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1 14:44:4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垃圾焚烧利弊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摘要:垃圾处理已成为我国继能源、交通、工业三废之后又一重大难题,目前广泛使用的垃圾填埋法、堆肥法、焚烧法等常规方法各有其利弊,通过对照比较垃圾焚烧处理是符合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经济、有效地进行垃圾处理方式,是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趋势。
关键词:城市垃圾;处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R124.3 文献标识码:A 一、垃圾处理的常规方法及其利弊 (一)填埋法 根据工艺的不同,又分传统填埋法和卫生填埋法两类。 1、传统填埋法 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在自然条件下,利用坑、塘、洼地将垃圾集中堆置在一起,不加掩盖,未经科学处理的填埋方法。 2、卫生填埋法 卫生填埋法是采用工程技术措施,防止产生污染及危害环境土地的处理方法。 此二种填理法处理量大,方便易行,投资省,是我国目前处理城市垃圾的一种主要方法。但此法缺点是填理后易造成二次污染(污染地下水源),被填埋的垃圾发酵产生的甲烷气体易引发爆炸等,还占用大量农田面积,垃圾填埋场周围臭气等严重影响大气环境。 (二)堆肥法 堆肥法就是把城市垃圾运到郊外堆肥厂,按堆肥工艺流程处理后制作为肥料,成本低、产量大。由于经济实用的化肥大量普及,堆肥量大,劳动强度大,全面比较后,市场越来越小。 (三)焚烧法 按焚烧原理不同,全世界又主要分为炉排炉焚烧、流化床焚烧、热解法三种。 1、 炉排炉焚烧 就是将城市垃圾运到焚烧厂的垃圾池,经料斗慢慢进入炉堂,经过干燥、燃烧、燃烬三个阶段,在大量氧气的助燃条件下,垃圾在炉排中用不同方法搅动下,充分燃烧,烧烬的炉渣入渣池冷却后,运往厂外填埋,垃圾燃烧后产生的大量高温烟气(850-900℃)进入余热锅炉换热,过热蒸气再进入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2、流化床焚烧 就是将城市垃圾运到焚烧厂倒入垃圾池后,经抓吊入料斗,垃圾从焚烧炉的顶端投放进炉内后,落在活动床的中央,然后慢慢通过热砂床(600-700℃),其结果是垃圾被热砂焙烧而失去其水分变脆,继之分散到活动床两侧的流化床。在流化床内,脆而易碎的垃圾被剧烈运动的砂粒挤成碎片而很快燃烧掉。另一方面,垃圾中的不燃物则与砂粒一起移动到焚烧炉两侧,通过不燃物排出孔,与砂粒一起自动排出炉外。 此种新型流化床焚烧炉能够在不经事先处理(破碎)的情况下直接进行焚化,是1981年研制成功的。它的典型代表是日本任原公司,目前单台日处理量已达390t/d。但它的价格仍然和炉排炉一样很高。 3、热解法 热解法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垃圾在热解装置中受热而使有机质分解,转化成燃气。燃气进入余热锅炉换热后,过热蒸气进入汽轮发电机发电。 此种方法是近10~20年研制出来的,是这三种焚烧法中最新焚烧理论。由于此种炉型结构简单,无运动件,设备技术投资比较前二种便宜约50%,很有发展前途。它的产品以美国和加拿大公司为代表。 焚烧处理的优点是减量效果好(焚烧后的残渣体积减少90%以上,重量减少80%以上),处理彻底。但是,根据美国的报道焚烧厂的建设和生产费用极为昂贵。在多数情况下,这些装备所产生的电能价值远远低于预期的销售额给当地政府留下巨额经济亏损。由于垃圾含有某些金属,焚烧具有很高的毒性,产生二次环境危害。焚烧处理要求垃圾的热值大于3.35MJ/kg,否则,必须添加助燃剂,这将使运行费用增高到一般城市难以承受的地步。
二、技术发展趋势对比 (一) 垃圾的焚烧的优势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速度加快、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导致了城市垃圾量的不断增加。我国目前已有600多座城市,城市垃圾量以每年7-8%的速度增长。而垃圾的处理不到1/3,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和能源利用的比例更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在城市周边很难寻找适宜的垃圾填埋的场地,因此,造成我国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相当严重。目前我城市生活垃圾90%采用填埋处理,但是如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填埋产生的高浓度渗出液,会造成地下水以及地表水的严重污染,对水资源造成严重威胁。同时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会污染大气,如若处理不当,其产生的危害会延续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垃圾焚烧处理是目前国外应用最普遍的垃圾处理方法,此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垃圾资源化和减量化处理程度高。垃圾焚烧厂建立在城市周围,运送垃圾方便,并且可以向城市提供电能或热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垃圾焚烧发电已成为发达国家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途径和电力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计算机控制使焚烧炉运行在最佳运行工况,并且有先进的尾气处理设备和严格的排放监测手段,使得垃圾焚烧对大气造成的二次污染降到最低点 (二) 垃圾焚烧处理面临的问题 垃圾分类收集是实现垃圾综合处理的一个重要步骤。通过分类收集和相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既可以保证有用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又可以大大减少垃圾的最终处理费用。目前我国各城市还没有普遍实行垃圾分类收集,有的处于试点运行阶段,而这与我们即将采用的垃圾处理方式不相适应。垃圾分类收集后,最终处置的垃圾量及垃圾成分都会发生变化,由于分类使有用的资源得以循环再利用,处置的垃圾量将减少,同时降低了垃圾运输费及处置费。垃圾的分类还可以减轻机械磨损及腐蚀,延长焚烧炉的寿命,减少维护管理费用。同时也降低了有害成分的含量,易于二次污染的控制。垃圾的分类是大势所趋。因此对于采用垃圾焚烧处理方式的城市,应充分考虑垃圾的分类。 (三)环境保护措施 垃圾焚烧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约土地资源、环境保护及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垃圾的资源发电可以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减容化、资源化。但由于垃圾的特性,在垃圾焚烧的整个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对环境不利的影响物质,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以达到垃圾焚烧的真正目的。垃圾焚烧处理的主要污染物有:臭气、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垃圾渗出液、飞灰及反应物。目前烟气的排放标准已经制定和实施。对于垃圾渗出液的处理方法,国内一般采用喷入焚烧炉内处理,但最好采用污水处理方法。对于垃圾堆放过程中产生的臭气,也应根据相关标准进行处理排放。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城市垃圾以卫生填埋和高温堆肥技术为主,近几年各城市开始进行垃圾焚烧处理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中可燃物、易燃物含量明显增加,热值显著增大,一般经过分类、分选等预处理后,垃圾热值已接近发达国家城市垃圾的热值。因此我国一些城市,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等已具备了发展焚烧技术的基础。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物资生活水平的提高,妥善处理垃圾已成为当务之急。据统计,我国人均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40kg,且每年以8-10%的速度在递增,大量的垃圾被运到城郊裸露堆放,已成为公害。全国历年垃圾堆存量已高达60亿吨,堆占耕地5亿m2,直接经济损失达80亿元人民币。因此,垃圾滋生已成为我国继能源、交通、工业三废之后又一重大难题,形势严峻,刻不容缓。目前我国城市已发展到660个,城镇人口2.6亿,按每人每年产生440kg垃圾计算,则产生垃圾量为1.14 ×104万吨,是可以使100万人口的城市覆盖1米。如何应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经济、有效地进行垃圾处理,显得至关重要。
1 垃圾处理的常规方法及其利弊
1.1 填埋法
根据工艺的不同,又分传统填埋法和卫生填埋法两类。
1.1.1 传统填埋法
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在自然条件下,利用坑、塘、洼地将垃圾集中堆置在一起,不加掩盖,未经科学处理的填埋方法。
1.1.2 卫生填埋法
卫生填埋法是采用工程技术措施,防止产生污染及危害环境土地的处理方法。
此二种填理法处理量大,方便易行,投资省,是我国目前处理城市垃圾的一种主要方法。但此法缺点是填理后易造成二次污染(污染地下水源),被填埋的垃圾发酵产生的甲烷气体易引发爆炸等,还占用大量农田面积,垃圾填埋场周围臭气等严重影响大气环境。
1.2 堆肥法
堆肥法就是把城市垃圾运到郊外堆肥厂,按堆肥工艺流程处理后制作为肥料,成本低、产量大。由于经济实用的化肥大量普及,堆肥量大,劳动强度大,全面比较后,市场越来越小。
1.3 焚烧法
按焚烧原理不同,全世界又主要分为炉排炉焚烧、流化床焚烧、热解法三种。
1.3.1 炉排炉焚烧
就是将城市垃圾运到焚烧厂的垃圾池,经料斗慢慢进入炉堂,经过干燥、燃烧、燃烬三个阶段,在大量氧气的助燃条件下,垃圾在炉排中用不同方法搅动下,充分燃烧,烧烬的炉渣入渣池冷却后,运往厂外填埋,垃圾燃烧后产生的大量高温烟气(850-900℃)进入余热锅炉换热,过热蒸气再进入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1.3.2 流化床焚烧
就是将城市垃圾运到焚烧厂倒入垃圾池后,经抓吊入料斗,垃圾从焚烧炉的顶端投放进炉内后,落在活动床的中央,然后慢慢通过热砂床(600-700℃),其结果是垃圾被热砂焙烧而失去其水分变脆,继之分散到活动床两侧的流化床。在流化床内,脆而易碎的垃圾被剧烈运动的砂粒挤成碎片而很快燃烧掉。另一方面,垃圾中的不燃物则与砂粒一起移动到焚烧炉两侧,通过不燃物排出孔,与砂粒一起自动排出炉外。
此种新型流化床焚烧炉能够在不经事先处理(破碎)的情况下直接进行焚化,是1981年研制成功的。它的典型代表是日本任原公司,目前单台日处理量已达390t/d。但它的价格仍然和炉排炉一样很高。
1.3.3 热解法
热解法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垃圾在热解装置中受热而使有机质分解,转化成燃气。燃气进入余热锅炉换热后,过热蒸气进入汽轮发电机发电。
此种方法是近10~20年研制出来的,是这三种焚烧法中最新焚烧理论。由于此种炉型结构简单,无运动件,设备技术投资比较前二种便宜约50%,很有发展前途。它的产品以美国和加拿大公司为代表。
焚烧处理的优点是减量效果好(焚烧后的残渣体积减少90%以上,重量减少80%以上),处理彻底。但是,根据美国的报道焚烧厂的建设和生产费用极为昂贵。在多数情况下,这些装备所产生的电能价值远远低于预期的销售额给当地政府留下巨额经济亏损。由于垃圾含有某些金属,焚烧具有很高的毒性,产生二次环境危害。焚烧处理要求垃圾的热值大于3.35MJ/kg,否则,必须添加助燃剂,这将使运行费用增高到一般城市难以承受的地步。
2 技术发展趋势对比
2.1 垃圾的焚烧的优势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速度加快、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导致了城市垃圾量的不断增加。我国目前已有600多座城市,城市垃圾量以每年7-8%的速度增长。而垃圾的处理不到1/3,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和能源利用的比例更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在城市周边很难寻找适宜的垃圾填埋的场地,因此,造成我国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相当严重。目前我城市生活垃圾90%采用填埋处理,但是如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填埋产生的高浓度渗出液,会造成地下水以及地表水的严重污染,对水资源造成严重威胁。同时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会污染大气,如若处理不当,其产生的危害会延续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垃圾焚烧处理是目前国外应用最普遍的垃圾处理方法,此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垃圾资源化和减量化处理程度高。垃圾焚烧厂建立在城市周围,运送垃圾方便,并且可以向城市提供电能或热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垃圾焚烧发电已成为发达国家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途径和电力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计算机控制使焚烧炉运行在最佳运行工况,并且有先进的尾气处理设备和严格的排放监测手段,使得垃圾焚烧对大气造成的二次污染降到最低点
2.2 垃圾焚烧处理面临的问题
垃圾分类收集是实现垃圾综合处理的一个重要步骤。通过分类收集和相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既可以保证有用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又可以大大减少垃圾的最终处理费用。目前我国各城市还没有普遍实行垃圾分类收集,有的处于试点运行阶段,而这与我们即将采用的垃圾处理方式不相适应。垃圾分类收集后,最终处置的垃圾量及垃圾成分都会发生变化,由于分类使有用的资源得以循环再利用,处置的垃圾量将减少,同时降低了垃圾运输费及处置费。垃圾的分类还可以减轻机械磨损及腐蚀,延长焚烧炉的寿命,减少维护管理费用。同时也降低了有害成分的含量,易于二次污染的控制。垃圾的分类是大势所趋。因此对于采用垃圾焚烧处理方式的城市,应充分考虑垃圾的分类。
2.3 环境保护措施
垃圾焚烧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约土地资源、环境保护及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垃圾的资源发电可以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减容化、资源化。但由于垃圾的特性,在垃圾焚烧的整个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对环境不利的影响物质,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以达到垃圾焚烧的真正目的。垃圾焚烧处理的主要污染物有:臭气、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垃圾渗出液、飞灰及反应物。目前烟气的排放标准已经制定和实施。对于垃圾渗出液的处理方法,国内一般采用喷入焚烧炉内处理,但最好采用污水处理方法。对于垃圾堆放过程中产生的臭气,也应根据相关标准进行处理排放。
3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城市垃圾以卫生填埋和高温堆肥技术为主,近几年各城市开始进行垃圾焚烧处理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中可燃物、易燃物含量明显增加,热值显着增大,一般经过分类、分选等预处理后,垃圾热值已接近发达国家城市垃圾的热值。因此我国一些城市,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等已具备了发展焚烧技术的基础。
参考文献
0 引言
近年来,环保、低成本的焚烧垃圾发电渐成新趋,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催生出焚烧秸秆发电的新型能源。诚如任何事物均有其利弊一样,焚烧垃圾发电亦然――设备磨损大、检修率高,如焚烧锅炉量完全可以保障交替生产、检修,倒也无它;如限于锅炉数量、生产任务、隆冬季节等成因,在设备损耗大、又不许停产的工况下,如何破解布袋除尘必须攻克的烟气温度超高技术瓶颈,无疑是电厂技术改造的难点和重点,以确保锅炉的正常运转、使用寿命及环保要求。
1 垃圾发电厂的烟气成分
以城市生活垃圾为主要燃料的环保发电厂,因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厨余、橡塑等有机化工品废弃物,故焚烧后的有害成分主要是污染物、酸性气体和重金属。其中,酸性气体以HCl的含量最高,还有SOx和HF等;废灯具、废电池等含汞和其它重金属元素,焚烧后以气态存在于烟气或悬浮于固态尘粒上;垃圾中的氯化物,在一定的温度内会转化为二恶英类物质。
2 烟气净化系统工艺流程
垃圾在锅炉里燃烧后,高温烟气进入脱硫反应塔,生石灰通过螺旋给料定量加入脱硫反应器内,烟气在反应塔内与石灰粉末和雾化的加湿水充分混合,烟气中的酸性气体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钙等物质,同时在反应塔内喷入活性炭吸收剂,其微孔结构确保了二恶英和汞蒸气的吸附;烟气中的少部分粉尘、反应生成物(固态)和未完全反应的石灰,落入反应塔的底部去除,大部分随烟气经布袋除尘环节过滤掉。
3 布袋除尘的作用与意义
布袋除尘之于烟气处理的作用,含粉尘的烟气从风口进入后,一部分较粗尘粒和凝聚的尘团,由于惯性作用直接落下,起到预收尘的作用。进入除尘体的气流折转向上涌入箱体,当通过内部装有金属骨架的滤袋时,粉尘被阻留在滤袋的外表面。净化后的气体进入滤袋上部的清洁室汇集到出风管排出。除尘器的清灰是逐室轮流进行的,其程序是由控制器根据工艺条件调整确定的。合理的清灰程序和清灰周期保证了该型除尘器的清灰效果和滤袋寿命。清灰控制器有定时和定阻两种清灰功能。
除尘器工作时,随着过滤的不断进行,滤袋外表的积尘逐渐增多,除尘器的阻力亦逐渐增加。当达到设定值时,清灰控制器发出清灰指令,将滤袋外表面的粉尘清除下来,并落入灰斗,然后再打开排气阀使该室恢复过滤。经过适当的时间间隔后除尘器再次进行下一室的清灰工作。
4 布袋除尘的结症与瓶颈
垃圾焚烧发电厂,通常选用pps除尘布袋(滤袋),优点是成本低廉、使用时间长。呈圆形套于金属龙骨(撑架)外的布袋(滤袋),其材质是一种毛毡。故此,除尘布袋对工况的要求主要有两点――氧化问题和温度问题。烟气超过100℃,水蒸汽转为气态;低于100℃处于液态,易使龙骨发生腐蚀;烟气超过120℃,处于干化状态,无腐蚀之虑;低于120℃,则出现结露,致使布袋出现致命的糊袋,糊袋后除龙骨腐蚀外,还增大了布袋与龙骨间的磨损;烟气温度过低,除尘布袋潮湿板结,形成疙瘩,使透气良好的布袋糊死;当高温达185℃―190℃,短时间运行尚可,超过200℃系统就自动停止运行了。温度超极限后,布袋自动收缩,其强度稍动即破碎。
以笔者曾供职的某垃圾发电厂为例,投产前几年温度问题尚在所限范围内,但随之时间推移、设备耗损增大,个中结症与瓶颈便日渐凸显:烟气温度过高,经过布袋的温度达180℃―190℃,布袋使用值久居上线,导致布袋压差增加,严重影响布袋除尘效果和使用寿命。
5 非停机工况的技改路径
针对上述非停机工况下必须解决的烟气温度过高结症,笔者曾多次向专业厂家寻求良策,遗憾的是尚无良好对策。基于此,经反复攻关笔者进行了如下技术改造:
5.1 增设喷嘴,冷水降温。在烟道内、布袋除尘器前,安装一个冷水喷头,意在通过喷射冷水,使高温烟气适度降温,减少对除尘布袋的高温损伤。其原理:往190℃以上的烟气中喷冷水,布袋入口温度控制住170℃,即便水量把握不好,烟气仍处于气态。增此环节后,尽管效果不甚理想,但毕竟多了一道辅助降温环节。
5.2 更换材质,提升耐温。百思而不解下,笔者将技改重点聚集在布袋上,在排除设计、流程缺陷后,大胆提出更换布袋材质,以兼具过滤性、透气性、耐腐蚀、耐高温的新材质,取代原有布袋材质。经多方考察,最终锁定渡膜玻璃纤维,经试验可耐200℃高温,且压差大为降低。
5.3 控制喷力,更换压阀。控制布袋喷吹压力,更换手动调压阀为自动调压阀,使布袋喷吹压力控制在0.3Mpa~0.35Mpa之间,布袋压差基本控制在1200pa~1500pa。
6 技改前后利弊综合比较
垃圾焚烧发电厂,建厂初期基本无上述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在省煤器和空预器出现局部堵塞、换热效果差、排烟温度升高无法停炉的情况下,除尘布袋的适应性即渐次凸显。因此,改进后的布袋,其适应能力增强了,并相对延长了锅炉的运行时间。诚然,并不是说适应就是最佳壮态,而贵在原有工况下最大限度地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实践印证,上述技改前,布袋由于温度适应范围小,为控制锅炉出口烟温而降负荷运行,即影响了垃圾的掺烧量,增加了燃煤的掺烧比,也影响了上网电量,且增大了运行成本:①布袋差压增大、引风机电流增加,电机耗电量增大;②布袋喷吹次数越多,耗气量增大;③布袋每喷射一次高压气体,对布袋都是一次磨损;④机械磨损增大,影响设备寿命。技改后:①布袋压差下来了,附带的引风机负压也相应下降;②喷吹压力自动调节后,喷吹压力相对稳定,使能耗降至最佳点;③机械磨损减少,设备寿命延长。
7 技改关键环节与注意事项
7.1 高压脉冲喷嘴的位置与朝向。除尘布袋的使用寿命,受制于高压脉冲吹风引发的磨损强度。在安装布袋高压脉冲喷嘴时,喷嘴的位置、角度很关键,既不能过高,也不可过低,更不能偏向某一边,必须置于布袋的中心点,以确保喷出的高压气体均匀地喷于布袋中心。
7.2 高压脉冲喷嘴的喷吹压力值。有的单位在技改中忽略了喷吹压力的大小,以为只要有此环节即可,不必细究其压力的大小。殊不知,喷吹压力这一细节决不可小视:过小了劲不足,过大了也不行,经实验0.3Mpa~0.35Mpa最佳,既达到喷压作用,又减小了布袋的磨损。
7.3 喷水降温后管道堵塞与除块。因经常喷水,易使烟道出现挂壁现象,即水汽与烟尘瞬间结合成颗粒,长时间喷射于管道壁上,结块后易造成管道堵塞,需隔一段时间就除一下结块。此法虽较费力,但仍不失其有效性。
8 结语
烟气温度过高是各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共性难点与瓶颈,以兼具过滤性、透气性、耐腐蚀、耐高温的渡膜玻璃纤维,取代原有材质除尘布袋,较适应垃圾电厂的锅炉工况,尤其是在烟气温度过高、除尘布袋压差过大,而又不允许停炉检修的工况下,既降低了压差,又节省了成本,确保了粉尘排放的稳定达标。此项技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纵横兼顾、多管齐下。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038-01
1 项目简介
垃圾焚烧发电厂日焚烧处理生活垃圾1,500吨,年处理能力55万吨(进厂量)。焚烧采用3×500t/d台机械炉排炉,汽轮发电机容量为2×15MW。综合主厂房包括垃圾受料加料与工艺辅助设施,焚烧车间,烟气净化车间,汽机除氧间以及主控楼。垃圾受料加料与工艺辅助设施包括上料坡道、卸车平台、化学水车间、中心化验室、空压机房、机修车间、浴室、柴油发电机房等。卸车平台长98.5m,跨度42m,屋架下弦标高16m。焚烧车间由垃圾池、垃圾吊控制室、除臭间、空调机室、低压配电室、渣坑等组成,焚烧车间尺寸为49.5x70m,屋架下弦标高44.4m。烟气净化车间由烟气净化车间和飞灰稳定化车间组成,烟气净化车间长70m,宽37.5m,屋架下弦标高27m。汽机除氧间由汽机间和除氧间组成,长度47m 、宽27.5m,汽轮机间屋顶下弦标高19m,除氧间屋面标高24m。主控楼由控制室、电子设备间、高压配电室、电缆夹层、办公室以及设备机房等部分组成。长度39m、宽22m,屋面标高20m。围护结构采用压型钢板。
2 结构设计简介
2.1场地基本情况
拟建场区现有生活垃圾填埋场北侧,场区地貌形态属大沽河下游冲洪积与冲海积平原的一部分,场区内微地貌形态为水塘,水深0.5~1.0m,场区总的地势平坦,起伏较小,南北高,中间低,最大高差约1.73m。
整个场区第四系覆盖层厚度较大,未见明显地质构造痕迹,钻探过程只发现有岩石的层理、原生节理和风化裂隙等,故本场区地质构造简单,属于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
地区季节性冻土最大深度为0.5m。
2.2 场地的水文地质情况
拟建场地地下水主要赋存第四系砂性土层中,即第③④⑥层中,属微承压水。初见水位埋深1.70~4.20m,场地内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弱腐蚀性,对钢结构具中等腐蚀性。
基本风压:Wo=0.60kN/m2 基本雪压: So=0.20kN/m2 抗震设防烈度: 6度 (0.05g) 设计使用年限:50年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
2.3 主要结构层荷载
1、主厂房7m垃圾卸料平台:垃圾转运车额定最大总质量500KN;
2、主厂房7m锅炉运转平台:8 KN/m2;
3、主厂房26m垃圾上料平台:8 KN/m2;
4、主厂房16m余热锅炉平台:4 KN/m2;
5、汽机间3.4m平台:8 KN/m2;
6、汽机运转层7 m基座及检修平台:15 KN/m2;
7、除氧器间13 m平台:4 KN/m2;
8、主控楼控制室楼面:6 KN/m2;
2.4 各车间结构型式
垃圾受料加料与工艺辅助设施钢筋混凝土框架,7m标高为垃圾卸料平台;垃圾仓底标高为-5m,顶标高约26m,跨度21m,长80.2m。垃圾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池壁四周设置钢筋混凝土扶壁柱。
垃圾上料平台标高约26m处,平台上共设置三个垃圾料斗。
垃圾仓部分设有2台160Kn重级工作制抓斗吊车,Lk=28.5m。轨顶标高约34.2m,吊车梁按钢吊车梁设计,采用Q345级钢材。
烟气净化间采用钢管砼格构柱,屋面上设检修电葫芦,柱顶标高为27m。
2.5 结构计算软件比选及计算结果分析
关于程序的选择有如下考虑,本结构以SATWE建模整体分析为主,综合主厂房属空旷的空间结构,纵向砼梁及砼墙对整个结构的贡献已不能忽略,且有垃圾仓剪力墙,因此应尽量采用空间计算软件;而空旷结构没有楼层,SATWE按层分析与真实情况不符,故采用PK平面计算校核,同时又以sap2000建模分析加以比对。从计算结果看,梁板配筋结果较为接近,柱计算结果差别较大,PK平面结果最大,sap2000次之,SATWE相比较最小,PK平面完全没有考虑纵向梁板的贡献,其计算结果显然偏大,最终是综合考虑了三种程序计算结果。
结论
综上,对于这种体型较为复杂的空间结构现阶段并无准确无误的计算软件,各个软件各有利弊,需综合比较并与各方协商获得既经济又安全的结果,但目前缺乏权威机构或部门给出结论作为支持,故我方采用较为稳妥的做法,几种计算结果均满足进行设计,且与以往设计过已投产数年的焚烧厂设计相比较,随着软件的不断升级换代,结构的安全性已有了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高光虎,多高层轻型钢结构住宅设计 建筑结构2001
郭胜华:最主要的还是进行卫生填埋,辅之以堆肥和焚烧。此外,大家认为将生活垃圾进行堆肥处理是一个比较环保的方式,但由于生活垃圾没有执行严格的分类,会有很多重金属和高污染物混合进去,这些肥料施给农作物,最后又会回到人体内去。而且堆肥处理局限性比较大,规模小、成本比较高、堆肥工艺难以控制,很难进行大规模的推广。
单纯的垃圾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但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垃圾发电锅炉)燃烧和进行粗犷式的焚烧效果是不一样,垃圾发电锅炉的焚烧质量很高,也有利于垃圾集中处理、减少单纯垃圾焚烧对环境损害,也是进行垃圾利用的最好方式。
《鄂商》:您的意思是说垃圾焚烧发电是相对来说比较科学合理的选择?
郭胜华:我国虽然进行垃圾焚烧发电是这几年兴起的,但是垃圾焚烧技术在国内已经很成熟,就是在国际上也是比较领先的。我国垃圾分类不够好、垃圾含水量比较高、热值比较低等原因,那么我们就根据目前自身情况进行了一些自己特色的创新,比如说掺煤焚烧,国外原来是原油便宜,大多就采用喷油来增加焚烧温度,相比之下,掺煤焚烧的方式效果还是不错的,也比较符合我国国情。
其实说到底,能不能实现最大限度的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我们核准垃圾发电项目的基本依据。不能说垃圾焚烧发电一点问题都没有,世界上没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作为城市的决策者,要做的就是去权衡利弊。
《鄂商》:您怎么看待现在垃圾发电所面临的一些阻力?
郭胜华:我认为我国垃圾发电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对垃圾发电的心态问题。现在很多人你和他谈垃圾发电,说明建设的理由,他也同意,也认为建设是必要的,但很多人最后还是一句话:反正不准建在我这里!这种心态就可能不是一种很客观的心态。一个城市有它长期的规划,规划哪里建什么都是经过了严格论证,这些规划都是可以约束20年30年的。垃圾发电厂的建设总要有个地方,如果不建在你家,不建在我家,那建在谁家呢?
《鄂商》:武汉这几年一直在说进行垃圾发电建设,可是为什么总给人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
郭胜华:武汉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就开始进行垃圾发电项目的规划建设,最开始是在关山,后来搬到江夏长山口去了。当时准备建在关山的时候也是引起很多的争议,就导致这个项目到现在都没建起来。
政府在决策垃圾发电的时候是充分地考虑、吸纳大家的意见的,所以在不停地变地点。这种变动的代价就是垃圾发电厂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一直得不到落实,因而导致大量的垃圾得不到有效处理,不得不填埋。试想:如果我们十年前就建成了这样的垃圾发电项目,那么到现在我们可以少填埋多少万吨垃圾?节约了多少土地?但是现在就只能这样了,几百万吨的垃圾被填埋到地下。
现在已经批了5个垃圾发电厂,如果都顺利建成的话,基本上能够消化掉武汉市的生活垃圾。但是这些项目进展不大,主要原因就是居民的反对意见,很多事情都停顿下来了,不然现在我们应该有很多厂已经在运行了。
《鄂商》:网上有一组数字说美国、日本、德国等很多西方国家的垃圾发电项目已经开始取缔或者停止运营,您怎么看?
郭胜华:还是那句话:要辩证来看。一个客观的因素是他们的垃圾发电厂大多都是上世纪70年代建的,那个时侯的工艺从现在越来越苛刻的环保角度来讲,相当一部分已是超标、落后了,肯定要关闭。对于这些,我们可能更多的关注它关闭数量的问题,但大家很少关注新建垃圾电厂和垃圾电厂处理能力。
《鄂商》:广州等地有的垃圾发电厂已经下马了,武汉会不会也出现这样的情况?
郭胜华:城市永远在发展,垃圾发电项目一旦选定之后就不应过多地去搬迁。如果不停变化的话,那么最后将一事无成,一座电厂也建不起来。今天的垃圾发电厂是郊区,搞不好明天就是市区了,是不是又要搬迁呢?
下马了怎么办呢?还不是一样进行垃圾填埋了?简单的关闭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是对整个公众利益的损害。譬如一个城市有800万人,如果有10万人反对,你说这个票数通不通过呢?我们还是要辩证地去看待这些问题,怎么样才是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所有的垃圾发电厂项目都是经过环境部门严格的检测、审核过的,认定在一定范围之内不会对人群构成伤害,所以才会同意建设的申请。所以一定要做好规划,执行好规划。只有规划好了,让人民群众知情了,哪里要建垃圾发电厂,群众事前清楚了,才能减少群众的争议。
《鄂商》:现在湖北的垃圾发电项目进展的顺利吗?
郭胜华:几乎所有的项目进展情况都不顺利,都不好,都是低于预期的。我们最早的项目是2002年批的,但是到现在都没有发电。其实我认为不管是谁,都要以一种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垃圾发电,不能因为某一个项目出了问题就危言耸听,以偏概全,打倒一片,还是要相信科学。
根据我省规划,2012年要建成6座垃圾发电厂,这个是最早的计划,现在来说就要看民众的理解程度了。如果各个地方一直都不停地说不让建、阻工啊什么的,那么肯定是会对工期有很大影响的。我觉得关键还是怎么做一个社会人的问题,社会人就要包容,他就要理解,你在社会上担当什么角色,就应该担当什么样的责任。
民众对项目还是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么项目也会进展得快一些,当然我们并不怀疑我们民众的素质。很多人都在追求社会对我们公平,可是有一条:社会对你公平,那么你对社会公平吗?譬如说我在哪个地方,哪个地方就不能有垃圾发电厂,那这就是一种对社会的不公平。当然,垃圾发电厂建成后,我们欢迎广大民众进行监督,这个也是最重要的。
《鄂商》:当前困扰湖北垃圾发电项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郭胜华:大部分是因为选址的问题,当地的反对,民众的阻挠;另一个就是资金问题,垃圾发电如果没有政府的补贴,它是亏损的,因此政府的补贴到不到位,投资者的实力够不够等等都是影响项目能不能实施的问题。随着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愿意投资垃圾发电项目的资金也会越来越多。
国家在产业政策上是支持垃圾发电厂项目的,税收减免、电价优惠、电力全部由电网收购等等;各个城市对垃圾处理也有一定的补贴,但各城市的补贴情况差别比较大。同时政府也有一些很严格的监管规定。譬如垃圾发电掺煤的问题,如果超过热量的20%,就不能享受优惠政策。这些监管工作由政府的专门的机构进行。
《鄂商》:垃圾发电的前景如何?
郭胜华:武汉市所有垃圾发电厂功率加起来是12万千瓦,按运行68000个小时算,可以为社会提供近8亿度电。2009年我省的用电量是1135亿度,算下来,这也是一个挺了不起的数字。
面对日益严重的“垃圾围城”困扰和垃圾处理场建设的现实尴尬,不久前笔者随省环境保护厅访问团现场考察了波兰、克罗地亚垃圾处理工作。
波兰、克罗地亚分别于2004年、2013年加入欧盟,但均为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似,在垃圾处理中也遇到许多类似的困难。实践中他们探索的一些有益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市政投入还是企业投资?
垃圾处理公司100%为政府所有,不以盈利为目的
此次访问实地考察了三个垃圾处理中心:一个是位于波兰国克拉科夫市的MPGK公司处理中心。该中心是一家地区性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中心,1992年成为波兰国内最早的垃圾分类收集场,如今波兰国内各地都建成了很多类似的垃圾分类收集场。另一个是位于波兰国莫隆戈市的Morag公司处理中心,该中心主要负责周边地区19个镇、约20万人生活垃圾的处理,先分拣然后填埋。还有一个在克罗地亚国普拉市的KASTIJUN公司,访问团与该公司相关人员就垃圾处理进行了技术交流。该公司1995年开始经营,主要负责处理周边6个收集点运送过来的生活垃圾,其中最远站点距离约100公里。技术人员重点介绍了公司正在建设的一个地区性新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人民币,预计明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年处理能力约为9万吨。
访问交流中,三家公司均强调,公司100%为政府所有,都是非盈利企业。项目投资也以欧盟资助和政府投入为主。如波兰的MPGK公司2012年购置了奥地利Muti公司的新设备,其所需的费用折合人民币约1亿元,其中70%是欧盟补贴,30%是当地政府所出。克罗地亚KASTIJUN公司新建项目所需的折合人民币约2亿元,其中72%是欧盟补贴、23%是当地政府所出、5%是环保基金赞助。据KASTIJUN公司项目建设负责人之一SanelaVeznaver介绍,他们团队四人身份是政府工作人员,代表政府监督管理该项目。Sanela Veznaver强调,作为国家垄断的项目,该项目今后投入运营后,也是不追求盈利的,收取的垃圾处理费和分拣产生的收入全部用于项目日常运作。据悉,MPGK公司每年通过分拣垃圾收入约1亿元人民币,也是全部用于公司日常运作。
反观国内,因为种种原因,前些年我们的环境治理、环保投入更多地强调社会化、市场化,通过BOT、TOT方式建设环保基础设施盛行一时。其实,环境治理是地方政府必须提供的一项公共产品服务,是地方政府必须强化的一项主要政府职能,应改变过去通过BOT、TOT方式一味交给社会、交给企业的做法,由政府主动承担,切实加大财政投入,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依法有序发展。
其次,国内很多地方垃圾处理公司,要么像很多垄断行业一样追求高额利润,指定给某家市政公司运营,受人诟病;要么按照事业单位运作,人浮于事,不计成本,影响经营。其实,作为一项相对垄断的行业,我们的垃圾处理公司也可参考两国模式,按照“保本微利”甚至“保本无利”的原则,进行日常运营,确保社会效益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推进垃圾处理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部门垄断还是民间运作?
把垃圾分类收集作为垃圾处理的重要一环,确保75%以上回收
众所周知,垃圾处理要做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须以垃圾分类收集为前提。在实地考察中,笔者充分感受到欧盟许多国家对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重视,并通过法律、经济、政策等多种手段,促使垃圾变废为宝,取得不少成效。
据MPGK公司介绍,欧盟在法律法规上严格规定生活垃圾经过分类后75%以上的部分必须回收,剩余不足25%的部分才适用填埋,否则将受到重罚。垃圾处理公司都要严格遵守这项规定。对市民,则要求每个人必须离开居住大楼才能丢垃圾。在经济政策上,分类丢垃圾的,每户每月收约28元人民币的垃圾处理费;不分类丢垃圾的,每户每月则要收约40元人民币。至于大件垃圾,市民可以自己开车送来,也可以打电话预约收,但要收取额外的交通费。
不过,在交流中笔者发现,与国内垃圾收集多方渠道、多方力量、多个环节不同的是,在欧洲许多国家,垃圾收集处置为专业部门垄断,这样可确保垃圾分类收集有量可收、有利可图,这也是国外垃圾分类收集能有效有序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国内,自2000年6月起,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在全国8个城市开展了试点;其中,2012年以来,广州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但因为种种原因,总体来看收效甚微,许多分类收集装置成为摆设。
笔者认为,与国外相比,国内垃圾分类收集难主要原因是没有实施垃圾回收统一经营。其实,国内生活垃圾很多有用的部分如废报纸、旧电器、塑料瓶,已被广大居民和各路捡垃圾“大军”层层过滤淘尽,事实上这也算是一种分类收集了;至于厨余垃圾现阶段则完全可与其它垃圾一并处理,不必单独分开。现阶段国内的垃圾分类收集政策,应把重点放在危险废物收集处理以及二手家具、二手家电、二手衣物等的循环使用渠道的规范上。
卫生填埋还是焚烧处理?
居民担心焚烧处理工艺增加成本,更倾向于卫生填埋工艺
卫生填埋与焚烧处理,各有利弊。分拣后的垃圾最终处理是选择填埋还是焚烧呢?国外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因地制宜,采取符合本国本地区条件的工艺。
如波兰截至2010年,全国的生活垃圾最终97%是填埋,只有3%是焚烧。当问到焚烧为何少的原因时,Morag公司负责人兼波兰垃圾处理协会副主席Jakub kolpuc告诉我们,主要有两点:一是波兰有很多空地、山洞,具有填埋处理的良好条件;二是当地居民不希望因为焚烧处理增加成本。据介绍,为发挥规模优势,以前分散于各镇的小型填埋场已被取缔,取而代之的是共用的大型卫生填埋场。如Morag公司所在地莫隆戈市,共有19个镇,现在全部使用一个大型的卫生填埋场,服务约22万人口,年处理垃圾15万吨。
据KASTIJUN公司项目建设负责人之一Sanela Veznaver介绍,在克罗地亚,居民也担心垃圾焚烧处理工艺增加成本,因此更多地倾向于卫生填埋工艺。
可见,垃圾最终处理的工艺选择,必须因地制宜,坚持从实际出发。如地广人少、经济相对欠发达的粤西、北地区仍可采用卫生填埋工艺;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可采用垃圾焚烧处理工艺。当然,先焚烧后填埋的综合处理方式,则是更理想的方法,如广东省中山市蒂峰山垃圾处理中心就是采用这种处理模式。至于一些特殊行业、特殊危险废物,可采用技术更高、成本更高的处理工艺如等离子体气化技术,以适应更严格的环保要求。
选址新建还是旧址扩建
许多新建垃圾处理项目都是在旧址扩建,这样可减少摩擦
垃圾处理场选址是否会遭到民众特别是当地民众反对?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垃圾处理场建设呢?访问交流中,各个公司均反映遇到类似问题。
实践中他们的做法主要是:首先,坚持面向广大公众开展宣传,介绍垃圾处理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科学性。据KASTIJUN公司介绍,它们会在当地报纸定期刊登广告,普及垃圾处理科学知识。而Morag公司本身就是一个宣传教育基地。该公司在二楼开设了一个展览场地,通过图片、模型、实物,生动活泼地宣传垃圾处理知识。该场所免费向公众开放,每年接待数十批当地幼儿园、学校、社区参观团等团体,对当地居民潜移默化地进行环境教育。
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8-0141-02
“十二五”以来,宜兴市污水处理量日益增加,作为污水处理必然产物的污泥,如得不到安全、稳定、规范化的处置,将会大大削弱污水处理厂的减排效益,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污泥的规范化处置问题已成为政府部门、市民关注的焦点,也是宜兴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近期,笔者先后实地走访了市环保局、金山环保公司、市公用事业局、清源污水处理厂和金墅水泥公司等单位,对全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宜兴市污泥处理处置基本情况
1.全市污泥产生情况。截至2015年年底,宜兴全市共有12家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总规模为21.9万吨/日,实际处理污水量约15万吨/日,厂内污泥处理普遍采用“重力浓缩+带式压滤”的方式,经处理后污泥含水率在80%左右,污泥产生量近300吨/日(含水率80%计)。全市有大小印染企业36家,正常生产日平均处理废水量约4.5万吨/日,均采用“物化+生化”的二级处理工艺,厂内污泥预处理普遍采用“重力浓缩+板框压滤”的方式,处理后污泥含水率在80%左右,平均污泥产生量按相对保守的2‰计,污泥产生量约100吨/日(含水率80%计)。各类净水剂企业约10家,产品、规模不同,生产工艺、原料不同,废渣产生量相差较大,厂内压滤处理后含水率约60%,污泥产生量合计约50吨/日(含水率60%计)。上述三类污泥合计产生量约450吨/日。
2.全市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当前宜兴市污泥处理处置主要有四条途径:(1)欧亚华都(宜兴)水务有限公司污泥产生率较高,污泥产生量约100吨/日,现运至屺亭街道屺亭村的屺山宕口填埋。(2)其余投运的10家污水厂污泥产生量约200吨/日,均统一由环卫部门用专用车辆拖运至位于张渚镇大炎岭林场的宜兴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填埋场,经加石灰等稳定剂固化后填埋处理。(3)印染厂废水处理所产污泥的处置途径,主要有四种:一是有16家企业(主要是位于屺亭及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15家印染企业及江苏宇豪纺织有限公司)近50吨/日拖运至屺山宕口填埋;二是乐祺公司污泥(约10吨/日)送协联热电锅炉焚烧处理,另有4家声称其污泥由自有或周边企业锅炉焚烧处理;三是个别印染企业由当地环卫所拖运至乡镇建筑垃圾场处理;四是其余约10多家企业声称其污泥量较少,均委托收购其煤渣的个体户一并拖走到砖瓦厂制砖。(4)对于净水剂厂产生的废渣,一般是暂存于厂内,待一定时机下拖运出用于填路填坑或倾倒于废弃宕口,有两家生产量较大的企业声称其废渣经压滤再加石灰粉中和后经由他人拖运至水泥厂用于熟料生产。
二、当前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路线分析
1.卫生填埋。污泥卫生填埋为欠发达地区普遍采用,优点是操作过程简单;缺点是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具有较高的二次污染风险。宜兴产的污泥仍以填埋为主,主要地点为张渚镇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填埋场和屺亭街道屺山宕口。当前填埋的环境风险正不断积累,已引起周边群众的强烈不满,其填埋容量估计一两年内即将饱和,下一个填埋场所的科学选址和实施将面临不小的社会风险。
2.土地利用。污泥土地利用可以有效利用污泥中的有机物和一些营养物质,将贫瘠土地变为易于耕种的土地,改良后的污泥可用于城市绿化、林业、土壤的表面覆盖、改良土壤等。优点是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缺点是需要较大的处理场地,时间较长,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异味,从项目实施的角度看,环评公示时当地居民的意见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故科学选址是个难题,污泥产品的市场销售也存在不确定因素,有可能出现污水厂泥满为患,影响正常运行。
3.干化焚烧。污泥的干化焚烧是一种较彻底的解决方法,优点是操作较简单,占地面积小,可以使污泥减小体积,完成无害化处理,实现资源再利用。缺陷是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飞灰,对空气具有较强的污染,如果处理不当,则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从调研的情况来看,计划了多年,拟建于光大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的150吨/日污泥干化项目由于防护距离内拆迁问题至今未通过上级环保部门环评审批,设备闲置厂内一直未能安装。即使通过审批,领取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后,污泥处理中也将面临高昂的监测、储存等额外费用。金山环保公司投资的太阳能低温复合膜处理生化污泥及制作活性炭示范项目,日处理污泥能力100吨/天,处理费用200~400元/吨(80%含水率),运行成本较低,但其一次性投资达1亿多元,占地面积大,在干泥低温焙烧(600℃~800℃)制作活性炭工艺的过程中,一些高污染气体(如二恶英)的排放将不可避免。
4.资源化利用。资源化利用就是把污泥干化,降低污泥的含水量,然后利用干化后的污泥生产各种建筑材料,如砖、玻璃、水泥等。优点是可以有效地解决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问题;缺点是处理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经济效益较差。污泥的建材利用尤其是作为水泥原料,是一种比较好的处置途径,受到国内外的肯定,国内也已有许多成功实例。宜兴现有水泥熟料企业有6家,处置潜力大,应急调配能力强。如宜兴市的金墅水泥有限公司,于2014年9月开始尝试处理无锡芦村污水厂脱水后含水率低于60%的污泥,日处理能力达150~200吨,目前运行稳定,处理效果良好,吨污泥处理成本约160元,甚至远低于前期宜兴市华都环保集团、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所提供的污泥深度脱水成本。
三、思考和建议
1.充分认识污泥处理处置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十三五”期间,宜兴市仍将面临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双重压力,面对有限的环境容量、土地资源和严格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通过发展环保产业推动经济转型成为宜兴市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而污泥处理处置不失为较好的切入点。加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搞好污泥处置,是宜兴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水环境治理的迫切需要,是控源截污的重要环节。因此,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从建设生态文明、服务转型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污泥“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处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加强对污泥处理处置工作的领导,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工作监管,稳步提高其产业化水平。
2.尽早选定科学的污泥处置方案并加快推进实施。总体来看,宜兴市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规划和建设还相对滞后,处理能力严重不足,处理方式单一落后。经现场调研,结合宜兴市实际,分析比较各方案,我们认为:宜兴市污泥处置宜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置为主导,污泥太阳能干化制活性碳为补充,安全填埋为应急备用的总体方案。当前,政府主要宜着手做两件事:一是可以采取PPP方式,引进污泥脱水相关企业(建议赴宁波市、绍兴市柯桥区进一步考察)。在大型污水处理厂(如开发区的建邦污水处理厂)附近建设污泥深度脱水单元工程(综合考虑单体项目投资和运输成本,不宜在每个污水厂上相关处理设施),各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由专用车辆运至该场所,进一步降低含水率,实现减量化,满足水泥企业协同处置要求(污泥含水60%以下)。二是宜尽早选取企业自愿度较高、规划布局较好、基础设施较完备的2―3家水泥生产企业作为全市污泥处置定点单位。定点水泥企业自主进行相关改造,政府对相关改造投入积极补助,并全力协助其完成相关立项及审批,建成后合理确定污泥处置的收费标准。确保有关项目尽早建成投产,较好地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的处理处置目标。
3.进一步完善污泥处理处置价格体系。在宜兴市目前的自来水价格构成中,根据不同行业和领域,污水处理费为0.8~1.1元/吨,政府要合理确定从污水处理、污泥干化、焚烧或利用各环节的费用,分配好污水处理费这块蛋糕。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宜兴市污泥处置价格体系、污水处理收费政策和污泥处置费的提取和支付机制,落实污泥处置经费和财政补贴;要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力度和管理水平,通过污水处理费、财政补贴等途径落实污泥处理处置费用,确保污泥处理处置设施正常稳定运营;要充分运用现有的排污收费政策,对污泥排放和未达到无害化处置要求的企业加收排污费,提高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置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4.加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倾倒污泥的行为。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建立一整套从污泥产生、处理到转移、处置全过程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对污泥处置的监管措施。一是在污泥转移方面应杜绝污泥转移过程中发生泄漏、倾倒等污染环境现象。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转移单位和各污泥接收处置单位必须建立污泥转移联单制度,环保部门必须对污泥转移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对污泥转移单位应建立资质管理制度以实行规范化管理。二是要切实加强工业污水处理厂和工业点源的污泥控制。要强化分类管理要求,施行全过程管理,实施经营许可、转移联单等制度,同时须切实加强各项管理能力,提高并确保污泥无害化处置水平。三是健全污泥管理台账,定期进行检查,坚决打击非法倾倒、违法处置污泥的行为。建议环保部门运用刷卡排污、排气、排泥“三刷”系统,配合在线监控网和移动执法终端,建成全天候的数字监控平台,通过科技监管,进一步规范各污泥生产企业污泥处置行为。
四、结语
传统的城市污泥处理工艺,如焚烧污泥、卫生填埋和土地利用,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并将长期存在下去。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容,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压力日趋严峻。不同地区在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置过程中,要根据本地实际条件,积极引进新型技术和办法,努力选择一条最优路径,在有效处理污泥的同时,保证人类生存环境不受二次污染。
参考文献:
[1] 余杰,田宁宁,王凯军.我国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政策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05,(8).
听了这不绝于耳的谈吐,我颇感震惊,并且由衷地为心宁能坐上这牌号的轿车而感到自豪。
追溯我刚结婚时,心宁还是位文静、内向、温文尔雅、少言寡语的小学生,他白皙的脸膛,含情的双眸饱蕴着睿智,有人唤他是柔情少女。谁成想就是这样一位斯文男儿,没进正式大学的门儿,又没经过特殊培训,更没有做大官,如今竟能坐上这么高级的轿车,这咋不使我这做姐夫的区区文人惊而讶之地惊羡啊!
午宴前,我急火火迈入宾馆,急不可耐地追问心宁:你一年能收入多少?竟能坐上这龙虎牌轿车!
他呵呵一笑说:你不知道呀,我这是打肿脸充胖子作秀的一举,我觉得坐上这牌号的轿车与外商打交道,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和成功率能高一些。
《人敬有的,狗咬丑的》的故事是这样写的:有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上门,主人不搭理,狗扑上身咬;乞丐逃走后,又有个衣着华丽的先生模样的陌生人上门,主人笑脸相迎,狗也围绕着他甩着尾巴亲昵……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没齿难忘,今晚我要去会见外商,这龙虎牌轿车就是我的盛妆啊。平时,我坐的只不过是普通轿车罢了。说罢,他又咯咯地冒出了一串笑儿。
听罢,我五体投地地发自内心地钦佩他有智谋有韬略,生意有道。
2009年,我与岳丈叔畅怀攀谈,他说他小儿子心宁气度不凡,报效国家心切自学成才,辞掉国家干部公职,关门闭户研究垃圾、污水处理科学,锲而不舍,成果显著,有多个项目申报并获取了国家专利权……
岳丈叔的叙述,像重锤敲击着我的心鼓,铮铮久久作响,令我再度惊羡。在一般人看来,辞掉公职匪夷所思,难以理喻。而心宁辞掉公职从利弊关系上看,他辞得值,人生各有志,各有选择也各有春秋。看来,心宁的春是生机盎然的;心宁的秋是硕果丰盈的,概括是一个成语——“春华秋实”。
难得能面对面地与心宁促膝倾怀。午宴,他特邀我与他同桌,畅叙多年别情,彼此其乐融融。三句话不离本行,他说,当前就世界范围而论,垃圾污染、污水污染、烟气污染、沙尘污染、雾霾污染、噪音污染等,已成为危及人类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不亚于恶性癌病侵害。如果污染指数超过百分之七以上,人的生存结局那就惨不忍睹了。
他说,他辞掉公职,不是为了致富发财,而是一种挽救大千世界生命的责任驱使自己从事治理污染工作。这似乎是自己责无旁贷的义务与使命使然。
说穿了他悟性灵敏,上善若水,有一颗虔诚的向善行善的佛心。
据悉,他从事自己的民营企业建设二十余年来,为城市环境绿化美化亮化建设,为希望工程建设,为抗震赈灾、为救助病患伤残弱势群体,奉献公益资金资产高达数百万元,尤其是在他企业资金周转紧缺的情况下,毅然决然解囊救灾。他说,企业资金不足可以缓一缓,而受灾受难伤残同胞的生命不能及时救治,那就再也没有生的希望了。
郇心宁现任烟台润达垃圾处理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00年元月公司成立,注册资本4865万元,资产规模1亿元,拥有一批具有深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垃圾处理专家,其中中高级职称人员40多名;拥有26000多平方米集生产、培训、研发为一体的生产基地。历经13个春秋的奋斗,他的企业发展之快不仅表现为产品、技术、设备等方面提升的高速,而且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成本、质量、速度、创新等核心竞争力的凸显。面对国内垃圾处理的严峻形势,他着力践行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推广应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创新型技术。他研发的城市生活垃圾RD湿解综合处理技术就是一种针对我国垃圾成分研制的高新技术成果,真正做到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良性循环。此项专利获国家扶持实施资金达800万元。
迄今,郇心宁和他的员工,已在北京的平谷区、山东的烟台市、滨州市、济宁市、湖南的嘉禾、东安等多处市区建成了多个垃圾处理厂并运作,好评如潮。尤其是烟台市1000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BOT项目的投建竣工,填补了垃圾湿解后发电的空白。
午宴后,我又抽空造访了公司副总经理郇心湖先生,从他口中得知,如今公司拥有资产价值数亿元,有关方面正紧锣密鼓地敦促公司上市事宜。
清明节过后,我上网浏览了关于郇心宁的有关创业信息和承建工程项目范围以及公司成立13年的光碟介绍,更加激我极度亢奋,惊羡连连,禁不住抒怀云之:
幼学攻读书窗寒,弱冠廉政尘不染。
中图分类号 X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4-0236-04
Fog and Haze Situations and Its Impact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in Linxia City
WEI Bo-long MA Jun-qiang SUN Yu-lian MA Yu-kun WEN Hui
(Linxia 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Gansu Province,Linxia Gansu 731100)
Abstract By usi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ata and routine meteorological data of years from 2014 to 2015,this study analyzed the day changes of ambient air pollutant concentrations,constitute pollutants and the effect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on haze formation and its distribution in Linxia Cit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igh value of air pollutant concentrated mainly in winter(December-February),and it had close contact with the terrain,atmospheric circulation,wind speed,precipitation and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The wind speed and air pollutant concentrations ha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The pros and cons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on ambient air pollution in Linxia City were outlined.
Key words haze;situation;meteorological factors;Linxia Gansu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和霾是2种不同的天气现象,世界气象组织以及中国观测规范对此也都有明确规定。雾是指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能见度降低到1 km以内的自然现象。而在中国气象局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灰霾天气被这样定义:“大量极微细的干性尘粒、烟粒等(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均匀悬浮于空中,使空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当水平能见度低于10.0 km、相对湿度小于80%时,排除降水、扬沙、浮尘、烟雾、吹雪、雪暴、沙尘暴等天气现象造成视程障碍空气普遍混浊现象。”霾使得远处光亮物略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微带蓝色,以上即为雾霾的气象学定义[1-3]。
雾霾天气是雾和霾的混合产物,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出现雾时,空气相对湿度很大、水汽充足,风速较小且能见度小于1 km;而出现霾时,其相对湿度一般小于60%、天气较为干燥且能见度小于10 km[4]。由此可见,雾霾现象是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形成的,它与空气湿度、水平能见度和凝结核半径有着直接的关系[5]。另外,雾霾主要是由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而颗粒危害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2015年1月1日修订施行,将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基本国策,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颗粒物PM10、颗粒物PM2.5为环境空气质量基本监测项目,其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颗粒物PM10 3项被纳入环境空气质量考核指标。
1 临夏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分析
1.1 临夏市环境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
临夏市环境空气污染主要包括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交通运输性污染。其中,二氧化硫(SO2)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燃煤锅炉排放及烟花爆竹燃放、垃圾焚烧等。二氧化氮(NO2)除自然环境生成外,主要来源于矿物燃料在工业中的高温燃烧过程及机动车尾气、燃煤锅炉排放、垃圾焚烧等。一氧化碳(CO)主要来源于燃料的不完全燃烧,除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外,主要来自于人为排放,排放源主要为机动车尾气、燃煤锅炉排放及垃圾、秸秆焚烧等。臭氧(O3)是燃料燃烧和工业排放到空气中的污染物经过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二次污染物,及高压静电和紫外线作用产生的高浓度臭氧。颗粒物PM10主要来自于污染源的直接排放,如燃煤、机动车等排放的细小颗粒物;环境空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其他化合物互相作用形成的细小颗粒物;大气运动输入的沙尘,建筑工地、土地、工业生产造成的沙尘、粉尘。颗粒物PM2.5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供热、烹调过程中燃煤、燃气及燃油排放的烟尘。
1.2 临夏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分析
从图1、2可以看出,11月下旬至次年5月上旬,临夏市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较高,为环境空气污染治理关键期;其余时间段临夏市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较低,为环境空气污染长效治理期。其中二氧化硫(SO2)主要影响时段在11月下旬至次年2月中旬;二氧化氮(NO2)主要影响时段在12月下旬至次年2月中旬;一氧化碳(CO)主要影响时段在11月下旬至次年2月中旬;臭氧(O3)主要影响时段在4―9月;颗粒物PM10主要影响时段在11月中旬至次年5月中旬;颗粒物PM2.5主要影响时段在10月下旬至次年3月中旬。
2 临夏市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分析
2.1 地理地形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2.1.1 地理地形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
(1)风速小,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水平扩散。临夏州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呈西南高、东北低于西南而高于中部,呈“L”型倾斜盆地状态。临夏市西倚积石山脉、南屏太子山脉,依大夏河谷沿西南向东北为“U槽”底部,海拔高度1 900 m,两侧山脉海拔2 200 m以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地形条件,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夏冬季受积石山脉和太子山脉的屏障作用,临夏市静风频率高、空气扰动小,平均风速在1.6~1.7 m/s之间,较小的风速不利于污染物水平扩散。春秋季主要是北风,而西南至东北向的“U”型地形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2)逆温多,不利于污染物垂直扩散。秋冬季节由于大气层结比较稳定,逆温日数多、持续时间长,逆温层仿佛盖子一样罩在“小盆地地形”的临夏市上空,阻挡了环境空气污染物的垂直扩散,使环境空气污染物沉积在近地面层,导致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增高。秋季污染浓度开始增加,到冬季污染物浓度为一年中最高,加之冬季燃煤等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环境空气污染。
2.1.2 山脉阻挡使风沙减少。从图3可以看出,由于太子山脉和积石山脉的屏障作用使得临夏市大风及沙尘天气减少,也使得沿西路、西北路径输送的沙尘天气影响强度减弱。根据气象资料统计分析(1980―2015年),近年来临夏市大风、沙尘天气日数呈明显减少趋势,自2000年以来,临夏市仅2001年和2002年分别出现2次和1次沙尘暴,其他沙尘均为扬沙和浮尘。由此可见,由山脉屏障作用致使大气运动造成的外源性污染对临夏市环境空气污染影响呈减轻的趋势。
2.1.3 焚风效应不利于冬春季节降水出现。从图4可以看出,受太子山脉、积石山脉地形影响,临夏市焚风特征明显(当冷空气自西向东跨越山脉时,在迎风坡,空气被迫抬升,膨胀降温,使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并释放凝结潜热。过山后,气流下沉,空气受到压缩,密度增大,内能增加,造成绝热增温,湿度减小,形成了干热的气流,气象学称此为焚风,通常空气每下降100 m,温度升高1 ℃)。焚风出现经常与偏西风相伴,焚风发生主要集中在冬季和春季,夏季出现较少,但夏季的焚风会加重高温的强度。焚风主要表现为气温升高、湿度明显下降,一定程度上造成临夏市冬春季节降水明显偏少,导致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较高。
2.2 气象条件对环境空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2.2.1 大气环流影响环境空气污染物扩散。冬春季节临夏市上空基本盛行西北气流,准静止高压型天气较多,降水量只占年总降水量的0.7%~2.8%,大多时间天气晴朗,风速较小,中低层空气发生大规模的下沉运动,易形成逆温层,使大气对污染物的扩散稀释能力大大下降,呈现所谓“空气停滞”现象。冬春季节受供热燃煤等因素影响,临夏市环境空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大、浓度较高。夏秋季节低气压和锋面型天气较多,大气层结不稳定,降水日数多、降雨量级大,地面盛行偏东、偏南风,呈现气温高、湿度大、雨日多。夏秋季节通常风速较大,大气处于中性或不稳定状态,有利于环境空气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加之频繁降水对环境空气污染物能的清除和冲刷作用,使得临夏市夏秋季节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较低。
2.2.2 降水有利于环境空气净化。降水对环境空气污染物有着冲刷作用,可以减少空气中悬浮的粉尘数量和浓度,产生湿沉降,从而降低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长期干旱少雨会导致悬浮颗粒物大幅增加,增加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反之降水时间越长,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越低,夏秋季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降水日数较多。2015年1月21―25日,临夏市环境空气污染物颗粒物PM2.5和颗粒物PM10浓度持续走高,连续5 d分别超过200 ug/m3和300 ug/m3。26日开始,冷空气逐渐南下侵入,风速加大,颗粒物PM2.5和颗粒物PM10浓度有所降低,自27日降雪开始以后,颗粒物PM2.5和颗粒物PM10浓度急剧下降,至29日降雪天气过程结束后,颗粒物PM2.5和颗粒物PM10浓度维持在100 ug/m3和150 ug/m3以下,1月30日至2月3日临夏市空气质量连续5 d为优,可见降水对环境空气污染物的冲刷作用非常明显。
2.2.3 风是环境空气污染物输送扩散的主要动力。风速是大气水平扩散能力的主要指标,直接决定大气稀释扩散能力的大小。由图6、表1可以看出,环境空气污染物中除臭氧(O3)浓度与平均风速呈正相关关系外,其余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均呈负相关关系,即风速越大则越有利于环境空气污染物的水平输送和垂直扩散。
2.3 城市热岛效应影响环境空气质量
城市热岛效应和环境空气污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关系密切。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因此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临夏市人口密度大(26 966.6人/km2,位居全省第二),居民区燃烧大量的燃料、排放大量的热量;市区以水泥、沥青为主的路面和建筑物有较强的吸收太阳辐射能的本领;城市水面小、地表含水量低、空气流通不畅、水的蒸发量少、累积的热量不能及时传递出去等因素使得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城市热岛环流对环境空气污染物输送产生影响。当天气形势比较稳定时,大范围风场微弱时,随着城区热空气的不断上升,上升气流达到一定高度后,又向四周郊区流出,在郊区附近下沉,郊区的近地面空气必然从四周流入市区,气流向市中心辐合,构成局地闭合环流―热岛环流。
临夏市区由于热岛环流的存在经受多次污染。因为环流在下沉过程中,从城区输送出去的污染物随气流回到近地层,然后由流向市区的空气携带再次进入市区,并在市中心(热岛中心)处辐合,加大地面浓度,而上升气流又将把环境空气污染物带到空中向四周辐散,因此热岛环流对城市起着循环污染的作用。
3 结论
(1)临夏市空气污染物浓度高值主要集中在冬季(12月至次年2月)。
(2)污染物浓度与地形、大气环流形势、风速、降水、城市热岛效应都有紧密的联系,其中风速与空气污染物浓度成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3)气象条件对临夏市环境空气污染治理利弊不均,利主要体现在:受山脉屏障作用,阻挡了大气环流运动引起的沙尘、粉尘输送;春夏季节环流形势致使大气层结处于中性或不稳定状态,大气垂直运动强烈,有利于环境空气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降水对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有较强的稀释作用。弊主要体现在:受地理地形影响导致临夏市风速比较小,不利于环境空气污染物的水平扩散;冬春季节环流形势致使大气层结相对稳定,逆温持续时间长且逆温层厚,不利于环境空气污染物的垂直扩散;焚风效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冬春季节降水明显偏少,致使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比较高;城市热岛效应导致临夏市环境空气的二次污染和循环污染。
4 参考文献
[1] 胡亚旦,周自江.中国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J].气象,2009,35(7):73-78.
[2] 林建,杨贵名,毛冬艳.我国大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发生的环流形势[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8,13(2):171-181.
〔中图分类号〕C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7)03-0039-12
伴随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人们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城市垃圾量也与日俱增,舒缓资源损耗并减轻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性议题。2015年的《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状况评估》显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大且增长快,从1979年的2508万吨增长到2012年17081万吨,30年增加近6倍。由此带来的垃圾处理负担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制约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社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一般分三大类:有机物质、不可回收利用垃圾和可循环再利用材料。目前中国城市垃圾除极少量可回收再利用,由居民从源头实行分类,自行送至回收点出售外,其它绝大部分采取定点投放、混合收集方式,由环卫部门定期收集、清运,居民将圾垃置于废物袋内,丢到指定大垃圾桶,然后由卡车运到中转站。这种垃圾混合收集的方法虽简单易行,但导致了可回收垃圾被污染,降低了再利用的价值,不利于垃圾后续处理,且产生诸多污染。垃圾粗放式填埋不但侵占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了潜在的危害。
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已走在前沿,垃圾管理模式成熟且完善,城市卫生和生活环境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还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垃圾负担”已经转变成了“朝阳行业”。比如,德国早在1996年,就颁布《循环经济和垃圾管理法》,确立污染者付费、垃圾无法再次循环利用才可以废弃等原则,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包装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系统;日本严格管理垃圾分类,目前人年均垃圾产量只有410kg,为世界最低。在美国,2011年废料回收再生原料超过1.35亿吨,相关产业提供了46万个工作岗位,产生综合经济效益870亿美元。
北京作为2000年全国首批垃圾分类试点城市,经历十多年实践,目前效果并不理想,垃圾源头分类执行效果不佳,基本仍采取混合装运,大部分可回收资源被直接填埋、焚烧,垃圾围城问题凸显,环境压力增大。如何妥善处理大量城市生活垃圾,成为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2016年北京城市发展委员会解
读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市管理发展规划,提出将研究适时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基本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现有垃圾处理系统进行改进和创新。
台北市是台湾地区实施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最成功的城市,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采取“垃圾费随袋征收”“强制垃圾分类”等措施,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手段,推动市民进行垃圾减量与资源分类回收,取得显著成效。台北家户垃圾量从1999年2970吨每日,降至2015年1008吨每日,减量66%,垃圾费随袋征收前资源回收率仅为2.4%,随袋征收后2015年资源回收率平均为56.56%。①最新数据显示,台北市2016年1月至9月底日平均一般垃圾量 1,020吨,较随袋征收前减量 65.7%, 1月至8月底资源回收量30万8,453吨,资源回收率达58.19%②。鉴于两岸居民在文化观念、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方面较为相似,生活垃圾特性也相近,相比于国外城市的做法,台北市处理生活垃圾的“台北模式”对大陆城市具有更直接的借鉴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 台北市生活垃圾分类状况的调研分析
台北的问卷调查时间为2016年9月。问卷调研采取纸质版问卷与网络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90份,有效问卷487份,回收率98%,有效率97.4%。调查对象男女比例47∶53,基本符合台北市居民性别结构,问卷中各年龄层、各个时期定居台北的居民均有分布。
访谈对象有台北环保局工作人员(垃圾清运科、废弃物管理科、资源循环管理科)、民间环保组织(台湾环保联盟、主妇联盟环保基金会、台湾绿盟)、一线清运人员,以及部分民众。实地观察台北市北投垃圾焚化厂与周边有关垃圾处理设施。
1. 相关法律政策较为完善
关于废弃物回收处理的相关法令和政策均由台湾环保署出台,由台北环保局负责执行和实施。台湾在1974年就出台了《废弃物清理法》,到2006年经过9次修订,形成了一个较完善的版本,对废弃物的回收、清运、处理作了详细规定。此外,还出台了《废容器回收贮存清除处理方法及设施标准》、《回收废弃物变卖所得款项提拨比例及运用办法》、《违反废弃物清理法按日连续处罚执行准则》、《民众检举违反废弃物清理法案件奖励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有赏有罚,具有严格的惩罚措施和执行方案。以保证《废弃物清理法》的有效实施。具体内容见下表:
首先针对社区居民的政策手段主要有:
(1) 强制垃圾源头分类。在把垃圾丢进垃圾车前,市民必须自觉按要求进行分类,否则清运人员拒收垃圾。同时依据《废弃物清理法》第50条罚款1200~6000元新台币(1人民币约4.6新台币)。
(2) 定时定点定线“垃圾不落地”清运。市民直接将分类垃圾定点定时放到垃圾清运车上,取消垃圾桶、垃圾箱、密闭式清洁站等生活垃圾暂存和中转设施。如果居民错过了垃圾车经过的时间,只能到另一处投放或等待下一次的清运。
(3) 垃圾费随袋征收。市民需要使用内含垃圾费之专用垃圾袋盛装一般垃圾方可交清运队清理,不可用其他垃圾袋代替,若违反将被拒收。但资源回收物可以免费交给清洁队回收。丢多少垃圾付多少钱,垃圾愈少,缴费愈少,从而促使市民对垃圾进行分类
回收,实现垃圾源头减量。近几年,为贴近民众生活需求, 具有购物袋及专用垃圾袋双重功能的环保二次袋也进入了各大卖场。每年取代消费型购物袋3600万个,充分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4) 减量政策。环保署从2002年开始全面推行垃圾减量政策。内容包含四个方面:一是限塑政策(限制购物用塑料袋使用、塑料类免洗餐具使用、塑料类托盘及包装盒使用)。二是一次用产品减量(免洗杯、免洗餐具、免洗筷减量)。三是包装减量(限制产品过度包装、签订志愿性包装减量)。四是有害物质减量(限制干电池重金属含量、限制含汞体温计)。
其次,针对产品生产商与回收商。1997年实行“资源回收四合一”,到目前已经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体系。以资金流为主线,资源回收基金管理委员会对产品制造企业征收垃圾处理费,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将其补贴给产品回收者(包括社区民众、回收和处理企业),从而形成一个以经济刺激为导向的回收系统。从调研数据与结果看,这些法律政策对于推进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效果显著。
2. 组织机构健全,执行到位
台北市垃圾管理经历了由试点到强制执行、逐步培养市民垃圾分观念的近20年历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分阶段逐步实现“垃圾零掩埋,资源全回收”。台北市环保局目前下辖8科4室,各科室分工明确,细致,整体工作效率高,实现了整个城市环卫管理的有序运作。其中,由环境清洁管理科负责垃圾及回收物收集与清运等事项,由废弃物处理管理科负责废弃物处理设施工程规划、兴建、营运督导、废弃物处理回馈、垃圾清理收费规划、一般废弃物清除处理基金管理等事项。由资源循环管理科负责资源循环城市规划、废弃物源头减量管理、资源回收规划管理、专用垃圾袋管理等事项。另设废弃物处理场负责复育公园与回馈设施管理,其下辖12区清洁队4696名清洁工。所属机关还管辖环保稽查大队、内湖垃圾焚化厂、木珊垃圾焚化厂、北投垃圾焚化厂。
一线清运人员认真负责的执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大部分清运人员接受过垃圾分类回收的宣传科普,加上日常积累,基本具备做好垃圾的分类回收处理工作的能力。目前全市有184条清运路线,4053个收运点,大量的垃圾清运工默默奉献工作岗位上,其中不乏年轻人员。其工作流程是:一般家庭事先进行垃圾分类,定时定点丢入垃圾车,清运车司机负责分类收集,对未分类完全的垃圾进行再分类,且有权拒收未分类的垃圾,严重者甚至可以处以罚款。而在一些公寓、学校、商业大厦中,由于无法定时定点投放垃圾,则会将清洁工作外包给清洁公司,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岗位。
社会民众执行与配合意识显著。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与制度规范下,政策的要求已经很大程度地内化为民众的环保认同。通过观察可知,大部分台北市民会自觉进行源头分类,其中中小学生与年长者积极性更高。问卷调查中,在回答“做好垃圾分类的主要动力来源”时,42%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是大家共同的生活习惯”,也有部分(29%)受访者将 “分类对节能环保有好处”和“政策强制规定要分类(25%)”是自己垃圾分类的动力所在。在垃圾分类对生活的利弊影响方面,76%的受访者表示垃圾分类“让生活环境更整洁”,74%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之后“垃圾量减少,大家的环保意识增强”,有83%的受访者表示垃圾分类有助于“节约资源能源”,49%的受访者表示垃圾分类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可以看出,环保意识到位是行动积极配合的有力保证。
3. 垃圾处理专业化
(1) 分类收集与中端清运
从1996年起,台北开始实行定时定点定线“垃圾不落地”、三合一资源回收垃圾清运。垃圾车分资源回收车、一般垃圾车两类,主要对可回收物、一般垃圾、厨余垃圾三大类垃圾进行收集。具体的资源垃圾回收表如下:
调查结果显示,台北市居民对当前资源回收方式满意度很高,77.3%的受访表示比较满意或者非常满意。
(2) 末端处理
实行“资源回收四合一系统”。地方政府清洁队、回收商、回收基金和社区民众四部分共同合作,促进资源回收,垃圾减量化。每部分各司其职,自主积极性强,回收者能够从中获益,经济因素带动了资源的回收率的有效提高。
对于厨余垃圾重点回收与利用。2003年底,台北市全面回收家户厨余,分“堆肥厨余”(生厨余,未经烹调)及“养猪厨余”(熟厨余,一般家庭剩饭菜)两类回收。分别放入经过压缩式垃圾车改装的厨房垃圾收集车后方或侧面加挂的蓝、红塑料桶中,放入前要沥除水分,废泔水油则进行密封。厨房垃圾处理不需付费,若将普通垃圾杂物混入厨房垃圾排放将被罚款1500~6000元新台币。除去居民日常生活产生厨房垃圾外,台北的餐饮业也日趋壮大,厨余垃圾量也随之增加,但厨余垃圾回收率不降反升,自2004年由4.57%上升至2013年的9.75%,10年间回收量增提高近2倍。回收的2类厨余垃圾中,养猪厨余公开标售给有相关证件的养猪户再利用,但必须经过预处理、高温蒸煮后方可喂猪;堆肥厨余经收集后先于垃圾焚化厂贮坑内专区暂置,经简易翻堆约3个月去除大部分水分后取出产制肥料,部分由焚化厂制成土壤改良剂。目前,环保局也在规划兴建台湾首座日处理量200公吨厨余生质能厂,彻底解决堆肥厨余去化处理问题,更能转废为能,节能减碳。
垃圾焚化处理。台北一般垃圾处理以焚烧为主,焚化处理占垃圾处理总量约95%,全台已兴建完成26座可回收电能大型焚化厂,经过焚化后产生之剩余物质(如飞灰稳定化物或底碴)以掩埋作为最终处置。市内设三大焚化厂:内湖焚化厂(1991年运作,设计处理量900吨/日)、木栅焚化厂(1995年运作,设计处理量1500吨/日)、北投焚化厂(1998年运作,设计处理量1800吨/日)。附设完善空气污染等防治设施,可快速将垃圾安定化、减量化及回收热能发电。焚化底渣2005年10月起全面委外再利用,再利用方式为筛分稳定处理后再利用于沥青混凝土、道路及管沟回填工程、级配骨材等。自设飞灰水洗前处理厂,将处理过的飞灰作为部分土质替代生料,委交水泥业者掺配于水泥生料中,产制一般卜特兰水泥。台北市最大的垃圾焚化厂――北投垃圾焚化厂中,垃圾车的过磅,垃圾倾倒、垃圾粉碎等过程无不显示出先进的现代化垃圾处理技术。每个月焚化厂负责人都会接待来自不同地区的团体比如学生、环保组织等参观学习,可见焚化厂在实用性与教育性上均发挥了作用。为了减轻居民对于焚化厂的排斥而产生的“邻避效应”,焚化厂配套有很多回馈居民的设施,如居民可以免费申请参观的洲美运动公园,还有可凭身份证免费使用的游泳馆(焚烧垃圾的热量可以提供温水)、篮球场、网球场、主题馆(含交谊厅、健身房、读书中心、视听室、餐厅)、地下停车场等,实现了与附近居民的和谐相处。
垃圾掩埋处理。2002 年台北提出“垃圾零填埋”的目标,对无法回收利用、焚化的垃圾才进行掩埋,掩埋量由实施的第 1 年 2001 年的每日1 300 t 降低至 2009 年的 59 t,减量达 95.5%,至今垃圾填埋量下降到零。原设有内湖垃圾掩埋场(1970启用,1984封闭,2013清除)、福德坑垃圾卫生掩埋场(1985开建,1994用罄封闭,1999进行复育工程)、山猪窟垃圾卫生掩埋场(1994开建)保留9公顷作为垃圾分类暂存使用,其余进行复育工程。
4. 宣传引导教育效果显著
在早期,为了推行垃圾分类处理,政府联合媒体的力量,拍摄视频短片,宣传垃圾分类处理的益处和具体分类的操作方法,设计众多海报广告与大量分类标识,开展大型活动,派发分类宣传手册到家庭。时任负责人(“市长”、“环保局局长”等)都亲自上阵,参与短片拍摄,号召社会公众配合垃圾分类的推行。事实证明,这些宣传引导工作对于当时垃圾分类刚刚起步的台北市来说效果是显著的,问卷调查显示“电视和网络上的新闻和广告倡导”是了解垃圾分类知识的最有效途径。
环保团体在宣传引导教育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主妇联盟”就是这样的组织。1986年一群教授的太太注意到台湾日益严重的垃圾和环境问题,自发成立了“主妇联盟”。她们从台湾大学教师宿舍区开始推广垃圾分类,逐渐扩展到学校、社区,一家一户地发宣传单与分类手册,引导大家进行垃圾分类,并自制小礼品奖励垃圾回收,在充分了解垃圾分类处理知识的基础上,办宣传讲座,举办大的活动提高民众兴趣,不断号召,吸引媒体扩大影响力。一年开展将近两百场宣讲。她们曾经跟随垃圾车参与垃圾回收清运过程,不仅对居民而且对清洁工和清洁单位本身,都做了大量的讲解和指导与说服工作,宣传垃圾分类意识,讲解垃圾分类知识,推动分类进行。“台湾环保联盟分会”会长洪辉祥先生表示:垃圾分类说到底是一个意识问题,要让民众知道我们资源环境的压力以及垃圾分类的好处,作为环保团体,要让民众了解自身的工作和努力,号召更多的人参与。首先是把居民的环保意识提起来,再一个就是教给居民正确的办法。
台北学校细致的环境教育对于青少年分类的践行,有很重要的作用。清洁工们反映,目前小学生是做垃圾分类最为认真的群体,一方面是由于他们产生的垃圾较为简单,另一方面是分类教育的大环境与背景影响。实地考察的台北市阳明山小学,一年级就设有专门讲解垃圾分类的课程,进行学习和考评,每个班级设置专门的同学负责,配合学校清洁人员,做好班级垃圾处理与监督。他们还采取海报的形式进行宣传评比,倡导鼓励同学们积极践行,同学们的表现都很认真。中学的老师也会带领学生参观垃圾焚化厂等场所,让学生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有更为清晰的认知,更能意识到自身应该承担的责任,从自身日常生活做起,做好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在校园食堂、私人餐厅、宿舍等区域,都能发现大量关于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的创意宣传标识广告,传递着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和回收利用的大量信息。
二、 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法律法规与政策
北京等城市目前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主要依据的法律法规可分为五大层次(如图)
作为首批“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北京实际执行成效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缺乏立法上的确切规定,主要依靠民众自觉遵守,长效动力不足。首先,缺乏一部占主导地位和统领地位的法律,从而难以构建保障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回收的完善的法律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法,规定了防治包括城市垃圾在内的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是城市垃圾管理及污染防治其他立法的基础,但该法中对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并无具体规定。
其次,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得都是比较原则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规定:“对城市生活垃圾应当及时清运,逐步做到分类收集和运输,并积极开展合理利用和实施无害化处置。”但对于具体如何分类,在收集、清运、末端处理和回收各个流程应遵守什么样的标准以及主体责任,未进行立法层面的规定。
再次,北京实行垃圾分类回收依据的相关法律基本都为倡导性规范,《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条规定:“城市生活垃圾应当逐步实行分类投放、收集和运输”“城市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的地区,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的分类要求,将生活垃圾装入相应的垃圾袋内,投入指定的垃圾容器或者收集场所。”与台北设定了高额“不分类”罚款相比,缺乏强制性要求以及违规制裁的具体措施。
2. 管理架构与执行落实
目前,中国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制分为两级,分e是国家级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机构,与城市一级的管理机构。国家一级的由建设部与环保部组成,城市一级的由地方政府的环卫部门组成。北京市环卫管理系统由三个层次6个部门构成: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处于最高层,负责市政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环境卫生和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市商务局负责再生资源利用、废旧物品回收,下辖市容环境管理处和环境卫生设施管理处,分别负责实施北京市界环境卫生质量标准和城市市容标准,协调、监督、检查北京全市市容环境管理工作及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再下一级则是北京垃圾渣土管理处、北京市环卫设计科学院、北京市使馆清洁运输管理。固体废弃物管理处负责指导、管理本市生活垃圾、餐厨垃圾、粪便、渣土等固体废弃物清扫、收集、运输、处置工作。另外,北京市东城区与西城区生活垃圾的垃圾收运工作是由一家国有独资企业――北京环卫集团公司负责的。对比台北,北京市政管理委员会下辖科室少,部分机构之间分工不够明确细致,也没有把垃圾处理当做一个系统工程进行更为细致的操作执行层面的分工,垃圾处理流程在布局上没有得到体现。
从职能上看,居委会、街道、物业等部门具体负责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负责垃圾清运、处理,市商务局负责再生资源利用、废旧物品回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这项系统工程工作量繁重,涉及机构部门较多,而在操作上各部门职能尚未形成合力。例如再生资源管理就呈现出政出多门、分头管理的特点,虽然各自的职责都有所划分,但在一些职能上又有所重叠,其表现为中央和地方设立了多种管理部门负责同一职能,其结果必然是增加协调成本和交易费用,降低管理效率。当遇到有利益的项目时,部门之间表现为争抢将其划归自己的管辖范围,当管理中出现漏洞和问题时,则表现为互相推卸责任,这样也会造成再生资源回收与再生利用割裂。
一线清运人员在没有强制推行垃圾分类的大背景下,只单纯的收集运输混装垃圾,城市生活垃圾量的逐年增长使得城市生活垃圾收运与处理工作大、工作压力重,但清运人员的薪资水平却维持在低水平,近年来关于环卫工人被歧视被侮辱的社会报道又层出不穷,垃圾清运这项能够体现奉献精神的职业很难吸引年轻人的注意,甚至被世人所不齿。
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了解较少,践行层面也就大打折扣。调查发现,许多地方实际上只摆放一个垃圾桶,生活垃圾回收率只有不到5%。海淀环卫的一名基层管理者向我们表示“我在这个行业工作了二十多年,说实话,首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也在推进,但实效性不好,宣传上一阵风,热热闹闹,过后还是那样,每个小区里都有几个垃圾分类桶,但大家还是混合扔到桶里,小区里有收废品的捡有价值的纸板之类的,剩余的也就都混合装运走了。北京每个区都有市政管理委员会里负责垃圾分类的科室,也就出些宣传品、发些垃圾桶,做些小试点,但坚持不了多久就又恢复原状了。”
由于不存在长效分类激励和处罚机制,居民难以自觉形成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因此将各类生活垃圾打包投放或是直接倾倒进附近的大垃圾桶,是居民比较日常的做法。居民对垃圾分类资源再利用的认识,还浮于表面,并没有扎根于内心,内化成一种公民意识。2015年,我们在北京选择10个不同层次小区,3个公园,1个学校的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601份,回收580份,有效问卷550份,回收率96%,有效率91%。关于垃圾处理责任承担问题,只有39%的调查对象认为垃圾排放者应当承担分类的责任,从自身做起;而半数以上居民认为垃圾分类主要依靠政府和环卫部门,与自己关系不大,未能意识到自身责任。
3. 垃圾处理流程
目前北京市按照“大类粗分”的原则,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三类。生活垃圾一般采取定点投放、混合收集方式,居民将圾垃置于废物袋内,丢到指定大垃圾桶,由环卫部门收集、清运到中转站进行二次分拣,再进行处理。居民也可以选择从源头处实行分类,分离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自行送至回收服务站点出售或致电收购人员上门收购。
北京市厨余垃圾比重很大,但除了餐饮行业厨余垃圾进行单独回收外,家庭厨余未进行单独分类处理。丰台区的某个小区曾经是全市重点学习的垃圾分类先进社区,却在2014年被媒体报道指出“破旧的皮鞋被扔到厨余垃圾桶里”。混装垃圾、混合收集、混合运输的现象普遍存在。
在末端处理上,据统计,目前北京市有垃圾处理厂28处,采用卫生填埋11处、焚烧处理11处、堆肥处理4处、综合处理2处。无害化正规垃圾填埋场处理能力不能满足垃圾处理需要,过半填埋场超负荷运行。朝阳区高安屯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日处理量1000t,但实际日处理量达3585t,负荷率358%,垃圾填埋场未达使用年限就已达饱和状态。大量垃圾被简单填埋或直接露天放置在城乡结合地带,产生垃圾渗沥液、填埋气等臭味源同时,给周边环境埋下重大隐患。生活垃圾堆肥虽然发展起步早,但原料垃圾的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低,杂质多,堆肥不宜直接施用农作物,市场反响差。北京垃圾焚烧处理比例呈上升趋势,虽然处理效率高,但由于源头不分类,塑料厨余等可回收物与一般垃圾混合,垃圾湿度大,会导致焚烧效率低,降低焚化炉使用寿命,产生二f英等有毒气体,从而引l居民对焚化厂建设的抵制。
4. 居民意识与宣传教育
通过调查了解到,居民目前对垃圾处理的认识还比较有限,环境资源主体责任意识缺乏。有关“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13%的受访者表示对垃圾分类知识很了解,知道大部分垃圾如何分类,44%的受访者表示比较了解,43%的受访者表示对分类知识基本不了解或完全不了解,多数垃圾不知道该如何分类。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缺乏,必然导致其无法践行,加之意识不到垃圾分类的益处,缺乏对垃圾回收的认同与践行的动力,对垃圾分类处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也在情理之中。清洁部门对垃圾混合装运也一定程度上导致居民认为垃圾分类无意义,反馈出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垃圾桶设置不足等缺陷。
北京市的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会在一些特定阶段进行密集的宣传,但目前未形成常态化的机制,宣传深度和持久性不足,民众参与度不高,没有落实到每家每户,家庭社区垃圾分类氛围未真正形成。在学校教育方面,主要是在宏观上教育学生要节能环保低碳,与台北及发达国家普遍重视中小学环境教育相比,北京的学校尚缺失细致的环境教育和分类引导,学校在引导青少年确立的垃圾分类观念、掌握垃圾分类科学知识和养成分类习惯上的重要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 对北京市生活垃圾
处理工作完善的建议
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分阶段推进
根据台北分类意识推广快的阶段的特点,法律政策起到的作用非常巨大。调查显示台北市民垃圾分类的重要动因就是源于政策的规定。因而针对北京现行有关垃圾分类的政策,建议加入强制性的法律内容。垃圾分类与民众利益挂钩,能快速有效引起民众的重视。另外,台北市的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的政策也显现出其因地制宜、具有创意性的特点。在实际操作层面具有可实行性,能让民众、生产商、回收商各个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北京的相关政策也应考虑到垃圾分类整个流程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能够细化到操作层面,既有普适性,又有区域的特色。更重要的,政策如何有效地传达给民众,需要相关机构制定切实的方案来执行。
在落实法律法规与政策时,可以按以下五个阶段推进,分别是规划宣传期、预先试用期、持续推广期、教育规劝期和处罚执行期。以保证民众充分适应接受和配合,逐步养成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
2. 协调社会各界分工合作
政府、企业、民间环保团体、媒体、学校通力合作非常重要。建议政府提供制度和政策支持并授权独立的环保部门着力策划布局、执行与监督,给予相应资金、技术、人力支持,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环保部门要合理配置资源,形成组织架构,把垃圾处理当做一个系统工程,进行更为细致的操作执行层面的分工,可按垃圾处理各个流程中所要涉及的工作内容作为部门划分标准,并规划相关促进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的方案和措施。同时寻求和企业、环保团体、媒体等社会各界的合作,在各个层面设立奖励激励机制,设立经济利益分享,让做环保有利可图,为做环保的企业和个人提供动力,推动他们投入到垃圾无害化处理事业中。媒体应积极配合政府相关机构的相关措施,发挥自身的宣传、引导的优势,帮助群众逐渐培养垃圾分类意识,并科普相关知识。环保团体要吸纳榜样团体的优秀经验进行多方的探讨,发挥连接政府与民意的桥梁作用,联合专家学者提高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回收的专业性,向上积极反映问题,提交建议方案,并表达居民诉求,向下举办相应活动,推广宣传垃圾分类、指导带动民众践行。一线清运人员要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在了解垃圾分类基础上引导群众。学校需要对环境教育引起足够重视,开设相关课程,开展相关宣传与实践活动,塑造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宣传引导方面,建议分工:
3. 垃圾处理建议系统方案
一是生产管理环节。垃圾的前身是商品或商品的附属物,所以要达到垃圾减量的目的,源头在生产。政府应该引导厂商采取可回收材料,严格限制不可回收材料与污染环境的材料的使用,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惩治,主要通过资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委员会对厂商征收垃圾处理费,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对于生活垃圾回收相关的企业,政府可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贴息、补偿金等政策,扶持垃圾处理企业和环保科技企业的发展,并对其进行大力宣传,引起民众及其他厂商的关注及效仿,一步步逐渐减少不可回收物投入生产。
与此同时,生产源于需求,政府、媒体、社会组织、企业首先应该确立环保意识、垃圾源头减量的意识,提倡公众减少使用不可回收物,可采取措施:利用名人的影响力带头践行;提供重复使用餐具,对一次性用品收费,对自带餐具者提供优惠;在学校、社区等地进行宣传教育等。
二是分类收集环节。北京市城市垃圾组成中厨余垃圾的含量最高达50%,其次塑料、纸类约占10%。建议在推行强制垃圾分类初期,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一般垃圾三大类。可回收物包括纸类、金属类,瓶类等(随着垃圾分类处理的推进,可以对于资源可回收类的垃圾进行更为细致的分类),体积较大之资源垃圾需通知清洁队特别安排或自行联络回收商进行回收。厨余垃圾主要包括“堆肥厨余”(生厨余,未经烹调)及“养猪厨余”(熟厨余,一般家庭剩饭菜)。北京应着重回收厨余垃圾。一般垃圾即指厨余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之外的生活废弃物。而对于有害垃圾如日光灯管,干电池等,掩埋后可能渗出重金属污染土壤或地下水,应单独处理避免二次污染。完善垃圾分类的各项基础设施,公共场合合理设置三种垃圾桶,到后期可逐渐撤掉部分垃圾桶,提倡“带着垃圾回家”。
设置垃圾站(定时开放)及垃圾站管理与监督员,严格监督,接收家户垃圾。只收专用垃圾袋(环保PE材质,不同规格不同价格)并随袋征收垃圾费,以经济因素促使居民减少垃圾的产生,同时有利于资源回收。专用垃圾袋的推广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与企业合作,初期可由政府免费发放给民众使用,作为强制垃圾分类及随袋征收政策的推广宣传,中后期则采取指定企业专门制作,民众付费购买的方式,可回收物有价征收。
三是清运与末端处理环节。每天定时定点清运垃圾站垃圾,可回收物送到可回收工厂,一般垃圾送到相应焚化厂,厨余送到厨余处理厂。学校、商业区、工作区的垃圾可外包给经过审核批准的清洁公司进行清运处理。
对于厨余垃圾处理,除台北外,还可借鉴英国在厨余垃圾变废为宝的经验,集中收集生产出有机肥料。既有利于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制造企业的兴起,也有利于一些闲置土地被投资开发利用。另外可发展厨余发电,2011年英国废物处理公司斯塔福德郡坎诺克市建设了全球首个全封闭式厨余垃圾发电厂,目前该厂平均每天可以处理12万吨垃圾,发电150万千瓦时,可供应数万户家庭24小时用电。
垃圾焚烧适合北京土地紧张,经济实力强,垃圾热值大的特点,要完善垃圾焚化处理技术,增加配套设施和惠民工程,将焚烧垃圾所产生的部分经济利益,回馈于民众,实现信息公开化,接受社会监督,将有利于化“邻避效应”为“邻喜效应”。
北京生活垃圾填埋可借鉴德国十多年的实践经验,将垃圾的机械处理和生物处理相结合,设立物质分拣系统,利用机械的分选设备原理,把垃圾中的高热值物质,金属和玻璃等有用物质分离,主要采用筛分、次选、破碎等,分选后的垃圾中的有机质经过生物的好氧堆肥(符合中国厨余垃圾比例大的特点)或厌氧消化后,对其剩余产物进行填埋。
四、 人才培养与教育普及
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是个长期工程,目前北京的一大缺陷是对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力度不足,高级人才不愿意投身“垃圾”事业,“垃圾”事业带头的专家太少。从台湾环保组织联盟的经验来看,环保组织的背后需要有智力团体的支撑,为相关议题的研究提供知识背景,为宣传人员提供专业教育。从台北北投焚化厂参访体验来看,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背后是一群科技研究人才的深耕与自我牺牲。所以北京需要在教育与引导上下功夫,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这一行业并进行系统的培养。同时,需要充分重视环境教育,发挥学校对于青少年环境资源意识强化,分类观念和分类习惯养成方面的重要作用,发挥青少年在带动家庭垃圾分类方面的作用,学校与环保组织、社区对接,培养学生公民意识与主体责任意识,形成相互促进,形成社会共识的局面。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当下,北京面临着垃圾围城困境和资源匮乏的严峻考验,垃圾的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台北模式”对破解北京面临的“垃圾之围”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北京应从法律政策层面进行规范,明确主体责任,完善奖惩和激励机制,采取民众可接受的方式,加强分类宣传,普及环境教育,使政策设计深入民心,参与方都能从垃圾分类回收中获益,从而在根本上扭转垃圾处理的困境,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参考文献〕
[1]赵莹.程桂石,董长青.垃圾能源化利用与管理[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30-79.
[2]梁斯敏,樊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与管理对策探讨[J].环境工程2016 05-11.
[3]李友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2008: 1318-1320.
[4]王燕.德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现状及启示[J].污染防治技术,2009(4):23-26.
[5]何志武.论日本政府发展垃圾发电产业的扶持政策[J].湖北行政学院报,2009(2):92-95.
[6]琪,陈灏,赵玉柱.台北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探讨及其对大陆地区的启示[C]. 2015 (4).
[7]北京市政协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课题组. [C]北京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情况调研报告2009-02-01.
中国自建国以来其各方面的发展和腾飞是世界人民都有目共睹的,而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城市建设水平的在稳步提升,现代化市政工程已经普遍的出现在了各大城市之中。对于市政工程的建设,首先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人民能产生一定的便捷,让整个城市的形象也都能得到整体提升等综合条件的影响之下才会开始设计和实施的。市政工程不仅仅关系到政府部门,更加密切关联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整个城市的社会形象。所以该工程是一项极其重要且产生着巨大影响的工程,所以对于市政工程的勘察也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一环。面对着国家的进步,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市政工程所处的环境也就越来越复杂,那么对于整个勘察工作就会与其他普通的工程勘察有所不同。
一、勘察的种类繁多,专业要求和综合素养也逐渐增高
1、市政工程的环境逐渐复杂,勘察种类也越来越繁多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政建设也在逐步提升,其包含的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泛。除了传统的市政道路、广场堤岸等工程之外还包括了地铁、处理厂、航空港工业园等新兴市政工程。这些新出现的市政工程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因运而生的,其功能特点和结构建造等多个方面都与传统市政工程有所差异,涉及的专业和项目类别也是五花八门,这就使得整体的市政工程建设变得繁多而复杂了起来。
而在面对越来越多的市政工程,随着其发挥的作用不同,最处的建造环境也就各有特点,比如地铁的建设大都在地下或者架设高架进行建造,而航空港自然处在人烟较为稀少地势开阔且没有飞禽的地方,不同的市政工程在不同环境中建造也就使得市政工程的勘察也将面临着越来越多不同而复杂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在不同的环境中所需要注意的勘察特点也自然不尽相同。
2、对勘察工作者的专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
面对越来越多的市政工程,其勘察环境逐渐复杂,那么整体的勘察难度也就越来越高了。传统的市政工程包括道路、桥梁、堤岸、广场等,这些都是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也十分重要,但其勘察的难度相对现在日益复杂的市政工程来说还是显得简单了些。面对更为繁杂的工程,更为复杂的人文地质条件,相应的就需要相关勘察工作者更为专业的能力和高素养才能很好的达到当前勘察的需求,对不论是传统还是新兴的市政工程都能起到一个良好的勘察效果。
比如对道桥、水利工程的勘察首先就要了解相应的力学原理以及地质环境因素的影响;对于污水处理和垃圾焚烧厂则要有一定的化学基础和环境污染检测方面的知识,对地铁建设和航空港的建立就要把这些相应的交通工具在运行时有哪些利弊以及注重点都进行透彻了解。这些都需要相关勘察人员拥有一个较强的综合素质以及对多方面的深度专业知识。
二、现场作业要求更加严格规范,需要相互之间的良好协调能力
1、环境的复杂使得现场作业应更加严格规范
在许多新兴市政工程中因其环境的复杂且在实际生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使得对其的勘察更需要严格规范来良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市政工程的良好勘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在勘察过程中尤其是在人流量大的环境中勘察时,就可能因为一些作业的不规范最终形成一定的安全隐患甚至最终致使意外发生。唯有在勘察现场进行作业时更加严格规范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比如在施工时良好的设置一些屏障,穿戴反光服,这样就能加强对周围行人的警示以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发生而影响工作进度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对农田、绿地等环境进行作业是要注意在完成勘察任务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当前环境的破坏,保护环境是随时随地都需要重视和实行的。还有对于钻探勘察,一定要在得到相应的勘察数据同时进行少钻浅钻,并且在勘察结束后记得将探孔回填,任何勘察工作除了获取相应检测数据的同时还要良好的保障当前工程设施的质量稳定性。
2、相互之间默契协调才能更好的完成当前勘察工作
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任何市政勘察工程都不是什么简单的小工程,不仅需要整个团队极强的专业性,对与团队之间相互的协调性要求也非常高。因为在日趋复杂的市政工程中,工程的范围和结构都在逐渐增大,对于一项数据的勘察测量可能就需要2、3个甚至更多的人协作配合才能最终准确得出,因此良好的协调度和默契性在整个勘察过程中必不可少。
并且随着市政工程的全面和复杂性,其牵涉到的部门和人群就更为繁多。比如建设在山边坡地、果园、菜地、江河、涌沟、民宅、厂房及绿化带等场地内的市政工程,勘察工作就很可能也因此而牵涉到了园林、交通、城管、海事、航道、水利、电力、电信、煤气、地铁、人防、石油、供水、排水、部队、用地单位、村委会以至村民等众多部门或个人。整个过程都肯定需要良好的相互协调才能更好的对每一点都妥善处理。
三、注重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原有资料的复用
1、人类活动的是当前市政工程的重要影响因素
因为用地的紧张所以当前很多的市政工程很可能是在一些旧建筑的基础上改良或新建而成的。那么包括生活、工业垃圾的排放,周围居民建筑的影响等诸多因素也一样要被考虑进入工程勘察之中,这些都会在工程的施工和完成后对整个市政工程产生持续的影响。
首先生活、工业垃圾的排放,旧建筑建材的堆积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前土质以及其土壤的成分含量,这些因素都会在今后的施工中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工程勘察是需要进行细致的测定。还有周围人文环境的影响,对于市政工程的功能进行综合测评,再结合当前人文环境进行分析对比来最终确认工程完工后是否会与周边环境产生排斥影响最终使得工程效果无法良好打到预期。
2、有效的对已有资料的复用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对于整个市政工程勘察的过程,就是详细的将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那么对于一些已有的资料进行合理复用能有效的加快进度从而提高效率。在资料复用之前首先就是要确定其可靠性,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事物都在发生变化,太久远的资料验证起来都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参考价值不大。而对于年份很近的资料,进行相关的验证过后还是可以良好复用的。
在包括岩土信息,周边地质类型等这些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改变的地质资料还是可以比较放心的复用的,其可靠性以及复用率是很高的。而对于一些其他容易发生变更的信息就需要进行相对严谨的验证甚至是重新勘察才更加保险了。还有就是对于资料的知识产权方面也同样需要注意,在利用既有资料前,必须依据现行的数据产权保护法规及信息服务收费的配套政策与标准合法地获得该资料的使用授权。
结束语:
面对越来越多的新兴市政工程的出现,其建造环境,功能特点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对于市政工程的勘察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不仅要适应对不同地质条件和人文环境的勘察,要需要拥有更为广博深入的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专业化的团队标配下更需要成员之间的默契协作能力。这样才能有条不紊的良好完成每一项市政工程勘察。
参考文献: