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春节的传统文化

春节的传统文化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3-18 14:42:1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春节的传统文化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春节的传统文化

篇1

传统文化有很多,我最喜欢春节

传说,从前有一个叫年的怪物,它经常到村子里危害人类,吃牛和羊。所以,人们一心想除掉它。可是,无论人们用什么办法,都无法赶走“年”。最后,一个小孩无意之中点燃了竹子,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年”被吓跑了。人们都很高兴。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格高兴的日子,就在每年的这一天放鞭炮,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以后,又逐渐演变成了“春节”这个节日。

我每年都回老家过年,每年都很热闹。过年的前一天,就是大年三十,也叫除夕。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贴上了“福”字。有的人心灵手巧,把自己剪的窗花贴在窗户上,像降落的雪花。还有的人把灯笼挂在大门上,张灯结彩,非常美丽。

这天晚上,一声声花炮声,像打雷一样,此起彼伏,接连不断。李华映红了整个天空,像一朵朵美丽的花。放完了鞭炮,人们又抱起了又香又大的饺子,吃上了团圆饭。儿女们也都和父母团聚。人们一边吃着热腾腾的饺子,一边看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一直持续到晚上十二点,新年的钟声敲响。第二天早上,人们都起得很早,无论大人小孩都喘着新衣服挨家挨户的拜年。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嘴里说着吉祥的话。

这种欢乐的气氛一直持续到农历正月十五。

篇2

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4、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5、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6、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篇3

1.1春节的起源

春节指华夏传统历法夏历的元旦(与中国现行的公历元旦不同),农历正月初一,又称农历新年、大年、岁首、正旦、正月朔日,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度岁、庆新岁。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在中国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

1.2春节的习俗

扫尘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守岁

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1.3春节食俗

蒸年糕

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包饺子

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2 关于大学生对春节的认识了解调查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在寒假期间,对在校大学生,通过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以了解他们对春节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0份,收回86份,有效问卷86份,问卷回收率为78.2%,问卷所反映出的问题具体如下:

2.1中国传统春节跟西方圣诞节相比,您更喜欢哪一个?

A春节 B圣诞节

由图表可知,94%的同学更喜欢春节,这说明在文化开放交融的今天,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程度还是比较高的,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2.2您了解春节的习俗吗?

A非常了解 B了解部分 C不太了解

由图表可知,86%的同学对于春节的习俗只是了解部分,并不十分清楚春节的具体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却越来越少,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提高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

2.3您知道春节的来历吗?

A非常清楚 B不太清楚 C不知道

由图表可知,仅有34%的同学非常了解春节的来历,而11%的同学不知道春节的来历,这反映出,当今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太少,缺乏对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不能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2.4您年三十的晚上你都干什么?(单选)

A看春晚,吃年夜饭 B上网通宵(玩游戏、聊天)

C出去玩(放鞭炮、烟花)等 D其他

由图表可知,71%的同学在年三十晚上还是会进行守岁、吃年夜饭的活动,10%的同学喜欢出门放鞭炮、烟花等,这说明,对于春节中一些常规性的活动,同学们还是比较能传承的。但是,在当今社会,这些习俗的味道却越来越淡,所以还需要多一些关注。

2.5您给亲朋好友拜年的主要方式?(多选)

A手机短信 B打电话 C上网发贺卡以及QQ拜年

D去家里问候 E不拜年

由图表可知,42%的同学选择打电话拜年,18%的同学选择通过网络拜年,15%的同学选择电话拜年,仅有24%的同学选择去家里问候拜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交流日益便捷,手机短信,网络聊天。这些技术在方便我们生活的同时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会面越来越少。与以前挨家挨户拜年相比,现在的拜年大部分只是走一种形式而已,缺少了年文化的味道,这值得我们去反思。

3 存在问题

3.1西方文化的影响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青年们或多或少的会感觉身心疲惫,因而需要机会放松。此外,高新技术的发展,各国文化之间相互交融也十分明显。中国的传统节日注重的是一种习俗和纪念,比如清明节、端午节、劳动节、国庆节等,而西方的节日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放松和情感的表达。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青年人逐渐热衷于西方节日,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万圣节,这些节日为广大青年提供了一个放松自己、张扬个性、表达情感的平台,同时商家也迎合了这股潮流,捕捉、甚至制造消费热点。从以前的不为人知,到现在的众人皆知,商家的炒作和新闻媒体的宣传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从这方面来说,青年们更加追求一种享受,而逐渐淡化中国的传统节日。从调查结果来看,虽然大部分同学还是比较喜欢春节的,但春节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对中国传统的崇敬之情。

西方文化节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容小觑,我们必须正视各种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3.2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年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也很少关注传统文化方面的信息。对于青少年来说,更加注重生活的享受,对传统文化的起源等便很少了解。总之,现代社会的人们可能只是了解有哪些传统节日,而真正了解节日起源,深入体会传统文化的人却越来越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逐渐淡化,很多传统工艺也因此失传,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来说,无形是一重大损失。

3.3对传统文化的实践不充分

以前,人们对待传统节日都很期盼,而现在,更多的是一种形式。拿春节来说,以前的人们总是提前几周开始准备年货,做新衣服,收拾屋子,做各种春节食物,而现在,由于工作繁忙,人们很少去在意这些事情,多数到了春节前几天才开始准备。现在的春节,少了很多过年的味道。对于春节的各种习俗,以前人们总是习惯自己写对联以表示对新春的祝福,而现在,大街上各种对联花样十足,虽是好看,但却少了好多意义。

高新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生疏了不少。拿拜年来说,以前人们总会挨家挨户的拜年,以表新年的祝福,而现在,人们更多的是通过短信、网络等进行祝福。人与人之间面对面沟通的机会逐渐减少。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亲身实践越来越少,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4 建议与对策

4.1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传统节日的关注程度,合理的调整各种传统节日的休假实践。一方面,可以让人们得到身心的放松,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去体味中国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

政府应该加大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程度,对于那些即将失传的传统艺术,应该给予相应的财政支持,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使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政府可以建设相应的组织,以督促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为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更多可行的途径。

4.2学校及各工作单位

学校可以多组织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以提高同学们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比如,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组织各种文艺演出,优秀文章征稿以及春节对联等活动。这样,学生们可以从中收获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从而更好的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此外,学校还要加强教育力度,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要多关注、多实践,在创新中继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4.3媒体部门

媒体可以加大宣传的力度,增加各种途径,拓宽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比如一年一度的春晚,媒体方面应该迎合广大人们的需求,投其所好,才能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此外还可以增加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公益广告,加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4.4个人

正确对待西方节日和中国的传统节日,从自身做起,多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利用空闲时间,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多了解、多思考、多实践,不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要具有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比如:自己写一幅对联,做一个油灯等等。用实际行动弘扬传统文化,在实践中体味传统文化的内涵。

同时,我们也应该做好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好的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

篇4

[中图分类号]K8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092-01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人们对春节的认知不深刻

在调查中发现,大众普遍表示对春节及其习俗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具体深入的内涵都不怎么清楚。同时,随着外来文化的入侵,洋节的流行使得春节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遇到了瓶颈。因而,提高大家过春节的积极性,或者说使春节变得有意义、有意思是关键的一步。

(二)春节习俗的继承有待改善

在回收的387份有效问卷中,有300人以上至今仍然保留着大扫除、祭祀祖先等传统习俗,然而,诸如贴春联、守岁等传统习俗的保留程度较低,同时,对于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央视春晚的关注度也不容乐观。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的节日文化也一直处于变迁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的冲击,电话拜年、短信拜年以及电子邮件拜年逐渐被人们接受。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春节民俗中的宗教迷信成分不断减少,出于安全考虑,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中,鸣放鞭炮也日益受到限制或者被取缔[1],春节传统习俗中传统文化韵味越来越淡了。

(三)春节传统习俗的重要性分析

解析本次调研数据得出,虽然现在春节传统习俗有所削弱,但是在潜意识中,多数人认为春节传统习俗的继承和发展是必要的。大家都表示,春节的传统习俗是我们的财富,是不可替代的。然而,春节传统习俗的变迁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也考量着人们对春节传统文化的一个坚持。此外,也有人担心,随着社会的发展,东西方交流的日益密切,西方文化的入侵会不断动摇着春节的地位。然而,在本次调研中发现,中国传统节日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以绝对的优势战胜了西方节日。

二、分析建议

(一)搭建文化桥梁,发扬春节文化

春节传统节日的存在是继承和发展春节传统习俗的载体,但要想使春节焕发勃勃生机,还需要文化学者、文化部门以及我们自己的不懈努力,研究和探讨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搭建一座有机延续的文化桥梁,在保留传统文化要素的同时,为传统节日注入新鲜血液,使之充分适应于时代,赢得时代的青睐。同时,也借助各种方式来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到传承传统文化的进程中来。

(二)调整相关政策,保护传统民俗

燃放烟花爆竹在春节习俗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应该重新认识烟花爆竹的文化功能。为了安全起见,城市中禁放烟花爆竹的政策已越来越紧。在这一现实状况下,有关部门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设置部分的烟花爆竹燃放点,让普通大众到指定的地点燃放烟花爆竹,体验春节氛围。这不仅保证了大众的安全,也使得春节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到新的传承。

此外,也可组织学术界加强对于全国各族人民春节民俗的全面调查,总结春节民俗在民族认同、价值观培养和美学方面的意义。[2]

(三)开展文化教育,推动文化发展

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应该对在校学生广泛地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比如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举办有关春节等传统文化的讲座等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成每位大学生的基本素养,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精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同时,在现代化通讯工具不断发展的今天,也可通过各种媒体,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弘扬。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深入人们心中。

三、结束语

春节传统节日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标识,是大家共有的精神家园。总结本次调研,普通大众对春节传统习俗的继承情况较好,但是人们对于春节传统习俗的认识不够深刻。大众应自主加强对春节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适时地对大众进行春节传统习俗等方面知识的普及,促进春节传统习俗的推广和春节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因为这是集体的精神财富,只有每一个人都意识到春节传统习俗的重要性,开始承担起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任,中华文化才能在新时代勃发生机。

篇5

一、国内现状总结

1.春节地域多样性,城乡差异性

春节具有地域多样性。春节多样的地域性构成了整个春节系统,是在广泛地域范围内占据主要地位的春节的必然产物,也体现着民众们对于春节的重视。

同时,春节具有城乡差异性。在山东农村地域依然存在的传统拜年方式、春节祭祀、传统春节装饰等正在城市里逐年消失。城市居民对春节的参与热情度逐年递减的同时,农村居民仍对春节保持了相当高的热情参与度。

2.春节年味儿变淡,春节申遗呼声渐长

在针对春节的满意度调查中,我们得出的满意度平均值仅为 6.0889,而且有99.87%的被调查者认为传统节日期间节日氛围不够浓郁。 我们发现在国内不论城市农村,较之以前,传统节日的褪色已经不是特殊现象。

3.春节效应依然存在,热点问题层出不穷

传统春节带来了高度消费和广泛的旅游市场,但是同时,高度的消费和广泛的旅游市场背后,隐藏着高度的浪费和高碳的姿态。各地域普遍存在的高春节消费和高春节应酬更是刺激了恐归族的产生。这一切都来源于春节期间莫大的精神物质压力而引发的部分民众的“春节恐怖心理”。

4.国内保护政策

在中国现阶段,保护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相对比较完善。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司的总领之下,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具体审核、实践、以及相关人才的培养,由地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具体到位的推进工作,在财政部的资金支持下,将各种保护政策落实到位。

在国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统节日的措施首先就是确定法定节假日,确定“文化遗产日”和“非遗节”等。但是我国传统节日与发展新兴旅游业结合力度不够,如今对于大型的群众性汇演,依然缺乏政策引导。

二、与韩国现状对比而得出的借鉴措施

虽然城市文化比较发达的韩国,传统节日受损程度也严重于中国,但是韩国对于传统节日的保护意识却强于中国,也已经采取了些许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对中韩两国保护传统节日的措施的对比分析,我们提出中国可以借鉴,可以为我国所用的几项措施如下:

1.加强政府引导,在节日期间开展传统体验活动

传统节日期间缺少节日氛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传统活动的贫乏。韩国经常性的组织规模性汇演,开展多种丰富的体验活动。在韩国,即使在城市文明发达的首尔,传统色彩依然依稀可见。在各处传统宫殿里,每逢佳节,更是热闹非凡。皇家散步、守卫兵交接班仪式等传统汇演,给人们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在这里还能体验参与各种传统游戏,如投壶、制作传统面具、荡秋千等等,吸引了各方的游客,这样使得来自四海八方的外国游客和本国民众们可以花费最少的经费,度过一个最有意义的传统佳节。据了解,在中国个别地方已经存在有类似的活动。比如河南开封清明文化节上演绣楼招亲等活动,吸引了数千民众前来观看,又比如重庆清明文化节上汉式公祭,山西介休清明文化节的祭祀大典等。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在个别地方举行的活动,不足以调动起各地民众参与传统节日的积极性。在加强各省市文化建设的同时,希望加强政府的引导,在各地区开展简单而有传统氛围的传统体验活动,比如,四大美人汇演、传统服装照相馆、包公巡街等,以渲染传统节日氛围。

2.鼓励民间团体,建立相关基金支持

各种传统再现活动的举办,更加需要强有力的财政作为后盾。在韩国,文化遗产保护财团就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和产业,缩短传统文化与民众之间的距离,增加民众们参与传统活动的机会。如今中国民众们对于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仍有一定的热衷度,而且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足以吸引全世界的眼球,这就使得发展文化产业和建立资金支持具有了一定的可行性。

3.无形遗产有形化,保护和传承浓郁传统文化元素

如同韩国韩服于韩国传统文化,我们是否也可以发掘传统文化元素来传承无形遗产的氛围呢。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数不尽数,中国结、汉服、龙图腾、玉佩、扇子等等,都可以保护和发扬,让无形的文化遗产暗喻其中,进行有形的传承。比如说,可以鼓励传统婚礼形式,并以减免费用的方式将婚礼公开化,或者以减免门票的形式鼓励传统服饰,在商品中采用传统图案,化传统为时尚等等措施,都可以传承和保护浓郁的传统文化元素,使无形遗产有形化。

4.借助传统建筑,营造节日氛围

建筑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传载媒体。而古风淳朴的传统建筑,更能给人一种穿越时空,身置明清的陶醉感。韩国的各项传统再现活动,之所以都选择在古代宫殿建筑或者传统韩屋里举行,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同样在我国,明清古街、宋代遗址、皇家花园、古风庭院等并不难寻。在不对各种文化遗产有破坏威胁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传统建筑,如减免门票、免费开放、在传统建筑区内进行传统汇演等,更能营造节日氛围。

5.保护传统节日与发展新兴旅游业相结合

在旅游是大势的今天,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以年文化为代表的节日文化,可以充分的发展为一个新的旅游热点。韩国正是将传统文化发展为了极具特色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紧密结合,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发展保护本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促进了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同时形成了新的旅游产业链,拉动了内需。近几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为体验灿烂的华夏文化,选择在春节期间留在中国过春节。再此机遇之际,充分利用传统建筑,传承和保护浓郁的传统文化元素,举办各种传统再现活动,发展各种专门的旅游观光地,可以在拉动内需的同时弘扬华夏文化。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文化产业,让保护传统节日与发展旅游业相互依靠、相互促进。

篇6

六年级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1)

六年级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2)

六年级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3)

六年级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4)

六年级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5)

六年级传统文化手抄报的资料: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如:精美的民间剪纸、有趣的皮影戏、高超的杂技表演、美妙动听的京剧、黄梅戏和逗人的东北二人转,还有节日民俗、国画、陶瓷……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春联。

贴春联又叫贴对联、贴门对、贴对子,是中国人过春节时的风俗之一。每逢春节前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家大门上,贴上用毛笔写在红纸上的春联。

传说在上古时期,有两位神将:神荼、郁垒,他们住在东海的仙山上。山上有一株大桃树,枝干垂到地面,形成一座拱门。山上一些恶鬼经常从拱门下穿过,残害人间的老百姓。玉皇大帝就派神荼、郁垒把守拱门,恶鬼就不敢到人间捣乱了。老百姓每到过年为了镇邪伏恶,就在门上或两边,挂上一个用桃枝刻的小人,并把画的老虎贴上。

明朝的朱元璋为了微服出行,就让老百姓春节时都贴上春联,既热闹又辟邪。

从此,春节贴春联便成了一种风俗,流传至今。

六年级传统文化手抄报的内容: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它包括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哲学、中国古典史学、国画、书法、篆刻、对联、中国古典音乐、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代科技、中国古代工程、中国古典雕塑、陶瓷、丝绸、酒、茶、中国功夫、中国手工艺品、中国民俗、中国菜、中国古典医学等等。

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作为我们新一代要加强学习,大力弘扬中国的这些传统文化。

推荐其他主题的手抄报资料和图片作为参考:

1.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简单又漂亮

2.最简单漂亮的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

篇7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想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首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发现。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财富,更是传统文化的驿站。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春节,于是我们以“春节的习俗”为主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主题确立后,学生就着手围绕主题搜集信息资料,并进一步思考有哪些学科的内容融入在这些传统文化中。学生查阅的资料非常广泛,并已初步对这些资料进行了归纳和整理。例如,有的学生介绍自己查阅到的有关春节习俗的童谣、春节由来的故事、描写春节的诗句等都与语文学科有关系,有些学生介绍自己查阅到的门神、年画等习俗属于美术学科的教学内容等。学生进一步根据自己查阅资料的方向,结合自己的兴趣点、特长等自主选择合作学习伙伴,结成合作探究小组。

有了自主探究的基础,小组围绕本组研究主题进一步就如何整合资源、合理利用资源、怎样结合学科特点进行主题学习成果展示等进行商讨。这样的学习合作形式提供了各抒己见的舞台,使学生思维的火花有了更多碰撞的机会,促进了学生认识的提升,也有效激发了同伴思考的深度。在探讨和实践过程中,各组找到了学科知识的最佳交叉点,并通过综合性的活动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1.整编歌谣

尽管人人年年都过春节,但大家对春节的理解却不尽相同。这组学生在发现这一问题后,对春节名字的由来进行了研究。他们在研究中发现,春节和“年”的概念不同,现在所说的春节和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也不同。于是,他们以自己最初查到的童谣资料为基础,结合歌曲《过大家》进行了整编,将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习俗进行了归纳整理,形成了一首内容更丰富的新童谣。

2.诗意剪纸

“语文学科是基础中的基础,将语文学科知识迁移进来,会大大提升美术作品的观赏性,能使更多的人对剪纸这一民俗文化充满浓厚的兴趣”。达成这个共识后,剪纸组的同学在精心准备后,现场进行折、画、剪,三两分钟就将一张方方正正的纸“变身”成一件件独具创意、精美别致的剪纸作品,他们还结合古诗介绍窗花。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就是我剪的‘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给我们报春的桃花。”

3.趣说门神

在春节的各种习俗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民间艺术,其中,门神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间美术形式。这组同学考虑到门神作品完成起来耗时长,采取现场绘画的方式不现实,就采用美术欣赏的方法,提前准备了展示作品。为了激发大家的欣赏兴趣,他们先用故事创设情境:传说很久以前,有神荼、郁垒两兄弟,专门监督百鬼,发现有害的鬼就捆绑起来去喂老虎,于是,黄帝就在门户上画神荼、郁垒的像用以防鬼。这个神话就是后来“门神画”产生的缘由。故事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了他们审美经验,而且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传承了传统文化。

4.传承对联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对联的一组同学在探究中被这种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深深震撼,于是便引领大家在体验中进行传承。

《元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首诗,这组学生刚刚吟诵出诗题,大家便不自觉地跟着背诵了整首诗。

“诗中提到了‘桃符’,‘桃符’是什么?后来演变成了什么?它如何得到流传和推广的?”这一系列问题的抛出让大家恍然发现,这首古诗原来还是个“路标”,它助大家推开了了解对联的大门,引领大家一步步进入对联知识的殿堂。

在故事中了解了对联的起源后,两个学生合说了创编的相声《对春联》,用相声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展现了对联文字讲求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特点,几幅有关猴年的对联更是表达出了对大家新年的祝福。

课上,组内几位学生挥毫泼墨,现场完成春联作品并为大家诵读。这组同学准确抓住了特色课程和传统文化的融合点,将中国春节传统习俗中极富特色的春联的这种文学形式和书法这门独特的艺术进行了推广和传承。

5.思辩春晚

篇8

为什么说对失落年味的追寻实际上是人们传统文化身份认同意识的回归?首先年味与传统文化身份认同有着密切的关系。春节是人们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经历了历史沉浮的磨砺,反映了民众共同的历史经验,其中蕴涵的国家观念、天人观念和娱乐观念等文化价值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炎黄子孙共同的文化象征和精神象征。它是中华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那个“真正的自我”所在,也是民族群体文化身份的体现。文化身份是“一种共有的文化”,是民族群体的“一个真正的自我”,它“反映共同的历史经验和共有的文化符码”,并以此为“一个民族”“提供在实际历史变幻莫测的分化和沉浮之下一个稳定、不变和连续的指涉和意义框架”。对年味的感知和确认,就是对过新年过程中传统价值观念的体味和感受,是对浮泛的历史背后属于中华民族的那个“稳定、不变和连续的指涉和意义框架”的体会,是对那个“真正的自我”的认同,是对传统文化身份的认同⑤。其次,之所以说是传统文化认同意识的回归,是因为这种意识一度被人们所遗落和摈弃,一如失落的年味。民族群体的文化身份认同是长期历史积淀的产物,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屈从于历史、文化和权力的不断‘嬉戏”⑥,社会的变迁,历史的沉浮,既会让民族群体的文化身份认同不断得到更新和强化,也会引发文化身份认同危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非常悠久,并且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凝聚力。一部中华文化史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影响和融合各民族的过程。“古代中国人认为自己的文化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普世文化”,也是“最优秀的”⑦,因而认为中国乃世界的中心,中国就是天下,天下就是中国, “天下一统,华夷一家”,没有可以匹比的他者存在,所以也就没有文化身份认同问题。然而,的炮声敲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使这个千年礼仪之邦连连溃败。中国人开始反思自己的文化,比较中西文化的优劣,并发现自己在科技、制度等许多方面已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我国宏观的文化身份认同危机由此发端。随后,从20世纪初的“”开始,中国人怀疑自己的传统文化,将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些诟病归罪于传统文化,视传统文化为有碍发展的腐朽因素,不但要抛弃,还要反戈一击,深刻地批判,并如饥似渴地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思想理论。而后的几十年,由于战争及后期的“”等原因,西化的风潮有所抑制。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再次打开门户,学习西方,到上世纪80年代知识界又掀起的“新五四启蒙运动”⑧,鼓吹全盘西化。从至此,中国看西方学习西方,还主要局限在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的范围内,学习的内容是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思想理论,其主要目标是为了江山社稷、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的“全球化”风潮,西方消费主义文化不断渗入中国社会,无论是社会精英还是平民百姓,都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次消费主义风潮,消费主义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一切都被物化。无论是文化的还是非文化的,都被商业化。传统节日春节也不可避免地被商业化了。传统的置办年货,成为商场里的血拼;家庭团聚,成为酒店里的觥筹交错;闹元宵等娱乐活动,成为走马观花的国内外旅游;拜年,成为手机短信的嬉戏;极富传统文化内蕴的春节,只剩下吃喝玩乐的消费主义外壳,而其中的文化价值观念则被遮蔽、被抛弃。国人传统文化身份逐渐丧失,传统文化身份认同意识也逐渐失落,而代之以西方文化认同意识。因而,如今过新年,虽然喧嚣热闹,却年不像年,没有年的味道,年味悄然隐身也就不可避免了。

然而,无所不在的商业化毕竟还要利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形式,以扩张其消费主义文化,而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形式与传统价值观念是密不可分的,春节虽然披上了商业化的肤浅外衣,但它与传统价值观念有着天然的联系,这种联系只是暂时被盲目的和来自西方的文化权利所割裂。尽管人们已经不由自主地一次次把春节当作“一般假日”来消费,但是每过一次新年,隐藏在春节背后的传统价值观念就会向人们招一次手,试图去弥合被暂时割裂的联系。这就是人们怅然若失的原因。这种怅然若失是对年味的感知和确认,是对年味的一种追寻,这种追寻意味着人们传统文化身份认同意识的逐渐回归。

追寻失落的年味,并不意味着要回到过去,原原本本地按传统的方式过年,也不意味着完全认同原有的传统文化身份。对于春节乃至中国传统文化来说,追寻本身就意味着幸运,说明大多数的人已经能够从盲目的迷途上转过头来,辩证地看待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价值观念,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轻视与摈弃。当然,即便是将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这三个传统节日增为国家法定节日这样意在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举措,也难免会将这些具有丰富传统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一般假日”化,难免确保这三个节日不会像春节一样被商业化,反而并不如原本只作为民间传统节日时更原汁原味,更有所谓的“年味”,但是不可否认,这一举措所具有的标志性和指向性意义是显著的。它标志着以政府为主导的振兴和弘扬传统节日乃至传统文化的号角终于吹响。它标志着人们的文化身份认同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传统节日的外壳与内涵之间断裂的联系可能会逐渐弥合。这不但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且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民族团结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另一方面,传统节日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模塑”而成,它是历史的,不断变化的。春节内蕴的体现民族文化身份的文化价值观念,也是变化发展的,不断适应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所以,追寻的过程,必然也是长期的再建构的过程,是传统节日形式与内涵再建构的过程,也是传统文化认同的再建构过程。我们既要继承传统节日文化中优秀的文化价值观念,还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使人们既能在欢度传统节日的时候找到“真正的自我”,还能使这些传统节日更具有现代气息,更充满生命力。

注 释:

①④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5)。

②杨淑媛:《民族节日文化的当代变异》,《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③牧雨、齐放:《消逝的风俗》,百花文艺出版社。

⑤⑥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和族裔散居》,罗钢、罗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篇9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本届奥运会的开幕式获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一致称赞,对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惊叹不已。在开幕式中,有许多节目让人难忘,如倒计时的展示,借用LED光源的缶,分别用汉字与阿拉伯字母两种文字形式展示,是国内外文化融合的产物。再如,以一个发光的巨大卷轴来展示中国的戏曲、汉字以及四大发明,整个表演都惟妙惟肖,表演者用自己的形体来展示,给观众以良好的视觉与听觉享受。以上这些,都是现代多媒体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诠释,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多媒体艺术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二)2010年的世博会中国馆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是一届盛会,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都是历届所无法比拟的。在整个展会过程中,多媒体艺术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成为传承各国文化的“信使”。在中国馆当中,多媒体艺术也是无处不在。从“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河到“寻觅之旅”的亭台水景再到低碳行动”的感悟之泉,都是用多媒体艺术的形式来展示的。这些多媒体艺术作品栩栩如生,与实际紧密结合。如“清明上河图”,让观众瞬间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来到北宋年间,融入到热闹的汴京市井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该馆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而这正是现代多媒体艺术所带来的。

(三)春节晚会的LED升降舞台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而春节晚会又是春节最丰盛的一道佳肴。收看或收听春节晚会,已成为无数中华儿女必备的事情。春节晚会包含了丰富多彩的节目,有音乐、戏曲、小品、杂技、相声、舞蹈、魔术等等,这些节目都汇集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而这些元素会通过LED等现代多媒体艺术展现出来。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如数字艺术设计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LED显示技术等等,春节晚会的舞台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LED升降舞台的应用,将整个舞台分解成无数个五面能发光的LED立方体。舞台管理者可以根据节目的需要,选择完整地升降平台,或者单独升降某个平台。如武术节目《少年说》,通过舞台中的造型变化以及图案变换,使整个节目集声、色、形于一体,向观众很好地诠释了中华传统武术的精髓和真谛。

篇10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0-0058-02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顺口溜,也反映了中国受红包文化的深远影响。自2014年春节至今,微信拜年红包俨然成了过年新潮流。两年的时间,微信红包的各项数据实现了迅猛的增长,迅速跻身中国互联网史上“现象级”产品之列。2016年2月7日,除夕全天微信红包的参与人数达到4.2亿人,收发总量达80.8亿个。过年抢到了多少红包已经成了大家新春拜年时交流的话题新宠,而“抢红包、发红包”也演变成了一场社交圈的全民狂欢。

一、传统春节红包的文化象征

“春节”是在汉代时确立的,旨在辞旧迎新,既包含庆典、回报、祝福,也有祛邪的意思,同时还有祝福与避邪之意。春节红包反映了中国人喜欢礼尚往来的一种交往方式,表达了人们对和谐相处的美好期待[1]。春节红包沿袭至今,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一是表达对晚辈的一种关爱,压岁钱含有平安吉祥的寓意;二是压岁钱具有实际的金钱价值,可以充当货币进行购买行为[2]。拜年时候,经常会听到长辈说:“孩子,拿着压岁钱去买文具,在学校好好学习。实质性的物质给予,可以提高孩子的经济条件;三是具有奖励意义,春节期间,领导会给职工发红包作为年终奖,表达对职员们一年辛苦工作的感谢和奖励,以期来年继续努力。

二、微信红包爆红的原因

新媒体时代下,受众不仅扮演着受者的角色,同时也是信息交流的传者。开放性、互动性、参与性是现代社交媒体的特点。人们在大量新媒体的影响下,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微信作为一个强大的社交软件,已经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与交往方式,在“指尖与屏幕的碰触”下,彼此的联系和交往日益频繁,这更有利于受众接受新文化。微信红包,将传统意义上的红包文化与现代文化和新技术结合在一起,凭借其方便快捷的特性,迅速走红。究其原因,是因为微信红包具有如下几点特性:

1.传播互动性

传统意义上的拜年红包,多是长辈给晚辈,祝愿孩子健康平安,晚辈通常会接受红包,不需要回赠,这是一种单向的传播方式,传播范围多在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圈。微信红包使虚拟的人际传播和现实的人际传播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对传统红包形式上的补充,同样都具有美好祝福的意义。新媒体时代的影响下,微信红包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本身的符号意义发生了改变,不单单代表新年祝福和赠予,更代表了一种大范围的互动与交往[3]。微信红包不仅是在有血缘关系的人群中进行传播,在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的人群中也可以传播。现今社会,人们的社交范围越来越广,交流沟通也更加困难,简单的拜年短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追求真诚、追求趣味的情感需求。发微信红包就成了一种凭借微信软件为媒介的新型社交行为,其更加注重朋友之间,同事之间的互动传播。微信红包具有娱乐性和互动性,使人们在轻松愉快的形式下表达对彼此的新春祝福,从而促进情感交流。

2.方便快捷性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过春节家人要团圆,不管身在何处,都要回老家过年,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部分亲人朋友分隔两地的情况。微信作为社交平台,具有即时性和便捷性。微信红包的出现,则更好地解决了亲人朋友之间繁琐的春节拜年问题,不出家门,就能传递祝福,有效地解决了距离遥远的问题,也为人们节省了时间,从而更好地与家人团聚。并且微信红包操作简单,用户只需要将有一定金额的银行卡绑定微信支付,动动手指,就可以给微信好友发放红包。与传统春节红包相比,其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形式也更加随意,降低了传统春节红包的仪式感,微信发红包与抢红包不需要当面进行,同时也避免了接受金钱时的尴尬处境。在微信社交网络中,朋友、同事和亲友之间都可以互发红包,年龄和辈分也不再是红包发放的限制条件,传播活动中传受双方关系的平等化使得微信红包的传播更加灵活和广泛。

3.娱乐性

普通的拜年红包金额较少,但是人们抢的热情却很高,为了几角钱,几元钱,抢的乐此不疲。即使抢到的金额很少,也会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微信红包最大的亮点在于“抢”,增强了红包活动的游戏性和竞争性,人们都具有猎食心理,抢红包的形式吸引了人们兴趣,进而可以提高人们参与进来的主动性。现在人们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微信好友很多,可是真正的人际交往并不多,大部分沦为“点赞好友”。春节期间,在群里发个“拼手气红包”,可以迅速引起大家的关注,增强人们的群体存在感。抢到红包,人们会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就会有分享的欲望。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礼尚往来”的影响,通常会进行红包接龙。在“发”和“抢”这两个简单的过程中,可以激发人们相互交流的热情,就能在节日期间增加热闹气氛,促进了亲朋好友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三、微信红包对春节文化的影响

微信红包进入人们的视野时间并不长,可是却发生了病毒式的传播效果,如今,每逢节日发微信红包已经成了一种潮流,一种用户习惯,并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这种全新的用户习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报道,2016年春节期间,全国有近30家权威媒体加入微信发红包的浪潮,读者可以边看报纸边扫红包,63个电视节目在春节期间推出微信摇红包环节,另外有30万家线下商店,发起扫年货摇惊喜活动,在此期间共计送出1亿元的现金红包。往年大家过春节还都在认真看春晚,而2016年的除夕夜不仅要吃饺子、看春晚,抢红包,发红包,也已经成了现在人过年的“特殊节目”。

1.微信红包丰富了节日内涵

春节是中国社会的传统节日,红包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传统拜年红包作为一个文化元素,通常象征着辞旧迎新、平安健康。新技术发展下的微信红包,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融合在一起,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表达祝福,更增添了新的元素。个性化、趣味化、人文化、互动化为新年的红包文化增添了色彩。这种新的红包文化丰富了传统春节的节日内涵,过春节不再只是贴春联、吃饺子、看春晚,还要抢红包。红包也不单单是长辈发给晚辈,朋友之间,同事之间都可以发送,还具有独特的“抢”的性质,更加提倡个体的情感表达。

长久以来的央视春晚一直被观众所诟病,没有新意,官方仪式感太强,但是观看春节晚会又是每年的过节传统,是13亿中国人共同的“年夜菜”。具有传统节日文化的神圣感。令人耳目一新的是,2016年的春晚增加了微信摇一摇抢红包的环节。据统计,2016年春晚期间微信红包参与人数超过4亿,被马云称为“珍珠港偷袭”事件[4],春晚收视率也相应得到了提升。这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红包文化,丰富了传统的春节文化,分享祝福、快乐的同时也提倡了个性的表达、身份平等的宣扬。微信红包和其他春节传统习俗的融合,是传统与创新的融合,具有进步意义。

2.促进了人际传播,增添年味儿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年味儿没有以前足了,高楼大厦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春节显得也更加无趣,没有以前热闹喜庆。微信红包的使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理论中提出:“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人类拥有了某种媒介之后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微信红包为我们提供了传播平台,人们通过收发微信红包,可以和不同时区和不同地区的用户联系互动。平时不怎么联系的人,在特殊节日中,通过微信红包的形式,既表达了对节日的祝福,也增强了人际关系的交往。人们往往不会在意微信红包金钱数目的大小,在春节这一特殊节日里,红包代表喜庆,代表吉祥,无论红包大小多少,都代表一份真诚的问候。这样,微信红包就在娱乐轻松的氛围下,加强了虚拟空间的人际传播,也为春节增添了年味儿。

3.削弱了现实的人际交往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具有积极的一面,但也有不利的一面。春节就是团圆的日子,微信红包的火爆,不仅打破了中国人在除夕夜吃年夜饭看春晚的习俗,还剥夺了许多微信用户的现实时间。春节这段时间,很多微信用户沉迷于抢红包而不能自拔,虽然加强了网络弱关系的人际传播,但是却削弱了现实强关系之间的沟通[5]。微信红包的使用者大多数为上班的年轻人,一年在家的时间有限,本来应该和长辈一起共度佳节,却被虚拟的网络红包所吸引,相应地就会削弱在现实的人际交往,影响了真正的人际交往的情感沟通。由此可见,微信红包的大量使用的确会增强人际传播,但其削弱了“面对面”的人际关系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四、结 语

拜年,发红包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微信红包则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融合的产物,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春节文化,具有互动性、娱乐性、便捷性等特征。如今的微信红包增进了人们的距离,满足了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已经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微信红包的火热既是人们对传统习俗的认可,也是人们以新的方式对传统习俗的一种纪念。但也有不利的一面,微信红包的形式虽然十分便捷,却不如传统红包更具有真情实感,一定程度上会让人感到人情味儿的缺失。

春节在中国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之所以能够一直传承下去,就是因为春节承载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不断的融合与发展。融合与发展的前提是要坚持“人”的主体性,新技术的发展只有充分地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才能生存下去。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立足优秀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新技术,才能使新媒体和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贾静文.微传播背景下传统红包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发展――以微信春节红包为例[J].新闻窗,2015(3):76-77.

[2] 刘震.电子红包对红包文化的现代化重构[J].西部学刊,2016 (4):41-42.

篇11

  在20xx年春节和元宵节期间,为贯彻落实《xx市xx区教育局“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主题活动方案》通知精神,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激励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加传统节日文化氛围,更好地体现传统节日的魅力和时代感,积极营造喜庆祥和的社会文化氛围,学校政教处根据城区教育局活动方案,积极准备,制定好适合自己本校的活动方案,认真布置,落实到实处。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精心策划,丰富内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春节、元宵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民族特色。我校围绕春节和元宵节辞旧迎新、团圆平安、孝老爱亲、凝心聚力等主题,结合实际,遵循简洁可行、就近方便、力所能及的原则,主要开展了以下四项工作。

  1.创编“节日小报”

  结合“春节和元宵节”主题,开展了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寒假社会实践,引导全校学生学习节日文化、搜集节日资料、参加民俗活动,深入了解春节、元宵节的文化内涵,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制作“节日小报”,各班级评选优秀作品上交政教处并表扬。

  2.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在节假日期间学生每天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在亲身实践中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孩子们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公益活动,在活动中培养社会责任感。

  3.开展春节民俗活动

  在节假日期间积极参与民俗活动,搜集民风民俗知识,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贴春联或年画,包饺子和汤圆,猜灯谜,向长辈、同学、朋友拜年。

  4.开展文体活动。

  ①在节假日期间读一本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书籍,享受读书的乐趣,了解中华文化,进而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

  ②在节假日期间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每天健康锻炼一小时”,进行形式多样的健身游戏活动,养成每天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③在节假日期间创编“节日小报”、积极参与“文明小博客”活动,丰富未成年人的精神生活。

  二、主要做法

  1、放假前,学校各班级开展了解春节传统习俗扫尘、祭祖、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放鞭炮等春节文化内涵宣传,增进了广大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2、对活动提出具体要求:参与学生本着认真求实的精神,充分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内涵,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切勿走过场。

  3、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办一次手抄报;四年级和六年级年级学生参与“文明小博客”活动。

  4、要求全校学生把活动的感想写在《金色童年成长手册》,自己所参加的每项活动都拍照留影。

  5、要求全校学生和家长认真填写《xx市xx路小学学生20xx年寒假德育综合实践学习与实践提要》登记表。

  三、效果显著

  通过本次主题实践活动,共收回全校学生《xx市xx路小学学生20xx年寒假德育综合实践学习与实践提要》登记表1910份,全校每位学生在假期平均读了7本课外书,学生制作“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主题手抄报537份,选出50多份优秀作品,收到“文明小博客”文明寄语645个,据各班主任统计上报的相片数达30份以上,只要求各班提供最好的五张作为档案留存在学校校内网内。此次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本次主题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未成年人节日精神文化生活,还培养和树立了学生们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了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022开展元宵节的活动总结范文

  “最后一步,把芝麻团放到糯米粉中滚一会儿……”,上午10点左右,北京红黄蓝中灿苑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成功做出了元宵,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分外美味。

  值元宵节莅临之际,红黄蓝全国各地的幼儿园纷纷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包括赏花灯、猜灯谜、元宵手工制作、击鼓传花等民间游戏。通过幼儿自身的参与和体验,使他们体验节日的欢乐气氛,了解传统文化和民俗,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获得内在的自信和快乐。

  围绕着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题,每个园所的活动设计又各具特色。北京红黄蓝中灿苑幼儿园的小朋友迎着晨风转动五彩缤纷的风车,放飞梦想。此外,还尝试打破班级限制,全园孩子参与了“传统游戏大联欢”,一方面让幼儿互相认识,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另一方面也通过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让幼儿体验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北京红黄蓝防化幼儿园的长廊上挂满了老师、小朋友们动手制作的花灯,上面缀满了各式各样的灯谜,等待着家长和孩子的积极参与。老师们介绍说,这些灯谜大都和自然界的植物和动物相关,符合幼儿的认知,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山东青岛红黄蓝山水名园幼儿园的孩子们走到操场,开始了精彩的舞龙舞狮、扭秧歌、挑灯笼等民俗活动,这些“表演道具”都是孩子们和老师一起用废旧材料制作的,青岛电视台对活动进行了现场录制。

  其他园所也都贴近幼儿和家庭的需求,设计了别出心裁的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