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6 08:11:4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课程体系建设思路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9. 056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9- 0102- 02
1 传统电子线路教学模式凸显弊端
在传统的电子线路体系课程教学中,工程应用是该类课程教学的宗旨。学生要想掌握更多、更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学好电子线路这类课程。对于这类课的掌握程度,决定了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效果,无疑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热情。从日常教学和学生表现的情况了解到,目前电子线路类课程的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学生难以入门、学习起来困难、很多概念难以理解、对所学知识无法应用等,使很多学生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自然也就不可能有好的学习效果。究其本质,是电子线路课程内容繁杂、不直观,对于初学者而言,缺乏一个形象的有机联系。
电子线路教学实践过程中,包含着各种重要的电学基础定理、电路分析过程、电路体系测试与性能,这些都要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来验证得到结论。但电学基础实验设备价格一般比较昂贵,一般高等学校不大可能购置如数字存储示波器、高频信号发生器、逻辑分析仪等先进的实验设备。
在传统实践教学中,电子线路实验不仅需要大量的电子器件等实验器材,而且有些实验测试设备不能达到应有的实验精度,使实验结果出现偏差。由于即使错接一根导线也可能导致实验设备的损坏,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如受测试仪器本身性能和电子实验器件的限制,很难从容地显示各种电路的分析过程;也无法将测试仪器上的曲线及数据及时保存和打印;更难以复现诸如频谱分析、网络分析、多路数字信号等电学过程等。由于设备问题,有些数据也会偏离正常值,从而混淆了对电路的理解,影响学生对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性能的理解,失去了理论课教学的作用。
2 电子线路仿真对电子线路教学的促进作用
在电子线路教学中,各个高校大多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使得理论课教学枯燥无味。采用电子仿真软件后,理论课教学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可以和学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到电子理论教学中来,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理论课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大力发展,各种电子仿真软件不断涌现,大大简化了电子线路体系课程的教学。与传统实验相比,电子仿真软件不需要附加实验信号源、电子测量设备,但与实际电路运行结果相同,可以进行任意设计电路,进行运行、数据分析,并且其实验数据和技术指标都是真实有效的,这样不仅可以把笨重而昂贵的实验仪器搬进课堂,也可以随着同学把实验室搬到各地。
通过课堂和实验室实践教学相融合,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真实情境,观察隐藏的电特性及实验现象,具有安全性能高和利用虚拟实验仪器节省经费等优点,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各种不同的电学概念,并进行各项实验。这使得在理论教学中可以穿插实践教学内容,直观性好、学习效率高,激发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电子设计大赛的积极性。通过电子线路仿真软件教学,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原来枯燥无味的理论教学变得形象直观,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
3 电子线路课程体系中教与学模式的转变
刚学习电子线路类专业课程时,绝大多数学生对专业知识体系结构及所要学习的内容并不了解,随着学习难度的日益加大,其热情也会随之降低。在学生中,不乏有对电子线路课程专业知识的神秘感、好奇心和自信心,但又缺少对所学知识学习的持续能力。而电子线路体系课程正是自主学习消化理解和需要长时间探索的基础类课程。因此,结合课程学习和学生特点,不能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先讲理论,再进行实践,这样就错过了抓住学生兴趣的好时机。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电子线路体系课程的教学提供了现代化的、课堂和专业实验室相结合的教育新技术。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跟随老师同步实验。课余时间,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完成教师指定的仿真,可以自行设计电路,可以对比不同的输入变量仿真出各种结果。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更好地理解课上所学内容。
4 紧密加强电子线路课程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电子线路体系课程包括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电子测量、传感器、单片机原理等课程。而一个完整的实践项目内容也涵盖了电子线路体系课程中大部分所学课程。因此,仅靠单一科目的学习无法满足项目实践的需要。而一个综合项目需要的实作器材、仪表、仪器种类多,涉及各个学科单项实验室,这给综合项目设计带来了困难。而电子线路仿真得益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学生在非实验室场地也可完成各种所设计的电子系统。电子线路仿真自带的实作器材、仪表、仪器种类多,涉及几乎所有电子线路类课程所需器件,不会出现因器材、仪器、仪表不足而不能实验的缺憾。电子线路计算机仿真在教学中应用可以大大推动电子线路实践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5 结 论
本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电子线路体系课程和计算机工程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化与完善电子线路教育教学体系。大连海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于20世纪80年代在电子线路教学过程中就已经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电路方面的课程与实验,加强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电子线路的能力。目前已经开设电子线路仿真设计、电子线路板制作、电子设计自动化3门课程及其课程设计。围绕电子线路体系课程,诸如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电子测量等课程设置电子线路综合设计,使课程之间保持着紧密的衔接与交融,大幅度提高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效果良好。
主要参考文献
[1] 徐辉. 传统电子学教学和现代EDA技术的整合[J].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3(2):98-101.
[2] 蔺智挺. “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改革探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2):157-159.
收稿日期:2014-06-12
作者简介:张晓东,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江苏南京,210019)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造价工程师,一级建造师,咨询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技术与管理。
一、课程体系的确立
(一)分析“造价员”职业资格考试大纲,梳理行业协会对“造价员”的知识与能力要求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有一项重要职能,即对造价员的执业与职业资格进行考核与管理――编写考试大纲、组织考试、认定与注册实施管理。《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考试大纲》分为《工程造价基础知识》和《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工程)两个科目。第一科目《工程造价基础知识》的考核内容有:(1)工程造价相关法规与制度;(2)建设项目管理;(3)建设工程合同管理;(4)工程造价的构成;(5)工程造价计价方法和依据;(6)决策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7)建设项目招投标与合同价款的确定;(8)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与调整。第二科目《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工程)的考试大纲由各地方、各行业有关管理机构根据需要自行制定,送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备案。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组织编制了××工程考试大纲框架,其考核内容包括:(1)专业基础知识;(2)工程计量;(3)工程量清单的编制;(4)工程计价。
各省、直辖市根据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组织编制的大纲精神,也结合各地具体情况与实际编制了相应的考试大纲,都与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的要求相吻合,对知识与能力的考核是一致的。
(二)适合就业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目标
开展广泛的市场调研及对企业实践专家访谈活动,分析“造价员”的岗位,整理出“造价员”的典型工作任务,进一步归纳出行动领域内容,将行动领域内容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在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确定与职业能力岗位对应的核心能力课程,以工作过程导向开发核心课程。[1]
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是最为常见的建筑,因此围绕一栋建筑物工程造价文件的编制是课程体系的目标。一栋建筑物的工程造价一般包括房屋建筑工程(土建与装饰工程)造价、安装工程造价等。针对性地开设相应的造价类核心课程,可按照“识图―施工―计量―计价”这一工作过程建构课程体系。
(三)基于工程过程建立专业课程体系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施工员与造价员岗位。为什么施工员成为造价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呢?因为熟悉施工流程及相关知识是从事造价工作的基础,而造价人员也多从施工员成长起来,基于此,从事工程造价工作多从施工员起步。其中,施工员的岗位工作就是按图施工,进行施工管理。造价员的工作是进行工程招投标、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等,主要进行工程计算、编制工程量清单与工程计价文件等工作。围绕这两个就业岗位,以就业岗位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能力学习任务途径,可开发出相应的学习领域课程。(见表1)
(四)其他课程
在确定主要专业课程后,可结合专业特点,合理设置公共课程、工程基础课程与其他类型课程共同培养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基础素养。如将制图基础与CAD融合成建筑制图基础与CAD;在文化基础课程数学中补充概率统计与数理统计知识解决一些复杂性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问题;计算机课程中强化Excel知识的教学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等。
二、课程整体设计与单元教学设计
课程体系开发完成后,在具体课程,尤其是核心课程建设上要进行精心设计。经过近年的探索与实践,工程造价核心课程的开发大致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层分析、三次转换、四级分解、多方参与等基本内容。
(一)一个中心
所谓“一个中心”,也就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技能为中心,以编制一栋建筑物的造价文件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为目标,结合市场现状与发展方向设置课程。第一,设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安装工程类课程。如一栋建筑物的单位工程涉及的内容有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安装工程等,因此核心课程中也要对应设置,进行训练。第二,设置《钢筋算量》课程。在工程造价工程量计算中,因为平法的实施,钢筋工程量的计算在整个工程量的计算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所以一般施工企业与造价咨询企业中都有专门人员进行钢筋算量工作。同时,因为需求量非常大,一部分造价人员常以个人名义进行钢筋算量工作,单独承接任务,这样工作能得到社会认可,也有不错的经济收益。加之钢筋算量确实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因此将以往放在土建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的钢筋算量内容单独分离出来开设一门课程――钢筋算量。第三,对学生进行“图形算量”训练。工程量的计算是现在工程造价工作中工作量最大的部分。如果说早期的工程造价软件解决了手工进行工料分析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的话,那么现在工程造价软件就是要解决工程量的计算电算化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现在很多工程造价软件企业已经或正在开发一些造价软件,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图形算量”训练,以便学生适应发展趋势。第四,开设《工程结算课程》。工程造价咨询行业不断发展,从早期的竣工结算审核已经发展到现在的跟踪审核(跟踪审计)。这要求造价工程人员不光要能编制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文件、投标报价文件,更要能编制工程结算文件,并能与相关人员进行审核的协商工作。因此,要开设工程结算课程,对学生这方面能力进行训练。
这些课程均为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而设置,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这个中心服务。同时,相应其他课程的开设也是为这个中心服务,课程教学中要体现为专业服务及职业技能服务的精神。当然,必须说明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解决什么能力培养问题。
(二)两层分析
把课程开发过程分为职业工作分析和教学分析两个层面。学习领域课程是第一层面,由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为行动领域内容后再进行转换配置,因此在课程开发时首先进行职业工作分析,即以企业技术人员为主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分析;教学分析是第二层面,以教师为主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论分析与加工,设计课程内容。
(三)三个转换
将一系列专项能力转化为教学单元(或模块),并将专项职业能力目标转化为教学目标,将相关的知识技能转化为具体的学习、训练内容。
第一个转换:从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内容的转换。运用“能力递减法”,按照从高端复杂的典型工作任务到低端简单的典型工作任务的顺序,进行任务分析,并依据技术复杂程度和知识难易程度,逆向归纳,形成由复杂到简单的三个层次的典型工作任务。“能力递减法”突显归纳性特征:一是终结性(专业培养目标)和相关性(选择合适载体,合并关联程度高的工作内容);二是非重复性(归纳出与某典型工作任务有关联的部分,形成一个结构完整、任务不重复的工作)与同级性(所合并的任务应当处于同一个层级上);三是支撑性(分析能力群所涉及的知识、技能基础,对完成终结性工作任务的能力具有支撑作用,上一级能力对下一级能力支撑,形成新的能力体系)。如在《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分为项目初步、给排水工程计量与计价、电气工程计量与计价、通风与空调工程计量与计价。其中给排水工程计量与计价过程又分解成给排水工程识图与施工工艺确定、给排水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给排水工程招标控制价编制等。
第二个转换:从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到学习领域内容的转换。运用“能力递增法”,按照从低端简单的典型工作任务到高端复杂的典型工作任务的顺序顺向分析,对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论加工。“能力递增法”突出成长性特征:一是职业性(学习领域间的排序符合职业成长规律),二是教育性(学习领域内部结构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穿插相关知识和技能,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三是连续性和递进性(以职业行动能力为对象,进行递增培养,对知识的重构具有连续性,能力培养具有递进性)。如图1的《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
第三个转换:从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的转换。运用“能力分担法”,划分学习领域的内容,构成学习领域框架内的“小型”主题学习单元――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以完成工作中的某一任务为基本单位,以行动导向为教学的出发点,是课程设计的二级培养目标,分担一级目标中的能力。然后依此进行教学设计,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六个步骤予以实施。“能力分担法”能实现知识的重构,体现了学习的均衡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学习目标以专业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能力为导向,教学过程以专业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行动以专业对应的典型职业情境为导向,按照这一思路开发的学习领域课程就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
(四)四级分解
对于校长在深化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作用,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教育改革呼唤校长最佳作用发挥”。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深对于校长在学校深化课程改革,推进学校课程体系的作用认识。
一、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中校长有强烈的感召作用
小学在深化课程改革时过程中,校长作为学校的法人代表,代表政府承担管理学校的全部责任,是学校课程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学习者、研究者、领导者和行动者,对于全体干部教师参与课程体系建设,首先就是用强烈的改革感召力去影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课改感召力的校长认为:在深化课程改革过程中,校长需要将学校办成“具有精神感召力和教育原创性的高成就的学校”,校长拥有了课程改革的感召力,就会让学生、家长和教师都向往课改、投身课改。事实表明,一个有人格魅力感照作用的校长,就能凝聚教职员工向着共同的目标奋进,使全体教职员工团结友爱、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所以,提高校长的课改感召力是深化课程改革的第一需要。校长要提高课程改革的感召力,一是要接受深化课程改革的诸多新理念,要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以观念为先导,引领新课程。二是要认清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落实好自己的改革责任,率先垂范走进课程体系建设,积极进取开创性的工作。如校长通过以“学”促“研”,以“研”促“学”,走进课程体系建设,成为“新课改”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就很有必要。
二、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中校长有决策指导的作用
校长是一校之魂,是学校工作的决策者和指挥者。校长的教育理念、工作态度、工作水平,直接决定着整个学校的发展水平。推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其中需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资源,需要形成有自我特色的课程体系。学校在课程体系建设中,需要教师、校长、家长、学生、社会人士、课程专家等广泛的参与,更需要校长充分发挥其决策指导的作用。
三、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中校长有重要的领导作用
校长在深化课程改革中是领导者和管理者,对本校深化课程体系建设有规划、组织、管理、指导的职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领导作用。
1.校长有课程体系建设的规划作用。校长是要职能要求校长对本校课改实验工作、课程开发和管理工作进行科学规划,确定长远的改革思路和具体的工作目标。新一轮课程改革,不只是学科教学改革,而是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不只是简单地调整课程、更新教材,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校长明确课改目标,把握课改方向,组织人员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提出的深化课程改革的“五个统筹”任务,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情况,认真研究规划本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既要制定两年、三年或更长一段时期内的建设目标,又要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和相应的工作策略、保障措施,使课程体系建设有明确的目标与清晰的思路。
2.校长有课程体系建设的管理作用。推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基础教育的一项中心工作,手校长要亲自抓、亲自管,更要重点抓、重点管。校长对课程体系建设工作的管理,一是组织,也就是以自己的权力和威信,以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动员、指挥和组织全体教师积极投身课程建设,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创新;校长要根据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规划,确定各处室、各位教师在建设中的工作职责,使每位行政人员和教师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都能承担一定的责任,都能在推进课程改革和教育创新的过程中得到提高。二是协调,也就是及时做好课程体系建设的各方面、各环节协调工作,对学科教学、课程开发、课程培训等进行时间、设施、师资的调配等,妥然协调好各方面关系,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课程体系建设的态度、绩效要及时评价,激发和维持广大教师投身课程体系建设的主动性、创造性。
为了保证经验案例的代表性,本文选取三类高校———综合类院校、财经类院校以及理科类院校———为经验分析对象,其中的综合类高校为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财经类院校为上海财经大学,理科类高校为华中科技大学。①这些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各有特点,并且在国内公共管理专业教育方面均有所建树,具有建设成就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所需要的信息包括:三类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情况,有关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优化的办学思路、合作办学实践以及教育交流活动等其他信息。所有信息均来自上述学校的招生简章、官方网站以及有关专业建设的新闻报道。通过对三类不同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分析,发现各类高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取得了下列成果:
(一)专业课程体系整体结构日趋完善
国内各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课程分类日趋合理,课程设置专业性增强。从国内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分类看,课程体系一般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分为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以及实践教学环节三大部分,共同构成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课程体系。为实现公共管理课程体系优化,国内高校对现存的课程设置进行了筛选,对课时、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的比例等进行了调整,增加了专业方向课程,强化了实践环节,课程体系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二)专业课程体系的国际化特征增强
近年来,我国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教材选用、课程结构以及专业课程体系运行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国际化特征日益增强。在专业课程教材选用方面,目前我国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教材绝大多数是借鉴国外教材的产物,有的学校甚至直接以国外教材作为本专业教材。在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上,我国高校公共管理学科及其专业课程体系建立之初较为注重引进国外相关理论课程,近年来则日益注重实证技术类和社会实践类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比重调整趋势也正在与国际接轨。在专业课程体系运行环境方面,增强了国际合作办学、学术和人员交流等方面的工作。我国高校与国际合作办学可以从中学习国外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而互派本科生和访问学者、邀请国外学者讲学、聘请外籍客座教授则在专业建设、教学方式及方法等方面博采众长,既开拓了学生视野,也培养了教学骨干,为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应用技术性课程有所增加
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国内公共管理专业建设偏重国外公共管理理论的引进,近十年来的突出特点则是注重专业课程中实用方法和技术的教育和培训。首先,国内高校在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中强化了案例教学等手段,加强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技术课程,体现了注重分析方法与技术教学和课程建设的特点。其次,为加强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实践环节,建立电子政务等实验室,与政府和企业合作建设实验教学基地,开始重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公共问题的能力。同时,各类高校还以未来就业趋势为导向,积极开设实用性强的选修课程,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国内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
通过比较不同类型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可以发现国内三类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各有特点,既有差异性,也有共同面临的问题。
(一)三类院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差异性
综合类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比较完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课程建设成果斐然,在专业设置及其课程安排上国际化程度较高,这是其优势所在。不过,综合类院校的问题是:追求全面的和有理论深度的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同时,在凝练课程体系特色方面则略显单薄,实践环节安排相对偏重学术能力,操作环节较弱,所培养的学生多为理论研究型人才。理科类院校拥有强大的科学技术底蕴,在管理定量分析、决策理论与方法、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建设方面独具优势,这是理科类院校的长处。理科类院校公共管理专业有能力增设有关公共项目、工程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化课程,课程质量较高,实用性强。但与综合类院校相比,理科类院校在公共管理课程体系上存在着理论课程相对薄弱,重实用性课程而轻理论性教学的问题。财经类院校的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具备综合类院校基础理论优势和理科类院校的科学技术专长,课程体系安排多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如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公共部门审计、公共财政学、管理学原理等方面的课程。目前,国内财经类院校还未能把自身经济和管理方面的学科专业优势和师资力量与公共管理专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因而也就难以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总体上,财经类院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前述两类院校的同质性远大于异质性,这既是教育管理体制和制度使然,也与自身探索力度不足有着一定的关联。
(二)三类院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共同点
当然,三类高校公共管理课程体系也有相同点,显示了国内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第一,各高校公共管理课程体系在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等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基本相近,差异性小。这种共性产生的原因首先是学科内容和教学规律的产物,其次与教育部对各类学科及其专业的制度规定有关。不同类别高校公共管理在专业建设上缺乏对自身特点或者专长的充分考量,体现了同质化的专业发展和课程体系建设思路。第二,各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广义上还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但通识教育基础课程所占学分偏高,挤占了专业课程的空间。以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为例②(如图1所示),通识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占学分比例达到了36.2%,而学科基础课程占了37%;专业课程课时量占26.8%,其中,专业核心课程占比19.9%,专业方面课程占比6.9%,合计26.8%。当然,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占总学分偏高是各类高校的共同问题,因为这类课程由教育主管部门设定,高校无权对此进行删减或调整。第三,实践教学环节的内部结构安排不尽合理,毕业论文及科研训练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量上占比偏高。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见图2),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公益活动、认知实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科研训练、毕业论文。在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和科研训练本应由专业课程承担,尤其毕业论文撰写的学术性高于其社会实践功能,毕业论文占学分数过高挤占了其他类型课程的课时,弱化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功能。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持续深入推进,以轨道交通、工程机械为典型代表的焊接制造行业机器人焊接比重不断提升,进而对智能焊接专业人才需求大大增加,因此,探索如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智能焊接人才非常必要。目前,我国已形成涵盖大专、本科、研究生等多层次的焊接高等教育体系,如何确立高职智能焊接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结构,课程教学内容如何与职业(行业)标准相融合,使该类型的人才培养满足智能焊接制造的需求,支撑行业的转型升级,其意义重大[1]。本文以智能焊接技术专业为载体,探索了职业标准、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对接的路径,形成了职业(行业)标准对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和方法。通过职业标准融入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同时通过对智能焊接专业技术岗位(群)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科学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创新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对接的课程建设理念,综合优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实现学历教育与技能等级教育的深度融合。研究结果为其他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及教材的开发提供借鉴。
一、建设目标
通过对专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的分析,明确智能焊接技术专业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核心技能,理清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融入课程内容的途径和方法,开展智能焊接技术专业对接职业(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探索职业标准、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对接的路径,形成职业(行业)标准对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和方法;同时以GB/150等国内标准和ISO15609、EN287、ISO9606、ASME等与焊接领域相关的国际标准等为突破口,重构课程体系基础技能模块,理清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焊接制造行业的智能焊接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逐步把机器人焊接相关标准GB/T19867.4、CWA1.5、ISO14732等融入机器人焊接高端模块,形成以岗位为主导、标准为主线的“一高两基”课程体系和核心课程建设思路。创新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对接的课程建设理念,总结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在规律及建设方法、途径和实施策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体系建设模式,为其他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建设思路
通过对包括轨道交通、工程机械在内的焊接制造行业的调研,解决专业定位问题;按照GB/T29824(工业机器人用户编程指令)、GB/T19867.4(激光焊接工艺规程)、CWA1.5(弧焊机器人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规范)、ISO10218(机器人与机器人装置)、ISO14732(金属材料机械化和自动化焊接操作工技能评定)、ISO15609(国际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ISO9606(国际焊工资格认证标准)等国内外标准要求,解决典型工作岗位及其能力要求的问题。基于机器人弧焊操作员、机器人激光焊接操作员等新岗位的人才需求,按照手工焊接技术—焊接工艺技术—机器人焊接技术的技术升级路径,借鉴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论,协同典型企业(中车集团、迪森〈常州〉锅炉有限公司等),重构“智能焊接高端技术技能课程模块(一高)、焊接操作基础技能课程模块、焊接工艺基础技能课程模块(两基)”的“一高两基”课程体系。具体为:根据《焊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TSGZ6002《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EN287(国际焊工资格考试)标准要求,把以持证项目为教学内容的技能类课程作为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结构(基础技能课程模块)[2],根据ISO15609等标准要求,将焊接工艺编制、产品质量检验和现场生产管理作为专业课程体系的工艺结构(焊接工艺基础技能课程模块),根据GB/T19867.4、CWA1.5、ISO14732标准要求,以机器人焊接操作、编程、工艺以及质量检验作为课程体系的高端结构(智能焊接高端技术技能课程模块)。校企共同制订课程标准,重组课程教学内容,重整课程项目,解决教学内容更新以对接产业升级对人才需求升级的问题。根据国内外标准和职业资格要求,将符合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焊接制造的焊工持证项目作为课程主体内容,以焊接方法为主线,由易到难排序教学内容,解决技能类课程建设问题;按照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焊接制造标准、工艺流程,设计培养学生工艺评定、工艺编制、质量检验和现场生产管理能力的教学项目,解决技术类课程开发问题。校企行合作,按照TSGZ6002、CWA1.5、ISO14732的要求,建设集特种设备焊工培训考核,机器人弧焊操作员培训考核,国际焊工培训考核以及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智能焊接实训平台,产教深度融合,时刻保持教学内容与生产需求对接,解决专业教育与行业需求一致性问题。
三、建设路径与方法
1.对相关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及焊接专业对接职业(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回顾和梳理,分析本研究所需的理论支撑以及在本研究中的具体运用[3],在此基础上明确本研究的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2.从智能焊接专业人才需求现状和专业(群)的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开展广泛的职业岗位调研,进行岗位(群)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梳理本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明确智能焊接专业人才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核心技能,将本专业的职业技能面向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等专业人才培养关键要素,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对职业人才的具体岗位需求,进行综合梳理和科学定位,以高技术技能人才的育训并重新理念,将职业(行业)标准贯通,综合优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实现学历教育与技能等级教育的深度融合。3.从智能焊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际出发,理清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融入课程内容的路径和方法,探索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对接的途径和实施策略,开展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以《焊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基础,将ISO9606、EN287等国内外标准融入,培养手工焊接技能扎实的学生,并结合“1+X”技能等级标准、机器人焊接相关行业资格标准、国际标准进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培养能进行机器人焊接操作、能进行机器人焊接编程、能制订机器人焊接工艺以及能进行机器人焊接质量检验的“四能”智能焊接人才,使人才培养更具有职业特征,更能做到与产业需求相一致。4.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通过智能焊接技术专业对接职业(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探索职业标准、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对接的路径,总结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在规律及建设方法、途径和实施策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其他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和实际应用提供借鉴。
四、建设成效
1.创新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体系的途径和方法,构建了“一高两基”专业课程体系。根据TSGZ6002、EN287标准要求,把以持证项目为教学内容的传统手工技能类课程作为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结构(基础技能课程模块),根据ISO15609等标准要求,以焊接工艺编制、产品质量检验和现场生产管理作为专业课程体系的工艺结构(焊接工艺基础技能课程模块),根据GB/T19867.4、CWA1.5、ISO14732标准要求,以机器人焊接操作、编程、工艺以及质量检验作为课程体系的高端结构(智能焊接高端技术技能课程模块),构建“一高两基”的专业课程体系,满足焊接制造岗位对从业者手工焊接能力、机器人焊接能力以及焊接工艺制订能力的需求。(见文末图2)2.创新了以标准为主线的课程开发模式,建设优质“项目化”课程和教材。以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焊接制造行业标准要求为主线,根据焊接方法的分类特征,按照持证项目技能等级,从简单的平焊到复杂的全位置焊,再到机器人编程及焊接递进,开发技能类课程;根据技术类岗位能力需求,以典型生产案例为载体,设计教学项目,并把能力要求分担到多门课程中,开发技术类课程,校企合作建设教学做一体化教材。3.创新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相结合的实训中心建设模式,打造“多位一体”实训平台。省产教深度融合智能焊接实训平台包含省人社厅认定的焊工高级技师统一鉴定机构、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认定的特种设备焊工考试中心,与中国焊接协会共建的全国机器人焊接培训基地,与德国手工业协会共建的中德国际焊接技术培训考试中心。作为第三方培训与鉴定机构,为企业进行焊工培训及考核,同时利用平台资源集聚优势,更有利于校企合作,提高教学团队对标准的理解与应用,为教学内容的持续更新提供条件。
五、结语
智能焊接技术专业经过几年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形成了职业(行业)标准对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和方法,探索了职业标准、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对接的路径。创新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体系的途径和方法,构建了“一高两基”专业课程体系,满足了焊接制造岗位对从业者手工焊接能力、机器人焊接能力以及焊接工艺编制能力的需求;创新了以标准为主线的课程开发模式,建设了一批优质“项目化”课程和教材;创新了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相结合的实训中心建设模式,打造了“多位一体”实训平台。同时通过对智能焊接专业技术岗位(群)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科学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创新了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对接的课程建设理念,总结了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在规律及建设方法、途径和实施策略,形成了可复制、可应用、可推广的经验。同时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相结合组织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理实一体”“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念,使学生获得与企业相似工作岗位要求相一致的职业能力,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培养的人才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胡秋.基于一体化教学过程技工院校焊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6):128-129.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课程体系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与受教育者的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质(Quality)结构(即KAQ)有着密切联系,课程体系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合理的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长期以来,受凯洛夫教学思想的影响,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课程体系建设的人文性、动态性和复杂性认识还不够,体验式、探究式学习方式不足,加之教师课程改革的主体意识缺乏,使得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要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就必须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改革,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融“学、做、用”为一体,螺旋递进,强化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
一、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环境的理顺与调整
1.构建应用型会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结构
应用型会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结构,应该是全方位、多层次性的,包括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育的层次性直接关系到课程体系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因此要明确不同层次教育属性,按照专业教育建设思想调整建设环境,理顺建设思路,从而明确不同层次会计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2.构建高校间协同发展机制
如果关起门来独立发展会计职业教育,势必势单力薄。因此,基于现实国情,可尝试联合一定区域内具有相同背景、目标取向和办学层次的高校组建联盟,在教学资源共享、教师互聘、科研合作、业务培训、课程互选、学生互派、学分互认等方面协同发展,这不仅有利于集中资源发展教育,也有利于会计专业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3.加强与行业企业产学研深度合作,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产学研合作是国外应用型大学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特点,也是保障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我国应用型会计创新人才培养中还相对欠缺。这使得我国院校培养的会计人才普遍不能满足企业的现实需求,存在着一边是会计人才过剩,一边是企业会计人员缺口不断增大的矛盾现象。要想扭转当前的矛盾状态,会计教育就要加强与企业和事务所的联系,结合专业实施订单式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校内专业教学+社会订单+企业实训+校企联合教学+就业”的培养理念。这样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才能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和针对性,才能增强实践能力,满足用人单位需求,才能真正提高会计人才的就业竞争力。
二、课程体系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1.课程目标
作为教育意图,会计课程要及时反映经济社会需求,及时跟进企业,积极主动与行业、企业和社会进行沟通,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以满足企业对会计人才知识结构、应用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的需求。
2.课程设计
设计合理的课程结构能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获得会计专业必备的知识与能力,完善的课程内容体系符合知识论规律,能够反映会计专业的系统知识,主要方法以及时展的要求与前沿。
第一,要加强专业定向课程定位研究。应用型会计创新人才培养要注重学科知识与行业、职业领域岗位知识的互动,坚持“学、做、用”螺旋递进,培养扎实的专业实践能力。第二,要加强社会导向课程理论研究。满足生产实践需求决定了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社会导向性。因此,新时期应用型会计创新人才培养要摒弃传统的高校与企业的“二元”管理教育俘论,深入思考社会导向型课程理论和设计研究。
3.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有效指导课程实践,有利于完善课程理论,设计新的课程改革方案,也有利于课程实施方案的推广。在开展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1)转变教学理念
确保应用型会计创新人才培养,不单纯是会计知识的传授,还关系到业务处理能力的培养和财经素质的升华,应该是由“学什么”到“怎么学”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交流。因此,课程体系建设应围绕专业进行知识构建,面向行业、企业,制定课程体系,培养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这就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开展体验式、探究式教学,坚持“学、做、用”螺旋递进。
(2)加强教学方法研究,推动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是确保应用型会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与基础。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单纯依靠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仅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教学方法也是不行的。要使会计专业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和未来岗位需求的KAQ,就要勇于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和方法,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方法,尤其可推广使用PBL教学模式(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已被河北省教育厅批准为2016年度教研立项课题,本人为项目主持人)。
4.课程评价
在应用型会计创新人才培养中,要转换评价理念,改变传统的知识评价模式,构建能力和素质评价思路。改革以知识为取向的考核标准,坚持以应用为核心,兼顾能力和素质考核,形成一种方式为主多种方式为辅的考核方式。在考核指标上,设置侧重学生探究与解决问题的环节和形式,模拟真实的情景来考核学生知识应用与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考核标准、考核方式的改革带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实现KAQ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结论
以应用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建设,是目前应用型会计创新人才培养的难点之一。因此,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实践环节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另一方面要与企业共同探讨校企深度合作的途径和思路,确定路线图,早日培养出真正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型KAQ会计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DOI]10.13939/ki.zgsc.2015.41.121
现代学徒制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既有自上而下的职业教育改革,也有自下而上、由点及面的试点实践与探索推广。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于2013年依托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与湖南海诺电梯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海诺电梯学院,实施双主体办学,正式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探索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1 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建设的依据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教育部等六部门颁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要建立国家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联动开发机制。
在 2014 年8月,教育部了《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明确指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核心内容。各地要选择适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专业,引导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
2 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的特征
2.1 创建工作本位的学习情景
在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中,工作本位的学习情境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环境不像传统学校那样设置成隔离的、特殊的课堂,而是现代学徒制中校企提供的真实的工作场所。学生可以直接看到工作人员的活动,并且可以直接参与到真实产品生产活动中,能够迅速获得知识、技术技能,成为独立的、熟练的劳动者。这种学习不仅仅是指短暂的实习、参观或做中学,而且是指一个更为深入的、广泛的、设计很好的工作本位学习。
2.2 重视关键技能的培养
现代学徒制形成了新的课程观,即综合职业能力观。综合职业能力观重视关键技能的培养,注重现场学习经验和课堂经验在实际生产情景中的有效结合,强调技术和数字通信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是现代学徒制进行能力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纳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是现代学徒制培养关键能力的主要途径。现代学徒制要求对接企业实际岗位及岗位的职业能力和技术标准,构建新的专业课程体系,做到学历证书和资格证书之间可以实现相互对应、相互交叉转移。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纳入现代学徒制可以大大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
2.4 实现学校学习到企业就业的过渡
为促进学生实现从学校学习到企业就业的过渡,现代学徒制按照企业新的职业能力的要求,教学要以专项能力的培养展开,最终形成综合能力的培养。一种将在校学习与企业岗位实习相结合的学徒制课程实施模式应运而生,从学习到就业的过渡通过规范的现代学徒制得到了实现。在这种模式里,学生可以既是职业学校里的学生,同时又是企业里培训岗位上的准员工。
3 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与思路
3.1 建设原则
按照现代学徒制基本要求,建立“课程结构模块化、能力培养项目化、实训指导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建设原则。根据企业用人需求适时调整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完善基于工作过程、职业活动的职业能力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岗位(群)技术技能课程模块的构建,基于职业活动、岗位能力要求设计课程目标,依据工作任务、工作过程、职业能力等选择课程内容,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设计工作项目,实训过程指导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个性进行个性化指导,做到“教、学、做”合一。
3.2 建设思路
现代学徒制教育是融技能训练、工作实践和技术教育的体系。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如图1所示 :一是要素整合,整合多维培养目标,即学历教育目标、结合国家职业资格能力标准和企业岗位用人标准的职业资格目标、学徒的可持续发展基本目标;二是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提炼技能养成要素,遵循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从典型工作岗位中提取典型工作过程与工作任务,结合专业知识基础进行课程开发。
4 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组成
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单位是课程,根据我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可将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分为4个模块:职业素质养成课程模块、专业技术技能基础课程模块、岗位(群)技术技能课程模块和学徒个人职业发展需求课程模块。
4.1 职业素质养成课程模块
本模块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徒具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设置此课程模块需要注意与企业文化和岗位实际相结合,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个人的价值实现一定要基于工作岗位。
职业素质养成课程模块主要让学徒学习和感受职业素养的内涵,使其具备一定的通用职业能力。本模块主要包括“两课”(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英语、常用办公软件、企业公文写作、企业文化、就业指导等。
4.2 专业技术技能基础课程模块
本模块的培养目标是:使学徒掌握同一行业的基础专业技术技能,具备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模块构建需要从基础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培养学徒在行业的通用技术技能,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专业技术技能基础课程模块构成,应包含相对完整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体系和基本技术技能体系,是以行业工作岗位通用的工作任务和职业基础能力为依据,进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开发、课程标准编制。该模块所有课程均为必修课,学徒必须通过每门课程考核。
4.3 岗位(群)技术技能课程模块
本模块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徒掌握合作企业具体岗位的技术技能。
本课程模块构建要以企业具体岗位的核心能力、合作企业岗位用人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资格考试为参考,开发至少两个岗位方向的技术技能课程组合模块,课程以师带徒岗位培养为主,培养某个岗位的特殊的岗位能力。
4.4 学徒个人职业发展需求课程模块
本模块的培养目标是:根据学徒的兴趣和职业取向,培养学徒适应职场变化的能力。本模块根据各个职业的职业成长规律,着眼于学徒的职业发展路径设计课程。学徒根据自身职业发展,自由选择课程,由校企联合委派企业师傅,以师带徒的方式,实施在岗的个性化培养。
5 现代学徒制高职电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对接湖南海诺电梯有限公司、湖南德力通电梯有限公司等电梯企业电梯制造、安装、调试、维保等岗位,并分析这些岗位的职责和技术标准,得出了岗位的职业能力(见表1),再结合电梯安装与维修工的国家职业标准的具体内容最后形成“课岗融合、双证融通”的专业课程体系(见图2)。
6 探索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系统建设的意义与价值
通过现代学徒制高职电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进一步推动了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促进其他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也为当前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课程体系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14〕19号,2014.
[2]教育部等六部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Z].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14.
[3]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2014.
[4]王 悦.英国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对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启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
【课题项目】2015年度院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重点课题“电子商务专业社会需求情况调查及特色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226-02
一、我国电子商务现状及课程体系研究分析
目前,通俗来说,我们处于传播技术3.0时代。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1.7%,2016年前半年新增网民2132万人,增长率为3.1%。这足以说明中国目前庞大的网络群体,这一群体可以创造很多机遇,电子商务就是其中一列。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时代,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得交流与传播得以在跨区域、跨国之间完成。这一过程不仅仅是人口的流动、信息的传播,更是商品交换的过程。借助信息网络技术,依托于现达的交通物流业,电子商务这一行业得以在近年来急剧发展,这一便捷而又可以跨越时空限制的行业带给了人们极大的便捷,以至于现在人人都在参与电子商务的过程。急剧的兴起带来了整个社会的新气象。以电子商务最为发达的杭州为例,目前存在大约有47万家网上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到2015年年底,杭州电子商务服务业收入已达到1000亿元,创造了60万个网上就业岗位。巨大的市场需求,孕育了巨大的行业规模,也对行业专业人才的需求如饥似渴。但是具备专业基础,真正适应行业工作过程所需的人才缺口依旧很大。社会与行业的需求对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的建设提出了要求。高职院校也要结合社会的需求来寻求课程体系的改革建设与教学的创新。
在此背景下,对电子商务的研究已然成为一门显学。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也不例外,许多学者从市场导向、理论实践结合、就业导向、课程创新等理念出发,开展各种各样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学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电子商务专业是融计算机科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法学和现代物流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目前社会所需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既是社会需求带了的机遇,也是社会给高职院校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建设带来的挑战。从2001年6月,教育部批准首批13所高校试办电子商务专业以来,截至2013年底,我国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本科高校267所,高职院校则多达850所。如此庞大的院校规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人才的培养必然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也是大学的任务之一。
从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建设的角度分析,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等研究论文在各种各样的刊物上十分常见。但是,许多有关的研究论文及调研报告大多以论文作者自身所处的教学环境出发来思考问题。因此,学界对于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研究方向还需探索。这就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来分析、研究、完善这门学科。高职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研究要更多地结合行业动态,结合社会所需和自身的专业特点,将学生就业与专业培养计划结合,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出专业高技能的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彰显学校特色的需要,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实现教育创新改革。
二、电子商务工作过程及课程建设要求
电子商务的工作过程是一个步步相连的过程,我们在实际调研中了解到,一个简单的电子商务工作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流程:
(一)摄影:选材拍摄修饰储存上传描述;
(二)美工:网页大局架构代码编辑动画展示店铺总体装修读写产品描述上架;
(三)推广营销(seo):熟悉所营销的产品了解产品的风格 为产品进行市场定位促销的推广统计并进行产品规划 布局市场投入相关对接部门的培训备战准备营销;
(四)销售客服:短期的培训课程产品问答知识探讨交流顾客咨询问答导购;
(五)售后:客户资料客户反映问题问题原因-切实解决客户回访记录客户统计记录。
这是一个简单的电子商务工作过程,它与传统的买卖交易相同,但是实际的营销过程并不简单。电子商务依托于信息技术来提供商品服务,可以涵盖计算机专业、摄影专业、管理专业、营销专业以及现代物流专业等多学科领域,这决定了它的专业培养是跨学科领域的,也涉及到多种从业资格证书以及核心岗位的人才培养。这种跨学科领域的电子商务专业体系的课程建设势必要结合行业和人才需求的实际来培养。
电子商务工作过程的特点以及行业的快速发展对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建设要紧密结合社会实际需求来确定人才的培养方向。如果高职院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与行业需求脱轨,那么势必造成人才的浪费,并滞碍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要采取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建设,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这是许多学科都十分注重的方面,而电子商务显得尤为重要。电子商务行业本身就是一个注重服务和营销的行业,高职的人才培养不能脱离实际,在培养期间就应该时刻注意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很多高职的学生,虽然专业理论能力很强,但是一到行业工作过程,就很难适应,这就说明我们的课程体系建设中理论与实践能力结合方面需要加强。
三、高职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建设的构思
了解了电子商务行业的现状和电子商务工作过程的特点,在课程体系构建和创新上才能够真正推动高职院校电子商务的进步。高职院校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建设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程体系包含核心课程及岗位技能课程
课程体系要包含电子商务工作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包含诸如摄影、美工、现代物流、营销推广以及计算机技能等多方面的课程,要教会学生摄影技能、计算机的操作能力、掌握一些绘画和美工知识,同时还要熟悉现代物流的知识。
改变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设置以淘宝店铺、网络商城、企业网站为载体,根据电商企业经营岗位需求教授理论知识和训练岗位技能的课程结构体系。
(二)课程体系注重实操过程
电子商务课程体系要将实践操作过程放在重中之重,现代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是不容我们去停留的,讲究效率和实践能力。社会的巨大缺口和行业所需,容不得我们等到就业后再去慢慢的磨练,因此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暑期实践、学生企业实习、建立“校园工厂”、组织模拟电子商务活动,或者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电子商务创业,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提升具备以后从业的综合能力。要让学生具备服务能力、营销推广能力、专业技能和从业能力,这样才能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这对于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是十分重要的。现在很多学校还是以理论考试成绩和奖学金作为评定学生的唯一标准,等到就业的时候学生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具备从业的综合能力,学校这种导向会直接导致电子商务教育与社会和行业需求的脱轨,造成人才的浪费和行业发展的阻滞。
(三)跨学科调动、跨领域培养,创新电子商务教育
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建设还是要靠跨学科的师资人才的推动、依靠课程体系的创新,需要对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培养。这种融合多学科领域的交叉学科,就需要跨领域引进师资人才对学生进行跨学科培养。需要创新传统院系分离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培养出真正适应工作需要的人才。创新才能推动课程体系的改革,这也是当前许多高职教育面临的难题,当然也是创新的突破口。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需要课程体系的创新。只有在此基础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电子商务专业才能够在人才与技术双发展的基础上越来越兴旺。
(四)课程体系要设置竞赛课程
学生的各类专业竞赛,表面上看考查的是学生的能力,从深层面来说,反映的是学校的人才培养观念和教师的教学思路及专业水平,比赛也为教师提供了拓宽教学思路的锻炼机会。
技能比赛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平台。“赛中学,学中会”,通过比赛,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加入到电商创业的行动中来,还能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意识和创富的能力。为适应社会的人才培养需要,实现产教融合,以竞赛促教学,以竞赛推创新,积极推动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因此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考虑与学科竞赛有关的实训课程。
(五)课程体系要设置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
现代电子商务是一个讲究服务过程的行业,如果没有很好的个人素养和综合能力,也很难在行业中生存。高职院校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必须要加强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积极阳光的从业性格,这样才能使其在工作中得到赏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高职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中应该包含思想品德和素质教育课程,这是从事电子商务行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一个从业者的综合能力的体现,这也是高职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而言之,电子商务的兴盛已是大势所趋,电商人才的需求对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抓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这个方向,来开展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研究、创新和建设,以就业和满足行业所需为根本,培养能够快速适应行业工作的人才,从而适应行业快速发展的状况,推动电子商务行业的蓬勃发展。其次,必须推动高职院校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创新,有效地改革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的就业和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帮助。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1-0233-02
专业群是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特点,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旨在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专业群体。它面向企业中的岗位链,降低实验室建设成本,增强市场适应性。因此,专业群社会服务能力是衡量高职院校整体水平和办学特色的主要标准。专业群的本质在于专业之间的依赖联系,将课程体系作为专业群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基于在物流专业群的建设下探索构建“平台+模块”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希望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是物流专业群建设的必然要求
提高对专业群服务社会功能的认识,分析社会对专业群的需求特点,合理选择专业群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要求:“形成500个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重点建设专业群,提高示范院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近年来,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功能不断强化,加快了高职院校直接服务社会的进程,高职专业群作为学校内资源集约使用与人才批量产出的实体组织,就要担负起服务社会这一重任。
在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太仓港的背景下,为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输送高素质技能型应用性人才,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于2009年对商贸系各专业进行了整合,把物流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市场营销、会计专业建设的核心点归结于物流管理,并提出了建设物流专业群的设想。物流专业群围绕港口物流的各个环节,培养港口物流不同岗位的人才。在此背景下,物流专业群建设具有与社会经济、生活、现实无缝隙、零距离接触的特点,更加需要凸显其服务社会功能,并应体现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形成物流专业群体优势,增强市场适应性,满足社会需求;二是要形成物流专业实践教学优势,降低实训建设成本和使用、维护成本;三是要形成物流专业群师资队伍优势,降低师资储备成本,增强专业群竞争力;四是要形成物流专业群特色和品牌优势,提高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当前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
当前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由于缺乏在特定专业群建设上的宏观定位,因而在实践中生产了诸多的不足,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课程的设置缺乏特色
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结构所制定的教学计划是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中心的本科压缩型或普通专科的克隆,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学科型思想的束缚,对高职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十分不利。
(二)实践课程缺乏高职特色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一般为6:4,这个比例从理论上讲符合我国目前高职教育发展的实际和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要求。但高职院校实际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普遍不到位,大大削弱了实践教学的功能与效用。
(三)专业课程开设滞后
市场营销专业的前两学期专业课程开设得偏少,而在第四学期陡增,且集中在第四学期,过于集中。
(四)部分专业课程内容交叉
如商务谈判和商务礼仪等,内容均有较大程度的重复,在实践中往往会让同学们产生厌烦的情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激情和积极性也会下降。
(五)职业岗位定位没有针对性
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多数以营销理论课为主,培养的学生似乎什么都能营销,但是他们对营销的商品并不熟悉,特别是对专业性很强的如医药、汽车、珠宝等特殊产品,由于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而大大影响其市场营销的能力。
三、物流专业群下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
实践证明,“平台+模块”是当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的有效模式。所谓“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是指在专业群规划与设置的前提下,由公共课程、专业群基础课程组成的“平台”课程和由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组成的“模块”课程构建起来的课程体系。其中“平台”是保证专业群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厚基础、宽口径”;“模块”主要是实现不同专业人才的分流培养,体现个性。
(一)物流专业群下市场营销专业“平台课程”的构建
“平台”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所必备的共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各专业技术的共性发展要求而设置的,由公共课和专业群基础课组成。平台的功能是“结构承重”,要求平台本身必须拥有足够的厚度、宽度和强度,而平台的层次则应相对简约,能够支撑各专业实现“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公共平台建立的主要依据是根据专业核心能力、专业能力和基础能力的培养要求,科学地确定学生要形成这些能力必备的文化课知识的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
专业群基础平台之上设置的课程为本专业群各专业共享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应以专业群内的优势专业为龙头,群内各专业相互协调为主线进行设计,既要突出学校的专业特色,又要和专业群中的其他专业实现互补。专业群基础课程平台的设置应该提供一系列核心课程给学生学习。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平台时,既要考虑学科和大专的专业基础课程,又要结合专业群中小专业的特殊要求,并增加少量的必须补充课程。其中,可能会遇到少数专业基础课程门数偏多、难以取舍的情况,这时,可考虑采用课程综合化的方法进行解决。
基于以上原则,物流专业群下市场营销专业可开设以下平台课程(见表1)。
(二)物流专业群下市场营销专业“模块课程”的构建
“模块”是根据不同的专业而设置,由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组成。每一个模块是以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为依据,是围绕某一工作过程“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综合,是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训练的综合。专业必修课模块为学生设计专业知识结构,夯实专业基础,形成基本的专业能力。专业选修课模块是为了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在专业内更具个性地设计自我的发展提供条件。提倡学生在修满本专业规定的选修课学分以后,选修利于自己个性发展的选修课,促进自己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的多元构成与复合发展,以适应对人才市场的发展变化和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基于这种思路,物流专业群下市场营销专业模块课程体系建设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确定市场营销“模块课程”构建流程
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强调在实践情境中通过学生自我构建知识而形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强调介绍“怎么做”和“怎样做才更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物流专业群建设下区域经济对营销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和国家相关政策要求,明确职业岗位(群);通过职业岗位(群)工作过程分析,确认典型工作任务,实现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并紧密依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物流专业群建设下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主要岗位是服务业(物流企业、连锁经营企业等)推销员、销售主管。从对这些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中可以看出,了解市场容量、了解细分市场、准确进行市场定位和产品推广是成功开展销售的基础,而这些正是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目标。学生通过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能提高分析市场、测算市场容量的能力,提高收集信息、识别市场机会的能力,也能提高定位选择和营销推广的能力。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市场营销专业模块课程
组建由行业、企业专家、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完成课程体系的重构和课程标准的开发。通过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研讨、教研,确定人才培养路径、培养目标与行业领域需求。在此基础上,根据高职教育的特性对所设置的主要课程及主要实训项目构建专业课程框架体系,理清各课程、实训之间的先后顺序。在专业课程框架体系基础上,科学编制专业教学计划表,构建物流专业群下市场营销专业“模块课程”如下(表2)。
按照“平台+模块”模式在物流专业群下建设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有利于形成市场营销专业的群体优势,协调好专业稳定性与适应市场变化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形成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优势和资源共享,减少实训设施重复建设和设备闲置;有利于形成市场营销专业的特色、品牌优势和规模效应。
参考文献:
[1]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车慈慧.创建广东省市场营销示范专业的新思路――以市场营销为龙头的专业群建设项目刍议[J].市场营销导刊,2008,(8).
整个的物流行业具有数量巨大的从业人员,并且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其中处于最底层的就是操作层,这类层次人群的特点就是数量多但是学历并不高,然后就是基层的管理人员,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然后是中层的管理人员,例如:物流经理等,他们对于物流的流程十分的熟悉,人数比较少,在通常的情况下是业务骨干。处于最高层的就是物流系统的设计者和掌控者,人数十分的有限。
由此可见物流管理专业不能够将人才培养的目的定位在培养操作层的人才,因为这样难以将学生的技能优势加以突出,也无法培养高级的物流管理人才。所以物流管理主要在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时应该着眼于对基层的管理人员的培养,例如:车辆的调度员以及库房的管理人员等,这样学生在毕业之后就可以及时的掌握一些车辆调度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对相关的软件进行熟练的运用和操作,胜任基层的管理工作,在经过了两年或者是三年的经验积累之后,学生就能够胜任职业经理的职位。这种培养的方式可以使得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1. 改革课程体系
在进行物理管理主要的课程体系建设时,应该将市场作为导向,作为实际的办学理念,从而建立起一种“按需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还要将区域经济建设同社会的发展情况考虑在内,使得课程体系建设能够紧跟时展的潮流。还可以将相关的技术人员请到学校来,为学生进行一些演讲,共同来讨论课程体系的建设问题,根据专业技能达标的方案以及物流企业的实际要求来对课程体系建设加以调整,使得课程体系建设更好的体现市场化。
2. 加大对定向性教学的投入
在进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的建设时,还要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学生在校期间学校也要经常组织学生到物流企业进行调研和参观,这样可以使得学生更好的了解社会对物理管理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组织学生进行就业之前的实习,这样就可以实现人才培养同市场需求之间的对接。
三、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特点
1. 课程设置方面
根据当前我国物流行业整体的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实际需求,在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该从社会需求的角度考虑,不能够设置一些同社会需求差距比较远的课程,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来对社会的需求加以明确。此外根据物流管理人才的特性,在对其进行培养时,应该将学校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情况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未来的就业领域以及物流行业的现状,不能让学生单纯的进行理论方面的学习和探索。
2. 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方面,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以及应用、实践的需求来选择,尽量选择那些符合企业需求的教材和教学工具。此外物理管理专业的教师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加快物流知识的传播以及更新。
3. 调整教学计划
在教学时间的安排方面,物理管理专业的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加大应用课程的比重,重视社会实践教学,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合理地对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比重加以分配,将课堂的授课时间进行适当的减少,使得学生能够将时间和精力都投人到参与社会实践当中,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得他们能够将从书本中学到的知识转变成工作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优化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工作的建议
物流管理专业应该对人才进行准确的定位,并且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由于物流管理活动逐渐的趋向于横向的联合,处于不同学科相接合的一个中间地带,所以势必会产生一些边缘学科以及横断学科。针对当前这种形势,物流人才在自身的知识结构方面首先应该对主干的学科加以确认,并且对这门学科投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掌握这门学科的精髓。此外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得学生能够尽量多的了解一些市场营销以及电子商务和管理工程等方面的知识,成为专业的T型人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等众多学科交叉的专业[1]。由于其具有涉及学科领域广、发展变化快的特点,决定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具有动态性。在该专业中计算机类课程是培养学生计算机素养和技能、支撑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其在课程设置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因此,构建适时、科学、合理的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体系是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由于不同学校该专业的办学背景不同,教学侧重点差别大,导致课程体系不尽相同,因此给出一个该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教学“统一”体系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切合实际的。本文旨在根据自身教学实际,提出地方本科院校该专业在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体系设计的一种思路,让更多的人关注,并加入到相关的研究的队伍中来。
1计算机类课程的重要地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多学科交叉特点,决定了该专业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模式与特征,即以管理为基础,以信息科学为支持,管理与技术并重,培养以应用为目标,管理、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技术型管理人才。这一方向和目标要求在教学中以计算机作为工具,注重将信息技术与管理的融合,树立“技术进步促进管理理念的发展,管理理念通过技术实现”的思想[2],让学生获得信息化管理与决策的专业技能。
课程是教学的根本,课程设置状况直接反映了人才培养的方向,人才培养的方向决定了课程体系的结构[3]。虽然目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主要有工商管理、信息资源管理、技术导向3种模式[1],课程体系方面有以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为代表的理工科院校,课程重点在于计算机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系统的开发技术;以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性院校,课程重点在于情报学、信息学等基础课程;以人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为代表的财经类院校,课程重点在于经济管理知识,侧重企业中的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方面的教育三大类[4]。这些模式虽各有自身特点和优势,但无论何种模式与课程体系其共同特点都是计算机类课程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且计算机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分界明显,不能充分体现计算机技术与管理思想的融合与及本专业对人才培养的特色需要。地方本科院校不能照搬任何一种模式,必须结合当地社会需要,结合实际提出一种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思想,构建一套符合地方本科院校自身实际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体系。
2计算机类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与要求
课程体系建设是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要以科学性、专业性与广博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稳定性和动态性为原则[5],课程设置坚持“基础为先,重在主干,突出特色”的导向。从该专业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结合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在充分考虑教学规律、学生知识结构、学生成长和能力提高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本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是:(1)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2)体现本专业的特点和特色;(3)体现信息化时代教育的风貌和要求;(4)充分考虑到学生未来发的知识基础。
信息技术的时代性决定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无论何时,教学的目标是明确的,就是培养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信息系统,在数据建模的基础上完成信息分析、服务于管理决策、实现管理创新的中坚力量[6]。围绕这一目标,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路是社会人才需求决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决定教学要求,教学要求推导知识模块,在由知识模块决定开设课程,构建一个面向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3计算机类课程体系的设计
3.1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
根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计算机类课程体系可分为: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软件、硬件知识、系统工程知识、系统开发、设计知识、系统集成、应用和维护知识和信息化管理知识七大模块,分类于三个层次(如图1所示)。底层是上一层的基础,上一层是对底层知识的应用。
(1) 计算机基础知识模块。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具有熟练利用计算机从事文档、办公及通讯工作的能力。
(2) 计算机软件、硬件知识模块。使学生理解计算机软件的基本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掌握计算机的硬件体系基本结构和发展趋势,能自主学习常用软件的使用,会对计算机硬件进行组装和维护,具有对实用软件和硬件维护的实际操作能力。
(3) 系统工程知识模块。理解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懂得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用此引导学生加深对信息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4) 系统开发、设计知识模块。这一知识模块是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内容,要求学生掌握系统开发的基本流程和数据处理基本方法,至少会用一门程序设计语言进行小型系统的开发设计,并将所学管理融合到系统开发与设计过程中。
(5) 系统集成、应用和维护知识模块。在对信息系统有全面认识和开发设计经验的基础上,能将小型系统集成起来,并加以应用,同时能系统进行整体的维护。
(6) 信息化管理知识模块。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会借助计算机或相关工具对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并能把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动向和发展趋势。
3.2专业方向设置
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专业,要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社会的竞争能力,仅有知识面广是不够的,必须培养学生在具备广博知识面的同时还能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未来发展需求,使学生具备某一方向的专业能力。为此,在第4学年对本专业学生进行分专业方向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将本专业的学生分为信息管理方向和信息系统方向来进行培养,开设不同侧重的课程。前者注重信息化管理能力的培养,后者重在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社会需求。专业方向的设置使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3知识模块与课程设置
根据课程设置思路和原则,将课程分为计算机基础类课程、计算机技术类课程、计算机技能类课程、技术与管理融合类课程、信息管理类课程五大类型。知识模块所对应的课程群,课程所属类型和专业方向如表1所示。
3.4课程开设建议
第1学年: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结构和基础知识,具有能利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管理工作的能力。针对这一目标,可在本学年第1学期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系统概论课程。第2学期开设常用工具软件使用和一门程序设计语言。
第2学年: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备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与存储、信息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本学年可在第1学期开设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第2学期开设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信息存储与检索。
第3学年: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具有简单信息系统开发、设计、调试与维护的能力。本学年可在第1学期开设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系统与系统软件;第2学期开设软件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综合型实验课)。
第4学年: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两个方向的发展趋势和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具有能有效进行信息组织与管理,并能解决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和使用中常见问题的能力。本学年主要以选修课为主,分两个方向(信息管理方向、信息系统方向)进行选修。信息系统方向可开设计算机应用新技术、IT项目管理、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Web 数据库开发技术、软件系统开发实践等;信息管理方向可开设信息分析与预测、决策支持系统、知识管理原理与技术、电子商务应用案例等。
4结语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必须紧密结合社会的需求,在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计算机技术由于其发展变化快,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不能只进行简单的知识累加和课程增加,而应该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放在首位,并准确把握专业的特点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实时构建面向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类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信息化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学颖,黄淑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3):378-381.
[2] 张基温.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与设计[J]. 计算机教育,2005(8):48-52.
[3] 查先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课程体系探索:基于科技信息专业背景的实证分析[J]. 情报学报, 2003,4(22):507-512.
[4] 翟丹妮,黄卫东.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改革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6(10):41-43.
[5] 张劲松.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研究[J]. 情报杂志,2008(11):102-106.
[6] 蔡淑琴,张子刚,张金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4):25-29.
The Design on Computer Class Curriculum System for the Specialty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LV Yong-lin,SHI Wei
(Department of Economic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