积累。

二、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基本内容

所谓档案管理信息化,就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用计算机对档案信息进行收集、筛选和相应的加工,使之转化为数字化形式的二次文献信息供人们参考和利用的过程。

公司在生产运营的过程中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档案资料,内容涉及文书、科技、合同、工程等等各种各样的重要信息,这些信息真实地记录了单位的发展历史,利用计算机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数字化信息分类、存储在计算机中,以方便公司进行管理。这就是公司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实行档案信息化管理,必将更好服务于企业的规划与发展。

三、当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当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1.企业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意识比较淡薄。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投资比较高。有些企业会错误地认为档案不能直接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他们将资金投入到设备改造、工程建设和产品销售上,但对于为企业发展服务的档案事业却疏于管理和建设,对档案信息数字化所需的设备不予配备或配备不齐,电子文件的整理和归档较为混乱。2.企业档案管理人员水平有限。很多企业的现代管理理念不强。它们不注重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导致了档案管理人员的经验不够、服务意识不强,使他们的档案管理水平、业务能力难以适应新时期档案管理的要求。3.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如设备损坏、病毒危害、恶意攻击和入侵、应用软件漏洞等都属于信息化安全范畴,在提供人事档案信息服务以满足利用需求时,非法用户的进入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和传输过程中的信息被窃听是常见的安全问题。

篇11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1-157-02

伴随现代企业竞争程度的加深,企业运营所面对的市场、所处的资本环境不断变化,集团公司的财务管控愈来愈向以集团策略为主导、以全方位预算控制为重点、以内控为主线的集权式管控方向发展。当代微机与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成熟,为此种集权式的管理方式奠定了技术与经济基础。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便是此种科学的管理思想与发达的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产物。发电公司的行业特性适宜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可是集团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存有先天要素的约束,另一方面也存有部分后天缺陷。要抓好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改进这些先天不利要素,改善后天缺陷,坚持不懈,以实现全方位、多层级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发电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意义

1.有利于解决公司财务信息孤立的问题。在目前的公司财务管控中,尽管大部分公司运用了微机技术对日常工作与财务信息加以处置,可是公司的不同部门间并未把信息进行统一归纳,而是孤立存在的,对于财务信息的时效性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经过财务管控信息化建设,在公司内部构建有关的信息管理平台,可以高效地把公司的信息集中归纳,转变信息孤立现状,做到信息互享,提升信息的精确性。

2.有利于公司把财务和业务信息进行整合。在当代企业管理中,其财务管控大多受传统会计思想的影响,大部分财务管控信息被限定在经济业务统计的层级上,同个经济行为有关的财务信息被搜集到多个管理体系中,以致经济业务的所有信息难以被高效整合,对财务管理信息的准确性产生了不良影响。而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较好地规避此种问题,把财务和业务信息有机整合,提升公司运营管理决策的合理性。

3.可以推动公司管理方式的革新。实施公司财务管控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要求在公司中提升微机、互联网等技术的运用能力,构建有效的财务信息管理体系,可以把传统的财务信息记录与传输、会计计算与审计等工作利用微机技术来完成,提升了财务信息的处理速度,推动了财务管理效能的转变,增大了财务集中监督管理的力度,确保了财务全方位预算管控的落实,最后达成公司财务管控总体能力的提高。

二、发电公司财务管理的特征

1.生产与物流管控较易规划,容易实施信息一体化建设。发电公司无论是水力发电,还是火力发电亦或是其他类型的发电公司,和其他加工生产公司比较,生产活动集中,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总体的生产销售流程、供应链条较短,材料购置较为单一,不涉及中间商品,不涉及或者较少涉及库存问题,不涉及物流体系问题:生产与物流管控较易规划,容易实施信息一体化建设。

2.坏账风险低,资本回流通畅,较易依托资本流对公司加以管理。发电公司用户类型单一,仅是电网企业,通常电费回收期低于30天,坏账风险低,资本回流快。有关的采购过程,款项支付也较为迅速。不像建造单位,款项支付不及时,也不像一些商业单位,有相应的三四个月的信用期。公司的成本开支,除了折旧以外,也大多伴随资金流。因此经过管控资金流,便可以有效地管控公司的生产运营。

3.存在运营管理地和生产场所分开的问题,进行信息化建设有较好的收益性。发电公司通常建设在远离市区的地方,特别是水电,大部分在偏僻的山区,而公司的决策组织与财务管控组织通常设立在城市地区。传统的纸质材料的信息传输方法,一方面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效果不理想。在此种状况下,开发集成的财务管理信息软件,达成财务和经济业务统一办公,有显著的收益性。

三、发电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1.发电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基础不牢固。发电公司的财务信息化管控当前仅停滞在财务管理时期,并且效能单一。财务信息化管控技术未曾达成预期成效,未曾从根本上发挥作用。在当前的发电公司发展历程中,财务信息化仅发挥了会计计算的功能,在其整体发展中公司的组织协作基础不牢固。公司对财务信息化管控的认知滞后,未曾发挥其财务预算和财务监督的功能。财务信息化管控在发电公司中单独运行,未曾达成和其他组织间的协作运用。

2.发电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措施滞后。发电公司总体架构庞大,组织管理流程繁杂,财务管控在繁杂的监督下实施,通过管理层的科学决策以后才可以真正地实行。此种繁杂的管理体系会让财务信息化管控效率低、实行困难多。发电公司在实际的工程实行过程中需要解决多个层面的问题,决策进度落后,影响了决策的及时性和精确性,未曾从根本上发挥财务管理应有的作用。

3.发电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人员素养较低。尽管发电公司为了顺应改革的步伐已采用了对工作者实施培训的措施,可是从当前来看,此领域的工作人员的素养依旧较低。大部分财务管控者具有较高的会计核算能力,但是微机操作能力不足。部分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虽然加强了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可是专业素质较低,知识架构缺乏多样化,难以适应繁杂的工作要求。

四、怎样抓好发电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1.增大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注程度。首先,公司决策层与管理者应当全面认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主要作用,掌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功能。在公司中全面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而提升资本的监管与运用成效,维持公司本身的竞争实力。其次,应形成以财务管控为中心的理念,在公司财务管控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下转第159页)(上接第157页)应牢牢掌握工作重点,确保信息化建设的大方向始终正确,才可以让整个信息化建设起到应有的成效,实现提高公司总体管理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