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5 10:39:5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洛阳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是河南省及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洛阳辖7个区、1个县级市、8个县、1个省级新区、1个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2012年实现全年生产总值3001.1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3.8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808.1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969.2亿元,增长8.7%。三次产业结构为7.5:60.2:32.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4%、70.1%和26.5%。
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379.0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5.3亿元,增长15.1%。其中,税收收入148.5亿元,增长13.2%,税收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2.4%。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43.7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294.0亿元,增长23.2%;农户投资49.7亿元,增长3.3%。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36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927元,实际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777元,实际增长11.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979元,实际增长10.4%。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4.8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在洛阳市经济实力实现不断壮大的同时,各县市区没有实现均衡发展,逐渐扩大的发展差异已经制约到了洛阳市整体发展实力。
二、洛阳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 经济结构不尽合理
通过对洛阳市9个县市研究发现,各县市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三大产业之间发展不协调,其中农业发展过于缓慢,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同时由于第三产业的开放性不足导致第三产业的发展严重不足,而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过高,产业结构单一,增长方式粗放性、产品初级化特征明显,资源环境代价大,企业规模小,规模经营不足,接替产业培育迟缓。
2.各城乡差距逐步拉大
近几年,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临汾城乡差距在逐渐拉大,农村经济发展明显滞后,农民增收缓慢。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到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 四分之一,而且增长速度也长期低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收入差距呈不断拉大的趋势。
3. 整体发展水平比较低
洛阳市的偃师市是洛阳唯一一个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县市,虽然洛阳经济在近几年发展迅速,但与我国沿海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2012年洛阳的gdp为3000亿,是青岛的近一半,是苏州市的四分之一,相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较低。
4. 农业产业化层次较低,农民增收困难
由于对农业的不重视,导致农业产业化进程举步维艰,同时也缺乏大型的农业龙头企业,相应的农产品的质量和产值均存在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短,而且没有自己的农产品品牌,难以吸引消费者和市场的青睐。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制约了农民经济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和增收渠道的拓宽,影响了农民的切身利益。由于县域广大农民增收缓慢,仍有一部分农民生活困苦,农村市场消费偏冷的问题比较突出,内需不旺,很难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完善洛阳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1.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为了加快结构化调整,洛阳市需加快机制转换和体制创新,以技术改造、产品创新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导产业,抓大扶强;以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业,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构筑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购物中心、乡镇级的商业服务中心和自然村的三级服务体系。特别是洛宁县、孟津县、新安县要大力发展绿竹、樱桃、黄河鲤鱼的特色种植、养殖产业,不断加强品牌创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2. 加快县域城镇化步伐
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可以加快县域间的城镇化进程。首先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其次是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突出重点,优先发展县城镇和县(市)中心镇,提升城镇功能。再次是坚持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第三产业相结合,发展工业、文化、餐饮、娱乐等产业,拓展小城镇的发展空间。最后是做好政策引导,即制定并实施有利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各项政策,同时也要探索户籍制度改革,制定鼓励农民进城定居、子女就学、就业指导等优惠政策,有步骤地解决农民工城镇就业和生活问题,解除进城农民后顾之忧,吸纳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
3.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优势产业
县域经济要加快发展,就必须发展特色经济。洛阳市需要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和政策因素等进行综合考虑发展有特色的项目,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
在发展特色产业时,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并以全国百强县市的标准为指导,积极开拓新的产业。同时对一些传统农业大县,要立足实际,积极进取,区分不同情况,在财政转移支付、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帮助这些县市加快发展。
4.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
为了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可以加快对民营经济的促进和扶持。为此,洛阳市可以进一步放宽民营企业进入的领域,同时允许其采取收购、兼并、控股、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事业领域;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培养造就高素质民营企业家队伍,推动民营企业管理创新和提档升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对交税多、投资大的民营企业在经济上要给予奖励。激发广大城镇居民和农民积极创业的热情,放胆、放手、放开发展民营经济,形成全民创业、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安徽省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安徽是农业大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省经济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近年来,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并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已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一个突出亮点。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安徽省县域经济仍然是全省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仍存在总量不足、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优和企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不论是发展的总量还是质量,都有待提升。具体表现在:
(一)县域经济总量不足
安徽省71.2%的人口在县域,县域国土面积占全省80%以上,但2010年县域生产总值占全省的47.77%,安徽省县域GDP不到全省的一半,明显低于周边省份县域经济占全省的份额,与县域人口、国土面积比重很不相称。而东部地区的浙江、山东分别达到65%、80%,中部地区的河南、江西和湖南也分别达到69.1%、57.3%和66.2%.安徽省县域平均GDP为69.5亿元,全省过百亿元的县仅8个。而2008年湖南、河南分别有8个、25个县。安徽省县域GDP平均规模分别比河南、湖北、山东、江苏低41.2亿元、3.9亿元、83.4亿元、198.8亿元。
(二)县域间发展差距较为明显
县域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较为突出。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安徽县域经济实证分析与发展研究》分析,安徽省2008年县域综合梯度值大于1的是11个县(市),在0到1之间的是11个县(市),在-1到0之间是27个县(市),小于-1的是12个县(市)。其中,第一、二梯度是经济最发达地区;第三梯度是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处于全省中上发展水平,经济活动和发展潜力较强;第四梯度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三、四类县39个,占总县域数2/3.从总量看,2010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排名前10位县(市)的合计值分别为后10位的11.3倍、7.9倍和7倍,占全部县域的42.2%、40%和37.4%;从速度看,工业增幅高低相差59.7个百分点;投资增幅最高为2.5倍,最低为下降5.3%;财政收入增幅最高为89.5%,最低为下降2.9%;从人均水平看,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低的县只有最高县的42.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最低的县为最高县的30.9%.
(三)县域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2010年县域第一产业的比重较全省高10.63个百分点,而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则分别低4.43和6.2个百分点。县域经济中仍存在一产过高、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现象,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缺乏支撑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腿长,工业腿短”的格局未得到有效改变,经济增长仍然以粗放型为主。县域农业经营效率低、效益差、特点不突出。县域工业虽然企业众多,门类齐全,但同样存在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经济效益差和名牌产品少的问题,环境污染也较严重。服务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总量不足、比重偏低、内部结构不合理、发展层次低。第三产业中运输、仓储、邮电业和批零贸易餐饮业等传统行业比重过高,且缺少大型骨干龙头企业,整体实力不强;旅游、房地产、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新兴行业发展不足,远未成为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和重要增长点。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将严重制约县域工农业的发展,从而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城镇化水平不高
2010年,安徽省城镇化率为40.5%,比全国低5.2个百分点,低于中部地区的湖南(42.2%)、湖北(45.2%)、江西(41.4%)、山西(45.1%)等省。由于城镇化率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二者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达到共同发展。然而由于安徽省城镇化水平较低,使人口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受阻,进而对提高人口素质、增强城市功能、实现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协调城乡发展等都会带来不利影响,论文格式将削弱县域经济持续增长的稳定性。
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安徽省县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机遇、重要战略发展平台等空间巨大的重要发展机遇期,有针对性地解决好薄弱环节,提高安徽省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稳定性,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三、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全面推行扩权强县政策
全面推行强县扩权政策,使其能集中更多的资源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调动发展县域经济的积极性,并依法对行政许可事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按照能放则放的原则,赋予县市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决策权。
(二)建设长效金融生态环境
1.进一步完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机制。扩大县支行自主经营权,发挥地方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的信贷服务功能,拓展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功能,增强对县域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
2.抢抓目前国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有利机遇,建立政、银、企沟通协调机制,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对接。采取银政合作、政府协调、银企对接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建设一个长效的融资环境。
3.政府注资、出资建立覆盖全省县域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信贷风险补偿体系,简化手续,降低担保费率,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
4.多方配合联动,共同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大力实施信用工程,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为金融支持营造一个坚固的信用环境;党政部门、政法部门要积极支持金融机构维护金融债权,协调司法部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强化对违约失信的查处力度,为金融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建立有效的扶持机制,促进县域金融业加快发展。
5.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积极扶持十强县做大做强企业。
(三)加速与长三角经济融合
充分利用安徽省的区位优势,促进县域经济融入城市体系,实现市、县、镇联动发展。与东部接壤的沿边县市,特别是省内十强县域,可以充分利用地缘优势,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借助长三角经济实力雄厚和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业、高素质人才聚集的平台,紧紧抓住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换代的良好机遇,主动承接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加速与长三角经济的融合。
(四)大力发展城镇经济促进产业集聚
小城镇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要把培育县域中心城镇作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切入点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体制创新、市场运作,使中心镇成为具有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小城市。同时,坚持将中心镇作为县市域总体规划的战略节点,实行县城、中心镇一体规划,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壮大特色经济,促进产业集聚和升级。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农村中心镇为主题,有计划、按步骤、有选择地建设一批小城镇,重点投入、重点发展;第二,积极引导,政策配套。将小城镇作为产业聚集地,引导加工制造和农业产业化项目向小城镇集中,根据城镇自身所处的位置和特点,发展一批特色乡镇,如工业主导型、商贸推动型、旅游开发型、边界贸易型等。以产业支撑小城镇发展,做到小城镇与县域经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并辅之以户籍管理、土地使用、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引导农民向小城镇流动,逐步提高城市化水平。
(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县域经济从“行政板块”向“经济板块”转化,促进要素的流动与共享,实现效益的公平与合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产业政策指导,对十强县以外的县域要实行更加开放、灵活的政策,在交通、通信、能源、环保、流通、旅游、农业、林业、水利和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方面,投资重点要向其倾斜,适当降低其重点项目的县级配套资金比例,鼓励和引导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向此区域流动。加速构建省会城市圈、皖江城市带和沿淮城市群建设,做大做强龙头和极点,充分发挥圈带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对此区域发展的支持力度,帮助其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解决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六)大力扶持小企业健康成长
1.在规模做大上下功夫。通过重组、兼并、联合等多种方式,培育一批骨干和龙头企业;
2.在结构优上下功夫。应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力度,在着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等优势企业的同时,狠抓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带动整个产品结构升级,不断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3.在所有制改活上下功夫。一方面要放宽政策,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参与公有企业改革,实现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民营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以资产重组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对中小企业进行民营化改造,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工业发展的活力;4.结合镇(乡)工业功能区以及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建设,采用由政府财政投资为主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集中建造一批标准化厂房,通过厂房低价租赁及提供各种优质配套服务,对小企业实施孵化培育,促使其快速健康成长。这样既可以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缩短创业周期,降低初创成本,又可使小企业与区域内大企业大集团开展配套协作生产,促进产业链的形成,从而进一步做大块状经济“蛋糕”.
(七)加快农产品加工转化
前言: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切实融入到经济建设中,在这一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加快县域生态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株洲县作为株洲市的重要行政区之一,2013年人口约40余万,地理面积1381.3平方公里。湖南省委省政府、株洲市委高度重视株洲县县域经济的发展。2013年,株洲市委提出:“要着力推进 统筹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人本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发展潮流中,株洲县通过产业转型、产业升级、经济改革等多项举措,大力发展本地区县域经济,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开端。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与本地区其它一些县域相比,株洲县县域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域挑战。以县域平均化水平为例,株洲县县域平均城市化水平为28%,低于炎陵县、醴陵市等同类地区,比全市平均水平低约20个百分点,这一问题应该得到高度地重视与关注。
一、株洲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规模较小。“十一五”期间,株洲县县域经济取得了高速地发展,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均超过其它历史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株洲县经济结构得到了不断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株洲县与全国其它发达县域地区相比,差距仍然是明显的,以总体经济规模为例,作为一个拥有45万人口的地区,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为73亿元,不仅落后于国内其它发达县区,在株洲市排名仍然靠后,仅高于市内的炎陵县,远低于全市平均地区生产总值125亿元的规模。以省内的中国百强县长沙县为例,早在2010年,长沙县地区生产总值就达到了1900亿元,超过整个株洲市的经济总量约六百亿元。株洲县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总体经济规模的增长,只有总体规模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最终提升地区经济影响力。在总体经济规模这一方面,株洲县需要进行深入地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总量。
(二)产业结构滞后。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发展,株洲县的县域产业结构在不断地完善,第一产业比重有所降低,二、三产业比重明显增加。2012年,株洲县第二产业完成工业生产总值比上一年度增长了约47%,但是,在出口总额、可持续发展方面仍然存在的诸多的问题。株洲县第三产业由于传统的项目运作存在滞后的问题,虽然资产规模有所增加,但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2012年,株洲县开始大力发展休闲产业,全年共计接待游客33万人,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总体而言,株洲县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存在的第二、第三产业规模较小,第二产业工业企业较小、第三产业龙头企业不多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把握市场发展先机,调整产业结构滞后性问题。
(三)财政实力较弱。以2010年为例,株洲县一般性财政预算收入仅为3.4亿元,而同地区的醴陵市已超过10亿元。与省内的其它县域地区相比,长沙县一般性财政预算收入已接近30亿元。在县域人均一般预算收入上,株洲全市的县域人均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100元,而株洲县人均一般预算收入低于1000元。在2010年全国百强县(市)排行榜中,省内的长沙地区所有县域均名列全国百强之列,而株洲全市无一个县域入选。直到
2011年,株洲市醴陵市首次入选全国百强县(市),株洲县距离这一目标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财政实力包括众多方面,但由于财政实力的滞后,发展县域经济则会存在诸多的难题。
(四)发展后劲不足。在市场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主要以投资的方式进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政府通过加大地方投资等措施,成功抵御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干扰。然而,有关数据显示,株洲县县域投资力度明显较低,与省内的其它地区相比,株洲县县域经济投资规模较小,“十一五”期间也没有超过十亿元。据有关数据显示,同一时期,虽然株洲县县域经济投资增速快于省内其它地区,但由于这一基数是停留在低基数之上的快速增长,在投资总量上明显偏低。投资不足进而会对县域经济发展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发展后劲不足,县域固定资产规模无法再短时期内获得高速发展。
二、如何提升株洲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与特色农业。县域经济的主体应当以农业与农村经济为发展主体,并且,株洲县大多数地区仍然是以农村为主体。在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株洲县应当立足于实际,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与特色农业,积极发挥本地区优势,将农业产业化引入新的发展轨道。与省内的其它地区相比,株洲县在第二产业中不占据优势地位,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发展生态与特色农业并不代表摒弃第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发展基础也不代表落后与滞后。在全国其它地区,很多县域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为其它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与特色农业,既是符合党的方针政策,也可以带动第三产业旅游业的发展,最终促进整体县域经济结构的优化与水平的提升。
(二)加快产业转型与产业优化升级。株洲县需要在短时期内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园区建设为载体,不断招商引资,提升技术开发水平,将园区建设发展摆在县域经济建设的首要地位。虽然株洲县已经建立一些产业园区,但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产业发展,均存在的特色不足的问题,并承担了很多其它地区的转移项目,这对地区发展与产业升级存在诸多不利的影响。株洲县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需要牢牢把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的脉搏,充分利用外资与新兴技术产业,将县域经济做大做强。要重视产业附加、产业技术含量以及产业竞争优势这三个问题,充分发挥园区载体优势,对传统需要进行优化改造,并引进优势产业进行互补,从而推动整体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推动工业发展与城镇经济水平。株洲县县域经济发展需要以工业化为发展核心,以城镇化为发展目标,大力推动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方针。以工业化带动区域经济,以社会发展作为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从而最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在任何一个发展时期,工业化都应当成为地区发展的必经阶段,工业化可以再短时期内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没有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就没有城镇化的发展潮流,没有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就没有现代化的发展成果。株洲县应当顺应全球工业化的发展趋势,大力发展科技资源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耗低的现代工业。通过利用城镇发展的带动性作用,促进农村地区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生活设施的改善,只有以工业带动城镇,以城镇带动农村,才能最终实现县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金融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拓展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与县域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愈加紧密的联系。
一、县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关系现状
县域经济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了城市发展、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基础,然而当前随着金融支持力度的减弱,县域经济步入两难境地。
(一)个人与企业融资信用担保建设不规范
县域经济中的中小企业以其庞大的数量,业已在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创造、税收的征缴、就业岗位的提供、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但是,金融的支持力度却难以满足其需要。目前县域有关个人与企业贷款的融资担保机构与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建立起来,资金的短缺使很多中小企业失去了宝贵的发展机遇,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从而进一步凸显了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个人于企业贷款所处的弱势地位。
(二)金融系统服务不到位
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与目标就是促使国有商业银行向集约化经营方向的转变,大力实施对重点行业、项目与客户服务的政策,在此过程中,诸如农行、建行与农村信用社等的商业银行对县域的农户、个体商户、民营企业的贷款量逐步萎缩,这就大大限制了县域经济的盘活。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金融政策的针对性较差。一是由于贷款门槛过高,使得许多“急、多、少”的个人与企业的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二是贷款的程序过于繁琐,很多的商户与民企一般只需要办理存单质押贷款和存量客户限额内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但是就金融系统内部而言,繁琐的环节、过长的期限往往会使得贷款失去使用的效能。
二、以金融的改革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金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起着优化县域经济资源配置的作用。实践充分证明,金融业对县域经济支持力度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增长的强劲、稳定与持久。
(一)加强融资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
加强融资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是破解中小企业资金紧张问题的可行方法,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问题,就会进一步规范县域经济社会资金投向,对促进中小企业的投资规模、结构与效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基于此,就政府而言,各级政府就应该明确职责,将融资信用担保纳入到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公共平台范畴之内,同时要不断加大扶持与监管力度,一方面通过诸如政府财政预算注入资本金的方式鼓励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共同出资组建的担保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另一方面则建立财政补偿机制,提高担保机构资信,增强抗风险能力;就银行与企业而言,积极推进担保机构与银行的联合与行业协会的组建,使其在风险分担与化解、客户信息共享、行业自律等方面其实发挥作用,以分散和化解风险,进一步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
(二)进一步提高金融系统的服务水平
金融对于县域经济支持力度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水平的高低,基于此,金融机构就应该立足于“面向客户、面向市场”,积极构建服务市场、服务客户体系。
一是深化内部人员激励机制建设。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使得责任约束与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得到有效融合,使之在提高贷款营销积极性的同时,不断创新服务的方式方法,提高服务水平;以“服务信贷客户、强化服务质量”为目标,通过拓展县支行的贷款自和审批权的范围、完善授权授信管理、优化信贷管理体制、增加流动资金存量推广小额信用贷款等措施来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使县域农村资金逐渐向农村流动,加大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减轻农村信用联社的压力和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二是金融机构应认识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性这一现实,采取“一般化与特色化”的信贷模式,对于不同的个人与企业执行灵活性的信贷政策。所谓的“一般化”就是指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继续贷款个人与企业的“急、多、少”的用款特点,通过“减少审批环节、、提升服务效率”的措施,创新服务理念;所谓的“特色化”即是对县域经济中具有完全产权、内部制度健全、经济效益良好、社会信用较好的企业与个人,金融机构就要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给予信贷支持。
县域经济的发展与金融服务功能形成不协调的现状,金融支持力度不可避免的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就应该在加强融资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提高金融系统的服务水平两方面着手,提高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2002年11月,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此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日益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和政策推进的重点。在我国县域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金融支持弱化等问题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深入研究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对于促进县域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县域经济的内涵
县域经济是为以县为行政区划的这一区域内的经济,是一个具有区域性、层次性、网络性、开放性的经济系统,是一个功能相对完备和健全的经济系统单元。
县域经济的内涵理解为:“1、县域经济是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的集合体,具有二重性;2、县域经济史典型的区域经济,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3、县域经济以农业、农村经济为基础,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其发展方向。”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1、县域金融机构功能萎缩,数量大幅减少。
国有商业银行从1998年起,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增加效益目的而大规模撤并了县域金融机构。同时,实行高度集中的信贷管理体制模式,严格授信管理制度,使得县(市)级支行基本丧失了实质贷款权。
县域资金短缺,信贷资金外流。
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县域分支机构每年吸收的资金运用到县域经济的比例越来越少。县域金融体制在转换过程中忽略了对县域经济发展程度的认识, 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的对接不够, 协调发展方面不足。而且农村资金通过国有商业银行上划资金等渠道陆续被抽走, 使资金不断由农村等落后地区流向城市发达地区, 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县域信用环境不佳,制约信贷投放。
县域中很多企业信用度不高,会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的投入。国有和集体企业转制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导致国有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大量贷款本息被悬空和逃废,这严重挫伤了银行信贷再投入的积极性。 转制后,由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信息的不规范和不真实,使得银行很难把握贷款企业的信用度和还款能力,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防范,导致银行不愿意为其提供融资服务。
三、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县域经济具有弱质性。
县域经济发展中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水平比较低,由于发展起步晚,相对于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而言,县域的农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不完善,存在着较高的信贷风险,制约了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规模效益的发挥。银行金融机构,认为县域经济存在弱质性, 资金的投入产出比例很低,在遵守安全性、流动性原则的情况下追求最大的收益,导致了信贷在县域地区的集中投入。
2.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
县域经济和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县域金融体系不健全以及其运行效果不佳,加剧了县域金融市场的供给抑制状况。他认为主要原因是:1、商业性金融供给缺失;2、政策性金融功能缺位;3、合作金融支农乏力;4、邮政储蓄分流, 加剧县域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失衡。5、民间金融的“非合法化” 难以填补县域资金供给缺口。
3.信贷投向集中,有效信贷需求不足。
由于县域经济中企业整体的资产质量不高,形成有效的信贷需求比较困难。其表现为一是县域企业的发展不规范;二是县域经济中产业结构调整不合理,缺乏稳定的经营;三是不规范的内部管理,不健全的财务制度以及不透明度的监督;四是县域企业的信用意识普遍较弱,存在很高的道德风险。
四、推进县域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健全县域金融组织和服务体系
从根本上解决县域金融支持问题,应从县域经济中融资的供给与需求方面考虑,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县域金融组织和服务体系,以满足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性和县域经济发展中不同主体的金融需求。
应加大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力度;建立地方性中小银行,以填补因国有商业银行业务收缩而出现的金融服务空白;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提高其对县域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质量;建设县域金融配套设施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贷款压力。
2.加大对县域金融的政策扶持力度
地方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和配合,将各种政策落实到位;建立具有激励作用的金融扶持制度;改良现有的扶持政策,创新财政支持县域金融方式;加快建立更为有效的政策扶持体系,切实做好“三个统筹”;稳步落实好“三个区别对待”;兼顾各时期农村金融发展的重点和农村小金融机构的问题,出台具有阶段性特点的扶持政策。
3.健立信用担保机制,创建良好社会信用环境
应尽快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信用担保公司,通过设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建立各种互助基金,来分散信贷风险,以解决中小企业和农业的贷款难等问题。同时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并加强支持央行整合跨部门信用信息工作,完善征信体系建设。
4.引导信贷投向,促进县域经济与金融平衡发展
央行应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使商业银行的有效信贷投入增加。增强商业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利用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促进商业银行开展多种企业融资方式;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为银企合作牵线搭桥的工作,促进项目与资金的衔接,实现县域经济和金融的共同、平衡发展;制定合理的县域商业银行上存资金利率。(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小三、徐鸣,《关于县域经济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2]陈泽浦、秦宏,《新形势下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齐鲁学刊,2008年第4期
[3]曹洪军、马雯,《关于县域金融姜缩若干问题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5(2)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1
近年来,莱州市积极抢抓“蓝黄”叠加战略和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机遇,按照“突出优势,分类指导,产业引领,特色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镇域经济,培育打造了一批具有持续竞争力的产业大镇、经济强镇、商贸重镇和风情小镇,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发展县域经济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一、莱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县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2016年,莱州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66.8亿元,同比增长8%,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63.2%,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9.8%,城镇化率达到5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6%。
2.产业结构逐步向中高端迈进
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9.3:50.9:39.8,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71.2亿元、同比增长3.6%,第二产业390.2亿元、同比增长8.6%,第三产业305.4亿元、同比增长8.2%,服务业占比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
3.重点镇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沙河镇列为全省扩权强镇试点镇,沙河镇、朱桥镇成功争取进入全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2016年中心镇与重点镇地方财政收入全部超过5000万元,财政收入过亿元镇街达到8个,占全部镇街的47.1%,镇域限额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4%。
二、莱州市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当前,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莱州市与其它地区一样,面临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尽管全市经济总体保持稳中有进,但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同时,新常态下莱州市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一些结构性问题不断凸显。
1.空间利用集约度较低
产业空间布局相对分散,几乎各个镇街都在谋划发展工业,规划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工业园区,不仅造成各镇街经济重复布局和过度竞争,也造成了资源浪费和低效利用。同时,由于镇域间分工协作水平较低,制约了集聚效应的发挥。
2.工业企业“山多峰少”制约产业集群发展
莱州的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石材等产业虽已初步形成产业集群,但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不够紧密,产业配套能力不强,尚未形成上下游密切配套的产业集群,制约质量效益的提高。
3.交通基础设施滞后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空间的拓展
莱州虽地处蓝黄两区结合部,拥有黄三角龙头港,但疏港通道(特别是铁路)无法有效支撑日益增长的港口吞吐能力,制约了沿海镇街临港产业的规模扩大和区域的融合互动。同时,由于莱州缺乏高铁、机场等交通设施,对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形成了制约。
4.环保和安全生产等刚性指标对资源转型产业的约束不断增。夏邱镇、柞村镇、土山镇和金城镇的黄金、建材、盐及盐化工等资源依托型产业,具有能耗高、排放大的特点,资源环境约束对莱州产业发展的制约不断加大,这些镇街经济发展面临着既要逐步降低对高消耗、高排放产业的依赖,又要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双重挑战。
三、加快莱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完善推进机制
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将全市17个镇街划分为园区提升发展、服务业提质增效、城乡统筹发展、资源转型升级、示范镇建设和高效生态经济6个类型,加大市级财政对镇街的转移支付力度,每年至少安排资金10亿元以上,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推动镇域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2.创优发展环境
在用地指标、园区配套、城镇建设、社会管理、政府投资等方面,向镇街一线倾斜,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提升服务效能,优化审批服务,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集中运行。将县域经济发展纳入全市考核盘子,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6项指标进行考核,调动镇街工作的积极性,凝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合力。
3.抓牢招商引资
加大专题招商、定向招商力度,结合全国民营企业家莱州行、香港企业家莱州行等招商活动,促成一批项目落户镇街。建立项目跟踪推进机制,实施“三・二”工程,落实“一名市级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抓到底”的包保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每年春季组织项目集中开复工活动,对引进的重点项目“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使招商引资成效及早转化为提升经济发展的动力。
4.突破滨海起步区建设
注重统筹规划、连片开发,集中打造临港产业、滨海旅游、高端制造、海洋文化、循环经济五大产业组团,促进滨海区域协同发展。加快起步区基础设施配套,按照“市级统筹、全市招商,属地管理、实体运行”的思路,把起步区作为各镇街招商引资的“飞地”,鼓励项目向起步区集中,将起步区打造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贾学锋.对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5(2).
一、广西县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地区发展差异拉大
广西处于西部地区,自治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相较于自治区的重点开发地区,部分地区尤其是桂西贫困地区尚未具备全面加快开发条件,或因生态环境制约不宜进行大规模开发,地区发展不平衡难题依然存在。如在自治区绝对贫困人口当中,桂西地区集聚了80%的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状况依然存在,极大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2、产业调整未能深度发展, 增长方式式粗放
2007年,第一产业比重为25.64%,各地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大多局限在农业种植和养殖层面,经济结构以加大投资规模,增加工业总量为主,实施产业战略性调整的基础和能力还未形成。目前县域工业主体仍然以小型企业居多,企业优势不明显,部分县区存在经济结构相似,特色不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县域的工业园区建设比较滞后,增长方式也比较粗放,对经济加快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3、特色产业经济不明显
县域经济是以资源为依托的特色经济。县域产业发展关键在于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各个县域的土地、气候、水等资源状况不同,人口数量及素质、开发历史长短、原有生产基础、科技水平等社会经济条件也不一样,必然给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同的特色。但广西大多数县域潜在的比较优势没有形成现实的经济优势,在对特色资源的发掘、市场营销、生产组织和县域内外的合作等方面都有待于加强。由于特色经济发展缓慢,一些县(市)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或处于闲置状态,或处于低效率利用中,或以低附加值的原材料形式销售。
二、当前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
1、中国一东盟合作机制的建立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中国一东盟博览会落户广西南宁,以及其合作机制的建立,为广西各地提供了一个实行区域内大合作、大联合、联手共建区域大市场的大平台,同时,也对扩一大广西经济对外开放的辐射、促进招商引资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这必须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开展区域协作,联手开发优势资源、推进产业对接、盘活存量资产,积极吸引外向型企业落户各县市。
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层面
国家于2008年年初正式批准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功能定位明确为我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规划将北部湾经济区列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以形成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建成我国沿海发展的新一极。规划要求,北部湾经济区要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工业化、城镇化为主导,把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和积极融入国内外区域合作放在更加重要位置,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强化主体功能,坚持集约开发,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这对促进北部湾地区及广西各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带动和推进作用。
3、东部地区产业西移的契机
当前,我国产业正逐渐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将逐渐丧失,大批原在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西移,这为既属于西部地区又毗邻东部地区的广西各县域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实现经济腾飞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三、促进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不仅直接影响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而且影响到全区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和社会的稳定。为此,各级政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要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注重效益”的原则,继续加大对水利、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投入,着力改善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使之与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
2、进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特色经济,培育优势企业
首先,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依托本地森林、矿产、水、农副产品、旅游等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如某些县域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则可以突出旅游产业特色;有的县域矿产资源丰富,则可以突出以矿业开采、加工为主的矿业经济特色;第二,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培育龙头企业为着力点,以副产品资源优势为依托,通过多种形式,创新农业生产和经营机制,逐步使农业产业走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加快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升产业竞争力,以小产品构建大产业,培育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3、发展生态农业
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是抓好农业保障工程建设。坚持以解决抗旱水源为重点,建设水源工程;二是抓好农业控制工程建设。要搞好农业基础工程建设,以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提高土地综合产出水平,要退耕还牧,扩大绿色植被。三是抓好农业生态工程建设。一方面要搞好工业“三废”处理,防止“三废”污染农田,另一方面要科学施肥,防止来自农业本身的环境污染。
4、开放和区域协作发展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借助外力,走对外开放之路,千方百计招商引资,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当前,要创新招商同时,要推进区域协作,通过内引外联,不断加强与县外地区的经济联合与协作,加快各种生产要素在县域内的集聚,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等重要平台推动与东南亚各国的合作,巩固参与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建设,加强与粤港澳的全面经济合作,巩固发展与大西南的经济协作,拓展与长三角等区域的经贸合作。
5、拓宽县域地区的投融资渠道
首先,在巩固现有支柱财源的前提下,推进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尽快解决工业基础薄弱和财源后劲严重不足的问题。其次采取优惠政策,扩大投资。在国家扶持、自身努力的基础上,制订优惠政策,以优质服务吸引国内资金开发县域地区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第三,重视民间投资,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拓宽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以具有资源优势、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项目,吸引民营资本进入和聚集,促进民营经济走规模化、集约化路子。民间的各种经营主体,从本县经济中土生土长出来,有其天然的合理性和适应性。民间经营主体,往往经营机制比较灵活,更能适应激烈竞争中的县域经济。各县级政府要把非国有投资纳入全县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划,把鼓励非国有投资作为一项长期政策,要加强对非国有经济的宏观管理,尤其要做好政策上的引导工作。
参考文献:
[1]唐贵伍,赵明铭,蔡翔.广西县域经济:表现特征、机遇分析及应对措施[J].特区经济,2009(4).
[2]陈泽军.广西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4(2).
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政策措施长期综合作用下,辽宁县域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十一五”期间,特别是2008年以来,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县域经济总量得到了大幅增加,县域经济发展速度得到了快速提升。一方面,全省县域经济总量实现了快速发展。2006年,全省县域经济生产总值仅为3300亿元,人均县域生产总值仅为13874元/人,到2010年全省县域经济生产总值达到了8468亿元,县域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5720元/人,比2006年分别增长了156.61%和157.46%,在全省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也由2006年的35.5%增加到2010年的45.9%;另一方面,全省县域经济发展速度实现了快速提升。2006年辽宁省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增长率仅为11.4%,而到了2010年则达到了31.1%的较高发展水平,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对全省经济的提升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促进推动作用。
(二)产业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
“十一五”以来,辽宁省委、省政府一直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工作重点,大力发展县域工业产业集群建设和县域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实现了由过去的以农为主到现在的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巨大转变。从县域经济生产总值的产业结构来看:2010年,辽宁省的县域经济生产总值为8468亿元,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分别为1384亿元、4574亿元和2510亿元,在县域经济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达到16.3%、54.1%和29.6%。三次产业构成比重日趋优化,由2006年的23.2:44.9:31.9逐步优化调整为2010年的16.3:54.1:29.6,产业结构逐渐趋向合理;从县域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增长率情况来看,“十一五”期间县域三次产业基本都实现了10%以上的较快增长速度,2010年全省县域三次产业的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8.2%、37.3%和28.2%。而且,省委、省政府一直把工业强县作为推动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因而县域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均要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三)农民收入水平实现了大幅提升
2006-2010年期间,辽宁省44个县(市)的农民收入水平连续5年保持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5.5%。特别是2010年,虽然受到后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收入水平增加依然非常明显,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值)达到了8176.2元,同比增加1147.7元,增幅达到16.3%。其中,长海县是名列全省之首,已经成功突破了20000元大关,达到2009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0元的县(市)有5个,占11.4%;9000-10000元的县(市)有6个,占13.6%;8000-9000元的县(市)有9个,占20.5%;7000-8000元的县(市)有9个,占20.5%;6000-7000元的县(市)有14个,占31.8%;6000元以下的县(市)仅有1个。通过县域与全省之间的横向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十一五”期间县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收入及其增长率均明显高于全省水平,这充分说明通过积极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城镇化发展,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已经成为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二、辽宁省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县乡地方财政运行困难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扭转
近年来省本级财政收入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的比重始终在20%左右,而县乡在承担大量的支出责任同时,由于经济不发达,缺乏能成为地方稳定收入来源的主体税源,导致了严重的财政困难,保运转尚举步维艰,更谈不上研究发展。一是财政收入水平低。2010年,辽宁省44个县(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占县域GDP比重的5.8%,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后,县乡的税收收入越来越少,加之财政收支矛盾较大,可支配财力有限,财政保障水平低,部分地区形成了“吃饭财政”、“要饭财政”;二是部分地区难以维持行政的正常运作。有些区县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无奈只能“拆东墙补西墙”,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下去,以至于甚至难以维持正常的政府职能运作;三是县域财政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明显。财政收入相对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沈阳市、大连市、丹东市,从区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中部城市群和沿海经济带,而西部及北部地区收入则较低,凸显了区域的明显差距。
(二)财政支农资金运行模式粗放
一是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明显不足。从国内来讲,虽然近年来辽宁省的财政支农投入比重得到了大幅提高,基本可以占到全省财政总投入的80%左右,然而相对于当前快速发展的现代农业建设的资金需求量而言,二者之间仍然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缺口,相比之下,目前的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力度明显偏弱;二是财政支农资金的合力效应难以充分发挥。目前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问题依然还很突出,部门之间对于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管理与使用上尚没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横向协调机制,导致支农资金分散使用、交叉投入、重复建设等问题依然还很严重,无法充分有效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合力效应;三是支农资金使用效率偏低。由于现有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往往政出多门、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低水平重复建设等现象频出,无法充分发挥支农资金的合力效应,加之基层部门的事权与财权不统一,进而导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明显偏低。
三、政策与建议
(一)推进“省管县”的财政体制改革
目前我国共有22个地区实行了财政体制上的省管县,从已经实行和正在运行的省管县情况看,大体有行政管理型、全面管理型、补助管理型、省市共管型四种类型。根据国家总体发展战略部署和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辽宁省应选择全面管理型财政体制模式,即由现在的补助型向全面管理型过渡,财政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均实行省对县直接管理。通过重新设定政府自身职能,紧紧围绕“体制到县、转移支付到县”的财政体制改革核心,积极推进“省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有阶段、有步骤、有选择”的原则,在条件符合的地区推进全面型的财政“省管县”体制,从而进一步增强政府部门的自我发展和区域服务能力。
一、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是发展区域经济最重要的一个层次。
中国现有县和县级市2074个,总面积90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幅员面积93.8%;人口9.4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4.46%。2000年全国县域经济GDP总量50930.21亿元,占全国GDP总量9720.37亿元的52.3%。其中,县域粮食产量4.42亿吨,占全国粮食总量的91.67%;棉花448.7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00%;油料2245.11万吨,占全国的75.98%;肉类产量5548.7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0.58%。
由此可见,县域是我国一个十分重要的区域和层次,不仅是我国的国土的主体,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是中国主要人口的居住地,养育着全国74.46%的人口。从经济总量看占全国半壁江山;而同时,县域几乎提供了全国粮食、油料、肉类的生活保障,是全国安全、稳定的物质基础;同时,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棉花、粮食、油料等基本原材料。它处在“城尾乡头”的位置,既有城镇也有农村,既有第一产业也有二、三产业,既有城镇居民也有农村居民,可以说既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村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点。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1.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县域经济发展的全局
发展县域经济,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经济和社会,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绝不能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牢固树立加快发展的意识,必须坚决做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一切工作都围绕经济发展来安排,一切工作成效都以发展实绩来检验。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转2.大力发展工业,逐步实现工业化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突出工业化,大力培育县(市)属企业,通过新型工业化不断扩大县域经济工业的增量。一要在科学分析基础上,突出县情和自己的特色,建立科学的县域工业发展规划。二要把招商引资、上项目作为发展工业的重要措施,做大做强县域工业,以此弥补县域资源、技术、资金的不足。三要通过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改变县域初始工业的粗放生产和经营,积极推进信息化、生态化产业发展,有效遏制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四要继续落实扶持政策,加强信息引导,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工业园区的发展,建立健全民营企业服务体系,形成全社会重商、亲商、爱商的良好环境。
3.突出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把县域经济发展为特色经济就是形成自己的优势经济。为发展特色经济,一是调整县域经济的经济结构。从当前来看,结构调整的最重要内容是降低县域经济的经济内容重复率。根据调查,目前县域经济小而全的体系基本没有打破。这种经济结构导致谁也没有优势,在市场经济好时一片繁荣,市场不景气时则一片凋零。调整原则不是什么一、二、三产业比重,也不是轻重结构比重等,而是优势比重,只要占优势,不管是什么产业,是什么部门,都应当重点发展,否则都应逐步淘汰。二是在发展特色经济中,要把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既要避免开发不足使资源整体闲置或品位开发缺位,又要避免过度开发,使稀缺性资源价值降低,寿命缩短。在发展特色经济中,一定要强调对稀缺性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在发展特色经济中,要注意领域内市场,在巩固域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外拓展。对域外市场,在售后服务、质量、信誉上要给予域内市场同样的重视度;同时,要注意保护地方品牌,不要轻易放弃、更改名牌,以保证品牌的连续性、稳定性,离开了一定的地方品牌,特色经济将失去其最有影响的外包装。
4.处理好自主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县域经济的发展首先要激发县域的发展活力,充分发挥县域内各种资源的优势。重点要抓好两点,一是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进一步创新体制和机制,切实搞好县域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努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种活力竞相迸发的氛围。二是全面激发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活力,形成全民创业、共谋发展的局面。同时必须明确,县域经济不是县内经济,而是开放经济,只有扩大开放,加强与外部的合作,才能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承接“两个转移”,积极引进经济要素,实现更大的发展。同时,县域经济规模的有限性和产业结构的单一性,也要求我们不能故步自封、夜郎自大。所以,在坚持自主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开阔视野,扩大开放,努力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047-01
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是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经济转型步伐,扩充经济总量,狠抓财源建设,积极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跃上新台阶,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壮大。2013年全年全市生产总值2387.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3.62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248.59亿元,增长12.8%;第三产业增加值694.99亿元,增长9.0%。人均生产总值23348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6.6%。2013全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198.92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3.65亿元,增长19.0%。
一、南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是南阳市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与其他市区相比,我市还存在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转方式、调结构方面面临问题较多,难度较大。
1.经济发展不平衡。GDP最高的邓州市218.2亿元,相当于最低的社旗县2.7倍;人均GDP最高的西峡县30585元,最低的方城县10223元,高低相差两千多元。人均财政收入最高的西峡县1273元,最低的社旗县229元,高低相差1044元;工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是反映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2013年邓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43亿元,是社旗县的3.8倍。
2.素质性问题比较突出。科研投入偏低,2013年全年全市科技活动人员将近两万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7亿,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所占比例不到全省的2%,难以形成有效的科技支撑。从科研机构看,高水平的研发机构少,目前南阳只有一家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没有一家国家级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品牌效应看,目前南阳中国名牌仅4个,国家级名牌仅8个。由于种种原因,引进高技术人员困难较多。
3.经济产业结构比较落后。2013年,三次产业结为17.9:52.7:29.3,二、三产业比重较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分别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3.2个、1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低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4.3个、6个百分点,有7个县市产业结构还停留在“二一三”的较低层次。
4.资源性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单位资源产出效率低,经济增长受到资源攻击的制约,经济发展能耗水平高,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2013年伴随着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费也增长很快。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耗量407.88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0.0%。其中工业电力增长25.28%,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此外,经济社会就业结构不尽合理,城镇化水平不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人均经济水平较低等矛盾在短期内还不可能得到尽快改善。加之其他一些不可预料因素都为南阳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二、促进南阳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正确看待全市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及所面临的问题,增强加快南阳经济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特别要认真剖析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比如传统农业比重大、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落后、科技含量低、农民增收缓慢、工业化水平低、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城镇化水平低、外向度不高等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切实增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紧迫感。
2.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结构是实体经济中的基础性结构,它对应着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合理的产业结构能提高效能,增加初次分配中的各种收入。否则,会减少初次分配中的各种收入。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努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二是培育战略性新型产业。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要选择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要选择那些有广阔市场前景、能源资源消耗系数低、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领域进行拓展。
3.推进节能减排,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在确保经济增长的同时,处理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低碳环保、区域经济平衡等方面的关系,全面推进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施。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根本上转变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走生态效益型发展之路,把南阳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与社会共同进步的生态宜居城市。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084-02
成渝经济区是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该区域范围中,覆盖了几乎全部的四川盆地丘陵地区。丘陵区域在成渝经济区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丘陵县域经济状况,对全区经济有重大影响。
一、成渝经济区丘陵地区县域经济现状
目前成渝经济区丘陵地区县域经济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区域内丘陵县域人均经济水平偏低。虽然丘陵县域经济总量大,但人口数亦大,使得丘陵县域人均经济水平偏低。二是居民收入偏少,消费结构失衡,基尼系数太高。在丘陵县域特别是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主要是食品支出,人均衣着消费、人均教育和娱乐消费等方面所占比重比较小。三是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不协调。产业间结构的失调,各次产业内部结构亦不合理。四是农业资源缺乏,人地矛盾激烈。丘陵地区是成渝经济区内农业资源特别稀缺的地区。人均耕地面积较少、水力资源短缺、可开采的矿产资源很少。
二、成渝经济区丘陵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区域内丘陵县域经济构成要素的制约因素
1.资源匮乏。区域内丘陵县域人口密度大,资源人均占有量少,人均耕地少,矿产资源缺乏。社会经济资源也相对不足。
2.基础设施不完善。区域内丘陵县域基础设施发展有待完善,农田水利设施、道路、通讯设施、电力电网建设等都处于低水平状态。
3.劳动力素质比较低。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缓慢。而文化水平和能力相对有优势的劳动力,往往外出务工谋生。
(二)区域内丘陵县域产业结构不合理
区域内丘陵地区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失衡,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产业间结构的失调、各次产业内部结构的落后是其产业结构发展的低水平的明显表征。
1.丘陵县域产业结构失衡,产业间关联度低。农产品基本上都没经加工直接出售,没有与加工业有效衔接。第二产业中纺织、酿酒等与农业相关的企业分布散、生产能力小,缺乏市场竞争力。第三产业中市场、金融等服务业与一、二产业的配套性差。
2.丘陵县域第一产业中的制约因素。丘陵县域第一产业中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一是产业内部结构简单,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缓慢。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三是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3.丘陵县域二次产业的制约因素。丘陵县域二次产业的制约因素有:一是工业企业技术档次低、综合实力弱。二是企业规模偏小,效益水平偏低。三是工业布局分散,集中度和集聚效益低。四是科技投入不足。
4.丘陵县域三次产业的制约因素。丘陵县域第三产业相关的基础条件薄弱,其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邮政业务总量、住宿餐饮业设施、医疗卫生设备的人均拥有量都不高。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也不平衡,仍然是以商贸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行业为主。
(三)区域内丘陵县域城镇化受阻
在区域内丘陵县域的城镇化进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制约因素:一是城镇规模小,基础设施配条件差,小城镇建设进程缓慢,无法发挥县城的积聚效应。二是大多数城镇没有形成支柱性产业。多数城镇没有强的产业经济的支撑,区域经济中心尚未形成。城乡之间没能有效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城乡之间经济交流偏少。三是劳动力流动存在制度障碍。城乡户籍制度的客观存在,对城乡人员流动形成障碍。
三、成渝经济区丘陵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一)丘陵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
当前,区域内丘陵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正面临着的机遇主要有:丘陵县域经济进入发展的新阶段。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深化区,提高内需成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结构转型进入关键时期。各级政府重视县域发展。“郡县治、天下安”,治理县政从古到今都是国家建设的基石。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环境。
(二)区域内丘陵县域经济发展面对的挑战
当然,区域内丘陵县域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资源制约。目前,丘陵县域经济整体发展尚处于外延扩张阶段,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对发展的制约明显。区域竞争激烈。全国各个区域间的竞相发展态势,使成渝经济区面临更广领域和更加激烈的竞争。同时,区域内各县域间对发展要素和市场空间的竞争也会加剧。二元结构性矛盾突出,基尼系数偏大。
四、成渝经济区丘陵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建议及对策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
区域内丘陵县域应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注重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1.促进第一产业科学发展。丘陵县域应立足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努力把一般农产品做好,优质农产品做大。
2.加快工业化进程。一方面继续扶持做大龙头企业,另一方面注重工业产业的结构优化。
3.培育特色第三产业。应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和现代观光农业,开发丘陵地区自然景观,发掘旅游价值。
(二)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民营经济
区域内丘陵县域深化国企改革,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第一,对符合国家政策的国有企业坚定地进行所有制改革,让企业走向市场,激发企业活力。第二,要引导大的民营企业进行结构转型,实现产业升级,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提高。第三,要加快适应城镇化发展的融资模式的建设,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三)提高丘陵县域城镇化水平
根据区域内丘陵地区县域经济在其城镇化过程中的特点,应从优化相应的制度入手,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快推进丘陵地区城镇化建设。第一,强化县城经济中心地位、发挥县城聚集作用。加快完善丘陵县域城镇体系。第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用产业支撑城镇化。引导企业向城镇集聚,形成强有力的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城乡服务业。第三,破除城镇发展的制度。现行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以二元结构为基础的制度都是城镇化的严重制约。
(四)加强丘陵县域基础设施建设
丘陵县域要努力提高硬件设施水平、改善经济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重点建设改善水利、交通、生态和能源等县域基础设施条件。水利设施要各种规模合理搭配,以适应生活生产的需要;交通建设应使出口路、经济路、资源路、扶贫路合理搭配,以适应丘陵地区县域资源的分布状况;生态建设要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新增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从而提高森林覆盖率、有效治理水土流失;能源建设应以缓解丘陵地区能源的紧张为当前最迫切的目标,并坚持新建能源设施与改造原有设施相结合的方式。
(五)重视人力资本培育,提高人口素质
区域内丘陵地区人口密集,农村劳动力人口数量庞大。应大力培训农业劳动者,提高其职业技能。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向城乡青年推广适应现代农业和现代工商业发展的技术知识。搞好提高人力资本的相关服务。一是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二是疏通劳务输出渠道。三是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强化劳动力市场规范,建立健全民工维权体系,依法保护务工者的合法权益。培养支持农村实用人才。丘陵县域要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力度,帮助更多的农民掌握一技之长。
五、结语
在当前新形势下,区域内丘陵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与人才资本培育。这样,才能发展丘陵地区县域经济,从而支撑整个区域内经济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2]周起业.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3]张秀生.区域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4]王青云.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朱厚伦.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陈晓华,张红宇.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就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7]熊小刚.翁贞林“环鄱阳湖经济圈”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及评估[J].商业研究,2008,(6).
[8]林皆敏.山区县域城镇体系结构的实证研究——以闽北松溪县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1).
[9]郝国彩.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城市开发,2004,(7).
[10]罗崇.开放型经济县域经济新的经济增长极[J].求实,2004,(1).
[11]刘世庆.川渝毗邻地区:四川的差距与思考[J].西南金融,2008,(1).
[12]胡新艳,罗必良,罗明忠.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差距及其结构演化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6,(6).
[13]Feeney]Feeney L, Nilsson M. Investigat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a Wireless Network Interface in an Ad Hoc Networking Environment[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